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精选9篇)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第1篇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1972年1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在公安部原三局(治安局)技术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刑事技术专门机构,命名为公安部一二六研究所。1984年,公安部将一二六研究所更名为公安部第二研究所。1996年1月11日,经公安部党委研究决定,并报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以公安部第二研究所为基础正式成立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物证鉴定中心现有科技人员300多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1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0多名在学术上有卓越建树的专家享受政府颁发的特殊津贴。他们针对刑事案件现场勘察和物证鉴定中的难点进行科学研究,取得了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并推广普及,为公安业务提供了一大批新技术、新方法、新器材。

中心拥有的现代化仪器设备

中心拥有一批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显微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多波段光源检测系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薄层扫描仪、法医图像分析仪、DNA扩增仪、DNA测序仪、语言识别工作站、文件检验仪等,以及其他实验室设备。

鉴定中心的主要任务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承办中央国家机关、公安部交办的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的物证鉴定及其现场勘查工作;承办各盛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提交的刑事案件的物证鉴定及复核,以及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授权,受理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系统的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的物证鉴定及复核工作;负责制定与物证鉴定相关的条例和规章制度;承担物证鉴定人员培训工作;公安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在北京昌平建有一个集教学、实验、住宿、文体活动为一体的培训基地,具有可容纳150余人的会议室、教室、宿舍和餐厅,自我鉴定《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从1985年起中心开始举办新技术培训班,此后历年办班不断,已培训民-警150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是培训、休闲的好去处。

《二》业务范围

物证鉴定工作

物证鉴定工作是中心工作的重点。1976年至今,中心已累计完成4万多起案件的物证检验鉴定工作,为一大批重大疑难案件(如“千岛湖特大抢劫杀人案”、“石家庄特大爆炸案”、“郑州特大抢劫银行案”等等)的侦破和审判提供了准确线索和科学证据。现在,中心每年承担5千余起案件的物证检验鉴定工作。中心专业设置全面,检验范围宽广,目前已开展的物证鉴定业务有:法医病理损伤、法医物证、DNA、毒化、微量物证、痕迹、刑事照相、指纹、枪弹、文件、爆炸等检验鉴定工作。在物证鉴定领域,中心已成为我国人才最集中、业务最全面、装备最先进、综合实力最强的综合性物证检验鉴定单位。

刑事科学技术的研究

刑事科学技术的研究是中心开展物证鉴定工作的基矗长期以来,中心紧紧围绕公安业务工作的需要,从实践出发,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先后取得了200多项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显著提高了技术检验水平。“八五”、“九五”期间,取得了31项具有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如,在国内率先研究成功的DNA指纹技术,被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已在全国50多个法医物证检验实验室推广应用。多年来,中心的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5项,获公安部科技进步奖137项。科技人员先后在国内外学术交流会和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0多篇。

专业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

专业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任务是公安部党委赋予中心的一项重要职责。1985年中心建立培训基地,截至2000年,已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372期,培训各地技术人员15000余人次。此外,还受各级公、检、法机关委托代培进修生300余人,培养法医专业和物证技术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24名。先后召开各种学术交流会、研讨会等40余次,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各地技术人员间的技术交流,促进了刑事技术的繁荣和发展。

目前,中心已拥有一支理论深厚、经验丰富的培训教学队伍,有较先进的培训教学设备和较完善的培训管理机构,随着“科技强警”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培训工作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第2篇

百分网中心拥有的现代化仪器设备

中心拥有一批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显微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多波段光源检测系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薄层扫描仪、法医图像分析仪、DNA扩增仪、DNA测序仪、语言识别工作站、文件检验仪等,以及其他实验室设备。

百分网鉴定中心的主要任务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承办中央国家机关、公安部交办的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的物证鉴定及其现场勘查工作;承办各盛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提交的刑事案件的物证鉴定及复核,以及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授权,受理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系统的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的物证鉴定及复核工作;负责制定与物证鉴定相关的条例和规章制度;承担物证鉴定人员培训工作;公安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在北京昌平建有一个集教学、实验、住宿、文体活动为一体的培训基地,具有可容纳150余人的会议室、教室、宿舍和餐厅。从1985年起中心开始举办新技术培训班,此后历年办班不断,已培训民-警150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是培训、休闲的好去处。

《二》业务范围

百分网物证鉴定工作

物证鉴定工作是中心工作的重点。1976年至今,中心已累计完成4万多起案件的物证检验鉴定工作,为一大批重大疑难案件(如“千岛湖特大抢劫杀人案”、“石家庄特大爆炸案”、“郑州特大抢劫银行案”等等)的侦破和审判提供了准确线索和科学证据,鉴定材料《物证鉴定中心》。现在,中心每年承担5千余起案件的物证检验鉴定工作。中心专业设置全面,检验范围宽广,目前已开展的物证鉴定业务有:法医病理损伤、法医物证、DNA、毒化、微量物证、痕迹、刑事照相、指纹、枪弹、文件、爆炸等检验鉴定工作。在物证鉴定领域,中心已成为我国人才最集中、业务最全面、装备最先进、综合实力最强的综合性物证检验鉴定单位。

