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封包范文
网络封包范文(精选9篇)
网络封包 第1篇
1 SPI技术研究
开发者通过SPI可实现自己的服务提供者接口程序。SPI以DLL的形式存在,工作在应用层,为上层API的调用提供接口函数。服务提供者挂靠在WS2_32.dll模块下。网络应用程序在调用套接字函数时,WS2_32.dll会调用相应Winsock2 SPI函数,利用特定的服务提供者执行所请求的服务。事实上,所有的Winsock请求都将发送到SPI程序中,从而实现对网络报文的截获及过滤。
SPI由传输服务提供者和命名空间服务提供者两部分组成。前者提供建立通信、传输数据、数据流控制和错误控制等传输功能方面的服务;后者则将网络协议地址属性与用户友好名称关联到一起,以便启用与应用无关的名字解析方案[1]。
图1 Winsock2结构 传输服务提供者有分层的和基础的两种。其中,基础服务提供者BSP位于提供者的最底层,负责实现网络传输协议的功能,导出Winsock接口,实现真正的数据交换。分层服务提供者LSP在基础服务之上实现更高层的自定义通信控制,可截取来自应用程序的Winsock API 调用。通过服务链将各分层协议连接起来,最终连接到基础基础协议提供者,其关系如图2所示[2]。
2网络封包过滤的设计
软件通过LSP程序实现网络封包的截获,再将解析后的网络报文根据规则实现过滤,解析的结果将发给界面应用程序进行实时显示[3]。
2.1网络封包的截获
根据DLL规范实现分层服务提供者LSP 程序,再通过LSP安装程序将其安装到基础协议提供者之上。当网络应用程序调用套接字API时,会沿服务链依次调用分层服务提供者提供的SPI函数,从而实现对网络封包的截获。
2.2网络封包的过滤
网络封包的过滤实现对封包作出相关的处理,比如是拒绝还是放行。该模块首先将读取过滤规则,然后对解析后的封包与过滤规则进行匹配,最后决定是否放行。其实现是在LSP程序中完成。具体而言,即在函数WSPConnect、WSPSend、WSPRecv、WSPSendTo和WSPRecvFrom中实现对网络封包的过滤处理。
2.3界面应用程序
实现对过滤模块解析后的封包数据进行实时更新显示。LSP程序首先搜索界面应用程序的内存句柄;然后,读取过滤规则并对封包进行过滤匹配工作;最后,将解析后的封包信息通过WM_COPYDATA消息发送给界面应用程序。界面应用程序在接收到WM_COPYDATA消息后,对接收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解析和显示处理。
3网络封包过滤的实现
在网络封包过滤系统中,软件结构如下:LSP程序lsp.dll实现网络封包的截获和过滤;程序lspInst将lsp.dll安装到系统;用户界面程序lspMonitor实时显示网络封包的信息。
3.1分层服务提供者LSP的实现
分层服务提供者作为一个标准的Windows DLL,必须实现和导出WSPStartup函数。其输入参数lpProcTable是一个指向SPI函数表结构的指针,用来返回30个SPI服务函数的地址。在WSPStartup函数中,需要根据协议链找到下层提供者,调用它的WSPStartup函数初始化下层服务提供者,并取得SPI服务函数的指针,在向上返回这些指针前,可用自定义的函数指针覆盖它,以实现截获Winsock的调用。
(1)LSP程序中WSPStartup函数关键代码。
(2)LSP中网络封包的过滤实现。
以过滤所有对外网的连接为例,说明LSP中封包过滤的实现。具体实现在LSP程序的WSPConnect函数中完成。
(3)LSP与界面应用程序的通信。
为了将截获到封包的相应数据传递给界面应用程序,我们需要在LSP中定义以只读方式传递给界面应用程序的数据结构。
在过滤的函数中,根据解析到的封包数据,对以上结构中的各分量进行赋值。最后,发送WM_COPYDATA消息给界面应用程序,从而实现LSP程序与界面程序的通信。以WSPConnect为例,其实现如下。
其中,g_hWnd为全局的界面应用程序句柄。在LSP程序的DllMain中通过FindWindow()函数得到。
3.2 LSP程序的安装和移除
安装LSP之前,需要先安装一个分层协议,用系统分配给此分层协议的目录ID和下层提供者的目录ID构建一个ChainEntries数组,进而构建一个WSAPROTOCOL_INFOW结构,然后再安装这个协议。
通过WSCInstallProvider函数可实现LSP的安装,需为该函数提供LSP的GUID、DLL位置、描述它支持协议的WSAPROTOCOL_INFOW结构等参数。每个安装的提供者都需要GUID唯一标示它的入口。GUID号可通过UUIDGEN命令或UuidCreate函数来生成。
新的提供者安装到系统后,默认是出现在Winsock目录的末尾,它将永远不会被调用到,因为原来的TPC/IP提供者位于我们的LSP入口之前。所以还需要为目录重新排序,以使新装的LSP入口首先出现,该工作由WSCWriteProviderOrder函数完成。
移除LSP时,先根据分层协议的GUID号找到其目录ID,然后逐个移除各协议链,最后移除分层协议的提供者。使用WSCDeinstallProvider函数可实现对LSP的移除,条件是传递要移除的提供者的GUID参数给该函数。
3.3界面应用程序的实现
通过界面应用程序的ListCtrl控件实现LSP传递数据的更新显示。完成该工作,需要实现以下步骤:
(1)定义接收LSP传递过来数据的Mysocket结构体。
(2)应用程序的WM_INITDIALOG消息处理函数中进行ListCtrl控件的初始化。即,通过ListCtrl对象的InsertColumn函数添加序号、进程、类型、发送等列标题。
(3)在应用程序的WM_COPYDATA消息处理函数中实现对LSP发送过来数据的解析和显示。
4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SPI网络封包过滤的原理及关键实现技术,所研究的系统能根据规则对网络报文进行过滤,并将解析后的数据传递给界面应用程序进行实时显示。由于SPI工作于用户模式,所以具有灵活快捷、对系统影响小、软件易于移植等优点,但存在不能对部分底层封包进行截获的缺陷。
参考文献
[1]张越.Visual C++网络程序设计实例详解.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03-104
[2]葛垚,聂森,苖甦,陈沁茜,陈树林.小小黑客之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400
灭菌包装方法、材料、封包要求 第2篇
——医院供应中心
第2部分:清洗消毒剂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开放式的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
灭菌物品包装分为闭合包装和密封式包装。手术器械采用闭合式包装方法,应由2层包装材料分2次包装。
密封式包装如使用纸袋、纸塑袋等材料,可使用一层,适用于单独包装的器械。
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灭菌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放置包外灭菌化学指示物。
