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输设备误码分析处理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61

传输设备误码分析处理(精选6篇)

传输设备误码分析处理 第1篇

在众多影响光纤传输效果的因素中, 光纤传输设备的问题占据重要的位置。因此, 要想从根本上保证光纤传输的效果,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光纤传输设备中存在的问题, 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和实践经验对光纤传输设备中的误码问题进行简要介绍:

1 光纤传输设备误码问题简介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数字通信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 随着近些年来人们对于通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 如何保证通信传输的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 而误码特性就是数字通信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

对二进制数字信号来说, 误码的基本概念是:在传输系统的发送端发送“1”码时, 在接收端收到的却是“0”, 而当发送端发送“0”码时, 接收端收到的却是“1”码。这种收发信码的不一致就称为误码。误码影响数字传输系统的传输质量, 使音频信号发生失真、数据信号丢失信息、产生不准确信息或减少传输量等。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 普通电信业务中占90%甚至95%以上是电话业务, 误码对电话业务的损害最终反映为话音中出现噪声, 影响了通话质量;在语音通信中, 随机误码的效果等等。因此, 误码一直受到业内的普遍重视, 许多科技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索。但是, 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首先必须要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光纤传输设备误码出现的原因, 针对具体的原因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解决。

2 出现光纤传输设备误码问题的原因

光纤传输设备出现误码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包括:

(1) 线路收光功率异常。线路收光功率对光纤设备能否正常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当线路收光功率过高或者是过低时, 都有极大的可能会引起光纤传输设备出现误码问题, 影响光纤传输的质量。

(2) 交叉板或时钟板故障。交叉板或者时钟板发生故障时, 经常会引起多块线路板都有高阶通道出现误码。

(3) 线路板故障。引起光纤传输设备出现误码现象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线路板故障。如果线路板出现了问题, 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进行维修, 否则将会影响整个设备的运行, 给光纤传输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4) 支路板故障。支路板出现故障同样应该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因为其极有可能引起低阶通道误码, 进而影响光纤传输的运行效果。

(5) 设备温度过高。当光纤传输设备长时间运行时, 如果没有做好散热工作, 则可能导致设备的表面和内部温度过高, 从而出现光纤运输设备误码现象。因此, 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光纤传输设备的管理工作, 尽最大的可能防止甚至是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

笔者将以上引起光纤传输设备出现误码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类和总结, 主要包括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

2.1 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光纤性能劣化、损耗过高: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光纤传输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当发现其出现光纤性能劣化、损耗过高的现象时, 要进行及时的更换, 防止光纤传输设备误码现象的发生。 (2) 光纤接头不清洁或连接不正确:在进行光纤传输设备的安装过程中, 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往往会出现光纤接头不清洁或连接不正确的现象。 (3) 设备接地不好:光纤传输设备接地状况也直接影响着其运行的效果, 可能造成误码现象的产生。因此, 相关工作人员在设备的安装过程中, 要认真谨慎, 防止设备接地状况不良现象的出现。 (4) 设备附近有强烈干扰源:当光纤传输设备附近存在强烈的电磁波干扰时, 极易产生误码现象。因此, 要尽最大的可能排除设备周围的电磁波干扰, 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5) 设备散热不良、工作温度过高:关于这一点在前面已经进行了前面的论述, 此处不做过多解释。 (6) 传输距离过短、未加衰减器, 导致接受光功率过载。

2.2 内部原因

内部原因主要是指设备自身的因素,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线路板接收侧信号衰减过大、对端发送电路故障、本端接收电路故障。 (2) 时钟同步性能不好。 (3) 交叉板与线路板、支路板配合不好。 (4) 支路板故障。 (5) 风扇故障, 导致设备散热不良。

3 科学解决误码问题步骤

第一步:找到导致误码现象的根源。光纤传输设备产生误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事故发生之后, 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找到事故发生的原因。

如果线路上某处出现误码, 经常会造成环上很多个站点都有低阶误码。所以, 上报误码性能事件的站点不一定就是故障站点。因此, 处理误码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误码的源头。我们要牢记先高阶、后低阶的原则, 通过分析告警性能 (利用一些误码告警性能的对告关系) 或者通过逐段环回, 找到最高阶误码的源头。

第二步:排除线路误码, 排除外部原因。如果存在线路误码, 则先排除线路误码, 这也是遵循先处理高阶、后处理低阶的原则。要注意先排除外部原因如接地不好、工作温度过高、线路板接收光功率过低或过高等问题;接着观察线路板误码情况, 若某站所有线路板都有误码, 则可能是该站时钟板问题, 更换时钟板;若只是某块线路板报误码, 则可能是本站线路板问题, 也可能是对端站或光纤的问题。定位出故障单板后, 可通过更换单板解决。

若允许, 可使用环回法定位故障。包括VC4通道的环回、电口环回和通过尾纤光口环回。

第三步:分析支路误码性能事件, 排除支路误码。若只有支路误码, 则可能是本站交叉板或支路板有问题。需要更换支路板或交叉板。

以上的三部曲只是在设备出现误码时普遍采用的措施, 相关的工作人员还应该根据具体的故障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的故障排除方案。

4 结论

综上所述, 本文结合具体的实际对光纤传输设备中的误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文章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对光纤传输设备的误码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概括;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误码问题产生的原因, 主要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大方面, 工作人员应该根据误码的实际情况, 找到事故发生的原因, 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这也就是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 即:解决误码问题的三部曲。笔者坚信, 经过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和探索, 这一问题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摘要:光纤传输是近些年来兴起的新技术, 由于其自身方便、快捷、操作简单的特点,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和推广。但是, 由于光纤传输技术目前仍然处于适用阶段, 发展不够完善。因此, 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 最常见的就是光纤设备误码现象。本文主要结合具体的实践对光纤传输设备误码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以期能够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关键词:光纤传输设备,误码问题,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韦乐平.光同步数字传送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8.

[2]陈志云, 等.SDH&WDM设备与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9.

