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变压器产业研究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中国变压器产业研究范文第1篇

一、中国电视产业的相关研究

对于电视产业相关的研究, 我国是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进行初步研究的, 和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较来说, 我们国家的发展算是比较晚的, 很多西方国家对于电视产业的研究还比较深化, 经常会通过某一个系统领域进行深度研究, 因此, 我们想要去借鉴或是效仿国外的这种研究是不可行的。因为我国和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 无论是经济还是环境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所以, 即使在去借鉴国外的很多先进技术的时候, 也应该有选择性的去研究, 运用的时候也应该加以注意。我国电视产业的生产主要流程分为五个板块:制作内容、传播信息、播放视频、发行以及合成。这五个流程是缺一不可的, 电视产业的发展全都依靠着这个流程。最近一段时间,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 我国逐渐开始将电视产业升级创新, 开始推广数字化电视产业, 这种举措大大的促进了电视产业的有效提升, 在很大程度上使电视产业重新回到一个新时代, 在未来发展的竞争中获得了有利的先机。

二、中国电视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我国电视节目形式是比较固定的, 因此就给电视产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很严重的问题, 电视节目单一、没有新意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制约电视产业在今后的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电视产业在逐渐退步已经是一个事实情况了。这种情况与我国人民群众的审美能力以及素质的提高有着分不开的联系, 过去老套的电视节目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的人们了。对于现阶段的电视产业发展的形式来说, 电视产业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够起死回生。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电视产业不断的退步, 国内的很多广播电视台都存在着人才流失大、员工离职快的现象, 这样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视台在未来的发展。所以, 在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下, 广告商推广的广告越来越多, 就会致使电视台的业务出现下滑的趋势, 电视台的业务受到了影响也就会制约其发展, 这对于今后的电视产业的稳定发展也是特别不利的。因此, 我们要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 将电视产业重新进入一个辉煌的时代。

三、中国电视产业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很多电视节目主要的目的是获得高的收视率, 不停的模仿目前最火热的新闻热点, 但是却只是一味的照搬抄袭, 这样会导致节目原有的文化水准被降低, 同样也会为社会带来很不好的影响。所以, 想要让电视行业继续发展起来, 首先就要依靠知名的媒体去进行宣传, 确定好自己的定位, 创立一个正面的品牌形象。这样电视节目就会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人们也开始注重节目的内容、品质等, 同样, 我们还可以开创和电视相关的APP软件, 在最近几年时间, 网络时代已经融入了千家万户的生活中, 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电脑的使用,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 最近几年的网民数量在随着时间逐年递增。所以开发出属于自己品牌的APP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目前电视台要思考的问题就是怎样能够实现传统媒体进化成新媒体。相信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创新, 电视产业出现的问题都会被逐一解决的。

四、结语

所以, 电视产业要想在未来继续平稳发展, 就一定要对目前的电视产业进行创新改革。我们要意识到媒体时代在电视产业发展中的有效作用, 根据媒体的力量,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电视产业的发展, 提升电视节目的质量。相信在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摸索之后, 电视产业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人们也会在今后的电视屏幕上看得到更多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摘要:随着二十一世纪互联网的兴起, 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计算机已经在各个年龄段中普及起来。人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去发现很多未知的东西, 了解人们想要了解的东西, 而最近几年, 面对着我国人民娱乐方式的种类逐渐增多, 我国的电视产业的收视率在逐年递减,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 电视行业怎样才能够重新站起来呢?在八十年代, 电视的出现无疑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有趣的变化, 在互联网崛起的今天, 电视产业一定是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的。并且, 国内的电视行业在制约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电视的发明是拉动中国经济水平、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可是网络时代计算机作为主导产物, 电视又该如何继续“生存”下去呢?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国内的电视产业又将如何发展呢?这篇文章我将会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进行逐一解答, 并对新媒体时代下的中国电视产业发展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研究,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自文.中国电视节目研发模式与创新路径研究[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7, 39 (09) :114-118.

[2] 王冠.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综述[J].新媒体研究, 2017, 3 (06) :69-70.

