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思想范文
期权思想范文(精选7篇)
期权思想 第1篇
(一)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状况
2004年5月27日, 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正式运作, 对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创业投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为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开辟了专门的市场。但其定位为高成长型企业的上市融资需要, 同时, 又针对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股本较小的共性特征, 实行比主板市场更为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因此, 即使有了二板市场, 较高的监管要求与上市条件使其不可能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
(二) 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状况
自从中央银行取消贷款浮动的上限以来, 商业银行可以充分运用利率浮动手段对不同风险状况的中小企业进行贷款定价, 同时中央银行的信贷政策也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改善中小企业贷款市场。但由于中小企业因信用等级低, 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 融资成本高和抵押资产的缺失等原因, 各商业银行即使成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会出于安全性考虑, 不愿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并针对中小企业贷款制定了严格规定和繁琐的审核制度, 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二、期权相关理论
期权是适应国际上金融机构和企业等控制风险、锁定成本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重要的避险衍生工具。期权是一种选择权, 期权所有者有权利, 但没有责任履行契约条款。期权定价模型是指将影响期权价值的主要因素作为参数来计算期权价值的方程。本文以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为主要分析依据。
(一) 基本假设
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之上, 其中主要的假设条件如下:股票价格的运动符合几何布朗运动, 并且参数为常数;允许使用全部所得卖空期权;股价变动呈对数正态分布, 其期望值与方差一定:市场不存在交易成本和税收, 所有证券都可以无限分割;期权是欧式期权, 在期权有效期内不存在任何现金股利的支付;证券交易是连续性的, 不存在无风险套利的机会:投资者可以无风险利率进行借贷, 且无风险利率r是一个已知的常数, 它对所有的期限都是同一个值。
(二) 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
在以上前提假设的基础上, Black和Scholes经过了一系列的推导, 得出了以下的期权定价公式:
由欧式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之间的平价关系:S+p=c+X
可以得到欧式看跌期权的公式为:
其中:
其中:c=欧式看涨期权的价格 (期权费) ;p=欧式看跌期权的价格 (期权费) ;S=标的资产的现时价格;x=期权合约中规定的协定价格;T=以年为单位的距期权到期日的时间;r=无风险利率;σ=标的资产的波动性;N () =累积正态分布子函数;Ln () =自然对数。
可以看到:S (标的资产现价) , x (期权执行价格) , T距离到期日的时间, 即有效期, r (无风险利率) 和σ (标的股票价格的波动率) 构成了B-S模型的所有5个变量。其中S、σ、r、T与买权价值成正比, 而X与买权价值成反比。即S、σ、r、T越大, 买权的价值就越高, X越大, 买权价值就越小。
B-S模型最初是假设期权的标的股票在期权有效期内是不支付股利的, 如果考虑股利因素的话, 股利将成为影响期权价值的第6个变量, 二者关系为:股利越大, 买权价值越小。
(三) 实物期权的定价
Black和Scholes的研究指出:金融期权是处理金融市场上交易金融资产的一类金融衍生工具, 而实物期权是处理一些具有不确定性投资结果的非金融资产的一种投资决策工具。因此, 实物期权定价过程可以按照金融期权定价的基本思路进行, 这是因为, 资本预算决策的目标在于使企业价值极大化, 因此项目评价的出发点在于考虑项目对企业市场价值的贡献, 即如果项目上市交易, 会给企业市场价值带来多大的增量。因此, 实物期权定价的关键是在资本市场找一个与所要评价的实际资产或项目具有相同风险特征的可交易证券, 称之为“孪生证券”, 并用该证券与无风险债券的组合, 复制相应的实物期权的收益特征。下面通过比较金融期权和实物期权的输入变量不同来给出实物期权的定价模型 (见表1) 。
因此, 用相对应的参数代替式 (1) 、 (3) 中的参数就可以得到实物期权的定价公式为:
其中:
三、期权思想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应用
(一) 担保换期权
中小企业在融资时, 由于自身信用不足往往需要担保公司的信用支撑。但中小企业对担保公司可能承受的风险不能给出对称的反担保, 这往往会导致担保交易失败。“担保换期权”方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所谓“担保换期权”, 就是把信用担保与风险投资结合起来, 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的同时, 签订一定比例的期权协议, 在适当的时机通过行权或回购等获取回报的方式。即如果企业运营失败, 担保公司承担为其担保的风险, 但如果企业成功发展壮大, 担保公司可在一定程度上分享其成果。一方面自己短缺的中小企业获得了企业发展急需的资金, 另一方面担保公司也获得了将来获得高额回报的机会, 实现了担保公司与被担保企业的共赢。例如, 2002年8月,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在发展中急需300万资金, 但苦于企业成立时间短、规模偏小, 想要从银行或者其他渠道融资十分困难。因此, 比克公司找到深圳高新投, 就300万元银行借款向高新投提出担保申请。高新投以“担保换期权”方式为比克公司提供了300万元的贷款担保。双方约定, 比克电池出让2%价值20万元的期权给高新投, 高新投在5年的行权期内, 可以自由选择行权时间。经过近两年的发展, 比克公司现已形成日产50万只锂离子电芯生产能力, 稳居行业第二, 并发展成为国内生产锂离子电芯的龙头企业。2003年底, 比克公司股东对公司增资并进行股份制改造, 经过协商, 高新投同意比克公司对2%的期权进行回购, 回购价为118万元。
(二) 原材料期权
利用期权理论不仅可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也可以进一步利用期权理论把购买原材料与中小企业的融资结合起来处理, 这就是“原材料期权”。“原材料期权”能够实现原材料供应者和和购买者的双赢。“原材料期权”的基本思路是需融资的中小企业 (甲企业) 卖给其原材料供应厂家 (乙企业) 一份期权合约, 甲企业获得一定的权利金, 而乙企业获得在将来某一特定到期日或某一时间内按协定的价格卖出一定数量的原材料给甲企业的权利。买出期权的企业获得了期权费解决了部分资金短缺问题, 又可以稳定原材料供应源。购买者不仅能在原材料价格下降时锁定卖出价, 避免价格不利波动带来的风险, 而且享受到价格上升时的额外收益, 代价只是交纳一定的权利金。同时, 如果某行业内很多处境相同的中小企业都参与期权买卖, 可以形成某种原材料产品的期权市场。期权市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交易者受规避价格风险或着追求投资利润的目的驱动, 搜集分析供求信息, 大量的原材料产品供求信息在期权市场上聚积、解释。最终供求信息以价格信号的形式向全国各地辐射、扩散, 因此原材料产品期权市场预见了未来产品的价格。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通过卖出原材料期权获得现金收入, 解决中小企业短期的资金困难:
甲企业卖出一份期权给乙企业, 该期权以甲企业生产的所需要的原材料为标的资产, 乙企业获得在一年半后, 既可以以80万元的价格卖出该产品给甲企业, 也可以到时按照当时的市场价卖出该产品给甲企业的权利, 作为补偿, 乙企业需支付一定的权利金给甲企业。
期权相关信息如下:该产品现价80万元, 价格波动率30%, 将来执行价格85万元, 无风险利率r (1.5) =0.022。
由本例中的有关数据:标的价格S=80万元, 执行价格X=85万元, 无风险利率r=0.022, 波动率σ=0.3, 到期期限T=1.5。代入欧式期权定价公式, 得到:
再根据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平价关系计算出看跌期权的价值为p=13.0561 (万元) 。
这样, 甲企业可以预先获得13.0561 (万元) 现金, 可以先解决该企业暂时的资金困难, 同时也稳定了供货源, 有利于甲企业安排生产。
(三) 产品期权
急需融资的中小企业和其产品购买者之间可以通过产品期权部分解决生产企业的财务危机。中小型企业可以采取“销售产品期权”的方式解决暂时性融资困难。销售产品期权就是说需融资的中小企业卖出一份期权给其购买者, 购买者获得在将来某一特定到期日或某一时间内按协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该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的权利。生产厂商和购买者在“销售产品期权”中都有收获, 买出期权的中华小企业获得了期权费, 既解决了暂时性的财务危机, 又能够提前对产品销量进行合理预测。购买者既能在价格上涨时锁定购买价, 避免价格不利波动带来的风险, 又能享受价格下降时的额外收益而代价仅是交纳一定的权利金。而且购买期权的大型企业也可以通过这个过程了解一些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前景, 以利于为将来的长期投资收集有力的资料。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通过卖出产品期权获得现金收入, 解决中小企业短期的资金困难:
甲企业卖出一份期权给乙企业, 该期权以甲企业生产的工业除尘器为标的资产, 乙企业获得了一年后, 可以以100万元的价格购买该产品, 也可以到时按照当时的市场价购买这种工业除尘器权利, 作为补偿, 乙企业必须支付一定的权利金给甲企业。期权相关信息如下:该产品现价120万元, 价格波动率为25%, 将来执行价格100万元, 无风险利率r (1) =0.020。
由本例中的有关数据:标的价格S=120万元, 执行价格X=100万元, 无风险利率r=0.020, 波动率σ=0.25, 到期期限T=1代入欧式期权定价公式, 得到:
这样, 甲企业可以预先获得25.1745 (万元) 的现金, 可以先解决该企业暂时的资金困难同时也保证了销量, 有利于甲企业安排生产。
四、结束语
用实物期权思想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属于一种金融创新。期权换担保、产品期权与原材料期权三种期权融资对策使中小企业获得现金, 从而暂时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中小企业融资中融入期权思想, 不仅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思路, 而且是完善我国融资市场, 提高中小企业信贷满足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摘要:文章简要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 并阐述了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实物期权的内涵和定价, 最后将期权思想引入中小企业融资领域, 为解决或部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出了新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实物期权,担保换期权,原材料期权,产品期权
参考文献
[1]、黄丽珠.金融创新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有效途径[N].金融时报, 2009-07-18.