传输设备误码分析处理 第2篇

一、道岔故障

1、某站,上行进站、下行出站信号机经常莫明其妙关闭,由于故障发生在瞬间,难以判断故障范围。利用微机监测设备,查询非正常关闭信号报警信息,首先获得上行进站、下行出站信号机非正常关闭信号的时刻,再用微机监测设备提供的“站场回放”功能查询,发现是该站6/8号道岔多次瞬间失去表示,而且与列车经过有关,这样就把故障范围缩小到道岔表示单元电路的室外部分了。经故障处理人员到现场检查,系该道岔X1、X3线在箱合蛇管处磨损造成断续混线所致。

2、某站值班员汇报5/7#道岔反位操纵不到位。值班员同时反映出现了故障电流,但是,故障处理人员到场进行单机试验,转辙机电气特性均达标。通过微机监测模拟量曲线显示功能,再现当时的5/7#道岔动作电流和道岔启动电源电压曲线综合分析得知: 5/7#均为四线制双机牵引道岔,单机试验时故障电流达标,而双机同时出现故障电流时因电缆线路压降增大,导致故障电流减少从而使得道岔密贴不了。

3、12#道岔扳不动故障,通过微机监测道岔动作曲线显示功能,再现当时的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原因是故障电流小。可是,维修工区说当天作过道岔检修,故障电流为何仍偏小?查阅当天的道岔12#ADQJ的动作记录,证实计表人未操纵过道岔,亦未做任何试验,确认是一起漏检漏修造成的故障

二、轨道电路故障

1、自闭轨道电路“闪红轨”曾使某段自闭设备故障率居高不下,无微监设备前无法弄清真实情况,也就很难找到闪红的主要原因。某站在2001年的18天内“闪红轨”达42次,影响行车2次,闪红时间均是3~4秒。通过微监的模拟量曲线功能观察自闭电子盒功出、滤入电压变化曲线及测试波形,发现了该段普遍存在的模拟电缆造成阻抗失配的问题。(有关文章详见18信息有绝缘自动闭塞轨道电路模拟电缆盒内移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四、信号电源屏故障1、2002年3月3日,某段维修中心检查微机监测报警信息,发现某站有大量控制电源超标报警信息,再使用微机监测远程实时测量功能,测得控制电源电压21V,立即通知信号工区检查,原来是控制电源电容脱焊,控制电源上并联的甲电池组也过放,引起得地控制电源电压过低。信号工立即处理,防止了必将发生的信号故障的发生。

五、控制台、人解盘故障

1、某站在进行跨越正线长调车时,进路上的咽喉道岔轨道道路不能正常解锁,采取区段人工解锁措施也不能奏效,导致两趟旅客列车分别机外停车和站内正线停车的一般事故,信号工区到场后,汇报故障原因不明。局中心通过微机监测设备提供的“站场回放”功能查询当时的车站作业情况,跨越正线长调车时,车列冒进了区间,是造成咽喉道岔轨道道路不能正常解锁的直接原因,回放信息也证实值班员采取区段人工解锁措施(ZRJD亮,相应的人工解锁盘按钮按下)。要求该段派出技术人员现场查证不能人工解锁的真实原因,经查,系用于区段人工解锁的按钮接点接触不良所致,信号维修人员为推卸检修不良的责任,谎报故障原因不明。

六、电缆故障

1、某信号工区,在一次“天窗修”前,用微机监测系统调阅有关设备测试数据,发现大部分信号电缆对地绝缘有为零的记录,便利用“天窗修”机会积极查找设备隐患点,最后查明原因是1DG送端变压器箱内电缆中的一芯接地,经轨道电路交流127V、220V电源造成大部分信号电缆对地绝缘有为零,换上备用芯后,隐患排除。

七、联锁电路故障

1、某站多次反映单机通过,出站列车进路最后一个区段不能正常解锁。通过使用微机监测的历史开关量查询功能,检查电路的动作时序,系18信息自动闭塞分区轨道电路占用响应时间超标造成的不解锁。(有关文章详见《向18信息移频自动闭塞区间发短列车时进路末岔轨道电路不能正常解锁的原因分析》)

十一、车站值班员操作错误故障1、2002年1月20日某站,检查运统46电务检修作业登记消记信息发现,25天内值班员登记轨道电路不解锁达48条,到底存在什么问题?经微机监测再现,因闭塞分区占用响应时间超标造成的不解锁6次,其余均是车站调车人员和调机作业没有按照6502操作办法进行导致的不解锁。我们把信息通报运输人员,使其明了不解锁原因,使用人员知道了原因,也就知道怎样操作。

2、2002年1月20日凌晨,路局调度所通知:“某站进站信号发生故障,造成某次通过列车晚点”。经调用微机监测记录数据进行数据回放,该次列车进入接近区段已达十余分钟后值班员才办理通过进路,在此之前,一直没有办理通过进路的操作。我们将此情况上报路局,经路局追查,造成通过列车晚点的真正原因是:凌晨值班员、助理值班员均打瞌睡,没有及时办理进路所致,值班员为推卸责任,谎报调度所:“信号开放不了”。以往,此类情况发生后,信号人员累死累活永远也查不清楚、说不清楚,心里不但没底,还要背隐瞒故障原因的“黑锅”。

十二、其他疑难故障1、2002年1月2日,彬江站K779道口发生火车与汽车相撞事故,事故调查过程中道口工称:道口信号常报警,无法使用而关闭了道口信号设备。通过彬江站微机监测设备再现,确认道口信号此时运用正常。通过再现也证实道口信号电路确实存在误报的隐患,可以说:如果没有微机设备,电务难脱干系、必背黑锅,同时,隐患也找不出来。既不利于使事故责任者接受惩罚,对铁路运输而言也解决不了存在的隐患。

