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泻叶药渣范文
番泻叶药渣范文(精选3篇)
番泻叶药渣 第1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7月2009年7月, 我科收治骨折卧床合并便秘患者168例。经心理干预, 左下腹按摩, 增加粗纤维饮食增加饮水等基础治疗后部分得到缓解, 仍有65例便秘患者, 其中男53例, 女12例, 年龄36岁~72岁。对这部分患者实施了番泻叶泡饮治疗。
1.2 方法
番泻叶50 g沸水焖泡后饮服, 随后饮水1 500~2 000 m L, 同时给左下腹部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
1.3 疗效判定
显效:服药后60 min内排便, 便后无不适。有效:服药后60 min内有排便但是量少, 仍有腹部不适。无效:服药后60 min后无排便。不良反应:服药引起的患者不适。
1.4 结果
49例患者顺利排出积便, 7例患者服药后出现轻微的左下腹部绞榨感, 经局部按摩后排出积便, 9例患者出现轻度腹泻伴里急后重约5 h后缓解, 总有效率为100%.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微的下腹部绞榨感和轻度腹泻伴里急后重, 占25%, 对症处理后完全缓解。
2 讨论
2.1 骨折患者由于疼痛出汗、精神紧张焦虑、创伤性失血、手术失血等原因造成患者血容量不足, 水分从肠腔向血管内转移容易造成大便干结;腰椎的骨折损伤迷走神经以及骶尾神经, 造成排便障碍;受伤后卧床使肠蠕动减慢;患者不能下床排便以及在亲属关注下排便心理有障碍等多种因素使得便秘成为骨折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
2.2 番泻叶主要成分为番泻苷A、B, 导泻作用以番泻苷A活性最强, 番泻叶的导泻效果与番泻叶的量及制取方法相关。如果番泻叶用低于90℃的温水浸泡, 则番泻叶所含番泻苷A不易充分析出, 难以发挥最大效果;如果煎煮时间过长, 则番泻苷发生水解氧化为游离的蒽醌衍生物, 在肠道内易被破坏从而失去导泻作用。另有研究显示, 同等剂量增加浸泡次数和时间能使番泻苷A浸出率提高[1]。番泻叶易溶于弱碱性液体, 因此, 制取番泻叶浸液最好的方法是加入少量碳酸氢钠用沸水冲泡。番泻苷A在大肠内被细菌水解为蒽醌, 蒽醌有以下作用: (1) 刺激肠黏膜, 加快肠蠕动; (2) 拟胆碱作用, 兴奋肠道平滑肌M胆碱能受体, 加快肠蠕动; (3) 抑制肠道平滑肌的Na+-K+-ATP酶, 阻断Na+从肠道转移至细胞内, 使肠道内渗透压升高, 保留大量水分使肠内容物增多, 机械性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加[2], 以上因素综合起来产生导泻排便作用。
2.3 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2.3.1 番泻叶用法简单, 护士可能疏于指导。在本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左下腹部绞榨性疼痛和轻度腹泻 (25%) , 增加患者思想负担。因此在实施番泻叶导泻治疗时, 护士要亲自指导患者正确服药并告知可能出现的问题, 安慰患者直到导泻成功。
2.3.2 导泻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在实施导泻治疗时, 尽量减少室内人员, 必要时使用屏风遮挡, 要保持病房安静, 减少干扰, 满足患者自尊的需要, 使其精神放松。便后开窗通风换气, 减少患者的尴尬与不快[3]。
2.3.3 导泻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 大便性状次数。在患者出现腹胀加重或左下腹绞榨感时, 护士应给患者进行腹部按摩以帮助患者减轻不适, 加快排便。当患者出现腹胀腹痛难以忍受, 腹泻不止, 有脱水、水电解质紊乱迹象时, 及时停止服药并报告医生处理, 防止意外发生。
2.3.4 选择适当的用药时间。从番泻叶口服开始到积便全部导出用时较长, 用药过程中患者可能有不适。因此最好选择白天进行。
2.3.5 治疗过程中护士要教会患者正确的接便方法, 防止粪便污染。
参考文献
[1]林观样, 潘晓军, 等.不同浸泡方法对番泻叶中番泻苷A浸出率的影响比较[J].医药导报, 2006, 25 (8) :816-817.
[2]黄月娟.番泻叶治疗胸腰椎骨折腹胀便秘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09, 18 (4) :667.
