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委员会会议纪要
输血委员会会议纪要(精选14篇)
输血委员会会议纪要 第1篇
2013年检验科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信息2013年6月18日下午,在2楼检验科主任办公室召开了我院2013年第一季度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会议由吴培良院长主持,全体委员会成员参会。
1、会议首先由检验科白海鹰主任对2013年第一季度输血工作进行总结:1)输血指征把握不明确。2)输血申请单填写潦草。3)血袋及输血不良反应卡返还不及时。4)输血前检查项目不完善。
2、吴培良院长对输血工作细则做如下总结:
(1)严格把握输血指征对于减少输血并发症、减少血源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降低死亡率、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建议加强医护人员输血指征的培训。
(2)外科输血指征的严格把握,必须对每位手术患者的失血情况和体内血容量情况作出比较准确、全面的评估。为了能够准确评估失血量,必须对患者术前全身情况作一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体能、营养及各脏器功能状态,尤其基础红细胞压积(Hct)和血红蛋白(Hb),便于对不同手术患者能耐受失血量的最大安全限量进行预测。
(3)为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去年我院已成立了输血管理委员会,为了进一步完善对临床输血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指导临床血液、血液成分和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协调处理临床输血工作遇到的重大问题,保证了临床输血安全,3月4日已印发《临床输血管理规范实施细则》、《临床紧急用血应急预案》、《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输血管理制度》附《临床输血指征》。希望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
(4)合理安全用血,必须加强了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不定期检查各临床科室“输血申请单”的书写情况和血样标本留取是否规范;检查“输血申请单”是否合乎输血指征,用血量是否经审批、签字后发出; 检查月报、年报等统计报表,宏观掌握节约用血及合理、科学用血情况; 抽查各临床科室上交的经输血治疗病例的病历,检查有无“输血同意书”并作好记录。
(5)医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应熟悉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临床医生应对相关的法规有足够的重视,才能真正做到依法、科学、合理和安全输血。如果对输血相关法律和输血规范不了解,可能会造成工作中的失误,从而导致医疗纠纷。今我院已完善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科室必须落实学习
2011年第二季度输血管理委员会会议纪要
2011年7月6日下午,在4楼小会议室召开了我院2011年第二季度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会议由陈榕生院长主持会议,全体委员会成员及输血科人员参会。
1、会议首先由检验科黄胜兴主任做2011年第二季度用血情况的总结:1)成分输血率均符合标准。2)用血量较大,急诊用血量不足。
2、叶传勇副院长:上一季度全院落实学习输血的相关法律法规,本季度书序工作已取得显著的成绩。今天我们就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宝贵的血源资源,确保临床用血安全进行探讨。
3、内科秦晓文主任:通过输血血液直接进入人体,血液质量问题一定要严格把关,一环扣一环。加强血源管理,全面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是临床输血安全的最根本保证。
4、医务科叶娉婷科长:医务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且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特别是医院的管理层要透析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血库软硬件的投入,血库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和
用血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各项书面记录并归档备查,以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5、质控科林炳煌科长:以质量为核心,健全输血科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技术操作规程,切实加强对输血科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执行用血申请及登记制度,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制度及质量考核制度,做到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有效控制输血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6、医务科傅金木科长:加强对医院管理层和输血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了解输血专业所涵养的内容,改变“输血科(血库)业务简单”的传统观念,合理配备学科带头人,各级技术人员,建立“输血医师”概念,“输血医师”应参与临床输血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研究工作,发挥血库对临床输血技术指导职能,使临床输血更加科学合理。
7、口腔科谢建宏主任: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是输血科最关键的工作,因此,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过程中要细心谨慎,思想高度集中,养成有秩序的良好工作习惯,防止差错发生。
8、急诊科刘连地主任: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极为重要,临床医师要更新输血知识,转变观念,了解各种成分血的作用和输注特征,合理应用成分血。要转变“全血”、“新鲜血”比“库血”好、急性出血需要输全血,输血对患者有益无害的旧观念,从而提高输血诊治水平,使患者获得安全、高效又经济的输血治疗。
9、陈榕生院长:最后总结发言,首先肯定了输血工作取得的成绩,在工作中细致,落到实处,效率高。第二,关于应对二甲医院评审、公立医院评价及医疗质量万里行,我们应该积极准备,从评审的角度思考问题,促进输血工作安全、科学、合理进行。
输血委员会会议纪要 第2篇
2013年9月10日下午14:30时,在综合楼五楼会议室召开了我院2013年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会议由李建荣副院长主持,全体委员会成员参加。、1、会议首先由杨锡运副院长根据医院评审细则、对临床医生用血及成分输血、临
床医生用血申请标准进行要求,要求各科室加强对相关知识及文件进行学习,落实输血相关制度并认真执行。
