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英文求职信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61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英文求职信(精选14篇)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英文求职信 第1篇

Some worked, some harvest.Four years time, so I picked a rich fruits.Four years, I have to study first, learn housekeeping skills, a more systematic grasp of the theory and skills courses.And have achieved excellent results, year after year was a second-class people of scholarship, the state passed the CET examination.Knowledge is their own.Normally, I would also focus on computer learning, the use of a more skilled OFFICE, pHOTOSHOp, such as application software, and I was third when the province passed the computer 2, the State secondary examinations.proficiency in computer applications, English as well as the ability to read dictation soli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 order to enable me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society with a heavy weight.Germany is the head of human resources.Four years, I strive to improve their ow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elf-cultivation, a serious post-secondary study of Marxism-Leninism, Mao Zedong Thought, Deng Xiaoping Theory;for their high standards and strict requirements.Through continuous in-depth study, I joined the glorious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Is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qualified personnel.Ability is what I learn and the most important.Mission work as secretaries of party branches in the process, solid, hard, stress method, efficiency.Four years of training, the community has enriched my experience and improve the leadership, organizational skills, the spirit of unity and cooperation.For this reason, I have been rated as outstanding cadres school, outstanding members.Four years, I do take every step to obtain any results in return for all the sweat, which represents the past.Careers in the face when I chose you because I am hard, I work hard, to stand the test of your company.Believe me, choose me, you will not regret it!

Give me a chance, I will also surprise you!

Sincerely,Salute

欢迎浏览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英文求职信 第2篇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又将打开新的篇章,寻求新的工作机会,现在的你想必是在写求职信吧。写求职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求职信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求职信 篇1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叫李瑞杰,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名07届本科毕业生今从网上搜到贵公司招聘信息,故冒昧投函自荐。

我于XX年11月初面对钢铁企业钢渣显热的巨大浪费以及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产生了钢渣显热回收利用发电的想法,并向电厂工作的亲戚发出技术咨询得到认可,并设想出了研发出这套设备卖向世界的远大计划。由于所在公司机制影响不能上报公司。

XX年11月26日在《中国冶金报》上看到莱钢与青岛工业大学合作开始“钢渣显热回收利用发电设备”的研究,深以为憾!

站在今天的角度上,我依然敢预测如果莱钢要在以前水冷钢渣蒸汽利用方面有所突破(节约用水),就应该用干熄焦的原理来进行钢渣热吸收。

虽然我大学所学为测控专业,但在走入钢厂后在不到半年时间里拥有了这样的思想,我认为已经可以充分的体现我的学习能力和我在科研技术以及市场意识方面的敏锐触觉。

而对于我在XX年十一期间想到的“汽车车前防撞系统”,虽然当时已有一家北京私营公司做出了这样的系统并在做私家车改造,可惜他们不知道这套系统如

果出现在一个有远见的人手里会有多大的市场。我甚至可以说这套系统应该列入世界所有国家的“交通法规”要求上路的所有汽车必须装上这套系统,您也许认

为我这是一个疯狂而可笑的想法,但是我们的老师做到了在“煤矿生产安全法”中规定自己发明的“断带检测仪”必须装在每一个矿上的每一条煤块输送带上。而“汽车车前防撞系统”,虽然不见得能完全阻止交通事故,但就其可以减轻交通事故灾难性程度的意义上来说,它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老师的发明的意义,并将在世界上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在上面说这么多,想说的就是或许我不是第一个看到螃蟹并给螃蟹起名的人,但我一定会是第一个吃螃蟹并让大家都能吃螃蟹的.人,我现在需要的就是一

个向大家展示螃蟹可以吃的舞台,希望贵公司可以为我提供这个舞台,当然我想英明的贵公司领导一定可以想到,最后受益最多的一定会是这个舞台的所属公司。

希望贵公司的领导能够做出英明的决定!

此致

敬礼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求职信 篇2

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

我是XX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20xx届的一名应届本科毕业生,我很荣幸有机会向您呈上我的个人资料!

在校期间,我系统学习了本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通过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我对仪器仪表领域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在与课程同步进行的各种相关实践和实习中,我具备了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

在计算机方面,学习并掌握了如办公自动化、Protel、AutoCAD等应用软件以及C程序语言。在英语方面,学习了大学英语并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及对技术资料的翻译能力。

学好文化课程的同时,我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余时间,我参加了书画学会社团,学习书法艺术欣赏;曾在超市、商场等做过理货、促销工作,并得到了好评。此外,我还担任过系学生会文艺部部长,组织策划过各项活动如圣诞舞会等活动。我非常注重社会实践与实习,希望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与提高。多年的实践经验把我锻炼成为一个自信、开朗、乐观、向上的人,个人的组织协调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与人密切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我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水平,希望加入你们的行列,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我相信以我平时养成的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能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贵公司能给我一个发展的平台,我将全力以赴,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努力奋斗。

热切期待您的回音!祝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求职信 篇3

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我的名字叫xx,我是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20xx届的一名应届即将毕业的学生,我很荣幸有机会向您呈上我的个人资料!

