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高招正式启动 清华承诺不公布状元数
清华高招正式启动 清华承诺不公布状元数(精选2篇)
清华高招正式启动 清华承诺不公布状元数 第1篇
清华称不公布高考状元数 力图避免炒作
“今年肯定不会对外公布状元数,”昨天,清华大学新闻发布会后接受采访时,招生办主任于涵表示。
去年,北大公布录取状元数之后,清华随即公布状元数,导致两校在状元数上有明显冲突,这被理解为中国高校之争的一个现状,今年清华率先承诺不会对外公布状元数。
力图避免状元炒作
于涵说,优秀学生绝不简单等同于成绩的优秀,更远非高考高分所能覆盖。高考招生、保送生、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体育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类招生、港澳台招生、留学生招生等面向各类考生,清华已基本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多样化选才招生渠道。
于涵说,每年高考后社会都会关注状元,“一年炒作一次,没人思考成才观和选材观。”“高考选拔的.确能招到很多优秀的学生,但不是全部。”
于涵说,清华这几年的学情调研显示,纯粹通过高考进入清华的学生在校发展和培养的水平,低于通过自主招生等方式进入清华的学生的平均水平。
清华招办也力图打破每年高考后对状元过分关注的做法,“我们不是要掐尖打架,只炒作状元,我们应该回归一些教育常识,反对唯分数论。”
学堂班首次直接高招
清华大学高考招生工作昨日启动。招生办主任于涵说,今年“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首次面向高考直接招生,但考生的高考投档分只要达到清华在当地的同类科目同类批次录取分数线,并且第一志愿填报某个学堂班对应的招生专业,就可向清华提交面试申请。学校将择优选拔部分考生参加相应学科专业的面试,通过后即可进入学堂班。此外,其他学生入校后,还有机会通过“二次招生”进入学堂班。
来源:会宁在线
中国大学网 ■
清华高招正式启动 清华承诺不公布状元数 第2篇
进入一年一度的“后高考时期”,紧接着便是“后高考经济”的升温,以及对高考成绩尤其是高考状元的炒作。最近几年,一些地方在高考成绩出来前,总会下发“红头文件”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宣传地区、学校、学生的高考成绩、升学率等具体情况,不得炒作高考状元。文件很丰满,炒作不骨感。纵观近年的新闻报道,“高考状元”的敏感词有所减少,而是以“文理科第一”或“文理科最高分”来代替,以此来规避炒作高考状元之嫌。当然,也有网站专门制作了高考状元网页,不忌讳有关规定。
炒作高考状元是一种社会行为,更是特定时段的规定动作,似乎成为后高考时期的“必考题”。媒体热衷“炒”,因为有“看点”,放着现成的新闻热点不做,岂不是在媒体竞争中“甘拜下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校希望“炒”,因为由此可以“出名”,因高考状元而扬名只是“一小步”,为今后招生领跑才是“一大步”;家长默认“炒”,因为儿女的荣耀就是家庭的荣耀,何况十几年的心血终于有了令人欣慰的回报。
“状元”本人愿不愿意被“炒”?可以肯定,平静的生活被打破,随即被“包裹”在一片赞誉声中,只怕被折腾得疲惫不堪。经历了高中三年日日夜夜的奋战,经历了高考的几天激战,又经历了十几天的等分煎熬,包括高考状元在内的高考生,身心俱疲,需要休息。如果社会追逐高考状元不放,非要挖出高考状元的“背后新闻”或“成才秘籍”,学校大张旗鼓借机抬高名声,那就是踏上了炒作路。
除了媒体在炒作高考状元外,还有一种更厉害的炒作,那就是对高考状元的重奖。前几年福建省高考理科状元,仅仅一个月时间,获得各方面奖励共68万元。类似的重奖每年都有,今年是否会出现重奖高考状元的情况呢?很难说没有。重奖高考状元将高考状元价格化、金钱化。
清华“不公布状元数”是一种责任担当,体现了理性进步。有学者指出,清华承诺不公布状元数,但是,不公布状元数还不算最彻底,不争抢状元才更显诚意,更有导向意义。如果名校能够果敢地表示不再争抢状元,不仅能够赢得人们尊重,也许更能给状元热真正降温。
笔者认为,给高考状元热“熄火”降温,不能只有高校在行动,相关部门与群体都要严于律己,体现责任担当。只有别过度炒作和消费状元,高考状元热才会真正降温。
清华高招正式启动 清华承诺不公布状元数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