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11年职工平均工资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11年职工平均工资(精选15篇)

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11年职工平均工资 第1篇

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11年职工平均工资

2011年,四川省全部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31489元,比上年增加4537元,增长16.8%。其中:非私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37924元,增加4812元,增长14.5%。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职工平均工资42828元,比上年增加5326元,增长14.2%;城镇集体单位职工平均工资28752元,增加5107元,增长21.6%;内资外资和港澳台投资单位职工平均工资31920元,增加4575元,增长16.7%;私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22175元,增加3859元,增长21.1%。

分行业看,(1)农、林、牧渔业职工平均工资23278元,比上年增加3202元,增长16%;

(2)采矿业职工平均工资32840元,增加6750元,增长25.9%;(3)制造业职工平均工资27234元,增加4361元,增长19.1%;(4)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职工平均工资41545元,增加4859元,增长13.2%;(5)建筑业职工平均工资25470元,增加3932元,增长18.3%;(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职工平均工资37206元,增加6114元,增长19.7%;(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职工平均工资36573元,增加2651元,增长7.8%;(8)批发和零售业职工平均工资24124元,增加3778元,增长18.6%;(9)住宿和餐饮业职工平均工资21384元,增加3152元,增长17.3%;(10)金融业职工平均工资65873元,增加6706元,增长11.3%;

(11)房地产业职工平均工资27644元,增加4175元,增长17.8%;(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职工平均工资26536元,增加2413元,增长10%;(1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职工平均工资58180元,增加9329元,增长19.1%;(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职工平均工资26143元,增加4671元,增长21.8%;(15)居民和其它服务业职工平均工资21118元,增加4494元,增长27%;(16)教育业职工平均工资39217元,增加5095元,增长14.9%;(1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职工平均工资45058元,增加6581元,增长17.1%;(1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职工平均工资31328元,增加4096元,增长15%;(20)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职工平均工资40613元,增加4398元,增长12.1%。

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11年职工平均工资 第2篇

帐利率的通知

(武劳社养函〔2009〕16号)

市属各委、办、局(集团公司、总公司),各参保单位,市社会保险基金结算中心、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东湖分局、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根据武汉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全市城镇单位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7213元,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4529元,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8431元。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武政[2007]72号)及湖北省养老保险局《 关于2009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的通知 》(鄂养保函[2008]75号)精神,2008年底以前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年记帐利率2.25 %,2008个人帐户当年划入金额采用月积数法,记帐利率也统一为2.25 %。

请按照有关规定统一使用上述数据。

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武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2009年4

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11年职工平均工资 第3篇

社会平均工资通常指某一地区一年全部职工工资总额除以这一时期内职工人数后所得的平均工资。通过该时期该范围全体职工的工资总额与职工平均人数之比而得到。它能反映出在该时期内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 它关系到职工目前乃至退休后的生活质量问题, 与职工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也对人们的就业观念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同时, 社会平均工资也是政府部门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全国各种社会保险等标准的参考依据。从纯理论的角度来考虑的话, 用社会平均工资来表示居民财富水平的变化是可取的, 也是有必要的。因此, 研究和预测平均工资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一、阻滞增长模型

阻滞增长模型又成为Logistic模型, 是在1838年由比利时生物数学家Pierre Francois Verhulst首先提出来的, 之后, 它广泛地应用于数学、经济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 是最常用的数学模型之一。因为阻滞增长模型具有约束随着对象本身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作用, 所以我们考虑运用阻滞增长模型[1,2]和曲线拟合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和预测山东省职工在2011~2035年间的年平均工资的增长趋势。

首先我们假设未来几十年内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 而且社会的个人工资也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持续增长的, 由于阻滞作用对人均工资增长率的r影响, 使得人均工资增长率r随人均工资x的增加反而会下降。现把r表示为x的函数, 记为r (x) , 那么它应该是减函数, 于是就有方程:

对函数r (x) 的一个最简单的假设就是设r (x) 为人均工资的线性函数, 即函数r (x) 可表示为:

由于我国代化建设战略目标, 是要在21世纪中叶实现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使得人民的生活比较富裕, 基本实现现代化, 因此为了确定函数中参数s的值, 引入人均工资的最大值, 记为xm=600000元。我们把1978~2010年间的人均工资的增长率的平均值为r, 称为固有增长率, 当x=xm时, x将不再增长, 此时增长率r (xm) =0, 将r (xm) =0代人 (2) 式得参数 于是 (2) 式可写为:

对 (3) 式的另一种解释是:人均工资增长率r (x) 与人均工资x尚未实现部分的比例 成正比, 比例系数为固定增长率r将 (3) 式代人 (1) 式得:

方程 (4) 中式子r (x) 体现人均工资的增长趋势, 式子 则体现了生产力发展和资源对人均工资增长的阻滞作用。从 (4) 就可看出, 当人均工资x越大时人均工资增长率r (x) 越大, 而 越小, 我们就可得到, (4) 式表明人均工资增长是r (x) 和 两个式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现在我们以人均工资x为横轴, 以人均工资增长速度 为纵轴做出模型 (4) 的图像, 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到, 人均工资增长速度dd/xt随着人均工资x的变化而变化的状况, 从而可得出人均工资x的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随着t的增加, x的增加是先快后慢, 当t∞时, xxm (人均工资的最大值) ;图像的拐点在m处。

实际上方程 (4) 又可以用分离变量法得到, 可写为:

二、在山东省职工的年平均工资预测中的应用

查阅中国统计年鉴[3], 收集1999~2010年间山东省职工的年平均工资的数据, 得建模数据见表1:

单位:元

为了预测2011年至2035年的山东省职工的年平均工资, 我们先对1978年到2010年的工资增长作了以下的形式图:

由此图2可得, 在1978年到2000年之间的增长率很缓慢, 因为当时国内经济的增长缓慢, 社会不稳定等因素所致。将表1中的数据导入Matlab软件可以画出模型 (5) 的图像[4], 见图3。

将表1中的数据代入模型 (5) 中, 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 就可得出山东省2010~2035年间职工的年平均工资的预测值, 结果见表2。

单位:元

三、结束语

本文采用的阻滞增长模型与研究的职工平均工资问题相符, 利用山东省1978~2010年间职工平均工资, 用Matlab计算出了山东省2010~2035年间的职工平均工资预测值, 并做了曲线拟合, 所预测的结果与实际比较吻合, 具有很好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姜启源等.数学模型 (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萧树铁等.数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4]李海涛等.MATLAB6.1基础及应用技巧.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职工平均工资统计数据受质疑 第4篇

近些年来,几乎统计局每次公布的社会平均工资都会有两位数以上的同比增幅,也因此常常会在社会上引来一番不小的议论。而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当口,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依然在“不知疲倦”地节节高升,这让正饱受降薪和失业困扰的广大工薪族感到很不是滋味——凭什么社会平均工资在大幅增长,我的工资却存不断缩水呢?

平均工资增长捷报频传

4月底,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一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数据显示,平均工资为7399元,与2008年同期的6524元相比,增加了875元,同比增长13.4%。

其中,城镇国有经济单位6960元,增长17.7%;城镇集体经济单位3902元,增长20.0%;城镇其他经济类型单位6328元,增长19.0%。

而在稍早公布的2008年全年统计的相关数据则更加全面: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日平均工资为111.99元。从企业、事业、机关分组数据看,最高的是机关,为33869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6倍;其次是事业单位,为2975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2倍;最低的是企业,为28359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7.0%。机关、事业单位平均工资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平均工资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格局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

民众质疑数据真实性

“用自己的收入和数据一对比,怎么看也觉得和自己没关系,是不是数据统计有误?”这是许多人看到这则消息后的第一反应。

一是因为不少人发现自己的实际收入远低于国家公布的平均收入,二是因为自己去年和今年的工资并没有上涨,怎么统计局却能得出两位数增长的调查结果呢?因此,不少民众对该数据的真实性表示质疑。

