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聚乙二醇论文
复方聚乙二醇论文(精选7篇)
复方聚乙二醇论文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集需要做术前肠道准备的患者, 经患者同意后按照肠道清洁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共计60例, 其中观察组30例, 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32例, 女28例;年龄22~81岁, 平均 (49.5±9.3) 岁;体质量45~79 kg, 平均 (56.3±4.6) 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在术前肠道准备的前1天中午照常进食。口服果导片2片和二甲硅油2片, 晚餐为流质或少渣食物[3]。术前肠道准备当日禁止吃早餐, 但可以喝水。在距检查还有4~5 h时将137.15 g (2袋)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商品名恒康正清, 江西恒康正清药业有限公司) 加水达到1000 m L喝完, 口服的速度必须低于1000 m L/h。对照组:在术前肠道准备前1天中午开始只食用流质性食物或者可化渣的食物。且服下导片两片和二甲硅油检查两片。术前肠道准备当日禁吃早餐并在上午8点行肥皂水清洁灌肠。将0.1%~0.2%肥皂水通过肛门, 从肛管经直肠缓慢灌入结肠, 帮助患者排除粪便和积存气体[4,5]。两组患者均大量饮用白开水, 直到排出的大便接近清水状为止。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排便次数和腹泻、排气持续时间、肠道清洁效果、不良反应。其中肠道清洁效果根据相关医师评定肠道清洁效果把清洁满意度分为三级。Ⅰ级:肠管内几乎看不到粪渣和气泡, 视野清晰, 没有随症状, 肠黏膜完好, 观察进行无难度[6];Ⅱ级:肠管较洁净, 虽然能看见少量粪渣或粪水但是视野清晰并不影响观察, 或经冲洗及内镜吸出后对进镜和观察无影响;Ⅲ级:肠腔内存在较多粪水或粪渣, 严重影响观察[7]。Ⅰ级和Ⅱ级为有效, Ⅲ级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为保证真实性与科学性, 本次实验数据都由本院专业人员收集, 并且对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排便次数、腹泻持续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排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排气时间及腹泻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肠道清洁效果比较
根据评定标准, 观察组的肠道清洁有效率达到96.67%, 优于对照组的70.00% (P<0.05) , 见表2。
例 (%)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在恐惧、恶心、腹痛和头晕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观察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例 (%)
3 讨论
当今社会强调以人为本人, 在医学上更是如此, 把患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切实考虑患者的感受[8]。肠镜本身容易使患者产生紧张情绪, 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压力, 所以减轻患者在肠道准备过程中的身体和心理负担尤为重要[9]。传统的肠道准备方法有待提高, 而新型的肠道准备方法 (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更加安全, 且副作用小, 有助于提高肠道准备的质量, 是理想的肠道准备手段[10]。
由表1可看出,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患者在排气时间及腹泻持续时间上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表2可以看出, 观察组清洁程度达到Ⅰ级、Ⅱ级的例数共有29例, 只有1例患者的肠道清洁未达标, 对照组有9例未达标。观察组的清洁有效率为96.67%, 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0.00%。由表3可得出, 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观察组的腹胀例数和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相比采用肥皂水清洁灌肠法,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具有以下优点: (1) 能快速将气体排出肠道[11]。 (2) 清洁率高, 有优秀的肠道清洁能力。 (3) 降低了腹胀的发生率, 缓解患者不适[12]。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肠道准备用药中的新型药物, 它与传统的药物不同, 它能再更短时间进入肠道, 提高肠液渗透压, 扩大肠腔容积从而加快蠕动产生腹泻[13,14,15]。
复方聚乙二醇论文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2月—2009年8月共收治需全身麻醉下开腹手术治疗的胆石症病人40 例, 排除合并有肠穿孔、肠梗阻、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紊乱及心功能不全者。男24例, 女16例;年龄21岁~79岁 (51.3岁±11.6岁) ;其中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4例, 左半肝切除术6例, 左半肝切除+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7例, 胆囊切除术3例。40例手术病人无一例死亡, 发生胆漏2例, 切口感染7例, 切口脂肪液化3例, 肺部感染1例, 均经积极治疗治愈出院。
1.2 方法
