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大小多少)观课报告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大小多少)观课报告(精选8篇)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大小多少)观课报告 第1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大小多少》观课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如何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引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教者从这一点出发设计教学。
由于教材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教学理念,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先让学生看图说、看图找本课生字,使所认的字得到巩固;接着充分挖掘教材,根据教材插图中的事物与所学内容紧密融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图说话,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儿童的心理,创设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游戏活动”和“闯关活动”,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步步落实。第二,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有机融合。第三,教学中,既重视独立学习又恰当地布置合作学习,还注意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第四,老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不时地鼓励他们获得胜利。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大小多少)观课报告 第2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如何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引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这是本节课设计思路的出发点。因此,我特别设计了“发现反义词--找反义词--认反义词--写反义词”的过程开展教学。让生字多次跟学生见面,使所认的字得到巩固。
课前准备
1.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熟读韵文。(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用时:2分钟)
1.教师准备两只不一样的铅笔,让学生比比看有什么不同。
2.问学生“长-短、粗-细”都是什么词,导出--反义词。 1.学生认真观察,进行汇报。
生1:一支铅笔又细又长。
生2:另一支铅笔又粗又短。
2.学生汇报:它们都是“反义词”。
1.第一支铅笔又( )又( ),第二支铅笔又( )又( )。
2.我知道“长--短、粗--细”是两组( )。
二、抓住特点,集中识字(用时:20分钟) (一)找反义词。
1.(出示课件)创设给生字宝宝排队的情景(出示“多、少、大、小”),指名学生认读。
2.让学生到前面从生字中找出反义词,在黑板上摆一摆。
(二)认反义词。
1.(出示“大-小”)指导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2.指导学生用“大”“小”说一句话。
(三)自主学习“多、少”。
1.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两个字是用什么识字方法记住的。
(2)学生汇报。(相机出示课件)
2.用“多、少”说一句话。
(一)1.学生认读生字:多、少、大、小。
2.学生到黑板前找出反义词。
(二)1.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生1: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大”的,“人”加“一”就读“大”。
生2:我是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小”的,“竖钩、撇、点”就是“小”。
2.学生用“大、小”说一句话。
生1:西瓜大,苹果小。
生2:爸爸的手大,我的手小。
(三)
1.同桌互相交流,说出每个字的识记方法,并完成活动卡。
学生根据填写的内容汇报识字方法。
2.学生用反义词说一句话。
预设:他文具盒里的铅笔多,我文具盒里的铅笔少。 3.给汉字注音。
少( )
多( )
4.填反义词。
大--( )
多--( )
5.用“大”“小”说一句话。
( )大,( )小。
6.我会填。
我是这样记住“多”字的:__________;
我是这样记住“少”字的:__________;
7.我能用“多、少”说一句话。
______多,______少。
三、学习小韵文,认识生字(用时:5分钟)
1.(出示田园图)提问导入:同学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谁和谁是好朋友?
2.(1)教师引导学生质疑:黄牛和猫比,谁大谁小?引入小韵文。
(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
(3)认读生字,学习新偏旁“犭”“鸟”。
3.指导学生读韵文。
4.提问:黄牛和小鸟比,谁大谁小?苹果与枣比,谁大谁小?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小韵文。 1.生根据课件回答:黄牛和猫;鸭子和小鸟;苹果和枣;杏子和桃。
2.(1)学生读韵文,质疑并答疑。
(2)学生认真听老师范读。注意听“只”“少”是翘舌音,“枣”是平舌音。
(3)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记住新偏旁“犭”“鸟”。
3.生读课文。
(1)自由朗读。
(2)同桌互读。
4.指名学生回答:黄牛大,鸟小;苹果大,枣小。
5.全班齐读小韵文。 8.黄牛和小鸟比,( )大,( )小。
苹果和枣比,( )大( )小。
9.师生互换对儿歌。
一个大,
一个小,________。
一边多,
一边少,________。
一个大,
一个小,________。
一边多,
一边少,________。
四、观察临摹,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一)指导书写“竖折折钩”和“鸟”。
1.引导学生认识笔画“竖折折钩”。
2.教师讲解“竖折折钩”,并在田字格内示范写法。
3.指导学生练写“鸟”。
4.引导学生集体评价书写情况。
5.组织学生再次练写,要求做到比刚才写得更标准。
(二)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少、小、牛、果。
