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91

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范文第1篇

次序 期刊名 影响因子

1 CHEMICAL REVIEWS 20.220

2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12.880

3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8.029

4 JOURNAL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FERENCE DATA 6.229 5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5.936 6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5.725 7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5.153 8 TOPICS IN CURRENT CHEMISTRY 4.397 9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3.407 10 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 3.336 11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2.861 12 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S 2.609 13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2.530 14 HELVETICA CHIMICA ACTA 2.463 15 BIOCONJUGATE CHEMISTRY 2.269 16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2.238 17 MARINE CHEMISTRY 1.967 18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1.894 19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1.797 20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1.764 21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677 22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1.641 23 COMPUTERS & CHEMISTRY 1.566 24 CHEMISTRY LETTERS 1.546 25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1.404 26 ENANTIOMER 1.388 27 REVIEWS ON HETEROATOM CHEMISTRY 1.349 28 BULLETIN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OF JAPAN 1.338 29 ACTA CHEMICA SCANDINAVICA 1.257 30 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 1.197 31 INFLAMMATION RESEARCH 1.141 32 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1.135 33 USPEKHI KHIMII 1.099 34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REVUE CANADIENNE DE CHIMIE 1.092 35 CHIMIA 1.058 36 ISRAEL JOURNAL OF CHEMISTRY 1.022 37 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 1.000 38 SOLVENT EXTRACTION AND ION EXCHANGE 0.984 39 MAGNETIC RESONANCE IN CHEMISTRY 0.970 40 RESEARCH ON CHEMICAL INTERMEDIATES 0.941 41 JOURNAL OF 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DATA 0.917 42 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 0.909 43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 0.844 44 ADVANCED MATERIALS FOR OPTICS AND ELECTRONICS 0.837 45 JOURNAL OF MOLECULAR MODELING 0.809 46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0.802 47 CHEMIE IN UNSERER ZEIT 0.792 48 MENDELEEV COMMUNICATIONS 0.781 49 CROATICA CHEMICA ACTA 0.697 50 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0.695 51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CHEMISTRY 0.694 52 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S 0.687 53 JOURNAL OF INCLUSION PHENOMENA AND MOLECULAR RECOGNITION IN CHEMISTRY 0.685 54 ACS SYMPOSIUM SERIES 0.677 55 ANALES DE QUIMICA-INTERNATIONAL EDITION 0.631 56 CONCEPTS IN MAGNETIC RESONANCE 0.609 57 ARCHIV DER PHARMAZIE 0.584 58 HETEROATOM CHEMISTRY 0.577 59 ARZNEIMITTEL-FORSCHUNG-DRUG RESEARCH 0.568 60 MONATSHEFTE FUR CHEMIE 0.563

Chemistry, Analytical

1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18.330 2 ANALYTICAL CHEMISTRY 4.580 3 LC GC-MAGAZINE OF SEPARATION SCIENCE 4.012 4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 SPECTROMETRY 3.494 5 CRITICAL REVIEW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3.095 6 ELECTROPHORESIS 3.054 7 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 2.502 8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321 9 TRAC-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2.127 10 JOURNAL OF MICROCOLUMN SEPARATIONS 2.036 11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1.991 12 CHROMATOGRAPHIA 1.844 13 ANALYST 1.843 14 JOURNAL OF ANALYTICAL TOXICOLOGY 1.834 15 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1.760 16 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 1.754 17 ANALYTICA CHIMICA ACTA 1.692 18 ELECTROANALYSIS 1.651 19 ANALYTICAL COMMUNICATIONS 1.628 20 REVIEW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1.615 21 HRC-JOURNAL OF HIGH RESOLUTION CHROMATOGRAPHY 1.570 22 FRESENIUS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1.513 23 CHIRALITY 1.472 24 JOURNAL OF CHEMOMETRICS 1.425 25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1.395 26 JPC-JOURNAL OF PLANAR CHROMATOGRAPHY-MODERN TLC 1.321 27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IC SCIENCE 1.312 28 TALANTA 1.291 29 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 1.131 30 JOURNAL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 & RELATED TECHNOLOGIES 1.028 31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1.014 32 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 1.013 33 JOURNAL OF AOAC INTERNATIONAL 0.948 34 MICROCHEMICAL JOURNAL 0.948 35 ANALYTICAL LETTERS 0.915 36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0.914 37 PHYTOCHEMICAL ANALYSIS 0.912 38 ANALYTICAL SCIENCES 0.880 39 INSTRUMENT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0.840 40 FIELD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0.838 Chemistry, Applied

