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预警
夏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预警(精选11篇)
夏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预警 第1篇
夏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预警
夏季来临,泸县天气闷热潮湿,易于致病微生物的滋生,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风险加大。为预防餐饮食物中毒发生,确保公众饮食安全,现发布夏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预警公告。
一、餐饮服务单位应强化预防措施
餐饮服务单位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在餐饮服务经营中应认真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严把原料采购关。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不采购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感官性状异常,以及超过保质期等法律法规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二是严把人员健康关。所有的从业人员都应持有效的健康证明上岗。凡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应将其调整到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三是严把场所环境关。食品加工制作、贮存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并加强除“四害”的工作,切实做好防蝇、防虫、防鼠等相关工作;四是严把餐饮具消毒关。所有餐饮具使用前应彻底洗净消毒,定位存放,保持清洁;五是严把制作过程关。严格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控制食品加工总量、加工温度和时间,加热食品应烧熟煮透,贮存食品应及时冷藏,应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凉菜应由专人在专间内制作,且应尽量当餐用完。现榨饮料和水果拼盘当餐不能用完的,应妥善处理,不得重复利用。各类餐饮服务单位不得采购、贮存和使用亚硝酸盐。
二、消费者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广大消费者要选择具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建议选择餐饮安全监督量化级别较高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就餐过程中如发现餐饮服务单位供售的食品腐败变质、感官性状异常的,应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就餐结束时,应主动索取发票等就餐凭证;就餐后如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向当地卫生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在家就餐时,食品原料要充分清洗;加工制作用餐具、砧板、容器应生熟分开,且用前消毒,用后洗净;冰箱中冷藏食物存放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不随意采食不认识、不清楚特性的野生植物和蘑菇。
三、积极预防夏季细菌性食物中毒
泸州今年气候异常,一天之内温度变化较大,时常闷热潮湿,适合多数细菌生长。为避免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性措施:
一是防止交叉污染。应重点防控食品、食品加工人员以及食品制作环境、工具、容器、设备、设施间形成的细菌性交叉污染,特别是要防止熟食品成品与半成品、食品原料间形成的交叉污染。
二是妥善存放食品。当熟制食品存放在10℃至60℃之间的温度条件时,存放时间应不超过2小时。食品中心温度保持在60℃
以上(热藏)的集体用餐配送食品,其保质期应不超过烧熟后4小时;食品中心温度保持在10℃以下(冷藏)的食品,其保质期应不超过烧熟后24小时。
三是食品应烧熟煮透。食品烹饪前应彻底解冻,食品加工时中心温度应达到70℃。长时间贮存的食品食用前应彻底再加热至中心温度70℃以上,以防止食品原料中的细菌存活。
四是彻底清洗原料。泡发干制原料或培养芽苗类蔬菜,应定期更换用水,避免有害细菌的繁殖。对于动物性食品原料、植物性食品原料、水产品原料,应用流动的洁净水多次清洗,去除存留在食品原料表面的细菌,避免造成污染菌的存留。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工地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农村集体聚餐、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单位等人员就餐集中场所或重点区域的餐饮安全监督检查;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防止发生生物性和化学性食物中毒。
石桥镇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2014年5月20日
夏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预警 第2篇
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近日,县卫生监督所结合全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目标任务,对全县餐饮单位进行拉网式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各餐饮单位“三证”持有率,“五病”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消毒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食品原料采购以及使用食品添加剂情况。为顺利完成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目标任务,县卫生监督所领导深入整治现场,抽调精干卫生监督员,采取领导带队、分片包干、对调互查等方式,确保监督检查工作扎实推进。
夏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预警 第3篇
1.1 旅游服务贸易研究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服务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服务贸易效应、影响因素、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合作方面。国外学者研究了旅游服务公平贸易的可行性, 探讨了建立旅游服务公平贸易规范的机遇和可能遇到的障碍, 认为合作有利于各方利益[1] (Robert Cleverdon, Angela Kalisch, 2000)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对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积极意义[2] (Dominic Skerritt, 2005) 。基于旅游需求模型探讨国际旅游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研究表明国际旅游、高等教育与收入增长具有长期均衡关系[3] (Salih Katircioglu, Sami Fethi, Ceyhun Kilinc, 2010) 。国内学者认为旅行社数量对提高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有促进作用, 旅游交通对我国旅游出口收入有显著影响, 其影响力要大于旅游产业组织的影响, 我国的旅游人力资源状况对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不显著[4] (周经, 吕计跃, 2008) 。通过构建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弓—弦—箭”结构模型和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DEA评价模型, 提出提升我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5] (张秀华, 2009) 。探讨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机制, 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研究[6] (李桂香, 2011) 。
1.2 预警机制研究综述
