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ket的用法和例句
packet的用法和例句(精选16篇)
packet的用法和例句 第1篇
packet的用法1:packet的基本意思是“小包,小盒”,指包装商品用的小包、小盒或小袋,也可指包得非常整洁的小包,如信件小包,多指“小件行李,邮包”,还可指用小包、小盒、小袋所盛之物,是可数名词。
packet的用法2:a packet...意思是“一包”“一盒”“一捆”“一袋”,其后多接复数名词。
packet的用法3:在俚语中, packet也可作“大笔款项”解,指在比赛或买卖中输赢的大笔钱,是单数名词。
packet的用法4:packet还可作“邮船,班轮”解,多指定期的短途邮船,是可数名词,亦作packet-boat。
packet的用法和例句 第2篇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例句: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白话译文:有再说让长安君为人质的,我老太婆一定朝他脸上吐口水!
出处:先秦刘向《触龙说赵太后》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例句: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白话译文:这些都是兵法中的大忌。
出处:汉代司马迁《史记》《赤壁之战》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例句:言之,貌若甚戚者。
白话译文:他说着(这些话),脸上露出非常悲伤的.申请。
出处: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例句: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白话译文: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
出处:汉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例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白话译文:廉颇赵国优秀的将领。
出处:汉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语气词。
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例句: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白话译文: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谈英语课堂中例句的设计和应用 第3篇
例句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因此, 在组织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例句, 力求使学生学起英语来既省时又省力, 既深刻又牢固, 获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我认为, 英语教学中的例句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例句应符合学生的特点, 贴近他们的生活
学生所学的知识, 不管是词汇还是语法, 只要能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教师就要挖空心思去找贴近他们生活的材料, 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所以, 教师在准备例句时, 应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以调动学生的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例如, 我在教学it is+adj.+to do sth.这个结构时, 举例如下:It is difficult to study English well.该例句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听完之后会心一笑, 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该结构, 又表达出了学生的心声。再如, 在教学play an important part时, 我问学生:“What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our life?”学生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回答。由于问题贴近生活, 学生有话可说, 兴趣就油然而生了。而且学生也能很快地学会用该短语造句。这样的例句由于现实生活给学生提供了理解语言的情境, 易于学生接受并能很好地掌握。
二、例句的设计要有时代性
如果教师能结合本学科的特点, 钻研教材,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情操, 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那将会收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效果。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 如果能适时地举出最近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事或有关国内外发生大事的例子, 会使学生产生新鲜感, 让他们觉得英语离他们并不遥远, 随时随地都可以学、可以用。比如:在学习stay away from时, 我就科学巧妙地设计了这样的例句:It’s right for officials to stay away from the entertainment venues.这样的举例不但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而且能使他们深刻地领会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一举两得。
三、例句要有趣味性
趣味性强的例子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幽默、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增长知识, 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教授课本中的语言知识时, 也穿插一些课外知识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英语中的格言、谚语和习语是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 格言、谚语和习语寓言深刻且朗朗上口, 适时、恰当地引入这些谚语, 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使教学增添趣味。例如, 我在讲rain时举了以下两个例子:
