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声调训练教案
普通话声调训练教案(精选10篇)
普通话声调训练教案 第1篇
一、阴平与阳平对比练习:
欺qī人旗qí人
呼hū喊胡hú喊
知zhī道直zhí道
掰bāi开白bái开
包bāo子雹báo子
大锅ɡuō大国ɡuó
拍pāi球排pái球
窗chuānɡ帘床chuánɡ帘
大哥ɡē大格ɡé
抽chōu丝愁chóu思
小蛙wā小娃wá
大川chuān大船chuán
放青qīnɡ放晴qínɡ
开初chū开除chú
抹mā布麻má布
猎枪qiānɡ列强qiánɡ
二、阳平与上声对比练习:
好麻má好马mǎ
土肥féi土匪fěi
战国ɡuó战果ɡuǒ
小乔qiáo小巧qiǎo
返回huí反悔huǐ
老胡hú老虎hǔ
牧童tónɡ木桶tǒnɡ
大学xué大雪xuě
菊jú花举jǔ花
直zhí绳纸zhǐ绳
白bái色百bǎi色
洋yánɡ油仰yǎnɡ游
琴qín室寝qǐn室
情qínɡ调请qǐnɡ调
骑qí马起qǐ码
油yóu井有yǒu井
三、阳平与去声对比练习:
大麻má大骂mà
小格ɡé小个ɡè
正直zhí政治zhì
发愁chóu发臭chòu
布娃wá布袜wà
斗奇qí斗气qì
同情qínɡ同庆qìnɡ
荆棘jí-经纪jì
瓷cí碗次cì碗
白bái军败bài军
肥féi料废fèi料
协xié议谢xiè意
凡fán人犯fàn人
钱qián款欠qiàn款
糖tánɡ酒烫tànɡ酒
壶hú口户hù口
普通话声调训练教案 第2篇
教学目的:
1、了解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上的区别。
2、准确掌握普通话的调值,达到普通话四声标准、到位。
3、逐渐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4、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2.3 导入:
声调是指贯穿整个音节的声音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山西”和“陕西”、“买盐”“卖盐”,就是因声调的不同而区别开来的。
一、普通话声调介绍
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音乐中的音阶也是由音高决定的,因此,声调可以用音阶来模拟,学习声调也可以借助于自己的音乐感。但要注意,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声调的升降变化是滑动的,不象从一个音阶到另一个音阶那样跳跃式地移动。
描写声调的高低通常用五度标记法:画图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1、阴平念高平,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就是从5到5,写作55。声带绷到最紧,始终无明显变化,保持音高。例如:青 春 光 辉 春 天 花 开
2、阳平念高升(或说中升),起音比阴平稍低,然后升到高。用五度标记法表示,就是从3升到5,写作35。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步绷紧,直到最紧,声音从不低不高到最高。例如:人 民 银 行 连 年 和平
3、上(shǎng)声念降升,起音半低,先降后升,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2降到1再升到4,写作214。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立刻松弛下来,稍稍延长,然后迅速绷紧,但没有绷到最紧。例如: 彼 此 理 解 理 想 美满
4、去声念高降(或称全降),起音高,接着往下滑,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5降到1,写作51。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弛为止,声音从高到低,音长是最短的。例如: 下 次 注 意 世 界 教 育
一 姨 乙 艺 yī yí yǐ yì 辉 回 毁 惠 huī huí huǐ huì 风 冯 讽 奉 fēng fãng fěng fâng 飞 肥 匪 费 fēi fãi fěi fâi 通 同 桶 痛 tōng tïng tǒng tîng 迂 于 雨 遇 yū yú yǔ yù
(一)、阴平与阳平对比练习:
欺qī人—旗qí人、呼hū喊—胡hú喊、知zhī道—直zhí道、大哥ɡē—大格ɡã、抽chōu丝—愁chïu思、大川chuān—大船chuán
(二)、阳平与上声对比练习:
好麻má—好马mǎ、战国ɡuï—战果ɡuǒ、小乔qiáo—小巧qiǎo 返回huí—反悔huǐ、老胡hú—老虎hǔ、牧童tïnɡ—木桶tǒnɡ、(三)、阳平与去声对比练习:
小格ɡã—小个ɡâ
正直zhí—政治zhì
发愁chïu—发臭chîu 布娃wá—布袜wà、斗奇qí—斗气qì、同情qínɡ—同庆qìnɡ、综合练习材料:
中国 伟大 山河 美丽 天然 宝藏 资源 满地 阶级 友爱 中流砥柱 工农子弟 千锤百炼 身强体健 精神百倍 心明眼亮 光明磊落 山明水秀 花红柳绿
梁木匠和粱瓦匠
梁木匠,梁瓦匠,两梁有事齐商量,粱木匠天亮晾衣裳,梁瓦匠天亮量高梁。梁木匠晾衣裳受了凉,梁瓦匠量高梁少了粮。
粱瓦匠思量梁木匠受了凉,梁木匠谅想梁瓦匠少了粮。
小柳和小牛
路东住着刘小柳,路南住着牛小妞,刘小柳拿着大皮球,牛小妞抱着大石榴,刘小柳把大皮球送给牛小妞,牛小妞把大石榴送给刘小柳。
七枝长枪
