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4年级作文
动物4年级作文(精选11篇)
动物4年级作文 第1篇
我家有三条“孔雀鱼”,它们是我最喜爱的小动物了。
这种鱼的尾巴特别像孔雀开屏时的样子,所以它们的名字就叫“孔雀鱼”啦!它们属于小型鱼类。
这三条“孔雀鱼”,两条是大鱼,一条是小鱼;大的一个是爸爸,一个是妈妈,小的是宝宝。它们三个每天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我每天给它们喂食物吃,几天换一次水。它们的上半身发白,下半身发黑,尾巴发红;鱼鳃在头部的两边,它一张一合,非常有趣;鱼鳍也一前一合地扇动着;它们的尾巴也左右来回摆动着。
它们一家三口“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快乐地在一起做着游戏。告诉你,有时它们还在一起“跳舞”呢!
鱼爸爸负责保护大家,被大家称为“大将军”,如果有“敌人”
出现,“大将军”就会勇往直前。它宁愿牺牲自己,也不会让“敌人”伤害家人或朋友;鱼妈妈出现“大肚子”了,它负责看孩子和收据家,被称为“当家的”;鱼宝宝呢?看有没有自己能帮上什么忙的。
这一家三口“孔雀鱼”幸福美满地生活在一起。我喜欢“孔雀鱼”,但我更喜欢它们无忧无虑的生活。
动物4年级作文 第2篇
我家有小狗,它水汪汪的大眼睛,短短的尾巴.全身黑的像黑炭,我便把它取名叫小黑炭. 别看小黑炭全身黑,但它可一点也不丑,倒美得很.不过有一点儿霸道淘气.有,小黑炭见邻居家的小狗白白在吃东西,却,就仗着比它大.便冲上去一下子夺白白的食物去吃. 件事被我后很是生气,白白的是好朋友啊!我就狠狠地骂了一顿.它可怜巴巴地看,好象知错了,一副可怜的严重感。我就又不忍心,便和它和好如初.
,小黑炭看我在做作业,就跳上桌子来看我写作业,就打起了呼噜睡着啦!你说气人不气人?,小黑炭也有乖巧的一面:放学回来,小黑炭就叼起拖鞋给我穿,或在我不高兴的跳到怀里让我抱它,用它那又潮又湿的舌头舔,用它乌溜溜的眼睛看,还用湿湿地鼻子亲,逗我开心.
这家的小黑炭,它很霸道,淘气.不过我仍然很喜欢它,它也有可爱的一面啊!
动物4年级作文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参与调研的学生共286人, 随机抽取我县4年级—9年级中小学生, 其中红河县万年塘小学4年级 (23人) 、五年级 (63人) , 甲寅中学7年级 (66人) 、8年级 (65人) 、9年级 (69人) ;年龄10岁~17岁;男140例, 女146例。
1.2 方法
根据《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检测细则》相关规定进行, 对参与观察的中小学生的体重、身高、腰围、胸围、臀围等进行测量, 并记录相关数据。
1.3 评价指标
计算参与调研的中小学生的体重指数 (BMI) , 其中<18表示体重过轻, 18~24表示正常, 24~28表示体重过重, >28表示肥胖。
2 结果
2.1 各年级学生营养状况比较
调研结果显示, 本组286例学生中, 营养不良人数共44人, 占总数的15.38%, 肥胖人数91人, 占总数的31.82%。通过对所记录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可以得出各年级学生营养不良率、肥胖率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不同年级学生营养不良率与肥胖率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2.2 不同性别学生营养状况比较
根据对不同年级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情况在不同性别中的分布状况进行统计, 男性营养不良率为7.86%, 女性为22.60%;男性肥胖率为44.29%, 女性为19.86%, 可明显看出, 女性中营养不良率高于男性, 而男性肥胖率高于女性。见表2。
3 讨论
国民体质状况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虽然中小学生的发育水平有所提高, 但其身体素质水平却呈整体下降趋势, 体质现状令人担忧。研究指出, 大部分地区中小学生普遍存在营养不均衡现象, 对其学习、生活及生长发育都有着极大影响, 同时也是其成年后并发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疾病的重要隐患[1,2]。
本组286例中小学生中, 营养不良人数共44人, 占总数的15.38%, 肥胖人数91人, 占总数的31.82%;各年级学生营养不良率、肥胖率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同一年级学生营养不良率与肥胖率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可见中小学生肥胖率显著高于营养不良率, 与相关调查结果一致[3,4]。男性营养不良率为7.86%, 女性为22.60%;男性肥胖率为44.29%, 女性为19.86%, 女性中营养不良率高于男性, 而男性肥胖率高于女性。这可能是由于男性一般会正常进食不会刻意节食以保持纤细身材, 甚至进食会不加节制, 并且会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且很少有吃零食的习惯, 因此发生营养不良的情况较少, 而女性则正好相反。
制订合理的营养膳食计划, 在中、小学生中推行营养午餐十分重要;此外, 为加强中小学生体质, 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十分重要, 应当定期举办宣传活动, 树立孩子与家长正确的营养观念, 鼓励孩子细嚼慢咽, 进食适量, 少吃油炸、点心等食物, 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荤素搭配;在均衡营养的同时加强体育锻炼, 努力做到吃动平衡, 实现体质的稳步增强。根据本次调研结果, 相关部门应当准确掌握中小学生营养及体质状况, 具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以促进中小学生体质、营养状况稳步增长。
摘要:目的 掌握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为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红河县万年塘小学学生86人, 甲寅中学学生200人作为观察对象, 按照《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检测细则》相关规定, 对参与对象进行相关体质测试以及健康体检, 整理分析数据。结果 本组286名学生中, 营养不良人数共44人, 占总数的15.38%, 肥胖人数91人, 占总数的31.82%;各年级学生营养不良率、肥胖率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不同年级学生营养不良率与肥胖率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男性营养不良率为7.86%, 女性为22.60%;男性肥胖率为44.29%, 女性为19.86%, 女性中营养不良率高于男性, 而男性肥胖率高于女性。结论 红河县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较低, 但肥胖率较高, 相关部门应当根据这一情况制订有效措施, 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生,体质测试,营养不良,肥胖症
参考文献
[1]陈文伟, 赵平凡, 敬新平, 等.邵东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 (8) :1427、1446-1447.
