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精选12篇)

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 第1篇

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五年级数学试题

乡(镇)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满分100分

100分钟完卷)

题号

得分

一、填空。

每空1分,(共24分)

1.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8,这个数是(),它的因数有()个,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2.的分数单位是(),它里面有()个这样的单位。

3.在27、46、35、13、12、18、19、120、67、39这些数字中,2的倍数有()个;()是3的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是();奇数有()个,最大的偶数是()。

4.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

5.一个长方体,长9cm,宽5cm,高4cm,它的棱长总和是()cm,表面积是()cm2,体积是()cm3。

6.用72cm长的铁丝焊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模型架,它的体积是()cm3。

7)

()

())

7.把1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长是()米,每份占全长的()。

8.0.25=3÷()=

9.35mL=()L

8.5m3=()dm3

10.把一个长120厘米,宽是60厘米,高是40厘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断判。

(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6分)

()1.大于

且小于的分数只有一个。

()2.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3.假分数大于1,真分数小于1。

()4.长方体同一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5.所有奇数都是质数,所有偶数都是合数。

()6.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96。

三、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面分数中,是假分数是()。

A、B、C、D、2.和的()相同。

A.分数单位

B、分数大小

C、表示的意义

3.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求用多少铁丝,是求长方体的()。

A、表面积

B、体积

C、棱长总和

4.棱长4cm的正方体,切成两个相同的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

A、16cm2

B、32cm2

C、96cm2

5.王老师每天上班8小时,占全天时间的()。

A、B、C、6.一个分数的分子乘以2,分母除以2,分数的大小()。

A、是原来的4倍

B、是原来的C、不变

7.陈林早餐喝了250()牛奶

A、L

B、mL

C.m3

8.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有()个。

A、2

B、1

C、3

9.一个质数的因数个数有()个。

A、1

B、2个

C、无数个

10.18和44的最大公因数是()。

A、1

B、2

C、4

四、先圈出最简分数,再把其它分数约分(12分)

五、先通分,再比较大小(12分)

六、仔细观察,连一连(3分)

从上面看

从正面看

从右面看

七、实践运用(33分)

1.某小学新招了一些学生,不到100人,在第一周的军训中,他们刚好能站成5列或7列,这些学生最多有多少人?(4分)

2.一个长方体广告灯箱的长是5m,宽是0.5m,高是3m。灯箱的框架(棱)用铝条镶嵌,至少需要多少米铝条?(4分)

3.一个长方体形食品盒,长20cm,宽15cm,高30cm。要在食品盒的四周贴商标纸,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分)

4.老师准备了18个笔记本、12支笔发给获奖的学生,要求每位学生的奖品数量的相同,而且正好发完,最多几人获奖?每人获得的笔记本和笔各是多少?(6分)

5.用一块棱长为8cm的正方体橡皮泥,捏成长4cm,宽2cm,高4cm,的长方体,可以捏成多少个这样的长方体?(6分)

6.在一个长为15cm,宽为12cm,高为6cm的空玻璃缸里,放置一个棱长为10cm装满水的正方体玻璃缸,然后再将一个棱长为8cm的正方体铁块完全放入正方体玻璃缸中,使水溢出,流入长方体的玻璃缸中,请问这时长方体玻璃缸的水的高度多少cm?(8分)

棱长8cm

15cm

6cm

12cm

棱长12cm

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 第2篇

1.将5.1千克菜油分装在可装0.8千克的玻璃瓶内,需要准备(       )个玻璃瓶。

2.小兰家养了a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只数的3倍还多2只。养了(      )只白兔。

3. 7.565.4=40.824,由此可以得到:  7565.4 =(      )

75.60.54=(      )        40.824÷5.4=(      )       40.824÷54=(      )

4.1.13.6的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

5.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0.24,其中一个因数是0.3,另一个因数是(   )。

6. 在0. ; 0. ; 0.8 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

7. 3.4560560560是一个(       )小数,用简便的写法可以写成(       )。

8.小王4分钟做100道口算,平均每分钟做(     )题,平均每题花(     )分钟。

9.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5.70,原来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0.小数7.64去掉小数点后,得到的新数比原来的数大(     )倍。

11. 一个循环小数0.ABAB(A、B都是非0自然数),这个数的前20位上的数字和是80,这个循环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2.如果 2X+3Y =11,则4X+6Y =(     )。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每小题2分,共10分)

1.  4.30与4.3的大小相等,精确的程度也相同.           (      )

2.  X = 0 不是方程。                                (      )

3.  当 X=2时,X2与 2X 相等。                        (   )

4.  两个数相除,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      )

5.   5.666666是循环小数。                           (      )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8101=6.8100+6.8是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加法结合律

2.甲乙两个数的和是15.95,甲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乙数,那么甲数是(   ).

