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闻英语特征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新闻英语特征范文(精选12篇)

新闻英语特征 第1篇

1 读报难原因分析

读报难, 理解难, 坚持难, 这是英语学习者的共同体会。究其原因大概有三:其一, 英语新闻有其在新闻上的特性, 在语法和词汇上都与教材上的课文有异, 不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不积累一定的新闻词汇, 读报的难度可想而知。其二, 要读懂一则新闻报道 (news report) , 了解一个新闻故事 (news story) , 必须了解相关的背景, 并熟知国际上一些专门机构、热点人物、地名等的英语称谓, 而很多英语学习者在这方面的知识积累上比较欠缺。其三, 语言具有流动性, 会随着时代、地域和环境等的改变而改变。英语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 变化最大的语言之一, 而教材的更新却远远跟不上它的变化。如今阅读外报非常便捷, 因特网上时时都在更新, 资料随手可得, 掌握阅读技巧更能使英语阅读和学习事半功倍。

2 扫清阅读障碍, 攻克标题大关

要攻破阅读难关, 应当熟悉新闻的结构特点。新闻一般由标题 (headline) 、导语 (lead) 、和主题 (body) 三部分组成。其中, 标题是用来说明消息内容, 并以醒目的字体和字号出现在消息之上的文字。标题能决定读者对一条新闻的取舍, 读懂标题, 也就抓住了新闻最核心的东西。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英语新闻的标题是藏头缩尾的, 而且从字面看往往让人有点不知所云。如今的新闻被人们归为快餐文化, 我们读报经常以标题来取文, 因此放掉了很多有价值的新闻。但这并非是外报的标题做得不好, 而是我们对英语新闻掌握得不够, 体会不出其中的奥妙。例如, 有这样两个标题:

Accuser Accused (原告没当成, 反而当被告)

No Fans?"No fret!" (赛场没人气?咱可没生气!)

这些标题对于很多英语学习者来说, 理解起来特别费劲。这里没有生单词, 可是却让人费解, 原因就在于没有了解标题的特殊性。

掌握标题的特殊性, 需要关注的是:

2.1 标题的措辞技巧

2.1.1 英语新闻标题中广泛使用名词

名词短语具有很强的表意功能, 信息量大, 同时又具有广泛的语法兼容性, 可以充当多重词类, 并且能清晰表达作者意图。例如:The return of Abu Sayyaf (阿布沙耶夫回来了)

2.1.2 重视短词和小词的功能

在阅读英语新闻的时候, 初学者总会遇到很多似是而非的单词, 很短小, 似乎也认识, 但出现在新闻中时就是不知如何去理解。其实, 只要累积了一定量的短小动词的常见意思后, 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如:

UK urged to boost hi-tech exports (中国督促英国增加高科技产品出口)

网络上有人总结这类小词大约有六十个, 如aid=assist (帮助, 援助) , alter=change or modify (改变) ask=inquire (询问) 等等。

2.1.3 一些大的组织名称和特定称谓的名词

为了节省版面和更醒目, 英语新闻偏爱缩写形式。因此记住常见的国际机构缩写形式和简称很重要, 常见的有UN, IMF, UNICEF, UNESCO等等。要流畅理解英语新闻, 这类组织缩写大概要积累三十多个。

2.2 标题的瘦身技巧省略

为适应读者快节奏生活下的阅读习惯, 英语新闻的标题必须简洁、准确、清楚、抢眼, 力求惜字如金, 能省则省, 最好能“耸人听闻”。如柯蒂斯麦克在《解释性报道》中归纳的一样:"compact, usually short sentences, each word selected and placed for maximum effect" (要精心选择并正确使用每一个词, 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新闻标题在瘦身功夫上可说是做到了极致, 除了选择最短、最简洁的方式表意外, 在表意性不是很强的冠词the、a、an和be动词上常常下刀, 有时, 连词也可省略。例如:

Charles, 32 Seeks Bride (Prince Charles, who is 32 years old, is looking for someone to marry) .这里, be动词被省略了;is going for someone to marry用了简短的seeks Bride。比起常规句子, 省略后的标题比完整的句子表达更简洁, 也更流畅得多, 还平添了趣味性。

2.3 标题的时态特征

英语新闻标题的时态特征也与日常英语有异。标题中常用的动词时态主要有三种: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和现在进行时。

2.3.1 过去发生的事情在新闻中通常用一般现在时来表示

一般来说, 报刊所载消息多为已发生之事, 按日常英语语法, 标题中的动词应使用过去时态, 但这样容易给人一种陈旧感, 缺乏吸引力。为了增强新闻的时效性, 英语新闻标题常用一般现在时, 从形式上来增强报道的新鲜感 (freshness) 、现实感 (reality) 和直接感 (immediacy) 。在理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此特点, 不能将其理解为一般现在时。例如:

Fierce Quake Devastates Haitian Capital. (海地首都遭强震重创)

2.3.2 动词的将来时更多地直接采用动词不定式来表达

英语新闻标题中动词将来时除了用“Will+动词原形”外, 更多的还是采用“be+动词不定式”结构, 其中系动词be通常省略。例如:

U.S.to Reveal Rules on Internet Security (美国将公开互联网安全规则)

2.3.3 现在分词直接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或事件

对于正在发生的事态或动作, 英语新闻标题也按日常英语语法规则处理, 采用现在进行时“be+现在分词”这一形式, 但其中“be”又通常省略。因此, 剩下的现在分词便在新闻标题中直接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或正在发展的事态。例如:Signs Of Rifts Appearing In Argentina's Junta (The Signs Of Rifts Are Appearing In Argentina's Junta) 阿根廷军人政府出现内讧迹象。

3 关注世界热点, 积累背景知识

对于阅读外报的初学者来说, 要减少新闻英语阅读的障碍, 除了重视标题, 重视新闻本身在文体上的特殊性外, 关注世界热点, 重视新闻背景也非常重要。一般而言, 对于熟悉的话题, 无论是阅读还是听力, 我们都能很好地去领悟, 即便有不太熟悉的单词, 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也能猜个大概, 并能因此而扩充了词汇。所以, 对于外报阅读者来说, 更要关注世界性的话题, 如果能先看先听中文关于这个问题的报道, 就很容易扫除阅读障碍。对于当今世界热点, 我们很容易谈到诸如中东问题、阿富汗战争、达尔富尔问题、朝核问题、索马里海盗和全球反恐等等, 这些问题不是突发的新闻, 有的长达几十甚至上百年都没能得到有效解决, 而新闻往往只关注它的最新状况, 只有掌握了丰富的背景知识, 理解新闻才能无障碍, 才能深刻。

此外, 英语学习贵在坚持。学习者常常容易下决心, 但也容易半途而废, 遇难而退。很多初学者凭借电子词典企图一夜就能完整地读懂一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这样版面多难度大的报纸, 结果是身心俱疲, 几天下来对英语学习完全丧失信心。其实, 每天读一篇, 长期坚持, 胜过一天读多篇, 这样更符合学习规律, 更容易树立信心。

摘要:新闻标题是新闻不可或缺的部分, 既是新闻的概要, 也是能否吸引读者眼球的关键, 它决定着读者对一条新闻的取舍。但是, 由于新闻写作的特殊性, 阅读者易出现理解障碍, 甚至错误理解, 新闻本身传播信息的作用也因此难以达成。该文结合新闻学基本知识和英语新闻尤其是标题的写作特色进行分析, 从措词、时态和背景重要性分析等角度, 阐述了在英语新闻阅读中, 应如何抓住标题特征, 扫清阅读障碍等问题。

关键词:英语新闻,新闻标题,标题特点,标题时态,标题措辞

参考文献

[1]Curtis D.Macdougall, Interpretative Reporting[M].7th ed.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 1972.

[2]马建国, 马桂花.新闻英语写作——从实例到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3]黎信著.英语对外新闻报道指南[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9.

[4]Heinz-Dietrich Fischer.普利策最佳国际报道奖获奖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0.

[5]王银泉读报纸看世界―最新英美报刊英语精选阅读教材[M].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6]陈明瑶, 卢彩虹.新闻英语语体与翻译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7]陈又强.英语新闻阅读[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新闻英语特征 第2篇

基于语料库对英语网络体育新闻标题特征的研究

网络体育新闻是新闻这种文体的次级文体,是体育网站对体育赛事进行报道时所使用的语言.通过语料库对网络英语体育新闻的`标题进行文体分析,以期对语言教学和体育交流提供启示.

作 者:李林枞 卫芳芳 LI Lin-cong WEI Fang-fang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学院,河南,郑州,450002刊 名:怀化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HUA UNIVERSITY年,卷(期):26(8)分类号:H31关键词:体育新闻 语料库 文体

新闻英语特征 第3篇

关键词:英语娱乐新闻标题 文体特征 翻译方法

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组成。一个好标题既能给文章添辉增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能打动读者并吸引读者往下看。

1、英语娱乐新闻标题文体特征

1.1词汇特征

缩略词:缩略词在各种新闻报道中相当常见,娱乐新闻当中也不例外,使用缩略词大多是源于刊头的篇幅极其有限。如在标题Pianist Lang Lang values UNICEF ambassador role中,UNICEF即为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的缩写。

简短小词:报刊标题的刊头空间非常宝贵,应当以最小的篇幅容纳最大的信息量,因此英语新闻通过广泛地使用简短小词来达此目的。如标题Danes fete fairy tale great Hans Christian Andersen,作者用fete代替celebrate,这样无疑节省了空间。

外来词:外来词是新闻英语一个显著特点,一些外来词由于经常使用己完全英语化,如 Kungfu。又如标题Foreign faces: Laowai TV stars tell all中的Laowai即指foreigner,如今也已广为人知并应用于娱乐新闻的报道当中。

1.2语法特征

现在时态:英语新闻标题广泛地使用现在时以突出已发事件的现实感和新鲜感,拉近与阅读对象的距离。如:Lady Gaga’s ‘meat dress’ goes to Rock Hall of Fame,又如标题:Angelina Jolie visits Syrian refugees in Turkey,以及标题 ‘Spider-Man’ is a freak show — and not half bad。

非谓语动词:英语中的非谓语动词包括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英语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使新闻工作者在传达讯息时可以有多种选择。如标题A Dinner to remember,又如Building new sustainability和Five ways to spend a happy Spring Festival。

