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热爱、尊重和信任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热爱、尊重和信任(精选4篇)

热爱、尊重和信任 第1篇

读完此书, 我发现雷夫的第56号教室充满了尊重、信任, 变成了一个任由孩子们自由舒展的、健康成长的乐园。

这里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 他们相互尊重, 彼此理解。教师和孩子们一道解决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老师尊重孩子的感受, 尊重孩子的不同的知识基础, 尊重每个孩子的喜怒哀乐, 处处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用心去交流, 去启发、引导, 真诚地期待每一个孩子的进步。雷夫老师从不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在化学实验课上, 一个小女孩因为找不到灯芯而苦恼, 眼里含着泪水。为了不让她掉队, 雷夫老师决定停下来帮助她。由于灯芯太小, 所以雷夫将头靠得离酒精灯很近, 由于很专注, 连头发烧着了都没有发觉

其实这样的事可能很多老师也都能够做到, 我真正感动的不是这个故事也不是插图, 而是插图下面的那几个字:“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学, 甚至连头发着火了都没有注意到, 那么我前进的方向就是正确的!”

这里信任取代了恐惧。信任是师生更好合作、更好互动、共同进步的一个载体。在第56号教室里孩子们没有恐惧, 没有压力, 唯有信任与快乐, 给了孩子家的温暖。开学第一天, 雷夫就与孩子们玩游戏, 让孩子们从游戏中知道: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 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补救。把信任的种子深埋于每一个孩子的心中。作为一名教师, 平时面对的是各色各样有个性的孩子, 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 我们总想着让学生整齐无痕地统一步骤, 规范好自己的言行, 让孩子们能乖乖地听话。因而大多数情况下会严厉对学生, 让学生感觉“害怕”, 从而让学生有规矩的行为。对比雷夫老师, 他却“以信任取代恐惧”, 让孩子能真心实意地相信他, 即使孩子犯了错误, 他也是耐心地引导教育, 直到孩子明白为止。这确实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 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 讲求纪律、公平, 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从而在第56号教室里, 奇迹就出现了。雷夫老师做学生可靠的肩膀, 随时为孩子们挺起可靠的肩膀, 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为教师的雷夫, 没有对孩子们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么负责任, 而是让孩子们把信任放在老师的肩上。身教重于言教, 处处做着孩子们的榜样。在雷夫老师的影响下, 孩子们处处担当着自己的责任, 用行动践行着雷夫的教育理念。

这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见证着、感知着自己的发展。雷夫教师对学生的培养, 在开学的第一天就把六阶段教给学生,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在这每一个阶段中学生都能对照标准努力前行, 不知不觉地改变着自我, 在肯定中欣赏着自我的改变, 并期待着自我的进一步提升, 真正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雷夫的成功教育案例说明, 只要我们充分相信学生, 不断地指引前进的方向, 我们的孩子是能实现自我教育的。

这里的孩子有发展的未来。雷夫注重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形成对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他致力于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把阅读和世界联系起来, 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世界, 体验生活, 成长自我。他还在课间教本班和其他班的学生弹吉他;周六下午, 他要组织戏剧配音的学生乐队排练;暑期, 他带孩子们参加俄勒冈莎士比亚戏剧节, 让他们欣赏风格各样的戏剧;他每年都带领一群学生到全国20多所大学参观;他还带自己的学生去华盛顿和费城, 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历史。第56号教室的孩子们, 他们爱阅读, 陶冶在书香中成长;爱艺术, 浸润在艺术的氛围中;爱体育, 铸就着健康的体魄;懂经济, 享受着延迟的快乐这正象征着第56号教室永不窒息的循环:“工作、娱乐, 追求卓越”。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 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雷夫老师用他的激情与智慧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在第56号教室这间不大的空间里, 他和孩子们共同地创造性地学习、生活, 放飞了孩子们的理想, 给每个孩子一片自由驰骋的天空。孩子们在雷夫老师的引领下, 学习着、生活着, 感知着自己一天天的成长。

