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广告策划书
服饰广告策划书(精选8篇)
服饰广告策划书 第1篇
服饰广告策划书范文
一、前言
当今的服装市场是品牌竞争的时代,公司新品牌的进入就像往大海里投入一颗石头,怎样才能使品牌在商海中激起层层浪花,从而达到品牌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是公司在广告策划中希望达到的效果。
二、市场分析(略)
三、广告定位
1、市场定位:以
大城市为中心辐射其周边城市和全国市场。
2、商品定位:
简洁、优雅的高档次,中价位的儿童服装
3、广告定位:时尚、优雅的欧陆风情
4、广告对象定位:
四、营销建议
为了配合工作如下开展:
1、对店员全面、系统的规范化培训;
2、制定一些对店员的奖励制度,提高其积极性;
3、不定期举办时装展示活动或与其他类品牌举行联合促销活动;
4、参加7月25日~27日的深圳服装展,并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各类媒体和潜在经销商参。
五、广告策略
1、广告目的:经过今年秋冬的广告攻势,在广州、成都、沈阳三地的消费者心目中,初步建立公司品牌的知名度和好感度,并且能够在这三个市场中站稳脚跟,实现公司的销售目标。并且以此为中心,吸引周边城市的潜在经销商加盟。
2、广告分期:
①引导期:
主要任务是吸引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和接受;
展示品牌的独特魅力和产品特色;
初步树立品牌的形象。
②加强期:
深度引导消费者,塑造对产品和品牌的信赖感和好感,抢占市场;
由点带面,吸引其周边市场的经销商。
③补充期:
以各种SP、促进销售,使品牌形象及产品销售走向平稳和发展,进一步吸引经销商对加盟品牌的信心。
3、诉求重点:
时尚、优雅的欧陆风格
;环保的仿毛皮大衣
贵品位的低价产品
4、策略建议:
①、报纸杂志广告:设计一系列的报纸广告,以供随时使用(软性文章和硬性招商广告);
②、拍摄并制作一册高档次的画册;
③、设计制作一份精美的加盟手册;
④、策划、编写详细的店员培训手册、产品推广手册,并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
⑤、主力办好1~2个服装展,可以花较少的钱让更多的经销商了解产品和品牌;
⑥、促销活动:
引导期:
几个销售终端的建立
VIP卡的免费派送
开业活动
加强期:结合当地市场,实行联合促销、招商会
补充期:在各种节假日实行SP活动
六、行动方案细节:(附费用预算)
1、广告媒体策略:(见附件1)
2、画册制作策划
宗旨:高档次的、时尚的 风格:欧洲风情
模特:2个外国模特(身高172—178cm,之间,成熟专业女模特)
摄影师:有名望的摄影师
设计制作:大12K;32page;1500本;250—200g铜板纸
注:费用预算:1.6万元
3、深圳展会策划
展会地点:织里今海岸
展会时间:2006年7月
日—
日
活动目的—展示公司品牌形象
—利用专业服装展会这个平台向市场推广产品和品牌
—吸引全国各地的经销商
定位:直接对经销商公关:利用全国各地经销商聚集的机会,用良好的品牌形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优惠的价格条件吸引经销商的合作。
展示主题:以高档、简洁的风格重点展示品牌形象,产品展示作为辅助性
广告:会刊广告一版(16K)/ 《中国服饰报》 / 《服饰时报》
《服饰商情》(七月份第四周)
准备宣传资料:手提袋 / 加盟手册 / 产品画册 / 媒体邀请函 / 商家邀请函
会场人员配置:3—4人(负责接待,发放邀请函、品牌和产品讲解)
装修设计及施工:找专业人士做图纸设计,公司找工程队施工
工作日程及人员安排
工作项目 负责部门/职责 完成时间 备注
参展确认、签订合同 石总 5月15日
落实设计公司或人员 策划部 5月20日
确认设计方案 策划和营销部 7月10日
展厅布置 策划部 7月20—24日
营销部门的配合 人员的配合、产品的配合 开发部门的配合 展示产品的挑选 7月23日
财务部门的配合 资金的支持 7月20日
资金预算:展厅租金:43000元
装修:50000元
会刊广告一版:8000元
手提袋:2000个
人民币:7000元
加盟手册:3000份
人民币:6500元
媒体邀请函:50份 人民币:800元
商家邀请函:500份 人民币:1500元
人员费用:15000元
合计:人民币:131800元
4、新品牌(产品)新闻发布会(即招商、订货会)策划
会议主题:××品牌进军女装市场新闻发布
;会议地址:××酒店(四星级)
与会人员:30—50家媒体记者(各类服装专业报刊、杂志;全国性时尚、消费报刊杂志;全国性商业报刊杂志;成都、沈阳、广州三地主要报刊、杂志、电视媒体);20—60个经销商(关系邀请、展会邀请、自愿参加)
时间安排:2002年7月26日下午3:00—5:30
;活动:产品发布会、记者招待会、经销商招商会
费用预算:
场地租金:8000元/半天
请媒体:20000元
请模特:6000元(5个)
就餐费:10000元
其他费:6000元
合计:50000元
5、加盟手册:(与营销部门讨论具体细节后制定 附件3)
6、店员培训手册:(见附件4 / 六月完成)
7、促销活动规划:(见附件5 / 六月中旬完成)
七、费用总预算:合计人民
服饰广告策划书 第2篇
学生班级:市场营销一班
学生姓名:李冰
学生学号:12020400
31任课教师:罗建
课程时间:2013-2014年第一学期
目录
前言...............3
环境分析..................3
宏观环境分析............3
微观环境分析............3
广告定位..................3
市场定位................3
商品定位:..............4广告定位:..............4
广告对象定位:.................4
营销建议................4
广告策略..................4
广告目的:..............4
广告分期:..............4
导期:................4
加强期:..............4
补充期:..............4
诉求重点:..............4
针对消费者方面:...............5广告预算..................5
一、前言
