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审计学课程的重要性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审计学课程的重要性(精选6篇)

审计学课程的重要性 第1篇

重要术语

第1章

审计的重要性

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ICP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是注册会计师的主要职业组织;它包括许多委员会,为服务的发展和行业自律来制定职业准则。assertion认定 对于一个企业或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活动、事项、状况或者业绩做出的肯定表述,这些内容是鉴证服务的主要工作。

Assurance 保证服务

向决策者提供改善信息质量的独立专业服务。

attestation services 鉴证服务 审计人员向第三方所做出的关于财务报告所含认定的正确性,或者按照其客观可识别性和衡量标准,来确定其他报告的正确性,并发表意见。auditing审计

一种通过客观地收集和评价与经济活动认定有关的审计证据,以确定这些认定和已经确立的标准之间相关程度,并将结果报告给相关使用者的系统过程。compliance合规性审计

用于评价是否遵循公司政策或政府规定的审计。

corporate governance公司治理

一方为经营目的按照契约向另一方提供资源,提供资源的一方要求另一方承担以下经营管理责任:(a)这些资源是否安全;(b)它们是否按照契约目的使用;(c)这些资源的利用情况如何(财务业绩)。

financial audit 财务审计

为了确定某一企业的财务报表或其它财务结果是否按照公认会计原则或者其它会计基础公允反映的系统过程。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GAO 美国审计总署 一个直接对美国国会负责的政府机构,对国会负责,执行特殊调查,并为国家审计制定准则。

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GAAP 公认会计准则

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或其委托人制定的会计准则,受到广泛认可,并为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提供标准。

generally accepted auditing standards GAAS 公认审计准则

由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负责上市公司)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负责非上市公司)制定的准则,其目的是指导美国公共会计界的审计实务。

internal auditing 内部审计

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咨询活动,以增加价值和促进组织经营效率为目的,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提高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的效率,从而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operational audit 经营审计

对一个企业的经营过程进行系统评价,以确定该组织的运作是否有效率,以及对该组织运作效率的提高提供建设性意见。

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 PCAOB 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

由证券交易委员会指定成立的准公营委员会,负责监督审计上市公司(指在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的上市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具有为上市公司审计制定审计准则的权力。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负责监管美国资本市场正常、有效运行的政府体系。

unqualified audit report 标准审计报告

标准的三段式审计报告,描述审计工作并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公认会计准则公允反映发表审计意见。

第2章 公司治理—加强审计的作用

audit committee

AC 审计委员会 是董事会的下属委员会,负责监督审计活动,并为股东利益服务。审计委员会应该由外部董事组成,即由那些不具有管理职权的董事组成。audit program 审计程序

是审计人员编制的文件,它列示了为了测试管理当局认定所需要执行的具体审计程序以及为收集审计证据必须进行的审计测试。

corporate governance CG公司治理

是公司的所有者和债权人用来控制和要求经营管理者对受托的经济资源履行相关责任时,进行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公司所有者(股东)选举董事会来监督公司的各项经济活动。

due professional care 应有的职业谨慎

具有胜任能力的专业人员在其专业领域应该表现出专业准则所要求的职业谨慎。公认审计准则在其补充的实务案例中也有这种要求。委员会下属的一个制定审计准则的公共委员会,负责指导会计师事务所同业复查工作,并对上市公司的审计过程进行监督。

reporting standards报告准则 有四项公认审计准则规定了审计报告性质和完成审计报告需要的沟通等。

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 SOA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是一项新的法律,包括对上市公司审计制定新的准则和公司治理的新规定。

第3章 道德:理解并满足道德期望

commission 佣金

销售一件物品而支付的费用或者是提供某种服务按百分比收到的费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一般禁止收受佣金,只有在某些情况下针对鉴证客户才允许收受佣金。注册会计师收受了佣金,必须披露佣金的实质。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CI机密性信息

在审计过程中获得的与客户业务或商业计划有关的信息。除了守则确定的或客户特别授权的情况以外,禁止审计人员公开机密性信息。contingent fee 或有收费 依照某一协议,建立在提供服务结果基础上的费用。只有达到特定的结果才给付费用,或者给付费用的多少取决于服务的结果。

covered member 作业成员

鉴证业务小组的个体成员;或者所在职位能够影响鉴证业务的个人;或者是事务所中主要掌管与鉴证业务相关事务的合伙人。

ethical dilemma E D道德困境 道德责任或义务相互冲突的情境,或一项未必正确的行动。ethical problem 道德问题 从道德上或伦理上要求做,却与自身直接利益冲突的情境。independence独立性 在提供专业服务时保持客观和不偏不倚,要求同时在形式上和实质上保持独立。

privileged communication特许沟通

有关客户的信息不能受法庭传唤用于指控该客户,这不属于保密的一种特殊情况。

referral fees 介绍费

由于向其他人或组织介绍业务而收到或支付的费用。rights theory 权利理论

通过确定权利等级来解决道德问题的途径或框架。在解决道德问题或道德困境时都应考虑权利等级。

rules of conduct 行为规则

为帮助注册会计师应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行为守则而提供的具体指导。会员在按照行为守则处理道德困境的同时,这些守则也在不断改进。stakeholders利益相关者

受决策影响的团体或决策的既得利益者,这些决策源自道德问题或道德困境。

utilitarian theory 功利理论

一种道德理论或框架,这一理论在系统地考虑所有可能受道德决策影响的潜在利益相关者的同时,努力寻求一种方法,以便衡量道德决策对每一利益集团的影响。这种理论用于帮助做出使最多数人达到利益最大化的决策。

第4章 审计风险与经营风险

audit risk 审计风险

审计人员可能对重大错报的财务报表提供不恰当意见的风险。

control risk 控制风险

重大错报已经发生而未被客户的内部控制防止或及时发现的可能性。

debt covenant 债务协议

客户和其贷款人之间的协定,用于约束被审计单位;通常与债券或大额贷款限额有关。

detection risk 检查风险

审计人员没有发现存在于账户余额的重大错报风险。在确定审计风险,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评估后,审计人员控制检查风险。

engagement letter

EL业务约定书 缺少任何其他正式合同时,法庭将其视为是审计人员与客户之间的合同。确定客户和审计人员对审计业务性质的理解,通常包含客户责任、审计人员责任、付费程序和审计时间安排和完成审计目标截止日期。

engagement risk 契约风险

会计师事务所因为与一个客户相关而承受的经济风险。契约风险可通过仔细选择和保留客户来控制。

enterprise risk 企业风险 影响企业经营和组织活动潜在产出的风险。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ERM 企业风险管理

根据COSO的解释,“一个程序,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在企业内部用于制定战略,设计用来识别可能影响企业潜在事项和管理风险偏好范围内的风险,为达到公司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

environment risk环境风险

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结合。用来衡量任何可能错误记录或未记录交易的可能性。

financial reporting risk 财务报告风险

在公司财务报表中,直接与交易记录和披露财务数据相关的风险。

inherent risk 固有风险

错误记录交易或受管理层欺诈行为影响的可能性。

management integrity 管理当局品行

由过去和现在活动所证实的管理层的诚实和可靠性;审计人员对管理当局品行的评估;反映了审计人员相信管理层及其表现是诚实、坦白的。

Materiality 重要性 会计信息错报漏报的严重程度,在特定环境下,一个理性的人依赖该信息所作的决策可能因为错报漏报得以变化或修正。risk appetite 风险偏好

在追求价值时,公司愿意承担的风险,与战略和资产分配有关。risk-based approach RBA 风险导向方法

一种审计方法。以评估账户余额中错报的类型和发生的可能性为起点,根据账户余额中重大错报发生的可能性调整审计工作的范围和类型。

第5章 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

control activities控制活动 由管理层建立的政策和程序以保证实现组织目标和减少风险。control environment控制环境

管理当局通过政策、程序、道德标准和监督程序来影响组织整体的控制意识。

flowchart流程图 一种以几何图形表示在一个过程中文件如何流动的方法。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信息与沟通