师生间要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 第2篇

师生间要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

第二个角度,我们认为呢,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这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不仅在课堂上,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建立起来的,如果学生对教师有这种尊重和信任,即便课程内容有一些枯燥,那么学生也会愿意自觉地去维护这个课堂。一次,有一位非常优秀的 高中 老师,他在课堂上正在讲一篇课文的时候,有一位男生举手发言,这位男生有一个特点,说话有点细声细气,同学们平时觉得他有点女孩子气,所以,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小李子”,说他的声音很像女人,很不好听,甚至有的孩子会模仿他的声。,以前在课堂发言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在这个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出怪相,做怪声的表现,这位 班主任 老师从来没有正面批评过这些孩子,忽略不计,那么,这次课堂上又出现了这种情况,老师觉得应该好好教育一下这些孩子了,但是呢,停一下教学,自己发一次脾气,未必能够真的让学生获得了一次教育,而自己的情绪,发脾气,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跟课文内容完全不相干。这时,老师突然看见窗外有一颗茂盛的大树,随着微风的吹起,很多的树叶划过教室的窗户,老师突然有了灵感,对那些出怪声的学生,老师狠狠的看着,然后说,世界上的树有千姿百态,世界上的树叶也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每一个树叶都有它的特点,每一片树叶都有它生存的权利,我爱每一片绿叶。一边说着他对树饱含深意的理解,对生命的感悟,一边用眼睛盯着那个出怪声的学生,这时候全班极其的肃静,大家都非常专注的看着老师的表情,同时回味着老师刚才说的话,课堂上非常的安静,老师说完这些话后停顿了几秒,接着拿起书继续讲课文,后面的课堂极其的安静。然后下课了,老师回到了办公室,这时候,有其他老师路过这个办公室,找到这位班主任,就问他,在课堂中跟同学唠过了些什么啊,下课后这些学生都好奇怪啊,大家都围着窗台,看着窗外的树,而且都在议论树叶,你在课堂上讲了什么内容啊,怎么学生都在议论树啊。所以,这位 班主任 老师会心的一笑,他没有回答,但是他知道,他的教育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所以呢,如果,老师能够适时的解决课堂中的一些问题,同时这些解决办法,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又有深刻的教育意蕴,这是能够理解的,能够起到这种教育的意义。一旦学生对老师理解了,能够尊重与信任,那么,下面师生的关系就更好相处了,课堂管理会更加有效果。这是第二个方面,老师应该去建立师生间的尊重与信任。

尊重和信任,德育教育的起点 第3篇

【关键词】尊重;信任;倾听;宽容;真诚

【中图分类号】G631

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有学生因为承受不了教师的一句批评,学生的一句玩笑,学习的压力,而离家出走,遮学。甚至跳楼自杀......这些血的事实给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要把德育教育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首要地位,作为班主任更是应该把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必须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而德育教育过程中更让我们沉思的是我们是否做到了尊重和信任学生呢。

一、要把学生放在首位,只有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

学生由于缺乏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经验,又因为理性思维的不成熟,容易引起冲动,因此,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来思考一下问题。学生出现错误,班主任不要早下结论,武断处理,要允许学生说明原委,允许学生思考,允许学生改错。

如果你把尊重学生放在第一位,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尊,班级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高二第一学期班里发生的一件事使我在这方面的认识更加深刻。

一次英语课上,班里的×××同学和老师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致使英语老师非常愤怒,影响了班级的正常教学秩序。

我知道此事后,心头的怒火直往上冲,决心要狠狠惩治一下。因为,在这之前,我已经在班会课上反复强调要尊重老师,服从老师。现在居然又出现这种事情,我怎么不恼火呢?但想一想,还是不忙发火,暂时压一压心中的火气,缓和一下心情,整理一下脸容。

于是我把×××喊到一个僻静之处,语气十分平和地问了一句:“×××啊!英语课上是怎么回事?”此话一出,在英语老师面前表现得异常“勇敢、坚强”的他,却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隔了好一段时间,他才止住眼泪,把整改的原委告诉了我:英语课开始时,班里有些讲话声,老师很生气,加上黑板上的一个几何图形没有画清楚,引起了学生的争论,班里的嘈杂声更大了。

×××大声地询问图形的画法时,被老师误以为是讲闲话,因此,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并被赶出了教室,结果双方发生了冲突。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每一个细节,将尊重渗透到每个地方,让孩子们感知你的信任,享受你的信任。

一天下午第一节课,我发现了办公室桌上摆着一封信:老师,请你开开恩,让我们收养那几只猫吧!它们叫声很凄惨,它们太可怜了!正在我问清原因时,却发现班里已经多了几只猫,我有些恼火,但转念一想:他们喜欢小动物、有同情心是没有错的,我不能伤害他们。最后我们商议决定,将这几只猫送给看山的老人养或到集市上卖,给他们找一个舒适的家。在这件事上我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学生,而是理解了他们的童心、爱心,尊重了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了他们热爱自然、善待生命的人性。班主任只有真正尊重个体生命,其生命之花才能绽放。

二、用真诚唤起信任的沟通艺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

教师和学生沟通时,必须要是真诚并信任。只有让学生感觉到绝对的信任,才能唤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实现师生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沟通是实现教育目标,满足教育要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

