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CMA、CNAS认证的准备、流程及需注意的问题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09-162

CMA、CNAS认证的准备、流程及需注意的问题(精选2篇)

CMA、CNAS认证的准备、流程及需注意的问题 第1篇

一、认证前的准备:

1.单位领导层统一思想,明确为什么要过CMA/CNAS,以及CMA/CNAS认证的负责人和认证过程时间表。

2.决定是否聘请咨询公司;评估是否具备CMA/CNAS认证条件

3.根据单位实际情况,明确组织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和人员分工(技术、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设备管理员、档案管理员等)

4.设备校准,能力验证等工作(特别CNAS认可,必须提前做这些工作,大约6个月)

二、CMA/CNAS认证的流程

1.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编写符合单位实际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或SOP)和记录表格。

2.运行质量体系,完善各种记录

3.进行内部审核

4.进行管理评审

5.递交申请书

6.完善体系

7.现场评审

8.整改措施,拿到证书

三、运行CMA/CNAS体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心得(将CMA/CNAS体系糅合在一起)

1.组织

需要注意问题:是否是独立法人,银行账户、税务登记,人员合同、社保,设备合同,场地合同等,关键岗位的任命文件,是否明确了人员岗位职责及代理人;公正性,客户保密性是否规定,是否形成记录档案

2.管理体系

注意问题:建立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传达到有关人员,并执行;质量目标、方针;管理体系持续有效改进。

3.文件控制:

注意问题:文件编号的唯一性、有效性;文件的受控管理;文件的批准、发布、变更记录;文件的发放、回收、补发、修订、作废、调阅、销毁记录必须形成档案。

4.合同评审

注意事项:建立程序文件;合同评审的范围和内容(人、机、料、法、环、量值溯源、质量控制等);分包、偏离和合同修改必须形成记录档案,并通知相关人员。

5.分包

注意事项:分包原因;客户同意;分包方的能力调查、评估;分包方登记等记录档案

6.服务和供应品采购

注意事项:供应品(设备、试剂、耗材);服务(校准检定、维修、废液固废的回收)、是否有验收作业指导书;采购申请、验收(规格型号、外观、数量、空白试验)、入库登记;合格供应商评价、合格供应商一览表(注意有效期)等记录档案。以回收废液的环保公司为例,需要哪些材料:公司资质、是否在环保局备案系统、废液交接记录、废液处理回执单(需环保局盖章)等材料。

7.服务客户

注意事项:不违反其它客户机密下,客户可以进入实验室参观;外来人员登记;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反馈信息等记录档案。

8.投诉申述:

注意事项:投诉是针对服务的态度;申述是针对检测的结果;投诉/申述的处理

9.不符合项

注意事项:不符合项的识别;不符合项的分类;不符合项信息来源;不符合判定及记录、整改与纠正措施

10.改进

注意事项:管理方面、质量方面和技术方面的改进

11.纠正措施 12 预防措辞

注意事项:改进、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区别;跟踪验证

13.记录的控制:

注意事项:记录的分类(质量记录、技术记录);记录的格式和填写要求;记录的编号;记录的修改;收集、归档、调阅、存储条件、保存期限、最终销毁均要形成记录归档。电子文件的备份,电脑设置密码以防被修改

14.内审:

注意事项:内审员的培训、任命和授权;内审计划、内审实施计划、审核范围、内审报告(重中之重);

15.管理评审

注意事项:管理评审内容;管理评审计划;评审周期;管理评审的输入和输出;管理评审报告(重中之重)

内审和管理评审不太好写,但是极为重要的,主要体现在内审报告和管理报告,可以以后交流

16.总则:

17.人员

注意事项:人员合同、技术人员档案(资质,以证明能胜任工作)、上岗证(设备、检测项目)、人员授权(采样员,检测员,设备操作员、自校员、授权签字人,解释人员等);培训计划,人员培训、培训效果考核确认等记录;对于新进人员和在培人员的质量监督工作记录;

18.设施与环境条件

注意事项:确定需要控制环境条件的场所和设施;设施与环境相关的作业指导书(SOP);不相容活动的有效隔离;做好实验室内务和安全管理工作(水电,卫生、剧毒品、消防、防盗等);需要控制的环境因素(温湿度、UPS、照明、粉尘、电磁、震动等)、环境监控条件记录。特别对仪器室、标样室、天平室、样品室、冰箱等是重点检查场所。