中国变压器产业研究范文第2篇

称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我国学界对其的研究也颇多。而正如中国的文化产业在城市和农村发展严重不平衡,中国农村文化产业未真正形成,研究相对来说比较有限。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之下,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以为学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一、主要成果

在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实践中,学界对“农村文化产业”有一定的研究。但完全研究它的专著几乎是空白,只有潘鲁生《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查报告》。“农村文化建设”的论著,如陈文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构建》、方亮编著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与管理》、杨发主编的《新农村文化建设读本》等有关农村文化产业的研究填补了一些空白。“文化产业”的力作也为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发展的农村文化产业研究提供了借鉴。

与论著相比,本专题研究的论文、期刊数量不少,有100多篇,2010年至今就有20多篇。可见,近几年来学者将目光投向了“农村文化产业”。此外,论者也关注地方农村文化产业的个案研究,如陈运贵《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与路径选择》。学者们或站在全国的立场、或从地方省区视角,或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原因及对策、或提出新的体系构建,多纬度、多层次的深入研究对本专题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

二、主要内容和观点

(一)中国农村文化产业的整体研究

第一,农村文化产业的概念 农村文化产业的内涵。一些学者指出,农村文化产业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农民为创作生产主体,以民间文化为产业资源,将地域性历史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现代产业形式。另一些在界定时则侧重强调其区域范围,即指相对于城市文化产业而言的,在县域及其以下的行政区域范围(即县、乡镇、村)的文化产业。农村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解学芳指出新农村文化建设包括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一方面二者存在不同,另一方面,二者因都依赖于乡土共有的文化资源而密切联系,基于此形成了的博弈关系,最后从马克思的“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出发,说明二者不存在发展先后问题,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诉求是实现二者的同步发展。

第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可行性。郭玉兰提出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理论基础,借用1857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揭示的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为在物质经济基础比较落后的农村率先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理论依据。周传蛟、刘维奇等从农村存在着潜在文化需求、国家推行的新农村设方针和政策,以及城市文化产业对农村文化的渗透等多个方面指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恰逢其时。

第三,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必要性。文章中论者多提及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意义,如有利于农村生产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解决农民就业、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满足农民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此外,潘鲁生、郭玉兰、刘涛等写了专门的文章论述其价值。潘鲁生揭示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对于保护农村文化生态的意义。郭玉兰分析了文化产业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郭玉兰也阐述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实现农村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出口和路径。刘涛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中国农村城镇化道路的一条现

实选择。

第四,农村文化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及路径。从各个时期农村文化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解决思路,这是国内很多论者研究农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型和框架。赵秀忠、李秀芳、韩海浪等都指出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平衡、发展速度缓慢、文化品位不高、管理相对薄弱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李新市提出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几点对策,如激发农村文化人才创新能力;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周传蛟针对农村文化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偏低、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认识上存在误区等问题提出路径选择。周云逸针对中国目前大多数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尚处在萌芽阶段的现状,从三个方面提出破局之策:一是要发掘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资本”;二是吸引民资及外资进入农村文化产业;三是实施重大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除此之外,沈成宏、刘锐、金琳、骆勇、林怡、张振华、萧永禄等对此也作了相关论述。 第五,农村文化产业其他相关重要问题。有的论者针对农村文化产业的某一问题做专门研究 如:

(1)农村文化产业的集约化问题。李新市在其多篇文章中提到走农村文化产业的集约型道路。李新市、赵翠生的《中国农村文化产业的集约化问题研究》着力对集约化问题进行研究。

(2)农村文化产业的人才短缺问题。李新市《解决农村文化产业人才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从宏观的战略性角度和当下具体的措施对策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3)农村文化产业与民营企业问题。李新市指出民营企业进入农村文化产业需要各地在政策法规上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民营企业进军农村文化产业的优势;民营企业家要牢记建设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农村文化产业体系的责任;民营企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目标。

(4)农村文化产业逻辑合理性、政策支持度和经营操作环节问题。这是郭玉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三维思考》中指出的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诸多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三个问题。

(5)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问题。王悦洲论述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刘彦武阐释了农村文化的发展规律。姜长宝分析了其发展状况和趋势。

(6)农村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问题。李海分析了金融介入农村文化产业遭遇的三个方面主要困境,并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

(二)地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个案研究

第一,东部。

(1)河北省:阎世峰《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柳敏和《河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及模式研究》是对河北农村的个案分析。

(2)山东省:山东省的研究成果较多,如孙金荣《山东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释修振《淄博市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与出路》,王家志的《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3)江苏省:韩海浪《农村文化产业的困境与出路江苏调查》针对江苏农村文化产业的滞后阻碍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困境,提

出其发展的路径。

(4)浙江省:王国华《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着力点以嘉兴市秀洲区农民画为例》指出从嘉兴秀洲区农民画的成功案例中寻找启示。

