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长江航道整治建筑物修复工程技术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61

长江航道整治建筑物修复工程技术(精选7篇)

长江航道整治建筑物修复工程技术 第1篇

长江航道整治建筑物修复工程技术

随着国家加大对长江干线航道建设的投资力度,“十二五”期将会有一大批的航道整治建筑物交付使用。由于河道演变的复杂性、设计结构及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交付使用后的航道整治建筑物易出现水毁,影响到航道整治建筑物的功能正常发挥,必须对受损坏的建筑物进行必要的维修。

工程概况

位于下荆江的碾子湾水道原为一过于长直的顺直段,上起文艺村,下至毕家台,滩槽形态极不稳定,随着进口段主流顶冲点逐年下移,其左侧岸线不断崩退,北碾子湾一带崩岸剧列,河道向微弯方向发展,从文艺村到柴码头段主流贴于左岸,形成宽深的上深槽,右侧为南碾子湾边滩,自柴码头主流开始转向右岸至寡妇夹过渡,下深槽贴右岸上,柴码头以下为下边滩。长江航道局于2000年以来相继实施了航道应急清淤工程和航道整治工程,主要包括南岸的#8~#12护滩带及寡妇夹、鲁家湾2000米护岸,北岸的柴码头500米护岸、#1顺格坝、#2~#7丁坝,#

13、#14护滩带。自河段实施航道整治后,滩槽逐渐稳定,主流从左岸柴码头向右岸寡妇夹一带过渡,航道条件好转。近年受水流剧烈冲刷河床变形影响,左岸柴码头500米护岸及#1格坝、鲁家湾1000米护岸受到不同程度损毁。2009~2011年,长江碾子湾水道相继在北岸柴码头、南岸鲁家湾实施了航道整治建筑物维修工程,这两个单项维修工程均为长江航道迄今投资最大、施工工艺最复杂的单项维修工程。其中2009~2010年枯水期实施的柴码头护岸维修工程主体内容为沉排护底、抛枕抛石护坡镇脚和护岸维修,2010~2011年枯水期实施的鲁家湾护岸维修工程受资金限制,主要内容为水上抛枕,兼有少量抛石和护岸维修。

沉排施工工程技术

沉排护底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柴排和土工织物软体排两大类。土工织物软体排的整体性强,排体具有柔韧性,能较好的紧贴河底,抗冲刷性能好,使用年限也较长。目前,土工织物软体排基本取代柴排,柴码头护岸修复施 工选用土工织物软体排进行护底。沉排施工工程技术可分为沉排定位与轨迹控制工程技术、排头固定工程技术、排尾沉放工程技术、排尾悬空段、排尾偏移量的处理工程技术几点。

1、沉排定位及轨迹控制工程技术

目前长江航道整治施工沉排设备基本采用铺排宽度为40米、自带双频RTK-GPS(1+2)设备的专业铺排船。柴码头护岸修复工程在水下沉排过程中,利用铺排船自带双频RTK-GPS移动站通过集成软件对沉排过程进行监控,实时显示排体实际位置和与设计沉排轨迹的偏差,自动对抛设的定位钢缆进行收放来校正,以保证排体铺设质量。铺排船可自动记录沉排轨迹,在每一通条施工结束后,形成沉排轨迹图。同时利用另外一套GPS移动台随时检测排体边缘位置,作为沉排船自带GPS实时控制的有效补充,对沉排轨迹偏移进行校核,进一步提高沉排定位精度。移动站可准确有效测量排头与排尾位置,特别对排尾悬空后受水流影响产生偏移量的测定,具有较好效果。(在利用GPS控制过程中,沉排船、移动台须各自架设一个基准站相互进行校核。)

多年经验显示沉排施工定位控制设置导标观测简便、直观、有效,可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在每一通条排体沉放前,对施工区进行测量放样,并在岸坡上设置一系列导标,明示排体上下缘及搭接宽度。沉排过程中,技术人员在铺排船上可结合GPS及导标观测排体沉放是否存在偏移。

2、排头部位定位工程技术

一般排头主要依靠系结砼块堆及在排体头部位置压载砼块自重固定。铺排船向外侧移动过程中,对排体会产生作用力,可能使排体发生整体位移,导致排体的沉放位置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必须对排头的固定采取相应措施。柴码头护岸修复工程沉排护底在排头固定工程技术的关键点:一是在定位排头时,预留1m的富余量,排头沉入河底后继续放排2~3m;二是在岸坡上每隔5m固定系列木桩,沉排前用尼龙绳将排头和木桩连接,利用尼龙绳和排体之间的拉力来减小铺排船在移动过程中对排体产生的作用力,以减小排体位移,保证排头位置的到位率。

3、排尾沉放工程技术

一般在每一通条排体沉放结束时,排尾主要依靠工作排布(俗称母排)连接或者尼龙绳系结方式送入河底。柴码头护岸沉排护底维修工程主要采用尼龙绳系结和母排连接的方式处理排尾沉放问题,即利用一定数量的尼龙绳,将排尾与铺排船滚筒挂钩连接,待排尾离开铺排船沉放至河床底部后,解开尼龙绳即可。在排尾的固定方式上,一是每一根系接的尼龙绳长短必须严格一致,使每根尼龙绳均匀受力;二是有效利用排布伸缩性,在滚筒上加装一张工作排布(即母排),再利用尼龙绳连接工作排布(母排)和沉放排体,可有效解决排尾沉放时牵引受力不均匀的问题,保证排尾平顺沉入水底。

4、排尾悬空段的工程技术

每通条排体沉放临近结束,排体离开铺排船导板后,均有一定距离的悬空段。此时受水流影响较大,容易导致排尾位置偏移,严重时可产生卷排、撕排及翻排现象。柴码头护岸沉排在悬空段的处理上,首先在尾部上游迎水部位增加牵引装置,利用钢缆牵引,随排尾沉落缓慢收放,通过牵引力的作用,抵抗水流对排体的作用力,减少排体尾部偏移量,防止出现排体翻转;其次是根据施工现场水流的流向调整船位,尽量使悬空段排体与水流平行,减小水流对排体的作用力。另悬空段重量由系结尼龙绳承受,沉放时放排与移船必须同步进行,保证缓慢均匀,防止瞬间受力过大导致牵引装置断裂或排体撕裂现象。

5、排尾偏移量的工程技术

受水流影响,排体在水中会产生漂移,因此要根据施工现场施测流速、流向及浮具漂移观测排尾实际着床位置数据,适当调整沉排轨迹线的方式进行控制。柴码头护岸沉排护底维修工程施工中,特别是从第14通条处水流速明显增大,技术人员根据实测的排尾偏移量,按设计轨迹线沉入排体量50%后,以排体中心为旋转点向上游方向旋转5~6度,排尾上移量约增加2.1 m~2.5 m,当排体着床后旋转增加量可抵消水流冲击漂移量。

抛枕施工工程技术

抛枕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施工工艺,已广泛应用于长江航道整治和维修施工中,主要包括充枕、定位、沉放、监测等工序。在鲁家湾护岸维修工程中,由于抛枕方量大,时间紧采取了两种工艺进行抛枕作业:深舱驳输沙定位抛及自取沙游抛作业。主要是基于深舱驳输沙定位抛沙枕的准确率与到位率要高,但因自取沙游抛能明显提高抛枕工效的特点,所以作为深舱驳输沙定位抛的有效补充。