更多的人则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平均工资”这个指标本身,认为该指标并不能真实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收入水平。上海市民王亿达对记者表示:“现在有些老总年薪动不动就是几百万、儿干万的,他一个人的工资就能顶几千个普通员工的收入,能让普通员工心理平衡吗?还有各行业的差别,有的人年薪几十万,有的人年薪才一万多元钱,然而付出和所得却往往不成正比。”更有许多网发认为,平均工资掩盖了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有打油诗为证:“张家有财一千万,十个邻居穷光蛋,平均下来算一算,个个都有上百万!”

此外,针对平均工资无法客观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实际收入水平的问题,不少民众和专家也纷纷建议用中位数替代日益失真的平均数。

官员回应相关质疑

针对民间的质疑,5月6日,国家统计局政策法规司司长程子林特意接受某网络媒体专访。程司长承认的确有部分员工的实际工资并没有增长,但“统计数据中平均工资上涨而员工的实际工资并没有上涨,这个问题不能算统计上的虚假”。程司长举例说,比如一个外企的老总或者高管工资涨了,但是底下的员工工资没有变,甚至会降一些,但是整个企业的平均工资还是提高的。

至于为什么民众大多感到自己的实际收入和统计结果有差距,程司长表示,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因为根据国际惯例,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平均工资是单位工资总额除以年内(季度内)平均职工人数得出的。按这个几径,平均工资与每个人自己拿到的工资或工资单上的工资是有差别的。

二是因为根据现行统计制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统计范围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以及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单位,尚未包括城镇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而总体上说,私营企业的平均工资与前几类公司相比要低些,因此部分私企员工才会有自己的工资与统计结果相比有差距的感受。

至于部分民众针对平均工资这一指标本身的质疑,程司长的回应是,平均数是统计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也是非常有用的指标,非常简单,大家非常理解,每个人都懂。

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11年职工平均工资 第5篇

上半年,平均工资最高的是金融业,平均工资为3060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其次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平均工资为2773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倍;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居第三位,平均工资为2324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上半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建筑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其平均工资分别为9885元、10349元和11661元,分别只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7.5%、70.7%和79.7%。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3.1:1。

注:根据现行统计制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统计范围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单位,尚未包括城镇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工资总额是指这些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工资总额内。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帐户的基金。平均工资为工资总额除以单位的年内(季度内)平均职工人数。

2010年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 第6篇

来源:北京市统计局2011-05-06

一、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

2010年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50415元。从行业门类看,九个行业职工年平均工资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十个行业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职工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职工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92139元、86164元和81014元。职工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农、林、牧、渔业,职工年平均工资分别为22689、25827元和27387元。

从单位注册登记类型看,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最高的是外商投资法人单位,为91646元;其次是港澳台商投资法人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为74860元;内资法人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为46256元,其中,私营法人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7431元。

二、职工年平均工资统计方法的说明

(一)统计范围

职工平均工资指标是有关部门制定社会保险征缴标准,调整基本养老金和退休费发放数额、制订最低工资标准以及确定人身损害司法赔偿等的重要参考数据,关系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利益。目前,我市社会保险制度已经实现全覆盖,个体经济劳动者已经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并按照职工平均工资确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为适应社会保险制度范围扩展的需要,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就业群体的平均工资水平,从2010年起,扩大了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统计范围。2010年以前,职工平均工资统计范围为全市法人单位,包括国有、集体、联营、私营、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以及港澳台商投资等类型的单位,不包括个体工商户;2010年起,将个体工商户纳入职工平均工资统计范围。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与上年数据的统计范围不同,不可直接比较。

(二)调查方法

全市法人单位职工工资数据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劳动统计报表制度》、《私营单位工资统计制度》,通过对全市法人单位进行调查得到的。调查方法采取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其中:私营法人单位采取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推算总体,其它法人单位采取全面调查的方法。法人单位数据的采集方法是按照国家统计制度规定,统计报表由各类法人单位或组织机构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数据,经统计部门逐级审核、评估、汇总后,上报国家统计局,经国家统计局审核、汇总后按有关规定予以公布。

