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判定措施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判定措施范文(精选10篇)

判定措施 第1篇

关键词:离心泵,气蚀,吸水管路,处理措施

1 原车库泵房水泵运行状况分析

原车库泵房水泵机组开车过程中, 初期未发生异常现象;当水池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 开始有噪声出现, 泵有轻微振动, 流量、扬程出现波动, 电流表指针摆动;水位继续下降, 噪声增大, 泵振动加剧, 流量、扬程出现较大波动, 电流表指针大幅摆动;此现象不断加剧, 流量、扬程无法控制, 扬程下滑至零, 泵剧烈振动, 噪声很大, 被迫停泵。

1.1 气蚀现象的判定

在离心泵解体检修时, 发现在叶片入口边靠近前盖板处和叶片入口边缘附近有许多麻点和蜂窝状凹坑或严重地破坏原有结构现象, 甚至有叶片和盖板被穿透的现象, 这些都是明显气蚀引起的破坏。泵剧烈振动, 噪声很大也是气蚀现象的表现, 据此可判定水泵发生了气蚀现象。

1.2 离心泵的气蚀现象

离心泵气蚀现象是一种流体力学的空化作用, 与旋涡有关。离心泵运转时处于负区的流体在运动过程中压力降至其临界压力 (一般为饱和蒸汽压) 之下时, 局部地方的流体发生汽化, 产生微小空泡团;同时, 使溶解在液体内的气体逸出。当汽泡随液体流到叶道内压力较高处时, 外面的液体压力高于汽泡内的汽化压力, 则汽泡又重新凝结溃灭形成空穴, 瞬间内周围的液体以极高的速度向空穴冲来, 造成液体互相撞击, 局部地方引发水锤作用, 使局部的压力骤然增加 (有的可达数百个大气压) 。汽泡在叶轮壁面附近溃灭, 则液体就像无数个小弹头一样, 连续地打击金属表面。其撞击频率很高 (有的可达2000~3000H z) , 金属表面因冲击疲劳而剥裂。上述这种液体汽化、凝结、冲击、形成高压、高温、高频冲击负荷, 造成金属材料的机械剥裂与电化学腐蚀破坏的综合现象称为气蚀。

1.3 气蚀的危害

气蚀使得水泵产生振动和噪声, 影响水泵的正常工作。同时, 气蚀产生了大量的气泡, 堵塞了流道, 破坏了泵内液体的连续流动, 使泵的流量、扬程和效率明显下降, 从而降低了泵的性能。气蚀还会破坏过流部件, 因机械剥蚀和电化学腐蚀的作用, 使金属材料发生破坏。气蚀初期, 表现为金属表面出现麻点, 继而表面呈现海绵状、沟槽状、蜂窝状、鱼鳞状等痕迹;严重时可造成叶片或前后盖板穿孔、甚至叶轮破裂, 酿成严重事故。

1.4 汽蚀余量NPSHa

有效汽蚀余量 (N PSH a) , 也即装置汽蚀余量, 是指泵所在装置 (或系统管路) 所具有的汽蚀余量, 其大小由吸入管路系统参数、安装高度和管路中流量等决定的, 与泵的结构无关。该参数越大, 泵越不容易汽蚀。

式中:P1吸入液面压力, Pa;hf泵吸入管道阻力损失, Pa;h吸入几何高度, m。

1.5 车库泵房气蚀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车库泵房是原有老泵房改造, 其中200S-95水泵机组三台, 在进行改造时未进行规范的设计, 因此造成了影响水泵吸水性能的不利条件, 主要有:1) 水泵的吸水管径小、管路长。水泵吸水管为D N 200管道、管径较窄, 吸水管直接从清水池吸水, 吸水管长15米、管路较长、弯道多。这些造成水泵吸水管道水头损失大, 吸水条件差。2) 水泵转速扬程较高。200S-95水泵设计扬程95m、转速2950r/m in、气蚀余量 (N PSH) 5m。较高的转速和扬程造成水泵吸水管路真空度较高, 吸水条件要求也较高。3) 水泵的安装高度。水泵直接从清水池吸水, 清水池为半地下式, 水泵为地上式安装。当水池水位低时, 水泵的吸水高度较高。

2 处理措施

通过对车库泵房水泵运行状况的研究分析, 判定水泵发生了气蚀现象, 找出了水泵产生气蚀的主要原因。针对主要原因我们制定了以改善水泵机组吸水条件为主的处理措施, 并加以落实, 主要采取了以下处理措施:

2.1 改善水泵的吸水装置增加有效气蚀余量

1) 增设吸水联络管。由于直接改造水池出水管增大管径难度较大, 我们采用了在水泵进水前增设D N 500吸水联络管的措施。两清水池与吸水联络管联通, 供水联络管再与水泵相联接, 如此改造, 水泵直接从两清水池吸水, 相当于增加了一倍的供水断面。2) 增大吸水管道管径。将原有的吸水管道由D N 200改为D N 250, 同时取直了部分弯管, 取消了部分管件, 减少了吸水管路的水头损失。3) 降低水泵安装高度。将原水泵基础降低了0.3米, 降低了吸水高度。通过以上的措施, 改善了水泵的吸水条件, 增加有效气蚀余量。

2.2 增设水泵软启动和变频装置

水泵软启动一般用软启动器或者变频器, 软启动器一般用于不需调节流量的大型水泵, 变频器更多是用来调节流量的兼有软启动功能。这两样东西都有限制电流和电压的能力。水泵软启动最主要的是避免“水锤”效应的危害, 防止流体速度的剧烈变化, 因为受流体惯性和重力的影响会产生瞬间高压而损坏管道或其它设备。

在实际改造中, 我们对两台机组增设了软启动装置, 一台机组增设了变频装置。水泵软启动和变频装置一方面可减少对水泵机组的冲击, 保护运转设备, 节能降耗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减轻吸水管路真空度的剧烈波动, 对机组的运行有着良好的效果。