预警系统理论在宏观领域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888年法国经济学家福里利在巴黎统计学会上发表的《社会和经济的气象研究》一文, 文章提出运用气象预报方法来预报经济危机和风险。国外方面, 提出构建预警机制的指标体系, 建议运用B—P神经网络方法完善预警机制的信息和风险监测系统[7] (Zenon Medina-Cetina, 2008) 。运用综合性的跨学科分析方法研究预警机制和风险管理, 建议通过多学科、多部门的紧密合作来保障预警机制的运行[8] (Walter Hurster, Thomas Wilbois, Fernando Chaves, 2010) 。
国内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研究多集中在关系国计民生或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高权重的行业或产业, 包括能源、农业和金融保险[9] (蒋瑛, 郭玉华, 2007、王川, 孔繁涛, 2011) ;贸易安全预警机制方面, 通过对我国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 提出应建立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10] (刘春梅, 2006) ;研究农产品出口预警机制的建立理论以及我国预警机制现状, 建议形成一个由中央统一协调管理, 地方分工合作的预警体系[11] (王文海, 2007) 。目前,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评价及预警机制的研究较少, 对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评价大多是基于竞争力的相关指数, 评价的是整体竞争力状况, 较少做到系统的定量测算。
本文在贸易安全理论和旅游服务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选取输入输出指标, 运用DEA模型从系统的投入产出角度对各单元与部门进行效率评价, 评价时注重对每一决策单元的优化, 得出的相对效率是其最大值, 得出的权重也是最优的。其基本思想是相对效率越高则安全度越高, 可避免评价的主观性, 有效解决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水平难以衡量的问题。
2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评价的DEA模型分析
2.1 DEA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模型
DE A (数据包络分析法) 是由美国运筹学家C h a r n s和Rhodes教授于1978年提出, 是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对同类多指标输入和多指标输出经济系统的相对有效性进行评价的一种非参数分析方法。
由于旅游服务贸易安全评价的特殊性, 本文选择DEA模型。模糊综合评价和可拓物元模型在评价过程中都需对指标进行权重分配, 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在旅游服务贸易和贸易安全的理论基础上构建的, 因而在指标的选取上需同时考虑贸易安全评价指标及旅游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两个方面, 易带有较大的主观性。DEA模型则可以避免权重分配的主观性, 在实证过程中的科学性更强。
2.2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评价的DEA模型构建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度高, 意味着系统能用较少的代价获得较强的发展能力。旅游服务贸易的DEA效率评价指数θ用来衡量各时期的旅游服务贸易安全度。θ值越大, 表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能用较少的损失换得较强的发展能力, 表明旅游服务贸易的安全度越高;θ值越小, 则贸易安全度越低。其中, , 表示旅游服务贸易处于安全状态;, 表示旅游服务贸易处于危机状态;这意味着θ值越接近于1, 贸易安全状态越好, 反之, 贸易安全状态越差。
本文选择需要评估的年份作为决策单元, 即选择2005~2012年作为8个决策单元, 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要求, 设置输入指标为:旅行社数、星级饭店数、旅游院校在校学生数、民航国际航线数, 输出指标为入境游客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占服务贸易出口额比重。则评价第个决策单元综合效率的具有阿基米得无穷小的CCR模型为:
3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评价的实证分析
3.1 数据的选取
根据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选取2005~2012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数据如表1所示。
3.2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评价的DEA模型求解
根据DEA模型, 对决策单元2005年的投入产出方程如下式 (1) 。
同理, 可写出其他年份的投入产出方程。得2005~2012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的DEA评价结果 (见表2) 。
数据来源:入境游客数、国际航线数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006-2012) 和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旅行社数、星级饭店数、旅游院校在校学生数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006-2012) 和《中国旅游年鉴》 (2006-2012) ;国际市场占有率、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比重由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和WTO官方网站数据整理而得。
3.3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评价的DEA模型结果分析
3.3.1 安全状态分析
从表2的评价结果看, 由值θ=1可以看出, 2005、2007、2010和2011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水平最佳。其他年份θ的值均接近于1, 总体而言,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处于安全水平。2008、2009、2012年的贸易安全度有所下降, 其中2008、2009年主要是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景气, 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进而大大减弱了游客出国旅游的消费意愿, 由表2可以看到2008、2009年我国入境游客数均有所减少, 且2008年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有所下降。在美国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大背景下, 世界经济恢复缓慢, 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 2012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受到一定影响, 安全水平有所下降。
3.3.2 投影分析
根据公式:投入冗余量, 产出不足量, 可计算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非DEA有效单元的改进量 (见表3) 。
通过投影分析可以具体探讨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效率的途径, 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水平。以2009年为例, 2009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开始出现逆差, 出口额较2008年下降2.9个百分点, 发展势头有所减弱, 旅游服务贸易安全受到一定影响。由表3可知, 要想达到DEA有效, 应减少旅行社数2837家, 星级饭店数1454家, 旅游院校在校学生数338144人, 国际航线11条;增加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11.65%。
3.3.3 影子价格分析