A 、1.75     B、1.47     C 、1.45     D 、1.95

3、计算28 0.25,最简便的方法是(     )

A、28 0.5 0.5              B、28 0.2 +28 0.05

C、7 (4 0.25)            D、20 0.25+ 8 0.25

4、0.47÷0.4,商1.1,余数是(     )

A、3      B、0.3      C、0.03      D、0.003

5.五年级有学生m人,六年级比五年级少3人,两班共有学生(    )人。

A、m+3     B、m-3     C、2m+3     D、2m-3

四、计算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02 4.5                   7.86.9+1.26.9+6.9

5.6÷0.25                      12.5162.5

2.计算下面各题。

4.724÷(1.44÷12)                         1.430.67(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00.3-( 75+9.6 ÷0.4)                      7.9÷0.3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解下列方程。

72 -x = 48                     5.9x- 2.4x = 7

4.列式计算.

从七年级期中考试分析学情及对策 第3篇

一、学情分析

本次考试使用的是教科所的试题, 整体衡量, 试卷的质量高, 适合大部分学生使用, 难度系数不大, A卷基础部分超范围的试题有2-3题。按照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及学生的学习基础, A卷及格的学生应该在30人左右, 但是从2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来看, 及格的学生在25人左右。具体分析如下:

A卷中基础题占到80%, 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不够牢固。比如对词汇的考查中, 名词复数:strawberry, peach.考查的目标是重读闭音节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 变y为i再加es, 以ch, sh, s, x结尾的加es。对于这些常规题, 有70%的学生能答对, 30%的学生答不上。再如S dreams!这是课本上的一句话, 但是只有50%的学生能答上。Jenny and Janny go to a r for supper.空格处填的单词是restaurant, 但对于餐馆这个重点单词, 能写上的也只有50%左右。

语法与情景交际这一题中, 考查的知识点有名词单复数、动词、介词、名词;时态考查的是一般现在时态;还有对固定句型和固定短语的考查。但是学生做得还是不够理想。比如, 固定短语有:be different from;on a cold morning;too...for...结构;be in和be out比较与运用。句型有:there be结构;how many句型;would like的一般疑问句的肯定和否定回答对于这些老师经常强调的重点, 学生的得分大部分在16分左右。

句型转换这一题中, 考查的是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否定句。这都是一些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强调和让学生练习的句型结构。

书面表达为以“My Mother”为题写一篇60词左右的短文, 介绍自己的母亲。大部分学生得分在5分左右。

二、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 对于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重点知识理解不透;单词、句型没有掌握;缺乏做题技巧。

掌握词汇应从读音、词义、词性、词形四个方面着手, 但重在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会使用。记单词最好的方法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记忆, 既容易又牢固。

语法与情景交际题型, 固定句型、习惯用语、时态一般是考查的对象。做这一类型的题, 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是十分必要的。关键词法、排除法是常用的方法。比如:There some rice in the bag.A.is B.am C.are D.be.关键词是rice, 它是不可数名词, 所以选A。

书面表达, 建议多写简单句。要具体地区分清时态, 以免混淆。再适当写几句点睛句。比如, 文章最后写上:My motheris a happy housewife.I love her.这样分数就会高一点。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自测题 第4篇

8.3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里最大填( )。

9.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0.在30的因数中,是质数的有( ),是合数的有( )。

11.时钟的指针从“1”顺时针旋转到“3”,旋转了( )€啊?

12.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5厘米,高是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3.把60升水倒入一个棱长为4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水的高度是( )分米。

14.一个分数的分子乘2,分母除以5后是 ,原来这个分数是( )。

15.分母是9的真分数有( )个。

二、当回法官判是非。(5分)

1.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

2.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

3.两个长方体的体积相等,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 )

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 )

5. 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10。 ( )

三、快乐选择。( 6分)

3.用4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如果围成一个正方体,你能求出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吗?

4.一个长方体油箱的容积是7.2L,它的长是25cm,宽是16cm。

(1)这个油箱的高是多少厘米?