介词短语:除了使用非谓语动词之外,英语娱乐新闻标题大量地使用介词短语,如标题:007 movies in Retrospect和标题Partners in music。

1.3修辞特征

娱乐新闻标题中还经常多种修辞手法,双关和借代是英语娱乐新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修辞手法。

双关:双关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如标题:Nobody but Wonder Girls,众所周知韩国少女组合Wonder Girls以一首《nobody》红透韩国乃至整个亚洲,该标题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既表达出了歌曲nobody是由组合Wonder Girls演唱,又表达出了Wonder Girls这个组合在当时的韩国乐坛乃至亚洲乐坛受到的瞩目是无人能及的。

借代:借代是指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如标题:Wizard series ends,该作者用Wizard代指电影《哈利?波特》,这样使得题目更加简明和形象。

2、英语娱乐新闻标题的翻译方法

直译法:当英语的表达方式与汉语完全或者基本相同时,可以采用直译。例如:Five ways to spend a happy Spring Festival,译者将其直译为:五大攻略玩转春节。该译文基于中英双语中的表达方式基本一致,这样翻译可以准确达意,又没有破坏标题风格。

意译法:当直译不能准确的概括新闻的内容或者凸显作者的意图或者不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时,意译法无疑是最优的选择。如标题:Partners in music,译者将其翻译为:“不走寻常路:《忐忑》歌者龚琳娜的走红史”,该译文点名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意图。又如标题:Ready to serve,文章讲述的是时下最为流行的在网上购买年货的事情,但若只将这三个单词翻译出来,会使得中国读者不知所云,因此译者将其进行意译为:今年的年夜饭,你“网购”了吗?如此一来文章的大概内容就一目了然了。再如:Use insider knowledge,译者将其翻译为:我的兼职我做主!该译文即丰富了标题内容又生动形象。

增词法:英语新闻标题中对于新闻的一些背景信息或是新闻要素有时并不交代,但汉语新闻标题却恰恰相反,因此这就需要运用增词法对一些信息进行增补。如标题:The ‘bad boy’ is back,译者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增词,其译文为:陈冠希专访:坏小子归来。又如标题: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译者根据新闻内容,添加了该新闻的主要人物的名字,将标题译为:梁洛施李泽楷:与爱何干?

3、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了英语娱乐新闻一些文体特征,它要求语言要简练,无累赘质感,并且要新颖有趣。也就是说,想要译出好的英语娱乐新闻标题,除了需要透彻地理解原文内涵,领悟其妙处外,还要把握其文体特征,灵活地运用各种翻译方法,这样才能翻译出质量更高的译文。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有助于加深英语学习爱好者对英语娱乐新闻的理解,并对英语娱乐新闻的翻译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Bagnall, N. Newspaper language. Oxford: Focal Press, 1993.

[2]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3]廖树霞.英语新闻标题及其翻译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 2010(8).

[4]许明武.新闻英语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的特征 第4篇

英语体育新闻报道一般由标题 (head line) 、导语 (lead) 和正文 (body) 组成, 其中标题是英语体育新闻报道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有“概要文章内容、激发读者兴趣、活泼变化版面和显示新闻轻重四大功能, ”因而常被视作新闻报道的“眼睛”。标题往往具有言简意赅、立意新颖、生动醒目而又不拘一格的特点, 初读英文报刊的读者有时不免会对这些表达独特而且又地位显要的标题有云雾之感, 记者及编辑们的奇思妙想, 给那些非本国语言的读者造成了阅读理解上的困难。为使初读英文体育报道的读者能够看懂标题, 以及标题所包含的一切文化元素, 提高阅读效率, 笔者拟从词汇特点、句法特点以及修辞的运用这几个方面对标题的文体特征进行剖析, 旨在给国内英语体育新闻爱好者了解各项体育赛事报道提供帮助。

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的特征

标题的词汇特征。对于新闻标题的要求一是简单明了, 另一方面又需要以最少的字数涵盖最大的信息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多用名词和一些小词, 与此同时由于刊头篇幅有限, 经常在标题中使用一些缩略词。例如:

(1) United on song.Gunners fight back曼联高奏凯歌, 枪手强势反弹。

(2) Altintop aims for EURO return阿尔滕托普期待欧洲杯复出

(3) No change at the top意甲诸侯各就其位

(4) Ups and downs in South America南美足坛的起起伏伏

(5) Bao clears the way for Lin Dan鲍春来再送林丹登顶甘当排雷人

(6) Stoudemire’s Double-Double Helps Suns Cut Down Nets小霸王两双助太阳破网

从以上的体育新闻标题里我们可以看到体育新闻英语里用词简练的风格, 其中在 (1) 和 (2) 中都出现了缩略词, United原意为联合的, 而在这里指的是英超的曼彻斯特联队 (Manchester United) , 在例 (2) 中的EURO原指的是欧洲也是欧洲 (Europe) 这一词的缩写, 在这里指的是2008年的欧洲杯足球赛。其次包括例 (6) 里的Suns和Nets也可以认为是对菲尼克斯太阳和新泽西网队这两支NBA球队的缩写。

体育运动是人类力量和智慧的统一。在体育比赛中, 通过力量、速度和技能的较量, 人们感受到了体育的激情和美;另一方面, 运动是体育的魂, 没有动, 就谈不上体育。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我们的体育报道也要有力度, 要动起来, 通过充满激情的体育报道展现给读者, 所以就体育新闻的标题而言, 编辑在选取小词的时候还注意选择它的力度和动感。

(7) Supersub Podolsiki strikes to save Bayen波王子一击救拜仁

(8) Roddick Cliches Third San Jose Crown罗迪克第三次圣何塞折桂

(9) Noah’s Career Night Leads Bulls Over Bucks诺阿爆发助公牛顶翻雄鹿

从前面的例 (5) 的clear以及例 (6) (7) 里的cut, strike, 还有例 (9) 的over等词的使用,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词所体现出的体育运动的力度和动感。

标题的句法特征。英语体育新闻标题有一套独特的句法, 与平常见到的英语句法颇有不同。主要体现于时态、语态以及省略的运用。

广泛使用现在时态。英语新闻句子标题广泛地使用现在时特别是一般现在时代替几乎所有的时态。同时现在时可以突出已发事件的现实感和新鲜感, 拉近读者与阅读对象的情感距离。为了让读者与体育赛事的结果产生共鸣, 为自己看到的乐意的结果欢喜雀跃, 为体育比赛中的爆冷发出赞叹等, 在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 现在时态更是几乎所有新闻标题首先选用的时态。例如:

(1) Fu knocks out O’Sullivan in thriller傅家俊惊险“击”败火箭奥沙利文

(2) Nene makes a emotional return for Nuggets掘金众将喜迎内内回归

(3) Youzhny Stuns Nadal for Chennai Title尤兹尼横扫纳达尔清奈折桂

(4) Bosh Doubles Up to Help Raps Defeat Knicks and Reeapture Sixth Place龙王两双助猛龙击败尼克斯重夺东部第六

非谓语动词以及疑问句的使用。在体育新闻的标题中非谓语动词的使用也是其特点之一, 使用非谓语动词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并传达多种讯息。另一方面, 为了吸引读者, 有时也用疑问句作标题。例如:

(1) Who is best eentral defender?谁是最好的中后卫?

(2) Chelsea to make China debut切尔西今夏首访华

(3) Race Heating Up for No.1Ranking纳达尔离超费德勒夺NO.1有多远, 看似很近其实很远

(4) Who will he MLS’best in2008?2008年谁将是足球大联盟的老大?

(5) Will Roger Sign a Lemon For Lndian Wells Fans?罗杰会给威尔斯的球迷一次饕餮大餐吗?

句法结构上的省略。从句法上来看, 标题上的省略是英语体育新闻编译人员通常采用的做法。省略一些非实意的词语可以缩短标题的长度, 突出重点信息, 体现新闻标题简约的特点。

(1) Unites on song.Gunners fight back曼联高奏凯歌, 枪手强势反弹 (省略了系动词和连词) =Unitesd is on song and Gunners fight back.

(2) Romario to hang up his boots.独狼即将挂靴。 (省略系动词) =Romario is going to hang up his boots.

(3) Ups and downs in South America南美足坛的起起伏伏 (省略定冠词) =The ups and downs in South America

标题的修辞特征。

明喻 (Simile) :

(1) Djokovic is King of the Slopes in Dubai小德迪拜赛的王者 (比喻)

(2) Stakhovsky Upsets Ljubicic in Zagreb Final幸运菜鸟斯塔科霍夫斯基决赛力克老将柳比西奇

拟人 (Personification) :

(1) Double-Double delight for Scola as Rockets thump Minnesota斯科拉两双助火箭摁翻群狼 (拟人) 。这里火箭击败明尼苏达森林狼, 从thump一词我们可以看出编译将火箭比作一个人, 摁倒了对手, 取得了胜利。

(2) Celtics shoot down Rockets, end winning streak at 22 games凯尔特人终射落火箭, 终止其22连胜 (拟人) 。这里将凯尔特人队比作一个射手, 火箭这支球队比作真正的火箭, 被别人射落。

夸张 (Hyperbole) :

(1) Thrilled Pato relects on debut神奇帕托处子秀惊艳吊射

(2) Yi rocks the world中国易震撼世界

夸张在汉语和英语里都是常用的修辞格, 用以加强语气, 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有意夸大或缩小事物的某一方面, 从而获得更好的表达效果。例 (1) 中, 是新星帕托在巴西同瑞典雄赛的精彩表现, 年仅19岁的帕托在国家队的处子秀中就以一记精彩的吊射绝杀瑞典, 使得编辑不得不用thrilled这一词为他的表现赞叹。在例 (2) 中, 描述的是中国球员易建联在NBA12月22日中主场面对山猫的精彩表现, 出场42分钟17投14中, 29分10个篮板3次助攻3个抢断, 所以编辑用了rock这个高速, 夸张地表现了易建联令人激动的表现和数据。

头韵 (Alliteration) :

No Nowitzki?No problem as Mavreicks cut down Clippers诺天王缺阵, 小牛依旧牛气冲天

本条新闻描述的是达拉斯小牛在主将诺维斯基缺阵的情况下依旧击败快船的比赛。标题中以三个n开头, 非常有节奏和诙谐地表现出, 小牛在面对快船时如何轻松地击败对手。虽然主将缺阵NoNowitzki?可是仍然No problem。