闭合式包装应使用专用胶带,胶带长度应与灭菌包体积、重量相适宜,松紧适度。封包应严密,保持闭合完好性。
纸塑袋、纸袋等密封包装其密封宽度应≥6mm,包内器械距包装袋封口处≥2.5cm。
医用热封机在每日使用前应检查参数的准确性破坏性和闭合完好性。
储存:灭菌后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20~2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50cm。
使用纺织品材料包装的无菌有效期宜为14d,达不到环境标准时有效期宜为7d。
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使用一次性纸塑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
给力可再封包装等3则 第3篇
在每一届Pack Expo国际包装展会上,都会出现全球范围内的创新包装产品,将于2012年10月28~31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Pack Expo 2012也不例外。作为全球知名的可重复密封包装技术的领导者,ZIP-PAK公司届时将推出非常重要的创新包装解决方案,其产品的主要特点为便捷性、保护性和持续性。
首先是便捷性。消费者一直都在寻求开启和密封方式更加方便的可重复密封包装,以便满足他们轻松使用包装的需求。采用可重复密封包装的产品,不必在开封后更换包装容器,这样便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便利。
高性价比的产品属性也为品牌商带来了效益。在不用增加太多成本、仅仅增加一个包装拉链的基础上,品牌商可得到高附加值、可重复密封包装方案,提升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其次是保护性。消费者对食品包装的安全性和保鲜性要求越来越高,而可重复密封包装能够让内容物减少在空气中长时间暴露的机会,以使食品的味道、口感和营养拥有更长的保质期。可重复密封包装的封口设计,也能够帮助消费者在每一次打开包装时,其食品味道均如同第一次打开一样。
最后是可持续性。现在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可重复密封包装能够减少食品变质浪费的机会,保证食品具有更长的保鲜时间,为节能环保做出贡献。
2变废物为生物塑料
变废为宝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此文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一款较为新鲜的废物利用的好例子。
在欧洲,果汁加工产业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残余废水的处理。最近几年,全球在果汁残余废水(包括苹果汁、桃汁以及柠檬汁等)方面的排放量已超过342亿加仑,这已然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
Ainia技术中心是由8家公司和4家研究中心联合成立的,其研究人员一直在为果汁新包装不懈努力,他们主要围绕两大问题展开讨论:一是对废水的管理,二是创造新的包装解决方案。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提供可持续的环保解决方案,为果汁产业提供由废物转为新型包装材料的解决方案。
Ainia技术中心推出的Phbottle工程宣称要为果汁产品生产全新的、保质期更长的包装,同时要满足可生物降解和抗氧化特性的双重功效。据了解,那些从果汁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里提取的蔗糖和生物残渣富含有机物,采用最新的微胶囊技术、生物工艺以及包装技术,可使这些提取的物质最终转化为有价值的生物塑料原料。
在原料准备完毕后,还应改善原料性能,即提取纤维素化合物和抗氧化剂混合物,最后将这些改善性能后的原料经过制模工序加工成为果汁包装瓶。这样不仅使原本要废弃的废水“变废为宝”,生成有用的产品包装,而且新包装也具有显著的环保性能。经过生命周期分析,此款新材料可100%生物降解,对环境影响很小,因此很适合作为制药包装、清洁产品或非食品的包装,甚至是汽车行业的塑料包装。
3用PET包装的啤酒更受欢迎
近日,在捷克举办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喝啤酒大赛。借此机会,很多消费者发现并亲身感受到了PET饮料瓶的便捷与优势。截止到2011年8月,在捷克市场上,有超过1/10的零售啤酒采用PET容器进行包装。这其中,作为捷克最大的啤酒酿造公司,Plzensky Prazdroj Brewery也成为推广PET啤酒瓶应用的倡导者之一。这家公司旗下拥有的啤酒品牌有Radegast、Primus、Kozel以及Gambrinus,其啤酒灌装能力可达1.8万瓶/小时。
NDIS深层网络封包截取研究 第4篇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一旦网络安全问题发生,可能带来非常严重后果。由于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原因,TCP/IP协议及HTTP、FTP等基于TCP/IP协议的各种应用层协议,在协议设计之初均未考虑安全传输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际标准组织虽陆续推出了SSL、HTTP1.1等具有安全传输能力的应用层协议,但作为应用层承载协议的TCP/IP协议仍存在着固有的安全缺陷,造成至今未能有彻底的、低成本的、不需硬件支持的互联网安全传输解决方案。正是由于网络传输安全问题的现实存在,推动着黑客攻击技术、防火墙技术的不断发展。
1 NDIS的介绍
1.1 NDIS技术
Microsoft网络驱动程序接口规范(NDIS)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将不同的协议从网络接口卡上拆除,使得用户可以访问不同的协议。在设计过程中,协议并不需要了解关于网络卡的任何信息。NDIS程序库(NDIS.sys)提供了一个面向NIC驱动程序的完全抽象的接口,网卡驱动程序与协议层驱动程序及操作系统通过这个接口进行通信。
网络封包截获,涉及驱动编程技术、核心态编程技术、系统动态链接库编程技术、协议生成与解析编程技术等,集中体现了网络应用的核心技术,是防火墙等高级网络应用开发的基础。基于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的网络封包截获技术主要分为三种:WinSock2动态链接库重载、传输层过滤驱动、中间层驱动。
1.2 动态数据库重载
