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导游词范文
苏州市导游词范文(精选6篇)
苏州市导游词 第1篇
苏州,中国城市,古称吴,现简称苏,拥有姑苏、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别称。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誉为“人间天堂”,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而有“东方威尼斯”美誉。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建城,中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长三角重要经济中心。苏州是江苏重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
苏州,中国华东地区特大城市之一,东邻上海,濒临东海;西抱太湖,背靠无锡,隔湖遥望常州;北濒长江,与经济发达的南通隔江相望,南临浙江,与嘉兴接壤,所辖太湖水面紧邻湖州,东距上海市区81千米。是江苏省的东南门户,上海的咽喉,苏中和苏北通往浙江的必经之地。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誉为“人间天堂”,“园林之城”。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而有“东方威尼斯”、“东方水都(东方水城)”之称。现今的苏州已经成为“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山、水、城、林、园、镇为一体,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古韵今风、和谐发展的国际城市。 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
量充沛。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雨量充沛,平野稻香,碧波鱼跃,农副物产十分丰富,人们传诵的“近炊香稻识红莲”、“桃花流水鳜鱼肥”、“夜市买菱藉,春船载绮罗”的诗句,就是历代诗人对苏州物产富足的赞美和讴歌。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苏州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苏州市导游词 第2篇
欢迎大家来到苏州,很高兴为大家服务。我是苏州园林风光旅行社的导游,我姓刘,大家叫我小刘就行了。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陪同各位欣赏苏州园林的美丽景色和周围的名胜古迹,和大家共度这段美好的时光。
西湖是苏州园林的主要风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园林景区内,分布着主要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
现在展示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西湖了。大家看:现在的西湖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微风吹来,湖面荡起层层涟漪,美丽极了!大家继续向前走,就来到了有名的断桥。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每当冬日雪后,桥的阳面冰雪消融,但是,阴面仍有残雪似银。从高处往下看,桥似断非断。大家可以站在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大家现在来到的景点叫“花港观鱼”,这里有一座小山,山上有条小溪,小溪的两岸花木众多,常有落英飘落溪中,故名“花港”。大家看,好多花瓣飘落下来,好像天女散花,小溪里还有小鱼儿呢!
我们现在登上山顶,大家向南看,雷峰塔就矗立在夕照山上,蔚为壮观。
杭州市导游薪酬体制研究与设计 第3篇
(一) 导游薪酬的基本概念
引用美国当代薪酬管理学者George T.Milkovich的观点对薪酬加以界定, 即薪酬是“雇员作为雇佣关系的一方所得到的各种货币收入、服务及福利之和”。那么, 导游薪酬即“导游作为雇佣关系的一方所得到的各种货币收入、服务及福利之和”。
(二) 目前杭州导游薪酬体制的构成
目前杭州旅行社中大部分实行的是岗位工资制, 在这种传统的薪酬等级结构下, 导游的薪酬组合大致为:基本工资+带团津贴+“回扣”+少量小费。导游通过不正当渠道保证了自己的收入, 衍生出以“回扣”为主体加带团津贴或基本工资的现行导游薪酬体系。
二、以回扣为主体的导游薪酬体制的形成原因
以“回扣”为主体的导游薪酬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形成, 虽然有关部门试图改变, 但始终不能打破这种体制。原因如下:
(一) 旅行社的恶性竞争
大多数国内旅游者对旅行社的选择主要以价格高低来判断, 一旦这种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模式开始流行, 自然报价低的旅行社在社会上最受欢迎。在竞争压力和利益驱使下, 许多旅行社仅以“顾客导向”为主, 忽视“成本导向”, 使恶性削价竞争一度呈现“燎原之势”, 最终出现低廉的价格无法支撑旅行社正常成本的局面, 形成了所谓的“零团费”与“负团费”。旅行社不得不将旅游购物和“自费加点”的回扣作为维持正常成本开销和正常利润的重要来源。最后导游薪酬结构便出现了没有基本工资, 完全由浮动的购物和“自费加点”佣金所替代, 甚至还出现了导游“买团”的现象, 这些导游当然会不遗余力促使旅游者购物或加点。由此带来的旅游市场混乱便层出不穷。