1. It rained cats and dogs last night.
2. It rained very heavily last night.
很明显例1比例2更有趣味性, 学生还以为该句讲的是有关猫和狗的事情, 因此听讲时十分专注, 由此之后更容易记住cats and dogs是“雨很大”的意思, 而跟猫狗无关。又如, 我在讲wish接宾语从句, 从句中要用虚拟语气这一语法, 且be动词在从句中总是用were时, 我给学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I wish I were a bird。让学生三人或四人一组, 每人仿照例句各说一句话, 然后每组派出一个人汇报本组的情况, 这样就会出现I wish I were a..., he wishes he were a...学生在获得乐趣的同时也掌握了语法知识。再如, 我在教授kill这个单词时, 引出了这样的例句: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学生很快地就能猜出这句谚语的意思, 从而记住了kill。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 趣味性强的例子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更容易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例句要有激励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性的例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可以使他们高度集中课堂, 同时也能激发他们认真思考, 克服课堂出现的任何困难。比如:在学习仁爱版初二Unit 1 Topic 2 Section A中的语言点keep doing sth.时, 我请了几位学生来现场发挥, 创造句子, 这些学生创造出来的句子多种多样, 但就是没有一句是能鼓励他们不怕困难, 努力学习的。因此, 我灵机一动, 请了班里一位学习认真但成绩还不太理想的学生来编写句子, 从而引出下面这样的句子:If you keep working hard, you’ll be successful at last.这种激励性的句子, 让学生实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期盼, 让他们的心灵充满温暖的阳光, 从而极大地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要多层次、多角度地设计例句,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以spend为例, 从层次方面, 仁爱版初二Unit 1Topic 1 Section C中有一例句:Ann spends half an hour exercising in the gym everyday.这是一个简单句, 符合初中生的要求。从多角度方面, 对于spend的用法, 可以跟take和cost作比较:三个词都有“花 (钱、时间) ”的意思, 但spend的主语是人, take的主语是it (形式主语) , cost的主语是事物。这样比较, 三个词的区别就十分清楚、明了。因此, 可以设计以下例句:I spent one hour helping an old wowan clean her room yesterday./It took me two hours to finish the homework./The dictionary cost me 48 yuan.通过以上例句, 更能加深学生对它们的理解、运用和掌握。
例句是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常见且具有语言价值的媒介。因此, 好的例句能起到传授语言知识的作用, 又能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有效地帮助学生乐学、易学、会学和学会英语。而在现实生活中, 有很多例子是我们进行英语课堂教学的好材料。教师应在平时的备课中多下工夫, 多花心思去发现、思考和积累, 以找到好的例句, 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杭宝桐.2000.中学英语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Jeremy Harmer.2000.How to Teach English[M].Bei 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proud的用法和例句 第4篇
proud的用法2:proud作表语时后常接of短语、动词不定式或that从句。of后可接名词,也可接动名词; 动词不定式可带有自己的逻辑主体(由for引出)。
proud的常用短语:
as proud as a peacock
are的用法和例句 第5篇
By law, you are a child until you are 18.
