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工程地质东北林业大学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工程地质东北林业大学(精选8篇)

工程地质东北林业大学 第1篇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西安工程大学排名】西安工程大学特色专业-西安工程大学录取分数

线

西安工程大学是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等学校。其前身为1912年创办的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1978年成立西北纺织工学院,隶属原纺织工业部。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理、文、管、经、法、教等多科性特色鲜明的高校。学校现有金花、临潼两个校区。设有15个教学单位。各类在校学生2万余人。现有教职工1701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大批专家、学者、教授组成的教学、科研队伍。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4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联合培养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

权点10个,4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工程硕士专业领域1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

西安工程大学招生网站:

工程地质东北林业大学 第2篇

东北大学:资源勘查工程,热力与动力工程,冶金工程,学哪个好?三个专业的全国排名?就业前景?

[东北大学资源勘查工程, 热力与动力工程, 冶金工程哪个好?]

林业工程中生态林业研究 第3篇

一是经济制度上的缺陷。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投资不足, 国家投资到位率低。生态建设的投资主体应该是国家和集体, 建设主体是个人和企业, 各级政府是责任主体。经济制度上的缺陷之二就是实行“一刀切”的投资标准。不分施工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不分造林的林种和树种差别, 不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和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差别, 国家对造林采取同一个投资标准。经济制度的缺陷之三是, 中央对同样性质的生态建设采取不同的投资标准, 客观上造成了同工不同酬, 待遇不平等。同是国家林业重点工程, 有些工程又在同一个县内, 甚至在同一个村的相邻地块上, 建设内容完全相同, 所享受的中央投资却大不相同。二是管理制度上的缺陷。第一是在工程建设的年度生产计划与工程规划不同步, 资金计划与生产计划不挂钩。第二是工程建设的年度投资计划执行不力。不能按下达的年度计划保质保量完成。第三是管理体制不顺畅。缺陷四是管理制度不合理, 存在严重的“人情投资”现象。管理部门的权限太大, 人情现象严重, 国家的总体规划的执行受制于人情和社会关系, 也导致其不能完全执行, 自然也就能不能达到最终目标。

同时, 林业问题, 是一个社会问题, 同样, 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

(1)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受到世界林业发展的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与其他行业一样, 会受到世界发展的影响。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 国际上一些先进的理念、方法、技术, 会越来越多地传入我国, 对我国传统的林业发展理念、管理方法、生产技术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影响, 带动和促进我国林业生态项目建设的发展。 (2)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受到国家林业发展政策的影响。这是一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近年来, 国家越来越重视林业的发展, 在林业发展政策、发展方向、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等方面, 结合我国国情、林情, 抛弃了一些影响林业发展的落后理念和方法, 学习借鉴了世界上许多先进的东西, 促进和提高了我国林业生态项目建设质量。 (3) 林业生态建设受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林业是一个富裕国家才有的行业, 穷国没有林业。近年来, 随着国家经济的日益壮大, 国家在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中的投资逐年增大, 有力地促进了林业生态项目建设。 (4)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受到社会网络的影响。林业生态建设不是林业一个行业能够完成的事业, 受到各级政府、发改委、财政、农业、畜牧、果树、税务、水利、水保、土地、交通公路、电力、民政、气象、青年、妇女、儿童等部门的影响, 调动全社会各部门各负其责, 都来关心和支持林业生态项目建设, 对于提高林业生态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林业生态项目的建设主体是农民, 建设战场在农村, 解决好“三农”问题, 实施好“三化一片林” (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村庄绿化和村周围一片林) , 提高各级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 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只有将林业生态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者完美结合, 才能够促进我国林业生态项目建设有序健康发展。

2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2.1 加强重视, 树立生态林业地位。

在中国现行体制下, 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领导的重视, 实践证明, 只要领导重视了, 再难的事情也会迎刃而解,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也是一样。首先领导要带头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要多学习, 不仅学习政治理论, 还要学习业务知识, 学习国外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方法, 学习国家有关规定, 学习生态项目建设的有关规定和项目文件, 转变观念, 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第二, 领导要重视林业生态项目建设, 要克服过去的想当然的随意性很强的工作作风, 用科学的思维、先进的方法来建设项目。