[2]、郁洪良.“期权换担保”: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J].江苏科技信息, 2005 (1) .
[3]、马立成, 何建敏等.基于期权理论的财务困境处理方法[J].统计与决策, 2008 (3) .
[4]、陈瑛瑛.期权原理及其在企业理财中的应用[J].金融与经济, 2006 (5) .
[5]、Copeland, Tom, Vantikarov.RealOp-tion:APractitioner’sGuide[M].TextureNew York, 2001.
期权思想 第2篇
1 Leland-Lott的思想
在连续时间的B-S模型框架下, 假设在给定时间间隔进行避险调整, 通过在波动率中加入包含交易成本因素的项, 使得波动率的增加导致的期权价格的增加恰好能抵消交易成本, 从而对B-S公式进行修正, 使之仍可用于避险操作。他的模型假设标的股价波动服从离散的标准对数正态分布;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对资产组合进行调整;交易成本与交易量成固定比例k。将这些离散时间下的结论进行扩展, 考虑比例交易成本的影响, 得出使用修正波动率的期权定价公式。他要求交易的费用比较小且对冲的过程不可进行的太频繁。本文借鉴Leland-Lott的思想, 考虑了固定汇率制度下有交易费用的双币种交换期权定价。
2 基于Leland-Lott的思想的双币种期权模型
2.1 基本模型及假设
设用国外货币表示的标的资产价格为X, 这个变量和交易市场满足下面假设的条件:
(1) 股价适合离散时间的随机过程
其中△Xt=Xt+△t-Xt, △Zt=Zt+△t-Zt
(2) 买卖股票需要按股价支付比例交易费k v X, 其中v是交易股票的份额, v>0是买进, v<0是卖出, k是每单位股价应支付的交易费用。
(3) 对冲的投资组合的期望回报率等于无风险利率。
(4) 对卖空没有任何限制。
(5) 无税收, 无套利机会。
(6) 证券可以无限细分且证券交易是连续的。
(7) 期权为欧式的, 即只能在到期日履约。
2.2 有交易费用的双币种期权价值微分方程
设Vff (X, F, t) 是用国外货币度量, 依赖于国外货币表示的标的资产X, 固定汇率F以及时间为t的有交易费用的双币种期权的价格, 它所满足的偏微分方程为:
定理:用国外货币表示, 依赖于国外货币表示的标的资产X, 固定汇率F以及时间为t的有交易费用的双币种期权的价格Vff (X, F, t) =Vff满足下面的微分方程:
其中
证明 引进投资组合:
则在[t, t+△t]时段内
其中vt=Dt+△t-Dt
由Ito公式, 当△t<<1时有
为了消除随机项, 使得投资组合是无风险的, 我们取
将 (3) 代入 (2) 得到
此外由方程 (1) 可得
考虑交易费用的条件数学期望
由对冲假设3, 在 (4) 两边取数学期望, 由 (5) 并略去高阶无穷小量, 推得
即在考虑交易费用情况下, 欧式期权定价的数学模型是
定理得到了证明。
2.3 有交易费用的双币种期权的价值
设C (X, F, t) 是固定汇率国外证券国外敲定价格有交易费用的看涨期权的价格, 且该期权到期日的收益为:
其中F (t) 是某个关于时间的固定汇率。
由它满足的定解方程为 (6) 和满足的终值条件, 类似于B-S的推导, 我们得到其定价公式为:
其中
σ是股票的价格X的波动率。
3结论
可以看出交易成本对双币种期权定价的影响与普通欧式期权相同, 即仅仅增大了定价公式中的波动率, 因此交易者可以认为有交易成本相当于在另外一个风险更大的市场上进行连续的无交易成本的情形, 因此双币种期权的闭式解在有交易成本下仍然适用。由于定价公式是解析形式, 故可以通过求出相应导数进行比较静态分析, 从而得到其对应的各个避险参数。因而这种显示表达式和数值方法得到的数值解相比较就体现出了一定的优越性。而这些参数为投资者做出决策提供了依据, 从而也促进了双币种期权的应用。
参考文献
[1]Leland H.Option pricing and replication with transaction costs[J].J.Finan, 1985, 40:1283-1301.
[2]Kabanov M, Safarian M.On Leland’s strategy of option pricing with transactioncosts[J].Finance and Stochastics, 1997, 1:39-250.
[3]Davis M H A, Panas V G, Zariphopoulou T.European option pricing withtransaction costs[J].SIAM J.Control&Optimization, 1993, 31:470-493.
[4]陈鹏.基于Leland-Lott方法的交换期权定价与复制[D].湖南大学, 2009:15-21.