按照法律规定,18岁之前是未成年人。
Are you vegetarian?
你只吃素食吗?
Sales are booming.
recommend的用法和例句 第6篇
recommend的用法2:recommend还可作“劝告”解,指劝告或建议某人做某事,作此解时,常用动名词或that从句作宾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要用虚拟语气,还可接以动词不定式充当补足语的复合宾语。
recommend的用法3:表示“把作为推荐”时, recommend可接以as短语充当补足语的复合宾语。
recommend的用法4:recommend可用于被动结构。
packet的用法和例句 第7篇
词汇教学是我国外语教学的难点之一,教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但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乃人们习惯认为词汇学习全靠死记硬背,从而忽略了词与词、词与其他知识是相互关联的体系的组成部分。下面讨论如何通过词表设计和例句设计帮助学习者建构词汇知识。
一、词形设计
词形构成体现词典特征。词形知识是一个认知过程。初学者往往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词形的字母组合记忆词形,如b-o-o-k。遗憾的是,教师在高级学习阶段也继续沿用这种方法,即使在记忆派生词时亦是如此,如i-l-l-e-g-a-l-l-y。其结果是,随着词汇量在教材中的增加,学习者在记忆词形和识别词形方面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和质量。英语为母语者对词的构成的认知过程值得我们关注。Nation等研究表明,母语为英语者扩大本族语言词汇的途径之一,是通过掌握前缀、后缀和其他构词方法进行学习。[5][6]例如,对carelessness这个词不是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对其成分未加分析的词加以记忆,而是每次都按照词干care、后缀less、和后缀-ness逐步增强记忆的。词形与阅读速度、质量的关系比较密切。例如,对成年初级学习者来说,二语习得不是为了建构新的语义网络,而是达到自动识别词形目的。[7]随着学习者掌握越来越多关于词构成的知识,他们的词库里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词族。词族同样是词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族语人对词族中词的识别速度比对某个独立的词的识别的速度更快。[8]
词缀和词族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难点之一。尽管国内的英语教材有构词法练习,但是由于练习设计往往是孤立的,而且存在低频现象,学生对构词法练习不重视或望而却步,因此收效不明显。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之一是改进词表设计。长期以来,词表的作用只是提供语音形式和词形信息,没有揭示词的构成部分知识。教材词表词形可以呈现“词典化”。例如,unnecessary可以设计为unnecessary, discussion可以设计为discussion等。通过词表对学生进行视觉刺激来输入词的构成知识,逐步养成构建词汇系统的习惯。学习者关于词的构成的知识将会随着他们相关知识熟练的程度而发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义词设计
一词多义是各种语言的共同特点, 也是词汇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但一词多义是学习的难点, 因为这给判断词义带来困难。一些学习者遇到多义词时, 往往不考虑上下文和语境, 而是选择他们熟知的或词典中某一词项的第一或第二个词义生硬地放到句中来理解或翻译, 结果张冠李戴, 不知所云。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高级口语》中有一句话:In some large cities such as Beijing and Shanghai, the price has surged to record heights of around20, 000 yuan a square metre.有的学生将surge一词译成“汹涌澎湃”, 显然他们没有正确理解该词在这个句子中的真正含义, 因而在概念和指称对象上发生偏差。其实在此句中, 该词是“ (房价) 飞速上涨”的意思。现在教材的词表, 特别是初级教材, 往往只列出在课文中出现的某个词的词义, 不利于多义词的学习。词表设计中对常见多义词最好能够提供两至三个词义, 分层次地教学。加强多义词的意义输入在于从一个侧面揭示词的意义与语境之间的关系。例如, capsule有“胶囊”的词义, 也有“太空舱”的词义, 如果课文中是就医的语境, 那么就应该以“胶囊”词义为主, 同时列出其“太空舱”的意义。但是, 学习者在学会运用语境判断词义之前, 应先多积累一些多义词的词汇意义, 否则即使提供语境, 学习者也无法准确选择某个词义。多义词概念的导入要从初级教育开始。例如, 中学课本中学习到plant (植物) 这个词, 而当遇到The plant is scheduled to be completed around 2008这样的句子时, 学生就看不懂了, 因为他们不知道plant还有“工厂”的意思。词表列出多义词的主要词义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多记住几个词义, 而是建构多义词概念, 从而养成关注多义词并根据语境选择正确词义的习惯。
