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全程策划解:2+3+4+5模式
商业地产全程策划解:2+3+4+5模式(精选13篇)
商业地产全程策划解:2+3+4+5模式 第1篇
“2+3+4+5”模式:商业地产全程策划解
目前,许多开发商因缺乏商业地产运作经验,但却急于求成,结果忽略了商业地产自身的商业法则,导致所开发商业项目陷入困局„„那么,商业地产有没有成功方程式或运作模式?如何实现开发商、投资商、经
营者、消费者的共赢?„„在成功运作十多个商业地产项目后,中联行总结出一套商业地产全程营销策划的运作模型“2+3+4+5”模式。
解密“2”:首先要解决两个矛盾
“2+3+4+5”模式中的“2”是指在项目前期策划中,首先要解决的开发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矛盾;其次要考虑地产思维和商业思维的矛盾。商业地产项目,首先就是要与开发商一起把上述两个矛盾协调好。
如果采用长期利益的运作模式,开发商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如果开发商实力不济,就要考虑发售或部分发售的形式,即短期利益运作模式。该矛盾必须解决好,尤其是租与售的问题。
地产思维和商业思维的矛盾,其实就是一种观念的转变,商业地产的表象是地产,但实质或者说核心是商业地产后期的经营运作。商业地产有别于住宅地产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成功销售只是商业运作的第一步,或者说是开始,销售之后的经营运作才是它最本质、最重要的内容。
中联行曾成功运作过一个大型商业地产项目金亿城。项目位于全国十大批发市场之一的新华集贸市场——华北地区最大的服装批发基地。我们发现项目的开发商懂商业经营,因其曾运作过商场。中联行综合上述特点,根据当地的市场情况以及投资者和经销商户的心理特征,建议项目一、二层销售,三、四层自主经营。这样,一、二层商业可以充分实现销售利润最大化,而三、四层由开发商自主经营运作,又给一、二层投资者
提供了信心保障。不出所料,该项目经过一周内部认购,一、二层商铺全部售罄。
解密“3”:三个气场
所谓的“3”就是指三个气场:地气、商气、人气。“三气”的多少,决定一个商业项目可实现市场价值的最大化程度。
只租不售,经过两年经营,取得不菲业绩:租金不断提升,并形成稳定消费群体和品牌效应。借用一期的品牌影响力,汇聚地气、人气、商气,从而使项目自身升值。最终,该项目一层销售均价达40,000多元/㎡,这在二三线城市,是相对较高的。
解密“4”:四个元素与四个定位
对于商业地产,四个元素必然是指开发商、投资商、经营者、消费者。无论商业地产开发、招商或是运营,都应实现四个元素的共赢。怎样共赢?这就必须把握好在开发、销售、招商、推广四个环节上的四个定位:开发商的定位、面对投资群体的销售定位、面对经营者招商推广定位和针对消费者的广告推广定位。否则,定位不“对位”,就会出现定位“错位”。
北京的某商业地产项目,广告表现力很好,但却因广告表达“错位”,直接影响项目运作。究其根本,在项目发售阶段,没有考虑并区分终端消费群和投资者的年龄、审美等差异,以及其所关心的利益点区别,而广告表现明显将推广对象对准终端消费群个性十足的年轻时尚消费群体。商业地产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任何一个环节,最关心的只有利益,或者说是收益而不是其他因素。在销售阶段,推广主题必须针对投资群体,如果投资群体年龄区间在35甚至45岁以上,那么推广策略以及广告诉求就要瞄准这部分人群。然而,此项目广告表现针对的却是非常年轻化的消费群体,而且年龄构成在35岁以下。这个“错位”,是导致该项目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可见,四个元素与四个定位一定要“对位”,否则,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出现问题。解密“5”:商业地产的五种类型及其运作关键点;
商业地产大体可分为五种类型,一是社区商业、二是商业街或精品商街、三是产权式商城、四是大型超市或大型专业卖场、五是大型购物中心或主题“摩尔”。
商业地产策划所接触的产品类型不同,运作关键点也有所区别。
第一种类型:社区商业
运作关键点包括:;
1.业态限制。它是指根据项目服务于社区居民生活的特质,根据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引进便利店、干洗店、鲜花店等相关业态的同时,规避一些不利于小区居民生活的业态,比如KTV、餐馆等。
2.利润最大化。就是指无论哪种模式定价,无论是住宅价格的2倍还是2.5倍,目的只有一个创造最大化利润。
第二种类型:精品商业街
运作关键点:
1.旗舰店招商,这对商业街的运作和销售将产生很大促进作用;
2.增加娱乐休闲业态的比重。从目前的市场情况分析,商业街的购物比重正在降低,而餐饮、休闲、娱乐比重增大,并呈上升趋势。
第三种类型:产权式商城
运作关键点:
1.制造“项目品牌”,通过对项目的精确定位与策划推广,快速凝聚地气、商气、人气,迅速树立项目的品牌形象及影响力,形成品牌效益;
2.“市场化运作,商场化管理”。借鉴商场化统一管理的优点,统一招商、统一管理,实现合理的业态分布与良性运营。
第四种类型:大型超市或大型专业卖场
运作关键点:
1.招商先行。对于大型超市或专卖场,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前期招商工作,先签约商家也正是为其定制化的关键所在。
2.定制化。招商完成后,就要根据商家的具体要求进行规划设计,诸如层高、停车位、单层面积等。作为商家与开发商的中间人策划顾问公司必须进行全盘考虑,做好相关沟通、协调作用。
第五种类型:大型购物中心(或主题MALL)
运作关键点:
1.“零”发售。大型购物中心应该遵循自身的特点,坚持所有商铺都不能卖的原则,通过良好的经营运作,并根据商圈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期实现项目的长期营利。
2.经营设计。由于商家经营品种和货源的限制,大型购物中心,尤其是12万平方米或者2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购物中心,其功能结构设计、产品业态分布和产品结构的设计等必须经过周密的调研、论证与策略设计,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前,许多实力雄厚的国外资本已经进入或正在谋求进入中国的房地产领域,而中国商业地产还处于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尤其是商业地产项目的全程运作。如何寻求出路,成了商业地产开发商和策划公司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联行经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出上述“2”+“3”+“4”+“5”模式,不仅成功运用于若干商业项目,也为商业地产的实际操作运营提供了一个可供比对的策划模型。
商业地产全程策划解:2+3+4+5模式 第2篇
1.在学生掌握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运用迁移,掌握5、4、3、2加几的加法。。
2.能应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比较熟练地计算5、4、3、2加几的题目。
3.培养学生的迁移和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计算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数学城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
1、出示动物口算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进行。
9+5 9+3 8+5 8+3 7+4
9+4 9+2 8+4 7+5 6+5
2、电脑出示一个数学城堡,数学城堡上写有5、4、3、2加几。告诉学生要成为城堡的主人,必须闯过一些关卡。
【设计意图:让学生成为数学城堡主人的情境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培养能力
1、第一关:5+7=□ 5+8=□(课件出示)
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现在谁来闯第一关,说说口算5+7时应该怎样想?