在所有的行业中,服装行业是一个世界性的永恒的朝阳产业。服装作为衣食住行之首,人类对锦衣美服的追求似乎永远没有止境。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管是遍布大街小巷、星罗棋布的个性服装店,还是各大商场的高档品牌服装,都有人愿意掏钱捧场。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迎来了中国的新纪元,开始了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突发猛进,所以我国的服装产业迅猛发展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服装品牌不知其数。在2011年大学生自主创业品牌格点潮流服饰创立了,对于现如今竞争的这个社会,怎么在本行业中脱颖而出是一个关键,对于服饰这一块相当如此,现在的年轻人主张张扬,个性,潮流与复古的形象相结合。格点潮流服饰就是抓住这一块的市场,以更强,更好,更新,更潮的理念来展现.在潮流中既要体现大学生的潮流阳光,却又不可颓废,这个是很难做到的,格点做到了。格点的宗旨就是寻找自己所爱的潮流,更适合自己的潮流,因为格点,所以信赖.格点所在的广州公司为了更好的使格点成为苏州服装业的主力军,特进行本次广告策划。
二、环境分析
A.宏观环境分析
2008~2012年,随着苏州外企的不断增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苏州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在20010年突破了2.5万元大关,到2012年突破3万元大关,达到33070元,比2010年增加8070元。从增速来看,2008~2012年苏州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分别为13.9%、14.7%、12.3%、10.3%、11.0%,年均增幅达12.4%。同时,2012年苏州人均GDP2.9万美元,这与香港人均GDP相当。
除此之外,从吃饱穿暖有玩,到吃好穿好玩好,虽然仅仅是三个字的差别,但其中的变化意义非凡。“十二五”期间,苏州人用于平日消费支出的钱以每年8—10%的速度增加。更为可喜的是,苏城各种消费业态愈发丰富,大伙在发展型、享受型上的消费不断增多。
综合上述数据,我们不难分析出,苏州的消费水平等正在节节高深,人们对服饰的需求也会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如追求时尚等。然而,格点正是不断进行市场调研来对服饰进行设计及改变,适合了广大爱美女性的需求,符合广大大众的口味。
B.微观环境分析
随着苏州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商家看中了苏州市场这块“大蛋糕”。格点刚进入苏州服装市场没几年,品牌尚未深入人心。此外,它还面临其它品牌服装的挑战,如以纯、森马、美特斯邦威等。这些品牌服饰在早格点几年进入苏州市场,拥有自己的品牌文化且能融入苏州文化中,而且品牌理念深入人心。
三、广告定位
市场定位
目前,在苏州市场上有很多的服装品牌,如美特斯邦威、以纯、森马、NIKE、乔丹、李宁等。然而,格点在苏州所拥有的专卖店很少,市场上的占有量更是极少。结合这个特点,我们将格点的目标定在占苏州服装市场的30%,以其个性和质量为保证。此外,还有一系列提高格点知名度的营销策划手段,做到出奇制胜。
商品定位:
张扬,个性,潮流,时尚的年轻男女服饰
广告定位:
个性,潮流的青春风格
广告对象定位:
18-25的时尚潮流女
营销建议
为了配合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在营销上必须将零售店的工作列为首位,只有他们才是真正形成产品大量销售的基础。工作如下开展:
(1、对店员全面、系统的规范化培训;
(2、制定一些对店员的奖励制度,提高其积极性;
(3、不定期举办时装展示活动或与其他类品牌举行联合促销活动;
四、广告策略
(一)广告目的:
经过浩大的广告攻势,在无锡本地的消费者心目中,初步建立公司品牌的知名度和好感度,并且能够在这这一市场中站稳脚跟,实现公司的销售目标。并且以此为中心,吸引周边城市的潜在经销商加盟。
(二)广告分期:
a)导期:
•主要任务是吸引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和接受;
•展示品牌的独特魅力和产品特色;
•初步树立品牌的形象。
b)加强期:
•深度引导消费者,塑造对产品和品牌的信赖感和好感,抢占市场;
•由点带面,吸引其周边市场的经销商。
c)补充期:
以各种SP、促进销售,使品牌形象及产品销售走向平稳和发展,进一步吸引经销商对加盟品牌的信心。
(三)诉求重点:
•个性,潮流的青春风格
•个性品位的中档产品
(四)针对消费者方面:
针对各阶层消费者,运用不同媒体做有效的诉求。
1,制作 sticker 张贴计程车上,公车椅背上及公共电话或公司行号的电话机上,以随时随地地提醒消费者注意,弥补大众传播媒体之不足,并具有公益的作用。
2,制作小型月历卡片,于元旦等节日散发赠送各界人士利用,譬如置于服装店、商业区(服务台)供人随意索取,也可夹于杂志页内,赠送读者。
3,除正式大篇幅的广告外,在报纸杂志上另可采用游击式的策略,运用经济日报的插排和联合、中时的分类广告版,不定期刊登小广告,一则省钱,二则可弥补大广告出现频次不够多的缺失。只要设计得简明、醒目,依旧有很大的效果。
4,创意形式以视频广告短片为用户引导方式,随着广告片节奏的深入,衔接出用 Flash 方式表现的广告片主要体现内容,并强化用户的视觉感官,增强用户对产品的认同度。
五、广告预算
1,公车椅背上张贴纸质广告8000元,计程车上打LED广告12000元
2,制作月历卡片4000元
3,杂志报纸上登广告10000元
4,网络视频广告投放20000元
服饰广告策划书 第3篇
每则服饰广告必须拥有一个文化战略, 这是现代服饰广告战
略的基本思路。服饰广告需要体现出的不仅是产品的文化内涵、企业的价值趋向, 更是对生活理念、生活态度与方法的诠释。纵览历年来优秀服饰广告作品, 不难看出:任何一则优秀的作品都是一种文化理念的展现。服饰包装是文化产业之一, 文化本身是一种有个性, 有特点的东西。如同中国的书法, 在形象创作上倡导灵活的表现, 倡导独特的个性, 服饰包装同样如此。
一、服饰广告美学中的包装美学
人们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东西的。包装装潢作为人的一种美的创造有着特殊的商品消费效用, 其设计是人们对于商品审美掌握的最直观的形式, 是消费者通过自己的审美观念对商品进行选择的重要依据。