期权思想 第3篇
2013年11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推出沪深300股指期权仿真交易至今已超过一年,在即将正式推出股指期权的背景下,仿真期权运行状况及市场效率如何,已经成为股指期权相关研究的重要问题。无论对即将正式进入股权期权市场的各类投资者还是我国的金融监管当局,通过对股指期权仿真市场的有效性的研究,进而探索股指期权市场风险防范和监控手段,提高期权市场定价效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检验期权市场有效性的一种方法是比较市场价格和期权定价模型 ( 例如Black - Scholes模型) 的理论价格,如果两个价格存在差异,通过在期权市场和现货市场对冲交易,理论上可以无风险套利。然而这个方法假设期权定价模型是有效的,简单的Black - Scholes模型已经被很多文献证明市场不相符,很多包括随机波动率和跳跃的更复杂的期权定价模型可能更符合市场,这又引起复杂的参数估计问题。Stoll ( 1969) 提出欧式看涨看跌期权平价公式,验证了PCP在美国期权市场上是总体成立的,但是经常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偏离,之后的很多学者得到了类似的结论[1]。Merton ( 1973) 指出,由于美式期权具有提前执行的特点,PCP对美式期权不成立[2]。由于之前的研究的集中于美式期权,不能说明期权价格对PCP的偏离是由于市场非有效还是受到期权提前执行价值的影响。Kamar和Miller ( 1995 ) 研究标普500欧式股指期权发现,相比于美式期权,欧式期权价格对PCP的偏离频率更低,偏离幅度更小,而且他们发现,这种偏离主要是由于期权下单不能立即被执行,下单和成交之间存在时间间隔,在这个时间间隔内期权价格发生了反向的不利变动,进而使得套利的空间和机会减少,他们称之为直接风险 ( imme-diacy risk)[3]。Mittnik和Rieken ( 2000) 研究德国DAX欧式指数期权发现,对现货的卖空限制使得PCP不成立,考虑到交易成本后,套利的机会变得更少[4]。王丹阳 ( 2006) 用国内的权证数据检验期权平价关系,表明权证和相应股票价格不满足期权平价关系,原因是,我国股市受政策左右,不是一个弱势有效市场,现货卖空限制使得套利得以存在,导致认沽权证价格偏高[5]。
研究看涨看跌期权是否满足PCP关系不仅可以发现期权市场定价效率如何,还有两个重要的理论意义。首先,期权价格对PCP关系的偏离包含着标的资产股价未来变化的趋势。Cremers和Weinbaum ( 2010) 、Cakici等 ( 2010) 研究具有相同执行价格和剩余期限的看涨看跌期权隐含波动率的不同,发现看涨期权相对看跌期权被高估时, 所对应的标的股价未来有明显的上涨趋势,看跌期权相对看涨期权被高估时,所对应的标的估计未来有明显的下跌趋势[6,7]。其次,研究期权价格的PCP关系为研究期权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和信息效率提供了基础。在期权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研究中,关键的一步是如何从期权价格得到隐含的现货价格,从而探讨隐含的现货价格和现货市场价格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以及所包含信息的多少。目前有两种方法,期权定价公式方法和看涨看跌期权平价公式方法。Hsieh等 ( 2008) 提出利用看涨看跌期权平价公式方法得到股票现货价格,这个方法避免了期权定价模型的错误设定风险和隐含波动率的估计问题[8]。研究我国期权市场上PCP关系可以为日后我国期权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研究提供基础。
本文基于看涨看跌期权平价关系研究我国沪深300股指期权仿真市场的有效性。首先对PCP关系是否成立进行统计检验,分别采用了回归方法和非参数方法,检验期权的在值状态和剩余期限对PCP关系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PCP关系不成立; 然后构造事后套利策略和事前套利策略,均获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套利策略同样表明我国沪深300股指期权仿真市场存在较大的套利空间, 不是一个有效的期权市场,投资者的不完全理性是造成我国股指期权市场定价效率低下的原因。
二、看涨看跌期权平价关系
Stoll ( 1969) 假设市场无套利,资金以相同的利率借贷,看涨看跌期权在同一时间成交,提出欧式期权的看涨看跌平价公式。具有相同到期日和执行价格的欧式期权满足如下平价公式:
其中,Ct( Pt) 是看涨 ( 跌) 期权在t时刻的价格,It是t时刻的沪深300指数,K是期权的执行价格,τ是期权的剩余时间,r是无风险利率 ( 假设借贷利率相同) 。
这个公式表明,看涨 ( 看涨) 期权可以由看跌 ( 看涨) 期权和现货以及债券组合复制。例如, 买进一张看涨期权,等价于买入一张“合成”的看涨期权,即买入相同到期日和执行价格的看跌期权,同时买入相应数量的现货 ( 本文为沪深300ETF) ,以无风险利率借入Ke- rτ的资金。同理, 买进一张看跌期权,等价于买入一张“合成”的看跌期权,即买入相同到期日和执行价格的看涨期权,同时卖出相应数量的现货,以无风险利率借出Ke- rτ的资金。如果看涨期权价格相对于看跌期权价格过高,即Ct> Pt+ It- Ke- rτ,套利者可以卖出高估的看涨期权,同时买入低估的“合成”看涨期权,即可获得无风险收益Ct- Pt- It+ Ke- rτ > 0 ,我们称这个策略为做多策略; 如果看跌期权被高估,套利者可以卖出高估的看跌期权,同时买入低估的“合成”看跌期权,获得无风险收益, 我们称这个策略为做空策略。
三、数据和方法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自2013年11月8日开展沪深300欧式股指期权仿真交易,期权合约的标的是中证指数公司发布的沪深300指数,期权合约以点位报价单位,最小变动单位为0. 1点,合约乘数是每点100元,合约月份为当月,下2个月及随后的2个季月,最后交易日 ( 到期日) 为合约到期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五,当月月份与下2个月合约行权价格间距为50点,随后2个季月的行权价格间距为100点。
考虑到初期期权市场的不活跃和投资者对期权市场有一个学习的过程,本文采用2014年3月11日至12月19日的沪深300指数数据和1407、1408、1409、1410、1411、1412六只合约的1分钟高频数据,数据来自Wind金融数据库。为检验PCP关系,将在同一分钟内有交易的具有相同执行价格的看涨看跌期权进行配对,取他们的成交均价作为期权价格。取无风险利率为3. 5% 。
( 一) 看涨看跌期权平价关系的统计检验
对6只合约及全部合约的期权价格分别做如下回归:
由期权平价公式知道,若PCP成立,则α0= 0 ,α1= 1。结果如表1所示,回归系数一栏中分别是估计值、标准误差和p值 ( α0= 0 ,α1= 1双侧t检验) ; R2一栏中分别是回归的R2值、F值 ( 除以1 000) 和p值 ( 显著性检验) ; PCP检验一栏中分别是F值和p值 ( 关于α0= 0 ,α1= 1成立的联合检验) 。
从表1可知,所有的R2值均大于0. 95,这个回归对真实数据的拟合是比较好的。对于在值期权,即It- Ke- rτ= 0 ,由式 ( 1) ,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价格应该相同。对合约1407、1408,负的截距项意味着相对于看涨期权,看跌期权被高估。对合约1409、1410、1411、1412,正的截距项意味着相对于看跌期权,看涨期权被高估。对全部期权合约,看涨期权被高估。对于所有的合约,斜率均显著不等于1,对于1409合约,在5% 的显著性水平上不能拒绝截距项为0的假设,而且,对PCP的检验不能拒绝α0= 0 ,α1= 1 ,也就是说,对于1409合约,PCP关系有可能是成立的,这需要进一步检验。对于其他合约以及全部合约整体上来看,PCP关系均不成立。
由于受到参与者缺少期权投资经验的影响, 仿真期权市场经常发生非理性交易,容易出现异常值,虽然我们已经摒弃了初期的期权交易数据, 然而,异常值仍不可避免,回归检验结果可能受到异常值的干扰。下面采用Rubinstein ( 1985) 非参数符号方法检验PCP关系是否成立[9],正如Mittnik和Reiken ( 2000) 所言,这个方法虽然不如基于回归的F检验更准确,但它对于异常值来说是比较稳健的[4]。
Rubinstein ( 1985) 利用PCP公式将看涨期权的市场价格Ct转化为看跌期权价格Pt PCP,即Pt PCP= Ct- It+ Ke- rτ,如果PCP成立,则应该有Pt PCP= Pt,考虑到市场摩擦,在PCP成立的情况下,Pt PCP大于Pt的概率应该是0. 5。对有n个观测值的样本,记Y为满足Pt PCP> Pt的样本数,若PCP关系成立,则应该渐近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为了检验期权的在值状态以及剩余时间对PCP关系的影响,定义m = It/ Ke- rτ。对于看涨期权, 若m < 0. 9 ,称为深度虚值期权 ( Deep Out of the Money,DOM) ; 若0. 98 !m !1. 02 ,称为在值期权 ( At the Money,AM) ; 若1. 02 < m !1. 1 ,称为实值期权 ( In the Money,IM) ; 若0. 9 !m < 0. 98 , 称为虚值期权 ( Out of the Money,OM) ; 若m > 1. 1 ,称为深度 实值期权 ( Deep In the Money, DIM) 。对于看跌期权则相反。非参数符号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对每一组期权,分别报告满足条件的样本数n ,看跌期权价格满足Pt PCP> Pt的样本数Y ,假设PCP关系成立得到Z的p值。从表2可知,除了剩余日期在10天内的 ( 虚值看涨) 期权,以及剩余日期在31天到60天和91天以上的深度实值 ( DIM) 的看涨期权外,PCP关系是被拒绝的。这也印证了表1的回归结果。对于以上四组期权,采用回归的方法检验PCP关系是否成立, 结果如表3所示 ( 具体说明同表1) ,PCP关系均不成立。
表1中的回归结果不能拒绝1409合约的PCP关系,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得到结果如表4所示,其中 #Pt PCP> Pt表示看跌期权价格满足Pt PCP > Pt的样本数,显然,PCP关系不成立。
( 二) 事后套利策略和事前套利策略
