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术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09-161

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术(精选9篇)

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术 第1篇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肠梗阻,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术

大肠癌合并肠梗阻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的急腹症[1],过去一般只对右半结肠合并肠梗阻进行一期切除吻合治疗,而左半结肠则进行分期手术治疗。一直以来,临床采用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是否具有可行性存在较大的争议[2]。本文主要通过对我院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55~85(65.5±5.5)岁,治疗前肠梗阻时间为4~8(5.5±0.8)d,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肛门排气、排便等等。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观察组男8例,女6例,年龄55~85(65.3±5.3)岁,治疗前肠梗阻时间为4~8(5.3±0.5)d;对照组男10例,女4例,年龄55~85(65.2±4.9)岁,治疗前肠梗阻时间为4~8(5.3±0.8)d。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一期造瘘,二期进行切除吻合。观察组:采用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术进行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治疗、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手术当天,对患者进行全麻,按照常规进行气管插管,采取仰卧位。在左旁正中进行切口,进入腹不久,使用纱布把肠管扎紧,避免癌细胞扩散和种植于肠腔内。对血管进行结扎,避免癌细胞随着血液流动转移。对肿瘤区域的肠管进行游离,对肠系膜进行切断,清扫该区域的淋巴结。切除肿瘤远端的肠管,对远端的断端进行消毒和包扎,避免受到污染。在肿瘤的近端稍远的位置对结肠肿瘤段进行切除,把结肠的断端放在切口的左侧腹腔外,并且使用无菌塑料套管(管径比大肠腔内径稍小)接驳,套管远端接无菌塑料袋,封闭,放置妥当。在切断肿瘤近端结肠之前,应当加铺无菌单,对切口和术野进行保护。对阑尾进行切除,置入导尿管后并打结固定,注入生理盐水,约为1000ml,对结肠进行灌洗,把残留的冲洗液慢慢排除,保证结肠内部彻底排空。然后使用甲硝唑注射液进行冲洗,量约为250ml,拔出导尿管,距离阑尾根部约0.5cm处离断并缝扎阑尾残端,加予荷包缝合将阑尾残端包埋。于接驳塑料套管处之近端结肠上大弯后离断,移去冲洗收集装置。把加铺的无菌单撤离,修剪近端结肠断端,对断端进行消毒,确认其供血情况良好之后,进行结肠远近断端吻合。最后冲洗腹腔,置入引流管,进行负压引流。术后采用抗生素给予抗感染治疗,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度平衡,进行胃肠道减压,撤离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伤口感染、腹腔脓肿、泌尿系统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采用±s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n表示病例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

与对照组(65.5±10.5min、25.5±3.0d、6.5±0.8万元)对比,观察组手术时间(130.5±13.5min)明显更长,但是住院时间(15.0±2.8d)明显更短,住院费用(3.0±0.5)万元明显更少,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与对照组(42.86%)对比,观察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7.14%)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由于结肠壁较薄,血液运行状况欠佳,肠腔内容易积聚细菌,加上回盲瓣的作用,因此容易导致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发生[3]。同时因为结肠的解剖生理特点较为特殊,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容易导致肠坏死、穿孔的发生,甚至导致感染性休克引发死亡[4]。因此,必须对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进行及时的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方式主要采用分期手术进行治疗,也就是一期造瘘,二期进行切除吻合,分开进行。但是该种术式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手术痛苦,并且增加治疗费用,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现如今,外科技术已经获得明显的改进,围手术期操作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状态下,可以通过一期切除吻合手术对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5]。为了确保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治疗效果,必须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患者病情情况能耐受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所需时间及条件;(2)在手术过程中对结肠进行减压灌洗,这是确保一期切除吻合术成功的基础所在,有利于避免吻合口瘘的发生;(3)务必杜绝受到污染。在手术过程中必须避免肠内容物流出,对切口和手术视野造成污染,因此,在减压灌洗的时候,必须加铺无菌巾;(4)确保肠管具有良好的血供条件。在对肠管进行游离的时候,应当对边缘动脉进行保护,保证肠管断端具有良好的血供条件,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5)在缝合吻合口的时候注意上空、口松、下通的原则;(6)必须加强术后处理,术后每天对患者进行扩肛两次,减少吻合口的压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肠蠕动恢复。同时需要给于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等异常状况。

田晓健[6]对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50例进行对照试验,对观察组行I期肿瘤切除吻合术和全结肠灌洗,对对照组行分期吻合术治疗,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证明,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Ⅰ期吻合术治疗效果安全可靠,术中全结肠灌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根据本文研究可见,与对照组(65.5±10.5min、25.5±3.0d、6.5±0.8万元)对比,观察组手术时间(130.5±13.5min)明显更长,但是平均住院时间(15.0±2.8d)明显更短,住院费用(3.0±0.5万元)明显更少(P<0.05)。与对照组(42.86%)对比,观察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7.14%)明显更低(P<0.05)。由此可见,对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进行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术治疗虽然需要更长的手术时间,但是大大缩短住院治疗的时间,也减少治疗的费用,有利于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研究结果和相关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术中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可予以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亚军,李非,方育,等.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术中排便一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0,13(1):36-39.

[2]高友福,孙颢,陈宏,等.术中肠腔减压在左半结肠癌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17(2):71-74.

[3]潘春球,周望梅,余壁湘,等.术中结肠灌洗I期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与常规手术临床对比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3):605-607.

[4]马思平,张庆彤,王永鹏,等.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的临床效果观察[J].四川医学,2012,33(6):981-982.

[5]沈瑾,周波,张逖,等.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联合术中结肠灌洗治疗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50):48-49.