2、3、由杨国华副院长对各科室做出相应要求。医务科段彩玉科长:为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为了进一步完善对临床输血工作
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指导临床血液、血液成分和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协调处理临床输血工作遇到的重大问题,保证了临床输血安全。与各科主任及护士长进行交流学习力量临床输血的相关知识,并对各科室做出要求:要求各临床医生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加强合理用血与输血知识的培训。
4、输血科主任杨美荣:对输血科(血库)2013年上半年工作进行总结和要求。为
了避免医患纠纷要求各临床医生认真做好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效果评价及输血前传染病的检查、配血标本采集时间及送检对接进行要求。
5、李建荣副院长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并提出存在问题,要求临床科室及时整改。
施甸县人民医院输血委员会
输血委员会会议纪要 第3篇
会议由社长黄新南主持。首先, 黄社长通报了新增编委的情况。本届编委会新增了路关生编委, 路关生同志是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分管工程设计的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黄新南社长表示今后还将吸收更多的行业技术专家进入编委会, 为《砖瓦》杂志编委会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邹基主编向编委们详细介绍了一年来《砖瓦》杂志社的工作成绩: (1) 杂志、书籍编辑出版方面完成了12期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完成了会议论文集、纪念会刊的稿件的征集、编辑、出版;为庆祝《砖瓦》创刊40年还组织编辑出版了《烧结砖瓦生产技术》、《轮窑隧道窑技术经验汇编》、《砖瓦干燥室、窑炉热工设计原理》3本技术书籍。2011年对网站进行了改版, 网站内容不断丰富, 客户群体稳定增长; (2) 召集全国技术推广、学术研讨会和编委会; (3) 举办全国行业“10强企业”、“优秀企业”、“创新品牌设备”、“优秀制品企业”、优秀编委、作者、论文推荐活动; (4) 筹备并成功举办了第十四届国际墙体屋面材料生产装备博览会。
邹基主编同时还向编委们汇报了2012年杂志社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 介绍了2012第十五届 (南京) 国际墙体屋面材料生产装备博览会筹备情况。通报了2012年《砖瓦》杂志选题计划。编委们围绕着计划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砖瓦》在选题内容上坚持贯彻国家建筑节能、墙体材料改革的产业政策, 报道节能减排、利废新技术和新产品;坚持为行业技术发展服务的办刊宗旨, 坚持企业实用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的报道主线;及时报道国外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新动态;加强与国外的联系。跟踪企业的经营、技术革新状况, 加强国内动态、产品新应用报道和评述;设立企业家专访栏目, 及时捕捉行业的新热点, 站在墙材行业的最前沿, 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加强墙材应用技术的报道。适时出版电子版期刊, 开设加强互动交流栏目。要培养一批具有前瞻性的年轻的作者队伍。
输血委员会会议纪要 第4篇
会议首先听取了潘书祥副主任“关于全国科技名词委2002年工作总结与2003年工作计划要点”的汇报。2002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在确保名词审定质量的前提下,加强管理,改进方法,缩短周期,提高效率,加快审定公布和出版进度,加强学术研究、交流和宣传推广工作,完成了既定的各项工作计划。
在名词审定和公布方面,全国科技名词委2002年所完成审定工作的学科有:机械工程(3,仪器仪表,定义本)、地理信息系统、航空科技(定义本)、水产科技(定义本)、自然辩证法、土木工程等。基本完成名词审定任务的学科有:遗传学、免疫学、生态学、中医药学(定义本)等。其余学科分委员会也都按照计划进度完成了当年的任务。
在编辑出版方面,2002年共编辑出版了10种名词书,其中包括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第二版)、测绘学名词(第二版,定义本)、医学名词(7)、生物学名词合订本、电力名词、水产名词(定义本)、地理信息系统名词,以及两岸大气科学名词、两岸昆虫学名词和两岸航海名词的对照本。另外,机械(2,定义本)、机械(3,定义本)、土木工程、自然辩证法、航空学(定义本)、高分子化学命名原则等学科名词也都陆续进入出版流程。
此外,还有一些学科分委员会正在开展审定工作,他们是海洋学名词(定义版)、地理学名词(定义版)、医学名词(8~11)、力学名词(定义版)、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名词(定义版)、细胞生物学名词(定义版)、航天名词(定义版)、语言学名词(定义版)、资源科学技术名词(定义版)、管理科学名词等。2002年全国科技名词委积极开展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其中重点开展了两岸信息科技名词对照工作,共包括计算机、电子、通信3个分支领域。经过前期认真准备工作之后,8月份在成都召开了海峡两岸信息科技名词对照研讨会,大陆、台湾、香港及新加坡的3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该项工作得到科技部的立项支持,当年开始工作,当年取得积极成果。此外,大气科学、水产、测绘学、船舶工程、药学、化工、药品名称、动物学、天文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也分别以召开两岸专家会议以及其他形式开展名词对照和统一工作。
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全国科技名词委于2002年组织中国科技名词代表团,对欧洲几家有代表性的术语学机构和组织进行了访问。代表团由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出版委主任郭传杰教授带队,成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科技名词委、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单位负责同志。访问的目的在于了解和认识术语工作在政府、工业、商业与知识传播活动中的重要性,以及术语工作给国家发展所带来的促进作用,了解现代术语学发展的趋势与欧洲术语工作现状和进展。通过访问,代表团感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术语规范工作更加重要,社会各界广泛需要高质量的术语工作,名词术语工作是社会公益性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工作,它也需要基本建设,国家、政府的财政支持是搞好这项工作的重要保障,网络化和资源共享是术语工作与时俱进的发展趋势。国际上成功的术语工作经验为今后中国术语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另外,全国科技名词委还积极开展了一些其他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通过国际交往,增进了相互间的学习借鉴和了解,并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的术语工作以及所取得成就。