期权价格的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都拒绝了PCP关系,考虑到不同剩余期限和期权的在值状态的期权价格的非参数检验同样拒绝了PCP关系, 表明沪深300股指期权市场不是一个有效的市场。Cremers和Weinbaum ( 2010 ) 认为,期权价格对PCP关系的偏离可能是由于股票红利、美式期权的提前行权、股票的卖空限制、看涨看跌期权和债券不能同时交易、交易成本、借贷利率不同以及税费造成的[6]。本文研究的沪深300股指仿真期权是欧式的,没有提前行权的特点。股票的卖空限制使得做空策略不能实施,导致看跌期权价格高估,然而除了1407、1408合约,其余看涨期权均被高估, 这排除了股票卖空限制的影响。本文采用的1分钟高频数据,近似可以认为看涨看跌期权同时交易。股票红利、交易成本、借贷利率以及税费对PCP关系的偏离贡献较小,不可能造成期权价格对PCP关系经常性大幅度的偏离。因此,本文认为,股指期权市场定价效率低是由投资者的不完全理性造成的,投资者的不完全理性使得他们没有能及时利用期权市场价格对PCP关系的偏离进行套利。我们采用事后套利策略和事前套利策略分别进行检验。
如果期权市场有效,PCP关系成立,那么下面两组策略得到的无风险收益应该是非正:
其中,TS t和TL t分别是做空策略和做多策略的交易成本。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沪深300股指期权合约仿真交易的手续费标准是每手合约收取5元, 买卖沪深300ETF基金的费用包括认购费、申购费、管理费等,相比一手合约的金额,这些手续费较低,本文忽略交易成本,从表1可知,期权交易价格对理论价格的偏离较大,忽略交易成本对结果的影响不大。
看涨看跌期权价格偏离PCP关系时,出现套利机会。例如,在t时刻,εS t> 0 ,此时,看跌期权价格相对看涨期权价格被高估,套利者采取做空策略,即卖出看跌期权和沪深300ETF,做多看涨期权,以无风险利率借入Ke- rτ的资金,这个策略可以持有至期权到期或者在期权价格回归理论价格 ( PCP关系成立) 时采取反向操作,即可获得无风险收益εS t= Pt- Ct+ It- Ke- rτ> 0。然而, 实际上,在观察到套利机会采取套利策略和策略被执行之间有一个时间间隔,这期间,期权价格往往发生反向变动,期权的市场价格向理论价格回归,这使得套利的空间和机会减少,这正是Kamar和Miller ( 1995 ) 指出的直 接风险 ( immediacy risk)[3]。所以,基于PCP关系偏离的事后套利在市场上往往行不通,Galai ( 1978) 认为应通过事前套利策略来检验市场的有效性[10]。所谓事前套利,是在t时刻采取某个套利策略,以t + h时刻的市场价格实施套利策略,这个价格在t时刻是未知的,h可以为1分钟,5分钟,也可以为1天。有效市场假说认为,无风险套利机会转瞬即逝,套利价格很快回归到无套利的价格,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假设套利策略以套利机会出现1分钟后同时有看涨看跌期权交易的市场价格成交,如果套利机会出现在一天中的最后一分钟,套利策略在第二天的第一个有看涨看跌期权交易的分钟内实施。
假设没有交易成本,套利机会出现后套利策略即被实施,事后套利策略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均值1”指对某个合约所有样本实施某种策略后的获利均值,做空策略的均值为正值,说明此合约大部分时间内看跌期权价格相对看涨期权偏高。合约1407和1408做空策略的获利均值为正值,其余合约做空策略获利为负值,这个结果印证了表1的PCP回归结果。“#套利”指某个套利机会出现的次数,“均值2”指实施某个策略的获利。
假设没有交易成本,套利机会出现后,套利策略被延迟实施,事前套利策略结果如表6所示。“#套利”指观察到的套利机会出现的次数, “# > 0”和“% > 0”指某个套利策略被实施时,获利为正的次数和所占的百分比,正获利次数占观察到的套利机会均在85% 以上,这说明,采用这种套利策略,有85% 以上的次数保证有正的收益。“均值”指采用某种策略的获利均值,和表3相比,由于受到价格不利变动的影响,获利水平相较事后套利策略较低。事前策略获利均值在4. 18到32. 26之间,获利收益在418到322. 6元之间。股票红利、交易成本、借贷利率以及税费等因素对PCP关系的成立有一定的影响,经典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不完美是我国股指期权市场定价效率低的重要原因。通过基于股指期权价格对PCP关系的偏离构造的事后套利和事前套利策略均获得较大的显著超额收益,这表明投资者的不完全理性使得他们没有能及时利用期权市场价格对PCP关系的偏离进行套利,投资者的不完全理性是导致我国股指期权市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四、结论
选择期权的定价 第4篇
期权作为一种金融工具是在远期业务基础上产生的。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附加了特殊条件的远期业务。在这种有价的标准化金融合约中规定了合约的买方有权力(并非义务)在未来一个确定的时间点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即Basisprice)买入(看涨期权)或卖出(看跌期权)一种有价证券或是一种物品(即合约的标的物)。
期权按照一般的划分方法有两种不同的类型: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在欧式期权中,合约的买方只能在合约规定的时间点行使其权利。而在美式期权中买方可以在约定的时间段内的任何时刻行使这种权利。这两种不同的类型是期权的基本形式,人们标之为标准期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从标准期权中衍生出无数的其他类型的期权,比如:栅栏期权(Barrier-O ptionen),百慕达期权(Berm uda O ptionen),亚洲期权(A siatische O ptionen),回看期权(Lookback O ptionen),选择期权(Chooser O ptionen)等。这些非标准的期权被人们统称为外来期权(或奇异期权)。这些期权实际上是包含了标准期权的特点,同时附加了特别客户的特定要求的特殊的金融合约。
选择期权(Choose O ption)是外来期权的一种。大约在1990 年7 月出现在伦敦,它是一种特殊的场外交易品种。选择期权也被称为“pay-now-choose-later-O ption”。它是由一个欧式看涨期权和一个欧式看跌期权共同组成的(即所谓的“券中券”)。在这种期权中,合约的买方在签订合约后,同时拥有欧式买入和卖出两种期权。然后,在合约规定的时间点,他有权根据标的物价格的近期波动做出决定,选择一种期权类型(看涨期权或是看跌期权)以备日后执行。在合约最后的执行日期,买方有权决定他之前选择的期权最终要不要行权。通过购买这种合同,投资者等于对剧烈的价格波动做了两个方向的保险,比单纯购买一份看涨或看跌期权更灵活,更安全,并且又比“long Straddle”(即同时购买看涨看碟两份期权,也即多头跨式期权) 降低了成本。选择期权有两种类型:“简单型”和“复杂型”。在“简单型”选择期权包含的的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标的物的执行价格(即Basisprice)、执行日期是相同的。在“复杂型”中包含的两个期权(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有着不同的执行价格或执行时间,或这两者都不相同。
为了使分析更容易理解,本文首先推演常见的“简单型”选择期权(其标的物为有价证券,比如一支股票)。然后,用同样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复杂型”的选择期权。本文中提到的选择期权合约中的时点反映在下面的时间轴上(见图1):
在这个时间轴上,t0是期权合约签订的时点。在时点t1,期权合约的买方根据标的物的价格走势对选择哪种期权做出决定。在T时点期权合约到期,买方决定最终要不要执行手中持有的期权合约。
二、“简单型”选择期权的定价
提到期权的定价,一定会涉及到Black-Scholes模型。这是一个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典型的期权定价模型。它是由费雪布莱克(Fisher Black)和米荣绶勒斯(M yron Scholes)在1973 年共同发表的。这个模型给出的定价理论无论是对金融市场或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该模型建立在一些限定的假设上,比如假设作为期权合约标的物的价格是呈对数正态分布的,金融市场中的利率是非随机变化的。同时模型中不考虑税收、交易和其他的费用。模型假设市场在任何时点都是开放的,任何时候任何金额和单位的交易都可以执行,并且对当时的交易价格不产生影响。
在建立一个金融市场模型之前,首先需要定义一些概念和符号Sandm ann.(2001):
(Ω,F,P*)是本文研究的样本空间,其中 Ω 表示所有随机事件的集合。{Ft}t∈[t0 ,T]是由n维布朗运动(Brownian M otion)产生的Filtration,Ft包含了截止到t时点的所有关于价格波动过程的信息。P*表示等价于原始客观概率M artingal单位的同价衍生的M artingal单位,在概率P*下的所有价格波动过程中都不能进行无风险的套利活动。
{W *(t)}t∈[t0,T]表示了在同价衍生M artingal单位下的n维布朗运动的路径。W *(t)的每一时段的增量W *(t1)-W *(t0),W *(t2)-W *(t1),…,W *(tn)-W *(tn-1)之间呈随机不相关的分布。并且对于任意一个时间段u-t>0 来说,W *(t)的增量W *(u)-W *(t)呈正态分布。
即:W *(u)-W *(t)~N(0,(u-t))
{S(t)}t∈[t0 ,T]是作为标的物的有价证券(股票)的随机价格波动过程。它与同时点的Filtration{Ft}t∈[t0 ,T]相对映,并且是下面随机微分方程的解:
其中,μ 表示价格随机变化的趋势(即价格的期望值);σS表示这个有价证券价格的不稳定程度(即价格的波动率)。
在同价衍生M artingal单位P* 下,这支股票的瞬时价格为:
其中,μ=r;r是以对数形式表示的无风险利率(conform interest),即是无风险的年利率。
在Black-Scholes模型中,看涨和看跌期权的无套利价格(A rbitrageprice)分别是:
其中,;di是作为标的物的有价证券S(t)的固定不变的股息(期末支付);N(z)是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
在利率非随机变化的假设下,一个标的物为一支股票S(t),到期日为T,执行价格(即Basisprice)为K的简单型选择期权在t1时的无套利价格(即A rbitrageprice)为:
其中:Call[S(t1),K ,t1,T]是t1点时看涨期权的无套利价格;Put[S(t1),K ,t1,T]是t1点时看跌期权的无套利价格