(2)如果要做这样一个油箱,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题 第5篇

1.一辆汽车向南行驶了50千米记作“-90千米”,如果记作“+20千米”表示这辆汽车向()行驶了()千米;

2.4角=()元 0.02千米=()米 1.5吨=()千克

2.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4.09米=()米()厘米

3.7.983是()位小数,这个小数中的8表示(),把这个小数精确到百分位约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4.把32080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亿;

5.将5.9写成计数单位是0.01的数是(),将4.0600化简后是();

6.比3.5米少0.5米的是(),7.15比()少0.5,()比5少0.02;

7.若干个△和○按△○○△△○○△△○○△…的规律排列,那么第35个图形是();在这35个图形中,○有()个;

8.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6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如果它的斜边长9厘米,那么斜边上的高是()厘米;

9.南莫小学高年级同学组织了一场象棋友谊赛,共有6名同学参加了比赛,根据比赛规则,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那么,他们一共要赛()场。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在+3和-2中,+3更接近0。…………………………………………()

2.0.2+0.8-0.2+0.8=0……………………………………………………()

3.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4.小数不一定都比整数小。………………………………………………()

5.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4.3,这个小数最大是4.29。……………()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大于0.1而小于0.3的一位小数有()。

① 0个 ② 1个 ③ 9个 ④ 无数个

2.小红按1颗黄珠,1颗蓝珠,2颗红珠,1颗白珠的顺序,穿一串珠子,第47颗珠子是()

①黄珠 ②蓝珠 ③红珠 ④白珠

3.跟1.28×43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① 128×4.3 ② 0.128×43 ③ 12.8×0.43 ④ 128×0.434.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后,()

①面积不变,周长变了。②面积变了,周长不变。

③面积和周长都变了。④面积和周长都没变。

5.右图是在平行线间的三个图形,比较它们的面积()

①三角形大 ②梯形大

③平行四边形大 ④一样大

四、计算题(共37分)。

1.直接写得数(每小题0.5分,共7分)。

⑴0.89-0.25= 1-0.08= 0.048+0.52= 1.5×2= 9.8-8=

0.3+0.67= 3.9+1= 0.081×10= 0.75×100= 20-3.7-7.3=

⑵根据16×14=224,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6×14= 0.16×14= 0.016×14= 160×1.4=

2.列竖式计算(每小题2分)。

12.7+4.32 2-1.92 21.5-20.8

38×0.72 0.312×12 25×1.08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每小题3分)。

14.5+9.56+5.5 3.94-2.48-0.52 7.85+0.34+0.35+1.56

4.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每小题3分)。单位:厘米4 5

4五、操作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今年的12月1日是星期六,2008年 2.下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厘米

元旦是星期();今年12月我们共上 请在方格图中画面积是6平方厘米

课()天。(在下表中填一填)的三角形和梯形各一个。

六、解决问题(第二小题6分,其余每小题5分,共26分)。

1.一只蜗牛从10米深的井底向上爬。第一天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掉下1米;第二天向上爬4米,晚上掉下2米;第三天白天向上爬6米,晚上掉下4米……

⑴请将蜗牛每天爬行的情况用正负数在一表中表示出来。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白天晚上白天晚上白天晚上

()米()米()米()米()米()米

⑵如果蜗牛每天白天都向上爬3米,晚上都掉下来2米,那么,蜗牛几天能爬出井口?

2.小明带3张10元人民币去南莫苏果超市购物,超市部分商品价格如下表:

剪刀书包魔方笔记本钢笔直尺

5.5元17.6元5.8元11.9元6.5元0.5元

⑴如果买一个书包和一本笔记本,小明还剩多少元?(3分)

⑵小明最多可以买几种不同的商品?(请简要写出你的思考过程)(3分)

3.南莫缫丝厂前年用煤23.02吨,去年比前年节约用煤0.78吨,今年估计要比前年节约用煤1.2吨,今年估计用煤多少吨?

4.为了迎接学校田径运动会,南莫小学五⑴班同学用一块长5分米、宽4分米的红色彩纸制作底和高都是10厘米三角形小红旗,最多可以做多少面这样的小红旗?

5.在去年南莫小学的田径运动会上,参加400米决赛的五个人的成绩如下表:

姓名小明小强小华小军小勇

成绩(分钟)1.902.051.952.152.10

名次第()名第()名第()名第()名第()名

⑴请在表格中填上他们各人获得的名次。

⑵学校上届田径运动会冠军比第三名快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北 20

2.0.4 20 1500 230 4 9

3.三 8个0.01 7.98 8.0

4.320800万 32亿

5.5.90 4.06

6.3米 7.65 4.98;

7.○ 18

8.18

49.1

5二、判断题

×,×,×,√,×

三、选择题

②,②,④,①,④,四、计算题(共37分)。

1.直接写得数(每小题0.5分,共7分)。

⑴0.64 0.92 0.568 3 1.8

0.97 4.9 0.81 75 9

⑵22.4 2.24 0.224 22

42.17.02 0.08 0.76 5.76 3.744 27

3.29.56 0.94 10

4.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每小题3分)。单位:厘米

6×3÷2=9(平方厘米)(5+4)×2÷2=9(平方厘米)5×4÷2=10(平方厘米)

五、操作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星期二 21(图略)

2.(略)