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术 第2篇

[关键词] 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一期吻合手术

[中图分类号] R735.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3-0149-02

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行一期手术切除吻合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大量强效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术中灌肠肠道清洗方法及术后全胃肠道外营养等外科技术的提高,使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成功率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高[1-3]。现收集我院2006 年1月~2011年12月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共48 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 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左半结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48 例,男30例,女18 例,年龄45~75岁,平均61.2岁,所有患者无合并严重心肺疾病及糖尿病等其他绝对手术禁忌证,所有病例术前排除肠穿孔(术中证实)。所有患者均有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伴有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6例有轻压痛或伴有腹肌紧张,腹部听诊可闻及气过水声或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轻度腹膜炎体征,腹部X线检查均有肠腔积液积气,并提示结肠扩张,B超示肠腔扩张,肠内容物增多,肠蠕动亢进;4例行腹部CT检查示结肠梗阻,占位不除外。梗阻至入院2 ~7 d,入院至手术1~6 d,平均3.5 d。

1.2 梗阻部位

直肠乙状结肠交界癌9例,乙状结肠癌23例,降结肠癌11例,结肠脾曲癌5例。

1.3 病理类型及分期

腺癌45例,其中高分化腺癌9例,中分化腺癌20例,低分化腺癌9例,黏液腺癌7例,未分化癌3例。Dukes分期结果:A期6例、B期23例、C期19例。

1.4 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后先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如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紊乱;应用广谱抗生素,纠正低蛋白血症和贫血;术前清洁灌肠。

1.5 手术方法

患者入院后经6~48 h 保守治疗后症状不能缓解,如无明显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未发现严重低蛋白血症及贫血,即急诊手术治疗,手术取全麻,进腹后全面探查腹腔淋巴结无明显肿大,无肝、胰、盆腔转移,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尚平稳,一般状况良好,无肠壁缺血坏死穿孔,明确病变部位证实梗阻部位后,如肠管扩张较大、梗阻时间较长的患者先用粗针头穿刺梗阻上段扩张的结肠排气,使之初步减压,再次探查若肿瘤能切除则按照左半结肠癌的根治原则行肠段游离,远端距肿瘤约5 cm处横断肠管,肠管远断端暂时关闭,近断端肠管用无菌塑料袋保护好提出腹部切口外,将肠内粪水由空肠至结肠挤压排入备好的容器内,于回肠末端切开插入内径为1 cm的硅胶引流管1根,先行小肠减压,然后通过回盲瓣插入结肠,用大量温热碘伏盐水持续顺行冲洗结肠,灌洗过程手术台向左倾斜,直至肠腔内容物排出清水为止,再分别用甲硝唑液或庆大霉素液等溶液冲洗,达到肠道杀菌作用,肠腔清洁后拔出硅胶引流管荷包缝合回肠造口,再用碘伏消毒后行一期结肠吻合,吻合时选用合适的管型吻合器行结肠端-端或端-侧吻合(端-侧吻合的残端均用闭合器闭合),术中注意保护腹腔,避免污染。术毕用大量温5-FU盐水冲洗腹盆腔,并于盆腔吻合口旁放一盆腔引流管,术后3 d扩肛,置肛管减压。术后继续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应用全胃肠外营养加强支持治疗,注意预防纠正低蛋白血症及电解质紊乱。

2结果

全组48例患者中均行一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所有患者术后禁食5~7 d,均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积极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静脉营养支持疗法,腹腔引流管放置7~10 d,所有患者无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9例,经换药治疗痊愈,均为甲级愈合,吻合口漏1例,为直肠乙状结肠交界癌,均经反复冲洗支持治疗等积极处理后痊愈。所有患者术后住院时间11~20 d,平均13.5 d,所有患者术后辅助化疗,随访6个月~4年,3例肿瘤复发转移后死亡,4例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好转。

3 讨论

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生率在我国有上升的趋势,同时合并急性肠梗阻又多见,急性肠梗阻又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左半结肠癌性肠梗阻由于其位置低,肠腔内污染重,细菌多,细菌毒力强,若不及时处理会出现因中毒性休克而致死亡的严重后果。手术治疗的原则是解除梗阻并尽可能争取对癌肿进行根治性切除,以提高生存率。目前对于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时采取何种术式仍有争议,传统观点认为,左半结肠壁薄,血运差,加之肠腔内大肠杆菌数量及毒力较其他肠段高,因此主张先行近端肠造瘘解除梗阻或肿瘤切除远端封闭近端肠造瘘,以后再行二期手术切除肿瘤或完成吻合,以避免术后吻合口瘘这一严重并发症。但分期分次手术可使部分患者未能完成二期手术或再次手术时肿瘤己转移、同时易引起肿瘤的种植和转移,甚至失去切除肿瘤的机会,同时因增加了住院时间,而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4],不易为患者接受。近年来,随着外科、麻醉、重症监护等围手术期技术的提高,结合术中结肠灌洗技术的改进,还有术后肠外营养的普及,多数学者认为,对右半结肠或部分有选择性的左半结肠所致的急性肠梗阻只要条件许可做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5]。对于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如果全身情况良好,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能够耐受根治手术,梗阻时间不长,术中肠管减压后色泽、血运好、有弹性和蠕动功能及灌洗良好,肿瘤无广泛转移者可接受一期切除吻合手术,而对于不满足上述条件如对那些全身情况差、中毒性休克、梗阻时间长、肠壁水肿严重、组织脆弱甚至已发生腹腔污染者建议行分期手术,不宜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我们在一期切除吻合手术中充分灌洗结肠,以减少毒素吸收而导致的病理改变,避免吻合口产生张力,恢复肠壁色泽,改善肠壁血运,这些都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再加上肠减压、结肠灌洗可有效减轻肠壁水肿,促进肠壁循环,促进肠上皮黏膜生长,最后应用肛门置管可刺激直肠黏膜引起排便反射,降低肠腔内的压力,减少肠壁张力,让肠管充分得到休息,从而使直肠上皮黏膜组织再生修复,最终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本组48例患者一期切除吻合术均获成功,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切口感染9例,经换药治疗痊愈,吻合口漏仅1例,经反复冲洗支持治疗等积极处理后痊愈。

综上所述,对于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治疗应以急诊手术为首选。严格掌握上述手术适应证,术中结合良好有效的结肠灌洗,保证结肠“上要空,口要正,下要通”和“引流放过危险期”的原则[6],术中应用器械吻合和规范的手术操作,术后妥善的综合治疗,一期切除吻合并不增加吻合口漏发生率,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采用。

[参考文献]

[1] 孔长保,王战立,王文胜. 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一期吻合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6):100-101.

