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鲜营销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生鲜营销范文(精选5篇)

生鲜营销 第1篇

生鲜食品通常意义上指的是蔬果, 肉类, 水产品。由于生鲜食品物流困难、保鲜期不长, 目前主要销售渠道是农贸市场、超市及其他实体店面, 其网络营销面临巨大挑战。但近些年随着物流的迅猛发展, 冷链技术的革新给生鲜食品创造了进入网络营销的机会, 使得它打破了往年传统观念的束缚, 以求在网络营销领域占得一席之地。在网络信息发展的背景下研究生鲜食品的网络营销, 这对扩大其市场销售、提高销售效率有重要意义。

1 生鲜食品网络营销发展的现状

从2012年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生鲜产品的网站出现,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生鲜网站的存在, 并尝试在网上购买产品, 网络营销的生鲜品类也逐渐齐全, 同时, 知名网站开始加入生鲜阵营, 使得更多人了解这种购买途径。生鲜食品网络营销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主要集中在同城购买。

人们都偏向于在自己城市设立的食品网站购买, 因为地方性生鲜网络销售比较容易实现, 甚至只要打个电话就能实现商品的配送。当然这种现状也是由于物流和保鲜的制约而导致的, 虽然保鲜技术, 冷链技术一直在革新在进步, 在运输时运输的距离和时间就直接决定了食物的新鲜, 所以一般同城或是同省的生鲜网站都是承诺当日送达, 人们总是愿意“舍远求近”来换来食物新鲜。

1.2 购买人群主要是白领阶层。

我们知道生鲜购买的主要人群是上年纪的中老年人, 他们一般都习惯了在家附近的菜市场和超市进行购买, 而且对于网络的接触少, 更不用说改变他们长久以来的购买习惯, 他们很难接受在网上凭借几个图片就进行购买, 对商品质量也产生怀疑, 不如自己亲眼所见, 亲自挑选来的放心。

1.3 生鲜网络营销发展重城市, 农村极少涉及。

这既有物流的问题, 有网民分布情况问题, 有购买习惯的改变问题, 更重要的是, 也许对农村居民而言把生鲜食品放到网上来销售, 是把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了。其实这也透露了, 生鲜食品网络营销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全方面发展, 至少在现阶段, 它受到的阻碍在短期之内无法解决, 我们在选择区域, 选择对象的时候, 是需要有取舍的, 当然, 从城市进行突破无疑是明智的。

1.4 生鲜品类多为高档品类。

高档水果、海鲜肉类和新奇水果蔬菜在生鲜网站中占有主要地位, 当然这样的品类分布明显表明了大多生鲜网站瞄准的并非普通的菜市场水准, 而是高档层次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购买者。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人们可支配收入多了, 也会满足自己的求新心理, 去生鲜网站上购买带有进口、有机标签的食物。这也是生鲜网站区别于菜市场、水果铺、超市等实体卖场, 吸引顾客的一个重要方面。

2 生鲜食品网络营销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分析

2.1 生鲜食品物流成本高。

物流系统的配合是生鲜食品网络营销的重要环节。物流成本也是生鲜食品生产经营者营销过程中要承担的主要成本。由于网购生鲜食品的消费者主要为家庭用户, 客户很分散, 单次订购量偏小, 因此平均物流成本相对较高。生鲜电商自然而然的便把过高的物流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所以生鲜食品在网上的单价便会高于普通菜市场或是超市生鲜区, 消费者在两相对比之下就不会选择生鲜网购了, 这种情况下, 经营者不把物流这部分昂贵的成本降低下来, 也很难把更多的消费者引导到生鲜网购这条道路上来。

2.2 生鲜食品保鲜困难。

生鲜食品产后腐败损失严重, 成为制约生鲜食品网络营销的一大重要因素。由于产后贮藏保鲜及加工技术的相对滞后, 我国生鲜食品腐烂损失十分严重。一般生鲜产品的损耗率可达到10%到30%, 而普通商品损耗率不到1%。损耗的原因有很多, 除了运输损耗, 人为损耗, 主要就是保鲜困难了。例如蔬菜, 大部分含水分量较多, 在配送过程中水分易流失, 会给用户造成一种缺斤少两的错觉, 从而影响到客户对商家的信任, 使消费者对商家是否提供了足量的商品产生怀疑。另外水分的散失也会影响蔬菜的新鲜度, 导致产品质量有所下降。消费者往往对蔬菜产品的新鲜度要求很高, 无法解决保鲜问题将使蔬菜网络营销者失去客源。