2.2 健全生态林业保护机构。

要设立专门的机构, 固定专门人员来实施项目。明确各级项目管理部门的职责、任务和权利, 建立一套完整的项目实施体现, 保证政令畅通, 完全按照项目规定的计划实施。

2.3 增加资金投入, 确定必要的资金保证。

完成任何事情, 都有其必要条件, 要克服过去提倡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的浮夸思想, 为项目实施提高必要的工作经费, 这是项目实施的必要保证。如果没有必要的项目实施资金作保证, 所有上述提出的一切都是都不会正常实施, 也就根本不会达到项目的预期目标。

2.4 尽快出台相关政策, 大力培育林业生态建设市场。

要从管理机制上下功夫, 从国家主管部门开始, 打破林业行业目前存在的计划经济的做法, 引入国际上先进的开放式管理模式, 制定相关政策, 在大范围试点的基础上, 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发展林业项目建设机构, 包括设计单位、建立监测机构、实施机构, 抛弃现行的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中长期存在的行政指定的方法, 鼓励市场竞争, 大力培育林业生态项目建设市场, 使项目实施的每个阶段都能在市场竞争的非为下顺利实施。

2.5 加强培训, 提高参与人员素质。

项目不是由林业部门一家来实施的, 而是涉及到农业、果树、土地、畜牧业、水利水保、道路、民政、青年、妇女等部门, 也不是仅仅只涉及林业专业知识, 还要涉及到农村发展、农业、果树、农村社会学、农民行为学、农业推广学等。项目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而要面对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专业领域、不同的文化素质和不同的人群, 参与人员千千万万, 参差不齐, 实施难度很大。整体提高参与人员的素质显得非常重要。要加强对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 加强对参与农民的培训。要跳出过去存在的就林业抓林业的狭隘思想, 从长远出发, 从可持续发展出发, 制定详细地培训计划。不仅为了项目的实施, 还要为当地农民的致富、为当地经济的发展着想。要采用参与式培训的方法, 开展大规模地、长期的、广泛地培训, 不仅要培训专业知识, 还要培训管理知识、市场知识、农村发展知识, 整体提高参与人员的各种自我发展素质, 为当地农民的致富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做出林业特有的贡献。这样, 不仅达到了林业专业上的预期目标, 而且使林业的发展真正融入到我国经济发展大潮之中, 使林业的发展走上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层次。

2.6 加强技术支撑。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 理念是基础, 理念指导实践, 方法、技术是支撑, 是理念的具体体现。没有先进的适用的技术支撑, 再好的理念和方法也不能搞好生态项目。我国地源辽廓, 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造林技术, 应该发挥林业教学、科研和推广部门的优势, 组织人力, 下大功夫, 研究困扰各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技术问题, 提高两率, 提高林木生长量和资金使用效率, 保证我国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林业生态发展的实际情况, 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中经济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并充分考虑到我国林业生态的发展特点, 提出了我国林业生态项目建设领导一定要建立健全机构、要有充足的资金保证, 要注重加强培训, 努力提高参与人员素质以及在技术层面加强支撑等一系列保障措施。

关键词:林业,工程,生态林

参考文献

[1]周春成.“加快林业发展”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林业, 2004, 8A.

[2]齐联.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定实施[J].中国林业, 2004, 12B.

[3]周生贤.论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J].中国林业, 2004, 8A.