传输设备误码分析处理 第3篇

【关键词】边缘节点;多用户干扰;光硬件限幅器;误码率

一、引言

路由器是互联网的主要节点设备,通过路由决定数据的转发,具有网络互联,网络管理和数据处理的功能。现有的路由技术使用的是串行处理技术,由于路由信息串行传输,不能重叠,路由器存在一个最大吞吐量,当用户流量超过路由器的最大吞吐量时就需要排队等待,超过预定的缓存时限,将出现丢包、重发等问题,并使系统容量受到限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路由信息并行处理的交换技术[1],允许路由信息发生重叠,从而使排队等待、丢包和拥塞等问题得到缓解。并行处理路由技术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吞吐量,使系统容量大大增加。

在核心路由器数据分组路由转发过程中,只对标签进行处理,并行的净荷信息在光缓存区产生累加,产生的累加干扰在边缘节点进行处理。本文通过在边缘节点的结构中引入光硬件限幅器,消除在核心节点产生的噪声积累,改善由于多址干扰引起的误码,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二、系统结构分析

基于光码标签转换的OCDM并行处理路由系统由入口边缘路由器、核心路由器和出口边缘路由器组成。多个用户数据进入入口边缘路由器,核心路由器通过光码标签转换将数据分组转发到下一个节点。如图1所示,为OCDM转换模块结构[1],同一根光纤中传输的转发等价类经波分解复用后进入OCDM转换模块,首先提取标签,净荷信息进入光纤延迟线进行缓存,提取出的光码标签经解码后与转换模块中的路由表进行相关运算,由控制器完成光交叉连接矩阵的设置,控制数据的转发。同时产生一新的光码标签,经编码后再与净荷信息结合,再经过波分复用,从对应的输出端口输出。经标签转换后的数据包将携带其他用户数据信息,产生由多用户干扰引起的误码。

边缘节点主要完成标签信号的分配、光分组信号的产生、标签与净荷的分离、净荷数据的恢复等功能。在接收端,完成解码通常采用光相关器和光检测器[3,4],光解码器用匹配的地址码对接收信号进行相关运算,结果送入光电检测器,经阈值器件判决后恢复出原始信号。

引入单个光硬件限幅器的边缘节点的结构如图2所示,光硬件限幅器置于相关器之前。经过光信道传输的光分组数据进入接收端,接收端路由器首先对分组信号擦除标签,提取出净荷信息,然后经过光硬件限幅器以消除多用户干扰,经光学相关器解码后进入光电检测器,转变成电信号并经判决电路判决输出。判决器将输入电压与判决门限Th比较,若高于Th则判断用户输出数据为“1”,否则判为“0”。

在接收端,匹配的光相关器用来识别期望用户的到达,光相关器是一组与脉冲间隔不匹配的光纤延迟线[4],用以实现对净荷的解码。当期望用户的地址码经过光相关器后,输出光强反映了序列的相关函数。最后一个片位置上的光强等于OOC序列中“1”位置的光强总和。

三、误码性能分析

四、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基于光码标签转换的OCDM并行处理路由系统的性能。在OCDM转换模块中,净荷信息产生累加,造成多用户干扰,所以多用户干扰是接收端路由系统主要的噪声来源,在分析接收机误码率时,忽略APD光电检测过程中散粒噪声、热噪声、体漏电流等对系统的影响,通过在接收端路由系统中加入光硬件限幅器,有效减少了在并行处理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多用户干扰。本文通过数值分析,并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了接收端系统的误码率。从中可以看出,使用光硬件限幅器可以有效减少多用户干扰,增大系统的容量,提高系统性能。

参考文献

[1]Yubao Wang, Baoxiang Li. Optical code-labeled router based on OCDM[J]. Optical Communication, 2010, 2(2):111-116.

[2]M.C. Oh, M.H. Lee, H.J. Lee, Polymeric waveguide polarization splitter with a buried birefringent polymer. IEEE Photon. Technol. Lett, 1999, 11(9):1144-1146.

[3]J.A. Salehi.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echniques in optical fiber networks—Part 2: Systems performance analysis. IEEE Trans. Communication [J], 1989, 37(8):834-842.

传输设备误码分析处理 第4篇

光纤传输是近几年来刚刚兴起的网络传输技术,由于它具有操作简便、传输速度快、体积小等优点,渐渐的被许多人接受,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但是光纤传输技术在目前来说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并不是太完善,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而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光纤传输设备的误码问题。对于网络信息的传递来说,最常见的还是二进制数字信号,但这种传输方式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弊端,当传输系统发送端发送“0”时,接收端接收到“1”,反之发送端发送“1”时,接收端将会接收到“0”,这时对于信息的翻译就会发生非常大的差错,而这种错误的发生,就是误码。一旦传输过程中,出现无码将会对数字信息的传输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使传输的数据失真,或者出现丢失现象,甚至会降低信息的传输量,除此之外,还会影响到音频信号的发送,使之发生失真。现如今的社会中,电信业务中起码90%以上的业务是电话业务,当误码问题发生时,会严重的影响语音信息的传递效果,在通话过程中会传出杂音,严重影响了通话质量。在信号传输过程中,误码问题的产生,大多是因为信号的电压出现了变化,从而导致传输过程中信号遭到损坏,继而诱发误码。

2 光纤传输设备产生误码问题的原因

光纤传输的优点众所周知,传输速度快、操作便捷,但与此同时,光纤传输设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极易出现误码现象,研究发现,诱发误码的原因主要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大部分。

2.1 内部原因

诱发光纤传输设备出现误码问题的内部原因一般包括光纤传输线路的传输质量、光功率异常、光器件性能减弱等。

1)光纤传输线路的传输质量。为了能够使每一处的人都能用上更加快速的光纤网络,光纤的传输线路遍布在各个地方,因此,有时传输距离会非常长,同时在光纤设备中存在大量的法兰盘连接、尾纤跳接及可调衰耗连接的方式,该方式有着独特的作用以及优点,但与此同时,这种连接方式很容易就会发生光缆线路中断的问题,并且接头处的连接也很容易发生故障,从而导致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光纤传输线路的传输质量变差。一些小的操作失误就会导致光纤以及尾纤上的光功率急速衰减,这就会导致光纤传输设备发生误码问题。除此之外,光纤传输线路接受光功率的高低变化都有可能诱发误码,还有光纤的损耗过高、光纤性能的减弱、错误的连接方式或光纤接头处长时间未清理等都很有可能会导致光纤传输设备在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现象。