在校期间,我系统学习了本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通过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我对仪器仪表领域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在与课程同步进行的各种相关实践和实习中,我具备了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在计算机方面,学习并掌握了如办公自动化、Protel、AutoCAD等应用软件以及C程序语言。在英语方面,学习了大学英语并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及对技术资料的翻译能力。

学好文化课程的同时,我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余时间,我参加了书画学会社团,学习书法艺术欣赏;曾在超市、商场等做过理货、促销工作,并得到了好评。此外,我还担任过系学生会文艺部部长,组织策划过各项活动如圣诞舞会等活动。我非常注重社会实践与实习,希望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与提高。多年的实践经验把我锻炼成为一个自信、开朗、乐观、向上的人,个人的组织协调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与人密切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我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水平,希望加入你们的行列,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我相信以我平时养成的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能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贵公司能给我一个发展的平台,我将全力以赴,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努力奋斗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改革与探索 第3篇

大连交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专业设置方面一直在不断改革和探索,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结合学校轨道交通办学特色, 确定了人才培养培养目标为:侧重培养动车运用与维护领域中从事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3]。同时, 引进优秀人才从事动车运用维护、动车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等教学研究工作;组织教师参加现场实践能力培训, 加强了师资队伍特色建设。并且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实践, 取得的建设成果如下。

一、教学团队建设

大连交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围绕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核心课程, 确定了“突出特色、立足培养, 加大引进, 稳步实施”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经过不断的建设, 形成了一支紧跟社会前沿, 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 热爱本科教学、教学理念先进、教学能力突出、符合培养方案特色要求的教学团队。目前共有教师14人, 其中教授4人, 副教授6人, 讲师4人;博士后5名, 博士8人, 在读博士2人。年龄基本分布在35~55岁之间, 40岁以下7人, 占1/2。每年招生人数约120人, 师生比例约为1:8.5。具体建设措施如下:

1. 结合学校办学特色, 加大培养现有师资力度, 不断提高本专业教师素质。

在加强教师测控技术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 还组织教师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与动车关键技术有关的实践能力培训, 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更好地满足了专业办学特色需要。

2. 努力营造良好环境, 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

依托辽宁省动车检测与网络控制工程实验室省级科研平台、辽宁省轨道交通设备检测中心, 引进了2名从事动车运用维护健康监测技术、动车网络控制技术、动车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等研究工作的优秀人才。

3. 提升教师科研和科技创新能力, 用科研反哺教学。

优化学科队伍结构, 加强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服务社会的能力。引导教师追踪学科前沿的最新突破, 研究学科前沿的最新命题。

4. 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 以国家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要求为导向, 构建了一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教学团队。

每门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包括1名负责人、3~5名主讲教师。课程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团队课程的教学运行管理, 并为提高本团队课程的教学质量采取了有力可行的措施;主讲教师协助课程负责人完成了该课程教学资源整合、理论和实践授课等具体教学工作。

5. 依托各类校内校外实习基地, 强化实习实践教学团队建设。

引进具有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背景的博士, 充实到了专职实践教学系列教师队伍中;同时加强了现有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打造了一支具有自主开发实验、最大化利用仪器设备、管理科学的、能有效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实践教学团队。

二、培养方案改革, 课程与教学资源优化

1. 改革了专业培养方案, 进一步优化了课程体系。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2012年) 》成立专业培养方案调研小组, 以制 (修) 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主要目标, 走访了相关用人单位和相关院校, 逐步形成并确立了具有动车运用与维护技术特色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面向现代轨道交通车辆全生命周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获得了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 (1) 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了学校轨道交通办学特色。 (2) 整合传感器技术系列课程, 坚决杜绝了教学内容重复现象。 (3) 充分考虑卓越工程师建设计划, 将实践环节相对集中, 方便了卓越计划的实施、完善和推广。 (4) 针对目前毕业生不了解行业标准, 实用性比较差等问题。在培养方案中, 设置了相应内容的实践环节, 满足了现场提出的实用性强的要求。 (5) 通过调研, 了解到目前动车最新技术文件均是英文资料, 对技术人员的专业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 结合现场需求, 调整了《专业英语》的授课内容。 (6) 增加了科研项目管理实践教学环节, 提升了学生科研素养。学生模拟参与到项目管理过程, 从而使本科毕业生具备了一定的项目研发经验, 提高了毕业生服务于社会的能力。

2. 以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为导向, 加强了专业课程建设。

对专业限选课以上11门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进行了重点培育。

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了多层次人才。

加强了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组织完善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方案》, 进一步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小组, 鼓励优秀学生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设备, 自主设计实践项目。近年来, 在各种大学生竞赛中取得的主要成绩有:获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5项, 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2项;第3—8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中, 获得东北赛区二等奖4项, 三等奖, 3项;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

三、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在新课程体系的指导下, 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 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学习和发展, 成为学习的主人。

1.引入“专业导论课”, 由专业团队中教学名师、资深教授对学生进行常态化专业教育, 对学生理解专业课程体系内涵起到了有效的引导作用。

2.在教学过程中, 改变了传统的“传输型”教学方式, 逐步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端正了学习态度, 并在强烈的创造欲望中开始追求新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追求创造性的学习成果。具体做法如下: (1) 加强教学与科研的联系, 在科学研究中开展教学活动, 以教学带动科研, 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师结合科研项目采取专题讨论、命题设计等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以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发表方案、质疑辩论等方式参与课程教学和科研求解过程, 强调以科研成果支持教学改革, 教学与科研互动, 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等。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开展平等的知识交流, 学生经过质疑、讨论、实践后, 达到对知识的深信无疑、深刻理解。 (2) 教师在相关专业课程中, 充分分析在“专业导论课”中涉及的案例, 保证了专业教育的延续性;同时鼓励和帮助学生分析生活中与专业有关的设计案例。让学生真正了解通过专业学习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加深了对专业的认识。 (3) 通过科技报告和科普宣传、优秀大学生讲座、校友交流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科发展动态, 了解就业需求, 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标。

3.提倡从课程实际情况出发, 改变了以往多数课程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采用了考勤、课堂表现、实验环节动手能力、命题作业、基本知识闭卷考试、命题设计开卷考试等多种方式灵活组合的考核方法, 并对课堂或实验中表现良好的学生在平时成绩上给予了一定分值的奖励。

