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哈萨克语约量时间词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浅谈哈萨克语约量时间词(精选2篇)

浅谈哈萨克语约量时间词 第1篇

浅谈哈萨克语约量时间词

时间词可以分为约量时间词和确量时间词.约量时间词即表示时间数量不确定的.一类时间词.哈萨克约量时间词比较丰富,而且带有强烈的时间量大小的夸张意味.本文就哈萨克语约量时间词的类别、典型语义和句法特征进行论述.

作 者:成世勋 CHENG Shi-xun  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学院,中语系,新疆,伊宁,835000 刊 名:语言与翻译(汉文版)  PKU英文刊名: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年,卷(期): “”(1) 分类号:H236.3 关键词:哈萨克语   约量时间词   模糊性   语义  

谈约量时间词“一会儿” 第2篇

一、“一会儿”的研究现状

“一会儿”有民族性,一旦汉语和其他语言接触,马上就会遇到时间观念的置换问题,“一会儿”和其他语言的对接只能是约略对应不可能做到等值替换。因此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分析研究的篇什较多。撮其要者,有沈庶英(2000),殷志平(2002),章婷、李葆嘉(2004,2006)等文章,在研究汉语时间词的模糊性时,详谈了“一会儿”表达约量时间,并且有时间点和时间段的区分;高艾军(1994),陈又瑄、郑萦(2007),林华勇(2009)专门就“一会儿”表达的功能、模糊性、语法化机制进行开掘分析,甚至探讨“一会儿”的叠用的问题;张发明(1984),水行(1998),刘长征(2006)把“一会儿”和“不一会儿”从时量大小和使用功能以及语用趋向上做对比研究。

上述研究中,有的将“一会儿”放到时间段模糊性系统中作分析,看作模糊时间的一个构成部分;有的就“一会儿”做定点开掘式研究,探求其功能、叠用、表述效果;有的做功能上的对比研究。我们认为,在“一会儿”还可以作为时间系统的参照点,具有很强的时间能产性。而有意思的是,“一会儿”在其客观内涵和外延模糊的情况下,却仍然具有极强的能产性,产生系列的时间量度词语或短语,由此构成了约量时间系统,这个系统更值得分析。

二、“一会儿”时间系统

理性告诉我们,“一会儿”无法用分秒测量,可是交际双方都能够准确地把握。当医生告诉我们输下这瓶液体“一会儿就好”时,我们马上形成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如果等待时间超过了预期,就埋怨大夫:“这么大一会儿了怎么还不好?”,至于“这么大一会儿”究竟比“一会儿”“大”多少,说不清,虽然说不清,却仍然可以用“这么大一会儿”来探问大夫:

“您不是说‘一会儿就好’么,怎么这么大一会儿了还不好呢?”

相反,如果疗效立竿见影,你会喜出望外,“一瓶药输上,不一会儿就好了!”这“不一会儿”究竟比“一会儿”短多少,也无法说。但我们心理是愉快的,并且因此而敬服大夫的医术高明。

“一会儿”这个时间词客观上无法计量,字面意义模糊,但在交际人的心理又十分明确。所以,“一会儿”一定是一个短时量段的参照点,它集合了客观时间量度和主观时间量度的统一。主观量度“一会儿”没有可兑换的客观时间标尺;而主观上即内心中却坚信这个时间不会很长。因此很短的时间是“一会儿会儿”,与时下流行的一种叫作“分分钟”的表达可谓同工异曲。不过个人以为,“分分钟”还是源于英语中的“just a minute”。“一”在“一会儿”中并不表示数量概念,似乎是一个单位的整体概念。比如,没有人说“两会儿”“五会儿”。

和“一会儿会儿”相仿佛的有“一小会儿”,也就是小于“一会儿”,再稍长点儿“不一会儿”,这是不足“一会儿”的量;进而“不大一会儿”,“没多大(一)会儿”,“这么一小会儿”,“那么一小会儿”时间都短于“一会儿”;接近“一会儿”的“这么大一会儿”“那么大一会儿”,接着到“一会儿”这一时间基点时。

言短时可以做个量度比较,我们用“<”号表示“时段量短于”之义,便有:

(一)言短时连续统

“一会儿会儿”<“一小会儿”<“不一会儿”<“不大(一)会儿”<“没多大(一)会儿”<“这么(一)小会儿”<“那么(一)小会儿”。

这里的“一”用“()”标出,在口语中经常省略,仍然表示“一会儿”的本义,是不是因为时段较短,可以忽略,还是因为“一”的特殊性,不好断言。

“好大一会儿”、“好一会儿”、“一大会儿”的时段定然大于“一会儿”。用“>”号表示“时段量长于”,便是:

(二)言长时连续统

“好大一会儿”>“一大会儿”>“好一会儿”>“有一大会儿”>“有一会儿”>“一会儿”。

注意和言短时相比,这里的“一”就不好省略,否则就不成话,比如,没人说“好大会儿”“大会儿”“好会儿”等等。

这样就形成了以“一会儿”为基点时的时段量连续统:

“一会儿会儿”<“一小会儿”<“不一会儿”<“不大(一)会儿”<“没多大(一)会儿”<“这么(一)小会儿”<“那么(一)小会儿”<“有一会儿”<“有一大会儿”<“好一会儿”<“一大会儿”<“好大一会儿”。

这个连续统的两端是极性对立的,时段与时段之间的界限虽不十分清楚,但有“一会儿”这个参照点,其左其右的边界是清楚的。

不过用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多大一会儿”却又可以省略为“多大会儿”表示言短时或询问时段量。不管怎样,都是以“一会儿”做基点参照询问时段长短。

有趣的是,我们不说“会儿”,却可以问“多会儿”,用于问句中询问一个具体时间点;所以“会儿”和指示代词、数量词搭配,用于指示时间点。如“这会儿”用于指目前的时间;“那会儿”用以指过去的时点或将来的时点;“哪会儿”用以询问任一时点,当然也可以虚指,某一时点。“有会儿”是指某一时段。

用数量词“多”和“一会儿”组合,可以构成疑问。“多大一会儿”问的是时间段,问“多会儿”却是问时间点;前者不可以“一会儿”来回答,但可以回答“就一会儿”,似乎问答双方心知肚明;值得玩味的是,还可以回答“不一会儿”以表示时间不长,“一会儿”如果是个名词,怎么能用“不”这个副词来否定呢?可以说“没一会儿”呀?更有趣的是回答“没多大一会儿”,直接否定问语的全部,真可谓奇哉怪也。可是,问答双方心理都明白“没多大一会儿”蕴含的是时间期待不会太久。可见“一会儿”以非常稳固的结构体来表达心理确定的时段量度,也是心理的时间定位。

(三)时制时点连续统

这会儿(近指时点)→那会儿(远指时点)→有会儿(某指时点)→哪会儿(询问时间点)

在和指示代词和其他一些词组合的时候,用不用“一”的意义大不相同。比如“这会儿”指的是时点量,“这一会儿”指的便是时段量,同理,“那一会儿”“有一会儿”都是表示时段量。从而构成了时制时段的连续统。

(四)时制时段连续统

这一会儿(近指时段)→那一会儿(远指时段)→有一会儿(某指时段)→哪会儿(询问时间段)

“一会儿”做时间补语的语用价值

在动词、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补式时间补语“一会儿”中的“一”可以省略。“动词+(一)会儿”的情形如:“坐(一)会儿”、“聊(一)会儿”、“看(一)会儿”、“等(一)会儿”、“放一会儿”、“想(一)会儿”等等。

凡能进入“动词+(一)会儿”格式的动词,多都可以重叠,表示短时量。上述组合基本上可以等价为:“坐坐”、“聊聊”、“看看”、“等等”、“放放”、“想想”,甚至中间可以加上“一”,从而成为:

“坐一坐”、“聊一聊”、“看一看”、“等一等”、“放一放”、“想一想”等等。

“形容词+(一)会儿”的情形如:

“难过(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凉(一)会儿”、“热(一)会儿”“好(一)会儿,赖(一)会儿”、“多(一)会儿”、“少(一)会儿”等等。

当然,还可以有“一会儿”的扩充形式:

“难过好(大)一会儿”、“高兴好(大)一会儿”、“凉好(大)一会儿”、“热好(大)一会儿”等等。

“形容词+(一)会儿”的结构多数可以以对举的方式出现在口语中,多有间断性反复的特点。

“好(一)会儿,赖(一)会儿”、“多(一)会儿,少(一)会儿”,“近一会儿,远一会儿”,“长一会儿,短一会儿”、“快一会儿、慢一会儿”、“阴一会儿,晴一会儿”、“早一会儿,晚一会儿”等等。

“动词+(一)会儿”常常以对举的方式出现,如:

“走(一)会儿,停(一)会儿”、“看(一)会儿,写(一)会儿”、“睡(一)会儿,玩(一)会儿”、“说(一)会儿,唱(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等等。

对举多是对两种相反的行为状态的规律性交替进行情景的描摹。

三、“一会儿”表时间溯源

《中国基本古籍库》收录了先秦至民国(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20世纪初)历代典籍一万种、计十七万卷,十八亿字、一万二千七百个版本的浩大典籍进行分条检索,请看下图的数据:

这些古籍里“一会”出现的频率10132条,而“一会儿”出现不到1/3,“不多会儿”6条,“好一会儿”4条,其他的如“不一会儿”,“不大会儿”。“不大一会儿”,“没多会儿”都占一个频次,至于“没多大会儿”、“有一会儿”、“一小会儿”、“一会会儿”出现的频次是0,这说明使用频次少的多是以“一会儿”为复合词词素构造的“新词语”。

值得冷静分析的是,“一会”出现频率高有几个原因:其一是并非所有的“一会”都表示时间,恰恰相反,很少表示时间。下面的例子会给我们以启发:

(1)一大一小之外仍有余分一年十二月,六大六小,揔有三百五十四日。是岁十二会之实数也,仍少十一日四分日之一,未得周天圣王总以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为十二会之大数,一会即一辰也。(这是天文演算,记录星宿交汇时间)(汉·郑玄《礼记疏》附释音礼记注疏卷第十四)

(2)一会诸侯令曰非,帝之命母有一日之师役。(“一会”指和诸侯一次会盟。)(春秋·管仲《管子》管子卷第三)

(3)从子至辰自辰至申,自申至子,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元有三统,统有三会,会有二十七章九会,二百四十三章没终也。置一元之数以章会三统,凡九会统数除之终尽焉,一章闰分尽一会月食尽,一统朔分尽,一元六甲尽,玄之道班氏元与太初历相应,亦有颛顼之历焉,此之谓也。(“会”是一个单位量度。)(太玄告第十五,汉扬雄《太玄经》太玄经卷第十)

可见,“一会”之“会”多用作动词,表示会面、会盟、会和之义。与时间关系是偶然的,如例(1)。

这种状况直到唐代仍旧如此。如:

(4)二异类者谓随一方一界为一类机说,一会法既无结通十方等说。(一旦见到之义。)(唐·释法藏《大方广佛华严探玄记》卷一)

元以后,用“一会儿”表示时间的情况多了起来。如:

(5)(卜云)梅香你教孩儿睡一会儿,我回去。(已经是表示时间段的词了。)(元·白朴《东墙记》)

(6)(生上)自夜来见了那小姐看小生,一夜无眠,今日去间,长老借一间僧房,早晚温习些经史,倘遇小姐出来也好饱看一会儿。(元·王实甫《北西厢秘本》卷一)

(7)(宣教)一边吃一边想道,用了这几时工夫才得这个机会,再差一会儿也到手了,谁想如此不偶反费了许多钱财。(一段时间)(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到了清代,也有了“不一会儿”的表达法。

(8)不一会儿,全身衣褶都画好了,把帐竿竹子倚在墙上,且说且笑。(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地三十七回)

“一会”出现频率高的第二个原因是,包含了“一会儿”和凡是带有“一会”字样的词语。这样,前面的“一会”并不表示时间的词实际上有9430左右。

那么我们从上面的分析可见,先秦至唐,“一会”由会盟、会面一次,或第一次,引申到星宿间的靠近时间,再到元代引申而来表示时间,并由此产生了“一会儿”彻底巩固了表示时间的单位词。再后来就有了“好一会儿”,“不多一会儿”,“没一会儿”等说法。尤其到清代,以曾朴的《孽海花》为代表,大量使用在“一会儿”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时间词。至于“好大一会儿”,“多大会儿”“一小会儿”,“一会会儿”等表达法,都是后来才出现的。

我们不该怀疑“一会儿”这个心理时间词的准确性。只要稍微沉思一下人的一生中有多少时间在睡觉,在走神,就知道心理时间其实比物理时间来的更真实,更实际,更值得关注。“一日三秋”,“度日如年”,“日月如梭”,“白驹过隙”正是将生命体验,时间的心理表征高度感性化地表达出来了。

参考文献

张发明1984《“一会儿”和“不一会儿”》,《汉语学习》第6期。

高艾军1994《“一会儿”在句子里的位置》,《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水行1998《“一会儿”和“不一会儿”的同值域》,《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沈庶英2000《谈约量时间词》,《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殷志平2002《也谈约量时间词》,《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章婷2004《汉语时间词模糊语义研究》,《学术探索》第7期。

王宏斌2004《“一会儿p,一会儿q”的语义类型与分句的结构类型之间的关系》,《语言与翻译》第2期。

章婷、李葆嘉2006《汉语时间词的模糊性与精确性之探析》,《河南社会科学》第4期。

刘长征2006《“一会儿”和“不一会儿”》,《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陈又瑄、郑萦2007《时间词“一会儿”的形成及语法化机制》,《南开语言学刊》第1期。

浅谈哈萨克语约量时间词

浅谈哈萨克语约量时间词(精选2篇)浅谈哈萨克语约量时间词 第1篇浅谈哈萨克语约量时间词时间词可以分为约量时间词和确量时间词.约量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