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欧式家具发展史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欧式家具发展史(精选10篇)

欧式家具发展史 第1篇

欧迪堡家具谈欧式家具的分类和发展史

默认分类 2010-11-06 14:50:04 阅读7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近几年来,欧式装修风格成为越来越多追求品味生活人士的选择,即便不能整体装欧式,一些家庭也喜欢选购两款带有异域风情的家具摆在家中。不过,由于欧式家具外形特征明显,对大到空间布局,小到壁纸、吊灯、装饰画等的搭配都有较高的要求,掌握不到法门的业主容易陷入“土不土、洋不洋”的尴尬局面。欧式家具又分为古典欧式家具和现代欧式家具(简欧式),古典欧式家具以前都是欧洲贵族们专用的,产品高档气派、尊贵典雅,融入浓厚的欧洲古典文化,已经成为一种经典。欧迪堡家具为大家介绍下

欧式家具的发展史:

巴洛克风格,源自17-18世纪

巴洛克风格家具的主要特色是强调力度、变化和动感,沙发华丽的布面与精致的雕刻互相配合,把高贵的造型与地面铺饰融为一体,气质雍容。强调建筑绘画与雕塑以及室内环境等的综合性,突出夸张、浪漫、激情和非理性、幻觉、幻想的特点。打破均衡,平面多变,强调层次和深度。使用各色大理石、宝

石、青铜、金等装饰华丽、壮观,突破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一些程式、原则。

洛可可风格,源自18世纪

讲到洛可可风格就不能不讲到一个人,他就是英国的家具设计大师奇朋代尔(1718-1779年)。他是将中国的塔、苏州园林技术等东方元素与西方家具制作技艺相融合的第一人。他同时是英国家具界最有成就的家具设计师,也是第一个以设计师的名字命名家具风格的家具师。洛可可风格是法文“岩石”、“贝壳”的复合词,词义为洛可可,洛可可艺术家具注重体现曲线特色。沙发*背、扶手、椅腿与画框大都采用细致典雅的雕花,椅背的顶梁都有玲珑起伏的“C”形和“S”形的涡卷纹的精巧结合,椅腿采用弧弯式并配有

兽爪抓球时的椅脚,椅背顶梁和画框的前梁上都有贝壳纹雕花。

文艺复兴时期,源自15-16世纪

这一时期的家具清一色地成了仿古艺术的产品,而且绝对是温室里的花朵。但这个时期的绘画艺术对家具的影响巨大,家具制造工匠们开始讲究木材饰面材料的花纹和颜色,开始用天然有色木材来拼接精美的画面。人们这样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作品:平衡、含蓄、节制,且富于理性和逻辑性。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家具没有形成自己传世的风格,这样就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被淹没。哥特式风格,源自

14世纪

以精雕细琢与华丽的镂花构成的新式家具,盛行于法国,以尖顶、拱卷和垂直线为主,高耸、轻盈、富丽而精致,对其影响很深的古建筑代表有:英国的西敏寺、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对“哥特式”建筑的形容,人们用了这样一句话:“它如火焰般蹿向天际,刚直、挺拔”。而这一时期的家

具制作,是以模仿建筑外形为主的,现存于世的这一风格家具以西班牙最多和最原汁原味。

欧式家具发展史 第2篇

欧式古典主义风格具有鲜明的欧式风格家具特点,它对每个细节精益求精,在庄严气派中追求奢华优雅,而融入现代设计手法后,则更贴近于实用性,透露出欧洲传统的历史痕迹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欧式简约风格家具是追求家具的舒适度与实用性等欧式风格家具特点,它塀弃了古典家具的繁复,更多的运用了简约线条,和天然的实木纹路,但有不失高贵与典雅,实现了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风格。

哈尔滨欧式建筑风格未来发展模式 第3篇

一、在建设哈尔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名城的历程中, 欧式建筑的历史价值与影响。

2011年5月17日, 国务院批复了《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年) 》, 明确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点, 进一步明确了名城保护工作思路, 同时也提高对哈尔滨名城保护价值的认识。