1 MOLECULAR DIVERSITY 2.544 2 TOPICS IN CATALYSIS 2.436 3 CATALYSIS TODAY 1.860 4 MICROPOROUS MATERIALS 1.763 5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 1.681 6 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 1.586 7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1.434 8 FOOD HYDROCOLLOIDS 1.357 9 CARBOHYDRATE RESEARCH 1.354 10 APPLIED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1.249 11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1.141 12 CARBOHYDRATE POLYMERS 1.129 13 CHEMISTRY & INDUSTRY 1.118 14 CEREAL CHEMISTRY 1.093 15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1.024 16 CHEMTECH 1.017 17 FOOD AND AGRICULTURAL IMMUNOLOGY 0.963 18 FOOD CHEMISTRY 0.889 19 JOURNAL OF MICROENCAPSULATION 0.841 20 ADVANCED MATERIALS FOR OPTICS AND ELECTRONICS 0.837 Chemistry, Inorganic & Nuclear

1 PROGRESS IN INORGANIC CHEMISTRY 8.412 2 ADVANCES IN INORGANIC CHEMISTRY 5.875 3 JOURNAL OF BIOLOGICAL INORGANIC CHEMISTRY 4.412 4 METAL IONS IN BIOLOGICAL SYSTEMS 4.344 5 ORGANOMETALLICS 3.471 6 INORGANIC CHEMISTRY 2.965 7 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2.786 8 STRUCTURE AND BONDING 2.567 9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DALTON TRANSACTIONS 2.507 10 TETRAHEDRON-ASYMMETRY 2.484 11 PROGRESS IN SOLID STATE CHEMISTRY 2.333 12 COMMENTS ON INORGANIC CHEMISTRY 2.241 13 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1.612 14 INORGANICA CHIMICA ACTA 1.454 15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 1.432 16 POLYHEDRON 1.335 17 APPLIED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1.249 18 ZEITSCHRIFT FUR ANORGANISCHE UND ALLGEMEINE CHEMIE 1.168 19 JOURNAL OF INORGANIC BIOCHEMISTRY 1.162 20 RADIOCHIMICA ACTA 1.010

Chemistry, Medicinal

1 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 4.571 2 NATURAL PRODUCT REPORTS 4.406 3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3.739 药物化学杂志 4 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 3.336 5 MOLECULAR DIVERSITY 2.544 6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1.967 7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1.779 8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1.764 9 PERSPECTIVES IN DRUG DISCOVERY AND DESIGN 1.733 10 DRUG DEVELOPMENT RESEARCH 1.718 11 ANTI-CANCER DRUG DESIGN 1.692 12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1.641 13 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 1.522 14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1.500 15 CHIRALITY 1.472 16 PLANTA MEDICA 1.322 17 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 1.197 18 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1.135 19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1.116 20 MEDICINAL CHEMISTRY RESEARCH 0.896 21 NATURAL PRODUCT LETTERS 0.692 22 ARCHIV DER PHARMAZIE 0.584 23 ARZNEIMITTEL-FORSCHUNG-DRUG RESEARCH 0.568 24 JOURNAL OF LABELLED COMPOUNDS & RADIOPHARMACEUTICALS 0.527 25 PHYTOTHERAPY RESEARCH 0.509 26 DRUG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PHARMACY 0.495 27 PHARMAZIE 0.419 28 ARCHIVES OF PHARMACAL RESEARCH 0.343 29 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 0.153 Chemistry, Organic

1 ALDRICHIMICA ACTA 5.462 Sigma-Aldrich公司的有机学报 2 NATURAL PRODUCT REPORTS 4.406 3 ADVANCES IN HETEROCYCLIC CHEMISTRY 4.053 4 ADVANCES IN CARBOHYDRATE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 3.800 5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3.500 有机化学杂志 6 ORGANOMETALLICS 3.471 7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 2.814 8 SYNLETT 2.752 9 TETRAHEDRON LETTERS 2.617 10 TETRAHEDRON-ASYMMETRY 2.484 11 BIOCONJUGATE CHEMISTRY 2.269 12 TETRAHEDRON 2.160 四面体

13 SYNTHESIS-STUTTGART 2.150 14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1.779 15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PERKIN TRANSACTIONS 1 1.700 16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PERKIN TRANSACTIONS 2 1.679 17 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1.612 18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1.500 19 CHIRALITY 1.472 20 ENANTIOMER 1.388 21 CARBOHYDRATE RESEARCH 1.354 22 CARBOHYDRATE POLYMERS 1.129 23 JOURNAL OF CARBOHYDRATE CHEMISTRY 1.033 24 BIOORGANIC CHEMISTRY 1.000 25 CURRENT ORGANIC CHEMISTRY 0.950 26 JOURNAL OF PHYSICAL ORGANIC CHEMISTRY 0.915 27 HETEROCYCLES 0.831 28 ORGANIC PREPARATIONS AND PROCEDURES INTERNATIONAL 0.830 29 SYNTHETIC COMMUNICATIONS 0.771 30 ZEITSCHRIFT FUR NATURFORSCHUNG SECTION B-A JOURNAL OF CHEMICAL SCIENCES 0.731 31 JOURNAL OF HETEROCYCLIC CHEMISTRY 0.696 32 BIOORGANICHESKAYA KHIMIYA 0.655 33 MAIN GROUP METAL CHEMISTRY 0.642 34 POLYCYCLIC AROMATIC COMPOUNDS 0.605 35 JOURNAL OF 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 JAPAN 0.591 36 JOURNAL OF FLUORINE CHEMISTRY 0.545 37 KHIMIYA GETEROTSIKLICHESKIKH SOEDINENII 0.487 38 HETEROCYCLIC COMMUNICATIONS 0.469 39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SECTION B-ORGANIC CHEMISTRY INCLUDING MEDICINAL 0.379 40 ZHURNAL ORGANICHESKOI KHIMII 0.267