2)光功率异常。线路的收光功率对于光纤传输设备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其直接影响到光纤传输设备能否正常的运行,当光功率出现异常,导致接收端的OUT单盘出现误码现象,或是当线路当中的收光功率过高或是过低都会有极大的可能性会导致光纤传输设备在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现象。

3)光器件性能减弱。在光纤传输设备中,光器件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或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的重要器件,其是光纤传输系统的核心器件。因此,一旦光器件出现故障或错误,都极有可能会出现误码问题。光器件中发射端的功率放大器、激光器的波长及光模块等基本功能出现异常也会诱发误码问题。此外,线路板的故障会诱发复用段或再生段出现误码问题,支路板的故障同样也是造成光纤传输设备误码问题的原因之一。

除以上原因之外,当光纤通信系统中选择不同的色散补偿模块类型、不同的光纤类型及离色系补偿模块不合理分布等都有可能诱发色散补偿不匹配,从而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出现误码问题。

2.2 外部原因

造成误码问题的外部原因一般包括光纤本身的原因或是设备存放的问题。

1)光纤问题。光纤的接头处是在进行问题查询时很容易忽略的一个点,但如果在进行光纤传输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一点点的疏忽或是对于专业性技能掌握的不够熟练的情况下,很容易会造成接头处的连接不够紧密或是不正确,这样会很容易造成误码的出现,而且接头处在进入杂物而没有及时的清理,也会出现误码现象。而光纤本身由于使用频率格外的高,很容易会造成损耗过快的现象,而且某些劣质光纤本身就不耐用,因此,当相关的工作人员没有能够及时的对光纤传输设备进行检查以及维护时,或是发现了光纤已经出现老化现象没有做到及时更换时,都会有很大机会造成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误码。

2)设备问题。光纤传输设备的接地状况也是直接的影响着设备的运行效果,如果在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安装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认真谨慎,导致设备的接地情况不良,出现意外,很可能就会造成信息传递时的误码。设备的散热器运行不良,导致光纤传输设备长时间的处于高温作业的条件下,就会导致设备的表面以及内部环境都处于高温,从而出现光纤运输设备出现误码问题。而且在安装光纤传输设备之前,如果没有做好细致的调查工作,将设备安装在强烈干扰源附近,设备就会受到电磁波的强烈干扰,严重的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使得信息出现误码。

3 对于误码问题的解决方案

当发现信息在经过光纤传输设备传输之后出现误码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误码定位,确定出现误码是由于哪一部分而出现的问题。首先,要做好光纤传输设备外部检查工作,对光纤传输设备安装的位置附近是否有强烈的干扰源进行系统的检查,因为其会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然后要对散热器是否正常运转进行检查,因为设备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工作也会出现误码现象,之后再一次对物理连接是否出现故障进行检查,其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设备间的光纤连接、电缆以及各处的连接口是否正确连接,检查的时候可以使用仪表进行点接口的对接情况检查。当这些都检查完之后,就要开始对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查,主要是包括对接设备的配置参数比如时钟数据、逻辑设备数据、支路板的数据等,并通过系统分析之后来确定是否存在故障。随后还要对各网元的光板收发功率进行检查,查看其是否处于合适的状态。在确定了故障的发生位置之后,就可以开始解决问题。对于误码问题,一般要遵循先高后低的原则,先解决高阶的问题,然后低阶,进行设备调试、改善设备当前的工作环境。

4 结论

现如今的社会,网络的用处越来越多,而对网络信息传输的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光纤传输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光纤传输的优点数不胜数,但与此同时,误码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的制约了光纤传输的发展,因此,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网络工作人员,对于误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都应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崔振岩,周丽娅,赵睿,等.光纤传输设备误码问题与处理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179.

[2]马兴华.简述光纤传输设备误码形成分析及处理[J].中国信息化,2013(12):42.

传输设备误码分析处理 第5篇

1、取样表管堵

托电在磨煤机、空预器等部位的压力、差压采用了导压管直接取样,取样表管堵塞的故障经常出现。故障现象:表现为压力无变化、差压升高、开关不动作、压力升高、差压降低等。故障原因: 1)设计缺陷:托电一期在设计中就没有取样管吹扫装置,造成取样管经常性被煤粉或灰堵塞。二期虽然设计了取样管吹扫装置,但一直未正常投用。发现这一问题后,经于热工室相关人员联系投用相关吹扫装置,未得到认可,主要担心吹扫装置投用时和投用后会影响到设备的运行工况。2)没有缓冲罐:设计中没有在取样口部位设置缓冲罐。3)吹扫不彻底:托电一期磨煤机的取样设计为一个取样口带多个设备,如压力、差压、开关等,吹扫时限于工况、时间、措施等原因,没有彻底将所有取样管线全部吹扫干净,遗留了隐患 处理方法:吹扫

处理效果:二期设备现在的办法是设备出现问题后,先吹扫,之后将吹扫装置投用,投用吹扫装置后,吹扫次数明显减少。遇小修或大修时,将所有取样管彻底吹扫后,将所有取样吹扫装置投用,相信会有很大的改善。一期限于设备的限制,现在只是出现问题立即吹扫,已经提出改造计划,希望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2、温度测点波动

事故现象:测点表现为无规则波动 事故原因: 1)就地设备接线松动。2)接线盒接线松动。处理方法: 1)查找松动处。2)重新紧固。3)螺丝无法紧固的立即更换。

处理效果:螺丝松动的原因一是安装调试时没有紧固良好,另外由于没有使用防松动垫圈,机组长期振动较大造成。已经提计划采购防松动垫圈,逐步更换,争取最大程度减少这类事故。