2.3 处理效果

改造后, 水泵机组运行稳定, 机组出现噪声、异常振动等现象消失, 水泵叶轮、轴承等运转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机组的检修周期大大延长, 水泵未再出现气蚀现象,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离心泵在安装过程中, 为尽量避免气蚀现象的产生, 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泵的安装高度应低于泵的允许吸上高度;吸水管路在满足管道应力条件下应尽量短而直, 管件尽量少, 吸入管直径不应小于吸入口直径;变径处不能有气体积存。总之提高水泵抗气蚀性能的措施还有很多, 其中, 改善吸水条件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近年来, 软启动和变频等新技术的采用, 对提高水泵机组的综合运行能力, 达到节能降噪等要求, 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姜乃昌, 陈锦章.水泵及水泵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2]于春亮.离心泵气蚀与防止措施[J].中国化工贸易, 2011.

“四步”判定轮机故障 第2篇

故障判断,一般包括故障发现、故障分析、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四个基本步骤。

1、故障发现

从故障判断过程来看,及时发现故障是故障判断的开端,只有及时发现故障,及时处理故障,这样消除故障比较容易,造成损失较小。

发现故障,指发现故障现象。主要手段,通常是对比在设备发生故障前后的设备运转状况,包括功能、各种仪表的参数、摸摸设备表面的温度是否正常、听听设备运转的声音是否正常、闻闻设备的气味是否正常、查查设备运转过程中是否有异常振动等等。

发现故障后,头脑中将形成的有关故障的初步印象。在头脑中对照所面临的故障现象的表现及以往记载、过去发生故障时的解决办法以及所学知识,作出对故障现象正确判断。

2、故障分析

要想透彻的分析故障,取决于能否全面系统的掌握故障所表现出的现象。

轮机设备各系统、各机构、各部件之间是密切关联的,一个系统或一个机构或一个部件故障,可能涉及其它系统、机构、部件。所以不能孤立的看待某一故障现象,要从整体上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

分析故障,就是从故障表现出现状出发,把握故障的性质,关注故障前的维护保养及相关记录,结合自身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以及其他人提供的情况,综合分析、比较,去伪存真,真正理清楚故障的关键所在,充分暴露出故障的主要因素。

只有认清楚故障的深层特征,才会有明确故障的目标所在,才会有条不紊的围绕故障的核心展开。

分析故障时,既要全面、准确,又要有所侧重,不仅要注意某一现象与其它故障现象相同点,更要注意每个故障的差异点,这样才能准确的分析。防止把故障分析引向死胡同,思维要有发散性。

3、提出假设

提出假设是分析故障的基础,根据故障的性质、故障判断的一般规律、所学有关知识、平时工作中积累的经验等,进行推测,尽可能多的从不同角度提出多种假设,然后再反复推敲,有选择的提出解决故障的最佳方案和途径,选择恰当的解决故障的办法和操作步骤。

4、验证假设

验证假设,即通过某种方法判定假设是否正确。

通过故障判断的结果来验证,这是验证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例如,通过试探性的调整或拆卸,检查分析验证假设的正确性,从而找出故障关键之所在;局部改变有关参数指标,观察设备性能是否变化和改善等。

间接验证,即通过推理来淘汰错误的假设,保留并选择合理的、正确的假设。验证其结果是否正确,最终还要通过直接验证来证明。

以上四个过程不是孤立的,判断复杂故障的过程往往要这四个过程的N次循环。

提高轮机设备故障判断能力的措施

1、准确依据故障表征

尽可能将隐形“故障症状”转化为显性,例如关键部位压力、温度、测量仪表、监控参数的变化。

要用怀疑的态度看待每一个异常的参数,并思考其逻辑关系,一旦发现有悖于常理,可用替换法、隔离法等方法来剥离其“伪装”。这样才能准确判断故障,少走弯路,提高故障判断的效率。

2、增加专业知识储备

自觉的深入研读轮机设备说明书和相关资料,不断的通过自学、参加各类培训、通过网络更新专业知识和技术,掌握轮机故障判断的常用方法与策略;重视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3、加强实践,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故障判断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书本上罗列的众多疑难故障的解决方法,为我们解除故障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但是只靠书本上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在实践中多摸索积累,有意识的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轮机知识应用灵活性。

判定措施 第3篇

1工程概况

以某工程项目为例, 某住宅区2栋楼, 建筑重要等级为2级, 勘察阶段属于详细勘察段, 2栋楼建筑面积分别是7038m2实和2604m2, 地上建筑5层, 地质岩层勘察结果和特征说明为:1.1地层。勘察显示, 钻探深度以规范说明为准, 场地从顶至底 (以形成原因分) 为: (1) 第4系人工土层 (Q4ml) ; (2) 第4系冲层积土层 (Q4al) ; (3) 残缺积土层 (Q4el) ; (4) 基础岩土层 (C) 。整个场的内部岩土层特性和物理力学标准变化都很大。1.2场地地下水。测试场地地下水主要存储在冲层积土层的粗砂层和灰岩缝隙的溶洞中, 粗砂层中的水属于第4系孔洞潜水, 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水资源较丰富。灰岩裂缝溶洞水则水积量并不均匀。