1.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少”字。
(1)课件出示“少”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笔起笔、收笔的位置。
(2)教师范写“少”字,边范写边讲解书写要领。
(3)指导学生书写“少”字。
(4)集体评价书写情况。
(5)组织学生二次书写“少”字,要求写规范,评一评谁的进步大。
2.指导学生书写“小”字。
(1)复习笔画“竖钩”“点”。(方法同上)
(2)教师范写“小”。
(3)指导“小”的笔顺。
(4)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小”,教师巡视。
3.引导学生独立书写“牛”“果”。
4.指导评价。
(一)
1.观察“竖折折钩”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根据观察情况,体会书写要领。
3.学生在田字格内试着练习写“鸟”。
4.集体观察书写较好的范例,找到优点,互相学习。
5.观察自己书写完的与老师范写的对照,找出不足,改正过来后,再练习书写。
(二)1.学生根据观察情况,体会“少”的书写要领。
(1)认真观察课件“少”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每笔起笔、收笔的位置。
(2)观察教师运笔的方法。
(3)学生在田字格内试着练习写“少”。
(4)集体观察书写较好的范例,找到优点,互相学习。
(5)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再次书写“少”字。
2.(1)指名说“小”字的笔顺,学生明确“小”的笔顺。
(2)学生认真观察教师范写“小”字每一笔起笔、收笔的位置,并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每笔占格情况。
(3)书写“小”字。
(4)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先描红一个,然后独立书写一个,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独立书写“牛”“果”。
4.学生观察书写较好的范例,结合范例说说自己的书写哪里写得不好,应该怎样改。 10.我会一笔一笔地写字。
鸟: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能在田字格中写字。
鸟 小 少
五、巩固识字,强化认识(用时:3分钟)
1.实物投影展示反义词,并以“摘星星”的游戏形式,观察有哪些反义词,然后读一读。(组织学生完成游戏。认识一个字就把写有这个生字的星星摘下来。)
2.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呢?说一说吧! 1.学生根据游戏规则,完成游戏,进行摘星星识字游戏。
2.学生汇报反义词。 12.我能摘星星。
一( )猫
一( )鸟
一( )鸭子
一( )苹果
一( )牛
附:大小多少课外拓展资料阅读
◆由反义词组成的词语
动静 反正 日夜 大小
左右 开关 安危 生死
◆量词歌
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鲤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支笔,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jià)飞机,十辆(liànɡ)车,
用错量词出笑话。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大小多少)观课报告 第3篇
《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 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 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 可它们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 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 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之中, 非常符合儿童的特点。
刘老师教学的是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非常明确:一是认识7个生字, 会写“雪”这个生字;二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节课下来, 学生学得扎扎实实, 课文读得有声有色。我认为本课可以用“细、实、活”这三个字概括。
一、细
本节课最大的特点是刘老师板书美观, 对学生的写字指导“细致”。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 各方面特别需要老师耐心细致地指导, 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范读”是指导学生读好课文最实用的办法, “范写”是低年级学生写好字的关键。在写字教学中, 刘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先让学生发现生字在结构上的特点, 并说说写的时候注意什么? 当学生发现“雨”和“雨字头”的区别后, 刘老师用红笔标出, 在范写“雪”字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书写, 注重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使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中懂得如何把字写得规范、美观, 在练习中真正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二、实
本节课主要分为“识字”、“写字”、“精读第一自然段”这三个环节, 每个环节刘老师都扎实有效地进行。
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 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 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和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刘老师教学生采用“加一加”、“换一换”、“猜一猜”等方法把复杂的生字简单化, 从而牢牢地留在记忆里。比如说“姑、娘、蚜”用加一加的办法;学习“斑”, 教师结合练习, 让学生清楚分辨“班”和“斑”;学习“盼”, 让学生用“盼望”说一句话, 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理解“盼望”是在遥看, 苦等, 所以用目字旁;理解“啄”结合图片, 让学生观察啄木鸟的图片, 更形象地识记“啄”字, “啄木鸟”的嘴最有特点——又尖又长, 所以用口字旁, “啄”右边部分像树干, “点”就像虫子, 啄木鸟正在用又尖又长的嘴巴捉树干上的虫子。学生借助图画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形象地识记“啄”这个字。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培养语感最直接的途径是让学生有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 与他们进行跨时空的心灵碰撞、情感交流, 在角色换位中,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要实现这一目标, 就必须注重让学生阅读文本, 深入文本。