1、充枕

枕袋泥沙要求:维修工程所用枕袋由幅宽3.88m、规格为200g/m2的单层聚丙烯圆筒编织布扎制而成,为适应维修区域水下复杂地形,设计长度为3m、5m、8m三种级配,直径均为1.2m。长3m、5m的枕袋均设置2个充灌袖口,长8m的枕袋设置3个充灌袖口,袖口间距1.5m或3m,直径为20cm,袖筒长50cm。沙枕采用丁缝或包缝法缝合。用作充枕的河沙d10不小于土工布的等效孔径O90,选择粒径较粗、含泥量小于10%的河沙,袋体内充填饱满度控制在75%~85%。

充枕要求:深舱驳输沙定位抛及自取沙游抛作业除抛投方式不同外在充枕时都必须控制充盈率和均匀度,沙浆浓度控制在15%~25%之间,充填压力控制在0.1MPa左右。沙浆充灌时常踩踏沙枕滤水,充盈率达到75%~85%后,扎紧充沙袖口,继续踩踏沙枕使之均匀。

2、定位沉放

漂移距确定:沉放前要根据公式计算枕袋入水的漂移,结合采用浮具在施工区实枕袋测漂移距,控制抛枕船船位保证抛枕的到位率。枕袋漂移距可用下式进行计算:L=0.8VHW1/6。式中:V——施工区表面平均流速(m/s);H——水深(m);W——枕袋重量(kg)。

定位:施工前先利用大比例水下地形测量图,了解抛枕区域水下地形地貌,科学合理设计施工方案。通过绘制断面图(断面间距为10m),计算枕袋抛投的层数、每层排列个数和枕袋排列组合方式,控制抛投工程量。将抛枕区域按纵断面1.5m、横断面5m间隔绘制网格,形成D XF文件导入GPS移动台电子手簿,施工时根据漂移距控制枕袋下水位置。随时根据坡度断面尺寸搭配不同长度的枕与层数,以抛出设计要求的坡比。

沉放:充填好沙枕后,经检查沙枕无破损后,校正船位,松开枕架开关,使枕架倾斜,沙枕自动翻入水中,沉到设计位置。抛投时,沙枕长度方向垂直水流,根据漂移距、抛枕船船宽确定抛枕船的移位与沙枕的入水位置,由坡脚底外缘边线向内逐层抛填均匀。顺序为:定位后抛投1至2次,抛枕船向上游方向移动1.5米再定位抛投,移船累计距离等于船宽时应空出一个船位,实测漂移距后再调整船位进行抛投。向上游方向抛投二个船位后,抛枕船内推2.5米下移至最初抛投横断面线。通过GPS控制船位如此循环往复,达到设计要求为止。沙枕抛填补坡严格按设计枕位分层抛填,填筑第2轮、3轮时适当增加抛筑厚度(每次抛填高度控制在2米之内,1米后调整枕架枕袋位置)。层与层之间和沙枕袋之间应交错嵌紧,不形成垂直的通缝,小的空隙辅以3米枕。

检测:每抛投完一个断面后,及时安排大比例测量,检测抛枕到位率,分析抛填效果,及时修改抛枕方案,以抛出设计要求的坡比。

建议

航道整治工程因水毁严重进行修复,关键节点主要在水下,属隐蔽工程,施工的精确率与到位率难以掌握。进行全过程跟踪观测施工效果,并实时调整施工方案,能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加大施工过程中的观测频率是保障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

维修工程因施工环境特殊,其施工强度不低于航道整治工程。柴码头护岸维修工程沉排施工中因排布长度富余量、排体铺设范围等限制,维修强度或多或少受到影响。维修工程在强度的设计上可以与航道整治工程相同。

长江航道整治建筑物修复工程技术 第2篇

工程试验检测在长江航道整治中的作用

论述了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的特点及意义,分析了试验检测对长江航道整治工程的各种作用和确保水运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作 者:陈耀明 作者单位: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9刊 名:中国水运(下半月)英文刊名:CHINA WATER TRANSPORT年,卷(期):9(2)分类号:U617关键词:水运工程试验检测 重要技术保证 控制原材料质量 重要技术手段 科学依据

长江航道整治建筑物修复工程技术 第3篇

随着计算机网络及国际互联网应用的飞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用一台计算机可知天下事,政府的各级部门、各企业均已采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建立了自己的内部办公网或企业管理网。但由于公众网(INTRENET)的开放性,使得网络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自己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系统会遭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破坏或感染病毒,泄密情况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计算机网络由于遭受到非法攻击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百亿美元以上。因此各国政府或各企业对网络的安全高度重视,甚至规定内部办公网络计算机不准与公众网(INTERNET)互联。但这样众多公司内部的局域网用户就无法查询公众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使用便捷的电子邮件服务,这便给相关工作造成了巨大的不便。

与此同时,一大批开发网络防火墙、加密软件的企业应运而生。但根据现有的技术背景,核心的硬件产品、操作系统、网络产品等技术均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即使再严密的加密软件和防火墙都有被攻破的可能,因此而造成泄密和经济损失。基于以上原因,我局采用了对服务器端的网络物理隔离以及在台式计算机上配置两块硬盘加上网络隔离卡进行数据源隔离的方法,这样一台电脑既可以进行内网办公,又可以进行外网查询。

2 工程背景

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员工共有1100多人,其中总部有员工96人,总部下属有二级单位、项目部及船舶。各单位都是通过Internet和总部相连,各分部也有自己业务服务器。内部有财务、OA、E-mail、人力资源等应用服务器。

目前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办公网络已建成,内网与外网混合使用,这样既不利于内网资源的充分利用也不符合网络安全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内外网进行隔离。

3 技术介绍

3.1 VPN技术

(1)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简称VPN)指的是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的技术。其之所以称为虚拟网,主要是因为整个VPN网络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并没有传统专网所需的端到端的物理链路,而是架构在公用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网络平台,如Internet、ATM(异步传输模式〉、Frame Relay(帧中继)等之上的逻辑网络,用户数据在逻辑链路中传输。它涵盖了跨共享网络或公共网络的封装、加密和身份验证链接的专用网络的扩展。VPN主要采用了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和使用者与设备身份认证技术。

(2)VPN的要求。

安全性。VPN提供用户一种私人专用(Private)的感觉,因此建立在不安全、不可信任的公共数据网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安全性问题。VPN的安全性可通过隧道技术、加密和认证技术得到解决。在Intranet VPN中,要有高强度的加密技术来保护敏感信息;在远程访问VPN中要有对远程用户可靠的认证机制。

性能。VPN要发展其性能至少不应该低于传统方法。尽管网络速度不断提高,但在Internet时代,随着电子商务活动的激增,网络拥塞经常发生,这给VPN性能的稳定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VPN解决方案应能够让管理员进行通信控制来确保其性能。通过VPN平台,管理员定义管理政策来激活基于重要性的出入口带宽分配。这样既能确保对数据丢失有严格要求和高优先级应用的性能,又不会“饿死”低优先级的应用。

管理问题。由于网络设施、应用不断增加,网络用户所需的IP地址数量持续增长,对越来越复杂的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处理能力的大小是VPN解决方案好坏的至关紧要的区分。VPN是公司对外的延伸,因此VPN要有一个固定管理方案以减轻管理、报告等方面负担。管理平台要有一个定义安全政策的简单方法,将安全政策进行分布,并管理大量设备。

互操作。在Extranet VPN中,企业要与不同的客户及供应商建立联系,VPN解决方案也会不同。因此,企业的VPN产品应该能够同其他厂家的产品进行互操作。这就要求所选择的VPN方案应该是基于工业标准和协议的。这些协议有IPSec、点到点隧道协议(Point to Point Tunneling Protocol,PPTP)、第二层隧道协议(Layer 2 Tunneling Protocol,L2TP)等。