1..Chemical Reviews《化学评论》

ISSN 0009-2665,1924年创刊,全年8期,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出版,SCI收录期刊,SCI 2002年影响因子20.993,被引频次351

48、年载文量146。刊载化学研究关键领域进展的评论与分析文章,旨在节约读者查找过多文献的时间。本刊内容包括有机、无机、物理、分析、理论和生物化学。

2.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化学研究述评》美国

ISSN 0001-4842,1968 年创刊,全年12期,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出版,SCI收录期刊,SCI 2002年影响因子 15.901,被引频次156

16、年载文量112。刊载反映化学各领域基础研究与应用最新进展的分析和评述文章。

3.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应用化学国际版》德国 ISSN:1433-7851,1962年创刊,全年26期,John Wiley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8.427,2003年EI收录1098篇。1962-1997年刊名为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in English 1962 – 1997 Organic Letters《有机快报》美国

ISSN:1523-7052,1999年7月创刊,全年26期。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出版,SCI收录期刊,SCI2002年收录1169篇。

Macromolecules《高分子》 美国

ISSN 0024-9297,1968年创刊,全年26期,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出版,SCI收录期刊,SCI2000年影响因子3.534,被引频次4470

7、年载文量1168。刊载聚合物化学基础研究论文,涉及合成、聚合机理与动力学、化学反应、溶液特性、有机和无机聚合物以及生物聚合物的整体特性等。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天然产物杂志》美国

ISSN 0163-3864,1939年创刊,全年12期,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出版,SCI、EI收录期刊,SCI2000年影响因子1.652,被引频次497

2、年载文量442。刊载生药及其相关科学方面的研究论文、札记和简报。美国化学会与美国生药学会合作出版。

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有机化学杂志》美国

ISSN 0022-3263,1936年创刊,全年26期,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出版,SCI收录期刊,SCI2000年影响因子3.440,被引频次606

51、年载文量1516。发表有机化学所有分支

原始研究和阐释的文章、札记和简讯。简明报道有机反应、生物有机化学、理论有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相关的光谱学等进展。注重新化合物报道,包括对其性能、纯度和数据的分析论证。

另外,国外期刊影响因子可通过网站: http:///if/ (权威) http:///sci/ 国内:http://epub.cnki.net/grid2008/index/ZKCALD.htm

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范文第2篇

1.1 地形对林火的影响

地形的变化引起生态因子的重新分配, 形成不同的局部气候, 影响森林植物的分布, 使可燃物的空间配置发生变化, 地形的起伏变化, 形成不同的火环境, 不仅影响林火的发生发展, 而且直接影响林火的蔓延和火强度[1]。

1.1.1 坡向

不同的坡向受太阳的辐射强度不一样。南坡吸收的热量最多, 西坡大于东坡, 北坡吸收的热量最少。阳坡日照强, 温度高, 蒸发快, 可燃物易于干燥而燃烧, 火势强, 蔓延快;阴坡日照弱, 温度低, 蒸发慢, 林地湿度大, 可燃物不易燃烧, 火势弱, 蔓延慢。

1.1.2 坡度

坡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可燃物湿度的变化, 不同坡度, 降水停滞时间不一样。陡坡降水停留时间短, 水分容易流失, 可燃物容易干燥而燃烧;相反, 坡度平缓水分降水停留时间长, 水分流失少, 林地潮湿, 可燃物含水量高, 不容易着火[2]。坡度的大小对林火的蔓延也有很大的影响, 坡度越大, 火蔓延的速度越快, 特别是阳坡的冲火, 火势猛烈, 蔓延较快, 不易扑救。相反, 坡度越平缓, 火蔓延缓慢, 火势较弱, 容易扑救。

1.1.3 坡位

坡位不同, 水分和热量的分配不相同, 因而形成不同的植被变化梯度。从山谷经下坡、中坡、上坡到坡顶, 温度由高到低, 土壤由肥沃变贫瘠, 植被由茂密到稀疏;一般情况下, 坡底的林火日夜变化较大, 白天强烈, 夜间较弱, 坡底的植被, 一旦燃烧, 火强度很大, 顺坡加速火的蔓延不易控制。坡顶的植被较少, 林火日夜变化也较小, 火强度较低, 易控制。

