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并购失败案例范文
中国海外并购失败案例范文第1篇
本文来源于:新浪财经 2014-01-14 08:16:29由中国并购公会、全球并购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13年“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揭晓。该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3年,所评出的“十大并购事件”和“十大并购人物”以及其展现的并购行业发展趋势,备受业界和海内外经济界所关注。2013中国十大并购事件(按事件时间排序)1. 中石油收购埃尼东非天然气区块权益2013年3月15日,中石油斥资约255亿人民币(42亿美元),收购了意大利石油集团埃尼运营的关键区块20%的权益,这标志着中石油进军东非的第一步,也是中国迄今为止对海外天然气田最大的一笔投资。2.阿里巴巴战略投资新浪微博2013年4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以约35.6亿人民币(5.86亿美元)战略投资新浪微博公司发行的优先股和普通股,占稀释摊薄后总股份的约18%,成为新浪微博第二大股东。此外,新浪授予阿里巴巴一项期权,允许阿里巴巴在未来按事先约定的定价方式,将其在新浪微博的全稀释摊薄后的股份比例提高至30%。3. 国家电网入股澳大利亚能源企业2013年5月17日,国家电网公司与新加坡电力公司(Singapore Power International)签署协议,国家电网决定出资约364.8亿人民币(60亿美元)收购新加坡电力公司子公司澳大利亚Jemena公司60%的股权和澳大利亚新能源澳洲网络19.1%的股份。12月20日,交易获得了澳大利亚财政部有条件的批准。4. 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5月29日,双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和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发布联合公告,双方达成协议,双汇国际以约432亿元人民币(71亿美元)收购史密斯菲尔德。该收购获得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审批许可。9月26日,双汇国际与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联合宣布收购完成。5. 清华紫光收购展讯2013年7月12日,展讯通信与清华紫光联合宣布,双方已达成合并协议,紫光将以现金方式收购展讯通信的全部流通股份,收购总价约108亿人民币(17.8亿美元)。此次收购完成后,展讯通信将变成清华紫光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其股票将在纳斯达克全球市场退市。6. 百度收购91无线2013年8月14日,百度与91无线正式签署收购协议,以约112.5亿人民币(18.5亿美元)收购网龙网络旗下91无线网络100%股权。10月1日,该笔交易顺利完成,91无线成为百度的全资附属公司。91无线是国内三大移动应用商店之一,月活跃用户约9000万。7. 中石化收购埃及项目2013年8月30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宣布支付约188亿人民币(31亿美元)现金,收购阿帕奇集团的埃及油气业务33%的权益,这是中石化规模第三大的收购交易。8. 越秀集团收购创兴银行股权2013年10月25日晚,创兴银行及其大股东廖创兴企业发布联合公告称,向创兴银行股东收购最多3.2625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75%。本次收购作价约116.44亿港元,是地方国企在香港的首个银行收购。越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是越秀企业集团全资公司。9.顺风光电收购无锡尚德2013年11月1日,顺风光电发布公告称,将以30亿元人民币的总代价,收购无锡尚德所有股权。11月12日,无锡尚德重整计划获债权人高票通过,顺风光电开始接盘无锡尚德。12月20日,顺风光电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主要股东郑建明已经以其唯一个人身份向无锡尚德管理人支付了转让代价余额25亿元。无锡尚德在2013年3月被无锡市中院裁定进入破产程序,随后无锡官方开始对无锡尚德实施破产重整工作。10.《中国并购行业行为准则》发布2013年11月29日,由中国并购公会编著的《中国并购行业行为准则》在香港正式发布。这是中国及大中华地区首个并购行业行为规则,《准则》共六章、十四条,分别对核心原则、第三方服务机构、并购风险管理原则与争议解决做出了自律性约定。附:2013中国十大并购人物(按姓氏笔画排序)1.万隆 双汇集团董事长2013年5月29日,双汇国际和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就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已发行全部股份达成协议,收购价格约432亿元人民币(71亿美元),交易触动的不仅是美中两国而是乃至全球肉制品市场格局的潜在变化。