[2]孙竹花, 陈燕, 万婧, 等.普洱市初中一年级学生体质与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 (9) :116-117、120.
[3]王硕佳, 杨雨, 刘树芳, 等.河北省某高校低年级医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J].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4, 31 (4) :43-46.
动物4年级作文 第4篇
1. 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下列有关人体内糖代谢及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激素共同调节以维持血糖的相对平衡,其中,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B. 血糖在满足氧化分解供能的前提下,可以合成糖原和转化成非糖物质
C. 由于在调节血糖方面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拮抗作用,所以,一种激素增加,必然导致另一种激素的减少
D. 糖尿病病人也可能血糖正常,尿液中不含糖;正常人也可能血糖偏高,尿液中含糖
2. 下列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的是( )
①吞噬细胞 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效应T细胞 ⑥浆细胞 ⑦淋巴因子 ⑧抗体 ⑨溶菌酶
A. ①③⑤⑨ B. ②④⑥⑧
C. ①②④⑦ D. ①③④⑤
3. 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B. 抗原刺激T细胞是效应T细胞形成的唯一途径
C. 效应T细胞能杀伤被抗原侵入的靶细胞
4. 若图中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
B. 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快
C. 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作用于细胞2,细胞2是甲状腺细胞
D. 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乙图所示调节有关,也与甲图所示的调节有关
5. 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刺激图中的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
B. 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
C. 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D. 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
6. 处于静息电位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 )
A. 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氯离子大量流出膜外
B. 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钠离子大量流出膜外
C. 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
D. 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
4年级观察动物日记 第5篇
它全身绿绿的,长长的脖子上长了一个小小的头。一双乌黑光亮玛瑙似的小眼睛,圆圆的像珍珠,精灵的探视着四方。一张绿色的小嘴巴边上还有一些红色的花纹,背上驮着一个硬硬的房子,房子上也有许多花纹,脚上还有五根爪子细细尖尖的像一个钩子,下面还有一层厚厚的肉。
人们都说乌龟和蜗牛爬的最慢,可是我的小乌龟爬得很快它们爬的时候,四只小脚灵活的动来动去,小尾巴还不时会摇一摇非常可爱。
我把它翻了一个面,在水中一会儿就翻过来了。我把它在地上也翻了一个面,只见这次可不那么灵活了,两只水汪汪的`小眼睛,呆呆地望着我入了神。过了好久,它脖子往后一伸,四只脚用力一瞪,就翻了过来。我用手指碰了一下它的头,它马上就缩了回去,又像弹簧似的伸了出来。
动物4年级作文 第6篇
二、动物
⒈寻访小动物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观察小动物的起始课,本课的学习将对本单元小动物的观察开启探索之门。以寻访作为话题,鼓励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指导学生在动脑筋、想办法的基础上尝试调查、观察,获得更多的生活在附近环境中的小动物的信息。在观察的过程中,感受动物的多样性,感受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本课的目标。
本课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讨论秋天里有哪些小动物;第二部分是调查周围的小动物;第三部分是提出观察中要注意的事项。
二、教学背景:
学生对身边的小动物还是比较熟悉的。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对一些小动物进行了观察,但这些观察大都没有明确的目的性,观察中的发现也都是零碎的,不成结构的。现在,我们要真正来观察小动物了,这个观察活动即有目的性又有指向性,是一种科学的探究活动。这些小动物在哪里活动?我们怎样观察它们的活动?在观察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这便是本课的任务。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将会对小动物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更好地开展本单元的学习活动。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
1、动物具有多样性,
2、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科学词汇:动物,多样性,环境,栖息地
(二)过程与方法
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学方法:观察寻找,记录比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
2、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核心价值观:认识动物的多样性教学重难点重点:提出寻访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尽可能地启发、指导学生动脑筋,想出自己的观察、调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避免学生在寻访过程中过分关注某一种小动物,应充分关注动物的多样性。 校园平面图,
课件
调查记录表,
放大镜 ①教师课前寻找一块可供学生进行寻访调查活动的场地,借助校园平面图,进行合理分组,划定寻访范围。
②课前拍几张学校景物照片,如操场,花坛等,做成PPT。一、导入
1、 你认识哪些小动物?