2建筑工程地质分析和判定

2.1场地类型和场地土质类型。由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录A规定, 某考察区抗震防护裂度为Ⅵ度, 该场地处在地震裂度区范围内, 建筑楼体按规定设立防护。因场地没有对实测剪切速波率值进行要求, 本勘察分析按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使用内部插值估算剪切速波值υs, 包括①层取140m/s, ②1层取175m/s, ②2层取100m/s, ②3层取175m/s, ②4层取212m/s, ②5层取200m/s, ②6层取200m/s, ②7层取100m/s, ③层取225m/s;根据土层的均厚可以算出场地相应的剪切波速度值υse=167.3m/s, 场地的土质为中等软土, 基层岩土掩埋深度为11.50~15.4m, 在3~50m范围内, 场地属于Ⅱ类, 场地类别及地震分组情况下, 设计特性周期是0.35s, 建筑楼体的抗震性属于一般类型。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录A规定可知, 某考察区抗震防护裂度为Ⅵ度, 基本加速是0.05g, 建筑楼梯需要严格按规定设置防护。勘察过程中忽略砂土影响地震液化情况, 场地类别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定, 岩土工程勘察复杂性属于二级, 也就是中等复杂度场地, 地基复杂度为二级地基, 岩土勘察属于乙级。2.2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度。钻孔勘察表明, 场区处于石灰岩范围, 勘察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断裂和新系统构造的迹象, 但下层灰岩处有潜伏熔融洞存在, 地基不均匀, 直接影响着场地的稳定性, 需要采用有效的地基处理和机构方面的技术措施, 为建筑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3不均匀地基的加固处理措施

不均匀状态的地基岩土横向和纵向的物理力学特性有着差别, 地基反作用力的集中较均匀地基更明显, 基础设计的技术如果不够高, 会增加建筑体的安全隐患, 对于这类地基设计不仅要要沿着基础横纵向排布钢筋, 还要采取其他地基处理措施, 具体体现在:3.1增加不均匀地基的基础刚度, 如在地基周围增加钢筋和混凝土进行附基加固。3.2建筑楼体基础地基形式尽量保持一致, 避免复合地基间的复合处出现不稳定因素。3.3建筑楼体地基设置应在同一岩土性质层上, 避免不同岩土层间出现地基差异性断裂。3.4对于高层或多层钢筋混凝土楼体设计中, 单立柱基体应沿横纵双向布置梁架, 尤其要计算好各柱基的载重值和差异值, 以及各柱的基体埋藏深度。3.5桩基需要设置桩帽和多桩承重台, 系梁要沿横纵轴向设置;桩底的持力层桩基要着重设计。3.6不均匀的地基岩土桩基设置要保持桩顶端和底端箍筋不小于1m, 如果使用预制桩要使用高强度的预应力管。3.7对于建造多层楼的地基要打基础圈梁, 要将底部框架和顶部框架结构与基础地基结构相融合。

4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分析

4.1天然地基浅基础可行性分析。在进行地基基础方案设计时, 首先要考虑整个工程的荷载要求, 根据拟建工程进行分析, 由于地场浅部地基土的承载能力较低, 因此ZK6、ZK12以及ZK13等一些列孔都分布在软弱地基涂层, 该部分的地质大多为淤泥层, 而且场地地下水含量将丰富, 因此不能运用换层法进行地基处理。4.2人工复合地基浅基础可行性分析。通过对拟建工程的一号楼及五号楼 (均为五层) 进行对比分析, 在处理上部的地基时主要运用的是深层搅拌桩或者CFG桩施工法, 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建筑物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 在选择桩端持力层时要进行实际搅拌深度的测量计算, 桩长计算结果在11.60~15.50m的范围内, 而深度的要求需要计算建筑物的承载要求并考察周围地质条件。搅拌桩的承载力特征值通过现场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荷载试验确定, 初步设计时可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第11.2.3、11.2.4-1、2条的规定确定, 即按下列各式估算:

其中:fspk———搅拌桩复合地基载力特征值 (k Pa) ;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k N) ;fcu——与搅拌桩桩身水泥配比相同的室内加固土试块 (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 在标准养护条件下90d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KPa) ;———桩身强度折减系数, 搅拌桩湿法可取0.25到0.33;up———桩的周长 (m) ;n———桩长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qsin———桩周第i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 (KPa) ;Li——桩长范围内第i层的厚度 (m) ;qp———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 (KPa) ;Ap———桩身横截面面积 (m2) ;a———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 搅拌桩可取0.40到0.60;———桩间土承载力标准值 (KPa) , 本场地可取0.40。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具体工程地质勘察实例分析, 得到所勘察例子中的建筑楼体处于地形平坦区, 受隐伏岩层影响场地稳定性存在安全隐患, 在地基处理结构上应采取必要的工程改进措施。由于场地区的低下水位很浅, 基坑挖掘要做好随挖随排水工作;同时, 由于地下水成分属碳酸盐类, 对混凝土结构地基并无腐蚀性, 对钢筋混凝土也无损害。推荐使用荷载试验, 以应对复合地基所能承受的承载力测试, 以提升工程改造的施工效果。勘察场地属于烈度为Ⅵ度的地震基, 土质测评为中软土质场地, 场地为Ⅱ类别, 抗震强度分析属于Ⅵ度。

摘要:提到地质勘察很多人会认为它只是为新建楼盘开发提供服务吧, 其实不然, 已投入使用的建筑楼区更需要地质勘察分析工作。当前我国废旧楼房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处在改造期, 楼体稳固性勘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因而影响了废旧楼房的加固处理进程。从某住宅区的工程概况入手, 详细分析了工程地质分析和判定的过程, 提出了应对不均匀地基加固处理的有效措施, 为建筑工程的改造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加固处理,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夫妻房产权属的判定 第4篇

由于房产取得方式的不同(如房改、继承、赠与、离婚等),取得时点的不同(婚前、婚后、丧偶),付款方式的不同(一次性、分期贷款、父母借款),给判定房产所有权带来了不少困难,归纳起来常见情形如下:

因房改房取得产权后处分房产:夫妻一方去世后,配偶所购的房改房,享受了夫妻双方工龄折扣等优惠政策;或夫妻双方交缴部分房改款后丧偶或离异。

因继承或赠与取得产权后处分房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因继承或赠与取得房产所有权。

因离婚后处分房产: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房产,原夫妻多次结、离婚,多份离婚协议对该房产归属约定不一;或要求不按原离婚协议约定条款进行处分;或离婚后未分割一方死亡。

