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政治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第1课时教案
初中八年级政治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第1课时教案(精选4篇)
初中八年级政治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第1课时教案 第1篇
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
同时,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建构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为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这些内容也是本课设计的依据。
【教材分析】本课由引言和两框内容组成。引言从总体上论述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国家安全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于对国家安全意义的认识,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
【学情分析】对于长期生活在和平与安定环境中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国内外安全领域面临的复杂形势缺乏切实的感受和必要的了解。很难充分认识到国家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式,缺少忧患意识。他们往往认为维护国家安全只是安全部门的事情,于自己没有太多关系,或者距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为此,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面临的复杂安全形势,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教学目标】
1、了解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
2、知道国家安全的意义,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的背景、基本内涵和基本内容;
3、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重点难点】重点: 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
难点: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评价任务】
1、通过课堂小组讨论,说出国家安全的意义,归纳出国家安全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内容
2、通过分析,理解如何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教学过程】
现在在微信朋友圈掀起了一股“晒步”热潮,“微信运动”引发了无数的手机用户在参与其中。不过在我国某警备区官兵收到了上级发的一条微信:“即日起,停止晒步”。你知道为什么这样规定吗?这说明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
活动1:在现实生活中,公民对国家安全有怎样的认知?有没有将自己当作“局外人”?《法制日报》记者通过网络问卷调查与实地采访的形式,对此进行了调查。90%受访者不清楚国家安全体系。作为八年级学生的你知道国家安全包括哪些内容?(提示学生齐读课本P97的相关链接,指导学生画出“国家安全”这个核心概念。)活动2:我国要构建国家安全体系包括11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
活动3:《也门撤侨:大国海军带你回家》
一张照片被中国人刷屏了。这是一名海军女兵牵着5岁小女孩上军舰的照片。背景处是被战火摧残的也门亚丁港。可照片中穿着凯蒂猫背心的小女孩却轻松得像是去参加春游。被海军姐姐护送上军舰的小女孩叫李禹霏。踏上祖国的军舰,小禹霏收下官兵们送给她的布老虎、积木和巧克力,她敬了一个军礼,说:长大了我也要当海军。也门撤侨行动,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临沂舰、潍坊舰和微山湖舰,10天内转战3国4港1岛,5次赴也门安全撤离中外公民共计897人,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能力与担当。
提问:请你谈谈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活动4:
中学生王佳在去年“十一”黄金周外出旅游时,发现一位外国游人对插有“军事禁区”标志的山林录像。王佳随后拨打“110”报警,使这名外国游人受到有关部门的依法查处。请谈谈你对王佳同学以上行为的看法。
活动5:《国家》的音乐,营造气氛。请学生结合本课的内容,写下课后感。教师总结:当今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并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变化的世界。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正回答了处于复杂环境国家应该怎样做和做什么的问题。要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就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善于把握大势,统揽战略全局,积极主动进取,始终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凡事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的结果去努力,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把握主动权。
板书设计:
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
认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初中八年级政治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第1课时教案 第2篇
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
【学习目标】
1、理解懂得国家安全的含义,掌握人民幸福生活与国家安全的关系,明白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提高对威胁国家安全现象的独立判断能力,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
3、树立维护国家安全观,正确理解我国国家安全体系。【重点难点】
重点: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难点: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自主学习】
1.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2.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3.国家安全是 的重要保障。
4.坚持总体安全观以 为宗旨,以 为根本,以 为基础,以 为保障,以 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5.什么是国家安全?
6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表现?