为了在T时点得到较大的预期收益,期权合约的购买者会在t1点比较看涨和看跌期权在这一时点对T点的预期收益,即他们会比较t1点时看涨和看跌期权的无套利价格,然后选择那个有较大值的期权继续持有。因此可以对上述简单型选择期在t1时的无套利价格进行改写:
在“简单型”选择期权合约中,看涨和看跌期权有同样的标的物,同样的执行价格,同样的执行日期。所以可以用H ans R .Stoll的“Put-Call Parity”(即看涨看跌期权等价关系)来表示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1969 年,H ans R .Stoll定义了看涨和看跌期权无套利价格之间的等价关系:
现在,这中等价关系是在时点t1,因此有:
所以上述选择期权在t1时的无套利价格就可以改写成:
其中:m ax{K·e-r(T-t1)-S(t1)·e-di(T-t1),0;t1}可以看作是一个标的物为S(t1)·e-di(T-t1),执行价格为K·e-r(T-t1),执行日期为t1的新的看跌期权在t1时点的无套利价格,即m ax{K·e-r(T-t1)-S(t1)·e-di(T-t1),0;t1}=Putneu[S(t1)·e-di(T-t1),K·e-r(T-t1),t1,t1]
则上述选择期权在t1时的无套利价格可以进一步写成:
那么在t0时这个简单选择期权的无套利价格为:
所以一个简单型的选择期权在t0时的无套利价格(A rbitrageprice)可以看作其包含的看涨期权和一个新的看跌期权的无套利价格和。这个新的看跌期权具有一个和原来看跌期权不同的股票(在t0时股票价格为S(t0)·e-di(T-t1)),不同的执行价格(在t0时执行价格为K·e-r(T-t1))和不同的执行期间(t0点签订合约,t1点执行)。
在Black-Scholes模型中,t0时这个简单选择期权的无套利价格为:
三、“复杂型”选择期权的定价
在“复杂型”选择期权中,看涨和看跌期权有着不同的执行价格(即Basisprice)或者不同的执行时间,或者两者都不一致。本文研究两者都不一致的情况。
利率非随机变化的条件下,一个复杂型选择期权的在t0时的无套利价格为:
这里KC和KP分别表示看涨期权(C)和看跌期权(P)的执行价格,TC和TP分别表示它们的执行时间。
R ubinstein在他的题为“O ption forthe U ndecided”(1991)的论文中曾经证明,利率非随机变化的条件下复杂型选择期权的无套利价格可以通过二元正态分布计算出来:
m1/2中的参数“I”是下面方程的解:
N(a,b,ρ)表示一个二元正态分布的概率,它表示两个随机变量共同的分布情况。其中每一个随机变量自身都是呈正态分布的。
对于包含两个随机变量X和Y的二元正态分布(X ,Y)~N(μ,∑):
这两个随机变量X ,Y的概率是:
它们共同的密度函数为:
其中:,ρ 表示两个布朗运动的相关系数,并且。
本文只研究标准二元正态分布的情况,即两个随机函数的期待值和方差分别为:E[zX]=0,V ar[zX]=1,E[zY]=0,V ar[zY]=1。
这种表达可以简化成:(X,Y)~N(μ,∑),其中。
重要参数“I”的值可以通过“N ewton-R aphson”的方法计算出来。利用M athem atica 5.0 软件这个值可以很容易算出。并且对于任意一组给定的参数,这个参数“I”的值是唯一确定的,这样复杂型选择期权的在t0时的无套利价格也是唯一确定的。
四、结论
实物期权研究综述 第5篇
“实物期权”一词是由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Myers在1977年首先提出的, 他把金融期权定价理论引入实物投资领域, 指出传统的现金流贴现方法 (DCF) 的不足, 并把投资机会看作“增长期权”的思想观念, 认为管理柔性和金融期权具有一些相同的特点;对实物期权进行定量研究的基础是金融期权定价理论, 而金融期权定价理论源于国外学者Black、Scholes和Merton在期权定价方法上的杰出贡献, 而Cox、Ross和Rubinstein的二项式定价模型则促进了实物期权理论研究的发展。此外, 值得一提的还有Margrabe对一种风险资产和另外一种风险资产进行交换的期权进行了定价。国外学者在具体的实物期权定价方面有不少的研究。其中, Ingersoll和Ross通过分析利率变化下的项目价值和投资时机, 认为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之中几乎任何投资项目都包含期权价值;Pindyck以及Carr等人分别讨论了分阶段投资期权的定价问题;Trigeorgis详细讨论了实物期权价值相互影响的一般性质。他发现, 对于一系列实物期权来讲, 后续期权的存在会有效地提高前面期权的标的资产的价值。Ross指出风险项目的投资机会可视为另一种期权形式实物期权, Ross讨论了折现率不确定下净现值法的缺陷, 提出用期权定价方法进行修正, 他指出投资项目的价值一般包括三个方面:项目的盈利价值, 即为项目的净现值;项目内含的期权价值, 如信誉和市场地位等;因资本成本和价格运动所带来的期权价值, 表现为投资时间选择以及其他灵活性的价值。Childs和Triantis通过考察研究与开发项目投资策略发现, 如果一个投资项目在开发阶段主导另一项目, 那么加速进行引导项目的期权的价值要远大于互换项目的期权的价值。Perlitz、Peske及Schrank等讨论了实物期权方法应用于研究与开发项目评价的一些性质及问题。Jagle通过将科技与革新管理 (TIM) 、新产品开发 (NPD) 过程的序列模型和实物期权理论联系起来, 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评价体系。Reiss应用期权定价方法研究了随机的情况下企业是否以及何时申请专利和采用革新, 并分析了竞争及专利费对战略及研究与开发的最大支出的影响。实物期权分析方法的应用不仅为不确定环境条件下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决策思路和定量分析方法, 同时也为金融市场及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手段。从应用的角度看, 它并没有完全抛弃净现值分析方法, 而是在其基础上, 考虑投资期权的价值, 从而更为符合实际情况。
国内学者于1998年左右开始进行实物期权的研究工作。陈小悦、杨潜林首先在“实物期权的分析与估值”一文中引入实物期权的概念, 介绍了实物期权的基本分类, 并使用离散模型和连续模型对实物期权进行估值。刘英等人阐述了实物期权思想与传统投资决策的差异。高佳卿在分析传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缺陷的基础上, 运用期权理论构造了一种新的投资分析框架。谢联恒等分析了传统投资分析工具中各种评价方法应用机理和在不确定性条件下使用时存在的缺陷。李凤英提出用传统的Black-Scholes公式来计算投资项目中期权价值。沈玉志等利用经典的期权定价公式的推导办法, 建立了投资项目期权定价模型,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NPV决策模型。范龙振等指出传统现金流折现法在项目投资具有时间选择不足, 说明投资机会可以看成一个美式购买期权, 只要项目价值具有不确定性, 投资时间选择权就具有价值。
我国对实物期权理论与方法应用方面的研究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 理论界对其相关研究一般处于定性的概念探讨阶段, 较少涉及定量化的方面, 且很少探索其在我国的实际应用。在实务界, 由于实物期权的概念较少被人理解掌握, 因此在企业投资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比较也少见。相对而言, 我国对金融期权理论研究比较多, 并有一定的基础和成果。但对其用于资本投资决策分析尚不成熟, 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 主要是认为将金融期权理论应用于资本投资决策要以期权市场的存在为必要条件或认为方法非常复杂、难以应用。
国内学者在进行现实期权的研究工作中, 起初主要是通过对发达国家公司估价思想和方法的研究, 进行有关现实期权概念的导入工作。随后一些学者开展了更多的研究工作, 按照研究视角的不同, 大致可以分为战略思想型、评估工具型和应用研究型等三种类型。
在战略方面, 研究人员把实物期权思想引入到项目评估和企业管理及公司理财中, 并从其与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等层面加以阐述。传统的资本投资决策方法只单纯将决策之初预测的项目现金流作为价值来源, 因而往往导致战略投资项目价值的低估, 难以与战略投资的高风险相匹配。其表现在:忽视投资项目中的柔性价值, 忽视投资时机的选择, 忽视未来成长机会的价值。
把实物期权作为一种投资决策和资产评估工具, 是国内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在研究的初期, 研究人员以实物期权方法与传统分析方法的不同为切入点, 尝试利用金融期权二项式定价、Black-Scholes公式等方法对实物期权的定价进行定量研究。随后转入对于复合实物期权定价以及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定价的研究, 近期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理论也被逐渐引入到研究过程中。
奖金期权会计处理初探 第6篇
奖金期权是一种新型的薪酬激励制度引自“奖金银行”概念, 即奖金奖励不全部发放, 而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期权延期支付, 从而使员工具有风险感。“奖金银行”里设置每一个员工的户头, 每个户头里都是企业为奖励该员工而提取的一定数额的奖金。这个金额是固定的。但是, 支付方式是以期权的方式根据员工的表现延期支付员工所获得的是奖金期权价值的权利, 而不是奖金本身。
二、奖金期权的会计处理
奖金期权在会计上如何进行账务处理也是关系到企业能否采用奖金期权的一个重要因素, 何时确认奖金期权、确认到哪里、确认多少, 都是我们要研究的。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在其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SFACN0.5) 中将确认定义为“确认是将某一项目, 作为一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正式地记入或列入某一主体的财务报表的过程。它同时包括用文字和数字表述某一项目, 其金额包括于财务报表合计数之内。并且, 确认不仅要记录该项目的取得或发生, 而且要对项目事后发生的变动或注销予以确认。”我们可以从定义里分析出, 确认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 除了“取得时的确认”外, 还包括后续确认。一个经济事项通常会包括三个确认过程:初始确认、后续确认、中止确认。