因婚前或父母出资购房后处分房产:夫妻一方婚前签订购房合同,婚后登记在一方名下,共同尝还贷款;或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

以上是房产转移过程中常见的四种情形,如何界定申请登记主体,我们不妨来逐一分析。

第一种情形:夫妻一方去世后,配偶所购的房改房,虽享受了夫妻双方工龄折扣等优惠政策,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享受本人工龄和已死亡配偶生前工龄优惠后所购公房是否属夫妻共同财产的函的复函》(〔2000〕法民字第4号)的相关意见,夫妻一方死亡后,如果遗产已经继承完毕,在世一方用自己的积蓄购买公有住房应该视为个人财产,购买该房时所享受的已死亡配偶的工龄优惠只是属于一种政策性补贴,而非财产或财产权益。故可通过询问遗产是否继承完毕,来解决在世一方处分房产登记申请问题。另,夫妻双方交缴部分房改款后丧偶或离异,另一方后续缴纳全款取得产权后处分房产,由于涉及使用夫妻共同积蓄,应该视为原夫妻共同财产,处分时应先办理继承或分割转移登记。

第二种情形: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因继承或赠与取得房产所有权。根据《婚姻法》第十六、十八条“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的规定中可判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法定继承所得财产,应为夫妻共同财产;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无明确归夫或妻一方所有意思表示的,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反之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第三种情形: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房产,因原夫妻多次结、离婚,多份离婚协议对该房产归属约定不一,或原夫妻要求不按原协议约定处分房产。《物权法》第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登记,不发生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九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手续,或者登记等手续才生效,在一审法院辩论终结前当事人仍未办理批准手续,或者仍未办理登记等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故在房屋未登记之前,原夫妻双方就协议内容可重新约定,但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原协议内容涉及将房产离婚后赠与未成年子女,现要求变更协议内容的,可按照《房屋登记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由监护人提供为未成年人利益的书面保证;二是通过人民法院诉讼解除婚姻关系,不动产归属己在法律文书得到体现的,根据《物权法》第二十八条“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的规定,应按生效法律文书的判决条款依法登记;三是夫妻婚姻存续期间取得的房屋,未办理分割登记原配偶一方死亡,若在世一方及继承人愿意共同申请登记,从便民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继承人可持继承公证书与在世一方共同办理相应离婚分割和继承登记手续,若当事人不配合申请,鉴于《物权法》第二十九条“因继承或者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的规定与原离婚分割协议内容产生对抗,应采取司法诉讼途径来明确权益。

第四种情形:夫妻一方婚前签订购房合同,婚后登记在一方名下,共同尝还贷款,产权登记的一方个人处分该房产是否可行?首先,配偶婚前已出资购买房屋,完成了取得房屋产权的实质要件(个人签订合同、个人合同备案、个人抵押登记等);其次,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不能因为结婚而变成夫妻共同财产,也不能因为居住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解释三》)的规定,“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购买、支付合理对价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另一方主张追回该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故登记在一方名下的房产,个人申请处分房产时,登记机构可以通过询问、承诺的方式来排除婚内对财产的约定和法律责任。若遇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虽然《解释三》已明确规定“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但笔者认为判定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行为已超出了房屋登记职责范围,由于家庭关系的特殊性、民事行为的复杂性,是否由父母出资、是否为一方的个人财产,还应由生效法律文书进行确认。

夫妻房产权属的判定 第5篇

由于房产取得方式的不同(如房改、继承、赠与、离婚等),取得时点的不同(婚前、婚后、丧偶),付款方式的不同(一次性、分期贷款、父母借款),给判定房产所有权带来了不少困难,归纳起来常见情形如下:

因房改房取得产权后处分房产:夫妻一方去世后,配偶所购的房改房,享受了夫妻双方工龄折扣等优惠政策;或夫妻双方交缴部分房改款后丧偶或离异。

因继承或赠与取得产权后处分房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因继承或赠与取得房产所有权。

因离婚后处分房产: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房产,原夫妻多次结、离婚,多份离婚协议对该房产归属约定不一;或要求不按原离婚协议约定条款进行处分;或离婚后未分割一方死亡。

因婚前或父母出资购房后处分房产:夫妻一方婚前签订购房合同,婚后登记在一方名下,共同尝还贷款;或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

以上是房产转移过程中常见的四种情形,如何界定申请登记主体,我们不妨来逐一分析。

第一种情形:夫妻一方去世后,配偶所购的房改房,虽享受了夫妻双方工龄折扣等优惠政策,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享受本人工龄和已死亡配偶生前工龄优惠后所购公房是否属夫妻共同财产的函的复函》(〔2000〕法民字第4号)的相关意见,夫妻一方死亡后,如果遗产已经继承完毕,在世一方用自己的积蓄购买公有住房应该视为个人财产,购买该房时所享受的已死亡配偶的工龄优惠只是属于一种政策性补贴,而非财产或财产权益。故可通过询问遗产是否继承完毕,来解决在世一方处分房产登记申请问题。另,夫妻双方交缴部分房改款后丧偶或离异,另一方后续缴纳全款取得产权后处分房产,由于涉及使用夫妻共同积蓄,应该视为原夫妻共同财产,处分时应先办理继承或分割转移登记。

第二种情形: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因继承或赠与取得房产所有权。根据《婚姻法》第十六、十八条“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的规定中可判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法定继承所得财产,应为夫妻共同财产;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无明确归夫或妻一方所有意思表示的,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反之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第三种情形: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房产,因原夫妻多次结、离婚,多份离婚协议对该房产归属约定不一,或原夫妻要求不按原协议约定处分房产。《物权法》第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登记,不发生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九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手续,或者登记等手续才生效,在一审法院辩论终结前当事人仍未办理批准手续,或者仍未办理登记等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故在房屋未登记之前,原夫妻双方就协议内容可重新约定,但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原协议内容涉及将房产离婚后赠与未成年子女,现要求变更协议内容的,可按照《房屋登记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由监护人提供为未成年人利益的书面保证;二是通过人民法院诉讼解除婚姻关系,不动产归属己在法律文书得到体现的,根据《物权法》第二十八条“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的规定,应按生效法律文书的判决条款依法登记;三是夫妻婚姻存续期间取得的房屋,未办理分割登记原配偶一方死亡,若在世一方及继承人愿意共同申请登记,从便民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继承人可持继承公证书与在世一方共同办理相应离婚分割和继承登记手续,若当事人不配合申请,鉴于《物权法》第二十九条“因继承或者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的规定与原离婚分割协议内容产生对抗,应采取司法诉讼途径来明确权益。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第6篇

本节课是在前面已学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基础作为学习的出发点,结合有关的实物模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合情推理,不要求证明)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本节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空间感与逻辑推理能力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对线线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的学习作用重大.