百分网刑事科学技术的研究

刑事科学技术的研究是中心开展物证鉴定工作的基矗长期以来,中心紧紧围绕公安业务工作的需要,从实践出发,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先后取得了200多项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显著提高了技术检验水平。“八五”、“九五”期间,取得了31项具有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如,在国内率先研究成功的DNA指纹技术,被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已在全国50多个法医物证检验实验室推广应用。多年来,中心的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5项,获公安部科技进步奖137项。科技人员先后在国内外学术交流会和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0多篇。

百分网专业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

专业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任务是公安部党委赋予中心的一项重要职责。1985年中心建立培训基地,截至2000年,已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372期,培训各地技术人员15000余人次。此外,还受各级公、检、法机关委托代培进修生300余人,培养法医专业和物证技术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24名。先后召开各种学术交流会、研讨会等40余次,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各地技术人员间的技术交流,促进了刑事技术的繁荣和发展。

目前,中心已拥有一支理论深厚、经验丰富的培训教学队伍,有较先进的培训教学设备和较完善的培训管理机构,随着“科技强警”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培训工作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百分网公安专用器材及试剂的研制与开发工作

公安专用器材及试剂的研制与开发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科研成果向公安现实战斗力的转化,为基层公安机关装备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器材。为满足公安基层和一线斗争的需要,中心先后研制开发了一系列刑事技术专用器材和检验试剂。其中,多波段光源、502胶指纹熏显柜、定向反射镜、各种指纹显现粉末、无色透明指纹提取胶带、指纹比对仪、红外文件检验仪、现场勘查箱等一大批器材已装备至全国三十个省市的公安机关。其他如,各种类型的现场勘查车、防弹产品和专用测谎设备、防伪检验器材和专用防伪纸张等,均独具特色。

物证鉴定中的物证污染问题 第3篇

关键词:物证鉴定,物证污染,对策

一、引言

物证鉴定在我国现代刑事诉讼中有着重大作用, 影响到了刑事诉讼结果的正确性。在物证鉴定中, 物证污染是影响物证鉴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当中受到极大的关注。物证鉴定结果在刑事侦查诉讼活动中的侦查和证据用途使其必须具有最高的质量标准, 但物证污染极有可能会损害物证鉴定的质量, 造成鉴定结果的侦查和证据价值降低, 甚至产生负面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物证鉴定技术也取得了飞速发展, 但是在鉴定技术发展的同时, 物证污染也随之加大, 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保障物证鉴定的质量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我国相关部门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对物证污染进行防范。

二、物证污染的概述

物证污染是指犯罪行为发生后, 犯罪证据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发生了能够影响物证鉴定结构的性质变化, 是影响物证鉴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发生犯罪行为的现场, 在对物证进行提取、包装、转送到检验室鉴定的过程中, 由于人为的原因以及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导致物证发生了性质变化。一旦物证被污染, 物证原有的信息就会被篡改。物证鉴定就是对物证进行检验, 从而找到对犯罪侦查有用证据和信息。物证污染的作用主体主要是人和自然的力量, 物证污染会改变物证原有的性质, 从而使得物证鉴定结果失去真实性以及准确性。物证污染对物证鉴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来体现的:一是淹没物证原有的信息;二是产生新的信息;三是抑制物证原有的信息。物证污染对物证鉴定有用信息的损害直接导致物证鉴定失去鉴定价值, 从而不利于犯罪案件侦查以及诉讼工作[1]。

三、物证污染的来源

物证污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近年来, 我国物证鉴定技术已经发展到DNA鉴定技术, 能够有效地保障物证鉴定质量, 然而物证在提取、包装、转运、检验的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以及一些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造成物证发生了一些性质变化, 使得物证原有用的信息难以被鉴定出来, 给案件侦查工作增加了难度。

(一) 来自人为的污染

犯罪者在犯罪的过程中会因为心理因素在犯罪现场留下犯罪证据, 而这些犯罪证据都是非常细微的, 需要侦查人员非常仔细地去发现[2]。侦查人员在犯罪现场进行物证记录、发现、提取、包装的过程中, 他们很可能会将自己的指纹和脚印留在现场, 而指纹以及脚印所在的地方很可能就是物证所在地, 当两者接触后, 物证上原有的信息就会被第二次接触的物体的信息所掩盖, 使得物证发生污染。随着现代物证鉴定技术的发展, 物证鉴定技术的灵敏度也越来越高, 一旦物证发生污染, 就会影响物证鉴定的结果。

(二) 来自其他物体的污染

侦查人员在犯罪现场进行物证取证的时候, 物证要经过提取、包装、转运等过程, 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 物证难免会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 尤其是在物证转送的过程中, 由于路途遥远, 车辆在行使的过程中会发生颠簸, 而物证在这个颠簸的过程中, 由于处理不当, 会多次与其他物体进行摩擦和碰撞, 次数多了就会使得物证原有的信息被抑制或消除, 给物证鉴定造成很大的难度。

