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小画家范文
秋天的小画家范文(精选19篇)
秋天的小画家 第1篇
给漫山的枫叶,
涂抹上火红的光华。
把路边的白桦,
编织成雪白的童话。
啊!是秋风,是秋雨,
挥舞着彩色的画笔,
在大地的画廊上尽情地写意,
把秋天的秘密到处传递!
六年级:樱花巷
秋天的小画家 第2篇
一天小明在家画画,他把小兔的耳朵画成了老鼠耳朵,小兔都不敢出门了。后来,小明又把小马画了一双翅膀,小马可生气了。
他真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邵阳市状元小学二年级:伍乐
我们班的小画家 第3篇
他相貌平平, 两只小眼睛, 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 看上去十分有才华, 最有特点的就要数他的那张嘴了, 他的嘴里说出的幽默的话, 总让周围的同学充满快乐。
他是我们班出了名的小画家。无论画什么, 都是那么栩栩如生, 充满神韵。记得有次班级的语文实践活动, 老师让我们用画笔来描绘春天。同学们都在苦苦思索, 他早已经挥毫作画。只见他轻轻一勾勒, 一只小鸟的外形便呈现在纸上。然后, 他笔锋一转, 唰唰唰几笔就画出了小鸟的羽毛, 最后笔一圈一点, 画出了小鸟的眼睛。多可爱的小鸟!圆滚滚的, 像个小绒球, 黑亮亮的小眼珠透出一股机灵劲, 小嘴微张, 似乎在发出清脆的叫声。小鸟停在柳枝上, 柳树刚舒展黄眉绿眼, 仿佛在风中微微摆动着婀娜的身姿。接着, 他用几段优美的线条轻易地画出了几朵娇艳的花朵, 似乎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最后, 他又在画纸上稍作装饰, 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他还给这幅画起了个诗情画意的名字“雏鸟鸣春”。在全年级的活动展示中, 这幅画理所当然地为我们班争得了荣誉。
提起他, 我的敬佩之情便油然而生。哦, 忘了告诉大家他的姓名了,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张立天。
第二段的外貌描写, 表达喜爱之情。
第三段着重围绕“小画家”的能力来写, 有概括描述, 有具体事例。特别是画画的动作描写, 生动传神, 突出了绘画能力。
对所画的画面的具体描写, 起到了烘托作用。
石头里的小画家 第4篇
原来在古代,人们画画时使用的颜料都是纯天然的。它们大多来自不同的天然矿物。人们开采出这些天生就带有颜色的矿石,将它们碾碎,磨成粉末,就可以当作颜料来画画了。从原始社会的洞穴壁画,一直到18世纪欧洲的油画,都离不开这些五颜六色的矿石。
那矿石的颜色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当然是因为“住”在里面的不同元素啦。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才有了这种“点石成画”的奇妙。后来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人们开始生产各种各样的人工合成颜料。但它们的主要成分仍然和这些元素有关。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藏在石头里的“小画家”吧。
含汞的矿物有个更耳熟的名字,就是朱砂。一听就知道了吧?它一定是——红色的!没错,而且这种红非常鲜艳,可以历时成百上千年而不褪色。中国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bó)画,就是用朱砂绘制而成,仍然艳丽非凡。
都知道端午节时要喝“雄黄酒”,但你知道还有一种东西叫“雌黄”吗?它是砷和硫的化合物,看上去是柠檬黄色的。古代的时候,人们把它研磨成粉。不但可以用来画画,而且如果你在黄纸上写错了字,还可以用它当“涂改液”来修改呢!
一般的钠结晶是白色的。但在古代的波斯,人们发现了一种含钠和钙的硅酸盐矿物。这就是著名的蓝金石。它像天空一样的蓝色不但是最好的蓝色颜料,而且皇帝和僧侣们还经常用它来修建祭天的庙宇,相信能通过它把灵魂带入天堂。甚至就连古埃及人抹在眼睛周围的眼线膏里,也含有蓝金石的成分。
历史课本里曾经提到,山顶洞人会将一些红色的粉末撒在死者身边,作为一种葬礼仪式。这些红色粉末就是褐铁矿的矿石。在欧洲,新石器时代的人们用它做颜料,绘制了著名的阿尔塔米拉岩洞壁画,栩栩如生地再现了褐红色皮毛的野牛和其他动物。
铜是最容易“脸变绿”的矿物。在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人们在山中发现了绿色的含铜矿石——孔雀石。它美丽的色泽很快就被人们利用起来,用来绘画和染色。在古希腊,孩子们还会收到用孔雀石制作的项链,作为护身符。
教室里的小画家 第5篇
“叮铃铃!”上课了。我飞进教室,一会儿飞到这儿,一会儿飞到那儿,一会儿飞到讲台上,一会儿飞到座位上。有些小朋友不认真,被我吸引了。我骄傲极了!但我仔细一看,居然还有人不看我。这怎么行!
