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如何观察与思考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如何观察与思考(精选6篇)

如何观察与思考 第1篇

李博是我的好朋友,他见多识广,知识渊博,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和他来到小山坡,还带了苹果、莉、上好佳,一边吃着一边和李博说话。不经意间,竟发现了几只蚂蚁,花大力气搬运我们丢下的水果皮、饼干沫......又过了一会儿,蚂蚁越来越多,排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在搬运我们的食物。我一边观察着一边在思考着,蚂蚁的勤劳真是名不虚传!

“蚂蚁为什么要团结呢?”我问李博,李博反问我:“蚂蚁这么小,不团结还能生存吗?”我说:“是呀!

你讲得很有道理。”这时李博又向我讲起了蚂蚁团结的感人故事。一次发洪水了,蚂蚁的家毁了,蚂蚁滚成了一个黑乎的蚁团,有篮球这么大,蚁团在水中漂荡,好不容易靠到岸,蚂蚁急速有序的上了岸,最后剩下了小蚁团,这是牺牲的蚂蚁,但它们还是紧紧地抱着。这故事太感人了,给了我一次很深刻的教育,让我深有体会。我俩吃饱了躺在草地上,仰望着蓝蓝的天空和变化的白云,我看到了一只老鹰在天空盘旋,是那么娇健。我在想着:“老鹰为什么飞的那么高,他同样是鸟为什么比其它鸟儿飞的高呢?”我又问李博心中的问题,这个知识渊博的李博又向我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原因。李博说:“老鹰的娇建同它的喂食方法有关,它猎回来的食物只能供一只小鹰吃,它喂食不一只一只分,都抢着,谁凶猛就有的吃,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弱小的都饿死了,只省下一只小鹰了,就这样老鹰越来越强大,所以老鹰飞的那么高。我既新奇又信服呀。我看了看李博,想,小小的岁数为什么懂得那么多,那是因为他爱观察、爱思考、看的多、学的多。我一定要向他学习。名师

如何观察与思考 第2篇

午休开始了,我找到华媚阿姨和哥哥姐姐一起去科学室。来到科学室,我看见里面站着一位个子矮矮的科学老师。他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纸,还跟我们讲:“大棚里种了黄瓜、黑珍珠、大番茄这四种 植物。”我听了,奇怪地想:黑珍珠开花了没有呢?花是怎样的呢?果实又是怎样的呢?是不是像一颗颗黑色的珍珠,人们才叫它黑珍珠?

来到大棚,一眼望去,绿色的植物像一位位士兵,“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那里。我仔细一看,发现这些植物都一模一样,到底哪些是黑珍珠呢?我去问哥哥姐姐:“这里面没有结着黑色果 子的呀?究竟哪些是黑珍珠呢?”哥哥姐姐告诉我,这些植物种了才一个多星期,还没结果。“说着,便把我带到了黑珍珠旁。

我仔细打量着黑珍珠,发现黑珍珠的茎又短又细,上面覆盖着一层密密麻麻的.白绒毛,好像披上了一件雪白的衣裳。黑珍珠的叶子也很有趣。我记得从书上看到植物长到一个多星期,会长出真叶、子叶。一般子叶长得快,淡绿色,真叶长得慢,嫩绿色。眼前这黑珍珠就是这样,真可爱!我连忙把观察到的写在纸上又去观察其它植物类。

美国教育理念的观察与思考 第3篇

一、鼓励式教育落实到每位学生

中国人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而美国人却把让学生体验成功视为最重要的事情。

女儿来到美国后,就读当地小学5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一个月后,学校召开家长会,和中国不同的是,美国的学生家长会是教师和每位学生及家长单独见面。那时女儿几乎听不懂课堂教师的讲授,她的学习成绩可想而知,可是教师却从语言能力进步很大这个角度夸奖了她。和同级学生相比,她的英语太差了,教师却说她的中文任何人都比不了,教师的话让笔者很诧异。学期结束,笔者收到一封信,里面是女儿的成绩单,美国有一个统一的听说读写能力评价测试,因为这一测试成绩不断提高,最后的评语是:进步了。每一个孩子都会在学期结束时得到正面的评价。而在中国,孩子的评价往往是在全班的排名情况,是和别人比,不是和自己比,所以只有成绩拔尖的孩子得到鼓励,而大部分学生却没有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认可。

到了大学阶段,鼓励学生更是教师的教学习惯。在笔者旁听的食品专业和营养专业大学本科生的课堂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在用极端和夸张的词语来表扬提出问题的学生。学生受到教师的肯定之后,往往会更专心地听讲,更充满信心地去学习。