在教学重点语句“棉花姑娘生病了, 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时, 刘老师抓住“可恶”和“盼望”这两个重点词采用角色体验的方法朗读。先通过请学生看图, 体会蚜虫的可恶。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蚜虫很恶心;有的学生说:我讨厌蚜虫;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蚜虫很可怕……学生观察图片后对蚜虫的厌恶之情油然而生, 再读课文中的句子时就能把蚜虫的“可恶”读得到位。接着, 刘老师提问:“棉花姑娘, 这么多可恶的蚜虫在你身上爬来爬去, 你想说些什么吗? ”引导学生说出棉花姑娘盼望能有医生治病的急切心情。通过谈感受读, 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活
叶圣陶先生指出:“老师之为教, 不在于全盘授予, 而在相机诱导, 必令学生运其才智, 勤苦练习, 领悟之源广开, 纯熟之功课弥深, 乃为善教者也。”本课刘老师采用情境法、朗读法等打造了师生间和谐、平等、活泼的语文课堂。
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情境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 运用得好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不但可以激发兴趣, 而且可以活跃思维。课堂开始, 刘老师借助课件导入新课, 课件中棉花姑娘的可爱形象一下子吸引学生。结合课件, 在老师有声有色的朗读中, 孩子们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当课件最后出现又白又胖的棉花姑娘的图片时, 我看到孩子们脸上都露出会心的微笑, 可以看出孩子们已经进入这篇课文的情境, 导入新课自然水到渠成。
2.走进文本, 自主阅读。
“语文课程应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创造条件, 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度, 拥有自主活动的机会, 通过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 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本篇课文篇幅较长, 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让学生读好课文呢? 课文二、三、四这三个自然段, 段落相仿, 而且都是对话, 是训练角色朗读的好范例。刘老师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小节, 用心读读, 读懂了什么, 告诉同桌。学生读后, 有的说:“我学懂了燕子是吃空中飞的害虫, 他不是不愿意, 是不能帮棉花姑娘治病。”有的说:“我学懂了青蛙只会田里的害虫, 棉花姑娘身上的虫他也捉不了。”有的说:“我知道啄木鸟是怎么吃树干里的害虫的。”……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个小节学习, 既可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充分朗读, 充分感悟, 又可以节省时间, 避免机械重复地低效率地学习。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大小多少)观课报告 第4篇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一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一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7《大小多少》
难点名称
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一节课里有12个生字要掌握,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数量是大的,其中还有翘舌音,后鼻韵音的发音难点的生字要读准字音,这是难点。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一年级的孩子,认字量少,面对每课都出现的十几个生字容易混淆和遗忘,在词汇量少的基础上,生字发音对一年级的孩子也有难度。
难点教学方法
通过词语识字,文中识字,课外拼音读物识字,生活中识字。逐渐扩大识字量,养成良好的识字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激趣导入
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走入一户农家小院,去玩一玩!
板课题:大小多少
师:认真看老师写课题,请齐读课题一遍。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学习词语
1、师: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中的图,你认为这个农户小院怎么样?生:……
师:说说小院里都有什么?生:……
师评:同学们观察得好,说得更好!
2、师:现在,老师手里有一些词条,都和农家小院有关系呢!你们能认得吗?生举手回答......师评:嗯!这么勇敢啊!这是自信的表现。
师抽词条,请生认读。
师评:没有学,你们就认得,说说你们是怎么认识的?生:
……
师总结:识字学习其实就是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3、师:除了他们的好办法,借助拼音认字更是我们小朋友常用的一种方法。
你们也想像他们一样了不起吗?请打开课本,读读,记记吧!生:……
4、师展示大屏(书中脱拼音的词语)
师:站起来,看大屏,考考自己都会认了吗?认会啦!请坐!不会认的同学接着认!生:……
师评:老师在这里要夸夸你们,认得快的同学能等着慢的同学,慢的同学也能一直坚持到底!这也是一种相互关爱和尊重!老师真为你们小小年纪的这种做法而骄傲!
5、师:哪位小老师来带大家读?
生汇报,师生相互指导:后鼻音:杏:xing苹:ping
翘舌音:只:zhi
少:shao
师总结:课文中有我们熟悉的一种水果叫杏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词语中有“子”,读轻声,例:桌子、凳子、本子、儿子……(师生共同完成)
师:词语也是能读出感情来的!师范读!学生跟读,学生齐读!