1.1.4 海拔

海拔不断增加, 气温逐渐下降。一般情况下, 海拔每上升100 m, 气温下降0.5℃左右。海拔高度的不同, 直接影响气温变化和降水多少, 就形成不同植被带, 出现不同的森林火灾特点。海拔愈高, 林内气温愈低, 相对湿度增大, 地被物的含水量高, 不易燃烧。但海拔较高风速较大, 有利于火的蔓延, 发生森林火灾不易控制。

1.1.5 地形风

地形风对林火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变温度、气流、降水, 而影响森林植物的不同分布, 导致可燃物在数量、分布、干燥度等有差异。凸地形与凹地形的通风不同, 导致温度、相对湿度的差异很明显, 产生不同的林火行为特征。所以, 不同特点的地形风对森林火灾的发生、蔓延、强度等的影响不一样的。

1.2 气候因子对林火的影响

与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控制密切联系的是风、降水、温度和湿度等气候因子, 它们对森林火灾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

1.2.1 风速

风是影响林火行为的重要因素。由于风的存在, 引起温度、水分状况的改变, 使可燃物干燥, 易燃烧;特别是大风的高速气流可使火的蔓延速度加快, 火强度增加, 燃烧的可燃物被风刮起, 在火头的前方出现大量的飞火, 使火场面积迅速扩大;风还能加强火场的热辐射, 引起新的火灾, 使小火迅速扩展为大火, 使地表火转为树冠火, 提高火险等级。所以, 大风天气多, 火灾次数也多。

1.2.2 降水量

降水的多少直接影响可燃物的含水量。降水多的林区, 可燃物含水量越高, 着火率越低;相反, 降水少的林区, 可燃物含水量较低, 着火率较高[3]。如果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超过1 500 mm, 或月降水量超过100 mm, 且分布均匀, 很少会发生森林火灾。

1.2.3 温度

温度直接影响相对湿度的变化。温度升高, 空气中的饱和水气压随着增大, 使空气相对湿度变小, 可燃物的含水量低, 易燃烧;气温升高, 可燃物的温度也随之升高, 含水量变小, 使可燃物达到燃点所需的热量大大减少, 燃烧快。所以, 林火发生最多的时间是白天气温出现最高的时段。

1.2.4 相对湿度

空气湿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可燃物含水量的多少。当空气相对湿度低时, 可燃物含水量低, 火灾易发生和蔓延。在一般情况下, 相对湿度在75%以上是不易发生森林火灾的;相对湿度在75%~55%可能发生火灾;相对湿度在55%以下容易发生火灾;相对湿度在30%以下则可能发生特大火灾。

1.3 火源

火源的种类很多, 火源的种类不同, 提供的热源大小、温度高低、加热的时间长短也不同, 对森林火灾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引起森林火灾的火源主要有2大类:天然火源和人为火源。天然火源是自然界中引起森林火灾的自然现象, 主要是火山爆发, 陨石降落、泥炭自燃、雷击火等, 而人为火源是由人为的引起森林火灾的行为, 主要来自人类对火的应用, 主要包括烧荒、烧砖砖瓦、野外吸烟、烧火取暖、小孩玩火和上坟烧纸等。由于我国95%以上的森林火灾是由人为火源引起的, 火源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为火源。因此, 加强人为火源的管理是预防森林火灾的主要措施。

2 预防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

森林火灾不仅烧毁森林资源, 还改变土壤的结构, 引起水土流失, 破坏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导致高温干旱、低温冷冻、洪涝、冰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对森林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 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但是森林火灾发生具有突发性、随机性和破坏性等特点, 因此, 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避免森林火灾的发生相当必要。

2.1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建立各种护林防火制度, 宣传森林的好处和森林火灾的危害, 严格控制野外非生产用火, 落实责任制。

2.2 了解火灾发生规律

了解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 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相结合的办法, 运用科学技术手段, 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发生次数。

2.3 建立森林防火设施

开辟防火路, 隔离山火蔓延, 减少损失;营造防火林带, 营造耐火的阔叶树, 可以代替防火路阻止树冠火;修筑林道, 及时运送救火人员、救火工具和物资到达火场, 迅速扑灭火;设立防火了望台, 观察火情, 确定火灾发生地点及时组织扑救, 是防止火灾扩大蔓延的一种重要措施。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为了保护我们绿色的家园, 实现青山常在, 森林资源永续利用, 必须全民行动起来, 预防森林火灾, 保护森林环境。

摘要:对影响林火的发生的主要生态因子进行分析, 指出森林生态因子与森林火灾的发生是紧密相关的,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火灾发生的频率、火灾持续时间长短及火灾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因此, 提前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对保护森林环境相当重要。