年过七旬的万隆在两年前带领双汇冲击千亿公司并面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双重考验后,此次收购不仅意味着双汇集团走出阴霾,还将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肉制品企业。2.王群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3年2月,金威啤酒公告以5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向华润雪花出售旗下7家啤酒酿造厂。作为华润系在啤酒领域资本整合成功模式的代表和执行者,王群带领华润雪花通过系列收购使公司总产销量连续六年领先国内其他啤酒企业,巩固了其作为全球领先啤酒品牌的地位。3.宁高宁 中粮集团公司董事长2013年3月,在与中储粮竞争中胜出的中粮集团正式重组华粮集团,重组将使中粮集团在国内粮食贸易上的布局更加合理。此外,中粮旗下的蒙牛乳业在2013年联姻达能、入主现代牧业、百亿(约98亿人民币)收购雅士利,完成在乳业上、下游“中粮式”的资本运作。而宁高宁,这位以金融资本整合产业资本的探索者,坚持用资本的力量换取巨大的市场空间,加速了中粮集团的产业布局和整合步伐。4. 刘振亚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2013年5月20日,经国务院决定,国家电网公司设立董事会,国家电网的灵魂人物、原总经理刘振亚出任董事长。而就在3天前的5月17日,国家电网与新加坡电力公司(Singapore Power International)签署协议,出资约364.8亿人民币(60亿美元)收购新加坡电力公司子公司澳大利亚Jemena公司60%股权和澳大利亚新能源澳洲网络19.1%的股份。此笔收购将进一步优化国家电网公司海外资产组合,持续提升公司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5. 李彦宏 百度董事长兼CEO随着中国市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加速到来,使得中国互联网市场格局悄然发生变化,也催生了互联网三大巨头带动的互联网投资并购热潮。2013年,李彦宏通过百度千金布局,收购91无线、百分之百、糯米网[微博]、PPS等完善了移动产业链的布局。而以约112.5亿人民币(18.5亿美元)收购91无线的交易则成为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最大的收购案。6. 吴文君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自2012年接任公司董事长以来,吴文君推动洛阳钼业迈出了赴澳收购的关键性步伐。2013年7月31日,洛阳钼业通全资子公司与力拓集团全资子公司North Mining Limited签署《资产出售及购买协议》,以约49.9亿人民币(8.2亿美元)收购后者拥有的北帕克斯地下铜金矿80%权益及相关资产。交易已获得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批准。这标志着洛阳钼业在国内有色金属行情未见明显好转背景下以另一种方式发展扩张,在打造国际化矿业集团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而重要的一步。7. 周吉平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董事长2013年3月,中石油集团以约255亿人民币(42亿美元)收购意大利石油集团埃尼运营的关键区块20%权益,是中国对海外天然气田最大的一笔投资;11月,中石油以约158亿人民币(26亿美元)收购西能源秘鲁公司的全部股份。预计2013年全年,中石油完成并购总金额将超过100亿美金。从集团总裁到继任集团和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周吉平,在中石油加快海外开拓的征程中保持中石油了既定战略的平稳实施和推进。8. 郑建明 博大资本董事局主席2013年11月,顺风光电公告以30亿元人民币收购无锡尚德所有股权。12月20日,顺风光电公告称公司主要股东郑建明已经以其唯一个人身份向无锡尚德管理人支付了转让代价余额25亿元。而纵观全年,郑建明除入主顺风光电外,还收购安徽赛维、入股江西赛维,打通了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光伏电站的整条产业链,俨然成为中国光伏产业新的整合者。9. 赵伟国 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总裁2013年6月到11月的半年间,紫光集团相继以约108亿人民币(17.8亿美元)和约55.3亿人民币(9.1亿美元)的价格分别邀约收购在美国上市的展讯通信和锐迪科,通过这两笔“海外高科技优质资产回归”的收购,紫光集团将一跃成为大陆芯片设计龙头,芯片产业的新一轮大整合即将来临。同时系列收购也表明自2009年赵伟国入主紫光集团后,紫光集团的民营化路程已近完成,发展进入了快车道。10.姜建清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3年4月2日,工商银行宣布认购台湾永丰商业银行20%股份,基础价格约38.75亿元人民币(约187亿元新台币),工商银行也成为首家通过参股方式投资台湾金融业的大陆银行。此笔交易也显示出继2012年收购东亚银行(美国)后,工商银行在姜建清的带领下,在综合化、国际化方面发展的顺利推进,经营转型格局正在进一步形成。(创业邦编辑) 相关阅读reading