普通话朗读的声调表现技巧 第3篇
一、声调在普通话朗读中的重要意义
普通话声调是语音面貌的重要体现, 掌握声调的规范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普通话朗读的规范程度, 掌握声调表现技巧就等于掌握了提高普通话朗读水平的关键。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声调的作用远在声母、韵母之上, 声调在普通话朗读中居于主导地位。普通话语音系统中, 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共有22个声母, 韵母有39个, 声调只有4个, 声调在朗读中的出现频率较声母和韵母要高得多。由此可见, 掌握普通话的声调表现技巧对于迅速改变语音面貌、提高普通话朗读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朗读中常见的声调错误及其原因分析
1. 把“甲”读成“乙”
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对普通话声调掌握不准确。例如:
呆板 (dāibǎn) 误读成呆板 (dǎibǎn)
门框 (ménkuàng) 误读成门框 (ménkuāng)
姓王 (xìngwáng) 误读成姓望 (xìngwàng)
号召 (hàozhào) 误读成号召 (hàozhāo)
姓陆 (xìnglù) 误读成姓卢 (xìnglú)
不妨 (bùfáng) 误读成不方 (bùfāng)
围绕 (wéirào) 误读成围绕 (wéirǎo)
“强逼” (qiǎngbī) 误读成强逼 (qiángbī)
蘑菇 (mógu) 误读成蘑菇 (mógū)
比较 (bǐjiào) 误读成比较 (bǐjiǎo)
2. 调值偏低、偏高或变形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阴平偏低或不平。在重读音节中虽保持平调调形, 却读成中平调33或更低;调值读作微升调45的或读作微降调54。 (2) 阳平偏低或曲折。把阳平调值35 (高升调) 在重读音节读作低升调13或12;调值中间略带曲折, 调值大体相当于335或325。 (3) 上声开头太高或不完整。开头太高, 相当于41-或51-开头, 例如:412、512;双音节词语中第二个音节读作“半上”211。 (4) 去声降不下去或偏低。在重读音节把去声音节51调值读成53或31、21等。
3. 声调与语调不统一
无论在正常、重读和轻读的情况下, 不折不扣地把每个音节的声调都读出来, 语感极不自然。
三、掌握声调表现技巧的策略
1. 模拟音阶读准单音节的基本调值
美学家桑塔耶纳认为:“语言首先是一种音乐。”普通话的声调变化, 高低升降、抑扬顿挫、高音成分多而低音成分少, 增强了普通话的音乐美。朗读的声调是由音高决定的, 音乐中的音阶也是由音高决定的, 借助于音乐感, 朗读声调可以用音阶来模拟。用五度标记法立一竖标, 中分5度, 最低为1, 最高为5, 音高分成低、半低、中、半高、高五度 (如图所示) 。但要注意, 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声调的升降变化是滑动的, 音阶的升降变化是跳跃式移动的。
阴平声高而平, 发声一开始是5度, 然后维持不变, 保持一条横线, 调值为55。阴平有为其他三个声调定高低的作用, 如果阴平调值掌握不好, 会影响其他声调的发音。有的学生阴平读得过低或过高, 造成去声降不下来或阳平高不上去。阳平声是中升调, 开始在3度, 滑动直线上移至5, 调值为35。多数学生读不好这个调值表现为高音升不上去, 主要原因是起点太高, 声带已相当紧了, 无法再紧, 音高也就不能再升。上声是降升调, 声音由较低慢慢到最低, 再快速升高, 调值为214。读上声时主要的问题是起点高, 降不下来, 听起来感觉总是拐弯不够大, 也有的学生虽有拐弯, 但前面下降的部分太短, 后面上升的部分太长, 听起来也很别扭。读上声时应把声带放松, 使声调的起点降低, 并尽量把低音部分拖长。去声是全降调, 一开始5度, 然后下滑降到最低1度。声音从最高降到最低, 调值是51。多数学生读去声时不会感到困难, 但也有少数学生声音降不下去。
因为发音是在呼吸的呼气阶段利用声门下的肺气压作为原动力来发音的, 声门下气压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语音的音高频率。读准声调要结合气息一块儿练习, 阴平平稳, 气势平均不紧张;阳平上升时气要拉住, 气弱起逐渐强, 力度要加强, 避免高音窄、挤;上声降时气稳扬时强, 去声强起到弱气通畅, 下降时气要托住, 口腔要有控制。
2. 掌握词组轻重格的变调规律
朗读时如果不折不扣地把每个音节的声、韵、调都读出来, 语感就会不自然, 甚至产生歧义。在普通话和汉语各方言中由于词义或情感表达的需要, 每个词中的各个音节有着约定俗成轻重强弱的差别, 称为词的轻重格式。双音节词语的轻重格式主要表现为三种, 其一, “中重”格式, 比如:广播、革命、流水等;其二, “重中”格式, 比如:斗争、安慰、责任等;其三, “重轻”格式, 比如:学生、弟弟、萝卜等, 也就是俗称的“轻声”。由于汉语语法的结构特点, 除轻声外, 多数双音节词语备用状态下是以“中重”格式出现的。