2.3 许多生鲜购买用户尚未形成网络购买习惯。

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比较低, 同样是3斤猪肉, 肥或瘦, 什么部位的肉价格, 品相, 烹饪需求都差很多。所以人们都喜欢在购买生鲜食品时体验那种亲自感受每一个食材细节的乐趣。而网上的生鲜食品由于无法让购买者看到实物, 因而缺乏购买体验。人们买东西讲究眼见为实, 现如今人们网购衣服鞋帽都有可能要去实体店试试款式大小, 然后再去网上购买。那么瓜果蔬菜就更需要眼见为实了, 人们既然已经养成这种购物心理, 自然很难被生鲜网站攻破防线。

3 生鲜食品网络营销策略建议

3.1 选择合理的配送区域。

由于网购生鲜消费者人群在年龄层次和地域上都是有区别的, 所以生鲜电商可以有选择地以部分区域为主要营销区域, 进行集中的物流配送来节省成本。可以先将网站服务地区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区域, 然后在这些区域里选择消费能力高, 目标人群多的区域作为网站主要攻克区域, 接着对这些区域再细分, 细分到城市的哪个地段, 该地段的哪些小区。当电商们有目标有针对性后, 就可以集中物流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在这些目标小区上。

3.2 采取适当的保鲜手段。

生鲜食品保鲜是根据其品质特点和腐败变质机理, 在其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处理, 抑制或延缓生鲜食品的腐败变质, 目前生鲜食品保鲜主要是物理、化学和生物保鲜三种手段。现在生鲜行业的保鲜技术逐渐由单一方法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各种保鲜技术都有其优缺点, 生鲜食品的保鲜还是需要综合各种防腐保鲜措施, 发挥各自优势, 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场地使用最有利的方式, 达到最佳保鲜效果。

3.3 打造生鲜食品网络营销品牌。

好的网络营销品牌能让消费者铭记并且减少购买决策时间, 能在第一时间让顾客选择你, 并且决定购买。生鲜电商打造网络营销品牌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做好网络品牌的定位。一是要定位网络品牌的目标客户群体。作为生鲜网站, 需要对自己所面对的网络客户群进行筛选和定位, 以及要明确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哪些客户群体, 他们有何特性, 企业应如何更好地与这部分群体建立和发展关系。例如番茄网针对的目标群体是20-45岁的上班族。此顾客群在缺乏闲暇时间的情况下还要优化居家生活, 所以就更偏好于在网络上购买生鲜食品, 他们更加愿意把手上的可支配收入用在便捷高效的网购上。二是要定位网络品牌的利益或价值。例如番茄网提出自己的价值体系:电子订单、定点配送、当天配送、当天无条件退货、营养顾问、基地直供。这一连串的价值体系就向消费者表达了该网站的主张, 这些主张都是消费者可以在此网站上获得的权益。这种做法是让客户放心购买的基本条件。

(2) 重视网络品牌文化的建设。没有文化优势的网络品牌是不会有市场地位的, 因为企业的生存没有底蕴的支撑。例如番茄网制定了对该生鲜网站的企业愿景:行业标杆———国内最大的厨房生活配送专家。企业使命是:让每个家庭吃上无忧, 吃上新鲜放心的农产品。企业精神是:关爱、分享、责任、卓越。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的细节体现, 消费者在浏览此网站时并不是一味的选购商品, 还能看到企业的文化宗旨, 他们对消费者的承诺和对自身企业发展的承诺, 使得消费者更加放心和有归属感。

