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改造报告
实验室改造报告(精选9篇)
实验室改造报告 第1篇
实验室改造申请
尊敬的公司领导
**药业质量部实验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室准备间(房间号5123)面积约22m2,由于放置一台已报废编号为S-04-078卧式灭菌器﹑废弃未使用的饮用水管道及水池、长1.5米拖把池一个,严重阻碍了微生物实验灭菌操作。从实验环境要求上来说也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实验设备应放置于适宜环境下便于清洁消毒与校准并保持良好与整洁的工作状态要求。同时因为公司拟未来引入原料中试生产,由于现有实验室场地有限,无法容纳新增设备﹔为配合新车间的认证工作,特申请对准备间进行如下改造: 1.拆除报废编号为S-04-078卧式灭菌器。2.拆除废弃未使用的饮用水管道水池。
3.在现有房间基础上改造一间约15 m2专用灭菌准备间用于放置 75L和35L立式压力灭菌器对微生物培养基等灭菌。外间主要用于存储拖把、抹布等清洁用品。
4.在灭菌准备间增加一组工作台。建议实验台面宽70cm,长根 据房间尺寸,可为250-400cm,高可为80-85cm。台面材质要求平整、不易碎裂、耐酸碱及溶剂腐蚀,耐热,不易碰碎玻璃器皿等。
敬请领导批准!***药业质量部QC控制室
2017年11月17日
实验室改造报告 第2篇
鸠江区教育局:
凤鸣实验小学机房
(三)建于2005年,至今近9年时间。现有电脑40台,机器配置是05年的老赛扬1.8G单核CPU,内存为256M,集成显卡主机,15寸CRT显示器。机器配置已经完全跟不上现如今的课堂教学软件更新的步伐。另外因使用年限的增加,故障不断,线路老化,曾多次出现线路短路冒火花的安全隐患。我校学生数为1807人,有37个教学班。因机房
(三)的故障,其余两个机房满负荷运转,由于班级数过多每周仍有部分班级不能进行正常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学生、教师、家长意见不断。
针对上述情况,现学校特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改造机房。具体项目如下:
1、购买50台电脑,根据目前市场行情单机约2500~2800元/台。大约金额为14万元。
2、购买电脑桌椅30套,大约金额为1万元。
3、线路改造金额约为5000元。
凤鸣实验小学小学机房
(三)的改造合计金额约为15.5万元左右。恳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特此申请
芜湖市凤鸣实验小学
实验室电源的改造 第3篇
1 原实验电源线路
1.1 调压器工作原理
调压器就是匝数比连续可调的自耦变压器,转动调压器转轴带动电刷在线圈磨光表面上滑动就可改变匝比,从而使输出电压得到改变。三相调压器由三个相同规格的单元轴组装而成,绕组联接成星形,原理图见图1。
A B C为调压器输入端;
abc为调压器输出端;
D为调压器电刷;
整个实验室用一台接触调压器,调压器的型号为T S G C 2 J。
输入A B C-3 8 0 V。
输出abc-0-430V。
1.2 电源控制线路
电源控制线路见图2,D Z为总开关,A1B1C1为直接给实验台供电的电源。设定调压器的固定值为220V,即abc输出端电压固定为2 2 0 V。
2 存在的问题
以上控制线路三个接触器及各按钮固定在一个配电板上,时间一长,维修工作量加大,且很不安全,如将整个设备及线路布局在一配电箱里,增加电源的指示灯,用两个接触器代替以前的三个接触器,这样布置既节约成本又安全可靠。
3 改进后的电源线路
3.1 电源改造一
第一次改造后的电源线路见图3。
主回路取消了K M3接触器,将K M2主触点接在调压器的进端,增加了三个电源指示灯。
工作过程:当按下ST2按钮,KM2线圈带电KM2主触点闭合调压器abc输出220V电压;当按下ST1时,KM1接触器线圈带电,主回路中KM1辅助常开闭合,A1B1C1输出380V电压,此380V电压同时加在调压器上,abc端输出380V电压,而事实上调压器手轮指针固定指在220V位置,abc端只能输出220V电压,所以一按下ST1按钮电源就跳闸,得不到380V的电源。
3.2 电源改造二
为解决以上跳闸的问题,将接触器K M 2主触点接在调压器的输出端上。
只改变主回路,控制回路接线不变。
由于K M1、K M2的常闭触点互相串入对方的线圈电路中,当按下ST1时,主触点KM1合上,调压器出端KM2已断开,保证了KM1与K M2两接触器不能同时得电而引起的电源跳闸现象,A1B1C1只能输出380V电压。同时绿灯H L1亮。
当需要220V电源时。按下ST2按钮,KM2线圈带电(同时KM1线圈失电)KM2主触电闭合A1B1C1输出三相220V电压。同时黄灯H L2亮。
当按下ST1时可得到380V电压,但同时使调压器进端也带上了380V电压,调压器长期带电将会给安全带来隐患。当只需要380V电源时,为了切断调压器进端电源,在调压器进端装一空气开关DZ2,DZ2称为调压开关,当需380V电压时,分断DZ2;当需220V电源时,先合上空气开关DZ2,再按下按钮,这样就解决了调压器长期带电的问题,整个实验室电源的获取就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两次改造后的电源线路见图4。
4 结束语
改造后的电源线路节约了成本,运行起来安全可靠,维护方便,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
摘要:文章介绍了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电工实验室电源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详细论述了电源改造的技术方案及实施效果,为该实验室电源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调压器,接触器,接触器线圈
参考文献
[1]王兰君,郭少勇.新编电工实用线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王俭,龙利利.建筑电气控制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我校网络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造 第4篇