三、例句设计
一个词的联想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它所运用的各种意义系统的结果。这些意义系统包括同义词、反义词、词族、表示局部和整体关系的词、上义词和下义词等。[5]了解词汇联想结果的方式很多。如提供刺激词 (the stimulus word) ,然后让受试者写出或说出与该词词义有联系的词;又如做替换词练习,让学生联想能够替换下画线的选项的词等。Sokmen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给学习者一些能够让他们从中发现因果关系的词,例如,medical consultation,结果发现它们能够使学习者联想到illness, pain, tiredness, medicine, hospital等结果。[9]构建词汇语义网络是我国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弱项,词汇输入往往是对某个孤立出现在课文中的词进行讲解。他的实验证明,学生已经具备构建词汇语义网络的能力。因此,词汇设计可以在词汇语义网络中某个词出现时把它放到其所在词汇语义网络中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这个词与词汇语义网络中和其他词的关系。
Schimtt则提出了, 根据联想范畴分析联想。最重要的联想范畴有三个, 即语音接近联想 (clang associations) 、组合联想 (syntagmatic associations) 和范式联想 (paradigmatic associations) 。[10]
语音接近联想是指对刺激词的反应建立在发音相似但语义上毫无联系的词的基础上,如bank-tank, kitchen-chicken, ship-sheep, experiment-experience等。语音接近联想对词汇知识的掌握产生比较大的干扰。由于受到词的语音影响,学习者混淆词义的情况屡见不鲜。因而,在词汇呈现中不妨把语音接近联想作为辨析词义的例子进行讲解,逐步减弱同音联想对学习者的干扰。
组合联想是指对刺激词的反应构成序列联系而且词性通常不同,如eat-meat, clean-dishes, coffee-drink, teacher-schoo等。组合联想对培养学习者建构搭配知识和词汇语义网络起到一定的作用。词汇呈现可以采用组合联想方法帮助学习者建构词与词之间关系的知识。例如,在学习peel这个词时可以输入peel anapple/a banana/anboiledegg等。
范式联想是指与刺激词的反应词的词性相同,如shout-cry, study-learn, quick-fast, cold-hot, black-white等。从意义的角度讲,组合联想能力与搭配知识和语义网络有密切的关系,而范式联想能力则与同义词和反义词知识有密切的联系。
对联想的分析可以揭示学习者词汇学习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学习者语言的日趋成熟,他们对刺激词的反应由以组合联想为主转向以范式联想为主,而同音词联想则大大降低。[10]对小学一年级、三年级和六年级的英语为母语者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者范式联想的比例也随之增加。[11]其他学者对二语学习者的研究产生了相同的结果。[12]词汇呈现通过例句纠正“同音联想”引发的意义混淆、通过“组合联想”输入词的搭配知识、通过“范式联想”输入并辨析同义词或反义词,是系统地输入词与词之间关系的知识并帮助学习者运用词汇的有效途径。
四、搭配设计
词的搭配是词的知识体系中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学习难点之一。有学者甚至认为词汇搭配知识是区别非英语本族语人和本族语人的重要依据。[10]搭配知识分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学习者来说掌握以下两类基础的搭配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即语法搭配形式和词汇/语义搭配形式。[13][14]
语法搭配指的是每一个短语由主导词和语法词构成,如take off, solution to等。语法搭配是约定俗成的,但是同义词的语法搭配对学习者有一定的干扰,其原因在于同义词虽然词义相近,但是搭配却有可能不同。例如,persist in和insist on都有“坚持”的意思,但是前者的搭配是in而后者的搭配却是on。又如something goes with something与match的搭配等。