将40 例胆石症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B两组, 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手术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20例, 术前1 d 15 :00及19:00 分别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一盒 (内含3小包) , 组成:a包含氯化钠1.46 g、无水硫酸钠5.68 g;b包含氯化钾0.74 g、碳酸氢钠1.68 g;c包含聚乙二醇4000 60 g。将盒内各包药粉一并倒入有刻度的杯中加水至1 000 mL, 首次服用750 mL, 以后每隔15 min服250 mL, 直至喝完。 B组20例, 术前1 d 15:00口服蓖麻油25 mL, 19:00口服本院自制的洗肠散3包 (每包含NaCl 18.4 g、NaHCO3 8.8 g、KCl 2.2 g) , 每包用1 000 mL开水稀释后口服。
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1.3.1 肠道清洁度效果评定
观察记录口服药后首次排便时间、大便次数、末次排便时间, 并根据末次排出物形状颜色清亮度分3级[2], 优:清亮或微黄的水样排出物、含少量杂质;良:黄色、可见少量固状粪便的水样排出物;差:成型固状大便。
1.3.2 病人接受性及不舒适性
由一位观察者指导病人服药, 发放和回收问卷调查表, 了解病人的接受性和不舒适性。从药物口味、饮完度、喝药容易度、愿意重复度4个方面评分 (好为1分, 一般为3分, 差为5分) , 评分最高20分, 评价病人对药物的接受程度。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头晕乏力4个方面 (无=0, 轻=1, 中=3, 重=5) 评分, 最高20分。评价病人服药后的不舒适程度。
1.3.3 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
术后出现肠鸣音时间和排气时间。
1.3.4 生分指标
服药前及术后1 d血电解质各项指标。
1.3.5 术后并发症
观察两组切口有无感染、脂肪液化等愈合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排便时间比较
A组首次排便时间为首次服药后0.8 h~3.50 h (1.8 h±0.9 h) , 末次排便时间为首次服药后5.00 h~13.3 h (10.6 h±2.1 h) , 排便次数6次~16次 (10.0次±3.0次) ;B组首次排便时间0.5 h~4 h (2.0 h±1.1 h) , 末次排便时间为首次服药后4 h~7 h (7.0 h±2.0 h) , 排便次数3次~7次 (5.1次±1.3次) 。两组比较首次排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A组排便次数多于B组, 末次排便时间亦较蓖麻油+洗肠散组延长 (P<0.001) 。
2.2 肠道清洁度比较
A组优18例, 良1例, 差1例;B组优16例, 良12例, 差2例。A组清洁优良率90.0%, B组肠道清洁优良率80.0%。A组清洁效果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7) 。
2.3 对药物的接受性及服药后的不舒适程度比较
表1显示, 病人对PEG-EIS药物和蓖麻油+洗肠液的接受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病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舒适, 见表1。
2.4 肠道功能恢复的比较
A、B两组的术后肠鸣音出现时间分别为44.6 h±17.6 h和47.4 h±17.2 h,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14) 。排气时间分别为66.3 h±20.1 h和64.4 h±19.3 h, 两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P=0.768) 。
2.5 服药前后电解质的比较 (见表2)
2.6 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见表3)
3 讨论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一种较新的全肠道灌洗液, 它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 肠道不吸收, 也不会被肠道细菌代谢而产生气体, 而且能够有效地维持肠道内渗透浓度, 不会引起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3]。病人使用这种准备方法, 无需长期禁食, 术前1 d开始口服药物也不会影响睡眠, 有利于手术的开展, 促进术后早日康复[4]。通过本研究发现, 病人口服PEG-ELS后, 都觉得口味呈淡淡的盐水味, 无刺激性, 30 min内饮完1 000 mL液体, 不会引起严重的恶心呕吐, 且无腹痛, 所有病人都能按时饮完药液, 没有一例出现不能耐受而中止了肠道准备。而且服药时间安排在15:00及19:00分开两次各口服一盒药物, 对肝胆道手术来说, 中间晚餐时间病人可以进流质或者半流质饮食, 避免了病人因禁食而引起头晕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 也不需要额外增加静脉补充能量。在观察中发现也不影响病人晚上的睡眠质量, 肠道清洁效果优于蓖麻油+洗肠散。本研究发现口服PEG-ELS后术后不会引起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 术后病人肠功能恢复、切口愈合与传统的使用蓖麻油+洗肠散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
口服蓖麻油具有润滑软化粪便, 刺激肠蠕动得到清除部分粪便目的, 继而于术前1 d晚口服洗肠液, 使肠腔迅速形成高渗环境肠蠕动增加, 达到清理肠道目的。据报道, 蓖麻油经全肠道清洁, 容易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破坏肠道菌群, 诱发肠腔感染[5]。本研究使用蓖麻油+洗肠散两种药联合使用, 洗肠散中的电解质成分补充可以防止单纯口服蓖麻油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的缺陷。所以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病人口服蓖麻油+洗肠散后术后不会引起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但是病人反映蓖麻油口味确实难以忍受, 呈涩涩的猪油味, 容易引起恶心呕吐, 增加病人的恐惧心理, 难闻的味道也影响了病人对晚餐的食欲。晚上19:00口服3 000 mL洗肠液, 要求每30 min喝1 000 mL液体, 病人往往因为服药难度大、饮水量大导致腹胀而不能全部按要求饮完3 000 mL洗肠液。因此, 口服蓖麻油+洗肠散后病人的大便次数就明显比PFG-ELS组少, 清肠效果也达不到很好的理想。