在宣传推广规范名词方面,全国科技名词委通过多种媒体和渠道,宣传科技名词规范化的重要意义和名词审定工作成果。例如,与中科院办公厅、中央电视台积极协调配合,共同策划电视宣传栏目;与金山软件公司合作推广规范名词等。此外,在《科技术语研究》期刊上发布天文学、心理学、地理信息系统领域新词近500条。对过去已发布试用的新词,进行了收集反馈意见的工作。
2003年工作计划要点如下:
1.科技名词审定工作
(1)审定工作。2003年将继续开展10多个学科的名词审定和修订、增补定义工作,其中重点支持资源科学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名词审定工作。2003年计划完成6~7个学科的审定任务,其中包括航天科技、免疫学(定义本)、遗传学(定义本)、生态学(定义本)、中医药学(定义本)、资源科学技术(定义本)、语言学(定义本)等学科。其余学科分委员会也将按照工作计划确保审定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2)拓展学科领域,完善科技名词体系。2003年将成立通信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开展审定工作,并开展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的筹组工作。在社会科学领域,继续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审定公布工作,争取在社科基金或社科院立项的基础上,开展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密切相关学科的可行性调研和有关研究工作。
(3)出版工作。2003年计划出版8种左右名词书。其中包括机械(2、3,定义本)、航空科技(定义本)、自然辩证法、土木工程、高分子化学命名原则,以及两岸船舶、两岸药学名词对照本。2003年还将进行已公布名词的数据整理工作,尽快出版已公布名词的电子版合订本。
2.两岸名词对照和新词发布试用工作
2003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将继续开展两岸名词对照工作,努力为促进“两岸三通”、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作出更大贡献。2003年开展名词对照工作的学科有信息科技、测绘、动物、药品名称、船舶、地理信息系统、天文、药学、水产、化工等10个学科。
2003年将继续开展科技新词的发布试用工作。新词工作要围绕政治、经济、科技发展中的重大事态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展开。新词工作要突出“新、快”特色,及时收集、命名、发布。
3.术语学研究和科技名词推广应用工作
2003年拟开展以下方面的工作:
(1)保持与国内外术语学界和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注意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努力促进和提高我国的术语学理论研究水平。(2)努力办好《科技术语研究》期刊,适时地调整栏目结构和内容,采取更加灵活的形式,进一步密切地贴近读者,使刊物更好地发挥宣传名词工作、总结审定经验、积累研究成果的作用。(3)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通过各种媒体传播方式,宣传科技名词规范化的重要意义和名词审定工作成果,发布试用科技新词。(4)加强同国家有关部委以及大中学校教材编写部门和出版单位的联系,探讨相互配合、共同推广规范名词的措施。(5)继续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名词工作。
4.进一步发展完善术语数据库各项功能并努力实现网络化
在2002年术语数据库工作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数据库的各项内容。为实现规范名词的宣传、推广、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创新工作准备技术条件。
5.继续开展好科学文化建设工作
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17年以来,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学文化。2003年要继续做好科学文化建设工作,使得科学严谨、民主开放、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科学名词工作文化成为全国科技名词委及其办事机构开拓进取和不断创新的动力源泉。
常委会在听取工作汇报之后进行了认真审议,与会代表也就科技名词审定及各个方面的工作发表了重要意见。路甬祥主任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名词委的工作定位、工作方式、工作重点和机构建设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他指出,科技名词工作是个基础性的公益事业,理所当然地应该得到国家长期、稳定的支持。随着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名词委的工作方式应当有所创新,应当把主要的工作力量用在组织与协调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我国经济与社会紧迫需要的领域之中,放在同国家安全、国际交流与合作密切相关的学科上面。他强调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科技基础性工作,在当今全球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的时代更为重要,科技名词工作不仅关系到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经济、国家安全和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的发展。因而,这项工作必须要长期坚持,而且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做得更好。
会议充分肯定了全国科技名词委2002年开展的各项工作,原则通过了2003年工作计划。会议一致认为,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迎接全球化、知识化挑战的当今时代,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重要意义显得更加突出。在落实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四届委员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中,我们要通过不懈努力,使科技名词工作在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输血委员会会议纪要 第5篇
时间:2011年12月6日
地点:六楼楼会议室
内容:召开2011年下半年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会议
参会人员:田成武宇驰由淑英宋维艳管相友
宋艳杰王辉马仁刚徐金江郭东
主 持 人:田成(副院长)
会议内容:
1、会议首先由宋主任做2011年下半年输血工作汇报,简介讲解了输血科建设,输血疗效评估(输血反应的应对措施),安全输血教育培训等,重点讲解了上半年用血情况(各科室用血情况)以及临床用血存在的常见问题:1)用血申请单不规范,不及时。2)取血核对不及时。3)退血随意性大。4)血浆滥用。5)不合理搭配用血。6)关于互助献血等。还提出有建设性的改进措施:1)印制输血指南小册子。2)制定培训计划。3)完善管理制度。