我开始张望,最后我找到了目的地――黑板。我先用前腿画了条线,又用后腿画了个圆。我再右腿画个三角形,左腿画个长方形,很快,一座房子就画成了。我正洋洋得意时,语文老师却敲敲黑板,说:“1,2,3!”小朋友们全都看向了语文老师。
教室里的小画家 第6篇
这位特殊的小画家的个子小小的,而且每到夏天它就会扇着翅膀飞来飞去,还会发出“嗡嗡嗡”的声音,它就是我们最讨厌的昆虫――小蚊子。
可是,今天它做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当时,老师正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它突然飞到了黑板上,它用嘴巴画了几条线。我觉得它想当老师,或是想给我们画一幅画吧。
《粗心的小画家》教案 第7篇
一、组织教学,激趣热身。随着《找朋友》的伴奏音乐做律动。师生问好。(课件播放《找朋友》伴奏音乐)
二、情境导入: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吸引来了一位小客人,他的名字叫丁丁。丁丁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聪明,他很想跟大家交朋友。同学们愿意吗?(生:愿意。)丁丁看到大家这么好客,他要送给你们一份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生:想。)(课件出示:丁丁的四幅画。)丁丁特别爱画画,他自称是一个小画家,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这四幅画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自由说。)从这四幅画我们可以看出丁丁怎么样啊?(生:他是一个粗心的小画家)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粗心的小画家》。
三、新授歌曲《粗心的小画家》。1.聆听歌曲,谈感受。课件播放《粗心的小画家》,让学生说出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初次体验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2.朗读歌词,师领读,有节奏的把整首歌的歌词读一遍。教师拿出双响筒,边敲击边带学生读歌词,3.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学生拍手伴奏。4.分乐句学唱歌曲。(1)课件出示第一乐句。学生随琴演唱。教师要启发学生唱出丁丁骄傲、自大的情绪。(2)课件出示第二乐句。a:出示节奏。X.XX.X|XXX||唱准附点八分节奏是这节课的难点。教师可以敲击双响筒,模仿马儿奔跑的声音,启发学生模仿附点八分节奏。b:按节奏读歌词。学生拍手齐读歌词。c:随乐演唱,可以让学生用渐强的力度体现歌曲的情绪。(3)课件出示第三乐句。启发学生用跳跃的感觉演唱“哈哈哈哈哈哈哈”,表现可以夸张一些。5.完整演唱歌曲。随伴奏演唱。可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歌唱比赛。6.歌表演。在演唱熟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讨论,为歌曲配上动作。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创编动作,然后分组上台表演。教师的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
四、学生改画。师:丁丁听了同学们的笑声,感到很不好意思了,你们想帮帮他吗?请你拿出画笔帮丁丁改改吧!(课件播放《粗心的小画家》循环伴奏。)学生改画,**展示。
五、歌词创编。师:同学们的画改好了,歌词是不是也要改一下啊?教师示范:画只螃蟹八条腿,画只鸭子扁扁嘴,画只小兔长耳朵呀,画匹大马甩尾巴!哇!他呀真是顶呱呱!(课件播放旋律)
六、把歌曲完整地演唱,将自己最喜欢的动作、节奏都表现出来,达到歌曲的高潮。
第17课《雪地里的小画家》 第8篇
教学目标 :
1. 认识课文中的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和“目”;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内容是识字、写字和理解课文;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第三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 冬天到了,夜里,小雪花乘着风做的船飘落下来。当我们早晨睁开眼睛的时候,你会看到地上白了,树上白了,房子上也白了。学生欣赏雪景的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出示课件)/ 师 :雪景真美啊 ! 有四只小动物也被吸引来了,他们还在雪地上画起了漂亮的图画。那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画的是什么吗? / 生 : 想。/ 师:咱们今天就学习第17课《雪地里的小画家》。咱们赶快听听课文里是怎么讲的吧!(课件放读课文)/ 生 : 认真听。
(二)读文感知,认读生字
师 : 请小朋友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把生字用铅笔圈出来。/ 生 : 读课文,圈出生字。/ 师:那你们遇到这些不认识的生字,用什么方法认识他们呢? / 生:问老师、问同桌、看拼音、听别人读。/ 师:识记字的方法很多,赶快用你喜欢的方法记记你圈出来的字吧!(开放学习方式,尊重学生自我选择)/ 生 : 识记生字。/ 师:下面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这些生字。(出示课件:带拼音生字)
师教学生认读生字,学生进行组词。并认识“虫”字旁,教师提醒学生青蛙是益虫,可以捉田里的害虫,我们要保护它。“眼目”旁,我们睡觉时要闭上眼睛,所以叫它“眼目”旁。
