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排名问题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排名问题范文(精选11篇)

排名问题 第1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搜索引擎已经成为我们快速有效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我们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搜索引擎服务商按照关键字匹配度等因素对相关网页进行打分排序。由于排名靠前的网页更容易被浏览和点击。因此排名顺序直接影响着相关网站, 最终影响其商业利益。正是在这种排名顺序带来的商业利益的诱惑下,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合理方式优化网页使其排名提升。与此同时出现了利用搜索引擎排名规则漏洞的不正当的优化方式, 这种不正当的优化方式对用户和搜索引擎服务商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各大搜索引擎服务商纷纷开始对不正当优化搜索引擎排名的网站进行惩罚, 减少网站的权值, 更严重的甚至会把排名置底, 由此引发了搜索引擎服务商和相关网站之间的矛盾。

二、搜索引擎优化

优化搜索引擎排名, 是指为了要让网站能够获得搜索引擎评分的更高分, 容易被搜索引擎接受而采取利用搜索引擎的搜索规则对网页进行的一种优化方式。

搜索引擎的自然排名, 是指搜索引擎服务商按照用户搜索的方式方法, 在网络中搜索出相关信息, 并按照自身制定的排名规则将搜索结果按照排名顺序显示。提升自然排名的正当方法包括提升网站自身内容受关注的程度以及与关键词的匹配度, 这也正是自然排名所要达到的目的。与之相对应的是精心与反向破解搜索引擎服务商的自然排名规则, 不正当的利用其排名规则的漏洞提升自身排名的不正当优化排名的方式。不正当优化排名的方式有很多, 例如:隐藏文本, 隐藏连接, 把文本或链接文字字体颜色设置为与背景色相同或及其接近;误导性或重复性关键词;欺骗性重定向, 指把用户访问的第一个页面迅速重定向至一个内容完全不同的页面;网页与搜索引擎描述不符, 网站先向搜索引擎提交一个页面, 等到此网站被收录后再以其它页面替换该页面。

三、不正当优化的危害

不正当优化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对搜索引擎服务商的危害

在正常自然排名下, 搜索引擎服务商通过建立自己的算法, 对各个网页与搜索内容进行比较评分, 网站自身与搜索内容的匹配度越高, 网站自身的影响力越大, 网站获得的相应得分就越高。这样得到的搜索结果也往往正是用户所希望达到的。

采用不正当优化方式对网站进行优化后, 用户通过搜索得到的排名在前的网站往往与用户期望获得的信息相差很大, 甚至没有任何联系。这样用户对搜索引擎建立的长期的信任度就会大大降低。而现今我国搜索引擎服务商越来越多, 就会影响该搜索引擎的影响力, 而最终导致损害其商业利益。

(二) 对于其他网站用户造成的损害

对于那些通过充实网站内容, 提升网站品质来获取优化排名的网站来说, 采用不正当方式优化排名的网站获得了较好的排名, 影响了这些网站的排名, 减少了这些网站的点击率, 进而造成其相关利益的损害。对于采用竞价排名方式获得较好排名的网站来说, 这种通过不正当优化方式却获得与之相差无几排名的网站, 是一种不公平竞争的体现, 破坏了竞价排名的规则, 损害了其商业利益。

四、我国目前对不正当性的认定

目前存在的情况是, 由于不正当优化搜索引擎排名带给搜索引擎服务商日益严重的危害, Google, 百度等各大搜索引擎服务商开始对不正当优化进行认定, 对采用不正当优化的网站进行一定的惩罚。例如:百度对于SEO作弊的惩罚策略为轻者轻罚, 重者重罚, 主要看搜索结果质量和用户搜索体验。谷歌发布了明令禁止的十种不正当SEO策略。即当前搜索引擎服务商自己确定不正当优化的标准, 对优化的不正当性进行认定。那么搜索引擎服务商有无权利对此进行认定呢?

搜索功能是搜索引擎服务商提供的一种服务, 因此对于网站搜索结果排名公式以及算法的确定属于其自身的经营内容, 这是无可厚非的。

搜索引擎服务商通过蜘蛛协议与网站经营者达成一种默认协议, 在用户进行搜索时, 搜索引擎服务商可以对其网站进行访问, 对网页进行打分, 将得到的结果进行排序显示。因此在搜索引擎服务商和网站之间通过蜘蛛协议的默认许可建立了合同关系。双方应当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履行合同, 而不正当优化搜索排名往往采用的是欺骗的方式, 违背了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 严重损害了搜索引擎服务商的利益, 破获了搜索引擎服务的正常运营, 严重侵犯搜索引擎服务商的权利, 搜索引擎服务商对其进行防范, 停止履行合同, 这也无可厚非。

五、如何公正的认定不正当性

值得我们反思的是, 仅靠搜索引擎服务商单方面对不正当性进行认定, 很容易出现不正当打击, 暗箱操作的情况。搜索引擎服务商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加之又存在竞价排名的服务项目, 进而进行暗箱操作, 对于不正当性认定的公正性难以令人信服。

如何才能公正的对不正当优化网站的行为进行认定, 谁来进行管制?

在这里我认为只有通过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有效的介入, 对不正当优化的行为进行管制, 才能够有效的规范搜索引擎排名的优化。

首先应当建立一套对于不正当性进行认定的行业标准, 在此基础上, 搜索引擎商对于不正当优化搜索排名的网站向行政部门进行备案登记 (提供初步证据) , 进而进行处罚, 对于提出异议的网站, 行政机关可以进一步调查处理。对于行政处理有争议的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参考文献

[1]杨柏勇.《网络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实务》.法律出版社, 2011年版

[2]冯刚.《知识产权案件热点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9年版.

网站排名问题具体情况分析 第2篇

一、坚定不移的以发表原创文章为核心

原创文章是拯救网站排名下降的最好方式,百度蜘蛛不认花里胡哨的图片和FLASH.蜘蛛就喜欢实际的东西,此时此刻,最好站长们也别偷懒了,要想挽救网站排名(网站推广www.51hlht.com),伪原创在这个紧要关头最好也别加了。全部统一换为原创文章,并且每天至少3篇原创文章,最好是高质量的。要坚持至少1周,估计在大更新过后,百度会对你网站排名做出及时调整。

二、猛烈的增加高质量的反向链接

猛烈?你或许认为会不会玩过头啊。在这里说下,网站排名要想保持稳定的最重要原因在于网站反向链接的多少和质量。百度收录你文章数量可以随时给你拔毛,但是反向链接是百度无法左右的。比如去A5站长网、各大供求信息网、商务网发布带有自己网址的信息,平均一天发上50个左右,坚持上一周。估计PR更新的时候,你PR不升为5也得是4.因为发布50个信息,真正能够发布成功的有30个就不错了,

这是一个苦差事,先注册再发布,有的还得审核,但是为了网站的美好明天,再苦再累也值。

三、交换征求几个高质量的友情链接

网站排名下跌的一方面原因也在于友情链接的质量(网站推广www.51hlht.com)。检查一下网站的友情链接,看看友链网站百度快照是否更新及时,是否网站首页在第一位,是否被百度拔毛降权了。在这个排名下跌,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阶段,就不要再讲什么道义了。如果觉得内心受谴责,就和站长们说下,然后把这些质量低下的友情链接删除吧。接下来是征求换取几个高质量的友情链接,高质量友情链接简要的说下吧,顾名思义,就是PR>=4,快照天天更新,网站首页在第一位,外链数目少于30。

排名问题 第3篇

相对于高中学生留学重点规划时间安排,在校大学生的留学规划需要兼顾专业选择、职业规划和时间安排,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目前出国留学已成为不少在校大学生计划内的事。据了解,本科毕业后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三个方向:读研、就业、出国留学。

事前规划

内地读研每年要花费大约5万元,毕业之后就业的情况在研究生扩招的情况下不见得比本科生好很多。如果按照目前3000元/月的平均工资水平来看,要收回读研的投资需要3-4年。如果选择留学的话,最理想的状态下拿到全额奖学金,每年3.5万-4.5万美金的全奖用于生活绰绰有余,勤奋的学生通过打工,还可以有一定的积蓄。

而选择出国留学,需要的前提是:大学四年优秀的GPA成绩,优秀的Personal Statement(个人陈述)和推荐信,优秀的语言考试成绩。这几项的准备时间,远远超过做简历求职和准备研究生考试。

在校大学生准备留学,除了规划时间安排,更应注重规划专业选择,不要为了留学而留学。准备留学是个艰辛的过程,如果想将来在美国谋求像律师和医生这样的高收入职业,那事前规划的重要性就更不言而喻了。

时间规划

在时间规划上,出现一个矛盾的问题:大三的专业课多,而大学期间的GPA又影响offer和奖学金,如何协调这个关系呢?