(二) 导游聘用制度的特殊性
旅游业是一个依赖性很强的行业, 受旅游资源本身的限制, 不可避免地存在淡旺季之分, 而在旅游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旅行社为节省开支, 只会配备少量专职导游, 在旺季时再聘用大批兼职导游。这种聘用制度无形中就加剧了兼职导游每次带团时对各项利润的追逐, 以弥补赋闲时的较低收入。
(三) 导游激励机制的不健全
我国导游等级考核制度把导游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特级, 鼓励导游取得初级资格证书后, 积极报考中级并争取申报高级和特级。从现实情况看, 这一制度并未发挥应有作用。原因在于这种晋级制度和导游的薪酬、福利并没有直接联系, 初级导游和高级导游在带团过程中薪酬没有差别。在这样的体制之下, 导游追寻“回扣”是自然而然的。
三、杭州导游薪酬体系研究与设计的必要性
(一) 杭州旅游业的地位和导游在杭州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1. 杭州旅游业的地位
杭州是公认的旅游强市。2006年被世界休闲组织授予“东方休闲之都”的称号;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与世界旅游组织授予“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称号”, 并获国际旅游联合会颁发的“国际旅游金星奖”, 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中国城市;2009年初位列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之首, 并首发旅游消费券, 引起全国旅游消费热潮。《杭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221.33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6.1%;接待国内游客4551.67万人次, 增长10.7%。旅游总收入达到707.22亿元, 增长12.2%。市民出境旅游人数为28.26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4.4%。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至年末, 全市各类旅行社达437家, 其中国际旅行社41家。旅游企业的数量、管理规模、档次、品牌不断提升。总之, 旅游业是杭州人民的“摇钱树”, 杭州城市的“金名片”。
2. 导游在杭州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导游工作是一项充满技巧性的职业, 每天要面对来自于不同国家、地区的旅游者。而导游的服务将贯穿他们整个行程, 导游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整个旅游活动的质量, 更重要的是导游是一个城市的形象与代表。可以说, 导游的工作是窗口中的窗口, 是外来游客对城市印象中最关键、重要的一环, 对于杭州这座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来说, 更是如此。
(二) 薪酬制度的不合理导致了人才流失是影响杭州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笔者对杭州导游做了抽样调查, 调查问卷中的问题涉及被调查者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基本工资、带团津贴、小费、回扣、薪酬满意度、薪酬要求等问题。共发放了100份问卷, 收回了有效问卷78份。
从调查结果可看出, 就专职导游而言, 专职导游基本工资很少乃至没有, 社保少, 缴乃至不交, 小费较少收到, 有一定出团津贴, 回扣成为导游收入的主要来源。就兼职导游而言, 首先, 目前“兼职导游”的概念被泛化。实际操作中, 导游证挂靠在杭州市导游服务公司, 没有与旅行社签订合同的导游均被认为是“兼职导游”。实际上, 这样处理后使所谓的“兼职导游”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有除导游工作之外其他工作的真正意义上的兼职导游, 另一部分却是只拥有导游工作的泛化意义上的兼职导游。后者在各旅行社打“短工”, 其收入保障一般不及专职导游。在调查中发现, 很多导游都默认了现有的收入构成, 不认可的便离开了导游行业。反观专职导游的受教育程度, 以中等文化程度居多, 高等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员主要为本身系外语专业出身, 从事导游工作后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外国游客。实际上, 导游一上团, 就背负着较大经济压力。很多导游把工作重点放在吸引游客购物上, 景点讲解则成为了点缀或铺垫。总之, 导游行业收入中存在着潜规则, 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四、杭州市导游薪酬的设计构思