学生掌握普通话词语轻重格式, 关键在掌握词语的意义, 语流中可根据实际语境具体判定, 并根据词组的轻重格式学会变调。读中重格式的双音节词语, 第一个音节调值的变化分别是:阴平变为44, 阳平变为34、上声变为211 (非上声前) 或24 (上声前) 、去声变为42, 第二个音节要比第一个音节重一些、长一些。例如:“科学”一词中“科”原调为“55”, “学”原调为“35”, 在词组中“科”的调值为“44”, “学”的调值仍为“35”;“南京”一词中“南”原调为“35”, “京”原调为“55”, 在词组中“南”的调值为“34”, “南”的调值仍为“55”;“老师”一词中“老”原调为“214”, “师”原调为“55”, 在词组中“老”的调值为“211”, “师”的调值仍为“55”;“领导”一词中“领”和“导””原调为“214”, 在词组中“领”的调值为“24”, “导”的调值仍为“214”;“未来”一词中“未”原调为“51”, “来”的调值为“35”, 在词组中“未”的调值为“42”, “未”的调值仍为“35”。普通话里也有不少“重轻”型的双音节词语, 轻声音节不仅音节变短、调域变窄, 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轻声调值。轻声音节的调值有两种形式:前面音节声调是上声时, 轻声音节的调值为44, 前面音节为上声之外的其他声调时, 轻声音节的调值为31。三音节和四音节词语也是“中中重”格式和“中重中重”格式词语较多。
3. 掌握普通话语调的变化规律
语调主要是指全句音高的升降起伏变化, 是由一连串声调音域组合起来的音高调节形式, 是语句音高变化的总体轮廓。朗读中声调的调形虽然可以保持基本不变, 但它的具体音阶和音域必须受总体语调格局的调节和制约。
中国传媒大学李晓华教授提出:“抑扬是构成调域的声音基础, 调域的调节要依靠抑扬的变化, 抑扬起伏的幅度大, 调域伸缩就显著, 抑扬变化的幅度小, 调域伸缩就不太显著, 声调抑扬要服从语调抑扬的调节。”赵元任先生用“小波浪跨在大波浪上面”的比喻, 形象地说明了声调和语调的关系, 认为小波浪与大波浪的代数和可以理解为字调的平均音高跟语调的平均音高的代数和, 而字调调形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中性的、不带明显语句重音的音节或词 (组) 处于或接近语调大波浪的浪峰 (即句首或短语首时) , 它的音阶就会随着浪峰而被抬高, 具有“高”音阶特征 (例如阴平) 的音阶就变得更高;具有“低”音阶特征 (例如上声) 的音阶就会被相对抬高。相反, 当它处于或接近语句大波浪的浪谷 (即短语末或句末) 时, 具有“高”音阶特征的音阶就会被压得低一些, 具有“低”音阶特征的音阶就会被压得更低。声调“小波浪”骑跨在语调“大波浪”上, 一方面保持着它的基本调形, 起着区别词义的作用;同时又以它的音阶随着大波浪的波动而上下起伏。例如, 在短语“中央办公厅”中, 首音节“中”和末尾音节“厅”虽然都是高平调, 但前者的音阶明显高于后者的, 就是因为前者处于短语语调波浪的浪尖上, 后者却处于浪谷里。同样, 音节或词的音域变化也受这种效应的调节。虽然语句重音位置的不同会影响总体音阶的走势和改变语调的具体格局, 但不管如何改变, 语调对声调的调节规律是始终如一的。
参考文献
[1]吴宗济.汉语普通话语调的基本调型.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2]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 (赵元任卷)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3]林焘, 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4]王理嘉.音系学基础.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1.
[5]吴宗济.从声调与乐律的关系提出普通话语调处理的新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普通话声调教学方法新探 第4篇
一、零陵话声调及其特点
零陵话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存在较大差异:一是声调种类数量不同。普通话有四种声调,零陵话中北方言保存了入声调(主要是祁阳、东安两地),共分五种;二是零陵话各种声调的调值与普通话不一样。“同调不同值”是零陵话声调与普通话的主要差别,特别是上声和去声出入较大,具体情况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零陵话声调与普通话声调相比,特点有四:调值偏低,阳、平、去声三种调的调值都在3度以下,阴平调值也只有4度;调平直,变化较小,零陵话几种声调调值比较接近,抑扬起伏的幅度较小;零陵话的去声调值与普通话上声调值十分接近;绝大部分入声字与阳平调值相同。
二、声调教学的方法新探
针对零陵人声调系统的特点,掌握一套适合零陵人学习声调的新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了解零陵人声调状况,积累正音资料。“想要给人一勺水,首先自己得有一担水”,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发音,纠正方言的影响,自己必须要先做到心里有数,要知道学生发音哪些地方易错。了解零陵话声调的主要方法有三种:第一是平时调查了解,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朗读、课下交流等方式随时进行。我校学生来自永州各地,从他们那里可全面了解零陵各地方言声调的独特性。第二是学生入学时进行语音摸底,掌握其发音特点。这时学生还未进行系统的语音学习,其发音中还较多存在着方言声调的特点。第三是普通话测试中积累,随着“普测”的深入开展,测试员到各地测试机会的增多,连续几天在一个地点的测试,能较全面、集中地了解当地方言声调的情况。普通话中有这样一些音节声调是零陵人容易读错的:①“一”、“不”的词语,上声连续变调的词语,大部分轻声词。②异读词。是指同一个词或词素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读音。1985年12月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电部就已正式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对一大批异读词进行审音和正音的工作。可十几年后,异读词的规范读音尚未得到很好的推广和普及,很多零陵人依然继续以前错误的读音,并且形成一种很强的语言习惯,教学中纠正起来难度较大。如下表:
③多音词。汉字中有些字的字形相同而字音不同,这种字叫多音字,将多音字的声调读错是零陵人的常见读音错误,如下表:
实践表明,注意了解当地声调发音情况,发现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积累正音资料,可以帮助教师确定声调教学的重点,选择适合零陵人特点的训练方法。
2、加强学生听辨练习。听辨练习是普通话语音教学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加强对学生听话能力的训练,来达到正音的目的。可目前语音教学中的听辨训练多是听教师的示范发音,形式较单一,好似蜻蜓点水,也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听辨练习应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来强化训练。听辨练习的方式有两种:
①第一种是让学生听示范朗读。示范朗读可以由教师现场朗读,也可以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录音资料。示范朗读的内容可以是易读错的词语,也可以是句子或简短的文学作品。在示范前,应先要求学生对示范朗读材料作充分的准备工作,查阅工具书,掌握正确发音,然后再试读一两遍。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示范朗读,读时要求学生认真听,边听边把与自己读音不一致的字作上记号,听完后反复练习,这样易加深学生印象,并能有效纠正错误读音。
②第二是让学生听含有错误读音的朗读(此练习不要求学生预习),听时要求学生对照文字材料记下读错的字音,并组织当堂讨论,挑出错误读音,这种练习方式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听辨练习不应只局限在课堂上,听的对象也不应只局限于老师,还应延伸至课外,如:听广播,看电视等。这些媒介作为听辨练习的大课堂,其相对规范的发音能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3、强化朗读的训练。声调教学中朗读训练是教学的主要手段,其训练方式有读字词、读句子、读文章等,其中字词的朗读最常见,也最重要。在进行朗读训练时,教师可针对声调发音中的重点、难点及学生在发音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强化训练。
①运用“声调引导法”,强化训练。普通话四声调值分别是55、35、214、51,零陵人在学习时,即可利用“声调引导法”辅助发音。“声调引导法”即四声中只要能发准一种,就可利用其发准其它几种声调。具体方法如下:
“以阳辅阴”。零陵话中的阴平,调值比普通话略低,如果会念阳平,即可利用阳平收音时5度音高辅助引导,带出阴平的5度。如;长征cháng35zhēng55、明天míng35tiān55、集中jí35 zhōng55。
“以阴辅去”。即在去声前加一个阴平字引导去声开始时的高度,练习全降,如:区域qū55yù51、飞燕fēi55 yàn51、公共gōng55gong51。
“以去辅阳”。阳平声调不少人学习时感到较难掌握,为了使开始顺利降低,前面可配上一个去声。去声是由最高降到最低的,此时,声带最为放松,趁音高下降,声带尚未变紧,赶紧跟着念阳平,容易形成一个“高升”,如:困难kùn51nán35、造谣zào51yáo35、配合pèi51hé35。
“以去辅上”。零陵人学习上声时,一般容易出现曲度不大的毛病,而且偏重于后半的升起,因而与阳平升调接近。为了准确地念出上声,可以在上声前面配上一个去声降调,使上声开始下降得低一点,如:乐曲yuè qǔ 韵母yùn mǔ 制止zhì zhǐ。
②列同类词语集中排列,发准上声及其变调,如:
像这样集中排列,学生读起来就可以更好地掌握应把第一个音节读为阳平的规律,同时,也能更好地体会上声读全上的读法。
③将易混淆词语对比排列,强化“一”“不”变调和轻声训练。“一”“不”的音变对零陵人而言是个难题,什么时候该变,什么时候不该变,怎样变,往往让很多零陵人头痛。以“一”为例,除让学生牢记普通话音变规律外,教学中可将“一”读原调,“一”变阳平,“一”变去声的词语对比排列在一起,指导学生朗读,这样可以给学生留下鲜明的印象,如:
又如:有许多零陵人发不好轻声,朗读时分不清句子中的词语是否要读轻声,教学中可先讲清轻声的发音要领,即前一个音节读得稍高一些,把后面的轻声音节读得稍轻一些、短一些。然后,有意识地选取一些有区别词义或词性作用的轻声词和非轻声词进行对比朗读训练,如: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掌握学生的发音特点,了解当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并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在声调教学中开拓一片崭新天地。
普通话声调小常识 第5篇
普通话的四个声调
普通话语音共有四种声调,它们是:
① 阴平―
普通话考试技巧:普通话声调小常识普通话考试技巧:普通话声调小常识
它的具体读音是高而平,相当于55。如:机jī 诗歌shīgē 西方xīfāng
② 阳平/
具体读音是由中度升到高度,相当于35。如:及jí 时常shícháng习题xítí
③ 上声/
具体读音是起音比阳平略低的半低度,先往下降到最低度,再往上升到比阳平的收音略低的半高度,形成一个曲折的调型,相当于214。如:挤jǐ 使者shǐzhě 洗礼xǐlǐ
④ 去声
普通话考试技巧:普通话声调小常识报关员_报检员_司法考试_银行从业_证券从业_教师资格_职称考试_驾照考试_普通话考试
普通话考试声调练习技巧 第6篇
按声调组合顺序练,注意气息与声带的协调控制。
1.阴阴
工兵、拥军、东风、参加、西安、秋收、拉丁、非洲播音、交通、磋商、周刊、参军
2.阴阳
胸怀、加强、资源、坚决、高潮、新华、新闻、欢迎、鲜明、工人、飘扬、编排、宣传
3.阴上
黑板、刚果、批准、发展、班长、听讲、艰苦、生产、施展、灯塔、充满、争取、加紧
4、阴去
方向、飞快、庄重、单位、通信、根据、播送、音乐、拥政、夸耀,规范、经济、深入
5.阳阴
农村、平均、国家、国歌、联欢、革新、南方、节约、滑冰、容光、澄清、群居、承担
6.阳阳
随同、儿童、团结、国旗、直达、答题、随时、联合、离别、停留、人民、滑翔、模型
7.阳上
华北、黄海、防守、平等、遥远、狭小、泉水、勤恳、寻找、难免、截止、民主、和好
8.阳去
财政、林业、盘踞、革命、豪迈、同志、群众、情愿、常用、局势、存放、辽阔、雄厚
9.上阴
广西、展开、北京、广播、指标、统一、许多、领空、整装、产生、每天、纺织、转播
10.上阳
反常、表决、指南、解决、敏捷、统筹、普及、紧急、解围、小学、朗读、谴责、抢夺
【相关阅读】
普通话考试小技巧
第一,找出普通话和自己方言中的对应规律,加强规律和记忆。
各种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差异较小。语音的差异主要表现有多数地区平翘舌音不分,n、l不辨、缺少eng、ing、e、uo等韵母,没有轻声以及儿化音乱用,还有多数人的韵母圆唇度不够等,综合这些特点,学员可以自己或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找出方言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对难点多加练习和记忆,效果会倍增。
第二,常听多练,反复练习。
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听力”或“练耳力”,良好的听力是学好普通话的基础,所以多听是初学者要注重的一个方面。听的素材可以选择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的节目,看电视时应注意播音员的口形,可以边听边模仿。也可把普通话标准者的录音和自己的录音的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加以改进。
第三,多动口。
说好普通话应以字音准确为前提,所以在学员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习的步骤,否则本末倒置多费气力而仍改不掉语音的错误。因此考生要学好汉语拼音打好基础,打好了基础,字音自然就会标准,可以试着练习有针对性的绕口令,以便提高发音器官的协调的发音的能力,等字音掌握准确了,再演绎作品,多加练习,就能够培养良好的语感,从而提升普通话水平。
老师还表示,考生在平时准备普通话考试时,一定要充分利用以上技巧,纠正自己平时易犯的错误,从而使自己从容应对普通话考试。
普通话的考试内容包括4部分
一, 读字
二, 读词
三, 读段
四, 自我发挥3分钟
考试内容分四大题:共100分。
一、单音节字100个
二、词组50个
三、给一篇文章让你读,文章都是《普通话等级考试测试》里面的文章,说白了,好多都是以前学过的文章。书里面一共有50篇,但你不一定抽到哪一篇。
四、自由说话3分钟。两个话题,随便选一个,时间到了考官会喊停。
1.普通话考试备考:普通话的声调
2.普通话声调小常识
3.普通话考试字音练习
4.2016普通话考试技巧
5.普通话考试高分技巧
6.普通话考试技巧经验
7.普通话考试应试技巧
8.普通话考试说话技巧
9.2016普通话考试技巧
普通话,绕口令,声调,变音 第7篇
说 明
本表以量词为条目,共选收常见量词45条。可与表中所列多个量词搭配的名词,以互见形式出现。、把 bǎ
、本 běn、部 bù、场 chánɡ、场 chǎnɡ、道 dào
、滴 dī
菜刀、剪刀、宝剑(口)、铲子、铁锨、尺子、扫帚、椅子、锁、钥匙 伞(顶)、茶壶、扇子、提琴、手枪(支)
书(部、套)、著作(部)、字典(部)、杂志(份)、账
书(本、套)、著作(本)、字典(本)电影(场)、电视剧、交响乐(场)电话机、摄像机(架、台)汽车(辆、台)
雨、雪、冰雹、大风 病、大战、官司
电影(部)、演出(台)、话剧(台)、杂技(台)、节目(台、套)、交响乐(部)、比赛(节、项)、考试
河(条)、瀑布(条)
山(座)、山脉(条)、闪电、伤痕(条)门(扇)、墙(面)
命令(项、条)、试题(份、套)、菜(份)
水、血、油、汗水、眼泪 2 6
8、顶 dǐnɡ
9、对 duì
10、朵 duǒ
11、份 fèn12、幅 fú
13、副 fù
14、个 ɡè
15、根 ɡēn
伞(把)、轿子、帽子、蚊帐、帐篷
夫妻、舞伴、耳朵(双、只)、眼睛(双、只)、翅膀(双、只)、球拍(副、只)、沙发(套)、枕头、电池(节)
花、云(片)、蘑菇
菜(道)、午餐、报纸(张)、杂志(本)、文件、礼物(件)、工作(项)、事(件)、试题(道、套)
布(块、匹)、被面、彩旗(面)、图画(张)、相片(张)