师:如果没有拼音的帮助,你们还认识吗?请同学们开火车读。小火车开到哪?(出示课件:去掉拼音生字)/ 生:小火车开到这。/ 生:开火车读。/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抢读生字的游戏,看谁认识的生字最多。(出示课件)/ 生:抢读生字。/ 师:今天呀老师也要送给每个小组的同学一份礼物,但是你们要想得到它,必须要读出上边的生字。你们想得到这份礼物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出示课件)/ 生:想。/ 生:每组派一名同学领取,其他同学进行跟读。/ 师:如果我们把这些生字带进课文里,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 认识 ) (课件出示课文内容)
(三)课文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1. 细读课文 , 感悟内容。
师:谁想大声地带领大家来读。/ 生 : 带领小朋友读课文。(配乐朗读)
生自读课文,师指名读课文。
师:下面同桌互读课文,一个同学读,一个同学听,读得好的地方你就夸夸他,他不会的地方你就帮帮他。
同桌互读课文。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课件出示问题)
2. 看一看,说一说。理解课文第四句。
师:雪地里来了几位小画家,他们是谁? / 生:雪地里来了四位小画家,他们是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课件出示小动物图片)/ 师: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为什么不说“一个”小画家呢?(出示课件: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生:“一个”指的是一只,而“一群”指的是许多只。雪地里来了四只小画家,所以要说一群小画家。/师:那他们都画的是什么呢?请你们从课文里找出来读一读。/ 生: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师:那你们想不想说给大家听?(出示小动物画画图片)/ 生:主动到白板前说给大家听。( 小鸡画竹叶,生跟读 / 小狗画梅花,生跟读 /小鸭画枫叶,生跟读 / 小马画月牙)生跟读)
3. 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
师:下面请大家跟我学,因为小鸡的脚印像竹叶,所以小鸡画竹叶。请大家跟我读。(出示课件)/ 生 : 读句子。
生主动到白板前说句子:因为小狗画梅花,所以小狗花梅花/ 因为小鸭画枫叶,所以小鸭画枫叶 / 因为小马画月牙,所以小马画月牙。(课文说谁画什么,其实这是作者运用了比喻句,设计谁的脚印像什么这样的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再次掌握比喻句,会运用比喻句,同时还问学生除了课文讲的这些动物的脚印分别是这样,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脚印也像它们的脚印,激发学生收集课外知识的兴趣。)
游戏连一连。
师:有位小朋友找不到这些小动物的脚印了,你们能帮帮他吗? ( 课件出示课本练习题:找小脚 )(生进行连线)
4. 指导朗读第四句:(1)用赞美语气读一读;(2)指名读;(3)齐读。课件出示“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师提问:很奇怪,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那这些小动物是用什么画画的呀? ( 脚丫、小蹄子 ) 我们在画画的时候铅笔和彩笔是不可缺少的材料,而这些小画家真伟大,几步就成一幅画,多了不起呀 ! 我真为他们感到自豪,哪位小朋友能用自豪的语气来读一读。(生读)
5. 指导朗读第五、六句。
(1)指导学生轻声朗读。
师:这么盛大的聚会谁没有参加呀? / 生:青蛙。/ 师:那他去哪了呢? / 生:他在洞里睡着了。/ 师:那咱们一起把他叫醒吧。/ 生:青蛙,青蛙……/ 师:青蛙怎么还不醒呀? / 生:因为青蛙在冬眠。/ 师:是的,因为青蛙不适应冬天的环境,所以他要冬眠,等到了春天,他出来了要捉田里的害虫,保护庄稼。生齐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2)帮助学生了解“冬眠”。(知识小链接:还有哪些动物也有这种习性?)生回答。
(3)指导学生快乐地读。(师生问答读)生背诵课文。
(四)学生谈收获
师: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那你有哪些收获呢? / 生:我认识了许多生字……
(五)作业超市
(课件出示)。
(六)拓展延伸
师:明天就是圣诞节了,让咱们唱起来跳起来,迎接圣诞节吧!
漫画家的小宇宙 第9篇
我喜欢看漫画,漫画人物的经历让我时而哈哈大笑,时而唉声叹气,时而义愤填膺,时而咬牙切齿。所以,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像唐家三少一样的漫画家。我知道有人会问:为什么呀?画漫画自己受累,有时不受人欢迎,还要被骂,不值得啊!这个问题,我也冷静地考虑过,但是现在我可以一字一句地回答你:首先,我可以画出好看的漫画给别人看,那是一件想想就快乐的事;其次,我可以编写漫画中人物的名字、经历和命运,可以把周围人的事稍稍进行改编,再生动地画下来,一个漫画故事就完成了。试想,决定别人命运的感觉有多棒!我爱的人,我要让他有一个非常美好的结局;我讨厌的人,我要让他经历过坎坷和意外,再有一个美好的结局。比如《风逆天下》中,一个在未来力大如牛、非常厉害的女孩,竟然因为一场意外,穿越附身到了异世一个胆小如鼠的女孩身上,于是,这个整天担惊受怕的女孩的命运被改写了!当你可以尽情地编写一个个像零食一样有滋有味的故事,还可以发挥想象画出来时,那是世界上顶有趣的事。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我在为我的理想努力拼搏,只要在漫画书中看到有我喜欢的画,我就会立即拿出纸和笔把这幅既好看又有趣的画临摹下来,虽然每次画得都不像,但我一直在努力,这一定会大大提高我的绘画能力。我一定要努力画一册属于自己的漫画。我要画出一只狗狗,像一个毛绒玩具,摇头晃脑;我要画出一条美人鱼,美若天仙;我要画一座宫殿,金碧辉煌;我要画一个女孩,虽然很普通,但是大家都喜欢她;我还要画……
长大后我要当一名漫画家,我要画一本所有人都爱不释手的漫画书!