内部控制五要素中的一个。包括以一种及时的方式识别、获取和交换信息来支持组织目标的实现。

integrated audit综合审计

同一审计人员必须同时证实财务报表和管理当局对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认定。

internal control内部控制

I C 由一个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的,用来对实现以下三个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程序,包括:(1)财务报告的可靠性,(2)遵守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3)经营的效率和效益。

material deficiency in internal control内部控制的实质缺陷 一个重要的缺陷或是几个重要的缺陷结合在一起导致年度或期间财务报表中不能防范或发现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monitoring监督 内部控制五要素中的一个,用来评价其他 交易基础的控制和控制运行的质量,包括及时对控制设计和执行进行定期的评价。

narrative叙述 对于组织的程序和内部控制进行口头描述。questionnaire问卷调查

一组系统化的问题,用来了解一个组织的内部控制以及负责执行控制活动的人。risk assessment风险评估 R A识别和估计所有可能影响组织实现目标能力的风险的过程。significant deficiency in internal control内部控制的重要缺陷

对公司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可靠地产生、记录、处理或报告外部财务数据的能力有不利影响的缺陷。一个重要的缺陷可能是一个单独的缺陷或者是一组缺陷的结合,导致年度或期间财务报表中不能防范或发现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6章 电算化系统:风险、控制和机遇

access control software访问控制软件:一种用来限制对程序或数据文件的访问的软件。通过限制,只有授权的个人按授权的访问目的才能取得访问程序的或数据文件的权利。综合访问控制软件对所有访问程序或数据的用户或访问规则作确认。

application controls应用控制:指为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的特殊控制程序。通常也称作编辑测试。

application programs应用程序:指为完成特殊的数据处理和加工任务而编写的计算机程序。这些任务包括销售信息加工,应收账款处理,更新存货,计算工资费用或编制专门的管理报告。

audit trail审计线索:指帮助用户或审计人员能对经济业务从发生到最后处理全过程进行追溯而使用的文件、凭证、记录等。这些文件记录或凭证自身可以互相交叉索引。它们是纸质的或电子的。authentication身份确认:一种判断某人的身份是否具有访问数据权限的方法。经常使用的方法有密码和带有磁条的塑料卡片。back-office server后台服务器:包括处理企业组织的交易事项的所有主要应用程序的计算机系统。它可能包含程序库、应用程序、数据和访问控制软件。

batch controls批控制:为了确保所有提交处理的交易事项都被加工处理或者确认丢失而使用的应用程序控制。

communication software通信软件:能控制在计算机系统之间、终端之间或其他信息加工的地点之间进行的数据通信的通道和完成的软件。它是设计用以保证所有的数据都能准确地通过指定的媒介,传送到正确的目的地,并能完全正确地接收数据。

computer log计算机日志:对与交易有关或访问数据文件尝试有关的所有信息的电子记录。一般是由操作系统自动生成。

custom-designed software顾客定制软件:指审计公司根据特殊客户的运行环境而开发的具有特殊用途的计算机程序。一般是被高度复杂的计算机应用程序所使用。

denial-of-service attack服务拒绝攻击:指黑客对计算机系统的一种攻击。目的是用巨大的流量充斥系统,致使其不能为企业正常的顾客服务。实际上,服务拒绝攻击能使基于使用网络的零售商的正常经营关闭。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电子数据交换:指经济贸易伙伴之间,计算机之间按标准规格交换电子商业凭证。这些凭证被收取、证实,而后收入到接收信息的计算机的待处理工作中。如果要求,这些凭证将会马上得到处理。

firewalls防火墙:一种过滤和防止对计算机主机系统的侵入的软件。防火墙应该能够拒绝带有不需要属性的信息。

general controls一般控制 :指能够影响一个以上应用程序的计算机控制程序。包括对程序修改、访问控制方法和应用程序开发方法的控制程序。general controls GAS通用审计软件 :一种具有能为完成审计任务读取计算机文件和对文件中的数据加工处理功能模块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有容易操作的用户界面,能执行需要的审计测试和必要的步骤。

input controls输入控制 :指用以对被提交处理的数据的合法性和完整性而作的编辑测试和应用控制。

integrated test facilityITF综合抽查设备 :一种同步的审计技术,使用这种技术审计与正常的处理能同时进行,从而可以判断控制是否有效、信息加工处理是否正确。

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可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的运行和其功能的复杂计算机程序。self-checking digits自检数字法 :为了检查被提交的数据有无常见的传输错误而设计的输入编辑测试。通常用于检查一些关键数据,如账户余额数或产品标志符等。test data approach标签与追溯法 :指一种同步审计技术。利用这种技术可以抽取会计事项,给抽取的事项作标签,以便使用客户的应用程序对其进一步确认。当作标签的事项被处理,系统会输出有关事项文件的处理情况及计算结果等。可以把这作为加工数据的功能的体现。

test data approach测试数据法 :指一种静态的测试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时,审计人员设计一项虚构的业务提交给审计人员须测试的应用程序处理,目的是要判断计算机控制运行有效、数据处理正确、完整。

web server网络服务器 :为网上提交的交易事项服务的计算机系统。把交易事项放在网络服务器降低了主要的计算系统来自外界的攻击、病毒与冒充授权人的破坏的风险。第7章 审计证据:账户余额和交易实质性测试框架

audit documentation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执行审计工作所产生的最主要的文件;记录选择的样本、执行的审计工作、形成的结论、执行的测试、完成审计工作的日期以及审计人员对已测账户余额潜在错报的估计。

concurring partner review共同合伙人复核 :由没有参加审计的合伙人对审计进行复核,可以确保审计工作底稿中的审计证据对审计报告提供充分的支持。

directional testing方向测试 :方向测试是测试账户余额的一种方法,考虑在账户余额可能发生的错报类型以及由其他已测账户提供的相关审计证据。审计人员通常会测试资产账户和费用账户是否被高估,负债账户和收入账户是否被低估,因为(1)那些账户主要的错报风险是在那个方向;(2)对其他账户的测试可能会提供其他方向上可能存在错报的审计证据。evidence审计证据 :是指审计人员为获得对一个会计实体的财务报表公允性的合理保证而使用的基本核算资料以及确证信息。

reliability of audit evidence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是审计证据的一个主要特征,在确定审计证据收集程序的说服力时,审计人员必须对审计证据的可靠性进行评价。

第8章 舞弊审计

asset misappropriations挪用资产

挪用资产舞弊包括偷盗或不恰当地使用组织资产。常见的例子包括盗取收入、偷盗资产和付款舞弊。它属于侵占资产的一类。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法

审计开始时审计小组集体讨论账户余额的变化、控制缺陷和舞弊动机,识别哪些地方舞弊更有可能发生,以及舞弊如何发生。它是财务报表审计所要求的一部分。

corruption贪污

舞弊者在交易中滥用权力,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同时与其雇主委托的责任或他人的权利相违背。这属于侵占资产的另一种类型。

debt covenant债务契约

DC 企业和债权人签订的对组织进行限制的协议;它通常和债券或大额借款限额相联系。一般的限制条件包括对股利分配的限制、要求指定的营运资本或负债/权益比率、及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并提供给 债权人。无法满足这些限制条件时可能会导致贷款或债券立即到期和被要求还款或赎回。

defalcation(misappropriation of assets侵占资产(挪用资产)从组织中偷盗或挪用资金或其他资产。这种行为经常被虚假的会计分录所掩盖。

financial reporting fraud(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财务报告舞弊(舞弊财务报告)故意错报账户余额而描述出一个错误的经济画面。参与这种舞弊的人希望从基于报告收益的股价或债券价格上涨来获得收益。

forensic accounting法务会计 FA

一种为法庭审判准备可疑舞弊证据的调查方法。它通常包括重建会计账户来确定舞弊引起的损失。重点经常放在能够在法庭上提出的法律证据。

fraud舞弊

从公司中有意挪用或偷盗资金,或者有意错报账户余额,以形成一个公司比实际经营得更好的错觉。第一种舞弊类型经常被认为是侵占资产,而第二种舞弊类型指舞弊财务报告。

fraud risk factors 舞弊风险因素

经常与舞弊相联系的公司或个人管理者的特征。illegal acts非法活动

管理当局或雇员代表公司进行的活动违反了法律或政府法规。

第9章 审计抽样

achieved upper limit达到上限 在属性抽样中,总体中最大可能性的控制失效率。allowance for sampling error抽样误差准备(也叫精确度)