[2] 仇慧模,劳景茂,何文海. 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的体会[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0,2(3):217-218.

[3] 丁思勤,周总光. 左侧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一期手术的疗效观察[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17(9):980-981.

[4] Lettman IM,Sulliban JD,Brams D,et al.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from the initial surgical managementof obstructing carcinoma of the colon[J]. Surg Gynecol Obstet,1992,174(6):513-518.

[5] 张军帅,张芳. 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术中灌洗一期吻合76例诊治体会[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5):44-45.

[6] 徐靖,任善镐,王敬东,等. 结肠癌梗阻一期切除吻合144例临床分析[J]. 中国肛肠病杂志,2006,26:21-22.

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术 第3篇

我院2002年1月~2010年7月共收治60岁以上乙状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行急诊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患者35例, 术中采用结肠顺行灌洗, 术后肛管减压, 应用奥曲肽缓解肠壁水肿, 改善肠壁血液供应, 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患者中, 男18例, 女17例;年龄60~83岁, 平均69岁。术前经过腹部X线平片、腹部超声、CT、肠镜检查等结合病史而明确诊断。

1.2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术前积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对存在心肺疾病、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老年患者进行有效地针对性处理。全组患者均在36 h内急诊手术治疗,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的麻醉方法。探查腹腔, 明确梗阻部位及肿瘤情况, 自肿瘤近端距离肿瘤5~10 cm结扎并切断结肠, 远端肠管断端纱布包扎保护。并向近端游离结肠达脾曲, 近端结肠置入内径3 cm螺纹管, 结肠壁外结扎固定。螺纹管内距离结扎处远侧10 cm处戳孔套入直径1 cm吸引管, 密封接口, 吸引管接负压吸引器, 螺纹管远端置床下桶内。切除阑尾, 置入直径1 cm腹腔引流管, 扎紧荷包, 固定。应用等渗冲洗盐水行结肠顺行灌洗, 阑尾引流管注入, 螺纹管排出。最后一次灌洗液加入庆大霉素, 保留于结肠内, 封闭管道。处理肿瘤, 待肿瘤切除, 排空结肠, 取出螺纹管, 观察结肠断端血运情况。选择血运丰富部位肠管做肠吻合。断端10 cm肠管应用盐水冲洗, 碘伏消毒, 行结肠端端吻合。如果小肠内容物较多可以保留盲肠引流管。冲洗腹腔, 放置腹腔引流管。手术后行肛管减压、胃肠减压、营养支持, 应用奥曲肽缓解肠壁水肿, 改善肠壁血液供应, 抗感染, 处理合并症治疗。

2 结果

本组35例患者中, 34例治愈出院, 其中1例手术后15 d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而死亡, 在时间上已经超过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期。4例出现切口感染, 无切口全层裂开, 均经过换药治疗愈合。引流管放置时间为7~10 d, 全组患者无吻合口瘘发生。住院时间15~37 d, 平均21 d。

3 讨论

目前对结肠并急性肠梗阻的术式选择争议较大, 尚无统一意见, 其重点在于避免术后吻合口瘘这一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为减少这一严重并发症, 笔者认为, 在一期肠吻合术中, 要坚持“上空、口松、下通”的原则[3], 应该注意如下问题: (1) 有效的术中顺行结肠灌洗。术中结肠灌洗可以清除粪便及积液, 减少细菌数量。冲洗管道的流出道螺纹管内套入负压吸引管可以有效快速清除肠内容物, 减少人工辅助机械挤压肠管的次数, 降低结肠内压力, 避免结肠再次出现肠内高压损伤, 减轻肠壁水肿, 缩短冲洗时间。本组患者平均肠道顺行灌洗时间为18 min。 (2) 手术操作顺序可以先行顺行肠道灌洗, 保留抗生素盐水于结肠内, 注意盐水量不要太多, 防止影响手术野, 再行肿瘤切除。可以增加结肠内抗生素的作用时间及近端肠管血液供应重新配置, 切除肿瘤后可以选择血运丰富部位的肠管进行吻合, 确保吻合口血液供应, 但是结肠顺行灌洗操作要轻柔, 避免挤压肿瘤, 注意无瘤原则。 (3) 断端肠管消毒, 可以有效减少吻合口感染机会, 吻合口无张力, 吻合口通畅, 手术后应用生长抑素减轻肠壁水肿, 口服液体石蜡每日30 ml防止粪块形成, 应用肛管减压, 有效降低吻合口张力, 对吻合口顺利愈合非常重要。 (4) 腹腔引流管低位放置, 以不影响吻合口血运、不压迫吻合口、时间上要超过肠瘘发生的危险期为好, 本组患者腹腔引流管平均放置时间为12 d。 (5) 严格无菌操作, 避免污染腹腔。 (6) 奥曲肽可以降低肠腔内压力, 加快肠壁水肿缓解, 改善肠壁血液供应, 促进肠道动力恢复。

本组患者有1例术后15 d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而死亡, 时间已经超过肠瘘发生的危险期, 按无吻合口瘘计算。但是这提示我们要重视老年患者普通外科手术前的风险评估, 合理选择患者。

随着术中肠道处理方法的不断完善, 重症患者监护治疗水平的提高, 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有效的营养支持, 老年人乙状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 对于选择性患者一期肠切除吻合手术是安全可行的[4,5]。

摘要:目的:总结老年人乙状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35例一期切除吻合术。方法:分析35例的治疗经过, 术中采用结肠顺行灌洗, 术后肛管减压, 应用奥曲肽缓解肠壁水肿, 改善肠壁血供。结果:本组病例均治愈, 无手术死亡病例, 其中1例术后15 d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而死亡, 4例出现切口感染, 无吻合口瘘发生。结论:老年人乙状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 对于选择性患者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乙状结肠癌,老年人,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

参考文献

[1]何裕隆, 彭建军, 肖萍, 等.老年大肠癌659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7, 22 (6) :434-436.

[2]吴蔚然.老龄化时代的普通外科[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9, 29 (2) :108.

[3]夏穗生.论低位结肠梗阻与急诊一期切除术[J].实用外科杂志, 1998, 8 (1) :1.