番泻叶:不可一泄了之 第2篇
番泻叶的临床用途比较广泛,治疗产褥期便秘效果较好。取番泻叶7克,冲开水150毫升,浸泡3~5分钟,弃渣一次服下。通便后子宫复原良好,恶露减少。但平日脾胃虚弱者不宜服用。番泻叶还可以治疗消化不良、腹胀胸闷。取番泻叶3克、生大黄2克、橘皮3克、黄连1.5克、丁香2克,沸水温浸2小时,去渣,一日内分3次服,可使症状有明显的好转。
番泻叶服用方法简单,可以用开水冲泡后饮服,亦可以煎汤或研末后服用,故而成为了许多便秘患者、长期卧床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首选通便药物。不少人认为番泻叶属于天然的药物,总比化学药物安全可靠,常在家庭中备有此物。番泻叶可以助人一泄为快,确是好事。不过,“凡药三分毒”,何况番泻叶还是大寒之物。番泻叶对胃肠积热、食物积滞、脘腹满胀、口干口臭、面赤身热、小便短赤、大便干结难解等实证患者最为适宜。但是,凡脾胃虚寒、喜热怕冷、久病气虚、年迈体弱者以及孕期、月经期妇女,即使发生便秘,也要慎用或禁用番泻叶。一般认为,番泻叶用于急性便秘比用于慢性便秘更合适。
番泻叶的泻下作用和刺激性比较强烈,在泻下过程中可能引起腹痛、盆腔充血、恶心呕吐。一般配以行气和中的木香、藿香,即可减轻这一弊端。泡饮番泻叶的方法也应注意,汤水不可过浓,以清淡为好。缓缓饮用。每日用量在1.5~5克之间。便秘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用量,一旦通便即应减量或停用,不宜多服和久服。
番泻叶药渣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月-2015年1月因阿片类药物致便秘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患者无脱水、感染、休克以及重度贫血等症状, 无严重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障碍;均为采用阿片类药物予以止痛治疗的慢性癌痛患者, 便秘时间>3天, 未见肠梗阻以及用药禁忌证。将60例患者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30例。研究组中, 男18例, 女12例;年龄19~78岁, 平均 (58.1±7.2) 岁;其中肺癌12例、淋巴瘤8例、肠癌6例、白血病4例。对照组中, 男16例, 女14例;年龄22~79岁, 平均 (55.9±8.7) 岁;其中肺癌10例、淋巴瘤9例、肠癌7例、白血病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医务人员均叮嘱患者多喝水、适当活动以便促进胃肠道蠕动, 同时依据患者具体病情指导患者选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研究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以6~9g番泻叶开水泡饮, 2~3次/天。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便秘、腹痛和腹痛发生情况。便秘评价标准:①罗马III标准:患者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排便不尽感、便硬, 每星期完全排便次数低于3次, 每天排便重量低于35g;结肠或全胃肠通过时间增加。②世界胃肠病学组织于2010年对功能性便秘定义为连续性的排便不尽感或排便困难、排便次数每3~4天约1次或较之更少, 未见继发性病因和报警症状。待患者确诊为便秘以及无器质性改变引起的便秘后, 参照罗马III标准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便秘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便秘发生率为6.7%, 低于对照组的2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腹痛和腹泻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腹痛发生率为20.0%, 高于对照组的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无腹泻发生, 研究组腹泻发生率为1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n (%)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便秘是临床阿片类药物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属于不可逆型, 且随着阿片类药物的长时间使用其便秘情况越重。阿片类受体主要包括κ、δ、μ3种受体, 其中μ受体为常见且主要的镇痛受体, 外周μ受体会对胃肠道吸收、分泌以及血流量等产生影响, 使得阿片类药物具有较高的致便秘发生率[3]。对于多数阿片类药物引起便秘患者往往需要服用泻药防止便秘。泻药可直接作用于胃肠道, 可促进肠内物质运行并顺利排出。番泻叶是一种接触性泻药, 又称之为刺激性泻药, 番泻叶中的主要成分包括番泻叶A、B、C、D, 其中泻下作用最强的为番泻叶苷A。现代药理研究发现, 番泻叶具有以下药理作用:①致泻的主要机制为服用后经大肠内细菌将番泻叶主要成分分解为蒽醌, 对水、钠、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发挥抑制作用, 使肠腔内容积增大, 进而促进结肠蠕动, 增加患者泻下次数[4];当番泻叶直接与黏膜接触后, 可增强黏膜通透性, 有利于水和电解质扩散至肠腔, 进而起到致泻作用[5];②对胃和十二指肠出血具有较好的止血作用, 通过增加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含量, 使凝血活酶时间、凝血时间明显缩短, 同时对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能有效防治胃、十二指肠出血;③番泻叶还具有抑制多种细菌生长的作用, 如变性杆菌、大肠杆菌、甲型链球菌、痢疾杆菌和白色念球菌等。临床研究报道, 番泻叶致泻作用较为缓慢且温和, 服用后副作用少[6]。目前临床常用番泻叶泡水后让患者饮用, 治疗化疗后引起的便秘。朱条娥等[7]对番泻叶预防化疗后引起的便秘效果进行探讨, 结果显示番泻叶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后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使用安全方便。
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便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明采用番泻叶泡水饮用可减轻患者便秘情况, 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然而也有文献报道, 番泻叶泡水服用可引起腹痛和腹泻, 不利于患者恢复[8], 本研究中, 对照组腹痛、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研究组, 与上述文献报道相似。可能原因为泡水后患者具体服用了多少有效番泻叶剂量无法计算, 而导致患者因服药较多出现腹痛腹泻。对于上述问题曾有研究通过测量番泻叶重量来计算患者的用药量, 但因受水温、反复冲泡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 仍不能准确计算出患者所服用的番泻叶的剂量, 因此对于番泻叶治疗阿片类药物引起便秘的用法和用量还需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 对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患者采取番泻叶预防性治疗有助于降低便秘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永强.车前番泻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116例[J].医药导报, 2012, 31 (6) :756-757.
[2]杨福弟, 莫菊荣, 彭种.番泻叶等三种泻药解除卧床患者便秘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28) :111-112, 115.
[3]姚兰, 叶序卷, 贾钰铭, 等.番泻叶与茶叶浸出液联合治疗盐酸吗啡缓释片所致便秘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 15 (6) :716-717, 718.
[4]张洁文.中药硬膏穴位贴敷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 2015, 35 (7) :528-529.
[5]符爱霞, 关新军, 曹美丽.肠通贴穴位贴敷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4 (10) :810-811.
[6]王莉娜, 刘杰, 李道睿, 林洪生.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中医治疗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0, 17 (1) :116-119.
[7]朱条娥, 赵建国, 熊建萍.番泻叶预防化疗后便秘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 2011, 23 (5) :90-91.
番泻叶药渣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