词汇/语义搭配通常指由两个同等词构成的短语,常见的有动词+名词、形容词+名词、动词+副词、名词+动词等。尽管词汇/语义搭配概念从语法角度归纳了词与词之间可搭配形式,但是与语法搭配比较而言,词汇/词义搭配知识的掌握困难得多,因为仅仅掌握形式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它们的搭配规律和习惯。例如high, low, little都是形容词,probability, possibility和chance都是名词。从理论上来说上述任何一个形容词和名词都可以搭配。但是,high probability属于“强搭配”,如果用high与chance和possibility搭配,听起来就有问题。同样little chance的搭配好于low chance。[15]又如,从搭配形式上看,skinny, fat, broad是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但是从内涵意义上看,用它们修饰人极为不礼貌,可以说,这些词都有消极意义。再如cause是典型地与不愉快的事情搭配的词,如problem, trouble, damage, death, pain和disease。而provide则与积极的词搭配,如facilities, information, services, aid, assistance和money。[16]
词的搭配表现出共现性和排它性。搭配有两个因素对搭配概念至关重要:一是共现性,二是排它性。blonde这个词几乎总是与hair和极少数的词如woman和lady同现。[10]silk通常与颜色同现。[17]词典对词目的解释是了解排它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遗憾的是,很多学生查词典时只查用词义而忽略了其词义定义解释中的搭配信息,或者忽略了例句中体现出的搭配信息。例如,在体育竞技比赛中score和point都有“分”的概念。但若是足球赛中的得分,只能用score而不能用point。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仅了解了一个词的词义并不等同于完全掌握其词汇知识。当某个词与另外的词要同时使用时,就有一个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保持协调与平衡的问题。wind的搭配如下:1)与动词搭配:blow和sweep;2)与形容词搭配:strong, north, cold, light, bitter和prevailing;3)与部分词搭配:gust, breath和puff。[18]
很长时间以来,词汇呈现范例更关注的是语法搭配,教学大纲往往要求学习掌握一定数量的固定搭配,但对词汇/语义搭配却强调得不够。或许正因为如此,学习者没有词汇/语义搭配的意识,特别在汉译英练习中,受母语干扰,词与词之间的反常搭配频频出现。如果词汇呈现要在搭配方面取得理想的效果,就要在范例方面突出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例如,在区别determination和resolution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例句:On January 1st many people make a New Year resolution,说明受New Year的制约,只能用resolution而不能用determination。搭配的输入是词与词关系概念的输入,有些输入可以从基础阶段开始。如child和only两个词小学阶段就学到了,但是说到“独生子女”时很多学生翻译成single child,而正确的搭配应该是only child。如果在讲解child时能够选用I am an only child的例句,就可以帮助学生建构搭配概念。这样的例句比I am a child;He is a child有意义得多。
词是语言之本,要学好一种语言,必须要学好词。通过对词形与阅读的关系、语音与意义的关系、同义词之间的关系、词与词之间搭配关系、词的搭配与文化的关系的讨论,我们得到两个启示。首先,学词过程中应该避免片面地、孤立地学习词汇,应该把词放到一个知识系统中重新认识。其次,对词汇的了解是一个认知过程,是整合语言知识和真实世界事物的过程,也是从学到用的过程。词汇学习一直是英语学习者,特别是自主学习者的软肋。尽管近年来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由于自主学习往往是独立于教师的学习,若缺乏正确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者可能对自己词汇学习方面的错误毫无察觉。词表和例句的科学设计可以培养学习者对词的认知能力,词汇学习也将会有比较大的改观。
摘要:词不是孤立的语言单位, 而是相互关联的体系的组成部分。因此, 词汇积累过程不单是从音、形、义的角度扩大词汇量的积累过程, 而且是各方面知识的积累过程。词汇呈现不仅是传授词汇知识的过程, 更是输入词汇知识体系和培养词汇学习理念的平台。本文就改进词表设计和例句设计两个方面提出转变词汇呈现方式的新思路。