3、温度测点坏点

事故现象:测点指示最小或最大,成为坏点 事故原因: 1)就地设备接线松动。2)接线盒接线松动。3)就地设备接线短路。4)接线盒接线短路。5)温度元件短路,元件已损坏。6)温度元件断路,元件已损坏。处理方法: 1)测量温度元件阻值。2)检查就地接线。3)检查接线盒接线。4)更换温度元件。5)紧固或更换螺丝。

处理效果:对于重复损坏的元件,采取更换取样地点、更换特殊保护套管。松动处紧固后,表现良好。

4、吹灰器行程开关

故障现象:吹灰器不动作、超限位 故障原因: 1)行程开关不动作:由于机械犯卡,造成开关不动作。开关本身损坏,造成不动作。机械限位超限,开关无法自动复位,造成不动作。2)行程开关位置设置不好:位置设置靠前或靠后,吹灰器行进到位后无法停止,继续行走,造成吹灰器脱位,需重新设置限位。3)线路故障:线路虚接或松动,造成开关不动作或误动作。处理方法: 1)检查开关:开关有无卡涩、动作是否灵活、准确。2)位置检查:手动运行吹灰器,观察行程是否到位、是否超限。重新合理、正确设置开关位置。3)线路检查: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有松动现象,紧固接线端子,更换螺丝等必要的附件。

处理效果:吹灰器的主要问题就表现在行程开关上,只要对行程开关认真、仔细的重新设定,热工部分可以保证处于良好的运行工况。

5、二期低加液位开关

故障现象:开关经常性误动作 故障原因: 1)设计问题:二期低加液位开关设计的安装位置离设备太远,需经较长的连通管路。首先,响应时间有滞后。其次,低加的温度较高,较长的连通管路对保温要求较高。设计时没有考虑管路内气体排放的问题,管路有几处上下弯管。2)施工问题:施工时未严格按要求施工,管路布置为水平状。3)气体影响:由于上述两种原因,造成取样桶内及取样管内气体无法排放而堆积,取样桶及取样管内温度较高,从而造成液位波动,而使开关误动作。处理方法:二期设备自运行以来,低加液位开关经常出现问题,未实施改造前,只有强制联锁,避免造成由于开关的误动作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后于临修期间,先后对三号、四号机组的低加取样进行了改造。将原取样管的多处折弯处全部改为直管段,并严格按照标准施工,避免管内积留气体。处理效果:改造后,经一周时间的观察,运行效果良好,解除联锁强制,正常投用。投用后至今,运行良好。

6、一期石子煤闸板门 故障现象:闸板门不动作 故障原因: 1)门体犯卡。2)开关反馈故障:由于石子煤所处环境恶劣,开关机械部分进灰,造成开关卡涩,无法正确动作。开关本体进灰,造成开关无法正确动作。开关本身故障,造成开关不动作或误动作。3)就地按钮(转换开关)故障:由于长期振动,就地按钮(转换开关)出现松动,运行人员不通知维护人员,强行操作,造成开关损坏。按钮(转换开关)本身故障,造成开关不动作或误动作。处理方法: a)通知机务人员处理门体犯卡问题。b)检查、清理开关:检查开关动作是否良好,是否进灰,动作反馈是否正确。c)检查就地按钮(转换开关):检查就地按钮(转换开关)是否松动,动作是否良好,是否正确,紧固就地按钮(转换开关)。处理效果:处理效果良好。一方面使用质量好的按钮(转换开关),并加强巡检力度与频次,做到此类事故防患于未然。另外,定期清理行程开关的积灰,做好预防措施。

7、二期石子煤闸板门 故障现象:闸板门不动作 故障原因: 1)门体犯卡。2)开关反馈故障:由于环境温度较高,加之开关质量不好,造成开关内部动作部件(塑料制品)经常损毁。由于石子煤所处环境恶劣,开关机械部分进灰,造成开关卡涩,无法正确动作。开关本体进灰,造成开关无法正确动作。开关本身故障,造成开关不动作或误动作。3)就地按钮(转换开关)故障:由于长期振动,就地按钮(转换开关)出现松动,运行人员不通知维护人员,强行操作,造成开关损坏。按钮(转换开关)本身故障,造成开关不动作或误动作。处理方法: 1)通知机务人员处理门体犯卡问题。2)检查、清理开关:更换质量较好的开关。检查开关动作是否良好,是否进灰,动作反馈是否正确。3)检查就地按钮(转换开关):检查就地按钮(转换开关)是否松动,动作是否良好,是否正确,紧固就地按钮(转换开关)。

处理效果:处理效果良好。一方面使用质量好的按钮(转换开关),并加强巡检力度与频次,做到此类事故防患于未然。另外,定期清理行程开关的积灰,做好预防措施。开关自身出现问题及时更换质量较好的开关。

8、磨煤机出口闸板门反馈故障

故障现象:磨煤机出口闸板门反馈不对或门无法动作 故障原因: 1)开关反馈故障:由于所处环境恶劣,开关机械部分进灰,造成开关卡涩,无法正确动作。开关本体进灰,造成开关无法正确动作。开关本身故障,造成开关不动作或误动作。2)由于开关的反馈不到位,造成程序无法正确的执行,如该打开时关到位的信号却没有回来,反馈不对造成门无法动作。

处理方法:检查、清理开关:更换质量较好的开关。检查开关动作是否良好,是否进灰,动作反馈是否正确。

处理效果:处理效果良好。加强巡检力度与频次,做到此类事故防患于未然,定期清理行程开关的积灰,做好预防措施。开关自身出现问题及时更换质量较好的开关。

9、磨煤机密封风门反馈故障

故障现象:磨煤机密封风门反馈不对或门无法动作 故障原因: 1)开关反馈故障:由于所处环境恶劣,开关机械部分进灰,造成开关卡涩,无法正确动作。开关本体进灰,造成开关无法正确动作。开关本身故障,造成开关不动作或误动作。2)由于开关的反馈不到位,造成程序无法正确的执行,如该打开时关到位的信号却没有回来,反馈不对造成门无法动作。

