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日语被动句论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日语被动句论文(精选4篇)

日语被动句论文 第1篇

主动句、被动句和“把”字句教案

授课时间:

授课人:

教学的目标:

1、掌握主动句、被动句和“把”字句相关知识。

2、探析解题的基式本规律及其方法。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探析解题的基本规律及其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定义

以主动者为陈述对象的句子,叫主动句;以被动者为陈述对象的句子,叫被动句。用“把”字将动词支配的对象放在动词前的句子,为“把”字句(实属主动句)

二、将主动句变为被动句适用于两种情况.1.强调意念上的“受事者”(动词涉及的对象),而主动者不需要或不愿或无从说出; 例如:许多屋顶被冰雹打烂。许多物资被洪水冲走。(分别强调“许多屋顶”和“许多物资”)

2、保持主语的一致,使句子表意更清晰,使句式更整齐。

例如:战争开始的时候,他的父亲死在前线,后来德寇又杀死了他的母亲;他的祖母和妹妹是饿死的。

第一个分句主语是“他的父亲”,第二个分句主语是“德寇”,第三个分句主语是“祖母和妹妹”。将第二个分句改成被动句(他的母亲被德冠杀死了),让“他的母亲”作主语,全句的主语就一致了。

三、其余类型

被动句:讲师范可同的一生被毒品毁掉了。

(强调重点是受事主语)把字句:毒品把讲师范可同的一生毁掉了。

(强调重点是动词谓语)否定句:毒品不是没有毁掉讲师范可同的一生。(强调事实的存在)不同句式,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可表达效果有差异。孰优孰劣,要看需要和语言环境。

四、习题讲解:

“我们打败了大连队。”变换句式为:

1.主动句:我们把大连队打败了。2.被动句.大连队被我们打败了。3.反问句:难道我们不是把大连队打败了吗? 将它们填入下列句子,看该用哪种句式好。

(1)_____,要取代我们去参加超霸杯的希望破灭了。(2)大连队从八一队招来了两个边锋,满以为能夺冠,但是,_____,获得了优胜杯。(3)_______难道我们不是手捧着金杯吗?弱者不一定不能胜强者。

五、反思:

日语被动句与汉语被动句对比研究 第2篇

关键词:日语,汉语,被动句,对比

1 日语被动句的特征

1.1 日语被动句谓语的特征

被动句简言之即表示“被…”之意的句式。日语中被动句是由被动助动词“reru·rareru”参与构成的句型。但整体而言, 日语中的“未然形+reru·rareru”都被看成一个整体即被当作一个动词来用。

例: (1) Mr.Tian was praised.

(2) Beaten by insects, I felt painful.

例 (1) 中, 与“被表扬”相对应的日语动词是“praised”;例 (2) 中与“被咬”相对应的日语动词是“Beaten”;由此可以看出:汉语中表达的“被+动词”相当于日语中的被动动词即“未然形+reru·rareru”的形式。

1.2 日语被动句的句型特征

日语被动句的分类方法主要有根据“主语是否是人”分类, 或根据“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语意联系”分类两种方法。本文以按照“主语是否是人”的分类方法为基础, 又结合根据“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语意联系”的分类方法, 对日语的被动句做以下说明。

1.2.1 有情主语句

主要指以人作为主语的句子, 是日语固有的被动句。

1) 直接被动句

指将接受动作或作用的人作为主语来叙述。

(3) He grew up under the pride.

原本被动句是只用于表示主语 (主体) 受到伤害、利益受到损害等不利影响时的表达, 但近年来由于受西洋语法影响, 日语中也出现了以下这种并非“受害”, 反而有点“受益、受惠”的被动句。如例 (7) 。

(4) He is honest so others trust him.

2) 间接被动句

间接被动句主语不是动作的直接承受者, 而是间接地受到与之没有直接关系的事情的影响。这种被动句在日语中又叫做“迷惑受身文” (受害被动句) 。日语中有由自动词构成和由他动词构成之分。

a.自动词构成的间接被动句

在汉语语法中并没有由自动词构成的被动表达。如:

(5) His wife betrayed and the spirit was in a mess.