(5)福建省:周加同最早提出福建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和发展对策。吴声怡、

许慧宏介绍了福建农村文化产品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其现实条件进行剖析,提出选择以民俗文化开发促进福建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 第二,中部。

(1)河南省:河南省的研究有陈艳梅《关于河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研究》、刘锐《挖掘民间文__化资源 发展民间文化产业加河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2)安徽省:论者陈运贵既分析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的现状和问题,又指出其比较优势,并在基础上提出发展策略和路径选择。张传玉做了关于湖北一市和安徽三个县的调查报告。

(3)山西省:郭玉兰指出山西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现实条件、可选择借鉴的模式、需要解决的前提问题。

(4)湖南省:李成家、王连球分析了湖南农村文化产业的现状,并提出发展的对策。

第三,西部。

(1)广西省:徐辉元、周存生等《广西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探索》提出广西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

(2)云南省:樊泳湄《加快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指出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相应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四川省:唐智鑫、王代敬《四川农村文化产业化初探》,何常全等《川北丘陵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探索》是对四川、川北丘陵地区腹心南充的个案研究。

(4)重庆市:张奇新《重庆市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分析了重庆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现状、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三、简要述评

纵观上述成果,从研究伊始至今,本专题在概念、依据、功能作用、现状问题、对策路径、地方个案等方面都有研究,而且许多建立在调查研究之上,这无疑为其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但同时,研究仍存在需要进一步深化与拓展的地方。

第一,从纵向研究的角度看,可以将其与相关学科结合做深入研究。目前其研究仍局限在自身的发展,除了几篇文章用SWOT方法进行分析之外,较少引用管理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深入研究,可以将文化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结合起来深化对农村文化产业的纵向研究。

第二,从横向研究的角度讲,可以做一些比较研究。尽管全国农村文化产业、地方各省区农村文化产业个案研究都有成果。但中国城市文化产业与中国农村文化产业之间、某一个省区的城市与农村文化产业之间、各地方农村文化产业之间的比较研究还很少,可以通过比较吸收城市、已经取得成果的农村发展的有益经验。

参考文献

[1]周云逸.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破局之策[J].河北学刊,2010年11月。

[2]郭玉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三维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10月。

[3]刘彦武.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分析[J].农村经济,2008年第8期。

[4]王悦洲.对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襄樊学院学报,2008

年第3期。

[5]李 海. 农村文化产业的金融介入与金融支持体系建构[J].学理论,2010年11期。

[6]郭玉兰.山西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现实条件、模式选择和发展前提[J].生产力研究,2007第6期。

[7]陈运贵. )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与路径选择[J].安徽农学通报,2010年13期。

[8]阎世峰.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7.12。

[9]柳敏和. 河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及模式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0]孙金荣.山东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11]王连球.湖南发展县域农村文化产业的问题和对策[J].特区经济,2009年4月。

[12]张奇新.重庆市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0年第4期。

[13]李新市. 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3期。

[14]李新市.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5]周传蛟.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与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05年第5期。

[16]潘鲁生.保护农村文化生态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中国变压器产业研究范文第3篇

在我国, 林业产业有着十分重要地位, 涵盖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业, 是具有显著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产业群体, 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国内林业资源陷入危机、生态危困等问题让林业产业发展受到限制, 让林业企业的经营活力减弱。因此, 必须要加强对林业产业的研究, 研究其投资效率, 推动林业企业不断发展。

2 中国林业产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评价

对林业产业的上市公司对投资效率的评价中, 需要运用到统计学方法, 还需要运用到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等多门学科理论知识。投资效率评价具有多个层次, 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 只有经过多角度的评价, 才能得到客观的投资效率评价结果。对上市公司进行的投资效率评价主要有两种视角, 一种是投入视角, 另一种是产出视角。因此, 从投入视角和产出视角全方位进行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评价, 才能得到较为科学且全面的评价结果。

从投入视角来看, 公司投资规模是否合理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也能反映出公司经营的绩效。从投入视角看投资效率评价, 需要参考经营利润、成分分析等多个指标进行衡量。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都是非效率投资的表现, 将上市公司每一年的投资效率在折线图中表示出来, 能够观察出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发展趋势。