指导老师/王洪敬
粗心的小画家教案 第10篇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小学音乐(湘教版)二年级下册二单元第二课。这是一首十分有趣的儿童歌曲,曲调流畅,词曲结合十分好,尤其是四个“画只”都用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来表现,使歌曲更加生动、有趣味性。歌曲以生动诙谐的曲调,讲述了一个粗心的小画家,因为平时不注意观察事物,又因为骄傲自大,把小动物的形象都画错可的有趣情景。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注意力比较不容易集中,第一次接触的东西也不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模仿法和游戏法,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使他们保持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能够用明亮.生动有趣的声音演唱<<粗心的小画家>>这首歌。学习附点节奏,并通过歌曲表演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听唱法和模仿法,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启发学生善于观察事物,教育学生做事要认真,细心。教学重点:
能完整有感情演唱《粗心的小画家》 教学难点
1、调控好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2、学习符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以及最后一句的弱拍起音和休止符。教学准备:
电脑,钢琴、图画、白板课件。教学设想:
本课采用“听—学—唱—演—编”的教学模式。首先,让学生先听,在融入情境的同时,通过“看丁丁的画”和“我问你答”的律动游戏,来进行重难点的突破和歌曲的学唱。分角色表演的这个环节则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孩子们唱会歌曲之后,让他们来帮助丁丁改正错误,这时的孩子们异常的活跃,都想在活动中表现自己。整个教学创设了趣味的情境,让学生在玩中找到表演和演唱的乐趣,大胆、自信的参与音乐表演活动。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课前律动音乐。《老师我们坐好了》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引入新课:“今天,老师带了一位神秘的小朋友来到教室里,他很想与大家交朋友,大家想不想认识他?请大家认真看大屏幕!”(播放丁丁自我介绍视频)师:丁丁小朋友说他喜欢干什么?(答:画画)
师:可是有一天丁丁画了4幅画,小朋友们一看“哈哈哈”大笑起来,怎么回事?丁丁到底画了什么?你们想看看吗?〈生答〉 学生观察丁丁的画,指出画错的地方。(师生按节奏问答)
设计意图 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将四幅错误的画直观的呈现出来,让学生不仅能仔细的观察、评画、找出画中的错误从而引出课题,而且为学生后面改错有一个很好的对比。
2、出示课题,欣赏全曲。(三)节奏训练
1、我问你答,有节奏朗读第一乐段歌词。丁丁说他是小画家,彩色铅笔一大把,他.对别.人把 口夸,什.么 东西 都会 画。
2、观察节奏型,学习重难点。
X XX• X 符点
特点:前长后短,前重后轻。思维代入“知了”学习附点节奏型
3、学唱第一乐段旋律
[设计意图]巧妙的引导学生反复练习、体验附点节奏,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了附点节奏的教学,本课的教学难点在此得到突破,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隐性的发展。这是一个在学生看起来轻松好玩的教学环节,教师却明白所有教学的内在逻辑,明白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最佳途径。
4、第二段带节奏朗读歌词,学习第二乐段旋律。画•只螃•蟹几条腿? 画•只螃•蟹四条腿。画•只鸭•子什么嘴? 画•只鸭•子小尖嘴。画•只小•兔什么耳朵? 画•只小•兔圆耳朵。画•匹大•马什么尾巴? 画•匹大•马没尾巴。
5、结束句学习,引出旋律线。
(四)学唱歌曲
1、教师带唱旋律
2、教师有感情范唱。学生轻声哼唱“la”
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跟琴唱词
4、歌曲情绪处理(及时纠正错误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歌曲的速度)
5、在演唱熟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讨论,为歌曲配上动作和符合乐曲的节奏
6、分角色表演(让学生上台表演四个小动物,比一比,赛一赛,教师及时表扬.)[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表演与评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都参与进来,表演的更出色,积累更多的表演经验。培养了学生对歌曲表现的能力,有利于音乐素养的培养.
(五)创作创编
1、改一改
师:让我们来当回小老师,帮丁丁改正缺点,好吗?(改正画上错误的地方)
2、创编歌词
师:画改好了,把歌词也改一下吧。如:画只螃蟹八条腿,画只鸭子扁扁嘴,画只小兔长耳朵呀,画匹大马有尾巴。
引导学生最后一句改成:哇!变成细心小画家 [设计意图]歌词的创编是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点,本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参与对歌曲的歌词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拓展——水杯琴制作
创编新歌演唱,用水杯琴伴奏。将自己最喜欢的动作、节奏都表现出来,达到歌曲的高潮。[设计意图]课外拓展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习兴趣更浓烈。这个环节则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从《粗心的小画家》这首歌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粗心的小画家教案 第11篇
活动目标:
1、.通过图谱、节奏型等方式,帮助幼儿快速理解、记忆歌词。2.学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活动准备:图片、歌曲音乐、节奏型 活动过程:
一、练声
1、基础练声
(1)×× ××
│×× ×│
(2)×·× ×× │×× ×│
2、按节奏练声(×·× ×× │×× ×│)
3、节奏型问答游戏
二、讲述导入,幼儿记忆歌词
1、这个小朋友的名字叫丁丁,丁丁最喜欢画画,他今天还带来4幅作品,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丁丁都画了些什么?(出示歌词后四句的四幅图片)
提问:小朋友们发现丁丁的画里有什么问题?
——引导幼儿再次大声说出丁丁画错的地方(歌词后四句)
2、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完整听歌曲内容
提问:你们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都有谁,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引导幼儿按歌词内容回答)——幼儿边说边出示前四幅图片
小结:我们都发现丁丁的画画错了,小朋友们都笑了,他们是怎么样笑的?