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胆道手术行术前肠道准备, 不仅增加了病人的依从性, 而且肠道准备充分, 不会造成术中因麻醉后肛门括约肌松弛致排便造成污染, 术后也没有引起肠道积气[6,7,8]。而且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增加了护患满意度。经临床观察, 采用此种肠道准备方法, 护士给药简便、用量准确、便于观察、节省时间, 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避免了反复灌肠造成的直肠黏膜擦伤;病人无痛苦和服药后伴随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甚至虚脱等不适明显减轻, 更适于老年病人, 临床评价效果好, 在临床上完全可以代替蓖麻油+洗肠散。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PEGELS) 和蓖麻油+洗肠液这两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的肠道清洁效果、病人对药物的接受性以及对胆道手术后病情恢复的影响。[方法]40例胆石症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B两组, 术前1d行肠道准备, A组口服PEGELS2000mL, B组口服蓖麻油25mL+洗肠液3000mL, 对全部病人监测服药后排便次数、肠道清洁度、病人接受性及不舒适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水电解质紊乱和切口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在排便次数、肠道清洁度及病人接受性上明显好于B组 (P<0.05) 。而在对手术术后胃肠功能影响、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和切口愈合情况, 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口服溶液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病人接受性好的肠道清洁准备药物, 在临床上完全可以代替蓖麻油+洗肠液。
关键词:肠道准备,胆道手术,术后并发症
参考文献
[1]许文.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 2008, 10 (8) :10331034.
[2]甄莉, 周春兰, 吴承堂, 等.维沃替代常规肠道准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 2003, 10 (2) :57.
[3]Poon CM.Twoliters of polyethylene glycol electrolyte lavage so-lution versus sodium phosphate as bowel cleansing regi men for colonoscopy:A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Endos-copy, 2002, 34 (7) :560563.
[4]刘春, 李勇.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肝胆胰疾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5 (4) :3738.
[5]王春萍, 陈春龙.三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结肠清洁效果的比较[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0, 20 (3) :276277.
[6]杨彩, 郭秀珍, 刘燕.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肠道准备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 2007, 21 (11A) :28772878.
[7]王喜芹, 何雪琳, 韩咏梅.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用于腹部手术前肠道清洁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 2007, 21 (5A) :11781179.
复方聚乙二醇论文 第3篇
1 资料与分组
1.1 研究对象
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 在我院内镜室行结肠镜检查的154例患者。排除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结肠部分或全切除术后、肠梗阻、对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过敏、未能完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研究取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 遵循的程序符合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标准。
1.2 分组
根据肠道准备方案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A组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番泻叶组) 75例, 平均年龄 (50.0士15.5) 岁;B组 (甘露醇和番泻叶组) 79例, 平均年龄 (4 9.9士14.8) 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大体相似。
1.3 肠道准备