若英语基础比较好,可在大二的时候准备GRE的考试。考完GRE之后大三再考TOEFL,就非常轻松了,不用涉及太多的精力。这对大三学生直接阅读原版的专业图书有很大的帮助,且GRE成绩的有效期是5年,考生也可选择在国内读研再出国。

专业规划

留学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就业,无论是准备留在国外还是回国工作,大学的专业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将来职业的取向。相对于高中学生面临高考需要规划好留学准备的时间,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后的就业,最主要的应该规划好专业的选择。

兴趣爱好是首选

部分国外的大学学习强度是超过国内大学的,学生若本身对专业没有兴趣,根本无法完成学业。无论在国外申请大学入学还是导师面试的时候,都会问学生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和学生对这个专业的想法。如果学校认为该学生是为了混文凭或者移民才选择这个专业,考试就很可能不通过。

目前部分家长和学生看着技术移民的清单选择专业,但是这个“稀缺专业清单”是会不断更新的,例如今年澳大利亚的技术移民清单就从原来的包含约400个专业大幅减少到100多个,部分为了移民的学生就只能重新转专业了。

职业规划需提前确定

若申请研究生课程,专业最好与国内大学匹配,如医学类背景的还是选择医学类专业,不然签证将很难通过。若大一或者大二打算通过留学转专业的同学,就要及早申请。国外的大学一般到大三才开始进入专业学习。对于目前国内准备留学的在校大学生,建议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再选择要读的专业。

具体来说,如果想回国内工作的,金融类、IT类和医学类是国内重点引进的海归人才。而打算留在国外工作,则要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不同国家的技术移民专业清单选择,但是这个清单是会不断改变的,存在一定风险。

专业排名比学校排名更重要

我们在国内,可能大家都看着学校的名气,觉得清华北大是最好的,但是在国外,专业的名气比学校的名气更重要,关键是学到知识。

排名问题 第4篇

排名目的是根据比赛成绩排出反映各队的真实实力状况的一个顺序,所以说一个好的排名算法应满足下面的一些基本要求。

(1)保序性。我们认为各队的真实实力水平在综合成绩表中反映出来,所以根据排名的目的,要求排名顺序与成绩表所反映的各队真实水平是一致的。

(2)稳定性。成绩表中微小的变动不会对排名造成巨大影响,即球队发挥水平的较小波动性不会对排名结果产生大的影响。

(3)能够准确的进行补缺:两个队之间没有打比赛,我们只为成绩表残缺,对于两队成绩的残缺,只能通过他们同其他队的比赛成绩判断他们实力水平的高低。

(4)能够判断成绩表的可约性,能够容忍不一致现象。

(5)对数据可依赖程度给出较为精确的描述。

1 模型的建立

1.1 积分法

总积分法的排名是以总积分的多少来决定的。各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包括比赛因缺少队员而告负),弃权得0分。计算各队在所有比赛中总的积分,按照总积分的高低来排出名次,总积分多的队伍名次列前。

如果遇到2支队伍总积分相等,则按积分相等两队相互间比赛的成绩来确定名次,胜者名次列前。如果遇到2支以上的队总积分相等,则按总积分相等队之间相互比赛的胜负场次来决定名次,胜利场次多的队伍名次列前。如果名次仍相等,则按他们之间比赛的得失分率大小决定名次,得失分率大的名次列前。如果仍然相等,再按他们在所有比赛中的得失分率来决定名次,得失分率大的名次列前。如果存在弃权的队伍,弃权的队伍名次并列最后,各队与弃权的比赛成绩均以“0”计算。

总积分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很显然,总积分法对比赛场数多的队伍有利,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可以采取平均积分法来对各支队伍来进行排名。平均积分法就是将每个队的总积分除以该队参加比赛的场数,得出每场平均积分,按各队平均积分的高低来排名,平均积分高的队伍名次列前。如果遇到2支队伍的平均积分相等,则按平均积分相等两队相互间比赛的成绩来确定名次,胜者名次列前。

如果遇到2支以上的队总积分相等,则按总积分相等队之间相互比赛的胜负场次来决定名次,胜利场次多的队伍名次列前。如果名次仍相等,则按他们之间比赛的得失分率大小决定名次,得失分率大的名次列前。如果仍然相等,再按他们在所有比赛中的得失分率来决定名次,得失分率大的名次列前。得失分率=每队的每场得分之和/每队的每场失分之和(对方的得分之和)×100%

但是,总积分法和平均积分法都存在着两个缺点:一是没有考虑对手的情况,胜第二名与胜最后一名是一样看待的;二是没有考虑胜负的程度,大胜对手和险胜对手没有差别。

1.2 特征矩阵法

由于篮球比赛中不存在平局的情况,我们可以假设胜一局得到一个积分,负一局得到零个积分,由此建立一个N×N的邻接矩阵M,来表示各支队伍之间比赛的胜负情况,由此建立得分向量S来表示各支队伍的胜负情况:S=(S1,S2,∧,Sn)T则S(1)=Met其中e=(1,1,∧,1)记S=S(1)称为一级得分向量,一级得分向量表示各支队伍的总得分情况。

由于比赛过程中存在总得分相同的队伍,所以,一级得分向量无法排出所有队伍的名次,需要进一步计算出高级的得分向量S(2)=MS(2)称之为二级得分向量,二级得分向量表示每支球队战胜的各个球队的得分之和,与一级得分向量相比,二级得分向量更有理由作为排名次的依据。继续这个程序,得到k级得分向量S(k)=MSk-1=Mket,K的值越大,用S(k)作为排名依据更合理,如果k趋向于正无穷时,收敛于某个极限得分向量(为了不使它无限变大,应进行归一化),那么就可以用这个得分向量作为排名次的依据。

上面提出特征向量法,是建立了邻接矩阵M之后,求出M的对应于最大特征根的特征向量,作为代表各支队伍水平比的向量,以它作为依据来为各支队伍排名次。

邻接矩阵M中的元素mij可设为是Ti对Tj各场比赛转化为单场比赛后的平均得分,当Ti与Tj之间没有进行过比赛时,mij(28)0,即此时的邻接矩阵M可理解为得分矩阵,仔细观察又有不足之处。更合理的方法应满足以下方面。

1.3 概率法

记Ti在一个半场中胜Tj的概率为q,则在一场比赛中,Ti胜Tj的概率为q2;Ti负于Tj的概率为(1-q)2;Ti平Tj的概率为2q(1-q)。

对两队进行一场,两场或者三场比赛的情况,分别按总积分多少分成若干的等级,根据假设,总积分数正好等于获胜的半场的数目,把它看作比较两队水平的一个度量,计算每一等级中所有比赛结果发生的概率,例如:两场比赛的情况根据表1数据就可明确知道比赛结果发生的概率。

2 结语

通过分析可知,模型的优点主要为:(1)能够较为准确的处理数据,对比赛的程序没有严格要求,稳定性很好,可以适用于任何赛制。(2)灵活性强,提供了对比赛数据可约性的正确评估,并且可以灵活调整比赛数据。(3)满足保序性,能够处理不同场次的权重,对数据可依赖程度给出较为精确的描述。

但此模型也有其存在的明显的不足之处为判断矩阵的计算较为复杂,当参赛队伍较多的时候求解判断矩阵会很费时。

摘要:随着国务院国发【2014】46号文件的出台,全国健身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全国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越来越多。针对越来越多的比赛,比赛规则制定尤为重要。该文主要讨论体育比赛排名规则的制定问题,并以篮球比赛为例,在比赛通用的总积分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优劣性,运用数学模型,给出特征向量法、概率法等比赛排名方法。

关键词:比赛排名,数学模型,特征向量法,概率法

参考文献

[1]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于长锐.复杂决策问题的多元化模型体系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4,7(2):88-91.