尾韵 (Rhyme) :

Frm heroes to zeroes从天堂到地狱邵佳一错失关键点球

这条新闻描述的是中国队世界杯预选赛和澳大利亚的关键一战, 在比赛结束前中国队获得点球, 邵佳一本可一击制胜成为英雄, 但是他的点球不进使得比赛最终以0∶0结束, 这条新闻的结尾heroes和zeroes这两个词都以roes结尾, 非常押韵, 也把比赛中球员邵佳一的角色和结果巧妙地体现了出来。

双关 (Pun) :

MagicmakesCavdisappear.Lock up eastern No.3 seed魔术擒骑士, 锁定东部第三

这里魔术本来指的是一种技艺, 标题中说魔术变没了骑士, 其实这是指NBA的球队奥兰多魔术通过整体配合击败克利夫兰骑士队的比赛。一语双关, 既指球队获得胜利, 也指球队获得大胜好像变魔术般, 玩弄对方以股掌之中。

对偶 (Antithesis) :

United on song, Gunners fight back曼联高奏凯歌, 枪手强势反弹

本条新闻通过对偶, 表现出曼联和阿森纳两支英超豪门在联赛中的表现。这样的标题简洁, 读起来押韵琅琅上口。

设问 (Question and Answer) :

No Nowitzki?No problem as Mavericks cut down Clippers诺天王缺阵, 小牛依旧牛气冲天

转品 (enallage) :

Hawks Soar Past Raptors in Overtime, Perch on Fifth Straight Win加时赛老鹰啄伤猛龙取五连胜

所谓转品, 就是故意改变某一个词的词性, 或改变其用法。这里past原为介词或形容词, 而这里past意为动词defeat, 类似的在体育新闻中还有over, steal这些词。

跳脱 (Aposiopesis) :

Whatevermenhoopstersdo.Women dowell, “better”不管男运动员能做到什么, 女人要是做那么, 一定做得更好

说话说到一半, 突然停住了, 使听者或读者自己去领悟言外之意, 这种修辞方式叫跳脱。使用跳脱可以造成悬念, 让读者有兴趣读下去。这里写的是美国WNBA华盛顿奇异队主教练说的话, 她认为女篮队员可以做得更好。

结语

在这个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 阅读英语体育新闻可直接了解国际体育赛事, 而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不仅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显要的版面地位引人入胜, 而且还经常借助词法、句法和修辞法等手段, 以简明扼要、标新立异、精辟动人的文字形式浓缩新闻的基本内容, 担当出色的“向导”任务。本文仅对有关英文标题的文体特征作了一些概括和归纳, 向读者提供些英文标题的知识, 但鉴于英文报刊种类繁多, 风格迥异, 无法面面俱到。读者在平时阅读英文报刊时, 可能还会遇到不少令人费解的标题。有些颇难理解的标题需要读者具有一定的英文基础和宽广的体育知识才能看懂;有些则是编者故弄玄虚, 做文字游戏。碰到这样的标题, 读者应借助导语, 甚至读完全文, 才能理解标题所提示的英语体育新闻内容。

参考文献

[1].端木义万:《大学英语外刊外报阅读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2].许明武:《新闻英语与翻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年版。

[3].黄焰结:《篮球新闻标题欣赏及翻译》, 《中国科技翻译》, 2007 (2) 。

论新闻本体的文化特征 第5篇

二、新闻信息的事实性及其文化特征

如果说纪实性是新闻的时间特性的话,事实性则更多地体现为新闻的空间特性。新闻不仅要快速反映新闻对象在时间中的运动状态,还要反映它在空间结构上的存在状态。新闻对象在空间结构上的存在状态即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中介的事实的发展和变动。

马克思在他的革命新闻生活中一贯重视新闻的事实性,强调文艺和新闻的区别,认为新闻只能遵循事实,不能臆想,即使是逻辑推理,也要有事实根据。马克思还曾和恩格斯多次谈到事实的变动对新闻产生的意义,认为事实变动幅度愈大,愈可能在更大范围内成为新闻。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报道事实,传播信息是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是新闻赖以生存的基础。新闻以此区别于以社会生活为反映对象的其他意识形态,如哲学、文学等。新闻对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之所以超过其他意识形态,也正在于它能依靠事实的再现,让人们觉察到世界发生的真正变化,认识人类自身的社会使命。这正是事实的文化感召力使然。

需要注意的是,新闻所报道的事实都具有一定时空环境,时空含量是事实的映象。同样的事实,很可能由于时空条件的不同,而带来截然不同的社会效应。这便是新闻事实的相对性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麦尔文.曼彻尔说:“新闻显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随着地理、人口和时间而变化。一个世纪以来,80%的美国人以农业为主,所以农业新闻是重要的。今天,只有不到百分之八的人口干农业,那么,在农业区以外,只有当农业的结果影响到城市居民生活的时候,农业新闻才有重要的。”在我们这个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过渡的国家,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由此看来,事实的文化效应与记者的判断和选择有密切关系。中国人并非藐视实证主义而不看重事实,“眼见为实”、“铁证如山”、“事实胜于雄辩”在中国乃是家喻户晓的口头禅。关键在事实的选择和表述是否恰当;是否“深得民心”,正在受众企盼之中。

新闻用事实,用客观现实发生的事态,用体现了具体事态的信息来反映社会生活。反映客观社会生活中的事实,用事实说话,以事实为本源是新闻与其他水意识形态的文化区别。如果用文化来描述新闻,那么新闻就是一种事实的文化,现实的文化,是一种包罗了整个大千世界的文化。

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特征 第6篇

关键词:网络新闻评论;人民时评;高考舆论;特征

文章编号:978—7—80712—971—4(2012)01—062—02

网络新闻评论以互联网为载体,它的发展和网络媒体密不可分,互联网的迅捷性、交互性实现了传授双方的双向互动,这样独特的传播特性对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新闻评论可以以新闻超链接的方式整理海量信息,并且以其快捷、及时的特性形成了网络意见的虚拟空间,网络新闻评论的功能并非简单的发布信息,它为评论主体提供了打破时空限制的舆论平台,并且通过意见主体的深度思考与分析,网友的积极参与与互动,实现引领正确舆论导向的功能。如今,网络新闻评论版块目前已经成为各大新闻门户网站发展的重要版块之一,也是新闻网站关注的焦点与重点,网络新闻评论逐渐发展成为网络舆论的意见中心,影响着网络舆论并且将这种影响延续至现实生活。众多新闻网站门户已经意识到要将网络新闻评论发展成为品牌版块,如人民网的《人民时评》、荆楚网的《东湖评论》、千龙网的《千龙锐评》、红辣椒网的《辣言辣语》等,这些评论品牌在众多的网络新闻频道都具有独特的评论风格,与此同时,网络新闻评论正在逐渐走向专业化,根植于网络载体的新闻评论逐渐繁荣,发展迅猛。

一、网络新闻评论的定义

关于网络新闻评论的定义众说纷纭,丁法章教授认为,网络新闻评论就是“网友就当日重要新闻在网上发布的个人署名的言论”[1],显然,这一定义将网络新闻评论的主体窄化,实际上,网络新闻评论的主体不单单局限于网友这一个体化单位,它具有更广泛的主体单位。王兴华教授认为,网络新闻评论就是“网络媒体编辑就最近重要新闻,在新闻网页上所设的观点、论点、评论等言论专栏里发表或发布的署名评论”[2],在这一定义里,却忽略了网络的另外一批意见主体——网友,他们也是网络新闻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借鉴以上定义,结合网络平台打破了实际空间,阻隔了人们的现实交往,却又构建了虚拟空间,延续了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这一特性,笔者认为,网络新闻评论就是网络评论主体针对当前发生的新闻事件、社会热点、社会现象等发布的评价性文章或意见,这里的主体既包括网络媒体,也包括专家学者和网友;这里的发布平台既包括专业的新闻门户网站的版块,也包括微博、博客等社交网络平台。

二、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特征

广泛的评论主体。网络新闻评论是作为最新的网络舆论平台,它为广大受众提供了查看、表达意见的空间,网络新闻评论主体通过对同一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分析,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对新闻事件的评论之中,由于网络媒体具有及时互动的传播特性,主流网络新闻评论网站一旦发布针对新闻热点事件的评论时,同时这些评论也可能成为网友评论的出发点和目标指向,网友可以及时通过网络平台如论坛、微博、留言板等新闻评论功能将自己的想法与评论反馈给网络媒体,这种做法将激发一些潜在受众参与到接连不断的次级传播之中,从传播主体的层面来看,网络新闻评论在实现个体互动的同时,也带动了更大范围的群体互动。值得注意的是,意见领袖发表的新闻评论,在次级传播中具有一定的舆论引导倾向。

丰富的评论话题。网络具有海量的信息容量,这为网络新闻评论的深度与广度提供了实现的前提。而传统的新闻评论则会受制于传统媒体的版面容量,因此许多内容未能展开,加之传统媒体的互动性远远不及网络媒体之快速及时,评论话题的扩展也受到到了影响。网络传播为新闻评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评论主体在网络新闻评论铺天盖地的情况下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而且,网络的交互性与及时性,使得网络新闻评论选题范围更加广泛,那些立足于现实生活,针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新闻评论更能引发网民的积极回应。

倾向性言论。不同的人对于某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立足于现实生活,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发布的网络新闻评论,都具有不同程度、方向的态度倾向。只有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思考时发表的评论,才能在众多纷杂的网络新闻评论中脱颖而出,赢得人心。好的、成功的网络新闻评论一定具有立意鲜明,观点深刻,风格独特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态度鲜明的倾向性。网友们发布的即时新闻评论,态度倾向更加明显,感情色彩更加浓重。

强势性传播效果。互联网的数字化传播特性使得网络的信息容量巨大,网络新闻评论通过采用新闻超链接的形式来整理海量信息,通过将同一主题的新闻及其评论链接起来进行议程设置,通过开设留言板块或者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发起话题讨论来实现更强势的传播效果,评论主体可以针对同一或者多个主题进行集中发言或者评论,通过对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化评论,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3]

为了更形象直观准确地探究网络新闻的舆论特征与导向,笔者以人民时评为例,以2012年6月7日至15日共75篇高考评论文章进行内容分析研究。

三、以《人民时评》为例

(一)评论主体分析

根据网络新闻评论的定义,笔者将网络新闻评论的主体视角分为官方、专家、平民三种类型,官方视角代表了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在网络媒体上的延续,专家、平民视角代表了网络新闻评论的主体分别为专家学者和网友。