那么, 什么样的经济项目可以进行会计确认, 并作为会计要素进入会计系统。FASB在SAFCNo.5中提出了确认的四项基本标准:可定义性、相关性、可靠性、可计量性, 它们构成一切要素确认的基础和前提。奖金期权的获得实际上是一段时间努力的结果, 不一定属于某一个月, 根据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 员工所获得的奖金期权应平均分配到各个月中, 但员工在获得奖金期权的时候并不能确定什么时候可以行权、最终行权额是多少。事实上如果把员工获得的奖金期权的数量摊销到每个月的话, 也就是提前摊销, 因为企业本身并没有货币的流出, 所以可能会引起逃税问题, 笔者认为在员工行权的时候也就是第一次行权的时候确认比较合适。
奖金期权可以确认为哪个要素, 笔者认为确认为费用应当是比较合适的。奖金期权作为激励员工的一种人力资本, 一旦员工行权就意味着企业资产的流出, 而员工为了获得奖金期权必然在平时的工作中每天努力, 也是属于日常活动。我国的费用定义是日常活动中产生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根据奖金期权的性质, 能否进行费用确认的关键在于员工提供的服务能否确认为资产。笔者认为, 一旦企业和员工签订奖金期权之后, 员工已经开始付出劳动, 企业增加了非直接现金的利益流入, 对企业财务形成了影响, 根据成本收益配比原则, 应该确认费用。
最后就要讨论会计的计量问题, 也就是确认多少费用。笔者认为奖金期权应该是行权时确认, 每次确认的数量就应该是员工行权时从企业获得的实际货币数量。奖金期权激励计划的实施过程包括授予、行权和处置三个阶段。具体来说, 在授予的环节中, 企业和被激励者双方就授权条件、授权对象、授权价格和授权数量等方面达成一致, 以授权条件的实现与否为奖金期权的授予基准。条件没有实现, 被激励者不能得到奖金期权, 条件实现将根据事先约定对被激励者授权, 使之拥有奖金期权, 即在未来某一段时间内获得一定数额的奖金。而在授予之前, 企业与被激励者之间只是达成共识, 被激励者并没有真正地拥有奖金。企业也没有实际的货币流出。而会计只对经济业务完成的事中和事后进行记录和监督, 所以授予阶段应不做会计处理。
进入行权阶段之后, 说明员工完成了企业交付的任务并从企业实际获得了一定数量的货币, 在这个阶段应把员工所获得的货币作为费用列出。当然, 在进行会计账务处理时要考虑员工所应当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企业发放奖金期权是为了更好的销售或者企业更好的发展, 所以奖金期权可以计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相关的费用类科目。另一方面奖金期权作为对工资、奖金补充的一种方式, 也是员工薪酬的一种, 所以可以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这个科目中。员工在期末确定应得到的奖金期权后应做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奖金期权。奖金期权的处置是指员工因为各种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离开企业或者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奖金期权的归属问题, 员工离开企业或是离开岗位时, 奖金期权的归属问题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员工可以继续行权;另一种是企业收回奖金期权。如果是可以继续行权的话按照之前的行权做会计账务处理, 如果是收回的话则不用做任何会计账务处理。
三、奖金期权的税收处理
企业一旦实行奖金期权必定会涉及到企业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 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企业需明确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奖金期权是否允许税前抵扣, 而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企业要明确涉及奖金期权方面的个人所得税什么时候缴、按照什么标准来缴、缴多少等问题, 而目前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对这方面的规定还处于空白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当中对于员工的薪酬规定如下:企业实际支出合理工资、薪金允许在税前抵扣。之后又对“合理”做出了解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所称的“合理工资、薪金”, 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定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税务机关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 可按以下原则掌握:1、企业有规范的薪酬制度, 员工每月发的工资要有章可循;2、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的标准要以行业及地区的平均水平为参考标准;3、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所发放的数额不能是随意发放的, 必须按照企业的薪金管理制度有节奏的一步一步进行调整;4、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 已经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代扣代缴了个人所得税;5、企业所发给员工的工资、薪金必须是以激励员工为目的, 不能是以偷税为目的的。通过上述规定我们对奖金期权是否可以税前抵扣进行分析。企业制定奖金期权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员工更好的工作, 吸引、保留企业的优秀人才, 增加企业战略的执行力,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 它的本质是为了企业的发展而并非偷税。此外, 企业在制定奖金期权时, 通常都是以员工绩效奖金为基础做出上下浮动的, 企业在授予奖金期权的时候也会考虑同行之间的工资水平以及企业的资金规模, 过高的奖金期权必然给企业带来过高的财务风险。实行奖金期权的企业基本要求就是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薪酬体系。企业或者员工也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缴纳个人所得税。综上所述奖金期权符合税法提出的“合理薪酬”的标准, 企业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时候应当准予税前扣除。
对于奖金期权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我们可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对奖金和股票期权做出的规定。《个税》在奖金中规定所有的薪酬收入都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如果员工获得的是股票期权的话, 那么只有在员工参与了利润分配时才需要缴纳个税。授予时不做纳税处理。
根据税法对于期权的规定, 我们可以分析出, 企业在授予员工奖金期权的时候, 员工并没有获得实际的现金, 和股票期权的授予一样, 员工只是获得了一个期权的虚拟数字, 而期权最终的行权价格也不能立刻确定, 此时缴税, 从员工方面来说没有获得实际的报酬却要缴税有失公平, 从税务机关来说按照什么作为收税的计税基础也是个问题, 所以笔者认为在授予奖金期权的时候并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等到员工行权的时候再根据行权的具体数额缴纳个人所得税, 比较科学。奖金期权通常是一个年度员工所完成的业绩获得的奖金, 所以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不能把奖金期权看成是员工的一次性收入, 员工为这笔奖金付出了一年的努力, 由此可见, 在计算个税的时候应当把取得的报酬平均分配到12月当中, 和每月工资相加, 超出的部分按照所对应的速算扣除表的税率, 计算其应当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四、总结与归纳
(一) 奖金期权会计处理的归纳
1、奖金期权的性质可以看出奖金期权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激励员工的一种方式, 它的行权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 与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无关, 所以奖金期权应当计入费用这一要素。
2、奖金期权的自身是结合了奖金和股票期权优点的新兴的薪酬激励制度, 作为职工薪酬的一种应当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这一会计科目。
(二) 奖金期权的税务处理
1、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针对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的。他的计税依据个人取得的各项收入减去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后的余额。奖金期权只有在行权的时候员工才能实际获得收入, 所以员工只有在奖金期权行权的时候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2、企业所得税。新企业所得税规定员工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准予税前扣除。薪金的支出是否合理由税务机关判定, 所以奖金期权是否可以税前抵扣, 由企业的情况具体判定。
摘要:奖金期权的概念提出后,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奖金期权, 有些企业已经制定出关于奖金期权的激励制度, 但是基本都没有实施, 原因之一点就是目前还没有关于奖金期权应该如何进行会计核算的说明。本文就讨论奖金期权应当如何做会计处理。
关键词:奖金期权,会计处理
参考文献
[1]孙金冬.论以EVA为基础的奖金期权激励机制.工业技术经济, 2008.10.