(3) 网络品牌的传播推广。要让你的企业广为人知就需要把它宣传出去, 搭建网站却没有网民光顾, 那么产品放在网上销售就失去了意义, 要让大家都知道这个网站的存在就必须要进行一定的网站推广。企业一般会运用网络广告来提升自己的品牌知名度, 网络广告的精髓是互动, 消费者看网络广告了解商品信息, 网站以此来了解消费者, 哪些偏爱水果, 哪些喜食海鲜, 这时企业便可以建立丰富的数据库, 把最适当的广告投给最需要的人群。

(4) 保障产品安全和质量。要打造生鲜网站的品牌, 最根本的是保障产品安全和质量。就拿蔬菜来说, 菜园生态环境恶化, 蔬菜受农药化肥污染等问题还是摆在生鲜电商面前。为此, 有些电商自建基地, 从源头入手, 或是与可靠的农产品生产地合作, 以求保证质量达标。

参考文献

生鲜营销 第2篇

在中国,于1978年引入超市,当时称作自选商场。1983年1月3日,中国第一家超级市场在北京市海淀区开业,那时购买者几乎都是外国人,近30年的发展,至今天,人们去超市购物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市场营销策略、价格市场营销策略、渠道市场营销策略和促销市场营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加入WTO的形势下,“菜篮子”产品的流通形式显得不容乐观,面对机遇和挑战,大规模的改革势在必行。生鲜超市作为传统农贸市场与现代连锁卖场的衍生物,既具备了超市现代的管理方式又具有生鲜消费的广阔市场,是扩大超市业态细分市场的又一有效形式。本文通过对“菜篮子”产品经营、流通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试阐明进行生鲜超市专业化经营“菜篮子”产品的市场前景;通过对经营市场营销策略的分析,试阐明生鲜经营超市化的可行性。

一、生鲜超市概述

(一)生鲜超市市场营销策略的定义及特点

生鲜主要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消费的农副产品,其中包括蔬菜、水果、水产、粮食等,它是人们家居饮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生鲜超市则是指专业从事生鲜经营并结合现代超市经营理念的专卖店、连锁店,其类似于家电超市、建材超市。但此时的生鲜则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不仅包括一般的农副产品,还涉及到一些强相关性的产品,例如,加工食品、半加工食品、厨房用品等,可是说生鲜超市经营的内容是农贸市场所有的,是家庭厨房所需的。

生鲜超市是农贸市场与现代超市相结合的产物,它能够取二者之长,弥二者之短,充分发挥特色优势。

(二)生鲜产品与超市业态的市场营销策略发展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过上十年的励精图治,“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然而,“菜篮子”产品当前的形势不容乐观,产、供、销的各环节都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是目前“菜篮子”产品的质量、安全、卫生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

连锁经营在我国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在诸多方面都发挥出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零售市场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态势,面对严峻的形势,加快推进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对于改善流通结构,进一步提高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专家预言中国零售市场发展的五大趋势中,“以经营生鲜食品为主的超市和专卖店将替代农贸市场”首当其冲,可以想象,生鲜经营将是外国进入的又一个争夺点。目前,我国政府已经确定把发展连锁经营作为在商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到“十五”计划末期,“全国连锁企业店铺将发展到10万个,销售额达7000亿元”,“培育5家至1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

二、生鲜超市市场营销策略机会分析

1、“菜篮子”产品与超市相结合的必然性

长期以来,中国农副产品的销售一直是“提篮小卖”或集贸市场,而超市则被视为工业制成品的销售场所,中国发展到现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跨越,但微观上农副产品及其销售的发展一直滞后,因此,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依托超市这样一个抓手,把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形成农业的全新观念”。从陆续报道于各地新闻媒体的关于生鲜经营的消息,我们足以得到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超市取代农贸市场经营“菜篮子”产品将是必然的趋势。据调查,发达国家的超市中生鲜食品占有10%以上的份额,而我国仅有1%。

2、“菜篮子”产品现有的市场营销策略经营模式与竞争环境

生鲜营销 第3篇

关键词:微信;创业;生鲜农产品;营销模式

1.引言

随着4G的普及,人们可以借助平板电脑、手机等方便快捷的小型高科技更快速、更简便的获取和传播信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如果说互联网是对传统媒体的一次革命,那么以微博开启的一系列“微时代”产品,让我们每个人以微小的力量,融入这个大变革、大变动的大时代之中。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Tencent)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手机聊天软件,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二维码、银行卡等功能,支持iPhone、Android、Windows Phone等多平台的手机之间相互收发消息。如今微信用户数量已超6亿,远超米聊、Line等同类应用,成了当下最火热的移动客户端聊天工具。