影子价格是用来测定非DEA有效决策单元的输入输出指标对效率值的影响程度。通过比较表2中各指标的影子价格, 可以看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影子价格大于旅游院校在校学生的影子价格, 而旅游院校在校学生的影子价格大于入境游客的影子价格。这说明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效率, 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贸易安全度的重点在于提高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及培养更多优秀的旅游人才, 并且首先要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以2009年数据为例, 世界上三大旅游强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是:美国12.1%, 西班牙6.88%, 意大利5.25%, 中国4.55%, 可以看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与旅游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3.3.4 规模有效性分析
非DEA有效决策单元均为技术无效, 说明各项投入组合的比例没有达到最优, 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从表2的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值知:2005、2007、2010、2011年规模效益不变, 即规模有效;2006、2009、2012年规模效益递减;2008年规模效益递增。由此可看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规模效益变化趋势并不稳定, 要努力实现和保持最优规模, 达到最佳安全水平。
4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预警机制的构建
旅游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对我国服务贸易乃至整个国际贸易安全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截至2008年,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始终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 成为平衡我国国际贸易收支的重要支点。但2009年以来,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开始出现逆差, 且逆差规模不断扩大, 成为服务贸易第二大逆差项目, 形势变得严峻, 因此建立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预警机制极其迫切。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预警机制的运行目标包括正确测评贸易安全总体运行状态、预测贸易安全的变动趋势并及时发出预警指示、甄别风险、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等内容。
4.1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预警机制的建立
基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安全度高, 意味着系统能用较少的代价获得旅游服务贸易的高效发展。
用DEA表述为:把旅行社数、星级饭店数等投入因素作为系统的输入, 把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 (入境游客数、国际市场占有率等) 作为输出, 用旅游服务贸易的DEA效率评价指数θ值来衡量各时期的旅游服务贸易的安全状态, 从而预报不正常状态的时空范围和总体安全等级 (一般划分为安全、基本安全、临界安全、不安全和危险) , 最后提出防范措施。
预警模型是在选取特定样本的基础上, 借助计量分析方法, 通过实证分析建立预警指标 (自变量) 与旅游服务贸易安全等级 (因变量) 之间直接或间接的函数关系。将安全预警指标代入以下式子中:
得到旅游服务贸易DEA效率评价指数, 判断总体安全等级, 这属于一种等级回归技术, 需结合经验方法、专家方法等提高预警的可靠性。
针对旅游服务贸易安全系统, θ值越大, 表示旅游服务贸易越能用较少的损失换得旅游服务贸易较大的产出和较强的发展能力, 因此值越大, 旅游服务贸易的安全度越高, 反之, θ值越小, 贸易安全度越低。本文给出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结果的判定标准如表4所示。
因此, , 表示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处于安全状态;, 表示旅游服务贸易安全处于危机状态;θ值越接近于1, 贸易安全状态越好, 反之, 贸易安全状态越差。
4.2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预警机制的运行程序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预警机制的具体运行主要包括四大部分, 分别是信息搜集、评估分析、预警分布和决策实施 (见图1) :
4.3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预警机制的完善
通过借鉴国外预警机制的成功经验, 结合旅游服务贸易自身特点, 对完善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预警机制提出以下具体对策。
(1) 组织机构上, 促进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间的良性互动。预警机制的组织机构应由多个政府部门及各相关行业协会共同构成。要保证旅游服务贸易预警机制的有效运行, 需实现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间的良性互动。政府应发挥其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预警机制的指导性作用, 行业协会发挥其纽带作用以协助完善预警机制, 旅游企业应加强自身建设, 强化责任意识, 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从而实现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
(2) 信息搜集上, 建立全方位的信息渠道网。充分发挥我国政府部门 (如国家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旅游局等) 的信息职能, 通过相关行业协会 (如中国旅行社协会、中国饭店协会等) 提供行业信息, 联合海外旅游企业掌握国际市场动态, 建立全方位的信息渠道网, 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进行实时监测, 以获取最新信息;
(3) 评估分析要科学合理。评估分析工作将主要由组织机构设置的专家团队完成, 运用已搜集的数据, 构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预警指标体系, 建立旅游服务贸易预警模型, 结合经验方法和专家方法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安全等级进行科学评估。
(4) 预警发布要及时准确。一旦专家团队和组织机构获得预警信息, 必须利用现代发达的信息网络 (即联网方式) 将预警信号发布出去, 保证预警发布的及时准确, 以便相关部门迅速做出决策, 维护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
(5) 决策实施上, 构建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首先要加强决策机构的咨询意识。在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状态的分析评估中, 不能单纯依赖系统软件的模型分析, 要有效结合专家意见, 避免因数据和模型误差导致分析结果与现实严重不符而做出错误决策的情况。其次要加强合作, 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在决策过程中, 组织机构应在合理划分权限的基础上加强合作, 反复协调, 做到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最后要坚持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不断加强决策执行人员的责任意识。
5 结语