为每位患者提供一份肠道准备用药指导。两组均于检查前1天进食无渣流质;检查前1天下午口服番泻叶水 (6g) 诱导排便;检查当日早晨7点开始服药, 服用药物后至结肠镜检查前禁食不禁水。服药方法:A组将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和爽, 深圳万和制药有限公司) 2袋 (每袋由A、B、C各1包组成, A包含氯化钾0.7 4 g, 碳酸氢钠1.68g;B包含氯化钠1.46g, 硫酸钠5.68g;C包含聚乙二醇4000 60g) 混合溶于2L水中, 在1.5h内服完。B组口服25%甘露醇注射液250ml (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 和温开水2L混合, 1.5h内服完。所有结肠镜检查均于下午1∶30-4∶30时进行。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肠道清洁程度和肠腔气泡程度。 (1) 肠道清洁程度评分标准[1,2]:0分, 大于90%的肠黏膜清晰可见, 肠腔内主要为液体粪水, 少许吸引即可看清;1分, 大于90%的肠黏膜清晰可见, 肠腔内主要为液体粪水, 需较多吸引方可看清;2分, 大于90%的肠黏膜可见, 肠腔内为液体粪水及固体粪便的混合, 可通过冲洗和吸引清除才可看清;3分, 小于90%的肠黏膜可见, 肠腔内充满糊状及固体粪便, 且无法通过冲洗和吸引清除。 (2) 肠腔气泡程度评分标准[3]:0分, 肠腔内无或少许散在的气泡, 不影响观察;1分, 气泡至少覆盖肠腔半周;2分, 气泡覆盖肠腔全周;3分, 气泡充满整个肠腔, 难以观察。 (3) 所有的结肠镜检查均由同一位高资历内镜医师在不知分组的情况下完成。退镜过程中对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的清洁度和气泡程度分别进行评分并记录。根据波士顿肠道准备标准 (BBPS) [4], 将每段结肠的评分相加, 得出0~12级的肠道清洁度及气泡程度的总评分, 其中清洁度总分4为清洁满意, 气泡总分=0为去泡满意, 任一肠段气泡评分=2或3为存在严重气泡。计算两组的清洁满意率、去泡满意率和严重气泡率。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 (表1)
在行肠道准备时, 两组均有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但多数患者的不适感在肠镜检查结束后消失, 所有患者均完成结肠镜检查。A组不良反应9例 (12.0%) , B组不良反应36例 (45.6%)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0.963, P=0.01) 。
[例 (%) ]
2.2 肠道清洁程度比较 (表2)
A组肠道清洁度满意率高于B组, 严重气泡率低于B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去泡满意率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例 (%) ]
3 讨论
高质量的肠道准备为肠镜检查提供了清晰的视野, 使检查过程更为顺利, 有助于减少或减轻患者的痛苦。目前肠道准备的方案较多, 但缺少清洁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准备时间短、依从性好的较为理想的肠道准备方案。现国内常用的清肠剂有聚乙二醇电解质 (SF-PEG) 、10%~20%甘露醇、33%硫酸镁和番泻叶等。磷酸钠和SF-PEG是国外常用的清肠剂[5], 尚无全球统一的清肠方法。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通常在4h内导致腹泻, 快速清洁肠道。聚乙二醇4000的渗透活性和电解质的浓度不影响离子或水的吸收或排出, 大量应用对液体或电解质的平衡无明显影响, 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提高了耐受性。番泻叶具有泻下和抗菌作用, 价格低廉, 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应用有助于增加清肠效果。本研究发现, 在结肠镜检前的肠道准备中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作用优于甘露醇, 可能是因为甘露醇是一种低聚糖, 在肠道内可酵解产生气体, 导致肠道内积气较多。肠道气泡的存在困扰了内镜医师对肠道黏膜的观察, 且因需要冲洗、抽吸, 大大延长了检查时间, 额外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根据我们的观察, 认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番泻叶的清肠效果优于甘露醇和番泻叶, 对患者的影响较小。但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去泡满意率、降低严重气泡率, 仍需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番泻叶在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54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分为A组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番泻叶组) 75例和B组 (甘露醇和番泻叶组) 79例, 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肠道清洁程度和肠腔气泡满意率。结果 A组的肠道气泡满意率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肠道严重气泡率低于B组, 肠道清洁满意率高于B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番泻叶的清肠效果优于甘露醇联合番泻叶。
关键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番泻叶,肠道准备
参考文献
[1]仲华, 潘文胜, 张顽军, 等.小剂量聚乙二醇联合用药在肠道准备中的效果评价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 2009, 29 (8) :550-551.
[2]管艳杰, 袁洲杰, 玄桂英, 等.新口服法肠道准备的临床观察[J].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5, 27 (4) :285.
[3]Wei W, Ge ZZ, Lu H, et al.Purgative bowel cleansing combined with simethicone improves capsule endoscopy imaging[J].Am J Gastroenterol, 2008, 103 (1) :77-82.
[4]Lai EJ, Calderwood AH, Doros G, et a1.The 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a valid and reliable instrument for colonoscopy-oriented research[J].Astrointest Endosc, 2009, 69 (3Pt2) :620-625.