审美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的形象性。对于美的感知, 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感知形象, 消费者通过视觉审美中第一印象的刺激而感知商品的形象, 将其深深地停留在潜意识里, 从新鲜的、最初的接触中得出对包装设计的整体感受, 同时形成对商品美好的第一印象, 为消费者进入理性的认识和接纳商品奠定基础。
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感受美, 并按照美的基本规律去认识商品。在消费者中, 由于年龄、性别、文化、经济、民族和信仰等的不同, 他们对美的原则也有重大的差别。但是, 人们对商品的审美掌握大多依靠形象思维来完成。因此, 包装设计应该充分注意人们的图形心理和色彩心理的感受与接纳的研究, 将具有时代精神形象与标志以及人们对色彩的好恶与认同进行充分的遴选和表现, 达到正确反映商品的美与引领人们走进商品消费的美的境界。
服饰的包装设计作为人们视觉和客观物体的一部分, 除了它为商品传递信息、保护和促销之外, 就必须在设计中做到合理、实用与审美的统一, 也就是客观地、充分地展示商品的内在品质与外观效果的完美形象。功能性和实用性是大多数消费者对商品品质的第一要求, 而有品位的外观设计则是塑造商品完整而鲜明的形象, 使消费者不但获得货真价实的商品, 更能从外观设计中产生美感、愉悦之情, 犹如春时之雨,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为生活设计的理念不断增强, 使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同时, 受外来文化和艺术思想的影响, 更使消费者的求变求新心理愈为鲜明, 需要更为迫切, 这就让设计家在这种涌动中去发现新的审美情趣, 真切体验人们的消费冲动, 潜心进行产品的形态和外观设计;站在时代审美激流的前列, 提高商品的艺术品位, 极大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不断地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优秀的包装设计作品应该使人实现美的愿望, 获得美的快感和享受。
二、服饰广告美学中的包装色彩
颜色是包装有力的工具之一, 眼球活动的研究显示, 各种包装因素中, 人对于色彩的反应最快。包装所具有的力量可能取决于如何调和对比在商店里要活泼而抢眼, 买回家后要柔和而不刺眼。三角形和其他的图形一向引人注意, 但一如试验所显示的, 人的视线易为三角形所吸引并不等于我们喜欢三角形, 柔性形状例如圆形和椭圆形都象征着完美、接纳与包容, 这是多种包装的基调, 因为这类形状具有正面含义。但若要发挥效果, 必须与别的形象相互为用。用色方面有同样困扰。专家们认为, 最显眼的按色是黄色, 但某些产品一旦用上了黄色会有反效果。你到商店浏览, 会看到许多教你不得不看、形状尖锐、爆炸式的、刚性的标签印在包装上, 而且往往是鲜黄色的, 形状刺眼惹人注意, 其上印的是表示体贴用户的字句, 如:“最新改良”或“免费赠送”。这些标签和字句并非基本包装设计的一部分, 在业内叫做“反常动作”。这些“反常动作”供消费者选择时衡量参考。
三、服饰广告美学中的包装策略
包装是促进销售的工具, 新颖美观, 设计一流的包装, 能起到使消费者注意, 使消费者发生兴趣, 增强消费者购买欲望。为此, 工商企业不仅要研究包装的基本功能, 同时还要研究包装的策略。
以服饰包装为例, 现今衬衫、西装等服饰包装也是丰富多彩。不少服饰包装与品牌装扮相结合, 随着名牌形象的深入人心, 不管是创造名牌, 还是消费名牌, 都要打上深深的传统文化烙印, 显露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再与包装商标相结合, 如红豆服饰既有品牌形象、又有美观的包装, 从而远销国内外市场。如浙江报喜鸟集团以“报喜鸟, 喜报千万家”一句简洁的语言, 却打动了众多消费者心弦, 迅速传遍了神洲, 成了人们皆知的口头禅。正如报喜鸟品牌民族文化与报喜鸟服装赢得了市场机遇, 加上与之相适应的“报喜鸟”包装, 这一象征吉祥幸福的品牌才展开双翅、翱翔蓝天。由此可见, 改变包装犹如老面孔变为新容貌。我们要针对消费者心理, 包装也象时式产品一样, 要求工商企业生产商品时, 包装也要适应时代潮流。除适应人们的物质上的满足之外, 还要迎合精神上、心理上的满足。
参考文献
[1]吴静:服装广告.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4
[2]戴蒙德:时装广告与促销.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1998.9
[3]刘淑琴:包装创意与设计.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3
服饰店:低成本广告也疯狂 第4篇
其实,这是对广告宣传的误解。事实上,只要方法得当,技巧合理,小店的广告宣传完全可以做得有声有色,只不过它体现的是零售细节,靠的是耐心,坚持比什么都重要。
口口传播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往往需要先接受一个人,才进而接受与这个人相关的事物。表现在广告宣传上,人们最容易接受的是朋友的介绍,其次是图案和文字等印刷品,再次是电视和广播媒体,最后才是商家的劝说。“商家十句不如朋友一句”。口碑传播具有倍增效应,呈几何级数扩大,因为每一位客户背后隐藏着无数位潜在客户。特别是女性,她们天生喜欢聚在一起交流购物心得,大部分时间里,她们都在谈论与购物有关的话题。口碑是效果最好、花费最少的宣传方式,超过其他任何沟通方式。
口碑的基础是店铺的特色商品,无微不至的服务和专业知识,否则难以让顾客称道。因此,口碑宣传的基础是商品的特色和个性,让客户有惊喜感。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求经营者平时注意培养商品专业意识和对时尚潮流的敏锐感,深刻了解自己目标客户的深层次需求。
其次,扎实地做好客户服务工作,多做贴心小事,比如为客户准备纯净水,雨伞等细小工作等。
再次,使自己成为专家,成为客户的参谋和咨询顾问。专业产生信赖,信赖孕育良好口碑。
最后,让自己和员工成为客户的朋友。顾客接受了你和店员,自然会接纳店铺的商品,也自然会为朋友介绍客产。
需要注意的是,良好的口碑具有几何级数扩大效应,负面效应也同样明显。得罪一个客户,可能意味着你失去了无数个潜在客户。许多店主在处理顾客抱怨时,往往把焦点放在眼前利益的得失上,不了解客户背后的市场价值,最终损失很大。