从产出视角来看, 对投资效率的评价需要参考净利率、税前利润收入比、税前利润资产总额之比、流动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以及资产报酬率等数据作为衡量指标。从产出视角出发, 若企业投资效率小于0, 那么该企业投资效果不理想, 回报利润也比较低。同样, 将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展示在折线图中, 就能分析出该公司的投资发展趋势。

3 中国林业产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策略

3.1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对林业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主要是监事会、董事会以及股东机制带来的。监事会成员受众股份比例会影响到其监管意愿, 在公司遇到风险较高的项目时, 会对投资项目进行干预, 形成对投资的监督, 影响到投资效率。此外, 董事会规模也会影响到投资效率, 董事会规模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到投资效率, 因此需要控制董事会规模在一个合理的程度上。在股东机制上, 大股东持股的比例越高, 对于投资行为的制约性也就越强, 影响到投资效率。林业公司举行股东大会的次数越多, 越有利于改进财务危机, 提高投资效益。

3.2 财务治理

在林业上市公司中, 财务治理主要包括财务配置、财务控制、财务监督以及财务激励, 这些都影响到投资效率。例如:财务配置中交易费用途径带给投资效率的影响, 只有对财务决策和监督相关利益者进行合理配置, 增加内部交易取代外部交易, 让交易费用被有效降低, 才能提高投资效率。对于财务控制来讲, 提高投资效率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控制机制, 对公司投资、筹资及分配利润进行高效管理[2]。例如:在公司投资决策的时候, 在机制的规范下对风险和收益进行有效考虑, 方便决策人员投资决策的效率。在财务治理中实施的财务监督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分别是事前、事后和事中, 上市公司必须要加强这三个阶段的监督, 才能有效提高投资效率。另外, 公司还要建立财务激励机制, 例如:公司的现金股利、股票期权激励政策以及薪酬设置等等, 让有效的财务激励推动投资效率提高。

3.3 投资融资情况

投资融资情况对于投资效率也有着重要影响, 林业企业负债增加, 也就减少了林业公司现金流, 减少了林业公司支出资本, 造成投资不足, 影响到投资效率。首先要对短期负债的治理, 降低财务危机出现的可能性, 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其次, 建立融资约束机制。例如:在林业公司遭遇现金流不充足的时候, 借助外部融资的方式获得资金, 林业公司的投资规模被缩小, 降低投资过度的情况, 提高投资效率。在资金充裕的时候, 要控制管理层扩大公司规模的冲动, 控制风险较高的项目, 以提高投资效率。

3.4 产品市场

产品市场竞争也是投资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例如:在产品竞争激烈的情况中, 林业公司也就面临着掠夺风险, 市场份额如果被抢占, 投资支出也就增加, 也就导致林业公司运营成本的增加。同时也就加剧公司负债融资的概率, 导致公司投资效率降低。因此, 要想提高林业公司投资效率, 需要进行多元化的投资, 带给企业多个盈利单元, 维护企业盈利的稳定, 更有利于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 让企业投资效率大大降低。例如:林业公司需要扩展多元化业务, 从而得到更多投资机会, 得到更多的投资选择, 在各种选择中对资源进行整合, 对企业内各个业务进行互补, 推动投资的发展, 实现投资效率的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首先研究了中国林业产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评价, 然后提出了中国林业产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策略, 主要包括公司治理、财务治理、投资融资情况、产品市场, 需要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 采取合理的措施, 对不良影响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 保证企业投资效率得到提高。

摘要:投资效率直接影响到企业价值, 影响到企业发展, 投资效率评价更是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重要依据。基于此, 本文首先研究了中国林业产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评价, 然后研究了中国林业产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策略, 以期能够控制影响因素, 提高企业投资效率。

关键词:林业产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评价,影响因素,控制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帆, 钱瑞.我国企业环保投资效率评价分析基于2010~2014年704家A股上市公司数据[J].财经论丛, 2017 (11) .