2、麻醉科郭东梅主任:讲述输血感想:1)医院对输血指征掌握的极其严格,提出术后患者一回病房应急查血分析,以便更好的掌握患者输血指征。最后建议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用血培训。
3、医务科由主任:各科主任对输血的合理性应严格把关;2)对于输血不良反应,最好叫血液科的医生会诊,以求完善对输血反应的解释。3)关于输血反应的指南要再次浓缩,细致到位,责任到人。
输血委员会会议纪要 第6篇
5月2日,我院召开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院长卞周华参加会议并讲话,副院长谢士军主持会议,输血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卞周华在讲话中指出,输血工作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保证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基础条件。全院要高度重视临床输血工作,密切配合,加大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力度,完善奖惩机制。要针对医院等级评审要求,对照细则,认真研究,加强临床输血规范的持续改进,在抢救危重病人、保障大手术用血、治疗特殊疾病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谢士军对下一步输血管理工作进行了部署。他要求全院要以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加大输血质量管理检查力度,保证我院临床输血工作规范、科学、合理。
会上,与会人员共同学习了新版《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就我院临床输血工作面临的新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本次会议对于完善医院临床输血工作,促进合理用血、安全用血将起到重要作用。
记录:李平
2012年5月2日
资兴矿业集团总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纪要
11月6日下午,我院召开2012年度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暨自体输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会议由陈宏碧副院长主持,办公室主任杨素琴、医务处主任谢政成、门诊部主任李洪江、护理部主任何可仁、检验科以及临床科室等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成员共19人出席了会议。
陈宏碧副院长强调,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近期将召开医院各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会议是第一个召开的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
谢政成主任传达了2012年卫生局临床合理输血工作会议及郴州市血液工作会议的精神,汇报了近期我院临床用血情况,并对医院临床用血各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与会成员重点针对医务科制定的医院医疗质量和安全第十三项核心制度——“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结合我院具体情况,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和建议,并就“临床紧急用血应急方案”进行了审议。
最后,陈宏碧副院长明确指出,我院临床医疗业务量增长快,面临着临床用血供应紧张的问题,2013年要重点抓好临床输血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加强对临床输血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加强检验科、麻醉科临床输血相关配套设施的投入,加大“自体输血”和“互助献血”的宣传,进一步加强临床医护人员输血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同时,将临床输血考核指标纳入医院质量目标管理,并建立奖惩制度,进一步规范我院的临床输血工作。
记录:陈智臻
输血委员会会议纪要 第7篇
输血管理委员会会议纪要
(2012年第三季度)
时间:2012年10月6日
地点:三楼会议室
参会人员:姜春华何元扬谢宙宏陈毅王应
张莉孙燕张辉荣杨如高肖智张正程川王静姜俊梅戚敏
李玉兰沈燕李梅杨雪芹陈勇樊志华姜科良李进芳
主 持 人:郑志奇(副院长)
会议内容:
1、会议首先由检验科陈勇科长做2012年第三季度用血情况的总结:1)成分输血率均符合标准。2)用血量较大,急诊用血量不足。
2、郑志奇副院长:上一季度全院落实学习输血的相关法律法规,本季度书序工作已取得显著的成绩。今天我们就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宝贵的血源资源,确保临床用血安全进行探讨。
3、内科张辉荣主任:通过输血血液直接进入人体,血液质量问题一定要严格把关,一环扣一环。加强血源管理,全面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是临床输血安全的最根本保证。
4、医务科刘斌科长:医务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且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特别是医院的管理层要透析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血库软硬件的投入,血库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和用血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各项书面记录并归档备查,以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5、质控科李进芳科长:以质量为核心,健全输血科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技术操作规程,切实加强对输血科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执行用血申请及登记制度,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制度及质量考核制度,做到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有效控制输血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6、护理部李玉兰主任:加强对医院管理层和输血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了解输血专业所涵养的内容,改变“输血科(血库)业务简单”的传统观念,合理配备学科带头人,各级技术人员,建立“输血医师”概念,“输血医师”应参与临床输血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研究工作,发挥血库对临床输血技术指导职能,使临床输血更加科学合理。
7、口腔科张正: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是输血科最关键的工作,因此,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过程中要细心谨慎,思想高度集中,养成有秩序的良好工作习惯,防止差错发生。