——对,他们是“咦,哈哈哈哈哈哈”这样笑的.3、出示节奏型,幼儿跟教师有节奏地说歌词(重复一遍)
三、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唱.2、幼儿跟音乐学唱.3、看节奏型,用手打节拍跟音乐唱.四、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雪地里的小画家 第12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以韵文的形式出现的,不但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语言和兴趣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愉快地理解新知识,获得发展。基于上述认识,我在语文教改实践中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参与。下面以我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前游戏铺垫巧设伏笔。
上课前我让学生在白纸上画出自己的手印,并引导观察这手印像什么。这一设计,一方面为理解“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带给思维借鉴,使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而且游戏的形式,畅所欲言的氛围又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用心性,奠定了整堂课的感情基调。一下子就把学生从课间玩耍的情境中吸引了过来。
二、电化激趣导入新课。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我乐意,我喜欢”的心境下和老师一齐活动,能使整个课堂的教学受到良好的效果。上课一开始,我就播放雪天的景象,随着录像播放,我说:“下雪了,下雪了!大树披着雪,房屋披着雪。雪天雪地,好一个白雪的世界!孩子们,厚厚的雪地在召唤着你,你最想做什么呢?”这样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借学生兴奋之时,我问孩子们:“你们想明白小动物们会在雪地里做什么吗?”进而导入新课。
三、讲授重点,巧用电教。
孩子对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认识,他们的熟悉来源于生活、电视、动画片和书本等,但对这些动物们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却不怎样清楚。同时,了解这几个动物脚印的形状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在讲授这段时,结合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让孩子准确地理解了所谓“画竹叶、枫叶、梅花、月牙”实际上但是是小动物们把自己的脚印踩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而已。准确地理解了这一点,从而也准确地理解了下一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这些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还体会了小画家作画时的高兴自豪感,很简单的`读出了文章的基调。在孩子深深地被小画家们的作品感染的时候,我巧妙设问:“他们能轻简单松的画出这样美丽的画,这是谁的功劳呀?”之后我回头来学第一句,不用多加指导孩子就读出了“下雪啦,下雪啦!”的高兴、欣喜、若狂之情。
秋天的小画家 第13篇
起初, 好友青汶提起这个天才儿童, 并未引起我的注意, 后来, 青汶把她的书画作品摆在我面前的时候, 让我眼前为之一亮。
这个天生丽质、灵心慧性的小姑娘徐佳美慧, 确实超凡拔俗、卓而不群、用三日于菟, 未易之才来形容决不为过。
据青汶讲, 她能这样优秀、除掉天生我才之外, 也不外乎后天的影响, 听说她的老姑爷张国平先生, 乃神来之笔, 在黑龙江以及全国书画界都是位蜚声鹊起、位望日隆的书画家。她的书画作品多次入选各种国家级的参展活动。
小美慧的冰雪聪明深得他的宠爱, 就在她鹅行鸭步、牙牙学语的时候, 张国平这位独具慧眼的伯乐, 就发现和认定她是块不可多得的可塑之材, 直觉告诉他, 他眼前的天才儿童, 在绘画方面, 确实具备常人所不具备的天赋, 可以说是庸中佼佼, 罕有其匹。他开始诱导她去亲近笔墨, 接触书画。也许真是天生我才, 这块未经雕琢的浑金璞玉, 果真没让他失望, 经过检测, 画笔像强磁一般吸引了她, 只要她拿起画笔, 无论什么五彩缤纷, 光怪陆离的引诱, 都干扰不了她, 她能全神贯注、专心至致的立在画案旁, 几个小时, 甚至一整天的笔不停挥。
更为难得的是, 她儒子可教, 对她画中之不足, 老师稍加点拨, 她便心领神会, 且闻一知十, 与世推移, 坚持画出她眼里看到的、心里想到的, 有个性、有棱角、有见地、有创意的线条、色彩、面貌、形神。
看她笔下这一幅幅含天真、透烂漫, 灵光闪现、芳馨四溢的小画, 你会联想到田野里破土而出的新芽、山崖上穿裂坚石的小树, 水塘边拔地而起的春笋, 草原上含苞欲放的小花
第17课《雪地里的小画家》 第14篇
【关键词】《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和“目”;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内容是识字、写字和理解课文;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第三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冬天到了,夜里,小雪花乘着风做的船飘落下来。当我们早晨睁开眼睛的时候,你会看到地上白了,树上白了,房子上也白了。学生欣赏雪景的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出示课件)/师:雪景真美啊!有四只小动物也被吸引来了,他们还在雪地上画起了漂亮的图画。那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画的是什么吗?/生:想。/师:咱们今天就学习第17课《雪地里的小画家》。咱们赶快听听课文里是怎么讲的吧!(课件放读课文)/生:认真听。