实现。VPN实现的两个关键技术是隧道技术和加密技术,同时Qo S技术对VPN的实现也至关重要。

3.2 VPDN技术

VPDN英文为Virtual Private Dial-up Networks,又称为虚拟专用拨号网,是VPN业务的一种,是基于拨号用户的虚拟专用拨号网业务。即以拨号接入方式上网,是利用IP网络的承载功能结合相应的认证和授权机制建立起来的安全的虚拟专用网,是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

VPDN的具体实现是采用隧道技术,即将企业网的数据封装在隧道中进行传输。隧道技术的基本过程是在源局域网与公网的接口处将数据作为负载封装在一种可以在公网上传输的数据格式中,在目的局域网与公网的接口处将数据解封装,取出负载。被封装的数据包在互联网上传递时所经过的逻辑路径被称为“隧道”。要使数据顺利地被封装、传送及解封装,通信协议是保证的核心。

4 网络隔离

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内外网系统整改分为4个部分,即本局办公大楼机房网络改造;办公大楼各个处室网络的改造;办公用计算机的改造;二级单位、项目部、船舶及出差人员的内网连接。

4.1 本局办公大楼机房网络的整改

现已将办公大楼网络中的内网与外网进行了彻底的分离。内网保持长江航道局原来对我局局内网的整体部署,核心交换机及接入式路由依然按照长江航道局统一的设置,内网IP地址也按照长江航道局规定的vlan进行了划分。外网仍然使用电信网,两个网络之间已不再有任何的物理连接。

4.2 办公大楼各个处室网络的改造

由于我局各个处室在装修的时候没有设置内网的接口,所以各个处室需要重新安装内网接口。若按照传统从机房布线方式,不但施工进程繁琐而且会破坏我局办公大楼的美观,基于此,我局采用的方法是把一部分科室原有的外网口设置成了内网口,将相邻的科室内外网进行交叉布线,再通过架设交换机对内外网络进行分配便实现每台电脑都能同时配有内外网两根网线。

4.3 办公用计算机的改造

为了实现内外网数据源的分离,同时又要有效利用现有设备,我局对办公用计算机进行了改造,将每台办公用计算机上加装了一张隔离卡,一块硬盘,隔离卡的外网口接入外网网线,内网口接入内网网线。新增硬盘则用于内网系统和数据的保存,这样便实现了内外网数据源的隔离。数据源的隔离能够有效阻止外网数据源的病毒感染内网数据源。

4.4 二级单位、项目部、船舶及出差人员内网连接

对于二级单位、项目部、船舶及出差人员接入内网我局采用了SSL VPN方式和VPDN方式。

(1)VPDN网络专线的方式,即从联通机房vpdn服务平台架设了一条4M专线至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服务器。前端设备通过专用接入点接入无线网络,再通过(vpdn平台认证后接入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服务器。整个物理通道均为专网。这种方式使得每个外网用户在访问内网时必须通过专门的物理通道,从而避免了外网病毒对内网网络的侵害如图1。

(2)由于国外无法接收到VPDN的信号,因此我局的国外船舶、项目部人员采用了SSL VPN的方式登录我局局内网办公。SSL VPN方式即用户在计算机上安装客户端软件,通过INTERNET拨号方式访问内网服务器,实现内网访问。此种方法硬件结构无需改动,代价较小,通过用户认证的方式可以避免内网保密文件的泄漏。由如图2所示。

5 总结

此次内外网络隔离对于我局的信息化建设来说意义重大,我局的网络安全性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试想以后我局会建立具有我局风格的内网网站,更多涉及到我局机密的软件可以在内网中使用而不需要像以前那样会顾忌到哪天会被别有用心的人通过互联网进入到我们的内网导致机密文件泄漏,也不用担心病毒会轻易感染到内网重要文件,内网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这将会进一步提高我局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生产管理质量,在增强软实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因为公众网(INTRENET)的开放性,使得网络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自己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系统会遭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破坏或感染病毒,泄密情况严重。与此同时,一大批开发网络防火墙、加密软件的企业应运而生。但根据现有的技术背景,核心的硬件产品、操作系统、网络产品等技术均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即使再严密的加密软件和防火墙都有被攻破的可能,因此而造成泄密和经济损失。基于以上原因,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采用了对服务器端的网络物理隔离以及在台式计算机上配置两块硬盘加上网络隔离卡进行数据源隔离的方法,这样一台电脑既可以进行内网办公,又可以进行外网查询。

关键词:公众网,网络防火墙,网络隔离卡

参考文献

[1]王莹.网络隔离技术[J].微计算机应用,2003,(03).

[2]钱洁,薛昌春,秦海玉.新一代网络技术——主动网络[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3,(02).

[3]赵心宇,朱齐丹,朱达书.应用WinPcap捕获网络数据包[J].应用科技,2004,(11).

[4]张继永.网络隔离技术与信息安全[J].中国信息界,2010,(9).

长江航道整治建筑物修复工程技术 第4篇

关键词:近坝河段;航道整治;

中图分类号:U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6)04-0060-02

李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这是国务院对长江航道建设提出的新高度、新要求。长江航道局表示:将按照“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通支流”的建设思路,以系统整治为重点,全力推进航道建设。中游实施荆江航道整治工程,力争提前实现3.5米建设规划目标,全面改善通航条件;专题研究“6米水深到武汉、4.5米水深到宜昌”航道整治方案。

目前长江中游宜昌至昌门溪河段已经进行了第一期航道整治工程建设。由于该河段距离三峡大坝及葛洲坝大坝非常近,河段内水情变化、河床地质、岸坡演变等情况与其他河段有所不同。在近坝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建设中,应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工程顺利开展,达到整治目的。笔者根据宜昌至昌门溪河段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建设,对近坝河段的航道整治工程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1.近坝河段的特点

1.1水情不同

本河段距离三峡大坝及葛洲坝大坝较近,距离葛洲坝大坝航程约60km,距离三峡大坝航程约lOOkm,现场水情受库区调节影响非常大。葛洲坝调整出库流量时,约4个小时候后,现场水位、流速即发生相应变化,有时候甚至流向也发生变化。笔者根据宜昌至昌门溪河段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关洲水道为例进行分析,葛洲坝出库流量以12500m3/s为分界线,现场水势大致出现如图1:

(1)葛洲坝出库流量在12500m3/s以上时

水流从上游流到工程区域以后,大致分为两股主要方向,一股从右侧深槽(当地主航道)流过,另一股从左侧整治区域流过。此种流态下,施工区域水流流态有规律,不会出现乱流,有利于施工船舶的布置及施工。

(2)葛洲坝出库流量在12500m3/s以下时

水流从上游流到工程区域以后,流经施工区域的水流出现分叉,并在设计潜坝位置出现横流。此时,施工现场水流紊乱,部分区域出现流速加大现象,对施工船舶的布置及施工造成不利影响,需要改变船舶布缆设施,重新抛锚定位。

实际施工中,葛洲坝出库流量浮动范围为6000-45000m3/s,现场的水流形态千变万化,远不止以上的两种分析情况。

1.2河床地质不同

近坝河段区域属于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的交界处,地质情况既有山区河流特点,也有平原河流特点,河床覆盖层以卵石为主,含少量砂,砂卵石下有较厚的砂层。部分河床区域含沙量极少,卵石在水的流速冲击下呈缓慢推移质移动形式。这会对水下铺排、船舶定位造成很大影响:铺排的排体不易稳定引起的是工程质量问题,而船舶定位不稳则影响的不仅是工程质量问题,还是极大的安全隐患。

1.3对施工中安全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航道整治工程中经常用到的船舶为铺排船、抛石船、各类定位船等。这些船舶大都属无动力船舶,即自身不具备航行能力,需要靠拖轮的拖带才能行驶。在面对较复杂的水流环境下,要对其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项险情做出安全预案,并且现场要备好动力满足要求的拖轮,在发生险情时能随时将施工船舶拖离现场或危险区域。