(一) 哈尔滨是近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重要遗产。

哈尔滨的城市规划, 按照近代欧洲城市的规划方法而建, 与我国历史形成的传统城市空间格局有所不同。1898年6月, 沙俄中东铁路工程局在进驻哈尔滨后, 对中东铁路附属地内的秦家岗 (现南岗区) 进行全面规划, 如图一所示。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附属地和管理中心, 铁路格局是城市空间格局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中东铁路“T”字形空间形态, 以铁路走向为中心划分城市区域, 对哈尔滨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有着决定性作用。以大直街为主轴线, 借鉴西方规划思想, 重视广场的设置, 分别设计了铁路局楼前广场、教化广场和博物馆广场。此后, 对外侨最为集中的埠头区 (现道里区) 也进行了整顿规划。同时, 中国商人最为集中的付家甸 (现道外区) 也仿照埠头区进行了规划。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哈尔滨的城市总体形成了有序发展的状态, 如图二所示。作为西方规划思想在中国的实践, 哈尔滨早期城市规划标志着近代中国的城市规划开始从城市局部地区的规划走向完整城市的规划, 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 哈尔滨是近代具有代表性的铁路附属地殖民城市。

20世纪初, 沙俄修建中东铁路, 哈尔滨被其独霸为铁路附属地。中东铁路沿线历史建筑, 是沙俄殖民政治与文化对哈尔滨早期建筑影响的历史见证。日俄战争中俄国战败, 日俄帝国瓜分了东北地区。伴随沙俄与日本对东三省铁路附属地的侵略, 承载铁路附属地建筑文化特色建筑随之而起。190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满洲善后协约》, 条约规定开放奉天的凤凰城、辽阳、新民屯、铁岭、通江子;长春、哈尔滨、宁古塔、珲春;齐齐哈尔、海拉尔、瑷珲、满洲里等16处为商埠。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万人商人、资本家到哈尔滨经商办企业, 各国政治、经济势力纷纷涌进哈尔滨, 改变了沙俄独霸哈尔滨的局面, 客观上使哈尔滨成为中国早期对外开埠的国际商贸城市之一。

(三) 哈尔滨是近代欧式建筑艺术博物馆。

沙俄入住哈尔滨之时, 正值新艺术运动席卷欧美各国之际。沙俄又将之传入作为中东铁路枢纽哈尔滨的城市建设之中, 使新艺术建筑成为这座城市最具特色的风格类型。20世纪初哈尔滨秦家岗地区 (现南岗区) 即以官方认可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为主, 加之传统的俄罗斯传统建筑风格, 使这两者成为沙俄在哈尔滨采用数量最多的建筑模式。哈尔滨等地开埠之后, 成为中国早期国际商贸城市。各国商业建筑与使馆建筑多以欧洲古典主义建筑为主, 包括古希腊、古罗马以及文艺复兴, 还有大量的折衷主义、巴洛克建筑范式等。宗教建筑, 则以拜占庭风格为主加之少量的哥特式建筑。这些浓郁的欧式建筑, 使哈尔滨成为近代欧式建筑艺术博物馆。

(四) 哈尔滨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见证。

“中华巴洛克”, 由日本学者西泽泰彦提出, 此类建筑以哈尔滨道外区建筑为代表, 少量见于沈阳与大连等城市。“中华巴洛克”采用折衷主义手法, 将西方巴洛克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纹样相结合。哈尔滨道外历史文化街区占地面积达53.11公顷, 北起升平街, 南至南勋街, 东起十道街, 西至景阳街, 有257个传统院落。沿街建筑, 外墙的立面采用巴洛克建筑风格, 装饰与雕花则采用蝙蝠、牡丹、如意和铜钱等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元素, 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福、禄、吉祥之美学特征。在“中华巴洛克”式的沿街建筑的庭院内部空间, 则为二、三层的中国传统四合院, 被哈尔滨人称为“圈楼”。这种中西文化兼容的建筑特征, 在全国是极为罕见的, 是哈尔滨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

二、面向未来—哈尔滨欧式建筑风格的发展模式

2011年, 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 》, 强调“以保护近代历史文化遗存及保持和发展20世纪初形成的城市风貌特色为主, 重点保护城市形态、城市格局、传统风貌、历史建筑等, 继承和发扬城市传统文化。重点保护老城整体格局与风貌, 严格控制老城建筑形态与色彩及老城区的建筑高度, 保护好城市传统轴线、建城初期的传统道路格局”, 为未来哈尔滨欧式建筑风格的发展模式提供了指导方向,

