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人物的化妆与造型
舞台人物的化妆与造型(精选7篇)
舞台人物的化妆与造型 第1篇
关键词:戏剧舞台,化妆,造型,设计
戏剧是由来已久又有深刻内涵的艺术,化妆是这门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通过化妆,能将演员的所有情绪、 特点表现出来。戏剧舞台上的化妆造型与设计不仅要考虑到演员的年龄、性别以及性格特点,而且还必须要涉及到戏剧所蕴含的内容情境、造型设定以及情感起伏等等。
一、戏剧舞台化妆造型的色彩搭配设计
在戏剧舞台的化妆造型中,成功的色彩搭配对于戏剧中角色的塑造有重要的影响。其中,色彩上的调配不仅关乎演员所出演角色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等,还关系到整个舞台的色彩张力、整个剧本表达的主题。
在戏剧舞台中,脸部的化妆造型显得尤为重要,如我们常见的应用于戏剧艺术中的脸谱的设计,脸谱的色彩运用有一定的内容和含义,它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因素,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面貌有很大差别。各种脸谱的不同表现形式, 都是它应该独有的特点,在色彩上有固定的搭配形式,来表现人物的造型,根据个人的不同角色风格,进行不一样的设计创造。比如黑色往往可以表现公正无私的包公,也可以用来表现暴躁、鲁莽、耿直的张飞;红色代表勇敢、坚毅、庄重、忠诚,大多用于血气方刚的人物,关羽就是其中的代表; 对于邪恶、世故、圆滑之人,往往用白色来表现,如曹操。 因此,色彩的不同与搭配是有着深层次意义的。一般而言, 丑脸多是表现阳奉阴违和滑稽搞笑的人物,俊脸多表现刚正不阿、耿直的角色。所以,观众对一定的颜色设计感和配搭有所了解之后,就可以在观看戏剧作品时,对演员的设计感、 颜色搭配感及人物的善良卑鄙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把握了。
除此之外,舞台上要求化妆造型是要依据戏剧演出场所的灯光照明状况进行调节的。戏剧演员如果不化妆,没有一系列的色彩搭配,在强烈的灯光照射下,脸部的色彩会非常暗淡无光,无法演绎出所扮演角色的特点;其次,因为舞台灯光本身的照射就会使演员在不同角度下,有不同的亮度, 所以灯光和妆容是不能够少的,如果没有色彩上妆就会使人感觉演员五官呆滞、面部无表情。因此,通过色彩的化妆调配,可以有效地协调演员的面部色彩,呈现出完美的立体感。
二、戏剧舞台化妆造型的线条搭配设计
造型的线条在舞台妆容上的使用,对戏剧角色中人物设定的脾气个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化妆师将线条搭配综合应用于戏剧舞台化妆中,可以达到提升演员整体妆容的作用。在化妆造型法中,线是塑造角色的重要方式,但是化妆是没有直线的,因为人的面部结构、表情是丰富多彩的,由许多的线条组成的,如眉线、唇线等,即使是画上了直线, 由于灯光照射、本身脸部的造型等方面的因素,也会呈现出立体造型的感觉。
为了使戏剧演员能够与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更加贴近,比如,化妆师在给男士修眉时,需要确定眉头、眉峰、眉尾的位置,再根据男士的本来面貌进行装扮,如果是为了剧情的设计,需要让男士表现出俊美的特质,就需要化妆师把男士的眉毛画得柔美一些,这样方可表现出角色的气质。倘若男演员本身比较眉清目秀,要是让他诠释硬朗的角色的话,就要将眉毛画得坚挺、硬实一些。当然对于男士的鼻子、眼睛和嘴巴也要进行适当调整变化,使脸上的妆容呈现协调一致的效果。当然也要把舞台布置、服装设计以及舞台工具密切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相得益彰的效果。化妆师不宜给角色设计过于复杂的妆容,这样很可能会影响最终的表现效果。
三、戏剧舞台化妆造型的个性化形象设计
个性的创造与设计正是完全符合戏剧中的妆容表现。形象设计存在的意义在于通过妆型、发型、服饰、体态等,来反映这个戏剧演员所要表达的内在东西。其中,化妆造型设计是形象设计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形象设计最终达到美的效果,一方面在于它与人的自然形体融为一体,表现戏剧演员扮演人物的外在美;同时它又与人的个性、觉悟、喜好等有密切联系,彰显戏中人物心灵的善良和美。而正好心灵的美好往往又能在外在的事物表现上得出最高境界的呈现。
在戏剧舞台化妆造型中,将个人的角色形象同舞台上所呈现的东西完全结合起来,达到相得益彰的状态,才是最具有个性、最独具特色的表现风格。形象设计在化妆造型中的体现绝对是锦上添花,最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妆容, 适合舞台角色的妆容,足以表现角色人物的性格特性。所有的人在做角色的自我形象设计的过程中,会意识到其实化妆造型设计是人类智慧和创造的结晶,是要依据角色的不同特性来设计的个性化装扮。有些优点也许就是戏中角色的特性所在,必须要有个性化的设计与装扮,有些地方需要展现出来,有些地方则需要避免,这就是为了配合角色、故事的进行,是化妆与设计的奇妙之处。
在戏剧舞台化妆造型与设计中,需要全面掌握相关技术要点,才能够达到预期的妆容适合舞台的效果。戏剧作为长久发展并且经久不衰的艺术门类,其妆容设计必须要遵守规定的艺术表现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为戏剧这一国粹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霜.浅议戏剧舞台化妆造型与设计[J].青年文学,2011,(12):62.