【课时达标】
1.根据《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 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A.4月15日 B.5月15日 C.8月15日 D.12月15日
2.当前形势下,迫切需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形成全民了解、支持、参与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局面。这是因为()
①国家安全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 ②只有国家安定,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③国家安全有保障,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 ④国家安全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倡导全面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理念,推进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因此,我们()
①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 ②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③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 ④只要合作,不要竞争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4.漫画中行为()
①威胁国家安全 ②损害国家利益 ③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④不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影响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2017年2月28日,韩国国防部不顾中方强烈反对,与乐天集团就“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用地正式签订协议。3月18日,外长王毅在北京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举行会谈,重申中方反对美方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影响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 ②我国的态度、立场表明国家安全是我国的核心利益,不容侵犯 ③我国的态度、立场表明我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 ④美方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与我国没有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材料分析题
近年来,我国国家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考验与挑战也无处不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中国经济总体上是安全的,但也面临着风险,如我国对西方发达市场体系形成不对称依赖,不断加深了我国自然资源、市场、技术的对外依赖程度,庞大国际热钱无序流动威胁我国经济安全;国际贸易摩擦对我国进出口贸易造成严重影响,跨国并购和金融风险等不断挑战我国的经济安全。
近日,广东破获一起由境外间谍机关通过网络勾联策反境内人员,窃取中国军事秘密的案件,案犯李某因泄露军事秘密,严重威胁国家安全,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进一步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任何个人或组织胆敢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窃取国家秘密,国家安全机关将绝不手软,坚决打击。
(1)什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
(2)除了材料中经济安全外,国家安全体系还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1.A 2.D 3.C 4.B 5.A 6.(1)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构建国家安全体系,努力实现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相统一,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2)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
第九课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3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2.能力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具备辨识损害国家安全行为的能力。3.知识目标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了解国家安全的意义。
◆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形成的背景、基本内涵和基本内容。
重点: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
难点: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体系。
【导入新课】
教材导入:阅读教材P96运用你的经验,回答: 谈谈你对人民幸福生活与国家安全关系的认识。
答案提示:只有国家安定了,社会才能稳定,人民的生活才会幸福。我们要学会维护国家安全。
教师: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2014年4月15日,总书记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并首次系统提出“11种安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享新课——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
【讲授新课】
一、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
1.阅读教材P97探究与分享,回答:
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谈谈你阅读上述材料后的感受。
答案提示: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长期遭受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人民经历了不堪回首的苦难。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安全有了保障,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感受: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国家安全。离开了国家安全,国家和主权就无从谈起,国家的生存就会受到挑战,经济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2.教师:①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政权和主权受到威胁,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国家的生存就会受到挑战。国家安全有保障,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定,我们才能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获得安全感,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3.活动一:(展示图片)
结合上述图片,回答:什么是国家安全?
答案提示: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可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4.教师: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二、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阅读教材P98探究与分享,回答:(1)你还能找到哪些威胁国家安全的实例?(2)你如何看待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 答案提示:
(1)如: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核威胁、食品安全威胁等。
(2)今天,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
2.教师:我们要全面了解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提高警惕,不做危害国家安全的事情。3.活动二:(展示图片)
回答: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
答案: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4.教师:面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我国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知道了什么是国家安全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了解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并能初步树立国家安全意识。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同步训练部分。
第2课时 维护国家安全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自觉承担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2.能力目标
◆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能力。3.知识目标
◆了解国家安全法等相关法律关于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相关规定。
重点: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难点: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
【导入新课】
教材导入:阅读教材P99运用你的经验,回答: 怎样避免发生类似的行为,更好地维护生态安全? 答案提示:加强宣传,提高公众防范意识等。
教师: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我们要以实际行动为维护国家安全作贡献,不能因一己私利而出卖国家利益,危害国家安全。
【讲授新课】
一、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1.阅读教材P100阅读感悟,回答: 材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提示:我们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从身边做起;同时我们要监督水污染的排放问题,遇到企业偷拍偷放,及时举报。
2.教师:水资源的安全乃至整个国家的安全都跟我们个人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作出贡献。只有人人为国家安全积极贡献力量,才能筑牢坚如磐石的堤坝,使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无法得逞。
3.阅读教材P100探究与分享,回答:(1)你如何评价该渔民的行为?