六、解决问题(第二小题6分,其余每小题5分,共26分)。

1.⑴ +3-1 +4-2 +6-4 ⑵ 8天

2.⑴ 10*3=30(元)17.6+11.9=29.5(元)30-29.5=0.5(元)或列综合算式解答。

⑵4种 思考过程略

3.23.02-1.2=21.82(吨)

4.5分米=50厘米 4分米=40厘米

10×10÷2=50(平方厘米)50×40=2000(平方厘米)2000÷50=40(面)

5.1 3 2 5 4

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总结 第6篇

常信小学 慕雅蓉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下面我就结合这次考试的情况和我平时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前半学期的工作做个总结。

1、从教学常规方面看:

教案备写方面,能够认真备些所担任课程教案;从作业批阅方面看,能够按质按量批阅作业;从上课情况来看,我认为我个人在上课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授课技能方面,授课方式比较单一,和一些优秀教师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课前备课下的功夫还不够,课前对所授内容思考的还是太少。再就是可能因为经验不丰富,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够。

2、从认识方面看:

学生是参差不齐的。平时教师讲过的内容,哪怕是教师讲了很多遍,也仍会有部分学生掌握得不好。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强弱之分,老师不能认为自己讲了很多遍之后学生就掌握了。我们的头脑中始终应该有这样一种认识:可能还有部分学生对某些内容没有掌握好。认识到这一点,也许我们就会经常去查漏补缺,而不至于怨天尤人。

3、从学生的态度方面看:

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态度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作业方面。有的学生作业虽然能按时按量完成,但书写较差,更谈不上作业的正确率。有的学生作业经常拖拉,不能独立完成,也不能按时完成。对作业的完成不够踏实,比如这次考试中,有许多题目都是配套练习,或者平时联系过的原题,但是好多学生都不能正确解答,这就要让我思考几个问题:平时课后练习做的怎么样,学生真正掌握了没有,他们的作业是不是自己完成的,如果是自己完成的,为什么作业上能做对,而同样的题目出现在试卷上就答不上了?

结合以上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加强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率。一方面要从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到精心做好课前准备,另一方面老师要改革自身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愿意学,乐意学,积极主动地学。

2、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的教育。可以采取集体教育、个别说服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反思 第7篇

尤彰小学

杨淑萍

五年级开学以来,学校举行了一次期中考试。下面我来分析一下这次期中试数学学科考试的情况和自己的一点想法。这次考试的现状:

本次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合格率优秀率不高。通过这次考试,我体会到,在教学中,哪怕是教师对内容讲很多遍,也仍会有部分学生掌握得不好。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强弱之分,我们不能认为自己讲了很多遍之后,学生就记住了、掌握了。我们的头脑中始终应该有这样一根弦:可能还有部分学生对某些内容没有掌握好。有了这根弦,也许我们就会经常去查漏补缺,而不至于怨天尤人。另外,数学知识随着年级增加,数学知识积累,应该愈加深厚,但事实恰恰相反,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基本对以前的知识已经停留在边缘了,有时按进度设计的教案,不得不在现在如此实际的学生面前搁浅,重新探求以前的知识,这也是造成成绩下降的一个方面。

学生的态度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表现的就不够端正。主要表现在作业方面。一部分学生根本不会写作业,另一部分学生作业虽然能按时按量完成,但书写较差,更谈不上作业的正确率。及时也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与家长联系过,但由于水平、知识层次与优生差别太大,自信渐渐失去,学习态度也恶化了。

其次,课堂上学生听课的有效性较差。很多时候我发现班上有很多一部分学生上课听得不认真。虽然,这些学生中并不全是思想开小差的,很多都是不积极参与的,感觉课堂与他无关。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他才能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这次考试上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有些题目已经反复强调过,但仍有部分学生出错。

教学常规方面:首先我们得熟悉自己任教的学科,并积累大量的经验。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把许多自认为很好的经验、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仍掌握不好。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我们把经验、方法讲给学生听了,不等于学生就获得了这个经验、方法,我们必须要有及时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去进行巩固,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要把作业、知识点落到实处。另外,人都有懒惰的天性,要想大部分学生都掌握较好,还得在课堂上、作业上严格要求他们。

自己在教学中的思维较窄,思路不够开阔,不能在教学中做到举一反三,学生在学的时候也学的较死,不能举一反三。

在仅剩的半个学期之中,通过学生和我的共同努力,我希望能把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搞上去,争取提高及格率,优秀率提高一倍。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五年级 数学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47~48页及试一试。【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1、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20÷20= 34+50 = 79-60= 560÷80= 80-45= 800÷200= 20×40 = 68+12 = 9×500= 86-44= 12×30= 33×0+25 =

2、列竖式计算

做好后想一想:你是怎么计算的? 532+46 = 286-76 = 316+58 = 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出示情境图(例1课本图去掉钢笔、小芳)。

小明说:“我买一个讲义夹”,小丽说:“我买一个笔记本”(1)想一想:

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小明和小丽说的,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学生口头列算式,教师板书横式。(2)比较,揭示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

2、自主探究新知。A、明确探究内容。

(学生自由选择一道加法或一道减法算式研究、小组统一意见)

B、自主探究新知。(出示合作学习要求,让学生独立尝试练习,小组交流。)(1)师:小数加法和减法是不是也可以列竖式计算呢?