6、师:生字离开了词,还能读准吗?(抽读字卡)学生齐读,双列
火车读,单列火车读。
三、学习童谣,积累词语。
1、师:院子里的动物和水果们都跑到韵文里来啦,它们在干什么呢?
读读课文,你就知道啦!
请打开书,自由读文,注意读书的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要求师生共同口述)
2、生汇报:它们干什么去啦?师相机板书:大——小多——少
3、师:大和小,多和少,它们是两组一一反义词!(等生一起说出)
师;聪明的你们还知道哪些反义词?生:……
师评:小朋友们,你们可真了不起啊!通过反义词可以一次记住一对字、词呢!这也是一种好的记字、积累词语的方法。
四、自主识字,教给方法
1、师展示大屏(韵文中的生字)看看这些生字,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2、同桌相互交流记字方法,师巡视。
3、指导回答,师生共同评价总结。
4、生汇报,师相机完成附板书。
五、学习韵文
1、师:小朋友们的记字方法真是又多又好,课下咱们继续交流。现在,我们请四个小朋友一人一节来读读韵文,谁先来?(汇报的同学给别的小朋友提倾听要求)
2、指名读,评价。
3、师:你们评价得这么好,相信读得更好。
4、学生再次汇报读。
5、师:老师也想和你们比一比呢!师读。
6、学生自由练读。
7、师:看同学们都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加入进来,咱们来对读吧!
师生对读。
8、同桌相互对读。
9、师:看!韵文脱了拼音上大屏啦,我们站起来自己读读吧!(生自由读,读完的自由坐下)
10、师:还想读吗?男女生对读。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六、趣味摘果
1、师:同学们,学习在课堂里,还在我们的生活中,下课后,与家人和小朋友还可以继续在游戏中学习认识生字!
2、师:我们就要告别这可爱的农家小院,让我们再次带着喜悦之情,读读这篇韵文吧!
3、全班齐读。
4、师: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真是出色,好客的小主人要让你们尽情地采摘知识之果呢!(带有本课生字的各色果子)希望你们带回家,与爸爸妈妈品尝,谁来?
5、学生上台摘果,读字,组词,学生跟读。
6、师:读对了!果子全拿走!哦,他满载收获回家喽!谁再来!
小结
七、发出倡议,自主学习
1、师:我们带着收获的喜悦就要离开农家小院,可是,学习并没有结束。生字宝贝就在我们的生活里,就等着喜欢交朋友的你去打招呼呢!
板书设计、识字7
大小多少
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大小多少)观课报告 第5篇
一、活动主题
数量词和反义词的运用。
二、活动背景
《大小多少》是一篇朗朗上口的韵文,诵读间会传达出一种暖暖的情感。一个大,一个小,一边多,一边少,是一种简单的比较,一种充满童趣的比较。在韵文的字里行间,可自然引发学生对反义词的积累。
三、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数量词和反义词说出生活中的物品,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鼓励学生用普通话表达。
2.在老师指导下积累含有反义词的成语、诗句、对子歌,试着在生活中运用。3.在游戏中能够用数量词说清物品名称,学习与人合作学习,锻炼与同伴交流的能力。
四、活动过程 1.读一读,背一背。【学生活动】
(1)收集有关含有反义词的成语、诗句、对子歌,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一读、背一背。成语类:
左右开弓、大材小用、七上八下、无中生有、口是心非。诗句类: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笠翁对韵》中的反义词可作参考。
(2)以小组为单位,两人或四人为小组进行分享、展示,互相评价。【教师活动】
教师活动前准备积累的材料,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诵读,引导学生学会互相评价交流。
2.说一说,编一编。【学生活动】
说一说生活中的数量词和反义词,思考后续编儿歌。举例:
一个大,一个小,一头大象一只兔。一边多,一边少,一堆萝卜一根葱。【教师活动】
(1)鼓励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量词和反义词,续编儿歌。
(2)引导学生把自己编的儿歌说给大家听,并评一评谁的儿歌编的好。3.游戏“你指我猜”。【学生活动】
(1)通过游戏,练习使用数量词说清物品。举例: 师:这是什么? 生:这是一枝铅笔。生:这是什么? 师:这是一块黑板。
(2)和小伙伴一起做这个游戏。【教师活动】
建议同学们课下继续做这个游戏,课间和同学到操场上说说校园里的设施,回到家里可以和爸爸妈妈做这个游戏,使用数量词说说家里、小区里能见到的东西。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大小多少)观课报告 第6篇
解放小学
史向洁
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12“、少、黄、牛”等12个生字,会写“小、鸟”两个字。
2、认识笔画竖折折钩。
3、认识两个偏旁:反犬旁“犭”,鸟字旁“鸟”,知道反犬旁的字与动物有关,鸟字边的字与飞鸟和家禽有关。
4、知道多和少,大和小是意思相反的词。了解量词“只”,学习正确使用量词“只”。
5.初步感受美丽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场景。
二、教学重点:认识12“、少、黄、牛”等12个生字,会写“小、鸟”两个字。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反义词对对碰,小朋友们,快让我们一起玩游戏吧,男生提问,女生回答。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篇小韵文,课题里也藏着两组反义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大小多少》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齐读课题。谁知道,这里面藏着那两组反义词,(大小多少),你真聪明。2.认识多少两个字
请同学们观察两组图,谁的体型大,谁的体型小?(牛的体型大,猫的体型小)。你真会观察。再来看这两幅图,谁的数量多,谁的数量少?