winter的用法和例句 第8篇
如果不去动的话,冬萝卜会在春天开花结籽。
2. He has almost certainly blown his chance of touring India this winter.
他几乎肯定失去了今冬去印度旅行的机会。
3. Winter weather can leave you feeling fatigued and tired.
冬季会让人感觉疲乏无力。
4. Sweden is lovely in summer cold beyond belief in winter.
瑞典的夏天非常宜人冬天却冷得让人难以置信。
5. The sudden onset of winter caused havoc with rail and air transport.
冬天的突然降临让铁路和航空运输系统陷入混乱。
6. It is hard to see how people will get through the winter.
难以想象人们将怎样熬过这个冬天。
7. Some types of garden furniture must be stored inside in the winter.
有几类花园家具冬季必须存放在室内。
8. In the winter she wears thick socks, Wellington boots and gloves.
冬天,她穿着厚袜子和橡胶雨靴,戴着手套。
9. The winter sports bring the jet set from England.
冬季运动吸引了英格兰的富豪们。
10. Thatch is naturally warm in winter and cool in summer.
茅草料天生冬暖夏凉。
11. The Paris couturiers showed their collections for winter last week.
上周,巴黎的时装设计师们展示了他们的冬季时装作品。
12. They had to conserve the candles now with winter upon them.
冬天眼看就要到了,他们不得不把蜡烛省着用。
13. She won the individual gold medal at the Winter Olympics.
她在冬奥会上获得了个人金牌。
14. Right now we are in the changeover period between autumn and winter.
眼下,我们正处于秋冬交替的时候。
15. So many days are routine and uninteresting, especially in winter.
packet的用法和例句 第9篇
impossible的用法2:impossible作表语时常用于以it作形式主语的结构中,用作主语的动词不定式要用主动式。
impossible的用法3:impossible在句中一般作定语或表语,作表语时,其后接介词短语,也可接动词不定式,这时句子主语不是动词不定式的逻辑主语,是其逻辑宾语。
impossible的用法4:impossible作表语作“不可能的,办不到的”解时不能以人作主语。作“难以忍受的,很难对付的”解时可以人作主语。
impossible的用法5:impossible所跟的由that引导的主语从句中谓语动词要用虚拟式,即用动词原形或“should+动词原形”。
impossible的用法6:impossible是表示否定的形容词,如再用否定词修饰,则表示肯定意义。
impossible的用法7:You are impossible的意思是“真拿你没办法”,常用于口语中表示一种亲昵或爱抚的意思。
grill的用法和例句 第10篇
grill的用法2:grill用作及物动词时可接名词或代词作宾语,有时也可接双宾语。
grill的用法3:grill用作名词的基本意思是“烤架”,也可指“一盘烤肉”或“烧烤餐馆”。
“像”和“象”的用法 第11篇
2001年10月26日,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对“像”和“象”两字的用法作出了明确的界定, 界定结果如下。
象:指自然界、人或物的形态、样子。如现象、形象、印象、意象、迹象、假象、表象、物象、景象、天象、想象、构象 (conformation) 、磁象, 等。
像:指用模仿、比照等方法制成的人或物的形象, 也包括光线经反射、折射而形成的与原物相同或相似的图景。如人像、画像、肖像、图像、实像、倒像、映像、影像、音像、像素、像点, 等。
尽管如此, 在实际使用时, 仍然容易混淆。“像”和“象”该如何区分呢?关键是要掌握“像”字的用法, 从用字的实践来看, “像”字有4种用途:
一是用做名词, 指比照某个对象形成的形象。其中又可分为2种情况:或是艺术创造, 如画像、塑像、雕像等;或是物理生成, 如光线反射、折射形成的虚像、实像。两者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都是以对象的存在为前提的。
二是用做动词, 指人或物之间有相似点。它的动词特征是:可以带宾语。如“金鱼像开在水中的鲜花”。也可以像形容词一样, 用程度副词来修饰。如“非常像”、“十分像”。
三也是用做动词, 有比如、如同的意思。这种用法主要用于举例。如“我订了一个计划, 像北京、西安、昆明, 都在我的计划之内”。
四是用做副词, 可以写为“像”, 也可写为“好像”, 主要用来表示猜测。如“天暗下来了, 像要下雨了”, “他不停地咳嗽, 好像是感冒了”。
如果实在难于分辨和选择, 那么可按约定俗成原则采用习惯用法。
shout的用法和例句 第12篇
shout的用法2:shout可用作及物动词,也可用作不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时接名词、代词或that从句作宾语,其宾语通常为叫喊的具体内容,也可接同源宾语或直接引语。还可接以形容词充当宾语补足语的复合宾语。用作不及物动词时可接动词不定式作目的状语。
shout的用法3:shout后接介词at表示“冲嚷”; 后接副词down表示“把哄下台”; 后接副词out表示“突然叫出〔说出〕”,其宾语常是名字、地址、价格、答案等,也可以不带宾语; 后接介词with表示伴随情况。
shout的用法4:shout用作名词的意思是“呼喊,喊叫”,是可数名词,常用于give, raise, set up, shout, utter等动词后作宾语,是可数名词。
shout的常用短语:
shout about (v.+prep.)
shout at (v.+prep.)
shout down (v.+adv.)