四、实践教学改革

对整个培养方案中所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重新梳理, 认真组织实践教学, 形成了要求具体、目标明确、体系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本着培养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验证课程教学内容的宗旨, 增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内容, 通过实践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在实践中消化理解所学理论知识, 通过对知识的归纳、总结, 提高了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1.积极开展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 制定了实践教学基地规划, 通过长期与校外实习基地协作共建, 完善了“3+1”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保障了学生的实践教学的质量。

2.为了更好地满足实用性强的要求, 在实践环节设置过程中, 增设了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研发项目管理能力实习、专业应用能力实习等环节。在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的基础上, 在实验室管理方面充分发掘了现有设备潜力, 侧重学生测控电路设计、仪表电路设计方面的综合性、设计性实践, 使得现有的设备能更好地为实践教学服务。

3.在各种课程设计、专业实践训练等实践环节中, 采用小组内分工合作、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小组集体答辩、现场评分等教学和考核方式, 鼓励优秀学生在完成最低设计要求基础上, 优化设计方案, 使学生能力发挥实现了最大化。

4.在毕业设计环节中, 提倡教师将本科生毕业论文与科研项目有效结合, 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避免了“假题真做”的问题, 保证了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 激发了学生的探索钻研精神, 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科研工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和联合指导企业的生产条件, 参与到科技开发、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中, 使学生在实践中能独立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体验到了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现场的指导作用, 逐步实现了从学生到工程师的角色转换, 为以后工作打下了前期基础, 提高了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认可度。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通过上述各个方面的专业改革与实践, 近五年来, 教学团队在教学与教改方面取得了省级和校级主要成果20余项, 在各种大学生竞赛中取得国家和省部级成果13项。为同类型高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特色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英文求职信 第4篇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172-02

一、测控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信息检测和控制领域有关精密机械设计及测量技术、传感器与工业参数检测技术、过程控制与智能化仪器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主要的业务培养要求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专业训练,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宽厚坚实的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精密机械设计、精密仪器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过程控制及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并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本专业发展的前沿和主要趋势;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具有本专业所需的仪器设计、分析计算、实验测试等基本技能。测控专业涉及到的主干学科是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下设两个二级学科,精密仪器及机械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与测控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有光学工程学科、机械工程学科、电子信息工程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信息与通讯工程学科等。由于涉及的学科范围广,知识点多,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结合各个学校自身的特点,有所侧重。由于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依托机械工程学院,所以办学特色侧重于精密仪器及机械。

二、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群建设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知识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大部分组成,各部分教育中都包括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下面就介绍一下精密仪器及机械的课程群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群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学科基础课,涉及进行仪器设计和精密机械设计的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包括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仪器设计;第二层次为专业基础课,涉及进行精密仪器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知识,包括精密机械设计、精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层次为专业必修课,涉及进行精密测量和仪器设计的专业知识,包括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检测技术及综合性专业课精密仪器设计;第四层次为选修课,作为精密机械与仪器课程群的有益补充和深层次延伸,包括精密加工技术基础、“CAD/CAM技术”、专业前沿讲座、测控专业创新性设计等,讲解现代设计、制造、测量新技术及发展趋势等,特别是在本科教学中增加学科前沿讲座是本课程群建设的一大特色。

以精密仪器设计为例,在总结前续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仪器设计的理论和相关技术进行总结和综合运用,通过对仪器的精度设计理论与工程设计任务分析,让学生掌握仪器主要结构参数、技术指标的设计方法,掌握仪器的可靠性与故障诊断技术。同时,课程设有课内实验,包括精密导轨实验、光电检测实验、坐标测量实验等。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体系清晰、完整,群内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保持了很好的继承性,前期课程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后续课程是前期课程的深化和应用,彼此之间没有重复和疏漏,突出夯实学科基础课,强化整合专业课,并将学科前沿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渗入到了各门课程的学习当中,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升华。课程群的教学方法也进行了改革,要求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中,通过不占用学时的课外大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重点在于工程设计、分析、计算、绘图、实验操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采用读书报告、资料查新、自学知识点总结及PPT专题汇报等形式进行学习效果汇报和交流。

三、实践教学的拓展与深化

课程群的建设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在精密仪器及机械课程群中高度强化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认真完成实践环节,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创新精神和工程素质。我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中,总学分为185,其中实践学分为55,课内实验和独立实践占全部总学时的30%。图1所示各门课均设有课内实验,其中基础课的课内实验学时数不低于总学时数的10%,专业课的课内实验学时数不低于总学时数的20%;独立实践包括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其中工程制图、精密机械设计和精密仪器设计都有课程设计,实习环节包括金工实习、毕业实习。前者能对教学内容进行验证,让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后者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和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我们建立了创新训练体系,从大一开始就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与训练,开展暑期夏令营,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建立了大二打基础、大三做实战、大四带大三参加科技竞赛获奖的基本模式,将毕业设计与竞赛无缝衔接,本科生在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的获奖比例达到全部学生人数的50%以上。启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的学术氛围和环境下,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专业意识教育和创新思维教育,使得学生在创新思维、研究方法、创业能力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优异成绩。

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建立了完备的教材、教案、课件、作业等数字化资源和教学網站,通过设计具有开放性、研究性、综合设计性的实践教学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近三年的学生考研率逐年递增,就业能力显著提升,获奖能力与水平不断增强,都证明了我们课程群建设的教学效果十分好。

参考文献:

[1]刘文文,吴晔,洪占勇,等.测控专业控制类课程群建设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33,(1),2001:13-16.