8、急诊科陈毅主任: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极为重要,临床医师要更新输血知识,转变观念,了解各种成分血的作用和输注特征,合理应用成分血。要转变“全血”、“新鲜血”比“库血”好、急性出血需要输全血,输血对患者有益无害的旧观念,从而提高输血诊治水平,使患者获得安全、高效又经济的输血治疗。
输血委员会会议纪要 第8篇
2009年9月15日至16日, 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召开, 来自上海、重庆、江苏、江西、安徽、广东、湖北等7个省 (直辖市) 的7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海事专业委员会、江苏航海学会、长江海商法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等兄弟学会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9月14日晚召开了预备会, 预备会由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刘先栋主持, 副主任委员、顾问等11人参加了会议。常务副主任委员刘先栋汇报了大会的筹备情况, 预备会讨论和确定了会议议程、优秀论文评审专家委员会名单等内容。 开幕式由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明俊主持, 副主任委员俞光跃致开幕词;黑龙江海事局邵长春副局长介绍了黑龙江水运的情况, 对参加会议的代表表示欢迎;黄明副秘书长代表主任委员严新平副校长向到会代表表示欢迎和感谢;中国航海学会驾驶专业委员会孙风羽、江苏航海学会蒋根荣副理事长分别介绍了各学会近期工作的情况, 代表兄弟学会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常务副主任委员刘先栋代表专业委员会作了题为“深化改革, 促进内河航运持续发展”的工作报告, 向到会代表报告了2009年学会学术活动、科技服务、组织建设和财务等方面的工作, 并提出了2009年工作的设想。
本次学术交流会围绕“港口、渡口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主题进行, 包括大型船舶的驾驶与避碰、港区、渡口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航道建设、维护的新理念与标准、库区各水位期的航行安全与避碰、船舶交通事故预防与对策、船舶管理与船员维权、高科技在航运中的应用等内容。大会论文交流分别由蒋富国、张铜宁副主任委员主持。《海船进江操纵应掌握的基本要领》等11篇论文作者分别在大会上进行了论文宣讲, 其余39篇论文进行了会下交流。参会代表对交流的论文给与了较高评价, 认为本次学术会议论文主题明确, 针对性强, 对今后的安全营运与管理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会议前, 通过专家通信评审, 确定了优秀论文初选名单。会议期间, 李勇副主任委员主持了优秀论文专家评审委员会, 经过各位专家委员的认真评审, 评选出优秀论文二等奖2篇、三等奖4篇, 优秀论文5篇, 一等奖空缺。
大会邀请黑龙江海事局葛德明处长和天津海事局史光平副总工程师分别作“黑龙江界河首次应急联合演习”和“通信导航在北方沿海港口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的专题报告, 受到代表们的高度评价。
会议讨论分两组进行, 分别由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顾问杨锡裕、陈纪如主持, 全体参会代表围绕大会的工作报告、2010年学术研讨的主题、2010年工作计划等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代表们充分肯定了常务副主任委员刘先栋所做的工作报告, 认为学会一年来的工作扎实细致, 在办会经费受限的情况下, 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为企业单位排忧解难, 为部分职工的职称晋升提供论文发表机会等方面, 成绩显著, 效果明显。
会议同意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2010年工作设想和研讨议题。代表们还对学会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提请2010年常务委员会确定。
会议感谢黑龙江海事局、佳木斯海事局为会议的成功召开提供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持, 以及热情周到的、全方位的服务。
闭幕式由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许天慧主持, 优秀论文评审专家组组长李勇副主任委员宣读了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刘先栋、俞光跃、张铜宁、李勇、蒋富国、王宪龙、蒋根荣、杨帆、刘明俊等学会领导向获奖的论文作者颁奖, 副主任委员王宪龙宣读了会议纪要, 副主任委员杨帆致闭幕词。
2009.9.16
输血委员会会议纪要 第9篇
受赵洪祝主任委托,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永明主持各次全体会议,副主任金德水、吴国华、程渭山、冯明、厉志海和秘书长姚民声及委员共49人出席会议。省人民政府陈加元、郑继伟副省长,省高级人民法院齐奇院长,省人民检察院陈云龙检察长和王祺国副检察长列席会议。列席会议的还有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机关副厅以上干部,各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会议纪要如下。
一、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列席人员名单》。
二、会议审议了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稿,征求了对浙江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稿、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稿、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稿的意见。会议要求,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对这4个工作报告稿作修改完善后抓紧印发省人大代表和有关方面征求意见。
三、会议听取了省人大法制委员会胡虎林主任委员、吕汉夫副主任委员分别所作的关于《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关于《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等六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草案)》的说明,审议通过了《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等六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四、会议听取了杭州市人大常委会陈重华副主任所作的关于《杭州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的说明和省人大法制委员会胡虎林主任委员所作的关于《杭州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审议结果的报告,审议通过了《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杭州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的决定》。