根据如上分类,笔者做出如下统计。

表1:官方、专家、平民视角分布图

表1说明,人民时评网络新闻评论的官方、专家、平民视角所占比例相当,这同时也说明其新闻评论的主体从传统媒体的专家或者官方视角转向发展为官方、专家、平民“三足鼎力”、旗鼓相当的新局面。这一结果说明了人民时评的评论主体不仅仅限制于官方或者专家之口,它很大程度地吸收了人民的声音,作为党媒的网络评论版,它一方面传达了官方、专家观点,一方面又接纳了来自民间的评论,这种平衡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评论话题分析

高考这一大事件可以引发多种话题,笔者对样本里评论文章的话题做出分类,现统计如下。

表2:评论主题类型分布

在2012年6月7日至6月15日,随着高考的热度与全民对高考的关注,人民时评上的评论文章已高达75篇,其中评论的主题也层出不穷,包括高考制度、作文、社会、经济、教育、人文、其他共七种,其中高考制度与作文属于高考事件的自身话题,社会、人文、经济、教育、其他则属于衍生话题。话题的丰富性来源于现实生活,成形于网络新闻评论主体之间的有效互动:官方评论的权威发布,专家对社会现象的解读,网友对话题的关注。

(三)评论指向分析

笔者根据“质疑、批评、建议、歌颂、阐述”五种评论指向,针对所有样本中有关高考制度和作文话题的文章进行指向分析:

表3.2:高考作文评论指向

从以上两个表中可以看出,在关于高考制度的评论中建议指向居多,五种指向虽有数量上的差异,但是均有涉及,在关于高考作文的评论指向中,各种指向趋于均衡。可以看出,人民时评在高考制度与作文这两个主题上的评论指向趋于平衡,与网上疯狂吐槽高考作文,对高考制度骂声连连的现象不同,人民时评通过转载的手段调整、平衡自己的立场态度,使得评论指向没有出现“一边倒”或者“两极化”。

高考制度自从1977年恢复以来,就饱受争议,教育“改革派”对其从头到脚一顿痛批,“保守派”则稳打稳扎,继续推行维持高考政策,两派之间的争论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逐渐激化,关于制度的思考一直都是媒体评论的重心,网络评论亦是。从表3.2可以看出,人民时评评论文章的指向倾向分布均匀,对于高考制度的基本态度为支持,对于高考制度的缺点与不足也会提出一定的建议,质疑与批评的声音也存,这一结果,也与人民时评身为党媒的评论网站应有的基本立场相符。

四、小结

网络新闻评论改变了以往传统媒体言论一统天下的局面,突破网友的“受者”角色,使其成为传播的主体,也打破了观点趋同的传播模式,随着网络的辐射传播,越来越多的传播主体参与其中,传播效果较之传统媒体,更加强势,网络新闻评论话题的丰富性与现实性,使得评论范围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纵深发展,也赋予了评论主体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知天下、评万事的重要平台,网络新闻评论凭借主体的广泛性、话题的丰富性、言论的倾向性以及强势的传播效果成为网络舆论的重要阵地。网络新闻评论成为发挥网络互动功能、增强网民参与意识、了解社情民意、加强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4]

参考文献:

[1]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杨新敏.新闻评论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3]胡文雄.网络新闻评论分析[J].当代传播,2005,(5).

英语新闻网站文体特征对比探析 第7篇

一、简介

世界上的第一个娱乐小报是英国1903年出现的《镜报》。镜报的内容十分丰富, 包括日常生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和八卦新闻, 其中, 比重最大的是八卦新闻, 而政治新闻、经济新闻以及公众事务的报道较少。并且, 《镜报》文章都具有短小精悍的特色, 配图十分丰富。在某一阶段, 《镜报》的发行量一直排行世界第一。曾经有人问《镜报》的编辑Mr.Editor, “镜报”所为何意?Mr.Editor回答, “《镜报》是将一个完全真实的世界客观地描述给读者, 就如同商场的镜子一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镜报》开始投入大量精力, 逐渐向数字化转变, 并且利用网络平台不断对其新闻内容进行调整完善.

《人民日报》英语新闻网站于1997年元旦当天正式进军网络新闻世界, 它的主要任务是将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以及中国人民的声音传达给世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民日报网站也在不断地发展中日渐完善, 成为了网络新闻英语文体特点的典型之一。例如, 《人民日报》英语网站为了使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得到充分发挥, 设置了24小时的滚动新闻栏目, 并在多个论坛上实现与读者互动。现阶段, 《人民日报》新闻网站能用中文、英文、法文和日语四种语言将新闻信息传达给世界, 成为了一个综合的信息服务平台。

一直以来, 英国报业都将《泰晤士报》视为领军人物, 且《泰晤士报》也一直都坚持以“将英国社会真实地记录下来”为宗旨, 在《泰晤士报》进入网络新闻世界之后, 更是在英国的政治及其国际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泰晤士报》一直都坚持对新闻事实和历史发展进行独立的、客观的报道, 其政治意向较为保守, 因此英国政府对于《泰晤士报》中报道的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观点都给予了较多支持。《泰晤士报》网站的报道依旧从独立、客观的角度出发, 政治观点较为严肃, 其报道的国内外新闻包括财经、政治、生活、旅行、娱乐、评论、文体等多个方面, 主要的读者群大多为政治家、金融家、商人和学者。虽然在许多重大事件上, 中国和英国之间的态度存在较大差异, 但是就《泰晤士报》网站自身而言, 其所显示的魅力及特点还是十分容易让人接受的。

《华尔街见闻》主要针对财经新闻进行报道, 大多关于财政、经贸、工业、农业、经济、金融等方面的信息。在国际新闻的报道中, 财经类英语新闻所占比重日渐增加, 而《华尔街见闻》网站与全球经济界、金融界意见领袖直接对话, 为经济界、金融界的读者及时提供金融市场资讯。财经英语新闻具有字数少、信息量大、新兴词汇不断涌现、专业术语多等特点, 能保证信息的有效传播。

二、目标读者对比分析

作为外部交流的新闻网站, 要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首先需要对读者群进行正确的分析。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 英国的《每日镜报网》主要内容为八卦新闻、娱乐新闻和体育新闻等, 因此, 英国社会的普通民众及底层人士为其目标读者群;而《人民日报网》的目标读者大部分都为男性, 占据目标读者总人数的86%左右, 其中, 四十岁以下的读者比例仅占40%左右。并且, 在《人民日报网》的主要读者群体中, 北美国家的读者占据49%以上, 其中, 21%左右的读者为中国人, 15%左右的读者为加拿大人, 33%以上的读者为美国人。由此可见, 北美人与中国人是《人民日报》的目标读者群, 并且, 一般为有中等收入、受过高等教育的、对中国较为熟悉以及来自于英语语言国家的中年男性。这也体现了《人民日报网》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泰晤士报》的目标读者群体多为其本国读者;《华尔街见闻网》的目标读者群主要是来自英语语言国家的金融界、经济界读者。

由此可知, 由于《每日镜报》、《人民日报》、《泰晤士报》以及《华尔街见闻》内容的不同, 受众也不尽相同, 读者群体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 在英语新闻网站的设计和发展过程中, 应合理分析目标读者, 并在认真分析相关参数的基础上, 设计和排版新闻网站内容。

三、编辑排版对比分析

虽然《每日镜报》、《人民日报》及《泰晤士报》等都从属于英语新闻网站, 但在网站的编辑排版上风格迥异, 存在较大的差距。通过将中国的《人民日报》和英国的《泰晤士报》进行对比, 这两个网站所包含的内容主要包括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 并根据不同地域、主题及政治党派的不同而不同, 导致网站所关注的重心也不相同。《人民日报》和《泰晤士报》由于地域差异可划分成为国内和国际新闻, 由于政治党派的差异性又有非政治性新闻和政治性新闻之分。

以2013年8月7日《人民日报》网站与《泰晤士报》网站内容为例, 从地域、新闻主题及政治党派进行分析, 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内容:

(一) 地域差异

通过对两个网站对国际新闻的关注度进行调查, 《泰晤士报》网站国际新闻内容的关注度要远远高于《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主页囊括了各类重大新闻, 国际新闻所占比重较小, 按照每周一次的频率出现。但《泰晤士报》在线网站的主页所涵盖的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比重是一样的。

(二) 新闻主题差异

英语新闻网站主题又分为社会民生新闻、政治新闻、财经新闻及娱乐新闻四大类。据相关统计表明, 政治新闻在《人民日报》网站主页上的版面占总版面的三分之二, 社会民生新闻次之, 所占比重约为总版面的三分之一;然而;《泰晤士报》网站主页上社会民生新闻所占版面最大, 比例最高, 约为总版面的二分之一, 政治新闻次之, 约占总版面的百分之二十, 财经新闻所占比重是总版面的十分之一, 娱乐新闻跟财经新闻所占比重几近相同。

(三) 政治党派差异

根据相关调查内容显示, 《人民日报》网站主页上关于政治党派的内容度所占比例最大的, 约为总版面的三分之一, 凸显了《人民日报》较大的政治作用。但《泰晤士报》网站中党派政治新闻却较少, 非政治新闻版面占总版面的90%。

由此可见, 中国的《人民日报》和英国的《泰晤士报》所关注的重点都是国内新闻, 一定程度上, 《人民日报》要比《泰晤士报》网站更加重视国际新闻。针对两个网站的新闻主题, 《人民日报》网站主要以政治新闻为主、社会民主新闻次之, 而《泰晤士报》则更为关注娱乐新闻, 所占比重较大。由于政治党派的不同, 《人民日报》网站更加具有严肃性和正当性。另一方面, 《人民日报》网站主页上仅显示英语新闻的标题和导语, 其他新闻仅需要标题。而《泰晤士报》网站主页上, 每一条新闻主题都有相应的标题和导语。综合中国的《人民日报》和英国的《泰晤士报》的三大差异, 这类编辑排版方式可使广大读者更完整地了解英语新闻网站的主要信息。