如上例 (5) 所示, 句子中的被动动词由自动词“betrayed”构成, 是主语以外的“His wife”的自发动作。日语常常用这样的句式来表示主语间接受到打扰、或影响。整个句子内在地含有“由于别人……而使得主语不能或没能……”的意思。

b.他动词构成的间接被动句

日语中除了由自动词构成的间接被动句外, 他动词同样也可以构成间接被动句。试看以下例句:

(6) The A company beside my house is built.

在上述由他动词构成的被动句中, 主语是动作的间接受影响者。造成的不利影响可以不明确出现在句子里, 但潜在地存在着。如例句 (6) 就潜在着“由于A公司的行为, 使得我家的房子晒不到太阳或光线受到了影响”之类的意思。

3) 所有者被动句

这类被动句中, 动作的直接承受者并非句子的主语, 而是仍然作为宾语出现的, 而整个句子的主语是受动者的所有者。

(7) The prisoner was shot by the policeman and hurt badly.

例 (7) 中的“頭”属于“犯人”。像这种属于所有者的 (脚、等) 的东西, 在日语中用“N+ao”的形式来表示。

1.2.2 无情主语句

无情主语句句子的主语或主题一般表现为非人的事物。

(8) Fa Long Temple was established by Sheng de.

例 (8) 主语都是无生命的事物。汉语中的这种现象与日语是相同的。

2 汉语被动句的特征

2.1 汉语被动句谓语的特征

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中的“被”其词性是介词。如果要表达“~被~, ~”必须用“被 (介词) +动词”的结构。

例 (9) 她也许是被希望鼓舞着, 也许是被焦虑折磨着。 (巴金《春》)

例 (9) 中, “被折磨”是由“被”与动词“折磨”两部分构成的。由此可以看出:汉语中的被字结构大体上都是由介词“被”与具有实际汉语意思的动词都成, 并且动词不发生任何形式上的变化。

2.2 汉语被动句的句型特征

汉语的被动句按有无被动形式标志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无标志的被动句, 另一类是有标志的被动句, “被”字句就是有标志的被动句中的典型。

“被”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面, 用介词“被 (给、叫、让) ”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被动句。它是受事主语句的一种。如下类型:

2.2.1 受事+被十施事+动词性词语。如:

(10) 许云峰被特务盯上了。

例 (10) 中, “被”字后的施事者 (1) 明显的表现出来。

2.2.2 受事+被+动词性词语。如:

(11) 车子被骑走了。

例 (11) 中, “被”后边施事没有出现。

2.2.3 受事+被+施事+所+动词性词语。

(12) 文学家在阶级社会必受自己的本阶级的阶级意识所支配。

如例 (12) 所示, 这种“被…所”固定格式一般只在书面语中使用, 是从“为…所”演变而来的, 也可以使用“为…所”或“由…所”或“受…所”式。

2.2.4 受害的被动

(13) 他的手被菜刀切破了。

如上例, “被”字句表示的不如意、不企望的意思。此外, “被”字句也可以表示不是针对主语的, 而是针对说话者、针对某种关系, 或无法明指的。如:

(14) 好苗子都被北京、上海的运动队挑走了。 (对说话者来说是不如意的)

(15) 本市许多道路被洪水冲垮。 (事件本身确实不如人意)

2.2.5 中性的“被”字句

表示“不如意”的”被”字句是多数, 可近几十年来, 书面语里的“被”字句使用范围扩大了, 也有少数句子是中性的, 甚至带有如意、高兴的色彩。如:

(16) 他被人从洪水中救了上来。 (愉快的、如意的)

(17) 猴子被耍了一顿。 (难说愉快不愉快)