先同桌两人互讲自己的想法,再请几个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口算过程。
对于各种想法都要给予肯定,然后四人小组讨论:哪一种想法最好。
教师评价:在用凑十法进行口算时,一般是看大数,分小数。如果第二个加数比第一个加数大,可以用交换位置的方法口算比较快。
2、第二关:4+8=□3+9= □ (课件出示)
指名几个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用词准确、表述完整,教师板书口算过程。
3、第三关电脑显示2+9=□
指名三、四人讲出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大胆尝试,自主探索出多种计算方法,给他们充分展示个性的机会】
三、反馈练习,发展思维
现在大家都胜利闯过这些关,学会口算5、4、3、2加几,恭喜你们成为这个数学王国的小主人。下面我们要用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国王解决一些问题。
1、做一做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
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列式计算。
(2)课件出示第二幅图
独立列式计算,同桌互讲口算过程,指名回答。
(3)小组比赛形式做第2、3题。
2、练习二十一第1题。
3、数学游戏。
4、开放题:5+( )=13 5+( )=14 4+( )=12 2+( )=11
【设计意图: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在游戏中学习,轻松愉快地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四、自我总结,深化新知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把归纳本课内容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今天到底学了什么,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怎样凑十,而是算法的多样化。在教学时,依照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注重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创设游戏情境,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课始通过开火车形式复习旧知,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然后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闯数学王国这个情境,提起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2.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在探究新知中,教师让学生自己讲计算方法,小组讨论哪种方法最好,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反馈练习中,练习形式多样化,使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具有趣味性,并在开放题中,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3.展现学生的思维多样性,鼓励不同方法计算。
儿童的思维是灵活多样的。他们在课堂上冒出许多智慧的火花,教师应爱护这些宝贵的思想。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提倡算法多样化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灵活性、独创性。算法多样化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而必须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独立研究算法,并鼓励学生创造个性化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和思考角度不同,势必有不同的解题思路。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学习,把大家的思维亮点聚集在一起,智慧汇拢在一块。在出示5+6=后,学生想出很多种方法,教师应适时引导,鼓励创新,提倡学生算法多样化。学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师的认可,学习的兴趣会更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商业地产全程策划解:2+3+4+5模式 第3篇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和仪器
主要仪器:美国Nicolet公司傅立叶红外光谱仪Thermo Nicolet Avatar 360(KBr压片),德国Bruker公司Bruker Avance II 400 MHz型核磁共振仪(溶剂CDCl3,TMS做内标)
主要试剂:丙酰乙酸甲酯(CP,北京三盛腾达科技有限公司);冰乙酸,亚硝酸钠,锌粉,二氯甲烷,正己烷(均为AR,国药集团化学有限公司
1.2 3,5-二乙基-2,4-二羧基吡咯的制备
1.2.1 α-肟基丙酰乙酸甲酯的制备
在带有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7.8 g(0.06mol)丙酰乙酸甲酯,即化合物(I),和20 mL冰乙酸。边搅拌边滴加19 mL溶有2.1 g(0.03mol)亚硝酸钠水溶液。滴加过程温度不高于5℃。滴加完毕后,冰浴下继续搅拌1h。
1.2.2 3,5-二乙基-2,4-二羧基吡咯的合成
撤掉冰浴,分批次向反应液中加入5.5 g(0.084mol)锌粉。升温到80℃~83℃,保温回流。反应时间为1.5 h。反应完毕后,将混合液移至烧瓶中,加水稀释至pH值为5~6。密封静置结晶。过滤得到混合固体,用二氯甲烷—正己烷溶解,过滤除去锌粉,滤液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得到白色棉花状晶体,2.9g,产率44.6%,熔点为130℃~132℃。
1.1HNMR(400MHz,CDCl3,25℃),δ:1.174(t,3H,CH2CH3,J=7.24Hz),
1.283(t,3H,CH2CH3, J=7.41Hz),
2.968(t,2H, CH2CH3,J=7.41Hz),
3.100(t,2H, CH2CH3,J=7.24Hz),
3.848,3.887(s,3H,CO2H),
8.944(br,s,1H,NH)
IR(KBr/cm-1)3293.73,24,1710.67,1673.44
2 结果与讨论
从起始原料到目标化合物的转化包含了一系列反应过程,其中主要反应步骤包括:肟化反应(即亚硝化反应)、还原反应(即在醋酸溶液中用锌粉将肟基还原成α-氨基化合物)、Knorr成环反应。由于影响目标化合物产率的关键步骤在于还原及环化缩合。为了探究该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从在还原及成环缩合反应过程中还原剂锌粉的用量、肟化反应的温度和Knorr成环反应的温度这三方面来说明。
2.1 锌粉用量
作为α-肟基丙酰乙酸甲酯(I)的还原剂,锌粉用量对产物的产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本实验在保持肟化温度为5℃,成环反应温度为80℃的前提下,探讨了通过不同的锌粉用量对产物的产率影响,结果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当锌粉和亚硝酸钠的摩尔比n(Zn):n(NaNO3)=(2.8~2.9):1.0时目标产物的产率最高。1molα-肟基丙酰乙酸甲酯还原成1molα-氨基丙酰乙酸甲酯需要6mol电子发生转移。而每1mol Zn只能提供2mol电子,因此理论来说锌粉与α-肟基丙酰乙酸甲酯的摩尔比为3:1。理论与实际的偏差主要是肟化反应还不够完全。当锌粉的量不足,提供的电子不足以还原肟基,降低产物的产率。锌粉过量时,则会将反应物分子结构中的羰基还原成羟基而影响产物的收率。
2.2 肟化反应温度
肟化反应的亚硝化剂为亚硝酸钠,该反应对温度敏感,本实验在n(Zn):n(NaNO3)=2.8:1,成环温度为80℃(即回流温度)的前提下,通过控制肟化反应的温度,探讨不同肟化温度下,对产物产率的影响,结果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肟化反应最佳温度为4℃~5℃。亚硝化反应必须在低温下进行,当温度超过10℃时,产率骤降,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当温度超过30℃时,产品性状明显变化,颜色变黄变红,杂质增多。由于温度升高,亚硝酸钠分解,肟化效果变差,控制肟化反应的温度对产品的纯度与产率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2.3 Knorr成环反应的温度
合成吡咯,Knorr[5,6,7]成环反应是最关键的一步。本实验在n(Zn):n(NaNO3)=2.8:1,肟化温度为5℃的前提下,通过控制反应的温度来探讨成环温度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见图3。
由图3可以看出在80℃~83℃时产率达到最大值。在50℃时,产率很小,随着温度的升高,产率显著回升。当温度高于85℃时产率降低,温度在100℃时产率下落幅度较大。实验过程中当温度大于100℃时,产物的颜色变成粉红色,杂质增多。主要原因在于温度过低达不到还原胺化和缩合环化反应所需要的温度 ,温度过高虽然还原胺化反应的速度加快,但同时也提高了缩合环化反应中的副反应速率 ,而导致产物收率降低。
3 结 论
综上所述,以丙酰乙酸甲酯为起始原料,合成了3,5-二乙基-2,4-二羧基吡咯。参照一般的Knorr反应设计了上述的合成路线,用“一锅煮”的方法比较简便地合成目标产物。本文通过锌粉的用量,肟化反应的温度,成环反应的温度三个方面,提出了合成该产物的最优条件:n(Zn):n(NaNO3)= (2.8~2.9):1.0,肟化反应温度4℃~5℃,成环反应温度80℃~83℃。在该反应条件下,合成目标产物的产率为44.6%。
参考文献
[1]Sorin FJean L N.Samarium diiodide Promotes reactions of a diphenylα-iminoketone,new synthesis of some pyrrolederivatives.[J].Tetra-hedron,2001,57:4881-4888.