关键词:建设 改造 实验室 网络教室 局域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a)-0202-01
1 网络教学实验室建设与改造的必要性
建设与改造实验室首先应该考虑它的必要性。不是因为资金雄厚,就花重金买来大型仪器,放在高阔的房子里,去不知道何时去用,而将之高搁。这不是钱没用在刀刃上吗?实在不划算。
我校外语系的网络教室主要承担全校外语的教学实验。也就是全校22个学院,63个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大一、大二的学生),他们的公共英语课的听说练习,都要来我们的网络教室上课。14间的网络教室,共820台计算机,每节课都坐无空席;每天面临近5200学生的光临;每周承载着超一万人的使用率。由此可见,其设备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实验是否能顺利进行,而对那些完全不能承担教学任务的实验室的重新建设或改造也就迫在眉睫。
2 对网络教室是建设,还是改造,取决于实际的需要
建设与改造本不相同。建设是多指一个全新东西的出现,而改造多指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充或更换。一个新建的实验室,其设备大多都是新购买的,甚至连桌椅也是新的。但对一个改造的实验室来说,情况大不同了。原有的设备--- 现在还能派上用场的,大多都保留着,比如桌椅和原有的电源线路。陈旧的、破损的、不能再尽其职的设备才被换掉。总而言之,改造比建设相对来说要省一些费用。我系有两个网络教室(教室编号为:208,507),其配备的计算机比较老旧。学生在做教学实验时,不是打不开网页,就是用着用着,突然掉线。另外,学生做语音录制时,声音时常断断续续。这些都搞得学生上课很有情绪,而教师也为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而悲叹。我校實验室管理处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决定对我系这两个网络教室进行改造。
3 改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改造计划的制定要结合自身的条件,从实际出发,不仅要配合现有的教室环境,还要考虑现在和将来的用途。
(1)设备的选择。
实验室管理处通过招标最后选择了在质量、价格和服务上都比较占优势的惠普厂家的计算机做为208,507这两个网络教室的主体改造设备。原来教室中的老旧计算机退居二线。选中这类设备,主要考虑学生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在学生高频率的使用情况下,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机一般都不配备DVD读写光驱,主板上集成显卡和声卡,机箱免螺丝设计,这些都起到了简洁、易用,易维护的效果。
(2)桌椅的改造。
教室原有的计算机是嵌在桌子里的,也就是把桌面开个洞。在把原先那种笨重的显示屏嵌在桌面的洞里。而现在的计算机无论是主机身,还是显示屏都和原来大不相同,并且现在的显示屏要轻薄许多,所以原来的开洞桌面不得不成平板桌面。好在原来的桌椅厂家也赞同只将桌面换掉,而保留原来的桌体和桌腿,而且桌面空间足够以后摆设更大尺寸的显示器。原来的椅子没有破损的也继续保留着。这也不得不说是取既节省了材料,又节省了开销,还为将来预留了空间。
(3)线路的改造。
机房的原有网络设备包括原有的路由器、集线器都工作正常,而且教室里的教师机,也就是教室局域网的服务器都原封不动。这为完工后的网络调试节省了不少的时间。在这些不打动之后,学生机的网线走势和电源线路也就没有必要做大的改动。只是对某些松动的网线头用网线钳另做,或者更换一些有安全隐患的电源插销。为语音系统的使用而安装的学生机上的学生终端,也继续保留着,只是做些线路调整。这就使得进行语音教学的教师,在日后教学使用更加得心应手。
(4)教师机(局域网的服务器)的配备。
教师机不仅是教师授课时使用的主机,也是这个教室的服务器。学生机的上网,以及教师对上课内容的传发,或者对学生机的监控都通过教师机来完成,所以教师机上配有三块网卡。一个是外网网卡,一个是局域网网卡,还有一个是语音系统的网卡。这样就使得教师机在小型局域网(客户端小于80台)的网络教室里兼授课与上网于一身,而免去再装一台服务器。这样,既节省了金钱,又节省了空间,何乐而不为?
所有的计划制定好后,我们对这两个教室的真正改造计划的实施是在一个寒假开始了。这主要是因为考虑到我们网络教室本来就是紧缺资源,在正常上课期间,所有的教室都得泒上用场,如果缺少两个网络教室会使得教学任务严重滞后。况且在学期间改造也不利于其它网络教室的教学正常进行。这就只能在假期进行改造。
先是桌椅厂家更换桌面,三天时间,两个教室的桌面崭然一新。再是厂家的计算机分批到位,安装、同传和调试,最后到测试运行,所有设备都正常运行。这一切都在加班加点中完成了。前后不到十天的时间,两个全新的网络教室便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新学期来临时,这两个网络实验室便投入正常的使用。
4 结语
实验室改造报告 第5篇
1实验室检验设施现状分析
1.1分级室密不通风,不利于检验人员身体健康棉花分级室主要用于棉花感官检验。为了对每一只棉花样品进行科学、准确定级,国内外棉花标准或政府机构要求在用模拟昼光实验室对棉花进行分级,而且整个分级室不应有眩光和交叉照明。因此,棉花实验室如果安装有带玻璃的门和窗户,必须安装能完全遮光且颜色灰度值为N8.5、不反光的窗帘。在开始检验工作前,需要关闭门窗,并将窗帘全部拉下,以确保分级室整个环境色符合《棉花分级室的模拟昼光照明》(GB/T 13786)标准相关要求。但在满足分级环境要求的同时,分级室中密闭不通风,容易造成缺氧,对检验人员身体健康明显不利。久而久之,检验员难免出现头晕、疲倦、四肢无力等职业病症。因此,改善分级室通风环境,减少或预防相关职业病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1.2实验室粉尘浓度较高,易诱发职业病棉花纤维是很好的纺织原材料,但飘在空中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过多的棉花纤维进入呼吸道与肺部,会危害人的健康[1]。另外,棉花属于初加工的农产品,从农田采摘到轧花厂轧花成为原棉,棉包中不可避免地混有大量的叶屑、尘土等细小的杂物。