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普通高校校运动会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普通高校校运动会(精选2篇)

普通高校校运动会 第1篇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 其目的是在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 有效地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贯彻落实阳光体育运动, 就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要充分认识增强青少年体质和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 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阳光体育运动不仅要在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充分落实, 还应该借助校运动会这一重要的体育活动, 引导和推动阳光体育的落实, 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到校运会中。校运会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体现一个学校的运动技术水平,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对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视程度。近些年来, 很多高校对校运动会都拘泥于一种形式, 学生对运动会的积极性不高, 参加运动会的人数很少, 形成一种大多数学生看运动会, 而不是参加校运动会的现象。这是因为各高校根据国家教委的教育纲要,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场地、器材、师资等) 进行选项教学。这一教学形式深受大学生的喜爱, 教学改革取得了成功。但是, 通过对广西二十几所高校的调查得知:一些基础性的运动项目, 比如田径运动在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基本消失, 因为选修田径运动的学生太少没法开课。面对这种情况, 各普通高校一年一度的校运会比赛却都是田径项目, 这样的运动会没能真正体现高校校运会促进运动水平提高、检查体育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增强学生体质, 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凝聚力, 推动全民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

近两年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根据课改后的实际情况及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 针对上面存在的问题, 对传统的校运动会比赛项目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将学生喜欢的健美操、形体、拉丁舞、乒乓球、羽毛球、篮球以及传统的非常有意义的拔河等运动项目列入学校运动会中,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带动了体育运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让阳光体育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落实。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级、2007级、2008级部分学生, 共1937人。2006级613人, 2007级674人, 2008级650人。对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工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桂林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广西玉林师院、广西银行学校、广西财经学院、广西钦州学院等12所大中专院校的16名教师进行了访问和交流。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主要就学生对运动会的竞赛项目改革的看法, 运动会竞赛项目改革对他们体育课学习是否有影响, 对他们能力培养是否有帮助, 对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影响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 为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2.2.2 访问法:

对12所大专院校的16名教师进行了调查访问, 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介绍桂林师专的改革方法和成功经验, 探讨如何更好地完善改革, 为研究提供有力经验依据。

2.2.3 资料法和经验总结法:

收集大量有关各项目比赛的方法和经验。总结桂林师专的做法, 使研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学生的调查结果与讨论

对桂林师专2006级~2008级的220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006级收回有效问卷613份, 2007级收回有效问卷674份, 2008级收回有效问卷650份, 共收回有效问卷1937份。对调查结果做统计学处理。

3.1.1 学生对体育教学课程列入校运动会比赛项目的态度调查 (表1)

3.1.2 学生对体育教学课程列入校运动会比赛项目合理性的调查 (表2)

3.1.3 运动会改革提高学生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凝聚力以及参赛率的调查 (表3)

3.1.4 校运会改革对促进体育教学水平和提高运动成绩的调查 (表4)

从表1可知, 90%以上学生喜欢新形式的校运动会。从表3看出改革后的运动会更能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能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运动会。从表2、表4看出学生对校运会改革是持肯定态度, 认为校运会改革能促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让阳光体育运动更好地开展起来。

传统的大学生校运会, 都是各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的一年一度的运动会, 运动会的项目都是田径项目, 参加比赛的办法一般都是以系或者年级为单位, 参加比赛的都是运动队和田径基础比较好的极少数学生。我们采取小系以系为单位, 大系以年级为单位参赛, 每个运动项目每个队限报四名运动员。桂林师专在校学生6400多人, 按照竞赛规程规定每年参赛运动员为860多人次。因此, 过去学生参加比赛的人次与在校学生人数的百分比约为13%, 而运动员大多数是兼项目参加比赛, 真正参加运动会比赛的学生人数更少, 可以看出校运会学生参与率较低, 没能达到促进全民健身、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真正落实的目的, 也不符合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方针。现在把学生喜欢的健美操、形体、体育舞蹈 (拉丁舞) 、乒乓球、篮球、羽毛球和拔河列入了校运动会的项目, 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赛场的气氛热烈, 运动员和观众的积极性都很高。经统计得出:改革后的运动会比以前增加了690多人, 由原来的860多人增加到1550多人, 学生参加比赛的人次与在校学生人数的百分比增加到23.8%。学生的参与率比以前增加了大约11%, 达到了预期效果。这样改革提高了校运动会学生的参与率和学生参加比赛的积极性, 使运动会更好地与体育教学相结合, 遵循了校运会“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和以育人为最高目标, 面向全体师生的阳光体育运动精神。

改革后的运动会更能提高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凝聚力。过去的校运动会运动员大多数都是独立地参加比赛, 只有接力赛与同伴合作完成。整个赛程观赏性较差, 运动员和运动员之间及运动员和啦啦队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整体, 运动会期间大多数学生无事可干, 相当于放假, 留在大本营的同学大多数也是被迫的, 缺少了学生们之间的凝聚力。而新增加的比赛项目都是集体项目, 需要运动员们之间相互协调, 相互研究, 互相帮助, 互相学习, 由一个集体共同完成, 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精神, 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凝聚力。