Win Sock2动态链接库重载:系统的Win Scok2动态链接库,随系统启动而载入内存,提供29个用于网络传输的功能函数。IE等普通上层应用程序,调用Win Scok2动态链接库中的WSPSend、WSPRecv等函数,实现网络收、发功能。修改注册表中HKEY_LOCAL_MACHINE/SYSTM/CURRENTCONTROLS ET/SERVICES/WinSock2项,建立新的自定义WSPStartup入口函数,可以重载winsock.dll。通过重载winsock.dll中的有关网络收、发函数,增加网络封包收、发前、后的自定义处理功能,实现网络封包截获。
1.3 传输层过滤驱动
传输层过滤驱动:使用NDIS技术,又称TDI编程(Transport Driver Interface传输层驱动接口编程)。Windows2000和Windows XP中,TCP/IP协议作为系统驱动程序(../system32/Tcp Ip.sys),在系统启动时载入系统内存,以TCP/IP设备对象的形式供应用程序或其它系统程序调用。传输层过滤驱动程序创建一个或多个设备对象,直接挂接到TCP/IP设备对象之上。挂接成功后,当其它程序使用网络传输功能,调用TCP/IP设备对象时,操作系统首先将该调用映射到TCP/IP设备对象之上所挂接的传输层过滤驱动程序。通过传输层过滤驱动程序,再调用下层的TCP/IP设备对象,从而完成网络访问功能。同样,从TCP/IP层上传至应用程序的网络封包,也要经传输层过滤驱动程序后,再转发至目标应用程序端口。基于此工作原理,可以在传输层过滤驱动程序中实现网络封包截获,完成网络封包的过滤及加解密处理。
1.4 中间层驱动概述
中间层驱动:与传输层过滤驱动实现基本原理一致,也是使用NDIS技术。主要差别在于,中间层驱动程序,挂接在协议设备对象(包括TCP/IP设备对象)和网卡设备对象之间。任何进出网卡的网络封包,均必须首先经过中间层驱动程序的处理。从某种意义上分析,中间层驱动程序更像一个虚拟网卡。该虚拟卡封装了物理网卡,对物理网卡的一切网络访问操作,均必须先经虚拟卡处理。
2 基于NDIS深层封包截取的设计与实现
根据前面的介绍,本文采用VC++程序进行设计实现。
2.1 初始化
DriverEntry()函数是整个驱动程序的入口,它是在驱动程序被加载的时候由系统自动执行的。这个函数里面主要是进行一些驱动程序初始化的操作。
(1)在Global结构里面记录函数传入的Register Path参数。
(2)调用Io Create Device为这个驱动程序创建一个Device Object,记录在Globals.Control Device Object里面,这个Device Object是为了今后控制这个驱动程序用的(上层应用可以调用Device Io Control来对驱动程序的一些参数进行设置)。
(3)为上面所建立的DeviceObject建立SymbolLink。它的作用是为了让上层的应用程序可以调用到所建立的DeviceObject(由于Windows的层次关系,上层应用无法直接控制核心态的驱动程序,必须通过符号连接实现对核心的调用)。
(4)逐一设置protocolChar结构中的每一个域。这些域一些是驱动程序所必需的版本号、名字等信息,另外一些是函数指针,它们指定了一些NDIS自动执行的函数入口地址。这里指定的每一个函数在程序中必须有它的具体实现。
(5)调用NdisRegisterProtocol函数注册这个驱动程序,这个函数执行之后,这个驱动程序被加入到系统的设备列表中,以后的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这个驱动程序了。
(6)指定驱动程序的主功能(MajorFunction)代码处理函数。它是一个数组,主要指定在上层应用调用CreateFile,Read File,WriteFile,DeviceIoControl和Close Handle等函数的时候,下层驱动程序怎样处理。
(7)指定驱动程序卸载时候的处理函数。
(8)返回,如果遇到错误,进行错误处理。错误处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判断错误出现的位置以及已经分配的资源,对已经分配的资源进行释放。
2.2 绑定
PacketBindAdapter()函数是驱动程序中必不可少的函数,它是操作系统自动调用的函数。在驱动程序加载的时候,操作系统自动查找当前机器上安装的网卡驱动程序,并对每一个网卡自动运行这个函数,其目的是在驱动程序中对每个网卡进行记录,以备以后的使用。因此,这个函数中的主要内容就是实现对网卡的登记注册。
(1)从DeviceName中取得网卡的名字,并分配空间存储起来。
(2)调用IoCreateDevice为这个网卡建立一个设备对象。
(3)创建deviceobject->deviceExtention为Open_Instance结构,用来记录这个设备一切信息。
(4)为这个设备对象建立符号联接。
(5)调用Ndis Allocate Packet Pool为这个设备分配包缓冲池。
(6)初始化Open_Instance结构(open变量)的一些域。
(7)调用Ndis OpenAdapter完成这个设备的初始化工作。
(8)设置Open_Instance结构中的一些域的初值。
(9)把这个设备加入到Globals.AdapterList的队列中去。
(10)错误处理。
2.3 I/O控制
实现对驱动程序以及它所绑定的设备的控制。究竟是对驱动程序本身还是对它绑定的设备是由传入的参数DeviceObject决定,如果它等于Global->ControlDeviceObject,那么它就是对驱动程序的控制,否则是对指定绑定设备的控制。程序开始,首先确定控制类型。由于用户态和核心态程序的信息交换是通过IRP来实现的,所以这个功能代码是存放在IRP的IO堆栈单元中。
2.3.1 枚举网络适配器
主要是通过PacketGetAdapterList函数来实现。这个功能在PacketIoControl函数中实现以下功能。
(1)判断设备变量是否为全局控制设备变量,如不是,说明上层调用错误。返回错误信息。
(2)调用PacketGetAdapterList寻找网络适配器列表,放到输出缓冲区中。
(3)执行标准语句组完成IRP。
2.3.2 记录上层应用程序的Start按钮是否按下
这个功能主要通过修改设备结构中的变量Start来实现。
(1)取设备信息结构变量。
(2)判断Start域的值,根据要求修改。
(3)完成IRP,返回。
2.3.3 设置缓冲区大小
这个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修改设备结构中的变量bufsize来实现。
(1)取设备信息结构变量。
(2)取要设置的bufsize的值,修改open->bufsize。
(3)完成IRP,返回。
2.3.4 重置适配器
这个功能主要是调用系统函数Ndis Reset来实现。不过在此之前,这个函数把当前的这个重置请求加入到了Reset Irp List中,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帮助Packet Reset Complete函数找到IRP。