[4]朴大勋, 朱安龙, 姜洪池, 等.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策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7, 27 (8) :640-641.

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术 第4篇

关键词 左半结肠癌 肠梗阻 急诊手术 Ⅰ期切除吻合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074

2003~2010年收治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45例,其中36例实行了Ⅰ期切除吻合术,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56~80岁,平均60.5岁。其中乙状结肠癌10例,降结肠癌18例,结肠脾曲癌8例。术前均经病史、体格检查,结合腹部平片、超声、CT、结肠镜等而明确诊断。并存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气肿等,或2~3种疾病并存,并伴有不同程度贫血、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并发症。

手术方式:36例患者入院后经积极非手术治疗,病情无缓解或进行性加重,经积极术前准备后于入院6~48小时内接受手术,行I期切除吻合,麻醉选择全麻插管[1~3]。术中先游离需切除的左半结肠段系膜,远端距肿瘤10cm处横断,远断端暂时关闭,近断端肠管提出腹部切口外,置入粗螺纹管固定引入台下。切除阑尾,经残端插入一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入10ml生理盐水,荷包缝合固定导尿管,经导尿管灌入温生理盐水4000~10000ml,直至流出清亮液体后再灌入甲硝唑液或庆大霉素液等。术后充分扩肛,置肛管减压。

结 果

36例患者均行急诊Ⅰ期左半结肠癌切除吻合术,手术后切口感染7例,无吻合口漏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

讨 论

符合下述条件行Ⅰ期吻合:①全身情况较好,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能耐受手术;②梗阻时间较短,肠管炎性水肿较轻及肠管污染较轻;③无严重腹腔污染;④肠管减压后色泽、血运好、有弹性和蠕动功能;⑤术中肠道灌洗满意。反之,对那些全身情况差、中毒性休克、梗阻时间长、肠壁水肿严重、组织脆弱,甚至已发生腹腔污染者建议行分期手术。但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仍存在较大的吻合口瘘风险,为预防吻合口瘘应做到以下几点:①保证结肠“上要空,口要松,下要通”和“引流放过危险期”的原则[4~6],术中用大量生理盐水耐心反复冲洗,确保近端肠腔内空而无物;②减少操作污染,术毕冲洗腹腔及切口,吻合口附近放置引流管并保证通畅;③要保证结肠两端对合后无张力,并注意结肠吻合口处血运;④术后定期扩肛,使肛门处于松弛状态,利于排气排便;⑤术后应用有效抗生素,加强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对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患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完善围手术期处理行I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李拓江,李新本.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附32例临床报道)[J].中国临床医生,2007,35(11):33-34.

2 Leitman IM,Sullivan JD,Brams MD.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mot'-biolity of obstructing carcinoma of the colon.Surg Oyneeol Obsted,1992,174:513-518.

3 孙卫红,马荣生.急性梗阻性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56例体会.中国肛肠病杂志,1995,15:30-31.

4 Vironen JH,Sainio P,Husa AI,el al.Complications and survival after surgery for rectal cancer in patients younger than and aged 75 years or older.Dis Colon Rectum,2004,47(7):1225-1230.

5 孙永运,张胜华,冯寿全,等.术中结肠灌洗结肠减压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中应用.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7,1O(1):72-74.

6 Hennekinne-Mucci S,Tuech JJ,Bréhant O,et al.Emergency subtotal/total colectomy in the management of obstructed left colon carcinoma.Int J Colorectal Dis,2006,21(6):538-541.

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术 第5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0例, 女6例, 年龄54~72岁, 平均65.3岁。16例均行一期切除吻合术 (根治性切除吻合术11例, 姑息性切除吻合术5例) 。

1.2 方法及结果[1]

16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证实后, 纱垫保护周围组织, 先于癌肿近端戳口置入直径2cm左右螺纹胶管并缝合固定, 另一端接台下负压吸引瓶, 减压后根据切除范围游离癌肿部位, 阻断静脉及淋巴回流。再于盲肠外侧壁置入18号剪去T臂的T型管, 用大量盐水冲洗, 同时将稀释后肠内容物沿升结肠向上挤压依次从引流管吸出, 反复冲洗至冲洗液清亮, 再用0.5%甲硝唑液及含庆大霉素液冲洗后排出, 拔除引流管[2]。根据切除范围切除病变肠管及周围组织, 行端端吻合术。根据肠管扩张、肠管水肿, 肠管血运情况选择拔去盲肠外侧壁冲洗管或保留。拔除者肠管予以缝合, 术后定期扩肛。保留者自左下腹壁引出后, 肠管与腹膜固定, 术后定期扩肛, 术后肛门排气, 10 d左右拔管。另有一种方法是由台下人员自肛门口置入已消毒直径2cm左右胶管在手术人员引导下跨过吻合口, 肛门口胶管与皮肤固定, 术后10 d左右拔管;通过以上方法处理, 本组16例, 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 疗效满意。

2 讨论

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可避免结肠造口和多次手术创伤, 同时还可避免因肿瘤扩散、转移而丧失肿瘤切除时机,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近半个世纪以来, 由于麻醉、营养支持、抗生素应用以及手术技术等方面的进步, 尤其是采用术中梗阻近端减压冲洗法, 左侧结肠梗阻一期手术切除吻合术的并发症与死亡率已明显降低。我科参阅有关文献结合自己的治疗经验, 本组病例效果满意。然而一期切除吻合仍有一定风险。我们对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治疗体会是: (1) 注意围手术期患者整体情况的处理; (2) 术中有效、彻底的减压清洗, 力求无污染; (3) 保证吻合口畅通, 无张力; (4) 术后有效的减轻吻合口张力的措施。

本组16例一期手术切除吻合均获成功, 结合有关文献我们认为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一期手术切除吻合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张寿熙.结肠癌外科治疗的若干问题.腹部外科, 2002, 5:259-260.