店内的气氛与形象
店铺的气氛与形象会给顾客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声无息地传达着店铺的定位与特色,于不经意间突出了与对手店铺的区别,强化顾客对店铺的体验,形成对店铺的特别评价,记住并宣传店铺,是一种低成本的广告宣传方式。
气氛与形象传播的技巧在于充分运用视觉、味觉、触觉、听觉和嗅觉五种体验方式,具体应用工具与技巧见表1。
店外的媒体传播
除了在店铺现场刺激到店的客户外,还应采取走出去的主动宣传策略,影响那些没有到店铺的潜在客户,主要的方法与技巧如表2。
特殊方法
交又宣传。
这是指与店铺目标客户一致,但没有竞争关系的组织相互宣传对方的宣传方式。它扩大了双方的知名度,还节省了大量资金,形成双赢。比如服饰店可以与美容美发、色彩咨询机构、健身中心等机构相互摆放宣传资料,共同制订促销方案。
将店铺DM夹在报纸、杂志中发放。
虽然店铺直接与媒体发行单位合作的机会不大,但可以与报刊零售点联系,争取将DM夹在报纸或时尚杂志中发放出去。如果付出少量费用,通常他们是非常愿意合作的。特别注意的是要将店铺DM夹在与服饰相关的版面内,这样才能引起铁杆服饰迷的注意,吸引釆的客户大都是忠实的服饰顾客。
客户推荐计划。
组织老客户推荐新客户荐者一定的优惠或其他利益半功倍。需要注意的是,应提醒参与推荐的老客户莫向新客户透露优惠一事,否则优惠操作可能会适得其反。
交换客户资料。
与没有竞争关系,但有共同目标客户的组织,如美容美发,色彩咨询机构、健身中心等交换客户资料,然后通过短信息等方式联系新客户。
多参加有目标客户参与的活动。
如各种聚会、研讨会等,一方面交朋友,又宣传了自己的店铺,扩大了客户基础。
儿童服饰展策划书 第5篇
策
划
书
主办单位:三明市会展协会
承办单位:三明市华艺会展公司
目录
一、活动简介--------------------------第3页
二、活动目的-------------------------第3页
三、活动主题------------------------第3页
四、活动时间-------------------------第3页
五、活动地点-------------------------第3页
六、参与人员-------------------------第4页
七、参与媒体-------------------------第4页
八、参展展品范围-------------------第4页
九、组织机构-------------------------第4页
十、活动开幕形式-------------------第4页
十一、活动宣传----------------------第5页
十二、活动要求----------------------第6页
十三、资金预算案-------------------第6页
一、活动简介:
儿童服饰会展活动是以童装文化为纽带,现有产业基础为支撑,加快转型升级为方向,大力推介三明良好投资环境,进一步增强三明的知名度、美誉度,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专业人才来三明创业与合作,为实现“争创经济强区,建设和谐三明”的战略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目的: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儿童节不仅仅是孩子们的节日,更是家长的节日,也是绝好的商业机会,“六一”国际儿童节不仅能带动人气,促进相关商品的直接销售,而且能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品牌势能。为了表示对孩子们的祝贺,我们结合其他促销提前推出,通过儿童节多做一些让顾客参与的公益性活动,提高新世纪在少年儿童心目中的影响力,借助儿童节来提高成人的消费,以特别的比赛互动形式来营造六一节的欢乐气氛,促进儿童商品的销售。
通过促销活动和公关活动,配合商场宣传,促进商场在本地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枪有力的优惠促销活动,吸引顾客消费,提升商场营业额;针对目标客户,以富有特色的公关活动吸引客流,进一步培养客户对本商场的消费忠诚度和美誉度,树立商场引领时尚的良好品牌形象。
三、活动主题:“童真年代,穿出精彩”
四、活动时间:2011年6月1日--4日
五、活动地点:三明市会展中心
六、参与人员:三明市各小学、幼儿园、私立学校、少儿教育培训
机构以及广大消费者等。
七、参与媒体:三明日报、三明电视台等。
八、参展展品范围:儿童服装, 儿童鞋类 ,儿童配件 ,儿童文体用
品 ,婴幼儿服装服饰 ,孕妇服装服饰,出版物
及相关组织机构。
九、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三明市会展协会
承办单位:三明市华艺会展公司
十、活动开展形式:
(1)福建省儿童服饰展开幕式
开幕式活动集中展示历届儿童服饰时尚文化的成果,各个参展商们最为新颖独特的创意构思,运用多种形式的综艺展演等手段,全面拉开儿童服饰展的序幕,展示当代少年儿童的良好风貌。
(2)福建省儿童服饰模特大赛
以个人赛和亲情组合赛两种比赛形式进行,活动将不同参展商、不同特点的少儿服饰,运用台步、转体、造型等模特基本要素在舞台上展示,并结合少儿才艺表演,充分展示儿童服饰的特色以及少年儿童阳光、时尚、可爱的良好形象,选出一、二、三等奖以及纪念奖。
(3)儿童DIY服饰展演
活动以“创意今日生活,畅想未来之梦”为主线,充分发挥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引导他们广泛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各类
反映先进文化内涵,具有时代特征,符合青少年审美心理发展特点的DIY服饰作品,使他们在快乐的体验和实践活动中充分展示个性和才能,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活动以演出与现场展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选出一、二、三等奖以及纪念奖。
(4)奖项安排及奖品设置:
一等奖: 3名,送238元小龙哈比童车一辆
二等奖: 6名,送59元亨得利学生书包一个
三等奖: 12名,送28元旺旺大礼包一个
纪念奖: 60名,送1元伊利雪糕一支
◆活动期间,童装、童鞋、儿童用品、学生用品全场8.8折 ◆学生手提包特价1元、2元3元抢购价!儿童旱冰鞋特价32元,儿童手表、镯子超低价!