而原棉一般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储存,在仓储、长途运输期间容易滋生一些有害的微生物。经过大量调研,这些有害微生物会对直接接触者(检验员和消费者)的人身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2]。检验人员通过手抓、抽拔、整理、抽取、平分等对棉花样品进行检验时,会伴有大量灰尘类物质与棉花中微小的棉短纤维(俗称“棉花毛”)等一同漂浮在实验室的空气中,导致检验室中常常是飞毛、粉尘满天飞。而这些飞毛、粉尘往往都带有细菌等微生物,人吸入含细菌的飞毛、粉尘会对呼吸道及肺部产生不良影响[3]。经过大量调研,凡长期从事棉花分级检验工作的检验员,患有呼吸道疾病(如慢性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鼻炎、棉尘肺等)的人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净化棉花分级室环境,降低棉短绒、粉尘浓度,对保障检验人员身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1.3棉花检验恒温室密闭且噪音大,对检验员身体健康不利虽然一般恒温室都安装有送风口和出风口,但为了保持恒温恒湿效果,需要保持相对的密闭性;因此长期在恒温室工作的检验人员会出现缺氧性头晕症状。另外,在恒温室中使用HVI或其他气流仪测试棉纤维马克隆值时,在气流作用下会将棉纤维从样品腔中向外吹出,与此同时吹出的还有飞毛、灰尘,这些飞毛、灰尘漂浮在恒温室空气中会影响测试人员的呼吸系统等。
1.4人工卷压保留样品,费力耗时又影响美观在棉花检验实验室,对于检验不合格的棉花样品或成交小样都需要使用牛皮纸将其卷压封识后保存,长期以来一直采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传统的人工卷样法,即通过人手并施以一定的压力将需要保留的样品卷成圆筒状,然后用包装纸或袋进行包装,再将两头折叠并封识。因此,实验室通常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去卷压留棉,造成人力浪费,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另外,由于每个人卷样技巧、手法、力度不同,造成留样大小长短不一,外观形态不规范、不整齐。
1.5验余样品存储方式落后,不便于保管在棉花检验实验室中,对于验毕不需要保留的样品,一般都暂时存放在塑料编织袋中。一方面塑料编织袋大小不
一、规格不等,不利于摆放;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还是通过人工将棉花样品装进样品袋并施以一定的压力将其塞实,整个塞装样品过程既费时费力又影响工作效率,同时由于人工臂力有限造成样品袋塞压不实、密度较小,占据实验室空间较大,不便于存储保管,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1.6棉花样品装袋方式落后,影响工作效率在棉花检验中,对于验毕不需要保留的样品,一般都暂时存放在样品袋中。存放棉花的样品袋通常都是使用普通的塑料编织袋缝合加工而成的。由于样品袋使用软体材料,没有固定形状,因此,多年来样品装袋一直沿袭传统的做法,即将分级台抽屉拉开,然后将样品袋袋口端外翻后套在工作台抽屉外板上,再将抽屉关紧,将样品袋外翻边夹在抽屉与工作台的夹缝中,起到固定样品袋的作用。久而久之,会造成抽屉关闭不严,甚至损伤抽屉及工作台。另一种传统做法是,2个人共同完成塞装样品工作,即一人撑开样品袋,一人塞装棉花样品,费时费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2改进措施
棉花检验实验室在逐步向现代化、仪器化迈进的同时,还应兼顾棉花检验相关配套设施及装置的同步改进,同时也应不断强化职业安全卫生意识。虽然这需要一个较漫长的过程,但现阶段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1棉花分级室应增加通风循环系统,改善空气质量对于新建棉花检验分级室,在兼顾《棉花分级室的模拟昼光照明》(GB/T 13786)标准相关环境色、照度、灯光高度等技术要求的同时,应考虑增加通风循环系统。该系统一定要对循环特别是送风速度、流量等进行合理设计并严格控制。风速过大会吹起棉纤维及灰尘,影响检验工作及结果的准确性;风速及流量过小则无法达到改善检验环境的预期目的。对于现有模拟昼光分级室,进行改造来增加通风循环系统不大容易。建议:为不影响检验工作,应拉下遮光窗帘;在不影响分级室光线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将实验室个别门窗打开一定缝隙,以保持适量新鲜空气的输进,使长期从事分级检验的工作人员不至于出现缺氧、困乏甚至其他不适症状,确保人员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2.2使用通风除尘式棉花分级台,降低环境粉尘浓度国内外棉花分级台都是传统、静止、普通的台面,无法降低棉花中短绒、粉尘的飞扬及污染。如果使用通风除尘式棉花分级台,则通过下抽风原理,使棉花检验中产生的绝大多数短绒、粉尘在飞扬到人体头部及呼吸道之前,被负压气流吸走,实现降低分级室粉尘浓度、净化分级室环境的效果,同时保障检验人员身体健康。
2.3降低噪音,减少粉尘,优化恒温室环境由于棉花大容量测试仪(简称HVI)配备抽吸废纤维的真空泵、测试马克隆值的气流系统以及测试棉纤维断裂强度的拉断装置等,因此HVI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和很多粉尘。因此,建议在HVI上加装消音装置(目前国内已有先例,效果不错),以尽量降低噪音污染。另外,在HVI的马克隆值测试位置加装吸尘装置,将气流吹出的短纤维和粉尘进行有效收集和控制,尽量降低恒温室粉尘浓度。除此,建议在恒温室从事棉花检验工作人员的连续工作时间不要超过3 h,以防大脑缺氧,对身体不利,同时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4使用棉花自动卷样机,规范留样管理使用棉花样品自动卷压机,可以将检验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还可以提高保留样品的卷压密度,更好地保证样品在存放期间原有特征、特性不发生变化。当样品量相差不多时,可以将样品腔固定在一定尺寸,这样成型的卷压样品规格一致,便于保存,且使样品室规范、整齐、美观。另外,使用棉花样品自动卷压机可以省时省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5使用棉花样品压缩整理机,提高实验室空间利用率使用棉花样品整理机也可以减轻检验人员工作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另外,使用棉花样品整理机可以在机械压力作用下将验余棉花样品有效压缩到一定密度,并大约成型为500 mm×500 mm×250 mm的长方模块,便于码放,且可以有效利用实验室空间,提高在实验室临时存放时的安全系数。