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术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左半结肠肿瘤并梗阻患者50例, 男31例, 女19例, 年龄38~67岁, 平均54.1岁。病程2个月~4年, 平均6个月。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11例因急性肠梗阻入院, 梗阻后不能进食。所有患者均经结肠镜、CT检查确诊, 8例患者以肠梗阻剖腹探查后确诊。其中肿瘤位于横结肠22例, 降结肠28例, 伴完全性梗阻17例, 不完全性梗阻33例, 有1例发生肠穿孔。查体:腹部膨隆, 有压痛或腹肌紧张, 腹部听诊可闻及过水声,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X线透视示肠胀气, 液气平面。所有患者肝、肾功能均正常。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必要的检查确定肿瘤和梗阻的部位, 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扩充血容量, 全身应用抗生素抗菌消炎, 胃肠减压。本组患者急诊手术16例, 限期手术34例。行剖腹探查确定肿瘤的部位, 大小, 及梗阻程度, 游离需切除的左半结肠, 在梗阻近端肿块处断离, 将梗阻扩张的肠管段移出腹腔, 进行减压;尽量游离切除肠断并移去病灶段结肠, 避免减压时污染腹腔、需保留的肠管及切口[2]。切除肠管后, 将近端肠管提出切口外, 然后开放肠管, 行结肠灌洗, 灌洗时用生理盐水3000~4000m L持续冲洗结肠, 直至冲洗液澄清后改用混有甲硝唑、氟尿嘧啶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根治性切除肿瘤肠段, 一期行结肠吻合。吻合口附近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术后病人术后合理应用有效抗生素,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每日扩肛。术后1周病人基本恢复饮食, 引流管无明显引流物, 可将引流管拔除。

2 结果

1例患者因肿瘤穿孔腹腔内粪汁污染严重致粪汁性腹膜炎死亡, 3例切口感染, 经抗炎、换药处理后好转, 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进行随访, 术后3年死亡5例, 术后5年死亡7例, 术后10年生存5例, 余现仍存活。

3 讨论

结肠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现时一般已是晚期, 结肠梗阻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由于结肠的解剖特点, 一旦发生梗阻因回盲瓣的关闭作用即形成一个闭合性肠襻, 形成为闭襻型肠梗阻, 容易出现肠缺血、坏死及穿孔, 而且肠腔的大量细菌使肠管容易发生感染, 在肿瘤的基础上合并了梗阻的患者在治疗上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如不及时手术, 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因此,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是提高结肠癌病人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的重要前提。

3.1 明确诊断、尽快手术

结肠肿瘤由于症状不明显, 患者对病情认识不足, 尤其是老年人, 能忍则忍, 延误了病情, 直到发生急性肠梗阻时才发现, 因此, 及时的确诊是治疗结肠癌并肠梗阻的有效前提, 一旦确诊后在积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支持治疗的同时, 在病人能耐受手术的情况下, 应尽快手术治疗。

3.2 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手术适应证

选择合理的术式是治疗疾病的关键, 我们过去常用一期肿瘤切除结肠造瘘, 二期肠吻合的传统分期手术治疗, 认为一期切除吻合可能会引起吻合口漏。但分期手术住院时间长, 需进行2次手术, 对患者的创伤大, 还可能延误病情, 丧失根治性切除的机会。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的发展及术中吻合技术改进, 肠道灌洗方法的经验积累, 一期切除吻合逐渐代替了分期手术治疗。进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适应证: (1) 患者全身情况好, 无严重低蛋白血症及严重基础疾病者; (2) 梗阻时间短, 一般不超过72h; (3) 肿瘤无明显转移; (4) 肠管无坏死及穿孔, 肠壁水肿轻。

3.3 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注意事项

左半结肠肿瘤并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 手术时应注意: (1) 手术前后应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治疗原发病,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低蛋白血症。 (2) 术中应彻底减压, 尽量做到无污染, 术中进行结肠灌洗可减少内毒素所导致的病理变化, 减少细菌及其产生的内毒素对局部和全身的损害, 有利于吻合口愈合[3]。 (3) 吻合时缝合不宜过密, 打结不宜过紧, 以免影响局部血供或肠壁切割, 保持吻合口通畅。 (4) 合腹前应将温热水彻底冲洗腹腔, 减少炎性介质, 减少感染机会。

参考文献

[1]杨德忠, 孙安会.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围术期处理[J].重庆医学, 2001, 30 (2) :151~152.

[2]龚文丰.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24例体会[J].中华现代外科杂志, 2005, 2 (6) :568.

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术 第7篇

关键词:老年,低位结直肠癌,肠梗阻,全结肠灌洗,急诊一期切除吻合

近年来,随着围手术期积极综合治疗包括术前积极支持治疗,术中结肠灌洗等肠道处理方法的改进、术中切割闭合吻合器的广泛使用、手术麻醉时间缩短、强效抗生素的应用、术后全胃肠外营养或早期肠内营养的支持治疗以及重症病人监护治疗水平的提高,为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可靠保障,也得到国内外胃肠外科界越来越多的认同。自2005年1月~2010年3月,我院急救中心共收治76例低位结直肠癌合并急性梗阻经急诊术中全结肠灌洗后施行一期切除吻合,临床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老年低位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76例。男48例,女28例,年龄60-76岁,平均68.7岁。肿瘤发生部位:乙状结肠4例,降结肠19例,直肠11例。Dukes分期:B期26例,C期47例,D期3例。病理分型:腺癌59例,黏液腺癌13例,未分化癌4例;合并症:高血压31例,糖尿病17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1例,心脏病2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6例。

1.2 治疗方法手术操作:

(1)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按肿瘤清扫原则常规离断拟切除肠段系膜,使肿瘤区的血管与血液循环完全隔绝。为便于描述,此肠段称为"游离肠段"(2)结肠癌用直线切割缝合器、直肠癌用强生凯途封闭切断"游离肠段"的下端(此时不宜切断上端)。(3)将"游离肠段"移出腹腔,铺垫保护腹腔及切口,在近端用肠钳控制肠管,切开肠段下端约2cm,插入一根100cm长直径2cm的麻醉用透明螺旋管,用3号丝线双重结扎,螺旋管另一端放入一大垃圾袋并结扎袋口。若结肠梗阻为完全性,则需在肿瘤近端充分切开肠壁置管,使粪水能顺畅排出。由近及远轻柔挤压肠管排除肠内容物(不可挤压系膜缘)。(4)常规切除阑尾,经阑尾孔置入一根入22号Foley导尿管于盲肠,打20ml生理盐水膨胀气囊,荷包缝合固定导尿管。(5)经导尿管灌入温盐水,由近及远轻柔挤压肠管排除粪水,直至流出清亮无粪渣的液体。再灌入0.5%甲硝唑溶液200ml后吸净水囊并拔除Foley导管,修补阑尾孔。(6)距肿瘤近端约15cm处切断肠管,将切除肠段连同螺旋管一起移去。(6)手术者更换手套后用碘伏溶液消毒并根据手术情况修剪肠管断端,在确认吻合肠段有良好血运、吻合无张力后用直线切割缝合器或吻合器行结肠间或结肠与直肠端端吻合。必要时游离结肠脾曲甚至肝曲。(7)检查吻合口通畅、无张力、血运良好。(8)用温盐水冲洗腹腔,在吻合口附近放置引流管6~8 d。37例术中安置鼻肠管到上段空肠。术后每日扩肛2~3次,持续3~5 d。术后维护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稳定的血循环、加强肺部功能的检测和呼吸道的管理、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3 结果

本组病例均急诊行一期左半结肠或乙状结肠、直肠癌切除吻合术,平均手术时间2小时。术后第4~6 d发生吻合口瘘3例(均为直肠癌切除术后)。其中2例术后漏量前三天约100ml-150ml,以后逐日减少到10ml左右,通过禁食或无渣流质,静脉营养支持,抗感染及局部冲洗引流,约引流7-10天后拔出引流管,瘘口自行闭合。1例病人腹膜炎体征扩散,出现中高热等中毒症状而急诊行横结肠造瘘术,3月后再手术关闭瘘口。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合并炎性肠梗阻11例,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维护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静脉营养支持,抗感染、思他宁抑制肠液分泌、腹部超声排气,平均术后第4-7天肠功能恢复。平均住院12天。本组术后通过积极的呼吸道干预,呼吸道感染率低,切口感染仅10例,经引流交换切口辅料后愈合。临床疗效满意。

4 讨论

结肠癌在我国男女患者肿瘤发生率占第2、3位,而左半结肠癌约占结肠癌发生率的54%左右[1],文献中报道结肠癌梗阻以左半结肠区为最多,占53.15%[2]。在所有老年人低位肠梗阻中,结肠癌引起梗阻占73.8%。以左半结肠梗阻多见,占65.3%。晚期病例多见,Dukes C、D期占83.5%[3]。

近来有研究资料表明,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与肠段切除相比,两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率和平均生存期基本相同[4]。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成功一期切除吻合术,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减少了二次手术时肿瘤细胞扩散的机会,提高肿瘤远期疗效及治愈潜力。文献报道,大肠癌一期切除和分期切除5年生存率分别为30%~48%和21%~21.43%,差异有显著性[5]。分期手术有反复手术的痛苦、造瘘口对病人心理、生活均造成不良影响,并且老年病人承受第二次手术的能力差。本组病例一期切除吻合痊愈率96%,合并肠漏仅4%,死亡率0%。急诊一期切除吻合在老年低位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是积极有效的处理方案。为了安全地施行一期切除吻合,除了术前积极准备外,术中梗阻近端肠道减压和清洁灌洗至关重要。研究结果表明,术中结肠灌洗是一种快速、安全、高效的术中肠道清洁方法,就细菌数而言,比正常肠道准备更安全;左半结肠癌并完全性肠梗阻经术中结肠灌洗,能使肠道内细菌数明显降低而达到或低于无梗阻患者肠道内的细菌数,因而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6]。术中我们广泛使用强生弧形切割闭合器、直线切割缝合器和吻合器切割吻合肠管,一是减少了肠内容物外溢的机率,减少术中污染机率;二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和麻醉时间、吻合口吻合确实。吻合完后反复冲洗清理吻合口附近组织,在吻合口附近安置通畅的引流。

总之,老年低位肠癌合并急性梗阻治疗需要积极的综合整体治疗,需要整个围手术期积极而密切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王栋亭,王学祥,吴晓波,等.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附18例报告)[J].结直肠肛门外科,2009,15(3):167-168.

[2]罗伟三,李郁鑫,苏华冠.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外科处理[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4,4(3):237-238.

[3]陈贞巧,罗伯诚.结肠癌性梗阻术式选择探讨.广东医学1995,16(7):434

[4]Rouffet F,Hay JM,Vacher B,et al.1Curative resection for left colonic carcinoma:hemic0lectomy vs segmentalcolectomy1A prospective,controlled,multicenter trial is Colon Rectum,1994,537:651.

[5]汪建平.大肠癌伴急性肠肠梗阻的处埋[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8):459.2.

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术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左半结肠梗阻需急诊手术患者58例, 其中男性39例, 女性19例, 年龄25~75岁。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 其中左半结肠癌完全性梗阻44例, 其中降结肠10例, 乙状结肠22例, 直肠上段12例, 37例行肿瘤根治性切除, 7例行姑息性切除。乙状结肠冗长扭转5例, 乙状结肠扭转并肠坏死8例, 绒毛状腺瘤致乙状结肠梗阻2例。