在计划统计样本时使用的系数,代表了使样本风险保持在要求的水平上所需要的样本的精确度;可以为未知的、估计的总体错报和实际错报之间的差异提供备用空间。attribute属性 审计人员测试的总体的性质。通常是一项控制程序,但也有可能是一项运营程序,如及时回复顾客的询问等。attribute estimation sampling属性抽样 一种统计抽样方法,在对审计样本进行测试的基础上,可以用来估计控制程序的最可能误差率和最大误差率。audit sampling审计抽样 AS 为了评价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别的特征,使用审计程序来对该余额或该交易类别中的项目进行小于100%的测试。basic precision基本精确度 在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的样本中没有发现错报时的错报上限;可以用抽样间距乘以可信赖程度系数得到。classical variables sampling methods变量抽样方法 基于正态分布曲线和中心极限定理的统计抽样方法,包括均值估计抽样,比率估计抽样,差异估计抽样。discovery sampling发现抽样

属性抽样的一种特殊形式,用来测试重要事项,如潜在的舞弊。error expansion factor误差膨胀系数

用于确定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中的样本间距/规模的系数,在预计存在错报时,可以用来确定额外的抽样误差。expected failure rate预计误差率 审计人员对于可能存在问题的交易占总体交易的百分比所做的最恰当的估计,该部分交易是由已检测出来的、没有有效运行的控制程序处理的。expected misstatement预计错报 审计人员估计的总体中存在的错报数量。haphazard selection随意选择 不带有任何偏见的选择样本;但又不同于随机选择,因此不能用来进行统计抽样。incremental allowance for sampling error抽样误差的增值准备

在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样本中发现错报时提取的额外抽样误差准备项目。这个系数可以用基本抽样分布表格来确定。misstatement错报

实质性测试中,已记录价值和审计价值的差异导致影响账户总额的差异(账户余额错报)。most likely misstatement MLM最可能错报

在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中,顶层错报的数量和较低层错报的估计数之和。是审计人员对总体中存在的错报总数的最恰当估计。nonsampling risk非抽样风险

不恰当的审计样本项目或者错误判断固有风险或控制风险的风险。other substantive procedures risk OSPR其他实质性测试风险 除抽样测试以外的所有其他实质性测试不能检查出重要错报的风险。专业术语也把这种风险叫做分析性程序风险。population总体 组成账户余额的所有交易或项目,审计人员想要估计这些交易或项目的一些特征,如控制程序有效性。population精确度

可容忍误差和预计控制误差之间的差异,也叫抽样误差准备。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 sampling PPS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

一种以属性抽样为基础但是涉及货币金额而不是误差率的抽样方法。总体中每个项目都根据该项目的金额来确定被选入样本的概率。当测试总体中是否存在高估且预计没有或只有很少错报的时,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是非常有效的。random-based selection随机选样

一种样本选择方法,总体中每个项目都有均等的选入样本的机会;只有随机选择的样本才能够进行统计评价。reliability factors可信赖程度系数

与详细测试风险相关的系数,用来确定概率与规模抽样的样本间距和样本规模。risk of incorrect rejection评估控制风险过低的风险

基于样本评估的控制风险水平低于真实的控制程序运行有效的风险。risk of incorrect acceptance误受险 RIA

当账面价值实际上存在严重错报而审计人员却从样本中得出不存在严重错报的风险;有时被叫做第二类统计误差或者ß风险。risk of incorrect rejection误绝险

RIR 当账面价值实际上不存在严重错报而审计人员却从样本中得出存在严重错报的风险;有时被叫做第一类统计误差或者a风险。sampling risk抽样风险 样本不能代表总体的可能性,这种风险可能导致审计人员对总体得出错误的结论;由我们前面讨论过的四种风险组成。sampling units抽样单位 根据审计人员的定义,抽样单位是组成总体的单个可审计因素,如顾客余额,单个未付发票等。statistical sampling统计抽样 在抽样中应用概率理论和统计方法来帮助审计人员确定样本规模并评价样本结果。stratification分层 将总体分为相对类似的几个组(层)。分层可以通过审计人员用职业判断来进行,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利用审计软件来进行,这样可以达到最优的抽样效率。tainting percentage差错百分比 在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中,错报金额占样本项目账面价值的百分比。每个样本项目应该单独计算各自的差错百分比。test of details(TD)risk详细测试风险 误受险的另一种叫法,是与抽样相关的检查风险的一部分。检查风险的另一部分是其他实质性测试风险。tolerable failure可容忍误差率审计人员对可能出现的控制程序最大误差率的估计,在该最大误差率下仍然允许审计人员依赖控制程序。tolerable misstatement TM 可容忍错报 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总体中出现的最大错报数量。top stratum顶层 总体中的一些项目账面价值超过了抽样间距,因此这些项目就会全部包括在测试中。顶层包括了账户余额超过某一特定金额的全部项目。upper misstatement limit UML错报上限 在样本误差和详细测试风险水平确定时,总体中可能存在的最大高估金额。

第10章 审计收入及相关账户

alternative procedures备选程序

用于在一个肯定式函证没有回函时,获取应收账款存在和计价证据的程序,包括检查确认日后收回的现金并把未付发票与客户订单,销售订单,发货凭证和销售发票单证核对。

bill of lading提货单 描述了被发货的项目,发货条件和交货地址的发货凭证,向托运人表达了项目安全和发货责任的一个正式合法凭证。

cutoff period截止日期

正好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前和之后的一些天,由审计师选择天数,取决于对记录在错误期间所犯的潜在错误的评估(尤其是销售和应收账款)。cutoff tests截止测试

是运用于从记录在截止期间选择出来的交易的程序。为交易是否已经记录在合理期间提供证据。

cycle循环 与一个特定处理任务有关的一组账户,为看账户余额相互关系提供一种方便方法。一般而言,但不是通常,一个交易循环包含了从最初开始到最后处置所有方面。exceptions例外 以肯定式或否定式报告的顾客记录和当事人记录之间的差异。

lapping滞后 用于掩饰盗用现金的一种方法。一名雇员偷了从一个顾客那里取得的现金收账,然后拿走另一个顾客的支付款贷给第一个顾客。这个过程继续,在任一时点,至少有一位顾客的账户被高估。

negative confirmation否定式函证

一封给顾客的函证要求他们只有在不同意标明的余额时,才直接回复给审计师。

positive confirmation肯定式函证

一封给顾客的函证要求他们不管同意或不同意标明的余额,都要直接回复给审计师。

revenue cycle收入循环

接受客户订单,同意信贷销售,确定商品是否可以发送,发出货物,给客户开单,收回现金的过程,并确认这个过程对其他相关账户如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影响。

roll –forward period前推期

在实施实质性测试时,处于中间日期和资产负债表日期中间的一段时期。

roll-forward procedures前推程序

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后运行的用来更新在中间日期获得的实质性证据的程序。

timing difference时间差异 确认日尚处于过程中的交易所产生的函证例外。诸如,在途货物或在途支付账款。这些不是误报。第11章 采购循环和存货审计

automated matching自动核对

自动核对是一种由计算机将订货单、入库信息及卖方发票进行匹配,以确定卖方发票是否正确,是否应该付款的程序。

cycle count循环盘点

通过对所有存货实施轮流盘点,以定期测试永续盘存记录正确性的一种方法。

quality control质量控制

是公司确保生产高质量产品和提供高质量服务的一种方法。它明确了加工过程和产品需要达到的质量要求,并将其写进卖方合同里。

Requisition 请购

是由企业内部已授权的部门或职能批准而对购买商品或劳务进行的请求,它可能是书面文件,也可能是由计算机系统记录的文件。

第12章 现金和其他流动资产审计

bank confirmation银行确认函 一项标准的确认函发往所有年内与该客户有业务往来的银行以取得有关年末现金余额的信息和更多的关于未决负债的信息。

bank transfer schedule银行转账一览表

列示客户银行账户所有转账资料的审计底稿,这些资料包括从年末前的一段时间到年末后的一段时间,目的是确保在途存款没有被重复计入。collateral担保 借款人或债务工具的发行人所持有的资产或者对资产的要求权,作为对债务或者证券价值的保证。如果借款人没有支付利息或是返还本金,那么担保物就能够作为借款人补偿债务或者债务工具本金的基础。