(三) 来自检验室的污染

物证在转送到检验室后, 检验人员在对物证进行检验的过程中, 盛放物证的柜台、鉴定台以及物证存放的地方都可能对物证造成污染。这些地方每天都会摆放不同的物体, 如果鉴定师不对这些地方进行处理就会对后续的物证鉴定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次就是鉴定师在对物证鉴定时, 检验室的环境以及鉴定师所使用的试剂都会对物证产生污染, 检验室的恒温系统很可能会导致物证上的一些物质漂浮在空中, 远离物证本身, 而鉴定师在使用试剂的时候, 药剂大多都不是一次性使用, 而是多次使用, 多次使用这种试剂就会对物证造成试剂污染。

四、物证污染的防范措施

(一) 物证污染防范的原则

物证污染是影响物证鉴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保障物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针对物证污染就必须有所防范。针对物证污染的防范, 侦查人员必须认真仔细地对犯罪现场进行勘察以及提取保存, 针对物证进行提取保存的过程中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犯罪发生时, 要第一时间赶到案发现场, 避免物证有天气的影响而发生性变, 同时侦查人员在取证的过程中要轻拿轻放, 避免物证与其他物体进行碰撞。

(二) 犯罪现场的物证污染防范

1. 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公安机关在接到报警后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并及时做好警戒和犯罪现场保护工作。警戒和现场保护的首要工作就是确定犯罪现场的范围, 用醒目的标识构成现场保护界线, 出入现场的人员要凭证出入, 做好人员出入的记录工作。现场人员的增加很可能会增加物证污染的程度, 因此, 公安部门应当减少现场人员的进入, 从而减少物证污染的风险。

2. 采用一次性取证工具

为了避免物证受到人为因素的污染, 侦查人员进入现场取证时, 必须使用一次性的侦查工具, 做好个人防护装备, 包括口罩、手套、头罩、鞋套等, 统统采用一次性的,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人的呼吸、指纹、脚印、头皮屑对现场物证的污染, 当现场人员从一个犯罪现场赶到另外一个现场, 包括不同案件现场或同一案件的多个现场, 所有人员和设备都必须重新进行排除污染处理, 以防止不同现场物证的交叉污染[3]。所有人员应更换一次性的装备, 设备也要做全面的清洁消毒。

3. 采用正规的物证包装设备

侦查人员在现场进行勘察时, 在发现物证后, 首先要对其进行提取, 在提取的过程中, 侦查人员必须要轻拿轻放, 对于物证的存放, 必须采用专用的物证包装袋, 同时, 在物证装进包装袋后做好密封处理, 减少物证在转送的过程中被污染的风险。针对多个物证, 侦查人员要对物质分开包装, 避免物证放在一起发生污染, 从而影响到物证鉴定结果。

(三) 检验室物证污染的防范

1. 做好消毒工作

消毒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物证摆放、储存、鉴定的消毒工作以及使用器材的消毒工作。检验室中, 由于每天的工作量都比较大, 鉴定师在工作的过程中忙于物证鉴定, 对于摆放物证的柜台、物证存放的地方以及物证鉴定的地方, 往往是完成一件物证鉴定后就放置原处没有做好后续工作, 从而给后续的物证鉴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鉴定师要在处理完一件物证鉴定工作后要及时做好消毒排污工作, 防止物证在这些地方发生污染[4]。在没有物证鉴定的时候要定期对这些地方进行污染排除, 做好消毒工作。对于处理物证鉴定的工具, 同样要做好污染排除工作, 针对鉴定器皿必须经过彻底清洗干净后才能用于物证鉴定, 防止物证鉴定过程中受器皿器材的影响发生污染。

2. 鉴定人员的防污处理

物证对与案件的诉讼来说有着重大作用, 物证鉴定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造成物证污染, 因此必须做到严格、谨慎。物证在送到检验室进行鉴定的时候, 鉴定人员在鉴定区域必须穿戴专业的个人防护衣服, 包括口罩、头套、鞋套、手套等一些重要的设备, 如果是要对多个物证进行鉴定, 鉴定人员在鉴定一个物证之后必须换上新的防护设备才能对第二物证进行鉴定, 从而有效地避免物证在鉴定过程中的污染风险。

3. 药剂的质量要过关

针对物证的鉴定, 鉴定师需要借用药剂才能顺利完成物证鉴定, 而药剂的使用也会对物证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司法机关需保障鉴定所使用的药剂能够满足物证鉴定的要求, 对于药剂的购买要从规范的供应商处进行采购, 保障药剂质量。同时鉴定师在使用药剂的时候, 每次都要进行QC测试, 在确认药剂达到指标后再应用到物证鉴定过程中, 从而降低物证污染的风险。

(四) 加强物证鉴定的管理

物证鉴定主要是靠人来完成的,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当中, 物证鉴定人员可能会带着情绪工作。因此作为鉴定机构, 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采取奖惩制度和责任制, 有效地激发鉴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意识, 从而规范鉴定行为, 降低物证在鉴定过程中污染的风险。