对联、手套(双、只)、眼镜、球拍(对、只)脸(张)、扑克牌(张)、围棋、担架
人、孩子 盘子、瓶子
梨、桃儿、橘子、苹果、西瓜、土豆、西红柿 鸡蛋、饺子、馒头 玩具、皮球
太阳、月亮、白天、上午 国家、社会、故事
草(棵)、葱(棵)、藕(节)、甘蔗(节)胡须、头发、羽毛
冰棍儿、黄瓜(条)、香蕉、油条、竹竿
针、火柴、蜡烛(支)、香(支、盘)、筷子(双、支)、电线、绳子(条)、项链(条)、辫子(条)
16、家 jiā
17、架 jià
18、间 jiān19、件 jiàn20、节 jié
21、棵 kē
22、颗 kē
23、口 kǒu24、块 kuài25、粒 lì
人家、亲戚(门)
工厂(座)、公司、饭店、商店、医院(所)、银行(所)
飞机、钢琴(台)、摄像机(部、台)、鼓(面)
房子(所、套、座)、屋子、卧室、仓库
礼物(份)、行李、家具(套)
大衣、衬衣、毛衣、衣服(套)、西装(套)工作(项)、公文、事(份)
甘蔗(根)、藕(根)、电池(对)、车厢、课(门)、比赛(场、项)
树、草(根)、葱(根)、白菜
种子(粒)、珍珠(粒)、宝石(粒)、糖(块)、星星、卫星 牙齿(粒)、心脏 子弹(粒)、炸弹 图钉、图章
人、猪(头)
大锅、大缸、大钟(座)、井、宝剑(把)
糖(颗)、橡皮、石头、砖、肥皂(条)、手表(只)
肉(片)、蛋糕、大饼(张)、布(幅、匹)、绸缎(匹)、手绢(条)、地(片)石碑(座)
米、种子(颗)、珍珠(颗)、宝石(颗)、牙齿(颗)、子弹(颗)
汽车(部、台)、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
课(节)、课程、技术(项)亲戚(家)、婚姻 大炮
教师(位)、医生(位)、犯人
墙(道)、镜子、彩旗(幅)、鼓(架)、锣
磨(扇)、香(根、支)磁带、录像带
马
布(块、幅)、绸缎(块)
树叶、药片、肉(块)
阴凉、阳光、云(朵)、地(块)
门(道)、窗户、屏风、磨(盘)
26、辆 liànɡ
n
27、门 mé
28、名 mínɡ
n
29、面 mià
n 30、盘 pá
31、匹 pǐ
n
32、片 pià
n
33、扇 shà
34、双 shuānɡ 手(只)、脚(只)、耳朵(对、只)、眼睛(对、只)、翅膀(对、只)
鞋(只)、袜子(只)、手套(副、只)、筷子(根、支)
学校、医院(家)、银行(家)、房子(间、套、座)
计算机、医疗设备(套)、汽车(部、辆)、钢琴(架)、摄像机(部、架)演出(场)、话剧(场)、杂技(场)、节目(场、套)
35、所 suǒ
i
36、台 tá
37、套 tào38、条 tiáo39、头 tóu40、位 wèi41、项 xiànɡ
42、张 zhānɡ
43、只 zhī
衣服(件)、西装(件)、房子(间、所、座)、家具(件)、沙发(对)、餐具 书(本、部)、邮票(张)、医疗设备(台)节目(场、台)、试题(道、份)
绳子(根)、项链(根)、辫子(根)、裤子、毛巾、手绢儿(块)、肥皂(块)、船(只)、游艇(只)
蛇、鱼、狗(只)、牛(头、只)、驴(头、只)、黄瓜(根)河(道)、瀑布(道)、山脉(道)、道路、胡同儿、伤痕(道)新闻、信息、措施(项)、命令(道、项)
牛(条、只)、驴(条、只)、骆驼(只)、羊(只)、猪(口)蒜
客人、朋友、作家(名)
措施(条)、制度、工作(份)、任务、技术(门)、运动、命令(道、条)、比 赛(场、节)
报纸(份)、图画(幅)、相片(幅)、邮票(套)、扑克牌(副)、光盘 大饼(块)、脸(副)、嘴 网、弓 床、桌子
鸟、鸡、鸭、老鼠、兔子、狗(条)、牛(头、条)、驴(头、条)、羊(头)、骆驼(头)、老虎、蚊子、苍蝇、蜻蜓、蝴蝶 手表(块)、杯子 船(条)、游艇(条)
鞋(双)、袜子(双)、手套(副、双)、袖子、球拍(对、副)、手(双)、脚
(双)、耳朵(对、双)、眼睛(对、双)、翅膀(对、双)
笔、手枪(把)、蜡烛(根)、筷子(根、双)、香(根、盘)军队、歌
山(道)、岛屿
城市、工厂(家)、学校(所)、房子(间、所、套)、桥 石碑(块)、雕塑、大钟(口)
44、支 zhī
庄浪方言与普通话声调对应规律 第8篇
关键词: 庄浪方言 普通话 声调 对应规律
普通话是中华不同民族进行沟通交流的通用语言,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为语法规范。推广和使用普通话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庄浪方言的含义
庄浪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六盘山西麓,东邻华亭县,西依静宁县,北与宁夏隆德县、泾源县毗邻,南和张川县、秦安县接壤。东西长56.37公里,南北阔46.60公里,总面积1553.14平方公里,辖13乡5镇,293个村1521个社,1个街道办事处3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41.48万人。全县共有耕地91.66万亩,人多地少,干旱多灾,资源匮乏,远离交通干线,是全省18个干旱贫困县和4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庄浪方言指在庄浪县范围内人们沟通交流的通用语言,庄浪方言仍属于北方方言范畴。研究和推广庄浪方言与普通话声调对应规律是方言区人们学习普通话的一条捷径。
二、庄浪方言的调类与调值
庄浪方言的调类与普通话调类相同,也是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庄浪方言里阴平调值为55,阳平调值为35,上声调值为213,而普通话上声调值为214,这点与普通话略有不同,庄浪方言读上声调时,刚拐过弯没有上扬多少就停顿。庄浪方言里去声调值为51。
三、庄浪方言调类与普通话调类对应关系