通过构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评价的DEA模型, 对2005~2012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状况进行评价, 并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技术有效性、规模有效性、影子价格进行测算, 分析维持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状态应关注的关键因素, 得出进一步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水平的重点在于提高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从业人员素质。最后, 构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安全预警机制, 认为其有效运行需要一个统一的组织机构, 严格做好信息搜集、分析评估、预警发布和决策实施工作, 并对完善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预警机制提出建议:一是促进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间的良性互动;二是建立完善的信息渠道网;三是评估分析要科学合理;四是预警发布要及时准确;五是构建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
摘要:通过构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评价的DEA模型, 对20052012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状况进行评价, 表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总体处于安全水平, 2005、2007、2010、2011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度为1, 处于安全水平;2006、2008、2009、2012年安全度略微下降, 但均大于0.9, 仍处于安全水平范围;通过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规模效益和影子价格, 得出规模效益具有不稳定性, 2005、2007、2010、2011年规模效益不变, 2006、2009、2012年规模效益递减, 2008年规模效益递增;通过对比各投入产出要素的影子价格, 得出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水平的关键是提高其国际市场占有率, 其次是培养更多优秀的旅游人才;基于旅游服务贸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的预警机制, 建议采取促进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间的良性互动等措施。
夏季高温警报与食品安全预警齐鸣 第4篇
那么夏季要防范哪些高危食品呢?
1、散装熟食
据有关科研课题调查研究,上海地区2000~2004年散装熟食安全质量市场抽查平均合格率不到70%。而实际的情况可能比人们想象的还要糟,散装熟食的细菌污染十分严重。每年夏季又是散装熟食销售的高峰季节,天气炎热使许多人远离厨房,图省事而购买熟食,不料却走近了危险,尤其是无证熟食摊,奉劝大家千万别光顾。另外一定要买熟食的话,最好买有品牌有包装有冷柜的熟食产品,尽量不要改刀,因为改刀后的熟食细菌污染几率大大增加,过不了几个小时,熟食的细菌指标已超过卫生标准了,而你可能还感觉不到变质。建议大家宁可麻烦点,买回熟食在食用前自己按卫生要求改刀。另外注意买回熟食尽可能在4小时内吃完,暂时不吃的先放入冰箱保存,食用前能复热的,尽量加热到食物中心温度75℃以上再食用。千万别买凉拌菜之类的熟食,因为这些加热不完全的食品危险很大,极易引起食物中毒。
2、高农残蔬菜
今年我国部分地区虫害严重,春天上海一些地区爆发粉蝶异常活跃的现象,为了控制蔬菜的虫害,尤其夏季病虫害高,菜农加大农药的投放,造成一些生长期短易受虫害的十字花科类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
根据2000~2005年上海地区6~8月份鸡毛菜、甜白菜的农残抽查统计,平均合格率在80%以下,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有机磷农药甲胺磷残留量超标。结合今年的抽查和上海地区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等综合分析,2005年夏季鸡毛菜、甜白菜等蔬菜的危害程度达到高危,处理不当易发生农药中毒事件。为加强自我防护,除尽量少吃鸡毛菜、甜白菜等高农残蔬菜外,对一般蔬菜也要有科学加工方法:
在烹调蔬菜前一定要清洗干净,第一步要用流水将蔬菜彻底洗净,第二步是浸泡,浸泡时间最好在15~30分钟。如果浸泡时加入少量食用碱或者果蔬浸洗剂则有利于农残的去除,最后一步是烹调前再用流水清洗干净。
夏季烹调蔬菜可用开水漂烫的方法,先在锅中倒入蔬菜重量2~3倍的水煮沸,然后放入蔬菜漂烫2分钟以上,熟后取出,随后加入调味料和熟油,这种做法既安全又有饭店菜肴风味。
3、无证盒饭、桶饭
历年和今年的社会盒饭抽查安全质量不合格率超过50%,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指标超过参照标准,特别是无证盒饭易发生细菌污染,而且直接入口食用,人均摄入量较大,易发食源性疾病。无证饮食店的桶饭(菜)也有一定市场,存在问题一是加工不卫生,二是饭菜从烧熟到食用的间隔时间长,十分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危害程度评估达到高危。今年夏天上海已发生几起集体供餐的食物中毒事件,都与加工单位的加工食品安全控制不严有关,因此为了你的健康,务必远离无证盒饭和桶饭。
4、散装豆制品
上海地区豆制品2000~2004年的抽查全年合格率基本在70%以下,特别是每年夏季7~9月份,合格率不到50%,其中主要是散装豆制品的合格率相当低,在30%以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超标。豆制品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都可能导致菌落总数超标,尤其是在6~9月的高温季节,缺乏冷链生产流通的散装产品,很难保证食品安全。今年上海市的标准化菜场正处在启动阶段,而目前市内大部分菜场和农贸市场不具备冷链条件,所以散装豆制品的安全质量无法保证。
由于豆制品在食用时都要经过加热烧煮,因此杀灭了大部分污染的细菌,这也许是较少发生食用熟制后的豆制品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但是污染严重的散装豆制品,尤其是非法加工窝点生产的豆制品以及加热不完全的豆制品危害因素不可忽视,因此评估危害程度定为中危。
夏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预警 第5篇
预防食物中毒的通知
各县(市)区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焦作新区社会事业局:
夏季是引发食物中毒的高发期,为切实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有效预防餐饮服务环节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我市实际,现决定在全市开展夏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切实抓好食物中毒预防控制工作
各县(市)区餐饮服务监管部门要充分认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站在讲大局、促和谐、保稳定的高度,进一步加强领导,把预防夏季食物中毒工作摆到重要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监管,切实做好食物中毒事故的预防控制工作,有效防止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突出监管重点,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针对夏季的特点,要将城乡结合部、旅游场所作为重点区域;将学校及其周边、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单位作为重点餐饮单位;将凉荤菜、易发生食物中毒的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以及易腐败变质的食品作为重点品种,加强监控和检查,督促餐饮服务单位严格落实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等各项管理制度,必要时要对加工制作环境、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及餐饮具、加工工具进行抽样检测。要按照〘关于做好机构改革期间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焦食安〔2010〕5号)要求,认真履行监管责任,督促餐饮服务单位落实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对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要坚决予以关停,确保不留死角,不走过场,严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三、积极妥善处理食物中毒突发事故