2、 学生举例说说自己所认识的小动物。
3、 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区分大动物和小动物,明确小动物所指范围。
二、回忆校园中曾观察到的小动物。
(PPT出示校园风景照片)
1、我们的校园里也生活着很多小动物,你在校园中曾看到过哪些小动物呢?
2、(PPT出示学校操场,花坛照片)
思考:树上有什么小动物?大树周围有什么小动物?草丛里有什么小动物?
3、学生交流,教师提示回答的要求,在哪里看到过哪种动物?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记录的要求。
板书学生回答的要点。
关注:学生是否注意倾听同学的经历;学生的描述是否有想象的内容。
4、小结:看来我们的校园中的小动物还真不少,今天,让我们一起再去找一找,看一看。
三、如何调查、观察小动物。
1、为了使我们的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更有效,我们该做些什么准备?我们又该如何观察调查小动物?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并指导小组讨论活动。
3、学生交流,同组、各组间补充纠正。
4、 教师小结,明确观察调查的方法。
①作一个简单的调查记录,注明发现地点,观察到的动物。
②不知名的.动物如何记录?可以画,可以描述它的身体特征。
③如果动物较小,看不清楚,可以借助放大镜。
④观察时动作要轻,可采用分步观察的方法,以免惊扰了小动物。
四、观察中的注意事项及安全事项
。
1、我们已经考虑了如何去观察调查,那么在观察活动中你还能做到些什么?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归纳:
①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
②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③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4、思考:
哪些场所隐藏着危险?
哪些活动可能出安全事故?
哪些小动物有可能造成对人的伤害?
从安全考虑,我们的寻访活动需注意哪些事项,做哪些规定?
5、学生讨论,交流。
6、教师小结归纳:我们的寻访活动需要做到DD
什么也不带走,什么也不留下,什么也不改变。
特别强调:珍惜生命,保护环境,注意自身安全。
2、 借助校园平面图,分组划分区域,强调纪律、安全等。
五、校园中寻访小动物。
1、学生分组寻访。
2、教师巡视并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注:学生是否遵守纪律、是否爱护小动物,是否用一定的方式及时记录。
课外活动1、花上一周的时间,在校园某一区域内寻访小动物,并做好记录。
2、不认识的小动物,能通过访问、查阅资料等予以认识。生成预见学生在观察调查活动中,可能会过于关注某一种动物,而忽视了其他动物,也可能注意力不在动物上,出现不遵守纪律的现象,达不到寻访的目的,体现不了“动物多样性”,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并及时引导,帮助学生开展有序的寻访活动。课堂评估1、学生能否在课堂上想到寻访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能否在寻访活动中认真观察和记录。⒉蜗牛(一)
一、教材简析:
从蜗牛这一课开始,学生将对四种小动物进行细致的观察。这些观察活动,将指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获得观察结果的过程中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建立起生命体的概念。因此,观察蜗牛,不仅仅是观察它的外形,更要关注它的生活,从蜗牛的运动、反应、吃食、排泄以至繁殖等方面进行观察研究,这些内容将直接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本课教学,通过观察蜗牛,了解它的身体特征,了解它的运动方式,并关注它的生活,学会如何饲养蜗牛。通过与蜗牛近距离的接触,更加熟悉了解这类小动物。在观察的过程中,应关注如何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细致地观察,树立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通过本课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背景:
蜗牛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小动物,它行动缓慢,易于观察研究,因此非常适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研究活动。蜗牛身体柔软,身体外面有壳,这是学生所熟知的,但除此之外,学生对蜗牛的了解却不多,因为不曾细致观察过。因此,学生对蜗牛的认知并非一张白纸,学生对蜗牛的认知是有发展空间的,这就是本课的教学基础。本课教学,将发展学生观察、饲养小动物的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
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科学词汇:触角,腹足,黏液,螺旋,螺线,应激性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2、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观察记录。
科学方法:有序观察,对比联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核心价值观: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有序观察活动。
难点:学生观察过程中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加工整理。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说 明 与 提醒蜗牛,课件 蜗牛,放大镜,棉线,玻璃片,纸杯 1、课前布置学生找蜗牛,使其在寻找的过程中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
动物4年级作文 第7篇
动物聚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用团、搓、压等技能表现出动物的脸部特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愿意自主选择动物头型进行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用团、搓、压等技能表现出动物的脸部特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教学过程:
(一)请学生参观牧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听说今天开心牧场有一场动物聚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引导学生发现牧场里空荡荡的,怎么一个动物都没有呢?
(二)以猜谜语的形式一一出示范例。
1、师:噢,原来小动物们都躲起来了,让我们把它们请出来。
师说动物谜语,学生说对谜底师随即出示范例,并引导学生想象三角 形、圆形、梯形的还可做成哪些动物?