1.庄浪方言阴平调对应普通话去声调
一个汉字如果在庄浪方言里读阴平调,那么在普通话里就读去声调。如:“坐”方言里读阴平调(zuō),普通话里就读去声调(zuò);“菜”方言里读(caī),普通话里就读(caì);词语“看戏”方言里读(kānxī),普通话里就读(kànxì);“电视”方言里读(diānsī),普通话里就读(diànshì)。
2.庄浪方言阳平调对应普通话阳平调
一个汉字如果在庄浪方言里读阳平调,在普通话里就同样读阳平调,也就是说,阳平调的汉字庄浪方言和普通话的读法一模一样。如:“牛”方言里读阳平调(niú),普通话里还是读阳平调(niú);“牙”方言里读(yá),普通话里还是读(yá);词语“馍馍”方言里读(mómo),普通话里还是读(mómo);“石头”方言里读(shítou),普通话里还是读(shítou)。
3.庄浪方言上声调对应普通话阴平调、去声调
一个汉字如果在庄浪方言里读上声调,那么普通话里在大多数情况下读阴平调。如:“书”在方言里读上声调(shǔ),在普通话里读阴平调(shū);“吃”在方言里读(chǐ),在普通话里读(chī)、词语“中秋”在方言里读(zhǒngqiǔ),在普通话里读(zhōngqiū);“黑锅”在方言里读(hěiguǒ),在普通话里读(hēiguō)。
一个汉字如果在庄浪方言里读上声调,那么普通话里在极少数情况下读去声调。如:“六”在方言里读上声调(liǔ),在普通话里则读去声调(liù);“麦”在方言里读(mǎi),在普通话里读(mài);“日月”在方言里读(rǐyuě),在普通话里读(rìyuè)。
4.庄浪方言去声调对应普通话上声调
一个汉字如果在庄浪方言里读去声调,那么在普通话里就读上声调。如:“水”在方言里读去声调(shuì),在普通话里读上声调(shuǐ);“走”在方言里读(zòu),在普通话里就读(zǒu);词语“饺子”在方言里读(jiàozi),在普通话里就读(jiǎozi);“洗澡”在方言里读(xìzào),在普通话里就读(xǐzǎo)。
5.庄浪方言里有些词汇在音节上与普通话音节有较大差距,但声调仍符合上述对应规律。如庄浪方言里鼻音n和边音l混淆,平舌音s和翘舌音shi混淆。如词语“暖锅”在庄浪方言里读(luànguǒ),在普通话里读(nuǎnguō);词语“耍狮子”在庄浪方言里读(shuàsǐzi),在普通话里读(shuǎshīzi)
6.越是地道越是纯粹的庄浪方言越是符合以上对应规律,对应得越准确。如过去男女谈对象时需要请一位中间人给男女双方传话,称之为“媒人”,这个词在庄浪方言里出现得较早,和普通话声调对应就很准确,在方言里读(méiren),在普通话里读(méiren);过去管订婚叫“喝酒”,这个词在方言里读(hějiù),在普通话里就读(hējiǔ);结婚时新郎的舅舅家买两个绸缎被面搭在新郎和新娘的肩上称之为“挂红”,这个词在方言里读(guāhóng),在普通话里就读(guàhóng)
7.一些从其他方言区或外国传入的音译词逐渐融入庄浪方言里,这些词汇我们暂且称之为外来词,外来词的声调和普通话声调对应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如“稻子”这个词是从南方方言区传来的词汇,传来时读(dàozi),普通话里读(dàozi),不能按对应规律读(dǎozi);“葡萄”、“核桃”等是西汉时从西域引进的物种,现在方言里和普通话里都读(pútao)、(hétao)。
普通话声调训练教案 第9篇
1.阴平。高而平,叫高平调。发音时由5度到5度,简称55。例字:妈、督、加、先、通。
2.阳平。由中音升到高音,叫中升调。由3度到5度,简称35。例字:麻、毒、荚、贤、铜。
3.上声。由半低音降到低音再升到半高音,叫降升调。由2度降到1度,再升到4度,简称214。例字:马、赌、甲、显、桶。
4.去声。由高音降到低音,叫全降调。由5度到1度,简称51。例字:骂、度、价、县、痛。
普通话声调的调类和调值可以综合为下面的表:
调 类 调 值 调 型 调 号 例 字
阴平55 高平- 例:咪mī, 身shēn
阳平35 中 升 / 例:迷mí, 神shén
上 声 214 降 升 √ 例:米mǐ, 审shěn
去 声 51 全 降 例:密mì, 慎shèn
(二) 变调
我们平常说话,总是一个一个音节连在一起发音的。音节和音节相连时,有的音节的调值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变调。变调是汉语许多方言都有的现象,最常见的变调是后面音节的调值影响前面音节的调值。下面我们介绍普通话里两种重要的变调。
1.上声的变调。两个音节相连,前一个音节是上声时,这个上声受到它后面音节声调的影响发生变调。规律是:
上声和上声相连时,前一个上声的调值由214变为35。例如:买米、好酒、土改、检举、冷水。
上声和非上声相连时,前一个上声的调值由214变为21(半上)。
⑴上声加阴平,例如:买姜、好书、写诗、语音。
⑵上声加阳平,例如:买油、好房、两条、语言。
⑶上声加去声,例如:买菜、好戏、写信、美味。
2.“一”和“不”的变调。
“一”的.本调是阴平,单读时或在词句末尾时读本调。例如:一、第一。在阴平、阳平、上声的前边读时发生变调,改读为51去声。
⑴“一”加阴平,例如:一斤、一天、一杯。
⑵“一”加阳平,例如:一元、一年、一条。
⑶“一”加上声,例如:一两、一晚、一本。
“一”在去声的前边改读为35阳平。例如:一寸、一夜、一个。
“不”的本调是去声,单读时或在词句末尾时读本调。例如:不、就是不。在阴平、阳平、上声的前边读时发生变调,改读为51去声。
⑴“不”加阴平,例如:不说、不高、不听。
⑵“不”加阳平,例如:不来、不直、不能。
⑶“不”加上声,例如:不走、不好、不肯。
“不”在去声的前边改读为35阳平。例如:不去、不累、不会。
练习
一、什么是调值?什么是调类?
二、举例说明普通话的声调有几类?每类的调值是什么?