实验室改造报告 第6篇
施工协议
建设方(甲方):
施工方(乙方):
根据双方建设方提出使用要求,施工方做出改造设计施工方案,经建设方确认施工方案后,并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双方签订合同如下: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址:
3、施工范围:施工图纸和答疑纪要涵盖的范围
45、工期:以甲方“开工通知书”为计算起始时间。
6、工程质量:合格
7、工程合同价款(人民币大写):
二、甲方工作
1、开工前5天,甲方通知学校保卫科允许乙方进入施工现场并施工,全部腾空房屋,清除影响施工的障碍,向乙方提供施工所用的水电设施,并说明使用注意事项。办理工程所需的申请,批件等手续。
2、指派为甲方驻工地代表,负责合同履行,对工程质量、进度进行监督检查,办理验收、变更、登记手续和其他事宜。
3、如确实需要拆改原建筑结构和设备管线,负责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应审批手续。
三、乙方工作
1、说明图纸和现场交底,拟定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交甲方审定。
2、指派为乙方驻工地代表,负责合同履行,按要求组织施工,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解决由乙方负责的各项事宜。
3、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安全操作规程、防火安全规定、环境保护规定。严格按照图纸和施工做法说明施工,做好各项质量检查记录。参加竣工验收。
4、遵守校园有关部门对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妥善保护好施工现场周围的房屋建筑、设备管线、古树名木不得损坏,做好施工现场卫生工作,处理好由施工带来的扰民和周围单位的关系。
5、施工中未经甲方和有关部门同意批准,不得随意拆改原建筑结构和设备管线。
6、工程未移交甲方之前,乙方负责对现场的一切设施和工程成品进行保护。
四、关于工期的约定
1、甲方要工程完工时间以施工方承诺的工期前竣工。
2、因甲方未按约定完成工作,影响工期,工期顺延。
3、因乙方责任,不能按期开工或中途停工,影响工期,工期不顺延。
4、因设计变更或非乙方原因造成的停水、停电及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导致停工8小时以上(一周内累计计算),工期相应顺延。
五、关于工程质量及验收的约定
1、工程验收以设计图纸、做法说明、设计变更和《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等国家制定的施工及验收规范为质量评定验收标准。
2、本工程质量应达到合格标准。
3、工程竣工后,乙方通知甲方验收,甲方接到验收通知后应在10日内组织验收,并办理验收、移交手续。如甲方未按约定时间组织验收,应及时通知乙方,另择验收日期,但甲方应承认工程竣工日期,并承担乙方的看管费用和相应费用。
六、关于工程价款和结算的约定
1、双方商定本合同价款采用固定价格,设计变更部分按本工程预算价格决算。
2、施工队进场甲方付合同总价款的,拆除清运完工后甲方付合同总价款的,水改造、电改造、地砖粘贴、楼梯结构焊接完工后甲方付合同总价款的35%,大白乳胶漆及门、楼梯踏步安装完工并整体验收后甲方付合同总价款的5%。
七、争议或纠纷处理
1、本合同在履行期间,双方因工程问题发生争议时,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双方可协商解决或请有关部门调节。
八、其他约定
九、本合同一试两份,双方各执一份。本合同履行完成后自动终止。
甲方(负责人):乙方(负责人):
实验室改造报告 第7篇
内容简介:
《实验室功能设计建设和改造工作指南》分为六章。
第一章介绍了实验室建设规划的基本程序和实验室功能设计的一般要求;重点阐述了各种常用的废水排放管材特点以及在实验室中的应用,说明了实验室接地设计的重要性和要求;同时介绍了实验室安全的关键环节——实验室通风系统。
第二章详细介绍了实验室气流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原则,以及各种气流组织形式的特点和发展过程;重点阐述了实验室压力控制系统及其特点,以及面风速作为衡量实验室通风系统性能的重要意义。
集中供气系统和中央纯水系统作为实验室辅助功能,已经成为实验室设计的重要部分,第三章详细叙述了集中供气系统的组成,实验室气体管路设计和安装规范,以及验收标准和方法;实验室水质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的检测结果。
第四章结合实验室的应用特点,详细说明了各种纯水技术、集中纯水系统的特点和方案。第五章重点介绍了生物安全柜的定义、分类和应用特点,重点介绍了各种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原理。
初中物理实验室废旧仪器改造举例 第8篇
案例一:直流电流 (压) 表的改造利用
在实验教学,特别是学生分组实验活动中,直流电流表或电压表很容易被损坏:如果是接线柱松动、小螺母掉下来等常见故障,可以修复;如果是表头出现了问题,一般情况下只能报废。对做报废处理的直流电流表或电压表,笔者的做法是将其拆散,拆下螺丝、螺母、垫片等零件以备用于同类仪器的维修。塑料壳通常是当垃圾处理,但有一天笔者想扔了可惜,能不能改作他用呢?看着透明的塑料面罩,笔者想到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望远镜与显微镜》中的自制水滴显微镜实验,实验器材中也有一个透明的凹形塑料,于是找来教材仔细阅读后试做实验,效果很好。用滴管在面罩内凹面滴上一滴清水,再将面罩翻过来放在白纸上,这时由于重力的作用水滴成为一个小凸透镜,手持一只放大镜就可以像使用显微镜一样观察白纸上的微小物品。