[4]刘建杰.2004年全国林业森工统计分析[J].中国林业, 2005, 1A.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第4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称“南信大”,是以大气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和环境科学等学科为特色,理、工、商为主,兼有其他学科门类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南信大办学历史开始于1960年创立的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5月独立建院成立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更为现名。南信大现在是由江苏省主管、中国气象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高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大学,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建设的15所大学之一,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体系,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致力于建成世界著名的气象最高学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科评估中综合排名第一(超越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获得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百余项,获得世界气象组织Norbert GerbierMumm奖、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成就奖等国际性大奖多项。“十一五”期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194项,2011年科技经费356亿元。学校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十一五’重大科技成果奖励成绩显著高等学校称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迅速发展,获得了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在内的众多奖项。

工程地质东北林业大学 第5篇

【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专业】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招生网站-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分数线

一、学校全称: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国标代码:51006)

二、办学性质:国家教育部注册备案的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院校

三、办学层次:普通高职(专科)

四、办学地址:西安市太白南路189号 邮编: 71006

5五、录取规则:

1、录取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和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政策及录取规则。执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我校优先满足考生第一专业志愿,当第一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学校则根据其所报专业志愿调剂到相应的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按退档处理。

2、调档比例控制在120%,实行远程网上录取。

3、我校不限外语语种,不进行口试,对单科成绩无要求。

4、对符合照顾条件的考生按陕西省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办理。

5、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订并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六、奖学金政策:学校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奖学金制;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实行特困或困难补助;为特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并在报到入学时开通“绿色通道”,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七、收费标准:学费:5500元/年,住宿费:650元/年或800元/年。

八、证书种类:修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者,由学校颁发国家承认的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九、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

十、咨询电话:029-82057888,网址: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历年分数线:

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报考指南:

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招生计划:

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人气校友:

工程地质东北林业大学 第6篇

根据省教育厅安排及学校审核评估领导小组决定,学校将于2017年6月13-16日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进校考察。按照《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和《武汉工程大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方案》(校教〔2015〕20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迎评方案如下。

一、迎评机构人员及职责

(一)迎评领导机构

学校迎评工作由学校审核评估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领导小组负责审议和决定迎评相关重要事宜,调动各部门、各单位及院部共同做好迎评工作。

迎评总指挥:校党委书记;王存文 副总指挥:张彦铎

(二)迎评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

组长:李志旭;副组长:丁一刚、韩高军

成员:田艺、沈国红、赵春阳、蒋尹华、陈云、王金领、郑冬洁、徐意祥、侯敏 主要职责:在领导小组领导和指挥长指挥下统筹计划、组织、协调迎评工作。① 制定迎评工作方案并检查、督办落实情况;

② 编发迎评知识系列材料,编印迎评知识手册并组织学习; ③ 拟定专家见面会校长讲话稿; ④ 联系确定专家名单; ⑤ 选配专家联络员;

⑥ 组织安排专家见面会、反馈会;

⑦ 组织安排和专家集体考察、专家座谈会; ⑧ 专项督办校内及泰塑公寓环境卫生整治; ⑨ 领导小组、指挥长交办的其他迎评工作。2.接待服务组

组长:韩高军;副组长:沈国红、田艺、赵春阳 成员:全体联络员,张峰、周耀胜、严敏、钱波 主要职责:负责评估专家的联络接待及用餐安排等相关工作。① 制定专家工作手册、接待工作细则; ② 专家联络员组织与培训;

③ 专家驻地房间、会议室的预定和工作生活条件布置; ④ 专家接送及在校期间全部行程的联络、安排、引导; ⑤ 专家用餐及陪同人员安排; ⑥ 综合协调组交办的其他迎评工作。3.迎评宣传组 组长:任兵

副组长:陈金刚、吴江渝

成员:周丹、万莉莉、王东方、李世盛、桂展鹏、杨晨晨、涂朝莲、祝宏 主要职责:负责评估期间的各项宣传展示工作。① 制作专家见面会专题片;

② 专家集体考察路线的文化宣传展示; ③ 校园文化亮点整治及所有宣传栏改版;

④ 督促指导各单位网站内容更新、教学文化宣传展示; ⑤ 评估期间相关活动的摄影摄像、新闻报道; ⑥ 专家反馈会录音及整理;

⑦ 综合协调组交办的其他迎评工作。4.学生活动组 组长:路海华

副组长:熊杰、黄巍、王涛

成员: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孙丽娜、童俊林、万玉兰、成轶、孙勇、李云 主要职责:负责评估期间的学生教育教学活动及安全稳定工作。① 组织欢送毕业生晚会;