舞台人物的化妆与造型 第2篇
话说当年《西游记》导演杨洁筹拍该剧之初四处聘请各路“神仙”,化装造型她首先想到了业界大腕王希钟。于是杨洁从中央电视台赶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但却路遇著名导演凌子风,得知他将要筹拍电影版《西游记》。所幸的是,凌子風在化装造型上打算高薪聘请美国的造型师,于是乎怕凌子风跟自己抢用王希钟的杨洁赶紧说: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钱,人物造型我就找你们的王希钟了!
但是,虽然杨洁中意王希钟,但北京电影制片厂却不放王希钟。谈及那段往事,王希钟回忆说:“杨洁要拍《西游记》,造型首先想到的就是我,我当然高兴了,这等好事到哪里找啊?太难得了。但是当时电影制片厂里的领导因为还有其他的拍摄计划,所以不同意我参加电视剧的拍摄。后来我就跟杨洁商量,我能否不跟剧组出外景拍摄,而只是自己在家里做好造型,让学生到现场去化装。杨洁非常同意我的建议,就这样,我那一段时间每天一下班,就立即回家研究《西游记》的人物造型,一个月时间,我就翻出60个模子,相当于一天两个。”
在《西游记》中,王希钟说最花脑力的还是“猴”。孙悟空到底是应该像猴多一点,还是应该像人多一点?这个问题在王希钟的脑袋里盘桓了不知道有多久。太像猴就怕没有美感,太像人就怕没有猴的感觉。左思右想,试验来试验去,还是要在人与猴、美与丑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点”。王希钟总算有了个眉目:鼻子要像人,因为猴子的鼻子有点不雅观;嘴巴要像猴,带点雷公嘴的形状,但不能像猴嘴那么豁;眼睛要像人,猴的眼睛太凹了;额头要像猴;脸部要像人,突出一定的皮肤质感,猴脸皱纹偏多,有失美猴王的美誉。还有毛发造型的问题。我们一般看到的猴都是恒猴,脸形尖瘦,毛发比较稀疏,色泽灰暗,不太合适。经过几番考察比对,王希钟决定用金丝猴的毛色和密度来设计孙悟空的毛发式样。
在《西游记》中,王希钟几乎调动了几十年的生活积累和对养育他的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大胆地提出用硫化乳胶制作假脸,用真假脸结合的办法塑造了活泼可爱,集人、神、猴一体的齐天大圣的造型;此外还有猪八戒的肚子,龙王爷的龙头都是用硫化乳胶做的,效果令人满意。
舞台化妆造型设计与体会 第3篇
关键词:舞台戏剧,化妆造型,设计
化妆造型与设计包括舞台戏剧化妆、影视化妆和生活化妆等。舞台化妆来源于生活,但是比生活化妆更高一筹。舞台化妆是以视觉效果来给人印象,舞台妆要综合考虑舞台的表演风格、舞台剧的表演形式、剧情里的角色和舞台的灯光、布景等方面因素。舞剧的人物化妆造型设计与戏剧人物造型设计一致,要以独到的设计形式去塑造符合戏剧风格的人物形象,所以做好人物化妆造型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舞剧化妆作为“形象构成”的一个重要元素,是舞剧的一种语言。化妆师的工作也是在创造舞剧语言。这种语言的内涵是丰富的,含义是深刻的。舞剧化妆作为造型的元素,成为舞剧的一种语言,有着一般文字语言所不可比拟的作用。优秀的人物造型能够使人产生联想,联想到社会,联想到人生。这样的艺术形象必然具有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它的社会性、哲理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化妆造型的任务是调动一切化妆手段,对演员的容貌进行描画、雕琢,塑造出比较准确生动的剧中人物的外部形象,以诱发演员心理、情感、神态等内心世界的变化。通过外部形象的准确刻画,往往能改变演员的气质,以便与剧中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气质风度相一致。这样的化妆造型可以说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界。下面对舞剧的人物化妆造型设计的把握进行讨论分析:
一、根据演员特征进行人物化妆造型