commercial paper商业票据

由主要的大公司发行的票据,时间较短,接近于一般的贷款利率,经常是拥有较高的信用级别。如果发行人的财务实力下降,其票据质量就会发生下跌。cutoff bank statement截止性银行结算表 由银行和审计人员共同确认的一段时期内的银行结算表,该银行结算表所涵盖的时间往往小于月末结算表。这些表直接送到审计人员那里,用来确认客户年末银行对账单上的调整项目。

financial instruments金融工具 广义范围的金融工具——经常是债务证券,但也可以是权益证券或套期保值类证券——代表一方(经常是发行者)和另一方(经常是投资者)之间签署的金融协议。这些金融协议可能基于其潜在的资产,可能基于引发金融负债的协议,也可能基于取得的付款。金融工具的复杂程度从简单的债券到包括卖权和期权的复杂协议。imprest bank account预付款银行账户 这是余额经常为零的账户,当公司签发与该银行账户相关的支票时,公司会重新为该公司注入资金使之恢复平衡。该账户可以提供对现金的额外控制权。应用最为广泛的预付款银行账户是工资账户,公司在该账户存入与发行的工资支票等额的存款。

kiting开挪用补空 是欺骗性的现金谋划,年末记录在途存款时,同时记录在途存款转出的账户和在途存款将要转入的账户。

lockbox锁箱系统 一种现金管理模式,公司的客户直接将付款送入客户银行的邮箱,然后银行再将汇款存入客户的账户。

marketable security有价证券 易销售的并且由公司作为投资所持有的证券。

turnaround document转回文件 寄给客户的文件被附着客户的汇款转回来。可以被机器辨认的并且可能包含改进票据处理有效性的信息。

第13章 固定资产及相关费用账户审计

asset impairment资产减值 一个概念,用于描述管理当局意识到固定资产的一个重要部分已经不再像以前所预期的那样具有生产能力。当资产发生这样的减值时,资产的价值应该被冲减到它的预期经济价值。

depletion折耗 与自然资源的提取相关的费用,通常使用产量法。

第14章 并购、关联方交易、长期负债和权益的审计

goodwill商誉 购买某一经济实体所支付的价款超过所有可识别有形和无形资产公允市场价值总和的部分;只有在购买组织时才能产生,确定超额盈利能力。

goodwill impairment商誉减值 商誉价值的减少。通过对比报告主体公允价值和账面结存价值计算得出。如果公允价值低于账面结存价值(含商誉),则假定商誉发生了减值。此时需要将商誉减少直至公允价值等于账面结存价值。

post-retirement benefits退休后福利 除养老金以外的所有退休后福利。公司必须予以确认和计量。其会计处理从概念上讲与养老金相似,但估计较为困难。related entity关联方 被审计公司能够全部或部分控制的主体。

reporting entity报告主体 从会计目的出发,它指并购过程中商誉被分配到的被并购部门或经营分部。商誉减值的测量在经营层面上进行。

第15章终结审计

altman z-score Z-记分系统 把加权比率与回归模型结合起来,对潜在破产进行评分,来预测潜在的破产

effective date生效日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所指定的,客户可以出售其在所拥有的证券的日期。

management representation letter管理当局声明书

MRL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向注册会计师提供的与会计报表相关的书面陈述。

subsequent events期后事项

S E 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发生的,以及审计报告日至会计报表公布日发生的对会计报表产生影响的事项。

第16章 沟通审计与鉴证结果

compilation编制报表 由公共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关于财务报表的最低层次的保证服务。编制包括以财务报表的形式表达关于管理当局声明的信息,且无法表示意见(对财务报表的公允性不作保证)。这种服务仅提供给非上市公司。limited assurance有限保证 LA :会计师在报告中表述没有发现报表中的信息需要修改以符合适当的标准,如公认会计准则(也称消极保证)。

other comprehensive basis of accounting OCBOA其他综合核算基础 :以收付实现制或修正的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用以编制所得税申报表的会计基础,报告给政府监管机构所采用的会计基础,或某些其他具有明确的系列标准的基础,该基础具有强大的支持且运用于财务报表中的所有重要项目。

reissue重新出具 :重新出具以前已出具的审计报告,该报告自原先的报告日之后没再进行审计工作。重新出具的审计报告包含原先的报告日期。

review复核 :与财务报表相关的一种水平的服务,该服务包括询问和执行分析性程序,这些程序导致了对财务报表公正性的有限保证。

shared report共享报告 :报告中指出其他审计人员执行部分审计工作的审计报告。

special reports特殊目的报告 SR:客户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委托审计人员执行特殊程序并提供报告:按照综合核算基础而不是公认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报告财务报表的特定要素、账户或项目;或者报告与已审计财务报表相关的合同协议或法规要求的某些方面的遵循情况。

uncertainties不确定事项 :某些事项的结果在外勤工作结束时不能确定的情况,例如未决诉讼。

update更新 :关于审计报告,为确保可比数据的公允性,审计人员应考虑在当年审计中发现的与以前年度报表相关的信息。报告日期应该为当年外勤工作结束的日期。

第17章 职业责任

breach of contract违约 合同一方没有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对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合同的其他方一般包括客户和所谓的“第三方受益人”。

class action suits集体诉讼 代表一个大的原告集团提出诉讼,其目的是保持判决的连续性和法律费用最小化;股东原告可以为自己和其他处于同样地位的人提出诉讼,后者也可以说成是所有某一特定日期登记的其他股东。

common law习惯法 根据法庭判决、习惯和约定俗成的做法而不是书面立法形成的,以法庭判例为运行基础的法律;它在州与州之间、不同的裁决之间可能有所不同。

concurring partner review共同合伙人复核 在审计报告发布之前,由合伙人或独立于审计约定执行职员的复核人员对审计报告和相应的工作底稿进行的独立复核。

constructive fraud推定欺诈 见重大过失。

contingent-fee cases胜诉酬金案件 由原告提出的,但他们支付的律师费用取决于法律结果的诉讼。原告支付的律师费用通常是赔偿金(包括惩罚性的赔偿金)的1/3,但是这也可以是原告和律师商议的任何数目。

contract law合同法 该法律源自于案例法、统一商业法和其他成文法,并设定了签订两相情愿的私人合同的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defensive auditing防御性审计 采取特殊的措施来避免诉讼。

external peer review外部同业复核 对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质量进行的独立复核;它由不属于该会计师事务所的其他专业人员执行。

foreseeable user可预见的使用者 那些审计人员不确切知道的使用公司财务报表的人员。但是以平常的知识,审计人员应该知道目前的和潜在的债权人和投资者会使用公司的财务报表。

foreseen user已预见的使用者 通过和客户交流获得的信息,审计人员能够预见到将使用财务报表的第三方使用者集团。已预见的使用者,就是属于这个集团的、但不能确切知道的个体第三方。虽然已预见的使用者没有在业务约定书中指明,但是审计人员可能已经有第一手的资料,比如说,审计人员知道公司财务报表是用来从某些银行获取贷款的。

fraud欺诈 造成受骗人损失的蓄意隐瞒或对重要事实进行的虚假陈述,其目的是欺骗另外的其他人。

gross negligence重大过失

GN 没有保持最起码的谨慎,或者有证据证明执业时“草率地忽视真相”;证据可能不存在,但是由于被告的漠不关心,法官或陪审团推定为重大过失。

identified user确定的使用者 审计人员确切知道在做相关经济决策时将使用公司财务报表的第三方受益人和其他的使用者。他们不必在业务约定书中指明。

interoffice review部门间复核 事务所其他部门的专业人员对这个部门的复核,其目的是保证事务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正在被遵循。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连带责任 JSL 对于针对所有被告的判决而言,当某个被告不能支付原告赔偿金时候的其他个体的责任。这些责任应该在有能力支付赔偿金的被告中分配。

negligence过失 合同一方没有保持合理的谨慎导致其他方或他人财产受到伤害。

prospectus招股说明书 呈交给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申请上市登记表的第一部分,随公开发行债券或股票一起发布,在新股的发行中被用来吸引未来的投资者。除其他项目外,它还包括已审会计报表。《1933年证券法》规定在招股说明书中表述错误要承担责任。

scienter故意 意图欺骗或欺诈。

statutory law成文法 通过立法程序设立的法律,比如,《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

third-party beneficiary第三方受益人 不属于合同签订方、但是在合同中提到合同各方应该保障其利益的人。

tort侵权 民事犯罪,和违约不同,它以过失、重大过失和欺诈为前提。

第18章 内部审计及其外包

assurance services 保证服务

:客观的职业服务活动,能够提供业务过程信息的质量;控制的有效性;信息的可靠性;公司与法规以及治理规则的一致性;企业执行业务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compliance audits符合性审计