(一) 以哈尔滨欧式历史建筑为点

哈尔滨欧式建筑风格的发展, 以2006年哈尔滨市规划局确定的245栋保护建筑为基础。随后, 2010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保护建筑更名为历史建筑, 并公布第四批历史建筑170个。至此, 哈尔滨市公布的历史建筑共有415处, 并重新对其进行梳理和分类, 将原有的11个分类扩大至22个。其中, 除少量中国传统建筑、犹太建筑与侵华日军罪证遗址之外, 大部分均为欧式建筑。

2012年, 哈尔滨市第五批历史建筑普查工作在全市8个城区进行全面普查, 进一步深入发掘与保护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历史建筑。为增强市民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知与保护意识, 2014年6月, 由“迷人的哈尔滨之夏”组委会办公室主办的“百年经典历史传承”《哈尔滨415座老建筑摄影》、《老建筑特点及故事征文大赛》向全社会征稿, 丰富了哈尔滨历史建筑的内容, 为传承与保护哈尔滨欧式历史建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 以哈尔滨近代早期形成的主要街道为主线, 以市区水域为辅线

1. 以哈尔滨近代早期形成的主要街道为主线

哈尔滨近代早期形成的主要街道, 主要集中在南岗区、道里区与道外区三个历史文化区域。其中南岗区以大直街、红军街、中山路为主, 加之花园街、果戈里大街以及阿什河街;道里区以中央大街为主, 加之经纬街、友谊路;道外区以靖宇大街为主, 重点为南二道街、南三道街。大直街沿线突出中东铁路的主题特色, 以各公路站点、一号线各地铁站点为延展, 烘托这一主题, 提升中东铁路历史的厚重感。以大直街两侧中东铁路体系内建筑为主旋律, 辅以领事馆建筑、宗教建筑两大类建筑主题, 再现20世纪初哈尔滨早期城市风貌。道里区以中央大街为核心主线, 扩大到周围20多条辅街。以原有欧式保护建筑风格为基调, 制定不同阶段行动纲领及相适应的投资改造计划, 建立系统性的改造框架, 逐步提升和延展道里区中央大街商业圈特色文化建筑风貌, 彰显与构建多元商业及文化空间。道外区“中华巴洛克”风格建筑, 主要集中于南二道街、靖宇街、南三道街与南勋街两侧, 经系统改造之后, 将全面展现哈尔滨早期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建筑风尚。

2. 以市区水域为辅线

哈尔滨“十二五”城市建设发展目标和主要建设任务之中, 为形成独具北国特色的“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 将实施一江 (松花江) 、三纵 (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 、四横 (松花江北岸风景长廊、松花江南岸风景长廊、呼兰河及沿岸湿地、滨绥铁路线) 的生态廊道建设。马家沟流经果戈里大街附近区域, 在现有俄罗斯民贸交易街区的基础上, 打造了迷人的俄罗斯河园。这一成功的改造范例, 为哈尔滨内河与街道交汇处打造以水体景观为主的生态景观, 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松花江北岸风景长廊与松花江南岸风景长廊的打造, 结合原有的俄罗斯传统木构架历史建筑, 设以俄罗斯风格的柱廊、亭子, 打造俄罗斯风格的生态长廊, 将为哈尔滨以欧式建筑风格为主的城市建筑风格增添独特的魅力。

(三) 以哈尔滨历史风貌街区与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区域

在2012年9月, 黑龙江省政府批准的《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011-2020) 》中, 确定了道里、道外、南岗3个历史城区、13个历史文化街区与9处历史风貌街区。其中圣·索菲亚教堂地区、铁路局、哈尔滨工程大学历史文化风貌区以及中央大街、道外传统商市、红军街-博物馆、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太阳岛、哈飞家属区、斯大林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均为本文研究的重点。为进一步加强保护建筑与历史地段管理, 近年来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曾组织二十多家国内外知名设计单位编制了《博物馆广场综合整治规划》、《中央大街步行街及辅街一、二、三期综合整治规划》、《道外传统商市风貌保护区详细规划》、《索菲亚教堂广场综合整治规划》、《太阳岛俄罗斯小镇规划》、《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规划》、《圣伊维尔教堂修缮整治规划》等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上总体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对于未来全面开展哈尔滨欧式建筑风格的保护与发展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构建哈尔滨未来欧式建筑风格的发展模式中, 在《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011-2020) 》指导下, 将哈尔滨欧式历史建筑、近代早期形成的主要街道与市区水域, 历史文化区域、历史风貌街区与历史文化街区等区域相结合, 统筹规划, 共同打造独具欧式建筑特色的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

参考文献

[1]俞滨洋主编;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局, 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学会编.哈尔滨印·象上1897-1949中英文本.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宋珊珊;刘松茯, 哈尔滨近代城市肌理探究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 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

[3]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哈尔滨市志·大事记人口.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9年04月第1版.