[2]陈璧辉.奖金期权激励计划及其优化模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9.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探讨 第7篇
股票期权是指当买卖合约签订后公司授予买方在合约规定时间内可以按照双方约定的价格和数量购买卖方股票的权利。股票期权也被成为认股权, 是企业所有者制定出的一种制度, 其目的在于激励企业经营者。
(一)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入账时间
若股票期权属于固定型的, 则其授予日即为其计量日;若股票期权为可变动型, 则将买卖双方都已知的价格和数量的第一日定为其计量日, 因此在授予股票期权的当天不对其进行会计处理, 而于会计期末估计可购数量和行权的价格, 计算出报酬的成本, 在此以后的每个会计期末修正之前的所估计出的数额, 直到服务期结束。期权费用与等待期的时间的比例即为每期预提的费用的金额, 采用这种处理方法能够令企业每一期分摊的费用金额变小, 从而减少其对当期利润的影响。公司利润的波动变小, 有利于公司股票价格的稳定, 且谨慎恰当。
(二)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价值计量
对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时其价值的计量主要用于补偿成本计量的问题的解决。美国的会计准则关于会计处理提供了两种价值计量方法:内在价值的方法与公允价值的方法。 (1) 内在价值的期权计量方法。内在价值指的是股票的市场价格和行权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这个差额的数值越大, 则股票期权就具有更高的内在价值;反过来, 如果这一差额的数值越小, 则股票期权就具有较低的内在价值。在这种计量方法下, 股票期权内在价值取决于行权价和期权授予日的股票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2) 公允价值的期权计量方法。所谓公允价值是指双方在对情况有所熟悉并自愿的情况下, 以公平交易为基础进行债务结算或资产交换。在公允价值的期权计量方法下, 公司股票期权的递延报酬的成本的确认是以授予日的期权公允价值为标准, 并在期权服务期间摊销递延报酬的成本。
二、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案例分析
美国的安然公司是位于德克萨斯州的能源公司。在2001年该公司宣告破产前。安然公司拥有雇员两万一千人, 可谓是世界上电讯、天然气及电力公司的领头羊, 2000年公司财务报表披露的信息中的营业额一项高达1010亿美元。安然公司被《财富》杂志连续6年评为“美国最拥有创新精神意识及意识的公司”, 然而, 使得安然公司闻名于全世界的真正原因, 却是这个资产近千亿的公司02年在几个星期内破产, 连续几年的精心谋划、乃至系统化制度化的在财务方面造价的丑闻。
(一) 安然事件概况
安然公司作为曾经风靡美国一时的能源公司, 在宣布破产的前两个月, 该公司了宣布了令人感到怀疑的资产负债表和数目巨大的季度亏损额, 至那之后安然公司股票的价格一路下跌, 最后达到每股不到1美元。安然种种表现使得投资人和债权人对其丧失信心, 是其公司股票价格下跌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从其披露的材料中可以看出, 安然公司的会计处理具有下面几个错误: (1) 没有将巨额的公司债务入账。安然公司没有将应该入账的两个特殊的目的实体其资产负债情况纳入会计报表, 但是在其业绩内却将两者的利润收益包括在内。其中之一的SPE (特殊的目的实体) 被纳入合并报表的时间应该在1997年, 而另一个应该在1999年被纳入, 这一事件发生之后安然公司表示将重新编制其公司的会计报表, 并追溯至1997年, 这影响安然公司利润达5亿美元。 (2) 将公司未来的还不能确定的收益算入本期的收益中, 而且在财务报告中没有标注此收益的不确定性。依照现有的美国会计准则规定, 可以以对市场的未来预期和市场的目前状况为依据, 将这些未来收益纳入本期收益, 但是安然公司却没有充分的披露该收益市场因素的不确定性。 (3) 安然公司利用合同中的某种安排, 财务入账时多记股东权益和应收帐目12亿美元。这一做法违背了会计准则中的规定, 使得股东权益虚增。事情暴漏后安然公司按照会计处理准则调整了账务。 (4) 公司发布的会计报表使投资者难以理解, 而且不够详细充分, 有误导的嫌疑。
(二) 安然公司在1998年至2000年间损益分析
从表1显示的数据中可以得出结论, 从1999年到2000年, 安然公司的金融非衍生工具的收入逐年增加, 分别为27215万美元, 34774万美元, 93557万美元, 2000年的金融非衍生工具收入增长幅度为前一年的2.7倍多, 几近10亿美元。然而, 安然公司的金融非衍生工具成本在这三年内也是连续增加, 1998年为26381万美元, 1999年为34761万美元, 2000年为94517万美元, 其在2000年成本增长幅度也在2.7倍左右, 。此外, 在表中明显可以看出, 金融非衍生工具的成本的增长速度大于其收入增长速度, 且2000年的金融非衍生工具的成本已经大于收入。这三年的金融非衍生工具的利得属于逐年递减分别为, 824万美元, 13万美元, -960美元如图1所示:
单位 (万美元)
但是看这三年的净收入竟是逐年增加的, 分别为703万美元, 893万美元和975万美元。如图2所示:
(三) 结论
在上部分数据的分析中, 可知安然公司的金融非衍生工具利得属于逐年递减, 在2000年公司处于损失阶段, 但是该公司的净收入在三年中却逐年递增。显然, 安然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并非金融的非衍生工具, 而是另有其他。据安然的内部人员交易数据显示, 在其财务方面的丑闻被曝光之前, 公司的管理阶层始终以股票期权为媒介快速的抛售着公司的股票。安然公司的原总裁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近亿美元的收入;于02年的1月自杀的前安然副董巴克斯特借助行使股票期权的权利这一方式获利近3520万美元。根据美国证交会和司法部调查, 29名安然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禁止员工私自出售股票, 但与此同时却根据内幕消息在股票将要暴跌之前加快股票的抛售和行权, 总共获得利润11亿美元。由此可知, 安然公司的利润的主要来源是金融衍生工具。
三、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应注意的事项
股票期权这一金融工具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 直到20世纪的90年代才开始快速的发展。目前, 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国内, 对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仍然缺乏统一的规范。股票期权在我国从出现到发展不过只有3年左右的时间, 但是它已经成为国内金融界新亮点, 广泛兴起于企业中。直到现在, 对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时仍没有相关法规及法律可循, 故对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所使用的方法仍较随意。为使会计处理所提供出的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得到保证, 在对股票权证进行会计处理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 股票期权成本会对公司资产价值与结构产生影响
从表面上看, 股票期权是投资者对到期是否行使认股权购买已经确定好价格的公司股票的一种选择, 没有成本的存在与否问题。事实上, 股票期权是一种含有价值的资产, 而且它的价值能够被计算出来。为了明确的表示出股票期权的成本, 在我国关于股票期权的会计制度未被制定出以前, 宜采用较接近历史成本法的内在价值方法, 随着会计制度的逐步完善, 可逐渐采用较接近市场法的公允价值方法, 对具体科目加以明确, 并且将计量结果记录公开在财务报表上。
(二) 股票期权所引起的个人及公司所得税问题