现代舞台上最常见的化妆手法是结构妆。这种妆容着重精雕脸部立体感,化妆时将眉毛挑高,露出眉骨,然后在眉骨上涂淡色,增加明度,用腮红把脸型修饰得削瘦立体,鼻影尽量把鼻梁拉长、拉高以凸显五官。结构妆通过立体塑造,加强脸部立体感,使五官结构清晰,非常适合舞台上远距离的视觉效果。但是每个演员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脸部特征,化妆造型的工作人员要善于发现演员脸部的优劣之处,根据剧中人物角色的需要,合理运用不同的化妆手法,而不能一概在舞台上都用结构妆手法,按固定的模式进行化妆造型。结构妆是舞台妆的基础手法,在这基础之上,研究并准确把握演员不同的脸部特征,通过化妆技能,将演员化妆成轮廓清晰、五官和谐、个性鲜明,最终达到剧本中所扮演的角色要求,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
二、按剧情需要进行合理的化妆造型设计
剧本是一剧之本,舞剧的人物化妆造型设计必须根据剧本所规定的情节进行二度创作。首先须深刻研究剧本所提供的一切信息,了解时代背景,确定剧本的类型,要向观众叙述什么故事,说明什么问题;然后确定化妆造型设计和剧情一致的初步范围;接着根据导演的要求和指令领会导演的表现意图;然后再进入化妆造型设计的创作领域。
三、保证演员妆面清晰整洁
妆面的整洁,就是指妆面的干净、和谐统一。干净是说演员面部的色彩要均匀清晰。统一是说面部的色块、线条、五官的描绘要自然和谐。在舞剧中,演员距离观众较远,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动态,为了使演员的脸更立体更有色彩,往往会在化妆造型时强调脸部的明暗关系、色彩关系。这就要讲究用色适度、掌握不同色块间的自然衔接,是保证演员妆面清晰整洁的基础。清晰整洁的妆面也是增加剧中人物艺术美感的重要因素。
四、与灯光、服装等紧密配合
舞剧艺术是一门集编导、演员舞蹈、音乐、美术、灯光、服装、化妆、道具等众多艺术元素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化妆造型,在创作设计时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与各门类的关联性。尤其是作为舞台美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舞台布景、灯光、服装紧密相联。因此,在人物化妆造型时,首先要根据导演的整体要求,与其他部门的创作人员进行艺术构思方面的交流沟通,以达到表现风格上的一致。在实际舞台演出过程中,还要根据现场的客观条件,进行灵活应对,和相关部门协调,最终统一于导演的总体艺术风格,为演员更好地塑造人物角色创造最好的条件。舞剧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来演绎剧作,在其呈现出的面貌中必然处处被打上创作者个性的烙印。化妆造型设计,其任务一方面力求探索一种足以表现作品内容与形式特征的外部演绎形式,另一方面要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舞蹈的风格,探索典型而有力的人物造型样式,并使其个性鲜明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五、性格造型一般指人物外形的个性特征比较鲜明的化妆造型
或者换一种说法,就是通过化妆手段,使演员的面孔改型很大,甚至看不出演员的本来面貌,而使之融入角色的一种化妆。这就并不指性格而言,还应包含阶级的、时代的、社会的等等特点所给予人物外形的不同特征。所以,性格妆的造型形象,是具有阶级性、时代性以及与人物的性格、身份、地位及人生命运等特征有关的鲜明性的。人物性格的外在表现是非常复杂的现象,从来没有固定的模式。艺术家凭着长期的生活积累和对生活的感受;凭着长期的创作实践和审美实践而建立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素质;凭着自己的特殊的艺术感觉和形象思维活动,发现和创造出与人物外在特征相统一的人物性格特征。银幕上一个典型人物的创造,需要多方面的塑造和刻画,性格妆造型则是这诸多因素中不可缺少的和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就在于性格的刻画总是体现时代、社会和阶级的特征,具有很大的概括性,“对生活的现实有所涵盖,对实践的历史有所提示。”不仅有审美的功能,也有认识的功能。