从薪酬设计历史来看, 已经从早期工厂制度阶段 (把工资水平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观点) 发展到科学管理阶段 (围绕工作标准和成本节约展开的薪酬政策) , 再进一步发展为行为科学阶段 (适应员工心理需求的薪酬制度) 。因此, 必须从导游的心理需求出发, 设计导游薪酬体系。
(一) 将企业发展战略与导游薪酬体制设计相结合
旅行社在进行导游薪酬体制设计时, 首先要全面了解导游的个性特长、心理素质、综合能力、人生追求等, 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导游个别档案, 并结合企业自身战略发展规划来帮助导游制定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同时帮助导游实现这一计划, 这样能够使企业和导游之间形成战略伙伴式的双赢关系。其次, 要让导游特别是优秀导游留在企业并长期努力工作单靠高薪是不行的, 应当要向导游传递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和竞争战略, 让导游认同企业, 还可以通过让导游分享企业的利润, 使导游感觉到自己是企业的“合伙人”。
(二) 解决“回扣”问题, 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1. 将薪酬组合由“低固定+高变动”向“低变动+高固定”转变
最关键的措施在于将“回扣”转化为佣金。佣金, 简单地说就是中介费。佣金和回扣虽在形式上有诸多相似, 但本质不同。两者的界限在于是否纳入企业营业收入或个人工资收入并如实纳税。要将旅行社从商店收取的中介费合法化、公开化, 便于社会和政府的监督。要借鉴美国的做法, 美国旅行社的个人佣金并不是直接由旅游经营商或是旅游供应商支付的, 而是旅游经营商和旅游供应商先将全部的佣金支付给旅行社, 再由旅行社按比例分配给他的员工。这种做法提高了佣金的透明度, 对于我国旅行社很有借鉴意义。
2. 旅行社、导游服务公司要逐步将导游薪酬与导游等级、服务质量、公司经营业绩挂钩
导游等级跟所获得报酬挂钩, 激发低层次导游向较高层次发展;旅行社、导游服务公司通过建立既能使导游获得应得回报, 又能使导游为其质量问题支付成本的激励机制, 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导游的工作积极性, 严格自律, 引导导游坚守职业道德, 树立职业荣誉感,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 设计混合薪酬方案
导游合理的薪酬结构应该包括基本工资、带团补贴、奖金、小费和福利。对于专职导游, 旅行社应发给基本工资以保障其在当地的基本生活;带团补贴是对导游外出的一种补助;奖金应该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把公对公的佣金按比例奖励给导游, 另一部分是对表现优异的导游的奖励。旅行社应把利益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 除了能使员工在旅行社分享业绩奖励、年终利润等外, 还应使员工能从工作本身获得激励, 并得到职业阶梯设计、职务晋升、业务培训以及工作选择的机会。虽然“小费制”已成为国际服务行业的惯例, 但在我国人们尚未形成支付小费的习惯。小费是游客在旅行结束后根据其对导游服务的满意程度而给予导游的奖励。让游客对导游进行监督, 评价导游服务价值的大小, 并决定付给导游小费的多少, 既做到了旅行社监督成本最小, 也达到了导游主动努力为游客服务的目的, 能够实现导游及游客利益的双赢。同时旅游企业要为导游购买“三险一金”。在保证导游稳定收入的同时, 还要尝试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险体系, 使导游在患病、生育、工伤、残废和退休时能够依法从企业和政府获取帮助。
摘要:导游薪酬制度是做好导游管理工作的核心制度之一, 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导游服务的质量和旅游业的发展。杭州现行的导游薪酬制度存在极大的不合理性和诸多弊端, 应采取相应对策以促进杭州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导游,回扣,薪酬体制,旅行社,改革
参考文献
[1]楼筱环, 樊忠正.导游工资改革探索[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06 (3) .
[2]胡昌全.薪酬福利管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6 (10) .
[3]黄俊武, 李飞.导游薪酬问题的产生根源及其治理措施[J].特区经济, 2007 (6) .
[4]阳建英.试论导游薪酬制度的改革[J].科技信息 (教学科研) , 2007 (16) .
[5]姚凯.企业薪酬系统设计与制定[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8 (4) .
[6]阳渝, 李军.导游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4) .
[7]张晓峰.当前我国导游薪酬制度改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9) .
[8]李虹总, 诸葛锦花, 龚勤芳.杭州之旅.1[M].杭州:杭州出版社, 2009 (5) .