四、语言风格

通过对各英语新闻网站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 《每日镜报》主页中各类报道和文章都比较精炼且短小, 并使用了大量的图片进行补充, 内容也较为丰富多样, 包括体育新闻、娱乐新闻、八卦新闻及各类生活新闻等, 侧重于八卦新闻的报道, 对公共事物或经济、文化及政治内容却很少提及, 因此, 《镜报》的语言风格与其他英语新闻网站相比, 较为活泼, 且具有口语化严重, 不具备其他新闻网站的正式性特征。

《人民日报》有着特别浓的中国式英语, 其关于英语新闻的报道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中国式英语”主要是指语法和书写正确、语句连贯, 但是带有中国气息。我国广大群众即使非常精通英文在利用英语进行交流或者写邮件、稿件时, 无法避免地会受到中国式英语的巨大影响, 且具有有利作用, 国外读者朋友在听到或读到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时, 就会知道这是中国朋友的声音。当然, 这种情况也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其还存在很多不利因素, 部分外国朋友由于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或存在一定的偏见, 这就导致他们潜意识里认为中国各类新闻报道与国际发展现状脱节, 久而久之, 他们逐渐开始排斥来自中国的英语新闻稿件。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媒体要比我国新闻媒体更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国内新闻媒体的政治性报道主要是以领导活动的叙述为主, 其语言特征套用了一定的模板和思维模式, 一直沿用汉语新闻报道方式, 不具备创新性和多变性。

《泰晤士报》在线网站作为英语最主要的新闻媒体, 其在国际事务和本国政治生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泰晤士报》在线网站采用了较为严肃的报道方式, 新闻内容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且极为详细, 报道所采用的语言方式也十分正式, 坚持使用“标准式英语”, 但是, 由于《泰晤士报》在线网站各类报道具有灵活多变性, 促使《泰晤士报》在线网站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结语

综上所述, 结合各英语新闻网站之间的相互比较, 不难发现, 在英语新闻网站中, 编辑排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由于主题、政治背景及区域的不同, 各网站排版风格和编辑特点也不尽相同, 导致各英语新闻网站的文体特征也存在差异。新闻网站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其的重视, 并加大投入, 不断总结和完善, 结合各网站的特点, 分析英语新闻网站的优劣势, 扬长避短, 以实现我国英语新闻网站的最大优化。笔者希望更多专业人士投身到该课题的研究中, 针对文中的不足之处, 提出指正建议, 为推动我国新闻媒体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英语新闻具有十分广泛的涵盖面, 其是一种快速将信息传播给大众的体裁, 而英语新闻网站则是一项重要媒介。本文详细阐述了镜报、人民日报及泰晤士报的各项特征, 并针对各网站的编辑排版特征、目标读者及语言风格进行分析。笔者通过总结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 分析、探索了英语新闻网站文体特征的不同特征。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 能帮助新闻工作者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问题。

关键词:文体特征,英语新闻网站,新闻英语

参考文献

[1]乔平.NBA英语新闻的功能文体分析[D].2009.

[2]姜薇.互联网新闻英语文体特征探析[D].2010.

[3]解慢慢.中美旅游网站英语旅游文本文体分析[D].2014.

[4]姜薇, 季建芬.英语新闻网站文体特征对比探析[J].价值工程, 2012, 31 (28) .

[5]尚立琴.网络新闻英语的文体分析[D].2009.

体育英语新闻的文体特征分析 第8篇

有些学者已经开始关注体育新闻英语。例如, Sccott Reinardy和Wayne Wanta的著作The Essentials of Sports Reporting and Writing (2008) 探讨了体育新闻的写作方法。鞠玉梅 (2004) 、尹睿 (2008) 对英语报刊体育新闻语体的特征做了量化研究[2][3]。

本文从字系特点、词汇特点、语法特点、修辞法的应用这四个方面来分析体育英语新闻的文体特征。

1. 体育英语新闻的字系特点

字系学研究语言的书写系统。字系特征指的是数字、大小写、斜体, 标点, 分段, 空格等特征。从字系特征来看, 体育新闻报道通常使用各种视觉辅助手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使用多变的标题排版方式, 表格, 体育比赛的照片。

1.1 标题

标题是体育英语新闻的眼睛。翻开一份报纸或者打开一个网站,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闻的标题。如果标题能吸引读者, 读者就会继续阅读下去;如果标题平淡无奇, 读者就会就此止步。所以体育新闻的编辑们都尽其所能地让标题引人注目。在字系层面, 编辑经常变换标题的字体、大小、颜色、排版方式。标题一般以粗体、黑体、大号字显示。排版形式多采用单层式标题, 即只有主标题, 没有引题和副标题。这种单层标题的编排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 有左对齐式、阶梯式、通栏标题式、居中式、倒金字塔式等。

1.2 图片

体育新闻往往配有大量的比赛和运动员的相关图片。单一的文字新闻是难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的。丰富多彩的照片、图片会大大激发读者兴趣, 同时也能向读者传递更多的相关信息。

1.3 表格

表格也是体育新闻中经常用到的。表格的特点是清晰明白, 容易理解, 有时比文字更有说服力。它可以把错综复杂的比赛分组、赛程、赛果等以一目了然地方式表现出来。

1.4 标点

体育英文新闻相对其他新闻, 用得较频繁的标点符号有引号和撇号。

频繁使用引号, 可以使读者“听”到运动员、教练员所说的话, 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增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撇号是写在字上方的符号 (') , 用来表示从单词中省略一个或几个字母、所有格形式、数字及复数形式, 如She's, we're, can't, 用'95代替1995。撇号的大量使用显示了体育英语报道的非正式性。

2. 体育英语新闻的词汇特点

2.1 词汇结构

大于六个字母的单词属于长词。长词一般来源于拉丁语、法语、希腊语, 比较正式。而体育英语新闻所用单词大多是简短又富有表现力的词。多用短词, 可以使语言更活泼, 文章更易读, 方便读者迅速地获取和理解信息。

2.2 词汇密度

词汇密度 (Lexical density) 反映的是句中实词所占的比例。Halliday (1985) 认为, 一个句子中的词语分为两类:一类是语法项, 又称功能项, 指在句中起限定作用的词, 包括冠词、代词、大部分介词、连词、某些副词和限定性动词;另一类为词汇项, 或称实词[4]。Ure (1971) 提出词汇密度的计算公式为用实词数除以词汇总数得到的百分比, 即:词汇密度=实词数/词汇总数×100%。他认为词汇密度是区别语体正式程度的一个标准。语体越正式, 词汇密度越高;语体越非正式, 越接近口语, 词汇密度越低。一般说来, 口语的词汇密度大概在40%以下, 而书面语的词汇密度则在40%以上。

笔者选择2014年3月6日纽约时报网站体育版“MOST POPULAR–SPORTS”栏目的10条热门新闻作为语料, 量化分析它们的词汇密度。结果显示体育英语新闻的词汇密度偏低, 但高于口语体文章。这可能和体育新闻英语通俗易懂、引用运动员、教练员的原话比较多有关。

2.3 词类

体育英语新闻中用的最多的词类是动词。这是体育新闻独有的特色。因为运动员和他们的动作变化是体育报道的重点, 也是读者关心的焦点。生动形象、短小有力的动词可以使读者对比赛现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体育英语新闻中用的动词又以“攻击性”的动词居多, 从而来衬托体育比赛的激烈性、对抗性和残酷性。

如:Armstrong slams Garmin racing tactics on 14th stage.

But the 19-year-old rallied, then broke Kuznetsova in the seventh game of the third set and was serving for the match.

2.4 首字母缩略词和缩写词

体育新闻中大量使用首字母缩略词和缩写词。首字母缩略词是通过组合每个词的首位字母构成新词。英文缩写词则是用一个单词或词组的简写形式来代表一个完整的形式。首字母缩略词和缩写词醒目、易记、节省篇幅, 使体育新闻信息充满新鲜感和活力。

体育英语新闻中首字母缩略词主要用于体育协会、组织和比赛的名称。如ICO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国际奥委会) 、IAA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thletics Federations, 国际田联) 、ITTF (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Federation, 国际乒联) 、CFA (China Football Association, 中国足协) 、CUBA (Chinese University Bsketball Association, 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 。

缩写词常用于世界各个国家及地区名称。如CHN中华人民共和国、CAN加拿大、FRA法国、GBR英国、GER德国、ITA意大利、JPN日本、RUS俄罗斯、USA美国等。也用于提供比赛信息, 如:SGL (Single, 一次) 、DBL (Double, 二次) 、ROTN (Rotation, 转体) 、Pt (points, 分数) 、Mn (minutes, 分钟) 、AT (Athletics, 田径) 、VB (Volleyball, 排球) 。

2.5 昵称

体育迷喜欢以各种各样的昵称来称呼自己所喜爱的明星或队伍。其中一些广为流传的昵称便也经常出现在体育英语新闻中。昵称的使用拉近了新闻报道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例如对于北京奥运会8金得主菲尔普斯, 中国人称他为“飞鱼” (The Flying Fish) , 美国人叫他“来自巴尔的摩的子弹” (The Baltimore Bullet) 。

The Baltimore Bullet’s deep water entry and emphatic dolphin kick propelled Phelps with great ease to his 3rd gold medal of the Beijing Olympics.

2.6 体育专业词汇

体育英语新闻的报道中会出现很多关于体育赛事的名称、体育组织和机构的名称、技术动作、运动器械、场地、训练方法等的体育专业词汇。对于一些不熟悉体育领域的读者来说是个阅读障碍。如:篮球的专业术语:air-pass (空中传球) 、block (盖帽) 、charging (撞人犯规) 、cover (掩护) 、defense (防守) 、dunking (扣篮) 、steal (抢断) 、transition (快攻) 、travel (走步) 等;乒乓球术语:backchop (反手削球) 、loop (弧圈球) 、net out (擦网出界) 、back spin service (发下旋球) 、flat drive (平抽球) 等;田径术语:approach run (助跑) 、clear a hurdle (过栏) 、discus (铁饼) 、javelin (标枪) 、jump the gun (抢跑) 、pole vault (撑竿跳) 、relaybaton (接力棒) 、shot put (推铅球) 等。

2.7 数字

数字对于体育运动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体育英语新闻中经常用到数字, 使读者能直观地了解比赛时间、比赛成绩, 动作的难度系数, 运动员的背景情况等。

如:Bolt reigns supreme in Paris with 9.79 seconds.