在微信平台上开“微店”,就是利用微信朋友圈,向自己的微信通讯录中的好友推荐商品,或者群发产品广告,以达到传播产品信息,吸引购买。当微信开启了公众账号功能,就意味着一种新营销方式已经到来。微信营销的低门槛和高收入让每个人都对公众账号看到的了希望,只要有好的想法,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微信的公众平台做“微商”。

2.生鲜农产品网络营销现状分析

2.1 生鲜农产品特点

狭义的生鲜农产品,是指种植、养殖形成的,未经加工或只进行初级加工的,可供人类食用的农产品,主要种类有水果、蔬菜、畜禽及其产品等。生鲜农产品产销在现阶段呈现出以下特点:

(1)地域性强。我国幅员辽阔,生物资源丰富,各省市地区在三农政策的扶持下,利用比较优势, 培育出了众多具有区域独特品质特征的农产品,如广东惠州的梅菜、龙门年桔,广州市增城的荔枝,广西平南县石硖龙眼等热带水果,以及新疆和田玉枣,内蒙古的风干牛肉,山东德州五香脱骨扒鸡这样的风味美食。近年来,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区域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

(2)存储条件要求高。生鲜农产品大多具有易腐易变质的自然属性,因此对其存储条件要求较高。按其存储要求可细分为初级生鲜农产品、冷冻食品和冷藏调理食品。其中初级生鲜农产品可以常温保存,冷冻食品需要激素冷冻并严密包装在-18℃以下储存,冷藏调理产品需要急速冷却及严密包装在7℃以下储存。

2.2 生鲜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价值

近几年以来,淘宝、1号店、顺丰快递、亚马逊、我买网等许多电商探索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加大生鲜农产品市场的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销售的弊端。

(1)有利于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人们对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呈现多元化和优质化趋势,对农产品的营养功能,保健功能和安全性等个性化特殊需求逐步增加。网络营销不受时空约束,可以让消费者品尝到来自原产地的新鲜美味。

(2)有利于产品储存和流通。由于生鲜农产品具有易腐烂的自然属性,在销售过程中应尽量缩短流通时间。而网络营销双方可以进行双向互动,针对性强,反馈即时,能够极大的缩短双方交易时间,保证产品的新鲜。而且避免了流通领域的层层加价,降低流通费用,有助于提高农民积极性。

(3)有利于拓展农产品贸易。在传统销售中,生鲜农产品从生产、采摘、包装、运送到消费者,需要经过农户、经纪人、经销商、零售商再到终端消费者等诸多环节,产销链较长,时间效率较低。并且由于信息不对称,渠道商占据支配地位,而其他市场参与方则属于弱势群体。在网上,任何企业都能够不受自身规模的限制,平等地获取世界各地的信息,积极地展示自己的产品,参与到互联网竞争中,获的经济利益和品牌效应。

2.3 生鲜农产品网络营销中存在问题

网络营销在生鲜农产中的应用主要以互联网及网络技术为支持,借助销售平台、行业网站、企业网站及政府网站,实现双向的信息流。生鲜农产品B2B和B2C网络营销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新型、便利的购物体验,但从整体看,生鲜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势头相对缓慢,仍存在以下几大方面的问题。

(1)消费习惯制约。家庭农产品采购的主题是年龄较大的家庭成员和家庭主妇,她们购买农产品时习惯于按经验进行外观挑选、滋味品尝等感官体验,他们宁愿花费更多的金钱和时间去农贸市场购买。而年轻白领一族由于工作繁忙,不能及时购买新鲜的农产品,而且挑选技巧不熟练,经常出现花费很多时间还没能够挑选到满意的产品的情况。