网络推广关键词的排名问题 第5篇

网络推广的网站。有2/3的网站是做关键词排名的,其实道理很简单,网站就是要流量,也得把关键词先做上去,关键词排在搜索引擎前三,或者第一,网站的点击量肯定上去,成交的客户也就自然而然的多了。网络推广怎样才能做到关键词有好的排名呢,基本要做到三点网站推广:

1.网站的主题要突出

网络推广总体来说,提升网站的主题性,是对关键词排名维护的综合说性,突出网站的主题,可以更加方便的使搜索引擎理解你的网站内容,从而加深对网站的友好度,进而稳定排名。另外,在开发网站的时候,title,description部分也要注意运用关键词,辅助关键词,长尾关键词等等网络推广。

2.做好网站内部的链接建设

当我们的网站获得排名之后,接下来就要关注网站的跳出率问题,通过网站的跳出率我们可以判断哪些页面比较受客户欢迎,而那些页面不受客户欢迎,不受欢迎的页面就是我们需要改进的页面,同时提醒我们做好网站内部相关页面的链接,提高网站的受欢迎程度,做好网站的用户体验度,从而解决网站跳出率居高不下的问题,

如果跳出率过高,那么搜索引擎就会认为网站的可信度很低甚至认为是没有什么价值的网站,那么出现网站排名先上去在下来的现象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3.使用有效的长尾词,加深用户的忠诚度

用户的忠诚度简单的说就是客户的回头率,那么怎么才能提高客户的回头率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向用户所想,解决用户最关心的问题。这里不得不提到销售行业的一个秘诀:换位思考。当你具备这种思想的时候,一切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我们可以使用长尾关键词来吸引客户的回头率,围绕目标关键词进行横向、纵向的深入挖掘有效的长尾关键词,写一些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资料,使我们网站的内容点到面,打造自己网站的核心竞争力。

4.网站内容要及时更新

排名问题 第6篇

一、世界主要大学排名简况

目前,全球共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区域性和世界性的大学排行体系,大学排名可谓名目繁多,“品种”齐全。根据样本代表性、资料可获取性及排名的影响力, 本文选取世界上8个大学排名对其基本信息进行简要介绍,如表1-1所示。

资料来源: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ARWU) 官网 (http://www.shanghairanking.cn/resources.html) 及各。

在指标体系方面,由于各大学排名具有不同的排名目的、理念、原则及方法,其指标设置及权重不尽相同,但也有一些共性特征。有学者将大学排名的质量指标归为七类:新生质量、教育投入—师资、教育投入—资源、教育产出、最终成果、科研及声誉。[2]

二、大学排名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大学排名对地区及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影响

尽管大学排名自产生之日起就饱受争议,赞成与质疑之声并存,但大学排名已无可辩驳地被一些国家及地区视为建立一流大学、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及提高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工具。

1.大学排名对地区高等教育政策的影响

大学排名对地区高等教育的影响在欧洲表现尤为突出。尽管现代高等教育起源于欧洲,但欧洲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却一直处于不利地位,与美国相比更是捉襟见肘。 如在2013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只有3所欧洲大学进入前20名,而美国有17所, 在前50名中,美国有35所,而欧洲仅有11所。[3]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副刊》20132014世界大学排名中,欧洲大学也处于劣势,仅有4所欧洲大学跻身前20名,而美国有15所。[4]欧洲高等教育在全球的表现引起了欧盟朝野的一片震惊,欧盟早已对此作出了回应。在高等教育战略规划方面,欧盟发起了一项高等教育交流计划——伊拉斯谟世界计划 (Erasmus Mundus Programme),其目标是提高欧洲高等教育质量、加强欧洲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推动国际合作及第三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欧洲于2002年成立的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 (LERU) 也不断扩大其成员,使更多欧洲大学跻身世界一流的行列;另一个主要但稍有争议的策略是建立欧洲理工学院 (EIT),使其成为欧洲的“麻省理工学院 (MIT)”。在财政预算方面,“里斯本战略”提出将研发(R&D)经费及高等教育资助分别提高到GDP的3% 和2% 以提高高等教育绩效;最近的预算分配包括向欧盟第七框架研发项目提供为期7年、总额为500.5亿欧元的预算,成立欧洲研究理事会以向创新、突破性基础研究提供长达7年、总额达75亿欧元的预算。[5]

2.大学排名对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影响

大学排名尤其是世界大学排名对各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学者指出,一些大学排名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并被政策制定者视为“国家成就的象征”。[6]如法国总统萨科奇不满于法国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的地位,指出高教部的目标之一是使两所法国大学能跻身世界前20位,10所能够跻身前100位;[7]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发起了“卓越计划”(德国大学科技研究和学术创新计划),资助特定的杰出大学以提高德国大学的国际地位;韩国政府加大了对国立首尔大学、高丽大学等公私立大学及韩国科学技术院 ( KAIST) 的经费投入,以期改善韩国大学在特定领域的国际表现;日本政府也设立了一项旨在集中投入研究资源的“世界顶尖大学计划”;[8]英国和新西兰分别引入了研究评估制度 (RAE) 和基于绩效的研究资助 (PBRF) 以对卓越的研究进行鼓励和奖励;瑞士也在考虑建立一个精英系统,加强对大学的资助力度以保持他们的地位并提高质量;澳大利亚政府为应对排名,提出了研究质量框架 (RQF) 计划。[9]由此可见,大学排名对政府高等教育政策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各国在大学排名中的表现影响着政府的高等教育规划及资源配置。

(二)大学排名对高等院校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大学排名会对高等院校的发展战略与规划、资源配置、人事招聘、 组织形式、招生及收费政策等多个方面产生影响。在此仅探讨大学排名对高校发展战略与规划、人事聘用及招生政策的影响。

1.大学排名对高校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影响

大学排名正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机构内部的决策和规划过程,各大学为了提高在排名系统中的位置而制定政策和发展战略。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目标是到2015年跻身世界研究型大学前25名;[10]沃维克大学校长明确提出了大学的发展目标,即到2015年建校50周年时进入世界大学前50名,并制定了相应的战略措施;[11]美国新兴大学克莱姆森大学的特色是汽车教育与研究,该校公开宣称的战略目标就是进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立大学综合排名前20名。哈泽考恩(Hazelkorn)在2006年就 “大学排名对高校行为的影响”对高等教育领导者和高层管理者开展了一项国际调查。 结果表明,分别有93% 和82% 的领导者意欲提高其国内国际排名;70% 的被调查者希望本校处在国内前10%,有71% 希望处在世界前25%;63% 的高教领导者会采取战略、组织、管理或学术行动;50%的受访者会将大学排名作为宣传工具;仅有8% 的受访者未对大学排名采取任何行动。[12]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 (HEFCE) 对91所英国大学进行了类似的在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众多大学已经将排行评估的绩效指标用于制定自己的战略目标并推动机构内部改革。总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学排名会影响高等院校的战略规划与政策制定。

2.大学排名对高校人事聘用及招生政策的影响

大学排名会对高校的人事决策产生微妙的影响。首先,大学排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领导者的聘任,如马来西亚最古老的研究型大学之一马来亚大学因其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副刊》排名中下降了80名,直接将其副校长解聘,而实际上其名次的下滑是由排名方式变化所致。[13]其次,大学排名也会影响教师的招聘,例如,由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将教师薪酬列入其排名指标,所以诸多高校以较低的待遇雇佣更多的全职讲师承担教学任务,以节省资金提高终身教授的薪金;[14]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指标包含“获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且这一指标占20% 的权重,英国和爱尔兰的大学纷纷招聘诺贝尔奖获得者;[15]另外,某些大学排名 (如THE排名)将“国际性”作为排名指标,大学也随之鼓励雇用国际教师以提高其排名和声誉。