可见, 现代汉语中多数“被”字句有不如意、不愉快的感情色彩;但中性的或表示如意的、愉快的“被”字句在现代汉语中也是存在的。

2.3 汉语的“被”字句的构成和应用条件:

2.3.1 动词一般是有处置性的, 动词后面多有补语或别的成分。

如果只用一个双音动词, 前面就要有能愿动词、时间词语、否定副词等状语。并且能愿动词和表否定、时间等的副词只能置于“被”字前。例如:

(18) 他们没有被土匪收买。 (前有否定副词)

(19) 风浪中行船的人随时会被风浪吞噬。 (前有时间副词、能愿动词)

(20) 病人被他们不负责任地往地上一丢。 (前有状语)

(21) 小王被骂了一顿。 (后动态助词和补语)

(22) 孩子被老师喊走了一个。 (后补语、动态助词、宾语)

2.3.2 部分心理动词、认知动词等也可以进入“被”字句的谓语部分 (2) 。如:

(23) 他的意图竟被我们感觉到了。

(24) 他的行踪被特务知道了。

但也不是所有的心理认知动词都能进入“被”字句充当述语, 如“怕”、“希望”、“害怕”、“主张”、“觉得”等就不能进入。综合起来看, 不能进入“被”字句的动词有:

关系动词:是、有、没有、像、姓、等于、属于、意味着等;

助动词:能、会、可以、应该等;

趋向动词:来、起来、出、进来、上来等;

部分心理认知动词:懂得、生怕、后悔、小心、妄想等;

不及物动词:生活、劳动、前进、死、旅行、病、落、出现、消失、发生等;

非动作性的及物动词:勇于、从事、乐得、乐于、生于、加以、给予、符合、备有、依从、遭受等。

2.4 汉语被动句的多样性

汉语的被动句中的“被”字无需明显地出现在句子当中, 可以用“让”、“叫”、“受到”等来替代。

例: (25) 我妻子心爱的一样东西让我给找着了。 (许地山《笑》)

(26) 妈:舍不得把自己的女儿叫人家使唤。 (曹禺《雷雨》)

以上例句中的“让”、“叫”、“受到”都可以用“被”字来替代。

(25) 我妻子心爱的一样东西被我给找着了。

(26) 舍不得自己的女儿被别人使唤。

3 结论

3.1 从被动句的谓语部分来看, 日语的“被”体现在谓语动词的活用形变化上, 而汉语的“被”体现在介词“被”与动词的基本构成上, 且动词不发生任何活用形的变化。

3.2从被动句型的构成上说, 日语的被动句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个句型:“~ga~ni (kara、niyoote) ~rareru”和“~ga~ni~ao~rareru”。而汉语的被动句型可以概括为:“受事+被十施事+动词性词语”、“受事+被+动词性词语”和“受事+被+施事+所+动词性词语”。

3.3汉语的“被”字句表达方式多种多样, “被”字可以用“让”“叫”“受到”等来替代;而日语的被动句其表达方式是由动词与主动词“reru·rareru”构成的, 并无其他形式可以替代。

3.4汉语的“被”字句的构成和应用是有条件的:动词一般是有处置性的, 动词后面多有补语或别的成分。如果只用一个双音动词, 前面就要有能愿动词、时间词语、否定副词等状语。并且能愿动词和表否定、时间等的副词只能置于“被”字前。

3.5现代汉语中, 不是所有的心理认知动词都能进入“被”字句充当述语, 如“怕”、“希望”、“害怕”、“主张”、“觉得”等就不能进入。不能进入“被”字句的动词有:关系动词;是、有、没有、等于、属于、意味着等;助动词:能、会、可以、应、应该等;趋向动词:来、起来、上来等;部分心理认知动词:懂得、生怕、后悔、妄想等;不及物动词:生活、劳动、前进、死、旅行、病、落、出现、消失、发生等;非动作性的及物动词:敢于、从事、懒得、免得、给以、适合、符合、备有、依从、遭受等。

参考文献

[1]徐一平.日本语句型辞典[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7.