注意,当NDIS执行完Reset操作要完成IRP的时候,它必须知道是哪个IRP要求的Reset操作。而IRP是作为参数传到PacketIoControl函数中的,PacketResetComplete无法知道这个IRP。这样就需要一个数据结构记录这个IRP,这个数据结构就是ResetIrpList。在PacketIoControl函数中,把当前IRP加入到ResetIrpList中,然后执行Ndis Reset后马上返回。过了一段时间,Reset操作完成,NDIS自动调用PacketResetComplete函数,从ResetIrpList取出这个IRP,执行标准语句组,完成IRP。
2.3.5 实现NDIS请求
NDIS请求主要有两类。(1)设置OID;(2)查询OID。
这两个功能主要是通过调用系统函数Ndis Request实现。
(1)从系统缓冲区中取出要进行操作的OID结构。
(2)分配一个pRequest变量,用来存储IRP和当前的Request内容(OID的内容)。
(3)判断OID的数据结构长度是否正确。
(4)判断请求是设置OID还是查询OID,并针对相应的请求进行相应的变量设置。
(5)调用Ndis Request。
(6)错误处理。
(7)类似Reset请求,如果Ndis Request已经完成,那么驱动程序要显式的调用Packet Request Complete函数完成IRP。
2.4 数据接收
自然的设计思想是每当上层应用程序请求读取数据时,就为该请求生成一个相应的IRP,并将此IRP置于一个读取等待队列之中。当NIC从网络上接收到数据包时,由NDIS负责调用相应的接收函数。接收函数从读取等待队列的首部取出一个IRP,并将从网络上接收到的数据拷贝到由该IRP所指定的缓冲区中。至此,上层应用程序便成功接收到了它所需要的数据。
这种接收方式的天生缺陷就是丢包。如果上层应用程序一直没有读取数据的请求,那么NIC从网络上接收到的数据就会直接被丢弃。
本程序的设计思路是协议驱动程序负责维护一个接收缓冲区,该缓冲区以队列的形式组织。当NIC通知NDIS已从网络上接收到数据包时,可以先将这些数据缓存起来。当上层应用程序需要读取数据时,该读操作的数据源不是直接从网络得到,而是经过有效管理的存放着数据的缓冲区。这样,丢包的问题便得以解决。
当然,如果上层应用程序还是一直没有读取数据的请求,或者上层应用程序处理数据的速度低于NIC从网络上接收数据的速度,再或者网络出现峰值流量时,缓冲区自然会逐渐被填满,最终还是会出现丢包的情况。但是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增设缓冲的方法已经足以避免丢包情况的发生了。
当NIC从网络上接收到数据并通知NDIS时,作为已经在protocol Char结构中注册过的函数,NDIS将调用PacketReceiveIndicate或PacketReceivePacket二者之一作为接收处理函数将NIC从网络上接收到的数据缓存起来。其中,PacketReceiveIndicate作为协议驱动程序的ProtocolReceive函数是必须要提供的,而PacketReceivePacket作为协议驱动程序的ProtocolReceivePacket函数提供与否是可选的。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当NIC支持一次接收多个数据包时使用ProtocolReceivePacket更富效率。
2.5 解码引擎接口实现
CPDEDecodeEngine提供解码所有字段、解码概要信息、解码字段,共三种方式解码接口。
以下引自CSPDEOBJ.h头文件中对该类的定义,提供给模块用户的主要功能。
2.6 解码引擎类的实现
CPDEDecodeEngineImpl实现父类CPDEDecodeEngine中定义的接口。
以下引自PDEDecodeEngine.h头文件中对该类的定义。
CPDEDecodeEngineImpl实现了CPDEDecodeEngine定义的所有接口,全部实现代码请参考PDEDecodeEngine.cpp。
3 结束语
网络封包 第5篇
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科行四肢骨折术后的患者共1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封包治療,对照组采用湿热毛巾外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中显效34例,有效46例。总有效率达100.00%。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结论:中药封包治疗效果好,能有效改善四肢骨折术后患肢肿胀。
关键词:四肢骨折术后中药封包肢体肿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37-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科行四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患者共150例,男80例,女70例,年龄21~77岁,平均46.3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所选患者均仅行单侧肢体手术。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程度、受伤至手术的时间、静脉滴注消炎脱水药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中药配方。当归、木瓜、防风、续断、红花、没药、乳香、白芷、透骨草、川椒、羌活、骨碎补。用法:将中药封包在75%酒精中浸泡30分钟后,挤干多余水分在蒸笼内加热15-20分钟,取出后约45-50度外敷于患肢肿胀瘀紫处,用一次性中单包裹,防止中药污染床单位。同时避开手术切口敷料位置,20-30分钟取下。观察组采用中药封包;对照组采用湿热毛巾外敷,外敷温度基本相同。
1.2.2观察方法。用记号笔标记测量部位,用标尺法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比测量健患侧肢体肿胀状况,并做好记录。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肿胀消除程度及天数为指标进行疗效评定。显效:肿胀治疗前后肢体差值≤0.2cm,消肿时间小于3d。有效:肿胀治疗前后肢体差值0.4~0.8cm,消肿时间3~6d。无效:肿胀肢体治疗前后肢体差值≥0.9cm,消肿时间大于6d。
2结果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3讨论
肿胀是因为骨折术后体液渗出、血管损伤出血、炎症反应,以及疼痛引起的肌泵作用下降和反射性肌肉痉挛,造成淋巴和静脉回流受阻或缓慢而引起的。
中药封包治疗骨折术后肿胀时还要配合全面有效的护理。骨折术后,要保持床单元整洁及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注意个人卫生。病房每日通风换气2次,保持病室空气清新。观察患者体温变化、伤口有无红肿。医护人员治疗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防止感染的发生。本组150例无1例发生感染。