为使人物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经常运用各种细节手段,如改变头型结构、五官比例、皮肤色质以及运用须发造型、装饰物件等,以增强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其中包括生理现象的细节、社会环境的细节、生活经历的细节、风俗习惯的细节、趣味爱好的细节以及文化教养、环境熏陶等所赋予人的外部特征等。人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环境里,接受不同的文化教养,受到不同的熏陶,形成了各自的情趣和爱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不同风俗习惯。风俗习惯,趣味爱好都是艺术家为刻画人物而苦心探索的领域,以便准确地描写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的、时代的、地区的、民族的特征。譬如,发式、胡型、装饰打扮等等,除了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之外,对表现时代特点、地区特点、民族特点等,都是十分重要且具有表现力的细节。
生活像广阔浩瀚的大海,纷繁复杂,变化无穷。我们是搞人物造型的,就应该观察、研究各种各样的人、形形色色的人。从大处看时代的不同,由于经济、文化、政治、道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必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赋予人以时代的精神面貌、思想状态,并且外化为行动、习惯、语言,以至于穿戴打扮。社会地位不同的人,由于经济条件、文化教养等等的差别,也会具有不同的阶级烙印和职业的以及其他方面不同的特征。人的性格各种各样,我们就是要探究各个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有着不同的社会关系,怎样形成了不同的性格。人的性格既有先天的一贯性,又会具有不同经历所留下的各种明显的变化。性格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外部特征。
六、结语
总的来说,要做到符合舞剧内容的人物造型设计,要靠我们自己去摸索。对一部舞剧人物进行化妆造型设计时,要先把握整体形色,使用现代艺术的手法去探索,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见解加入进去,巴尔扎克对人的面容有过十分精彩的比喻:“那就像一片干涸了的湖底,从中可以看到所有养育过它的一切的遗迹。”性格妆造型就是要充分运用这“一切源泉的遗迹”,塑造出容貌各异,神情气质不同,特定经历不同的形象。一个人的性格、气质、修养、思想感情等等,都会不同程度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在容貌上。把角色内部最本质、最性格化的特征显示在演员的外形上,是性格妆造型的主要任务,使其高于生活,用艺术家所具有穿透力的眼光去表达真实的内在,去除多余的浮躁和假象,在艺术处理后还舞台一份本真。
参考文献
[1]金艳茹.浅谈舞台化妆造型艺术[J].东方艺术,2009,(06).
舞台化妆造型设计探讨 第4篇
一、戏剧舞台化妆造型艺术的特点
化妆是帮助演员塑造准确、生动的人物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戏剧艺术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舞台化妆造型设计不仅要根据演员的年龄、身份以及个性特点, 而且还要参考戏剧所要表现的主题、规定情境以及矛盾冲突等。
在戏剧艺术中, 化妆是塑造戏剧人物的一种重要手段, 既包括对演员的面部、头部以及全身进行夸张性地改造, 又有利于演员进行各种角色的替换, 从而有效地增强戏剧的造型表现力。演员本身的外貌往往与戏剧作品中的角色要求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需要化妆师根据演员的特点和戏剧角色的特征进行改造。比如一个青年人需要扮演老年人, 一个男人要扮演花旦, 都需要化妆师在演员的脸上进行改造。