记得上届我班有个叫张华(化名)的学生,他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调皮捣蛋,与同学打架时有发生。有一次,星期一刚开了班会,特别强调了班级纪律。第二天,第一节刚下课,一位学生哭着就上办公室找我:“我不让他抄我的作业,他把我的作业本撕坏了。”我便安慰这个学生,别哭,慢慢说。这个学生又说出了张华的一些劣迹。张华是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闭只眼算了吧。第三节课间,卫生委员又找到我,张华和他打架了。我非常生气,本想大发一通,等冷静下来想,换一种方式和他沟通试试。放学后,其他老师都回家了,我把张华“请”到了办公室,刚进门时,他理直气壮,满不在乎的样子,我强压住怒气,还是心平气和的对他说:“你不要这样,请坐。”他先是愣了一下,慢慢地坐了下来,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放松了许多,我和他拉起了家常。聊起了他的爱好,他的朋友等等。我顺着他的话,准备一连串的问题使他的情绪更加放松了。那天,他正好穿了一身运动服,我们问:“体育项目你最喜欢什么?”他说:“我最爱打乒乓球。”以后有空,我和你比一比。话不说不明,灯不挑不亮。接着我把今天他的表现描述了一遍,他对今天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低下了头,他说:“老师我错了,第一节语文老师让教作业,作业我没做,害怕老师批评,我就想抄李利的,可他偏不让我抄,我不交作业你也别想交,就把他的作业本撕了。我上课扔垃圾,卫生委员看见了,要报告老师,我愤怒了,就动手打了他,现在想起我和同学打架是不对的。”我说:“人一生难免会犯错误,知错就改,就是好学生,明天向李利和卫生委员道个歉,行吗?”他连忙说:“好的,我一定向他们道歉!”时间不早了,你该回家,再晚了,你的爸妈会担心的,临出办公室,他向我深深的鞠了一躬,“谢谢你,老师。”多么亲切的话语!这是学生的内心表露。通过这次谈话,感到学生最大的愿望是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老师打着灯笼寻找学生的优点,用高倍显微镜去观察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多和他们沟通,使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并不等于对学生的放任,对学生的问题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无要求、无检查、无赏无罚,顺其自然。这样只能使学生放纵、任性。久而久之,班主任也就不被学生放在眼里。当然,班主任的威信更不能专制来确立。那样只会造成学生对班主任表面顺从,背后抗拒,或者是消极对抗,甚至是直接对抗。

因此,班主任要想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把尊重和信任给学生,把尊重和信任作为德育教育的起点。

参考文献

[1]谢世腰,王力。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

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热爱学生 第4篇

作为一名教师, 职业是教书, 而教好书就是要育好人。要体现工作效果, 特别在面临的是普遍小学生都叹息学习负担过重、家长压力过大、教师要求过高的情况, 作为一名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 必然是一名教学效果卓著、工作成绩优秀的教师, 既要出成绩, 又要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 不让他们产生任何心理负担, 就要靠教师自己平时怎样去耕芸、怎样去设计, 也就是怎样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管好学生。当然, 管好学生并不是你老师去管得多, 效果就好, 关键是要让学生能不能服你管。“管”有管的方法, “严”有严的艺术。不是说动不动就板着面孔, 严厉地“吼一通”, 或者动不动就挥动教鞭拍几下。古人说“严师出高徒”, 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我还是要说“严”有严的艺术, “严”有严的准则。严谨治学, 但严中必须渗透爱, 必须尊重、理解、热爱学生。凡是教学成果优秀的教育者, 都懂得在严的时刻必须“严之有理”、“严中有情”。特别是对小学生, 他们天真单纯, 理解能力较弱, 如果你“严”的尺度偏重、要求偏高, 你在教学中动不动就说:“你这孩子真笨, 笨的像……”“我教的学生中没见过你这样差的学生, 真丢人!你家长是怎样教养的?”你作为一名教师, 当着全班同学的面, 对他这样抱怨, 你想过没, 对他的自尊心、自信心伤害会有多大, 他不可能是认为你在教育他, 他更认为你在瞧不起他, 便有可能从此对学习更产生畏惧心理, 从而产生厌烦行为而不再学习, 而对老师也会产生抵触情绪。这样一来, 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下降。

再有, 如果你班有个学习较好的学生, 他居住在偏远山区, 又是留守儿童, 和爷爷奶奶居住。如果他偶尔来迟了你就发他火:“你怎么了, 睡死了吗, 来这么迟, 没爸妈在家的孩子真难管。”当学生听到老师这样的羞辱, 他心里是何等的伤心。他所处的条件就够伤心了, 你还要伤口上撒盐, 也许他就此意志消沉、学习下降。同时, 他还会对你这样的老师尊重、理解、热爱吗?

热爱、尊重和信任

热爱、尊重和信任(精选4篇)热爱、尊重和信任 第1篇读完此书, 我发现雷夫的第56号教室充满了尊重、信任, 变成了一个任由孩子们自由舒展...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