从电表上拆下的带刻度的面板,有塑料材质的,也有金属铝材质的。塑料材质的面板可用于光的折射实验:将其稍作剪裁加工,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即可作为光屏使用。金属铝材质的面板和电表的外壳底面塑料板,可以用来做教材引言中实验2的隔片,它是用来检验磁铁吸引回形针时插入隔片后会不会发生变化的。 (铁片会变化) 。
体会:废旧器材不是垃圾,拆散后可以合理使用。既扩大了实验器材的来源,也节省了实验经费。关键是实验室管理人员有没有开动脑筋,有没有为实验教学提供服务的意识。
案例二:量热器的改造利用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实验设计中已不需要量热器这一实验器材了,量热器由一大一小两个铝制金属筒组成。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需要称量液体的质量,从教学经验看,初中学生在实验中很容易损坏玻璃烧杯,如果改用铝制的金属筒将更加耐用和方便。这两个金属筒,小的可以用来盛放需要称量的液体,大的可以用来储备实验用水。
体会:教材的实验设计变了,有的器材派不上用场了,但可以挪作他用。学生在实验中经常损坏器材,除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还可以改变器材,防止学生将其损坏,减少实验器材的损耗。
案例三:对生物显微镜箱内固定塑料块的改造利用
在学生分组实验测量物体的密度中需要用到量筒,实验过程中往往出现学生打碎量筒的状况,更为严重的是碎裂的玻璃碴容易扎伤学生。由于量筒为易碎玻璃品,竖放在实验桌上的量筒很容易被学生碰倒摔碎。笔者曾考虑将量筒平放在实验桌上,但由于量筒是圆柱形很容易滚动,滚落到地面上还是会摔碎。怎么办?做个架子不就解决了嘛?但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来做呢?笔者开始时选择很容易加工的蜡块,将光学实验中的剩余蜡烛头熔化,注入香烟盒,冷却后得到一个大小合适的蜡块,用刀修出一个凹槽放置量筒。但制作过程比较费事,而且在夏天容易变形。经验反复观察和思考,笔者发现了一个更简单的办法,从废旧显微镜箱内拆出固定显微镜底座的塑料构件,用钢锯将塑料构件一分为二 (如图1所示) ,再在上面锯出一个V形槽用于放置量筒 (如图2所示) 。
体会:爱护学生,保护学生,防止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受到伤害,是从事教学的教师的责任,也是实验室管理员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从仪器管理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案例四:对现有定值电阻的改造利用
现有定值电阻是一组3个:5Ω,10Ω,15Ω。在实际教学中,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变化,如果依次使用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得出的数据规律是:第二次测得的电流数值是第一次的1/2左右,第三次所得数值是第一次的1/3左右。如果使用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得出的数据规律是:第二次测得的电流数值是第一次的1/2左右,第三次所得数值是第二次的1/2左右。学生很容易从电阻增加一倍,电流减小一半的实验数据中得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流的大小与电阻成反比”的规律。
有教师从实际教学出发,提出将定值电阻改为5Ω,10Ω,20Ω,其中需要将15Ω改为20Ω,具体有两种方法。方法一:使用200 W的电炉丝,截取20Ω的一段电阻丝替换15Ω的定值电阻。这一方法比较麻烦,在截取时需要用万用表,对测量精度也有要求。方法二:使用碳膜电阻,购买20Ω的碳膜电阻替换15Ω的定值电阻。如果碳膜电阻引脚短可在两头加焊导线叉子延长 (如图3所示) 。
体会:实验教学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实验管理员只有倾听一线教师对实验器材的评价,对其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一流的工作成绩。
案例五:帕斯卡球的改造利用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已不需要帕斯卡球这一实验器材了,该器材前端有一个带数个小孔和一个大孔的空心铝球。拆下空心铝球,小孔用百得胶封闭,大孔用橡皮塞密封。这样就做成了一个能浮于水面的“铝球”,可用于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五节《物体的浮与沉》课后习题的实验中,学生往往依据铝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认为铝球沉于水底。
体会:能浮在水面的“铝球”对学生来说绝对是个意外。实验管理员对旧器材的改造也博得了教师的赞许。
案例六:磁分子模型的改造利用
苏科版物理教材已不需要磁分子模型器材,将磁分子模型拆开,用老虎钳拔下钢针,它可以代替小磁针底座上缺损的钢针,而且长度正合适。由于它比小磁针的钢针稍粗,所以要用酒精灯烧热后再压进塑料底座,但也正因为它粗一些,维修后比原配的钢针更坚固耐用。磁针也可以替换实验中丢失或损坏的磁针 (如图4所示) 。
体会:教师在教学中或多或少都会损坏器材,有些零配件并不好找,如小磁针底座上的钢针丢失了,有的教师试图用大头针替代,效果不理想,也有的用缝衣针替代,又太长。找到磁分子模型上的钢针的时候,真有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
案例七:旧喇叭中的环形磁铁改造利用