2.引学:杏子的数量多,桃子的数量少。您能用多组个词吗?(许多 多少)哪位小老师领着我们读一读。谁能用许多说句话。
你能用少组个词吗?(多少,少见)哪位小老师领我们来读读,谁能用多少说句话。
二、初读课文,(一)初读课文
1、同学们,你们知道的真多,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小韵文吧,先听老师读读一遍课文。
2、。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3.谁能给老师读一遍课文,你读的真流利
4.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读一遍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等他读完后给他纠正。4.再次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找出文中都有哪些事物。谁能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东西。(黄牛、猫、鸭子、鸟、苹果、枣、杏子、桃)
同学们找的真准啊,有一个小朋友说,其实啊这些东西,他家里都有,同学们,想去他家看看吗?看,他来了。这个小朋友说啊,他只想让聪明好学的人来家里做客,所以他给我们出了几道题想考考我们,看看我们是不是聪明好学的人,小朋友,请你们大声告诉他,你们是不是乐于学习的人,好,那咱们就一起去闯关吧,去他家里做客吧。
三、学习生字 1.热身题
这个小朋友说了,他设计的关卡都和下面这些生字有关,同学们,谁能先来做第一个闯关者,给我们读读这些生字,表表决心说我们一定会顺利通关。谁来读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真棒,开火车读读。现在老师把拼音去掉了,你还会读吗?
你们真棒,仔细观察这些生字,请你从中找出的动物,水果。谁找到了?动物有猫,鸭,牛
水果有苹果、杏子、桃
你找的真准,热身结束。闯关开始,老师说3.2.1我们一起说加油,给自己打打气好不好。3.2.1.加油。下面小朋友我们一起去闯关吧。
2.第一篇 动物篇
黄牛
猫
鸭
1.看,小朋友在这里给我们出示了3个古老的文字,图画文字,图画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中国最古老的造字方法,古人用图画的形式来描述他想表达的物体。这三个字就是我们刚刚找到的那三种动物。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2.学习牛
你猜,这是什么字。牛:你能用一个词来说一说你见过的牛吗。(黄牛
奶牛
水牛)请我们班男生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女生再来读一读。你们读的真棒,3.学习黄
看,老师给大家也带来了一只老黄牛,黄,表示颜色(出示黄色),生活中,还有什么事物是黄色的吗? 4.学习猫
你认识这个字吗?猫:左边是食肉兽,表示猫也是一种食肉动物,右边的苗表示猫的叫声像苗。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反犬旁的字(狼、狗、猪、猴),观察这几幅图片,你猜一猜,带有反犬旁的字都和什么有关。反犬旁的字与动物有关。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见过什么样子的猫。(花猫、白猫、黑猫,小猫)
我们认识了黄牛,认识了小猫,老师把他们放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全班读一下这一小节。男女合作读。同学们真棒 5.学习只
看课文中给的是一头黄牛,一只猫,像头,只这样表示人,物体或动作数量的词我们管它叫做动词。物体的体积较小,我们可以量词只,你还知道哪些事物可以用到量词只,(一只猫,一只鸟、一只鸡、一只猴)。
5.学习鸭
鸭:形声字,左边的甲表示字音,也可表示鸭子的叫声。右边的鸟表示鸭子属于鸟科动物,是他的偏旁,叫鸟字边,看老师出示的这几个带有鸟字边的字,他们都和什么有关(鸟字边的字与飞鸟家禽有关)
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鸭子? 6.学习边
看图,是左边的鸭子多,还是右边的鸭子多?(左边)
这里的边表示方位,除了左边,右边你还能说出几个带有边的方位词吗?(上边、下边、前边、后边)
看,小鸭子也游回到了我们课文中,你们还认识他吗。全班读一下这一小节。男女合作读。同学们真棒
8.游戏巩固。这三种动物都认识了吗,如果认识了,那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大屏出示动物名字)