[2]山田敏弘.国語教師应该知道的日本語文法[M].くろし (黑色) 出版, 2007, 5.

[3]岡崎敏雄.事例研究法日本語教育[M].桜楓社, 1992, 10.

[4]佐永間淳一.言語学基本問題集[M].研究社, 2008.

浅析日语的被动句 第3篇

摘要:在日本语的学习过程中,语法是让很多初学者颇感头疼的一个项目,特别是语法中的被动句的学习让初学者望而却步。本文从被动句的分类入手简要介绍其构成和基本的概念特征,希望对日语学习者的语法学习有所裨益。

关键词:日语;语法;被动句

引言

作为第二外语,很多中国学生对日语的学习投入了很大的热情,一段时间下来,不少学生感到学习的结果并不是很让人满意。个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日语语法的复杂和难以理解的特点,增加了很多日语学习者的学习难度。尤其是,在进行日语语法中,有关于被动句项目的学习时,很多日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母语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在被动句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错误的使用情况。本文从日语被动句的分类和基本结构入手,对日语的被动句的正确使用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希望有助于日语学习者对这一语法项目的学习和掌握。

一 日语被动句的分类

日语被动句的分类有很多,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可以进行如下的分类:首先,根据被动句中的主语是否为人这一标准,可以把被动句分为有情主语句和无情主语句。无情主语句句子的主语或主题一般表现为非人的事物。尤其将行为对象作为主题提出来时,多采用此种表现形式,多见于客观叙述、描写、以及新闻报道中。其次,根据句子之间的各个句子成分间的语义关系这一标准。日语被动句又有其他相应的分类。比如,根据主语是否为动作的承受者来分。如果主语直接是动作的承受者,这样的被动句成为直接被动句;如果主语是动作结果的间承受者,这样的被动句成为间接被动句。其中在直接被动句中,按照句子主语的不同,可以分为把物体当作主语的被动句和把人当作主语的被动句。在间接被动句中又被分为带自动词的被动句以及带宾语的被动句。需要指出的是在日本语法的被动句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还会接触到这样的句型。在这样的句型中,主动句的宾语变成了被动句的主语,这一点和上述的被动句型有很大的不同,在日语的语法体系中,这样的句型我们单独归类为:中间被动句。

二 日本被动句使用条件

在日语表达中,被动句的强调效果要比主动句好,但并不是所有的含有强调意味的表达都适用于被动句。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形,使用被动句的情况居多。

首先,在句子的表达中如果动作的承受者和动作的发出者在情感距离比较中发现,动作的承受者和我的情感距离比较近,则此时比较适于使用被动句来进行句意的表达。例如,在句子:社長が妹を叱った中,就我而言,妹妹的情感距离要比社长的情感距离更近,所以,这句如果表达为:妹は社長に叱られた则显得更加得体自然。在日语的语法结构中,有一个关于我和我的亲属以及我的朋友和其他朋友或者物体的关系在情感距离的排列上呈递减的状态。

其次,在句子表达时,如果动作和作者没有关系,一般也会使用被动句的结构来表达。例如,在句子:昨日、運動会を行った,这个句子看不出动作的发生和作者的关系,也看不出谁是动作的发出者。所以,把它转化成被动句的结构:昨日、運動会が行われた。这种表示方法和英语的语法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在以事物作为句子的主语时,一般采用的是采用被动句结构来进行表达。当然,如果句子中出现了动作的发出者则用:によって来表示,所以,上文的例句如果出现了动作的发出者,则要转变为:昨日、運動会が学校によって行われた。

再次,在句子进行合并,也就是把两个有着顺承或者并列的句子合并为一个句子,并且两个句子共享一个主语时,也就是动作的发出者是同一个对象时,一般采用被动句的形式来完成。例如:部長が李さんをほめた和李さんはうれしかった。这两个独立的分句共享一个主语:李さん,所以,如果把它们整合为一句话,则可以表示为:部長に褒められて、李さんはうれしかった。通过这种转变让句子的含义的表达更加直接,便于让人明白和接受。