二、教学目标

通过直观感知———观察———操作确认的认识方法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画法并能准确使用数学符号语言、文字语言表述判定定理.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发现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观察、探究、发现中学习,在自主合作、交流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判定定理的引入与理解,难点是判定定理的应用及立体几何空间感、空间观念的形成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知识准备、新课引入

提问1:根据公共点的情况,空间中直线a和平面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并完成下表:(多媒体幻灯片演示)

我们把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位置关系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用符号表示为.

提问2: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没有公共点)来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你认为方便吗?谈谈你的看法,并指出是否有别的判定途径.

(二)判定定理的探求过程

1.直观感知

提问:根据同学们日常生活的观察,你们能感知到并举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具体事例吗?

生1:列举日光灯与天花板,站立的人与墙面.

生2:门转动到离开门框的任何位置时,门的边缘线始终与门框所在的平面平行(由学生到教室门前作演示),然后教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

2.动手实践

教师取出预先准备好的直角梯形泡沫板演示:当把互相平行的一边放在讲台桌面上并转动,观察另一边与桌面的位置给人以平行的感觉,而当把直角腰放在桌面上并转动,观察另一边与桌面给人的印象就不平行.又如老师直立讲台,则大家会感觉到老师(视为线)与四周墙面平行,如老师向前或后倾斜则感觉老师(视为线)与左、右墙面平行,如老师向左、右倾斜,则感觉老师(视为线)与前、后墙面平行(老师也可用事先准备的木条放在讲台桌上作上述情形的演示).

3.探究思考

(1)上述演示的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为何有如此的不同?关键是什么因素起了作用呢?通过观察感知发现直线与平面平行,关键是三个要素:(1)平面外一条线,(2)平面内一条直线,(3)这两条直线平行.

(2)如果平面外的直线a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b平行,那么直线a与平面平行吗?

4.归纳确认(多媒体幻灯片演示)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简单概括:(内外)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符号表示:

温馨提示:

作用:判定或证明线面平行.

关键:在平面内找(或作)出一条直线与平面外的直线平行.

思想: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三)定理运用,问题探究(多媒体幻灯片演示)

1.作一作

设a,b是二异面直线,则过a,b外一点p且与a,b都平行的平面存在吗?若存在请画出平面,不存在说明理由?

先由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提问,然后教师总结,并用准备好的羊毛针、铁线、泡沫板等演示平面的形成过程,最后借多媒体展示作图的动画过程.

2.证一证

例(见课本60页例1):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AD的中点,求证:EF//平面BCD.

变式一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边AB,BC,CD,DA中点,连接EF,FG,GH,HE,AC,BD请分别找出图中满足线面平行位置关系的所有情况.(共6组线面平行)

变式二在变式一的图中作PQ//EF,使P点在线段AE上,Q点在线段FC上,连接PH,QG,并继续探究图中所具有的线面平行位置关系?(在变式一的基础上增加了4组线面平行),并判断四边形EFGH,PQGH分别是怎样的四边形,说明理由.

4.练一练

练习1:见课本6页练习1、2

练习2:将两个全等的正方形ABCD和ABEF拼在一起,设M,N分别为AC,BF中点,求证:MN//平面BCE.

变式:若将练习2中M,N改为AC,BF分点且AM=FN,试问结论仍成立吗?试证之.

(四)总结

先由学生口头总结,然后教师归纳总结(由多媒体幻灯片展示):

1.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2.定理的符号表示:

简述:(内外)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3.定理运用的关键是找(作)面内的线与面外的线平行,途径有:取中点利用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等.

五、教学反思

足球进门判定装置的研究 第7篇

一、模型的结构图和实物图

1.干簧管

2.足球框 (由PVE管组成)

3.底座 (木板)

4.两条导线 (将所有干簧管并联)

二、项目的开端

为了能够“自动”地判断球是否进入了球门, 我们采取的是通过球和球门的门框进行感应, 从而产生视觉或听觉的作用, 进而判断球的状态。我们选择了干簧管和磁铁的感应, 和一个简单的门铃电路相连, 使得当球进入球门时发出声音。之后, 我们购买了相关的材料, 开始了我们的课题研究。

三、足球进门判定模型的制作及其工作原理

1.球、球门的结构。球、球门的大小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按照实际情况中的球和球门的比例缩小的, 但为了实验更精确, 球的尺寸发生了稍微的变化。球:本打算用网球来代替足球, 但是由于磁铁的原因而选用玩具球, 再在其表面贴上足球的外表皮。球的内部装有磁性较强的磁铁, 用于感应。球门:球门的框是用PVC管连接而成的, 其外形是根据现实中的球门构造的。在最前面的三边PVC管, 其表面连有并联的干簧管。对于并联电路来说, 各支路电压是相等的, 为了减少干簧管的使用数量, 采用如下排列的并联方式:

1.PVC管

2.两条导线 (置于PVC管内部)

3.干簧管的引脚 (置于PVC管内部)

4.干簧管 (置于PVC管外表面)