闯关成功,你们真的是太棒了,老师对你们越来越有信心了,让我们再接再厉,再来闯一关吧。
第二篇 水果篇
苹果、杏、桃
这个小朋友为我们准备了三种水果
1.苹果:出示图片,看,这是什么水果?你吃过苹果吗,你能从形状,颜色,味道这三方面给我描述一下苹果吗?(苹果是圆圆的,红红的,吃起来甜甜的)2.杏:谁有好方法记住它。谁能大声的拼读一下,能给杏组个词吗?谁能领着我们读一读这两个词语。
3.桃:形声字,木表义,表示他是一种果树,右边的兆有预兆的意思,春天桃花的多少预兆着果实是否丰收,本义指果树。谁能用桃组个词。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词语,男生读一读,女生读一读,全班读一读。看,可口的水果放回到课文中了,让我们快来读一读吧。4.游戏巩固
三种水果你都认识了吗?如果认识了,请大声的喊出他的名字。漂亮的烟花送给你们,恭喜你们又闯过一关。
四、游戏巩固生字
1.看,漂亮的气球来了,如果你喜欢这些气球,请你大声读出气球上的生字。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看谁读的又快又准。
2.同学们,把生字放回到课文里,你还认识它们吗?请同学们齐读课文
五、学写生字 小
同学们,小字一共有几笔?仔细观察,每笔都应该在哪个位置上。第一笔竖勾在竖中线上,左右的两个点都应该压在横中线上,小朋友伸出你们的双手,和老师写一遍,好,在语文书上描一遍,描完后在写一遍
鸟,仔细观察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第一笔撇在哪个位置上,第三笔点压在竖中线上,一个新的笔画,竖折折钩,横向的折要在横中线的下方,拉长。最后一笔横也要拉长。
小朋友伸出你们的双手,和老师写一遍,好,在语文书上描一遍,描完后在写一遍
好,哪位小朋友愿意上前边来展示一下你的字。
六、总结 同学们真厉害,无论什么样的关卡都难不倒你们啊!你们闯关成功了,小朋友对你们的表现非常满意,他愿意让我们所有人都去他的家里做客,下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温馨的农家小院,看看,这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什么来欢迎我们吧。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时,我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以闯关的方式学习生字,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教学开始以游戏形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快速进入本课教学。通过字理识字,归类识字,让学生从生字起源,从生活中学习生字,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同时及时进行适量的游戏巩固识字。
人教版一年级比大小教案 第7篇
1、知识目标:能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大小。
2、能力目标: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合作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
一、游戏导入
1.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字啊?(出示1--5数字卡片)。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同桌互相找找说说对方身上有哪些东西的个数可用1-5来表示的。比一比谁最棒,找得又快又多!
2.同桌互找互说。一人说另一人听。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3.请愿意向全班同学汇报的同桌来说说。
(1个鼻子,2只眼睛,2只耳朵,2只手,2只脚,1条辫子,3个兜,衣服上有4朵花,4个字,5个手指头......)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我一开始就创设让学生去同桌身上找能用1-5来表示的东西的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学生个个兴趣高涨地去找去发现,并快乐地体验到原来自己身上也藏着这么多的数学知识。这样教师自然而然地把学习材料的选择权还给了学生,把发现问题的机会留给了学生。同时拉近了学生与数学间的距离,从而使学生轻松地进入课堂,为课堂教学建立良好的开端。]
二、探究新知
1.师:找了之后,你有什么发现吗?或有什么话要说吗?