◆时尚童装童鞋新上市,款式多、礼品多、多款特价童装童鞋、儿童、学生用品任你选!
(5)福建省儿童服饰展闭幕式
闭幕式活动以成果展示、颁奖、活动总结的形式举行,全面展示本次少儿服饰展的精彩片段,全面总结本次儿童服饰展的经验与收获,并为三明市下次儿童服饰展作好铺垫。
十一、活动宣传:
1.横幅宣传。在街道两旁悬挂宣传横幅,吸引广大群众的眼球。
2.发放宣传单。涉及范围广,针对所有人群,尤其是有意加入活动的人。
3.人工宣传,在人流密集区列队行走宣传。
十二、活动要求:
1.会内组成机动小组,应对突发情况;
2.各项活动结束后注意维护会场秩序,全体成员留下清理会场;
3.活动期间组织部注意维持现场秩序。
4.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广泛宣传。
策划书--关于以纯服饰 第6篇
摘要:
“以纯”因其精湛的手工、优质的布料、起货快捷、新潮的款式而名闻全国,深受各地顾客喜爱,迅速成为国内外休闲服装知名品牌之一。
随着市场的日趋成熟,近几年来以纯不断面临其他品的挤压。和其他品牌定位等的雷同,让YISHION面对着强大竞争对手的直接威协;更为重要的是,在渠道建设方面,美邦、班尼路等品牌几乎占据了全国主要城市商业街的重要商铺位置,而如果YISHION要在渠道上发大力气与对手竞争的话,那么所投入的资金与精力是相当大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重新整合品牌资源、寻找新的方向和目标群体是YISHION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追求时尚,富有创新和动感的,且有高消费能力的群体。目前国内的品牌将校园定位成目标群体鲜有之。大学生符合以纯休闲服装的品牌定位,且是一个空白的市场,谁能先发制人,抢占先机,谁便能占领市场。一﹑市场分析:
目前,全国在校大生已达二千多万。《2004年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称:大学生年平均消费至少在1万元以上,超过了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这意味着大学生群体是一个臣大的消费市场。
大学生时代是一个品牌在未来漫长的消费周期中形成其品牌忠诚用户的最佳时期。这对于以纯服装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培养和稳定客户群至关重要。
在国内休闲服装领域中,美邦一直是以纯的竞争对手。美邦的品牌营销管理也非常精准和到位。美邦将18岁~23岁的年轻消费群体,定位于休闲服的目标消费群。为了迎合不同职业者对服装款式的要求,自2007年起将产品分为“校园”和“都市”两个系列,分别满足18岁~23岁以学生为主的消费群体以及23岁~25岁年轻上班族为主的消费群体的个性特征。根据咨询机构
Euromonitor 的统计,2006年美特斯·邦威休闲服在国内休闲服零售业的占有率为0.95%,在国内市场主要十二大休闲品牌中位居首位。另据咨询机构CTR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市场调研,美特斯·邦威品牌在14岁~35 岁消费群所
1熟悉的157个休闲服装品牌中的第一提及率达35.6%,远高于行业内其他竞争对
手。在知名度、购买率和品牌忠诚度上,美特斯·邦威也都处于行业最前列。由此可以看出,美邦已经在校园领域已有超前的意识,这远远领先于以纯品牌。以纯要想实现赶超,必要开发新产品系列,和加大营销手段。
美邦的弱点在于:营销不够深入,产品不够细分,广告缺乏深度。
二﹑目标群体分析: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的包容程度越来越大。当代大
学生对个性的追求表现得更加显著。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有着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
社会展示自身成长的成熟,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表示自己青春的活
力,以便在注重经济价值的社会中引起公众的重视的心理愿望。尤其是在现今社
会,时尚和新潮所代表的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广告昭示蛊惑下的消
费意识,媒体、明星的示范效应,以及大型商场陈列的美仑美奂的商品的诱惑,都促
使“时尚和新潮”消费成为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在大学生的消费观中建立
起普遍的、以不落俗套的形式来展示自我的消费行为。
毫无疑问,大学生有显著的品牌倾向:大学时代也是一个品牌培养忠诚用户的最佳时期。大学的经历会相当深刻的影响大学生的品牌意识和忠诚度。表现
自信,和追求个性的张扬的大学生对于品牌的选择也往往表现为青春,时尚,自信,活力,更加重要的是能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时尚是大学生先锋品牌共有的元素。而大学生对“时尚”的理解的关键核心
是“独特风格”。
在传统与时尚之间,大学生最为关注的关键词是“独特风格”,是个性的展
示。在流行、时髦与独特之间,大学生有自己的认识,流行未必独特,但往往
独特的风格往往会代表一种时尚。
三﹑产品分析:
以纯之校园系列------时尚的诠释:独特与尊重
针对大学生,休闲服装产品设计要讲求多款式,体现新颖,时尚,青春,活力,以满足不同品位和需求的人。
产品可以分为男装,女装和情侣装。
男装可分为嘻皮系列,韩版系列,中性系列,嘻哈系列,简约系列,街头系列,古典系列,自然系列等;
女装可以分为淑女系列,百搭系列,韩版系列,精致系列,柔和系列,优雅系列,都市系列,清新系列等;
情侣装可分为浪漫系列,甜蜜系列等。
嘻皮风格:主要针对有自主思想,张扬个性的大学群体;
韩版风格:主要针对追求自我,追求时尚的大学群体;
中性风格:主要针对个性直爽,性情豪放的大学群体;
嘻哈风格:主要针对追求自由,独立,我行我素的大学群体;
简约风格:主要针对性格恬静温和的大学群体;
街头风格:主要针对爱跳街舞,打篮球,性格奔放人酷派一族;
古典风格:主要针对追求体现富贵与荣耀一族;
自然风格:主要针对向往无拘无束,理想主义者;
淑女风格:主要针对自然清新、优雅宜人女生;
百搭风格:主要针对爱美,经常打扮的女生;
精致风格:主要针对注重细节与追求完美的女生;
柔和风格:主要针对性格平稳独立的女生;
优雅风格:主要针对性格恬静温柔的女生;
都市风格:主要针对独立个性,有上进欲望的女强人;
清新风格:主要针对懒洋洋,充满幻想的小女生;
情侣装的设计不必要拘泥于一格,发挥创造性,围绕浪漫与甜蜜进行设计即可。
当然服装产品的设计还要考虑服饰文化、人文文化、时代潮流、民俗民风、知识层次、面料生产、制作工艺等诸多因素。最后产品的设计最终于要生产,所以要建立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运作体系,包括企业制度的规范运行和
标准化的企业工作流程,实行标准化管理,这是产品存在之根本。在设计产品不仅仅围绕产品,更多要考虑的是文化和艺术。
管理上实现电子商务信息网络化,建立了管理、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计算机终端联网的“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了内部资源共享和网络化管理。
四﹑人力资源:
从公司各部门中抽出一些骨干成员成立一个校园服装营销团队专门承担此项目。并与此同时还要一此有才华的年轻服装设计师,和各种有经验的广告策划人员,攻关人员和营销人员。
五﹑经费来源:
此项目所需经费庞大,且具有一定风险,东越公司当以融资的形式来解决经费问题。
六﹑广告策划:
前期:大造声势
广告口号:想咋干,就咋干!