② 协调安排好6月份各类毕业生教育教学活动; ③ 协调做好6月份期末考试时间安排和考风考纪工作;

④ 组织开展学术周及毕业季面向学生的系列学术报告讲座等活动; ⑤ 确保评估期间学生到课情况和学生安全稳定; ⑥ 综合协调组交办的其他迎评工作。5.后勤保障组 组长:张兴唐

副组长:夏志敏、沈国红 成员:昌文娟、周洪斌、邬亮

主要职责:负责评估期间专家的用车及餐饮服务。① 专家接送及工作用车的配备及司机培训; ② 专家校内集体用餐的进餐地点、方式、菜单确定; ③ 专家校内集体用餐环境卫生、食品安全保证; ④ 专家分头到学生食堂就餐的相关准备工作; ⑤ 综合协调组交办的其他迎评工作。6.条件环境组 组长:马小龙、吕容涛

副组长:陆新、于传浩、严京海

成员:黎旭兵、沈利萍、唐炜、周前锋、段凇、蔡超、甘露 主要职责:负责评估期间校园条件环境及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① 负责专家见面会、反馈会会场和专家集体考察路线的环境卫生及设施设备到位; ② 督促协助院部及部门会议室、办公室、实验室、档案室等专家可能到访场所的条件环境卫生整治;

③ 评估期间校园整体环境的净化与美化; ④ 评估期间校园安全稳定和交通秩序维护; ⑤ 评估期间专家的医疗服务; ⑥ 综合协调组交办的其他迎评工作。7.评估材料组

组长:王存文;副组长:张彦铎、吴锋

成员:孙家寿、张珩、夏全福、王庆春、陈伟亚、孙先明、王海晖、何东升,以下各小组组长、副组长

主要职责:负责审定、提供所有评估相关材料。① 修改、审定自评报告和数据报告; ② 拟定、提供专家案头材料和评估支撑材料; ③ 收集、提供专家调阅的试卷、论文等各项材料; ④ 安排专家听课看课及实习基地、用人单位考察; ⑤ 专家组评价意见、专家反馈意见的沟通、整理。评估材料组下设三个小组: 自评报告小组

组长:韩高军;副组长:赵春阳

成员:但继恩、田艺、郑玲莉、蒋尹华、王涛、杨建兵、李哲伦、侯敏

主要职责:成员分别负责7个项目的修改定稿,与支撑材料组协商确定材料清单并提供支撑材料;组长、副组长负责协调及自评报告统稿。

数据报告小组

组长:但继恩;副组长:黄巍

成员:田艺、贵艳、郑玲莉、汪锋、杨茂荣、金放、周耀胜、李云、邱峰 主要职责:成员分别负责核实7块基础数据,核对数据报告与自评报告的数据一致性,与支撑材料组协商确定材料清单并提供支撑材料;组长、副组长负责查找数据报告异常数据点并起草数据报告补充说明。

支撑及调阅材料小组

组长:蒋尹华;副组长:于传浩

成员:侯敏、余燕、王苓、伍志显、蔡超、马瑜、杨晨晨、付艳锋、唐宁路 主要职责:成员分别准备案头材料(四稿六表):自评报告、数据报告、培养方案、“1151”体系文件制度汇编;16-17第二学期课表、16课程考试一览表、16届毕业设计论文一览表、16届毕业生就业信息一览表、实习基地一览表、全校教师信息一览表;提出支撑材料目录清单并收集整理,按7大块整理装盒;收集、提供专家调阅的试卷、论文等各项材料。

8.各院(部)工作组

组长:院(部)院长(主任)、院(部)分党委(直属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副主任)

成员:院部党政班子其他成员、督导组成员及相关人员

主要职责:在学校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创造性地做好本院部迎评相关工作。① 根据学校迎评工作总方案制定本院部迎评工作方案;