各县(市)区餐饮服务监管部门要充分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准备工作,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突发事故,要按照〘焦作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的通知〙(焦食安办〔2011〕25号)和各县(市)区的食物中毒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快速及时妥善处置,有效降低群众损失和社会影响。要切实做好食物中毒信息报送工作,加强应急值守,畅通报送渠道,及时准确报告事故信息,对瞒报、漏报、迟报食品安全事故信息以及对事故处置不及时的,予以通报并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四、认真做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要注重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强化餐饮服务单位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和首责意识。加强对广大群众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倡导科学、合理、健康的饮食方式,树立安全、理性的饮食观念,切实增强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
焦作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夏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预警 第6篇
索引号:KJA01-B0600-2006-011生成日期:2006-5-26发布机构:市政府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
开展夏季餐饮业食品卫生安全
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市开发区、鸭业园区管委会,市有关委、办、局(公司),市有关直属单位: 夏季是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为积极预防和有效控制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患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市政府决定开展夏季餐饮业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餐饮业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当前,我市食品卫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餐饮业存在隐患较多,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人大常委会近期专题对我市贯彻实施《食品卫生法》的情况进行审议,并提出了审议意见。各乡镇和市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夏季餐饮业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采取有力措施,排查薄弱环节,消除安全隐患,依法打击餐饮业食品卫生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认真组织开展夏季餐饮业食品卫生专项整治活动
(一)专项整治内容
1、餐饮业卫生许可。查验餐饮单位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和营业执照,并对其经营条件进行现场检查。重点是:室内外环境卫生,防尘防蝇等卫生设施,加工过程卫生,亚硝酸盐、色素等食品添加剂使用与保管情况,卤菜(凉菜)制作与存放的卫生情况,以及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状况等。
2、餐具卫生。重点是对照有关卫生规范,检查餐饮单位的餐饮用具消毒和保洁设施,消毒剂使用情况和消毒操作程序,对餐饮用具进行抽样检测,检查消毒效果。
3、餐饮单位食品原料卫生。重点检查食品原料采购与索证情况,产品的标识,散装食品与食品添加剂的管理,食品贮存卫生、对超过保质期限产品的处理等。
4、卤菜卫生。重点是对街头卤菜熟食摊点强制入室经营,查验其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和营业执照,检查其加工场所的防尘防蝇、消毒等卫生设施,以及加工操作过程卫生等。
(二)工作步骤
1、宣传动员阶段(6月1-10日)。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健全工作组织,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和卫生知识培训。
2、自查整改阶段(6月11-20日)。各乡镇及有关部门组织所属餐饮单位和卤菜摊点,对照《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开展自查和整改,主动完善食品经营条件,消除发生食物中毒的隐患。
3、实施整治阶段(6月21日-8月31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通知要求,突出重点,分别开展各项专项整治活动,依法取缔无证无照经营,查处违法行为。
4、总结阶段(9月1日-10日)。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认真做好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并于9月15日前将书面总结报送市卫生局。
三、切实加强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乡镇人民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迅速制定餐饮业、卤菜摊点等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按照各自职责和序时要求,集中精力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要狠抓大案要案,对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重大违法行为和存在隐患拒不整改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要明确责任,杜绝形式主义,对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人员,将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1、卫生部门具体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实施。要牵头组织对餐饮单位和卤菜摊点的监督检查,做好餐具消毒效果抽样监测,依法查处卫生违法行为。要加强日常食品卫生监督监测,推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健全食品卫生责任制度,积极预防控制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故的发生。
2、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当地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辖区范围内餐饮业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工作,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上报市卫生等主管部门立案查处。市工商、质监、农林、公安、城管等有关执法部门要积极配合,负责对职能范围内的违法案件进行查处,并抽调足够的监督管理力量,协同工作,综合执法,形成合力,提升效果。市有关新闻媒体要加强宣传和报导,为餐饮业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餐饮夏季促销方案 第7篇
绝技一:清凉锅应时上市,顾客偏见一扫而光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火锅是又辣又热、吃了容易上火的食物了,夏季不宜;很少有人会在夏季问津火锅店,而火锅店的生意一定相当冷清,现在,这种观念已经过时了。
如今,小肥羊等著名火锅品牌已经用种种实际行动,扭转了人们对火锅的“偏见”。一方面,他们推出夏季清凉火锅,在锅底中加入菊花、薄荷等,不仅解暑降温,而且别有一番风味;另一方面,他们主动引导消费者对涮羊肉进行更科学的认识:夏天吃羊肉,可以帮助体内驱寒解毒,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及高温天气抗病能力十分有益,让消费者潜移默化地明白:夏季吃火锅是有利于健康的。当然,加强媒体投放力度,让更多人知道清凉锅也是非常重要的,再加上平时难以想象的折扣,想必很多火锅爱好者都想尝试一下吧。
绝技二:酒水大站开锣,啤酒白酒无限畅饮
夏季到了,人们对酒水的需求更大了,男人爱喝啤酒,女人爱喝鲜榨橙汁、酸梅汤之类的饮料,由于酒水颇有利润可图,很多中高档的餐馆谢绝顾客自带酒水,这无疑就将很多顾客拒之门外了;而那些白送酒水的餐厅,就大受消费者欢迎。