复方聚乙二醇论文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12月在本院消化内科检查的118例结肠息肉患者,其中,男69例,女49例,年龄65~78岁,平均年龄(69.2±7.8)岁。所有患者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61例)。所有患者接受检查和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肠道内容物清除方法
观察组接受肠镜检查的所有患者手术前日午餐后禁食,术后3 h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舒泰清:取舒泰清A、B两剂各1包,同溶于125 ml温水中成溶液。24袋舒泰清溶于3000 ml温开水,2 h内服完。250 ml/次,每隔10~15 ml服用一次,直至排出水样清便),清除肠道内容物。对照组手术前日口服硫酸镁(50 g硫酸镁溶于100 ml温开水,服完后,服2000 ml水)清除肠道内容物。由于老年人胃肠蠕动较慢,所有液体服用时应减慢速度,边服药,边观察。
1.2.2 麻醉方法
无痛肠镜患者,操作前开放上肢静脉,复方林格氏液500 ml静脉滴注,静脉注射阿托品0.3 mg/kg,常规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基础指标。面罩吸氧,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2 mg/kg,枸橼酸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2.0 mg/kg。检查过程中根据患者反应,追加异丙酚20 mg/kg,以维持麻醉深度。
1.2.3 手术方法
结肠镜切除息肉采用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退镜为序的方法。根据息肉直径的大小,采用不同的切除办法。对于直径<0.5 cm或基底,蒂部较小的息肉,采用电热活检钳电凝切除;对于直径0.5~2.0 cm的息肉,采用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效果最好;对于直径>2.0 cm或带蒂或较大的息肉,选择套圈器高频电凝切除息肉,圈套蒂部时要小心,切勿直接接触侧肠壁灼伤肠壁;对于较大息肉,直径>10.0 cm的息肉则要考虑手术切除,术中出现出血,应及时止血。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结肠息肉切除的成功率、肠镜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以及术后出现并发症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结肠息肉病理结果
118例结肠息肉患者,共发现息肉312枚,观察组166枚,对照组146枚,切除息肉303枚。所有切除的息肉经病理诊断,其中炎性息肉81枚(26.7%),增生性息肉85枚(28.1%),腺瘤性息肉137枚(45.2%);除此之外,有3枚恶性病变,属腺瘤性息肉。横结肠息肉36枚,降结肠息肉46枚,乙状结肠息肉94枚,升结肠息肉29枚,直肠息肉87枚,回盲部息肉11枚。
2.2 治疗效果
观察组57例老年患者均在无痛肠镜手术前日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下,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息肉,共切除166枚息肉,息肉切除率为100.0%。对照组61例老年患者在无痛肠镜手术前日口服硫酸镁,术后共切除137枚息肉,息肉切除率为93.8%。观察组肠镜操作时间(20.5±5.5)min短于对照组(46.2±7.2)min(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4.8±2.3)d短于对照组(6.4±6.6)d(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96.5%(55/57)高于对照组的73.8%(45/6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未见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迟发性出血,1例肠壁穿孔,并发症发生率为6.6%,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结肠息肉多数不具有恶变能力,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存在恶变可能,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更多见[4]。因此,老年患者早期发现结肠息肉,早期切除有助于身体健康。但是,老年患者由于体质较弱,心理恐惧感较重,对于给予肠镜检查很难接受,同时,肠镜易造成腹痛、呕吐等反应,老年患者在应激情况下,出现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的风险也大大提高[5]。
老年患者属于特殊人群,肠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在接受无痛肠镜检查和手术时,视野的影响会影响手术息肉的切除情况。本文在无痛肠镜术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除肠道内容物,较口服硫酸镁相比,手术视野更清晰,操作更简便、安全,无痛肠镜与外科手术切除相比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综上所述,无痛肠镜术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除肠道内容物,手术术野清晰,痛苦小,更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Lim TR,Mahesh V,Singh S,et al.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polyps in typical UK hospitals.World J Gastroenterol,2010,16(42):5324-5328.
[2]宋誉民,张桃凤,习洪涛,等.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260例临床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1):159.
[3]张轶群,姚礼庆,周平红,等.异丙酚在肠镜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内镜杂志,2003,9(3):49-56.
[4]陈德坚,陈剑锋,陈磊.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用于老年人纤维结肠镜检查的临床观察.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7):906-907.