由于许多大学排名将生源作为评估大学的指标之一,因此大学排名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学的招生政策。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将“新生选择性”和“学生保持率” 列入其排行指标,大学招生处面临降低录取率和提高持续注册率的双重压力,这使得许多大学通过提前录取、提供大量优才资助、大力投资满足学生利益的设施项目等措施来提高其“学生选择性”,进而提高其排名。[16]

(三)大学排名对学生与雇主的影响

随着大学排名的不断流行与影响力的扩大,其对学生择校决策与就业前景的影响也日渐凸显,下面从学生择校与雇主招募两方面进行分析。

1.大学排名对学生择校的影响

当今社会在看重“学历”的同时更注重“名校”,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受众和受益者,对“名校”的向往不言而喻,而大学排行则为他们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如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新生调查数据表明,在影响学生择校的21个因素中,大学全国性排名的重要性位居第10,这说明学生已将排名作为择校的主要参考工具之一。其他研究得出的结论更加明显,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61% 的英国学生在择校时参考了大学排名,70% 的学生认为大学排名重要或者非常重要;92% 的国际学生认为英国的大学排名对他们做选择是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CHE)报道有60% 的准大学生“知道大学排名并将其作为参考信息之一”;在瑞典, 有1/3的国际学生将大学排名作为信息源;[17]我国有关志愿填报的调查也显示,绝大多数考生和家长都会把大学排行榜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依据,甚至有45. 8% 的考生和50. 5% 的家长会把它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18]

另外,排名的变化也对申请者和学生的入学决定起着重要影响。还有研究表明,“职业”专业的学生比“学术”专业的学生更有可能使用排名,拔尖学生比后进生更有可能参考大学排名,[19]这说明大学排名对不同专业、不同学习成就的学生产生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但无论如何,随着大学排名社会影响力的扩大,其对学生择校的影响也与日俱增。

2.大学排名对雇主的影响

尽管社会对于学习成就与能力孰轻孰重争议不断,但事实已证明名牌大学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就业竞争力要优于一般院校。大学排名能够影响雇主对毕业生潜能与资质的判断,雇主们往往偏好排名靠前的院校毕业生。如美国一些知名的律师事务所会参照美新周刊的排名来设定面试标准;英国苏克赛斯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雇主十分重视大学的声誉,而声誉的判定是依据《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的大学排名, 有25% 的被访招聘负责人将排名作为判断质量的主要参考;[20]我国的一些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也明确要求毕业生来自于“985”“211”院校,这无疑与大学排名有关;一项对美国和英国的雇主调查也显示,大学的声誉是雇主招聘毕业生时最先考虑的八大因素之一,随着全球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毕业生是否来自一个国际认可的高等教育机构成为辨识申请者的一个标准。[21]

(四)大学排名的消极影响

大学排名自产生以来能蓬勃发展说明其具有自身的合理性。大学排名能为学生、 家长、雇主及其他关心高等教育的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填补高校与公众之间的信息空白,大学排名还能促使高校通过战略规划和组织变革提高高等教育绩效。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大学排名也不例外,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大学排名会加剧高等教育的不平等。大学排名往往采用一套指标体系对职能、定位、特色迥异的大学进行评价,其本身就值得质疑。由于不同的大学排名都侧重于某些排名指标,这些指标只有利于某些高校,因此大学排名本身就不是一个公平的竞技场。由于英语是国际学术界的通用语言,所以英语国家的大学比非英语国家的大学更容易融入国际学术界,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将“在《自然》(Nature)和《科学》 (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排名指标不可避免地有利于英语国家的大学;另外,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仅强调科研标准,这对注重教学而科研不突出的高校极为不利;《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排名指标明显不利于美国的公立院校,美新排名也从未把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社区学院列为排名对象;大学排名亦造成了学科间的不平等,大学排名(特别是一些国际性排名)更多地使用自然科学的文献引用指标,这对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的研究不利。同时,由于大学排名会影响政府高等教育政策及资源分配,因此,大学排名会加剧不同国家、不同高等教育机构及不同学科间的不平等,造成高等教育的层级化和“马太效应”。

其次,大学排名会影响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大学排名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会加剧高等院校间的模仿性竞争。各大学为了提高其在排名中的位置,往往采取改变发展战略、调整组织结构、重新分配资源等措施来竞相模仿排名靠前的“顶尖”院校,这将严重影响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化。如有学者指出,排名意味着高等教育机构会失去自由和独立性,排名将高等教育机构限定于一个模式中,会影响机构的多样性,从而影响高等教育机构内和机构间的运作方式。[22]

最后,大学排名会招致高等院校的不良行为。排名的流行和影响力导致高校企图对排名活动施加干预,人为操纵重要信息与数据。如美新排名所根据的数据由各校自行提供,基本上未经核实,美国一些高校为了提高自己的排名,故意虚增SAT分数和毕业率;俄勒冈州里德学院院长科林 · 戴弗说:“追求排名可能导致学校不惜改动数据或采取一些不合规矩的做法。”[23]另外,根据国际知名的传媒机构2009年底对30个国家350名大学师生的在线调查,有71% 的被访者认为“一些院校为了提升排名位次而操纵自己学校的数据”。[24]

大学排名虽招致非议但仍蓬勃发展,虽然社会各界对大学排名的批评屡见不鲜, 但大学排名的发展大势已不可逆转,并且,随着排名机构和类型的渐趋多样化,其社会影响力不断加强。大学排名对地区及国家、高校、学生及雇主等利益相关者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大学排名在直接或间接提高高等教育绩效的同时也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作为高等教育评估的一种新形式,大学排名只能作为参考而不是唯一依据,因此, 各利益主体应以理性的态度应对大学排名,既不过分依赖也不盲目排斥。然而,如何根据高等教育机构排名的柏林原则 ( Berlin Principles) 科学合理地设置排名的指标体系并审慎地使用排名结果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用还有待于各国进一步探讨和求证。

摘要: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学排名对地区及国家高等教育政策、高校发展战略、人事聘用及招生政策、以及学生择校及雇主招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与此同时,大学排名也会产生诸如加剧高等教育不平等、影响高等教育多样化等不良影响。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大学排名的消极影响,提高大学排名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是当前各国及全球大学排名必须面临的重大问题。

排名问题 第7篇

起初世界大学排名只在小范围内为学生与家长的选择提供参考,然而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1]大学排名日益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深深影响着世界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尽管自产生之初就不断有对排名的方法和潜在影响的质疑,但是人们还是在逐渐接受排名,并且开始认同大学排名在突出“学术成就的关键方面”发挥了有价值的作用。[2]排名给领先高校带来的“光环效应”(halo effect),使得大学开始变得更加重视绩效责任、战略目标的设定,以及为学生和家长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可比的信息。[3]

然而由于大学类别和使命的多样化,大学排名并不能帮助高校精准地定位“真正的同行”。[4]每个大学都有独特的价值使命,不同学科发展之间也存在巨大差异,作为大学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基本单元,学科层次上的排名有着更大的现实意义。如QS研究部主管Ben Sowter所说“,如果大学排名是以广角视图展现大学发展全景,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则希望在学科的层面揭示一组更为丰富翔实的信息”。[5]学科水平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学科特色也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体现,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学科的竞争。[6]

增加学科视角成为大学排名的发展趋势,在目前国际的世界三大排名中,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发布的THE世界大学排名以及QS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均发布了按学科领域分类的排名。在国内,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2002 年起,在全国开展了学科评估工作,帮助参评单位了解学科现状、促进学科内涵建设,同时为学生选报专业提供参考。然而作为世界范围内唯一具有学科领域下细分学科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其对国内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评价对象

2015 年发布的第五版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通过对1 亿多条引文出处的分析、14,000 多个大学提供的项目信息的验证,QS对纳入学科评估的全球3,551 所大学中的894 所院校进行了排名。

QS以QS世界大学学术声誉调查数据库、QS世界大学雇主声誉调查数据库和世界最大文摘和引文数据库“Scopus”三个大型数据库所提供的大学学科数据为基础,确立了进行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的5 个学科领域的36 个学科(具体入选学科参见表1)。其中艺术与设计、建筑学、牙科学、兽医学、商业与管理,以及发展研究为2015 年QS学科排名的新增专业。