If the Rockies staged a once-in-a-lifetime finish in 2007, winning14 of their last 15 games—and needing every one—to squeak into the postseason, they are trying to add a sequel.

3. 体育英语新闻的语法特征

3.1 句型

体育英语新闻中用得最多的句型是简单句, 体现了体育新闻的娱乐性, 非正式性。简单句是只有一个主语 (或并列主语) 和一个谓语 (或并列谓语) 的句子。它简洁易读, 缩短了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距离。

由于体育新闻一般版面较少, 在体育英语里有时也会使用并列句、复合句来给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由并列连词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连在一起的句子, 叫并列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从句构成的句子, 叫复合句。体育新闻用得较多的从句是定语从句, 时间状语从句等。如:

On his way off the field at halftime, Beckham charged toward a small pocket of Galaxy fans who, feeling jilted over his desire to move to Milan, (定语从句) had taunted him with chants and signs, and booed his every touch of the ball.

Chicago’s flat course could produce a searing time when the marathon is run Oct.11, (时间状语从句) but weather could be a determining factor.

3.2 时态

多数体育新闻是关于已经发生的事情, 所以体育英语新闻的常用时态是一般过去时。但有时也用到一般现在时态, 以突出新闻的新鲜感、时效性或者赛事结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 而且一般现在时也使新闻报道更加精炼, 因为一般现在时的形式简洁。体育新闻用得最少的时态则是将来时和现在进行时。

3.3 语态

体育英语新闻中主动语态的使用明显多于被动语态。这是符合体育新闻报道的生动活泼, 富有动感的特点的。主动语态能强调动作的施动方, 逼真再现比赛过程;如果用被动语态代替主动语态, 会使得体育新闻显得中规中矩, 严肃刻板。

4. 体育英语新闻中修辞法的应用

在体育新闻中常会应用各种修辞手段来使得报道更加栩栩如生, 有吸引力, 摆脱干巴枯燥、僵化呆板, 增强可读性。修辞是根据题旨、情境, 恰当地选择表达方式, 以表情达意、有效交流的艺术。例如:

4.1 Djokovic is King of the Slopes in Dubai. (隐喻)

4.2 Ballack blasts back. (头韵)

4.3 Los Angeles Lakers star Kobe Bryant continued his Asian touron Friday by drilling for a group of Hong Kong youngsters, which is th final leg of his summer Asian tour. (提喻)

4.4 So who was making the better decisions in 2008, Cutler playingfrom behind most of the season, or Roethlisberger with a much higher interception rate despite playing with a lead most of the time?The point is, context matters. (设问)

4.5 Fergie's choked by Ham'n Egg (双关:Ham和Egg除了指火腿和鸡蛋外, 在文中Ham又指名为West Ham的足球俱乐部, Egg是其老板Eggert Magnusson的名字)

4.6 At the end of his practice, he shed his full-body polyurethanesuit like a snake does a second skin to reveal nylon briefs he wore for modesty’s sake. (明喻)

本文从字系, 词汇、语法, 修辞法几个方面概括了体育英语新闻的文体特点。但是体育英语新闻的文体特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体育项目的进步和变化, 体育英语新闻的文体特点也会随之变化发展。此外, 体育项目包罗万象, 根据语场划分, 体育英语新闻可以细分为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方面的新闻;根据语式划分, 可以分为体育报刊新闻、体育广播新闻、体育网络新闻等。每个更精细的次语体会在文体特征上呈现细小的差别。

参考文献

[1]Reinardy, S.and Wanta, W.The Essentials of Sports Reporting and Writing[M].Routledge, 2008.

[2]鞠玉梅.英语报刊体育新闻语体量化研究[J].外语研究, 2004, 84 (2) :23-27.

[3]尹睿.Stylistic Studies of the English Newspaper Sports News[D].吉林大学, 2008.

[4]Halliday, M.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英语新闻播报中的语调特征 第9篇

英语是语调的语言。每个语调都有其自身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在英语新闻播报过程中,播音员对语调的使用绝不是杂乱无章的。根据Brazil的解释,英语中的降调和升降调是陈述性音调,用于表达新的和未知的信息,语气比较肯定。由此,英语新闻作为以事实为基础的报道,多用降调和升降调。研究英语新闻播报中的语调特征及其规律对于提升英语新闻播报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外关于英语新闻播报语调问题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丰富,而国内关于英语新闻播报语调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鉴于此,强化对英语新闻播报中的语调的相关问题的研究有着很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1有关英语新闻播报语调的研究

国外方面:Halliday最早将英语语调划分为调群划分系统、调核系统、调型系统三个相互关联的系统,说话者通过对调群的划分、对调核的选择和对升、降调的运用来使听者更好地理解说话内容和集中注意力;Tench对Halliday的理论进行了发展,以一则BBC的新闻播报为研究对象,对英语语调的功能进行了论述,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将语调的功能上升到了语篇的高度。他分别从音律特征、调型系统以及调群的划分三个角度对该则英语新闻播报进行了研究和分析,Tench经过改则播报的分析认为:在英语新闻播报过程中,若出现较长的停顿且停顿后的首个重度音节的音高较高,那么就意味着开始播报新的话题;Anne Wichmann教授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她选取了九则英语新闻简报为研究对象,对新闻简报的每个主要语调群进行了研究,过对每个语调群的首个重读音节的音高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每则新闻的第一个语调群的首个重读音节的音高会随着语篇的展开而逐渐降低,而当出现新的话题时,较高的音高又会重新出现,也就是说较高的音高的出现标志着新信息的产生;Liberman对音高的衰减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人的生理基础与音高的衰减有着很大的关联;而Umeda则认为不论是新闻播报中还是日常生活中,说话人将一个句子的首个重读音节的音高提高是为了显示新话题的开始,从而吸引听者的注意。国外关于英语语调特征、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开始较早,且常常以英语新闻播报片段为研究对象,因而对英语新闻播报的语调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

国内方面:我国学者胡壮麟曾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中最早提出了音高衰减这一问题,为后来各国学者关于音高衰减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开端;另外,高霞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朗读方面的常犯的错误进行了调查,发现了14种常见的错误,其中也包括语调方面的问题,这一研究对英语语调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田方曾就双语播音专业学生英语广播中的常见失误类型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句重音错误、不当停顿、缺乏停顿等问题在双语播音专业学生英语广播中最为常见。虽然上述研究对英语语调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目前我国关于英语新闻播报的语调特征方面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这成为制约我国英语新闻播报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制约双语播音专业学生学业水平和专业技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英语电视新闻播音是双语播音专业学生今后的主要从业方向,他们将直接参与英语电视新闻的采集和发布,对于英语电视新闻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然而我国英语电视新闻对播音人员的从业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英语电视新闻播音人员不但要具备丰富的新闻专业知识、过硬的英语表达能力,还要形成习惯性的英语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对英语语调的运用也必须合乎国际电视新闻播报习惯与相关要求,因而强化对英语新闻播报语调特征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2英语新闻播报中的语调特征分析

本文选取VOA、VOA special以及CCTV关于SARA的完整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围绕调组、调型、语速三个方面对英语新闻播报中的语调特征进行例证分析。

2.1英语新闻播报中的调组特征的分析

(1)英语电视新闻播报从调组长度看相对接近,一般来说,调组里的音节数量平均为7,相对于日常会话而言是较长的,这与其作为电视新闻的文体特征有着很大关系。新闻播报的特殊性要求其内容适时、对事物和事件的描述准确而客观,这就要求新闻稿件用于准确简练,由于大部分新闻稿都是事先准备的,因而句子较长,很少出现像“you know,you see,yes”等这样较短的口语化句子,相对的更加完整。另外,在播报时,由于播音员很少出现受到干扰被迫停顿的现象,因而显得句子更加流畅,增长了调组。

此外,电视新闻调组的长短有可能与其收听对象有关,例如VOA special电视台的新闻播报调组的平均长度较短,通常为6个音节左右,这是因为VOA special的收听对象大部分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而是以英语学习者居多,缩短调组长度有助于这些收听者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和接受。

(2)就像文章能够分成若干个段落一样,英语新闻的语调篇章也可以根据其语意的段落划分被划分为多个调段(paratone)。新闻的篇幅通常比较短,因此会出现一个句子就是一个调段的现象。调段在语调上有所表现,相同的语调模式在不同的语段中可能会循环往复。往往是,开头的音高较高的,结尾则就会较低;开头速度较快的,结尾处速度就会渐渐慢下来。

2.2英语新闻播报中的调型特征分析

(1)英语新闻播音中,音调最常见的两种是降调和升调。在VOA新闻里,升、降调占了67%,其中降调占53%,升调占14%;在VOA special中,升、降调占了60%,降调占37%,升调占23%;而在CCTV的新闻中,升、降调比例高达93%,降调86%,升调7%。

(2)在新闻的句中或句首的调组中降调、升调、平调、升降调和降升调都可能出现。虽然升调是非末尾调组中最常用的音调,但是其它的音调依然可以使语调更加丰富。从音调分析来看,VOA、VOA special两则新闻的音调,CCTV这则新闻变化更多。

(3)就这个语调篇章而言,各语段之间的语调通常是在有规律地循环,语段开头的音高是比较高,在语段的中间开始出现变化,在末尾处音高最终变得很低。如,VOA新闻中,第一个调核在高音域的顶上,之后依次降调、平调和升调的过程,语调落在了中音域的底部;到了新闻的最后一个调段,音高从中音域的顶上最终落到低音域的最底部。这种音高的特征可能与新闻内容呈现倒三角的处理方式有联系,即最重要的信息用高音域的高音高,最不重要信息用低音域的低音高。

2.3英语新闻播报中的语速特征分析

这三则新闻的语速都相对平稳,并没有出现突然的加快或减慢的现象。此外,新闻语速的影响因素还包括停顿或者音长。在VOA新闻中,在调核前有一个短暂的停顿;在VOA special中,出现了10个停顿,其中有两个是停顿在调段之间的一拍,其它的是短暂的停顿在调核之前;而在CCTV的新闻在调组之间有过2次停顿。单个音节的音长(包括短促、拖长和推迟)也会对语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VOA与VOA special中都有过拖长(draw)的现象,通常拖长会起到强调信息重要的作用。

