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时代俄罗斯的实力评估
普京时代俄罗斯的实力评估(精选3篇)
普京时代俄罗斯的实力评估 第1篇
普京时代俄罗斯的实力评估
新闻回放
当前俄罗斯的强势之举 1、2007年2月,普京发表“慕尼黑讲话”,宣示俄罗斯重新崛起; 2、5月,在“利特维年科间谍案”上,对英强硬回击,不惜上升为外交战; 3、7月,高调反击美国在东欧部署导弹体系,暂停执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 4、7月,北极海底插旗,寻求主权依据;
5、8月,彰显军力,航母出海战机起飞。
图片回放
普京的“肌肉秀”
普京在叶尼赛河挥竿垂钓的镜头 评估标准
全面客观地评估一个国家的实力,需从该国的硬资源与软实力二者结合起来考核。硬资源:以人口、土地、经济、资源、军力等因素为基础; 软实力:以民族个性、国家意志等价值理念为基础。
(一)国民经济在“休克”之后已强劲复苏
自普京上台后,俄罗斯经济已保持7年的高速增长,重新跨入世界十大经济体之列;
自2000年以来,俄罗斯的GDP年均增长率接近7%,2007年上半年GDP增长率达7.8%; 俄罗斯黄金外汇储备已达4048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俄民众生活今昔对比
上世纪,俄罗斯1/3的人口为赤贫人口,1999年,人均月工资为1520卢布(约合54美元),退休金月均650卢布(约合23美元),加之当时物价飞涨,民众生活非常清贫。2006年,居民平均月收入达9911卢布(约合381美元),首都莫斯科则高达19000卢布(约合731美元)。
(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俄罗斯联邦17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上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己开采的矿物囊括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上所列的全部元素。
俄罗斯所有自然资源的总价值高达300万亿美元,已探明储量价值约为30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3倍和西欧的12倍,列全球第一位。俄罗斯部分资源占全球总储量的比重及排名
(三)军事实力增强,俄罗斯军队重新崛起
俄罗斯军费规模从2000年的63亿美元迅速提升到2007年的31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16%——30%;
更新武器装备,研制高精尖端武器,不断打造现代化的军队。
俄罗斯先进的武器装备
历史回放
车臣战争是俄罗斯军队战斗力的试金石;
1994年12月11日,为消灭杜达耶夫非法武装,俄军发动了第一次车臣战争,但持续近两年,无功而返; 1999年8月,车臣恐怖分子又将俄军拖入战争,持续近8个月,俄军抽调十万余人的精锐部队,但损失惨重,阵亡2036人,伤6067人。
上世纪的俄军被称为“半支军队”,总体实力只相当于原苏军的1/10——1/6。
(四)不容忽视的科技潜力
苏联是世界科技大国,而俄罗斯继承了苏联70%的科技潜力;
2000年俄罗斯对自身科技实力评估,认为在当前世界上102项尖端科技中有52项俄保有世界领先水平,27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
俄罗斯在军工、航天、运载火箭和导弹技术等领域的科研力量有很大优势。
(五)软实力:民族个性+国家意志
民族个性:浓厚的强国意识,极富创造、开拓、顽强不屈的精神;国家意志:普京的“主权民主”思想即是当前俄罗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主权民主
就是应运强制或半强制手段结束政治混乱,实现政令统一和畅通,以弱化民主制和行政权力膨胀为代价,确立以总统权力为核心的国家政治体系。其实质是通过加强国家权力以结束社会激进变革所带来的混乱,实现国家的强盛与发展。我们的观点
用全面发展的眼光评估俄罗斯的实力。
一方面,俄罗斯的综合实力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开始重新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强势姿态,但从客观上看,俄罗斯仍不具备与西方全面对抗的资本,毕竟,它正处于大国恢复发展的进程之中。想一想
通过对当前俄罗斯实力的评估,再结合当前中国的和平发展,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大国的重新崛起?