CA :通过审计来判断经营是否满足了相应指南或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一致。

consulting services咨询服务 :能够增加价值和改善企业经营的咨询活动。在此活动中,服务的种类与范围要与客户协商而定,例如咨询、建议、简化、过程设计和培训。

control self-assessment CSA控制自我评估 :一种侧重于控制的审计外延咨询活动。这种方法使得审计人员由评价内部控制转化为对由经营人员执行的企业内部控制的了解。这一了解导致使用者对控制有更大的责任。

internal audit charter内部审计章程 :一份界定内部审计活动范围、接触公司记录及其他信息的方法、独立性、预算授权等的声明。审计章程应由董事长批准。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内部审计独立性 IAI :公司报告和预算关系的集合,能使审计人员不必担心报复打击而全方位的实施审计活动。

objectivity客观性 :一种公正的分析方法,能够毫无偏见的为对审计结果感兴趣的各方提供审计结果。

operational auditing经营审计 OA :对企业内的活动、系统和控制的效率、效果以及经济性进行的评估。

value-added services增值服务 VAS :审计服务使得审计人员能够提供改进意见、见解或咨询帮助,从而可以通过更加有效率或效果的经营来提高公司的获利能力。

审计重要术语

鉴证业务 : 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 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风险导向审计 : 一种建立在企业经营风险和审计风险要素评价基础上的审计方法.职业道德 :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实质上的独立 : 注册会计师与委托单位之间的确无利害关系能够以客观公正并保持适当职业怀疑的态度进行审计职业判断.职业怀疑态度

:注册会计师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性,并对互相矛盾的

以及引起对文件记录或管理层和治理层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审计证据保持警惕.认定

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审计业务约定书 : 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和受托 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管理层声明 :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向注册会计师提供的与会计报表相关的陈述.重要性 : 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 济决策 , 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审计风险 : 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 : 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 : 某一认定存在错报 , 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错误

: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非故意行为.舞弊 : 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 行为

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到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检查记录或文件

: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纸质,电子或者其他介质形式存 在的记录或文档进行审查

检查有形资产

:注册会计师对资产实物进行审查

审计学课程的重要性 第2篇

在这第八周到第十六周的实践课程中我们主要学习到了很多审计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注意事项。在这段期间我们学习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加了对审计学实践的了解。

我们首先学习到的是审计实践底稿的设计。前两节实践课程中我们主要是搜集内部审计、国家审计以及社会审计的工作底稿以及分析他们的不同。国家审计:往往又叫政府审计,是国家对其内部部门及涉及的经济活动的监督、审查。国际审计侧重的是监督,尤其是合法性的监督。内部审计:机构内部设立的审计部门对内部经济活动的审查、评价、咨询。内部审计侧重评价和咨询,即所谓的增值服务。民间审计:通常称为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鉴证,简单说,是增加使用者对报表的其可信性。民间审计侧重鉴证,也就是证明。由于他们的目的和职能的不同所以所要求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的侧重点也不同:国家审计侧重的是监督;内部审计侧重评价和咨询,即增值服务;民间审计是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鉴证,侧重鉴证,也就是证明。

及时的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不仅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便于在出具审计报告之前,对取得的审计证据和得出的审计结论进行有效复核和评价。而且在会计师事务所因执业质量而涉及诉讼或有关监管机构进行执业质量检查时,审计工作底稿能够提供证据,证明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

我们进行了两次审计学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进行内部审计流程图的绘制。根据流程图进行进一步了解内部流程分析的具体步骤和手段措施。并了解了审计学在实践中的很多方面的问题。我们要运用审计技术,获得审计证据,再根据审计证据做出审计报告。

通过这学期审计实践课程我了解到了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和主观能动作用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只用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习惯,审计人员就能自觉正确的调整自己个人和审计工作服务者之间的关系,自觉的按照职业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忠实的鲁行自己的职责,做到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实施求实的处理问题。我们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技能也要有更好的职业素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开展审计工作。

案例教学在审计学课程中的应用 第3篇

(一) 课程的特殊性

审计学课程在整个会计学专业学科体系中, 存在着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性, 主要是由于课程的学习过程把审计学整个知识体系分割成若干条块, 这明显区别于与报表或账户为线索的其他会计学课程, 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很难系统地掌握整个审计流程。其次, 审计学课程需要理解的概念和专业术语太多, 大量抽象的名词和概念让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有些概念之间又相互交叉渗透, 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难以一次性全部理解。另外, 审计学课程当中会涉及大量的审计准则, 这些准则大多生涩难懂, 则需要用审计专业知识仔细剖析, 如果在理解中稍有偏差, 就会产生逻辑上的错误。另一方面由于审计实务操作对职业判断和审计环境的依赖性很强, 而在课程教学中很难从理论上给以学生明确、具体的指导, 学生在学习完之后只能得到理论上的理解和方向性的认识, 不像在其他会计学课程中可以掌握一些可操作的技能。总之, 审计学这些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感觉本课程抽象、生涩。

(二) 教材的局限性

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采用的审计学教材来看, 不管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还是普通高等教育精品课教材, 或者是教育部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程教材, 这些比较成熟的出版教材中都很难看到案例或者例题的影子。厚厚的教材中, 大部分都是理论性质的审计准则和审计语言。对于大量的审计概念和专业术语, 教材只是从理论上给以书面解释, 像具体的审计实务中重大错报风险如何去判断, 审计程序如何去操作, 教材上并没有实际的说明。这使得学生在过程中更加觉得审计学深奥、难懂。

二、案例教学的意义

(一)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对一门课程的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动力, 也是掌握课程知识、培养专业能力的基础。而审计学课程的特殊性和教材的局限性会让初学者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 学生一旦没有了学习兴趣, 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对于学习效率和能力培养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 教师非常有必要在课程中增加教学环节,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案例教学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用真实的案例资料吸引学生, 让学生以注册会计师的身份进入到实际的案例中, 亲身体验被审计单位的审计环境, 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审计学是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 也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希望能使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审计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技能, 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从事专业工作打好基础。案例教学法可以让看似较为抽象的审计原理和审计程序融入到具体的实际案例当中, 让学生在掌握审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 对企业财务报表项目进行审计实务操作。教师可以从实例审计中指明审计的原则和方法、审计的程序和步骤, 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理论结合实践的应用能力。

三、案例学教的模式

(一) 案例导入

案例导入的教学模式比较适合运用在某一章节的学习之前, 让学生先来了解一个与本章节内容相关的案例, 提出问题, 让学生产生期待心理, 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比如在学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之前, 可以先给学生介绍几个由于注册会计师没有严格遵循职业道德而导致最终审计失败的经典案例, 让学生明白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遵循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对即将学习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有所期待,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后续的学习,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提高学习效率。

(二) 案例收集

案例收集的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安排在某些理论内容讲授完之后, 然后让学生收集与课时内容相关的案例资料, 从而巩固学习内容, 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完成内部控制的课时之后, 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下通过书籍、期刊、网络等多种渠道, 收集一些在审计中发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案例, 进一步巩固课堂上学习的内部控制的理论内容。由于案例收集是布置给学生在课下做的, 因此对学生的考察可以以作业的形式, 先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的案例资料概述事件经过, 再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思考、总结、分析等多种能力。