个体工商户工资数据是通过2010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统计调查取得的。

(三)数据发布时间

国家统计局从2009年起开展对私营单位的工资统计调查。按统计制度规定,私营单位调查数据于3月31日上报国家统计局,各省数据要在国家统计局审核评估之后使用。因此,我市今后将在4月以后发布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数据。

(四)指标解释

1.职工包括单位的在岗职工和不在岗职工,私营法人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视同单位的职工。

2.职工工资总额包括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在岗职工的工资总额和支付给不在岗职工的生活费。

3.工资总额是国家统计局根据1990年1月1日的国家统计局令(一号)基础进行修订,指各单位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基础工资、奖金、各项津贴和补贴等。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还包括了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应交纳的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的个人缴纳部分等。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只要符合劳动报酬性质,都应统计在工资总额中。具体包括以下六项:

(1)计时工资: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

(2)计件工资: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

(3)奖金:支付给从业人员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4)津贴和补贴:为了补偿从业人员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从业人员的津贴及为了保证从业人员生活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从业人员的物价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以及附加工资、保留工资。

(五)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公式

职工年平均工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不在岗职工生活费)/(在岗职工年平均人数+不在岗职工年平均人数)。

注:2011年5月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北京市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65683元,其统计范围是北京市扣除私营法人单位后的全部法人单位,也不含个体工商户;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不包括单位的不在岗职工。

芜湖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第7篇

现将我市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及国有经济单位主要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发布如下(见附件),供参考。

芜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芜湖市统计局

二一二年五月十五日

芜湖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及国有经济

单位主要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项 目

平均工资额

(元/人、年)

一、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

二、全市国有经济单位在岗职工

三、全市城镇集体经济单位在岗职工

四、全市其他经济单位在岗职工

五、全市国有经济单位主要行业在岗职工

(一)农、林、牧、渔业

(二)采矿业

(三)制造业

(四)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五)建筑业

(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八)批发和零售业

(九)住宿和餐饮业

(十)金融业

(十一)房地产业

(十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十三)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十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十五)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十六)教育

(十七)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十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十九)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41945

48073

38092

38823

31733

31211

40512

45321

34366

41500

60531

27782

25740

70290

43685

31732

45503

33529

42937

46311

49118

40040

江西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预测 第8篇

1 ARIMA模型原理

自回归积分移动平均方法 (ARIMA) 把回归分析应用于时间序列, 又不同于通常因果分析中的普通最小二乘法。对于有趋势的非平稳时间序列, 经差分后消除其趋势, 满足平稳条件, 再使用B-J方法, 即ARIMA模型。ARIMA时间序列预测的建模过程如下所述:

(1) 样本预处理:ARIMA模型要求时间序列是平稳随机过程, 建模之前需检验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 (2) 模式识别:非平稳的时间序列经过差分变换后, ARIMA建模的关键是确定阶次。 (3) 模型检验:对所建立的模型适用性进行检验, 若模型误差是白噪声, 则建模获得通过, 否则需要重新进行定阶和参数估计。 (4) 预测:对平稳化的时间序列进行预测。

ARIMA (p, d, q) 的模型结构为:

2 数据的预检验

2.1 数据的来源

本文以1978~2009年江西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作为原始数据 (表1) , 预测从2010~2019年江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此序列共32个数据, 之后的数据处理、检验、拟合和预测都是基于SAS软件系统完成。

单位:元

据江西省统计局公布数据整理

2.2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利用SAS软件我们很容易得到1978~2009年江西省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原时序图 (图1) 和自相关图 (图2) 。

从图1可知, 江西省职工年平均工资序列有明显递增趋势, 从图2可知, 自相关系数从正数缓慢递减到零后又不断在负值范围内增大, 该序列的自相关系数并未较快地衰减向零, 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该序列不是平稳序列。