② 动员、组织院部领导及师生主动学习了解迎评知识和相关材料数据; ③ 按期完成学校迎评各工作组、评建办、教务处布置的迎评工作和任务; ④ 对照2016院部评估反馈会校外专家意见,举一反三,逐一进行自查并组织整改;

⑤ 进一步凝练本院部办学定位思路、人才培养目标特色、教学改革亮点、质量保障体系制度措施等,摸清本院部专业课程、教师学生、教学平台、培养方案等基本教学状态、数据、材料,并在院部内组织学习讨论,做到心中有数,以迎接专家访谈;

⑥ 组织对本院部会议室、办公室、实验室、档案室等的教学场所内外进行清理、整修、美化,专项开展院部办学特色、教学文化、教改成果等专题、专栏宣传,以迎接专家现场考察;

⑦ 完成各类教学档案的清理归档工作,重点做好2016年试卷、毕业设计(论文)的归档、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接受专家调阅;

⑧ 督促要求教师完备各类教学文档,改进教学内容方法,遵守教学纪律要求,以迎接专家听课看课;

⑨ 组织做好本学期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活动及期末考试安排,加强听课、督导、检查,加大教学事故处理力度;

⑩ 组织做好17届毕业季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及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做好学术周及毕业季面向学生的系列学术活动。

二、迎评重点工作任务

根据前期评建进展情况,尤其是3月22-25日学校开展预评估暨2016院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过程中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以下方面是学校当前要完成的迎评重点工作,以及在报告、访谈中要着重回答的问题。

1.学校章程将“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定为办学目标,且在十二五、十三五及第二次党代会中均有相关表述,自评报告中要对这一办学定位目标予以客观地衡量和阐释,并在报告其他部分得到体现,在专家访谈、考察时得到印证。(校领导、评估材料组、发规办、科技处、研究生处、各学院部)

2.“两型两化”人才培养模式尚未覆盖到所有专业(目前在33个专业开设有各类实验班),学校对此要有后期推广的规划和安排,各学院有关项目和其它专业也要有改革的规划和打算(校领导、评估材料组、教务处、各学院部);“E+”双专业项目的总学分相比两个专业学分之和要少几十个学分,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如何设定和实现的,双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效果如何保证。(评估材料组、教务处、“E+”相关学院)

3.学校部分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及专业课课程考试不及格率偏高,但试卷分析、课程考试总结等未对此进行深入分析,还存在卷面成绩偏低但平时成绩较高,平时成绩给分缺乏依据等问题。该如何理解和贯彻因材施教,科学设定课程教学标准和试卷难度,客观分析不及格率偏高这一现象。(各学院部、教务处、评估材料组、校领导)

4.自评报告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部分篇幅不够,原则上应达到1/3;自评报告的目录及部分章节内容需进一步提升凝练,字数控制在8万字以内;自评报告后期要与数据分析报告在核心数据上相对应,专家进校前学校要根据情况提交数据补充说明。(评估材料组)

5.学校教学楼、实验室、学院等场所卫生状况差,破损严重;见面会、反馈会地点的厕所、走道等地不卫生、不美观,环化中心通风设施不能使用等,要尽快予以专项重点整治。(条件环境组、相关教学单位)

6.部分学院办学定位思路、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缺乏思考、凝练,如何体现与学校定位目标相呼应、相一致;部分学院专业过多,规划不够,传统优势专业的亮点不突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特色有待进一步总结;少数院部领导对本科教学的重视不够、举措不多、抓得不实。要进一步提高学院部领导班子、分管教学的领导、教学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对学校相关教学文件制度的学习和落实,了解掌握本院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相关学院部联系校领导、各学院部)

7.各学院部要加强教学基层组织建设与管理,专业教研室、课程团队开展教研活动、教学管理工作等要有计划,有记录;要加大教风学风宣传、教学督导检查和教学事故处理力度。(各学院部)

8.学校有关各项教学经费、各院部教学投入经费的口径不一致,说法有出入,应统一口径,对各类教学经费项目准确理解,做到心中有数。(财务处、教务处、各学院部)