有的餐厅,只要顾客消费满100元,就会免费赠送一扎酸梅汤;有的餐厅,所有的白酒和啤酒都免费赠送,顾客可以无限制畅饮;家人团圆或者朋友聚会,选择这样的餐厅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不少餐厅都是饭统网的特约商户,只要顾客提前在网上订餐,就能凭手机短信得到一定程度的折扣;有的商家还推出了特别贴心的服务,为刚进门的顾客提供冰凉的小毛巾擦脸,让人顿时神清气爽,想想看,这种地方,又时尚又实惠服务又贴心,谁不愿光临呢?
绝技三:时令菜品新鲜上市,结合节气赶走炎热
范文网
夏天,暑气正盛,而“头伏”节气的到来,更让觉得食欲不振,想吃点清凉开胃而又有营养的食物。有的饺子馆就以“润夏”为主题,推出了40多种口味的手工水饺,除了传统口味的外,还有猪肉苦瓜、牛肉苦瓜等新馅料。除了馅料丰富的饺子,有的餐馆还推出了消夏菜,像护国寺小吃店的杏仁豆腐、扒糕等消夏经典小吃;厚德福的山药时蔬、兰花煨猴头菇;峨嵋酒家的拌苦菊、冰浸时蔬、冰浸鹅肝。不仅北京深受当地居民的欢迎,很多外地来的游客都不约而同地到这里来尝尝鲜,享受美味的同时,赶走暑气。
夏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预警 第8篇
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 餐饮企业作为一种服务型企业, 其规模化和连锁化步伐加快, 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但是,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报告显示, 顾客对餐饮企业的投诉数量在近五年来是逐年上升的, 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3.4%。投诉率的不断上升, 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餐饮企业的服务质量亟待提高。因此了解现有的服务状况, 预警和发现服务失败的环节, 并及时的进行补救是服务型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前提。
目前, 预警系统可采用多种方法, 其中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充分逼近任意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同时采用并行分布处理方法, 使得快速进行大量运算成为可能。所以本文将神经网络预警技术应用于服务型企业服务补救预警之中, 研究建立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服务型企业服务补救预警模型, 并利用M A T L A B软件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对创建的网络模型进行了实现、训练和验证。
二、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服务补救预警模型构建
(一) 餐饮企业服务补救预警的界定
通过跟踪影响餐饮企业服务质量的因素, 根据企业的服务流程和服务质量标准, 预测服务失败可能发生或出现的环节, 及时修正和完善服务质量, 进而有效避免服务失败现象的发生。
(二) 餐饮企业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餐饮企业服务补救预警影响因素分析, 即对影响餐饮企业服务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众多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以P Z B等三位学者衡量各种服务业所共同采用的十项影响因素与S E R V Q U A L的五影响因素为出发点, 只是根据不同的情境而有不同的归类与调整。本文采用PZB等三位学者所提出的SERVQUAL量表五个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作为基础。
1、有形性:服务环境、设施、员工仪表和宣传资料等有形物品。
2、可靠性:准确、无误地履行服务承诺的能力。
3、响应性:为客户提供及时、正确服务的心甘情愿的程度。
4、保证性:员工所具有的专业知识、技能表达出来自信, 以及让客户产生信任的能力。5、移情性:关心客户、提供满足客户潜在需求的服务的程度。
(三) 基于B P模型的服务补救预警框架的建立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餐饮企业服务补救预警步骤
根据BP神经网络模型及其算法, 结合餐饮企业服务补救预警内涵及其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餐饮企业服务补救预警步骤概况如下:
1、餐饮企业服务补救预警BP模型结构设计。餐饮企业服务补救预警BP模型拓扑结构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3层组成。其中输入层神经元是经过标准化处理的餐饮企业服务补救预警影响因素指标, 输出层神经元是餐饮企业服务补救预警系统的输出餐饮企业服务质量结果, 餐饮企业服务补救预警B P模型有1个输出神经元, 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服务质量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2、对餐饮企业服务补救预警BP模型神经元的连接权值和其参数赋初值。取初始权值在 (-1, 1) 的随机数。
3、输入餐饮企业服务补救预警样本集, 每个样本点包括经过标准化处理的餐饮企业服务补救预警的基础指标值和对应的期望输出。
4、计算隐含层与输出层的实际输出。
5、计算安全预警样本点的期望值与实际输入的偏差, 若误差在要求内到步骤10。
6、计算隐含层单元误差。
7、求误差梯度。
8、从餐饮企业服务补救预警B P模型的输出层开始, 将误差信号沿原来的连接路线返回, 通过修改各层神经元的权值, 逐次地地向输入层传播进行计算, 再经过正向传播过程。这2个过程反复进行使得误差信号最小, 调整权值并转步骤4。
9、计算全部误差是否满足要求, 若满足, BP神经网络学习结束, 得到一个训练好的网络。否则回到步骤6。
1 0、将餐饮企业服务预警指标的具体值作为训练好的BP模型的输入, 可得餐饮企业服务预警状态, 再与预警时规定的状态标准比较, 即可确定目标地区餐饮企业服务状态的类别。
三、B P神经网络模型的仿真实验
本次研究对象的B P神经网络模型采用3层结构, 由输入层、1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组成。输入层神经元为1 7个, 即:服务环境美观 (A 1) 、菜肴味道可口 (A 2) 、热忱帮助顾客 (B1) 、按时完成任务 (B2) 、准确记录要求 (B3) 、正确履行服务 (B4) 、告知服务确切时间 (C1) 、提供快速服务 (C2) 、服务主动 (C3) 、响应顾客请求 (C4) 、产品真实 (D1) 、礼貌对待顾客 (D2) 、服务经验丰富 (D3) 、了解顾客兴趣 (E1) 、提供个性化服务 (E2) 、识别老顾客 (E3) 、营业时间恰当方便 (E 4) ;输出层则为1个, 若输出为1表示非常满意, 输出为0.8表示满意, 输出为0.6表示比较满意, 输出为0.4表示不满意, 输出为0.2表示非常不满意。
(一) 样本数据及数据的预处理
本文对15家餐饮企业进行了服务质量的调查, 调查所得数据作为网络的训练样本和检测样本, 样本数据见表3-1, 其中1-1 0号样本将作为网络的训练样本, 1 1-1 5号样本将用来对训练好的网络进行预测性能检验。并将要参与BP运算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然后再进行网络训练和预测操作。归一化后的样本数据见表3-1:
(二) 网络预测性能的检验
利用表3-1中1 1-1 5号样本对所构建的网络进行检验, 并与实际值进行对比如表3-2:
由表3-2可以看出, 基于L e v e n b e r g-M a r q u a r d t函数训练后的的神经网络, 其对于新样本有着非常准确的的预测能力。
四、结论
本文基于B 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餐饮企业服务补救预警模型, 该模型采用的BP神经网络计算方法, 是一种非线性方法, 不带有明显的主观成分和人为因素, 只需将处理过的数据输入到网络中, 通过M A T L A 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计算即可得到评价结果, 从而有效避免了传统评价方法的主观性和简单性, 使评价结果更有效、更客观。这个模型可以运用于对餐饮企业服务的质量实行监控, 并对其服务失败及时补救, 对促进我国餐饮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Juran, J.M..Quality Control Handbook.NewYork:McGraw-Hill Book Co., 3rd, 1974
[2]Sasser, W.E., R.P.Olsen and D.D.Wyckoff.Management of Service operations:Text and Cases.Boston:Allen&Bacon, 1978
[3]Gronroos, C..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in the Service sector.Boston: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1983
[4]Zimmerman, C.D..Quality:Key to Service Productivity.Quality Progress, 1985