球和球门的比例计算过程:实际中标准的足球直径是43cm, 球门长是7.32m, 高是2.44m。此次研究的球门高是20cm, 相当于实物的1/12.2, 折算后, 所用球的直径应该是43cm/12.2=4.52cm, 这相当于一个乒乓球的直径。但为了实验的可行性, 选用直径大于4.52cm的玩具球代替足球。

2.制作过程。第一步, 球门的制作。购买足够长的直径为3cm的PVC管, 按照计算好的长度截成, 再将各段PVC管模拟现实中球门的样子用直角管和三角管连接起来。第二步, PVC管的改造。首先切开PVC管的一边, 再在另一边根据干簧管的长度在PVC管上打洞。第三步, 干簧管的并联。将干簧管的两只脚插入洞中, 先用一根导线将各个干簧管的一支脚顺序连接起来并用焊接的方式固定, 再用另外一根导线将干簧管的第二支脚顺序连接起来也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同理, 将球门最前面的三边都以此方法制作。且这三个PVC管之间导线相连。第四步, 球的制作。以玩具球为目标, 在里面安置磁性较强的磁铁并固定, 最后在表面粘贴足球的皮。第五步, 连接。将并联好的干簧管和门铃相连。第六步, 完善。为了提高球门的稳定性, 选择一块木板, 并在上面挖洞, 将球门的两只脚插入以固定, 最后将木板涂漆。

3.工作原理。 (1) 干簧管的工作原理。干簧管是一种无源电子零部件, 是利用磁场信号来控制的一种线路开关器件, 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通信设备中。干簧管的外壳一般是一根密封的玻璃管, 在玻璃管中装有两个铁质的弹性簧片电板, 玻璃管中还灌有一种叫金属铑的惰性气体。在平时玻璃管中的两个簧片是分开的, 当有磁性物质靠近玻璃管时, 在磁场磁力线的作用下, 管内的两个簧片被磁化而互相吸引接触, 使两个引脚所接的电路连通。外磁力消失后, 两个簧片由于本身的弹性而分开, 线路也就断开。 (2) 足球进门判定装置的工作原理。接上电源, 当球滚进球门时, 干簧管在磁铁的作用下, 管内的两个簧片相互吸引接触, 使两个引脚所接的电路连通, 电流流入门铃电路, 从而发出声音, 进而判定球已经进入球门。

四、项目的优化

1.当足球是在地面滚进球门的话, 存在这么一种情况:由于磁铁磁性过强, 而使得球还没到达球线时, 便已发出了声音。于是当我们在设计的时候, 是将最下面的并联的干簧管稍偏离了球线 (略向内部) 。该方案已实施。

2.同样由于磁铁的磁性, 而正对面的PVC管均装有干簧管, 当球在球门的两边或者上面偏离球门不远处经过时, 也会发出音乐声。于是我们想采取的是在PVC管外部装上隔磁材料, 来避免磁铁的干扰。此方案有待于实施。

五、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或困难) 及解决方案

问题一:把干簧管并联在PVC管表面有点麻烦, 因为必须要把电烙铁伸进管里才可焊接。解决方案:切开PVC管, 并借助外物将其尽可能的分开, 再焊接。问题二:磁铁还没靠近时, 就发出了声音。问题所在:连接干簧管的两条导线碰在了一起。解决方案:将两条导线分开并用透明胶将其粘在两边, 避免它们的碰触。问题三:刚开始所用的是小型磁铁 (磁性比较弱) , 只有当磁铁很靠近干簧管时, 才能发出声音。解决方案:指导老师提供了一个强力磁铁, 改进后, 就算球从球门的中间进入, 也能和干簧管发生感应。问题四:若严格意义上按照实际当中的足球和球门的大小按一定的比例缩小, 那么缩小后的球相对于球门来说太小, 它里面的磁铁根本无法和周边的干簧管进行感应, 导致实验失败。解决方案:适当放大球的直径, 选用玩具球来代替。

六、项目的市场前景

此款足球进门判定装置是一个与球门和球结合较好的装置。功能简单实用, 可以为足球裁判准确判球是否已经进入球门提供依据, 操作方面也比较简单, 所需材料价廉可得, 因此会被很多足球比赛所接受。所以市场前景广阔, 是一项很好的投资合作项目。

七、该项目研究的意义

对于该项目的研究有着直接和间接的意义。直接意义:由于足球比赛中可能会出现误判的现象, 该项目的研究可以精确地判定球是否进入了球门。间接意义:增强了我们的理论知识 (如认识了干簧管的原理等) , 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提升了我们团队的凝聚力。

随着世界足球的不断发展, 足球成为世界第一大运动, 而裁判有时在比赛中的判罚存在争议、出现误判。此装置的使用有助于准确判断是否进球。足球进球的判定主要是利用感应来实现的。所谓的“感应”就是干簧管和磁铁之间的感应。由于磁铁的靠近, 对干簧管产生的磁性作用, 使得干簧管内的两个磁片被磁化而接触, 使得电路导通。利用这个原理, 来判定球进框。这种装置功能简单实用, 操作简便, 所需材料价廉可得, 市场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对角占优矩阵的判定条件 第8篇

关键词:广义对角占优矩阵,α-对角占优矩阵,判定条件

对角占优矩阵及M-矩阵是计算数学和矩阵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利用α-对角占优矩阵给出了广义对角占优矩阵和分块对角占优矩阵的判定条件, 改进和推广了文1-3的结果。

定义1设A= (aij) ∈Cn×n, 若aii>∧i (A) (坌i∈N) , 则称A为严格对角占优矩阵;若存在正对角矩阵X使得AX为严格对角占优矩阵, 则称A为广义严格对角占优矩阵.