处理方法:检查、清理开关:更换质量较好的开关。检查开关动作是否良好,是否进灰,动作反馈是否正确。

处理效果:处理效果良好。加强巡检力度与频次,做到此类事故防患于未然,定期清理行程开关的积灰,做好预防措施。开关自身出现问题及时更换质量较好的开关。

10、点火枪、油枪故障

故障现象:点火枪、油枪故障反馈不对或无法动作 故障原因: 1)电磁阀故障:由于所处环境恶劣,电磁阀内部进灰,造成动作不到位,电磁阀串气、漏气,使得点火枪、油枪动作不到位或不动作。2)开关反馈故障:由于所处环境恶劣,开关机械部分进灰,造成开关卡涩,无法正确动作。开关本体进灰,造成开关无法正确动作。开关本身故障,造成开关不动作或误动作。3)由于开关的反馈不到位,造成程序无法正确的执行,如该打开时关到位的信号却没有回来,反馈不对造成门无法动作。处理方法: 1)检查清理电磁阀:手动试运,观察电磁阀是否动作,动作是否良好。若电磁阀有问题,拆开电磁阀进行清理、润滑、回装。更换新电磁阀。2)检查、清理开关:更换质量较好的开关。检查开关动作是否良好,是否进灰,动作反馈是否正确。

处理效果:处理效果良好。加强巡检力度与频次,做到此类事故防患于未然,定期清理电磁阀和行程开关的积灰,做好预防措施。电磁阀和开关自身出现问题及时更换质量较好的电磁阀和开关。

11、炉管泄漏报警

故障现象:炉管泄漏经常误报警

故障原因:设备质量不稳定造成。该设备运行极不稳定,其电子部分的灵敏度难于掌握,在说明书上没有明确表达,咨询厂家也没有具体的方案和标准。处理方法: 1)使用厂家配套的检测设备,对二次表进行检查。2)调整二次表的灵敏度。3)使用别的一次元件替换实验。4)使用别的二次元件替换实验。5)更换一次或二次元件。

处理效果:效果不是非常好,有重复故障的出现。已经联系厂家前来处理。

12、炉管泄漏堵灰报警

故障现象:炉管泄漏堵灰经常报警

故障原因:检测管确实堵灰,造成报警出现。堵灰的原因是该检测装置配有定期吹扫装置,但运行人员却不使用该装置,造成检测管堵灰。处理方法: 1)拆下一次元件。2)捅开灰。3)回装。4)检查是否报警。

处理效果:全是应急方法,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3、烟风系统风门挡板反馈

故障现象:烟风系统风门挡板反馈不对或挡板无法动作 故障原因: 1)门体犯卡:此原因占此类故障的大多数。2)开关反馈故障:由于所处环境恶劣,开关机械部分进灰,造成开关卡涩,无法正确动作。开关本体进灰,造成开关无法正确动作。开关本身故障,造成开关不动作或误动作。3)由于开关的反馈不到位,造成程序无法正确的执行,如该打开时关到位的信号却没有回来,反馈不对造成门无法动作。处理方法: 1)通知机务人员处理。2)检查、清理开关:检查开关动作是否良好,是否进灰,动作反馈是否正确。处理效果:加强巡检力度与频次,做到此类事故防患于未然,定期清理行程开关的积灰,做好预防措施。开关自身出现问题及时更换质量较好的开关。

14、压力变送器指示不准

故障现象:压力指示偏高或偏低 故障原因: 1)变送器零点漂移。2)变送器渗漏。处理方法: 1)关闭二次门。2)使用手操器检查变送器的零点。3)调整变送器零点。4)检查有无渗漏。

处理效果:变送器零点漂移属于正常现象,处理完成后效果较好。少数时候属于变送器外部问题,如渗漏造成,处理后效果良好。

15、就地压力表

故障现象:压力表指示不准、损坏 故障原因: 1)质量问题:一些就地表计选择厂家不好,仪表质量较差,造成损坏。2)选型不当:就地表计量程选择不当,量程选择较小,仪表波动极易造成损坏。泵体出口处应选择耐振型就地表,却选用普通压力表,造成损坏 3)安装问题:波动较大的地方,没有加装阻尼器,造成仪表损坏。处理方法: 1)拆回校验。2)检查修理。3)更换新表。4)增加阻尼器。处理效果:处理效果良好,基本没有发生重复性故障。限于设备运行工况的影响,以及备品备件的制约,无法全面的根除。

16、化学水转子流量计

故障现象:流量指示不准、无指示

故障原因:该流量计采用波轮式转子,由于测量管内被测液体较脏,液体内的塑料、生料带等细小而柔软的物品缠绕在波轮上面,造成波轮转动不灵活或不转动,甚至造成波轮的损坏,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或者造成设备的损坏。处理方法: 1)拆下转子。2)清理波轮。3)更换转子。4)回装转子。

处理效果:受运行工况的影响,无法彻底根除此类故障。已经提出改造计划,将现有流量计更换为非接触式的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

17、化学水气动门

故障现象:反馈不对或门不动作 故障原因: 1)质量问题:该气动门的反馈开关选用的是微动开关,质量不过关,由于本身的问题,造成开关反馈不对。2)固定方式问题:该微动开关固定只有对角的两个螺丝,而气动门开关的力量较大,时间一长造成开关移位,无法正确反馈。处理方法: 1)检查开关动作情况是否良好。2)检查开关动作是否正确。3)更换开关。4)重新紧固开关。

处理效果:对于松动的开关,紧固后效果良好。损坏的开关,更换新的开关后,重新调整固定位置,效果良好。

18、氢站减压阀

故障现象:减压阀漏气或气动门动作不良好 故障原因: 1)气体腐蚀:氢站所处环境中,含有大量腐蚀性气体,对减压阀的密封圈的腐蚀较大,长时间的腐蚀造成密封圈损坏,造成减压阀泄漏。泄漏严重时造成气动门动作不良好。2)减压阀质量问题。处理方法: 1)拆开减压阀。2)更换垫圈、密封圈。3)紧固、回装。4)更换减压阀。