注意观察患肢的疼痛及末梢血运及感觉,皮肤过敏时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外敷过程中避开皮肤破损处。功能锻炼可以消除肢体肿胀,减轻肌肉萎缩。鼓励患者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防止肺部感染、压疮、关节僵硬、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两组病例均于治疗1疗程后按上述标准评定疗效,中药封包治疗综合了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及热效应的作用,有效的促使了炎症的吸收、瘀血的消散,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效果优于湿热毛巾外敷治疗。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畅居.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18例临床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2010,23(06):643-644
网络封包 第6篇
关键词:寻常疣,干扰素凝胶,液氮冷冻
手足寻常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 (HPV) 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 临床治疗方法较多, 但疗效及副反应不一。我科对部分手足寻常疣患者采用干扰素凝胶封包及局部液氮冷冻治疗,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201 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科门诊就诊且1个月内未接受其他治疗的寻常疣患者130例。患者均符合寻常疣诊断标准[1];皮疹发生于手足部位, 局部皮损完整, 无破溃, 无糖尿病等可能导致冷冻术后表皮恢复差的相关病史, 单个皮损直径0.5~1.5cm。无不愿意配合观察, 有心脏病、糖尿病等相关病史及孕产妇。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液氮冷冻组63例与封包组67例, 两组一般资料接近。
1.2 治疗方法
液氮冷冻组:采用局部液氮冷冻治疗, 常规液氮冷冻笔由专科熟练技师操作。根据皮损情况, 连续液氮笔冷冻3次后间隔5~10分钟, 观察是否出现局部半透明晕环;如未出现再次冷冻1~2次后观察, 直至出现半透明晕环后单次治疗结束。待冷冻处结痂脱落后至门诊复诊, 由临床医师判断疣体是否脱落完全。如未完全脱落予再次冷冻治疗, 直至疣体完全脱落, 3个月内最多冷冻5次。
封包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凝胶夜间封包, 厚层涂抹后使用家用保鲜膜完全封包, 涂抹范围半径应达到或超出皮损半径1cm, 保鲜膜覆盖范围在凝胶涂抹半径扩大1cm以上, 封包后使用医用胶带粘贴固定。间隔约15分钟观察1次皮肤反应, 如出现皮肤发红、发痒立即清洗并冷敷15~20分钟, 必要时皮肤科门诊就诊。根据皮肤反应封包至皮肤发白或1.5小时后拆除, 无需清洗, 每晚1次, 1个月为1疗程。两组每月对比1次, 观察3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疣体完全脱落;显效:疣体消退>70%;无效:皮损缩小<30%。痊愈与显效合计为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 SS 18.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表1)
两组均按要求完成3个疗程治疗。前两个疗程液氮冷冻组有效率分别为88.9% (56/63) 和92.1% (58/63) , 明显高于封包组的46.3% (31/67) 和67.2% (45/67)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6.64、12.2 3, P<0.01) ;到第3个疗程结束时液氮冷冻组有效率96.8% (61/63) 仅略高于封包组的95.5% (64/67)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液氮冷冻组出现局部水疱血疱21例 (33.3%) , 其中10例为大疱, 抽出疱液后局部消毒处理, 至大疱完全干瘪, 其他未做处理, 待其自行吸收结痂脱落。封包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寻常疣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 感染可能与局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手足部位尤其手部每天接触异物较多、受力也较多, 随时可能引起局部表皮损伤后病毒接种引起感染。单纯局部外用药吸收率较低, 手足部位角质层较厚, 手足部位因工作生活等经常接触其他物体可将药膏带走, 更降低了药物的吸收和疗效。采用局部封包后可提高药物吸收率, 同时封包阻止局部汗液和水分的蒸发, 角质层水合程度提高, 表皮通透性增加, 更方便药物的透皮吸收[2]。
寻常疣的病理变化主要为表皮角质层、棘层细胞角化过度和异常增生, 而表现出表皮层肥厚增生[3]。干扰素一方面可诱导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 抑制病毒复制, 同时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及其他免疫调节作用, 抑制病毒侵袭和感染, 抑制HPV感染的上皮细胞增殖[4]。本文结果显示, 前两个疗程封包组有效率均低于液氮冷冻组, 但到第3个疗程结束时两组的有效率已经接近,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液氮冷冻组。说明单纯药物封包治疗虽然见效较慢, 但不良反应少。
临床上对手足寻常疣的治疗常采用损伤性治疗, 见效较快, 但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大, 因局部损伤易出现瘢痕, 损伤后若出现局部感染, 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后遗症。光动力等先进技术虽然疗效佳、副作用小, 但费用高, 且相关技术在基层医院较难开展。单纯药物封包方法虽做法相对麻烦, 但患者可在家中自行操作, 成本较低, 不良反应少,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4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414.