定义3设A= (aij) ∈Zn×n= (≤aij) │aij≤0, i≠j;i, j∈N≤, 若A=s I-B, s>ρ (B) , 其中:B为非负矩阵, ρ (B) 为B的谱半径, 则称A为非奇异M-矩阵;若A的比较矩阵M (A) = (mij) 为非奇异M-矩阵, 则称A为非奇异H-矩阵, 其中:

设A= (aij) ∈Cn×n, 把A分块为:

这里Aii (1≤i≤k) 为ni阶方阵,

定义4设A= (aij) ∈Cn×n, 分块如 (1) , 若Aii (1≤i≤k) 均非奇异, 且:

则称A为块对角占优矩阵;如果 (2) 的所有不等号为严格不等式, 则称A为块严格对角占优矩阵;若存在正对角矩阵X使得AX为块严格对角占优矩阵, 则称A为广义块对角占优矩阵.

设A= (aij) ∈Cn×n, 分块如 (1) , 且Aii (1≤i≤k) 均非奇异, 构造B如下:

引理1[1]设A= (aij) ∈Cn×n, 若A为严格α-对角占优矩阵, 则A为广义严格对角占优矩阵.

引理2[1]设A= (aij) ∈Cn×n, 分块如 (1) , 且Aii (1≤i≤k) 均非奇异, 构造B如 (3) , 则A为广义块对角占优矩阵当且仅当B是非奇异M-矩阵.

定理1设A= (aij) ∈Cn×n, 若N1∪N2=N, N1∩N2=覫及α∈ (0, 1]存在使得满足:

则A为广义严格对角占优矩阵.

证明:令:

再设B=AX= (bij) , 则:

当i∈N1时,

当j∈N2时,

所以B为严格α-对角占优矩阵, 由引理1知B为广义严格对角占优矩阵, 又因为X为正对角矩阵, 所以A也是广义严格对角占优矩阵。

定理2设A= (aij) ∈Cn×n, 分块如式 (1) , 且Aii (1≤i≤k均非奇异, 构造B如式 (3) , 若若存在M1∪M2={1, 2, …∈, k}, M1∩M2=Ø及α∈ (0, 1]使得满足:

则A为块广义对角占优矩阵.

证明:由定理1知, 如果满足定理2的条件, 则B是非奇异M-矩阵, 由引理2知, A为块广义对角占优矩阵.

参考文献

[1]孙玉祥.广义对角占优矩阵的充分条件[J].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1997 (3) :216-223.

[2]高益明.矩阵广义对角占优和非奇的判定 (Ⅱ) [J].工程数学学报, 1998 (1) :12-17.

[3]陈神灿.奇异M矩阵和广义对角占优矩阵的实用判定准则[J].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2000 (1) :36-40.

罪数区分的实践判定 第9篇

被告人花某,男,45岁,个体户,从事粮食收购业务;被害人郑某,女(已死亡),52岁,个体户,从事“粮票提现”业务(俗称兑粮票子),二人有多年合作经营关系。

2014年1月,花某怀疑在郑某给付的兑粮款中,有两张面值百元人民币是假币,与郑某电话理论未果,遂产生“引她出来,把她弄死,抢她钱”的想法。

2014年1月14日17时许,花某驾车到吉林省公主岭市岭东街附近,给郑某打电话谎称有30万元“粮票子”需要兑现,告诉郑某带足额现金交易,将郑某诱骗到车内。花某用事先准备的“橡胶锤”猛击郑某头部数下,郑某求饶,并许诺给花某20万元作为补偿;花某拒绝,继续用“橡胶锤”击打郑某头部。郑某反抗,花某又用双手掐郑某颈部数分钟,致使郑某失去反抗能力,花某恐其不死,又驾车行至京哈线铁路某处,将郑某拖拽至铁轨上。花某回到车边,将郑某脱落的外衣内32万元现金取走后潜逃。郑某随后被行经的火车碾压。

经法医鉴定:郑某因生前头部遭钝器打击致重度颅脑损伤而死亡(注:死因系“橡胶锤”击打头部,非火车碾压导致)。案发后,被告人花某潜逃至山东省淄博市,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二、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花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数罪并罚。理由:花某的主观故意有两个:一个是杀人的故意,一个是抢钱的故意。在花某先杀死郑某后劫取其财物的情况下,虽然花某杀人行为是服务于劫取财物的犯罪目的,但就杀人行为本身来看,其主观上显然包含有杀死郑某的故意。这种故意正是故意杀人罪构成要件所要求的故意内容,不能把它与抢劫罪的故意相等同,它是抢劫罪的故意无法包容的,劫财的目的此时成为了杀人的故意动机。主观上杀人的故意与客观上的杀人行为相结合,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构成故意杀人罪。“抢钱”的行为应采用“盗窃说”的观点,“抢”只是花某认识上的错误,花某把郑某杀死后,其财物应视为“死者占有说”,认为郑某在自身死亡后仍继续占有其财物,后续的取财行为侵犯了死者对财物的占有,理应构成盗窃罪,故花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数罪并罚。

第二种意见认为:花某的行为只构成故意杀人罪。“抢钱”的行为被“故意杀人”行为所吸收。理由:(故意杀人罪定性分析同上)花某的故意杀人行为认定为故意杀人罪以后,拿取郑某财物的行为能够被故意杀人行为所吸收,故而不另行定罪。因为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附随关系,即前行为是后行为发展所经阶段,或者后行为是前行为发展一种结果,致其中重行为吸收轻行为,而以重行为处断。换言之,当前行为重于后行为时,前行为吸收后行为;而后行为重于前行为时,则后行为吸收前行为。本案中,花某的故意杀人行为已经将后取财的行为包容在内,被故意杀人罪所吸收,故以故意杀人罪一罪处罚。