[2]Vicente MG H.Reactivity and Functionalization ofβ-substituted por-phyrins and chlorines.In The Porphyrin Handbook[M].New York:Academic Press,2000.Vol.1,Ch.4,Pp 149-200.
[3]蔡超君,胡炳成,吕春绪.吡咯及二氢吡咯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5,25(10):1311-1316.
[4]Gryko D.T.,Koszama.B.,Org Biomo.Chem.,2003,1(2):350-357.
[5]Jones R A.Pyrroles,Part One:The synthesis an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aspects of the pyrrole ring[M].NewYork:John Wiley&Sons,Inc,1990:108.
[6]胡炳成,吕春绪,蔡超君.2-甲酰基-3-乙酰基-4-甲基-5-苄氧羰基吡咯的合成[J].应用化学,2008,25(2):233-236.
和苦夏有关的2、3、4、5 第4篇
苦夏也称疰夏,医学上称之为“夏季热”,是一种发生在炎热夏季的疾病,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可能患病,尤其是平时体质较差或久病初愈的小宝宝更容易患病。因为宝宝的身体组织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各项生理功能还不健全,不能耐受夏季暑热之气,所以苦夏更容易找上宝宝。
苦夏的3大特点
1爱找小宝宝。一般来讲,苦夏多见于6个月到3岁的宝宝,5岁以上孩子患苦夏的比较少见。
2发病时间集中。苦夏通常集中在6、7、8三个月发病,气候炎热地区发病的人较多。宝宝从春末夏初就可能发病,一直要到秋高气爽、天气转凉后才会逐渐好转。阴雨绵绵的黄梅季节,孩子发病的更多。
3可能复发。有的宝宝今年得过一次苦夏后,还可能在第二年复发,甚至连续发作数年,严重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所以,要尽量预防宝宝患苦夏病,最好从春季就开始。
苦夏的5大表现
1发热。多数宝宝患苦夏时,表现为暑天渐渐起病,随着气温的升高,体温也随之上升,并随着气温的升降而波动。有的宝宝会出现低热不退,发热时间可能长达1~3个月,随着气候转为凉爽,体温才自然下降到正常。
2瘦弱,懒动。苦夏的宝宝通常都会表现为精神疲倦,身体发育减慢,身体瘦弱,面色萎黄,喜卧懒动,不愿说话。
3无汗,口渴。宝宝虽然有高热,但出汗不多,甚至不出汗。口渴明显,喝水很多。
4食欲不振。宝宝没有食欲,见饭不香,但爱吃冷饮。还会时时泛恶心,头上、身上和手心发热,但体温并不升高。
5爱发脾气。苦夏的宝宝心烦、爱哭,有时莫名发脾气,口唇发红,舌苔白腻或黄腻,口中有酸臭味,大便稀黏。
苦夏的4 大护理对策
1通风、阴凉。房间通风要好,室内温度保持在25℃~28℃,不宜过凉。最好不要让宝宝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天气好的时候,可多带宝宝到户外的阴凉处玩耍。
2节制生冷。不能任由宝宝一味地贪吃生食和冷饮,以免损伤宝宝的脾胃,加重苦夏的症状。
3饮食清淡。饮食富有营养但不油腻,让宝宝经常吃新鲜的瓜果、蔬菜以及健胃去燥湿的食物,如扁豆、薏米仁、糯米、小米、莲子、鲫鱼、绿豆、黄瓜、豆腐、西瓜、冬瓜、丝瓜、鲜藕、荸荠等。
4及时就医。如果宝宝的病情不见好转,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一步诊治,防止并发其他疾病。
苦夏的2大简易家庭疗法
对付苦夏,西医多采用对症处理,调整饮食,预防并发症。用中药治疗可以清暑泄热,益气生津,但不能过多服用清热解毒的苦寒药物,以免损伤脾胃,也不能多用补剂,以防病邪不去。除去吃药,还有一些简易疗法,可以帮助宝宝远离苦夏,而且操作起来很方便,在家就可以做。
1增强体质,减少患病。对于平时饮食减少、心烦多汗的宝宝(1岁以上),可口服生脉饮口服液,每天1支,连服1~2周;对于手足心热、爱发脾气、消瘦明显的宝宝(1岁以上),可口服杞菊地黄口服液,每天1支,连服1~2周,以增强体质。
2药膳辅助治疗。
取绿豆25克、莲子肉10克、大红枣10枚去核、薏米100克。以上材料洗净后煮成粥,每天喂宝宝吃1~2次。
取鲜荷叶2张,鲜丝瓜叶3张,鲜竹叶10克,加水煮开后,加少许冰糖煎汤,每天代茶饮用。
取粳米100克加水煮粥,再把苦瓜100克洗净,切丝后用开水焯,再取里脊肉50克切细丝,用水滚过沥水,待粥熬好后将苦瓜丝、肉丝加入,煮开5分钟后加入少许食盐给宝宝食用。
取西瓜皮100克切成片,加入新鲜竹叶30克,加水500~1000毫升煮开,然后放适量冰糖,给宝宝代茶饮用,可以清暑气,解心烦。
指导专家
王素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
编辑/覃静(qinjing@bphg.com.cn)
商业地产全程策划解:2+3+4+5模式 第5篇
1.认识9 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认识4种笔画“竖折”“横撇”“竖钩”“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韵文,感悟大意,积累词语。
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掌握字理识字的方法,对汉字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所学生字,能按笔顺书写汉字,进一步感受汉字文化。教学难点:了解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掌握字理识字的方法。教学方法:讲解、谈话、交流探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关于“火”的故事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 个生字,会写 1个生字,认识 1种笔画“竖折”。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韵文,感悟大意。教学重点:了解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了解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掌握字理识字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火眼金睛”的游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看看图上描绘了哪些景物,你能从中找到哪些汉字?你认识它们吗?(指导学生看书中的图)
学生互相说一说。
二、新课:
1.教师范读韵文,要求学生认真听。
2.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找一找图里藏着什么字,有哪些字是自己早已认识的?哪些字还不认识?认识的字在哪里见过?(学生交流)
(1)学生 把观察到的汉字与图形对照着说一说。生1:“山”字的字形与群山的形状很像。生2:“火”字真像燃烧的火焰。3.教师讲解“火”的故事。在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东西为人们的黑夜带来了光明,也结束了原始人类“茹毛饮血”的生活,这个东西就是“火”。
在甲骨文中,人们就已经根据火焰的形状创造了“火”这个汉字。熊熊燃烧的火堆,上面升腾的三个火焰,这就是甲骨文中“火”字的形状。到我们现在楷书中的“火”字,那左右的一点一撇仍然能让我们想象出火焰摇曳的样子。