中国变压器产业研究范文第4篇

某电站的六号变压器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型号:SSP-H-667000/500

额定电压:550 (-22.5%) /20kv

额定频率;50Hz

海拔高度:1000m

联结组标号:YNd11

绝缘水平:

h.v.线路端子

h.v.中性点端子LI/AC 185/85 kv

I.v.线路端子SI/LI/AC 125/55 kv

冷却方式:ODWF

额定容量:667MVA

主变的高压侧接线方式, 如图1所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变压器高压侧油气

套管直接与G I S相连, 如果不拆除二者间的连接, 局放试验时变压器高压侧电压将直接加到GIS上。因此, 在进行变压器的局部放电试验前必须拆掉主变油气套管与GIL分支间的连接导体。

二、变压器现场局部放电带感应耐压试验

(一) 视在放电量的校准。

拆除变压器与GIL之间的连接导体后, 将方波信号发声器的输出端连接到变压器高压侧的油气套管导体上, 反复调整方波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档位, 在局放仪上校准显示的局放量与方波信号发声器的档位指示一致。校准完毕后, 记录下此时局放仪上的测量参数, 这些参数将作为试验时的参数。

(二) 试验保护措施。

局放仪校准完毕后注意拆除校准用的接线, 封闭与主变连接的GIL气室, 并在气室中充入SF6气体, 气压须达到气室允许的最高值, 以保证足够的绝缘强度。

解除变压器低压侧的引流线, 并将低压侧封闭母线可靠接地;将主变升高座CT二次侧短路并接地;将GIS中主变侧的断路器、隔离刀闸全部处于合闸位置, 并可靠接地。

(三) 试验原理图。

利用并联谐振耐压设备对500k V六号变压器进行绕组连同套管的长时感应电压试验带局部放电测量, 六号变压器低压绕组单相励磁, 另一相接地, 高压绕组中性点接地, 逐相进行, 试验频率控制在100~150Hz以内。其中A相试验原理图接线如图2所示:

(四) 加压程序。

加压程序如图3所示。

整个局放试验分为Ⅰ、Ⅱ、Ⅲ、Ⅳ、Ⅴ5个时间段进行, 预加压时Ⅰ段时间为5min, Ⅱ段时间为5min, Ⅲ段试验时间40~60秒 (根据试验电压频率确定加压时间) , Ⅳ段局部放电测试时间为60min, Ⅴ段结束前稳定时间为5min。

由于局放试验时试验电源输出频率较高 (>100Hz) , 这时变压器表现为容性负载, 变频电源电源容量将大打折扣, 因此需进行补偿。试验中我们用两台2.8H/35k V-20A电抗器进行补偿, 最高试验电压时每台电抗器能补偿电流至少为11A容性电流。

(五) 试验判据。

依据GB50150-2006《电力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1094.3-2003《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实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绕组连同套管的感应耐压试验及局部放电试验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试验电压不产生突然下降;

2、在U2的长时试验期间, 局部放电量的连续水平不大于5 0 0 p C;

3、在U2下, 局部放电不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 偶然出现的较高幅值脉冲可以不计入;

4、在1.1Um/√3下, 视在电荷量的连续水平不大于100p C。

(六) 试验结论。

某电站的500k V六号变压器现场绕组连同套管的长时感应电压试验带局部放电测量, 未发生贯穿性放电、外绝缘闪络和局部放电超标等现象, 本次试验通过。

三、总结

大多数变压器高压侧出线均是通过套管与引流线连接。当变压器高压侧通过油气套管与GIS连接时, 视在放电量的校准和局部放电试验要断开变压器与GIS的连接, 试验时GIS气室须充入SF6气体, 并做好GIS与变压器连接回路各设备的接地措施。

摘要:本文通过某电站500kV六号主变局部放电试验, 描述了当主变高压侧通过油气套管直接与GIS相连时的试验方法。

关键词:变压器,局部放电,高压试验

参考文献

[1] GB1094.3-2003《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实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2] DL/T417-2006《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

中国变压器产业研究范文第5篇

随着电力变压器设计和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力变压器正在向节能低噪、高可靠性、环保、大容量、多功能、多领域的方向发展, 并为应对复杂的工作环境, 增加了抗震、防漏油、多用途防护等功能[6]。油浸式配电变压器成本低、效率高、节能潜力大, 是电力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连接用户与配电网的桥梁, 研究其电磁优化设计方法, 开发相应的优化设计程序, 对配电网意义重大。

2. 跳蛙算法模型简介

对于电力变压器而言, 主要的优化目标有:变压器制造成本最小化、变压器总拥有成本最小化、变压器运行成本最小化、变压器运行损耗最小化、变压器视在功率最大化。其中最常用的是:变压器制造成本最小化, 即材料成本与劳动成本总和最小化。此优化目标主要用于为工业用户和商业用户设计变压器, 原因是此类用户在购买时不会评估变压器的运行损耗。此目标函数在使用中应注意:变压器制造材料 (铜、铝、钢等) 的价格在实际生产中会有一定的波动。