一周国内风投、并购和IPO清单(12月16-22日)2013.12.23 一周国际风投、并购和IPO清单(12月16-22日)2013.12.23 韩国KTB进驻中国并购市场 拟推5亿美元并购基金2007.05.30 中关村在线并购万维家电网2007.03.09 中关村在线并购万维家电网2007.03.09 中关村在线并购万维家电网2007.03.09
中国海外并购失败案例范文第2篇
一、建设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美国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建立时间最早, 至今有几十年的发展, 相对成熟稳定, 1969年修订的《对外援助法》设定的海外私人投资公司 ( Overseas Private Investment Corpora- tion, OPIC) 有政府和私人两种身份, 既可以服务于美国对外政策, 为国务院领导, 所有董事和总经理都需要参议院批准并由总统直接任命, 董事长由“国际开发署”2署长兼任; 也可以作为民法主体, 通过法人身份进行公司运作, 以自身名义独立参与诉讼, 避免了发生纠纷时政府之间的直接对抗。3该机构既有政府成分, 也有私法意义的公司法人特征, 独立承担市场风险, 运作灵活, 独立于联邦政府, 不隶属于任何其他行政部门并且自负盈亏, 自1971年运行以来, 该机构承担了美国私人企业在154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政治风险担保。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OPIC还可以设计不同的险别, 虽然与私人财产险的灵活性还有一定差距, 但是对中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建设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二、制定科学的财税政策
美国从1918年起就有税收抵免政策, 根据不同的国别施行不同的抵免限额, 但是目前美国实行的综合限额抵免方法是不分国别的, 不同类别的境外所得有不同的税率。 延迟纳税也值得中国参考, 比如美国为支持本国企业与东道国企业和有政策优惠的企业参与竞争, 从1954年开始就对本国在海外的投资主体采用纳税延迟的规定, 相当于变相使参与海外商业竞争的企业获利。还有诸如经营性亏损结转的制度, 美国政府对私人直接对外投资的优惠政策中规定, 可以用海外企业在一个年度亏损之前的三年所得利润对应的年度所缴税款以退还给企业的方式弥补当年的亏损, 也可以通过向亏损之后的五年进行结转, 通过抵消这五年的收入达到少缴税款, 弥补企业损失的目的。4美国作为世界直接投资流入量和流出量居首位的经济体, 其对外投资政策和保障机制值得我国借鉴。
三、合理利用区域性协定解决争端
《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 ( NAFTA) 赋予美国投资者强制的优惠待遇, 也规定了争端解决机制, 仲裁庭尊重协议约定可选择适用不同的仲裁规则。仲裁庭对作出一方违反该协定第11章规定的义务的裁定, 可要求该方政府补偿另一方投资者。5
在美国, 对本土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很早就没有外汇管制的约束, 一般情况下, 美国政府支持海外并购。与此同时, 美国设置了一系列的鼓励投资的政策, 在税收、融资、保险和信息服务等领域通过政策扶持, 为海外并购保驾护航。 美国的对外投资法律政策, 是一套非常成熟的按照既定规则运行的制度, 更多的是监督执行问题。6中国的对外投资法制还欠缺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支撑, 中国对投资的重视不足, 需要向先进国家学习海外并购的制度经验。
四、平衡海外投资自由与限制资本外流的关系
很多发达国家对海外并购规定宽松, 对海外并购的主体没有限制, 但与此同时也有约束, 比如瑞典在1974年通过法案限制资本大量流出, 防止因国内资本减少阻碍本国经济发展7。我国不需要制定《海外投资保护法》来引起过度关注造成更多贸易摩擦, 在外汇储备宽裕和与国际主流社会接轨的前提下应该放宽对海外并购的管制, 但是保留必要的底线, 防止国内高管借此转移资产、影响国家经济稳定和安全。
摘要: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是步西方发达国家的后尘, 所以中国国内对海外并购的制度规定相对落后, 需要借鉴西方国家海外并购立法经验取长补短。美国作为海外投资经验丰富的大国, 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先进制度。
关键词:海外并购,投资保险,财税政策
参考文献
[1] 陈安.国际经济法学 (第6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2] 陈湛匀.国际投资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3] 盛建明.国际经济法 (英文版) [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1.
中国海外并购失败案例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