关键词:林火,生态因子,防火

参考文献

[1] 胡海清主编林火生态与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2] 胡志东主编森林防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范文第3篇

1 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因素肯定是多种多样的, 如气候、植被群落、土壤以及植物种类, 但是还有很多天然草地牧草产量会受到气候、土壤及牧草本身自身技能的影响, 其他外力因素干扰较低, 但是对于一个固定的区域而言, 其土壤因素、牧草因素都是相对于固定的, 由此可见, 气候因子与天然草地牧草产量二者是相互结合、密切联系的。一个绿色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光、热、水, 从而使植物能够安全生长, 因此要想评价一个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高低, 需要参考以下3个部分:首先, 阳光直接参与到生物圈中, 然后就进行了光合作用, 这也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要求;其次, 温度和降水是促进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最后, 气象因子和限制因子二者相互结合就能够为草地资源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1]。

2 气候因子对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研究

在某一地形中, 其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土地面积,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草场, 耕地占的整体比例较少, 但盆地面积最大, 这种土地类型基本属于一种天然草地牧草场, 类似这样的天然草场牧草其草地畜牧业是整个区域的主要经济体, 主要依靠天然饲养牲畜, 草原建设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投入微乎其微, 但大多数天然牧草是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 在实际生长时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 其受到环境的影响是多种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

3 气候因子的选取原则

通常情况下, 气象因子都选取牧草生长期的4-9月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及日照时数, 其积温会在0℃以上, 其中水热的综合配置包括了降水量和气温之间的比值, 都是采用4-9月这样的降水量等因子进行分析的。其中又包含了2个成分, 其中第一成分最主要的是综合性指标也就是4-9月的平均温度, 虽然整体特征向量值都比较高, 但是二者之间的大小基本是相同的。据相关资料显示, 温度、光照其具有很大的正贡献率, 其中负贡献率是降水, 因此一旦降水就会增加地表温度, 从而直接抑制了牧草的生长。由此可见, 温度、水分及光照三个因素对于牧草的生长具有共同的作用, 尤其是在水分、光照充足时, 气候因子对于天然草地牧草产量产生了积极影响。第二成分主要是指向量值较高的积温, 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 热量条件对于系数的影响最大, 因此对于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贡献率最高, 优化做了气候因子的质量和水平。由此可见, 无论是第一成分还是第二成分对于天然草地牧草产量都有很高的贡献率, 因此气候因子对天然草地牧草产量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

4 提高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有效策略

4.1 提升天然草地牧草工作人员自身素质

在天然草地牧草生长的过程中, 要想不断提高其产量, 就必须提升天然草地牧草自身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使其能够积极运用气候因子的因素, 从根本上出发, 多学习、多借鉴、多交流, 充分掌握极端及技术和方法, 结合气候因子的因素, 做好对天然草地牧草的监测工作, 包括日常监测和特殊监测, 这样才能提高天然草地牧草产量。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做好天气预警工作, 做好各项自然灾害的防控和管理工作, 提高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质量和水平, 优化天然草地牧草产量效果。此外, 草场要组织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 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真正提高天然草地牧草产量。

4.2 完善天然草地牧草工作制度

在天然草地牧草工作的过程中, 需要进一步完善天然草地牧草工作制度, 强化责任问责制度及日常管理制度, 要将责任问责制度落实到位, 落实到部门、个人身上, 进而提高天然草地牧草工作质量和水平。日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卫生管理、草地管理、水源管理等多个方面。此外, 还要创新天然草地牧草工作的方法, 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 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 从而提高天然草地牧草工作的效率, 进一步提高天然草地牧草产量[3]。

4.3 优化天然草地牧草工作的方法

要想提高天然草地牧草产量, 通过完善天然草地牧草工作制度, 提升完善天然草地牧草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是远远不够的, 更需要优化天然草地牧草工作的方法, 通过创新不同种类的工作方法, 制定一整套管理方案和相关的管理方法, 这样才能够优化天然草地牧草工作的效果, 增加牧草产量。

5 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这对天然草地牧草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完善天然草地牧草工作制度、提升完善天然草地牧草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优化天然草地牧草工作的方法、制定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方案、提高草场的重视程度等方法, 并正确的运用气候因子, 这样才能够提高天然草地牧草产量。总之, 提高天然草地牧草产量属于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党和政府、相关草场以及工作人员三者的共同努力, 正确把握气候因子对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 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天然草地牧草产量, 优化天然草地牧草产量效果, 促进我国天然草地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 以及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因此畜牧业得到了充分发展, 这就对天然草地牧草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气候因子对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以期逐步提高天然草地的牧草产量。

关键词:气候因子,天然草地,牧草产量,影响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恒山, 曹敏建, 李华.种草养畜与内蒙古自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4, 22 (1) :179-182.

[2] 姜丽霞, 王玉光, 孙孟梅.黑龙江省玉米产量预报模式的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 2014, 25 (1) :13-16.