从股票期权的整体的发展趋势看, 采用股票期权制度的个人及公司, 往往能得到税收上的优惠。如美国就有所规定, 个人在行使法定的股票期权时免收所得税, 只需对行权价格和出售价格之间的差额的资本利得缴纳赋税即可。在我国, 针对股票交易征收的税赋, 不仅有印花税, 还有个人的红利及股息的所得税。这些规定在本质上使得经理人的收入减少, 对于实施股票期权有害无利, 而且还使得公司成本加大。行权者在对行权后所得股票进行转手销售时, 从长远的角度看, 应该以所转让的收入所得为依据对差价收入进行征税, 但因国家现行政策中规定不对股票转让征税, 故对股票转让收入免税;最后, 建议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公司, 若其采取比市场价格低的约定价格提供给受权者股票, 则这一行为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应列入公司的税前薪酬成本的列支中。但是, 如果行权所得收入的纳税是按照十二个月进行分摊的, 也可以对公司所得税的抵扣问题暂缓考虑。
(三) 费用补偿的计量与确认问题
关于计量补偿费用的观点主要有:其一, 认为应该以股票期权的授予价格和授予日当天的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为依据确定补偿费用, 因为这一差额为公司付出的真正成本, 是可验证的客观的数据。这种方法即为内在价值方法的观点持有者所主张的;其二, 是公允价值方法,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 补偿费用应该在股票期权的授予当天以公允价值的报酬为依据进行计量, 同时采用模型B-S进行计算。因为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一旦被确定下来就不可以改变, 所以采用公允价值方法的一个显著的优点便体现出来, 就是没有期末的调整这一问题。然而, 我国还没完全的具备能够采用公允价值方法进行计量的这种经济环境, 因此在计算公允价值时不能采用上述的模型B-S。当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在进行补偿费用的计量时通常采用的是内在价值的方法, 但是从国际角度看, 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才是发展的趋势, 它不仅具有广阔的适用范围, 而且能够给会计提供的信息的可信程度提供保证, 并且能够简化对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时的操作程序。因此, 公允价值的期权计量方法还没具备完备的条件时, 企业应该对市场的公允价值方法加以考虑。费用的补偿到底确认为行权日还是受权日现在仍然是争议焦点。认为应该确定为行权日的人认为:只有行权日这天能以行权价和行权日当天的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为依据确定出公司补偿成本。在期权的授予日公司对经营者做出的承诺只是或有负债, 它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 而且不能确定经营者日后行权与否, 按照稳健原则, 不应该提前确认补偿费用;认为应该确定为授予日的人认为:只有在授予日之后, 经营者才具有远期行权权利, 出于对公司股票期权计划实施的目的的考虑, 该项权利基本上已经被确定下来。从另一个角度看, 经营者获得股票期权这一权利, 是其提供给公司服务赚取的分期收入。为此, 按照匹配的原则也应该将补偿费用分期摊销。在上述理由的基础上, 建议会计在进行账务处理时采取第二种方法比较合理。
四、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建议
我国当前对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时其入账的方法有很多缺陷, 大致表现为:首先, 会计人员将股票期权归类为或有事项, 这一行为将使得费用失衡和资产的虚增等问题;其次, 传统的三点式会计处理方法仍然被广泛使用, 这种处理方法不能够准确的将股票期权相关的费用或薪酬反映出来, 使得利润被高估;最后, 将内在价值的方法应用于会计处理中, 差错也经常出现, 甚至利用股票的价格控制薪酬等。鉴于上述股票期权入账处理中出现的问题, 以对我国关于股票期权的相关激励政策或制度的研究为基础, 建议以美国的相关会计准则为模仿对象, 制定股票期权的相关的会计准则, 具体建议如下:
(一) 股票期权的确认
(1) 初始确认:在会计现有模式下, 通常的处理方法是将经营者的股票期权视为特殊权益。一般意义上讲, 工作人员在对会计处理进行确认时, 要以会计的相关要素定义为基础进行项目确认, 与此同时也要满足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要求。在会计确认的初始确认阶段, 也应该将确认时间明确下来, 包括经理人股票期权的授权日期、赠与日期、出售日期和行权的日期。 (2) 后续确认:所谓后续确认指的是项目在经过了初始确认之后其价值发生了变动从而进行的再一次确认, 后续确认是针对计量来说的。换句话说, 调整初始计量的结果与后续计量结果之间的差额即为后续确认工作的主要内容。 (3) 终止确认:相对第一阶段的初始确认来说, 终止确认指的是注销已经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项目, 对经理人的股票期权而言, 终止确认指的是消除已经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确认的某一特定权益。使得终止确认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经理人的退休、离职、行权、公司的并购、行为能力的丧失等。会计终止确认的处理方法较为简单, 即为将股票期权已经被经理人行驶的部分转换成普通股, 经理人没有行使权力的部分转换成企业的资本公积。
(二) 股票期权的计量
(1) 计量的属性:对经理人股票期权进行会计计量时所涉及到的问题主要有计量的属性、计量的时间和计量的单位三大部分的内容。计量的属性除了现行成本、历史成本、可实现的净值和当前市场价格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属性, 即为公允价值, 这一属性不仅很重要而且还有现实的意义。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对于金融工具的计量, 特别对金融的衍生工具十分有用, 无可否认, 其也有致命的弱点, 即为如果没有公开标价制度做保障, 主观的估价常常偏高, 以使得计量的价值不能公允。 (2) 计量的方法:股票期权的价值计量方法有最小价值法、公允价值法和内在价值法。内在价值法和公允价值法前文已作介绍, 因此这里只对最小价值法利弊进行分析。运用最小价值法对期权的价值进行计量时, 要以最小价值的方法的模型为依据。实际上由于最小价值方法在计量过程中假设股票的价格波动是零。但在现实中, 资本市场的股票价格经常波动, 因此该方法不是很常用。综合比较三种价值计量方法的利弊来看, 公允价值法在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中作用最为显著, 其客观性和科学性也十分明显。因此公允价值的方法应该作为主要方法被运用于股票期权的价值计量中。
(三) 股票期权信息披露方面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 上市公司披露信息可以分为临时报告和定期报告。这里主要针对定期报告 (即为财务年度报告) 中持有股票期权的经理人披露信息时出现相关问题提出的建议。 (1) 表内披露。就股票期权的经理的内容来看, 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应该将经理人的股票期权与递延报酬的成本列入其中。所谓期权实际上是权益的一种, 所以应该将其单独的列示在所有者权益里;但是, 根据资产的定义, 不能够将递延报酬的成本归为资产一类, 因此应将递延报酬的成本作为期权减项进行列示。 (2) 表外披露。表内披露所反映出的内容只是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大致内容, 没有将内容进行补充和细化, 而表外披露弥补了这个空缺。表外披露应该包括的信息只要有两部分:首先是经理人所持的股票期权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情况;其次是会计的相关政策, 即会计人员进行表外披露的说明和采取的相关计量方法。
参考文献
[1]傅建军:《完善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探讨》, 《当代经济》2011年第11期。
期权思想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