shout for (v.+prep.)
shout out (v.+adv.)
shout to (v.+prep.)
standard的用法和例句 第13篇
standard的用法2:standard也可作“旗帜,标杆”解,常作军旗用,特指骑兵队的旗,又可作为国家、政府、军队、主义、运动等的象征旗,是书面用语。
standard的用法3:standard还可作“支柱,基座”解。
standard的用法4:standard用作形容词的意思是“标准的,合乎标准的,规范的”,在句中多用作定语,引申可表示“公认为权威或优秀的”。
standard的用法5:standard也可作“普通的,正常的,一般的”解。
alert的用法和例句 第14篇
alert的用法2:alert是及物动词,提醒、警觉或戒备的内容常由介词to引出,提醒作为准备的内容则由介词for引出。
alert的用法3:alert也接双宾语,其直接宾语多为that引导的从句。alert还可接以动词不定式充当补足语的复合宾语。
alert的用法4:alert作形容词的基本意思是“警惕的,警觉的,注意的”,指特别留神以应付可能发生的事,尤指危险的事; 引申也可指“机灵的,敏捷的”,指思维敏捷,理解快,可用来形容人,也可用来形容物。
alert的用法5:alert常用作表语,后接介词in或to,偶尔也可用作定语。
alert的常用短语:
用作名词 (n.)
on alert
packet的用法和例句 第15篇
目前, 各高校均广泛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 在课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网络设备配置实验, 但实验室成本对于各院校来说是一不小的负担, 尤其是广域网部分的实验所需要实验设备更多而且实验设备也更贵。建设一个60人左右规模的网络实验室, 成本大约在60-80万元左右, 这笔费用并不是每个院校都能承担的。即便有这样的真实的实验设备, 在学生做实验时也必须分组进行, 同组的学生必须轮流进行配置, 这势必造成设备使用率不高和学生参与动手实践的机会减少。
如果能够利用真实的实验设备结合虚拟实验环境进行实验, 首先让学生利用真实的实验设备搭建实验环境, 对所做的实验环境、实验目的有了明确的要求;然后再利用模拟软件模拟出该实验环境, 并对模拟实验环境中的设备进行配置和测试。这样的实验, 既不缺少实验的真实性, 又能够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率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动手实验的机会, 同进也节省了一部分的设备投资。为此本文提出利用Packet Tracer 5.2搭建网络工程虚拟实验环境。
二、网络模拟软件的介绍和选择
目前常用的网络实验模拟软件有:Dynamips、Boson Netsim和Packet tracer。这三款网络模拟软件都支持目前绝大多数的网络协议及网络设备, 能够完成常见的局域网 (或虚拟局域网VLAN) 及部分广域网实验。从功能上看, Dynamips是基于IOS模拟的, 所以它具有的功能最全, 能够完成CCNA和CCNP的所有实验及IE实验, 同时仿真程度也最高, 但它占用的计算机资源也最多, 且配置较复杂。Boson Net Sim功能比Dynamips要弱一些, 而比packet tracer功能要多一些, 也可以做CCNA和CCNP实验, 使用也较简单。packet tracer最简单易用, 可以完成绝大部分的CCNA实验, 新版本的packet tracer5.2也支持部分广域网实验和部分网络安全实验。目前最新的版本是Packet Tracer 5.3, PT5.3新增支持Voip, PPPOE, 部分QOS, 无线AP, BGP路由配置等等。
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Packet tracer5.2具有简单易操作性, 所以我选择了Packet tracer5.2软件进行网络工程实验环境搭建。
三、Packet tracer5.2能够完成的实验项目
Packet tracer5.2能够完成大部分的网络工程实验项目, 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实验、利用三层交换机完成不同VLAN间进行通信配置实验、单臂路由配置实验等。除此之外, Packet tracer5.2还能够完成一些广域网及广域网协议实验, 这些广域网实验更能体现出模拟实验环境的优点, 因为在配置广域网实验方面, 网络实物设备配置是很难在实验室实现的。
(一) 网络模拟配置实例 (基于AAA的VPN实验配置) , 利用Packet tracer5.2绘制实验拓扑结构图, 如图1所示
(二) 实验拓扑图说明
在图1中的Internet路由器模拟外网;Yuancher路由器模拟远程路由器;Zongbu路由器模拟公司总部路由器;Server0模拟公司总部服务器;Laptop1远程用户。
(三) 实验要求
对实验拓扑图中的Zongbu路由器进行基于AAA的VPN配置, 以实现远程用户 (laptop1) 进行远程访问公司总服务器 (Server0) 。
(四) 实验配置
由于一些基本配置较简单, 文中不全部列出, 仅列出Zongbu路由器的主要配置。