[2]林玉池,毕玉玲,马凤鸣,等.测控技术与仪器实践能力训练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隋修武,杜玉红,岳建锋,谢望.提高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效果的新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1):60.

[4]隋修武,桑宏强,李大鹏,张建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42-43.

测控技术与仪器类专业求职简历 第5篇

个人基本简历
姓名:应届毕业生求职网国籍:中国

个人照片

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重庆身材:174 cm?66 kg
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5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电子/邮电/通讯类:光机电一体化、测控 机械/设备维修类 测控、仪器、精密机械 经营/管理类
工作年限:3职称:初级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面议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深圳
个人工作经历:2004.7-2007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重庆航天卫星公司  产品设计、项目系统设计

1.2004.7-2005.7,为待薪定向实习一年

2.在职期间主要设计,航天遥测产品和动中通系统。

2005-2007年期间,一直工作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重庆航天卫星公司,担任遥测部产品性能设计工程师,从事产品设计、项目系统设计、生产主管、技术支持等具体工作。经常出差北京、西安等地,配团公司完成有关型号项目任务。勤奋刻苦,乐观向上,团队意识强。能拼搏,勇攀峰,思维活跃。干一行爱一行,努力成为符合公司要求的`新型人才。“公司就是我的家。”

精通熟练掌握各种办公软件,以及专业软件:protel、Orcad、AUTOCAD、CAXA电子图板等。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重庆大学
最高学历:本科毕业-2005-07-01
所学专业一:测控技术与仪器(光机电一体化)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2001.7-2005.7 重庆大学光电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精密机械(光机电一体化) 大学毕业证,学位证

职称:助理工程师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良好  
国语水平:优秀粤语水平: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能任职光机电一体自动化设备、电子、通讯设备、精密机械、遥测产品等产品设计、生产管理、技术支持。本人上进心强,求发展,有一定的产品技术开发能力。全国高考重点本科第一批次重庆大学录取,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精密机械方向,大学毕业证、学士学位证。

大学期间,担任过学院宣传部、体育部等职务,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团队意识强,一直担任系足球队队长,获得足球国家3级裁判员资格。曾到西南铝业集团、重庆航天新世纪公司等实习锻炼。

2005-2007年期间,一直工作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重庆航天卫星公司,担任遥测部产品性能设计工程师,从事产品设计、项目系统设计、生产主管、技术支持等具体工作。经常出差北京、西安等地,配合公安部、航天院系完成项目保驾任务。勤奋刻苦,乐观向上,团队意识强。能拼搏,勇攀峰,思维活跃。干一行爱一行,努力成为符合公司要求的新型人才。“公司就是我的家。”

精通熟练掌握各种办公软件,以及专业软件:protel、Orcad、AUTOCAD、CAXA电子图板等。

 
详细个人自传
 爱好运动,能吃苦,大学时期,在学院担任过宣传部、体育部委员、学院系足球队队长等,热爱集体和富有团队精神!

希望在广州、深圳找个稳定的工作,兢兢业业,勤奋努力。

测控技术与仪器求职信 第6篇

测控技术与仪器求职信本文来源于大学生个人简历网,为了求职者能写出一份更出众的求职信。大学生个人简历网推荐一份数控专业毕业生个人求职信范文相关参考。在写求职信时怎样写好求职信式呢请参考以下这篇测控技术专业求职信为写简历时模板。更多相关文章与下载请在本站的下载栏目下载word格式表格。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看我的自荐信。我是xx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系学生,xx届应届毕业生。我的专业是仪器仪表检测。

在大学期间,我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异,先后五次获奖学金,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学校安排的实习、课程设计均获得优异成绩。此外,我还擅长计算机和英语,已通过了计算机国家三级A考核和英语国家四级。同时,我对计算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学习,必修课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并自学了C语言、VB、OFFICE和宏汇编。学习理论知识之余,我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大一时我就参加了校电子科技协会。自大二起,我就在实验室帮助老师准备各种实验。经常参与实验室仪器的维护,对实验室的仪器比较熟悉,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都比较强,能开发单片机系统,熟悉DSP硬件,软件应用。

为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我先后担任过寝室长,学生会干部,xx班班长和检测专业班班长。我还积极参与策划社团活动,广泛建立人际关系,组织策划过一系列活动,深得老师同学好评。在任班长期间,在我和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班先后获校文明班级、市文明班级称号,我本人也被评为校优秀大学生。具备了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把理论运用与实际的能力。

踏实守信、真诚待人、处事热情、积极进取是我的座右铭,诚冀贵公司给我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成为贵公司风雨同舟的一员,我必能为贵公司的发展助上一臂之力!

自荐人:xxx

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求职信 第7篇

风清扬 教育背景9月6月 同济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主修课程:行政管理学,管理学,人力资源学,秘书学,领导学,工商行政管理学,VB,C语言,中国行政史,公共政策学,企业策划,管理心理学,会计学基础 工作经历Work E_perience 6 月20 9月 菲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部经理助理 负责公司人员的招聘、绩效考核、员工福利、员工培训、部门预算及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在任职期间,参与制订了公司的绩效考核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 同时精确计算出社保中心审计报告中补交金额数据,为公司节省了近10000元费用.。