同时, 戏剧舞台化妆造型还需要根据戏剧演出场所的灯光照明的要求进行调整[2]。如果戏剧作品是在灯光下演出, 就需要通过适当地化妆, 以更好地帮助演员塑造面部立体感。作为化妆师, 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化妆师通过对发型、服饰以及体态等表象性的东西进行不同的搭配和组合, 从而有效地反映形象的内在本质。戏剧舞台化妆造型需要对演员的所有与形象相关的要素进行不同的设计, 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借助视觉冲击, 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戏剧舞台化妆造型的相关要点探讨
戏剧舞台化妆造型是一门形象设计的科学, 涉及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3]。比如心理学、美学、色彩学、化妆造型设计以及服装设计等。在舞台化妆造型中需要掌握一些要点, 才能够更好地符合戏剧演出的要求。
(一) 舞台化妆造型中色彩的应用
色彩的搭配是否合理对戏剧演员的造型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 色彩的应用不仅需要和戏剧演员的个性特点相符合, 而且还需要和戏剧舞台表现的主题和内容相呼应。
在戏剧中, 对时空和人物外部形象、表演动作以及各种唱腔等都有独特表现程式。如戏剧艺术中的脸谱的应用, 脸谱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面貌截然不同。脸谱的色彩无论如何变化, 都要保持五官的立体感, 同时在人体的肤质颜色可以进行色彩的调节。比如关羽的红脸、关平的红白相间、周仓的黑脸等。通过对不同的颜色进行调和, 从而构成了一系列人物形象的肤色。同时, 色彩还可以对戏剧作品中的人物品质进行塑造。如, 关羽的红脸表示忠贞义气, 曹操白脸象征着奸诈狡猾。各种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内涵。通常, 丑脸多表示阿谀奉承和幽默滑稽的角色, 俊脸多表示正直、精明强干的角色。因此, 观众在欣赏戏剧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对演员的造型既可以对人物的美丑善恶和性格特点进行准确地判断, 同时对改善戏剧作品的艺术效果也具有积极意义。
(二) 舞台化妆造型中线条的应用
线条的运用对刻画人物的性格具有一定的作用。化妆师对各种线条的综合运用, 可以提升演员的整体妆容的效果。尤其是人的面部结构都是由许多不同的线条组成。比如眉线、眼线、唇线等。
为了使演员能够与剧中的人物形象更加吻合, 化妆师采用长眉, 长眉的线条粗、平、带有棱角, 眼睛的眼睑部分加长、加宽, 从而更加符合俊美的特质。男主角演员本人是属于现代青年的形象, 为了能够更好地符合剧中人物表演需要, 化妆师在选用颜色较深的底色基础上, 对其眉毛进行了稍微的修建, 同时保留眼睛和嘴唇的大致轮廓线条, 以更好地同布景、服装和道具融为一体, 贴近舞台的效果, 如果线条的造型过于复杂, 就会严重地影响演员的整体造型艺术效果。
(三) 舞台化妆造型中点的应用
点是整个面部化妆造型的核心, 对演员的眼睛、眉毛、鼻子以及唇部等各个部位的有机组合, 从而提高整个面部的整体效果。化妆师可以先勾画眼睛, 再勾画眉子, 依次画出嘴岔、鼻毛和眼线。这些不同点的变化可以营造不同的效果。比如, 戏剧曹操角色的勾三角眼用意。三角眼是指人在看周围的人物和思考的时候, 眼珠会往上翻, 眉心会稍微皱起, 眼梢自然低落状态, 因而较好地表现善于算计的人物形象。其中, 中年曹操勾的贴近发髻旁, 老年的曹操形象则比中年的勾法稍微低。
综上所述, 戏剧舞台化妆造型设计中需要充分地掌握相关技术要点, 才能够达到预期的舞台效果。同时, 作为一门艺术, 戏剧舞台化妆造型设计还要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 才能够更好地为戏剧艺术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敏, 试谈戏剧艺术的化妆造型设计[J], 剧影月报.2011, 10 (09) :13.
[2]吴霜, 浅议戏剧舞台化妆造型与设计[J], 青年文学家.2011.