普京时代俄罗斯的实力评估 第2篇
仅就普京三度当选总统来说, 已经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而俄罗斯作为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一个大国, 一个和美国西方总唱反调、态度强硬的大国总统, 普京更是成为全球重量级人物, 甚至成为人们心目中崇拜的领袖榜样。
“我曾向你们保证, 我们会赢。现在, 我们赢了。这是俄罗斯的光荣!”普京在投票时向投票者感谢说。现在, 他不仅赢得选举, 他还要赢得世界。
国人为何爱普京
普京在俄国的横空出世本身就是一个政坛奇迹, 当年叶利钦“禅位”于他前后, 正好赶上三重利好:俄军在第一次车臣战争教训基础上, 采取正确战术打赢第二次车臣战争;1998年俄罗斯经济危机致使卢布大幅贬值反而刺激了出口, 使得俄罗斯经济开始触底反弹;国际油价开始回升, 俄罗斯获得了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经济复苏。
这三重利好足以让普京坐稳宝座, 并在麾下笼络以前克格勃成员为支柱的一众官僚集团, 为其此后打击寡头等行动作了人事上的准备。而油气价格的高企更让他获得了为普通工人、退休群体发放并提高奖金和养老金的财源。
所有这些都让普京得以成为俄罗斯的“救星”。这期间, 普京驾驶苏-27战机视察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等等“个人秀”都在其“文治武功”的基础上刺激了民众的崇拜。
俄罗斯民族一直保持着寻找领袖的传统, 从戈尔巴乔夫到叶利钦再到普京, 民众一直在寻找领袖, 最终发现普京就是那个可以带来稳定与荣光的领袖。
普京的铁腕、对民主法制的蔑视, 却得到民众的欢迎。这件“民粹”外衣极好地帮助了普京成就大业, 其“上天入地”式的个人秀则充当了一种光环, 少男少女们为之神魂颠倒, 强权崇拜者们拜倒于其权杖之下。
从台阶开始的爱情
普京1952年10月7日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 他的祖父是个出色的厨师, 曾为列宁和斯大林担任私人厨师。普京的母亲玛丽亚伊凡诺夫娜普京娜是一名工厂女工, 而他的父亲弗拉基米尔斯皮里多诺维奇普京则在苏联海军服役。在战后艰难的岁月里, 他们家的生活非常拮据, 相互之间的爱使这个家庭充满温暖。长期的平民生活不仅使普京从小就培养出一种朴实无华、坚韧进取的性格, 也对俄罗斯民众的艰辛有着切身的体验, 对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有着深刻的了解。
他快八岁的时候才开始上学, 上学后“爱自由”“不安分”, 是个不听话的孩子, 六年级才当上少先队员。与调皮的学生间常常发生冲突, 打架斗殴时有发生。但是每次打架, 即便是面对年龄比自己大力气也比自己大的对手, 他都“不打则已, 打则必赢”, 而且从不使用卑鄙和凶残的手段。
他十岁开始学习柔道, 到了考大学的年龄, 为了不让他去参军, 家人和教练都力劝他放弃报考而上技校并在工厂体育俱乐部继续练柔道。他孤注一掷, 最终如愿考上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1975年, 普京从学校毕业后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 随后便加入了克格勃做特工工作。
普京与第一夫人柳德米拉的相识很偶然, 是朋友请他看戏时, 他们在列宁格勒的一个剧院台阶上认识的, 用柳德米拉的话说, 这一次的列宁格勒之旅“从根本上改变了她的命运。”最开始, 他们分隔两地, 后来在普京建议下, 柳德米拉考入列宁格勒大学语文系学习西班牙语。两个年轻人见面也更方便了, 他们的恋情持续了三年半, 在1983年7月28日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他们在1985年和1986年分别有了两个漂亮的女儿。
柳德米拉回忆说, 他和普京结婚以后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是在德国柏林度过的。当时普京被派往柏林工作, 柳德米拉和孩子们住在国家给他们的一幢德国公寓里。柏林墙倒后, 他们又回到了列宁格勒。