[5]Parasuraman, A., V.A.Zeitham l, and L.L Berry.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Journal of Marketing, 1985, 4
[6]Parasuraman, A., V.A.Zeitham l, and L.L Berry.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Process in the Delivery of Service Quality.Journal of Retailing, 1988, 52
[7]李艳杰.浅谈饭店的服务补救.经营管理, 2008 (4)
肠道传染病夏季预警 第9篇
为什么孩子更容易患肠道传染病?
1孩子天性好奇,小手喜欢到处摸
孩子的一双小手闲不住,爱到处摸,在不经意间会沾上各种各样的病菌,如果没有及时洗手,就会为病原微生物经手到口的传播创造条件,因而更容易患上各种肠道传染病。
2孩子肠道结构和功能还不成熟、不完善
肠道黏膜表面细胞的连接并不只是紧紧连在一起,而是既紧密连接,在特殊信号指导下又能分开。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大分子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另一方面不仅能直接阻止病原微生物入侵,必要时还能通过一系列连锁反应,分泌液体,将吸附到黏膜上的病原微生物冲刷掉,有效抵御病原微生物侵袭。孩子的肠道还在生长过程中,黏膜细胞连接不完善,细胞间连接调节差,病原微生物相对容易入侵。
3孩子肠道益生菌总量不足、组成不稳定
成人肠道中寄生着大约2 千克细菌,其中大多为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能分解、利用肠道内的食物残渣,释放短链脂肪酸、维生素等,还能帮助人体对抗其他病菌,如抑制大肠杆菌、拟杆菌等生长,阻止痢疾杆菌、粪链球菌等吸附到肠道黏膜而侵入人体等。
刚出生的新生宝宝肠道是无菌的,不过,出生几天后,细菌就在新生儿肠道中定植并迅速繁殖增加。但与成人相比,孩子肠道益生菌的总量不足,组成也不稳定,因而抵抗肠道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也明显不足。
不同喂养方式,宝宝肠道细菌组成也会不同
母乳喂养宝宝的肠道细菌以双歧杆菌为主,达到总数的90% 以上;配方奶喂养宝宝虽然也以双歧杆菌为主,但只占40% 左右,而大肠杆菌等的数目则明显增加。肠道菌组成不同,对宝宝的免疫能力和免疫平衡有显著影响,比如母乳喂养宝宝肠道感染的发生几率明显下降。
肠道传染病的典型表现
腹泻、呕吐是肠道感染的最典型表现。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感染大多先有腹痛,随后出现腹泻,同时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大多表现为先是发热、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并常伴有鼻塞、流鼻涕等感冒症状。
高热不退、频繁呕吐、剧烈腹痛、大便中带血或脓血、精神委靡是肠道感染的严重症状。
肠道感染的传染性比较强,在幼儿园、小学中常集体发病。
护理的2 个重点
补水
肠道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是预防和纠正脱水。口服补液盐适合轻、中度肠道感染患儿在家庭中使用,按说明配制后少量多次喂给孩子。1 岁以下的宝宝每15 ~ 20 分钟喂1 小勺, 大约5m l ;1岁以上的宝宝每15 分钟喂1 ~ 2 勺,大约10m l。如果腹泻频繁,每次腹泻后都应该加喂10 ~ 15m l ;如果孩子呕吐,则等待20 ~ 30 分钟后再少量喂给。
饮食
没有呕吐或轻微呕吐的宝宝,应该尽量保持原来饮食, 不必限制饮食, 更不能禁食。吃奶的宝宝可以继续喂母乳和配方奶。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或大孩子,也可以继续喂给孩子喜爱的食物,但饮食要清淡,限制高脂肪、高糖食物,包括纯果汁或甜饮料,以免加重腹泻。呕吐频繁的宝宝,除了继续少量多次喂给口服补液盐外,暂时停止喂奶或其他食物,等呕吐停止3 ~ 4 个小时后,尝试少量喂给稀粥等流质,呕吐停止8 个小时后可逐渐恢复原来的饮食。
用药的2 个原则
1不要马上用抗生素和止泻药
大多数情况下,人体自身可以有效应对病原微生物,同时,区分肠道感染病原是病毒或是细菌比较困难,因此不建议马上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盲目滥用抗生素反而可能杀灭肠道益生菌,致使腹泻迁延不愈。同样,也不应马上使用止泻药物,否则可因延迟病原微生物排出而加重病情。
2补充益生菌和锌
目前推荐使用益生菌类制剂和适量补充微量元素锌作为肠道感染时的辅助治疗药物。益生菌和微量元素锌具有增强肠道益生菌,保护和修复黏膜细胞,调节肠道通透性,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以减轻病情,缩短病程。
对付腹泻的2 种食物
宝宝能吃辅食以后,有两种食物可以帮助宝宝对付腹泻。
熟苹果泥 将苹果隔水蒸熟,去除果皮和果核,捣烂成苹果泥,也可以去皮、去核后加少量水直接煮烂成苹果泥。苹果泥中的果胶能吸附细菌和毒素,而其中的鞣酸则具有收敛止泻的作用。
焦米汤 将大米或婴儿米粉用文火在锅内翻炒至焦黄后,加水搅拌煮成糊状。大米或米粉炒焦后,部分淀粉转变成糊精,更容易消化吸收。而且,炒焦后的淀粉还有吸附肠内细菌、毒素及气体的作用。
何时需要去医院
怎样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第10篇
近几年, 我国发生了多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 也给我国带来了不可预测的负面效应,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质监部门承担风险的范围不断扩大。如何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 靠监管、事后处理不是最佳方案。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是避免产品质量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
1 我国食品加工业的现状
目前, 社会上在食品方面的造假手段变化很快, 让人防不胜防。而且大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 农村山区。数据显示, 我国目前有2亿多农户从事分散的农业生产, 所吃的绝大部分食品, 就来自这种分散生产, 食用的奶制品的原料很多也来自“散养”的奶牛。同时, 还有几十万家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 其中大量是10人以下的小作坊。另外在生产、加工制作食品的过程中, 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有上亿种之多, 对每种食品都进行有害物质“彻查”也是不现实的, 这样的高成本谁都负担不起。上述现象给造假者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同时高额利润又驱使食品生产者和加工者不顾一切地进行造假。怎样才能改变食品加工业的现状呢?
2 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2.1 要突出重点, 紧紧围绕假冒伪劣问题严重的重点产品、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采取专向整治的办法, 进行认真治理。
2.2 规范市场行为, 严防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
2.3 建立一批转营名优产品、无假冒伪劣产品的放心店、放心市场、放心城市。
2.4 坚持打击假冒, 保护名优两手抓。
打假不光是各个执法部门的事情。应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和支持打假斗争, 要引导和鼓励企业采用、改进防伪技术和措施;引导广大消费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能力, 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和广大群众积极参加打假斗争, 造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打假工作的良好氛围。
3 找出制假售假屡禁不止的主观原因
3.1 认识不端正。
一些地方领导对打假工作存在错误认识, 有的认为制假售假是资本原始积累, 经济发展只能“先发展、后规范”;有的担心打假会影响当地经济, 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影响地方财源的来路, 有的担心揭露当地假冒伪劣问题会影响地方声誉和领导政绩。因此, 对制假售假活动往往采取地方保护主义, 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
3.2 法制不健全。
有些制假售假活动按限行法律难以量行定罪。如按照《刑法》规定, 售假金额5万元以上就能追究刑事责任, 由于制假售假者不留销售凭据, 打假实践中很难认定其犯罪行为, 对制假售假犯罪危害程度或者结果的判定, 由于标准不明确, 实践中也不好操作, 有的人刚抓起来, 又不得不放回去。