“火”字的意思当然首先是指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比如“火光”、“火焰”、“烟火”等。此外,人们还用“火”来形容像火焰般鲜红的颜色,比如“火红”,或者像火烧般的热量,比如“火热”、“火辣”。现在,我们还经常把事物的极度流行用“火”字来形容,示事物的流行就像火一样热烈、像火一样迅速蔓延开来。
4.学生拿出笔圈出要求认识的字,教师生字卡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青 上 水 石 土 田 风 天 火
5.学生练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或不认识的可以问一问同学或老师。6.教师领读韵文,要求学生注意读准字音。7.学生自由练读韵文。8.指名朗读。
(1)学生齐读韵文。(2)小组内齐读韵文.(3)指名读韵文。
9.指导学生认识生字并口头扩词。(1)指名读生字。(2)开火车读生字。
(3)进行扩词练习,教师板书部分词语,学生看黑板读词语,积累词汇。
山: 大山、山水、山腰、山区、万水千山。石: 石头、石子、沙石。田: 田土、田地、油田。土: 土地、土木、土气。水: 水火、水牛、水田。火: 火山、上火、火车。
四、指导写字: 出示“山”字。学生认读。进行扩词练习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在虚宫格的位置,说一说他的间架结构及每一笔的位置,认识笔画“竖折”,引导学生记住“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教师讲解笔顺:第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学生练习写一字。教师巡视,纠正错误。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读书了韵文,认识了9个正字,会写了一个字,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
六、作业: 熟读韵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 5个生字,认识3种笔画“横撇”“竖钩”“点”。
2.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掌握字理识字的方法,对汉字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按笔顺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字理识字的方法。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韵文后齐读韵文。2.出示生字卡认读生字。(1)指名读。(2)齐读。
(3)开火车读。(4)扩词练习。
3.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二单元第三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新课:
1.指名读韵文,回忆上节课内容。2.生字卡出示要求认识的字。(1)指名读.(2)开火车读。
(3)开火车进行扩词练习。
3.出示课后“读一读”,学生先自己练读,然后指名读,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耳目 手足 青山 山山水水 风风火火(1)指导学生观察后两个词语的特点,渗透叠词AABB式。(2)学生练习说出自己知道的这种形式的词语。3.指导写字(1)出示:水
学生观察这个字在虚宫格的位置。
教师讲解笔画“竖钩”“横撇”,并在黑板上书写“水”字,要求学生认真看。学生书空。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个“水”字。教师巡视纠正错误。(2)出示:火
学生观察在虚宫格的位置。
教师讲解:注意第一笔是点,第二笔是短撇,第三笔是长撇,最后一笔是捺。学生练习写。
(3)指导写剩余的的三个字:石、田、土。
教师:本课的生字都是独体字,要注意字要写在虚宫格的中间。强调山水火的笔顺,强调田的第二笔。
4.出示课后的“写字”。
山石 火山 水田 水土 水火 学生开火车读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两遍。5.继续指导学生朗读韵文。(1)指名读
(2)全班一起读
(3)比一比谁能把韵文背下来。
三、拓展延伸:
1.学生看课后的图,练习讲故事。2.教师讲解“火”的故事。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本课所有要写的字,认识了三种笔画,会写了5个字。
五、作业设计:将火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四、板书设计
2-3
山 石 田 土 水 火
2---4对子歌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认识4种笔画。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对
子歌》。
3.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初步感悟字理识字的方法。对汉字产生喜爱之情。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对子歌》。教学难点:认字和写字,初步感悟字理识字的方法。教学方法:讲解、交流讨论、谈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自理演变过程图。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初步感悟字理识字的方法。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教学难点:初步感悟字理识字的方法。
一、猜字游戏,新知直接导入: 1.学习“日”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一个你们最喜欢的游戏,看这幅图画,出示太阳图,这是什么?
生:太阳一轮太阳,谁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真是一轮美丽的太阳呀,看到它你就想到了什么字?我们的祖先更有智慧,用这轮太阳造了一个字。师板书“日”,跟老师读一遍。
师:太阳的一升一落就是一天,所以“日”还表示时间,我们以前学习的字里面谁和日字比较像?
学生比较“日”和“目”。引导日子加一笔变新字,目字减一笔变成日。师:谁愿意和日做朋友? 生给日字组词。师:
引导学生理解“生日”这个词,并用生日说一句话。
师:在过几天就是祖国妈妈的生日了,你想对妈妈说一句什么祝福的话? 师:善于表达的孩子才是勇敢的孩子。2.学习“月”
师:白天我们看见了太阳,在夜晚我们能看见什么?与太阳相对的? 生:月亮
师:有句古诗是这样赞美月亮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们刚刚看过中秋节的满月,现在是半月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幅图片,教师出示月字图片,谁能说一个含有月的词语。生:月光、九月
师加以引导秋天的景色,教育学生珍惜粮食。.3.学习“云”
师:今天老师也把它请到了课堂上,贴图,看到图画你想到了那个字是白云? a.完整表达:天空中飘来了一朵白云还可以说一片云。平时,有谁留心观察过天上白云,你看到的白云像什么?
b.归纳:你能用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
教师评价: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观察带给你们丰富的知识,白云也有发脾气的时候他们大片大片的遮住了太阳。你会是什么呢?