2.近坝河段航道整治施工中的一些措施

根据近坝河段的一些特点,在施工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或减小其影响,来达到施工目的和整治目的。

2.1水情分析

施工初、中期,应坚持测量流速及流向,分析其与水位的变化关系,对工程重点部位的流速、流向变化做到心中有数,为施工布置提供依据。同时施工中必须关注三峡及葛洲坝每日出库流量及次日出库流量预报,形成数据库,分析施工区域水位变化情况。这是指导现场施工的基本数据,应坚持分析,将结果传达所有施工船组。图2为流量及水位关系曲线图。

根据上图曲线关系,结合流量预报,即可了解到施工区域水位变化浮动情况,也就可以预测现场流速、流向分布情况。这对现场的施工布置及安全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船舶定位

施工船定位要求准确、稳定。铺排时,排体入水阶段,铺排船受到的水流冲击力是非常巨大的,定位不稳则会引起走锚现象,导致排体移位,甚至船舶急遽走位引发安全事故。

施工时,船舶离岸较近时,一般采用垂直水流铺排,可在岸上设置地锚,加大船舶稳定;离岸较远时,一般采用顺水铺排,排体顺水流方向入水,铺排船则与水流方向呈垂直状态,此时应加大上游的锚石重量及锚缆长度;上游两口锚与船体夹角应尽量接近90°;船艏锚和艉锚(即图3中的边缆)应向上游方向抛设接近45°左右来分担上游锚的拉力。施工船抛锚布置变化大概如图3。

经过改进抛锚方式后,铺排船由原先的两根缆绳受力变成4根缆绳受力,船舶稳定性增强,能承受的起排体入水瞬间带来的巨大冲击力。

2.3水下铺排

水下铺排时,河床含沙量大,排体入水后易稳定;含沙量小而卵石较多时,排体则非常不易稳定,易引起滑动。施工中可采取措施来加强排体的稳定性:

首先应加大排头的压载重量。可用8个一组或10个一组砼块,用尼龙绳捆扎在一起作为排头压载体,系在排布的纵向筋带上,使排头入水后能迅速着床稳定。设置时应注意每条筋带都应绑系砼块组,使其受力均衡。

必要时,采用双排头形式:在排头压载体上游再设置一道砼块组,用尼龙绳与排布纵向筋带上的砼块组相连,组数与纵向筋带上的砼块组数相同,尼龙绳长度为水深深度加上10m左右。施工时,先进行断面推算,将第一组砼块(第一个排头)在上游断面处抛投下水,再开始在设计排头断面进行铺排,第二组砼块(第二个排头)和排布一起入水。

施工中,应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如流速、流向、排头位置、排体入水长度、船舶移动距离、船舶即时位置灯,技术人员根据数据即时进行分析,初步判断排体入水后的稳定性。

铺排后,条件允许时,应迅速进行探摸、验收,然后抛石压载,使排体稳定。

3.结语

长江航道整治建筑物修复工程技术 第5篇

报告简本 1 概述

1.1 研究的总体目标

(1)针对叙渝段航道的典型卵石滩险,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提出较好的工程治理方案,从而解决依托工程中复杂卵石滩险的治理问题,达到预定的整治目标,为叙渝段384km的?级航道全线贯通创造条件。

(2)提高依托工程设计质量,增强依托工程整治效果,并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制定叙渝段航道在整治后长期保持整治效果的措施,从而降低工程维护成本20%以上。

(3)加快叙渝段航道进一步开发利用的进度,缩短前期工作周期30%左右。(4)总结叙渝段复杂卵石滩险的卵石运动规律、河床演变趋势、碍航成因、整治原则、整治方法等,对以前的研究成果进行较好的补充,山区河流同类滩险整治提供良好的技术参考。

(5)为卵石河床演变与整治理论发展提供新经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航道治理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6)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关键技术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项目主要通过调研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船模试验和实船试验等手段,在上游金沙江建库的条件下,研究长江宜宾至重庆段复杂卵石浅险滩、枯水卵石急滩的卵石运动规律,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治理方案。1.2.1 专题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专题一以铜鼓滩为典型滩险,通过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叙渝段卵石浅险滩整治技术。铜鼓滩是长江叙渝段主要浅险滩之一,也是依托工程——叙泸段航道建设工程的重点整治滩险之一。铜鼓滩处于两反向河弯间的过渡段,上浅下险,航道弯曲狭窄,1993年曾通过疏浚和炸礁拓宽加深了枯水航槽,但近年来上口的铜鼓子浅区淤积严重,水深不足而碍航。

1.2.2 专题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专题二以斗笠子滩为典型滩险,通过物理模型试验、船模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叙渝段卵石急滩整治技术。斗笠子滩是长江叙渝段著名枯水急滩,也是依托工程——泸渝段航道建设工程的重点整治滩险之一。斗笠子在历史上虽然进行过多次整治,但效果均不理想,往往整治后2至3年滩势重新恶化,本专题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工程实施情况和整治效果进一步归纳和总结斗笠子滩的整治思路、整治原则、整治方法等关键技术。

1.2.3 专题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专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金沙江建库对叙渝段航道水流、泥沙运动的影响研究,金沙江建库对叙渝段航道的总体影响研究,金沙江对叙渝段典型滩险的航道条件影响研究。2 长江叙渝段典型卵石浅险滩的整治技术研究

卵石浅险滩是长江叙渝段的主要碍航滩险。铜鼓滩、神背嘴、风簸碛等卵石浅险滩均为枯水期重点碍航浅险滩,水沙运动条件复杂、航道尺度不足、航行水流条件较差。各滩险在1987,1996年间进行过整治,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达到良好的整治效果。为此,进一步总结川江卵石浅险滩的航道整治经验,研究卵石浅险滩的河床演变规律和整治技术,为项目依托工程――铜鼓滩的航道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2.1 山区急弯放宽河段的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山区河流急弯放宽河段大多形成分汊河型,其碍航特征表现为弯、浅、险,是山区河流整治中最为复杂的河型之一,其成滩机理复杂,整治难度较大。要彻底整治好这类滩险,必须深入研究碍航滩险的水流运动特性、卵石运动规律、河型变化和形成机理、河床演变趋势,才能制定出经济合理的整治方案。

因此,采用概化的物理模型对这类急弯放宽河段的水力特性进行专门试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山区急弯放宽河段的水力特性如下: 2.1.1 弯道水面的横比降

(1)横比降最大值出现的位置 ,一般在河道是等宽的时候,即放宽率,1时,横比降由弯道进口沿程逐渐增大,,到达弯顶附近,横比降达到最大值,再向下游又逐渐减小。当较大时,最大横比降的位置一般出现在弯道进口至弯顶段,也就是说当下游河道放宽后,会使横比降的最大值的位置向弯道上段移动。

横比降的最大值出现的位置还随着水流强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同一个弯道中,Fr当弗汝德数较大的时候,横比降的最大值出现在弯道中间稍向上偏的位置,但是当 Fr减小到很小时,其最大值出现的位置会在弯道的进口。2.1.2 弯道水面的纵比降 水面的纵比降和流速是工程应用中最关心的两个水力要素,对于山区通航河流来说,一般都会规定航道内流速和局部纵向比降不能过大。

由于水面横比降的影响,水面纵比降沿横向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同一断面上,凸岸和凹岸之间的纵比降差别很大,方向也往往是不同的;纵比降沿纵向的分布往往也是正负相间的,最大比降出现的位置,是与横向环流的充分发展、使最大流速区由凸岸移向凹岸,从而产生的局部加速区有关。