电视舞台化妆造型探析 第5篇
1 电视舞台化妆造型的作用
化妆造型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例如色彩学、美学以及服饰学等,这对化妆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化妆师在设计造型时,需要以演员的性格特点为依据,再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色彩搭配学和造型艺术技巧,化妆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形象塑造。如果塑造出的人物形象深受观众喜爱,那就说明造型成功了,化妆造型的艺术性就是通过作品的视觉形象所体现出来的[1]。艺术风格、造型语言、作品形态、表现技巧和体裁样式,构成了化妆造型的艺术,生动的造型能使演员在表演时显得更得体,还可以增强演员的自信心,使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2 电视舞台化妆造型中存在的问题
2.1 人物自身特点缺乏表现力
化妆师在化妆以及搭配服饰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将人物的性格特点与生活环境紧密联系起来,仅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塑造电视舞台造型[2],就会使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不真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化妆师在造型之前需要详细了解剧本中的人物,这样才能准确塑造出人物形象。
2.2 电视舞台表演的多变性
环境不同,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也要不同。化妆师可以运用化妆技巧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就像我们每天打开电视,我们会发现主持人的妆容往往都比较自然、清新,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化妆师需要根据节目主持人的气质及性格特点、场地灯光等,塑造出符合观众审美的人物形象。主持人在报道新闻时,代表的是新闻的真实性,化妆师就要针对这些问题,选择合适的妆容,这样才能使观众对节目产生信任感。例如,在一部电视剧中,如果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一位非常朴素的中年妇女,化妆师在做造型时,所使用的服饰以及所画妆容都要符合朴素这两个字,不能给演员化浓妆、染指甲油以及穿颜色鲜艳的服装。演员的造型要适应不同的环境,从而产生不同的舞台效果,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逼真,化妆师可以借助一些配饰,使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电视化妆会要求化妆师把韵、色、形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核心,也是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一步,这需要化妆师不断学习新的化妆技术,塑造出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
3 电视舞台化妆造型
我们只有掌握好化妆造型的构成要素,才能塑造好人物形象,化妆造型的构成要素与化妆师的艺术修养和化妆功底是紧密联系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3.1 演员面部形状排列重要性
化妆师在给演员化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眼、眉、鼻、唇的造型,这些部位的造型效果直接决定了妆容成功与否。因此,化妆师一定要将演员这几个部位的面积和形状进行排列,保证演员妆容与人物性格和谐一致。
3.2 确保色彩运用有效性
色彩的合理运用是电视舞台造型对化妆师的要求,只有合理运用色彩,化妆师才能做出一个好造型,而且,化妆师还可以通过色彩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同时,还需要注意将明度、色相和纯度这三点完美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使演员的妆容看起来更协调。
3.3 妆容线条的重要性
化妆师一定要把握好妆容的线条,因为这是体现化妆造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化妆师利用曲线、直线以及波浪线等,针对不同的人物形象进行合理的搭配,从而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
3.4 演员服装搭配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电视舞台化妆造型不仅包括演员的面部妆容,还有演员的服装搭配。为了使演员的妆容和服饰能够融合在一起,化妆师可以先搭配演员的服饰,通过服饰来调整演员的妆容,使其形成一个整体,这样就不会出现演员整体形象和风格过于单调等问题,从而使演员的服饰与妆容能完美融合在一起。