最后,在日语中传递情感和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如果说话的作者,想在语言的表达中传递一种受伤或者委屈的情绪,希望得到对方的理解和体谅时,使用被动句的表达结构则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例如:友達が来た出かけなかった。在这个句子中,作者表达了因朋友的到来而导致自己不能外出,那种内心的不愉快甚至是委屈和難过的心理需要通过语言的表达来让别人知晓时,需要借助被动句的结构来进行这种意图的表达。所以,上面这句话,可以调整为:友達に来られて、出かけなかった。同样的是,在例句私は妹にケーキを食べられた中,由于使用了被动语句的表达结构,所以,作者因为自己的蛋糕被妹妹吃掉而产生的委屈和受到伤害的心理就可以表达出来。

三 日本被动句的结构

在日语的语法学习中,我们会发现主动句和被动句在传递的意思方面是一致的,表现不同的是它们各自的语法结构。例如:先生は弟をほめた。这个句子就是一个主动的表达结构。该句的被动表达结构为:弟は先生に/からほめられた。通过意思的比较,我们很轻易的看出,两者的表达意思是一样的。在这个句子中,动作的发出者都是「先生」,动作的承受着也都是「弟」。在这样的句子中,我们通过前文的介绍知道这种句型在被动句的分类中属于直接被动句中的一种,属于以人为主语的直接被动句。

我们再来看另外两个例子:彼は子供に泣かれた这是一个间接的的被动句结构,如果我们按照被动句变形的结构将其还原为:子供は彼を泣いた.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还原是不正确的。原因就在于:在日语的被动句中,有一种被动的结构比较特殊。它是介于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中间,属于我们上文提到的,主动句的宾语变成了被动句的主语,所以从动作的承受对象上来分比较困难,这样的句型就属于中间被动句。例如,在句子:私は後ろの人に足を踏まれた和後ろの人が私の足を踏んだ,这两个句子中,主动句中的一部分也是被动句中主语的一部分。所以,在碰到这种句子成分比较复杂的主动句转化为被动句时,要注意不要忽略在被动句的分类中,还有一种中间被动句的类型。

除此之外,在被动句的表达上,与过往的表达意图不同的是,随着外来语言对日语文法的冲击,在语法表达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比如,在表达受人的好处或者是恩惠时,也多采用被动的表达句型。比如:私は時々担任の先生に褒められる,太郎は家族みんなから愛されている这两个句子表现出来的动作结果是积极的,正向的。这一点和传统的表达有着很大的进步。比如,在句子:昨日、学校へ行く途中、山本さんは知らない人に殴られた,私はまた友人に笑われた。这两个句子,根据上文的被动句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种负面情绪的表达,事情发生的结果是不好的,对说话者来说,在言语中构成了一种损失或者说是伤害,这样的被动句的表达通常被人们成为受害被动句。

与汉语以及欧美语言体系不同的是,在日语的句子动词构成中,有一种独有的动词分类。这种动词被分为由自动词和由他动词。从字面上,我们能够理解由他动词是指这个动作的完成需要通过第三者来完成。由自动词是指动作的承受者是本人,它的被动句形式的表达在汉语和欧美语种中都比较少见。这也是日语语法中一个让学习者比较难以理解和学习的一个语法点。例如,在句子:昨日、鈴木さんは一晩中子供に泣かれて、寝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でした。友達に来られて、勉強ができませんでした中,该句的被动词是一个由自动词。这样的句子表达的是动作由第三者自动实现和完成,但动作的结果却对主语不利。这种句型用来表达主语的不满和一种抱怨的情绪。

结语

日语在中国有着比较大的学习群体,如何学好日语是每一个日语学习者颇为关心的话题。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日语的语法结构和汉语及欧美语系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日语的学习中,特别是对日语语法的学习要从语法的表达功能角度來分析其特征和功能。被动句作为日语语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法项目,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学好。本文从日语被动句的分类、概念特征以及语法构成入手,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归纳和总结,希望能有助于日语学习者对这一重要语法项目的学习和掌握。

参考文献

[1] 李伟.现代语中的中日被动表达比较研究 [D]. 山东师范大学. 2009年.