普京担任总统期间, 柳德米拉也经常跟随普京出访, 广交各国朋友, 传播俄罗斯文化。有时, 她会见缝插针地与普京探讨问题, 虽不免发生争执, 但也彼此尊重对方的看法, 总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在俄罗斯, 一首“嫁人要嫁普京这样的人”的歌曲曾风靡一时。有人说这意味着俄罗斯个人崇拜正在复活, 但这确实是俄罗斯民众喜欢普京的真情流露。爱开政治玩笑的俄罗斯人甚至戏言, 由于普京的独特魅力, 俄罗斯妇女中已经出现了一种“迷恋普京综合症”, 并“成为俄罗斯离婚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生活中的普京无论多么繁忙, 都能坚持体育锻炼。无论何时出现在公众面前都显得精力充沛、容光焕发, 这也许是他吸引人的重要秘诀之一。
普京从小就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11岁时进入一家体育俱乐部学习桑勃式摔跤, 后又对柔道产生了浓厚兴趣。20世纪70年代中期, 普京在苏联柔道界崭露头角, 不仅多次在苏联大学生运动会柔道项目上获奖, 还一度成为圣彼得堡市的桑勃式摔跤和柔道冠军, 普京也因此获得桑勃式摔跤和柔道大师称号。1973年, 普京从一名学徒成为桑勃式摔跤教练, 两年后成为柔道教练。出访外国, 普京总不忘记以体育会友, 通过体育展示俄罗斯领导人的魅力。
三度当选总统
普京真正的政治生涯是1990年从德国回国以后开始的, 当时他被列宁格勒 (今圣彼得堡) 民主派市长索布恰克任命为助手和顾问, 同时还兼任该市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等职务, 仅仅用了4年, 他登上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职位。1996年, 普京进入了叶利钦总统府, 出任俄联邦总统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这是一个并不起眼的位置。又过了3年, 普京被叶利钦任命为代总理。1999年12月31日, 叶利钦辞去总统之位, 并任命普京为代总统, 俄罗斯联邦由此进入普京时代。
随后, 在2000年的总统竞选中, 普京以得票率52.77%在第一轮就毫无悬念地胜出。2004年3月, 普京赢得大选, 获得连任。2008年梅德韦杰夫就任总统, 他被任命为总理。经过4年“梅普组合”的过渡, 普京在2012年再次当选总统, 这是他人生中第三次就任总统。
60岁的弗拉基米尔普京在过去给公众留下了很多独特的印象, 他开过消防飞机、捕猎过鲸、开过赛车, 甚至曾经乘坐潜水器下潜到贝加尔湖水下1400米的深度。自2004年担任总统以来, 普京每年都会通过电视直播和民众交流, 他曾经过问老大妈家里安装电话的事, 和莫斯科女大学生喝“交杯酒”。在第二期总统的卸任之际, 普京的民众支持率竟高达84.7%, 这是他任期以来的最高纪录, 也反映了俄罗斯民众对这位总统的感激之情。
实施富国强民之策
经济政策收效显著。普京成为总统后, 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试图扭转当时非常不力的经济局面。在总统第一任期内就提出“富国强民”的思想, 主张渐进审慎地改革经济, 干预和规范市场经济。当时的俄政府在财税、投资、汇率与货币领域加强调控力度, 强化中央权力, 提高经济开放力度, 大幅提高居民收入。
打击分裂决不手软。在普京接任俄罗斯总理之际, 以巴萨耶夫为首的民族极端主义分子带领一伙车臣非法武装分子进入达吉斯坦, 引发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在这次车臣战争里, 普京领导十五万人的军队, 最终以坚决、果断的意志和决心最终赢得了车臣战争的最后胜利。
抗击美国霸权。普京任总统或总理期间, 俄罗斯走上了强国先强军、以强国爱国主义统领国家和振奋民心的道路, 优先拨款国防事业、迅速复苏俄罗斯的武装力量和军事工业。
为对抗美国霸权, 普京在国际会议以及其他场合, 都对美国霸权主义和北约东扩的政策直截了当地予以谴责。他从始至终反对美国在欧洲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 认为美方主导的这一计划将最终破坏俄美之间的核导弹平衡。
普京认为, “阿拉伯之春”是西方为获得影响力和市场所做的努力, 而利比亚正是西方之得、俄罗斯之失。因此, 在叙利亚问题上, 更是涉及俄罗斯直接利益, 普京的态度愈加强硬, 和中国联合行动, 坚决反对美国西方的操作。