复方聚乙二醇论文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急诊室抢救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患者94例, 其中男36例, 女58例;平均年龄44岁。敌敌畏中毒36例 (38.3%) , 甲胺磷25例 (26.6%) , 乐果23例 (24.5%) , 马拉硫磷5例 (5.3%) , 甲基对硫磷5例 (5.3%) 。服毒量20~100ml, 平均37.3ml;服毒至就诊的时间15~170min, 平均76.2min。所有患者除有毒覃碱 (M) 样和烟碱 (N) 样症状外, 还伴昏迷、抽搐、肺水肿、呼吸麻痹、胆碱酯酶 (Ch E) 活力<30%等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
1.2 分组
根据使用的导泻药不同, 将94例分成恒康正清组51例, 生大黄组43例。两组的性别、年龄、服毒种类、服毒量及就诊时间等大体相似。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来院后立即按有机磷中毒的常规方法实施抢救, 均经反复洗胃、洗头、擦身、更换衣物, 在彻底洗胃并留置胃管的同时应用阿托品、氯解磷定等药物;抽取静脉血查ChE活力。在上述措施的基础上进行导泻:恒康正清组于洗胃后经胃管注入恒康正清溶液300~500ml (2盒配制成2000ml) , 以后每15min经胃管内注入250ml, 约2h注完, 每日1次。生大黄组在洗胃后留置胃管, 并经胃管注入生大黄溶液 (免煎生大黄6g+0.9%氯化钠注射液50ml制成) , 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使用3天, 导泻期间禁食。
[例 (%) ]
1.4 观察指标
两组在其他抢救方法基本相同的条件下, 使用不同的导泻药物, 动态观察全血ChE活力以及胃肠功能不全、中间综合征、中毒反跳、死亡发生情况;观察阿托品化及住院的平均时间。
2 结果
2.1 两组阿托品化、住院平均时间比较
恒康正清组、生大黄组阿托品化时间分别是 (4.2±0.9) h和 (5.3±0.7) h;住院时间分别是 (1 0.0±4.8) h和 (1 4.0±5.6) h。两组阿托品化和住院时间比较, 恒康正清组均早于生大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分别6.52、3.73, P值均小于0.01) 。
2.2 两组不同时段ChE活力测定值比较 (表1)
使用不同的导泻药物后, 各时间段的胆碱酯酶活性基本相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并发症及结局比较 (表2)
表2显示, 恒康正清组胃肠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生大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项比较两组发生率均相似。
3 讨论
有机磷农药的服入量和胃肠清洗后毒物的残留及再吸收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的重要因素。由于有机磷农药对胃肠黏膜的化学性腐蚀及阿托品的作用等, 可使患者出现顽固性腹胀、不能排便等胃肠功能不全的表现, 为残留毒物再吸收提供了机会, 影响了抢救成功率。有研究发现[2], 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胃内仍残留大量农药成分, 其含量与血浆中农药含量成正相关, 血浆中浓度越高, 胃肠分泌型毒物也越多。此时分泌物中的有机磷农药往往为氧化剂, 即增毒型, 这些物质再经胃肠吸收, 使病情出现反跳, 救治难度增大。因此, 及时有效清除胃肠道毒物, 防止其再吸收是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关键之一。我院采用彻底洗胃后胃管内持续注入恒康正清和生大黄的方法, 实质上起到连续性胃肠道毒物清除作用, 以较快速度将毒物排出体外。如此持续注入可减少进入血液循环中农药的绝对量, 最大程度清除胃肠道残毒, 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主要成分: (1) A包:氯化钾0.74g、碳酸氢钠1.68g, (2) B包:氯化钠1.46g、硫酸钠5.68g, (3) C包:聚乙二醇4000 60g。该药近年来应用于口服农药中毒的导泻治疗, 通常在服药后4小时内导致腹泻, 快速清洁肠道。聚乙二醇4000的渗透活性和电解质的浓度不影响离子或水的吸收或排出, 大量应用对液体或电解质平衡无明显改变;聚乙二醇总的吸收量仅0.06%, 90%以原型从尿中排出。
生大黄中所含蒽醌类是致泻的主要成分, 蒽醌类中所含番泻甙在肠道细菌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大黄酸蒽酮, 后者可刺激大肠黏膜, 使肠蠕动增加而泻下。另外, 还可抑制肠细胞膜上Na+、K+-ATP酶, 阻碍Na+转运, 使肠内渗透压升高, 保留大量水分, 促进肠蠕动而泻下。一般药后6小时左右可排出稀软便。但生大黄中又含鞣质, 有收敛作用, 大剂量使用可先泻下后便秘, 久煎蒽醌类破坏较多而鞣质被大量煎出, 反可引起便秘[3]。因此, 本组资料采用免煎生大黄清洁肠道。
本文比较了两种导泻药物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作用效果, 结果显示, 两种药物对患者的全血胆碱酯酶活力均无明显影响, 说明这两种药对有机磷毒物的清除能力无明显差异。而恒康正清使用后, 其胃肠功能不全发生率低于生大黄组, 显示前者对患者胃肠功能不全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在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 恒康正清优于生大黄。
参考文献
[1]张随玉.思密达及大黄辅助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 6 (2) :156-157.
[2]陈世铭, 高连永.急性中毒诊断与救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8:20.