9.评估宣传氛围不够,学校及二级单位网站建设、教学文化宣传方面要加强。(迎评宣传组、各学院部)10.迎评接待工作,特别是校内就餐服务要加强,进校考察期间专家分别到学生食堂随机就餐要引起重视。(后勤保障组、接待服务组)

三、迎评工作要求

审核评估事关重大,对于学校的未来发展具有长远意义。全校要上下一心,统一思想,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迎接评估。要将迎评工作与巡视整改工作结合起来,与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各单位、各部门、各党团组织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落实迎评各项任务。具体要求如下。

1.各迎评工作组(含各院部工作组)要根据职责分工,针对重点任务,结合迎评主要工作进程安排表(见附件1),制定本组迎评工作方案。方案要附明确、具体的各项任务日程推进表,并严格落实。各组方案于4月28日前报综合协调组,联系人:陈云(各组)、徐意祥(各院部)。

2.综合协调组负责汇总各组迎评方案及进程安排表,及时协调、检查、督办。每周总结推进、落实进展,召开组内或联组碰头会,并适时向领导小组成员、迎评总指挥、副总指挥及相关部门汇报或通报。

3.各教学单位、职能部门要认真准备接待专家的考察走访工作。在评估期间,确定迎评责任人、联络人各1名,并于5月30日前报接待服务组。联系人:周耀胜。

4.在评估期间,各教学单位、职能部门要认真准备接待专家的考察走访工作。各工作组负责人及成员,各单位评估责任人、联络人要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

5.评估专家考察结束后,学校将对迎评工作进行总结,对迎评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严格落实完成迎评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视情况进行问责。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峡大学工程地质试卷答案 第7篇

《工程地质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3、走向、倾向、倾角 45、原生矿物、不溶于水的次生矿物、可溶盐类及易分解的矿物 6

78、推动式滑坡、牵引式滑坡、平移式滑坡 9 10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5 ①①②①③6~10 ③①①②②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变质作用:在高温、高压及其他化学因素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一系列变化,形成新的岩石的地质作用

2、地震砂土液化作用:地震砂土液化作用是指由地震使饱和松散沙土或未固结岩层发生液化的作用。

3、堰塞湖: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4、土的粒度成分:土中不同粒组颗粒的相对含量称为土的土的粒度成分。

四、计算题(5分)

解: 相对密实度Dr=(emax-e)÷(emax-emin)=(0.6-0.5)÷(0.6-0.2)=0.25答:土的相对密实度为0.25。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述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答: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是:(1)岩石的可溶性;(2)岩层的透水性;(3)水的溶解能力;(4)水的运动状态。

2、简述地震成因种类及特点? 答:(1)构造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而引起的地震;(2)火山地震: 是由于火山活动而引起的地震;(3)陷落地震:是由于山崩或地面陷落而引起的地震;(4)人工触发地震:是由于修水库等人工触发的地震,特点是小震多、次数多。

3、简述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

答:工程地质勘察主要任务为:

(1)选择优良工程地质条件的场址。

(2)选择天然地基;确定基础砌置深度;确定天然地基岩土层的承载能力;预测建筑物的可能沉降量和评价其稳定性;论述基础基坑的开挖条件。

(3)在天然地基不满足工程对地基的荷载要求时,则建议对地基进行加固。

(4)查明建筑物场地及其邻区的地质环境及不良地质现象,论证其对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影响,做出分析和评价。

(5)地下洞室工程需查明地下洞室周围的地质条件,提供与洞室围岩和洞口斜坡稳定性有关地质资料,提供相应的工程地质论证。

4、简述岩石风化的治理措施

答:①挖除方法。挖除一部分危及建筑物安全的风化厉害的岩层,挖除的深度是根据风化岩的风化程度、风化裂隙、风化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要求等来确定。

②防治方法。采取制止风化作用继续发展,或采用人工方法加固风化岩的措施。如(1)覆盖防止风化营力入侵的材料。(2)灌注胶结和防水的材料,使其起到封闭和胶结岩石裂隙的作用,(3)整平地区,加强排水,锚杆及锚索加固。