4.认识雨
师:引导学生看图片讲解雨的由来。引导学生语言表达,形容下雨的情景。
生谈下雨的时侯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孩子一场秋雨一场寒,要注意身体健康。
师:你知道的雨有哪些? 5.认识风
师:下雨的时候还会---师边说边学风声。 学生就会猜到刮风。
贴图:看到柳树歪了,你就想到哪一个字? 生:风
师:你知道还有哪些风:
学生1:旋风龙卷风微风清风,学生2:唱歌用的——麦克风
学生3:朋友远行道一句——一路顺风,旅游所到之处欣赏美丽的风景。6.认识电:
师:狂风暴雨夹杂着闪电,贴图。
生板演贴“电”字,它作用很大,你知道生活中哪些会用到电? 生:电灯、电视、电脑、手机、电冰箱等。
师:电使我们的生活方便快捷,丰富多彩,是宝贵的资源,绝不可以浪费,我们要节约每一度电。
师:孩子们真是太聪明了,猜字游戏中我们认识的日、月、云、雨、风、电这些都是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是自然现象。这几个字都和小朋友们捉迷藏藏到了一首小诗当中,还有几个字宝宝也去凑热闹了,我们去看一看能不能找到他们。
二、读文感悟。1教师范读《对子歌》,要求学生认真听,对照认字表圈出其他4个要认识的字。2.学生自由读文,自由读文利用熟字加一加记住“叶”“绿” “对”“歌”4个字。3.指导学生看书中的自理图,识记生字。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日”。
(1)教师示范书写,并要求学生观察在虚宫格的位置。(2)提醒学生的写字姿势要端正。(3)学生在本上写一个“日”。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字予以指导。2.指导写“月”
教师示范后学生练写。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9个字,会写了2个字,同学们表现的很好,希望今后继续努力。
五、作业:写本课的练个字5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认识4种笔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对子歌》。
教学重点:初步感悟字理识字的方法。对汉字产生喜爱之情。教学难点:对汉字产生喜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生字。2.进行扩词练习。
3.听写上节课写的两个字。4.指名读《对子歌》。
二、新课
1.学生齐读《对子歌》。2.指导朗读,领读。
3.认识“歌”用“歌”字扩词:唱歌、儿歌、歌曲师:谁愿意唱一句歌曲。学生唱一句歌词。
师评价:唱的真好,长大了肯定能当歌星。读文巩固识字
(1)学生自由读文,找出要求认识的其他几个字:对、叶、绿,进行练读,并扩词。(2)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4.学生齐读课文,引导学生观察这首小诗的特点,领略到对子的巧妙。引导学生拓展创新,说出几个这样的对子。
生1:上对下,黑对白 生2:左对右
师:我们一路走来,可以说经历了风雨,收获了甜美的果子,结交了这么多字宝宝,还学了这首《对子歌》,相信这次你们一定能读得更出色。
生齐读对子歌。
5.出示课后“跟我读一读”。(1)教师领读。(2)学生自由读。
(3)指导学生记住这些节日,并进行思想教育。
三、指导写字。
字宝宝出来玩这么久,有点累了,我们把它们送回虚宫格休息休息。 学生描书上的例字。
重点指导“月”的书写,第一笔是竖撇——在左一线处,略高于上一线的位置起笔,运笔写竖撇,撇穿过横中线到下二线处收笔。第二笔:认识新笔画——横折钩,指导学生读两遍,从竖撇的起点处顿笔,向右运笔到右一线处折,向下行笔到下二线处,向左写钩,写出尖尖的钩。第三笔:短横——紧贴竖的三分之一处起笔,在紧贴上一线下边运笔写横,在右一线的左边收笔.第四笔:短横——,紧贴竖的三分之二处起笔,在紧贴横种线下边运笔写横,在右一线的左边收笔。在练习本上写一个“月”。
师: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让我们踏上对子的快车远航吧,这次我们看黑板的对子歌一起跟老师做手指操来读一读吧。
四、巩固识字,练习背诵。
1.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扩词练习。2.在练习本上写本课要写的生字5遍.3.指导学生读对子歌,最好把它背下来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完了对子歌,又会写了4个字,知道了我们国家的几个主要节日,希望大家记住它们。
六、作业
把对子歌朗读给家长听。
板书:
对子歌
日
月
风
云
雨
电
2-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认识1个新笔画竖提。2.有感情地朗读韵文,背诵韵文。
3.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教学重点:准确读出字音,规范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教学方法:谈话,情景教学 教学准备:字卡、图片。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认识1个新笔画竖提。2.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教学重点:准确读出字音,规范书写汉字。教学难点: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喜欢郊游吗?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了个非常美丽幽静的地方,(出示山水田园画面)能猜出是什么地方吗?(乡村田园风光)多美的乡间景色啊!这节课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到乡间看一看,好吗?
我们将乘一艘大船从水路上去乡村,船长伯伯悄悄地告诉老师他想考考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所到之处必须把看到的景物描述出来,大船才能继续向前航行,同学们听清楚了吗?