(1)圆圆脑袋长耳朵,红红眼睛白白毛,爱吃萝卜和青菜。(兔子:圆形头型)(2)尖尖脑袋尖尖嘴,狡猾聪明注意多。(狐狸:三角形头型)(3)头上尖尖角,说话“哞哞”叫,只把草当饭。(牛:梯形头型)
2、欣赏课本8页《动物图片》、9页《拔河》线描图和提示,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把握它们的动感外形。教师简约画出四足的交替行走、奔跑、身体的倾斜和拟人化的站立等。
3、试着把一个动物拟人化画出来。
4、创作指导:(1)、注意动物聚会时动物的组合、动作和前后遮挡关系。(2)、注意画面构图安排:突出并刻画主要动物,画出次要动物。(3)、添加场面环境。
(三)欣赏课本9页两幅学生作品:《春游去》由彩色水笔画出动物汽车的拟人动态,动物前后顺序和遮挡关系,添画色彩和背景。《森林运动会》由彩色水笔和油画棒画出,主题突出,形象色彩生动。
(四)自主创作:画一幅动物聚会或竞技的热烈场面的画。
1、先想好自己要什么动物。
2、在选用什么色彩。
(五)展示学生作品,欣赏评价。
请学生说说哪个作品最好?为什么?(引导学生针对构图和色彩进行评价。)欣赏完作品后,自然结束教学活动。板书设计:
4、动物聚会
1、把握动物的动态外形,头部特征。
2、动物组合、动作、顺序和前后遮挡关系。
3、适当添加色彩和背景。
动物4年级作文 第8篇
教学内容:
“动物朋友”是苏少版美术教材动物题材单元的一个开端,本课将“动物朋友”题材范围定性为“家畜”。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家畜的来历,引导观察动物的特征,初步把握动态,尝试实物写生或图片写生生活中的动物,锻炼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和热爱生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倾向。
学生情况:
二年级学生画动物还处于“画知”阶段,并且受到早期教育中简笔画动物和卡通动物形象的影响较大,对于写生的方法了解不足,观察能力也有限,缺乏深入细节观察的主动性和耐心。不过,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欲,因而,抓住兴奋点有效地引导观察,并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他们会表现出十分生动大胆的动物形象。
教学方式、手段:
1.图片与实物相结合,努力创设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逐渐深入地进行观察,通过回忆、体验、比较、判断、分析等方法学会观察,主动熟悉并归纳出动物朋友的细节特征。
2.直观呈现写生过程,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给予学生技术支持,提供参照作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加以呈现和表达。
3.引导学生关注爱护身边的各种动物朋友。
4.推广写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应用。
教师准备:
PPT课件、范图、铅笔、水粉、油画棒、有色卡纸、等绘画工具,动物图片。
学生准备:
铅笔、有色或白色画纸、油画棒、水粉色等绘画工具。课前布置观察身边的某种动物,并准备相应的动物照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家畜的来历与贡献,理解特征,学习图片写生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带领学生逐层深入观察动物的特征与动态,尝试不同方法表现自己观察到的动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锻炼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绘画习惯和热爱生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学会深入观察某一细节,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出家禽的形象。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大胆用色,捕捉眼睛观察到的第一感觉,选择软铅笔或碳铅条绘画时尝试用不同轻重、疏密、虚实的线条表现动物特征细节,可以适当地夸张。
教学设计:
观看视频等待上课
导入:
一、组图对照
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请小朋友们看一看,你认识它们吗?你认出他们了吗?
生:1猴子
2大熊猫
3狮子
4北极熊
5大象
6变色龙
2.师:小朋友们认识的动物可真多!接下来,老师还要介绍一组特别的朋友,请大家看看都有谁?
生:
1马、2牛、3狗、4骆驼
师:大家一眼就认出来了,不过,老师想问的是这组动物和刚才看到的那组动物有什么重要的区别呢?
3.对了,这些动物和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都是被人类驯化饲养的家畜。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是要画画这一类动物朋友。(板书课题:动物朋友一)
新授:
二、文化引领
感知特征
1.师:早在两万多年前,人类就开始驯化动物,饲养家畜。你知道人类为什么要驯养家畜呢?那你知道这些动物有什么本领?
马:善奔跑,可认路,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狗:嗅觉比人类灵敏100万倍,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人类的忠实的助手,帮助打猎看家,现在狗还被驯化破案、御敌、导盲等;
牛:力气大,很早就被人类驯化拉犁拉车驮重物;
骆驼:沙漠之舟,它的驼峰储备营养,在沙漠行走可以很多天不用吃东西,还能帮人类抵御风沙。)
2.师:哇!他们的本领可真大,怪不得早在远古时期就成了人类的好朋友了,远古的人们把他们的模样画在了自己的生活用品和岩画上,我们来看看。
3.师:你觉得这些动物生动吗?你能认出这些动物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你们说的这些正是这个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最明显的地方,我们管它叫什么?