第三种意见认为:花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故意杀人”与“抢劫”是牵连犯,从一重处罚,即抢劫一罪。理由:花某的主观故意只有一个——“抢钱”。故意杀人只是抢劫罪的暴力手段而已,其目的行为是劫取财物,故构成刑法理论中的牵连犯,应以目的行为定性。根据牵连犯的处罚原则,法律有明文规定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法律未作明文规定的,则采取从一重处的原则。刑法把杀人罪列为第四章的第一个罪名,而抢劫罪被列为第五章的第一个罪名,前者侵害人的生命法益,而后者主要侵犯财产权利,二者的轻重可见一般。人的生命价值至高无上,法律对于生命法益的保护则是绝对的;而抢劫罪侵犯的是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双重客体,从广义上来说故意杀人罪重于抢劫罪。但是本案中,以抢劫罪名定罪会更重,因为两个罪名最高刑都是死刑,抢劫罪中还会涉及到对非法取财32万元作法律评价,可以适用附加刑罚金问题,所以以抢劫罪定罪会更适宜。

第四种意见认为:花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故意杀人”与“抢劫”属于想象竞合,从一重处罚,即抢劫一罪。理由:花某杀死郑某并劫取其财物的案件中,行为人不仅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还实施了抢劫行为,而且其杀人行为针对的犯罪对象只是被害人的人身,抢劫行为针对的犯罪对象则包括被害人的人身以及被害人的财物。属于想象竞合,从一重罪——抢劫罪(致人死亡)处罚。

三、评析意见

笔者认为上述前三种意见分析均有偏颇之处:

第一种意见中:定性为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数罪并罚,应是行为人故意杀人行为完毕后,临时起意取被害人财物的情形,而本案中花某供述:“引她出来,把她弄死,抢她钱”,可见花某不是另起犯意,而是预谋之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实施故意杀人行为之后,临时起意拿走他人财物的,应以此前所实施的具体犯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

第二种意见中:故意杀人和取财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阶段,但是一个整体的行为,二者之间不具有明显的附随关系,即前行为不是后行为发展所经阶段,或者后行为不是前行为发展唯一一种结果,前一阶段评价为故意杀人,后一阶段完全有被评价为“盗窃罪、抢夺罪、抢劫罪”的可能性。

第三种意见中:这种情形不是牵连犯。牵连犯是实施某种犯罪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牵连犯须由两个以上的独立成罪的行为所构成,而且各行为间彼此不属于同一犯罪的构成要件。如果把杀人行为作为抢劫罪的暴力手段,它就是抢劫罪构成要件客观方面本身不可缺少的因素,不能再把它作为独立于抢劫罪的方法行为来评价了。相反,如果把杀人行为作为独立的杀人罪来看,它就不能再作为抢劫罪的暴力手段加以评价。

笔者同意第四种意见: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杀死特定的被害人的行为,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在剥夺他人生命,而希望或者放任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的发生。抢劫罪的犯罪构成,在客观上是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抢走他人财物或迫使他人交出财物的行为,在主观上是积极追求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想象竞合犯是行为人基于一种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想象竞合犯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出于一种罪过,客观上实施一个危害行为,并且,该危害行为在侵害一个犯罪对象的同时却侵害了不同的犯罪客体。如果将这类情形认定为想象竞合犯,根据从一重处罚的原则,就会得出以抢劫罪定性的结论。

《刑法》第263条规定的抢劫致人死亡,既包含故意杀人的情形,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持故意的心理态度,也包括实施暴力行为中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况,只有如此理解才能与刑法类似规定保持一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中规定:“行为人为劫取财物而预谋故意杀人,或者在劫取财物过程中,为制服被害人的反抗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谁来判定师生关系的质量 第10篇

有一天, 一位学业成绩不佳但喜欢画画的学生很自豪地告诉我, 今天他被美术老师“踹”了两脚。他那兴奋的神态, 令我好生奇怪。细究之后才知道, 那位令他崇敬、叫他折服的美术老师对他取得的进步实在是按捺不住、无从表达了, 只好以这样一种颇有点别致的方式表达对他的奖赏。这种越“踹”越近的师生关系和教育方式, 我们必须加一个“不可盲目效仿”的温馨提示, 理由就是如此的感情基础不是一日夯实的, 如此醇厚亲密的师生关系也绝非轻易成就的。

其实, 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孩子的感知能力比我们成年人想象的更加强大。你看, 即使不到一岁的婴儿, 也会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 是哭是笑全有来由。一位陌生人对他巧言花语也很难从妈妈的怀里带走他。为什么?是因为你的表情、体态全在对他说话, 孩子们通过这些, 一眼就可以看到你的内心。

师生相处亦是如此, 学生们常常能够敏锐地看透教师, 你是不是一切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是不是真心为他们的进步高兴?是不是为他们的失败“感同身受”?学生们知道得一清二楚。正因为此, 我们在校园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些老师一厢情愿地为学生想了许多, 做了许多, 可并没有把教育的种子种入学生的心田, 学生没有发自肺腑地接纳他们, 他们教育的园地里也就颗粒不收;但也有部分老师, 无论是和颜悦色, 还是严词正色, 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分析其中的差别, 就是师爱有没有被学生所接受, 所认可。

一旦师爱被学生所认可, 它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2011年6月, 北京的一场强降雨考验了城市的应急能力, 也考验了刚好放学的孩子们。刚要下班时, 我接到了一位同学的电话, 他很急切地告诉我, 这个时间万万不可开车回家, 因为他发现路上的积水已淹没了好多汽车。我相信, 在这位同学的心目中, 我已经是他的朋友;此时, 我也非常自信, 在对他的教育和影响上自己拥有了力量。在强降雨前, 我还在办公室里接待了另一位高二女生, 她刚从美国交换学习一年回来, 在大洋彼岸那所著名的女校里过得很快活, 但对十一学校的思念却与日俱增, 因为, “这里有着日夜与她心灵对话的老师们”。这次回到北京, 她第一个想法是, 要向校长说一说她在美国学校里的感受, 她希望十一学校能够借鉴其中的一些东西, 也希望学校能够越来越好。

判定措施范文

判定措施范文(精选10篇)判定措施 第1篇关键词:离心泵,气蚀,吸水管路,处理措施1 原车库泵房水泵运行状况分析原车库泵房水泵机组开车过...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