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植树造林作业方法
浅谈植树造林作业方法(精选8篇)
浅谈植树造林作业方法 第1篇
一、前言
河南省属于我国较大的林业省份之一,其林业工程的意义十分重要。省内林业面积巨大,占据国家天然林业资源工程的五分之一,信阳市林业用地中的林地面积有一千多万公顷,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林地的百分之十三。林地中的天然林地面积有五百多万公顷,占据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天然林的百分之十左右。信阳市的天然林资源已经成为河南省主要的森林资源,是中原地区自然林园的主题,对河南省经济以及国民经济都有重要影响。
二、林业工程管理的意义和原则
浅谈植树造林作业方法 第2篇
树木生产和种植工作;参与到树木种植生产活动或者管理工作中的各个人员,例如技术员、管理者、普通基层员工等;与树木生产有关的各种生产资料,例如种子、运输工具、燃料及其他各类消耗物品等;设备管理,例如一些机器设备、有关的厂房、设计或者收货时用到的各类仪器等;费用管理,从多种途径获得的造林工程投资款和各类费用;通信管理,包含所有情况的整理资料、文本、规划、设计图、工艺流程、规范制度、方针措施、决策计划等。
三、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
1。强化林业工程造林技术管理
学技术在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的造林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林业部门应该重视造林技术的科研及创新,与此同时,还应该与先进的造林技术相结合,实施科学的.造林管理。造林技术管理应该以实用、经济、先进为准则,也就是应用的技术应该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同时又能够达到造林要求。这里所说的经济并不是单纯的降低成本,不能无限制的节约,而应该在确保功能的前提下,合理降低成本,科学减少损耗。我们平时所说的先进性,也同样是相对而言,能够代表某一流程或者某个工艺、机器的发展趋势,如果不能够代表这些发展趋势,也就称不上先进。
2。对林业工程造林管理者应该进行全面培训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人员对实施我国的造林政策,强化我国的造林管理力度,提升造林管理能力,推进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有序进行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从事林业工程造林工作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科学的管理能力,并熟悉我国造林工作的实际情况,能够全方位地掌握我国造林工程方面的政策法规,同时自己还应该掌握科学的造林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但是我国当前的造林管理人员的素质却良莠不齐,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不懈地培养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及管理水平,应该定期组织培训,提高造林业工程管理队伍整体素质,适应我国林业工程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有效落实我国林业工程方面的各种政策措施。国家林业管理机构还应该调查并研究基层林业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林业管理机构还应该和培训机构合作,一起为我国的林业工程的健康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我国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基层管理人员还应该提升自己的造林管理的理论知识,强化自己职业道德素质,改变以往的造林管理理念,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去引导实践工作,在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我国林业快速健康发展。
3。培养林业造林基层员工,提高造林队伍的整体素质
造林工程基层工作人员是推动我国林业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不可或缺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对于当前从事造林管理的基层员工来说,整体的素质还存在不足,缺少先进的造林工程发展理论指导,在造林管理工作中没有科学的管理经验作为指导,并且我国的造林管理基层员工的整体素质也不能与国家林业工程的发展形势相适应,因此,提升我国林业工程基层员工的素质势在必行,改变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传统思路,同时不断提升本身在造林技术方面的能力,掌握并灵活使用造林技术,提升造林管理基层员工的工作效率,为我国的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浅谈造林地植树造林的具体方法 第3篇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 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 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 增加透光度, 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 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 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因而, 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 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 提高造林质量。
一、造林地的清理与整地方法
造林地的清理, 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 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
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 也可以用机具, 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 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 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 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
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二、人工播种方法
撒播:均匀地撒播种子到造林地的方法。
一般不整地、播种后不覆土, 种子在裸露条件下发芽。工效高, 成本低。作业粗放, 种子易被植物截留、风吹或水流冲走、鸟兽吃掉, 发芽的幼苗根系很难穿透地被层。
适用条件:劳力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区, 皆伐迹地、火烧迹地, 急需绿化的地方, 中小粒树种。
条播:按一定的行距播种, 可播种成单行或双行, 连续或间断。
播后要覆土镇压。可进行机械化作业。种子消耗量比较大。
适用条件:迹地更新, 次生林改造;主要为灌木树种和个别乔木树种。
穴播:按一定的行、穴距播种的方法。
根据树种的种粒大小, 每穴均匀地播入数粒到数十粒种子。播后覆土镇压。操作简单、灵活、用工量少。
适用条件:适用各种立地条件。大、中、小粒径的种子都适用。