2 月20 3月飨客餐饮娱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督导长 最初主要负责公司全面人事工作,并制定实施公司整体绩效考核及培训方案; 后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工作,逐步对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进行了梳理和调整; 负责招聘需求的收集和分析,发布招聘信息,简历筛选、预约、面试及录用; 荣誉证书计算机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 会计证英语六级 驾驶证 导游证平面设计师 美术设计师 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 诚实正直、稳重乐观,对待工作严谨认真,刻苦耐劳、注重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 善于沟通协调,特别在安排各项事物性工作和日程方面较为出色, 注重学习,乐于接受新事物,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 个人技能能够对E_CEL、word、PPT进行熟练操作、熟练打字, 懂得美图和基本了解PS,掌握鼎新ERP系统的操作 英语水平良好,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熟悉并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到工作中。

期待您的回复

浅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建设 第8篇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仪器仪表的内涵已发展为包含信息获取、存贮、传输、处理和控制等综合功能的测控系统。因此, 教育部在1997年版《工科本科引导性专业目录》中, 将原来十几个仪器仪表类专业整合而形成一个新的综合性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该专业是一个集光、机、电、算、控于一体的复合型专业。目前, 国内各高校的测控专业名称虽然相同, 但培养目标和侧重方向却差别很大。有的侧重于精密仪器, 有的侧重于光学仪器, 有的侧重于电子信息。西安工程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于2001年开始招生, 采取以电子信息方向为侧重的宽口径通识教育方式。

专业培养目标

从字面上看,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主要研究两方面内容, 一是测控系统, 二是仪器仪表。从技术基础来看, “测”指测试技术, “控”指控制技术, “仪器”是指仪器仪表技术, 如图1所示。将这三方面技术有机结合, 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是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测控专业涉及到多种学科, 包括光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信息与控制等。在课程建设过程中,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科学的、有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具体做法是建立以电、算、信、测、控五方面为基础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每个模块为一个课程组, 以后的课程改革、课程建设都以课程模块为单位。

具体来说, 电子技术模块的课程有三电 (电路、数电、模电) 、测控电路、EDA、电磁兼容设计等。计算机模块的课程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LC原理及应用、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DSP原理与应用、虚拟仪器分析与设计、ARM嵌入式计算机原理等。信息处理模块的课程有信号分析与处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现场总线技术等。检测技术模块的课程有: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控制电机、现代纺织印染检测技术等。控制技术模块的课程有自动控制理论、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等。

进行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 而不是针对某门课单独建设, 有利于课程内容本身的衔接与完善, 也有利于师资队伍团队的建设和其他各项与课程有关的活动的进行。

实践环节建设

测控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科类专业。目前该专业的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经过探索、实践, 我们认为应从三方面改进实践性教学环节: (1) 课程实验。对于长实验学时课程, 如《测控原理与设计》、《自动控制原理》等, 压缩验证性实验量, 加大综合型、设计型的长学时实验。目前很多实验设备都是“黑箱”式的实验箱, 学生只需按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操作, 并不利于动手能力的锻炼和创造精神的培养。 (2) 专业综合实验。应该分别设置检测技术类、控制技术类和仪器仪表类等全面包含专业技术要求的实验内容, 通过实验, 真正达到具备专业综合能力的目的。同时, 综合实验的内容也应足够丰富, 以备学生选择。 (3) 毕业设计。如果说课程综合性实验是一门课程内容的综合, 专业综合实验是课程模块内容的综合的话, 那么毕业设计应该是整个测控专业各课程模块之间的大综合。首先毕业设计的选题应该体现“测试技术、控制技术、仪器仪表技术”的专业培养目标, 其次在硬件支持、教师指导等方面都应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原则。

其他方面

专业建设的内容还应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等与专业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所有内容。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根本。我们拟制定整体优化方案, 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 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创造必要条件尽快使一批年轻骨干成为学术带头人。制定各种优惠政策, 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

实验室建设是专业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目前测控专业的基础实验室有两个:控制理论与仿真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在学校的支持下, 正在申报测控技术与仪器学科专业实验室。

教材建设方面, 我们的原则是尽可能使用获奖教材或规划教材。特色专业课, 如现代纺织印染测试系统, 则自编配套教材。

对新生的专业入学教育

高校教育的最终成果是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再科学、再完善的教学计划如果不能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 都将是一纸空文。而要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 充分利用大学宝贵的学习时间, 首先应该尽早让他们了解所学专业的内容。因此, 专业入学教育对于经过十年苦读、刚进校门的新生来说十分重要。据报道, 国外入学教育的受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国内, 澳大利亚的一些高校入学教育需要两周时间, 哈佛大学等名校更是安排了四周时间, 教育内容也很广泛, 除了专业教育外, 还包括什么是大学, 在大学学什么等常识问题。在此, 我们为新生编写了一本《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入学教育指南》, 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应用现状及前景、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已毕业学生的一些经验等等, 以期使新生对所学专业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兴趣。

总之, 专业建设是一项涵盖教与学的方方面面, 又需要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工作。所有的工作都围绕一个目标, 那就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教育部测控技术与仪器教学指导委员会.仪器仪表学科战略发展研究报告[Z].200425.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英文求职信 第9篇

关键字: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历史沿革;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TH70-4 文献标识码:A

1.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历史沿革

测控技术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的测控尝试都是来自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对时间的测控要求使人类有了日晷这一原始的时钟,对空间的测控要求使人类有了点、线、面的认识。现代社会对测控的要求当然不会停留在这些初级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测控技术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开发研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学者对本专业存在一个明显的认识误区,以为测控技术就是用三角板、直尺之类的仪器进行吃力劳苦的测量,其实这只是很浅显的认识,也是很浅薄的错误。我们可以听听清华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一位同学的话,他说:“进入大学以前,我认为我将来的工作就是拿着大三角板,到处量量,呵呵,谁知开始上专业课了,才知道原来我们的专业是多么尖端,什么激光啦,纳米啊,都是我们测试的手段。现有的电脑硬件和软件,可以让我轻松地模拟实地环境,不仅学起来轻松省事,更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设计更复杂完备的系统。”可见,一个真正的测控专业学者,需要掌握更多电学方面的知识,他们要掌握基本的电路知识,具有新颖设计思路,并且能运用多种新技术、手段进行工作。