蛙跳算法 (Shuffled Leap-Frog Algorithm, 简称SLFA) , 提出者Eusuff和Lansey, 提出时间2003年。蛙跳算法是一种全新的仿生智能算法, 结合了Memetic算法和微粒群算法的优点, 具有收敛速度快、模型简单等优点, 可以有效解决组合优化问题。

蛙跳算法模拟了青蛙种群觅食过程中的信息共享和交流, 在一片湿地中离散分布着一定数量的石头, 一个种群中的青蛙通过在石头间跳动来寻找食物。其中, 湿地代表解空间, 每个青蛙的思想代表一个解。整个种群被分为若干个子群, 不同青蛙的思想 (解) 相互影响, 子群因此得到进化。当所有子群进化到一个阶段时, 算法执行全局信息交换, 在不同子群间进行信息交流。由此循环往复, 解决优化设计问题。跳跃式信息交换使算法避免过早陷入局部最优解, 有助于引导搜索过程向全局最优解的方向搜索。

3. 基于蛙跳算法的变压器局部搜索

蛙跳算法执行的过程中, 首先在解空间中生成一组可行解, 作为种群。根据适应度 (目标函数值) 将所有解进行排序, 根据排序结果将所有解分组, 每组分别执行局部搜索 (此搜索过程可参考Memetic算法) 。在局部搜索执行到预定次数时, 将所有分组合并, 重新排序分组, 即执行“跳跃”。由此循环往复, 直到满足预定的收敛条件或达到最大进化次数。

在对所有可行解 (青蛙) 进行排序分组以后, 先找到每组中的最优解和最差解 (即对应目标函数值最小和最大的解) , 分别用Pb和Pw表示, 再根据排序结果找出所有解中的最优解用Pg表示。求得最优解和最差解的距离, 记为Dmax, 然后将最差解移动一段距离, 此距离的取值范围是 (-Dmax, Dmax) , 表达式 (1) 、 (2) 如下:

重复上述过程, 在每组中分别重复更新最差解, 直到达到预先设定的最大进化次数。参数in控制内循环, 保证每一组达到预先设计的搜索次数;参数im控制外循环, 保证每个分组都进行局部搜索。

根据前文对变压器优化设计变量分布和取值情况的讨论, 对变压器计算过程中最重要的三组优化设计变量 (铁心、高低压导线) 分别利用蛙跳算法搜寻最优解, 组合不同分组的变量取值计算目标函数值。

首先根据公式找到最优解所在位置的大概区间, 确定搜索的解空间, 在此空间内寻找最优解。先随机选择两个可能的变量取值, 计算目标函数的值, 根据解的好坏, 确定局部搜索的距离D, 再根据式 (1) 、 (2) 进行分组搜索, 在解空间内寻找较好的解替代之前较差的解。由于变量取值的离散性, 需要对随机数进行处理, 保证其值在局部搜索范围内且不能取到所给离散值以外的数值。在搜索过程中还要注意, 搜索范围不能超出存放数据的数表范围, 以免引起程序异常。

在执行“跳跃”过程时, 需要对某一组取值固定时的可行解个数进行统计。对于可行解过少的情况, 应对此固定值的取值进行抑制 (不能完全剔除此值, 以免陷入局部最优解) , 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本文设计的变压器优化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摘要: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气设备, 对电网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油浸式变压器为例, 研究变压器优化设计方法, 在此基础上利用蛙跳算法 (Shuffled Leap-Frog Algorithm, 简称SLFA) 对变压器进行优化设计, 选取适当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利用蛙跳算法搜索最佳设计方案。

关键词:蛙跳算法 (SLFA) ,变压器,优化研究,方案设计

参考文献

[1] Yi-Gang Wang, Yun Yi, Bin Chen, Hai-Lin Chen, Kang Luo, Run Xiong, Marta Cavagnaro.One-Step Leapfrog LOD-BOR-FDTD Algorithm with CPML Implement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16, 2016:.