目前,鼓励式教育已在中国得到认可,但需要实施,更需要付诸行动。

二、学习方法轻松有趣,学习上不急于求成

在学习方法上,美国十分重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比如,同样是学习语言,中国教师要求孩子把一个生词抄写多次,以便能记住这个词。在美国,教师从不要求学生抄写英文单词,而是要求孩子多看英文小说。进入美国小学的教学区,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大的图书馆,书架上不同题材的书籍应有尽有,不仅有女孩子喜爱的公主故事,也有男孩子喜爱的汽车知识、天文地理等。孩子可以根据兴趣借阅自己喜爱的书籍,教师只是鼓励学生看书,但从不干涉学生借书的内容,他们通过博览群书来学习生字生词。小朋友过生日的当天,教师会允许他们在淘汰的旧书中挑选一本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所以,读书被认为是最快乐的事情,而不是中国人被灌输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理念。

同时,无论学习什么,培养兴趣总是首要任务。例如,学习游泳,教练首先提供一些水中玩耍的玩具让学员去玩,等到学员要求学泳姿时再教。而在中国,教练急于讲授游泳技巧,急于让学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游泳,许多人是在不会游泳,没有安全感的情况下被教练强迫赶进游泳池,有些人因此对游泳产生恐惧,再也学不会游泳了。所以,在美国,上完几期培训班一种泳姿都没有学会的大有人在,但笔者的中国朋友中也有许多是在中国学不会游泳来到美国才学会的。

同样,将同龄的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相比,常常会感到中国孩子的学习水平比美国孩子高,同样是学习唱歌,中国孩子已经掌握了专业的发声技巧,而美国孩子还处在只会用嘴来唱歌的水平,但是他们对唱歌的热情和喜爱却远远超过中国孩子。

三、通过广泛的沟通交流来拓宽学生知识面

在美国小学、中学、大学的校园都没有围墙护栏,这种开放的建筑形式可能是要暗示学生在学习上要开放视野。

从小学开始,每个孩子都会在本校的学前班有个K-body,每星期教师会带着小学生到幼儿园找自己的K-body,读故事书给小朋友听。同样Middle school的学生也经常到小学去演出或打比赛。康奈尔大学的学生也常常到当地的科技馆做志愿者,为小弟弟小妹妹们讲授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例如学习动物学的大学生会讲蚂蚁的习性;学习高分子材料的会给小朋友讲授纳米材料等。同时,学生家长也会被邀请到学校给孩子们上课,题目自定,可以讲与自己工作相关的知识。

到了大学阶段,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非常多,在康奈尔大学既可以听到诺贝尔奖获得者等顶尖科学家的报告,也可以听到哈佛等其他名校教授的演讲,也有研究生预实验的汇报等。另外,康奈尔大学的教授大部分是两个学科的兼任教授,教师跨学科跨专业,对大学本科生多学科的学习很有帮助。尤其是科研上出类拔萃的教授,常常精通两个毫不相关的专业。例如化学系的教授除精通有机合成化学以外,还精通转基因、细胞培养等生物技术。一位做营养调查的营养科学系教授,大学本科的专业却是分子生物学。由于他们拥有交叉学科的知识背景,常常能有与众不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果,因而能在影响因子很高的期刊上发表论文。

目前,我们科研院所的实验条件已经不比美国差,但在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上还有差距,这可能与交流沟通欠缺,研究思路不够开阔有关。

四、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走进小学的教室,墙壁上贴着大大的标语“学习知识的最好办法就是应用知识”。在美国,从小学至大学的教育中,一直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知识的主要方法。

从小学开始,教师偶尔会布置作业,几位学生一组,针对一个题目来查阅资料,然后做成幻灯片向全班宣讲。每位学生讲解自己做的那部分内容。

到了初中,也就是国内小学6年级的时候,在美国开始上Middle school,相当于中国的初中,到这个阶段,学习的方式与小学有很大不同,反而与大学的学习方式接近。上课没有固定的教室,也没有固定的班级。几乎每天在科学课或其他课程中都要写小论文,有时要写综述 (Summary) 。家庭作业和小学时一样没有太多的抄写和计算,大多需要在计算机上查阅资料,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参考。

到了大学阶段,学习变得非常紧张,康奈尔大学的每个学生都非常忙,因为每位授课的教授都配有助手 (TA) ,辅助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工作,有的课程每两周一次,还有月考及每学期2~3次的阶段性考试和期末考试等。学习的扎实程度和中国的基础教育很相似。考试的题型也是选择、填空、问答等,但回答这些问题并不容易,不仅要求记忆知识,更要求运用知识。在大学阶段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打断教师讲话任意提问,教师会在授课后专门留出5~10分钟的时间供学生提问,与学生自由平等地探讨学术问题。由于从小学开始就注重总结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康奈尔大学的本科生在课堂提问时所表现出的专业知识的广博和成熟是我们国内大学生不能相比的。

五、结束语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们的教育理念也独具特色。自古以来,背诵成为学习知识的主要方法,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我们中国人认为先记忆背熟,然后自然会理解的。而美国人却认为与其花费时间来记住某个单词或背诵几段文章,不如通过博览群书来学习词汇,同时学习知识。美国人认为鼓励才能激发一个人的潜力,而中国人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苦其心智,劳其筋骨”才能成为社会栋梁。中西方的教育理念及方法完全相反。也许不同的学科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性格的学生也需要因材施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吸收其他国家教育理念的精华才能进一步完善和改良中国教育。

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有限,美国的很多教育方法没有条件在中国实施,但是一些好的教育理念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杜为民.现代教育媒体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 (15) :47-48.