(二)读文感知,认读生字
师:请小朋友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把生字用铅笔圈出来。/生:读课文,圈出生字。/师:那你们遇到这些不认识的生字,用什么方法认识他们呢?/生:问老师、问同桌、看拼音、听别人读。/师:识记字的方法很多,赶快用你喜欢的方法记记你圈出来的字吧!(开放学习方式,尊重学生自我选择)/生:识记生字。/师:下面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这些生字。(出示课件:带拼音生字)
师教学生认读生字,学生进行组词。并认识“虫”字旁,教师提醒学生青蛙是益虫,可以捉田里的害虫,我们要保护它。“眼目”旁,我们睡觉时要闭上眼睛,所以叫它“眼目”旁。
师:如果没有拼音的帮助,你们还认识吗?请同学们开火车读。小火车开到哪?(出示课件:去掉拼音生字)/生:小火车开到这。/生:开火车读。/师:下面我们做一个抢读生字的游戏,看谁认识的生字最多。(出示课件)/生:抢读生字。/师:今天呀老师也要送给每个小组的同学一份礼物,但是你们要想得到它,必须要读出上边的生字。你们想得到这份礼物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出示课件)/生:想。/生:每组派一名同学领取,其他同学进行跟读。/师:如果我们把这些生字带进课文里,你们还认识他们吗?(认识) (课件出示课文内容)
(三)课文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1.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师:谁想大声地带领大家来读。/生:带领小朋友读课文。(配乐朗读)
生自读课文,师指名读课文。
师:下面同桌互读课文,一个同学读,一个同学听,读得好的地方你就夸夸他,他不会的地方你就帮帮他。
同桌互读课文。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课件出示问题)
2.看一看,说一说。理解课文第四句。
师:雪地里来了几位小画家,他们是谁?/生:雪地里来了四位小画家,他们是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课件出示小动物图片)/师: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为什么不说“一个”小画家呢?(出示课件: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生:“一个”指的是一只,而“一群”指的是许多只。雪地里来了四只小画家,所以要说一群小画家。/师:那他们都画的是什么呢?请你们从课文里找出来读一读。/生: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师:那你们想不想说给大家听?(出示小动物画画图片)/生:主动到白板前说给大家听。(小鸡画竹叶,生跟读/小狗画梅花,生跟读/小鸭画枫叶,生跟读/小马画月牙)生跟读)
3.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
师:下面请大家跟我学,因为小鸡的脚印像竹叶,所以小鸡画竹叶。请大家跟我读。(出示课件)/生:读句子。
生主动到白板前说句子:因为小狗画梅花,所以小狗花梅花/因为小鸭画枫叶,所以小鸭画枫叶/因为小马画月牙,所以小马画月牙。(课文说谁画什么,其实这是作者运用了比喻句,设计谁的脚印像什么这样的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再次掌握比喻句,会运用比喻句,同时还问学生除了课文讲的这些动物的脚印分别是这样,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脚印也像它们的脚印,激发学生收集课外知识的兴趣。)
游戏连一连。
师:有位小朋友找不到这些小动物的脚印了,你们能帮帮他 吗?(课件出示课本练习题:找小脚)(生进行连线)
4.指导朗读第四句:(1)用赞美语气读一读;(2)指名读;(3)齐读。课件出示“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师提问:很奇怪,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那这些小动物是用什么画画的呀?(脚丫、小蹄子)我们在画画的时候铅笔和彩笔是不可缺少的材料,而这些小画家真伟大,几步就成一幅画,多了不起呀!我真为他们感到自豪,哪位小朋友能用自豪的语气来读一读。(生读)
5.指导朗读第五、六句。
(1)指导学生轻声朗读。
师:这么盛大的聚会谁没有参加呀?/生:青蛙。/师:那他去哪了呢?/生:他在洞里睡着了。/师:那咱们一起把他叫醒吧。/生:青蛙,青蛙……/师:青蛙怎么还不醒呀?/生:因为青蛙在冬眠。/师:是的,因为青蛙不适应冬天的环境,所以他要冬眠,等到了春天,他出来了要捉田里的害虫,保护庄稼。生齐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2)帮助学生了解“冬眠”。(知识小链接:还有哪些动物也有这种习性?)生回答。
(3)指导学生快乐地读。(师生问答读)生背诵课文。
(四)学生谈收获
师: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那你有哪些收获呢?/生:我认识了许多生字……
(五)作业超市
(课件出示)。
(六)拓展延伸
师:明天就是圣诞节了,让咱们唱起来跳起来,迎接圣诞节吧!
学生随着音乐给儿歌配动作《雪地里的小画家》(视频音乐)
我们班的小画家 第15篇
上美术课时,他总是画的最好的之一,“小画家”一到教室,就两眼直冒亮光,认真的画了起来。他先用铅笔简单画一下,再小心翼翼地用勾线笔细画,不时变换纸的方向,然后用马克笔涂上颜色,不把颜色涂出去一点点,最后看看哪里不好,就大功告成了。“小画家”的表情丰富极了,时而皱紧眉头似,乎是哪里画错了;时而满意地端详着;时而,别人撞他也浑然不知。
每当郑老师让我们自己画,下课来收。全班就如同菜市场一样闹哄哄,唯独“小画家”一人安安静静的在座位上画画。他双眼紧盯着画,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整个教学楼都听见了,“小画家”却像没听见似的,还在争分夺秒的完成他的“艺术品”。下课了,只有“小画家”交了画画得是两条威风的龙,缠绕在一起,简直是栩栩如生啊!