生1:我们每个人的眼睛,耳朵这些东西是一样多的。师追问:都有几只?生:2只。生2:我们每个人也都有2只手和2只脚。生3:手指头,脚指头也一样多。
师:对了。象眼睛和耳朵同样多时,我们就说2只耳朵和2只眼睛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根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2=2。
知识迁移:师:根据刚才的发现,你还能说出其他象这样的算式吗?
生1:我有2只手和2只脚。可以写成2=2。
生2:伸出一只手说:我的5个手指头和他的(指其同桌)一样多。可以写成5=5。2.师:刚才小朋友很棒,找出了每个人身上一样多的东西。再观察看看,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 学生思考后,由于前面的影响,有点思维定势。师提示:把每个人身上不同的东西比比看。生1:我的耳朵比嘴巴多。师:好的。能把数量也说出来吗?生1:耳朵2只比1张嘴巴多。生2:我有2只眼睛,只有1个鼻子。我的眼睛比鼻子多。师纠正:应该说你眼睛的数量比鼻子的数量多。
生3:我扎了1条辫子,她扎了2条。我的辫子比她的少。师:你先说少的,和他们不一样。生4:我的衣服上有3个扣子,他只有2个,我的扣子比他的多。
......师:3个扣子比2个扣子多,也就是3>2。板书:3>2。请学生跟读三大于二。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能用一个动作表示它的形状?
(有的把食指和拇指张开朝向左边表示,有的把两只手的腕部合拢手掌张开口子朝向左边,更有的用身体来表示,屁股朝向右边来表示)做过之后帮助学生形象地记忆符号的形状。师:谁还能说出其他这样的算式吗?
生:5个手指头比2条眉头多,可以写成5>2。
有一个比较调皮的学生起来说:我有2个鼻孔,只有1个鼻子,鼻孔的数量比鼻子多,可以写成2>1。众生都笑了。不过他的回答说明他观察的很仔细,我给予了极大的肯定。3:“<”的教法同上。
4:请学生观察2=2,3>2,3<5这3个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自己思考后解决不了的,可以小组讨论(教师辅助进行如:谁在前面,谁在后面?符号前面的数与后面的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学生回答后,师用顺口溜帮学生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号,小数在前用小于号,相同数间用等于号。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通过创造性地创设问题情境,无论是学习材料的提供,还是问题的发现,均是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完成的,体验的功能得到了很好的拓展,感悟到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验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和感悟数学知识内容规律的一个必然过程。在以“动”促活以“动”促思的动态生成过程中展示了数学的无穷魅力。本案例安排了多样化的活动,动口、动手、动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三、拓展应用
1:师:小白兔听说小朋友今天学习了一种新本领,要来考考小朋友,行吗?众学生都很高兴。
师说问题--就是教材17页的思考题。学生思考后基本上有2种解法。一是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连线)看出兔子多,萝卜少;一是用数数的方法数出兔子多,萝卜少。所以每只兔子吃一只萝卜是不够的。
2: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的第一题。师读题,生听清题意。(1)左右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2)左右两边各有几只猴子,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生独立填,师巡视,及时批改。
3.游戏:看谁找得快
(1)师拿出数字卡片3和5,问: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呢?请学生快速在学具盒里找出今天学的符号,举起来。看谁找的最快!
(2)小组游戏:请小组长出示1-5中的两个数,其他同学找符号。并互评谁找得又快又对!(3)睁大眼睛在教室里找找还可以比比哪些东西的数量?并说出算式。指名说。小组内说。[力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白兔解决问题,在教室中找东西进行比较,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更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
生1:我认识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这些数学朋友。生2:我会用大于号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了。生3:这节课我学的很开心。
[课后反思] 这一节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知识的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教学较为成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与生动、丰富的儿童生活紧密联系才便于为儿童所理解,并借以取得学习数学所必需的感受和生活经验;但是,生活感受、生活经验还不是数学,还必须经过一番“数学化”的工作。而这一过程就需要教师辅助完成。本堂课一开始,我就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先请学生找找同桌身上能用数字1-5表示的东西,从中发现问题,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所见,所想,从而顺利地引出新课,并完成新知识的学习过程。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旁,激发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浓厚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而且一年级的小朋友比较好动。在教学中,我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请学生找一找同桌身上能用1-5表示的东西;用动作表示>,<的形状;根据数字找符号;在教室里找可比的东西进行比较,再抽象出数字说出算式。使学生在口说、手动、耳听、眼看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3.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大小多少)观课报告 第8篇
精品教案
第二单元第2课时《比大小》
教学内容:
学习比较数的大小17页,练习三中的第3、6、7题。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1—4各数比较大小,初步认识“〉”“<”、“=”符号。
2、结合插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使学生获得对数感的经验,对以后统计的题目的理解做准备。
4、、对数的概念理解能够掌握初步的体验和理解的经验。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图片、绒板、大于、小于、等于号卡片等。学生准备1—4的数字卡片,大于、小于、等于号卡片等。教学重、难点:
了解比较大小的各种符号,学会运用各种符号。
教学设想: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物品的多和少引出数字的大小,再有符号辨别,为以后的简单统计打下基础。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教育,检查学生的准备工作。
二、探究新知:
教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5的各数的认数、写数、还有许多新知识,这节课我们我们继续学习新的知识,看谁听的认真,学得好。
1、出示主题图。
师: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
草地上有三只小猴子,它们从商店买来了许多水果。小朋友你们看它们吃的可香了,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它们吃的是什么水果吗?它们是怎样分的这些水果吗?