二、联系画面,整体感知
谁来说一说你坐在船上都看到了什么?农民伯伯撑着木筏在群山间的河中来来往往,高山中的竹林长得郁郁葱葱,绿油油的禾苗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中快乐的成长,金黄色的稻花飘香十里。
1.师随机出示:课文四组词串。
群山 竹林 木筏 田野 禾苗 稻花 大豆 小麦 玉米 苹果 香蕉 西瓜
2.师:你认识他们吗? 现在听老师读,同学们要认真听,认真记。3.学生自由练读。
三、随文闯关,学习生字
1.师:同学们读得真响亮,把睡在韵文中的生字宝宝读醒了,瞧,他们手拉着手和我们交朋友来了,小黑板出示(木、禾、米、竹、瓜、果、林、花、豆、西9个会认的字)
师:你们现在会读吗?自己先试试吧!生:兴致勃勃地认读。
师:生字宝宝悄悄地告诉我,它想和大家玩闯光游戏,你们愿意吗?(小黑板出示:第一关我会读)
师:这一关要求大家读准字音,先请细心的同学找一找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生互相提醒)。
师:同学们都读准了吗?让我们开火车跟字宝宝打个招呼吧!(生开火车读)师:现在,字宝宝送礼物来了,谁愿意得到(生争先恐后)。
师:只要你把每颗小星星上的字读准,就会得到一份神秘的礼物。学生读对一个字,老师送给他一张可爱的笑脸)
2.生领读 3.自由读 4.齐读
5.指导学生扩词,教师板书 木:木头、林木、木瓜 禾:禾苗、禾杆
米:玉米、小米、大米、高粱米 分米 竹:竹子、毛竹、竹叶
瓜:西瓜、木瓜、瓜子、瓜田 滚瓜烂熟 果:水果、果木、干果、果汁
师:你都吃过哪些水果?(学生回答,练习说话,教师提醒学生要说完整话)6.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
师:小黑板出示第二关:我会记,恭喜你们顺利地闯过了第一关,这一关要求大家开动脑筋,想出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宝宝记住呢?(小黑板出示 2个要求会写的字)
小组合作,探讨识字方法。
学生汇报、交流,师适时点拔、引导。(1)学习“木”
a.教师讲解“木”的演变过程。
b.齐读,让学生体会象形字的构字过程和“木”字由来,并试着说一说它的演变过程。c.木字作偏旁的变化。d.师:木头还有哪些用途? 生1:木头可以做铅笔。生2:木头可以做桌椅。教师渗透学生要节约资源。
教师强调“木”在虚宫格的位置,指导书写。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纠正不规范的写法。(2)学习“米”
a.猜字谜,“木”字力气大,点撇肩上扛。
b.你还知道哪些米的名称,学生练习扩词,积累词汇。d.师说出不同米的特征,请同学猜一猜是哪种米。教师强调“米”在虚宫格的位置,指导书写。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纠正不规范的写法。
四、巩固练习1.齐读韵文 2.认读生字
3.练习写“木”、“米”两个字,比一比谁写的好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0个字,会写了两个字,下节课可我们继续学习。
六、作业:认读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会写4个生字。
2.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韵文,背诵韵文。
教学难点: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文。2.齐读课文
3.出示生字卡,指名认字。
二、新课: 1.指名读文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写字(1)学习“禾”
a.猜字谜“木”字戴小帽。
b.教师讲解禾字作偏旁时的变化。
c.强调“禾”在虚宫格的位置,指导书写(2)学习“竹”
a.学生看书,请同学欣掌高山竹林美丽景色,说一说这是怎样的竹林。教师讲竹子的用途。
强调“禾”在虚宫格的位置,指导书写:注意竹”字的最后一笔是竖钩。学生写字练习,教师巡视纠正(3)学习“瓜”
a.学生说一说知道瓜的种类,指导学生看书:各种瓜的图片 b.强调“瓜”字笔顺,注意“竖提”的写法,师带领生书空。c.学生写字练习,教师巡视纠正(4)学习“果” a.扩词,说句子。
b.强调“ 果”字笔顺,师带领生书空。c.学生写字练习,教师巡视纠正 4.做游戏,我最棒
(1)找朋友(播放歌曲《找朋友》),出示“生字”气球和“拼音”气球把读音一致的拉到一起,并请小老师领读。
(2)出示会认字的名称词卡,指名认读。(3)方块字,我写得最好,巩固写字。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识记了生字宝宝,现在生字宝宝累了,想休息了。田字格是他们舒服的家,你能把它们准确地送回家吗?
教师出示田字格,学生再观察虚宫格中的字,并分析其结构。教师范写,提示容易误写的笔画。(出示正确的写安姿势)。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5.展示学生书写情况,欣赏、评议。
三、拓展延伸
1.指导学生看书欣赏美丽的田园景色,欣赏鱼米之乡的富饶景色。边看边听老师动情描述:在群山环绕下,清清的溪水哗哗地流淌着,好象在唱一首动听的歌,人们划着竹筏在溪中自由穿行,绿油油的田野中,禾苗快乐地成长,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描写这美丽景色的韵文好吗?
2.跟老师读,小组读。
3.小朋友们,无论是水果,还是粮食,都是劳动人民的功劳,劳动是最光荣的,应该珍惜劳动果实。
4.你想对劳动者说些什么?
5.此时此刻老师想到一首诗,你们猜猜是什么?齐背《悯农》。6.让我们再读一下儿歌,体会一下劳动者的辛苦吧!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完了这一课,又会写了4个字,真实收获不少呢!
五、分层作业,各显神通 1.我会读
①我会读生字。
②我会读词语,读课文。2.我会说
()()()()()都是粮食。()()()()()都是水果。3.我会问
从大人,书上和网上收集有关水果和蔬菜的图片和知识。板书:
2-5
木
禾 米 竹
瓜
《6、5、4、3、2加几》教案 第6篇
教 学 内 容: 教材第94~95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 学 要 求:
1、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6、5、4、3、2加几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6、5、4、3、2加几。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教 学 重 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 学 难 点:让学生联系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直接算出得数。教 学 过 程:
一、童话引入,尝试铺垫。
谈话:出示喜洋洋:你们喜欢他吗?今天喜洋洋跟我们一起来上课了,瞧,还给我们带来礼物呢。请看:口算9+5 7+9 8+4 你是怎么算的?6+()=10 5+()=10 4+()=10 还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原来是一张挂图。
二、自主尝试,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你能从图中找到数学信息吗?小兔子问了大家一个什么问题呢? 谁能把数学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怎么解决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5)还可以怎样写?
6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6+5表示什么?怎样算6+5?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6+5的思考过程。
板书凑十法的过程,可以凑6,6和4凑成10,5可以分成几和几。凑5时问,把5凑成十要想到几?6可以怎样分? 5+6=?你是怎样想的?
师:小朋友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些办法都不错,我们大伙再议一议。你最喜欢用什么方法来算?为什么? 师:做题时,用自己会做的和喜欢的方法做就行。
2、试一试。
6+6= 4+9=
5+8=
请你选一道题说说你是怎么来做的?如果把4凑成十要想到几?3呢?2呢?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6、5、4、3、2加几的加法。板书课题
三、游戏实践,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喜洋洋还为大家准备了好多水果。(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图。)这些水果都印在了我们的书上,小朋友能根据所看到的水果,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吗?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全班汇报。
要选择一幅图算式问:为什么得数相同?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得数相同。
2、“想想做做”第2题
我们先来观察一下的每一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吗?学生回答。那这些题目的结果会怎么样呢?
请小朋友把答案写在书上。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后汇报。
总结:除用凑十法外,还可以利用已经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来计算。
3、小朋友真聪明,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请小朋友把题目写在书上,然后,并说一下是怎么算的。小兔子就把鲜花送给你。
游戏:转转盘。规则:每人转两次,一共能得多少分。最多能得多少分?最少呢?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为了美化我们的教室,喜洋洋合格我们带来很多花盆。出示花图小朋友们知道,上面有几盆花,下面有几盆花,一共有几盆花吗?学生在书上填一填。说说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喜洋洋的礼物让我们学到了本领,我们要不要感谢他,那我们也给他准备一样物品让她带回羊村,好不好?