复方聚乙二醇论文 第6篇
关键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妇科手术,肠道准备,硫酸镁,灌肠
妇科手术术前肠道准备是一项常规工作,肠道准备的目的是减少肠道内细菌、清除肠道内粪便、手术中减少污染、有效地防止术时误伤肠管、术后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008年8月—2009年8月我院对妇科择期手术病人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术前肠道清洁准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8月—2009年8月在我院妇科择期手术病人150例,年龄22岁~60岁(28.0岁±6.3岁);子宫肌瘤65例,子宫腺肌症27例,卵巢囊肿26例,恶性肿瘤32例;行腹式子宫切除术72例,阴式子宫切除20例,卵巢囊肿剔除术26例,子宫双附件及盆腔淋巴清扫术3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对照组72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术前肠道清洁准备
①观察组:病人术前1 d 16:00开始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137.5 g,将药粉倒入带有刻度的杯中,加凉开水或温开水(40 ℃以下)至2 000 mL,搅拌至完全溶解,即可服用。首次服用1 000 mL,在1 h内喝完,约15 min饮用250 mL,2 000 mL溶液最好在1.5 h内喝完,有利于提高清肠效果,服用过程中来回走动,促进肠蠕动,服完1 h左右开始排便,一般5次~8次,排出无色或黄色透明水样清便即可,如有残渣可以继续喝水,直到排出水样便为止。②对照组:病人术前1 d 16:00开始口服硫酸镁60 mL,术前晚和术晨各给予灌肠1次或清洁灌肠。
1.2.2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术中评价肠道清洁度[1]。优:肠道清洁无粪水,肠管塌陷;良:肠腔内有少量粪水,基本无胀气;中等:肠腔内有少量稀便或较多粪水;差:肠腔内有大量粪便。②不良反应:观察肠道清洁过程中出现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乏力等不良反应。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肠道清洁度比较(见表1)
2.2 两组病人肠道清洁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观察组病人肠道清洁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7例,发生率为8.94%,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4例,发生率为1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具有菠萝味,味微甜,是一种非渗透性、非吸收性的全肠灌洗液,以不含硫酸盐的电解质和不吸收的聚乙二醇为主要成分,其渗透活性和电解质浓度不影响离子和水分的吸收或排出,液体在肠腔内可被吸收,水钠潴留少,大量服用对液体或电解质的平衡无明显改变,不会导致电解质紊乱,不会被肠道菌群分解,通常在4 h内导致腹泻,快速清洁肠道[2]。其缺点是口服液量大,部分老年病人伴有心、肾功能不全和高血压的病人禁止使用[3]。硫酸镁为渗透性泻药,口服后肠道不易吸收,可增加肠腔内渗透压,刺激肠黏膜分泌并阻止水分吸收,导致肠道扩张、肠蠕动增强,排便加速。由于硫酸镁口味欠佳,病人口服后有消化道刺激,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耐受性差,影响道清肠洁效果。继而行灌肠操作,灌肠目的是为了保证术中肠道空虚、预防术中肠道损伤、术中内脏牵拉所致的呕吐和误吸[4]。灌肠为侵入性操作,多次反复插管操作易损伤直肠黏膜,引起出血、疼痛,增加病人痛苦,有些病人由于不能耐受反复肠道刺激和便意,过早地将灌肠液排出而未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由于术前饮食量受到限制,对于老年病人反复多次灌肠、排便等,容易引起病人头晕、乏力等不适,影响休息、睡眠。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病人肠道清洁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例病人肠道清洁效果差,为病人服药速度过慢,未能遵照护士交代的服用方法进行服药,且护士未能及时发现病人服药的要求不规范和观察病人服药后排便情况,而造成肠道清洁效果差。因此,护理人员应在病人用药前告知其药物的配制方法、服药技巧并及时评估病人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及排便情况。对服药后效果差、最后仍然有粪便残渣排出者,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观察组病人肠道清洁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7%,对照组为19.44%,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术前肠道清洁效果好,病人无痛苦、不良反应少、方法简单易操作,不必灌肠,服药后不影响休息和睡眠[5]。
护士应向病人说明手术前肠道准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讲解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配制方法和服用方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6]。浓度过低,无法达到肠道清洁效果;浓度过高,易引起腹痛、频繁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服用速度过快可致胃突然扩张,胃内压力增高,反射性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服用速度过慢,液体被小肠吸收,刺激肠壁蠕动减慢,达不到清洁肠道目的。病人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后应加强巡视,询问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乏力等不适,观察排便情况[7]。
参考文献
[1]李疆,马纯雪,徐晓琼.两种口服肠道清洁法用于结肠癌手术前准备的护理研究[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7,37(1):90-91.
[2]沈丽芳.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24):75-76.
[3]彭颖.肠道清洁护理进展[J].天津护理,2006,14(1):60-61.
[4]陆以佳.外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4.
[5]王新丹,王华芬.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应用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3):212-213.
[6]王淑霞,唐香花.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与清洁灌肠在妇科术前准备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0,24(1C):247-249.