(三) 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的教学模式适用于课堂讲授的过程中, 为了帮助或者考察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 可以安排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 让学生用所学的理论深入实际的案例去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到应收账款函证、存货监盘等一些重要的审计程序时, 为了便于学生对抽象审计程序的理解以及对这些程序的操作, 准备一个有关于审计程序实际操作的真实案例, 让学生通过案例中对审计程序的描述, 讨论分析案例中的审计程序是否有不合适的地方, 或者给出被审计单位的背景资料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审计程序。案例讨论的方式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控制在6人左右, 让小组成员进行内部讨论, 最后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发言。案例讨论的形式主要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地消化掉理论内容, 并提升其应用能力, 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 案例操作

案例操作的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于在审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些具体审计实务进行模拟操作。通过案例操作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使其很快地掌握实施审计实务的基本方法及技能。例如在学习审计工作底稿时, 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只是介绍了审计工作底稿的种类、格式、要素等理论内容, 学生在学习时就会感觉到工作底稿只是一张抽象、陌生的书面文件。其实教师在课件中可以展示不同类型的真实的审计工作底稿, 让学生先有直观的了解, 然后告诉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填制, 怎么填制等一些细节知识点;最后将复印好的工作底稿发给学生, 让他们动手填制, 这样做学生就会感到客观实际, 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

四、结语

在审计学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可以应对课程的特殊性和教材的局限性,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本文也列举了案例导入、案例收集、案例讨论、案例操作等四种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如何使用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课时安排、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适应程度去灵活应用。

摘要:审计学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很难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文章分析了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并列举了一些比较实用的案例教学模式。

关键词:审计学,案例教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吴秋生.《审计学》案例教学体系的创新[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3 (3) :29-33.

[2]王卿丽.案例教学法在审计课程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 2010 (12) :67-69.

[3]王磊, 张海晓.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会计, 2012 (11) :120-121.

浅谈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第4篇

【关键词】审计学 案例教学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F23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09-02

审计学是会计学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审计理论和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站在超然独立的角度上进行监督的一门学科。该课程体系中既包括审计的理论又包括了审计的实务,课程的技术性及实践性极强。由于该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综合性较强,所以学生觉得难学,教师觉得难教,审计课程的教学效果都令人不十分满意。因此如何开展有效的审计学教学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以往关于审计学课程的教学考虑或讨论中,普遍认为最困难的就是关于教学材料的组织、审计案例的选择和实践教学的问题。为提高审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对传统理论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把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引入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科学组织审计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材料

审计学是在审计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了的,是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审计学教学的一个主要困难在于如何选择和组织各种材料,以使这些材料可用于丰富一学期的教学过程,另外,会计专业同学实际并没有从事过会计工作或者审计学工作,所以他们很容易将课堂上学过的会计处理遗忘,还缺乏必要的理解能力,这样就更增加了审计学课程的教学难度。因此如何给学生呈现易于理解和乐于欣赏的会计和审计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增强该门课程的工作现实感,就显得至为重要。

(一)教师需要补充实际业务的材料

学习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取决于老师和学生的能力,但部分还取决于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所以教师应该合理配置教学内容和材料。教科书应集中在审计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方法,为审计工作报告提供理论基础。教师还需要补充一些能给学生接触实际相关业务的材料。例如,审计课程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是当银行报告,如对账单、未兑现支票的列表,显示银行账户现金平衡出现问题时,如何协调银行账户?当同一个银行账户出现很多条作废支票和交易记录时,又该如何协调该银行账户?相信有很多学生都会为此问题而犯难,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乏的基本的审计原理知识,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过实际业务所需的各种材料,这样就限制了他们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的能力。

当前关于审计理论的教科书完全可以满足教学的需要,相反,其他材料相对较为缺乏。如支票,销售发票,购买发票,收货和发货记录,盘点表,银行对账单,一个完整季度的审计记录等。

(二)教师应针对学习过程进行必要的测试

鉴于有限的课堂时间,教师需认识到应根据市场上的具体变化,设计相应的审计课程教学内容。由于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在學生看来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要求学生对会计知识有较好的灵活运用的能力,所以需要教师随时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测试,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反馈。

虽然有很多关于审计实务操作的教材以及大量的参考书,但是这些参考书并不适用于成人院校的学生,因此,教师应准备用于测试学生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的教学材料,比如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虚构收入的常用手段、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审计和固定资产审计之间的关系等。

二、审计学课程的案例教学

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现身说法,反过来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审计学课程教学,像其他管理学专业一样,不能完全在课堂上教到所有的知识,需要通过案例教学给以补充。

审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该课程加深对会计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能完全胜任基本的会计工作,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围绕审计的基本原理,使学生熟悉审计的基本流程及其相关的管理制度,结合会计学的相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和财务知识,并进行处理、分析、应用。作者认为一个仅完成会计专业的审计课程学习的学生不是为了成为一个优秀的审计师,也不期望他完成经验非常丰富的人员可以完成的工作,但是他可以做一个优秀的基层会计人员。

到目前为止,我们承认在教学目标的设置和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但相信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配置和教学环节设计,可以缩小这个差距。

(一)精选审计案例,建立审计案例库

审计案例必须是现实的,并且必须有相关的材料可以覆盖,审计案例一般可分为审计理论案例和审计实务案例,前者一般可独立成例,侧重于对审计理论的阐释,不需要有较多的审计实务经验,教师可以通过查阅中、外文献资料,搜集电视、新闻等媒体报道,或浏览相关网站等方式收集;而后者则需要具备较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对被审计单位的实际业务较熟悉,并具备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能力。这部分案例最好是根据授课教师对来源于审计实践的第一手资料加工、整理,使之符合教学要求。总之,审计案例的编写不能仅靠若干个教师的个人努力,更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集思广益、互通有无,建立比较成熟、系统的审计案例库。

(二)分类教学,合理分配课时

案例教学应按照不同的教学任务进行分类。

首先,有一些案例是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肯定会遇到的,但通过书面就可以解决的。例如,学生在单位如果从事会计工作,可能会接到其他单位发过来的应收账款询证函,也会从银行获得银行对账单,自行编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等,对于这类小案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需要教师大量的指导就可以独立完成,应多以课后作业的形式来实现教学效果,可以占用较少的课堂教学时间。

其次,有一部分稍大一些的审计案例不是个别学生通过书面就可以单独解决的,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案例完成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渗透与讲解,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教师的演示。针对这类案例教学,教师应该占用较多的教学时间;对于内容更为广泛的案例,必要时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比如在销售与收款循环中,学生需要结合增值税专用发票、出库单、发货单等原始凭证和收入明细账进行审计,就需要在课堂上投入大量的时间。

三、审计学课程的实践教学

审计理论必须用来指导审计实践,否则就成为脱离实际的理论,没有任何价值。审计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审计基本理论,掌握审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传统的审计课堂教学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难以培养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审计人才的需要。目前针对传统教学的不足,我们已经引入了审计学实训教学,对每个审计实务都配备了相应的小实训练习,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但是学生的自信心不足,往往不敢下手,导致审计实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要想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侧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巩固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完成每一次审计实训后,要求学生提交相关的案例研究或分析报告,该报告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关于案例:看到案例后学生想到的可能的风险点以及会计工作中应该如何防控;

(2)关于展望:这一部分应包含学生在案例分析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学到的知识,以及对案例分析结果的总结。

另外,审计学是一门很务实的课程,进行再多的审计理论和实务知识的学习,如果没有经过事务所审计工作的亲眼所见,学生所学的知识仍然是纸上谈兵,因此如果学生能够到会计师事务所或会计公司实习一段时间,更能让一个学生感觉到审计课程不仅是一门理论课程,同时是一个有形和实践的课程,并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和会计工作实际的业务流程。

参考文献:

[1]孙伟龙,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2(5)

审计学课程的重要性 第5篇

摘 要:审计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模式应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审计人才需求。作者通过对本校教学改革实际进行探讨,提出了基于工作岗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思路,指出学校应立足企业需求,通过创设研究型教学团队、建立仿真型模拟实训室、教学案例库、合作式实践基地等途径融入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