块播:在大块状整地上, 密集或分散地播种大量种子的方法。块状面积一般在1m2以上。可形成植生组。施工比较复杂。
三、植树造林常用方法
1. 播种造林法:
又称直播造林, 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 而且.施工容易, 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 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 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 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 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 对保证春播, 早出芽, 增强幼苗抗旱能力, 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2. 植苗造林法:
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 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 生长稳定, 因此, 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 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 栽植技术要求高, 必须先育苗, 却也节省种子。总之, 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 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3. 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
官 (干、枝、根等) 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 造林技术简单, 操作容易, 成活率较高, 幼树初期生长较快, 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 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 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 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4. 其他方法。
(1) 插条造林。插条造林在春季和秋季都可以进行, 春季应在发芽前, 土壤解冻后这一段时间内。而秋季则应在落叶后到土壤冻结前。选择1.5-2.0cm粗, 1-2年生的枝条, 剪去侧枝, 剪成长30-40cm的插穗, 按照一定的株行距, 在事先整好的地里扦插, 然后踏实。插深为使插条的上部露2-3cm。如果土壤较旱, 应该用细土覆盖;此外也可以使用塑料薄膜, 采用垄作, 可在较为干旱的地区应用此法。具体工序为, 先整好地, 作垄, 提前灌透水, 然后用塑料薄膜将整个垄面覆盖然后按一定的株距将插条插入垄中, 用细土将薄膜上的插孔盖住, 当长出叶子后, 即可撤掉薄膜;还有一种方法, 是在插前, 用石蜡速蘸插条的上切口, 即蜡封, 以防止插条水分过度散失, 然后插入垄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一定要插正, 即插穗的大头向下小头向上。
(2) 插根造林。这种造林方法和插条造林方法差不多, 在春秋季均可进行, 所不同的是插穗用的是粗1cm以上的根, 剪成15-20cm长的段。按照一定的株行距, 在提前整好的地上挖直径20cm, 深30cm的坑, 将根按45度角倾斜埋入, 要注意, 插穗的方向是大头向上, 上部不但不外露, 反而要埋入土下2-3cm。
浅谈植树造林技术及适用方法 第4篇
【关键词】植树造林;适用方法
0.概况
植树造林是人类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的重大举措,在建设生态省,生态市.生态镇、生态村的过程,应大力开始植树造林,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近些年来森林面积连年增加,每年递增速度约是200万公顷,林木消耗最开始低于生长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已逐渐开始步人“低谷”。对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不利局面开始扭转,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面积的。双增长”趋势,这些是目前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保护生态环境,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幕础是森林资源。我国从加人世贸组织后,冲击的重点虽然是林产工业,但竞争的焦点却在于林业产品,而决定林产品的关键原料在于森林资源。黑龙江省是中国的重要林业基地,现有活立木总数量8608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42.6%。列全国第6位。在国家林业局大力的支持下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高度统一,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加速林业现代化进程。特别是近几年.我省林业积极探索、快速发展,改革创新、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建设、再造秀美山川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广泛动员令社会力量投身到林业建设,林业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都硕果累累,黑龙江的林业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据测算,黑龙江省林业的经济价值达220亿元。当今社会正在由商业文明逐渐走向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目前,环境绿化在整个生态环境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已经成为了当今人们的共识。大力发展植树造林运动是绿化的重要内容。植树造林能够活理沙化耕地,增加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防风固沙,控制水土流失.可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植树造林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随着经济园林的陆续发展已经进入明显的成熟期。
1.做好造林前的准备工作
1.1选择树种
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碁础是要选择良好的品种。因此,选择好树种是非常的重要。要根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一般以本地的树种为宜,选择适合本地栽植,但是为了优化树林的结构层次,可以外调适合本地各种条件的苗木,无论是选择什么树种,都应该选择根系粗壮,无病虫害的苗木。生长健壮,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保证造林的成功率。
1.2整地
要做好造林前的准备工作,例如整地等等,在整地之前要做好详细的规划设计,设计方案进行整地。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睦土壤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倒木、秸秆、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块状清理和带状清理三种方式。可以在春季整雨季够地之后进行造林,但最霞耍的环节是可以在造林的前一年雨季进行十.地平整。在橙地的过程中,要根据选择不同的整地方式.但是要注意遵循尽量减少的原则,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切碎机、割灌机、推土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或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1.3造林时间确定