生:板书:特征
4.师:除了这些画在器皿和岩石上的动物形象,还可以把动物的形象直接塑造成了文字。看下这张图片,你能认出是什么字吗?
三、游戏激趣
强化特征
1.师:接下来,我们做个有趣的游戏,老师要考考你们,比比谁的眼力强。老师会给出一个动物的一小部分特征,看看哪个小朋友最先看出是什么动物。
看出来的小朋友还不可以说出来,我要请你把这个动物表演出来,你可以模仿它的神态、动作、叫声,最好是都模仿出来,你要用你的表演让所有的小朋友都能猜出来是什么动物。怎样?先来个简单点的。
四、初画特征
了解写生
1.师:看来同学们对我们身边的动物朋友真的很熟悉,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请你猜一猜。
你从哪些地方猜出是兔子?(学生回答)兔子大家太熟悉了,请你根据这些特征在第一张纸上画一画兔子。(学生动手画记忆中的兔子)
请画好的小朋友把你的兔子举起来我们一起看看。呀,小朋友们画的兔子都很有趣,一眼就能看出是兔子,兔子的特征都画出来了。不过,这些都是我们记忆中兔子的印象,有好多小朋友画的卡通兔、简笔兔还有装饰画兔,卡通形象是经过二次塑造的,是别人创造的,简笔装饰也有成人化的倾向。
2.师:今天我你们带来的一位好朋友
小朋友们看这只兔子和你印象中的兔子有什么不同?
在请小朋友们走进看一看,它的耳朵是怎么长的?眼珠有几圈?三瓣嘴是怎么分的?有没有鼻孔?爪子在哪?(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先远后近从颜色、外形到头、嘴、耳、身、尾等细节观察)
我们来看下这个小朋友是怎么画的?
你们觉得他画得好不好?你觉得哪里画得好?(学生回答)
示范
1.师:你们想知道我是怎样画我看到的兔子的吗?首先老师介绍一些形状给小朋友们,看!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这些形状把兔子不同角度的外形概括了出来,使画画看起来简单多了。其实写生就是这么简单!看准了动物的动态,将它的大体形状快速地定下来。(示范步骤一。板书:一、定外形
☆动态)
2.接下来在定好的外形上画出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所有特征,看到什么画什么。画的时候可以用不同轻重的线条表现不同的细节,比如眼睛、鼻子嘴巴要画得很肯定,需要仔细观察,画得重一些,身上的绒毛可以用轻快的线条来画。这一步要把自己看到的动物的特征一点点地画出来,也就是要画细节。(板书:二、画细节
☆特征)
六、写生实践
大胆创作
七、1.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小朋友们的画,看看他们怎么画的,用的什么工具?
2.现在请小朋友们选一张纸,用你喜欢的方法画一画你的动物朋友。
七、作业展评
体验成功
我们的动物绘画展已经布置好了,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
1.说说你觉得好的,哪里让你觉得好?
2.和自己一开始画的兔子作比较,写生有趣吗?你喜欢这种方法吗?你以后会经常写生吗?
3.教师做作业总结,提出写生要求,希望大家能把小速写本放在口袋里,养成随时画画的好习惯。
八、课后拓展
联系生活
动物4年级作文 第9篇
内容分析:
《自己喜欢的动物》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题。本次习作是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要求是能抓住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接触作文。本着“不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目标,不断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总结、反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写作内需,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学会作文,并体验习作快乐。对此,教学中,安排了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介绍动物的特点,如:声音、外形、生活习性等,使学生了解抓住动物的特点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写下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某些特点。学情分析:
现在的孩子们都喜欢小动物,大部分都和小动物有所接触,有所了解。对动物的外形特点应该能清楚的表述。但怎样抓住动物的生活习性,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还是有些难度。为了让学生乐说,敢说,我设计了一张动物的名片,给学生一定的话题,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特点真实的表达出来。教学目标:1、2、3、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动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习作时,表达出自己对这种动物的喜爱。培养学生乐于表达、乐于写作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抓住动物特点,把自己喜欢的动物表达清楚。教学准备:
1、2、课前激趣:
孩子们好,我姓温,温暖的温,你们可以怎样称呼我呀?(一群可爱的孩子学生的准备:观察自己喜欢的动物有什么特点。教师的准备:动物名片,教学课件。
们,温老师可喜欢你们了,你叫什么,你呢,你)初次见面,我给你们带来了一群动物朋友(欣赏动物图片),喜欢它们吗?今天,我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学习,我们一起先来做个游戏,我说你来演,我说一种动物名称,你们模仿它的声音。再配上动作,演一演。
开心吗?温老师也很高兴,就让我们一起带着开心的心情学习吧。教学过程:
一、快乐游戏,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说一说,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首先,温老师想跟你们玩个有关动物的快乐闯关游戏,你们想玩吗?
(一)第一关,听声音猜一猜
准备好了吗?第一关,听声音猜猜它们是谁?竖起耳朵认真听。生猜。(鸭、鸡、鸟、猫、狗的声音)
小结:你们真棒,只听声音就能猜出它们是谁,对呀,不同动物有着不同的声音。(板书:
声音)
恭喜你们闯过第一关。把掌声送给自己。
(二)第二关,看图片猜一猜
继续进入我们的第二关,看图猜猜它们又是谁?