关键词:工作岗位;审计学;模拟;实践

基金项目:基于工作岗位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2011JGA181。

一、引言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审计理论及审计观念不断更新,人们对审计学的研究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学科。从账项基础审计到财务报表审计;从查错防弊到审计鉴证;从详细审计到抽样审计;审计学吸收了科学的精髓,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其专业性及综合应用性增强,而且与数学、经济学、哲学和逻辑学等相关知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不仅需要系统的理论指导,而且需要更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审计学课程不同于其他会计课程还在于它必须有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等相关知识的支撑,加上理论知识抽象、概念繁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系统把握,很难全面理解,由此产生厌学情绪,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目前审计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方面:

(一)案例教学的现状

案例教学有其独特的教学优势,因为案例通常是通过真实案件编写而成,学生可以从案件审计的过程中感性地认识审计职业的实际情况,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与完善。但大多数真实案例由于综合性较强而无法达到预期目的,虚拟案例又过于简单、难以切合实际。所以案例教学方式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二)实践教学的现状

很多学校也尝试实践教学,但效果并不显著。有机会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的毕业生寥寥无几,即便能够进入也只是做些代理记账之类的简单工作。主要原因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有限,承接的业务有限,不可能接受大量毕业生实习;他们在实习期间见到的大多是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工作底稿,对于审计工作只能望尘莫及,实际操作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体验。

二、改革依据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审计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需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

(一)教学改革应立足于审计岗位职业能力培养

当代大学生与社会接触少,其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实践能力相对薄弱,以致利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时明显能力不足。如何将理论学习和岗位职业结合,使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大学期间得到强化和提升,将对他们毕业后尽快适应高强度工作节奏、迎接激烈竞争和挑战有着重要影响。面对大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高校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寻求有效途径和教学方法,大力提倡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促进学生主动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改革应立足于企业岗位需求

由于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内容的广泛性,使得审计风险逐步加大,企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了解审计工作的流程,还要有岗位意识、风险意识。而学校的教学往往脱离审计工作岗位的实际,对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不明确,甚至忽略了验资、经济效益等业务,使学校教学与企业工作岗位无法实现无缝对接,不能满足企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

(三)教学改革应有一线教师参与

教学改革的实施者是教师,而教师大多是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自身并没有接触审计工作,虽然有较强的理论功底,但实践经验和专业工作能力有限,不能将审计工作过程和审计实训教学过程很好地融合起来。如果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有一线教师参与,紧紧围绕审计工作岗位实施教学,引入真实的审计资料,让学生能够按照实际的审计工作流程来进行操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真实感又能提高审计技能,也就不会再觉得审计课程枯燥乏味了。

三、实施过程

(一)创建研究型教学团队

审计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它更强调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社会阅历与扎实的理论功底,因此,审计学教师必须建立研究型教学团队,在教学中能够真正引领学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课程体系的改革

首先将《审计学》改为《审计学基础》和《审计实务》两门课程,两门课各自约40学时,相应的实训课为“审计学基础模拟实训”和“审计实务模拟实训”,分别采用手工模拟和软件模拟。手工模拟可以使学生掌握审计初级知识,软件模拟则是对手工模拟的深入,通常涉及较复杂、综合性较强、工作量较大的审计项目,以此提高学生对审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其次,组织人员对本地区的审计工作进行调查,明确岗位需求,确定学校要培养哪些审计岗位人员,收集相关审计资料,编写校本教材,教学内容以审计工作岗位为主线,根据每个审计工作岗位设置工作任务,如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撰写审计报告等任务。工作过程应以真实的资料为基础,对审计岗位进行分析后,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教材。

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很多问题,比如教师应采取何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学校是否有实训室等保障设施,是否配备有职业胜任能力的实训指导老师,这也是课程能否顺利执行亟需解决的问题。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各高校的审计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担任的教学任务又比较单一,普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师资力量薄弱。解决问题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教师的条件:一是具有讲师或以上职称的教师,且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有过实际工作经历;二是主持或主要参与过企事业单位应用性审计相关项目研究,研究成果被采纳,效果良好。

当然,学校也可以通过一定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比如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深注册会计师担任实训指导专家、聘请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资深审计人员担任实训教师,与校内专职教师建立教学团队,开展教学交流,弥补校内教师教学方面的不足;或者派送校内教师到大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政府审计机构挂职,积累实践经验;另外,学校应鼓励专任教师参加CIA、CPA考试,吸取更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二)建设仿真模拟实训室

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岗位工作,学校有必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性强的审计模拟实训室。通过模拟审计业务,在仿真模拟演练中增强对审计基础知识、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审计技能,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审计仿真模拟实验应当是手工仿真模拟与计算机仿真模拟相结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审计技术的日益成熟,很多会计师事务所已开始运用审计软件开展审计工作,但有些手工审计是无法用计算机替代,例如观察、询问、函证、监盘等审计程序在计算机审计中得不到实施,对这方面的职业培养和审计程序的实践必须借助手工仿真模拟来实现。

1、手工仿真模拟应达到的要求

(1)能提供大量的原始资料。手工审计模拟需要手工完成财务报表审计的所有程序,因此,实训室不仅要提供大量原始资料,而且准备的资料还应当反映出企业各种造假和舞弊的手法,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实施舞弊采用的手段,树立风险导向审计的意识。

(2)提供的资料应便于学生分析取证,形成审计意见,撰写审计报告。

(3)实训资料应及时整理和更新,保证资料完整、适用。

(4)教师在组织审计模拟实验时要注重仿真,创设真实的审计环境。可以让部分学生充当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人员,一部分学生充当审计人员,明确各自岗位,在熟悉自身职责的同时,开展审计业务。之后再进行角色互换,亲身体验审计工作的各项流程。

2、计算机仿真模拟应达到的要求

(1)根据教学需要选用合适的审计软件。有些教学软件提供的案例数据过于简单,只有一两套一个月的资料,时间跨度比较短。而企业实际业务很复杂,舞弊手法也越来越先进、越来越隐弊,如果仅靠一两套题目的练习,难以让学生系统学习各种审计方法。因此,在选用审计模拟教学软件时不能贪图便宜,而忽略学生的系统学习。

(2)配备相应的多媒体教学实训设备,如计算机、投影仪、打印机等。并配备专门的实训室管理人员,负责实训室的日常管理、实训设备的维护和软硬件的更新工作。

(3)安排专门的实训辅导教师给学生讲解审计流程、审计软件的具体使用。在辅导过程中利用软件创设的虚拟环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有关审计程序和方法进行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能力,提高学生审计技能。

总之,建设配套齐全的审计仿真模拟实训室是审计课程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实训室的建设应立足审计专业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通过模拟实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建立审计教学案例库

案例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当学生掌握了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后,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有利于学生熟悉业务流程,引导学生对典型案例展开分析、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审计技术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案例教学就是最好的例证,其审计课程案例教学比例达到30%,教师作为教学情境的设计者,负责引导、记录、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则积极准备,主动参与,教学效果非常好。

1、建立高质量审计教学案例库,保障教学目标顺利实施

案例的收集整理要注重高质量、科学性。首先,案例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案例与审计理论对应的知识点;其次,有较强的实践性,案例既要真实,又要丰富,还能充分体现行业背景,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2、审计案例获取的渠道

审计案例从内容上应分为审计理论案例和审计实务案例,对于前者教师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搜集媒体报道或互联网站获取;对于后者则需要实践经验丰富的授课教师亲自编写,或通过第一手资料经加工、整理后形成。一手资料最好是从会计师事务所获取的真实案例,但这类案例可能涉及单位机密,而且内容庞杂难以分清主次,不能直接采用,需要经过加工、改造,以寻求实际与理论知识的最佳结合点。

3、加强审计案例库建设,优化教学手段

案例来源于实际工作,案例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质量的高低,学校应加强审计案例库建设,系统整理,及时补充。案例库中既要有成功案例的典范,又要有失败案例的警示;既要有引导型案例又要有综合性案例;既有国际案例又要有国内案例。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启发学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4、将典型案例制成电子版,通过校园网络发布

典型案例在校园络上发布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仪器通过视频向学生直观地展示原始凭证、账簿。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四)建立校企合作式审计实践基地