What you want,just do it!
产品代言人:与关注度高的影视名星,歌星签约代言
广告制作与投放:广告的制作以表现青春活力,彰显个性,突出潮流时
尚,打造品牌形象的同时,也要注重品牌文化的宣传。广告的投放为期两个月,分别在秋季和春季新款上市前夕。在国内强档媒体,杂志,网络,校园网,有步骤,有侧重,有顺序地投放。
中期:深入校园
在主要大学进驻,建立各城市分配中心。每学期搞一个以纯品牌文化节(周),通过推销和促销手段在推广新款时又能减少上季度的库存量。赞助校园有关活动,提高品牌认同感。
后期:占领校园市场
与学校签约,成为该学校代理,只允许以纯品牌进驻。每年搞一个以纯服装设计大赛,分为校园赛和国内决赛赛。奖项设计如下:
校园赛在每个学校内举行(只交设计图):
一等奖:一名,3000金,并获得本人设计的服装一件
二等奖: 三名,1000元奖金,每人获得本人设计的服装一件;
三等奖:五名,500元资金;
四等奖:十名,每人获得以纯服装一件;
获奖者可获得学校加实践分(与学校达成协议)。
国内决赛(交设计图与作品):
参赛者资格者为校内赛中获得一,二等奖者;
一等奖:一名,10000元奖金;
二等奖: 二名,5000元奖金;
三等奖:五名,2000 元奖金;
四等奖:十名,1000元奖金;
前三名者,有资格有与东越公司签约,由公司保送去进修服装设计专业,全部费用由公司资助,毕业后到公司设计部从事设计工作。
七、策划时间:2011—2015年
八、销售手段:
主要靠各城市的专卖店。在大学生人数多的校园设直营店。利用网络平台,开设网上淘宝店。
九﹑策划目标:
用五年的时间,把以纯品牌打打造成中国大学生至爱品牌奖,中国最具有竞争力的休闲服装品牌。建立一支强有竞争力的校园服装品牌设计营销团队。三年内,收回成本,五年内基本占领国内校园市场。
十﹑风险分析:
此项目策划涉及面广,费用庞大,人才紧缺,加上同行品牌的竞争,风险也大。最大的问题有:
如何与学校签约代理,进驻校园;
如何树立校园品牌文化;
如何在短时间内建立一支设计营销团队;
如何保障产品质量和供货;
如何抵制其他品牌的竞争;
大学生服饰搭配大赛策划书 第7篇
一.活动目的: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创造美好生活空间,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业余环境,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友谊。为打造新一代人民教师,拓宽教育理念,适用同学们充分理解“为人师表”的校风,提供同学们更多发挥创造自己的空间,充分展现我系大学生风采,我校文艺部决定举办以 “为师穿衣也疯狂”为主题的大学生服饰搭配大赛。
希望各个参赛选手,用你们睿智的头脑,灵巧的双手,点亮孩子们心中的明灯,诠释你们教书育人的梦想。
二.主办单位: 校学生会文艺部
三.承办单位: 校学生会文艺部
四.评比时间:****年**月**日**点**分
参赛对象: 东北师范大学全体在校学生
五. 活动流程:
选手需要通过三个区域,在每一个区域中必须完成相应游戏才能抽取相应主题。三个区域分别包括服装、职业和道具。选手需要用相应的服装,道具和职业组织一段*分钟的教学说辞。选手通过三个区域的游戏会有工作人员记录时间,并且完成的速度决定其分数的高低,达到终点以后选手有*分钟时间选购着装,并且构思自己的语言。教学说辞,会有评委点评打分,分数加在总分当中。
六.具体评分规则:
1.选手们每通过一个区域的时间最短的得5分,第二名4分,第三名3分。其他都得2分。
2.选手的说辞时间为*分钟,分数有*个评委共同打分,采取平均制(去掉最高和最低分数)
3.在准备时间和说辞时间内选手必须按规定定时间完成,如果超出规定时间,每30秒钟扣一分。
(其他的想到再往上加)
七.奖项设立:
一等奖1名,奖励**
二等奖***
三等奖***
参与奖***这些你自己考虑吧。
八.评审团:这你就自己往上写吧
(现在就想到这么多,其他的如果需要什么再往上加,好久没写了多包涵啊。如果明天有新思路再给你弄一个。有些事别那么太犯愁了,毕竟这么大个活动不都是你一个人的事,不行你就把你们部的人全部圈过来叫道一个地方,想不出来不让回寝室。有时候得严厉一点,要不这么大的部门没法管理。其实这些事都不是你想的事,都应该让大一大二的去想,大二的带领,大一的主要推行,然后你拍板就行了。一个部长还想这么多有点太那个了。好好学学管理吧。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加油。我相信你能行的。永远支持你的小智。O(∩_∩)O~)
校学生会文艺部
略论明清服饰广告的传播功能 第8篇
关键词:明清,服饰广告,传播功能
服饰之于人类, 除了具有遮羞御寒的基本的实用功能外, 其所包含的文化属性与艺术美感亦为文化学者与艺术家们所关注。而广告史学者则认为, 服饰广告是社会广告的重要形式之一, 服饰可以起到传播政治与文化信息的功能。“自夏、商、周起, 中国开始出现冠服制度, 到西周已基本完备, 上至帝王后妃, 达官重臣, 下至黎民百姓, 衣冠服饰均有严格的区别, 不同颜色、不同质量、不同穿着打扮代表不同的身份、地位, 不仅在统治阶级政权内部有严格区分, 在民间也约定俗成, 起到了广告宣传和标识作用。”[1]93