十几减5、4、3、2教案 第7篇
BIS小学部马小雪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的计算5、4、3、2的退位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发现规律,探索规律的思考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发现规律,探索规律的思考能力。教学过程:
一、课前口算:
5+7 12-7 4+8 12-8 3+9 12-9 4+7 11-7 3+8 11-8 2+9 11-9 6+7 13-6 5+8 13-8 4+9 13-9 9+7 8+8(强调计算速度,和熟练程度)
二、复习导入
春天来了,小草都冒出了新芽,想不想跟马老师一起去旅游呀~我们需要随身携带一些物品,赶快准备准备把。
在开始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回忆,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哪几节课?——2′
学会了哪些方法?——3′
16-9 16-8 16-7——3′
(学生选择熟悉的方法进行解答并说出计算方法和过程)
我们已经学习过了 十几减
9、十几减8、7、6 今天我们该学习什么啦?——板书十几减5、4、3、2 三.新授
(一)给小树苗浇水
好,准备好了,我们就出发把。1.计算11-5= 在路上看见了一颗颗小树苗,你们想不想给它浇浇水呀?
12-5= 要获得水壶可不那么容易,这样的题该怎么样来计算呢?用你喜欢的方法说一说——3′
2.讨论并统计同学们喜欢哪种方法
我们用3种方法计算了2道题,现在老师想统计一下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用喜欢的方法做一做11-4= 师板书
3.再用喜欢的方法做一做
还有4个水壶,谁还想获得?请大家拿出报告单。
(师边走边批阅,让四个学生到黑板上去解答)——4′(学生汇报,师出示课件结果)
4.小结
谁能总结一下,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解决问题,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
(二)活动 1.找朋友
(活动规则,师示范。
1、每个人手上都会有一张有食物图片的卡片,卡片上注明了1 2 3
2、我们需要找到相同的食物卡片按照这个顺序夹在这张算式纸上组成一个算式
3、拿着算式纸的同学将会站在前面方便大家寻找
4、最后我数3个数,大家迅速回到座位上,拿着大卡片的同学继续站在前面)
老师要发给大家一些食物卡片,你们能把相同蔬菜的卡片放在一起贴在这张食物算式纸上吗? 2.小小送货员
你能将这些食物送到客人的家里吗?并猜一猜,客人是谁?(渗透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
(三)找规律并练习一)小兔让你找规律
1.小兔子首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1)他提出了什么问题,谁知道? 2)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呢?
3)应该怎么样来找规律呢?
2.复习:首先让我们复习一下,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吧。
3.你能找到哪些规律?
1、从上往下看,先看被减数,你发现了什么?
2、从上往下看,再看减数,你发现了什么?
3、从上往下看,看差,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你能用一句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 5.练习:
1好,我们用找到的规律,来试着做一道题,好不好
2如果减数依次增加1,差会怎么样?这也是一条规律啊 6.二次小结
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找到了2条规律,谁能总结一下,是哪两条规律。
二)小狗让你找规律
1.小狗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他提出了什么问题,谁知道? 这个问题又是什么意思呢? 2.横着看,你能找到哪些规律?
1、从左往右看,先看被减数,你发现了什么?
2、从左往右看,再看减数,你发现了什么?
3、从左往右看,看差,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你能用一句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 4.练习——照样子写一写
1、差不变,那这两个算式是不是就相等啊?你能照样子写一写吗?
2、你还能找到其他的相等的式子吗?试着在答题纸的背面写一写。
3、书上17页思考题,和老师出的题是一样的吗? 三)小猴来考考你
小猴子也忍不住想要考考你,他叫来了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去山上摘了许许多多的桃子。为大家出了2道题。
1.一共摘了13个桃子。吃了9个,还剩几个?
2.一共有13只猴子。树上有?只,树下有几只?
四、总结
《5,4,3,2加几》教学反思 第8篇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比较熟练地计算5、4、3、2加几,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自己探索、理解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凑十法,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怎样凑十,而是算法的多样化。在设计本课时,依照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注重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本课最大的特点是创设了有趣的数学情境。本课设计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故事情境,用圣诞节即将到来的实际生活,圣诞老人为小朋友送礼物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圣诞树上的彩球,圣诞特价活动的具体故事,来引出教材中5+7,5+8这两个算式。这样的设计我觉得比教材中直接出示这两个算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关20以内进位加法,学生已经学过9、8、7、6加几,所以,整堂课我没有像前面那样教学怎样去凑十,而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讨论。在出示5+7=后,让学生先自己想一想,再小组说一说。这样,既创立了一个合作讨论的氛围,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交流、补充、完善,使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取长补短,同时也养成倾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
但是在教学本节内容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故事情境断断续续,没有很好的把这个圣诞情境一鼓作地连在一起。
十几减6、5、4、3、2教案 第9篇
课题:十几减6、5、4、3、2的退位减法 学科:数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2、能掌握十几减6、5、4、3、2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3、能正确地口算十几减6、5、4、3、2的退位减法。
(二)数学思考目标:
1、经历探索20以内数的退位减的过程,初步形成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2、通过算法多样化体会优化思想。
(三)解决问题目标:
1、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提出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
3、探求在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
(四)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其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感受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乐趣。
3、养成书写认真、整洁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难点:提高计算准确率以及对减法算式的理解。
三、教学媒体使用:
运用课件将本节课的内容贯穿起来呈现给学生。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回顾旧知
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玩大家喜欢的“找朋友”游戏好吗?希望大家声音洪亮。
学生开火车玩找朋友游戏。(目的练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师小结:刚才大家不仅声音洪亮,而且回答的又对又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这节天光明小学举行了小小运动会,现在运动员们正在进行有趣的投沙包比赛呢,想去参加吗? 生:想。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比赛场地上,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关于这场比赛你想知道什么? 生:谁赢了?
师:你知道吗?先猜一猜吧!学生大胆猜测。
师:我们怎样就会知道谁赢了? 生:算算谁投中的最多谁就赢了。
师:对呀!那么我们就先来算算1号运动员投中了多少个?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找到哪两个信息呢?
生:1好运动员投了14个,有5个没中。师:会列算式吗? 生:14-5=9 师:(板书算式)能说说怎样算的吗? 生:(将自己的想法说一说)
师:你说的计算过程多清楚呀!能让每一位同学都听明白,还有谁想说说?那么我们就在小组中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吧!教师再指名让学生对计算过程做一个总结。
师:现在我们知道1号运动员投中了9个,我们就能说他赢了吗? 生讨论得出结论,还要算出其他的运动员的成绩。师:我们现在就来算算2号和3号运动员分别投中了几个。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2道题,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后,全班汇报。
师:现在大家知道谁赢了吗? 生:1号。因为他投中的最多。师:同学们,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计算?