[2]范俊峰, 张艳艳, 杜为民.食品添加剂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 (5) :81-82.

[3]李弘祺.中国传统教育的特色与反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0 (2) :121-139.

[4]黄杰波.浅谈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鼓励式教育[J].科技资讯, 2010 (2) :189.

如何观察与思考 第4篇

一、“三对关系”在承继中递进

“观察、思考、表达、创造”四种能力,是借助习作教学这一载体进行培养,但又不能单单局限在课内每学期有限的习作教学上,而应将习作“修炼”成学生的自觉自愿行为,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在需求。四种能力中,观察是基础,要求学生用眼、用耳等感官去观察世界与人间万物,在观察中锻炼自我的感官朝敏锐方向发展;思考是必要条件,单单观察只能停留在感官的短暂刺激上,除了感官参与,还有发动心灵介入,将观察所得进行“脑海过滤”——提炼、拓展、衍生出更高层次的体悟与收获来,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丰盈思想;表达是目的,习作教学就是要训练学生,产生“不吐不快”的习作冲动,在观察中有了思考,并且进行了多角度的思维活动,若不能马上把它捕捉下来,就会有转瞬即逝的可能,此时就需要用笔记录下来,形成表达的书面记载或备忘,再在适当的场合,以多样的方式,呈现表达的成果,可以交流、可以登载发表、可以发布在网络上供人点击阅读等。创造是美好的愿景与努力追求的目标,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也都是鲜活且与众不同的,有了表达的欲望与行动后,习作教学还应有更高原的追求,那就是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模仿中有创新,不人云亦云,能相信自我,书写出富有创意的文字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转”,这是小学习作教学的至高目标,也是小学习作教学应孜孜以求的终极“梦想”。

由此可见,四种能力,三对关系中,在具体排序与能力推进上,既先后关联又递进上升,在承继中图发展。

二、“观察与思考能力”应以第一学段为主夯实

第一学段定位为“写话”,在“写话”的学段目标中主要有三条——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段目标中“留心周围事物”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实际上是重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简单的标点”等要求,也需要学生融入具体的思维,方能得当运用。可见,通过写话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是小学习作教学第一学段责无旁贷的神圣任务。

三、“表达与创造能力”应以第三学段为主培养

第三学段是小学的最高阶段,也是习作水平应该发展到的一个崭新高度。为此,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则是——1.懂得写作时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这里的“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的需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实际上就含有“创造能力”的内容——自我表达,与人交流,要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想让他人“过目难忘”,就必须令表达有创造的意味;个人的独特感受,就是自己与他人不同的感觉,含有独创性的意思。

随文操练比新意。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也有不少内容可以挖掘出来,对学生的表达与创造能力进行双重培养的。例如,笔者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经常会与学生玩这样的游戏——看看哪位学生敢与教师“PK”,运用单元中的“读读写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可以调换词语的顺序,“串词成段”,比比看谁用上的词语多且富有新意;在期末总复习时,教师还与学生进行同台“竞技”,看看谁能用上足够多的课题,串联成一段有意思、有意义的文段。

观察与思考作文 第5篇

我围着外婆家的鸡窝转了又转,发现这儿的鸡怎么飞也飞不高,可屋后山上的野鸡却飞得很高很高。这是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思来想去,也没有想出个结果。

去问正在烧饭的外婆:“为什么家里的鸡,怎么飞也飞不高,野鸡却能一下飞好高呢?”外婆想了想,然后摇摇头说:“这个问题,我还真不知道呢!”为弄明白这其中的奥秘,我回到书房,翻书本,查资料。

原来,书上说的很清楚:一是因为家里养的鸡整天都被关在笼子里,翅膀没怎么运动,功能就渐渐退化了。二是因为野鸡为了适应环境,它要自己去找食物,努力飞翔;而家里养的鸡,根本不需要去找食物,主人就会送饭来吃的。还有,野鸡生存环境十分自由,空间广阔。相反,家鸡生存环境很小,就在笼子里。所以家鸡飞不高。

一边观察与思考作文 第6篇

有一天晚上,我发现我家的小金鱼趴在鱼缸底儿的上面一动不动,我想:它是不是睡觉呢?于是我就去问爸爸,爸爸说“我可不知道,你去问妈妈,她可能知道”我只好去问妈妈,妈妈幽默地说“你不睡觉吗?”我说:“睡”她说:“那鱼也需要睡觉呀!”我又问:“那鱼为什么不闭眼睛?”妈妈耐心说:“因为鱼没有眼皮!” 啊!我惊叹着。

通过这次观察,我知道了,小金鱼也要睡觉,而且,最令我惊奇的是它们还没有眼皮!

其实,小金鱼总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也是因为它们没有眼皮。

如何观察与思考

如何观察与思考(精选6篇)如何观察与思考 第1篇李博是我的好朋友,他见多识广,知识渊博,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