(五)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物证污染进行检测和发现

在物证鉴定中, 物证污染是很难被人们察觉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物证鉴定技术的灵敏度也越来越高, 许多物证污染的物质是人们用肉眼看不出来的, 从而给物证鉴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针对物证污染的隐蔽性, 鉴定部门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物证鉴定过程中,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物证污染进行检测和发现, 从而减少物证污染对物证鉴定的影响, 确保物证鉴定质量。

五、物证鉴定防污的意义

近年来, 我国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 一些犯罪行为频频发生, 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恐慌, 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我国在建设法治社会过程中, 对犯罪行为要坚决打击, 将犯罪人员绳之以法。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 对犯罪人员的判决需要人证物证, 人证是不以客观因素而改变的, 而物证却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物证污染对物证鉴定结果有着重大影响, 如果物证鉴定得不到保障, 犯罪嫌疑人就得不到应有的制裁, 从而就会塑造他们的犯罪心理, 犯罪行为更加猖狂, 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威胁[5]。物证鉴定进行物证防污是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 也是我国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 物证鉴定受到人为因素以及非人为因素的影响, 使得物证污染, 从而造成物证失去原有的信息价值, 不利于诉讼工作的进行。由此可见, 对物证鉴定进行物证防污有着重大意义。

六、结语

物证鉴定结果对刑事诉讼工作有着重大作用, 物证鉴定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以及非人为因素的影响, 使得物证被污染, 从而影响到物证鉴定结果。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当中, 物证鉴定是对犯罪行为坚决打击的有效措施, 为了确保物证鉴定结果, 为刑事诉讼提供有力的破案证据, 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避免物证受到污染, 利用先进的技术对物证污染进行监测和发现, 从而保障物证鉴定质量, 为司法诉讼提供有力的证据, 从而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桂强.物证鉴定中的物证污染问题[J].刑事技术, 2005, 05 (14) .

[2]马健.关于现场勘查教学中提高学员防控物证污染能力的思考[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02 (18) .

[3]皮建华, 龙兵, 代勇.犯罪现场勘验DNA物证污染的防控[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03 (23) .

[4]王锐.浅谈现场勘查中物证的污染及防控对策[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1 (08) .

让物证鉴定毫厘无差 第4篇

初听“物证技术鉴定”这个名词,人们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法医工作中的一种,其实不然。刑事技术分现场勘察和物证检验两个部分。物证检验技术还包括指纹鉴定、现场图像和声音处理、文书司法鉴定、物理化学鉴定等等。

曾义的研究方向就是物理化学鉴定。一般说来,由于需要采集的物证数量在现场非常少,因此物理化学鉴定有时也叫微量物证分析。工作中曾义和他的同事们除了运用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更多是采用先进的和大型的理化分析仪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保证了鉴定质量。曾义认为,哪怕是一点点的操作或者数据处理失误,造成分析误差,就会增加破案的难度,变相地增加了破案时间、成本,甚至使侦破无法进行。

工作实践中,曾义发现影响刑事技术鉴定工作的因素很多,首先是到达现场的时间,有些物证会随着时间而消失,因此到达现场越早,现场被破坏的程度越小,物证越详实越有价值;其次是做刑事理化分析的物证普遍为混合物,成分复杂,需要在本已微量的物证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并且一般不用化学试剂进行溶解的方式,目的是保留部分物证作为线索和法庭的证据,所以他从事的理化分析又被称为无损分析,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但他热爱这份工作,从未放弃在刑事物证技术领域里的追求,一直在学科领域中不断创新、求索。他先后开展了“死亡时间速测仪器的研制”等研究,1997年获得“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的资助,从事“火案现场物证系统分析”的相关研究。

北京市刑事科技研究所的现场勘查和物证检验的技术力量较雄厚,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早在1992年,经一批专家学者和领导的推动,在北京成立了以北京地区的公安机关、检察院、人民法院系统和北大、人大、中国政法等高校从事物证技术工作的专家学者组成的北京物证技术学会,同时还成立了对社会提供物证技术鉴定和咨询服务的“北京物证技术鉴定所”,1995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曾义被选为学会副秘书长并负责学会鉴定所的日常接案工作。在他的努力下,截至2002年底,鉴定所共接案270多起,出具物证鉴定书193起,未发现一起错鉴反馈。

不做井底之蛙,敢为人先,一直是曾义的人生准则。2000年9月他以访问学者的身份留学美国,就读于纽约城市大学姜杰司法学院。他也是北京地区以物证技术专业访问学者身份出访美国的第一人。在学院的学习,使曾义受益匪浅,大大开阔了他的科研思路,同时结交了很多物证技术界的专家和朋友,成为了著名的“国际鉴识学会”的会员。学习期满,尽管他受到美国导师的挽留,但他还是怀着一定要在自己的祖国干出一番事业的豪情壮志,毅然返回中国。

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意见书 第5篇

司法鉴定意见书

张公司法鉴字[2012]第79号

一、基本情况

委托单位: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张家界支公司理赔服务部 委托事项:对陈小妹伤残程度鉴定 委托时间:2012年6月8日 鉴定日期:2012年6月8日 检验地点:陈小妹租住屋内