中国工业以前很长时间里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路货太多,没有自主创新,没有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无法与其他工业强国相争,这与我国测控专业人才非常缺乏有关。与世界接轨,中国企业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自主创新、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是关键,因此,测控专业的人才变得越来越重要。

2.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目标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的人才都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团队协作和创新创业精神,具备无损检测理论与工艺、计算机测试、工业过程的在线检测与控制等方面的设计与开发能力,以及材料加工、设备安全与质量控制、计量测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工业无损检测、计算机测试、仪器仪表设计开发和工业检测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科技开发、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复合型应用性应用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并且这个专业主要以光、机、电、计算机一体化为特色,培养具有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知识面宽、基础理论扎实、计算机和外语能力强,毕业以后可从事计算机应用、电子信息、智能仪器、虚拟仪器、测量与控制等多领域的产品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经营管理人才。同时因为他们专业知识面宽广,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广泛的发展空间,也可从事计量、测试、控制工程、智能仪器仪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等高新技术领域的设计、制造、开发和应用等工作,转行比较

容易。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具备精密仪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所以学校对这个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设计、材料加工、控制技术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无损检测工艺设计与检测操作、计算机测试与仪器仪表开发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无损检测应用、计算机测试、仪器仪表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掌握精密仪器的光学、机械与电子学基础理论,测量与控制理论和有关测控仪器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测控技术和仪器应用的训练,具有本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系统的应用及设计开发能力。

相比起许多理工类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可能是比较难以望文生义的一个专业。究竟什么是“测控”?“测控”的范围是什么?“测控”专业在社会上又能做些什么?这些问题使许多考生在报考的时候对这个专业心存疑虑。其实测控技术就是精确探测和采集各种信息的尖端技术。说白了,“测控技术与仪器”就是去研究、去开发最先进的测量仪器。而高技术含量测量仪器不仅逐渐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最尖端、最激动人心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3.结语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第10篇

专业介绍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研究信息的获取、处理、以及对相关要素进行控制的理论与技术,涉及电子学、光学、精密机械、计算机、信息与控制技术等多学科基础及高新技术。本专业培养经过多学科基础理论与实用技能的严格训练,具有科学创新意识、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可从事测量与控制、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精密工程、微纳技术等多领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

制造、科技开发、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本专业始建立于1952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仪器类专业,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批准建立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是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985工程”国家一级创新平台。设有“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本学科拥有国内一流的教学和科研实验室,配备了大量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每年研究生招生人数150多名,超过本科生招生人数。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3人,6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2名,教授24名,副教授23名,博士生导师22名,硕士生导师40名。每年承担各种重大科研课题数十项,科研经费数千万,近几年多次获得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教学成果奖。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学术交流活跃。

本专业注重创新人才培养,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以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为指导思想安排本科教学,强化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训练。主要学习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自动控制原理、测控电路、精密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光学、精密测试基础、信号与信息处理、虚拟仪器、测控系统设计、激光测量技术等课程。注重实践能力训练,开设了一批实践能力实训课和一批跟踪国际科技发展前沿的专业选修课,如21世纪的光学测

量、微纳加工技术(双语)和微纳测试技术(双语)等。

本专业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广,适应性强,就业选择余

地大,除继续深造者外,大部分被电子信息、通讯、航空航天、仪器仪表等行业的研究院所、三资企业、公司和大型国有企业录用,毕业生深受广大用

人单位欢迎,许多人已经成为单位的技术、管理骨干。

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精密仪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计划

说明:详情请访问测控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计划页面。该计划是培养方案的一部分。计划中对测控本科生应具有的实践能力做了详尽的要求,并制定

有能力培养计划和实施步骤及教学管理方法。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精密仪器的光学、机械与电子学基础理论、测量与控制理论和有关测控仪器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测控技术和仪器应用的训

练,具有本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系统的应用及设计开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

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学、电

子学、光学、测量与控制、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 掌握光、机、电、计算机相结合的当代测控技术和实验研究能力,具

有本专业测控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

 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

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主干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

核心课程:传感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精密机械设计基

础、精密检测技术、工程光学等

特色课程: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精密检测技术

相近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第11篇

(本科、四年制)

本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培养具备电子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测量与控制技术、通信网监测监控及电子仪器设计制造等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技术、测量与控制、通信系统理论和测控仪器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测控技术和仪器应用的训练,具有测控技术和仪器的应用及设计开发能力。本专业的学生按照教学计划修满所规定的学分后,准予毕业,符合南京邮电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可以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线性系统、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路与系统、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子测量原理与仪器、单片机控制技术、数据结构、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

本专业学生继续深造的方向有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电路与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等。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简历 第12篇