五、会议还书面审议了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关于地方性法规行政强制专项清理工作的报告。
输血委员会 第10篇
(一)机构名称:输血管理委员会
(二)日常工作负责部门 : 医教部、检验科
(三)人员组成 : 院长、医疗副院长、医教部主任、检验科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专家
(四)职责与权限 :
1、贯彻实施《献血法》及卫生部《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检验科基本标准》等文件,加强对医院检验科及临床用血的管理、监督与指导,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确保用血安全及病人安全。
2、定期检查和抽查血液及血液制品质量,监督评估和管理检验科及临床科室有关输血技术常规的执行情况。
3、接受上级卫生主管部门血液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任务、技术指导,定期提交本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报告。
4、协助医院行政部门对医院采供血工作包括血液及血液制品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5、协助医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关血液质量管理的方针。
6、定期检查、评审医院检验科、临床用血工作,指导科学合理用血。评估并修订输血流程和程序。
7、监控输血质量。对检验科的布局、环境、设施、人员、技术操作及业务管理等,督促其达标。
8、对检验科和临床输血工作进行技术咨询和指导,积极推广成分输
血和自体输血。
9、监督指导医院输血前各项检查和血液质量、质控实验室的工作。
输血委员会职责 第11篇
一、在主管院长领导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负责对全院临床输血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杜绝临床输血事故发生。
二、认真贯彻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严格按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 要求执行。
三、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并监督运行,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四、负责制订本院输血计划,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并认真组织实施。
五、制订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计划,努力提高工作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六、提倡成分输血,科学合理用血,提高临床输血疗效。
七、加强职工责任心教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标准操作规程,严防责任事故发生。
八、执行用血审批制度及统计上报制度。
九、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医院输血管理工作会议,及时通报输血管理工作动态,对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方案,及时整改。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第12篇
为了规范临床输血的管理,加强临床用血指导,使医疗用血更安全、更科学,更合理。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第五条规定,特设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结合我院临床工作实际及人员变更情况,改选组织机构成员,重新修订相关制度,现公布如下:
一、组织机构 输血管理委员会:
主任委员:郭明山
委
员:张升红
方维娜
魏翔
刘永涛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下设输血质量管理小组和输血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输血科,负责日常工作。
二、相关制度
根据《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相关要求,重新修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等制度详见附件。附件:
1、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2、输血管理办公室职责
3、输血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4、主管院长输血管理职责
5、输血科岗位职责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日
附件1: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1、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化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合理、科学用血。
2、指导、督促、检查临床科室及输血科的输血工作。
3、审查临床用血计划并监督实施。
4、组织制定输血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5、调查、处理不良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性疾病。
6、建立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每年不少于2次),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输血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协调和裁决临床用血的不同意见及医疗纠纷。差错事故的认定、惩罚。
7、宣传《献血法》,普及献血的科学知识,开展预防和控制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教育。
8、负责对全员进行输血知识及相关法规的培训。
9、负责对开展的输血新技术、新项目及引进的新设备进行论证。
10、负责制定医院输血工作计划和用血计划。
11、负责其它有关医院输血管理方面的事宜。
附件2:
输血管理办公室职责
1、在医院领导和输血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
2、促进科学、合理用血,推广成分输血,督促开展自身输血。
3、负责组织供应医院临床的用血,确保血液来源合法、血液质量安全。
4、指导、检查、监督临床用血,对输血重点科室重点监测、考核。督促、检查输血科的输血工作,使之不断规范化。
5、积极参与临床科室的会诊工作,特别是疑难输血会诊、需要大量用血手术的术前讨论,提出最佳输血方案,指导临床合理、规范、安全可靠应用血液制品。
6、负责对医院相关人员进行输血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检查和指导各相关科室有关输血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
7、负责对医院输血的安全形势进行分析、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指导实施。
8、负责组织医院输血委员会例会。