被鉴定人基本情况:陈小妹,女,64岁,身份证号码为:***922,家住永定区教字垭镇虎势岗村李家院子组。

二、检案摘要

2011年2月24日下午,从城区乘坐摩托车回家途径黄官塔时发生意外,不慎从摩托车上摔下,左肩关节、胸腰腹部受伤,住院治疗。

三、检验过程

张家界市人民医院病历摘抄:因乘坐摩托车不慎摔伤,左肩关节活动受限,胸腰部挫伤,肺挫伤,L2椎体陈旧性压缩性骨折,出院诊断:

1、左肩关节骨折,伴臂丛神经损伤;

2、胸、腰部软组织挫伤;

3、肺挫伤;

4、L2椎体陈旧性压缩性骨折。

法医学检查:伤者卧于床上,在此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伸、屈内收外展功能全消失,左上肢肌力Ⅱ级,左上肢完全丧失功能。

四、分析说明

伤者不慎从摩托车摔倒,致左肩关节功能丧失,臂丛神经损伤,导致左上肢功能完全丧失,根据《人身保险残疾程度》第三级十一款规定,评定为叁级伤残。

五、结论

陈小妹的伤残程度,评定为叁级伤残。

六、落款

主检法医师:覃正模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第6篇

我鉴定

学年鉴定表自我鉴定

篇一:学年鉴定表自我鉴定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就到了大三,总结过去,有苦有甜,岁月的痕迹记载在大三学年自我鉴定。本学年的学习结束了,为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利今后学习,特自我鉴定如下:

这学年在****班担任班长的工作,在工作期间,我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尽自己所能当好班长,为班上的同学服务,有一定的奉献精神。所做的工作包括,成功组织同学们春游秋游,成功申请优秀班集体,尽能力搞好每一次的团日活动。我还积极与辅导员沟通,起到

了连接辅导员和同学的作用。另外,尽力的帮助其他干部的工作,让整个班集体的工作仅仅有条。

学习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对于学生更是如此,我对知识、对专业一丝不苟,因而在成绩上一直名列前茅,每学年都能获得奖学金。同时还结合我的专业性质注重对各种应用软件和硬件的研究,课余时间在外面做起了兼职,经常帮助同学和朋友解决电脑方面的问题。通过这些,使我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实质性的扩展,增大了知识面。

社会活动方面。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在201*下半年至201*上半年间参加学院组织的网面设计大赛,并获得不错的成绩,与同学合作做出属于我们班级的自己的主页。在本学年由我们学院组织的校篮球和排球的比赛中,我也以身作则,积极挑选队员备战。功夫不负有心人,并改写我们班在大一的体育各项比赛中无一名次的历史。

在思想品德上。我有良好道德修

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使我对我们党有可更为深刻的认识。参加了“市直和中央,省属驻梅单位20**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培训。我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关心和帮助他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与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活动。

本学年的学校、生活,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整军待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篇二:学年鉴定表自我鉴定

时光如梭,转眼即逝,当毕业在即,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有渴望、有追求、有成功也有失败,我孜孜不倦,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矗。现回首三年学习生活,历历在目。这些日子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彷徨。但却把我培养成了一个

现代大学生,使我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高,为以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三年里,我一直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前进着,在这途中,迷茫过,失望过,落魄过,也成功过,幸福过,坚定自己的目标向前走着,在不断的挫折与彷徨中慢慢成长,学会生活。

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我有很强的上进心,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地学好每一门功课,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并且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我非常注重英语和计算机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和计算机初级,此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WINDOWS、OFFICE系列软件。由于学习刻苦,曾多次荣获奖学金。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

在生活方面,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

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作风,为人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拥有良好的处世原则,能与同学们和睦相处;营造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受到他人的好评。

今天我为自己定了认证准则,虽然有些空大。但在我身经社会之前它确实是我心中所想,我愿意为它而努力。而且希望在我经历世事之后人能将这个准则作为心中的力量:诚实做人,忠实做事时我的人生准则,自强不息,勇于进取是我的在追求。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第7篇

表自我鉴定

1、大一学年鉴定表自我鉴定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转眼间,在大学已经呆了一年多了。记得刚进大学时对大学充满了各种憧憬与希望。大学里一切事物都是那么新鲜,一年下来学到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在一年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辛酸。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很多事物都要靠自己的实力去争取,去竞争,不仅要搞好自己的学习成绩,更要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因此,我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思想品德上,我认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坚定自己的信念。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我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使我对党有了可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在学校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设施、乐于关心和帮助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上,经过一年的学习,我逐渐熟悉了大学的这种学习方式,在这里学习完全靠自己,没有以前老师一直在旁督促。因此我严格要求自己,合理安排时间,树立明确目标,为实现目标奋斗,努力打好基础,学好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还利用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学习其他方面知识,注重于社会实践的积累。

在生活上,我独立自主,养成良好习惯,并乐于帮助他人,关心他人,与舍友、同班同学保持好的关系。并结识一些高年级的学长,向他们请教学习、工作、生活上的问题。我积极参加学校

举行的各种活动和社团活动,积极参加和策划班里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

一年的大学生活,有收获也有遗憾,收获的是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无论在哪里都要靠自己去努力。遗憾的是大一并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尤其下学期对自己比较放松,所以在期末考试中都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总结大一的大学生活经历,弥补自己的不足,对于大二,我会以更好的状态去做好。

大一已经过去了,也意味着大二生活也即将到来,我也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大二的到来。Come on,baby!