最早的服饰出于人类征服自然的需要, 原始服饰着重的仍是其防寒御暑的自然功能, 但服饰的广告告知功能已有所体现, 如原始服饰包含了图腾的一些特征, 成为本氏族区别于其他氏族的标志。进入到阶级社会, 服饰更是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西汉时贾谊就曾阐述过“奇服文章以等上下而差贵贱”[2]40的意义。服饰的色彩、款式、图案纹样等成为区别不同等级的重要标识, 所谓“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 望其章而知其势”[2]40。服饰的信息传播和广告告知功能不断被强化, 服饰在古代社会已真正成为了等级贵贱的一种符号象征。这个象征一直根深蒂固萦结于历代帝王的思想之中, 从最早的“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到后世“易冠服”几乎成了每一个创业继统之君安邦定国最重要的政治措施之一。所谓“一代之兴, 必有一代冠服之制”[3]196, 其文化意蕴正在于此。
中国古代的服饰制度历经夏商周、秦汉、唐宋等历史时期的发展, 至明清时期, 达到鼎盛。明代统治者认识到“治天下莫大于礼, 礼莫明于服”。为了维护等级森严的封建政治体制, 达到“辨贵贱, 明等威”的目的, 明代对随时可见、无处不在、又最能体现尊卑贵贱的服饰予以格外重视。明朝初创的前三十几年里, 三令五申, 数次更定, 上自皇帝、皇族、勋臣、品官, 下至庶民、奴仆、婢女, 制定了一整套服饰制度, 其中的官服制度尤为严格。清代服饰是满族入关后, 强行推行的游牧民族服饰, 在中国服装演变史中是变化较大的一种。清代官服受到了明代官服制度的重大影响, 也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明清时期在品官服饰上尤其注重等级标志。在官服中, 不同等级从头到脚都体现出明显的区别, 这使得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在服饰上的表现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一、明清服饰广告构成元素
明清服饰灿烂夺目, 服饰的色彩、式样、纹样、质料、装饰品等都成为区别个人身份地位的标志, 因此这些元素也成为明清服饰广告的主要构成要素。
1. 服饰色彩。
以服饰的颜色作为区分贵贱等级的重要标志, 是明清服饰广告的一个重要元素。所谓“改正朔, 易服色”, 意指因王朝的更迭而变更其服色, 这一思想根源于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所提出的“五德终始说”。这一学说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变化来解释改朝换代的历史变化, 认为按照“五行”相胜的顺序, 每个朝代都受到“五行”中的一种“德”的支配, 并具有与之相应的象征色。明初礼部官员就提出:古代服色按五德的学说, 夏尚黑、殷尚白、周赤、秦黑、汉赤、唐黄, 明取法周汉唐宋, 以火德王天下, 色应尚赤, 得到朱元璋的认可。当然明代定红色为国色, 部分原因还因为国姓为朱。明清时期, 黄色都是皇室的专用色彩, 官员与普通百姓非特许是不能穿着黄色服饰的, 黄色成为君权的符号象征有其多重的政治与文化原因, 如将黄色与圣王相联系的黄帝崇拜、黄色代表土地的土地崇拜、服黄静处的无为而治思想、黄色代表中间之色的中和思想等等。总之, 明清时期, 黄色成为服饰中最高贵至尊之色。明代是继承了隋唐以来的皇帝服黄色的传统, 而满清则是深受汉文化中黄色崇拜的影响, 满洲八旗中正黄旗与镶黄旗由皇帝直接统领, 黄马褂是有清一代赏赐给官员的最高等级的服饰, 都充分说明了黄色在清代服饰色彩中的最高地位。皇帝而下, 官员的服色也与其品级相对应, 形成品官服色制度。品官服色制度自隋朝开始萌芽, 到唐代形成较系统的体系, 服色的等级意义也更加明显。如唐高宗于上元元年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 四品深绯, 五品浅绯, 六品深绿, 七品浅绿, 八品深青, 九品浅青等。明代规定:一品至五品官服紫, 六、七品服绯。
2. 服饰式样。
明清服饰的基本形制都是上衣下裳, 但服饰尺寸大小却存在不同。明代的服饰尺寸追求宽大, 遵守古制;而清代服饰更加紧凑短窄, 适合满族人民的弓马骑射。明代规定:官员衣服宽窄以身为度。文官衣长自领至裔, 离地一寸, 袖长过手, 复回至肘, 袖桩广一尺, 袖口九寸。公侯、驸马与文职相同。耆民、儒士、生员衣服尺寸与文职同, 只是衣袖稍短, 过手复回, 不及肘三寸。庶民衣长离地五寸, 袖长过手六寸, 袖桩广一尺, 袖口五寸。武职衣长离地五寸, 袖长过手七寸, 袖桩广一尺, 袖口仅出拳。这种对衣服尺寸的规定有两层含义:一、通过衣身、衣袖的长短、袖桩的宽窄、袖口的大小来区分官民的不同身份, 长、宽、大者, 为官;短、窄、小者, 为民。此种观念根深蒂固, 流延至近世, 如近代称缙绅为“峨冠博带”, 下层群众为“短衣帮”。二、区分文武, 以服饰就能判断文武官员身份。武官、军士的衣服尺寸一般比文职短小, 因为武官、军士服饰更考虑实用性, 而文官服饰更追求外在的观赏效果。可见, 服饰式样可以传达重要的文化信息, 有着告知尊卑的功能。
3. 服饰纹样。