我们班的小画家 第16篇
陈若茜之所以被同学们称为“小画家”,那是因为她爱画画爱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有一回,她大清早地就起来画画。妈妈多次叫她去吃早餐,可她动也没有动。妈妈没办法,只好把牛奶和面包端进她的房间里。只见她一手拿着面包,一手拿着画笔,一边吃一边画,还时不时地停下来思考一阵。一不留神,她把铅笔放在了嘴里,当作面包咬了起来。正是由于她在画画上全身心投入,她的绘画水平不断提高,她获得的奖状证书可多了。
我们全班同学都十分佩服她的绘画才华。有一次上美术课,老师让我们画一幅家乡美景图,我们都无从下手,十分茫然,只有她充满自信地微微一笑,就迅速地拿起笔,熟练地在白纸上画着。她是那么胸有成竹,那么神情专注。不一会儿工夫,一幅栩栩如生的家乡美景呈现在我们眼前――高高的山,绿绿的树,清清的水
我们班的小画家 第17篇
许昊哲一身的书生气。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烁着艺术的光芒,一张小巧的嘴巴里不时传出赞赏的话,他有着一身健壮的肌肉。你可不要认为他头脑简单哟!他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画家呢!
说到美术,许昊哲绝对是最为专心的。美术课下课了,我轻轻地走到他身旁,想约他出去玩,我小声地说:“许昊哲,我们出去玩吧,剩下的下堂课再画!”我本想等到满意的回答,可我苦等了30多秒,也不见他回答。我就用手在他的面前晃了晃,他“啪”地一下打了我的手。我无可奈何地拍了一下他的背,他才缓缓抬起头,一脸茫然地望着我,一本正经地说:“有事吗?”“我们出去玩吧!”我着急地说。“马上就要上课了。”他摇摇头,“我还要画画呢,不然要回家加班’喽!”我只好失望地离开,但我很是敬佩他这种执著的精神。
他长期专心画画,所以他的绘画水平自然就很高啦!
有一次,我模仿美术书上的《蝉和狐狸》,可画出来一点也不像,我只好向许昊哲求助。他看了看书,手托着下巴,神情专注,眼睛微微眯起,用笔草画了一会儿,又深思熟虑了几秒,快速地挥动铅笔,只见寥寥几笔,狐狸狡猾的样儿和精美的五官就跃然纸上,映入了我的眼帘。他又用彩笔在轮廓上慢慢加深,不到五分钟就画好了。不知不觉,四周围来了一群人,他们都跷起大拇指,赞叹他精湛的画技!
秋天的小画家 第18篇
一、理论假设
语文思维主要是指文学思维, 而文学思维“主要是一种象征思维, 依靠创造艺术符号来抒发情怀;文学思维又都具有情感取向, 情感是文学竭力表现的内容, 也是文学思维的工具;文学也都是情景语的结合, 是感性体验、理性认识综合而成的情理结合的生命体验;文学思维的语言是直觉的凝聚, 可以从语言直接感悟作者的情感心声”[1] (姚远, 2012) 。何克抗教授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课题, 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通过跨越式的读写结合模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可以充分地将阅读和写作整合起来。让阅读真正成为写作的基础”, 写作“就是建构、就是创造”。[2]而选入教材的各种文学体裁的课文又都有其各自的结构特点、各自的思维特点, 因此, 就要针对不同文体的特点来有针对性地培养某种语文思维能力。
“由于儿童诗是感情饱满、语言生动、构思新奇、富于想象的文体, 是童心看世界的结果, 儿童诗的感性形象表现出儿童的情感和认识, 因此, 儿童诗的思维方式主要是诗意的想象。诗歌的创作和鉴赏主要应围绕对意象和意境的把握。而对于儿童诗来说, 更重要的是‘捕捉意象’[3]。意象是‘人化了的自然’, 大自然中的客观物象与孩子浓浓的情意相融合, 从而生成了童话般诗意的意象。儿童诗的诗意想象主要通过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段来生成意象。”[4]儿童本来就“对一切细小的事物、细微的变化都极敏感和感兴趣”[5], 因此, 利用儿童诗来培养孩子从小处观察事物、展开诗意想象、表达真挚细腻的情感, 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和平台。
二、研究对象与教学内容
对象:深圳市南山区NH小学一年级一班和二班。这两个班分别由两位语文教师任教, 两位教师共同备课, 除教学策略运用部分外其他的教学设计内容相同, 学生能力水平相仿。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一册《雪地里的小画家》。
三、研究步骤
1. 第一课时教学实施
采用相同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成字词、文意的教学。教学目标如下:
(1) 学习11个生字, 拼读、去拼音朗读、随课文朗读。
(2) 学习3个生字、2个偏旁, 组词、识记字形、学习笔顺、练习书写。
(3) 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文意。
2. 第二课时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40分钟, 两个班级的教师共同备课, 两个班级采用不同的教案, 方案如表1。
表1《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40’)
3. 教学效果测试
课堂教学40分钟后, 立即进行15分钟教学效果测试。
试题由研究者与语文教师共同出制, 题目为写出四张图片像什么, 目的是测试学生经过本节课的学习, 在诗意想象这种重要的语文思维方面有怎样的提升, 试题图片如下:
四、结果分析
本次写话的成绩分别从丰富性、正确性、独特性、诗意化四个方面来评定, 如表2所示。
具体的评分标准为:
·丰富性:每个比喻语句得1分, 没有上限, 最低0分。
·正确性:每个不正确语句减1分, 每个不恰当比喻减2分, 满分5分, 最低0分。
·独特性:每个独特的比喻语句得1分, 没有上限, 最低0分。
·诗意性:每个诗意化的用词 (形容词, 如小小的;诗意化的名词, 如小伞) 、每个诗意化的比喻得1分, 没有上限, 最低0分。