复方聚乙二醇论文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在肠镜室进行结肠镜检查的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75例,女性125例,年龄31~78岁不等,平均年龄(51.4±12.2)岁;本组研究患者入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主要原因为:不明原因黑便,经常腹泻、腹痛或是大便带血,部分患者为入院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后发现大便检查潜血阳性,或是大便习惯改变、腹部包块、消瘦、贫血,怀疑有结肠、直肠、末段回肠病变者。对于严重贫血、有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严重的脱水患者等则不予以电子结肠镜检查。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病程、症状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嘱观察组患者在行肠镜检查的前一天晚上11点后将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兑水1500m L,摇匀后两小时内喝下;对照组患者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一瓶到两瓶和33%硫酸镁100m L合并使用,检查当日上午口服20%甘露醇250m L,20min在给予5%葡萄糖氯化钠液体或温开水约1000~1500m L口服。
1.3 肠道清洁程度评价指标
参考相关文献报道所用指标[2],将肠道清洁度定位四级,具体如下:甲级:结肠镜下全结肠内未见到明显粪渣和黏液、液体或仅在部分肠管内见到积有少量清澈的液体,观察效果完美;乙级:较多的肠管内见到少量积存的液体或是少许肠管内壁存有粪便,当时液体清澈,不影响进镜与观察;丙级:大部分肠管内存积有较多粪便,同时有较多黏液和液体散附在肠壁上或有较多混浊粪便的液体,稍影响进镜与观察,甚至使结肠镜无法顺利通过部分肠管;丁级:所有的肠腔内都积满糊状粪便及粪水,即使有经验的内镜医师也很难通过乙状结肠和降结肠,无法进行检查。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使用SSPS19.0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下肠道清洁度对比
观察组150例患者中肠道清洁度达甲级者97例,乙级30例,丙级21例,丁级2例;对照组四个级别的人数分别为95例、33例、17例和5例;将甲级和乙级总数之和作为有效率来计算,则观察组有效率为84.67%,对照组有效率为85.33%,两组间有效率无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不良反应观察
使用灌肠剂后主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腹痛以及出冷汗等,在观察组中总共累计发生8例次,对照组中发生17例次,两组间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
3 讨论
电子结肠镜是一项极为常用的检查和治疗手段,特别对于结肠、乙状结肠等肠道疾病的诊断以及部分肠道疾病的治疗有着极为明显的优势,正因为如此,在许多医院都成立了内镜治疗中心。要想获得良好的结肠镜检查治疗效果,在检查前需要对患者的肠道进行彻底的清洁处理,这不但有利于结肠镜在肠腔内的观察,也有助于避免肠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传统使用的灌肠方法主要是生理盐水灌肠,该方法操作麻烦,护理工作任务重,时间持续久,而且清洁效果不甚理想,但临床上不良反应较多,比如患者往往出现心悸,水电解质失衡等多种不适,特别对于那些老年患者,因为持续时间长而往往不能耐受。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是一种复合制剂,主要含有的成分是碳酸氢钠、氯化钠、氯化钾等多种电解质以及聚乙二醇,将本品溶解在水中后即形成水溶液,其中的聚乙二醇分子可以和水分子结合形成结构稳定的氢键[3]。因此,当患者口服该溶液后,其聚乙二醇分子进入肠道后能够使肠道内容物的水分不那么快的被结肠过分吸收,最终的结果就是肠道内聚集大量的水分,从而引起分泌性腹泻而达到清洁肠道的作用,另一方面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电解质,使肠道黏膜可以保持对电解质的吸收,因而不会因为腹泻引起电解质紊乱。通过本次试验,笔者认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用作手术前、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疗效较佳[4]。
综上所述,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来作为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有着良好的效果,与常规的灌肠剂相比清肠效果良好,肠道准备到位,能够满足结肠镜检查的需要,安全性较好。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做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清洁准备的临床效果,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 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在肠镜室进行结肠镜检查的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0例患者给予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对照组150例患者给予口服20%甘露醇和33%硫酸镁100mL行肠道准备,按照清洁的程度分为甲级、乙级、丙级和丁级,比较检查中观察肠道清洁程度以及使用过程中两组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肠道清洁总有效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较对照组更为轻微和少见,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来进行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清洁准备疗效较佳,且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富星.下消化道内镜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82.[1]徐富星.下消化道内镜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82.
[2]高伍妹.不同方法肠道清洁准备结肠镜检查的比较[J].江西医药,2012,47(6):559-560.[2]高伍妹.不同方法肠道清洁准备结肠镜检查的比较[J].江西医药,2012,47(6):559-560.
[3]王爱香,李红,张志英.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60例[J].中国药业,2012,21(21):106-107.[3]王爱香,李红,张志英.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60例[J].中国药业,2012,21(21):106-107.
复方聚乙二醇论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