语速的快慢对于信息的突出有着重要作用。从语音资料中发现,在VOA新闻中,“China’Guangdong Province Thursday”,“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NOT”,“Complete Access”等重要字眼,都减慢了语速,起到强调作用。总的来说,新闻的语速也是较为平稳,像它的音高一样也是有规律地循环的。在同一个语段中,一般开头处的语速会较快,结尾处语速逐渐慢下来。在这几则新闻里,语段的结尾处都出现“渐慢”(roll)的过程,在最后一个语段,“渐慢”的音速就更加的明显。

3总结

总之,英语新闻播报的调组通常比较长,语段之间的语调特征不断循环,通常是开头信息音高较高,语速较快;而结尾处信息,其音高较低,语速较慢,到了末尾,音高已经非常低了,语速非常慢了。新闻的调型中,降调和升调占较大比重,在语段开头、中间大部分是升调,也有部分是平调、升降调和降升调;而在语段末尾往往是降调,以表示语段结束;其次,音域通常是逐渐过渡,一般没有从最高音域一下子滑到最低音域的现象;另外,新闻强调重要内容除了采取用重读音节之外,还会采用停顿或者改变音长等。

和英语不同,汉语是音调的语言。由于深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语调运用不当是英语播音专业学生在实践中常犯的错误之一。对于此,在培养英语播音方面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强化对英语新闻播报中的语调特征的研究,并引导准英语播音员理解英语语调的功能和意义,强化分析与实践,练习用准确的语调、语速进行日常会话和新闻播报,以养成正确的语调运用习惯,从而提升英语新闻播音质量。

摘要:对前人就关于英语新闻播报中的语调的研究进行了列举和分析,围绕英语新闻播报中的语调特征进行了探讨,对英语新闻播报的调组、调型、音高特征进行了阐述,期望为英语新闻播报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语调,英语新闻播报,特征

参考文献

[1]杜惠惠.浅谈英语语调的功能[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2):111.

[2]朱珊.英语语调的人际功能在新闻播报中的体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2):113.

[3]张素云.英语语调特点及多种功能探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8,(3):47.

[4]盘群.英语语调的功能与语言交际[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49.

[5]陆国君,顾唯琳.英语语调模式与口语语篇的信息表达[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5):32.

新闻英语的语言特征与翻译策略 第10篇

新闻英语是促进各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因此在进行新闻英语翻译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深入了解新闻英语的语言特性,进而针对这一特性制定相关的翻译策略,从而能够保证新闻英语翻译的精确性。因此,本文在充分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对新闻英语的语言特性进行了相关的总结,进而提出了如何进行新闻英语翻译的相关策略。

2新闻英语的语言特性

新闻英语作为促进世界各国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各国的外交过程中体现出重要的作用,新闻英语能够促进国家经济文化政治的传播,所以很多国家非常注重将自己国家的语言翻译为英语。但是,由于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有所不同,因此在新闻英语翻译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差异,因此必须要正确掌握新闻英语的语言特性,才能精准地进行新闻英语的翻译。通过本文的调查和研究得知,新闻英语的语言特性如下:

2.1从词汇方面来讲

新闻英语在词汇方面的特点如下: 第一,短小的词汇在新闻英语中经常使用,这是因为在很多时候新闻英语需要利用简短的词汇在有限的篇幅中将新闻的内容描述清楚,同时简短的词能够简洁有力地表达新闻的主要内容; 第二,新闻英语会使用很多缩略词,这些缩略词中很多都是由英文首字母缩写而成的,例如 “OPEC” “WTO”等等,这些英文的简写能够体现出新闻英语简短的特性,同时还可以节约大量的篇幅,使得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更多的内容; 第三,一些比喻的词汇和流行词汇的使用, 虽然新闻英语具有严谨性、真实性和正确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准确地表达新闻的内容,但是新闻英语有时也会利用一些比喻词和流行词汇,从而更好地推动新闻英语的传播和发展,可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第四,新闻英语中词汇的不断变换,新闻英语是一定时期的产物,同时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可以在一些新闻英语中看到很多创新的词汇,其中很多词汇都是来自网络用语; 第五,新闻英语中会使用很多外来的词汇,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不断交流,新闻英语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加入很多其他国家的文化元素,不仅能够增加新闻英语的生动性,而且可以体现新闻英语对各国文化的包容性。

2.2从句法和时态来讲

新闻英语不仅仅包含自己独特的词汇特点,而且在句式方面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很多新闻英语都擅长使用短句,这延续了新闻英语简短的特性,同时由于很多时候新闻英语的篇幅有限,因此语言的结构构成比较严谨简短,能够将众多的新闻内容浓缩到比较简短的句式当中,不仅使得阅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能够提高人们的注意力; 第二,新闻英语大多数时候都是使用主动句式,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新闻英语中, 被动句式也往往会出现,不过主动句式仍然占据大多数, 这是因为在新闻英语中使用主动句式能够使得阅读者亲身感受新闻的内容,使得新闻英语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三,新闻英语的时态运用比较灵活,较为常见的往往是一般现在时或者是现在进行时,这样能够更好地体现新闻英语的及时性,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为了更好地体现报道的真实性,也会使用一些过去式,所以说新闻英语的时态特征还是比较丰富的,所以在进行新闻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掌握新闻英语的时态特点,才能进行更加精准的翻译。

3新闻英语的翻译策略

3.1新闻英语在翻译过程中遵循的原则

新闻英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英语表达方式,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保证新闻英语的特性,所以必须要遵循以下几点翻译原则: 第一,保持新闻英语简洁清晰的特点,新闻英语具有一定的传播作用,除了精通英语语言的人阅读之外,还会有其他国家的人员进行阅读,因此必须要保证新闻英语的清晰简短特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新闻英语的传播作用; 第二,新闻英语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尊重客观事实,虽然在很多时候新闻英语无法很好地与本国文化进行切换,但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新闻英语的相关内容,使得新闻英语能够更好地进行传播; 第三,注重翻译效果而不是逐字逐句地翻译,对于新闻英语来讲其最大的作用是进行新闻内容的传播,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保证翻译内容的准确性,而不必对新闻英语中的单词和句式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这样能够更好地屏蔽新闻英语与本国文化之间的不同。

3.2新闻英语标题的翻译策略

对于大多数的新闻英语来讲,其标题比较简洁明了, 而且主要是利用了较为简短的句式,所以在进行新闻英语标题的翻译过程中,采用直译的方式比较好,这是因为: 第一,新闻英语为了更好地进行传播和表达,在拟定新闻标题的过程中,主要是使用了简短句式,而且加入了一些特定的缩略词,才能使得新闻表达简短而且富有表达力, 所以采用直译的方式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新闻英语标题的含义; 第二,新闻英语的标题为了保证新闻内容的客观性,一般会比较严谨,很少使用主观感情色彩的词汇和一些特定的民族词汇,因此采用直译的手法,能够有效地避免人们在理解过程中的困惑,有助于阅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标题的内容。

3.3保留新闻英语中的一些习惯用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在新闻英语中,为了体现其简洁性,往往会加入一些缩略词,这些词汇不仅能够完整地表达新闻英语的含义,而且能够使得新闻英语更加简洁明了,所以为了更好地进行新闻英语的翻译,可以在翻译的过程中保留这些特定的词汇,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新闻英语中,可能多个不同英文单词的缩写是同一个词,这时应该对特殊含义进行详细的标注,有助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第二,对于一些耳熟能详的词汇,尽量采用保留的形式,如WTO、APEC等,不仅能够使得新闻英语更加简洁,而且有助于其他国家的读者了解和使用特殊的词汇; 第三,新闻英语与各国文化之间的友好切换,在进行新闻英语的翻译过程中,主要是由于各国文化的不同,因此在将新闻英语翻译为其他国家语言的过程中,要注意其他国家语言的特性,才能使得新闻英语进行更加准确的翻译。

4结论

论电视新闻节目的特征和编排艺术 第11篇

哈尔滨师范大学 韩秀萍

现在收视率作为电视生存的基础日益体现出:反响价值作为对其它价值的补充,已经在改变着电视新闻的选择体系。对电视新闻进行选择的必要性是由电视新闻业务所处的条件决定的,电视新闻区别于其它新闻媒介的优势在于声像合一,电视媒介最本质的优势还在于它的快速、纪实性、现场性。因此,电视新闻所处受众区域的局限,必须通过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编排来解决。

电视新闻 选择体系 特征 编排艺术

一、电视新闻节目的特征

电视新闻,就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既传播声音又传播图像。具体地讲,它是通过电视摄像、记者采访、镜头设计、拍摄、剪辑、写解说词、配音这几个程序来完成。它可以系统地、形象地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电视新闻是电视各种新闻性内容和新闻报道形式的总称,是一般电视台节目的骨干和主体。

新闻最基本的含义:周围的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

(一)时效性

天天都有新闻,时时都在发生。新闻节目当然要趁热打铁的播出,然而从早期的拍摄,剪辑,后期的合成,口播,任何一个环节要是出了问题势必要拖延新闻的时间,一旦过了气,新闻自然就失去了价值。例如凤凰卫视办电视新闻节目的理念之一就是第一时间,什么新闻都能第一个报道出去,这样才能体现时效性。不过正是这样,不少网络媒体资料视频都可以保存下来,电视节目往往是过了这个点就没有机会了,具有单向传播的特点。

(二)现场感

现场形式大部分是电话连线,采访报导。要求在场记者控制现场的能力,灵活应变,才能游刃有余,面对现场各种突发事件。很多宝贵的现场信息就在一瞬间丢失,比如说那次哈尔滨某小区发生的大火,记者和摄像应该都只认为拍拍救灾的情况,采访一下就好了。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楼房居然倒塌了,整个摄像机晃了一下拍得的只是人们当时的表情,错过了大楼坍塌的景象。所以在现场只有高度保持创作状态才能把握好这一点。让大家能够身临其境,现场感是电视传播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与广播和报纸有很大区别。

(三)受众广

相比广播,电视的受众非常广,这是电视新闻节目第三个特征。可能很多人都说,现在最红火的当然是网络媒体啊,上个网什么信息就不知道了么?虽然是这样,可是网络上的议程设置远不如电视议程设置方便。从网络上筛选海量的信息也是很头疼的一件事情。人们大多数一直接受,但是不去消化。况且使用网络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对于大部分中老年人来说,观看电视、报纸依旧是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有线电视用户也远比网络用户要多。况且电视给人的是视觉,听觉的共同感受。多媒体信息冲击着大脑,相比纸质媒体更能吸引眼球,很多人还是喜欢坐在家里看看电视,这样的生活方式很随意,能使更多的人放松心情。