姓 名:大学生个人简历网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90年9月

工作经验: 应届毕业生

毕业年月: 7月

最高学历: 本科

毕业学院: 黑龙江工程学院

所修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居 住 地: 辽宁省 铁岭市 西丰县

籍 贯: 辽宁省 铁岭市 西丰县

求职概况 / 求职意向

职位类型: 全职

期望月薪: 面议

期望地点: 辽宁省 沈阳市 ,辽宁省 大连市 ,上海市

期望职位: 技术人员 助理 文员

意向概述: 电子类相关工作,助理,文员

教育经历

时间 院校 专业 学历

9月 - 207月 黑龙江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本科

工作经历/社会实践经历

时间 工作单位 职务

10月 - 6月 私人住宅 家教

校内奖励

获得时间 获得奖项 学校

9月 二等奖学金 黑龙江工程学院

209月 二等奖学金 黑龙江工程学院

自我评价

做事认真,稳重,有责任心,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英语六级

具有听说读写能力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手 机: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英文求职信 第13篇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各高校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原有的基础上纷纷增设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这门专业。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得知,在我国现阶段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阶段,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学生是十年前的数倍,而且自2000年以后,该专业招生人数几乎是毕业人数的两倍。从高校方面考虑,我国设有此专业的高校由1996年的37所增加到2004年的161所,我国目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不仅是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该专业人才具有较高的需求量,更是对我国目前现有阶段教学质量的极大肯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测控技术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在潜移默化中起着推动作用。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加速阶段,以科技为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具有良好的科技创造与生存土壤,而对人才的教育既是科技兴国的要求,也是为技术的创造与发展提高契机。

1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要求具有明确的专业定位,明显的专业特色

1.1 要求以社会为导向,借鉴外国的办学经验,确定并提高自己的办学地位

高校自创办该专业以来,应该组织专门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积极组织小组到有关发达国家进行教学考察,并从中找出适合我国发展的教学模式;此外,还应对社会的发展情况以及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做一个深入的调查,明确我国实际情况的专业定位。根据对国内外各高等学府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调研的基本情况,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提出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市场的要求培养一些“宽口径、能力强、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1.2 要求建立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

(1)我们应该建立一个集高校的教授、企业老总、地方相关领导以及具有代表性的该专业高材生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提出有助于人才培养、推动社会发展的办学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加强该专业人才的考核,建立一套较为完备且适应我国目前发展情况的人才考核系统。定期结合社会人才需求导向以及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经验,不断地改进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该专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构成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的闭环系统。

(2)突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专业特点。由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涉及面较广,是一门典型的宽口径的专业,与此同时,该专业发展速度快速,更新周期短。要求高校应该采用“平台+模块”的教学模式。将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以及各专业方向模块相互联系,构成一体化、无缝接的课程结构体系。“平台”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办学理念,稳固教学内容;“模块”主要是对不同专业特色人才的分化,对相关的专业发展成果和教学内容做到及时的跟踪与跟新。

(3)针对生源特点,不同于高等院校的学生培养方向,着重培养工程应用和管理型人才。具有该专业的专业特色,应对社会发展需求,强化课程要求,要求学生打牢专业基础知识功底,强化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并要求每位在读本科生每日完成一定的创新训练,而且学校要提供多种职业技能的认证培训项目,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上手快”、“后劲足”的教学目标。

2 我国国内高校要积极开展课程体系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2.1 修改并完善学生培养方案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国内外先进经验为借鉴,不断完善我国高校的培养方案,科学设置课程,并结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全面充实和深化课程内涵,确保课程设置满足于我过现状的发展需求。

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主要涉及到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以及控制各个信息技术的分支,我们根据这个来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实验环节。培养方案应该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在人才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而且,可以借鉴有关高校的先进经验,根据实际经验,开设智能仪器仪表技术方向与现代测控技术方向两个专业方向。

2.2 开展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的课程建设

针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实际情况,围绕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开展课程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积极与社会相接处,邀请在该专业具有权威的专家、教授参与,让学生了解该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前景,并让学生了解相关企业的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目前,我国模拟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气以及PLC控制已经渐趋成熟,可以较为完善的引进我国的教学中,展开一系列的课程建设。

2.3 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

面对竞争日益加强的社会背景,我们要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改革,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培养该专业的学生,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良好的对接。与此同时,为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人才的培养需求,我们要积极采用现在的高科技产品,比如多媒体、虚拟技术等。扩大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

3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力日益坚强,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学校为了匹配社会的需求,培养出有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我国科技、经济发展的人才,应该坚持错位发展,逆向设计,积极构建与优化课程体系。为了确保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相一致,我们采用的是“逆向倒推”的课程设计方法。结合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生在发展成长中所经历的成长阶段,逐步完善对学生的培养工作。我国各高校应该建立“重视基础、突出应用、培养能力、引导创新”为核心的实验课程体系,一边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一边深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加强教学基础条件建设,努力创造一流的教学环境,为人才培养提供前有力的支持

4.1 合理规划实验室建设、改革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由于专业特色的原因,具有很强的实践要求,从大学生刚入学以来,学校就针对学科特点,为该专业的学生制定了五年的实验规划,全面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丰富的实验室资源,为学生提高良好的实验条件,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

4.2 中是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国高校应该加强校外专业认识实习、专业认识实习和就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与此同时,高校要加强教学资源共享,加大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大,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该专业的实验室的建设当中,先后建设了智能仪器综合实验室、先进测控技术联合实训中心、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等校内实训基地,满足了本专业学生的实践需求。

5 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几年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在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拥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构建了我国已电子信息为核心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需求的更替,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在这方面进行改进与完善,进一步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紧扣社会需求,直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温秀兰.应用型本科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05):122-123.