应该将问安排在下午,主要原因是为了防止阳光暴晒对苗木造成损伤。经过一夜的时间,苗木可以增强提高成活率。同时,要注意主要选择在无雨时期进行造林。造林的最好时机应该是栽后下雨的连阴天。
2.植树造林技术控制措施
改善造林环境的条件基本是造林地的整理。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环境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日里,改变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亦可改变小地形。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披覆盖时上升得较快,整地后政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土壤温度状况产生变ft。整地还能调节土壤水分状况,只要整地方法得当,甓地季节适宜,通过整地可以使干旱,半干早地区造林地墒情战善.使有多余水分的低温地水分排出。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2.1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相对较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的地理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很有可能挤压变形或失水受损伤,栽植技术要求高。所以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2.2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是直接进行造林利用树木的干,枝、根等部位具有生根发芽特性,它的特点是不需育苗,技术简单.容动操作.成活率也高。这样造出的林木,小树生长较快,能够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如柳树,杨树等等,部可以采用此法造林。共特点是能够肖省育苗时间和费州.成活串较高.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2.3播种造林法
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又称直播造林。这种方法便于在大面积林地上进行造林.不但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成林快、简便易行等诸多优点。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为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子颗粒大、生长势强,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其要求造林地1.土壤水分充足,各种自然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条播和搬播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时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严要。
2.4插条造林法
利用树木枝条的一段作为插穗,直接插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称为插條造林法,造林时应往意插穗的规格和插摘穗的栽前处理、插穗的选取,注意栽插深度和季节气候。一般春季栽插时,以土壤解冻后.树木发芽前的一段时间最佳。秋季在落叶后至土壤冻结前栽插为最佳。选一至两年生、粗1.5~2.0cm的枝条,剪成长为35~45cm的枝条作插穗,并除去多余枝条,按照规定的株行距,在事先调整好的林地里进行扦插。可根据情况选择在春秋两季,实施栽插。插条的上部分露出地面2~3cm。一股在土壤较干的情况下,可用细土或塑料薄膜进行表面覆盖。后者进行垄作的工序的顺序大致包括整地、做垄、提前灌透、塑料薄膜覆盖垄面等细致的程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好一定的株距将插条插入垄中,井用细土盖住薄膜表面的插孔。当叶子长出后即可撤去薄膜。
3.结束语
在适宜林木成活率高的春季前,对造林整地,树种选择,做好准备工作,要选择掌握好植树造林的时间,抓住有利的时机,在植树造林的最佳时期,应该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完成植树造林的重任。并在植树造林后,对树木进行细心的抚育、加强病虫害防治以及森林防火等工作,使我国的林业发展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科]
【参考文献】
[1]王付.如何正确掌握植树造林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3):180-180.
浅谈优化作业批改的方法 第5篇
课堂教学目前已出现了新《课标》,得到较大幅度改革,但作业教学的改革却相对滞后。作业教学不能与课堂教学改革同步进行,成为薄弱环节,影响了整个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要看到作业作为体现教学质量的载体之一,在检查“教与学”的质量,发展学生智能,反馈教情、学情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一、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
(1)反馈时间过长。由于当前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偏重,尤其在我们农村小学,师资配备又跟不上,多数教师身兼两个学科的教学,如果对数学作业施行全批全改,批改量多(每班以40人计算,每次布置4道题,教师一次要批改160道题,若每本作业本平均用1.5分钟,就要花去60分钟,再加上平时单元测试、备课写教案等等,就要花去1时30分),造成每次作业批改的周期过长,反馈时间短则两三天,一般为四五天,长的竟达一个星期。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正确的得不到强化,错误的得不到及时改正,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批改作业的信息价值,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2)反馈信息量过小。由于教师教学负担过重,所谓全批全改,也只是“蜻蜓点水”一般,教师批改作业常常用“。”简单的匆匆代过,学生由这些符号就能知道哪道题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得到的只是百思不得其解的信息,找同学或同桌抄答案应付了事,如此反馈,信息量过小,作业利用价值不大。
(3)校正措施不力。因为反馈时间过长,作业返回学生手中时,知识已学过几天,加上课业负担较重,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回头复习旧课以及校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就开始做新作业,形成了问题遗留,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4)作业形同虚设。学生天天做作业,老师天天批改作业,教