在专业遴选过程中,QS对入选的学科设置了三大标准:1包含重点高校:QS所进行的调查包括了在该学科领域的所有重点高校,无论它们是否期望被列入到QS世界大学排名中。2学者的回复水平:学科必须吸引足够多的学者回复。3衡量指标的总体适用性:运用于学科排名中的指标和方法被证明在突出优秀学科方面是恰当和有效的。而高校只有在满足了声誉调查指标、5 年内该学科发表论文数量高于规定最低数量,并且开设了该学科课程时才能进入该学科排名。

资料来源:http://www.iu.qs.com/university-rankings/subject-tables/(2015-5-25)

二、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指标体系

(一)数据来源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采用学术声誉(Aca-demic Reputation, 简称“AR”)、雇主声誉(Employer Reputation,简称“ER”)、篇均论文引用率(Citation Per Paper,简称“CPP”)和H指数(H-Index)四个指标。其中,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的调查数据分别来自QS世界大学学术声誉调查数据库和QS世界大学雇主声誉调查数据库。篇均论文引用率和H指数数据来自Scopus数据库,旨在考查高校某一学科的学术影响力。

独特的世界学者与毕业生雇主调查是QS世界大学排名的基石,经过逐年改革,目前参与两项调查的受访者总共有以下七大来源(见表2):

(二)指标介绍

1.学术声誉

自2011 年推出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以来,学术声誉一直是该排名的核心指标。2015 年,学术声誉调查共收到85,062 份回复。参与AR调查的被访者必须提供四类信息:个人信息(姓名、联系方式、职位和所在单位等)、知识专长(最了解的国家、区域和最熟悉的学科领域,至多选择两个学科领域)、顶尖大学(在熟悉学科领域下列举不超过5个学科,并列举自己所在机构以外的各学科中最优秀的大学,其中国内大学不超过10 个,国际大学不超过30 个)、其他相关信息(从2012 年开始重视针对某一特定学科向专业研究人员进行意见征集)。

虽然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和学科排名采用的是同一学术声誉调查数据,但在学科排名中,主要是根据受访者所擅长的学科领域筛选专家,并通过分析AR调查的结果产生新的学科排名。在AR调查中,受访者最多可以选择两个自己擅长的学科领域,而在结果处理中选择一个擅长学科领域的受访者的回复将被赋予更高权重。

表3(见39 页)显示了每一个入选学科的AR回复数量以及ER回复数量。QS强调学科的国际声誉,因此会对国际学者的回复结果赋予双倍于国内学者的权重,以更好地识别学科领域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与此同时,权重同样也被用于平衡地区的代表性。

2.雇主声誉

QS世界大学排名一个独特之处就是以实际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作为评估一所国际大学的关键因素。2015 年,QS雇主声誉调查收到41,910份问卷。参与ER调查的雇主同样被要求列举最能满足他们招聘需求的至多10 个国内大学和30 个国际大学,并列举自己更倾向录用的专业。通过这两个交叉问题的分析,推断出某一学科的优秀程度。此外,考虑到毕业生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录用员工时不考虑专业背景以及录用专业范围超出QS排名涉及专业的用人单位也在本调查的范畴内,但是降低了这类雇主回复的权重系数,仅设定为0.1。而对于从学科大类(例如社会科学)雇用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其回复的权重系数被设为0.25。从2012 年起,QS更加关注只对特定学科感兴趣的雇主的意见,其回复的权重系数被设定为2。

说明:1AR:学术声誉调查;ER:雇主声誉调查。2“√”表示选用此途径;“×”表示不选用此途径。

雇主声誉调查与学术声誉调查的调查原则基本类似,也更加看重国际声誉,唯一不同的是雇主声誉不区分学科领域。因为许多学生的职业生涯道路与他们的专业间接相关。许多工程学专业的学生会成为会计师,但很少有历史学科的学生最终从事与他们的学科密切相关的职业。然而根据QS举办的分组座谈和学生的反馈,就业前景仍是学生在选择学科或大学时考虑的关键因素,无论他们所设想的职业与所选择就读的学科是否直接相关。

3.篇均论文引用率

在学科排名中QS使用了篇均论文引用率作为衡量研究质量的指标之一。Scopus数据库中的期刊都被标记了ASJC(所有科学期刊分类)代码,用于识别期刊的主要学科方向(跨学科期刊除外),在此基础上,QS汇总了2009 年到2013 年论文数量及其引用情况,得出在某一学科论文数量和质量的指标。

由于一些学科在Scopus数据库中的文献数量不同,因此QS对每一个学科都设定了不同的论文数量阈值,以避免因少量高频引用的论文而引起的异常情况。与此同时,不同学科的发表类型也千差万别,如2009~2013 年间,化学学科引文索引数量为4,432,009;英语语言与文学学科却只有5,352。为了更好地反映学科的主要出版物和引用模式,该指标也设定了最低出版物阈值和权重。如果某学科论文篇数达不到6,000 篇,则不适用论文引用数指标。

QS还采取了一些质量保障措施,比如引用自己的论文不被统计在内、交叉学科的论文不被统计在内等。为了克服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研究十分突出的高校在与著名综合型大学比较的过程中被低估的现象,QS增加了一些统计数据的权重,比如,只回复单一学科的学术意见、仅录用某一特定学科毕业生的雇主意见、特定专业领域期刊论文的发表数量等,这也有助于提高专门学科科研机构的学术声誉。

4.H指数

2013 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指标中增加了H指数。H指标是用于衡量的指标。该指数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家Jorge E. Hirsch提出,作为确定理论物理学家的相关学术质量的工具,目前也广泛用于科研人员和科研群体的学术产出数量和影响力的评价,即当某科研人员或群体的论文中有h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h,此h值为我们所称的H指数[8](见图2)。

说明:图中曲线表示论文数量和被引量的分布状况,45度角平分线与该曲线的交点就是h值,曲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区域即为论文的总被引次数。

H指标的计算仍然是以期刊所属的学科汇总数据集。为平衡其影响并把焦点集中在专家上,在计算H1(可归因于既定学科的所有论文)、H2(只归因于某个学科的论文)基础上,将H2 指标双倍权重,合计后将结果等级化和标准化。

不同学科的文章发表和论文引用数量存在的差异显著,限制了H指数在综合排名中的使用效果,不过在学科排名中,由于偏差被大体消除,H指数效果较好。

(三)指标权重

在指标权重方面,由于不同学科的情况不尽相同,论文发表、引用率、接受调查并回馈的被访者数量等因素都不一致,因此在不同学科的排名上,指标所占的权重也不一致。如在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表数量和引用率远远高于社会科学或人文艺术领域,在医学和英语语言及文学领域同等强调引用率也没有意义。同样地,不同学科在雇主调查中的受欢迎程度也大相径庭,同等强调雇主对于经济学和哲学的反馈同样没有意义。表3(见下页)从5 个学科领域的36 个学科分析AR、ER、CPP、H指数四项指标在不同学科中所占的权重,以区分排名中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

资料来源:http://www.iu.qs.com/university-rankings/subject-tables/(2015-5-25),说明AR:学术声誉调查;ER:雇主声誉调查

(四)数据处理与计算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QS公司主要通过数据筛选和加权处理,并对每项指标取自然对数处理,控制离群值和不恰当的权重对数据结果带来的干扰影响。

当所有指标得分均转化为Z分数之后,通过线性函数y=∑ωij·Zxij(Zxij表示指标的Z分数,ωij表示与指标xij相应的权重系数,ωij≥0 且∑ωij=1算出最终整体性综合评价值y=f (ωij,xij)(y∈[0,100]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并根据y值对各个学科进行排序。

三、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新举措

自2011 年推出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以来,其排名结果在全球广受欢迎,但是也碰到一些问题,例如较之拥有良好综合实力的综合院校,在某一学科中具有突出学科优势的院校的排名被低估。因此,QS改进了其学科排名方法,以更好地遴选院校在某一学科领域所具有的核心优势,更有效地消除大学综合实力对特定学科排名产生的影响。