Jtu,maxFrFr凸岸纵比降的最大值在较大时,均出现在弯道进口段,当减小的时候,JJtu,maxao,max会向下游转移,出现在弯顶段。而凹岸纵比降的最大值,一般都出现在弯道出口段,但是当弯道进口附近水流惯性很大,弯道中心半径也很大时,弯道出流顺畅,Jao,max在凹岸沿程都没有负比降的发生,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出现在弯道进口处。2.1.3 水流的分离区

当水流沿弯曲的管道或明渠流动时,有时水流会脱离固体边界,在主流和固体边界之间形成漩涡,这个区域称为水流分离区。

2.1.4 推移质的淤积带

推移质的淤积和水流在横断面上的流速分布关系很大,流速如果大于起动流速,推移质会继续运动而不会落淤,如果某区域流速过小,推移质也无法进入到该区域,则该区域也就没有推移质的淤积。外形上,淤积区的外边界的线形和回流区的边界形状在弯道段很相似,基本接近弯道的外形。出了弯道以后,回流区的边界会向内收缩,而淤积区的外边界会向外扩散。总的来说,淤积区至内岸的最大距离的变化规律基本上和回流

R/Bc区的宽度变化是一致的,都是随着的减小而增大的。

推移质在淤积的过程中,其颗粒的大小在横向的分布,从河心到凸岸呈现出由大到小的分布 4 规律。

2.2 铜鼓滩治理措施研究

表2-1 左、右槽整治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表

工程量 试验方案 工程内容 整治效果 综合评价 3(m)

1、上、下深槽平顺衔接,航槽

?疏浚航槽3.5m×80m。规顺,水流平稳,流速、比降满 ?筑3,江心顺坝,长足航行要求,挖槽稳定,航道条整治效果良 600m,坝高设计水位上件根本改善。

好,航道条2m,坝头段长120m为缓变

2、挖槽设计合理,断面系数大挖槽: 左槽 件根本改

坡3,2.5,,坝头嵌入于9,航行阻力较小,符合规范211200 修改 善,建议作

河床。要求。筑坝: 7方案 为该滩的整?筑齿坝:4,、5,、63、上游水位将降低0.01m,整治37080 治方案,供 ,齿坝分别长55m、46m、工程对相邻浅滩影响甚微。设计参考。40m,坝高设计水位上2m,4、整治效果良好,适应航运发 坝头坡1?5。展要求。

5、工程量及投资较右槽方案大。?疏浚铜鼓子浅区和碛翅

1、右槽进口铜鼓子浅区挖槽稳边缘,疏浚底高程为设计 定,该滩“上浅”问题基本解工程量较

水位下3.2m。决,但中、下段碛翅边缘疏浚区小,但整治 ?董碛坝尾筑丁坝群:右

仍有泥沙回淤,该滩“中弯、下挖槽: 效果不及左右槽 槽1,、2,、3,丁坝分 险”状况改善有限。63200 槽方案,可修改 别长128m、66m、40m,坝

2、受河势、滩情限制,该方案筑坝: 作为该滩整2方案 高设计水位上2m。

难于根本改善该滩的航道条件,23400 治工程设计?下深槽筑4,丁潜坝,对航运发展要求的适应性较差。的比选方

丁坝长33m,坝高设计水

3、相对于左槽方案而言,具有案。位上2m;潜坝长55m,坝

工程量及投资较小的优势。顶水深设计水位下6m。2.3 卵石浅险滩整治技术总结 2.3.1 整治原则

(1)根据弯曲分汊卵石浅滩的滩势(浅、险)及碍航性质,分清主次抓住病根,有 针对性地按制定整治措施;(2)长江叙渝段弯曲汊道浅滩枯水航槽弯浅、通航水流条件较差,在航行条件难以彻底改善时,可开辟顺直碛槽通航;(3)新开顺直碛槽宜采取窄深型航槽疏浚与筑坝相结合的枯水整治方法,以维护挖槽稳定。

2.3.2 通航整治汊道的选择

卵石浅滩弯曲汊道在整治前的枯水航槽,存在浅、弯、险等问题;碛槽较为顺直、枯水宽浅,年内冲淤变化不大。(1)受河势条件的制约,弯曲汊道的航道弯曲半径较小,流态紊乱,通过整治航道条件有所改善,但航道尺度难以显著提高;弯曲汊道浅区疏浚后挖槽稳定性较差,整治后又逐渐回淤而出浅。

(2)碛槽枯水宽浅,航深不满足要求,但较为顺直,与上下游主槽平顺衔接,河床组成相对较粗,年内冲淤变化不大。整治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新开航槽的稳定性,优化工程整治措施。

(3)充分论证各汊道整治方案的优缺点,选择适宜的通航汊道。弯曲汊道弯浅、通航水流条件较差,在难以彻底改善航行条件下,考虑航运发展要求,在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宜开辟碛槽通航,形成连接上、下深槽的平顺航道。

2.3.3 新开顺直碛槽的整治技术

(1)采取基建性疏浚与整治建筑物相结合的整治方法

沙卵石河床宜以修筑整治建筑物与疏浚相结合的方法。碛槽较为顺直,与上下游河槽平顺衔接,但枯水宽浅,航深不满足要求,且河床组成相对较粗,仅通过增大流速难以实现增大航深的目的,故需进行基建性挖槽,开辟新的航槽。

同时,应利用整治建筑物调整水流结构,增强河段的输沙能力,将多余的泥沙输送出去或改变泥沙的输移方向(如变纵向为横向运动),使其淤至航道以外,或使泥沙淤 积到深槽中,以获得稳定航道。(2)以枯水整治为主

卵石浅滩段虽然在中洪水流量下往往还存在急、险等碍航现象,但主要碍航成因是浅,整治时应以枯水整治为主。采用丁坝、顺坝束水导流整治,在洪水降落的最后阶段,提高冲刷能力,达到最低通航水位时的保证航深。整治建筑物高程在设计水位上1.8,2.5m。(3)采取工程措施增加顺直碛槽分流比,以增强顺直碛槽的输沙能力 ?修建洲头顺坝可以调整左右两槽分流比,增加挖槽稳定性。

?修建洲头顺坝可以增加碛槽流量,但应考虑对推移质运动、坝体稳定性的影响。

?可在弯曲汊道内修建整治建筑物以增加直槽流量。(4)碛槽内筑坝束水攻沙以维护挖槽稳定 2.3.4 新开航槽设计(1)挖槽平面布置 挖槽定线的基本原则: ?挖槽的方向与主流方向一致,并位于主流线上,与主流向交角不应超过15?。?挖槽在平面上常设计成直线,挖槽不可避免出现折线时,其转弯半径应满足要求,并适当加宽。

?挖槽应选择最短线路。(2)挖槽横断面设计

挖槽断面设计的内容包括挖槽宽度和深度。在满足航道尺度的条件下,挖槽概化模型水流条件试验研究表明,在挖槽断面面积一定时,在B/H=17.8时,近底纵向底流速、摩阻流速逐渐最大,输沙强度值最大。因此,窄深型挖槽断面挖槽稳定性优于宽浅型,为了增加汛后冲刷,在整治流量时在B/H,21.5时即可实现较为明显的效果。2.3.5 挖槽稳定性要求(1)挖槽稳定性的一般要求

挖槽的主要问题是汛后推移质回淤问题。为满足挖槽稳定,应使挖槽内的流速大于开挖前挖槽区的流速;应使挖槽河段开挖后的断面平均流速不小于挖槽上游段的断面平均流速;应使挖槽内的流速沿程相等或有所增加。(2)弯曲分汊新开碛槽挖槽内流速控制指标