[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4.
[3]单士军.皮肤性病学临床病理图谱[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18.
网络封包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入选标准
年龄18~65岁, 符合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1], 皮损表现为皮肤粗糙肥厚、浸润、脱屑及苔藓化。入选病例须排除在1个月内曾使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者或妊娠、哺乳及计划在治疗期间1月内生育的妇女。
1.2 一般资料
根据入选标准, 共入选患者60例, 均为本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经典型临床表现或组织病理确诊。其中男性34例, 女性26例;年龄18~65岁, 平均年龄47.6岁;病程1~4年不等, 平均2.2年;发病部位, 其中颈后8例, 上肢23例, 下肢25例, 其他部位4例。皮损多为淡红色、肥厚性斑片, 呈苔癣样, 伴剧烈瘙痒。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 每组各30例, 两组患者入选时的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及皮损严重程度比较, 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10%硫磺软膏封包治疗, 对照组采用10%硫磺软膏直接外用治疗, 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 7d为1个疗程, 4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中药软膏封包治疗的具体方法为:①敷药:根据皮损大小, 取面积大小合适的纱布将10%硫磺软膏均匀平摊于纱布, 厚度如一元硬币厚, 四周反折包裹好后, 敷于患处;②封包:使用保鲜膜包裹, 上下左右范围超过敷药纱布, 用1mL注射器扎无数小孔, 紧紧覆盖药膏, 同时以胶布或绷带固定;③局部皮肤加热:采用TDP-CQ型特定电磁波治疗器 (重庆新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在其辐射场作用下, 通过温度调节开关, 将治疗部位皮肤的温度控制在38~40℃之间, 时间约15~20min;④封包治疗时间:首次约1h后揭除药膏和薄膜, 以后可酌情将时间延长至3~5h。
1.4 疗效判定标准
按四级评分法[2]对患者瘙痒程度及皮损情况 (红斑、丘疹、角化、脱屑、浸润及苔藓化) 进行评分并计算积分合计值。四级评分法具体为:0=无, 1=轻度, 2=中度, 3=重度。以积分值减少程度判断疗效, 积分值减少程度= (初诊积分合计-复诊积分合计) /初诊积分合计×100%。积分值减少程度>90%为治愈, 显效为积分值减少程度61%~90%, 有效为积分值减少程度20%~60%, 无效为积分值减少程度<20%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以治愈加显效计算。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13.0进行分析, 各组间年龄、病程采用t检验, 各组间疗效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各组病例的疗效见表l。两组间的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χ2=7.573, P<0.05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未见继发感染现象等严重不良反应, 患者均无严重不适感, 皮疹无加重现象。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l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微皮损边界变红、刺痛现象, 嘱患者用药勿超过边界, 这些症状未予特殊处理后自行缓解。且患者依从性良好。
3 讨论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 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 其临床表现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肥厚性湿疹为特征[1]。湿疹是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病, 约占皮肤科门诊患者的15%~20%左右。因为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故治疗难度大, 特别是肥厚性湿疹, 因其皮损肥厚从而造成外用药物吸收阻碍, 故疗效更差[3]。硫磺软膏是一种皮肤科常用中药制剂, 常用于疥疮、螨虫等皮肤病的治疗, 因硫磺与皮肤接触后变为硫化氢与五磺酸, 可溶解皮肤角质和杀灭皮肤病原真菌, 故亦常用于湿疹的治疗。
如何使药物更好地经皮肤组织吸收, 进入局部发挥明显药理效应, 是肥厚性湿疹治疗的难点之一。通过中药软膏封包治疗, 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 硫磺药物粒子受热, 布朗运动速度加快, 药的温热作用使得药透效应显著增加, 病患局部皮肤血管一定程度扩张, 增加血流量, 改善微循环, 以达到“引药入深走窜”至病灶, 使磁场、红外线温热辐射场与药物有机结合, 同时由于保鲜膜阻止水分的蒸发, 保湿时间长, 药物充分吸收, 疗效增强从而使有效药物成份进入组织发挥治疗效应, 从而达到比直接外用药物更好的疗效[4]。
中药软膏封包治疗重要的是其护理工作, 具体要点如下: (1) 中药封包干热治疗前向患者讲解治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取得患者的同意, 嘱咐患者排空大小便, 协助暴露局部皮肤, 采取耐受的侧卧位或仰卧位, 此过程注意保暖。检查局部皮肤情况, 如皮肤破损、痒感、水肿、感觉异常或传染性皮肤病禁止中药封包治疗; (2) 中药封包加热治疗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对药包温度感觉情况, 严格掌握中药封包温度、时间, 防止烫伤;若感到局部皮肤疼痛难忍或出现小水泡, 应立即停止烫疗, 并采取相应处理;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如神志、面色等, 如出现异常情况, 如胸闷、心慌、头晕等, 应立即停止封包加热治疗, 并卧床休息,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并及时报告医师; (3) 由于保鲜膜不透气, 湿敷、封包时间不能太长。只要纱布已干, 即可取下, 以免影响皮肤血液循环。
总之, 中药硫磺软膏封包治疗肥厚性湿疹疗效显著, 取材方便, 操作简单, 安全可靠, 经济实用,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湿疹诊疗指南 (2011) [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1, 44 (1) :5-6.