[2] 王黎今.日语“受身文”和汉语“被”字句的语义对比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年06期

谈日语的被动句 第4篇

关键词:被动句,动词变化,特定标志形式,语意,介词

被动句是表示作主语的人或事物受某种动作或影响的表达方式,是指主语处于承受动作的立场,相当于汉语的“被”、“挨”、“受”等意思。如果从立场的角度看的话,施事者作为主语,把受事者作为补语(宾语)就是主语(能动文),反之就是被动句(受身文)。

日语被动态接续上是由动词未然形后接被动助动词「れる」「られる」构成。「れる」接在五段动词和サ变动词未然形后面,「られる」接在一段动词和カ变动词未然形后面。被动句有下列几种类型。

主语は补语(宾语)をV(主动句)主语は补语に/からVれる/られる(被动句)

补语は主语に/から补语をV主语は补语に/から补语をVれる/られる(被动句)

一、直接被动句

直接被动句是指主动句中的を格补语作为被动句的主语的句式。

1. 主语是人、物或事

(1)主语是人

例:試験を前にして、先生は清水君を励んだ。試験を前にして、清水君は先生に励まれた。(考试前,清水君受到了老师的鼓舞。)

(注意:表示受益时也可使用「~てもらう」。)

在被动句中能够成为主语的优先顺序是:第一人称>在说话场合中的人>(没有亲近感或不需要知名的)第三人称。

例:通りがかりの人が私を呼び止められた。

○(私は)通りがかりの人を呼びとめた。

母は私を甘やかしている。(我叫住了过路的人。)

○(私は)母に甘やかされている。(我被妈妈宠爱。)

在这里,表示思考意识、感觉的动词在施事者把に格补语作为进行某种感情或感觉(作用)的目标时使用,故本类动词句中的に格补语不是动作的接受者,而是动作的目标。这类动词构成被动句时「に」和「から」均可。

例:薫はきれいな上に、心地も良くて、多くの若者に/から好まれている。(熏不仅长得好看,人也善良,所以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她。)

王さんは李さんに/からずっと見られて赤くなった。(王先生被小李直盯着,脸都红了。)

あの人は警察に/から怪しまれた。(那个人受到了警察的怀疑。)

あたしの話は同僚に/から信じられていない。(同事们不相信我的话。)

关于「見る、聞く」需要说明的是,在表示有意识地去看、去听的动作时,被动句可以成立;如果仅仅是该对象自己进入(某人的)视线或听觉范围时,则被动句不成立。这时用「見える,聞こえる」。

例:庭に出かけると子供たちの楽しそうに遊ぶようすが見られる。

○庭に出かけると子供たちの楽しそうに遊ぶようすが見える。(去院子,看到孩子们愉快地玩耍。)

突然、赤ちゃんの泣き声が聞かれた。

○突然、赤ちゃんの泣き声が聞こえた。(突然,听到婴儿的哭声。)

日语中表示有关人的心理状态带有感情色彩的自动词,如「感動する、感心する、驚く、困る、悩む、苦しむ、怯える」大都没有用被动助动词「れる」「られる」表示被动意义的用法。

例:今度の汶川大震災での世界人の同情心に感動した。(我被这次在汶川大地震中的全世界人民的爱心所感动。)

彼の幅広い知識面に感心した。(我被他广博的知识折服。)

稲妻に驚いて目を覚めた。(我被闪电惊醒。)

あの先生は学生のいたずらに困っている。(那个老师由学生淘气而头疼。)