2、大一学年鉴定表自我鉴定

在大学一年,就这样匆匆而过了。回顾一下这一年走的路,可谓是有得有失,和有必要总结一下为了更好地认清自己,也是为了明白自己的方向,更好地走自己以后的路。

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

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使我对我们党有可更为深刻的认识。现在,我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我觉得一个人的价值是由他对社会对别人所做的贡献来衡量的,我认真学习党的各种理论,并希望把他们付之于实践,希望能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以自己多学为人民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在学习方面,我觉得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好文化知识,考试的分数远没有你所真正掌握的知识重要。所以在学习上我态度端正,踏踏实实,一点也不放松。学年鉴定表自我鉴定我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对学好知识很有帮助,学习也应当特别讲究效率。所以我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充分利用时间,这样,在课外,我则有更多的时间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每每看到自己有一点进步,就会感叹只要你有决心,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对于我们学生

来说,光光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知识不仅要“专”,而且面还要广。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阅览各个方面的书籍,如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美学等,还辅修了政治教育学专业,收获颇多,那些知识不仅丰富了我的思想,而且在我平常的学习中、与同学的相处中、都发挥了很大的指导作用,让我感觉到了学习的快乐和知识的价值。学习其实是自己的事,大学里的学习更需要自觉,宽松的学习环境给了我自学的能力,也让我学会了怎么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渔”比“鱼”更重要。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第8篇

一、电子文件中心

目前,对电子政务环境下形成的电子文件是由形成单位自行管理、政府信息中心管理还是由档案馆管理已经形成共识,即由档案馆管理。主要原因为:一是电子文件最终将归入数字档案馆,在其形成后暂时存放在由档案馆建立的电子文件中心中,是一种预归档,或称为临时归档;二是档案馆可对电子文件实现专业化管理,保障电子文件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三是建立电子文件中心,也是落实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一项有力措施。同时,我国档案界经过多年的探索,认为在档案馆建立电子文件中心,集中统一地对电子文件进行管理是一种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电子文件中心的建立,必将为电子文件的完整收集、安全保存以及有效控制与利用提供有力的保障。”[1]

建立电子文件中心,必须首先界定什么是电子文件中心,即对其进行明确的理解和定义。目前大多数人理解电子文件中心为:电子政务环境下的电子文件中心,主要收集整理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电子政务平台上形成的各类电子文件,建立一个相对稳定、覆盖面广的文件资料收集网络和运行机制,确保各单位形成的电子文件'随时形成、随时收集、随时发布利用',真正实现政务公开,满足社会需求;“电子文件中心是在电子政务活动中产生的电子文件数量急剧增加的推动下,顺应电子文件保管、利用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电子文件保管、利用中心。”③由此可见,电子文件中心实际上是电子文件的管理中心。

事实上,我国对电子文件中心目前尚未统一的定义,但可从电子文件中心收集电子文件的范围分为狭义电子文件中心和广义电子文件中心。狭义电子文件中心是指对电子政务系统中电子公文进行收集和管理的中心,目前各档案馆建设的电子文件中心均属于此类。广义电子文件中心是指对电子政务系统中形成的所有电子文件进行接收和管理的中心,无论是公文系统还是各业务系统(如税务征收系统、工商管理系统等)中形成的电子文件。广义的电子文件中心将是一个复杂的网络集成系统,目前尚未进入实质性的研究和建设,本文涉及的电子文件中心也局限于狭义电子文件中心。

电子文件中心是随着电子政务开展而出现大量电子公文的背景下建设的一个新型数字文件存储系统,对区域性(如以省、市为界)的电子政务系统中的电子文件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可以实现规范化管理,同时可降低文件管理成本。电子文件中心与电子政务系统和数字档案馆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对于电子文件中心是否就是各机关部门电子政务公文系统中形成的电子文件的异地备份中心,笔者认为不合适,因为电子文件中心其本身不单纯是各公文系统形成的电子文件的异地存储集合,它是一个由电子文件中心管理系统、电子文件目录数据库(包括元数据)和电子文件本身构成的一个全新信息系统,还需向数字档案馆归档,它的功能远远大于异地备份。由于电子文件中心的重要性,目前各档案馆不仅要建立电子文件中心,并对其进行本地备份,即建立电子文件中心的本地备份中心(注:对重要信息系统,目前一般都需进行本地双机热备份,如果对业务连续性要求不高,那可以进行本地磁带备份),更要对电子文件中心进行异地备份,即建立电子文件中心的异地备份中心。因此,不能片面地将电子文件中心理解为是对各政府部门形成的电子文件的异地备份。