[2]李凤春, 杨志波.湿疹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 2008, 14 (2) :95-96.
[3]李广瑞, 杨嗣福, 欧阳恒.湿疹治疗的难点及中医对策[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 9 (4) :253-255.
网络封包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确诊为2型DM并发DPN的患者52例, 男31例, 女21例, 年龄34~69岁, 平均 (52.3±10.3) 岁。诊断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除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及DM急性并发症明显感染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患者将5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26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控制饮食、运动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降糖药物, 使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1、餐后2h血糖<10mmolL-1。合并有血脂异常者予降脂治疗, 合并高血压者予降压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监测两组的血糖、血脂、血压情况。对照组予基础治疗 (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肌肉注射, 1次d-1;维生素B12500μg微量泵泵入, 1次d-1) 。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 辅助空气压力波联合局部封包治疗, 15d为1个疗程。空气压力波选用下肢气套, 根据病情及患者的耐受性, 设定充气压力40~70mmHg (1mmHg=0.133kPa) , 同时治疗两个肢体, 每次30min, 1次d-1。封包治疗根据患者症状不同, 采用不同的药物, 以疼痛为主者使用卡马西平, 以麻木为主者使用654-2, 封包基质使用维生素E霜, 外用塑料薄膜封包。
1.3 疗效判断
周围神经病变症状采用“神经病变症状问卷” (totalsymptomsscore, TSS) 进行评估, 分别于药物治疗前、后对下肢及足部麻木、感觉异常、灼热感、刺痛4项症状的严重程度 (无、轻度、中度、重度) 和发生频率 (偶尔、经常、几乎持续) 进行评分, 分别计为0~3.66分。记录治疗前、后TSS评分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各指标以表示, 采用SPSS 10.0软件统计, 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在年龄、体重指数 (BMI) 、病史及TSS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治疗前后TSS各项评分及总分变化
两组治疗后各项症状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治疗后各项症状评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有明显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3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
3 讨论
DPN是DM的常见并发症[2], 以感觉神经受累较早、肢体疼痛麻木为突出特点, 严重影响患者四肢感觉和运动功能, 并随病程延长而加重。其主要病理改变为神经纤维发生节段性脱髓鞘改变、轴索再生能力受损。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通常认为与代谢紊乱血管病变致神经缺血缺氧[3]、神经生长因子缺乏[4]及氧化应激等有关[5]。DM患者长期高血糖可引起神经内膜毛细血管数量减少,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增生, 基底膜增厚, 管腔狭窄闭塞, 神经内膜微循环改变和血管结构改变使神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神经纤维节段性脱髓鞘、轴索再生能力受损, 引起神经病变[6], 导致肢体出现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烧灼感等。
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利用机械手段对下肢进行间歇序贯阶梯加压, 通过空气波的反复膨胀和收缩作用, 序贯地从足、踝至大腿加压, 使整条腿的压力呈阶梯状 (足底部的压力最高, 大腿部的压力最低) 。这种治疗方式能够迅速增强动脉供血, 扩展活化血管, 减轻血液淤滞, 从而达到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进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状况的目的。同时对静脉壁的直接加压能够释放更多纤维蛋白活性因子进入血液, 从而增强纤溶系统的活性, 还可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壁的应切力, 后者可引起多种反应包括一氧化氮 (NO) 的合成, NO为一种潜在的血管舒张剂, 其可刺激血管的形成[7]。
Richard等[8]使用5%的利多卡因贴片治疗伴有疼痛的DPN患者, 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止痛时间太短。654-2系M受体阻滞剂, 可使平滑肌细胞明显松弛, 并能解除血管 (尤其是微血管) 痉挛, 缓解组织缺氧状态, 达到治疗目的, 但全身使用可抑制腺体分泌并加重排尿困难, 心功能较差的病人因排尿减少循环负荷增加而可能诱发心衰。而封包就是通过衬体将药物包在治疗部位, 使药物充分与患部接触的治疗方法, 通过封包治疗可增加药物与皮肤的接触时间和作用强度, 增加局部药物的经皮吸收率, 减少用药量, 提高临床疗效[9]。总之封包治疗可以更充分地延长两种药物的作用时间, 并避免药物全身使用的副作用, 是更合理的用药方法。
从我们临床疗效来分析, 联合使用空气压力波及局部封包治疗DPN, 治疗后TSS总评分及各项指标评分均下降, 较对照组差异显著, 且无不良反应, 因此我们认为, 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 使用空气压力波联合局部封包治疗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空气压力波联合局部封包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 的疗效。方法:52例确诊为DPN的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治疗, 治疗组在营养神经治疗基础上给予空气压力波联合局部封包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S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各项评分及总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空气压力波联合局部封包治疗对DPN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空气压力波,局部封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 (征求意见稿) [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9, 17 (8) :638-640.