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教师重点强调“想加算减”优化思想)师:刚才谁猜对了? 生举手汇报
师:猜对的同学真聪明。没有猜对的同学也不要泄气,因为后面还有许多比赛等着大家呢!还有谁想得第一名?
(三)、激发兴趣、练习巩固(1)、口算百米小飞人
师:老师先讲一下游戏规则,如果算式的得数是你手中卡片上的数,你就快速的举起来。生根据规则练习口算。(2)、投篮大赛 数学书自主练习第1题。
让学生口答得数,仔细观察找出其中的规律。(3)、文艺表演
课件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在图中自有找信息、提问题、列算式。
四、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生自行总结
揭示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五、板书设计:
十几减6、5、4、3、2的退位减法
1号运动员投中了几个?2号运动员投中了几个?3号运动员投中了几个?
1号
14-5=9(个)
11-3=8(个)
12-6=6(个)投了14个
5+9=14
3+8=11 5个没中 中了9个 2号 投了11个 3个没中 中了8个 3号 投了12个 6个没中 中了6个
六、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有几点浅显的体会:、学生的探索式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在 15-9=6、12-4=8、13-6=7的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了明确探索目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班内汇报交流——相互质疑问难——教师升华讲解——巩固拓展应用的几个重要环节,注重了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渗透与培养。质疑问难是“互助自学”的体现,它能使学生在“互助”中乐意去探索、去发现、去学习知识。2、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教师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教学中,我利用小组合作研究,全班同学交流质疑,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交流,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别人,评价自己,激励学习热情。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如何去评价别人,比如“大家认为怎么样?” “你觉得你的表现怎么样?”;引导学生评价自己,比如“你最喜欢自己的什么?” 我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比如“你很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并有了自己的想法。”“你听得很仔细!”“这种把大困难变成一个个小困难并逐步解决的办法也挺有新意。利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遇到的新问题。真的很不错。”“你们真棒!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老师真为同学们感到高兴,同学们真了不起!”这样的课堂学生还能不喜欢?、将计算融于解决问题当中。
5、4、3、2加几练习 第10篇
单元测试
一、口算.
二、填上合适的数.
三、把,,按从大到小排列.
四、列式计算.
1.两个加数都是7,和是多少?
2.减数是3,被减数是18,差是多少?
3.15和2的差是多少?
4.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和是多少?
五、应用题.
1.学校有19个篮球,借出去4个,还剩几个?
2.小明做手工,先用了5张纸,又用了6张纸,一共用了多少张纸?
3.妈妈买了一些水果,吃了4个,还剩8个,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
4.有一只母鸡,生了8只小鸡,一共有多少只鸡?
5.河里有16只鸭子,游走了一些后,还剩5只,游走了多少只?
商业地产全程策划解:2+3+4+5模式 第11篇
1、在上完本节课后,大家都觉得用掷骰子这种形式出示例题,进行教学,而后对掷骰子得到的算式进行计算、归纳,以此帮助学生整理出本节课所学的6、5、4、3、2加几的算式的思路比较新颖,可是在学生汇报算式,进行整理那一块浪费的时间较多,表现的形式也比较单一。有人建议例题不改,用书上的,掷骰子写算式可以作为一种练习在后面出现,以此缓解整理算式那一环节的压力,方法的确可行,可是我觉得这样的话掷骰子的趣味性和教师利用学生自己掷骰子得出的算式来进行整理、归纳这一环节将被削弱,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将不能得到培养。但是如何处理好这一部分内容还有待商榷,需要再动动脑筋。
2、对于孩子的算法要有选择的进行板书。有的孩子在算式中出现了12可以分成7和5这种,那么教师对于这种算法可以淡化,不用板书。因为这是孩子在知道得数后想到的,不能称为一种算法。
商业地产全程策划解:2+3+4+5模式 第12篇
1、整体设计体现了自主探究的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探究,本节课正好体现了这一理念。由于本节课是在教学了十几减9、8、7、6以后进行的,学生对“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有了较深的认识,也能熟练运用。因此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究十几减5、4、3、2的计算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大胆尝试。“放”与“收”的权利都要留在学生自己手中,老师只能为他们做好分配“放”和“收”的时间点。
2、教学语言需要精炼简洁
数学本身是简洁的,所以数学教学的语言也应该是简洁精炼的,否则就有点喧宾夺主了。本节课的情境叙述和过渡性语言都有些罗嗦,以后要特别注意。而有些口头禅如“对不对”则是一节漂亮的数学课最致命的地方。那么平时的教学也要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特别是评价性语言。
3、准确把握每个教学环节的目的
《十几减5、4、3、2》评课稿 第13篇
《十几减5、4、3、2》评课稿
执教教师: 评课教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 方老师讲所执教的一年级数学课《十几减5、4、3、2》,本节课是在十几减9和十几减7、8的基础上设置的,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破十法、想加算减等方法,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如何算,而是算法的多样化以及加深对算法的理解和应用意识。在设计本课时,依照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注重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听了方老师的这节课,让我感触颇深,也学到了许多的知识,我觉得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的亮点值得我学习:
1、创设了有趣的数学情境。本课设计了孩子比较感兴趣的顺口溜,把孩子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收到的效果比较满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导入时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乐在其中。刚开课时的拍手游戏,即让学生复习到了10的组成,又能让孩子们很快的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2、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数学课最难的就是对教学的重难点理解和把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5、4、3、2,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自己探索、加深理解与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并在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的同时,也能进一步理解其他方法。教师整节课都能围绕教学的重点进行教学,并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3、课件制作比较精致,贴合学生特点,符合学生年段特点的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说明老师在课前课件上有做充分的准备。
4、练习有层次,针对性较强。
这节课的练习,形式很多,针对性较强有验证学习的方法的填空题,想加算减、破十法、连减法。
4、体现算法多样化。例如: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想加算减 破十法 连减: 5+7=12 10-5=5 12-2=10 12-5=7 5+2=7 10-3=7
5、在整节课中,学生和老师交流的很热情,而且教师注重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对别人评价的能力,让孩子们真正的喜欢上数学课,能力得到了锻炼,很好的体现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
4、看图描述问题是一年级的一大难点,学生在看图用三句话描述问题这一难点上回答得非常到位,看来老师有在平时的课堂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5、教师教态自然,语言表述明确,学生兴趣较高,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比较好。
这节课不足的地方
1、设计的过程还有完善的空间。
2、在讲书本练习的时间有点长了,类似的练习可以简化一下讲解过程,比如可以直接让孩子说一下答案,这样也会有充足的时间完成补充习题。
商业地产全程策划解:2+3+4+5模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