[4]李述笑编著.哈尔滨历史编年1896-1949.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1986.01.

[5]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网站http://www.upp.cn.

[6]《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 》.

[7]《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2007-2020) 》.

[8]《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 》.

欧式家具风格特点 第4篇

现在大部分人群都追求简约、质朴的设计风格。生活在繁杂多变的世界里已是烦扰不休,而简单、自然的生活空间却能让人身心舒畅,让我们感到宁静与安逸,让我们以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我们在纷扰的现实生活中找到平衡,缔造出一个令人心弛神往的写意空间。

古典欧式风格强调线形势流动的变化,常用大理石、华丽多彩的织物、精美的地毯、多姿曲线的家具,让室内显示出豪华、富丽的特点,充满强烈的动感效果。色彩华丽且用暖色调加以协调,变形的直线与曲线相互作用以及猫脚家具与装饰工艺手段的运用,构成室内华美厚重的气氛。

现代欧式风格又称简约风格家具, 欧式简约风格家具与欧式古典风格家具一脉相承,与美式风格家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沿袭传统的基础上,更多的是追求家具的舒适度与实用性,它摒弃了古典家具的繁复,更多地运用了简约线条和天然的实木纹路,但又不失高贵与典雅,实现了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风格。继承了传统欧式风格的装饰特点,吸取了其风格“形神”的特征。在设计上追求空间变化的连续性和形体变化的层次感。这也是现代人所向往和追求的。

总体来说,欧式家具的居室有的不只是豪华大气,更多的是惬意和浪漫。通过完美的典线,精益求精的细节处理,给住房带来不尽的舒服触感,实际上和谐是欧式家具风格特点的最高境界。不过欧式家具装饰风格只适用于大面积房子,若空间太小,不但无法展现其风格气势,反而对生活在其间的人造成一种压迫感。当然,还要具有一定的美学素养,才能善用欧式风格,否则只会弄巧成拙。

欧式家具风格特点:

1.欧式家具风格 讲究装饰:不管是“古典”还是“新古典家具”,常可看到各式绣布、流苏及铆钉等装饰品。

2.欧式家具风格 线条复杂,重视雕工:“巴洛克式家具”都有复杂而精美的雕刻花纹;“洛可可式家具”虽然也很注重雕工,但线条就较为柔和;而“新古典家具”的线条则更为明快一些,主要以嵌花来呈现质感。

欧式家具特点 第5篇

真正的欧式家具,强调整体装饰效果,完全采用纯实木打造,无论是柜类的背板,侧板,还是抽屉板,甚至抽屉的导轨都是用纯实木打造,没掺杂任何人造板或其他杂木,是百分百由纯实木打造的欧式家具品牌。平安家具精制雕刻,表面十分典雅高贵,富有艺术魅力,像诗一样醇厚,如艺术品一样精美。

欧式风格家具的分类介绍

古典欧式的居室有的不只是豪华大气,更多的是惬意和浪漫。经过完美的典线,精益求精的细节处理,带给家人不尽的舒服触感,实际上和谐是古典欧式风格的最高境界。同时,古典欧式装饰风格最适用于大面积房子,若空间太小,不但无法展现其风格气势,反而对生活在其间的人造成一种压迫感。

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其实是经过改良的古典主义风格,高雅而和谐是新古典风格的代名词。白色、金色、黄色、暗红是欧式风格中常见的主色调,少量白色糅合,使色彩看起来明亮、大方,使整个空间给人以开放、宽容的非凡气度,让人丝毫不显局促,新古典主义风格,更像是一种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将怀古的浪漫情怀与现代人对生活的需求相结合,兼容华贵典雅与时尚现代,反映出后工业时代个性化的美学观点和文化品位。