师花费在批改作业的时间过多了,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为了应付老师“批改”,学生天天忙于按时完成作业,不管对与错,草草了事,一大部分学生出现了抄袭、问答案或叫人代替做作业等不良现象,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有的教师为了便于批改,片面追求作业的“质量”,应付上级检查,多让学生做一些订正过的习题,甚至是抄写例题,对学生来说,只是进行了知识的“搬运”。作业反而成了“负担”,它的作用逐被单元过关所代替,失去了作业应有的价值。
二、要科学地批改作业
新《课标》提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天天作业全批全改是学生头上的“紧箍咒”,束缚了学生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在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今天,要如何改变这种不良的现象呢?我建议不访做以下的尝试:
(1)精批细改。作业收齐后,找出成绩好、中、差三类学生的作业各8——10本,进行精批细改,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以便进行分类辅导,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方法能有效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时间钻研教材,改进教法。
(2)自我批改。作业做完后,教师公布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写出各种解法,要求每个学生对照答案自己批改作业,对于不同的解法师生共同讨论解决,以完善答案。自我批改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组批改。将作业按学习小组分开,指定一名学习较好的任组长,共同讨论各习题的解法及答案,教师综合各组意见后公布标准答案,然后各组成员流水作业,进行批改。这样,学生在批改中可能够吸取别的同学好的解题方法,也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以防重蹈覆辙。还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互帮
互学的学习风气,活跃课堂气氛。
三、作业批改要巧用评语
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这些东西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而利用评语能弥补这些不足。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指导方法,激发兴趣,强化动机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先找准数量关系式”、“利用逆推方法试试看”、“第二步该干什么”等评语实际是向学生思考的路线。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改正。根据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在哪里,而且知道为什么错、怎么改正。评语此时体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恰当的评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呀!”、“解得巧,真聪明”、“你肯定有高招,因为你是我的骄傲”。不责骂质量特别差的作业本,相反,应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准行!”“你的进步很大,因为你付出劳动。”“看到你在进步,我万分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层楼。”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从而会使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师对学生的错或对要进行适当的评价和鼓励,这样才能使学生
对成功和失败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特别让学生从容的对待失败,树立必胜的信心,明确“失败乃成功之母”。
(2)积极引导,拓宽思路,自主创新
评语,不仅要反映学生解题的正误,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而且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通过积极引导,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
利用评语适当给予启发,以帮助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如“一题多解”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克服了思维定势的不利因素,开拓思路,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解答千变万化的应用题。利用评语:“解得巧、方法妙”肯定其独特见解的学生。对有的题可用多种解法而学生只采用了一种,可以写上:“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这样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开启心灵,驰骋想象;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尝试验证归纳总结应用;使他们敢于大胆的去想去做,鼓励学生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尝试。
(3)严格要求,积极鼓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不仅判断正误、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师在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算理过程要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的加以改正。例如,“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结果正确,但格式正确吗?”、“聪明的你,一定能发现简便方法!”等。
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励希望,改正缺点。如,“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和细心交朋友!”、“你的字写得可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
定是最棒的!”或者“再细心一些,准行!”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另一方面使其纠正不良倾向,培养严谨的志治学态度。
学生作业做得又对又好,除了打上“优☆”外,还加上各种评语展开竞赛。如“你好棒!”“太妙了!”“very good!”对字写的好,作业正确率高,解题最有创意的学生,打上“best!”对于这些陌生而新鲜的评语,学生充满了兴趣,自然得使其学习数学的优势得到了顺势迁移。
当然,写评语时要本身要简洁、明了、自然、亲切、实事求是,充满希望、付有启发性,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可以弥补“√”“×”判断方法的不足,还能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了学生作业。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形成创新意识;更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评估方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在评估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几种方法 第6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教学学习的评价,要关心学生学习的结果,要关注她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数学作业实行有效评价至关重要,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谈一谈对学生数学作业评价的几种方法。