(2)信用体系不健全。网络营销的本质是陌生人之间的交易,基于的是双方的信用。产品信息的真实性、合作物流的服务态度、消费者的评价成为购买的重要指标,很多销售平台销售者夸大宣传、找人刷好评、售后服务差,购买者恶意差评、申请退款等违规操作,买卖双方由于不信任,也会放弃潜在的交易。

(3)物流成本及技术制约。生鲜农产品保鲜期短,对仓储、包装、运输等环节的要求特别高。另外电子商务的配送的客户与传统农产品的配送模式不同,以个体家庭为主,属于小额交易。虽然电子商务能够缩短农产品流通的链条,但是在保证物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物流效率,增加客户满意度,降低物流成本的压力很大。

3.生鲜农产品微信营销的模式

根据谷歌2013年发布的只能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中国城市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从2012年的33%上升至47%,近一半的中国城市居民已经拥有智能手机。其中,69%的用户每天都会使用智能手机访问互联网,人们随时随地都在使用智能手机,无论是在家中、在路上或是乘坐交通工具时,智能手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至于60%的用户宁可放弃电视、电脑,也不愿放弃他们的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改变了消费者的行为,用户使用智能手机除了进行最基本的通信,移动搜索、视频、应用以及社交网络的行为十分活跃。endprint

社交网络的特点就是包罗万象、有不同的人和圈子、内容符合人类的共性。不管是获取信息还是与他人交流,大部分人都能在社交网络中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东西。手机使用者非常关注微信推送信息和朋友圈的信息,而且一旦信息出现,手机会提示,使用者就会看到。这种营销方式针对性更强、反馈更及时、广告宣传更接地气。而且根据CNNIC发布了《2013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25-35岁的网民使用微信的比例高达40.2%。结合中国“宽带中国”战略,我国网络接入速率会更快,用户上网体验会更好。

基于微信营销的种种特点,创业者可以在微信平台上搭建消费者和产品提供者的桥梁,积极探索可行的营销模式。

3.1 市场策略

创业初期,要先经营朋友圈。微信没有陌生人社交模式,只有陌生人社交到轻熟人再到熟人社交。一旦在微信里成为好友,至少是轻熟人社交。这为课余时间比较丰富的大学生创业者和自由职业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比如你是喜欢探索化妆妙招的学生,钟爱旅行的户外体验者,琴棋书画摄影爱好者等,你都能微信朋友圈找到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不管是在朋友圈推送信息还是利用公众号,配上自己原创的文字、图片、视频,用心经营,维持活跃度,就能够积累朋友。这种朋友越多,回报越高,微信营销的风险越小,一旦建立合作关系,粘性作用越明显。

3.2 产品策略

(1)产品选择

朋友圈是一个直观的CRM系统,通过初期的市场策略,分析微信朋友圈的好友的性别、年龄、地域、消费层次等,确定微信好友的社会属性,以此分析选择产品。以生鲜产品为例,这属于快消品,能够让客户重复消耗。比如荔枝、龙眼等热带水果,以传统农产品销售方式,会在热销季节前一个月采摘,然后保鲜、加工、运输到北方各地的农贸市场,里面会添加大量的防腐剂、催熟剂等,并不符合现在白领对绿色产品的要求。而利用微信,就能实现为北方的好友推荐高质量、更新鲜、更具特色的生鲜产品。

同时,生鲜产品也能够为顾客提供一些附加值。比如产品的包装也要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比如自己设计几种款式的包装袋,上面搭配适合不同场合的祝福语,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如果顾客要买来送给亲人或者朋友时,可以挑选适合的包装以及祝福语。

(2)产品展示

微信的载体是手机,它的屏幕尺寸远不能和电脑箱媲美,因此就不能像淘宝、京东这些平台一样每个产品都用几张甚至十几张高清图片,来展示细节,也不能满足海量产品中按顾客要求去筛选这样的搜索功能。

建立个人微信账号或申请公众账号,微信公众账号也是完全免费的,这也就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在不花费一分钱的情况下拥有一个可以推送任何信息的平台。前期主要结合个人兴趣爱好上传一些能够逐渐渗透生鲜类产品的日常常识,如营养知识、烹饪方法、挑选方法等,然后每天上传一张或几张产品图片,附带产品说明,图片要尽量真实,文字最好原创,这样才能让人感觉更用心,更亲和。只要每天保证质量的保持分享,就能逐渐吸引潜在顾客的购买意愿。