1.2 方法

(1) 肠梗阻患者多有水电解质紊乱, 积极给予纠正水电解质及胃肠减压, 开始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如头孢类及甲硝唑类。 (2) 梗阻远端多次反复灌洗肠道, 使远端肠道空虚、干净。 (3) 在距离肿瘤的远端超过大约10 cm (如果肿瘤的部位是在直肠的上段, 则在距离肿瘤的远端超过5 cm左右) 的部位用肠钳将患者的肠管夹闭;如为良性病变则距离超过病变2~3cm即可夹闭肠管, 紧邻夹闭处首先20mL注射器穿刺夹闭近端肠管排气减压后穿刺处预置荷包线直径约1.5cm, 中心电刀切开小口置入蘑菇头引流管后结扎荷包线, 防止局部溢出肠内容物, 首先将稀释肠内容物由回盲部逐渐向肠钳夹闭处推挤经引流管引出, 之后再由引流管注入盐水稀释较为黏稠的肠内容物, 再同上方法排出肠内容物后, 可进行2~3次, 即可近乎排尽肠内容物, 之后由引流管注入500mL甲硝唑液体后肠腔冲洗保留5min左右排出。之后拔除引流, 穿刺处缝扎后将肠钳移至穿刺近端。冲洗过程防止污染术野。 (4) 完成冲洗后切断预置切断肠管处, 断端碘伏棉球拭擦后干纱布包扎断端, 之后将梗阻远端如为恶性肿瘤按照原则行切除, 如为良性病变可距离梗阻部位2~3cm切断, 双侧断端肠钳夹闭, 移去标本行病检。 (5) 术者及助手更换手套并根据手术的情况将患者的肠管两侧吻合端进行修剪, 在能够确认修剪后吻合的肠段无扭曲、无张力以及有良好的血运之后进行结一直肠端端吻合或者结肠间吻合术。 (6) 认真的检查手术后的吻合口是否无张力、大小适宜、血运良好、通畅。关腹前于吻合口附近放置引流管另戳创引出。 (7) 用液体敷料以及等渗盐水彻底地将患者的腹部切口冲洗干净以后逐层进行缝合。

1.3 手术后采取的治疗方法

在手术以后的5~7d内, 给患者继续进行常规禁食以及胃肠减压的治疗, 及时进行补液纠正患者的电解质、水以及酸碱失衡;给予患者全胃肠外的营养支持, 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必要时加用血浆或白蛋白等治疗, 应用乌司他丁减轻肠壁水肿;应用奥美拉唑或生长抑素抑制胃肠液分泌及减缓肠蠕动, 以及继续应用头孢类和甲硝唑来进一步的预防感染以及控制感染。在手术之后, 患者在进食后如果不存在异常的症状可以拔除患者腹腔内的引流管。

2 结果

所有的患者都在进行术中灌洗之后做一期切除并肠吻合手术, 患者的手术过程都比较顺利。手术之后患者的切口部位没有吻合口瘘及其它并发症发生, 疗效满意。

3 讨论

左半结肠并发急性梗阻需行手术治疗时, 按照传统的手术方法大多首先人为造瘘, 在二期或三期时闭瘘或 (和) 治疗原发疾病。虽然这样操作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但是也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由于延误了治疗的时机造成肿瘤的继续发展甚至是发生了转移, 同时给患者增加了更多的痛苦以及经济的负担。梗阻性左半结肠病变一期切除吻合口瘘有很高的发生率主要是由于: (1) 游离的部分不充分, 容易导致吻合口张力; (2) 左半结肠的肠壁非常薄, 血液供应很差, 在发生梗阻时肠管会极度的扩张使得血液的循环变得更差; (3) 是由于粪便负载的机械作用。 (4) 由于结肠内的细菌生长过度, 很容易发生感染, 在手术中进行结肠灌洗可以大大增加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根治性手术切除一期肠吻合的安全性[1,2,3]。文献资料表明。对梗阻性左半结肠病变的58例患者我们都采用了术前远端结肠清洁灌肠的方法, 在手术中结肠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 术后无吻合口瘘及其它并发症发生, 疗效满意。本组资料表明, 术前远端结肠清洁灌肠, 术中结肠灌洗一期切除吻合可行。术前远端清洁灌肠, 保证吻合口的远端的清洁以及空虚。在手术中进行结肠灌洗首先就可以减少患者粪便负载的机械作用和结肠内的细菌数量, 使已经发生扩张的肠管产生不同程度的回缩, 有利于改善和促进患者结肠内的血液循环, 进而有利于减少发生吻合口瘘[4]。首先要严格的掌握进行手术的指征。一般适用于以下情况的的患者, 患者没有严重的贫血、低蛋白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 而且发生的梗阻的时间在72h以内, 血运良好, 肠壁的水肿轻, 肠管远近端的直径基本相近, 全身情况较好患者。其次术前远端结肠清洁灌肠及术中结肠灌洗应彻底、充分, 禁用粗暴手法挤压肠管, 第三, 对于吻合口的要求是位置没有扭转, 无张力, 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结肠边缘血管的完整性, 以确保患者的吻合口的血运良好;按照“上空、下通、口要正”的原则。第四, 术后常规扩肛, 引流管要放置到安全期再拔除及合理应用有效抗生素防治感染及全身营养支持, 从而促进肠吻合口以及伤口的愈合, 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总而言之, 我们的观点是对于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病变, 首先要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症以及手术之前在远端结肠清洁灌肠, 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 在手术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肠道灌洗、行一期切除原发病变吻合是非常安全的可靠的, 可以避免结肠造口以及进行多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而且能够缩短住院的时间, 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值得进一步探讨、改进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全绪威, 梁邦强, 唐洪浩.梗阻性左半结肠癌43例的外科治疗[J].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6, 12 (3) :165-166.

[2]孙备, 许军, 周尊强, 等.左半结肠并发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合理性与评价[J].中国普外科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6, 13 (1) :103-104.

[3]王春祥, 张始业, 王培林.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的外科治疗[J].大肠肛门病杂志, 2005, 11 (2) :114-115.