4 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舞台化妆造型一定要根据演员的性格、饰演的角色以及自身特点和所处环境进行塑造,不能只是追求面部好看。这就需要化妆师不但要提高自己的化妆技巧,还需要对演员所饰演的角色有一定的了解,将人物的性格特点体现在妆容中,这样才能创造出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同时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视舞台艺术也加快了发展的脚步,电视舞台的造型变得更加时尚。一般来说,舞台化妆造型与人物形象紧密联系,这就使我们对电视舞台化妆造型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主要阐述了电视舞台化妆造型的作用,并探讨了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电视舞台,化妆造型,探讨
参考文献
[1]徐淑琳.电视舞台化妆造型的相关问题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5(4).
浅析戏剧舞台中油彩化妆造型的使用 第6篇
现代的化妆含义是指为了适应演出的需要, 根据角色的身份、年龄、性格、民族和职业特点等, 使用油彩、脂粉、毛发制品等特殊材料把演员装扮成特定的角色或给演员作面容上的修饰, 塑造角色形象。化妆是戏剧、电影等表演艺术的造型手段之一。
舞台化妆具有与其他化妆类型不同的特点:1. 舞台化妆通过人造的典型环境展现;2. 观众是在距舞台一定距离的位置上用肉眼直接观赏。
化妆按照不同类型可以分为儿童剧化妆、歌舞化妆、戏曲化妆、戏剧化妆和T台化妆五大类。戏剧舞台化妆主要是指话剧舞台的化妆, 是对演员须发、头饰、面容以及其他肢体加以装饰以期帮助演员塑造出更加准确、生动的角色。
戏剧舞台化妆造型根据使用特殊材料和操作工艺流程的不同, 又可分为:油彩化妆造型、毛发化妆造型和塑型粘贴。但由于塑型粘贴会增加舞台表演的负担, 影响演员充分发挥演技和展现实力, 故在戏剧舞台表演上使用得并不多。各种戏剧舞台化妆技法能够相互渗透和取长补短, 才构成了现代戏剧舞台化妆造型技术的系统性、统一性和完整性。
现代油彩化妆造型, 一般是通过调和不同颜色油彩在演员面部进行描绘, 以展现色彩、线条和明暗的对比, 再借助舞台灯光的调节, 利用舞台与观众之间一定的空间距离造成的视错觉, 从而成功地塑造角色的形象。油彩化妆造型是戏剧化妆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 是根据表演的内容、风格和演员外形条件, 对演员进行形象塑造以符合剧本的角色需要。
二、油彩化妆造型的发展
德国演员卡尔·波登在1849 年曾经尝试使用油脂性化妆颜料进行舞台表演的试妆。至此, 一直到1880 年以后, 油彩化妆造型才流行于戏剧界。
进入20 世纪, 国内现代戏剧流派已有多种, 形式精彩纷呈, 化妆形态也更趋多样化。国内的话剧在油彩化妆造型艺术上接受了很多外来技术流派的影响。当代新戏剧运动的杰出人物袁牧之曾经写过《戏剧化妆》一书 (1931) , 书里详细地介绍了油彩化妆法。从20 世纪50 年代起, 国内最早的戏剧学院比如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培养了一大批戏剧专业化妆造型的人才, 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专业化妆师队伍。
三、油彩化妆造型的作用
一是以美化舞台演员仪表妆容为目的, 如歌舞曲艺演出中化妆;二是以成功塑造角色为目的, 如在话剧、歌舞剧以及戏曲中。后一种化妆需要根据剧本导演和剧种的要求, 尽量缩小或弥补演员与角色在外形条件上的差距。
四、油彩化妆造型的手法和样式
由于剧本和导演要求的不同, 化妆的手法和样式也各有千秋, 由此产生的戏剧效果也各不相同。在古希腊露天剧场表演中还要求使用表情夸张的面具以增强戏剧的效果。到了现代, 大多数的舞台表演被搬到了室内, 使得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空间距离大大缩小, 这就要求化妆造型更加生活化、更加精细。
五、舞台化妆的技术的使用
(一) 舞台化妆创作过程。化妆师首先要对剧本进行了解, 其次要对演员本身的身形情况进行了解, 把握导演要求的风格是写实性的、写意性的还是抽象性的, 根据风格的体现进行前期绘制设计图的工作, 最后进行试妆和演出。
(二) 与舞美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舞台化妆要求的技术性要比其他文艺表演类型较强, 要掌握很好的化妆技巧和具备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舞美各个部门的配合:1. 与服装的配合;2. 与舞台的配合;3. 与灯光的配合。舞台化妆造型效果在特殊的灯光下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 光色与光源的改变也会直接影响化妆色调深浅浓淡所呈现的效果, 所以各部门的配合要协调。
(三) 油彩化妆造型的程序。1. 润肤;2. 涂底色, 用笔点脸, 需要根据肤色调整油彩, 要有立体层次感, 油彩的颜色要纯净;3. 打鼻侧影, 要选择深棕色加适量的橄榄绿, 颜色的强烈明暗程度要根据舞台效果的需要;4. 眼影的选择以棕色系最为合适, 同时要根据整体服装颜色来调整眼影色;5. 画眼线, 注意下眼线一般不画全, 大烟熏除外;6. 画眉毛, 采用深棕加橄榄绿的颜色最佳;7. 上唇色, 颜色应该与眼影、腮红相协调。
电视舞台化妆造型设计要点探析 第7篇
一、电视舞台化妆造型的意义
化妆造型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性工作, 它涉及了美术、美学、色彩学、服饰学等各个领域。化妆造型的设计就是依据审美想象和审美经验, 根据演员的特质, 运用色彩的搭配和造型艺术技巧, 发挥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对人物进行艺术美的创作。化妆造型是否成功在于与作品要求的契合度, 是否最大程度的展现作品的形神。而化妆造型的艺术性主要是通过作品的视觉形象所反映出来的, 这种视觉形象便是化妆造型作品的艺术形成。确切的说, 化妆造型的艺术形成包含表现技巧、作品的组织、艺术风格、体裁样式、造型语言和作品形态等。其中的造型包括了化妆作品的点、线、形、色等表现手段, 准确、生动的造型可以使演员在表演时显得更加和谐得体。同时, 在表演时良好的妆容搭配得体的造型会提升演员的自信, 因此可以说化妆造型直接决定着舞台人物的艺术形成。