服饰纹样往往与中国传统的哲学与审美思想紧密相联。如皇帝朝服上的龙纹与十二章图案就象征了帝王九五至尊的地位与至善至美的德行。皇后朝服饰以凤纹匹配其母仪天下的身份, 与皇帝龙纹相呼应。明清品官服饰中的补服是服饰纹样最突出代表。所谓补服即绣有补子的服饰, 补子是指在官员服饰的前胸后背装饰以绣有不同的禽兽图案的丝织品, 作为官员身份与等级的标志。以自然界强弱不等的动物图案来影射官场上高低贵贱的伦理关系, 传递了封建等级观念与古人的哲学观、审美观。《明史·舆服志》中强调以补服来分别文武官员, 文用禽鸟, 武用猛兽, 唯都御史、副都御史、给事中、监察御史、按察使等风宪官补服用獬豸 (一种传说能断曲直的神兽) , 以后清代官服也继承了此制度。
洪武二十四年定文武官常服所绣图案, 这些动物图案是区分官员品级高低的重要标志。“公、侯、驸马、伯服, 绣麒麟、白泽。文官一品仙鹤, 二品锦鸡, 三品孔雀, 四品云雁, 五品白鹇, 六品鹭鸶, 七品鸂氵鶒, 八品黄鹂, 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獬廌。武官一品、二品狮子, 三品、四品虎豹, 五品熊罴, 六品、七品彪, 八品犀牛, 九品海马。”[4]1638这便是明代所创立并为后世清代继承的补服制度, 《万历野获编》言:文臣章服, 各以禽鸟定品级, 此本朝独创。
补服是明清官服制度中很有特色的一项创举。补服既是封建等级制在服饰上的集中反映, 也体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明人丘浚曾解释道:文官用飞鸟, 象其文采也;武官用走兽, 象其猛鸷也。而不同等级官员所绣的不同禽兽图案正是借助动物界的强弱影射了官场上尊卑贵贱的伦理关系。如:文官一、二、三品所绣仙鹤、锦鸡、孔雀都是被认为高贵美丽的珍禽, 四品以下所绣则为较常见的飞禽, 至于八九品所绣的黄鹂、鹌鹑已经是非常普通的小鸟了。武官一二品所绣狮子乃为传说中的百兽之王, 身份高贵, 成为地位与权力的象征。三品以下所绣的虎豹熊罴彪都被认为是能力超群的猛兽。而八九品的犀牛、海马并不是现实中的同名动物, 犀牛补子为一种鹿首牛身动物, 海马补子则为立于海涛之中的马。
4. 服饰质料。
服饰质料也往往可以区分尊卑贵贱。如明初规定:只有皇室贵族、职官才能穿着锦绣、纻丝、绫罗等高级面料, 庶民百姓之家不能穿着锦绣一类的衣服, 只能用绸、缎、纱、布等, 乐伎更是只能穿着皂褙子。清代更是对服饰质料进行了多次规定:“顺治三年, 定庶民不得用缎绣等服。满洲家下仆隶有用蟒缎、妆缎、锦绣服饰者, 严禁之……康熙元年, 定军民人等有用蟒缎、妆缎、金花缎、片金倭缎、貂皮、狐皮、猞猁猻为服饰者, 禁之。”[5]3062
5. 服饰装饰品。
明清官员服饰上的一些特殊的装饰也往往成为区分等级的标志。如明代皇后、皇妃出席相同场合所戴凤冠上装饰的金玉、珠宝就有数量上的差异;文武官朝服所用配绶亦以品级而不同。清代品官服饰上的装饰品更加多样化, 如顶戴花翎、朝珠、朝带等都是清代官员服饰上特有的装饰品, 也是官员等级与地位的标志。“凡朝珠, 王公以下, 文职五品、武职四品以上及翰詹、科道、侍卫, 公主、福晋以下, 五品官命妇以上均得用。”[5]3058
二、明清服饰广告的特征
综观明清两代服饰广告的文化传播功能, 其特点有以下一些。
1. 明清服饰制度是明清统治者用强力推行而建立起来的, 上至帝王下到庶民百姓, 都被统统纳入这一庞大的体系中。
服饰制度影响到明清两代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 论覆盖面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远, 服饰广告所具备的文化传播功能都不应为我们所忽视。
2. 服饰广告具有政治与文化双重传播功能。
服饰广告的政治意味浓厚, 在古代中国, 服饰制度成为政治制度的一部分, 其所包含的政治内涵远超过了现代服饰。中国古代服饰不仅仅是遮羞蔽体与美化外表的饰物, 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符号, 它向外界告知了服饰穿着者在社会等级中所处的地位与能拥有的权力。统治者通过服饰制度警示了僭越礼制的行为, 有效地维护了封建等级制。服饰广告中蕴含的文化意涵同样丰富, 如服饰色彩中所体现的五行学说, 服饰纹样中的动物图案意义等, 都反映出古人的哲学观与审美观。
3. 由明到清, 服饰制度经历了一个重大的转折。
明清鼎革之际, 服饰作为一个民族或国家最普遍最显著的外在标志, 有其政治及文化上的双重意义, 服饰制度的变更往往是政权更替的象征。满清统治者用强力完成了这一变革, 而这也恰恰证明服饰在朝代更易中所具有的强大的政治与文化告知功能为统治者所重视。清代服饰就形式而言与明代有着很大差异, 但其核心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以服饰作为个人在封建等级制阶梯中所处地位的外在标识。
参考文献
[1]杨海军.中外广告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2]于智荣.贾谊《新书》译注[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3] (清) 叶梦珠.阅世编[M].中华书局, 2007.
[4] (清) 张廷玉.明史[M].中华书局, 1974.
服饰广告策划书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