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术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大肠癌合并急性梗阻患者26例, 男17例, 女9例;年龄42~76 (平均56.4) 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等;均行腹部X片、CT、肠镜等检查提示机械性肠梗阻。梗阻部位:结肠脾区7例, 降结肠5例, 乙状结肠11例, 直肠中上段3例;术前经内科治疗6~48h后症状无明显缓解行急诊手术, 术中诊断为梗阻性大肠癌。癌肿分期属于Duke’s C期21例, 其中C1期12例, C2期9例;Duke’s D期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水、电解质紊乱和脱水。

1.2 手术方法

术前常规进行胃肠减压,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 术前0.5h静脉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 采用全麻。术中根据肿瘤治疗原则充分游离结肠及其系膜, 于肿瘤远端3~5cm用Kocher钳夹闭肠管并切断, 于患者腹部加铺无菌单及一次性塑料薄膜搜集袋, 搜集袋尾部置于台下的污物桶内, 将游离、离断的结肠置于薄膜内, 靠近肿瘤近端的肠壁横行切开3~5cm;于阑尾中段切除阑尾尾部, 将三升袋输液管从阑尾腔置入并用丝线结扎固定, 回肠末段用肠钳阻断, 从3升袋输入温生理盐水进行顺行灌洗结肠, 直至流出的液体清亮、无粪渣;再用500ml稀释的碘伏盐水 (500mg/L) 灌洗, 然后用盐水灌洗;最后灌入0.5%的灭滴灵400ml, 庆大霉素32万U保留约15min, 灌洗量一般约6000~9000ml。拔除3升袋输液管, 于阑尾根部切除并荷包包埋。修剪近断端肠管, 并用10%盐水纱布湿敷水肿严重的断端;助手扩肛, 远端肠管予以生理盐水冲洗, 用吻合器行侧端吻合或端端吻合, 保证吻合口两端肠管血运良好、无张力。关腹前充分冲洗腹腔, 吻合口旁及盆腔放置引流管, 术后引流管应放置超过危险期, 一般7~10d拔除;放置肛管3~5d。术后予以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全胃肠道外营养支持治疗5~7d, 纠正贫血、低蛋白、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治疗。

2 结果

本组26例中根治性切除19例, 姑息性切除7例, 均经术中灌洗后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切口感染4例, 肺部感染2例, 早期炎性肠梗阻2例, 均治愈, 无手术死亡病例。

3 讨论

大肠癌并发梗阻时, 由于有回盲瓣的存在, 常为闭袢性梗阻, 同时结肠壁薄, 血运差, 易造成肠壁缺血、坏死、穿孔等, 而左半结肠因为解剖及生理上的特点:其内粪便比右半结肠干燥, 含菌量多, 肠壁薄[1], 发生梗阻时结肠扩张严重, 术前无法进行肠道准备。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出现吻合口漏及腹腔脓肿、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既往多行分期手术治疗[2], 即先行近端结肠造口, 再行二期切除吻合术。但这样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住院时间, 及住院费用, 也使部分患者失去根治的机会。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 围手术期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完善, 左半结肠梗阻急诊一期切除吻合的临床应用价值逐渐为国内外学者所接受, 人们越来越多地主张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3,4]。国外Stewalt[5]报告一期切除吻合占86%, 吻合口漏为6%。而夏穗生[6]为此提出吻合要满足“上要空, 中要松, 下要通”的基本原则。本组26例患者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均一期愈合。

国内孙淑明等[7]对手术中结肠灌洗前后肠道细菌学改变的研究结果说明:左半结肠癌伴急性结肠梗阻经术中结肠灌洗, 能使肠道内细菌数量明显降低而达到或低于无梗阻患者肠道内的细菌数, 并且超过正常肠道准备的清洁程度, 达到一期切除吻合的安全水平。同时术中肠道灌洗清除了近端肠道粪便和积液、积气, 从而使原本扩张的肠道回缩, 减轻肠壁水肿, 改善肠壁的血运。术中我们同时用高渗盐水湿敷进一步减轻梗阻端吻合口处肠壁水肿。这样增加了吻合口的愈合能力, 有利于减少或防止吻合口瘘的发生。

叶国强[8]报道结肠癌一期切除和分期切除的5年生存率分别是30%~48%和21%~21.43%, 即使二次手术行根治术, 其5年生存率也明显低于一期手术成功者。因此术中肠道灌洗行一期切除吻合术不仅能及时切除原发灶, 提高了5年生存率, 而且还同时解决了肿瘤和梗阻问题, 缩短了治疗时间, 避免了肠造瘘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患者一般情况较好, 无严重的合并症及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的低蛋白血症等。 (2) 结肠梗阻时间应较短, 最好在72h以内, 梗阻近端的肠管扩张及水肿不十分严重, 血运尚好。 (3) 腹腔无明显污染, 结肠无穿孔或破裂。 (4) 患者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无休克等表现, 能耐受手术。 (5) 术中操作必须保证吻合口血运良好, 吻合口无张力。 (6) 注意无菌操作, 减少污染, 术毕充分冲洗腹腔及切口, 减少腹腔及切口感染率。 (7) 术后加强支持治疗、应用广谱抗生素, 积极纠正内环境紊乱、低蛋白血症、贫血, 治疗合并症。

总之, 对于大肠癌合并急性梗阻在手术处理方式上仍有不同看法。但只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采用个体化的治疗, 对于大肠癌伴急性梗阻术中行肠道灌洗, 术后予以加强支持治疗、应用广谱抗生素, 积极纠正内环境紊乱、低蛋白血症、贫血, 治疗合并症等, 一期切除吻合安全可行, 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对26例大肠癌合并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中根治性切除19例, 姑息性切除7例, 均经术中灌洗后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4例, 肺部感染2例, 早期炎性肠梗阻2例, 均治愈, 无手术死亡病例。

关键词:肠道灌洗,大肠癌,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

参考文献

[1]汪建平.大肠癌合并急性梗阻的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0, 20 (5) :549-461.

[2]冯铎, 陶霖玉.梗阻性结肠癌的外科处理[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1, 11 (4) :79-80.

[3]愈学明, 吴文溪.梗阻性结肠癌的外科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5, 15 (7) :395-396.

[4]徐汉轮, 邓建忠.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J].广西医学, 2004, 26 (12) :1799-1800.

[5]Stewart J, Diameent RH, Brennan TG.Management of obstructing le-sions of the left colon by resection, ontable lavage, and primary anas-tonmosis[J].Surygery, 1993, 114 (6) :502-503.

[6]夏穗生.论低位结肠梗阻与急诊一期切除术[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88, 8 (1) :1-2.

[7]孙淑明, 吴利标, 陈淑贞, 等.手术中结肠灌洗在治疗左半结肠癌性梗阻时肠道细菌学的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4, 7 (4) :292.

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术

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术(精选9篇)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术 第1篇关键词:左半结肠癌,肠梗阻,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术大肠癌合并肠梗阻属于一种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