规程要求各参赛单位自己选拔参赛运动员, 健美操、形体要求每队24~30名运动员, 乒乓球、羽毛球要求每队参赛运动员各8名, 篮球比赛分男子组和女子组, 每个队要求10名运动员;拔河要求每队各12名运动员参赛。在两个多月的组队、训练过程中, 学生们认为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 增强了他们班集体的凝聚力。特别是健美操和形体比赛, 除了规定动作外学生要自己编排90s左右的动作和造型, 要求在编排中有五个以上的队形变换。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考验, 在创编和排练过程中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他们把在课堂中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来, 做到学以致用,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3.2 与专家的访谈及小结

对16名大专院校专家及资深体育教师的访问调查, 得出他们对校运会改革的科学性、必要性、可行性的看法, 见表5。

专家们认为校运会改革解决了传统运动会比赛项目与教学内容相脱节的问题, 使二者能更好结合,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自从体育课实施选项教学以来, 广西高校体育课中的田径教学几乎消失, 专家们一致认为学生不喜欢田径运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的原因是田径项目趣味性不强, 运动量大, 而且技术性强, 成绩难以提高, 另外就是学生怕苦怕累的思想。桂林师专每年开设10个运动项目 (田径、健美操、形体、体育舞蹈、武术、乒乓球、羽毛球、排球、足球、篮球) , 近两年4000多入校新生选择田径项目的学生总共不到10人, 田径课因为选修的学生太少而无法开课。因此, 大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田径运动的机会很少, 平时他们几乎也不参加田径运动, 造成每年的田径运动会学生参加的积极性不高, 自愿参赛的人数不多, 大多数运动员都是为了参赛率而参加比赛, 比赛成绩不理想。因此, 校运会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不大, 没有真正发挥运动会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专家们认为校运会去掉了技术性强或危险性大的一些田径项目, 比如:铅球、标枪、5000m等项目;增加了学生喜欢的健美操、形体、体育舞蹈、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和传统的拔河比赛等。这一改革, 正好与体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与阳光体育运动统一起来, 使校运动会达到了促进体育教学、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目的。

专家认为校运动会改革能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效果。选项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 学生无需学习不喜欢的运动项目, 可以在大学阶段认真学习1~2项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 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技术水平基础。通过运动会比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 大学阶段是学生最好的表现时期, 都希望让别人知道自己的长处, 希望有机会参加比赛, 通过比赛展现自己、锻炼自己。而比赛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参加, 每个参赛队只能择优参加比赛, 为了能够参加比赛, 平时他们就会认真学习和锻炼, 努力提高自己的运动技术水平。因此, 校运会为学生们提供了自我表现的平台, 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也容易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 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从桂林师专学生考试情况看, 学生体育及格率达98.8%, 不及格率只有1.2%, 优秀率达到25%以上。这就说明把教学项目列入运动会比赛项目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近两年桂林师专运动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把分项教学后的教学项目列入学校运动会,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从运动会上获奖的运动员中挑选学生参加校外的比赛, 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啦啦队 (均为健美操班的学生) 连续两年获广西大学生啦啦队比赛专科组第一名, 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啦啦队专科组二等奖, 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啦啦队大普组三等奖, 获广西第一届健美操锦标赛大众健美操规定动作组第二名, 自选动作组二等奖。校运动会前八名羽毛球运动员参加桂林市高校羽毛球比赛, 包揽了团体前四名;男子篮球队参加桂林市高校比赛获得第四名, 女子篮球队获得桂林市高校比赛第三名。从这些成绩中可以说明, 通过校运会比赛使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 这些成绩的取得促进了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带动了阳光体育运动更好地开展。

4 结论

高校校运会的改革是新课改后的必然结果, 更是积极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需要。只有进行运动会项目的改革才能让体育教学与学校运动会紧密结合起来, 才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工作, 检查教学效果, 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让校运动会变成大多数学生参与的运动会, 让校运会起到有效地促进阳光体育运动蓬勃开展, 使全民健身运动更好地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 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P].2007

[2]校运会上走断桥[N].中国体育报, 2003.11.5

[3]周唯, 王娟, 张志胜.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与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教学[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4 (6) :107-109

[4]王月华.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与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7, 31 (6) :81-83

[5]刘海元, 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 2007, 14 (8) :10-14

[6]陈佩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现状及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4 (4) :114-117

[7]杨玲.大学体育选项课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41 (8) :76-79

[8]常言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9 (6) :87-89

普通高校校运动会 第2篇

圆满完成校运动会医疗保障工作 2014年4月17日,我校第六届田径运动会开幕式在莲湖校区运动场隆重举行。为保障本次运动会的顺利进行,确保参赛运动员的竞技安全,学校安排后勤服务集团校医院负责此次运动会的全程医疗保障工作。接到任务后,校医院立即抽调5名医务人员成立医疗救助小组,在运动会现场设置医疗服务站,并配备担架、氧气枕、急救药品、常用药品等,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

鉴于本次运动会我校师生积极参加各项竞技项目,参赛人员多,部分比赛场地分散;运动会期间,医务人员合理分工、精心准备好各类急救药品,全场巡诊参赛学生的身体状况,及时处理各种意外伤害,保障师生健康安全;赛后观察学生的呼吸,心跳,血压等状况,同时讲解运动后的注意事项。

通过医护人员的精诚团结与默契协作,校医院为运动员们提供了最有效,最及时的医疗服务,保证了此次运动会的顺利召开。

后勤服务集

团校医院

普通高校校运动会

普通高校校运动会(精选2篇)普通高校校运动会 第1篇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 其目的是...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