中国变压器产业研究范文第6篇

1 噪音源分析

经我乙酯车间的初步分析, 装置内的噪音源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是装置均压时产生的高速气流对弯管直接冲撞产生的管道振动和噪音;另一方面是界区内动力设备和程控阀运行产生的机械噪音。装置内噪音具有声源分布广, 高、低频声源共存等特点。

2 消除噪音方法的选择

2.1 消除或消弱噪声源

2.1.1 从工艺上消除或消弱噪音源:

我车间经多次的协商和与设计方交流, 在现有的工况条件限制下, 无法从改造工艺上消除或消弱噪音源。

2.1.2 通过对产生噪音源的管道和设备采取表面包裹的方式消除噪音:

根据我车间实际情况, 噪音源分布全界区, 采取该措施所需费用庞大, 而且采用表面处理后对以后的检修、维护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2 消弱噪音的传播途径

2.2.1 对全界区设置隔音罩是最有效隔音的方法, 但是考虑到装置的安全通风、经济等方面因素我车间不适合采用。

2.2.2在噪声源和办公区域间设置隔音屏障, 经过公司全面的考虑在装置北侧和西侧安装隔声屏障是最经济有效地治理方法。使用隔声屏障减弱接收者所在的一定区域内的噪声影响。我们通过对安全性、隔音效果、实用性、经济可行性等角度考虑最终决定选择在变压吸附装置的北侧和西侧设置隔音屏障。

3 技术要求

3.1 安全方面

3.1.1变压吸附装置内为高压可燃、有毒有害介质 (硫化氢、一氧化碳、氢气、二氧化碳等) , 安装屏障后必须保证装置内的通风换气, 防止人员中毒、可燃气富集。在屏障合理位置安装消声百叶和防爆强制通风的风机。

3.1.2 必须保证屏障的稳定性, 安装强度按8级以上大风的风压标准。

3.1.3 屏障内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照明。设计防爆照明设备。

3.1.4 吸音屏障的材料必须为阻燃材料。

3.1.5 消防安全。

确保消防设施, 消防通道可以方便正常使用。屏障确定位置为装置的西侧和北侧, 西侧根据现有的通道开设5扇隔音门, 北侧安装2扇逃生门。在消防栓处安装可向装置内的开口, 开口处采用隔音玻璃。

3.2 消音效果

设置屏障后, 要求吸隔声屏体外噪声降到80分贝以下, 1#楼, 2#楼外围有明显的下降。

3.3 屏障的使用寿命

3.3.1 屏障设置后15年内保证其效果为隔声屏体外噪声降到85分贝以下。

3.3.2 屏障整体结构无扭曲、破损、脱落、无腐蚀。

4 变压吸附噪音控制实施方案

4.1 屏障高度的确认

隔声屏障的插入损失由下列公式来计算:

式中:f声波频率, Hz

δ=A+B-d为声程差, m

c声速, m/s

在上述计算过程中, 设噪声源主要声波频率f=250Hz, 隔声屏高度为12.5m (实际高度在12.8m) , 在此计算声屏障对距离为4m, 降噪效果应为25d B上述计算值为理论值, 实际降噪效果会略有降低。

4.2 隔声屏障结构

屏体外部采用铝合金微孔吸隔声板 (对低频声波具有良好的吸音效果) , 内部选用吸音纤维 (主要吸收高频声波) , 屏体下部选用2米导流片, 这样既能保证有良好的通风效果, 又能保证有较好的隔音效果, 造价也会大大的降低。此板有一定的防水性, 抗腐蚀能力也较强, 但造价较普通的吸音材料高。屏障设置在变压吸附区域边侧, 屏障高度为12.5m, 屏障长度为100m。

不同高度屏障降噪效果预测

设计屏障隔声量大于25d B, 平均吸声系数大于0.7。

插入损失 (降噪效果) :

以1000Hz频率的声级做参考, 插入损失如下表:

上述表格中绕射声衰减是通过点声源绕射声衰减模型公式得出理论数据, 实际工程中, 声源具有一点的大小, 且屏障长度有限, 因此实际插入损失会比理论值低一些。

由于声屏障下部拟设置消声导流片, 因此, 要达到良好效果, 也需考虑消声导流片的消声量足够大。

5结语

上述技术方案, 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屏障主体结构采用的是金属隔声板 (吸声板) , 板体表面做镀锌处理, 板体吸声部分做微冲孔加工, 内部填充聚酯纤维吸音材料, 屏体局部设置消音百叶和强制通风风机。

摘要:噪音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 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会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从而使大脑皮层功能受到抑制, 出现头疼, 脑涨, 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变压吸附装置作为公司内最大的噪音源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本文主要采用消除或消弱噪音的传播途径方式来解决噪音的危害。

中国变压器产业研究范文

中国变压器产业研究范文第1篇一、中国电视产业的相关研究对于电视产业相关的研究, 我国是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进行初步研究的, 和国外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