对于实验室中的旧喇叭或者旧收录机中的喇叭,可以小心地拆开取出其中的环形磁铁用于苏科版物理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第一节课后习题实验 (磁悬浮) ,也可以用来做第十六章第三节中的自制电动机模型,或者第十六章第五节中的自制交流发电机模型。
实验室改造报告 第9篇
这就是梁漱溟的抱负。他是要用2500年前“真正孔子”的儒家理性和情怀,融合“西方的科学和民主”,去打造一条政教合一的民族复兴之路。
以上这般抽象的理论会在人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情景?大凡记忆里装满了各种“儒教”标签的人,在预设之后看事实的答案,大概会觉得难以想象:
在军阀混战、民生多艰的长镜头中,辫子和小脚还随处可见的山东农村里,出现了这样一些画面:人们引进了美国新品种的优质棉花改良本地棉种;建立了各种农产品的生产合作社;农村信用社开始向农民们提供低息贷款;乡里、村里都建起了培训学校;农民们组织起来造林、修路;大家开始投票选举,以及实践基层民主自治……
或许,上面这些关键词会让一些人联想到当前遍布神州大地的“新农村建设”,但实际上,梁漱溟当年在山东邹平的这块试验田,还不是这么一个概念。
儒家精神是一种生活
1931,农历辛未年,也是中华民国二十年。这时候,江西苏维埃政府的土改正如火如荼;數十万国民党军队正在何应钦等人的带领下“剿共”;长江发大水淹死了14万人,中下游5000万灾民流离失所;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陷……
“那个时候,中国是四分五裂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治力量把大家组织起来。军阀都是各顾各。”梁漱溟的长子梁培宽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当时,就有很多忧国忧民的人在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不管是教育救国、科学救国,还是经济上想办法,都有人在想和做。各式各样搞乡村工作的,就有好几百处,梁漱溟所在的邹平实验田是其中的一处,也是规模、影响都相当大的一个。
1924年,正是梁漱溟在学术界发挥影响力的时候,他自己却选择了离开北大讲台,辗转多地办学,做农村考察。
梁漱溟在一生中多次申明自己“未尝有意讲求乎学问”,与别人尊他为“大儒”“大师”“思想家”相对,他甚至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学者”。
“他这并不是自谦的话,”梁培宽说,“他是不甘为学者,而总是要行动。西方的哲学是‘爱智’,哲学是一种思维的活动,在智力上比较、在理论上发展。西方的哲学家,在思想概念上很讲究,但是他们只是‘讲’。而孔子的东西,是要去‘做’,要身体力行。我父亲认为,儒家精神是一种生活,这其中的‘哲理’只是一种副产品。它本身并不是哲学。”
后来他与熊十力之间关于儒家精神的分歧和争辩,也源于此。所谓“正经事”,究竟应该是去“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还是应该去“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在熊十力、牟宗三等“新儒家”看来,梁漱溟的路子,是“精神的下坠”,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一种堕落。
但梁漱溟自己却觉得,那些精密而华美的哲学思想体系、理论架构,是有价值,但这个价值并不是无限的、最高的。他是要直面现世的问题去独立思考和求解。而中国问题,是他矢志一生苦苦求解的问题。
他在80多年前,做出这样的论断:“改造中国必须从基层做起,国家宪政要以地方自治为基础。从基础做起,就要从最基层开始,搞乡村的自治,一乡一村的自治区搞好了,宪政的基础也就有了。”
梁培宽告诉本刊记者,“那时候的人们,是真心实意去干,没有人逼迫他们。他们都是自愿放弃城市里优越的生活,抱着一份理想扎根贫穷落后的农村去做实验,去为中国找出路。一呆就是很多年。有这种精神的人,是符合‘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标准的。”
那时候的“公共知识分子”,不是为做官,也不是借此名号“镀金”,发不了财,更不是为了去凑热闹“表演”一番以赚“粉丝”。
当时搞乡村建设实验的知识分子,还有陶行知、黄炎培、晏阳初等人,每个人的思路不同,做法也不一样。梁漱溟并不认为自己的路子就是唯一正确的,但他觉得,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探索解决之道的过程中,大家逐渐会殊途同归走到一起来。到时候,中国就会有“乡村建设大联盟”的新的政治力量崛起。
据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一书记载,1931年,包括梁漱溟在内的一批人,得到了当时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的支持,在邹平县建立了乡村建设研究院。1932年底,“中华民国内务部”通过了在各地建立县政建设研究院和实验区的条例,邹平随后正式被列为山东省的实验县,已经建起的乡村建设研究院获得了一个官方的“名分”。山东省又直接将邹平实验县划归乡村建设研究院所属。
这样,就搭建起来了一个“以教统政”“政教合一”的平台。
把社会变成一所学校
1933年,8岁的梁培宽跟着母亲、弟弟一起,搬家到了邹平,租了老乡的房子住。
在他年幼的记忆中,这个县城最繁华的一条街,就是从东门到西门的一条土路,一下雨街上就是水洼。县城里没有楼房,全县最高的建筑物是天主教堂尖尖的顶。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晚上出门得带手电筒。街上的店铺零散在住户之间,商业活动很少,人们十天左右赶一个集,把自己家里产的东西拿出来卖,再换些别的东西回家。
农村里面,家室兴旺的念想都被寄托在人丁上,十一二岁的男孩,就给娶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希望“早生贵子”。早婚的风气十分盛行。
曾经和梁漱溟一起工作,在邹平实验县掌理过乡村自治、区划、礼俗、户籍等工作的田慕周回忆说,早婚陋习是最让人头疼的,乡学和村学的老师都去劝,给大家讲早婚的危害,可就是劝不过来,收效甚微。
要移风易俗,尽量不用行政手段,而是从思想上去开导,再由其内在需要自发建立起一套新的秩序。这是要比行政性的统一安排慢得多、难得多的大工程。