这些名词并不是句中心理状态自动词的发出者,只是导致该动作发生的原因、契机。

2. 主语是物或事

被动句行为的主体多用人。不过受西方语法的影响,日语被动句中也出现了事或物作主语的句子。这类被动句往往不涉及动作的发动者,用助词「に」、「によって」表示。

当把受事者的物体作为主语时,一般有特殊意图:首先,施事者不明,因此难作主语;其次,要对受事物体有所说明。

例:電話はベルによって発明された。(电话是贝尔发明的。)

長白山では多くの民話が語り継がれている。(长白山里流传着很多民间传说。)

この公園の巨木は人々に注目されている。(这个公园的大树,很受注目。)

2008年のオリンピックは北京で開かれた。(2008年的奥林匹克在北京举行。)

表示自然力的作用时用「で」「に」都可以。表示某种事物受到自然现象的作用或影响的情况一般来说用「でJ来表示,这与其说是动作主体,不如说表示动作作用的手段或原因更确切。

例:家が台風で/に壊された。(房子被台风破坏了。)(被动句)

木が地震で/に倒された。(树被地震倒了。)(被动句)

火事で/に家も家具も焼かれた。(房子家具都因火灾烧了。)(被动句)

这里,「壊される」「倒される」「やかれる」各有对应的自动词「壊れる」「倒れる」「焼ける」可以替换,但前者是被动句,后者是主动句。

例:家が台風で壊れた。(房子因台破坏了。)(主动句)

木が地震で倒れた。(树由地震倒了。)(主动句)

火事で家も家具も焼けた。(由火灾房子家具都烧了。)(主动句)

二、间接被动句

所谓间接被动句是原来主动句中没有出现的间接对象充当被动的主语的句式。这时主体间接地承受了他人行为等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往往给主体带来了损害,所以叫“迷惑被动(迷惑の受け身)”或“被害被动(被害の受け身)”。

1. 第三者被动

例:お客さんが来た。(客人来了。)(主动句)

(わたしは)日曜日お客さんに来られて家で休むことができなかった。

(星期天来了客人,我不能在家休息了(被动句)

前に、背の高い人が座った。(前面个子高的人坐了。)(主动句)

(吉田さんは)前に、背の高い人に座れて映画が見えなくなった。

(吉田先生被前面坐的个子高的人挡着,看不见电影画面。)(被动句)

友達がきれいなかばんを買った。(朋友买了漂亮的包。)(主动句)

(わたしは)ずっと買おうとしたかばんを友達に買われて気持ちが悪くなった。(我一直想买的包被朋友买去了,因此心情不好。)(被动句)

2. 间接对象被动

例:良子は両親に荷物を送った。(良子给父母寄包裹。)

両親は良子に荷物を送られた。(父母收到良子寄的包裹。)

荷物は良子から両親に送られた。(包裹由良子寄给父母。)

3. 所属主被动

例:階段を上がる時、倒れて友人は骨を折られた。(朋友上楼梯时摔倒,骨折了。)

猫は魚を犬に食べられた。(猫的鱼被狗吃了。)

在这里,虽然所属物跟所属主很难分开,但翻译时和汉语有区别,不用把两者用「の」连接。再看不受损害的例子。

例:わたしは報告を上位に好評されて、課長になった。(我的报告得到了上级的好评、因此当上了科长。)

本文拟使用大量的例句重点对其概念构成分类等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以上被动句的几种类型和用法,望能对汉语和日语学习者对被动句的掌握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寺村秀夫.日本語のシンタクスと意味.黒潮出版, 1986.

[2]张晓帆.日语中的自动词意义被动句.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8.6.

[3]杨诎人.现代日语语法.兴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5.

[4]李爱华.日语被动句中动作主体的表达方式.日语知识, 2007.6.

日语被动句论文

日语被动句论文(精选4篇)日语被动句论文 第1篇主动句、被动句和“把”字句教案授课时间:授课人:教学的目标:1、掌握主动句、被动句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