5、简述地下水对建筑物的主要不良影响

答: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不良影响主要有:

地下水位下降引起软土地基沉降;不合理的地下水流动会诱发某些土层出现流砂现象及机械潜蚀;对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础产生浮托;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基础的腐蚀作用。

6、简述滑坡的发育过程。

答:滑坡的发育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蠕动变形阶段:在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使斜坡岩土强度逐渐降低,造成斜坡的稳定状况受到破坏,产生蠕动变形。

2、滑动破坏阶段:滑坡在整体滑动的过程中,滑坡后缘下陷,滑坡体分裂成数块,并在地面上形成阶梯状地形,滑坡体上的树木东倒西歪,建筑物严重变形以致毁坏。

3、渐趋稳定阶段:滑坡体越过平衡位置,滑到更远的地方。滑坡停止滑动后,形成特殊的滑坡地形。

六、识图题(7分)

答:

1、地形地貌:本区为北高南低、中部为一沟谷的中低山地形。

2、岩层出露从老到新依次为:早泥盆系(D1)——中泥盆系(D2)——晚泥盆系(D3)——早石炭系(C1)——中石炭系(C2)。

3、褶皱:向斜。

4、本区有一条逆断层。

林业工程中生态林业研究 第8篇

关键词:生态林业,项目建设

1 近年来我国林业生态项目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是经济制度上的缺陷。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投资不足, 国家投资到位率低。生态建设的投资主体应该是国家和集体, 建设主体是个人和企业, 各级政府是责任主体。经济制度上的缺陷之二就是实行“一刀切”的投资标准。不分施工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不分造林的林种和树种差别, 不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和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差别, 国家对造林采取同一个投资标准。经济制度的缺陷之三是, 中央对同样性质的生态建设采取不同的投资标准, 客观上造成了同工不同酬, 待遇不平等。同是国家林业重点工程, 有些工程又在同一个县内, 甚至在同一个村的相邻地块上, 建设内容完全相同, 所享受的中央投资却大不相同。

二是管理制度上的缺陷。第一是在工程建设的年度生产计划与工程规划不同步, 资金计划与生产计划不挂钩。第二是工程建设的年度投资计划执行不力。不能按下达的年度计划保质保量完成。第三是管理体制不顺畅。缺陷四是管理制度不合理, 存在严重的“人情投资”现象。管理部门的权限太大, 人情现象严重, 国家的总体规划的执行受制于人情和社会关系, 也导致其不能完全执行, 自然也就能不能达到最终目标。

同时, 林业问题, 是一个社会问题, 同样, 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

1.1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受到世界林业发展的影响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与其他行业一样, 会受到世界发展的影响。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 国际上一些先进的理念、方法、技术, 会越来越多地传入我国, 对我国传统的林业发展理念、管理方法、生产技术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影响, 带动和促进我国林业生态项目建设的发展。

1.2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受到国家林业发展政策的影响

这是一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近年来, 国家越来越重视林业的发展, 在林业发展政策、发展方向、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等方面, 结合我国国情、林情, 抛弃了一些影响林业发展的落后理念和方法, 学习借鉴了世界上许多先进的东西, 促进和提高了我国林业生态项目建设质量。

1.3 林业生态建设受国家经济发展的影

响林业是一个富裕国家才有的行业, 穷国没有林业。近年来, 随着国家经济的日益壮大, 国家在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中的投资逐年增大, 有力地促进了林业生态项目建设。

1.4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受到社会网络的

影响林业生态建设不是林业一个行业能够完成的事业, 受到各级政府、发改委、财政、农业、畜牧、果树、税务、水利、水保、土地、交通公路、电力、民政、气象、青年、妇女、儿童等部门的影响, 调动全社会各部门各负其责, 都来关心和支持林业生态项目建设, 对于提高林业生态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5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受到社会因素的