一、作业要求层次化,评价标准多元化
学生的作业时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形式,是老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一种方法,但学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老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按学生的能力布置作业。,对于学困生要注重本课或本知识点的基础知识,对于中等生要让她“吃得饱”,对于基础知识或知识点稍加变动,而对于尖子生,就要让他们既“吃得饱”,又要“吃得有味”。把基础知识或知识点做到深一层次的延伸,拓展,这样,对作业的评价也根据要求不同而多元化,让每个学生作业都得到合理,合情,客观,全面的评价。
如: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1)(25+8)×4
(2)36×9+64×9
(3)18×4+81×4+4
(4)102×5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做不同的题目,学生对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稍加变通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对延伸拓展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作业的书写工整规范情况都有不同的评价,使每位学生都得到鼓励,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二、作业评语亲切,批改符号新颖
学生每次作业都希望得到肯定,得到鼓励。激励性的语言评价更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以往常用的优、好,对学生以失去了吸引力。所以,应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写出恰当的亲切的评语,比如“你这次作业比上次进步了!”“你能把字写得再好点!” “你的作业干净整洁,老师真爱看!” “你计算得真认真,一定检查了一遍吧!”等,无形中暗示了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积极的学习态度。
另外,对学生作业正误的判断,也应采取新颖的符号,比如错题用“”,等学生改正后,再把“”接画成“√”号,这样学生作业本上都是一个个鲜红的对号。也可以用评价符号,比如“笑脸”等。总之,对学生作业评价的语言和评价符号,要符合课标要求,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因人制宜。把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习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三、注重互相评价的多样性
老师批改学生作业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其实,还应该有学生同伴之间的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各方面相结合,让学生参与评价,展开自评和互评,在评价中体验与发展。
浅谈植树造林作业方法 第7篇
林 业 调 查 规 划
Forest
Inven tory and Plann ing Vol.35 No.3 Jun.2010
do i: 1013969 / j1 issn***1031002
营造林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杨德勇1 ,肖文美2(11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云南昆明 650051;21昆明市林业局 ,云南昆明 650041)摘要:分析林业作业设计在森林经理技术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在林业工程建设中的作用.着重讨论了营造林作业设 计的基本要求 ,指出在当前的营造林作业设计中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大量的技术问题、基础资料不翔实、作业设计图过于简单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监管 ,确保设计质量 ,改进设计技术 ,提高文本编写质量 ,增加设计图标志内容等改进意见.关键词:作业设计;林业工程;营造林技术设计;文本编写;作业设计图 中图分类号: S7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168(2010)03-0005-03
The Issues in S ilv iculture O pera tiona l D esign and O p in
ion s on Further Im provem en t
YAN G D em e i(1.Yunnan Institute of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Kunm ing 650051 Yunnan, China;2.Kunm ing City Forest Bureau, Kunm ing 650041 Yunnan, China)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d the position of fo rest operational design in forest managem ent system and roles in forestr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It highlighted the basic requirem ents for the operational design and the issues in current design,such as severe formalism , technique p roblem s, inaccurate fundamental m aterials, excessive simp le design map.Co rrespondingly, it p roposed the op inions for further imp rove m ent to these issues, for examp le, to imp rove text quality, to add up mark content of the map and so on.Key words: operational design;fo restry engineering;silviculture technique design;compo sition of the 林业作业设计是林业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环 text;map of operational design 宏观战略决策 ,是针对林业工程项目编制的总体规划或总体设计而进行的区域宏观决策.林业作业设计是为实施林业工程项目而编制的林业生产施工作 节 ,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投资效果.针对林业重点工程作业设计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从理论基
础和实践效果的角度 ,进一步明确作业设计的基本
功能 ,提出提高营造林作业设计质量的对策和措施 ,使林业作业设计真正成为指导林业施工作业的