从普京看俄罗斯民族性格 第3篇
一、从普京履历看俄罗斯民族性格—接班人传统
弗拉基米尔·普京生于1952年, 从1975年起在苏联对外情报机构国家安全委员会 (简称克格勃) 工作, 80年代被派到东德工作, 1989年回国任列宁格勒大学副校长的国际问题助理。普京可谓官运亨通, 先后担任圣彼得堡市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 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等要职。而普京政治生涯的一个转折点是叶利钦在视察地方时发现了这位特别的年轻人, 由此他被任命为俄罗斯总统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之后任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兼代总理, 到正式任总统。通过普京的履历看出, 严格意义上讲, 普京并没有强大的后台, 之所以一步一步从一个无名小卒接手整个俄罗斯, 也是前总统叶利钦的功劳, 他通过考察为自己挑选了这个沉默寡言、冷静果断的接班人, 把他顺利从幕后推到了前台。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宣布辞去总统职务, 并宣布由普京代行总统职务。2000年3月27日普京当选为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为什么会选择普京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因为当时复杂的国内外局势, 已经无人能够接过这个重任, 也很难找到一位像普京这样人来接班。俄罗斯民众历来就有接班人的思想, 往往新的领袖刚刚上任, 已经津津乐道于评论猜测下一任领导人选了。
二、民众对普京的拥护—爱国主义情结
俄罗斯由于冬长夏短, 受漫长的冬季的影响早就养成了懒散的性格, 日常生活为了工作不会加班加点, 可以晚来, 但是绝对准时下班。但是在特殊时期, 面对共同的敌人时爱国主义却表现得淋漓尽致, 团结一致, 不畏困难。两次卫国战争, 从拿破仑到希特勒, 无不在这块土地上以惨败告终。面对强大的外来侵略者, 俄罗斯人民以无惧的精神, 奋勇杀敌, 不怕牺牲, 把侵略者赶出了自己的家园。特别是在二战中诸如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样的诸多战役为全世界所熟知、赞叹。回看这些战役, 在面对外来侵略、捍卫家园时俄罗斯民族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超强的凝聚力不能不让人折服。
尽管现在处于和平时期, 乌克兰危机引起的制裁并不能和家园遭袭相比, 但当前的局势也可以说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面对西方的制裁, 俄罗斯民众的爱国之心被空前激发, 血液中特有的“英雄情结”不断高涨, 特别是普京表明“制裁不会阻止俄罗斯成为经济强国”的强势态度之后, 总统的拥戴超过从前, 这也大大增强了普京政府战胜困难的底气与信心。根据新华社2015年2月7日报道, 全俄罗斯民意调查显示2015年1月普京支持率已经达到72%, 民众支持他的逻辑就是普京是他们的保护者。制裁不仅没有让普京的支持率下降, 反而让俄罗斯民众的心拉得更近, 许多行业都加入了反制裁的大军, 把海外的资产转回俄罗斯, 例如俄罗斯首富阿利舍尔·乌斯马诺夫在年初也将所持电信和铁矿石股份从境外转回了俄罗斯。由此可见, 爱国主义热情在国家危难之时会自动迸发, 这也是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典型显现。
三、民众对普京的高支持率来自领袖崇拜情结
俄罗斯民族对权力崇拜的意识由来已久, 从彼得一世到叶卡捷琳娜二世, 可以说皇权崇拜贯穿整个俄国的历史, 直到苏联斯大林时期的典型极权主义。沙皇统治下的俄国造就了臣民服从沙皇意愿的传统, 权力崇拜的意识根植与头脑之中。斯大林执政后期, 对领袖个人崇拜达到极端, 他的画像犹如圣像般受到百姓的崇敬。普京也积极评定斯大林卓著的历史功绩, 从普京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对斯大林的领袖崇拜情结。