二、电视舞台化妆造型的构成要素
电视舞台化妆造型师在进行化妆工作时经会常注重色彩的搭配效果, 化妆造型的比例等问题。而这些问题能否顺利解决也体现出化妆师的理论功底和艺术修养。扎实深厚了理论功底和艺术修养能够知道实践。因此, 在化妆实践中,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妆师一定要熟知化妆造型的构成要素, 具体来说, 电视舞台化妆造型的构成要素主要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色彩的运用。可以说色彩的运用是造型成功的关键因素。色彩主要包括色相、明度和纯度。一个化妆师要充分把握三者的运用程度以及搭配规律和方法, 注意色彩的协调和对比, 并且灵活运用。二是把握好点, 这里的点包括模特的眉、眼、唇、鼻等, 即把握好点的形状、面积以及排列等来表现妆容韵律和规则感。三是把握好化妆结构中的线条。线条是造型艺术基本要素, 在运用时一定要因人而异, 线条的不同代表形象的不同, 要在实践中把握好横直线、竖直线、曲线、波浪线、弧形线的运用, 在其中的搭配上注意整体的搭配风格, 一定不要过于单调和复杂。四是造型的整体把握。造型可以针对模特原有的形态的体积、结构、比例等进行整体的调整, 来达到一种完美的状态, 使化妆过程中的点、线、面得到有机的结合。在造型过程中要注意对局部体积、质量进行适当的分配, 从而使得局部与整体进行有机的结合。
三、电视舞台化妆造型实践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演员是舞台艺术的主体, 演员通过运用语言、音乐、舞蹈等来表现舞台人物内在的思想、性格和形象, 而除了演员内在的表演以外, 舞台人物外在表现形式, 即人物面貌等外部特征则主要通过化妆艺术来体现。因此, 舞台化妆造型也就自然有别于其它化妆造型形式, 在实践过程中要遵循以下要点。
在舞台化妆造型中, 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化妆一定要以舞台演员的特性特点来确定演员的外貌特征, 切忌脱离人物的特点以及生活, 主观臆断式的对人物进行化妆造型, 从而使舞台演员所要表演的人物不能充分体现人物特征, 甚至不伦不类。因此, 化妆前化妆师一定要对剧本有一个详实深入的了解, 积极了解相关的知识和背景, 以帮助化妆师能够准确的把握舞台人物的外部特征, 更加准确的完成剧本人物的塑造。
在进行舞台化妆的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运用技巧来适应不同条件的舞台表演。在舞台表演时, 演员的妆扮常常受到场地以及环境的限制从而造成其效果的差异。因此, 在进行舞台化妆时, 化妆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舞台的场地和环境 (例如灯管色彩、强弱、温度、风向等条件) 的限制所带来的化妆效果的差异, 以及服饰、配饰以及其他人物的衬托作用。
与舞台化妆有所区别, 电视化妆要把形、色、韵有机的结合起来。如果说, 舞台化妆是借助色彩来夸张的表现人物角色, 所造人物形象的话, 电视化妆则更趋向于生活化, 同时也要兼顾电视的艺术特点。以电视主持人为例, 通常情况下, 其化妆要以主持人为主要表现个体, 因此化妆师要充分了解主持人的特点、气质以及在观众中的印象来设计化妆造型, 同时也要充分把握节目的内容和形式, 以及场地和灯光, 有针对性的选择妆容。电视主持人中播音员需要有其本身的职业风格, 因为其形象要代表新闻的真实性, 任何不想当的化妆都会影响其播音的可信性和真实性。与新闻主播的妆容相对应, 综艺娱乐节目的主持人需要一种自然的妆容, 这样才能带给观众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这样也能给观众一种亲和力。
总而言之, 无论是电视化妆造型还是舞台化妆造型, 一定要全方位的分析演员的角色、性格、特点以及所在产地的环境等因素, 而不能是不联系这些情况的单纯的追求面部的漂亮。这就要求化妆师一定要全面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化妆技巧, 必须懂得绘画技术、色彩搭配原理、摄影技巧、发型设计、服装潮流走向以及心理学等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使所造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
摘要:近些年来, 电视和舞台艺术取得了较快发展, 随着电视特写镜头的运用以及细节的展示, 对舞台演员的化妆造型更加趋于真实、细腻。演员是舞台艺术的主体, 其外部特征对于电视舞台人物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说是人物塑造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本研究尝试从化妆造型的内涵、电视舞台化妆造型的构成要素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电视舞台化妆造型进行分析, 以期对电视舞台化妆造型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电视舞台,化妆造型,设计
参考文献
[1]李庆;简述影视化妆造型设计中造型语言的构成要素[J].影视美学.2010年第22期
舞台人物的化妆与造型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