自由选择一道加法或一道减法算式研究。

(2)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a、请任意一组加法(或减法)组汇报组内研究情况。b、请其它小组同学补充。

c、让学生说说小数加减法怎么计算。d、再请研究减法(或加法)小组汇报。

e、完成例1板书,师生交流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4)

想一想:这两种解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归纳怎样列竖式计算小数加法和减法。

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

4、练习。(根据时间而定)

(1)9.3+6.98 13.52-8.3

(二)教学“试一试”:

1、改情景图为“小明、小芳”的对话情境图

2、师:不一会儿,小芳也来到商店,买了1枝水彩笔。

你从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根据小明和小芳说的,你会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在黑板上纸粘问题)

3、师:想一想怎么列式计算?

①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集体练习。②集体交流(计算结果末尾是“0”的化简)

4、小结: 师:谁能说一说,计算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1)相同点: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都是从低位算起。

(2)不同点:计算整数加减法时,末位对齐,其他数位也就对齐了;而计 算小数加减法时,只有把小数点对齐才能使相同数位对齐。注意点:(1)小数点对齐。

(2)别忘了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小数点。(3)小数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巩固拓展。

1、看谁的眼睛亮

6.81+5.3=1.51 6.81+5.3=11.11 6.81 6.81 + 5.3 +5.3 1.51 11.11

2、找语文书和数学书,两本书一共多少元?哪一种书贵多少元?

3、课堂作业.(根据时间而定)

0.63+1.5= 3.63+0.81= 17.5-4.5= 5.46-0.6=

四、课堂总结。

1、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小数加法和减法)

2、提问:怎样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你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呢?

3、拓展题:

小红在计算13.8加一个一位小数时,数位对错了,计算结果得96.8,这个一位小数是多少?

五、板书设计:

整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

例谈小学数学五年级“圆”的教学 第8篇

一、借助辅助演示,教会学生观察

现实生活充满了神奇而又丰富的图形,走进图形世界应该从实际生活开始.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儿童对图形理解的基础是环绕在他周围的世界,儿童在这个世界中总是会观察与自己位置相关的事务. 所以在进行图形教学时, 应该从小学生生活熟悉的具体的事物开始.

在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学习“圆”时,鉴于他们已经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可以把汽车轮、呼啦圈、手镯等进行实物列举.教师可以借助PPT、几何画板等教学辅助工具来向学生演示,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圆空间上的认识.

例:教师提问:“(出示一个椭圆形的钟面)请大家看,这是一面钟,上面有圆吗? ”学生会回答:“有,钟面就是一个圆”. 也有学生会反驳:“不是,这是椭圆. ”教师就会接着说:“是的,椭圆和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圆很像,但不一样, 那这个钟面上还有圆吗? ”学生会摇着头回答:“没有. ”紧接着教师又会反问:“这个钟面上真的没有圆吗? ”然后边说边利用几何画板演示时针、分针或者秒针旋转一周,然后学生观察到一个隐藏的圆.

二、引导动手操作,激发学生思考

其实,要想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导者,我们就必须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让触觉、视觉、听觉等多感觉器官共同参与,自主探究学习,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

例:教师问:“如果现在请同学们画一个圆,大家是否会画呀? ”学生摇摇头,“要是我们借助圆规,那大家会不会画呀? 下面给同学们一分钟,同桌讨论讨论,然后把圆画在纸上. ”学生自主操作,然后展示成果,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千奇百怪的圆, 还有, 为什么还有同学没有画成圆. 紧接着,教师课堂展示,在黑板上利用圆规,正确地把画圆的步骤教给学生:“抓住圆规的顶端,固定针尖,微微倾斜,旋转一圈. ”

为了让学生们时刻了解圆的结构,教师再次为他们设计“画一画”、“想一想”和“折一折”三个环节进行教学.