3 差分运算

3.1 差分运算的实质

为了预测江西省2011~2035年职工年平均工资, 需要将非平稳时间序列转化成平稳时间序列。差分方法是一种非常简便、有效的确定性信息提取方法, Cramer分解定理在理论上保证了适当阶数的差分一定可以充分提取确定性信息, 差分运算的实质事用自回归的方式提取确定性信息。

3.2 差分方式的选择

一阶差分后的时序图, 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序列时序图不在一个常数范围内随机波动, 大部分还是递增的趋势, 因此还是非平稳。于是对一阶差分后序列再做一次差分运算, 得到图4。

从图4 (二阶差分后的序列时序图) 可以看出 (跟图3相比较) , 时序图明显的在一个常数范围内波动, 通过平稳性的检验。

4 ARIMA (p, d, q) 模型拟合及检验

4.1 模型参数的确定

通过观察差分后序列的自相关图与偏自相关图, 可以确定模型的参数为p=1, d=2, q=2。

4.2 模型检验

(1) 白噪声检验:统计量的p值小于0.0001, 远小于0.05, 所以此序列为非白噪声序列, 也即非纯随机性。结果如图5所示。

(2) 模型参数检验:从图6的结果可以看出ARIMA (1, 2, 2) 模型中的回归系数通过检验, 因为两个系数的的概率 () 均远小于0.05, 故参数通过检验。因此得知模型为:

残差的白噪声检验:从图7中可知的值均大于0.05, 残差序列是白噪声 (纯随机) , 说明模型的拟合度高, 拟合效果好, 拟合预测图如图8所示。

5 数据预测值

未来10年江西省职工年平均工资预测值见表2。

单位:元

6 结语

运用ARIMA模型能较好地拟合该时间序列, 得到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 如2010年实际年平均工资为29092元, 相对误差为5.58%。这对我们以后的分析预测及制定相关政策有一定的帮助。

从预测数据看, 十二五规划中我省在岗职工工资可以突破5万元, 到2019年可以达到7万元以上, 但其增长速度8%~15%还和全国当前的增长幅度有一定的差距,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地方性法律、法规, 完善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升级转移、创造自主品牌和提高管理水平等来促进工资的增长。

参考文献

[1]汪晓银, 周保平.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M].科学出版社, 2010.

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11年职工平均工资 第9篇

不同经济类型之间,国有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5616元,比上年增长22.6%;集体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7349元,增长51.6%;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6699元,增长19.1%。国有经济的年平均工资是集体经济单位的1.3倍,差距比年缩小0.31倍。

不同隶属关系之间,中央单位年平均工资55046元,增长37.1%;省属单位年平均工资62459元,增长8.4%;州属单位年平均工资34913元,增长12.9%;市属及以下单位年平均工资30926元,增长27.4%。市属及以下单位年平均工资低于兴义市平均水平,省属单位的年平均工资为市属单位的2.02倍,比2010年缩小0.35倍,差距有所缩小。

按企事业分,企业单位年平均工资29978元,增长17.5%;事业单位年平均工资34255元,增长28.7%;机关单位年平均工资32433元,增长8%。企业单位年平均工资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最高,事业单位年平均工资为企业单位的1.14倍。