但梁漱溟相信,如果只是一批人,“自上而下”地、“恩赐”式地去带领大家建起一套模式,一时可能做得出个样子来,但农民内在的动力和自觉没有被唤起,这批人走了,一切又逐渐会恢复原样。要实现彻底的改变,得“打动他的心肝,鼓舞他的志趣”。
邹平的乡村建设研究院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乡村建设研究部、乡村服务人员训练部、乡村建设邹平实验区。
乡村建设研究部招收受过高等教育或具备同等学力的研究生,研究程序上先做乡村建设基础理论的研究,再根据个人所长做分科研究,比如農业技术改良研究、乡村教育研究、农村经济及合作社研究、乡村自治组织研究等等。第一届招生30名,以山东省籍为限,外省自费前来请求附学的,也酌量容纳,这样的人招进来十余个。
乡村服务人员训练部的学生是预备到乡村服务的,大概具备初中教育水平,年龄20岁到35岁之间。训练部的课程非常多,从军事自卫技能到农产制造、金融合作、公安卫生和社会调查统计。
实验县的基础行政机构改组则显得更为壮观——梁漱溟取消了区、乡、镇各级行政机构,而代之以村学、乡学制度。村建村学,乡建乡学,“学众”是村民,“学长”是选举出来的德高望重者,再有精干有为者被选为“理事”,负责集体事务,以期用教育的设施来促成地方基层自治体,用教育的力量来代替行政力量,用教育性之社会组织代替下级行政组织。
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引发了乡村建设研究院与当时国民党邹平县党部的矛盾。
据梁漱溟的学生范云迁口述资料记载,当时的国民党邹平县党部规模也不大,就5个工作人员,设在实验县政府斜对面路南的城隍庙里。他们发现梁漱溟等人不按国民党的一套进行,就开始公开反对。他们在县党部门口扎起了两个台子,张贴标语,进行演说,称要“取消研究院”,“让梁漱溟滚开”。
梁漱溟的研究部教师里也有老资格的国民党员,时年41岁的茹春圃闻讯后,跑到国民党党部门口大骂,骂得党部的几个人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最后的结果令当时的人震惊:韩复榘为了支持梁漱溟,直接下令将国民党邹平县党部撤销。
邹平这块试验田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干涉,梁漱溟更得以按照自己的一套思路来尽情发挥。几年的时间里,研究院的工作初见成效,有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学者、官员专程来邹平参观学习。
“他甚至是超时代的”
1986年,刚到邹平县政协文史办工作的郭蒸晨有机会看到了一些没有公开出版的资料,包括邹平县政协的文史工作者到北京采访梁漱溟的手写笔录。
这让他对梁漱溟多年来的刻板印象顷刻间彻底颠覆。郭蒸晨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以前觉得,他就是一个老封建、老顽固,反党反社会主义,反对毛主席。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邹平文化馆搞了一个专栏,谈到乡村建设研究院。我当时第一次知道这个研究院,但是一点不感兴趣,甚至不屑一顾,认为这是一个与‘反面人物’有关的东西。”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趁着当时参与过乡村建设研究院的人还有些健在,郭蒸晨等人开始抢救式地采访、搜集整理资料。随着昔日画面的一点一滴补全,他们愈发觉得当日乡村建设实验之难能可贵。历史地看,“梁漱溟不仅不是‘老封建’,他甚至是超时代的。”
梁漱溟认为,中国人并不是骨子里面缺乏民主精神,而只是缺乏团体生活的习惯,以家庭为单位自顾自,这跟西方一直以来集团化生活过强的情况很不一样,所以民主化的道路肯定有差别。所以他一贯主张打破“往西走的迷梦”,不通过追求个人离心于组织的“自由”和“个体解放”来实现民主,而是要训练国人学会在团体生活中扮演角色、承担义务、与别人相处,由适应团体的经济生活到政治生活,培育出国人的政治素养。
团体的经济活动,从农业合作社开始。郭蒸晨在整理史料时发现,当时的合作社发展得比较成功。生产环节有棉业合作社、林业合作社、蜂蜜合作社、蚕业合作社;销售环节有运销合作社;金融环节有金融流通处、信用合作社……
为了引入科学到农村,研究院建了一个农业试验场,搞各种品种改良、科学种田、科学养鸡、科学养猪的实验,实验成功就推广,一开始无偿提供新种子,再提供无息、低息贷款,以实际的好处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
到1937年,邹平农村“产供销一条龙”的合作社,已经操作得相当市场化了。
合作社的行为直接关系着每一个参与者的切身利益,比如统一销售之后,钱怎么分,是全部分完,还是要留一些公共基金?这是与每个人相关的事,不能由个别人说了就算,要农民自己拿主意。村学、乡学的理事,要负责包括合作社在内的具体经济事务,谁能承担这个重任,就得大家讨论、选举。
有利益的地方就会有纠纷,地方一些“实力派”自然会想要影响选举,但该如何应对,游戏规则应该怎样成熟和完善,就是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
一堂民主训练课
梁漱溟作为乡村建设研究院指导思想的提出者,在邹平乡间留下了很多轶闻传说,其中不乏演绎色彩很重的故事,有的细节已经很难多重考证。
上世纪90年代初,郭蒸晨在淄博找到了曾经在邹平13乡(当时邹平以阿拉伯数字为乡编号命名——记者注)当过乡理事的王峻明,听这位80多岁的老人讲述了一段亲身经历的选举故事:
乡理事两年一选。花沟镇镇长、22岁的王峻明以候选人的身份参加乡学成立以来的第三次选举。选举这天,邹平实验县的县长徐树人带着民政等三个科的科长及秘书,骑马赶来监选。
来参加投票的有近300人,有各村、镇的学长、理事、教员等等。大家聚集在乡学民众大礼堂,县长和几个科长坐在主席台上。
徐树人先讲了民主选举的意义,宣读了选举规章,又公布了包括群众呼声较高的王峻明、前任乡理事刘淑林等7位候选人名单。在当时,县长“挺”刘淑林连任的意思溢于言表,但地方人士却多希望年轻有为的王峻明当选。
因为“选民”总量并不是很大,经过人们预先口耳相传的“民意调查”,王峻明的得票率应该在80%以上,基本上稳操胜券,然而当场公布的计票结果,王峻明却以微弱劣势败于刘淑林。
这大大出乎人们的心理预期,许多人怀疑记票出了问题。大官村村长王明斋组织了5名代表重新登记选票,结果发现选票笔迹不对,并且与选票数不符,估计是有人调换了票箱。待重新集合代表时,王明斋等人就站起来,冲着主席台大声喊:“徐县长舞弊!”