(2)如果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案提示:
(1)这位渔民具有强烈的国家安全意识,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生活中,我们如果遇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要及时检举、制止,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
4.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既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也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既可以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也可以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
二、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
1.阅读教材P101探究与分享,回答:
遇到类似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答案提示:遇到类似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我们应该及时举报和制止,并协助国家安全机关开展调查等。
2.教师: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
3.活动:(阅读教材P101相关链接及P102阅读感悟的内容,观察下列图片)
回答:“阅读感悟”中的常某为什么会被批捕?
答案提示:国家安全法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得向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或者组织提供任何资助或者协助。常某做了法律禁止做的事,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4.教师:每个公民都应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每个公民都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同步训练部分。华章文化
初中八年级政治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第1课时教案 第4篇
(一)知识回顾。
请大家回忆一下,第九、十两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1.公民的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
(公民与公民权利、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2.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3.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禁止非法侵入)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4.妇女、未成年人、老人、残疾人的人身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5.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婚姻自由、结婚的条件和程序)6.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义务
(父母子女关系的产生、父母的义务、子女的义务)
我们刚才对这两课的内容做了一个大致的回顾。这些内容还是零散的、孤立的。我们应从整体上去把握知识,应看一看这些知识之间有何
(二)内在联系。请同学们对这些知识进行一下归纳、整理,你能找到他们之间的联系吗?
对。最明显的联系就是按课的内容归纳。分属人身权利和婚姻家庭中的权利与义务。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这是一种思路。你还有其它思路吗?
下面我给大家再介绍一种思路:按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去把握。(见课件)同学们还可以有其他思路,你们不妨去试一试。下面我们来看第3个方面:
(三)易错易混知识分析。(见课件)1.公民与人民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人民的范围不包括敌人在内。公民包括人民和专政对象(含罪犯),其中占人民绝大多数。2.人身权利与人身自由权利
人身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内容。在公民的人身权利中,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3.名誉权与荣誉权
名誉就是一个人的名声,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评价。名誉权是公民人格尊严中最重要的权利。
荣誉是社会、国家、组织给予公民的一种美名或称号,一般通过表彰授予,属于一种精神鼓励。
一个人获得的荣誉越多,越有利于提高名誉。4.婚姻自由的两个方面
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两个方面。
离婚自由是结婚自由的必要补充,二者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的。5.父母与子女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形成(详见课件)
(四)联系实际,行为指导
我们学习政治课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了解法律,记住多少法律条款,知法之后更重要的是守法、用法、护法。下面我们就共同分析一下和同学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一些内容。看看我们学习了这些知识以后,应该怎么做。(见课件)1.依法维权方面
(1)不受非法搜查、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搜查必须由执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
逮捕由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拘禁由公安机关严格依法进行。
超市擅自扣留、搜查顾客;教师、领导擅自搜查学生、员工都是非法行为。(2)保护隐私
隐私权就是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个人生理上的缺陷、隐疾,个人的心理活动、日记的内容都属于隐私。
这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我国由于封建传统等原因,对个人的隐私重视不够,侵犯个人隐私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另外还有“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的观念,一定要“坦诚相见”的观念,同学们要有个正确认识,你有权隐瞒你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3)保护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自由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私拆、毁弃、偷阅他人信件。
现在写信的人少多了,是不是这项自由和我们关系不是那么密切了。不是的,电子邮件也属于公民的通信手段。公民的通信包括书信、电报、电话、电传、电子邮件等多种手段。(4)未成年子女有权要求父母抚养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是无条件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免除,即使父母离了婚,这种义务依然存在。
对不履行抚养子女义务的父母,子女有请求付给抚养费的权利。父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要注意未成年子女,除有无条件抚养义务外,父母还有教育、保护的义务。此现象在北京已不多了,但个别家庭可能还会存在这一问题。那应该怎么办呢? 2.自觉履行义务方面(1)孝敬父母
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应尽的义务。
父母把我们辛勤抚养大,是非常不容易的。从一个只有几斤重,只会哇哇哭的婴儿长成我们今天的模样,父母要付出多少心血呀。所以,我们做儿女的理应孝敬父母。讲成年子女的义务。那么我们未成年子女是否就无此项义务呢。不是的。
可以在精神上给予父母必要的慰籍。如多体谅父母,承担必要的家务;多和父母进行沟通;努力学习,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慰籍父母。(2)不得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 不要伤害他人,要尊重他人(3)尊重老年人,关心残疾人
可以说,没有老年人也就没有我们青年人,老年人无论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都付出了许多。我国现在又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们身边的老年人会越来越多。我们应尊重老年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和老年人试着交朋友,老年人有很丰富的人生经验,对我们一定会大有益处的。我们还可以到敬老院。
残疾人虽身有残疾,但在人格上与正常人是完全平等的。我们不能歧视他们。要多体谅他们的不便,你能体会到一个盲人的感受吗?