审计学属于应用型、技能型较强的经济管理学科,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胜任能力,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学校应加强与会计师事务、企事业单位、审计机构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式专业实习基地,长期安排教师、学生深入合作单位开展调研和专业实习,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

1、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激励企业积极参与实践基地建设

政府应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激励企业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并出台相关政策,对成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的企业在税收、筹融资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优惠。同时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保证实践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

2、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实践工作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因素,学生进入实践基地进行职场训练应有一套系统的实习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学校与合作单位应有明确的协议和实施方案,比如实习内容、时间安排、岗位要求等应有明确规定,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获得一定成效。

(2)学校与合作单位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学生必须严格遵守。

(3)确定单位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学生由指导教师直接负责,对学生的实习质量及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实习结果进行考核,作为学校实习成绩评定的依据。

3、与合作单位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企业要合理安排学生的实习计划,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学校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为合作单位提供员工培训,承接科研课题,共同开发新项目,建立人才交流机制等服务,与合作单位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校企共赢。

四、创新之处

基于工作岗位的审计学教学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实践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融理论探索与实践教学于一体,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改革。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工作岗位全程仿真模拟教学,通过岗位角色模拟、工作过程模拟和实践模拟等方式改变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2、明确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定位,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切入点,以案例教学、全程仿真模拟教学为手段,以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多环节教学改革。

3、学生通过采用仿真的资料在审计软件中进行操作实训,通过与校外实践基地深度实习相结合,将审计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工作融为一体,从根本上提升了专业课程的质量。

综上所述,审计学课程在教学中应重视岗位职业技能培养,采取案例教学、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模式,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工作岗位实训,在深入理解审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掌握执业技能。

参考文献

《审计学》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 第6篇

【摘要】《审计学》作为财会专业学生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且更多偏重于实践,因此将此课程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导向,探索了课程改革方案,包括审计案例引入、分组讨论、审计软件应用、引进审计行业导师、改革考核方式的教学方法,实现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综合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审计学》课程教学质量,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目标。

【关键词】审计学 课程改革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211-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日趋国际化、全球化,企业的运营模式、经济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以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变化,为了保持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有效的审计监督机制必不可少,在这样的背景下,审计环境和审计模式也发生了巨变,因此培养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审计人才至关重要。

高等院校作为审计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承载了审计行业未来的希望,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审计学》课程仍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方式方法传统,导致课堂教学内容与实务工作相脱节,无法满足现阶段社会对审计人才的要求,学生毕业以后也很难胜任审计工作,所以应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理念,对《审计学》课程进行全面改革。

二、《审计学》课程教学中的不足

1.教学方式传统,考核模式落后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审计学》这门课程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借助多媒体或者板书等手段,给学生讲授审计理论知识;上课期间,均以老师为主导,缺乏师生互动交流,缺少实务案例讨论等课堂活动,此种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审计学》课程失去兴趣。

《审计学》课程不仅教学方式传统,考核模式也较为落后,大多数高校仍然保持传统的期末闭卷考核方式,考核形式单一,偏重于理论知识考核,忽视应用能力考核,很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并不代表学生已经真正掌握了相关知识。

2.师资团队缺乏实践经验

现在高校以年轻教师居多,多数都是刚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入学校授课,缺乏??计实务工作经验,然而《审计学》课程的专业术语较为抽象难懂,年轻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很难将审计的原理讲解透彻,将课堂教学与审计实务工作相联系,缺乏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感觉《审计学》课程枯燥难懂,从而影响授课效果。

3.实训室基地建设滞后

目前,多数高校尤其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目标的高校,投资大量资金建设实训基地,但均偏重于建设会计信息系统或者模拟综合实训,很少建设审计模拟实训室,使得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获得审计实践训练,无法锻炼学生的审计思维能力及实务操作能力,无法满足《审计学》课程从理论教学转化为实践应用的目的。

三、《审计学》课程改革建议

1.课程总体设计方案

在课程改革前,我们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岗位能力需求进行调研,从雇主单位的角度,重新拟定授课方案。将课程名称由《审计学》变更为《审计学原理与实务》,学时由原来的48学时增加到64学时,改革后本门课程分为理论、实务、信息化三部分,以工作流程为导向,以行业共建为载体,以信息化为平台,重新梳理课堂讲授内容,将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领域,将教材理论进行结构与重构,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实务操作中学习审计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课程内容具有实践性。

2.重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

教师梳理教学知识点,结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思路,基于审计工作流程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架构,分为四大模块:审计业务承接、编制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并按照模块匹配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在了解整体审计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理解理论知识。

《审计学》课程内容模块化设计――基于工作流程

教师在讲授每个知识点后,选取典型性的审计案例作为教学材料,案例来源可以从教材中筛选,也可以在网上查找最新审计舞弊案例,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有针对性的讨论案例素材,激发学生思路;也可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一个小组就相当于一个审计项目组,指派小组组长作为项目负责人,领导小组成员进行案例讨论,老师进行点评,案例教学不仅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3.产学融合下,打造“双师”团队

《审计学》课程授课教师除在校老师以外,还邀请产学合作的会计事务所行业人士到学校给学生授课,可以以专题讲座或者培训的形式进行,其中课程中心老师主要负责讲授基本原理与技能,行业教师负责拓展实务中必备的审计技能以及丰富的实务案例,从而实现课程校企共建的目标。

同时,也可以与会计师事务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鼓励课程中心老师到事务所挂职锻炼,丰富实践经验,并将实践案例带入课堂,使课堂内容与行业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行业发展与行业需求,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时俱进;同时,也可以推荐学生参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在学生掌握审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审计实务操作能力,也为后期为事务所输送优秀毕业生做好准备工作。

4.提高信息化系统的应用

建立审计模拟实训室,引进审计软件,使学生熟悉审计工作流程,掌握审计基本方法,消除课堂教学与实务工作之间的缝隙,配备审计软件的同时,提供至少两个以上公司的基础财务数据和资料,如:电子财务数据,报表、会计凭证、内部控制制度等。课堂上,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按照审计软件操作步骤,给每个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小组成员按照分工任务实施审计程序,小组成员合作编制审计报告,老师对小组成果进行评价、总结。

另外,可以借助合作会计师事务所的平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能力,充分做到将审计模拟实训室、实践实习基地相融合的目的。

在课堂管理及教学方面利用Tronclass平台,课前上传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相关视频供学生学习,每节课配5-15分钟的微课视频和配套讲义,以及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上课期间老师再次讲解理论知识,之后进行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结果评判学生对原理知识的应用及掌握程度,课后在Tronclass平台设置提问专区,供学生进行教学内容讨论提问,教师上传课后测验及作业,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的原理知识,而且增加了教师与学生课后互动交流的机会。通过线上、线下教学,课堂上课内容主要为互动型教学,课后通过测试、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考察学生学习效果。

5.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打破原来的平时成绩及期末考试二元化结构,实现平时测验、案例测试、项目考核、期末考核四维考核模式。其中,平时测验占比20%,由Tronclass系统进行评分,教师通过查看学生的成绩,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案例分析占比30%,授课教师提供案例,由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作汇报分享,再由教师和学生互评,其中教师评价占70%,学生分组互评占30%;项目考核占比20%,在审计模拟实训室完成,借助审计软件,教师提供审计数据,学生完成审计工作底稿的考核方式;期末试卷考核方式占30%,综合考评方式可以充分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效果

《审计学》课程改革以后,首先,把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和有争议的问题转换成实务案例,让学生在课堂进行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把学校教学与事务所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为会计师事务所解决了人手紧张的问题,而且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其次,建立实训中心,改进实验教学过程,引进鼎信诺审计软件,模拟整个审计业务流程,一方面通过信息化审计软件为学生呈现审计学专业基础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获取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结合事务所审计工作流程,讲解审计业务循环过程中的控制测试及实质性程序,用学习情境模拟工作过程。

最后,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让老师和学生不分课上课下随时保持互动,老师设定指定题目,学生参与讨论,不仅提高学生学?效果,而且还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审计学》课程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能够让《审计学》这门课程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满足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目标,符合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理念。

参考文献:

审计学课程的重要性

审计学课程的重要性(精选6篇)审计学课程的重要性 第1篇重要术语第1章审计的重要性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