为了更公平地对本次写作进行成绩评判, 笔者没有请该校的试验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打分, 而是从总课题组请了一位博士研究生和两位硕士研究生来判卷。他 (她) 们参与跨越式试验分别为两年或三年, 分别是跨越式课题在深圳市福田区的第一负责人、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和深圳市南山区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北京市昌平区的第一负责人, 因此, 有着很丰富的教学指导经验。三位负责人根据写话评定标准分别进行打分。收集了三位评委的打分后, 进行以下分析。
(1) 对不同评委打分的一致性分析。因为要对超过两位评委的打分一致性进行分析, 所以, 使用肯德尔和谐系数检验。
在实验班写话的丰富性、正确性、独特性、诗意化方面, 三位评委评分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873、0.056、0.873、0.883;在对比班写话的丰富性、正确性、独特性、诗意化方面, 三位评委评分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786、0.317、0.935、0.918, 因此, 三位评委除了正确性评分外, 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2) 三个评委为两个班级打分平均数的正态分布检验。从单样本K-S检验正态分布的结果来看, sig值分别为0.146、0.013、0.006、0.026和0.138, 其中, A、E两项的sig值大于0.05, B、C、D三项的sig值均小于0.05, 说明数据没有呈现正态分布。
(3) 三个评委为两个班级打分平均数的非参数检验。
从教学效果测试结果来看 (如表3所示) , 实验班在丰富性、正确性、独特性、诗意化及卷面总分五项上的得分都明显高于对比班。
从曼-惠特尼检验的结果来看 (如表4) , sig值分别为0.003、0.000、0.000、0.000和0.000, 均小于0.05, 说明各项测试成绩都有显著差异。由于三位评委在两个班级写话的正确性评分上不一致, 因此, 分别对每位评委的正确性评分进行曼-惠特尼检验, 结果均为0.000, 表明实验班和对比班在写话的正确性上有显著差异。由此表明实验班的学生在诗意想象的丰富性、正确性、独特性、诗意化等各方面, 均明显优于对比班的学生的能力。
五、结论
本研究中测试结果的分析表明, 在儿童诗类选文的课堂教学中, 采用分文体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诗意想象能力。通过课堂上对儿童诗的教学, 以及适切的拓展阅读与及时的写话训练, 大大提高了儿童看图写话的能力, 学生的诗意想象的丰富性、正确性、独特性和诗意化等方面均获得了显著的效果。这意味着在儿童诗类选文的课堂教学中开展有针对性的读写结合训练, 对提高学生的捕捉意象和诗意想象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姚远.1:1网络环境下语文思维培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2:78.
[2]姚远.1:1网络环境下语文思维培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2:71-72.
[3][5]刘艳玲.略谈儿童诗的意象与意境[J], 淄博师专学报, 2006, (3) :31.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第19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形状、名称。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形状、名称。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
生:喜欢。
师:当谁的画画得特别像,特别好,我们就称他为什么?
生:小画家。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
二、复习生字,自读课文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七个生字宝宝,我们一起叫出它们的名字。(课件出示生字)
生:齐读生字,自读课文。
三、创设情境,读好课文
1、指导读第一句话。(课件出示雪景)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见下雪了。
师: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你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激动、兴奋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心情来读第一句。
2、指导读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二句话)
师:引读“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
生:一群小画家
师:一群表示多还是少?怎样才算一群?还可以说一群什么?
生甲:一群表示多。
生乙:三个以上才算一群。
生丙:还可以说一群小羊、一群小鸟、一群人。
3、指导读第三句。
师:这群小画家到底是誰?他们分别画什么?(课件出示相应动物及图案)
生:这群小画家是:小鸡、小狗、小鸭、小马
生:他们分别画了竹叶、梅花、枫叶、月牙。
师:这些小画家分别是用什么来画的?
生:小鸡——鸡爪 小狗——狗爪 小鸭——鸭掌 小马——马蹄
师:这些小画家用他们的爪子、脚掌或蹄就能画出这样有意思的画,是不是很有趣呢?谁能读出这种感觉?
生:自由读第三句。
4、指导朗读第四句。
师:这些小画家师怎么画画的?(出示第四句)
生:不用颜料不用笔。
师:真了不起!如果你是其中一位小画家,你心里会怎么想?
生:很骄傲、很自豪。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来读第四句
5、指导读第五、六句。
师:而此时,有一只小动物却没参加,它在做什么呢?
生:它正在冬眠。
师:什么叫冬眠?还有那些动物也会冬眠?(出示课件)
生:冬眠指某些动物,如:蛙、龟、蛇在冬季寒冷、食物和水分缺乏的时候,卧在洞里不吃不动,等到第二年春天再恢复正常的活动。
秋天的小画家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