欧式田园家具多以奶白象牙白等白色为主,高档的桦木、楸木等做框架,配以高档的环保中纤板做内板,优雅的造型,细致的线条和高档油漆处理,都使得每一件产品像优雅成熟的中年女子含蓄温婉内敛而不张扬,散发着从容淡雅的生活气息,又宛若姑娘十八清纯脱俗的气质,无不让人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欧式家具特点 第6篇

1、美式家具的摆放给整个家居带来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的形象,那么大家一般都会比较喜欢贫民化简约型的,是现代生活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的家具形式。美式风格家具一般在材质上多选用实木材质,会在边角加一些雕刻花纹,在体现高贵气派的同时又毫不夸张,深受当下人们的喜爱。

2、美式家具也就是体现了美国在日常生活家具,每一个美式家具的设计上都有融入该民族的文化气息。从深层上体现的是美国人对过去历史和完美过往的怀旧情怀,展示的浪漫古典的生活情调,能够为我们的生活营造别样的情趣。

3、美式家具的风格一向以来给我们一种随和、自然、舒适的感觉,所以我们常常在身心疲惫的时候回到家,美式风格的家具会传达出一种让我们能够舒缓压力,减少疲劳的效果。美式家具的体积较大,所以适用起来更加的方便,并且根据风格的设计,很多美式家具像衣柜可当做电视柜,餐柜可用来做梳妆台,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他的实用性。

欧式家具文案 第7篇

欧式古典家具延续了17世纪至19世纪皇室、贵族家具特点,讲究手工精细的裁切、雕刻及镶工,在线条、比例设计上也能充分展现丰富的艺术气息,浪漫华贵,精益求精。通常,欧式家具的轮廓和各个转折部分都是由对称、富有节奏感的曲线或曲面构成,并装饰镶嵌镀金铜饰。以深暖色调为主,金色是不可或缺的色彩元素,整体给人一种华丽且庄重的感觉。

至今,欧式家具已经成为了一种品位的象征。而最具欧式古典神韵的主要是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风格的家具,表现为复杂华贵的巴洛克风格和纤巧精致的洛可可风格。巴洛克是十七世纪欧洲艺术的总称,其风格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确立起来的错觉主义再现传统,但却抛弃了文艺复兴时期单纯、和谐、稳重的古典风范,追求一种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境界。

欧式古典风格强调以华丽的装饰、浓烈的色彩、精美的造型达到雍容华贵的装饰效果。所以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精致优雅的雕塑工艺品等软装饰是渲染欧式古典氛围所不可缺少的元素。印有古典花纹的金色墙纸,华丽的枝形吊灯,仿古座机电话,颇有气势的金钱豹,寓意“时来运转”的复古座钟,正是它们陪衬着欧式家具,营造出富丽堂皇却不失高雅、内敛的整体效果,如同十七世纪欧洲的王室贵族般

英国的家居文化非常有特点,他们忠实地保留着传统的文化特征,致使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岁月洗礼与沉淀之后,英式家具依然散发着淡淡的让人揪心的古雅韵味,就像老朋友似的,亲切,宁静,温婉,让人触碰到带着玫瑰花和茶点的香甜气息,似乎从百年前的一个下午温暖地蔓延开来。

英款田园风格的家具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复古、闷骚、自然主义的调调,在外形上兼具了古典与现代线条,人体工学与装饰艺术的家居风格。工艺上简单自然,多以清漆保持木材的原来颜色,材料上则一定是以实木为主,如松木、椿木等。在这样的居家环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舒适。小碎花图案是英式田园的永恒主题,与淡淡的浅绿色,干净的乳白色,雅致的湖蓝色,梦幻的粉红色搭配,从家具一直延伸到布艺和饰品,仿佛家具也可以盛开,房间成为了恬静的花园,让人陶醉其中。

就家居风格而言,每一种风格都意味着一种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田园风格则充分体现了都市人对平和恬淡生活的向往,一种自然、单纯,质朴而不失优雅的生活方式。其实改良后的英式、美式家具,没有所谓的流行性,十分耐看,更没有年龄上的限制,很容易融入任何空间,甚至是互相搭配。

活色生香每一天:美式家具(组图)