1. 画一画:请学生再次拿出圆规,在纸上随意画个圆. 通过这次画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要想画圆就必须先找到一点,这个点对圆非常重要,那这个点在圆的什么位置啊? ”学生答:“中心. ”教师接着问:“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点叫作圆的圆心,我们通常要用字母O表示. ”

2. 想一想: 教师提问:“为什么大家画的圆的大小不一样? 那又是什么影响着圆的大小呢? 同桌间思考讨论一下,请同学回答. ”学生答:“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不一样. ”教师再问:“能用一条线段来表示这段距离吗? ”在同学们画完后同时展示几名同学的作品,问:“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呀? ”学生答:“它们都是从圆心出发,一直画到圆上. ”教师总结:“数学上把一端在圆心、一端在圆上的线段叫作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

3. 折一折:教师:“对于圆,早在2000 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圆,一中同长也’,那谁能为大家解释一下呢? ”学生:“‘一中’,应该是指圆心,‘同长’应该是指半径.”教师:“那么,在圆中除了半径这样的线段同样长以外,还有哪些线段也是同样长的呢? ”学生思考,紧接着教师说:“请大家拿出事先准备的圆片,折一折,量一量,或许你就能找到! ”教师说:“还有哪些线段一样长呢? 我请一名同学给大家说说,并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找到的. ”学生:“把圆片对折,折出一条线段,然后展开,换个方向对折,又折出一条线段,像这样多折几次,每次折出的线段都是同样长的. ”教师:“这样的线段也很特殊, 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作直径,用字母d表示. ”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动手操作过程,使学生印象深刻,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思考,自主探究,不仅很快掌握了圆的基本知识 “圆心”、“半径”和 “直径”,而且能提高学生空间图形能力.

三、提高感知水平,构造完整知识

在学完圆的基本特征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做进一步的延伸学习,使圆的知识体系完整和精确. 教师将设计“比一比”、“量一量”和“议一议”三个环节进行教学.

1. 比一比:教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直径, 那下面我就给大家10 秒钟,咱们比一比谁画的直径多好吗? ”10 分钟后继续问:“你们画完了吗? 到底能不能画完呀? 由此看来表现出了什么呀? ”引导学生知道,圆的直径有“无数条”,是没有办法画完的. 教师继续追问:“那半径呢? 如果给你10 分钟,你又能画多少条? ”知识迁移,半径和直径都是“无数条”,在圆中是没有办法画完的.

2. 量一量:教师问:“请同学拿出自己手中的直尺, 量一量你所画的所有直径,你发现什么? ”学生答:“一样长”. 教师继续问:“那半径呢? 那直径和半径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学生答:“半径也一样长,直径是半径的2 倍.”教师总结:“在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总是相等的,半径的长度也总是相等的,直径是半径的2 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 ”

3. 议一议: 教师提问:“那大家为什么画的圆不一样呀?怎样才能使大家画的圆一样大? ”学生答:“当大家所画的半径或者直径为统一值时,大家画的圆一样大. ”教师说:“那下面请大家画一个直径为8 cm和一个半径为5 cm的圆, 同桌之间比比,是否一样大. ”

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 第9篇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每空0.5分,共17分)

1.3除以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为(),得数保留三位小数,约等于()。

2.王老师的身份证号码是330724198009300011,我们可以知道王老师的生日是()月()日,今年王老师()岁了。

3.《哈利波特》一书一共有a页,小红每天看x页,看了3天,一共看了()页,还剩()米。甲、乙两地相距86千米,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x小时,86÷x表示()。

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6cm和8cm,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dm,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5. 3米5厘米=()米 0.6平方米=()平方分米

720000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6.在○里填上“<”、“>”、“=”。

9.3×0.95○9.310.5÷2.5○10.5÷1.25

4.95×99+4.95○49.5×102.3×4.6○0.023×46

7.口袋里有红球1个,绿球2个,黄球3个。任意摸出一个球,红球的可能性是(),绿球的可能性是(),黄球的可能性是(),黑球的可能性是()。

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8÷0.4=()÷43.5÷0.007=()÷7

9.一根彩带长6.4米,每1.4米剪一段,这根彩带可以剪( )段;60升油装入容量为7升的油桶中,需要( )只油桶。

10.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顶角的2倍,那么它的顶角是()度,底角是()。

11.粗心的小明计算一道乘法题时,把因数4.2错写成了42,结果得158,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12. 阴影部分的面积用字母表示是(),周长是()。整个图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是()。

13.在□里填入相同的数,使等式成立。

2.4×□-□×1.5=1.8

二、仔细推敲,认真判断(每题1分,共6分)

1.无限小数一定大于有限小数。()

2.5.010010001…是循环小数,0.7777不是循环小数。()

3.观察一物体时,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

4.2a×a>a。()

5.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6.一个整数除以一个小数,商一定比这个整数小。

()

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第1、2、3题每题3分,第4、5、6、7、8题每题5分,共34分)

1.妈妈带了50元钱到新世纪商场买25千克大米,钱够吗?(列式解答)

2.妈妈买了3千克橘子和4千克苹果共用27.60元,已知每千克橘子的售价是3.20元,每千克苹果的售价是多少元?