从国民经济19个门类来看,有8个行业门类的年平均工资高于兴义市平均水平,行业之间工资差距有所缩小。电力、水的生产供应业年平均工资55623元,增长1.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平均工资43599元,增长37%;金融业年平均工资54515元,增长8.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37191元,增长24.3%;交通仓储邮政业年平均工资33835元,增长67.6%;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38566元,增长13.7%;教育事业33159元,增长36.9%;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32805元,增长14%。其余11个行业门类的年平均工资低于平均水平,农林牧渔业年平均工资28664元,增长54.1%;采矿业年平均工资26297元,增长13.3%;制造业年平均工资23221元,增长18%;建筑业年平均工资21089元,增长17.8%;批发和零售业年平均工资26082元,增长2.8%;住宿和餐饮业年平均工资3元,增长41.7%;房地产业年平均工资24277元,增长36.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平均工资27026元,增长38.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4425元,增长37.6%;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8426元,增长24.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0790元,增长22.8%。最低的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工资仅为兴义市平均工资的58%,仅为最高的电力、水的生产供应业年平均工资的30.7%,即最高工资为最低工资的3.3倍,比2010年缩小0.5倍。有42%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低于兴义市平均水平,比上年低21.7个百分点,有4成多的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低于平均水平。电力、水的生产供应业和金融业拉高了兴义市的平均工资水平,这两个行业1个人的工资相当于平均水平两个人的工资,这两个行业将兴义市的平均工资水平拉高了3000元左右。实际兴义市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在28000元左右,加上未纳入劳动统计的个人独资、个人合伙和私营企业,兴义市实际的社会平均工资在25000元左右。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8664元,第二产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7719元,第三产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3125元。第一产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第三产业的86.5%,比2010年提高18.5个百分点。

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11年职工平均工资 第10篇

关于发布《成都市2009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的通知

成劳社发〔2009〕127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级各有关部门:

按照国家对企业工资分配实行宏观调控指导的要求,为促进企业建立工资分配的自我调节机制,在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增加职工工资、确定合理的工资水平,实现“控高、扩中、保低”的调控目标,我们以成都市2008年国民经济完成情况与市政府2009年经济发展目标为依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及专家论证,在广泛征求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区(市)县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全市2009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经市政府授权,成都市劳动保障局发布《成都市2009年企业工资指导线》。

请你们根据今年企业工资调控指导目标,按照分类调控的原则,指导各类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状况,合理安排在岗职工工资增长。请将实施情况及时函告我局劳动工资处。

附件:《成都市2009年企业工资指导线》

二OO九年六月二十九日 附件

成都市2009年企业工资指导线

一、2008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及劳动工资主要情况

2008年,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成都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以产业发展为支撑,进一步扩大内需,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取得新的成就。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第二、三产业增加值363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7%;第二、三产业社会劳动生产率68354元/人,增长12.4%;全市财政收入1132.3亿元,增长13.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43元,增长14.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3。2008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382.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6.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2008年,全市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24691元;2009年,成都市全部单位职工平均工资27272元,比去年增长12.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9%;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0809元,比去年增长15.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0%;企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7625元,比去年增加4234元,增长幅度为18.1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2%。2008年末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149.9万人,比去年增加9.0万人;其中,企业在岗职工10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7万人。

二、2009年成都市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按照市委工作会议要求,200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抓住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的“三个机遇”,立足“全域成都”,带头推进“两个加快”,实现“新三最”的新局面。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5%,第二、三产业社会劳动生产率预期提高8.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从2009年一季度经济发展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受金融危机严重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大环境下,全市经济按照市委、市政府“保增长、保发展、保稳定”的要求,出现了较好的迹象和因素,经济开局平稳。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56.6亿元,增长12.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16.5亿元,增长17.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4.6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74.0元,增长16.4%。

三、2009企业工资增长调控目标和分类指导标准

(一)2009年企业在岗职工工资水平增长率建议

根据今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今年加强企业工资分配监管调控的工作要求和测算企业工资指导线的规定办法,对工资增长水平进行预测分析,综合考虑影响工资水平增长的各相关因素和国际金融危机及特大地震灾害的影响,并参照四川省2009年企业工资指导线水平,确定我市2009企业工资指导线为:

1.以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增长11%作为企业工资增长基准线。企业在生产经营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的情况下,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率原则上可以确定在11%左右,既保证职工实际工资水平随经济和社会发展适度增长,发挥工资分配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的激励作用,又合理控制企业人工成本,以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对于工资水平过高及工资增长过快的企业、各类公司,按照国家关于调节过高收入和对垄断行业的企业加强工资增长调控的要求,其职工工资水平增长率应确定在基准线以下。垄断行业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超过全市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三倍以上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不宜再增长。