在数据处理与计算中,QS在许多环节对权重进行调整,更加注重具有针对性的回复,使排名结果更加科学。在声誉调查中,对受邀对顶尖大学某一特定学科发表评论的学者的回复、对仅就某一特定学科表达观点的学者的回复、对招聘特定学科毕业生的雇主的回复增加了权重。在论文指标上,对在某一特定学科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增加权重,并将在某一特定学科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所计算的H指标设定为双倍权重。

为进一步消除大学综合排名和相近学科影响力的影响,QS比较了雇主声誉调查和各个学科领域的学术声誉调查的结果,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调整了相关指标权重。这意味着较之综合实力,那些在特定学科实力突出的院校,其得分被按适当比例强化,而那些在特定学科实力不足的院校,其不足之处也被按适当比例强化。其结果是:院校的主要优势学科更加突出,并减少由于综合排名和相邻学科的影响力而产生的影响。

在2015 年的学科排名中,为了评估更多的学科和大学,最大程度地利用已经回收的学术声誉调查数据和雇主声誉调查数据,QS将学术声誉调查和雇主声誉调查的数据采集年限延长至5 年,并分别赋予其25%和50%的权重。这有助于稳固一些低回复率学科的调查样本,并增加QS调查样本的总量。与此同时,QS进一步改进了Scopus数据库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以解决仅统计已进行学科分类的论文的情况。

四、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的反思

对于目前的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支持声有之,反对声亦有之。一方面,支持学科排名是因为该排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政府、大学等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同时也弥补了世界大学排名将大学看成一个整体,忽视各大学办学规模、发展类型、学科多样性等方面的缺陷,从而增强了排名的国际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反对学科排名则主要对排名过程中理论的建设、方法的运用、指标体系的确定、权重系数的划分以及排名结果的使用等方面存在质疑。

截至目前,发布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的机构主要有报纸和杂志等媒体、政府部门如教育部或者大学拨款委员会、大学中的科研中心等。不同的排名被赋予了不同的价值判断,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的支持。在方法运用方面,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具体来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采用加权排行,其中主观评价包括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客观评价包括篇均论文引用率和H指数等。客观评价指标可以进行量化研究,反复测算。但是,看似科学的评价方法实则依然存在问题,即方法的运用和指标的选择本身就包含了排名设计者的价值判断。对部分重要且可比的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意味着不可比的指标,如公民道德的养成;不可量化处理的指标,如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发展状况等一些对于大学来说不可或缺的功能都不被纳入到指标体系当中去。

因此若过分依赖排名结果,带来的风险是大学追求的目标是名次本身而不是质量的提高。若大学仅仅关心排名的表现,而忽视大学的使命,将内部结构治理、师生发展、学科内涵建设置于附庸地位,这样的大学实在难以承担大学的责任。

五、展望: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前进方向

作为唯一具有细分学科排名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是衡量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参照,也为国内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学科提供了前进的方向。

(一)创新教育观念,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主要通过声誉调查衡量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国内高校必须要以国外高校同类学科作为参照,用世界一流水平的标准检验人才培养质量,以国际化的视野创新教育观念,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培养方式需要高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加强海外实习基地建设,开设国际暑期学校,扩展交换生计划,邀请海外著名专家讲学,帮助学生提升国际视野,了解学术前沿,提升高校培养的人才的竞争力。

(二)夯实科研整体实力,激发学科内在发展活力

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指标中,篇均论文引用率和H指数都是用来衡量某一学科科研实力的指标,H指数的引入更是体现了科研评价中更加注重质量的导向。国内高校世界一流学科的创建,必须从实际出发,找到自身的比较优势,凝练学科发展重点,激发内在发展活力。支持教师在英文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有实力的高校要积极筹办各学科英文学术期刊,并争取被国际知名的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收录,为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国际交流提供更高的平台。时刻瞄准学科发展最前沿,发挥各高校引进世界一流学者的优势,带动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的产生,进而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系统。

(三)提升国际显示度,扩大国际影响力

国际显示度是体现学科发展的关键指标之一,也是影响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为国际同行对学校学科实力的认可。因此在发展策略上,必须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加强对教师和学生国际交流的支持,在重要的国际舞台展现学科实力,同时不断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密切交流与深度合作,主办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交往的过程中让国际同行对本校学科实力和人才培养产生认同感。此外,要进一步加强英文网站建设,增加更新频率,方便外界了解本校学科发展动态,联结国际学者、国际组织开展合作项目,扩大国际影响力。

排名企业专利现状分析 第8篇

关键词:企业,专利现状,中国

为了了解目前我国大中小企业专利的申请与授权、专利管理与应用等现状,本文选取2011年中国100强企业和2011年中国科技创新型100强中小企业作为代表,利用百度搜索企业网址,对上述100强企业和科技创新型100强中小企业的网站进行调研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专利的申请与授权,管理与应用提出几点建议。

1 企业专利现状分析

1.1 专利申请与授权量

(1)排名100强企业。调查2011年中国100强企业网站,除有4家企业无法找到网页外,其他96家企业都建设有公司网站。网站栏目信息提到专利的有23个,能查看到公司历年申请专利与授权专利信息内容的仅14家公司,具体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排名100强公司的专利申请与授权量都比较大,说明这些公司重视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工作。但有的企业对专利申请与授权量没有做到逐年统计,看不到每年专利申请与授权量的增减与对比情况,在有逐年统计数据的企业当中,可以看到他们的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都在逐年增长,例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2009年申请专利1854件、专利授权756件,2010年申请专利2823件、专利授权984件,2011年申请专利3827件、专利授权1290件;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2009年申请专利367件、专利授权168件,2010年申请专利491件、专利授权301件,2011年申请专利507件、专利授权456件。有的企业没有同时统计专利申请量与专利授权量,而在能够同时查阅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企业中,专利授权量与专利申请量比例较高的是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分别是89%、72%、68%,说明这些公司的科研实力与创新能力较强。

(2)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调查2011年中国科技创新型100强中小企业网站,其中有8家企业公司网页无法连接,其他92家建设有企业网站,调查发现有26家公司的简介或企业资质、产品展示、企业荣誉栏目里提到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17家公司可以查看到专利申请与授权量,具体见表2。中小企业规模小,要想在市场上增强自身竞争力,必须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开拓产品市场,以特色产品与创新技术占领市场。透过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专利管理与应用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我国排名100强的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都很重视专利信息管理,不仅汇总专利申请与授权量,而且在网站上宣传专利技术或专利产品优势,例如广西万寿堂药业有限公司成功自主研发的中药三类新药“伊血安颗粒”,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南宁市亿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三相电子节电器专利证书,智能三相电子节电装置专利证书;平顶山市利安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并批量生产悬臂式掘进机获得了国家专利。让客户对其公司创新技术产品一目了然。

1.2 专利管理状况

(1)100强大型企业重视科技创新管理工作。2011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改进科技投入方式,试行“以国家资金为引导、总公司资金为支持、所属单位资金为主体”的新三级科技投入机制,突出各生产研究单位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组织或参加了31次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展览活动。中国铝业公司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工作,对重大科技成果和优秀科技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坚持科技兴企战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确保可持续发展。海尔集团将知识产权制度有机地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形成“面向市场需求、采取针对性开发、及时进行成果保护”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提高专利申请的质量和数量,加大发明专利申请力度。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拥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和丰富的行业资源,独具特色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金川集团始终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为重点,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公司经济增长质量为目的,大力实施核心技术战略,坚持走产学研联合攻关的自主创新之路,覆盖情报信息、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工程技术集成及设计制造等多个领域、产学研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具备了世界领先的产业化能力。