生猜,并简单说说所看到的。(1.公鸡漂亮吗?你觉得它哪里最漂亮?2.这是一只爱吃萝卜的小白兔。3.一只可爱的鸭子)
小结:第二关,我们是从动物的外形,(板书:外形)猜出它们是谁,你们猜的非常准确,说得也很棒,老师为你们骄傲。
(三)第三关,读片段猜一猜
马上进入第三关,请准备,这是一段话,从这段话中猜猜它又是谁?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段话,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想。
生猜。(鸭子)
这段话写鸭子干什么?(进食)小结:这关我们从进食,猜出是鸭子。
你们知道鸭子最喜欢干什么?(游泳)想不想看看鸭子在水中快乐游玩的情景。不过,温老师有个要求,看完以后不要忘记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哦。
生说,点评。(你说的真好,观察的真认真,说的很形象,让我看到了这是一只快乐的鸭子,说的很完整)小强同学呀,把这鸭子在水中的快乐情景,用他最想说的话写下来了,让我们一起看看。
师生评。(他写的怎么样?大胆的说,好就好,不好就不好,我也觉得他写得很细致,你说得真好,你真会评,你的建议很诚恳,他把小鸭子写的如此的可爱,字里行间都包含了他对小鸭子的喜爱之情)
小结:这关同学们说的很精彩。进食、游泳是动物的生活习性。(板书:生活习性)
(四)第四关,看谜面猜一猜
注意咯,进入最后一关,请看这两则谜面,第一则:一张嘴巴两只脚,两只眼睛在头上,还有尾巴和鼻孔。(生猜,答案五花八门)一则谜面肯定只有一个答案,怎么会有这么多答案呢?我想肯定是这个谜面有问题,我们再看第二则:扁扁嘴巴像小铲,两只小脚像小扇,走起路来摇又摆,说起话来嘎嘎嘎,爱在水中游呀游。(是什么,大家一起说,出示鸭子)。
第二则,同学们毫不犹豫的猜出是鸭子,(看图,它嘴巴扁扁的像小铲呀,小脚像小扇)。把鸭子的特点写的很清楚,现在我们知道了第一则谜面的问题就是没有说清楚动物的特点。所以我想,要介绍动物必须讲清楚它的特点(板书:特点)
对呀,我们从游戏中获得了快乐,更知道了每种动物都有特点,如它有独特的声音,不同的外形,各自的生活习性等等。
二、小练笔,赏范文
(一)这节课的习作就是要我们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请看习作要求。怎样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特点写清楚呢,请拿出动物名片,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师巡视,个别指导。
生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与同桌交流。(老师巡视的时候发现很多同学都写出了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特点,很多同学的字很工整很漂亮,写完要认真修改,看看有没有错误的词语,句子,标点符号是否正确。)
刚才老师发现有很多同学都写得很好,这儿有几位同学的动物名片,我们先来看看这是谁的?让我们用掌声请他们上台介绍他喜欢的动物。
展示学生动物名片,师生点评。
(二)小强同学也把他喜欢的鸭子写下来了,让我们一起欣赏。他不但写了鸭子的特点,而且还有开头、结尾,(让我们一起读)一篇完整的文章就这样好了吗?(还要有题目),好的题目可以画龙点睛。今天呀,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精彩题目套餐,一起来看看吧!
(三)推荐题目套餐。
三、课堂总结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让我们关爱它们,和它们共享阳光的灿烂,共享生命的快乐,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把动物们写的栩栩如生,生动活泼。要记住哦,写完与同学一起交流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给对方意见,然后修改自己的习作,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同学们,其实作文并不难,只要你多观察周围的世界,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者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平时多积累好词佳句,就一定能越写越好,祝大家写作快乐!
板书设计:
自己喜欢的动物
声音 外形
特点
动物4年级作文 第10篇
课题
《毛茸茸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毛茸茸的动物,了解表现各种动物的特征和毛茸茸的独特表现方法;
2.技能目标:学会用水墨表现毛茸茸的动物的技法,在造型中体会笔触与墨色的变化,并进行大胆的创意表现。
3.情感目标:感受水墨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进行水墨画创作的欲望,体验水墨画创作的快乐,培养学生保护自然、动物的情感。
教材分析
(含重、难点)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学生普遍对生动活泼、毛茸茸的小动物比较喜欢,用水墨画来表现毛茸茸的小动物,这种形式对他们而言比较感兴趣,很能激发学生的表现热情。四年级学生对水墨画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验,但是由于平时接触得比较少,不排除有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引导。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水墨画的魅力,在造型中体会笔触与墨色的变化,学会用水墨表现毛茸茸的动物的技法。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去体验水墨的韵味,发挥水墨浓淡干湿的特点,并且用一定的水墨技法来创作出生动而富有情趣的作品。
教学方法、手段
以“游戏体验法”引入新课,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水墨画用笔与用墨的变化;
以“视频演示”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观察表现毛茸茸的技法;
以“教师示范”和“师生互动演示”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学生探究体验”的方法催生学生探索知识的意向,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教学
一、游戏体验
1.1.生:水墨画。
2.3.4.2.学生准备好笔墨,开始游戏。
5.3.学生跟随老师的口令一起玩水墨游戏,体会用笔与用墨的变化。
4.生:可以把笔竖起来,也可以躺下来画。
5.生:墨色有浓有淡,有干有湿。
1.1.师:通过大家准备的材料,你知道我们今天要画什么画吗?
