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吉丁虫范文
小吉丁虫范文(精选5篇)
小吉丁虫 第1篇
1、主要为害状
主要危害核桃的枝条, 幼虫蛀入2~3年生枝干皮层, 或螺旋形串围危害, 故又称串皮虫。枝条受害后常表现为枯梢, 树冠变小, 产量降低。幼树受害严重时, 易形成小老树, 甚至整株死亡。
2、形态特征
成虫虫体长5~7mm, 雄虫4~5mm, 体黑色, 具金属光泽, 头中部纵凹陷, 触角锯齿状, 复眼黑色。前胸背板中部稍隆起, 头、前胸背板及鞘翅上密布小刻点。
1) 卵
长约1.1mm扁椭圆形, 出产白色, 一天后变为黑色, 外被一层褐色分泌物。
2)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12~20mm, 乳白色体扁平, 头棕褐色, 缩于前胸内。前胸膨大, 淡黄色, 中部有“人”字形纵纹。尾部有一对褐色尾刺。
3) 蛹
体长4~7mm, 裸蛹, 初产乳白色, 羽化时为黑色。
3、生活史及习性
该虫在陕西洛南县1年发生1代, 以幼虫在被害枝干中越冬。于翌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 盛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蛹期16~39d, 5月上旬开始羽化成虫。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6月上旬至7月下旬为成虫产卵期。6月中旬至7月底为幼虫孵化期。6月下旬至7月初为孵化盛期, 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幼虫危害盛期, 10月起, 幼虫即在被害枝干中越冬。
成虫羽化后在蛹室内停留15d左右, 然后咬破皮层外出。经过10~15d补充营养, 方能交尾产卵。卵散产在叶痕及其边缘处。也有把卵光的树干皮上, 但当年生的嫩枝不产卵。成虫喜光, 故树冠外围卵多;生长弱, 枝叶少。透光好的树受害重。成虫寿命约35d, 卵期约10d。幼虫孵化后逐渐深入到皮层和木质部间危害, 蛀道多由下绕枝条螺旋形向上, 破坏疏导组织, 7月下旬至8月下旬, 被害枝条出现黄叶和落叶现象。这样的枝条次年又为黄须球小蠹提供良好的条件, 从而加速了枝条干枯。
幼虫多在2~3年生枝条上危害, 当年生枝条仅有少数。越冬幼虫有55%未进入木质部而全部死亡;进入木质部的45%又只有20%安全过冬。幼虫有两种寄生蜂, 寄生蜂为16%-56%。
4、防治技术
1) 林业防治
(1) 加强核桃树科学管理
通过深翻改土, 增施有机肥, 适时追肥, 合理间作及整形修剪, 防治病虫害等综合林业技术措施, 增强树势, 提高核桃树抗虫害能力。
(2) 彻底剪除虫枝, 消灭虫源
结合采收核桃, 把受害枝条彻底剪除, 或在发芽后成虫羽化前剪除, 集中烧毁, 以消灭虫源。
(3) 铒术诱杀虫卵
成虫羽化产卵期, 及时设置铒术, 诱集成虫产卵, 再及时烧掉。
(4) 虫孔涂抹药剂
在幼虫危害盛期, 经常检查, 发现有幼虫蛀入的孔道, 立即涂抹5~10倍氧化乐果液, 或5~10倍的敌敌畏液, 杀虫幼虫。
2) 生物防治
核桃小吉丁虫有2种寄生蜂, 自然寄生率为16%~56%释放寄生蜂可有效降低越冬虫口数, 减少或减轻虫害。
3) 化学药剂防治
观察小虫作文 第2篇
“呀”,一个小虫子顺着书桌,爬到了我的本子上,我猛地一惊,“讨厌的东西”,我顺手抄起笔记本,向下压去。我从小就怕虫子,不管是大是小,所以,只要有虫子出没在我的视线内,我都会毫不留情。我抬起手,想看看虫子死了没有,可是,或许是我的劲使的不够足,小虫子只是挣扎了两下,就又爬起来。“哼,你的命可真大,”我的怒火升了一级,又拿起本子,使了点力气,重新朝下压去,等到再抬起手时,却看到小虫子受了伤,在奋力扭动着身躯,与死神抗争。“应该很痛吧,”可是它却好像没有一丝疼痛感,只管一遍遍地蹬着它那纤细的小腿,它在我面前是一个弱者,它的生死全靠我来决定,可是它却并不屈服,勇敢的与我战斗。那一刻,我震撼了。
我震撼了,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生命的伟大与顽强。小虫子,你真坚强。
锤击法防治杨树吉丁虫试验 第3篇
关键词:锤击法;防治;吉丁虫;试验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6-18-1