处理效果:建议全部更换为高耐腐蚀型减压阀。

19、:一期化学水空压机

故障现象:排气温度高报警经常出现 故障原因: 1)机务问题:未按时更换滤网、油脂。2)原件问题:测温元件采用热电阻,出现国一次因为元件损坏而发生报警的问题。处理方法: 1)通知机务人员处理。2)报警确认、消除。3)重新启动。

处理效果:受备品备件不足的影响,经常做重复性工作。20、二期化学水流量计

故障现象:流量计指示不准 故障原因: 1)安装问题:该流量计选用rosemount公司的皮托管流量计,安装时未进行良好、准确的校验,导致所有表计在运行后先后反映出测量不准的现象。2)零点漂移: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零点漂移,造成仪表测量不准。处理方法: 1)拆回。2)重新校验。3)使用手操器归零。4)回装。

21、汽车采样

故障现象:经常报警而无法使用 故障原因: 1)原设计的汽车采样是用来抽样检查,现在托电实际的使用方式为每一个送煤车都要采样,造成设备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2)碎煤块清理不及时:采样系统有余煤回放的功能设计,在余煤回放的过程中,一些碎煤块落在设备和平台上面,由于清理不及时造成堆积,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处理方法: 1)清理夹杂在设备间的碎煤块。2)确认报警、复位系统。3)重新启动。

22、伸缩头

故障现象:伸缩头不动作或脱轨 故障原因: 1)接近开关失灵:长期振动引起开关固定锁母松动,造成开关离接触片脱出有效距离。2)接近开关损坏:卫生清理人员野蛮操作,用水直接冲洗接近开关,长时间的野蛮操作造成开关内部损毁。3)控制箱内故障:环境潮湿,控制箱密封性不好,加之卫生清理人员用水直接冲洗控制箱,造成按钮、转换开关的内部短路,以及控制箱内部的短路,损毁设备并造成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或出现脱轨现象。处理方法: 1)重新固定接近开关。2)检查接近开关的动作情况。3)检查按钮、转换开关的动作情况和绝缘情况。4)检查控制箱内部的绝缘情况。5)更换接近开关、按钮、转换开关等部件。

处理效果:如果不解决冲洗的问题,现在所做的工作只是临时救急。

23、多管除尘器进水球阀

故障现象:球阀不动作或长时间进水不停 故障原因: 1)球阀犯卡:由于除尘器所用的水是二次净化后水,水质较差,球阀经常性被杂物卡涩。2)球阀位置齿轮或电机损毁:球阀犯卡不严重时,阀体还可勉强动作,但力矩加大,又由于位置齿轮为塑料制品,长时间使用造成齿轮损毁或电机烧毁。3)控制箱进水:控制箱密封性不好,加之卫生清理人员用水直接冲洗控制箱,造成按钮、转换开关的内部短路,以及控制箱内部的短路,损毁设备并造成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处理方法: 1)通知机务人员处理。2)检查按钮、转换开关。3)更换按钮、转换开关。4)更换位置齿轮或电机。5)试运。

处理效果:由于水质的问题无法解决,所以提出改造方案,增加入口滤网,电动门改型,待改造后彻底解决此类问题。

24、多管除尘器推杆

故障现象:不动作或误动作 故障原因: 1)机务犯卡:机械卡涩造成不动作。2)虚假液位:煤泥堆积,造成虚假液位,使得推杆误动作。处理方法: 1)通知机务人员处理。2)拆开液位计。3)清理煤泥、液位计。4)回装、试运。

处理效果:已经提出改造方案。

25、输煤煤仓间排污泵

故障现象:液位高时不启动 故障原因: 1)液位浮飘损毁:有浮飘自然损毁,也有浮飘被卷入排污泵而损毁。2)控制箱进水:控制箱密封性不好,加之卫生清理人员用水直接冲洗控制箱,造成按钮、转换开关的内部短路,以及控制箱内部的短路,损毁设备并造成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处理方法: 1)更换浮飘。2)检查按钮、转换开关的动作情况和绝缘情况。3)检查控制箱内部的绝缘情况。4)更换按钮、转换开关等部件。

26、除灰电磁阀

故障现象:电磁阀不动作

故障原因:除灰系统的电除尘装置采用了许多电磁阀参与控制,除灰系统是克莱得公司的产品,电磁阀采用海隆公司的产品。该系统中,电磁阀控制气动门启停之后,去到泵体密封隔膜处,再返回到压力开关作为系统正常与否的反馈信号。实际运行中由于泵体密封隔膜除经常破损,导致大量的灰进入气路系统,造成电磁阀失灵和损毁。处理方法: 1)拆除电磁阀。2)清理、修复。3)更换电磁阀。4)吹扫管路和相关气路。5)回装、试运。

处理效果:清理、修复、更换电磁阀都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已经提出改造方案,彻底解决这类问题。

27、除灰冷干机

故障现象:发冷凝温度或蒸发温度报警造成停机 故障原因: 1)温度实际低:由于机器本身的问题造成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实际偏低。2)温变故障:温度变送器本身质量不过关,损毁后造成误发报警。处理方法: 1)通知机务人员、协调厂家。2)校验温变。3)更换温变。4)报警复位、重新启机。

处理效果:多次联系厂家前来,厂家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28、灰库雷达料位计

故障现象:料位计指示无变化或偏低 故障原因: 1)雷达料位计的信号缆绳接触到料位计安装保护套管上,造成信号无变化。2)雷达料位计的信号缆绳由于灰的流动而偏移、弯曲严重,造成指示偏低。处理方法: 1)将料位计拔出。2)重新施放。3)投用、观察。