在满足挖槽稳定性的一般要求的同时,挖槽后的流速应达到一个多大的数值,是在进行模型试验增加挖槽流量、束窄河床增大流速时的控制条件。为满足挖槽稳定,一般要求整治流量时挖槽内流速约为卵石的起动流速的1.1,1.3倍。3 长江叙渝段典型卵石急滩的整治技术研究 3.1 卵石边坡冲刷稳定试验 通过边滩冲刷稳定性水槽试验,主要研究卵砾石边坡的冲刷过程及机理;边滩坡脚卵石的起动;卵石边滩冲刷稳定时的平面形态及水流特性;局部压缩水流时,边滩冲刷情况以及水流条件的变化。

研究表明:卵石边滩的起动和冲刷与坡脚处的流速和水深有关;在卵石边滩冲刷稳定时,卵石边滩的岸线基本与固定边界的岸线平行,且水流的比降比较均匀,流态较好;局部压缩水流时,滩口处比降变化较大,固定边界压缩宽度大于卵石边滩冲刷稳定时后退的宽度。

3.2 标准船型自航上滩水流指标研究

根据交通部最新发布的川江船型标准,结合叙渝段典型卵石急滩——斗笠子滩实际情况,采用川江急滩水流指标理论计算和概化水槽船模试验等方法,研究叙渝段卵石急滩段的水流流速、比降对船舶的阻力以及代表船的型动力情况,提出泸渝段卵石急滩的水力指标。

叙渝段为?级航道标准,标准船队为881kW推轮顶2艘500t或1艘1000t驳组成的1000t级船队,其卵石急滩自航上滩水流指标如下表: 表3-1 急滩自航上滩水流指标 2.0 流速(‰)1.00 3.0 3.5 比降(m/s)3.9 3.1 9 3.3 斗笠子治理措施研究

表3-2 斗笠子滩整治方案一缆表 试验方案 工程内容 工程量 整治效果 综合评价

1.庙角碛疏浚: A(581480.68,3206884.78)、B(581780.72,3207015.73)、有利于改善斗笠 C(582147.76,3207063.34)、方案一 子滩的航行水流整治效果(582253.78,3207106.03)(庙角碛挖槽:条件,但庙角碛挖较好,但

2.支汊疏浚: 3疏浚,支78500m 槽区易于回淤,并挖槽区易 A(581305.20,3206529.72)、汊疏浚)且支汊疏浚区域于回淤 B(81802.22,3206510.03)、也易于回淤。

C(581351.58,3206622.98)、D(581806.41,3206580.18)(挖槽深度设计水位下2m)。

1.庙角碛疏浚同方案一;方案二 挖槽: 未达到分沙效果,2.丁坝分沙:A(581344.84,3206809.84)、3(庙角碛40500m 庙角碛的回淤未基本不可B(581484.29,3206889.80)、疏浚,丁丁坝: 得到根本性的改行方案

C(581509.65,3206848.14)3坝分沙)4800m 善。坝顶高程199.5m。改善斗笠子滩的

水流条件较好,从1.坝1/3旋转7?,坝头左移25m。移坝后 方案三 拆坝: 船模试验和水流

河床高程为设计水位下4m水深。筑坝长度3(移顺坝18000m 最不利比降、流速

200m,坝顶宽度为3m,两侧放坡1:1.5,滩口炸筑坝: 组合来看,船舶自2.在滩口处炸礁,炸礁高程为设计水位下效果一般 3礁,滩口18000m 航上滩能力一般。

5m。下游180m炸礁: 在庙角碛碛翅和

3.以滩口下游180为中心炸礁,炸礁高程为3处炸礁)15870m 碛尾附近有少量设计水位下4m。的泥沙淤积。工程 量最小。10 续表3-2 斗笠子滩整治方案一缆表

试验方案 工程内容 工程量 整治效果 综合评价 改善斗笠子滩的方案四 水流条件好,从船 拆坝:(移顺坝模试验和水流最318000m,滩口炸在方案三的基础上,再在庙角碛尾新建一条不利比降流速组 筑坝: 可作为推礁,滩口岛尾坝:坝高程198.5m(平坡),筑坝长度合来看,船舶自航325200m 荐方案 下游180m100m,顶宽度为3m,两侧放坡1:1.5 上滩能力较好。在炸礁: 处炸礁,庙角碛碛翅和碛315870m 岛尾坝)尾附近仍有少量 的泥沙淤积。枯水期冲刷庙角 碛碛翅处冲刷泥 沙能力与方案四

相差不大。布置分方案五 分沙坝减沙坝后,只是改变(移顺坝拆坝: 淤效果不 庙角碛碛翅局部3,滩口炸在方案四的基础上,再在庙角碛碛首新建两18000m 明显,且 的淤积量,工程河

筑坝: 礁,滩口条分沙坝:坝顶高程200.0m(平坡),坝顶对中洪水段泥沙洪水期主3下游180m宽度3m,两侧1:1.5放坡。第一条坝长度29400m 船舶上行

要输移路线以及处炸礁,165m,第二条坝长度150m。炸礁: 有一定影 庙角碛碛翅的淤3岛尾坝,15870m 响,建议积并没有得到实分沙坝)不采用。

质性的改变。中洪 水期,分沙坝对船 舶上行有一定影

响。工程量最大。3.4 卵石急滩整治技术总结

根据斗笠子滩和筲箕背滩历年整治情况,结合两滩现有整治方案,对叙渝段卵石急滩的卵石运动规律、水力指标、整治原则、整治方法进行总结。

3.4.1 卵石急滩卵石运动规律

?不管洪水期还是中枯水期,推移质输移路线对于斗笠子滩主航槽和筲箕背滩练家槽来说,都是异岸输移。?洪水期推移质输移路线经过主航槽,并产生一定淤积;枯水期水流归槽冲刷洪水期淤积的推移质。?洪水期和枯水期的推移质输移路线方向不一样。斗笠子滩、筲箕背滩洪枯期卵石推移质输移方向的夹角分别为40?、30?左右。

?斗笠子滩和筲箕背滩的卵石运动强烈,均出现三维卵石沙波。斗笠子滩的卵石沙波出现在主航槽以下的斗笠子滩,筲箕背滩出现在练家槽以上的筲箕背滩脊。

?卵石运动与年来水量关系较大。1990年,筲箕背汛期和汛后的地形变化很小,2003年,斗笠子滩汛期和汛后主航槽地形变化也很小。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这两年的

3洪水流量较小造成的。1990年、2006年朱沱站年最大洪水流量分别为30000 m/s、27800 33m/s,小于1990,2005年的年最大洪水平均流量32800 m/s,更小于5年一遇洪水流量

3为45100 m/s。3.4.2 整治原则

(1)卵石急滩以调节急滩比降为主

在方案布置时,主要以减小比降为主,最大局部比降能调整到2.0‰左右。从整治效果来看,降低了卵石急滩的比降,流速并未降低多少,船舶自航上滩的能力大大提高。

(2)布置整治方案时既要考虑标准船队自航上滩,又要考虑航槽稳定。3.4.3 整治方法

(1)炸除河底礁石等方法进行扩大过水断面,既能满足船舶自航上滩,又能保持航槽稳定。

扩大过水断面是急滩整治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扩大滩口过水断面,水流相对平顺,急流段的比降相对较小,流速减缓,使调整后的水流条件,能满足船舶自航上滩。

(2)采取局部炸礁方法,减小底部环流,改善流态。由于河床起伏不平,河床高差较大,底部环流得到充分发展。水位越枯,底部环流强度越大,故在设计水位时,虽从表面流速和比降组合来看能满足船舶自航上滩,但较 强的底部环流使船舶不能自航上滩。