杨树吉丁虫(Poeoiionot Var rioiosaPark)是吉林省西部杨树主要潜蛀性害虫,在吉林省杨树人工林时有发生,轻者影响林木正常生长,重者树皮脱落,枝干枯萎。为了探讨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从2011年~2013年开始进行了锤击试验,几年来防治试验面积560公顷,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1 锤击方法的依据
利用该虫幼虫蛀入韧皮部与木质中间危害的特性,而且在树皮外可看见明显的水浸状死皮斑及该虫集中在树干下部危害的特点,提出锤击防治幼虫的办法。
该虫幼虫侵入后,幼虫的排泄物及木屑使韧皮部与木质部分离,在被害部位出现明显的褐色死皮斑,幼虫活动期死皮斑呈水浸状,当年侵入的幼虫危害部位1~2平方厘米。小青杨等树皮光滑的品种被害部位特征明显,比较好识别。对不同杨树品种识别率做了调查,幼虫危害部位的特征,不同林龄明显程度不一样。对不同林龄的识别率做了调查,调查5厘米~20厘米胸徑的树木,该虫在树干上的分布集中在2米以下,占总数的94.29%。
2 试验方法
2.1 小区试验
在杨大城子林场宝泉营林区10~20年生长地选小青杨、双阳快杨、小叶杨三个品种进行试验,每个处理小区20~40株,面积0.25~0.4亩。
2.2 大面积防治试验
在杨大城子宝泉营林区进行了大面积的防治试验,防治试验面积190公顷。
采用小铁锤(锤150克左右)对准幼虫被害部位连击2~3次,锤击时锤头要与树干垂直平击被害部位,击中率高,不能击掉树皮。锤击时间以5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宜。杨树休眠后树皮颜色变暗,幼虫被害部位的死皮斑不明显,春天杨树开始生长树液活动,被害部位的死皮斑逐渐明显,以5月中旬至10月中旬死皮斑易看见,防治效果好。生长旺盛的季节锤击,锤击部位愈合的快。
3 效果调查
在试验地内选有虫株,编顺序号,将被害部位用红铅油作上标记,记录每株有虫数,锤击后解剖树皮,查实际有虫数和被击死数,大面积防治前后调查虫口密度和被害率。
4 试验结果
4.1锤击防治效果与品种有关
树皮光滑的小青杨击死率86.5%,树皮粗糙的小叶杨击死率仅67.3%。
4.2 识别率与林龄有关
林龄大的识别率低,林龄小的识别率高,识别率分别为91.5、81.1、72,防治效果好。
5 小结与讨论
5.1 适用于树皮光滑品种
锤击防治吉丁虫,适用于小青杨,双阳快杨及其他树皮光滑的杨树品种。
5.2 成本低
锤击法防治杨锦纹吉丁虫成本低,每公顷成本30元左右,比化学药剂低4倍。
5.3 不污染环境,保护天敌,操作简单易行
2011年以来,杨大城子林场锤击防治560公顷,没有喷洒化学农药,林内自然天敌明显增多。如啄木鸟2011年以前啄食率仅6%,2013年啄食率上升到40%。
5.4 锤击后树皮愈合较快
死皮斑较小的锤击后40天即可完全愈合,死皮斑较大的锤击后愈合的较慢,50~60天愈合。
5.5 综合防治效果好
对小叶杨等树皮粗糙的树种识别较难,防治效果较差,组织专业队伍防治可提高识别率和防治效果。
锤击法是杨树吉丁虫综合防治的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与其他防治方法协调使用效果更佳。如对虫口密度较高的林地,先清除三、四级受害木,然后锤击防治,可明显地提高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温光岩.杨锦纹吉丁虫的检疫及防治措施.农业与技术,2012.
核桃小吉丁虫危害与防治技术 第4篇
关键词:小吉丁虫,危害,防治
核桃小吉丁虫属鞘翅目天牛科, 是一种枝干类害虫, 近年来, 随着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 核桃栽培面积在丘陵山区逐渐扩大, 驻马店发展核桃面积达2.8hm2。由于在栽培管理过程中, 对该害虫的防治认识不足, 近几年造成核桃受害株率达35%以上, 危害轻者树体内有小吉丁虫1~3条, 重者可达8~10条。现将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小吉丁虫的危害特点
核桃小吉丁虫早期的危害, 一般不易发现, 一旦发现有虫粪排出时, 已造成严重危害。该虫以幼虫钻入核桃枝条皮层成螺旋形串圈为害, 阻碍树液流通, 致使枝干枯死, 造成新梢大量的“回梢”, 树冠逐年缩小, 产量逐年下降。幼树受害严重时全株干枯, 受害轻者生长缓慢形成小老树。此外, 由于核桃小吉丁虫的危害, 还会引起核桃小蠹虫, 因小蠹虫多在干枯枝条中产卵繁殖, 成虫出现后专吃核桃芽, 顶芽受害最严重, 而核桃顶芽的多少是决定产量高低的重要指标。