(四)提供拟态环境

电视新闻节目编导们通过新闻报道传递出来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判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这个社会的认知。他们会筛选信息,提出议程设置,把一些认为重要的信息热点报道,一些有同等影响的信息可能就是一句话带过,这样一来对于观众可能会觉得热点报道的事情很严重,对这个认识远大于信息本来的影响力,而同等具有影响的信息在大家意识中就被缩小了。所以我们看电视就是在观看一个拟态坏境,和真实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信息真实也成为了节目的理念之一。

(五)内容多元化

新闻的含义很广,新闻是事件,是客观记录的形式,同时新闻节目形式内容就可以多种多样。频道多样化了节目也丰富多彩了,所以新闻也不能只是简单的纪录,还应该从新闻的多个角度的特点出发,使报道的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饱满。

二、电视新闻的选择

对于一个地区而言,电视新闻来源有二,其一是本台记者采写的报道;其二是通讯员提供的素材。不管是来自什么源泉的新闻,送达编辑手中时,都要经过严格挑选,选择的首要标准就是要挑出不能或不适宜传播的内容。如国防机密,国家粮食储备等明令禁止的有关内容,和间接泄露国家机密的一些画面、数字等,如我国大庆油田地理位置泄露事件,日本就是从一幅报纸新闻照片上分析出来的。电视新闻报道由于其图像的直观性,更要求在选择过程中要正确把握原则性的判断标准。

三、如何进行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

目前,国内电视新闻节目在编排上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模式:一是“等级式”,即按照新闻报道主体的职位高低排定新闻节目的播出顺序。这种编排方式多见于地方电视媒体的时政类新闻节目。优点是比较规范,讲究“政治原则”,缺点是忽视了新闻本身的价值和编排的内在规律。二是“归类式”,即按照时政、经济、文体、国际的顺序,将新闻归类播出。这种编排方式多见于央视和省级电视台的综合类新闻节目。优点是内容板块稳定,观众可形成相对固定的收视习惯,缺点是比较刻板、缺少变化。三是“集纳式”,即按新闻类别组合版面,把题材相同的稿件组合在一起。这种编排方式简单借鉴报纸按类别组合版面的做法,而忽视了题材相同的稿件是否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实际上是把电视新闻编排简单化了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应运用多种手段来突出节奏感,如用小片头隔断,增加编后点评,新闻提要滚动播出等。但电视新闻编排的“节奏感”并不简单体现在形式上,内容上的合理编排显得更为重要。如“集纳式报道”可以将同一类型的消息编排在一起,形成相应的声势;“对比式编排”可以将正反两类消息对应,显示出鲜明的褒贬态度;“组合式报道”围绕一个新闻主题或一起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观察、剖析,从而形成集束力量,引起观众高度关注。

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一是重视提要导视,将当天最为重要的新闻在节目开头进行预告,使观众形成期待。二是加强导语串联,承上启下,将前后两条新闻节目贯穿起来,使其浑然一体,依此类推,整档新闻节目就会如行云流水般绵延不绝,让人欲罢不能。第三,加大信息量,控制单条新闻的长度。第四,长新闻与短新闻适当混排,避免观众产生收视疲劳。第五,每组报道结尾安排一条正面的、乐观向上的、轻松的软性新闻,让观众在松弛愉悦的状态下完成一个新闻段落的关注,从而形成对下一个新闻段落的期待。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编排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电视媒体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体现着新闻节目的个性。在新闻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社会信息的共享性日益突出,我们必须充分发掘新闻节目编排手段,树立科学的编排思想,使新闻编排真正成为新闻的再创作,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闻改革的要求,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取得佳绩。

[1]张骏德: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叶子:电视新闻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

[3]朱菁:广播电视新闻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

[4]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

[5]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叶敏:浅谈有线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艺术,中国有线电视摄录编播,1997年。

韩秀萍,女,1982.9.21,哈尔滨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

新媒体传播英语新闻标题的特征分析 第12篇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英语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能否以简洁、醒目、有趣来吸引读者, 实现新闻信息有效传播, 体现新闻价值, 成为标题所负载的任务。无论是通过传统媒体 (报刊) , 还是新媒体传播 (网络) , 英语新闻标题都起到充分发掘、提示和评论新闻内容的作用, 不仅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显要的版面地位而引人入胜, 而且还常借助词法、句法和标点符号等手段, 以简单扼要、立意新颖的文字形式概括新闻的基本内容, 担当出色的“向导”重任。

一、超文本实现新闻标题与内容的链接

新媒体指的是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 网络传播是新闻对外报道的一个全新而高效的媒介。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有很大差异, 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具有传受的互动化、全球化、即时化, 内容的海量性, 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 拥有不可比拟的传播优势, 在对外宣传报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网络新闻传播中, 读者总是先看到新闻页面的标题, 通过点击标题才能看到相关报道。这种阅读过程决定了标题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 具有远远超过其在传统媒体的重要作用, 而这一传播过程是由超文本这一网络技术实现的。

超文本 (Hypertext) 是新媒体新闻传播区别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最大特征。它是用超链结的方法, 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在浏览新闻之前, 读者主要是通过阅读标题来获取新闻的梗概。这种超文本结构, 是网络上特有的信息编排方式, 标题和正文分开编排, 用链接的方式将标题与正文链接起来, 通过标题建立连接, 直接插到新闻文本中, 通过交互式方式来阅读信息。读者通过谷歌或百度等搜索引擎输入新闻标题关键词, 点击标题即可获知相关新闻的主要内容, 还可以通过网络链接到大量新闻背景, 甚至利用不同新闻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多角度、互补报道, 使读者对该主题新闻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 这种超文本连接 (linking hypertext) 不仅实现了标题与新闻内容的自由跳转, 并为受众掌握海量相关信息提供保障。

二、网络英语新闻标题语法特征

从语法角度来看, 英文标题有着一套独特的语法, 与我们平时常见的英语句子语言有所不同, 新闻英语学者称之为“标题语言” (headlinese) 。

1.大量使用现在时。网络英语新闻标题广泛使用一般现在时代替几乎所有时态。这是英语新闻一脉相承的传统。因为现在时给读者强烈的现场感, 这种时态在新闻学中叫做Journalistic Present Tense (新闻现在时) 。

2.省略是标题的最大特点。几乎所有标题都有省略, 省略功能词, 语言上既做到言简意赅, 又节省了排版空间。常

见省略的词有以下几种:

1) 冠词基本省略。

例:6th Jiangxi Tour kicks off = The 6th Jiangxi Tour kicksof

Carrier pigeon thief confesses = A carrier pigeon thiefconfesses

2) 联系动词通常省略。

例:The Netherlands, a kingdom of tulips = TheNetherlands is a kingdom of tulips

N China cities most polluted = N China cities are mostpolluted

3) 连词被省略。例如:

例:US, allies seek to isolate Russia = US and allies seekto isolate Russia

Tokyo says apology will not be revised = Tokyo says thatapology will not be revised

3.非谓语动词的广泛使用。英语中的非谓语动词有三种形式: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

1) 不定式。网络英语新闻的标题里更多地使用动词不定式来表达将来时态, 当动词不定时与其前面的名词连用表示将来时, 系动词“be”通常被省略, 以做到表达简洁。

例:Hangzhou to restrict car ownership

2) 动名词。例:Remembering a golden age of letters

3) 分词。英语新闻标题在表示被动语态时标题中“名词+现在分词”结构常常表示正在发生的事件, “be +过去分词”结构表示被动, 常被省略, 而且不用“by”来引出动作的实施者。

例:US mudslide death toll climbs to 14, 176 missing

三、网络英语新闻标题的标点符号运用

标题中常使用的标点符号有逗号、冒号、破折号和引号。它们的作用为划分意群, 代替词语、强调信息和突出真实感。

1.逗号常被用来代替连词“and”。例:Investment, market liberalization to boost Chinese healthcare = Investment and market liberalization are to boost Chinese healthcare

2.冒号除了用在引语之前表示“说”外, 或用来补充信息。例:Police: Pingdu case is arson = The Police say Pingdu case is arson

3.破折号常被放置在不用引号的引言前后, 以引出说话者。例:Malaria Still Menaces Quarter Of Humanity-French Professor = A French Professor Says

四、网络英语新闻标题的词汇特征

1.广泛使用名词。名词具有很强的表意功能, 信息含量大, 同时又具有广泛的语法兼容性, 它可以充当多种词类如形容词、动词、副词等, 可以以简约的结构形式表达完整的句法概念。因此, 英语新闻标题中名词占绝对多数。名词连用现象在英语标题中极为普遍。

例:Search for MH370 wreckage resumes

Chinese attire and cultural identity

2.简短小词。简短小词的特点是字母较少, 词义宽泛且生动灵活, 为新闻工作者所青睐。

help —assistance try—attempt ca—vehicle

home—residence enough—suffi cient fi re—confl agration

3.缩略词。新闻标题中缩略词不仅具有造词简练、使用简便的特点, 而且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Chinese CEOs more upbeat on growth

DPRK fi res two ballistic missiles: media

以上英语新闻标题均摘自2014年3月中国日报所刊登的新闻 (http://www.chinadaily.com.cn/) , 通过对上述英语新闻标题的分析, 探讨了英语新闻标题在新媒体传播下超文链接、语法形式、标点、词汇四个方面的特征。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除了电脑, 人们现在越来越倾向于在智能手机上阅读新闻。随着4G网络即将在全国范围普及, 国内外英语新闻媒体将以更快捷、更方便、更前沿的方式, 通过“读题”, 让全球新闻在新媒体下实现最广泛的传播, 从而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饶梦华.网络英语新闻标题的跨文化转换[J].中国科技翻译, 2006 (1) .

[2]廖志勤.英文新闻标题及其翻译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 2006.

[3]乐学玲.网络英语新闻标题语言特征及其汉译技巧[J].孝感学院学报, 2010 (3) .

[4]叶蔚萍, 林雨轩.网络英语新闻标题的文体特征[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3 (3) .

[5]许明武.新闻英语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3.

新闻英语特征范文

新闻英语特征范文(精选12篇)新闻英语特征 第1篇1 读报难原因分析读报难, 理解难, 坚持难, 这是英语学习者的共同体会。究其原因大概...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