(3)修建岛尾坝能局部壅水,达到减小庙角碛碛尾横比降,拓宽缓流区的目的,以便船舶自航上滩。

“上疏下抬”是急滩整治的方法之一,“下抬”的一般方法是在滩下深槽断面修筑潜坝,筑坝壅水,减缓滩口的比降、流速,改善流态,使船舶能自航上滩。4 金沙江建库对叙渝段航道的影响研究

金沙江建库引起的水流、泥沙条件的改变,将使叙渝段河床演变规律发生相应变化,直接影响一些重点滩险的水流、泥沙、河床变化规律,从而造成卵石滩险的河床下切,基岩河床滩险的水流流速、比降加大,这些变化都将影响航道的通航条件。

采用一维数学模型,重点研究建库后长河段水流、泥沙运动规律和水位变化趋势,并通过局部河段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模拟计算,研究典型重点浅滩河段的河床演变、水流条件、航道尺度的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

4.1 重点滩险二维数学模型计算

平面二维数学模型计算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向家坝水电站修建后,在电站日调节下泄非恒定流情况下,对叙渝段重点滩险平面二维水流流速、流态、水深、河床冲淤变化的影响。分别选取铜鼓滩和风簸碛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为探讨上游金沙江建库后,经水库调节下泄非恒定流过程对长江叙渝段航运条件的影响,建立了非恒定流数学模型。选取重点河段(铜鼓滩、风簸碛河段),计算了河道中水流为非恒定流时流速及水深分布,确定河道中水流流态及水位变化;并对沿程各断面位置处水流运动参数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着重对流速、水位随时间的变率做了分析,反映流速及水位随时间的变化强度。

?根据水文资料统计分析,向家坝水库在下泄最小流量为1200m3/s时,长江叙渝段(李庄站)年均1.6天流量小于设计流量1950m3/s。

?溪洛渡、向家坝建库后将拦截金沙江大部分悬沙和几乎全部推移质。长江叙渝段推移质泥沙由天然的年均226.4万t减少到年均44.4万t。

?当叙渝段河道基流最小时,向家坝进行日调节时为非恒定流情况下叙渝段河道通航条件最不利工况。

?非恒定流传播沿流程存在洪峰坦化现象,相应沿程流量、水深、流速变幅逐渐减 小。

?不同日调节工况比较发现,最小下泄流量增加,沿程各点水力参数变幅减小。

?向家坝日调节流量过程经长距离河道调蓄作用后,至铜鼓滩、风簸碛河段最小流量较天然枯水流量增大,航道水深增加。

?上、下游河段水力参数变率分析显示,沿程水力参数变率减小,非恒定流引起的河道水流波动沿程衰减。

?长时段日调节对河道变形影响因河床组成和边界条件的差异而不同,对比而言,铜鼓滩段河床变形较风簸碛段明显。

?河床变形后,可通航宽度增加,但同时可能伴随有航深的减小,非恒定流传播增加水深的效果有所反弹,河段航深与天然来流时相当。

4.2 金沙江建库后对叙渝段航道的影响 上游金沙江建库后,叙渝段的来水来沙条件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导致本段航道水流条件和泥沙运动规律发生改变,这些改变将引起河床演变规律的改变。研究表明:(1)虽然电站日调节流量对叙渝段下泄非恒定流存在洪峰坦化现象,相应沿程流量、水深、流速逐渐减小,但宜宾至太安长140km的河段,水位日变幅都在0.7m以上。越靠近坝址,水位日变幅越大,李庄以上水位变幅近2m。这将对船舶的靠泊和航行安全带来一定影响。

长江航道整治建筑物修复工程技术 第6篇

关键词:长江上游 整治建筑物 施工工艺 砼构件

长江上游经过几次较大规模治理,航道整治建筑物也越来越多,结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据统计,从宜宾至重庆971公里航道上,就分布着各种丁坝、顺坝、潜坝及其组合形式的坝体就有89座。

砼构件在航道整治建筑物中的应用

近年来,各参与航道建设的有关部门都在整治建筑物被不断冲毁,尤其对冲毁比较严重的部位的冲毁原因进行经验总结和分析,不断寻找更好的保护坝体不被冲毁的方法,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种保护坝头的新的砼构件和一种加固潜坝的新的砼构件被诞生。保护坝头的砼构件因其外形像“王”字而命名为扭王字块,而另一种砼构件则是一种四面体结构。其中扭王字块主要应用于坝头护面和镇脚,四面体主要作为潜坝坝体的主体修复。

1、扭王字块砼构件的应用

因这种构件外形像“王”,翼角较多,设想就是通过翼角的相互勾结,将独立的扭王字块联接成一个整体铺在坝头坡面上,就像坝头坡面被披上一件盔甲一样,以形成对坝头的特别保护。再加上翼角可以增加与河床或者坝头块石之间的摩擦,使抗冲击效果更加显著,而重达0.8t的重量,使水流更是无力将其冲跑。通过计算,按125架/100m2控制抛投质量比较合理,抛筑太密,水下施工将很难达到设计要求;抛筑过稀,则整体性不佳。坝头露出水面部分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抛投,水下部分则采用散抛与测量相结合的形式。扭王字块抛投,须待坝头坡面整理工序严格经过隐蔽工程验收合格之后方能进行,不然扭王字块抛投的质量将很难达到设计要求,抛投完后的外观效果也会不佳。

2、四面体砼构件的应用

潜坝因其从不露出水面而得名,对其修筑和修复也只能通过水下测量的手段来检测其好坏,一旦坝体被冲毁其修复的难度较大。一方面,如果只是局部受损因其在水下很难修补到位,再加上在低水位时坝顶同样要过船,所以对其坝顶高程的控制至关重要,如果经常修补,难保不因抛投控制不好而坝顶被抛高,一旦抛高再去处理难度也是相当大。综上原因,对潜坝稳固性和使用年限的要求较高。为了增加坝体的稳固性,改善块石容易被水流冲毁而导致坝体受损的现象,研制了这种新型的四面体砼构件来取代块石进行坝体主体修复。根据坝体损毁严重情况和避免坝体抛高,设计了边长分别为1.1m和1.6m两种类型。对坝体损毁比较严重、修补高度较高的地方采用1.6m构件;在损毁较轻、修补高度较低的地方采用1.1m构件,并且每五个构件用钢丝绳串成一组,连成一个整体进行抛投,更增加了构件的抗冲击能力。这种构件在抛投施工时,定位一定要准确,根据坝体损毁情况选用何种类型的构件也要准确,并结合水下测量的手段避免抛高。

砼构件施工工艺注意事项

越先进的施工工艺,往往对施工的要求也就越高,方法不当,不但效果不明显,反而因构件制作成本过高而增加施工成本,带来不可小视的经济损失。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砼构件的应用的经验,总结如下几点注意事项:

1、扭王字块砼构件

将这种砼构件应用在坝体施工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好构件的制作质量,保证构件的强度。因为这种构件要取代块石,它应该比块石更具耐风化和抗水流冲刷的性能。

首先要从原材料着手控制质量。制作砼构件的原材料有:水泥、砂、水和碎石。水泥要有出厂合格证和订购设计要求强度的水泥,且进场前要根据规范批次要求进行原材料送检,满足要求后方可在监理见证下进场使用;砂,因砼构件预制场一般设置在河边,可直接采用河砂,但同样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送检;碎石,不得采用河中卵石,因其表面太光滑,与砼之间的咬合力太差,应采用岩石粉碎而成;水,可以直接用江水搅拌。