作者:女性频道 来源:女性频道 发布时间:2007-5-24 16:30:37 发布人:admin

美式家具的直观印象是体积大、厚重、舒适。尤其是其乡村风格的家具,体现出了早期美国先民的开拓精神以及其崇尚自由、喜爱大自然的个性。

经过改良后的美式家具,适应了中国普遍的居家环境,也沿袭了它一贯的实用性。美式家具通常是根据不同的使用空间和目的设计成型,并且跟现代生活紧凑衔接,面面俱到,所以购买者总能轻松地选到各自所需的家具。除了更为实用、舒适,美式家具朴实、自然的乡村风格也很容易让人产生亲切感,这也是很多人在选购家具时会对它们一见钟情的重要原因。

纯手工雕花是美式家具的一大卖点,所以大家在选购时也一定要注意,真正的手工雕刻与机器轧花的效果可不一样,同一花纹手工雕刻的深浅、宽窄、间隔都会有些许差别,没有规律可寻。另外这些家具的表面纹路也很特别,是木皮天然形成的纹路,再经由手工拼制而成,让人禁不住赞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咦,木皮上怎么会有一些小黄点呢?别担心,这些并不是瑕疵,而是刻意经过做旧工艺形成的,这样一件家具可说是独一无

二、无法复制,也就尤为显得珍贵哦!

朴实的颜色,精致雕花点缀,铜制的拉手,美式家具轮廓和造型其实源于欧式家具,只是将象征权利的赘饰简化,更注重实用,不会有大面积的雕刻和过分的装饰 就整体而言,美式家具传达了单纯、休闲、组织、多功能的设计思想,所以在搭配装修上也是简单为好,贴上花朵图案的墙纸能够更好地烘托出悠闲、淡雅的美国乡村氛围,让家庭成为释放压力和解放心灵的净土。

欧式家具发展史 第8篇

而明式家具的辉煌却未能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延续, 一方面与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背景有关;另一方面, 则是设计上的停滞不前。今天, 许多中国的设计师正致力于开启一个新的明式的家具设计时代, 但是新明式并未获得设计上的突破, 始终难以逾越明式家具的设计高度。这个严峻的问题值得当今的家具设计者深思。而当今最流行的北欧现代家具发展历史不过短短百年, 与明式家具有很多相似的设计特点和哲学, 我们可以从这条发展的道路上探求设计创新的思路。

1. 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及发展现状

家具作为室内陈设的主要设施, 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具, 同时也是一种物质文化的载体。明式家具是中国传统文人氏族文化物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比较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氏族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因此, 明式家具在造型上、材料上、装饰上、工艺上都体现出传统文人文化特有的追求:自然而空灵, 高雅而委婉, 超逸而含蓄, 透射出一股浓郁的书卷气。

从明式家具中, 我们能感受到一种优雅和简朴的设计理念。

(1) 在构造上, 采用榫卯结构, 根据不同的部位设计不同的榫卯, 不用钉和胶。

(2) 在选材上, 采用天然的优质木材, 由于其质地精致细腻, 色彩深沉雅致, 给家具注入了文化内涵。如色泽橙黄、明亮, 木纹自然优美的黄花梨家具, 深受明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和推崇, 黄花梨赋予了家具质朴纯正、简洁明快的艺术禀性和优美形式, 使家具蕴含淳厚的文人气息。而紫檀木色调深沉、色性偏冷, 由于适宜精雕细琢的装饰工艺, 所以能赢得一些崇尚奢华、追求富丽的达官贵人的宠爱。

(3) 在装饰上, 古人将自然界的事物与人类的美好意愿相结合, 用丰富的想象将人们喜闻乐见的吉祥物、吉祥图案贯穿于家具设计中。而装饰的一些配件又常常具有功能性, 统一了形式与功能。

(4) 在造型上, 明式家具造型浑厚洗练, 线条流畅, 比例适中, 稳重大方。可以用《考工记》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天有时, 地有气, 材有美, 工有巧, 含此四者, 然后可以为良。”而今明式家具仍然固守明代的造型样式, 并未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因此20世纪的家具设计舞台上, 也不再有中国设计的身影。

2. 北欧家具的发展特点

在现代国际家具行业中, 西欧和美国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设计水平不容忽视, 但北欧却以其鲜明的特点更加令人瞩目。北欧家具以简洁著称, 设计的出发点是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 这是北欧设计中最朴素、最根本的设计理念和思想内涵。