(五)情景分析
1.材料一:2003年3月17日晚,大学生孙志刚因未带暂住证被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黄村街派出所错误收容,并送至广州市民政局收容遣送中转站。后又被送至收容人员救治站。3月19日晚救治站护工乔燕琴指使李海婴等8人先后两度对孙志刚轮番殴打。20日上午孙经抢救无效死亡。6月9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被告人乔燕琴死刑,其他11名案犯分别判死缓无期或有期徒刑。孙志刚案涉及的原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黄村街派出所民警李耀辉等6人,构成玩忽职守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2年至3年。
材料二:近年来,要求对《收容遣送办法》立法、修改甚至废止的呼声一直就没有停止过。4月25日,孙志刚案被报道以来,收容遣送制度再次引起社会知名人士和法律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20日签署国务院第381号令,公布施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不准拘禁或者变相拘禁受助人员;不准打骂、体罚、虐待受助人员或者唆使他人打骂、体罚、虐待受助人员。
请回答:上述两个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中的公安机关错误地收容了孙志刚,说明侵犯了孙志刚的人身自由;乔燕琴等人严重侵犯了孙志刚的人身权利。他们都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
材料二说明了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我国的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2.据《北京青年报》报道;6月15日上午,海淀城管执法人员准备对孙某的违建进行拆除,当城管队员动员其离开现场时,孙某等人竟然从房顶抄起木棍向队员扔去,毫无防备的一名队员当即被打中。当随队公安民警冲上前制止时,孙某又将民警左臂打伤。瘦弱的女队员白建军为了掩护同伴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飞来的瓦块,自己头部却被瓦块击中,造成皮裂伤,缝合了7针。
请结合所学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孙某的行为侵犯了执法人员的生命健康权,(防碍了公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们不能侵犯其他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对处治机关的处理存在异议或不满,应该通过合法的手段寻求解决。
3.2003年1月13日,北京市教委颁布了新的《北京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以下是其中部分内容:
5、举止文明。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
9、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谦恭礼让,敬老爱幼,尊重妇女,帮助残疾人。对外宾以礼相待。
13、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房间、不动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记。
21、爱护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布告栏等处涂抹刻画。借用公物按时归还,损坏东西主动赔偿。
28、尊重、倾听父母的意见和教导,体贴关心父母。主动把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告诉父母,礼貌回答父母的问话。
请回答:以上内容中哪些属于保护人身权利或孝敬父母的内容?并请具体说明。
4.南京审计学院国贸系的邵波,称自己不舒服,向任课老师邵兰大请假。邵老师没有同意。邵波称邵老师走到讲台上带上话筒后对他说你有什么用,你不如去种地,你不如去干泥瓦工。而邵老师说她的意思是农民种地、工人盖房子要比坐在这上课累得多,主要是想让邵波留下来上课。
初中八年级政治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第1课时教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