3.3 定价策略

价格对消费心理始终有着重要影响,只要价格超过消费者的心理界限,消费者难免会砰然心动地改变既定的购物原则。在传统市场上,消费者对价格信息所知甚少,所以在讨价还价中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但在网络条件下,顾客接触的信息太庞大,分类挑选又很耗时间,不符合现在白领忙碌的生活节奏。

进入市场初期,采用渗透定价法。因为如果价格定的过高,有可能会让创业者失去很多潜在客户;而价格定的过低,虽然能短期获得更多客户,但是却有陷入恶性价格竞争,最后连实现收支平衡都变成了奢望。

以生鲜农产品为例,首先要了解所销售产品的成本、加工和分销的价格,这样才能为产品制定合理的价格。不管是直销还是代理,都要综合考虑产品的质量、物流的难易程度、朋友圈的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来定价,刚进入市场的时候,可以将价格定的稍微高一点,然后再根据消费者的购买频率、促销策略进行不断的调整降价。顾客对于个性化、高质量产品,由于微信营销是一对一的服务,因此可以对不同区间的价格进行测试,这样你就知道哪种价格更容易被顾客接受。

3.4 促销策略

微信平台建立后,要不断的做一些小活动来刺激朋友圈,增加趣味性。以生鲜农产品为例,可以策划食用方法、存放技巧、相生相克常识等活动;或者可分等级和批次对购买顾客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些奖励可以是折扣、优惠劵,可以是实惠的小礼品。促销手段可以配合微博、人人、QQ等多种工具共同宣传,来吸引更多用户加入和关注,消费者将感兴趣的促销信息分享到朋友圈,并通过朋友圈这个网络上信赖度最强的口碑传播平台,引导更多消费者的参与。

4.结语

智能手机遍布城乡,网络速度与质量的不断提升,微信营销模式的发展空间很大。职场白领工作忙,没有时间精挑细选,由好友推荐生鲜农产品,发微信订购,网上支付并且送货上门是他们需要的产品与服务。微信营销属于新型的营销模式,因此要在网上学习很多文案设计、图片拍摄、视频制作、客户沟通等技术,所以必须创业者摸索着前进,利用好这个工具,才能保证创业计划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倪东辉,程淑琴.我国农产品B2C网络营销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9期.

[2]夏强.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初探——以碧螺春茶叶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3年第25期.

[3]魏淑娟.微信营销创业中的应用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第13卷.

[4]所志国.微信营销如何销售产品[J]信息与电脑,2013年第12期.

[5] 颜加勇,赵海峰. 我国鲜活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年21卷第12期.

供应链中生鲜农产品的营销与流通 第4篇

生鲜农产品具体是指:农业部门生产的没有或经过少量加工, 在常温下不能长期保存的农产品, 包括新鲜的蔬菜、新鲜的水果、新鲜水产品、新鲜的蛋肉奶以及零售环节的加工延伸产品, 不包括罐头等大工业生产的包装食品。由于生鲜农产品具有易腐性和易变质性, 收获季节性采摘的时限性以及鲜活度, 这些方面都影响着产品的销售, 鲜活的农产品的这些特性影响着供应链的营销。生鲜农产品在营销途径中主要分为:生产者农户的营销途径, 大型农业企业营销途径和零售终端营销形式。在生产者农户的营销渠道中多数农户从事生鲜农产品的小规模生产, 自己到附近的城镇进行鲜活农产品的直销方式, 不是稳定可靠地营销方式, 目前由发改委、农业生产部门联合成立的各部门推行“农超对接”的新型营销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中间的环节较少, 流通的时间短, 费用低, 生鲜农产品能够以较好的新鲜度和合适的价格面对超市的消费者, 是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营销模式。在大型农业企业营销途径中龙头企业在产品的品牌培育, 销售渠道的形成, 先进的营销渠道规划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销售。在直营品牌店和大中型的超市及企事业单位中团购进行大批量的销售。零售终端的市场中, 各类的农贸市场和传统的集市是鲜活农产品的主要营销渠道。