依据.业设计 ,将林业建设任务、技术要求和建设资金落实到山头地块.林业作业设计属林业基础性、关键性的微观决 策.作业设计的质量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森林经理的质量和效益以及森林经理技术体系在林业生产 过程中的作用与功能.要实施森林经理技术措施 ,必 林业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
林业作业设计在森林经理技术体系中的地位
森林经理是以森林资源为核心的森林经营管理
技术体系 ,主要包括: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经营决策、森林经营监测与调控、森林经营效果评估等.森林经营决策是利用森林资源调查成果进行的
须以作业设计为基础 ,它是工程实施的依据和手段.112 林业作业设计的类型划分
根据林业生产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对象 ,将林业
作业设计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在森林培育阶段 ,林业作业设计包括营造林、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经济
收稿日期: 2010-02-031
作者简介:杨德勇(1974-),男 ,贵州湄潭人 ,工程师 ,从事林业调查规划工作.·6·
林业调查规划 第 35卷
林园艺作业设计及林业场圃施工设计 ,由于森林状 况和培育方式不同 ,近年来又出现了低产低效林改 造作业设计和近自然经营作业设计.在森林利用阶
单位进行设计.2)作业设计要符合总体设计确定的工程建设
范围、建设对象、设计内容、年度计划、技术标准及相 段 ,林业作业设计有中龄林抚育间伐设计、成过熟林 关规程和管理规定.3)作业设计要充分体现造林高标准、高质量的 伐区作业设计、复层异龄林择伐作业设计、森林旅游 景区景点施工设计和基础设施施工设计等.随着森 林培育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广度和
深度的不断发展 , 还会有新的林业作业设计种类 出现.指导思想 ,在树种选择和技术措施上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营林的原则 ,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
术和科研成果.4)各项技术设计、施工作业顺序、时间、劳动安 排、资金概算、保障措施等要求科学合理.5)小班调查、统计.要根据操作细则 ,将年度建 设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 ,进行详细的小班区划调查
和现场设计.内业面积求算和小班转绘必须达到精 度要求 ,在此基础上编制小班调查设计一览表.6)技术设计.在小班调查和现场初略设计的基 础上 ,编制符合当年造林地块特征的造林类型表、立
地类型表、封山育林措施类型表和单位投资模型表.2 作业设计在林业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211 是林业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
林业作业设计是在林业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 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施工作业的依据.任何林业 工程的作业设计都是将年度建设任务、技术措施和
建设资金落实到具体的工程项目上 ,使施工作业有
章可循 ,有据可依.如营造林施工作业 ,要按照作业 设计中设计的造林树种、造林密度、整地规格、苗木
标准、资金概算、施工图等组织造林.212 是工程监理和检查验收的依据
7)种苗、材料、用工量、投资计算准确 , 符合实
林业工程建设单位按作业设计施工 ,在施工过
程中 ,工程监理单位按施工设计开展监理 , 施工结
束 ,林业工程建设单位按作业设计进行自检自查 ,工 程监测部门再按作业设计检查验收.213 是工程综合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部分.林业工程综合评估包括建设任务、资金使用、工程质量、技术进步、工程效益等方面内容.诸多评估内容均以工程施工作业设计和监测结果为据 ,形
际.设计预算一般不突破总体设计确定的单位指标 , 不突破总体设计的资金概算标准 ,应说明资金投资
渠道 ,属于上一级投资的应经上级部门批准.)作业设计说明书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层
次清楚、文字简炼 ,设计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标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附图、附表材料齐全、完整.林业作业设计是林业工程综合评估的重要组成 营造林作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 , 森林经营处于低投入、粗放经营阶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工程建设综合评估结论.其
中作业设计是工程评估最基础的依据之一.214 是建立工程技术档案的原始资料
段 ,传统的粗放经营习惯势力根深蒂固.进入 21 世
纪以来 ,国家实施林业重大工程 ,工程造林成为森林资源培育的主体.在实施重大营造林工程过程中 ,仍
反映出森林粗放经营的痕迹.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对营造林作业设计的重要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认识
不足 ,仅仅把作业设计视为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的一
求 ,也是林业工程建设的内在要求.林业作业设计是工程技术档案中的原始资料 ,是工程技术档案中必 建立工程技术档案是林业工作发展的必然要
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包括了林业工程建设的整个生
个环节和工程主要部门拨付工程资金的一种依据 ,产周期.在这种思想支配下 ,营造林作业设计存在着如下 4 方面的问题:
系到营造林工程的质量和资金使用的效果 ,因此林业作业设计必须编制技术先进、可操作性强.1)项目建设单位必须聘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 3 营造林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林业作业设计是林业工程总体设计的进一步深化 ,按年度将总体设计确定的建设内容、技术要求和建设资金落实到山头地块 ,其设计质量直接关 411 作业设计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
当前 ,相当一部分营造林作业设计达不到指导
施工的要求.由于过分强调标准化 ,导致严重的形式
主义 ,设计文本雷同 ,内容和形式没有新意 ,体现不出区域特点和造林树种的特性.设计说明书存在 2
种极端倾向 ,要么很草率 ,仅片言只语 ,丢三落四 ,抓
不住设计要点 ,逻辑关系混乱 ,设计意图不明确;要 第 3期 杨德勇 ,等:营造林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7·
么堆砌了一大堆空话、废话、套话 ,名词概念 ,故弄玄
虚,弄成繁琐冗长的花架子文章.提高作业设计的深度和质量.511 加强监管 ,确保设计质量
求 ,加强对作业设计的监督管理.一是实施单位按项目要求必须聘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作业设 计;二是参加设计的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政策及技术规定 ,熟练掌握设计方法 ,吃透技术要点 ,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搞好作业设计;三是设计人员必须深入现地 ,现场调查 ,现场设计;四是实行设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谁设计 ,谁签字 ,谁负责.对不深入现地 , 412 营造林作业设计中存在技术问题