其次要控制制作过程。构件的制作为在模板中浇筑成型而成(本文指钢模),所以,在浇筑前,模板表面要清理干净,不得有杂质;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涂;模板拼缝要紧密,避免振抖时漏浆。模板拼装好后就可以浇筑砼,由于扭王字块构件高1.094m,体积0.348m3,是一种大型的砼构,所以浇筑过程中对浇筑振抖比较讲究,如果浇筑振抖不合理,会导致砼强度低、砼粘结强度低而使翼角容易被折断、表面蜂窝麻面多等问题。浇筑必须采用分层浇筑,根据经验采取三层浇筑振抖效果最好,即能够保证构件强度,又能减少蜂窝麻面产生。构件制作时,要制作同条件养护试块和制作试块送检,以控制构件的质量。

构件的养护同样重要。构件制作完后要及时进行养护,根据气候条件和工期情况控制养护时间和方式,如果工期不紧,采用自然养护的方式就行。养护时根据各构件制作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标号,一般先制作的先吊运。并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来判断构件是否满足吊装、抛投强度要求。

最后为构件的抛投。构件抛投前要根据试块送检情况,强度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吊装抛投。扭王字块抛投采用机械吊装进行定点抛投,通过计算,按125架/100m2控制抛投质量比较合理,抛筑太密,水下施工将很难达到设计要求;抛筑过稀,则整体性不佳。坝头露出水面部门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抛投,水下部分则采用散抛与测量相结合的形式。扭王字块抛投,须待坝头坡面整理工序严格经过隐蔽工程验收合格之后方能进行,不然扭王字块抛投的质量将很难达到设计要求,抛投完后的外观效果也会不佳,因此,坝头坡面整理工序对扭王字块抛投工作顺利开展很关键。

2、四面体砼构件

四面体构件的制作与扭王字块的制作类似,注意事项基本相同,这里不再赘叙。由于其结构无翼角,浇筑时分两层浇筑就行,浇筑质量比较好控制。下面说几个与扭王字块不同的地方:

首先四面体构件成型后不像扭王字块那样,将组装的模板进行拆除,而因模板被整体固定不便拆除,通过吊机直接吊住预埋在构件顶部的吊环从模板中整体吊出,然后准备下一次浇筑。这样在第二次浇筑砼之前,要将残留在底部的杂质清理干净,并涂刷涂膜剂,不然第二次浇筑底部尖角将很难形成,而导致构件残缺被当作废品处理,造成过大的经济损失。

其次四面体的吊运。四面体四个角都为尖角,必须轻提轻放,否则很容易被折断,一方面影响构件预定的抗冲击效果,另一方面严重影响构件外观质量,甚至使构件尖角损毁严重而不满足质量要求被列为淘汰品处理。

最后为构件的抛投。砼构建是一种为潜坝修复设计的构建,潜坝由于从不露出水面,其坝顶在低水位时同样要过船,如果坝顶高程控制不到位,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在抛投时对构建尺寸的选择和抛投质量的控制上尤其要注意。为此,设计人员专门设计了两种尺寸的四面体构建,边长分别为1.1m和1.6m。在施工过程中,对坝体损毁比较严重、修补高度较高时采用1.6m构建;在局部小范围修复时采用1.1m构建,构建抛投每五个一组用钢丝绳串起来,连成一个整体,通过吊装机械抛投到指定地点,抛投完成后,及时进行水下测量,对坝顶高程进行检测,发现不合格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结束语

目前,长江正处在大建设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对长江航运的发展更加关注和重视,新一轮的航道等级提升正在紧张的设计规划当中,这也就意味着将会有更多整治建筑物将在上游沿线矗立起来。随着航道等级的不断提高,对整治建筑物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不管是从结构的坚固性,还是从坝体整体外观效果来看,其要求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整治建筑物的发展将是乐观的,长江航运发展将是永恒的,让我们共同携手谱写长江航运发展的新篇章。

长江航道整治建筑物修复工程技术 第7篇

关键词:长江航道 基建工程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U6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174-01

近年来,我局档案部门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工程技术人员的配合下,克服种种困难,使我局基建工程档案质量不断提高。在基建工程资料规范管理方面,我们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1 制度健全是保障

工程档案管理是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记录着工程活动的全过程,是工程质量的直接反映和关键环节,对后期检测、维护和其他工程建设具有指导、借鉴参考及工程科学技术研究等重要作用。近几年,上级主管部门对于基建工程的管理发布了许多规章制度,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规定了建设项目工程档案实行专项验收制度。未通过工程档案专项验收项目不得进行工程竣工验收。这项制度的颁发,有力地保证工程资料整理质量。改变了过去给什么就归什么,给多少归多少的被动局面。

在我局工程档案验收过程中,我们档案部门抱着“急工程之所急,全力为工程服务”的理念。加大了与基建管理部门以及工程部门沟通力度,互相支持、互相理解,配合默契。上级基建管理部门在制定《长江航道局基建工程管理办法》时,列入了档案部门必须参加交工验收等条款,对基建档案管理方面都做了具体规定。这些办法使工程部门和档案部门能一目了然,便于操作,工程档案在工程交工这一重要阶段得到了把关,实行了平时管理,使竣工资料整理质量得到了提高,这对于规范我局基建工程档案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 加强培训是基础

工程档案整理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是,工程人员不懂档案整理要求,而档案人员又不懂基建工程的程序,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我们经常组织档案人员学习基建工程程序的有关文件,使档案人员改变了基建工程程序不清、阶段不分、无从下手的状态,基本掌握了基建程序和各阶段应主要收集的文件材料情况。

我局档案部门还特别注重在实践中指导,利用各种机会如参加交工验收会、年度基建工作会、目标责任制考核评分等机会宣传基建档案管理,提出工程档案整改意见,不放过每次的实地指导工程档案整理机会,经过努力,培养了从各级工程部门资料员、项目管理员到工程施工单位再到监理单位一大批懂得档案整理技术人员,为今后基建档案规范化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档案人员也积极参加各种基建档案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使我们档案人员更加熟悉了基建工程资料收集范围和要求。

3 分级负责是合力

针对工程数量多、资料整理要求高,档案部门人手少的现状,要求各级工程部门都建立了专职资料员,他们不但负责平时工程前期资料的管理,还要定期检查施工、监理单位资料管理情况,最后进行全部资料汇总的协调和整理。同时还要求各级档案人员都要参与到工程档案管理中去,指导好工程资料收集整理工作。通过加强档案管理网络建设,我局档案管理的质量也大大得到提高。

4 档案质量是关键

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档案质量是生命,要保证基建工程档案质量,首先必须保证工程的每个环节产生的资料齐全,这就迫使施工单位必须对每一道工序都进行把关,并进行质量监督和质量检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其次保证基建工程档案质量,在关键时刻可以起凭证作用,如果以后工程发生质量问题,可以通过档案分析原因及追究责任,提高了技术人员的责任心,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由于现在基建工程档案管理规范化起步不久,有些工程在资料专项验收前仍要经过几次指导才能通过验收,而且都要经过我们档案部门这关,这无疑加重了档案人员肩上的担子,这也是改革年代对档案人员的一种挑战。新的世纪,给长江航道带来更多更新的发展机遇,也给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长江航道的改革和建设任务会更加繁重,如何更好地管好用好航道基建工程档案,使之在长江航道基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我们档案人员要在今后的基建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对基建档案整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坚持实行“四同步”管理,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培训,规范基建工程档案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智丽.企业基建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2]魏军霞.加强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J].科技资讯,2009(15).

长江航道整治建筑物修复工程技术

长江航道整治建筑物修复工程技术(精选7篇)长江航道整治建筑物修复工程技术 第1篇长江航道整治建筑物修复工程技术随着国家加大对长江干线...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