二、电子文件备份中心

电子文件备份中心从其含义上理解,就是对电子文件的备份,而不是对电子文件中心的备份。在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经验交流会上,陕西省档案局提出了“电子文件备份中心”概念,并解释其由“电子文件本地备份中心”和“电子文件异地备份中心组成”,即:“陕西省电子文件备份中心是省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全省政务信息在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等复杂情况下,能够保持完整、安全、可靠的信息管理中枢,是陕西省政务信息容灾体系的核心部分,由陕西省电子政务系统电子文件本地备份中心和陕西省电子文件异地备份中心组成。”③依笔者理解,报告中所提到的电子文件本地备份中心应如图2所示,其设在省信息中心的本地机房中,而电子文件异地备份中心在省档案馆后库(一般离档案馆有几十或几百公里)中。

“电子文件中心的本地备份中心”与“电子文件本地备份中心”不同,其不仅备份电子文件,还备份电子文件中心管理系统等。同样,“电子文件中心的异地备份中心”与“电子文件异地备份中心”也不同。如果电子文件异地备份中心只是对电子文件异地备份而不具备电子文件中心的管理功能,那么电子文件中心仍需建设,此时电子文件临时归档也可由两种途径,见图2虚线表示。如果电子文件异地备份中心兼备电子文件中心的管理功能,则档案馆可不必再建立电子文件中心,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如图3所示。当然这需陕西省电子政务中心与陕西省档案局进行沟通、协调和研讨,达成共识。

三、电子政务灾备中心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一些基础型应用电子政务业务系统逐步展开,如果对数据生产中心重要业务数据缺乏有效可靠的备份、容灾和恢复措施,一旦遇到自然灾难(比如:地震、雷击、洪水、海啸等)、基础设施灾难(比如:机房电力故障、火灾、磁盘阵列硬件故障等),由此引起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电子政务灾备中心正逐步成为政府部门的关注焦点,并且有许多城市已经开始规划和建设。

电子政务灾难备份中心是指用于灾难发生时接替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场所,包括备用数据处理中心、备用的工作环境、备用生活设施和技术支持及运行管理人员。电子政务灾难备份中心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灾难恢复,而灾难恢复实现的要素为:1、灾难备份中心的选择和建设: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避免灾难备份中心与数据生产中心同时遭受同类风险。灾难备份中心还应具有方便灾难恢复人员或设备到达的交通条件,以及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所需的通信、电力等资源;2、灾难备份和恢复系统技术方案的实现;3、技术支持能力的实现;4、运行维护管理能力的实现;5、灾难恢复预案的实现等。由此可见,电子政务灾备中心的建设不同于简单的电子文件本地备份中心或电子文件异地备份中心,其建设要求高和规模大,目前一般以省、市为区域建设,从而各政府机关共同使用。同时,电子政务灾备中心不仅备份电子公文系统、电子文件中心、数字档案馆等,它可以备份一切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如图4所示。

四、电子文件中心、电子文件备份中心和电子政务灾备中心比较

通过上面对电子文件中心、电子文件备份中心和电子政务灾备中心的分析和理解,得出表1所示的比较图。

随着各类电子政务系统中形成的电子文件起来越多的情况下,对电子文件的保管成本将越来越大,因此在建设这些中心时,应在满足实际保管和利用需求的前提下,尽量考虑电子政务的投入和效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摘要:随着2007年4月“全国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经验交流会”的召开,国家档案局研究和部署了进一步推进电子文件中心的建设。本文将对此次交流会上提到的“电子文件中心”、“电子文件备份中心”和“电子政务灾备中心”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以免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出现概念混淆、重复建设等问题。

关键词:电子文件中心,备份中心,电子政务,灾备中心

参考文献

[1]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关于印发全国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经验交流会议文件的通知,档发[2007]5号.

[2]重庆档案信息网:山东省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的探索与思考[EB/OL].http://jda.cq.gov.cn.

诠释中药鉴定四大鉴定方法 第9篇

[关键词] 中药;来源鉴定;性狀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

[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5-91-02

我国天然药物种类繁多,总数在5 000多种以上,常用中药约800余种。由于历史沿袭等诸多因素导致中药材品种混乱,假药伪品时有发生。掌握中药四大鉴定方法对提高中药甄别能力、提升中药材质量、弘扬祖国医药文化尤为重要。中药鉴定的样品很多,常见的有碎块或粉末、完整的药材、也有饮片,大致有植物类的、动物类的、也有矿石类的,其中植物类药材居多。因此,常用的中药鉴定方法有以下4种。

1 性狀鉴定

性狀鉴定(macroscopic identifcation)就是通过感官如手摸、鼻闻、口尝、眼观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狀。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便捷、高效的特点,对保证药味的安全性十分重要[1]。