9、负责输血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制定医院输血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10、调查处理不良反应及输血感染性疾病。
11、负责与吉林市中心血站联系协调工作。附件3:
输血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推动、促进、完善医院临床输血的发展和管理。
2、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院内输血知识医学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医院医护人员输血及输血管理水平。
3、监督、指导临床科学、安全、合理用血。
4、积极推广临床输血新技术、新材料、新业务。
5、积极参与医院疑难、大量输血的指导与协调。
6、积极协调相关科室用血,调剂血源,减少因血液及其制品的过期造成浪费。
7、组织鉴定输血相关医疗纠纷(溶血反应、输血感染性疾病等)。
附件4:
主管院长输血管理职责
1、负责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的实施、督查、领导。
2、检查、指导全院输血工作的实施。
3、对输血技术、新疗法和业务培训随时监督和管理。
4、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院会议,听取汇报和总结。
附件5:
输血科岗位职责
1、认真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接受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专业技术指导和监督。
2、负责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并按计划领取所需全血、成分血。
3、做好各血液成分的运输、贮存和质量观察。
4、在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对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5、在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对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6、认真执行各项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输血安全。
7、认真做好输血前免疫学检查和消毒隔离工作,严防输血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8、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做好临床输血会诊。
9、指导临床合理、科学用血,推广成分输血。
10、宣传和推广输血新技术,如成分输血、自身输血、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置换术、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11、负责输血医学的科研与教学。
12、保存临床输血有关资料。
会议记录:
2011年4月6日下午,在4楼小会议室召开了我院2011年第一季度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会议由郭明山院长主持,全体委员会成员及输血科人员参会。
1、会议首先由检验科张升红对2011年第一季度输血工作进行总结:1)输血指征把握不明确。2)输血申请单填写潦草。3)血袋及输血不良反应卡返还不及时。4)输血前检查项目不完善。
2、护理部:严格把握输血指征对于减少输血并发症、减少血源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降低死亡率、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建议加强医护人员输血指征的培训。
3、外科:外科输血指征的严格把握,必须对每位手术患者的失血情况和体内血容量情况作出比较准确、全面的评估。为了能够准确评估失血量,必须对患者术前全身情况作一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体能、营养及各脏器功能状态,尤其基础红细胞压积(Hct)和血红蛋白(Hb),便于对不同手术患者能耐受失血量的最大安全限量进行预测。
3、医务科:为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去年我院已成立了输血管理委员会,为了进一步完善对临床输血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指导临床血液、血液成分和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协调处理临床输血工作遇到的重大问题,保证了临床输血安全,3月4日已印发《临床输血管理规范实施细则》、《临床紧急用血应急预案》、《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输血管理制度》附《临床输血指征》。希望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
4、质控科:合理安全用血,必须加强了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不定期检查各临床科室“输血申请单”的书写情况和血样标本留取是否规范;检查“输血申请单”是否合乎输血指征,用血量是否经审批、签字后发出; 检查月报、年报等统计报表,宏观掌握节约用血及合理、科学用血情况; 抽查各临床科室上交的经输血治疗病例的病历,检查有无“输血同意书”并作好记录。
输血委员会会议纪要 第13篇
2010年12月29日,《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协会“妇科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为加强内镜与微创临床诊疗质量评价与监督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完善我国妇科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监管评价体系,促进我国妇科内镜与微创外科的发展。
经卫生部医管司内镜临床诊疗质量评价专家委员会、卫生部医管司内镜临床诊疗质量评价专家委员会督查与伦理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协会研究批准,成立妇科《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协会妇科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
2010年12月29日,在北京国务院第二招待所召开成立大会和第一次理事会议,由卫生部医管司评价处刘勇处长主持,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医管司内镜临床诊疗质量评价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督查与伦理委员会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长,王陇德院士致贺词。并向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妇科内镜与微创医师的常务理事、理事、专业委员会主席、副主席、总干事、副总干事颁发了聘书。