[2]童光焕.糖尿病人的神经系统合并症[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 2004, 2 (8) :242.
[3]KASPYAP A S, ANAND K P, KASHYAP S, et al.Peripher-al neuropathy[J].Lancet, 2004, 364 (9446) :1664.
[4]沈稚舟, 吴松华, 邵福源, 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9, 207-212.
[5]宋利格, 李颖, 周筠, 等.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7, 23 (2) :166-167.
[6]蔡少雄, 向海燕, 圉斌, 等.舒血宁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 23 (1) :77-78.
[7]COOKIE J P.No and angiogenesis[J].Atheroscler Suppl, 2003, 4 (10) :53-60.
[8]RICHARD L B, DAVID N H, STEPHANIE HG.Effeective-ness, tolerability, and impact on quality of the 5%lidocainepatch in diabetic polyneuropathy[J].Arch Neurol, 2004, 31:914-918.
网络封包 第9篇
选择2011-10~2012-05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6例, 诊断要点[1]: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妇科检查。 (1) 下腹痛, 多为隐痛、坠胀性疼痛, 伴腰骶部胀痛、酸痛。常于受凉、受累、性交后及月经期疼痛加重。 (2) 白带增多, 多为淡黄色稀薄白带, 有时呈淡红色血性白带。 (3) 内诊:子宫压痛, 活动受限或固定, 一侧或双侧附件增厚、增粗呈条索状, 明显压痛, 活动多受限。 (4) 一侧或双侧输卵管增粗、积水、包块, 伴或不伴有盆腔积液。 (5) 通过询问病史、超声及实验室检查排除结核性盆腔炎、盆腔肿瘤及阑尾炎等疾病。将符合纳入标准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
2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妇炎康丸 (吉林省中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每次5g, 每日2次。热水袋热敷神阙、中极、关元、气海穴。每天治疗1次, 每次治疗30分钟。10天1疗程。3疗程后观察疗效。嘱患者按时复诊。
2.2 治疗组
治疗组接受常规护理加中药封包治疗, 中药封包制作方法:以妇炎康丸为基础拟定。药物组成:川楝子、延胡索、当归、丹参、香附、赤芍、三棱、土茯苓、芡实、黄柏、苦参、山药, 与粗盐混合后装入大小约为25cm25cm大小的布袋中, 封好袋口。加热方法:放入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出产, 型号为DHG-9023A型的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100℃恒温加热30分钟。药包温度掌握在60~70℃, 用毛巾两层包好, 将药包敷于患者中极、关元、气海穴周围, 用适当力度来回推烫, 烫熨温度以局部有温热感而不烫伤皮肤为度, 温度适时敷于关元穴为中心的各穴之上, 每天治疗1次, 每次治疗30分钟, 药包可重复使用3天。10天1疗程。3疗程后观察疗效。嘱患者按时复诊。
2.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 进行χ2检验。
3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 内诊子宫体及双附件无压痛, B超显示子宫、双附件无异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内诊子宫体及双附件压痛减轻, B超盆腔痞块缩小。无效:临床症状未消失, 内诊子宫及双附件压痛无减轻, B超盆腔痞块无缩小。
3.2 结果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4讨论
慢性盆腔炎属中医妇科“癥瘕”、“不孕”、“腹痛”等病症范畴, 病因多为气滞血瘀, 寒湿、湿热瘀滞而成, 治宜清热祛湿、理气止痛、活血化瘀。现代医学认为, 脐部皮下无脂肪组织, 屏障功能最弱, 皮肤筋膜和腹膜直接相连。脐下分布丰富的血管及大量的淋巴管及神经, 敏感度高, 药物易于穿透。中药热敷法又称烫熨, 这种方法是将药物加热后, 在人体局部或一定的穴位来回慢慢滚熨, 使药力和热力同时自体表毛窍透入经络血脉。妇炎康丸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的功效。方中川楝子、延胡索、香附具有行气、化瘀、止痛的功效, 丹参、当归、赤芍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山药、土茯苓补脾气、生气血, 芡实、黄柏、苦参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神阙、中极、关元、气海穴为任脉腧穴, 中医学认为, 任主胞胎, 任脉经气畅旺, 则月事调和。《甲乙经》称神阙穴为“脐中”, 脐为先天之结蒂, 后天之气舍, 介于中、下焦之间, 又是肾间动气之处, 故神阙穴与脾、胃、肾关系最为密切。气海穴为先天元气汇聚之处, 主治“脏气虚惫, 真气不足, 一切气疾久不差” (《针灸铜人》) ;因此, 气海是治疗一切“气”病的要穴, 可调一身元气, 它具有培补元气、疏利气机之功效, 行气活血。中极可通调冲任脉气, 疏通经气止痛。关元也为保健要穴。在神阙、中极、关元、气海穴外敷温热的中药包, 利用中药药性及皮肤穴位的渗透作用, 以达到到清湿热、消积聚、止疼痛之功效。
本文观察了中药封包热敷神阙、中极、关元、气海穴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总有效率达90.5%。结果表明中药封包热敷神阙、中极、关元、气海穴治疗慢性盆腔炎, 有较好的疗效, 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网络封包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