2.2.师:水墨画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绘画方式。今天先让我们一起来玩个水墨游戏,去感受一下水墨画的独特魅力,好吗?
3.3.教师一边描述,一边在实物投影上与学生一起体验。
4.4.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画水墨画,我们可以怎样运笔?
5.师:把笔竖起来,叫中锋运笔;把笔躺下来画,叫侧锋。你还观察到我们画的墨色有什么变化吗?
以游戏的方式带领学生体验用笔的变化和墨色的浓、淡、干、湿,让学生在玩中感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下面的技法学习打下基础。
二、导入课题
通过教师快速的添画,让学生产生一种惊奇感,同时也拉进与水墨画的距离,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1.1.生惊奇地看老师变化。
2.生:变出了羊。
生摸一摸毛绒羊:毛茸茸的。
5.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水墨的形式来画什么呢?请大家看老师来变一变。(教师把刚才随意画的笔墨快速变成一只羊)
6.2.师:老师变出了什么?老师把这只羊带来了,看一看,喜欢吗?摸一摸什么感觉?
7.4.引出课题《毛茸茸的动物》
三、探究体验
8.以几种动物作为切入点,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引出表现毛茸茸的技法。
从动物的特征入手,通过对画家的画进行分析,体会用笔与用墨的方法。紧接着以视频的方式展现技法,清晰直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师生互动进行示范,形式新颖,把课堂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1.1.学生欣赏动物图片。
2.生:喜欢!
2.3.3.学生观察回答:金丝猴除了眼睛、嘴巴周围没有毛,浑身长满了金黄的毛。它的眼睛圆圆的,手脚比较长。
4.4.学生通过观察,回答。
5.5.学生观看视频,学习浓破淡的方法。
6.6.学生观看淡破浓的视频。
7.7.学生欣赏画家的画,感受用大块的墨色表现动物的身体,并体会淡破浓的画法。
8.生学习。
9.一生上台与老师互动,尝试用破墨法画一只熊猫。
1.师:毛茸茸的动物有很多,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
2.师:这些可爱的动物你喜欢吗?我们如何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他们呢?
3.点击金丝猴(放大图),你认识它吗?它的外形有什么特征?
8.4.画家韩美林先生是怎样用水墨的形式表现的呢?(课件出示图)引导学生分析如何用笔的?怎样表现毛茸茸的感觉的?
5.播放视频:以浓破淡。
9.6.师:以浓破淡是先画淡,后画浓,那我们反过来试试看呢?(播放视频:以淡破浓)
6.7.师:画家吴作人在表现考拉的时候,就用到了淡破浓的方法。(课件出示图)
7.8.师总结:以浓破淡、以淡破浓的方法都叫做破墨法。(板书)
9.以熊猫为例,请一生上台与老师共同用破墨法画一画。
10.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用干干的笔来画。
11.学生欣赏视频。
12.学生用干笔尝试练习,探究不同的表现方法。
13.学生欣赏不同动物毛茸茸的表现方法。
14.学生欣赏作品,并体会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毛茸茸的感觉。
15.欣赏同龄学生的优秀作品。
10.师:小猫咪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动物,它的毛和考拉相比更长一些。看看画家是怎样表现它的毛的呢?
11.课件演示:干笔丝毛。
12.师:用干干的笔除了拉出毛茸茸的感觉,你还能怎样画出毛茸茸的感觉呢?
13.课件总结不同的干笔法,并展示不同的干笔法表现的各种动物。
14.课件播放各种水墨动物的作品。
15.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
让学生去体验,去大胆尝试、交流,总结探究的成果。这个过程是在目标确立的激励下从模糊到清晰,从意向到图像的过程,学生享受了探究的乐趣,发现了艺术表现的真谛。
教师的直观示范和优秀作品的欣赏拓宽了学生的创作思路,进一步丰富了表现技法。
四、创作体验
分层作业的形式考虑到了各个层次的学生情况,尽可能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作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1.学生可以根据老师发的范作进行临摹,也可以根据动物的照片进行创作。
1.1.作业要求:(1)选择合适的水墨表现手法来表现出自己喜爱的毛茸茸的动物,要生动有趣、墨色丰富、富有水墨韵味。
2.(2)可以临摹,也可以创作。
3.2.教师巡视指导。
4.3.教师用几笔添画背景,把板书变成一副完整的画。
5.五、展示评价
9.通过互评、师评,让学生体会什么样的画才是好的,水墨画的韵味要如何去体现。
1.学生把作品挂在绳子上,互相评价。
你觉得哪一幅动物画得生动?它用了什么方法?哪些地方体现了水墨的韵味?