二战后, 北欧四国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为适应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结构变革, 城市人口膨胀的现状。吸收了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的设计师、工匠和制造商紧密合作的经验, 坚持三结合的生产方式,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欧洲现代建筑的兴起, 特别是德国包豪斯的现代建筑理论的影响, 对北欧四国的家具设计产生了指导性的影响。但北欧并未完全照搬现有的经验, 而是选择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即现代家具与传统风格相结合、与地方材料相结合、与手工艺相结合的道路。

北欧人民钟爱天然材料, 除了木材以外, 还广泛应用皮革、藤、棉布织物等天然材料, 它们源于大自然并充满人情味。20世纪50年代以来, 又采用了镀铬钢管、ABS、玻璃纤维等人工材料, 也出现了一批经典作品。但整体来说采用天然材料是北欧家具别具人情味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 北欧家具加工精湛难以模仿, 原因是在现代机械加工的同时, 有些家具还部分用手工艺加工。北欧家具在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以及后来欧洲及美国的展览中获得巨大的成功, 得到国际的认可。有些家具评论家概况为:“北欧家具表现出对形式和装饰的节制, 对传统价值的尊重, 对天然材料的偏爱, 对形式和功能的统一, 对手工艺品质的推崇。”

近一个世纪以来, 北欧家具设计大师和设计师已经延续了三代, 新一代传人始终坚持并发展这条设计路线, 使北欧家具成为世纪现代家具瑰宝之一。

3. 北欧家具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的历史远比北欧古老, 我们更拥有丰富的艺术遗产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而中国对于自己无比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似乎不够, 对于传统的态度要么完全摒弃, 要么不加更改的照抄。北欧设计在20世纪晚期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 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为大众的日常生活而设计的理念、民主设计的思想、人文功能主义的信念, 以及在面临外来影响时对本民族优秀传统工艺的基础与发扬, 这一切将给中国当代设计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为谋求发展以丰富而深刻的启示。

(1) 新材料与传统材料的相结合应用

北欧地区森林资源丰富, 因此在传统的家具设计、生产过程中, 木材是最常见的材料。在北欧的家具设计发展中, 新材料的出现加速了北欧家具设计的发展, 也为设计带来了许多新思路。而中国传统家具以木材、石材等作为原料,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 各种天然材料经过改性合成或重组, 在不失原有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被赋予更为完美的综合性能, 如金属、玻璃、弯曲木、科技木、皮革、塑料等。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有机结合, 为家具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2) 结构、工艺上的改进

北欧的家具设计, 有明显的手工艺痕迹。这是因为他们重视以师徒相承的方法, 将北欧最优秀的手工艺继承下来, 并体现到产品设计之中。同时手工艺的师徒相承也造就了设计大师, 培养了青年设计师, 使优秀的手工艺技术代代相传。中国家具在结构上采用榫卯, 做工虽精湛, 但已不适合现代工业化的生产。因此, 在现代中国传统家具的设计中, 应大力提倡改进旧结构和旧工艺, 进而使用新结构、新工艺, 如采用模压胶合板弯曲工艺替代实木弯曲工艺, 圆棒榫或连接件代替榫卯等, 从而达到节约木材、提高生产效率、简化结构和工艺, 降低成本的目的。在发展新工艺的同时, 也继承一些宝贵的手工艺制作方法, 使其不因时代的发展而消失。

(3) 对人性化设计以及民族传统的重新认识

北欧家具设计最突出的反映就是“以人为本”设计思想的应用, 满足了现代生活方式对家具多样化的要求, 坚持自己的设计风格和方向。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为公众的日常生活而设计的理念、民主设计的思想和人文功能主义的信念等方面, 同时还注重平衡人与设计的关系, 将材料学、人体工程学运用到设计中, 真正的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如欧博斯维克的平衡椅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新的坐的方式, 改变了传统的习惯。为了适应人体的结构, 减轻脊椎的压力在椅子上加了支撑膝盖的构件, 这是为适应现代生活而设计的, 是一种创造性的设计。我们应努力挖掘其成功的经验, 捕捉“家具人性化”的脉搏, 追求适合人体结构的造型形式, 在产品的个性特征以及适合人体体型等方面进行研究。