在新鲜农产品的营销渠道中, 至少有4个当事方。他们在营销渠道中的主要职能是:种植者, 合作社, 批发商和零售商。单个的种植者以生产水果和蔬菜为主;种植业者组建的合作社则负责种植者产品的收购和营销;批发商负责把食品运给国内外客户, 并且同时兼并贸易和物流两个职能;零售则具有分销功能, 是产品通向消费者的门户。

为了销售其产品, 种植者会选择不同的渠道, 可能会涉4个当事方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在一种营销渠道中只有两方组成:单个种植者直接向零售商售卖。这个渠道在现实中确实存在, 但不常见, 因为生产者和零售之间存在规模差异, 大多数零售商倾向于与数量有限的供应商合作, 而不是单个的种植者个人, 或者是因为种植者并不愿意自己执行销售智能。第二种营销渠道又种植者、批发商、零售商组成。通过种植者那里购买后再给零售商, 批发商同时拥有收购和分销的功能。在第三种类型的销售渠道中, 种植者把营销和收购功能委托给种植业者组织的合作社。当合作社执行营销功能职能时, 种植业者就可以集体收益于营销中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强大的议价能力, 同时单个种植者可以专心从事生产。在第四中营销渠道中, 没有独立的批发商, 合作社直接与零售商贸易。

在农产品的营销渠道中国外经验显示, 以合作社拍卖为主导的治理结构较为先进和实用。根据交易成本的经济学推理方法, 治理结构的普及就是一个效率指标,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 效率高的结构会把效率的结构逐出竞争范围。同时组织生态学认为, 在变异、选择及保留的不断演化进程中, 只有有效率的组织形式才能得以生存。在农产品的营销渠道中。对于种植者来说, 纯碎的市场管理不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因为交易费用会导致种植者和交易者之间的保险专用资产和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居不下是因为种植者必须花费时间和精力调查和满足市场需求条件, 但是对于市场来说需求具有不稳定性, 因为需求和供给是在不断变化的。

合作社拍卖的农产品就是种植者一直在寻求有效的治理结构。由于这种拍卖形式具有市场透明度高, 信息成本低。买家营集拍卖场, 拍卖时刻绝定价格。通过合作社拍卖, 签约费用是不存在的, 因为买卖双方之间是不需要签约合同的。通过合作社拍卖, 监管成本很低, 由于种植者与买方之间的交易接近完全市场交易。如此, 交易中也不存在代理问题, 大大节约了相关环节的各类成本。

2 生鲜农产品物流

生鲜农产品的销售物流是指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购后, 经过加工、包装、存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从产地流转到消费者手里的一系列的物流活动及管理过程。

销售物流的运作要求较高, 生鲜农产品的物流特性、物理特性、供求特性使其对销售物流的要求很高, 这些特殊的运作要求构成了生鲜农产品的销售物流的特性。主要体现在鲜活农产品在物流环境的温度、湿度, 及装卸作业方面和物流的实现性要求比较高, 生鲜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 必须要是生鲜农产品对物流的费用要求比较低, 这样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但是鲜活农产品难以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的运作, 在物流运送中集散任务量大, 存储量大, 难以预测和计划。

根据农产品的交易额我们可以看出, 对于如此大规模的食品流通需要更多更专业的物流设备和技术参与其中。为了实现规模经济和效率最大化, 不同的物流企业之间要相互的竞争, 在为资源比较优势而展开的持续竞争中, 物流企业会通过不断地改良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而改善资源存量。那些占有的资源能够使物流企业竞争效率更高的企业, 可以代替其他效率低的物流企业, 只有这样在农产品的配置中才能达到资源上的战略性, 才能够统领全局, 更好地服务于整个农产品的供应链活动中。

3 生鲜农产品在供应链信息价值分析

供应链及供应链信息架构的建立和管理, 是农业和食品部门在不断增加的需求下实施食品跟踪、追踪和质量保障等的前提。他们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并将注意力集中在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需要上。对于农产品而言, 一致性并组织实施是实现适当信息构架的最大挑战。