(2)部分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既有专利发明创造能力,也有专利管理保护意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和取得的研发成果,往往以专利的形式被确认下来,这就要求申请专利的企业在专利管理方面能配套跟进。在一定程度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专利的多少和对专利管理能力的强弱,是其发展是否有后劲是否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标志。[3]如北京通有限责任公司是北京市科委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十六年的艰苦努力,成功开发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EPS燃料节能减排装置,这一项科技创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已相继在20多个国家申请并获得发明专利;福建海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不断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公司的十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获国家专利局知识产权保护;武汉永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科技企业,在静态磁能释放和转换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技术成果,实现了磁能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创新,实现了科技成果向产业化的有效转化;汩罗市鑫祥碳素制品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致力于连续石墨化增碳剂生产工艺和设备的研发,获得重大技术突破,该技术的成功,打破了日、美的技术垄断,使我国成为第三个拥有连续生产石墨化增碳剂技术的国家,该技术已获得五项国家专利,已申报两项国际专利;以上说明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既有专利发明创造能力,也有专利管理保护意识。

1.3 专利应用状况

调研发现,我国排名企业都注重专利技术产品研发工作,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其专利技术在行业内积极推广应用。例如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截至2010年,已经完成和正在主编国家及行业标准共39项,其中《建筑钢结构施工规范》为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反映钢结构最新研究成果的四大标准之一,标志着中建股份在行业内领先的技术优势;《绿色施工评价标准》更是适应国家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方向的重要标准。首钢总公司积极推进知识产权管理创新,专利实施、转让取得较大成果,如“全烧高炉煤气的高温高压电站锅炉”专利技术不但解决了高炉煤气大量放散所造成的能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且年创经济效益4000万元以上,同时已成功转让上钢一厂、马钢、鞍钢、酒泉钢铁公司等多家企业。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十一五”期间,标准国际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制定国际标准3个,制定修订国家标准305个、行业标准347个;“十二五”开局之年成功发布建材行业第一个国际标准,占据了行业的国际制高点,制定修订国家标准14个、行业标准12个;此外,还主持修订多项水泥、玻璃等行业节能减排的技术标准,推动建立完善的建材工业限额标准体系、检测标准体系、审核和认证标准体系,对行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和导向作用。平顶山市利安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并批量生产的EBZ-30、EBZ-40、EBZ-55、EBZ-75、EBZ-100悬臂式掘进机填补了我国中小煤矿无机械化掘进和生产的空白,也将使其本市乃至全国的中小煤矿安全生产得到有效保障。

2 建议

2.1 企业应加强应用专利信息的意识

专利信息渗透在企业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企业可以利用专利信息分析技术发展方向促进研发,可以利用专利形成产品的知识产权,可以利用专利保障产品的相关权利,对于大型企业,只要有一定的时日,投入足够的财力和人力,就可以构建企业自己的专利战略、同行专利数据库等,在专利检索、分析、利用、保护等一系列专利使用过程中建立适合本企业的专利服务。这些服务不仅可以保障本企业合理、合法地利用专利,保护本企业所拥有的专利权利,还可以随时跟踪竞争对手的技术发展、企业战略发展动态,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对于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其特点是经营灵活性和机动性,资金少、技术实力差、人才资源匮乏,因此,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要努力争取政府的政策倾斜、资金扶持、人才培训等,借助社会专业化服务机构来实现自己无法实现的目标。

2.2 企业应建立适合本企业的专利服务体系

大型企业可以从围绕企业产品创新开展专利战略、专利保护、专利分析、竞争情报获取等方面开展专利服务,在公司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在公司网站主页建立知识产权服务窗口,把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各项服务信息通过网络发布、更新,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专利信息服务体系;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原因,在专利信息服务方面应争取当地政府支持,而地方政府必须研究和分析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特点,除了提高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专利战略意识、帮助他们建立内部专利管理机制和体系外,还应该大力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专利服务体系,替他们排除在产品专利知识利用过程中的来源、获取、资金、技术、时间等的障碍,最终形成有利于本地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具体如开展中介机构与中小企业对接服务,地方政府要求中介机构服务中小企业,帮助中小企业申请专利、合理、合法保护利用专利等。只有中小企业能够合理利用专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整个行业才能进步。

2.3 企业应加强专利的管理和应用能力

通过网络调查发现,全国100强企业、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都没有设置有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专利大部分都在科技创新、科研力量、管理创新、研究成果、专利创新及公司简介里查询到得,没有知识产权栏目。由此可知,企业应重视专利管理及专利应用工作。具体如(1)制定企业专利战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2)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起协调企业内部或与其他企业之间的专利事务,能够定期分析、整理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专利信息,并作出相关结论供企业决策层参考;[4](3)企业对获得的授权专利应加于宣传,培养本企业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4)大、中小企业应依托社会网络和社会服务机构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完善企业网站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100强企业名单[EB/OL],2013-5-10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7502277.html

[2]2011年中国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100强[EB/OL],2013-5-20h t t p://w e n k u.b a i d u.c o m/view/699fdc70a417866fb84a8ebd.html

[3]韩雪,万一锋.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缺陷及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6(3):134-137

大学排名:功能及其局限 第9篇

目前,大学排名已经发展为由多个机构参与、服务于多个目的的多个排名体系共存的格局,并且成为一种全球现象几乎所有高等教育规模较大的国家都有大学排名存在。从排名的目的来看,大多数排名以帮助学生择校为目的,也有一些排名是为了给大学和政府提供可比信息;从排名的方法来看,选择若干能够反映大学办学实力、办学效益的指标,赋予权重并进行加权求和是最为常见的方法;从排名的发布者来看,大学排名的发布者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既有媒体、公司,又有政府机构、中介组织,同时也有大学、独立研究院所等学术机构;从排名的类型来看,主要有两大类:大学整体排名和按学科、专业及院系进行排名(包括全球100强商学院、200强经济学系、200强政治学系等)。[2]

一、大学排名的功能与作用

从大学排名的蓬勃发展可以看出社会对排名的需求。排名的确也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与作用。

第一,大学排名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外部保障形式,是对其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手段的重要补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可分为内部质量保障和外部质量保障。内部质量保障主要以高校自身为主体,由高校内部人员通过各种评估手段和方法在内部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方面进行监测、评估和改进的活动。虽然内部质量保障可以满足高校自治的要求,但也存在着由于缺乏外部监督而造成的管理动力不足、效率低下的缺陷,而外部质量保障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点。外部质量保障正是通过政府、中介机构等高校以外的主体对高校所进行的评估和问责。大学排名正是外部质量保障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有效地将高校的质量问题置于公众的视野之中,同时也促进了高校之间的竞争,从外部迫使高校不断改进,改善教育教学、科研、服务质量,提高办学效率。

第二,大学排名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多数大学排名的指标主要包括:(1)新生质量,如标准化考试分数、在高中班级中的名次、录取率等;(2)财政和物质资源,如可用经费、图书数量等;(3)师资与教学,如生师比、班级规模、教师获奖情况、教师学历等;(4)教育产出,如学生保持率、毕业率、学生获奖情况等;(5)科研水平,如教师发表论文数及引用率等;(6)声望评价,让同行、雇主及有关权威人士对大学按相应要求进行排序。虽然人们对于什么是高等教育的质量存在着争议,但不可否认,大学排名所使用的这些指标的确反映了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大学排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和政府无法满足的公众对大学透明度和信息的需求。在大学中,教师及研究者本身就是他们所在领域的最高权威,他们所从事的也不是事先可预见的程序性的活动,因而拥有根据研究进展自主行动的自由。这些特点限制了政府对大学的控制,使得政府不得不给予大学充分的自治权,经费自主权。[3]大学的自治权使得公众对大学里的活动及活动的效果和效率缺乏必要的了解,大学排名为改善这种状况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学生和家长可以使用排名来缩小备选就读学校的范围,雇主可以用排名作为员工招聘的参考。在政府层面,尤其是对那些尚未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国家,排名可以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为政府资源配置和战略决策提供参考。对大学而言,排名可以成为发现竞争对手、寻找合作伙伴、制定赶超目标的工具,也是大学向投资者和公众说明自身工作成绩的证据之一。[2]