影响林业生态项目的建设主体是农民, 建设战场在农村, 解决好“三农”问题, 实施好“三化一片林” (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村庄绿化和村周围一片林) , 提高各级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 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只有将林业生态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者完美结合, 才能够促进我国林业生态项目建设有序健康发展。

2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2.1 加强重视, 树立生态林业地位

在中国现行体制下, 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领导的重视, 实践证明, 只要领导重视了, 再难的事情也会迎刃而解,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也是一样。首先领导要带头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要多学习, 不仅学习政治理论, 还要学习业务知识, 学习国外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方法, 学习国家有关规定, 学习生态项目建设的有关规定和项目文件, 转变观念, 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第二, 领导要重视林业生态项目建设, 要克服过去的想当然的随意性很强的工作作风, 用科学的思维、先进的方法来建设项目。

2.2 健全生态林业保护机构

要设立专门的机构, 固定专门人员来实施项目。明确各级项目管理部门的职责、任务和权利, 建立一套完整的项目实施体现, 保证政令畅通, 完全按照项目规定的计划实施。

2.3 增加资金投入, 确定必要的资金保证

完成任何事情, 都有其必要条件, 要克服过去提倡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的浮夸思想, 为项目实施提高必要的工作经费, 这是项目实施的必要保证。如果没有必要的项目实施资金作保证, 所有上述提出的一切都是都不会正常实施, 也就根本不会达到项目的预期目标。

2.4 尽快出台相关政策, 大力培育林业生态建设市场

要从管理机制上下功夫, 从国家主管部门开始, 打破林业行业目前存在的计划经济的做法, 引入国际上先进的开放式管理模式, 制定相关政策, 在大范围试点的基础上, 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发展林业项目建设机构, 包括设计单位、建立监测机构、实施机构, 抛弃现行的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中长期存在的行政指定的方法, 鼓励市场竞争, 大力培育林业生态项目建设市场, 使项目实施的每个阶段都能在市场竞争的非为下顺利实施。

2.5 加强培训, 提高参与人员素质

项目不是由林业部门一家来实施的, 而是涉及到农业、果树、土地、畜牧业、水利水保、道路、民政、青年、妇女等部门, 也不是仅仅只涉及林业专业知识, 还要涉及到农村发展、农业、果树、农村社会学、农民行为学、农业推广学等。项目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而要面对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专业领域、不同的文化素质和不同的人群, 参与人员千千万万, 参差不齐, 实施难度很大。整体提高参与人员的素质显得非常重要。要加强对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 加强对参与农民的培训。要跳出过去存在的就林业抓林业的狭隘思想, 从长远出发, 从可持续发展出发, 制定详细地培训计划。不仅为了项目的实施, 还要为当地农民的致富、为当地经济的发展着想。要采用参与式培训的方法, 开展大规模地、长期的、广泛地培训, 不仅要培训专业知识, 还要培训管理知识、市场知识、农村发展知识, 整体提高参与人员的各种自我发展素质, 为当地农民的致富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做出林业特有的贡献。这样, 不仅达到了林业专业上的预期目标, 而且使林业的发展真正融入到我国经济发展大潮之中, 使林业的发展走上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层次。

2.6 加强技术支撑

林业生态项目建设, 理念是基础, 理念指导实践, 方法、技术是支撑, 是理念的具体体现。没有先进的适用的技术支撑, 再好的理念和方法也不能搞好生态项目。我国地源辽廓, 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造林技术, 应该发挥林业教学、科研和推广部门的优势, 组织人力, 下大功夫, 研究困扰各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技术问题, 提高两率, 提高林木生长量和资金使用效率, 保证我国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春成.“加快林业发展”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林业, 2004, 8A.

[2]齐联.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定实施[J].中国林业, 2004, 12B.

[3]周生贤.论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J].中国林业, 2004, 8A.

[4]刘建杰.2004年全国林业森工统计分析[J].中国林业, 2005, 1A.

工程地质东北林业大学

工程地质东北林业大学(精选8篇)工程地质东北林业大学 第1篇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西安工程大学排名】西安工程大学特色专业-西安工程...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