刘勇处长代表卫生部医管司祝贺大会的召开,并介绍了卫生部医管司的各部门职能机构,并希望在新年的全国医院大巡查中,能够和委员会专家们密切合作,共同提高全国临床医学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王陇德院士肯定了内镜与微创医学领域多年发展的成绩,同时,提出了更多的期望。希望妇科专业委员会带领全国妇科内镜与微创医务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出更多的切实可行的质量评价办法,提高内镜与微创诊疗过程中医疗质量控制措施。
会上王陇德院士和刘勇处长向妇科专业委员会主席夏恩兰教授、陈捷教授、冯力民教授,副主席赵霞、吴鸣、段华、李斌、林俊、孟元光、喇端端、马芙蓉、姚书忠、周应芳、张怡、林忠、李奇龙、阮邦武、骆一凡、冷金花、华克勤、张震宇、刘彦等专家颁发了聘书。
陈捷教授说: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与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妇科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致力于打造妇科内镜医师行业的国际平台。妇科专业委员会作为15个专业委员会的一员,将积极配合卫生部医管司开展全国医院巡查工作。
1)积极参与组织世界各国妇科同行,召开《第3届世界(第21届中国)内镜医师大会暨世界内镜博览会》,将于2011年11月18日至20日在中国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并同期在美国、乌克兰、日本召开卫星视频大会。”
输血委员会会议纪要 第14篇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副主任王永明、程渭山分别主持各次全体会议和联组会议,副主任徐宏俊、吴国华、刘奇、张家盟、冯明和秘书长姚民声及委员共60人出席会议。省人民政府吕祖善省长和茅临生、金德水副省长,省高级人民法院齐奇院长和王幼璋、童兆洪副院长,省人民检察院陈云龙检察长和刘建国、刘晓刚副检察长列席会议。列席会议的还有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省级有关单位负责人,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备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机关副厅以上干部,各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4名省八大代表。此外,还有12名省人大代表列席第一次全体会议。15位公民旁听各次全体会议。会议纪要如下。
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吕袒善省长所作的《关于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政府工作的报告》、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厉志海主任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浙江省2009年上半年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下半年主要工作、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2009年主要目标任务和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我省十一大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编制情况等3个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充分肯定了我省上半年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绩,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省政府及有关方面所做的大量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省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巩固,回升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不少。常委会组成人员就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会议要求,办公厅会同财经委将这些意见建议综合整理成审议意见,经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后,送交省政府研究处理。
二、会议听取了省人民政府茅临生副省长所作的《关于农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报告》、省人大常委会程渭山副主任代表执法检查组所作的《关于检查农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报告》,在分组审议的基础上进行了联组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既充分肯定了近年来省政府在农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执法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又指出了我省在农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会议要求,办公厅会同农委,将这些意见和建议整理成审议意见,经主任会议讨论后送省政府研究处理。
三、会议听取了省人大法制委员会胡虎林主任委员和丁祖年副主任委员分别所作的关于《浙江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关于《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审议通过了《浙江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和《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
四、会议听取了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张孝琳副主任委员所作的关于《浙江省残疾人保障条例(草案)》的说明、省科技厅蒋泰维厅长所作的关于《浙江省高新技术促进条例(草案)》的说明、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周玉根副主任委员所作的关于《浙江省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条例(草案)》的说明,并进行了初步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指出,根据我省实际,制定这些地方性法规是必要的。会议要求,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抓紧对这些法规进行修改。印发省人大代表和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再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
五、会议听取了省人大常委会代表与选举任免工作委员会陈仲方主任关于部分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时间的说明,审议通过了《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部分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时间的决定》。
输血委员会会议纪要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