二、大学排名的局限性

大学排名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遭到批评和质疑。这些批评和质疑并非是没有根据的。大学排名将高等院校中各种复杂的工作最终转化为一个数字(名次或分数),这本身是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从相关研究来看,大学排名中指标的效度并不高,研究人员甚至很难检测到预设的大学排名效度指标。JohnPAJoannidis等人对泰晤士报排名和上海交大排名进行的分析表明,排名指标在教学及研究方面都缺乏较好的结构效度;在2006年泰晤士报排名和上海交大排名的一致性最多也只有中等水平,在两个排名的前200位中,只有133所院校是相同的。[5]

首先,绝大多数大学排名对高校的分类过于粗略或没有对高校进行分类。由于高等教育机构具有多样性,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使命,因此,对所有高校使用同一套指标是具有很大局限性的,不利于反映出高校的优势和特色,容易导致高校的趋同化发展。

其次,大学排名的指标并没有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全面的考察,存在着片面引导高校发展及公众注意力的可能。例如大学排名在指标上普遍存在着投入指标在数量及权重上都明显超过了产出指标的问题(表2-1)。而且,在产出指标中又以科研指标为主,缺少对于教学效果即对学生的影响的指标。这种导向易使公众过分关注院校所能获得的资源,将投入等同于质量,导致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注重资源的索取,而忽视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由于多数大学排名最终仅仅只给出了某一院校的一个名次或分数,因而经常遭到误用:用人单位争相雇用排名靠前的院校的毕业生,而忽视了排名是否所反映了自身所需要的学生素质;院校只顾争取在名次中的上升,而忽视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家长及学生竞相选择顶级学校,而没有注意到院校是否符合自己的发展趋向。总之,排名没有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没有说明排名靠前的高校好在哪里?也没有说明排名靠后的高校差在哪里?是否所有的方面都差?可以如何改进?也没有说明排名靠前、靠后的高校之间的差距在哪?排名在多大程度上是可信的?

三、改进大学排名的建议

虽然大学排名存在着种种局限性,但它仍然发挥着一定的功能和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功能、克服局限性,大学排名在很多方面是可以改进的。

第一,明确排名目的、地位和作用,在公布排名结果时,同时公布排名的数据来源、指标体系及处理方法,排名已出现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局限性;让使用者充分了解排名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尽可能避免对排名的误用。大学排名的很多误用都是由排名仅仅公布了排名结果造成的:使用者仅仅看到了关于大学的一张表格,但并不清楚这张表格是怎么来的,它反映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靠的,这些信息和自己的需要之间有多大的联系。

第二,使用多渠道的数据,以形成对院校更加全面的评价。同时使用调查数据、大学自身提供或公布的数据、第三方数据等,避免因数据来源而造成的偏差。从目前的各大学排名来看,调查数据主要是指通过问卷对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感受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分类统计并加以量化。第三方数据指通过对政府部门(如国家统计局、教育部等)、中介机构(如诺贝尔奖网站、大学教授联合会等)等公布的一些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得出相应的统计结果。这些数据可以用作对大学进行比较排名的客观标准。大学自身提供或公布的数据主要指大学在其网站等媒体上发布的相关信息,及排名机构通过调查表向大学收集的信息。

第三,将指标重心向院校的产出,特别是学生的变化偏移,院校的质量最终落实在其产出上。投入虽然是产出的必要条件,但它并不必然保证相应的产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最终还是要落实到院校的教育教学对学生成长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产出。

第四,对排名院校进行分类,并适用有差别的指标体系,以尊重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性,注意其不同的使命和目标。由于大学排名的评估指标是大学发展的指挥棒,而该指标体系又多是依据优秀的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状况来指定的,所以这样的排名一旦发挥作用,就可能导致大学的趋同化发展,这与当今大学发展的多样化趋势是相背离的,也不利于大学的个性化发展。建立有差别的指标体系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高校的多样化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排名的可比性问题。

第五,建立适当的监督或顾问机构。大学排名的监督或顾问机构可以为大学排名提供一些原则性的指导,从而保障大学排名的质量,赢得公众和业内人士的信任,促进大学排名活动可持续性地向前发展与提高。监督和顾问机构的构成需综合考虑各方因素,保障大学排名走上科学化、准确化道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和华盛顿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于2004年共同发起成立的大学排名国际专家组(International Ranking Expert Group,IREG)为大学排名的顾问组织提供了典范,该组织于2006年在柏林召开的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柏林原则”(Berlin Principles on Rank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6]为大学排名提供了指导性范本。

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是复杂的,需要用多种评估保障手段,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进行保障,大学排名仅仅是其中一种。由于大学排名的发展历史只有短短20多年,而给大学排名又是一项很复杂的活动,因此至今为止,还没有哪种大学排名是十全十美的,且各种大学排行榜都引起了众多争议。但大学排名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手段之一,确实在增强社会对大学的理解、促进高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多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大学排名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评价指标体系,丰富自己的评价内容,从而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大学的各项实力。

摘要:大学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等教育的质量,满足了公众对大学透明度和信息的需求。但同时,大学排名也可能诱使高校趋同发展,产生片面的导向。改进大学排名应明确排名的目的、作用;使用多渠道数据全面评价;将评价指标重心落在产出上;对排名进行分类,使用有差别的指标体系;建立适当的监督或顾问机构。

关键词:大学排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Usher·A·.and Savino·M·.A world of Difference:A Global Survey of University League Tables[J].王亚敏,侯书栋译.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5):1.

[2].4.林晓青,程莹,刘念才.国际大学排名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J].世界教育信息,2007,(11):22.

[3].马丁·特罗。地位的分析[A].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C].郑继伟,张维平,张民选,王承绪,徐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130-170.

[5].Joannidis·J·PA.et al.(2007).International ranking systems for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ions:a critical appraisal[EB/OL]. http://www.biomedcentral.com/content/pdf/1741-7015-5-30.pdf,2008-05-15.

饮食排名最佳榜 第10篇

最佳水果 根据果内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以及热量进行综合评估,结果确定10种为营养最佳的水果,首为番木瓜,次为甜瓜,以下依次为草莓、橘子、柑子、猕猴桃、芒果、杏子、柿子和西瓜。

最佳肉食 鹅鸭脂肪量虽不少于畜肉类(猪、牛、羊等),但其化学结构接近橄榄油,不仅无害且有益于心脏。德国专家则称鸡肉为“蛋白质的最佳来源”,其脂肪量也比牛肉低得多。此外,兔肉美容减肥,鱼肉健脑护心,其保健作用优于畜肉,堪称为肉食中的佳品,值得推荐。

最佳食油 油有动物油与植物油之分,相比之下,后者为优,玉米油、米糠油、红花油、芝麻油等优佳,如能与动物油调配食用更好。

最佳酒类 少量饮酒可增加体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从而保护心脏,此种效益乃是任何药物不能取代的。红葡萄酒更为有益,内含丰富的槲皮酮(使酒呈红色),能抗氧化、消除自由基,使血管保持年轻,这也是地中海沿岸居民少受心脏病之害的奥妙之一。

最佳汤食 各种汤食中以鸡汤最佳,除向人体提供大量优质养分,还有医疗效应。特别是母鸡汤中含有的特殊物质,有防治感冒与支气管炎的作用,尤其是适宜于冬春两季饮用。

最佳零食 合理吃零食对健康有一定益处。合理原则之一是选择能获取养分,又不使人发胖的食物,梅干、葡萄干等堪当此任。

世界拳击最新排名榜 第11篇

1月7日“打击力量”中量级冠军头衔战卢克罗克霍尔德VS基斯贾丁

1月14日WBO超中量级拳王战罗伯特斯蒂戈雷兹VS亨利韦伯

1月14日UFC142羽量级冠军头衔战阿尔多vs门德斯

1月20日UFC on FX吉拉德VS米勒

1月21日修斗Gig Tokyo 8

1月28日IBF轻量级拳王战米格尔巴斯克斯VS阿梅瑟迪亚兹

1月28日UFC on Fox2埃文斯vs戴维斯

1月28日WBC超轻量级拳王战埃利克莫拉雷斯VS丹尼加西亚

2月4日UFC143重量级过渡拳王头衔战尼克迪亚兹vs卡洛斯康迪特

排名问题范文

排名问题范文(精选11篇)排名问题 第1篇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搜索引擎已经成为我们快速有效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我们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搜...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