三、把下列各字按照普通话的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围、味、印、影、形、星、提、体、倦、暖、煤、睡、式、明、秒、
戴、崖、非、龙、懈、玷、猫、扶、站、次、友、绘、榜、瓮、永
四、把下列古入声字按照普通话的读音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急、黑、各、岳、局、册、竹、出、桌、决、学、入、宅、舌、七、
即、读、笔、匹、达、吸、绿、鹿、俗、插、德、尺、错、北、彻
五、举例说明上声变调的规律。
六、举例说明“一”和“不”的变调规律。
声调贯穿整个音节的语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是整个汉语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又叫字调。
作为区别词义的音素,声调主要出现在汉藏语系及非洲的语言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瑞典语也有声调),数量从两个(普米语)到九个(粤语)以上不等。现代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调值为55,35,214,51。
事实上,任何语音都不可能没有声调的变化,只不过在非声调语言中,声调的不同不会影响词的意义。
普通话声调训练教案 第10篇
【摘要】声调教学应当成为普通话语音教学的重点。我们只有在熟悉赣南客家方言的基础上,科学地运用各种教学方 法,积极优化教学条件,才能突破声调教学的瓶颈,从而使推普工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一、充分认识声调的重要性,强化声调教学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在概念上被称作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声母和韵母是一个汉字语音的基础,而声调则是这个字音的灵魂。
在以往的普通话测试工作中我们发现: 声调不准最容易出问题,如果某一个声母读得不正确,并不一定很快就被听的人觉察出来,因为另外的21 个声母也在话语中不断出现,各声母的出现频率都不高。如果某一个声调读不准,则很快就会被人听出来,因为平均每四个音节这个声调就要出现一次,出现率非常高,自然容易被人察觉。普通话二级甲等水平和一级乙等水平相比,一级乙等和一级甲等相比,在声韵标准程度上是差不多的,主要的差别就是在于声调的正确把握上。普通话水平越到高等级,语音面貌的差别越体现在声调的纯正程度上。
近年来,声调在普通话教学与测试中的地位越来越受 到重视。王群生等先生认为传统的声韵中心论误导了普通 话教学,他们提出了声调中心论,并在教学实践中采用 声调中心教学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测试中心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 强调: 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在测查声母、韵母、声调读音标准的同时,重点测查连读音变、停顿、语调以及流畅程度。显然,这里把声调在测试 中的重要性放在声母和韵母之上。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声调教学的重要性,扭转以往重视声母、韵母而忽视声调的现象。在熟悉方言声调特征及其与普通话声调对应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声调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有计划地增加声调教学的比重,帮助学生学好普通话,改掉乡音,从而使推普工作取得实 质性的进展。
二、熟悉客家方言声调特征,抓住声调教学的重点
赣南客家话在声母与韵母方面颇有特色,声调也与普通话大不相同。了解方言的途径很多,我们的做法主要有: 第一,利用假日进行田野调查,这对教学任务繁重的老师 来说比较困难,但又是最有价值的方法; 第二,开学时对新生进行语音摸底,直接了解来自各地学生的声调特点;第三,利用普通话测试积累方言,每次到各县市测试普通话时,留意被测试人的方言特征,特别关注声调因素; 第四,加强理论学习,广泛阅读有关客家方言语音研究的成果。通过多年来的积累,我们摸索出赣南客家方言声调的几个特点:
(一)调类相对较多。赣南客家方言今声调一般有五到 七个调类。七个调类的有宁都、定南、龙南、兴国、瑞金、全南等地,这些地方除上声不分阴阳外,平去入皆分阴阳。六个调类的主要有南康、寻乌、会昌、于都等县市。大余、石城、赣县、安远是五个声调。最少的只有四个声调,上犹社溪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没有入声。
因为客家方言调类较多,且与普通话的对应也不整齐,所以调型偏误是常见问题。赣南客家方言区人说普通话出 现的调型偏误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阳平的中升调读成低平调或者降调; 二是上声调读法往往接近去普通话去声,读成降调; 三是由于入声的存在,不少字读得平而短,阴入字尤其低促。
(二)调值整体偏低。赣南客家话各调类的调值与普通 话相比普遍偏低,阴平、阳平与阴入调的调值低的特点尤 其明显。这里列举几个例子如下表:
阴平调值偏低,主要表现为把普通话的调值55 读在44 或33,阴入调值,大多数在2 或3 度; 上声与去声情况要 复杂些,但也有调值偏低的共性。因为方言调值较低,赣南人说普通话时常常需要提起气捏着嗓子说话,声带相对 要紧张,所以赣南人说普通话,往往感觉比较累。说方言 时整个语流没有像说普通话那样高亢、清晰。
(三)内部差异大。除赣州市城区外,赣南其余市县几 乎都说客家话,但是各地的客家话因客家民系发展的不平衡,语言的流变不平衡,语音特点并不一致,正所谓十 里不同音。从上面所述两点已可看出,赣南客家话的声调 无论在调类还是在调值上,内部的差别很明显。
弄清楚了方言的声调特点以后,才知道教学的重点与难 点所在,从而可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在赣南客家方言 区,普通话声调教学的重点是纠正调型、调值的偏误。纠偏 的有效办法是对比。通过对比朗读单字、双音节词、多音节 词以及短文,让学生感觉方言与普通话在调型与调值上的差 异。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习惯普通话四声的声调特征。
三、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突破声调教学难点
声调属非音质音位,相对于声母与韵母,它更抽象而不易捉摸。这个因素增加了声调教学的难度。如何突破难点,有效地进行声调教学呢? 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方法:
1.加强听辨练习。听辨练习是普通话语音教学常用的 方法。做大量有针对性的听辨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方 法通过加强对学生听辨能力的训练,来达到正音的目的。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训练学生辨别声调的能力。第一,初期做好五度音阶的听辨训练。通过对55(啊)-44(啊)-33(啊)-22(啊)-11(啊)的反复听辨训练,掌握普通话五度音的相对音高差异。第二,辨单音节字音,重点区分阳平和上声,还有阴平和去声。单音节字声调的 听辨训练十分重要,是纠正乡音,学好普通话声调的关键。由于赣南客家方言语音的内部差异大,所以单音节字调的 听辨要做到选字量大,调类齐全,地区覆盖面广。第三,听辨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以及短文,注意两字连读变调与 语流音变,特别要注意普通话的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与 一 七 八 不 的变调。听辨训练的方法灵活多 样,既有教师示范朗读,也有学生示范朗读,还可以用事 先准备的录音材料。
普通话声调训练教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