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范文第4篇

1 历年试卷分析

全国高考扩招始于1999年, 自2004年开始录取比例基本趋于稳定, 对于扩招引起的生源质量变化并不明显, 暂不考虑这一因素。为了更公平的比较历年高等数学试卷的难易程度, 采用历年高等数学院系平均成绩数据 (共9个院系, 45个数据) 作为实验数据。首先, 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表1) 。

由表1知方差齐性检验统计量的P值为0.10, 在显著水平0.05下接受各组方差相同的假设。接下来进行方差分析 (表1) , 给出假设。

原假设:历年试卷难易程度相同;

备择假设:历年试卷难易程度不完全相同。

从表1可以看出, 组间统计量的P值为0.00。在显著性水平0.05下拒绝原假设。即5年中至少有一年试卷的难易程度和其它年不一样。另外对历年试卷的均值统计见表2。

由表2知2005年的试卷难度较小, 2007年的试卷难度较大。原因在于学校在实行教考分离过程中, 教务部门负责了教考分离考试的命题工作, 试题基本采用了较高水平高校同时期同类试题, 对于试卷的难易程度不容易控制。

2 教师教学水平的比较

由历年成绩数据的分析, 知试卷难易程度差异显著;因此在对教学水平进行分析时, 把历年试卷难易程度 (以平均成绩表示) 作为协变量。教师的选取, 选取了连续5年间没有间断过高等数学教学的11名教师, 在剔除历年试卷难易程度影响的基础上对教师的教学水平 (以教师所带学生的平均成绩表示, 共55个数据) 进行比较分析。给出假设。

原假设:教师的教学水平无差异;备择假设: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差异。

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3知方差齐性检验统计量的P值为0.48, 在显著水平0.05下接受各组方差相同的假设, 满足协方差检验的条件。并且可以看出, 试卷难易程度的P值为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 表示试卷的难易程度与教师教学水平存在线性关系, 因而可以利用线性关系校正教师教学水平, 并作协方差分析。

由表3知, 校正后教师教学水平的检验F值为2.28, P值为0.03。在显著性水平0.05下拒绝原假设。即在剔出历年试卷难易程度影响后, 至少有一位教师和其他教师的教学水平差异显著。进一步对各教师历年所教学生成绩数据作均值统计 (表2) 。

由表2知教师E均值最高, 相对于其它教师更优秀些;得益在于其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和不断革新的教学方法。

3 建议与对策

(1) 建立起试卷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试题库;争取做到历年试卷难易程度一致, 以便能更好的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不同年级学生学习水平的比较。

(2) 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在教研室多开展教研活动, 互讲教学方法, 交流教学经验;尤其青年教师必须努力钻研业务, 认真备课与上课, 全面深入地研究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从教学计划到每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从难点到应用, 从课堂教学到课余辅导, 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到教学内容安排等进行研究, 不断地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

摘要:通过对某高校连续五年第一学期高等数学成绩的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 得出可控影响因子——试卷难易程度和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显著差异;分析其形成原因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可控影响因子

参考文献

[1] 蔺小林, 弓太生, 李志健, 等.高等数学课程教考分离教学管理模式总结报告[R].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C].2005:213~217.

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范文第5篇

1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

1.1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评价因子选择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 本文发现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受到地区土地总面积 (km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hm2) 、农业产值 (万元) 、粮食产量 (万t)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 、农用机械总动力 (万k W) 、城镇集体经济 (万元) 、机耕面积 (hm2) 、农民受教育程度 (a) 等因素的影响。因此, 本文在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下, 选择了8个可量化的指标 (见表1) 。采用地区土地总面积 (X1) 反映区域资源禀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X2) 、第三产业增加值 (X3) 反映了地区宏观经济环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X4)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X5) 、农业产值 (X6) 、粮食产量 (X7) 、农用机械总动力 (X8) 反映了农业发展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 进而反映了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的微观环境。

1.2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评价因子分析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 使用SPSS 20.0软件, 选取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14年《河北省统计年鉴》。在进行因子分析前, 首先对选取的因子进行共线性检验 (见表2) 。KMO检验结果为0.644, Bartlett检验的P值为0.000, 拒绝原假设, 说明选择的因子适合做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提取前三个公因子 (F1、F2、F3) , 其累计贡献率95.667%, (见表3) , 前三个公因子可以代表原来8个因子的绝大部分信息。从转轴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中可以看到 (见表4) , 第一主因子F1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X5) 、农业产值 (X6) 、粮食产量 (X7) 、农用机械总动力 (X8) 上有较高的载荷, 这四个指标反映了影响河北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的规模水平和机械化水平, 因此可称为规模经济因子。第二主因子F2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X2) 、第三产业增加值 (X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X4) 上有较大的载荷, 而这三个指标反映了河北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的外在宏观环境, 因此可以命名为宏观环境因子。土地总面积 (X1) 作为第三大主因子F3, 体现了区域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的自然禀赋因素, 因此称自然禀赋因子。