[9]杨春.浅议当前导游薪酬体制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3)
苏州市导游词 第4篇
与以往的作风效能考评相比,苏州市在2012年度效能考评中,扩大了群众评议的权重,除了积极引入第三方民调外,还综合运用电话调查、问卷调查、“神秘顾客”暗访、现场集中评议、网上集中测评等方式开展考评,做到能量化的不虚化、能客观的不主观,进一步提升了考评工作的客观度和公信力。
宁波银行苏州分行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一流作风树一流形象,以一流效能创一流业绩,以效能之优赢发展之势,积极响应苏州市委、市政府和监管部门号召,深入开展“整治不规范经营专项治理”、“政风行风评议”和“作风效能建设”等活动,从事关全行发展命脉的高度,确立了“以行风建设促发展、以合规经营保平安、以文明服务创和谐”的指导思想,要求树立“人人都是企业文化名片、个个都是服务品牌代言人”理念,由内而外传播企业文化,提升口碑,亮化品牌,促进各项业务经营持续稳健发展。
一是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加快融入苏州市场,紧贴苏州主流经济,明确信贷支持重点,积极创新融资方式,与广大客户、金融同业及社会各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成功在苏州市场站稳了脚跟。成立近四年来,该行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6家网点、员工总数300多人、存款总量200亿元、贷款总量近100亿元、年利润总额超1.8亿元、不良贷款近乎为零的“精品银行”,走出了一条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之路。
二是规范员工职场礼仪。强化职场礼仪规范宣导和培训,做到《职场礼仪规范手册》人手一册、网络学院课程必修、闭卷考试全员必考;建立分行员工行为礼仪自查评分机制,开展“大家来找茬”互帮互促以及360度测评,举办了“员工职场礼仪大赛”,评选出团队奖以及“分行礼仪之星”,使员工的职场形象、行为规范和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是提升网点服务水平。实行厅堂一体化管理,整合服务资源,实现服务形象一体化、服务礼仪一体化、服务考核一体化、联动营销一体化;开展每月录像点评、服务明星评比,定期开展客户意见征集和满意度评价,分行荣获“苏州市文明单位”称号,营业部被评为“江苏省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
四是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倡导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精简业务流程,完善前中后台无障碍沟通机制,前移授信审查关口,客户经理与风险经理无缝对接、同步调研、共同制定业务方案,推行“限时服务”和“一站式服务”,加快审查审批时效,提高全行整体运作效率。强化“不规范经营”专项整治,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要求,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和流程,切实做到金融便民、金融惠民,政风行风建设工作受到市纪委、市银监以及其他政风行风评议组成员的高度好评。
五是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围绕分行行庆主题,策划“感恩苏州,感谢有你”系列活动,包括“我眼中的宁波银行”客户主题征文、“我与宁波银行共成长”员工主题征文、举办高端客户专题讲座、举办私募股权基金金融论坛、开展“宁波银行·感动苏州”十大好婆媳寻访、接力“圆梦行动”结对捐资助学活动、响应“党员关爱基金”募捐、启动“公众服务日”公益宣传等,通过实施“感恩工程”,倡导弘扬诚信、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新风尚;通过员工感恩家人、感恩宁行、感恩客户、感恩社会的自觉服务和回馈行动,创优内外部生态环境,提升宁波银行品牌形象。
苏州市导游词 第5篇
从2009年开始,导游资格考试苏州市现场考试有了较大改动,考点调整为8个,分别是:
1、城市概况(含张家港、常熟、昆山、太仓、吴江)、2、苏州文化(含概述、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精致生活、丝绸刺绣、百戏之祖、状元及第、民风节俗、评弹茶馆)、3、苏州园林(含人居典范、园林建筑、世界文化遗产概况)、4、拙政园、5、虎丘、6、寒山寺、7、水乡古镇(周庄、同里)、8、东方水城(含水城印象、水上游)。
为此,苏州市旅游局特邀请部分专家和导游人员,编写了新版导游词。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编写、排版,目前新版导游词初稿已经完成,将在本月下旬完成苏州市旅游局各处室以及行业内专家、考官和资深导游的征求意见。
苏州导游词 第6篇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以山水秀丽,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这里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渺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要提前先提醒大家的是,在我们游玩期间,将会经过很多美丽的景点。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请不要乱攀爬假山,也不要乱扔垃圾。顺便给大家留一个问题:我国建筑中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但苏州园林从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这是为什么呢?好了,我们先去游览吧。
我们先来到苏州园林的南门。进门后往前走就是沧浪亭。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45年,那时候诗人苏舜钦流寓江苏中心,买了这块地,在水旁边建了一个亭子,取名“沧浪”。作《沧浪亭记》,自称“沧浪翁”南宋时变成抗金名将韩世忠所居住,沧浪亭改名成“韩园”沧浪亭两侧刻着醒目的对联,上写“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意思是清风明月到处都有,但对俗人来说,有钱也买不到;近水遥山本为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眼里,都成了有情之物,对比强烈。
接下来便是拙政园啦!它位于苏州娄门内,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你们看,拙政园建筑布局是不是疏落相宜、构思巧妙,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它的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狮子林同样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因园内石峰林立,形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狮子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大家可以细细的品味一下。最后,让我们参观留园,始建于明代。留园占地约50亩,中部以山水为主,是全园的精华所在。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
苏州市导游词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