Zongbu路由器的主要配置命令如下:
Zongbu (config) #aaa new-model
Zongbu (config) #aaa authentication login vpntest group radius
Zongbu (config) #aaa authorization network vpnservergroup radius
Zongbu (config) #crypto isakmp policy 200
Zongbu (config-isakmp) #encryption 3des
Zongbu (config-isakmp) #hash md5
Zongbu (config-isakmp) #authentication pre-share
Zongbu (config-isakmp) #group 2
Zongbu (config) #crypto isakmp client configuration group myvpntest
Zongbu (config-isakmp-group) #key 123456
Zongbu (config-isakmp-group) #pool vpn
Zongbu (config-isakmp-group) #exit
Zongbu (config) #crypto ipsec transform-set nong esp-3des esp-md5-hmac
Zongbu (config) #crypto dynamic-map vpnmap 200
Zongbu (config-crypto-map) #set transform-set nong
Zongbu (config-crypto-map) #reverse-route
Zongbu (config-crypto-map) #exit
Zongbu (config) #crypto map nong client authentication list vpntest
Zongbu (config) #crypto map nong isakmp authorization list vpnserver
Zongbu (config) #crypto map nong client configuration address respond
Zongbu (config) #crypto map nong 200 ipsec-isakmp dynamic vpnmap
Zongbu (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Zongbu (config-if) #crypto map nong
Zongbu (config-if) #exit
Zongbu (config) #ip local pool vpn 192.168.4.1192.168.4.100
Zongbu (config) #ip route 0.0.0.0 0.0.0.0 101.1.1.1
Zongbu (config) #radius-server host 192.168.1.1auth-port 1645 key 123456
Zongbu (config-if) #end
(五) 验证实验结果
1. 远程用户laptop1在没有进行远程VPN连接前Ping不通总部服务器Server0。如图2所示:
2. 远程用户laptop1进行远程VPN连接, 如图3所示:
3. 远程用户laptop1 Ping通公司总部服务器Server0, 所图4所示:
四、结束语
运用该虚拟实验环境结合真实的实验设备进行实验, 既不缺少实验的真实性, 又能够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率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动手实验的机会。同进也节省了一部分设备的投资和减轻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设备维护的工作量。
摘要:本文针对网络工程实验环境特点及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现状提出了利用Packet Tracer 5.2模拟软件搭建网络工程虚拟实验环境, 并利用该虚拟实验环境完成了基于AAA的VPN实验配置实例。通过实践证明, 该虚拟实验环境的利用对我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功能得到了补充和扩展。
关键词:Packet Tracer 5.2,网络工程实验,虚拟实验环境
参考文献
[1]蔡群英, 黄镇.建搭建网络实验环境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9, (6) .
[2]尧有平.基于Packet Tracer4.11构建仿真网络实训平台[J].福建电脑, 2008, (5) .
vast的用法和例句 第16篇
vast的用法1:vast的基本意思是“巨大的,广大的,广阔的; 大量的”,指范围、数量,但着重指面积大,区域宽广,而不涉及重量或体积。
vast的用法2:vast多用作定语。
packet的用法和例句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