2.以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增长16%作为企业工资增长上线。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比上年较快增长,工资水平可以相应较快增长,但是企业工资增长不宜过快,在岗职工工资水平也不宜超出当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过高。企业工资增长率达到工资增长上线是一种危险信号:既可能违背工资增长“两个低于”的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又可能致使企业人工成本过高,削弱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3.以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增长4%作为企业工资增长下线。考虑预计的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等因素,经济效益较差的企业原则上应保持职工的实际工资水平不下降,将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率确定在4%左右,保证职工实际工资水平随经济和社会发展适度增长,激励职工劳动积极性,使企业尽快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持续经营亏损的企业或因地震灾害处于重建、恢复生产经营及开展生产自救阶段的企业,其工资可以是零增长,但企业支付给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二)2009年对企业合理确定工资增长水平的要求 1.各类企业都应按照2009年成都市企业工资指导线,结合自身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等实际状况,合理确定本企业2009年职工工资增长幅度及工资水平。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提高的企业,其工资增长比例不应低于企业工资增长下线。

企业工资增长应建立在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按照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幅度低于本企业依据实现利税计算的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低于本企业依据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的“两个低于”的要求,加强工资分配的自我约束。

国有、国有控股企业应严格按照“工资同经济效益挂钩”的调控办法,在相应提取的工资总额内确定职工工资水平的增长。国有垄断行业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超过全市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三倍以上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不宜再增长。市级有关部门应将此项工作纳入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范围,加强监督和检查。

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11年职工平均工资 第11篇

《2013年四川省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报告显示,2013年四川省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1795元,同比上年增加5922元,增幅为16.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3%。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7965元,比上年增加5626元,增长13.3%;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49018元,比上年增加5908元,增长13.7%。在各经济类型中,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最高。在各行业中,金融行业平均工资居第一位。

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11年职工平均工资 第12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0-2012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五项统计指标如下:

指标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4643.005442.006394.007296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3458.0043985245.005520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3644.0015514.001792119874 城镇居民家庭人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元)10197.001***206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32361.0038820.0044576(45789)注:以上数据摘自《新疆统计年鉴》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3年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11年职工平均工资 第13篇

大劳发〔2008〕116号

各区、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07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辽劳社发[2008]43号)及大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大连市统计局《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现将2007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2008社会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通知如下:

一、2007年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7494元,月平均工资2291元;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1816元,月平均工资为2651元。

二、2007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8230 元,月平均工资为2353元。

三、2008社保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年记账利率为

3.22%。即:2001年6月30日前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期间按3.22%计算年息。附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表。

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11年职工平均工资 第14篇

大劳发[2007]96号

市直各委、办、局,各区、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根据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06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辽劳社发[2007]41号)的规定及大连市统计局、大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2006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标准,现将2006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2007社会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通知如下:

一、2006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4200元,月平均工资为2017元。

二、2006年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3503元,月平均工资为1959元;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8509元,月平均工资为2376元。

三、2007社会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年记账利率为2.52%。即2001年6月30日前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2007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期间按2.52%计算年息。

职工平均工资数据的作用 第15篇

平均工资公布以后,大家会拿自己的工资与平均工资比照,好像平均工资除了进行比较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用途了,其实,平均工资在社会经济中有重要作用。

一是反映劳动力用工成本。工资作为劳动力的价格,是最重要的劳动力市场数据之一。国家和企业进行投资活动,都需要参照本地区、本行业的`平均劳动力价格进行劳动力成本核算。企业制定工资标准,也要参照本地区、本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国家确定本国与其他国家人工成本(如工作时间支付、其他直接支付和社会保险支付等)方面的差异,评估本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也需要进行平均工资水平的国际比较。

二是用于制定社会保障政策和赔偿标准,

国家制定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征缴、发放的标准,住房公积金的征收比例,最低工资标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都是依据城镇单位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数据得出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赔偿法》和有关法律,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也是确定国家赔偿和民事赔偿数额的主要依据。

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11年职工平均工资

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11年职工平均工资(精选15篇)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11年职工平均工资 第1篇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11年职工平均工资2011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