教师对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对部分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六、拓展延伸
1.学生欣赏教师用破墨法和干笔法表现的其他作品,体会水墨文化的博大精深。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破墨法和干笔法来表现水墨动物,其实这两种方法不光可以表现动物,还能表现其他的题材哦!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欣赏。(课件播放老师的画)
2.师把黑板上的画送给学生,课后请学生把自己的画送给亲人或朋友。
3.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对水墨画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兴趣,希望大家能把我们的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水墨画的文化博大精深,题材也多样,通过欣赏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拓展课程的空间,真正激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
板书设计
毛
茸
师生共同完成的画
茸的动
物
破
墨
法
干
笔
动物4年级作文 第11篇
教学目标
1、理解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2、理解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3、了解针鼹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探索自然,了解大自然。重点、难点
1、重点: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2、难点: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新课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字,初步感受内容。
2、读准下列字音,并注意字形。
蛰伏(zhé)吮吸(shûn)灌木林(guàn)粗糙(cāo)掘洞(jué)黏液(niān)空凹(āo)蚁巢(cháo)繁殖(zhí)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吃也不动。(2)招摇过市:故意在公共场合张大声势,引人注意。(3)果腹:吃饱肚子。
(4)吮吸:用嘴唇在乳头或小孔处吸取。
二、导入新课--播放《鼹鼠的故事》片断。
同学们,这个可爱的小动物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针鼹”。
三、研读新课
l、讲评“字词积累”。
2、朗读第一自然段。
明确:作者开篇点出针鼹的产地--澳洲。课文开头设计目的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 1 意。
3、阅读全文。
4、提问:
(l)你能说说它有哪些特点吗? 明确:外形上:它身上布满尖刺;有着锐利的爪子,善于掘土;管状的长嘴;舌头是重要武器。
生活习性方面:昼伏夜出,有冬眠的特点;捕食白蚁。
生长繁殖:长寿,并且具有独特的养育后代的方式。(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试给它们各拟—个适当的小标题。
明确:产地(第一自然段)外形特征(第二自然段到第七自然段)生活习性(第八自然段到第十自然段)(3)本文运用了多种的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①针鼹的外形和刺猬差不多,长300~400毫米,宽不到70毫米二雄的略大—些(列数字)
②它能游泳,像刺毛球一般漂在水上,样子十分逗人。(打比方)
③一旦遇到敌害,如老鹰啦、蛇啦、蜥蜴啦,它就可以蜷成一团。(举例子)④针鼹和刺猬最大的不同是针鼹有锐利的爪子,善于掘土。(作比较)(4)这篇说明文语言独具特色、诙谐、风趣。能否举些例子说明? 明确:①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有一只像刺猬一样的动物被选为吉祥物,在全世界招摇过市。(加点词以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刻画出针鼹酣态可爱的形象,富有动画般效果。)②针鼹走动速度较慢,如滚动状,但奇怪的是,它能游泳,像刺毛球一般漂在水上,样子十分逗人。(加点的词语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针鼹能戏水的生活习性。)③蛋约15毫米长,表面像皮革一样,没有鸡蛋那样光滑和坚硬。
(课文以同类事物比较形式,真实再现鼹鼠蛋的外形特点,既准确,又富形象性。)
四、课堂写作练习
1.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曾做过大型运动会的吉祥物?(明确:此题考察学生平时积累,不作硬性规定答案。)2.看书本上的插图,口头复述鼹鼠的特点。
五、总结
这篇事物说明文以生动诙谐的语言介绍了针鼹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条理清晰 板书设计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一)① 产地
(二)②—⑦ 外形特点:外形、爪子、嘴和舌头
(三)⑧—⑩ 生活习性:作息时间、捕食习惯、养育后代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指出下列各组中注音或字形有误的项,并订正。1,A.吮吸xûn B.蚁巢cáo C.招摇zhāo 2.A.掘洞júe B.丘棱líng C.黏液nián 3.A.粗造cāo B.繁殖zhí C.悠久yōu 4.A.凹凸āo B.孵化fū C.蛰伏zhé
二、造句。1.招摇过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我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伪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文中相关文字,找出几处针鼹与鼹鼠作比较的语句,说说这种说明方法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根据生理学家的研究,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是逻辑思维,求同思维以及语言、计算能力的主要承担者,称为理性半球。是知识的脑,或“语言脑”。右,半球是直觉思维、求异思维、空间知觉以及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称为感性半球。是创 造性脑,或叫“音乐脑”。人的聪明在于脑的左右半球和谐发展。基于这一规律,学校教育既要重视语文、数学、理化、英语。的知识教育、发挥脑的左半球的功能;也要重视艺术教育、发挥右半球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大脑两半球得到平衡和谐发展。1.这段文字的组织材料的顺序是()。A.由具体到抽象 B.由抽象到具体 C.由因及果再由表及里 D.由总到分再到总 2.这段文字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脑的右半球被称为“创造性脑”的主要依据是()。A.学习音乐舞蹈让大脑更加灵活。
动物4年级作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