有人开始起哄,喊“选举有问题,我们不承认!”“选举愚弄民众!”……
一些人冲上台去,质问徐树人等人,后来干脆把徐等人拉下主席台。推搡之中,有人动手打了县长几下,有个科长在冲撞中被打破了嘴,票箱也被憤怒的群众砸掉。
几天后,乡村建设研究院重新组织了选举。据王峻明口述资料,梁漱溟亲自组织了这第二次选举。
这一次选举因为是计划之外的,梁漱溟没有用实验县政府或者当地的预算,而是直接用省政府拨给的钱。
选民也比上一次更多,除了上次参选的人之外,他多找来了近百名村民,其中包括30名妇女。
为了防止选民互相干扰、串票,这一次,他们打乱了选民的行政区划分组,每5人一组,最后余下的7人,分成3人和4人的两组,分组之后互不熟悉的人们坐在一起吃饭,饭后即开始重新选举。考虑到农民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选举也不再用选票的形式,梁漱溟带着秘书,由几个乡学学员为证人,逐一单独询问农民。一个一个把大家投的“票”记录下来。从晚上8点一直记到半夜12点。最后的结果,不出预料是王峻明获胜当选。
王峻明当选之后,不负众望,为乡民做了许多事,获得了实验县政府和乡村建设研究院的表彰。
没过多久,“七七事件”爆发,王峻明远走他乡经商,梁漱溟也离开邹平迁至重庆。
梦断1937
邹平的乡村建设研究院搞起来以后,1932年,菏泽又成立了一个分院。1935年,山东省又划了10个县为实验区。到1936年,全省有70%的县开始从事乡村建设研究实验。
但是,严格按照梁漱溟的思想来打造的实验区,依然只有邹平,即便是菏泽分院,形式也大有不同,而且更多是以民兵操练为内容,第一,是为了自卫,防范流寇土匪的威胁;第二,是为了抗战做准备。
1937~1939年的两年间,日军已经占领了山东的城市和所有交通线,两年之后重回山东,梁漱溟已经是以国民政府参政员、军委特派员的身份,秘密进入敌后游击区进行巡视。
在近8个月的时间里,他辗转豫东、皖北、苏北、鲁南、冀南、豫北、晋东南等地,沿途经过县市50多个,其中山东22个。有时住在老乡家里,有时躲避“扫荡”住进山洞里。
这次巡视之后,他愈发痛心疾首。在《我努力的是什么》一文中,“巡历华北华东各战地”一节里,他写道:“民国三十年来正经事一件没有做,今后非普遍从乡村求进步不可。对民生之穷苦,风俗之故陋,看得更真切……今日问题不是敌人力量强,而是我们自己不行。这个不行不是军事的,是政治的。”
郭蒸晨告诉本刊记者:“他遗憾于当时的改良探索被日本的侵略打断。”
在手稿《中国——理性之国》中,梁漱溟写道:
“我是一个生长在大都市(北京)的知识分子而自愿投身乡村建设运动者,最初的动机就是想从小范围的地方自治团体入手养成以国人从事民主政治生活的能力。中国要走向民主,全在从散漫转进于组织,全在国人学习组织团体来生活,在政治上就是组成地方自治团体,在经济上就是组成互助合作社……中国人在集团生活上既病在向心力不足矣,则必进求组织以补救之,乃为适当也。此在四五十年后之今天回首看来犹是对症下药,未云有误。”
他的实验没有做完,历史也没有再给他一次这样的机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梁漱溟一共回了邹平两次。一次是1950年,毛泽东找他谈话说:“过去你不是在河南、山东各地搞乡村工作吗?现在这些地方全都解放了,去看看有什么变化。”
另外一次是全国政协组织的,是在1960年,他已经被树为反面“典型”之后。对邹平县政府而言,接待这个和邹平有特殊关系的全国政协委员,要以“不冷不热、不好不孬”为标准,不准出现漏洞。负责安全保卫的公安人员嘱咐邹平接待方说:“梁漱溟这个人物思想很反动……这次是毛主席让他下基层参观,转变他们的思想,要注意这些人的言论行动,多引导他们参观好的地方。”
其后,梁漱溟再也没有回来过,而邹平的老朋友、学生,却一直跟他保持着联系。
儒家没有新旧
1988年6月23日,梁漱溟在北京病逝,最后的时候已经十分虚弱,没有留下什么遗言和交代。离世前几个月,他受郭蒸晨所托,在病床上为邹平县标志性的范仲淹雕像基座题写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行字。因为身体已经没什么力气,原本清秀的字迹失去了昔日的流畅感。
这幅字后来并没能镌刻于范仲淹雕塑上。当时的一些地方领导出于各方面考虑,没有采用他的题字,改请曾经在邹平当过县委书记的一位领导来题写。而这位领导提出两点理由婉拒了—— 第一,我字又写得不好;第二,我在这里当书记的时候是书记,不在这里了就不是书记了……最后,他们辗转请到书画家范曾来题写这十四个大字,梁漱溟的原版手迹被一个感兴趣的官员拿了去,之后没多久,也弄丢了。
在经过行政区划合并、经济社会发展以后,今天的邹平县已经是一座70多万人口的“全国经济百强县”。在黄山公园里,东南侧半山腰中,紧依环山路42级石阶之上的树林深处,静静地安放着梁漱溟一半的骨灰。另外的一半葬在桂林老家。
将梁漱溟的一部分骨灰安葬邹平,是邹平故人对他的特殊牵念,也是梁家人认为有意义的一件事。
1988年底,邹平县政府批了两万元,惠民地区政府批了两万,社会捐资一万,家属再出了一万,背靠一个开采过石料的石窝把这片墓地建了起来。
在邹平黄山,《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寻访至这简朴且幽静的地方。几株苍翠的柏树掩映之下,是盖棺论定的铭文,记录着他为邹平的乡村建设贡献出的心血和努力,还有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等一些大家的题字。
在被“边缘化”了几十年后,曾经不尴不尬的梁漱溟大概并不知道自己身后会获得诸如“中国最后一个大儒”这样的名号。
“我父亲其实并不会赞成别人给他冠各种名,贴各种标签。”梁培宽说,“现在这种帽子满天飞。你要去肯定一个人呢,你就用具体的事实,说给大家就行了。”
实验室改造报告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