一是部分小班区划有误.在地形地物不明显的
地段 ,小班区划界限不明确 ,往往造成小班移位 ,造
林地与作业设计不符.又导致作业设计变更不符合程序 ,施工单位将错就错 ,或变更后不及时报批 ,影
林业重大工程的管理部门要根据设计方的要
响了造林成效检查验收结果;二是部分小班造林建
设期限不明 ,很难确定造林具体完成时间;三是种苗算只有结果 ,没有构成、依据和计算过程 ,其经济指标差异过大;五是部分封山育林设计的补植株数已相当于人工造林 , 没有结合小班现有母树、幼树幼
苗、灌木株(丛)数及封育的目的等进行设计;六是幼林抚育设计中对象不清 ,将未成林的抚育设计与中幼林的抚育间伐设计混为一谈 ,在抚育施工中造 成极大的损失 ,等等.由于作业设计发生的失误 ,又
导致实际施工作业时的随心所欲.测算不准确 ,用苗标准及种苗来源不清;四是投资预
工作不负责任 ,造成责任事故的 ,将从严追究责任.512 改进营造林技术设计
设计.编制符合年度造林区域立地环境的立地类型
营造林作业设计的核心问题是造林、营林技术
表、选择适生树种 ,编制好适应树种生态习性的造林
典型设计 ,如造林密度、混交方式、整地方式和经营
措施 ,同时安排好造林区配套设施建设 ,如病虫害防治、林区道路和生物防火带建设.对经济林的小班设
计 ,要引进生态农业的理论和方法 ,组织好混农林413 作业设计依据的基础资料不翔实
基础资料是作业设计最重要的依据 ,基础资料的调查、收集是作业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有些作业
设计 ,小班现场调查基础资料不翔实 ,如施工区概况模糊不清;造林小班区划粗放 ,有的甚至没有进行实
地调查;普遍存在小班立地因子记载不翔实 ,如土壤情况、山地小气候类型等;现场设计记载不详尽 ,如
树种选择、混交方式、株行距、定位等;封山育林基本
情况(小班数量、位置、分布情况、周边村寨分布及人畜活动情况、植被状况等)记载过于简单.总之 ,设计采用的基础资料参差不齐 ,有的缺少文字说明 ,调查表格不全 ,文字、图、表数据不相符.这必然导致作业设计流于形式 ,大幅度降低了作业设计的施工
业或林下养殖业 ,实行农、林、牧有机结合 ,林果业与观光旅游相结合.513 提高文本编写质量
作业设计文本编写 ,首先要对内外业调查设计
材料分类整理汇总 ,做到每个小班材料齐全 ,图、表、卡一致;二是在对基础资料、设计资料进行仔细分析
与整理的基础上 ,分清主次 ,突出作业设计要解决的
重点问题 ,描述详细.项目区概况部分应对工程规划总任务、实施以来的计划完成情况、实施效果、成功 的经验等作简要阐明 ,立地类型、造林类型要具体 ,技术措施、保障措施要有特点 ,要突出树种选择、苗木质量、运用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等 ,投资概算符合
实际;三是作业设计说明书文本形式要规范 ,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文字简炼 ,使施工作业者能看明白.514 作业设计图应增加的内容
重点改进小班营造林设计图 ,设计图的图例规
范 ,比例尺适当 , 标注的内容完整清楚 , 方便指指导价值.414 作业设计图停留在示意图水平上
营造林作业设计图始终达不到施工图的要求 , 仍停留在示意图的水平上.大多数作业设计图的比
例尺过小 ,不符合用图规定 ,导致造林小班内应该调绘的非造林地块和混交地块的位置无法标出.附在
导施工.)在设计图上标示出混交地块、示范样板地设计图上的小班注记表过于简单 ,特别是小班因子 注记和技术设计注记简单 ,依据造林设计图在现地 无法指导施工 ,没有可操作性.块、封山育林标志、补植补造地块、防火隔离带、小班扣除地类等图示.)在图廓下方附小班注记表 , 主要内容 : ①人 5 提高营造林作业设计质量的改进意见
工造林和模拟飞播造林包括乡村名、林班、小班、小 基于当前营造林作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必 班面积、经营面积、造林树种、整地规格、造林密度 须提高认识 ,更新观念 ,强化对作业设计的要求 ,以(株行距)、苗木质量(地径、苗高)、混交比、地理坐 第35卷第 3期 2010年 6月
林 业 调 查 规 划
Forest
Inven tory and Plann ing Vol.35 No.3 Jun.2010
do i: 1013969 / j1 issn***1031003
摘要:将 Photoshop 软件应用于林业制图及面积求算工作.论述了地形图、卫星影像图的处理 ,图框制作 ,小班转绘 , 小班图、工程措施布置图制作等的方法、步骤;对运用 Photoshop 进行小班面积求算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关键词: Photoshop;林业制图;面积求算 中图分类号: S758 61;TP3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671-3168(2010)03-0008-03 Photoshop 软件在林业制图及面积求算中的应用
耿继斌
(威宁县林业局 ,贵州威宁 553100)Applica tion of Photoshop Software to Forestry M app ing
and Area Ca lcula tion
G EN G J i-b in(Forestry Bureau of W eining County, W eining 553100 Guizhou, China)Abstract: Photoshop software was app lied to forestry mapp ing and area calculation.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p rocessing of topographic map s and satellite im ages, and m ethod and p rocedure for fram ework manu facture, subcompartment shift-mapp ing, subcompartment diagram , engineering measures’arrangement m app ing.Moreover, it also discusses the p rincip le and ways to calculate subcompartment are by using of Photoshop;
Photo shop software.forestry mapp ing;area calculation Key words: 1 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中 ,一般是采用纸质 地形图现地勾绘小班 ,用透明方格纸或求积仪求算 制图条件
硬件
奔 Ⅳ以上电脑一台 ,扫描仪一台 ,打印机一台 ,小班面积 ,后期制图等工作全靠人工 ,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如今 ,因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利用 Pho2 toshop 软件制作规划设计图、效果图等 , 既图面美
有条件的还可配图形书写板和压感光笔等.112 软件
Photoshop 710以上中文版 ,扫描仪配套软件.观 ,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收稿日期: 2010-02-291 作者简介:耿继斌(1972-),男 ,贵州威宁人 ,工程师 ,从事林木育种、营造林及林业规划设计调查工作.E-mail: gzwngjb@1631com
标等;②封山育林包括乡村名、林班、小班、小班面积、经营面积、地类、封育措施类型、封育方式、封育
[ 3 ] 行政印 ,刘新文 1关于现阶段林业作业调查设计的几点
年限、补植补造面积、树种、整地规格、造林密度(株
行距)、苗木质量(地径、苗高)、地理坐标等.参考文献:
[ 1 ] 查贵生 1我省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项目作业设计存在
问题与对策 [ J ] 1林业调查规划 , 2003, 28(4): 46-491 [ 2 ] 景宏玉 ,王志武 1我省成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中作业设计存在问题和几点建议 [ J ] 1山西林业科技 , 1986(2): 32-341