处理效果:原设计中并未强调信号缆绳必须固定,经实际使用应该加以固定,待小修有机会放空灰库时加以固定,以彻底解决此问题。

29、渣水系统液位计

故障现象:液位计无指示或指示最大

故障原因:该系统的液位计选用妙声力的超声波液位计,该液位计运行比较稳定可靠。由于所测量的液位池内蒸汽很大,长时间对液位计进行熏蒸,造成液位计失灵。

处理方法: 1)拆除液位计。2)对液位计进行烘干、晾制。3)回装、试运。

处理效果:发现该问题后我们对液位计的安装方式进行了改进,减少蒸汽对其的直接熏蒸,效果非常明显。30、感温电缆

故障现象:感温误报警

故障原因:施工人员作业时,不文明施工,踩坏感温电缆,造成感温电缆短路。处理方法:更换感温电缆 处理效果:良好

31、烟感探测器

故障现象:误报警或上位机不识别 故障原因: 1)灰尘过大造成烟感误报警。2)蒸汽过大造成烟感误报警。3)烟感因进水而腐蚀。4)地址码丢失。5)底座与烟感接触不良 处理方法: 1)处理灰尘源。2)处理蒸汽源。3)更换烟感。

传输设备误码分析处理 第6篇

所谓的误码就是在经过接收判决后出现的数字流码中出现的一些比特错误, 使得传输的数字化信息出现损伤。误码可以说是传输系统中危害较大的一种信息损伤, 轻者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严重的则导致传输出现中断的情况。从网络性能的角度看误码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 内部传输机理导致的误码, 此类误码包括各种系统噪声所产生的误码;定位抖动产生误码;复用器交叉连接设备和交换机所导致的误码;由光纤散射而产生的数据间干扰而导致的误码, 这种误码会在长时间的习题误码性能体现出来。二是, 脉冲干扰而导致误码, 这是因为突发的脉冲, 包括:电磁设备干扰、故障电源瞬态干扰等, 而导致系统出现误码。此种误码的突发性强、数量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系统的短时误码性能就会体现出来。

误码性能的测量, 当前高比特率通道产生的误码往往以块为单位进行测量, 所谓的B1、B2检测都是之对误码块, 以此为基础产生一系列的度量参数。与之有关的参数内涵如下:误码块:在某个单元中比特发生传输误差是就把这个单元称之为误码块。对测量块而言, 检测只能发现该块中奇数个比特出现的错误, 对偶数个比特发生的错误是不能识别的;误块秒ES与误块秒比ESR, 当某一秒中发现一个或者更多误码块时对应的时间即为误块秒, 在限定的测量时间段内, 出现误块秒的总数与时间的比值即称之为误块秒比;严重误块秒SES、严重误块秒比SESR, 误码检测中一秒内有不少于30%的误码块或者出现了一次严重的扰动周期, 就可认定该秒为严重误块秒。其中严重扰动周期在测量时在最小等效与4个连续块时间或者出现信号丢失。在测量的时间内出现SES总数与总时间之比就是严重误块秒比;最后是背景误块和背景误块比, 扣除不可以使用的时间与SES期间出现的误块就是背景误块。其出现的数量与一段测试时间内扣除不可用的时间和SES期间所有的块数后的总块数和与背景误块的比例就是背景误块比。

2 SDH通信的传输延时分析

随着SDH通信网络的应用, 在系统中因为一些固定的原因就会出现数据信号的延时。从形式上看, 数字信号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所需要的时间就是数字信号的延时, 此种延时是一种传输的延时, 是数值信号传输的群延时情况, 即数字信号以网络固定速度传递需要经历一个固定的时间才能达到用户端。在端口到端口的通信连接中产生延时的因素较多, 主要是因为传输媒介与网元的影响。在光纤网络中数字信号传递的速度是有限的, 光纤系统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延时, 因为信号在传输中都是电磁波, 在一定介质中的传播会出现一定的折射率, 就会影响传播速度, 这也是产生网络延时的主要因素, 这部分延时与传输的距离成正比。造成网元延时的因素也很多, SDH设备中引起延时的原因有:网络设备的接口保护, 利用芯片连续查询的时候I/O口的指令输入部分就会出现一定的电平改变, 此种变化编制为响应的码流。在数据接收的时候, 采用同样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整理, 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校验与补充, 如出现误码则进行弃用, 因此容易导致数据的延时。其中: (1) 采用专用的光纤接口, 采用同步通信的方式, 就存在着时钟的提取问题, 因为采用专用的光纤接口装置的时钟需要采用内部时钟方式, 发送采用的是内时钟, 接收则是数据码流中获取。 (2) 设备在传输中也会造成延时, 因为在传输的过程中, 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 此种处理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编码、复位、分解、滤波等环节中设备都会降低数据传输的时间, 虽然耗时为微秒级但是设备越多造成的延时也就越大。 (3) 路由保护产生的延时, 采用不同的路径进行路由保护的时候就会以某种频率输入保护信号。此种信号可以通过两个可以选择的路由完成传输, 但是正常情况下使用主要路由, 即优先切换到主路由上。这就在传输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完成保护性切换, 切换到保护路由的时候就会导致整系统的延时。

3 结语

克服误码问题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法:告警性能分析, 因为换回法对正常的问题影响较大, 因此要处理误码问题就需要对误码性能事件进行分析并确定估值的性质然后才能对其进行解决;分解环回法, 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利用环回法完成对故障点的定位, 使用环回法处理误码问题是处理会出现的业务的中断;替换法, 对工况恶劣容易出错的设备进行替换, 即利用新的检测设备对其进行替换, 以确定其是否存在问题, 以此协助故障定位和检验故障定位, 其中可以替换光纤的某段、光器件等。而对于延时问题则应对系统进行适当的优化与性能提高, 从延时产生的基本问题出发, 对系统环路进行优化, 如对环路进行拆分降低数据传输的距离;也可对设备进行升级, 尤其是关键部位的处理设备性能应进行提高。

参考文献

[1]姚兴盛.SDH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J].技术与市场, 2008 (2) .

[2]成传智.SDH光传输设备的维护[J].电力系统通信, 2010 (8) .

传输设备误码分析处理

传输设备误码分析处理(精选6篇)传输设备误码分析处理 第1篇在众多影响光纤传输效果的因素中, 光纤传输设备的问题占据重要的位置。因此,...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