在农产品的供应链上, 尤其是有关食品安全保证和质量保证活动方面, 先进的管理方法要求在信息管理方面采取更积极的措施。问题的核心也在构建新的信息平台, 新的信息平台建立要在建立企业信息, 但要注重关注消费者的质量保证的供应链与改善风险管理和跟踪以及追溯能力的供应链之间的交流, 以避免出现食品安全或者质量之间的问题。

在分析供应链各个企业相关的目标时, 我们可以考虑供应链企业之间的联盟战略概念, 战略联盟是供应链中纵向联合企业之间的专门合作协议。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努力结成垂直关系和联盟, 可以使他们之间协同形成一个组织。在战略联盟的分析中, 要运用知识管理理论, 它有助于理解战略联盟方面的信息共享。因为在某些范围内, 哪些信息可以共享是模棱两可的。而知识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可深入了解战略联盟的基础。另外, 战略联盟为管理者创造一个可行方案的可能性, 以及不断地学习型组织的网络特点。

4 供应链网络框架的发展

在管理者和研究者讨论农产品供应链条和网络发展过程中, 需要用一种“语言”一个框架进行解决, 从而使我们能够描述供应链, 供应链的参与者、流程、产品、资源和管理, 以及这些要素间的关系和属性, 以便我们能够彼此间了解。

5 结语

鲜活农产品在营销物流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以及如何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运用理论与模型的方法将面临的问题进行解决。要想清楚地了解农产品中的营销以及物流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人力来获得更多的数据, 通过数据进行建模, 更充分地了解和国际先进水平中的差距。

摘要: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但是“重生产, 轻流通”的传统观念在我国的当代农业的发展依然存在。但是“大生产, 大流通”的格局在我国逐渐形成, 如何建立适合我国产销特征的农产品流通供应链, 是我国发展农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生鲜农产品的流通包含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生鲜农产品流通供应链是营销渠道和物流渠道的综合网络。

关键词:供应链,生鲜农产品,营销,物流

参考文献

[1]Harland, C. (1997) , “Supply chain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role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Vol.8 No.2.

[2]Ayres, R.U.And Kneese, A.V. (1969) ,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externaliti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9No.3.

[3]Christopher, M. (1998) , Logistics&Supply Chain Management:Strategies for Reducing Cost and Improving Service, Vol.2, Financial Times, London.

[4]Drumwright M E.Socially Responsible Organizational Buying:Environmental Concern as a Noneconomic Buying Criterion[J].Journal of Marketing, 1994, 58 (3) .

生鲜营销 第5篇

文章关键字:生鲜食品作者:百度发布时间:2008-6-2

3生鲜食品的概念源于外资零售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生鲜食品经营普遍为国内消费者所认同,但是业内人士对生鲜食品的理解不一,经营的项目和形式也有很大差异。

目前生鲜食品较有代表性的是指的“生鲜三品”,即:果蔬(蔬菜水果/PRODUCE)、肉类(MEAT)、水产品(SEAFOOD),对这类商品基本上只做必要的保鲜和简单整理就可上架出售,未经烹调、制作等深加工过程,因此可归于生鲜食品类的初级产品;再加上较常见的:由西式生鲜制品衍生而来的面包(BAKERY)和熟食(DELl)等现场加工品类,就由初级产品的“生鲜三品”和加工制品的面包、熟食共同组合为“生鲜五品”。在超市实际运作中,也常把其他一些食品项目,如日配乳制品(DAIRY)、冷冻和冷藏食品(FROZEN),散装杂粮、蜜饯糖果(BULKFOOD)等与生鲜食品作为同一部类经营。它们与生鲜食品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保存条件基本相同属于散装五条码商品并需要用称重打条码方式售卖;保质期比较短;同时在消费习惯上也有很大的关联性。严格说来,这些经营项目不属于生鲜范畴,但由于以上特点和归类管理的需要,通常会与生鲜品并类陈列和统一管理。

生鲜营销范文

生鲜营销范文(精选5篇)生鲜营销 第1篇生鲜食品通常意义上指的是蔬果, 肉类, 水产品。由于生鲜食品物流困难、保鲜期不长, 目前主要销...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