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自评互评作文解读
如何进行自评互评作文解读(精选2篇)
如何进行自评互评作文解读 第1篇
“坚持健康第一”是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新课程的评价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好地体现指导思想。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重视选拔和鉴定,关注对体能和运动技能进行评价,相对忽视学生的学习态度、意志品质和合作精神以及个体差异性,抹杀了学生评价的主体性。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个体的健康水平作出评价更显合理和科学。
学生自评和互评是教学评价的一个难点,也是体育教学评价中较难把握的环节。对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方法有很多,我们尝试性地采用了“六步评价法”。“六步评价法”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学生互评、师评等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更能体现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在评价之前,根据学期教学计划,把评价内容分类明示列表,每项具体明确。如学习进步幅度、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参与体育的热情、活动中同学相处如何等,同时说明要求和标准,如执行尺度、界定应该关注的范围,还要强调评价时的纪律和要求,针对个别学生混淆技术造成的犯规和主观故意的违规,教师应明确且反复强调说明。然后成立考评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民主性,让学生自行选举产生考评小组成员,人数一般控制在20%左右。
“六步评价法”的第一步,是把表格发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作出一个简要的对口评价,标准的自述自评,给自己一个等级,等级分为A、B、C、D四个级别。评自己也是让其他同学了解自己的过程,最了解学生的是学生本人,因此他最有发言权。自评对同学的互评也有一定的帮助,因为只有充分了解被评者,参评者才有发言权,真正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物。
第二步,学生互评。就是让全体同学对该同学进行评价,评出该同学的互评1等级。学生互评是帮助被评者正确“认识自我”的过程,让被评者在这面“镜子”面前“醒悟”,以使学生清醒地认识自我的长处和短处,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完善自我。
第三步,考评小组对被评者进行评价,评出互评2等级。互评1等级和互评2等级两个互评等级平均作为被评者的互评等级。这样做,是为了避兔学生在评价中出现的“随大流”现象,避免互评的不公正性。
第四步,教师综合各方面情况对被评者作一个评价。教师作为一个促进者,合理运用“权威”效应对学生提出肯定的意见,一方面相对客观地给出学生一个“运动处方”,使学生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在最后发表意见避免学生的附和权威心理,以使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五步,教师和考评小组以及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对评价差距大的同学是否修改该评定,充分发扬民主。以评价促发展,以激励为主,既是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学的过程。
第六步,让被评价的学生谈谈对给予自己评价的满意程度和感受,以及自己的闪光点、特长等,每个级别可选几个学生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评价改变不良习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在评价中教师应注意“随大流”现象,就是在互评或自评时因受团体或多数人的不同见解的压力所引起的行为观点变化的一种心理现象。还有“类群现象”,就是在青少年中形成的凝聚力极强的非正式群体,它对学生的个体有很大的影响力,不仅可以改变青少年的外在行为,而且还能改变他们内在态度和认知,造成只从感情出发,不顾客观情景,以及片面地夸大自己的中心地位,盲目自我膨胀,过分强调自我,打击、报复对自己提出意见的同学,造成偏激评价,不利于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和别人。
另外,在评价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和客观性原则,教师要扮好指导、引导的角色,对学生认识不清的地方要加以指导,在评价中要抛开个人感情因素,对自己做出的评价与多数同学评价差距较大的要说明理由,避免学生的类群现象,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发现被评者的优点,进行鼓励,切忌把评价课开成批斗会。要引导学生注意个体差异,要重过程、重态度、重进步,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如何进行自评互评作文解读 第2篇
关键词:学生自评作文;面批;自批;互批;反馈;讲评
一、教会学生自评作文的能力
1.面批作文,教给学生批改方法
面批是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第一步,也是落实因材施教的好方法。面批的内容除字、词、句外,重点应放在思路结构、方法技能上。面批时,教师应先让学生思考怎样改,改得恰当,教师予以肯定、表扬;不恰当,教师再提出针对性的修改意见,让学生再
修改。
2.教师先批,学生改后再批,让学生掌握批改方法
面批能使学生初步悟到修改作文的方法,但如何修改作文,在学生的头脑中还是比较混乱的。这时,教师就应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去把这种混乱试着捋顺一下。具体做法是:我选择一篇中等水平的作文,原文(包括标点符号)复印,在原文中将错别字、病句加上方框和横线,并写上正确的字和修改成通顺的句子,精彩的语句下边加上波浪线,旁边加上简略的评语,指明其表达艺术技巧及作用。其他增删都采用修改文章常用的符号,最末写上总评和分数,将这样一份评改样卷发给每个学生,为了便于学生操作,教师要明确具体评改要求与程序。我帮助学生确定修改的内容:
(1)不恰当的题目。
(2)错别字。
(3)用错了的标点符号。
(4)病句。
(5)删去多余的字词句段。
(6)添加必不可少的字词句,标点。
评包括眉批、总批;眉批要求三言两语,多从正确方面肯定,全篇不少于三处。总评百字左右(50-100字)。眉批的具体对象包括简明醒目而又修辞之美的题目、生动传神的语句、精彩的语段。总评要评文章对所给题目或材料的把握、主题(论点)的确立、材料(论据)的使用、结构的安排、详略的处理、表达技巧(论证方法)和语言修辞的运用、书写的态度和水平等,八项中至少写出五项,也以正面肯定为主,同时允许指出其不足。待学生按要求修改后把作文交上来,教师再二次修改,主要是检查修改情况,按等级评分。在评讲作文时,教师再出示好、中、差三类学生修改的作文,读一读,比一比,议一议,想一想,修改好的好在什么地方,差的差在什么地方,说一说应怎样进一步修改,再用学到的方法进行自改。在整个评讲过程中,学生手、脑、嘴并用,使其进一步掌握修改方法。
3.学生先自改,教师后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形成自改的能力
学生通过以上两步的训练,掌握了一定的批改方法,有了一些批改经验。教师这时应大胆地放开,让学生自己改,改后大声地读一读,听一听修改得恰当不恰当。学生自改的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改的情况,并及时做出评价,既要提出问题,更要肯定成绩,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经过学生精心修改后的文章,教师再批改时,就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抓住一点两点切中要害就行了,并对学生自改情况加以评价。
二、在学生基本学会自评的基础上,指导培养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1.学生依据教师的指导和要求试评同一文章,树立自信心。印发一篇学生作文,让学生试评试改,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明确哪些应该改动,哪些地方应下评语,总评中肯定与否定的主要意见。这样,学生就基本掌握了评改的程序与方法,自然就树立了自信心。同时也从中明确了自己评改的得失,以便今后扬长补短。
2.老师根据学生作文水平,确定相互评改的对象,每人评改三次以后再交换对象。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开阔眼界。
3.教师要及时反馈信息与矫正偏差。我每次抽查五分之一,加上培优补差,不超过20份。除对原文和评改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做一点批注外,一般只打出作文评改的分数。但在统一讲评时,要总结好共性较为成功的地方,并表扬部分修改能力较强、修改较得体全面的学生;对少数仍不上路的学生进行反复耐心的具体指导,以纠正他们在作文修改中的认识不足和定向偏差,提高他们的修改
能力。
通过以上各环节的具体操作,学生在作文的自评、互评互改
中,由初步感知到亲身尝试,由模仿他人到独立改评,由片面、简单的识别到着眼全局,进行深层的分析、判断和综合定论。这样,长此以往,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阅读赏鉴、认识评判,还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作文写后不加检查的坏习性,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
平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自评互评作文的能力,有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钟显林.论作文评价[J].吉安师专学报,1997(04).
如何进行自评互评作文解读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