被害树木易引起真菌的侵入, 也是引发流胶病的重要原因。发病初期在4~8月份最为严重, 9月以后减缓, 随着树龄增大, 流胶量增加, 树势不断衰弱, 叶片黄化, 严重时枝枯或死亡。
2 核桃小吉丁虫发生特点
2.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mm, 宽1.8mm。全体黑褐色, 有铜绿色金属光泽。头部较小, 复眼较大, 黑色。触角锯齿状, 胸部较宽, 头胸部背面有小的颗粒突起, 排列成不规则的条纹。幼虫体长14mm, 体扁平, 乳白色。头部棕褐色, 前胸扁平而大, 腹部各节宽度与长度大体一致, 尾部尖端有一个坚硬的刺状物。卵长1.2mm, 宽0.2mm, 黑色扁平, 椭圆形。体长6mm, 乳白色, 复眼黑色, 裸蛹。
2.2 发生规律
该虫每年发生1代, 以老熟幼虫在受害枯枝中越冬, 4月中旬~6月下旬化蛹, 化蛹盛期4月底~5月初, 蛹期平均为27.6d, 成虫羽化后在蛹室中停留4~15d咬破皮层钻出枝外。5月上旬~7月上旬为成虫出现期, 成虫发生盛期为5月下旬~6月上旬, 成虫出现半个月后开始产卵, 卵多产在伸出树冠外围的长枝条上的叶痕附近。6月中旬~8月上旬为幼虫卵孵化期, 7月上旬为孵化盛期。幼虫多在2~3年生枝条皮层中串圈为害。8月下旬幼虫成熟后开始钻入木质部, 做蛹室越冬。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人工捕杀法
3.1.1 杀卵和低龄幼虫。
卵产于树冠外围枝条的叶痕处易找查杀, 低龄幼虫未蛀入木质部前, 在枝条上危害时有新鲜的树液树脂疏出, 并拌有粪屑, 用小刀或螺丝刀等工具刮除树皮杀死卵和幼虫。
3.1.2 捕杀大龄幼虫。当发现有大量的木屑和粪便排出时, 可用铁丝或铜丝伸入孔内, 刺杀大龄幼虫。
3.1.3 捕捉成虫。
当核桃小吉丁虫羽化后, 应在中午到下午3时以前, 此时成虫在枝条上休息, 进行人工捕杀。也可剧烈摇晃树枝, 成虫跌落下来后进行捕杀。
3.2 树干涂白
在成虫羽化之前, 在树干和主枝上涂刷涂白剂。一定要把树皮裂缝、空隙涂实, 防止成虫产卵。利用核桃小吉丁虫惧怕白色的习性, 在成虫发生前对树干和主枝涂白, 使成虫不停留在主干与枝上产卵。涂白剂为:生石灰10份, 硫磺为1份, 食盐0.2份, 动植物油0.2份, 水40份。
3.3 药剂防治
在成虫发生盛期和幼虫刚刚孵化期, 在树体上喷洒77.5%敌敌畏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当大龄幼虫蛀入木质部时, 应采取虫孔施药的方法。清理树干上的排粪孔, 用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向蛀孔灌注77.5%敌敌畏或40%氧化乐果500倍液10ml, 或者用棉花蘸敌敌畏和氧化乐果500倍液, 然后塞入孔内, 最后用泥封虫孔口, 以便充分发挥药物和熏蒸效果, 最终熏杀害虫。药物防治应以果实采收后最适宜, 果实收获前30天严禁用药。
3.4 糖醋诱杀法
用糖2份, 醋1份, 或糖:醋:酒为1:0.5:1.5, 敌百虫 (或其他杀虫剂) 0.3份配成诱杀液, 装盆罐中, 挂在离地1m高处诱杀。
3.5 加强管理
对树木进行精细管护, 适时施肥, 施肥时应以有机肥料为主, 增强树势, 降低危害, 及时清理被虫害危害干枯的树枝及死亡的树体;对已发生虫害的树干, 防治后要经常检查是否再次发生。落叶后, 彻底清园, 对剪掉的有虫眼的枝条要捡出园外烧掉或深埋。
参考文献
[1]曹尚银, 李建中.怎样提高核桃栽培效益[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6, 9, 117-153.
观察小虫日记作文 第5篇
放学了,我看见夏毓曼手里拿了一瓶土,里面还装着几条白白胖胖的虫,听同学说他是独角仙的后代,又叫老母虫。
“唐睿你要不要?”夏毓曼指着手中的老母虫,“我不想要了。”她又说,真是天赐良机啊!我巴不得呢,“当然要了!”我高兴的说。于是,他把老母传送给了我。我把它当宝贝似的拿回了家。
到了家,我便仔细观察,他长得非常奇怪:最上长着非常可怕的夹子,有三对足,但是都长在头部后面,而且很长根它比起来一点也不配。它尾巴随时都是乌的,像是装的粪便。我想了一下独角仙的样子跟它比了比,他们俩一点也不像,我怀疑他不是独角仙的后代。后来我发现它行动起来根本不用他的三对足,而是仰面朝天用背部蠕动,这样反而比较快。那它究竟是什么呢?有谁知道?
小吉丁虫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