2、教师分别出示小猴子、梨、桃和香蕉图。
教师先出示三只小猴子图,提问:这是几只小猴子?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小猴子的下面写3。教师在小猴子的旁边再出示四个梨,并指着四个梨提问:这是几个梨?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在梨的下面写4。然后教师依次出示3个桃子、2个香蕉,分别写出3和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教案
设计意图:从图片中的物品数量比较多少引出数字并比较大小。
3、比较数的大小。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这三只小猴子是怎样分这些水果的吗?请你们帮助它们分一分好吗?(小组合作、动手分一分)x k b 1.c o m 师;在这些水果中哪种水果和小猴子的个数同样多?哪种水果比小猴子的个数少?哪种水果比小猴子的个数多?
(1)师:教师出示:比较3和3的多少。师:3和3比较谁多?(一样多)
师:3和3一样多我们就在3和3的中间写等于号。
师:板书:3=3。教师领读:3等于
3、中间的符号叫做等于号。(2)师:教师出示:比较3和2的多少。师:3和2比较谁多?谁少?(3多、2少)师:教师肯定3比2多。
师:3比2多,平时我们就说3大于2,3大于2怎样写又好看又清楚呢?在3和2的中间画一个符号,开口朝着3,教师边讲边板书:“3〉2”,并带领学生读两遍“3大于2”。
(3)教师出示:比较3和4的多少。
师:出示3和4。提问:3和4比谁多?谁少?(3少、4多)
师:也就是3比4少,那么我们就在3和4的中间也可以写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叫做小于号,尖的一边对着较小的3,边说边在3和4的中间写一个小于号“<”,指3<4这个式子表示3比4少,读作:“3小于4”。领读两边。
(4)动手操作:教师带领学生举起右手,张开食指和中指来表示大于号,顺口溜:“大口朝大数,尖尖对小数。”(加强反复练习)设计意图:充分感知数的概念,理解数字比较大小的方式。
4、小结:
比较数的大小或多少,都要记住:
1、当两个数字比较时,如果两个数字相同就在这两个数字中间写等于号。
2、当两个数字比较时,如果两个数字不相同时,数字大的在前面、数字小的在后面,就要在这两个数字中间写大于号。
3、当两个数字比较时,如果两个数字不相同时,数字小的在前面、数字大的在后面,就 2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教案
要在这两个数字中间写小于号。(注意:开口朝大数,尖头朝小数)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1题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独立写出数字。提问:海豚是多少?球是多少?(海豚是2只,球是3个)。3和2谁比谁多?应该在3和2的中间填上什么符号?出示:3〉2,应该怎样读?表示什么意思?
玉米有几只?棕熊几只?(棕熊是4只、玉米有5个)。4和5比谁少?应该在4和5的中间填上什么符号?出示:4<5,应该怎样读?表示什么意思?
2、第2题:教师说明题意,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完成的,集体订正。
3、练习三4题:小组合作,互相数一数每种小动物各是多少?小鸟是多少只?小鹿是多少只?小象是多少只?小熊比小鹿多还是少?应该填什么符号?小鹿和小象比谁多、谁少?应该填什么符号?学生都填完后指名读一读是怎样填的,集体订正。
四、板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
3=3 3〉2 3<4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大小多少)观课报告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