2 河北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能力评价

为进一步对河北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能力进行评价, 利用上文得到的三个公因子 (F1、F2、F3) 得分和总体得分 (F) 对全省11个地级市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能力进行评价, 结果发现, 全省11个地级市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能力, 按本文的评价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其中, 石家庄、唐山和邯郸居于前三位;保定、沧州、邢台、衡水和廊坊居中;张家口、秦皇岛和承德居于后三位。 (见表5)

石家庄、唐山、邯郸三个地区在规模经济、宏观环境和自然禀赋三个因子上的得分均较高。从自然环境上看, 三个地区平原面积较大, 土地质量好, 农业播种面积大, 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 适于运用现代化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耕种, 其在规模因子的得分, 分别为5.213453、2.038118、3.557554。从经济基础上看, 石家庄为河北省省会, 唐山为中国老工业基地, 邯郸也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和势头, 三个地区均为河北省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 其在宏观环境上的因子分别为3.644658、6.283358、0.787591。这些因素为区域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条件。尤其是石家庄, 作为河北省省会, 在耕地面、生产的规模和水平、宏观经济状况以及自然禀赋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保定、沧州、邢台、衡水和廊坊属于在三个因素上各有特点。保定和廊坊地处平原, 具有良好耕地资源, 适于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且临近北京具有良好的宏观资源优势, 这些都为两个地区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沧州土地面积较大, 平原多, 适于发展种植业, 容易实现机械化种植和规模经济, 其自然禀赋在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衡水和邢台虽然处于山区和平原地形交混状态, 但平原地区土地肥沃, 农业产量较高, 经济价值大, 规模效益明显, 更加适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要求[2]。张家口、承德和秦皇岛因三个城市所辖地区地处山区, 耕地面积少,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更适于发展林果类等精耕细作农业, 不适于以规模经济为特征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 因此在规模经济因子上的载荷均较低, 分别为-3.63182、-5.70547、-4.94342。

3 结语

规模经济、宏观经济环境和自然禀赋是影响河北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 这三个因素在全省不同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权重和特点。因此, 河北省在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 因地制宜, 厘清缓急, 有规划有步骤地推进, 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 提升全省的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 形成合理的农业产业布局。

摘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推动下, 河北省将迎来农业生产和组织形式上一场新的变革。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具有规模化、现代化和企业化的特点。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现有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剖析其影响因素, 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进行实证分析, 探究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推动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在河北省的发展, 加速河北省农业产业化进程。

关键词: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因子分析,影响因素,河北省

参考文献

[1] 刘承礼.农地股份合作制的过渡性质:一种基于内生交易费用理论的评说与前瞻[J].农业经济问题, 2003 (11) :31-35, 79.

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范文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 年2 月2015 年4 月该院分娩的单纯孕前肥胖孕妇、单纯孕糖尿病孕妇和孕前非肥胖、糖尿病健康孕妇各60 例。 孕前肥胖组平均年龄 (28.5±5.3) 岁, 平均孕周 (38.6±1.6) 周。 初产妇41 例, 经产妇19例。 单纯糖尿病组平均 (28.1±3.9) 岁, 孕周平均 (38.5±1.7) 周。 初产妇39 例, 经产妇21 例。 孕前非肥胖、糖尿病健康组平均年龄 (27.8±4.7) 岁, 孕周平均 (39.0±1.7) 周。 初产妇42 例, 经产妇18 例。 经统计学分析, 3 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集各组孕妇空腹8~12 h后静脉血液, 分别测定空腹血糖 (FPG) 、血清空腹胰岛素 (FINS) 、血清总胆固醇 (TC) 、低密度脂肪 (LDL-C) 、高密度脂肪 (HDL-C) 、三酰甘油 (TG) 等生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RBP-4) 、 脂联素 (APN) 、肿瘤坏死因子 (TNF-α) 和内酯素 (VF) 等血清脂肪因子水平。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所有数据, 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建比使用方差分析, 相关性使用Pearson分析,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化指标

3 组孕妇的TG、HDL-C、LDL-C、FPG、FINS、HOMAI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糖尿病孕妇的TG 、FPG 、FINS、HOMA-IR水平最高, 肥胖孕妇TG、LDL-C、FINS、HOMA-IR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 见表1。

2.2 血清脂肪因子

肥胖组和糖尿病组患者的TNF-α、APN、RBP-4、VF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肥胖组的TNF - α 、APN、VF糖尿病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2.3 相关性分析

TNF -α 与BIM、TG、FPG、HOMA -IR、FINS呈正相关, APN与FPG、FINS、HOMA-IR呈负相关;RBP-4 与BIM、HOMA-IR呈正相关, VF与BIM、FPG、FINS、HOMAIR呈正相关, 见表3。