3.一只鲸的体重比一只大象体重的37.5倍还多12吨。已知鲸的体重是162吨,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吨?(用方程解)

4.一个梯形果园,它的下底是240米,上底是180米,高是60米。这个果园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每棵果树占地9平方米,这个果园共有果树多少棵?

5.学校买来的桌椅一套需要140元,桌子的价钱是椅子的2.5倍,桌子、椅子各需多少钱?

6.张大伯用篱笆围一块梯形的菜地(如下图,一边靠墙),篱笆长80米,求这块地的面积。如果每平方米收菜10.2千克,这块地共收菜多少千克?

7.某地通讯公司通话的收费标准有两种:

(1)月租18元,通话费每分钟0.18元;

(2)无月租,通话费每分钟0.22元。

若张老师每月的通话时间为150分钟,他选择哪种标准比较省钱?为什么?

8.五年级有14人分两组举行踢毽子比赛,成绩如下:

甲组:55,37,25,5,46,12,9。

乙组:31,36,34,15,21,34,18。

(1)请分别求出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你认为这两个组中,哪个组的成绩更稳定些?为什么?

七、选做题(共10分)

1.规律填数:1+3、2+4、3+5、4+6……第100个算式的和是()。

2.韩旺在计算一道小数除法算式时,把除数的小数点漏写了,结果得到的商是8.4。已知被除数是210,正确的商是()。

4.妈妈到粮食店买米。如果买20千克大米,所带的钱还剩5.5元;如果买同样的大米25千克,则差7元。妈妈带了多少元钱?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 第10篇

1.在你的周围有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如()、()、()等。

2.图形的变换包括()、()、()等。

3.是2、3、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4.273是()、()、()这三个质数的倍数。

5.一个数是5的倍数,又有因数3,也是7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

6.20以内所有的质数的和是()。

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一个仓库的容积是500(),一瓶墨水60()。

8.把3个棱长为2cm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摆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是()cm2。

9.表面积是96平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10.用铁丝做一个棱长为12分米的正方体框架,至少要用()分米的铁丝,如果在这个框架外糊一层纸,至少需要()平方厘米的纸。

二、仔细推敲,我会辨。(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数最大的因数就是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2.除2以外的质数都是奇数,偶数都是合数。()

3.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4.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5.体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一定相等。()

三、细心斟酌,我会选。(16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合数至少有()个因数。

A.2B.3C.无数

2.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的积是()。

A.奇数B.偶数

3.100以内是3和5的倍数的最大奇数是()。

A.75B.90C.95

4.一个长方体的长扩大2倍,宽扩大2倍,高不变,体积()。

A.扩大2倍B.扩大4倍C.扩大8倍

5.至少要用()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才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A.4B.8C.100

6.长方体的底面扩大为原来的6倍,高缩小为原来的13,体积()。

A.扩大为原来的2倍B.扩大为原来的6倍C.缩小为原来的13

7.求电视机箱占空间的大小就是求机箱的()。

A.重量B.体积C.表面积

8.一个容积是15升的药桶,装满了止咳药水。把这些药水分装在100毫升的小瓶里,可以装()瓶。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 第11篇

1、0.4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68053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3、1.5里有()个0.1,2.74是()个0.01。

4、如果以收入6元,记作+6元,那么支出4元,记作();把向西走200米,记作-200米,+100米,表示的意义是()。

5、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位,右边第一位是()。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或分数(小数要化简)

0.8=()0.750=()=()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4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8、一个数的十位、十分位、千分位上都是3,其他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9、按照规律在括号里画出每组的第32个图形。

① ○□★▲○□★▲…………………………()……

② □□▲☆☆□□▲☆☆……………………()……

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1、两个()的梯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二、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小数都比整数小。()

2、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0.1。()

3、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4、小于零的数就是负数。()

5、19.925保留一位小数是20。()

三、选择题(7分)

1、1.2+1.2-1.2+1.2=()。

A、0 B、2.4 C、3.62、大于0.6,而小于0.7的两位小数有()。

A、无数个 B、两个 C、9个3、56.75+12.8+3.25=12.8+(56.75+3.25)运用了加法的()。

A、交换律 B、结合律 C、交换律和结合律

4、两个同底等高的三角形,它们的()一定相等。

A、形状 B、面积 C、周长

5、两个()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面积一样 B、形状一样 C、面积和形状都一样

6、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6.3,那么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A、6.39 B、6.34 C、6.297、十分位、百分位......都是()

A、计数单位 B、数位 C、位数

四、在○里填上“>”、“<”或“=”。(6分)

1.80○1.81 0.050○0.500 3.40○3.400

9.8○9.19 20.87○20.789 1.05○1.50

五、计算。

1、口算。(5分)