目前, 在俄罗斯印有普京头像的纪念品很是畅销, 在莫斯科的古姆商业街中心的一家店铺就出售各种普京头像的文化衫, 并且印有诸如克里米亚口号的文字, 此外印有普京画像的套娃等纪念品也是很受欢迎。尽管普京本人并不提倡这种做法, 但这也反映出俄罗斯民众的领袖崇拜情结, 而普京则符合他们心目中强权治国的领导人形象。民众的这种领袖崇拜情结能够找到历史根源, 也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在国家困难的时候普京还能获得极高的支持率。
四、接收克里米亚入俄凸显帝国情结
2014年3月16日, 克里米亚居民通过全民公投决定脱离乌克兰, 正式申请加入俄罗斯。而在之后的18日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签署入俄的签约仪式。俄罗斯承认了公投结果, 同意让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 普京发表讲话强调克里米亚在民众心里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克里米亚的离去, 导致了乌克兰发生了深刻的政治危机和骚乱。尽管遭到乌克兰的抗议和西方的制裁, 普京的态度依然强硬。俄罗斯接收克里米亚引发了乌克兰危机以及西方的制裁一直延续至今, 也许是普京政府所始料未及的,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俄罗斯民族的帝国情结。乌克兰危机所引起的经济危机也可以看出俄罗斯民族的随性, 或者说任性, 其中还掺杂着鲁莽的成分。
俄罗斯民族的自豪感很大一部分与频繁的战争密不可分, 民族意识在战争中得到培养。包括总统普京在内的大部分俄罗斯人接受的都是这种“爱国主义”的教育。就普京个人而言, 他的决定其实也是俄罗斯帝国情结的表现。普京本人钟情于柔道及各种体育项目, 除了强健体魄之外, 也是尚武的体现, 对他的治理理念和对外政策也影响颇深。他最喜欢的书籍是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的历史书籍, 以及恐怖的伊凡, 沙俄时期的治国之术对他的影响颇深。在传统的俄罗斯思想中, 大国沙文主义、侵略扩张常和“爱国主义”混淆在一起, 普京在谈及这一点时认为很合理。这种思想早已渗透进俄罗斯民族的血液之中, 俄罗斯的历代领导人都有这种思想, 而大多数普通百姓也是引以为傲。当克里米亚被正式并入俄罗斯, 俄罗斯民族自豪感被空前激发, 这种胜利似乎让他们有一种回到帝国时代的错觉, 因此也成为普京获得俄罗斯广大民众支持的主要因素之一。但随后而来的制裁恐怕是普京或者俄罗斯民众所史料未及的, 这种鲁莽的行为所付出的代价只能自己慢慢品尝了。
由于俄罗斯地理与历史的特殊性, 俄罗斯人总是期待有一个伟人给他们带路, 特别是国家危难之时。时事造就英雄, 普京临危受命接手陷入困境的俄罗斯, 救世主的形象深入民心。任期三届, 唤起了俄罗斯人的信心和曾经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普京对内施政政策及他的对外方针, 甚至普京本人的成长经历及个人性格, 可以看出俄罗斯民族所特有的性格。俄罗斯民族性格复杂多样, 又相互矛盾。分析俄罗斯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 剖析复杂民族性格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对于国家之间在各层面的交往和人民之间的交往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能够促进两个大国近邻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尼·别尔加耶夫.俄罗斯思想[M].北京:三联出版社, 1995.
[2]陈黎阳.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M].重庆:重庆出版社版, 2006.
[3]秦秋.俄罗斯民族性格成因浅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1 (20) .
普京时代俄罗斯的实力评估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