3.3 打击不得力。
有的执法机关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没有用足法律赋予的职权, 以罚代刑, 罚款放行, 处罚偏轻, 对犯罪分子起不到震摄作用。少数执法人员还与制假售假者互相勾结, 热源法犯法, 助纣为虐, 成为制假售假违法活动的保护伞。
4 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预警, 就是对事物发生的必然趋势进行估计和推测, 提出预见性警示, 它对于人们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趋利避害, 扬长避短, 具有重要的意义。
食品安全预警机制的目的就是对食品安全隐患进行预警预测, 随时监控食品生产、加工行业, 对一些不正常的现象进行分析, 找出可能发生事故的动态, 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开展监督检查提供数据。
具体而言, 预警机制的功能目标包括三个:一是预警功能, 即通过确定一系列预警指标及判别标准可以实现对食品安全风险预警。首先通过食品加工企业的一些经济指标测算出食品安全的风险度值, 其次通过一系列的宏观和微观的参考监控指标体系衡量风险状况。二是实时监控功能, 即通过各地方质监机构实行实时监控, 对食品加工的变动趋势做出分析评价。三是风险预算功能, 即依据行业动态、利润分析、行业发展趋势确定可能发生风险的概率。发现可能引起行业风险时, 立即实施逐级报告制度, 质监部门马上组织开展对这个行业的监督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 把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
5 食品安全预警的运作机制
食品安全预警是由国家质监部门、地方质监部门、相关行政部门、检验技术机构、大型企业组成的统一规划、分工合作、各有侧重、信息共享、反应灵敏的“六位一体”工作体系。它包括信息收集、分析评估、预警预报、预案实施、效果评价等一系列程序和措施, 形成一整套覆盖食品安全评估和防范的系统。
预警机制有多种渠道和方法, 根据具体事物进行分析。如:三鹿奶粉事件发生的前一段时间, 出现了“井喷”式的奶业投资热, 说明这个行业的利润空间很大。奶业的扩张投资在需要大量原奶的情况下我国却频频出现倒奶、杀牛现象。这说明乳制品行业出现了不正常的情况。分析原因有三条:一是“复原乳”的泛滥。近年来进口奶粉增加, 用奶粉生产的还原奶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据海关统计, 2006年我国共进口乳制品34.8万吨, 其中奶粉13.6万吨, 同比增长25.8%。这些奶粉相当于100万吨原料奶, 按奶牛单产4吨计, 相当于25万头成年母牛的年产奶量;二是勾兑奶的现象屡屡发生, 这又反映出奶品质量在下降, 而奶制品在检测过程中又都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说明奶制品中添加了超出GB2760规定的添加剂来补充奶制品中营养成分的不足;三是低于成本价的销售, 说明奶制品的质量存在问题。通过以上分析, 预警部门可以给质监系统提出加强奶制品行业监督检查的信息, 经各级主管部门的监管检查、检测, 可以发现问题, 及时预防安全风险。
6 预警机制的有效措施
6.1 是建立专门的分析预警部门和实施预警情报统计报告制度。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网络。广泛搜集情报, 拓宽情报信息来源, 做好情报信息系统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各级质监部门对市场行情进行监控分析, 发现的问题及分析结果, 定期上报统计数据经汇总, 找出不安全因素, 及早处理。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情报网络系统。同时参照金融、海关、税收等行业的经验, 做好这项工作。
6.2 是建立分析预警联动机制, 与工商、卫生、物价等相关部门建立联系, 对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信息共享。
6.3 是建立健全行业产品监测指标体系。监测指标体系包括行业产品质量动态、食品添加剂等化学物质使用量及使用状态、国内同类产品产量、销售量、销售额、库存、利润率以及市场价格等, 还包括新产品开发结果等。
6.4 是探索食品安全预警的分析方法。目前, 其他行业采用的方法是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定量部分主要根据获取的监测数据, 从影响食品安全的要素影响等方面, 运用预警数学模型, 定量判定食品安全是否存在隐患。定性部分主要是建立专家系统, 根据监测食品质量状况和对其产生影响的各层次因素, 建立阶梯层次结构和判断矩阵, 各专家依据知识和经验, 填写汇总表。再根据专家汇总情况确定相关限值, 计算各因素权重, 通过逻辑运算, 算出专家评估指数, 从而判定食品质量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夏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预警 第11篇
1 系统设计
单点探测器采用固态雷电预警装置, 单点探测器实时采集大气电场雷电信号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相关信息传输至控制中心。固态预警装置探头包含一次电极和二次电极, 两电极间采用高速电子开关。一次电极感应大气静电场, MCU控制高速开关的高速通断在二次电极上感应产生交变信号。鉴相模块对交变信号进行鉴相鉴别静电场极性, 而交变信号经采样保持电路及信号运算放大电路处理后输出至A/D转换模块, A/D转换模块将转换完成的数字量实时传输至MCU处理。
固态预警装置探头MCU处理完成雷电电场值后通过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至固态预警装置智能处理单元, 智能处理单元通过CDMA模块利用TCP/IP网络协议将数据发送至控制中心。固态预警装置预留扩展接口可供系统扩展增加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雨量等气象信息数据或其他数据信息测量、分析及数理统计。
固态预警装置电源管理系统由工频AC/DC电源模块、太阳能电池板、锂电池、锂电池充放电维护电路等模块组成。锂电池充放电维护电路除可利用工频市电或太阳能电池板有效为锂电池充电维护, 还可监控市电过欠压、AC/DC电源模块和太阳能电池板工作状态。当智能处理单元通过锂电池充放电维护电路模块监测到AC/DC电源模块、太阳能电池板或锂电池充放电回路出现工作异常, 智能处理单元将通过CDMA模块发送故障报警信息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亦可通过网络主动寻址访问到单个雷电探测器的各项参数信息见图1。
2 系统应用实例
2.1 预警探头安装位置选择
由于探测头安装地点周围环境所带的电场, 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场探头所侦测的雷云电场场强值叠加干扰。此叠加干扰包括:
1) 常量电场叠加干扰:与探头安装地周围的地形, 地面物体构造性质, 地质等有关的电场干扰。
2) 变量电场叠加干扰:与周边植被的生长, 车辆流动, 生物通行, 新建筑物, 电缆通过, 物体的摆动, 地表水的流动等有关的电场干扰。
为尽量避免叠加干扰, 该油库预警系统的电场探头和数据处理卡屏蔽腔安装在1m立杆上探头的视野立体角α为150°, 以保证天空和云层都在探测范围内。, 探头在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 同时便于以后对探头的维护。
2.2 闪电定位对比分析
结合山东省闪电定位系统分析, 2015年7月30日12h—15h强雷电活动过程中山东省闪电定位监测网监测到的整个济南市地闪分布。从中可以看到, 整个济南市共发生781次地闪。在此期间, 及时告知服务对象其周边范围内雷电实时监
测情况, 雷电活动趋于结束时发送了雷电警报解除短信, 告知服务对象其周边10 km范围内未再监测到雷电活动。该过程中, 雷电警报及解除短信的发送准确及时, 从服务对象对其反馈信息看, 其服务效果较好。
3结语
1) 通过油气库雷电预警服务系统实际应用, 了解到该系统试运行期间, 其应用效果较好, 并能满足服务对象的相关需求。
2) 该系统所目前对雷电预警的初步尝试, 今后可引数值预报产品, 并在雷电活动与雷达回波的关系、雷电潜势预报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提高雷电预警的准确性、时效性和雷电防护能力。
参考文献
[1]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
[2]GB50650-2011,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S].
[3]罗林燕.基于大气电场与闪电资料的雷电临近预警方法[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0, (5) .
夏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预警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