性狀鉴别方法在临床实践中最为常用,它对中药鉴定作用非常突出。性狀鉴定内容,一般包括质地、大小、颜色、形狀、表面特征、折断面、气味、水试、火试等。掌握每种药物独特的特征有助于了解药物科属的共性和个性,对其内在规律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尤为重要。但应该指出的是有些药材的野生品和栽培品有较大差异,新鲜药材与干燥药材也有区别。如茅苍术有朱砂点、大黄根茎有星点、何首乌有“云锦纹”、商陆有“罗盘纹”、黄芪有“菊花心”、粉防己有“车轮纹”、槟榔有棕白相间的大理石花纹。党参皮松肉紧有狮子盘头、丹皮有亮星(丹皮酚结晶)多者为佳。秦皮的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苏木投热水中,水里鲜艳的桃红色;海马习称“马头、蛇尾、瓦楞身”;海金砂易点燃而产生燥鸣声及闪光[2]。掌握上述某些中药的显著特点可以作为区别于其它药材的标志性特征,有助于增进对药材的了解和认识。

2 来源鉴定(原植物、动物和矿物)

来源鉴定(origin identification)又称“基原鉴定”,是利用药用植物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研究,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应用品种的真实性,这是中药鉴定的根本,也是中药加工生产、新药研究工作的基础,其步骤如下。

2.1 观察药用植物全株的特征

对只有较完整植物体的中药检品,应注意对其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观察,对花、果、孢子囊、子实体等繁殖器官应特别仔细,借助放大镜或解剖显微镜,可以观察微小特征,如毛茸、腺点等形态构造。

2.2 查对文献

由于各书记载植物形态的深度不同,对同一种植物的记述有时也会不一致,必要时借助《中国药典》和全国性或地方性的中草药书籍和图鉴,加以分析。

2.3 到标本室对照

在核对标本时,要注意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期的形态差异,明确未知药材科属,可以到植物标本室对照已定学名的该科属标本。要得到正确的鉴定结果,必须要求标本馆中已定学名的标本正确可靠,必要时参考更多一些的标本和文献资料加以考证,以保证药物来源鉴定的准确性。

3 显微鉴定

显微鉴定(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是利用电子显微技术对中药的内部结构进行微观的分析,确保中药品质和质量的一种鉴定方法。显微鉴定主要包括粉末鉴定和组织鉴定。粉末鉴定是通过观察药材的粉末制片或解离片鉴别其细胞分子及内含物的特征,适用于破碎、粉末狀药材或中成药的鉴定。组织鉴定是通过观察药材的切片或磨片鉴别其组织构造特征,适用于完整的药材或粉末特征相似的同属药材鉴别。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掌握同科属植物相近或相似的内在规律或共性和其自身的个性。如蓼科植物大黄、虎杖、何首乌等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结晶;五茄科植物人参、西洋参、三七等其韧皮部均有树脂道存在;桔梗科植物桔梗 、党参、南沙参其韧皮部有乳管群存在,厚壁细胞含有菊糖;菊科植物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等其皮层韧皮部、木射线、髓部存在不同数量的油室、薄壁细胞中含菊糖或草酸钙晶体[3]。

4 理论鉴定

理论鉴定(physicochemical identification)是利用某些化学的、物理的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纯度和品质优劣的一种鉴定方法。通过这些理论鉴定,分析中药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份的有无或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以及有害物质的有无等。中药理化鉴定的实验方法,一般是用少量的药材粒粉、切片、浸出液或经初步提取分离后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现将常用的理论鉴定方法介绍如下。

4.1 常规检查

包括酸效度的检查,色度检查,有害物质、水分测定、灰分测定检查等。如水分测定,中药中含有过量的水分,不仅易霉烂变质,使有效成分分解,且相对地减少了实际用量而达不到治疗目的。如牛黄不得超过9.0%、红花不得超过13.0%、阿胶不得超过15.0%等;重金属限度检查,根据国内现有资料一般控制在百万分之二十以下。

4.2 物理常数的测定

包括沸点、凝固点、熔点、相对密度、旋光度、折光率、硬度、粘稠度等的测定。尤其对挥发类、油脂类、树脂类、液体类药(如蜂蜜等)和加工品类(如阿胶等)药材的真实性和纯度的鉴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蜂蜜中掺入蔗糖,经旋光度检查,正品蜂蜜(含蔗糖约为5%)为左旋,掺蔗糖的蜂蜜(蔗糖含量超过20%)变为右旋[4]。

4.3 一般理论鉴别

包括显色反应、沉淀反应、泡沫反应和溶血指数的测定、微量升华、显微化学反应、荧光分析等。如甘草粉末置于白瓷板上,加入80%硫酸1~2滴,显示橙黄色说明含有甘草甜素。如牡丹皮、徐长卿根的升华物为长柱狀或针狀、羽毛狀的结晶(丹皮酚)。此外,还有色谱法、光谱法、色谱-光谱联用分析法、浸出物测定、含量测定等方法。

总之,掌握上述中药四大鉴定方法,对学好中药鉴定学和对药材的识别具有很大的帮助,而每种鉴定方法不是固定的,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适用对象,有时还需要几种鉴定方法配合使用,才能保证鉴定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段丽琴,崔宝华,刘树峰.中药配方中外观相似药材饮片的鉴定[J].临床合理用药,2010,3(6):75-76.

[2] 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35-39.

[3] 徐国钧.生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1-109.

[4] 匡海学.中药化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69-78.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精选9篇)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第1篇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公安部物证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