浅见 [ J ] 1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 2005(S1)1 [ J ] 1林业资源管理 , 1995(06): 16-191 [ 4 ] 刘建国 1现代森林经理学的主要进展与未来发展展望 [ 5 ] 吴泽民 1城市森林经营管理中的几个主要方面 [ J ] 1中
[ 6 ] 詹昭宁 1中国森林经理探讨 [ J ] 1林业经济问题 , 2007
(1): 89-961
作业设计 [ J ] 1林业实用技术 , 2009(1): 37-391 [ 8 ] 李慧卿 , 江泽平, 雷静品 , 等 1近自然森林经营探讨
浅谈植树造林工作的管理方法 第8篇
植树造林对于我们居住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对于环境的再生和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而言, 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增加森林的种植覆盖率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也是一项重大的任务。国家领导人和专家对于植树造林都是非常的重视, 每年都会定期开展一系列的植树造林活动, 并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确保植树造林的工作得到顺利的开展和维护。植树造林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它是应当落到实处的行动。对于一个国家而言, 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参数指标是森林的覆盖率。而为了实现社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个必需的要素就是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持续地投入到植树造林的运动中去。我国的森林法和森林实施条例明确指出各级政府部门都需要落实植树造林的工作, 提出了相应的努力方向和工作指标, 并通过相应的措施来达标。
2 植树造林的管理措施
2.1 选择适合的树种
优质的树种对于植树的成活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正确的树种是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在植树造林之前, 一定要针对植树当地的环境进行实地的了解和考察。一般而言, 都是采用本地的树种会较好。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树种之间的层次搭配, 可以引入一些外来的树种和本地的树种进行混搭种植, 以提高存活。无论选择什么树种, 都需要在种植之前进行详细的检查, 以确认树种是健康的无病虫危害, 以提高栽种的存活率, 培养更好更健康的树种。
2.2 栽种用地的修整技术要求
对植树造林的地块进行修整和管理, 是植树造林必备的前提工作。通过适当的修整措施, 可以将地块的各种杂草进行清理, 并且可以确保在树木栽种之后形成适当的光照平面, 有利于树种的光合作用, 这样就可以提高树种的存活率。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 是因为地块的平整和修整有利于土壤结构的变化, 有利于幼小树苗的伸展和存活。对于地块进行修整的措施主要有火烧清理、化学药剂清理和割除清理等方式, 这些措施都能保持土壤的活性, 保证土壤的使用。
2.3 选择适合的栽种时间
选择好合适的栽种时间对于树苗的存活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影响。一般选择在下午的时间进行栽种, 避开了中午的高温时间, 可以减少树苗由于高温蒸腾, 而根部尚未伸展所造成的失水枯萎。再加上经过一夜的调整之后, 树苗的成活率会高很多。而且栽种的时间也应该尽量避开雨季的时间, 因为持续的下雨会造成树苗的烂根, 不利于存活。
3 封山育林的管理措施
封山育林是我国劳动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所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森林管理办法。简单来说, 就是对于自然播种的或者具备一定扩张能力的森林、灌木丛、荒山荒地、采伐区域采取一定的人工辅助措施或者封禁的方式, 让其自然补充生长, 渐渐形成丰盛森林的一种措施。通过这样的自然方式, 可以让树木在不受到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进行有益的繁殖生长。
4 造林技术规范的基本类型
4.1 插干造林的基本要求
插干造林实际上就是将树苗的树干或者较为粗大的枝条直接插在造林区域内, 让其生长为完整的植株, 操作简单而直接。
4.2 栽苗造林法技术要求
这种方法一般是指将已经具备完整根系的树种幼苗进行栽种, 这种植树的方式的优点是, 对于环境的要求相对会低一些, 树苗的适应性会强一些。虽然栽苗法在操作上比较复杂, 但是这样对于较为恶劣的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强, 栽种之后的总体存活率也较高。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很有可能因为根系受到损害而降低了存活率, 因此必须在栽种之前, 对幼苗进行根系的培育, 以实现减少种苗使用的目的。
4.3 林地的补植技术的措施
林地的补植一般是指为了调整林地树种的结构, 提高总体树木的密度, 提升森林的含氧质量, 充分发挥其各种功能效益而在原来林地的基础上进行树苗的补充种植的措施。
5 植树造林的现实意义
5.1 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土
植树造林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可以涵养水土, 一般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区域, 每当遇上大雨冲刷, 其地表的泥土便会被冲刷带走。冲毁田地、堵塞河道给当地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而有植被覆盖的地表, 一般水土流失的情况非常的轻微。树木的根系像庞大的网络, 将土壤紧密固定在地表上。按照统计数据所显示, 1亩林地所能保持的水分在20t左右。
5.2 森林防风固沙的功能
树木的存在可以将风速减弱。风沙是因大风刮起了大量的沙石而形成的, 当遇到森林的时候, 由于风速的降低, 因此沙石将会沉积下来。一般而言, 森林的存在可以让通过的大风的速度下降70%~80%。因此凡是有森林存在的区域, 风沙的形成都较少, 再加上草地对于地皮沙石的抓取, 大风所能卷起的沙石会更少, 有利于减少风沙天气的发生。
5.3 净化空气
树林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释放出氧气。据统计, 1亩的林地每天可以释放出大约49kg的氧气, 吸收67kg的二氧化碳, 可以提供65个成年人一天的呼吸之用。因此, 林地的好处非常多, 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保障, 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促进经济的发展。
摘要:对于促进林业发展和提高植被的覆盖而言, 植树造林是最为有效的方法。植树造林还可以促进人们对树林的保护和热爱, 实现美化环境、增添森林覆盖率的目的。本文重点针对植树造林的管理工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植树造林,管理方法,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刘翠华.造林地的清理整地与植树造林方法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30) :390.
[2]黄发明.造林地植树造林方法浅析[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9, (4) :45-46.
浅谈植树造林作业方法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