对于CMA特别注意环境保护:废液是否分类收集、固体废弃物处理、废气处理、三废的处理手续

19.检测方法与方法确认

注意事项:建立检测方法的作业指导书(SOP);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国标,ISO、行标、地标,企业标准、非标);方法确认记录(重中之重)、方法现行有效、方法查新记录(半年一次),方法的偏离(人、机、料、法、环、量值溯源、质量控制等);不确定的评定报告(重中之重);数据控制(有效数字、保留位数、数据修改规则)、检测电脑的管理(设置密码、软件验证、严禁接入互联网、电子数据定期备份)

20.设备管理

注意事项:合理配置检测设备;设备操作的作业指导书;设备维护计划;设备的校准、设备的校准确认、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授权记录;设备的“三色标识”;设备总表、设备采购申请、合同、验收、设备档案卡、设备使用记录、维护记录、维修、停用记录;校准修正因子的使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相关资料便于取阅。

21.量值溯源

注意事项:量值溯源的范围—--设备、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校准计划(范围、校准的参数)、校准确认(参数能否达到检测要求的精度)、校准合格供应商评价(计量院的资质、项目和有效期),量值溯源传递图;标准物质的编号规则、采购、验收、入库、使用登记记录;标准溶液配制记录;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设备、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期间核查记录;标准物质的保存(环境条件记录);不能溯源到国家基准,需提供实验室比对,能力验证结果;

22.抽样:

注意事项:采样人员的培训、考核、授权、持证上岗;抽采样的作业指导书;抽采样工作计划;抽采样的现场记录;现场的质量控制;采样安全措施

23.检测和标准物品(样品)的处置

注意事项:样品的接收、编号、登记、入库、存储、分发、处置记录;样品存储条件记录;样品的标识、留样、样品的偏离

化学试剂:申请,验收(等级,数量、规格、外观、试剂空白实验)、入库、领用登记记录等

24.检测结果质量保证

注意事项:质量控制手段(参考物质、实验室比对、能力验证、;留样再测、方法比对,人员比对、样品不同特性的相关性、平行样、加标回收、密码样);实验室比对、能力验证结果评价;编写质量控制报告

质量监督---监督人员的资质、授权,监督的范围,特别对新进人员和在培人员的监督

25.结果报告

注意事项:检测报告的格式与内容;唯一性编号;意见和解释;仅对样品负责的申明;授权签字人签字;报告的修改。

CMA、CNAS认证的准备、流程及需注意的问题 第2篇

一、作文评价的内容

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作出正确而又恰当的评价, 首先就应准确地了解作文评价的内容。就小学作文评价,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作文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 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 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 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 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以鼓励。”可见, 新课程改革下的作文评价应从多角度出发, 对学生的写作过程和写作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1. 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

从新课标对小学作文评价的内容规定中可以看出, 小学作文评价应是对写作过程和写作结果的评价。因此, 要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具体考查学生准备了什么材料, 还要考查他们准备材料的方法。学生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 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 教师应对学生获取材料的方式及内容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 鼓励学生, 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2. 重视对作文内容的评价。

对学生作文内容的评价应从字、词、句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入手, 注重考查文章的结构、布局是否合理;学生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是否进行了合理的想象。

3. 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修改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质量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 让学生学会修改, 善于修改。教师对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 还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 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 取长补短, 提高写作水平。

二、作文评价的方式

教师应建立写作档案, 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1. 过程评价。

关注学生每天记了多少诗文, 读了多少书, 写了多少作文。在评价时, 应强调学生是否每天都在记, 在写, 不具体评价作文数量的多少, 促使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

2. 作文评价。

多采用描述性和鼓励性的评语, 进而增强学生作文的信心。

3. 总结性评价。

即期末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全面评价, 从多角度反映学生作文的情况。

三、作文评价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讲评要结合学生的实际, 注意讲评与检查相结合。

在讲评时要做到言之有据, 以理服人。对于学生准备资料及写作过程的评价, 要以鼓励为主,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及上进心, 在评价中要多树立典型, 让学生有追赶的目标, 从而提高学生作文的信心。

2. 讲评的目标要明确, 要突出重点。

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 切实引起学生的重视。

3. 讲评时注意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不能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

采取教师讲评, 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模式。学生互评互改, 有评有议, 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 帮助学生理解习作的要领, 掌握谋篇布局的技巧。

4. 讲评课上教师要多鼓励, 少斥责,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表扬,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增强写作的信心。

总之, 要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渐提高, 写作兴趣日渐浓厚, 就要注意作文评价的方式和评价的内容。在小学作文评价的过程中, 还有许多值得挖掘和研究之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我将继续探索。

CMA、CNAS认证的准备、流程及需注意的问题

CMA、CNAS认证的准备、流程及需注意的问题(精选2篇)CMA、CNAS认证的准备、流程及需注意的问题 第1篇一、认证前的准备:1.单位领导层统一...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