3 讨论

有研究报道[3], 孕前肥胖可增加妊娠期并发高血压、糖尿病、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几率, 孕前肥胖孕妇顺产几率低于正常孕妇。 妊娠糖尿病也是妊娠期严重合并症, 妊娠糖尿病可导致胎儿合并肥胖, 增加糖尿病发病几率。有研究报道孕前糖尿病产妇的病情加重, 原因与胎儿摄取葡萄糖量增加有关。 妊娠期妇女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提高, 孕妇对葡萄糖的需求量增加, 而孕妇肾小管吸收糖能力无法满足要求, 最终导致患者血糖值提高。 为维持正常代谢水平, 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增加。 孕前糖尿病孕妇的胰岛素分泌水平不足, 进一步加重糖尿病病情。 胰岛素抵抗是妊娠糖尿和妊娠肥胖患者的重要病理病变基础, 脂肪组织是多种脂肪细胞因子水平上升或下降的结果。因而研究孕前肥胖、糖尿病患者妊娠期血清脂肪因子水平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肿瘤坏死因子是调节脂肪代谢的重要组成, 也是胰岛素抵抗的候选分子, 肥胖群体多高表达肿瘤坏死因子, 并且随着体重不断降低, 肿瘤坏死分子表达水平也随之下降。 肿瘤坏死因子可通过抑制脂肪及肌肉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活性, 和脂肪细胞内依靠胰岛素刺激的糖摄取, 增加游离脂肪酸和肝糖等, 从而参与胰岛素抵抗病变。 在该研究中, 孕前糖尿病孕妇的肿瘤坏死因素水平显著高于孕前肥胖组和健康组孕妇, 且肿瘤死亡因子与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定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 提示肿瘤死亡因子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 脂联素是是特异性多肽, 有脂肪组织分泌而来。 脂联素可对葡萄糖产生刺激作用, 促进脂肪酸和肌细胞脂肪 β 氧化, 抑制生成肿瘤坏死因子, 降低胰岛素抵抗。 该研究显示孕前糖尿病孕妇的脂联素水平最低, 孕前肥胖孕妇水平低于健康孕妇组, 且脂联素表达水平与血糖水平、血清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呈负相关, 表明孕前糖尿病脂联素水平血糖水平、血清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可共同发挥作用, 加重糖尿病程度。

该研究结果显示孕前糖尿病孕妇和单纯肥胖孕妇的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水平均均高于健康孕妇组, 且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与体质量、血清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 表明孕前糖尿病和肥胖可导致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水平提高,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也将进一步加重患者肥胖程度和糖尿病病情。 内酯素是新型脂肪因子, 可调节外周胰岛素敏感度。内酯素可在胰岛素敏感性不利情况下促进脂肪生成和蓄积, 加重患者肥胖程度。 该研究结果显示孕前糖尿病孕妇的内酯素水平高于肥胖组和健康孕妇组, 且内酯素表达水平与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水平、血清空腹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 表明孕前肥胖和糖尿病可导致内酯素水平提高。

综上所述, 孕前肥胖和糖尿病与血清脂肪因子水平变化关系密切, 血清脂肪因子变化与妊娠肥胖和妊娠糖尿病情发展有关。

摘要:目的 分析孕前肥胖、糖尿病患者妊娠期血清脂肪因子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该院孕前肥胖孕妇、60孕前糖尿病孕妇和60名孕前非肥胖和糖尿病健康孕妇为研究对象, 对比各组孕妇的指标差异。结果 3组孕妇的TG、HDL-C、LDL-C、FPG、FINS、HOMA-I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糖尿病孕妇的TG、FPG、FINS、HOMA-IR水平最高, 肥胖孕妇TG、LDL-C、FINS、HOMA-IR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肥胖组和糖尿病组患者的TNF-α、APN、RBP-4、VF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的TNF-α、APN、VF糖尿病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F-α与BIM、TG、FPG、HOMAIR、FINS呈正相关, APN与FPG、FINS、HOMA-IR呈负相关;RBP-4与BIM、HOMA-IR呈正相关, VF与BIM、FPG、FINS、HOMA-IR呈正相关。结论 孕前肥胖和糖尿病与血清脂肪因子水平变化关系密切, 血清脂肪因子变化与妊娠肥胖和妊娠糖尿病情发展有关。

关键词:妊娠,血清脂肪因子,肥胖,糖尿病

参考文献

[1] 李萍, 杜昱蕾, 赵金荣, 等.妊娠肥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肪因子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 (9) :1338-1340.

[2] 李萍, 王海波, 赵金荣, 等.妊娠期肥胖患者血清脂肪因子水平变化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30 (9) :1852-1854.

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范文

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范文第1篇次序 期刊名 影响因子1 CHEMICAL REVIEWS 20.2202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12.8803 ANGEW...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