[2]杨俊,王光明,叶湘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套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02):14-16.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英文求职信 第14篇

【关键词】课外项目式教学创新教育评价模式

课外项目式教学是一种研究性教学,是在不影响高校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在学生完成本科阶段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之后,开展的专业性综合项目研究。它可以强化大学生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及相关技能得到综合应用和拓展。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对2007届学生在其第三学年第二学期时开展了课外项目式教学的实践,取得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课外项目式教学的实施方法

1.项目题目库的建设

合适的项目题目是项目式教学的基础。好的题目对于项目式教学的开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设计项目题目时,教师通过市场调研。了解企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对相关职业或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使项目包涵的内容和技能具有时效性、完整性、典型性、真實性和层次性,其中层次性主要是考虑学生能力的差别。项目题目主要来自以下方面:教师的科研和学生能接触的现实生活;校企联合项目,此类项目可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也为企业培养人才;学生的好想法,此类项目可为学生实现自己的想法提供平台;网络和图书上的相关项目。这类项目往往需进行修改,以避免其不完整性和老化的问题。项目题目库中的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简介、学习目标、实施设备、必备知识、实施步骤、期望目标、总结和论文方面的要求等。项目题目库的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改进的过程。

2.实施步骤

因为项目是在课外进行,所以学生的主动性、自制力和责任性很关键。首先让学生主动报名,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交谈确定一些对专业感兴趣、非常迫切做项目的学生,然后让他们2~3人为一组。个别有好想法的、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按其意愿独自为一组。为了考察课外项目式教学的可行性和普及性,所选学生大部分成绩一般。

在确定参与的学生后,进行了选题和开题。在此期间,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选题,让学生理解项目的设计内容和目标要求;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文献资料的查阅,因为涉及到方案的新颖性、研究的深入程度及论文的质量等。学生在消化吸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撰写文献综述。项目组成员经过讨论,共同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在开题报告中提出可行的设计方案和全面细致的论证。开题答辩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提出质疑,以促进学生对课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项目进行期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和适度地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专业技能。学生的制作状况主要体现为项目阶段性的分析和设计文档。项目组成员在讨论、协作的基础上,每次以小组的形式上交报告,并且一个月组织一次报告会,汇报自己做的工作,学生和教师可以自由提问,由报告者和所在项目组进行回答,同时教师给予一定的评价,这种评价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激发学生运用知识的潜能和积极的思维,集思广益获得较好的解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教师根据学生的项目内容、专业信息、业界的反馈,组织学生参加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经过实践发现,项目进行到第二学期结束时,大部分学生已完成了硬件的调试和软件的初步设计。暑假期间,系里提供了仪器和教室让学生进行软硬件联合调试,逐步完善系统a在系统完善后,学生需要撰写项目论文,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不足与改进。在大四第一学期开始一个月后,组织教师进行验收,验收环节主要看学生完成的状况和制作状况,对于关键技术提出问题,根据学生的演示和回答,初步给一个分数。然后组织答辩,各项目组选派代表发言,利用多媒体演示并介绍项目组分工情况、设计思路、实现方法和成果,答辩过程中,组内成员可以对成果进行补充,组外成员和教师可以对成果进行积极地质疑、询问和评价。

最后的工作是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总结。学生的总结内容主要是课外项目教学活动对他们的意义。通过总结,使学生找到自己理论及技能上的不足,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对讨论结果和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归纳总结,指出项目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比较各组的特点,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各自的长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总结评估中得到提高。

3.评价模式

参考学生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基本技能、方法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合作程度、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再根据验收和答辩的情况,综合后给出成绩。学生的最后成绩按论文占20%、验收和答辩占50%、平时表现占30%来进行计算。因为本专业是首次开展课外项目式教学的实践,其内容不在培养方案内,因此课外项目式教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分没有影响。但对学生的积极性有影响。台理的评价标准对课外项目式教学的进行和质量提高有促进作用,评价体系的细化还有待完善。

二、课外项目式教学的效果

项目结束后,课题组对参与项目学生的后续课程成绩进行了统计,具体情况如下:《单片机》课程平均分是68.7,参与项目学生的该课程平均分为83.6;《智能仪器》课程平均分为65.8,而参与项目学生的该课程平均分为76.6;毕业设计的平均分为77.5,而参与项目学生的毕业设计平均分为83.5。从以上成绩看出,与其他学生相比,参与课外项目式教学的学生能更好地完成后续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可见课外项目式教学活动能够极大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就业状况来看,项目组学生就业质量相对全体学生偏高,经统计90%学生进入所在公司的研发部门。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得知,课外项目式教学持续时间较久,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设计,尝试了研发的过程,培养了专业方面的思维能力和技能,强化和巩固了专业知识体系,同时学生在项目开展中也了解了自己,提高了职业规划的能力和计划能力,项目的成果使学生能体会了设计的成就感和喜悦,培养了自信,在和小组成员的合作中,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三、结语

从参与课外项目式教学学生的后续课程成绩和就业状况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学和学生的发展十分有利,值得提倡和实施。此外。课外项目式教学在以下方面还可做进一步改进。

1.已完成项目的成果展示和建库课外项目式教学的成果是具备完整功能的产品,通过展示项目的成果,以达到宣传目的,实现课外项目式教学方法的推广。

学生已完成的项目可以建成库,让后期参与的学生通过阅读、分析项目库。快速获得相关知识。后期参与的学生若有好的想法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库进行改进。教师在设计项目时应充分考虑项目的连续性和拓展性,鼓励项目完成情况良好的学生引导后期参与学生积极申请校级创新项目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

2.和毕业设计相结合

就目前来看,就业应聘、考研、课程重修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而毕业设计是大学生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过程。在课外项目式教学过程结束时,个别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项目。此时可根据他们的要求将其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使学生经过毕业设计期间的设计制作,完善项目,同时取得较好的毕业设计成绩。另外,个别同学要求把自己完成的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题目,这样在其他同学进行毕业设计期间,他可以早去公司实习,以更早地适应社会。可见,将课外项目式教学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对教师来说工作量并未增加,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和就业质量。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英文求职信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英文求职信(精选14篇)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英文求职信 第1篇Some worked, some harvest.Four years time, so I...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