2-0.7= 7.8+2= 5.74+0.26= 0.06+0.5= 4.6+5.4=

7.52-2.52= 1-0.25= 0.9-0.09= 2.8+28= 0.6+0.7=

2、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12分)

9.6+17.4= 1.67-0.73=

7-1.854= 12.78+6.38=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5分)

12.56-6.64-3.36 45.5-(0.98+5.5)13.6+7.94+6.410+0.009+0.191 15-3.7-4.64

六、解决问题。(24分)

1、一块三角形的菜地,它的底是30米,高是15米。如果每平方米蔬菜9千克,这块地可以收蔬菜多少千克?(5分)

2、施工队要挖一条水渠,已经挖了35.4米,没挖的比已挖的多6.6米,这条水渠全长多少米?(5分)

3、保温杯9.80元 洗发露19.90元 水壶16.00元 炒锅22.50元

(1)买一个保温杯和一瓶洗发露共需多少钱?(3分)

(2)一个水壶比一口炒锅便宜多少元?(3分)

(3)要买这四种商品60元钱够吗?(3分)

4、王强把42枚棋子按照3黑1白3黑1白的规律排成一排,一共有多少枚黑棋子?多少枚白棋子?(先画图后计算3分)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 第12篇

一:填空题(24分)

1、3.05m =( )cm 10.8m2 =( )dm2

6050cm3 =( )dm3 2800mL =( )L =( )dm3

2、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米。

3、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4、36和9,(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

5、写出12的所有因数和50以内的所有倍数:

因数:( ) 倍数:( )

6、从0、5、6、7四个数中任意抽出3个,按要求组成4个不同的三位数:

奇数( );3的倍数( );

偶数( );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

7、最小的自然数与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的和是( )。

8、两个质数的和是10,积是21,它们分别是( )和( )。

9、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 ),最大两位数是( ),最小三 位数是( )。

10、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表面积就扩大( )倍。体积扩大( )倍

11、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已知长方体的长是6cm,宽是5cm,高是4cm, 那么正方体的棱长是( )cm,表面积是( )cm2,与长方体比较,( )的体积比较大。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

2、两个质数的和是一定是偶数。 ( )

3、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 ( )

4、任意一个奇数减去1,结果是偶数。 ( )

5、2个棱长1c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2cm2。 ( )

三、选择。(请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① 10 ② 100 ③ 1000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 )倍。

① 3 ② 9 ③ 27

3、一个合数至少有 ( )个因数。

① 2 ② 3 ③ 4

4、要使三位数“56□”能被3整除,“□”里最大能填( )。

① 7 ② 8 ③ 9

5、一根长方体木料,它的横截面积是9cm2,把它截成2段,表面积增加( )cm2

① 9 ② 18 ③ 27

6、下面的平面图中,( )号不能折成正方体。

① ② ③

四、计算。(共25分)

1、直接写出得数。(9分)

1.53-0.5= 7.8+0.9= 7.5-2.5=

12÷0.4= 0.56+4.44= 2.9+3.7+2.1=

40.25= 1.2558= 7.68+2.48=

2、计算下面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cm)(16分)

五、解决问题。(共34分)

1、小卖部要做一个长220厘米,宽40厘米,高80厘米的玻璃柜台各边都安上角铁,这个柜台需要多少米角铁?(6分)

2、学校要粉刷一间教室的四壁和天花。已知教室的长是9米,宽7米,高是3米,扣除门窗的面积12.5平方米,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6分)

3、一块长方形纸板,长30厘米,宽20厘米,在这张纸板的四个角上分别去掉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拼成一个无盖的纸盒,这个纸盒的容积是多少?

4, 有甲、乙两个水箱,从里面测量,甲水箱长12分米,宽8分米,高5分米,乙水箱长8分米,宽8分米,高6分米。甲水箱装满水,乙水箱空着,现将甲水箱里的一部分水抽到乙水箱中,使两个水箱的水面高度一样。现在两个水箱的水面高多少分米?

5、一根方钢,长6米,横截面是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

(1)这块方钢重多少吨?(1立方厘米钢重10克)(4分)

(2)一辆载重5吨的货车能否一次运载50根这样的方钢?(2分)

6、一个正方体玻璃容器,从里面量棱长为2分米,向容器内倒入5.5升的水,再把一个苹果浸没在水中,这时量得容器内的水深是15厘米,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

六、拓展题(20分)

1:晚上要开电灯,小淘气一连拉了7次开关,请你说明这时电灯是开还是关?如果拉了16次,电灯是开还是关?

2、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里面装了6厘米的水,如果侧放,容器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

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精选12篇)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 第1篇期中学业水平检测五年级数学试题乡(镇)学校班级姓名学号(满分100分100分...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