中国的家具艺术是整个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成就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一些客观因素, 现代家具设计对传统的继承出现了断层。汲取北欧设计的精髓为我所用, 发展我国的传统家具设计, 是我们每一个从事设计行业的人都渴望看到的。从大方面来讲是促进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从小方面来说, 是提高设计在我国的地位, 进而在国际设计舞台中能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陈鸿俊.论明式家具的美学特征.美术大观, 2006.06

[2]杨海波.当代中国与芬兰人性化家具设计比较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欧式家具装饰纹样探究 第9篇

关键词:欧式;家具;古典;纹样1古埃及家具

高度重视装饰的古埃及,早在4000年前就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具体系。用于装饰的材料和手段很多,并且具有特定的功能。喜欢蹲坐的古埃及人,更适合于比较低矮的座位。古埃及家具多由直线条构成,古埃及的椅子,床腿多用动物雕刻,带有宗教意义,使用几何或螺旋纹样装饰,镶嵌着各种珍贵材料和图层,有时使用莲花、纸莎草等具有象征意义的装饰;经常出现法老和王后的画像、太阳、蛇神、飞翼等等,它们反映了统治者的权威以及对上帝的信仰等等。

2古希腊家具

在古希腊家具中,天鹅的头部形状、飞翼、羚羊的腿等装饰都是借鉴吸收了古埃及的家具风格。希腊家具装饰图案多是单一,明确的。多装饰扇形矮棕榈,床腿的涡卷是相对独特的希腊家具装饰。希腊装饰中经常可以见到花丛状的装饰以及螺旋线、雷纹和涡纹组成的格莱克纹样。

3古罗马家具

罗马式时期逐渐统一之前的多样化风格,东方的波斯装饰风格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常见的装饰方法是在罗马家具上进行雕刻、马赛克、绘画等。装饰纹样主要有:圆雕的带翅膀的人或狮子、女神、花环、天鹅的头或马头、动物的脚、腿、植物等。莨召叶形是比较常见的形状,这种装饰看起来是比较优雅,自然的,也用漩涡形装饰家具,这些在随后的家具中都很常见。显示了一种男性化的风格,以及罗马帝国士兵普遍具有的战斗精神。

4中世纪家具

在中世纪黑暗的近一千年中,宗教、文化和艺术完全变成了宗教宣传的垄断工具。这一时期的家具大多是粗糙的,只有代表权威,尤其是教皇宝座的家具继续绽放魅力。中世纪的艺术家具按照不同的时间特性,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1)拜占庭家具东方特点较强烈,使用抽象的几何图案,如圆形、绳纹等装饰手法、马赛克是最典型的镶嵌。有时使用十字交叉的带有象征性的装饰主题。(2)仿罗马式风格的家具有连环拱形的建筑形式、也有将建筑中的装饰形式应用于家具中的,如连环圆拱、山墙等,也常见到扶手、靠背、腿等部分的连续装饰。(3)哥特式家具和当时的哥特式建筑形式保持了高度相似,以尖顶为主,配以拱卷和垂直的线,变化丰富而微妙。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尖拱装饰家具和高尖顶的形象,并试图强调一种向上直立的线条感。教堂家具经常模仿建筑中的玫瑰窗。封建领主的椅子常装饰有三或四叶饰、唐草、“S”型等,营造出至高无上的严肃和神秘的宗教气氛。

5文艺复兴家具

文艺复兴时期家具的装饰与绘画均表现出高度的写实性,鲜花、水果、神话、自然风景等都是一种常见的装饰主题,建筑艺术和东方艺术的影响也在家具中有所体现,表现出优雅的风格。家具设计主要用麻花纹、短矛、花纹、叶纹等装饰。多表现了宗教、历史、寓言等方面的题材。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家具特点是广泛使用的直线性,以古典浮雕图案为装饰,直接模仿建筑形状,古罗马建筑的形式中常见的圆柱形,经常应用于家具装饰中,衣柜等家具往往采用的是建筑结构的表达形式。精致的轮廓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家具的特点。使用金属、珍珠母、象牙、皮革、天鹅绒和流苏装饰、花纹多采用是橄榄枝、月桂叶、阿拉伯式图案装饰设计,常见雕饰、贝壳、怪物等。

6巴洛克家具

巴洛克是18世纪的一些新古典理论用嘲弄的语气评价在17世纪意大利艺术风格,产生在意大利的巴洛克风格的家具,成熟时期在法国。意大利是巴洛克艺术的发源地,但巴洛克家具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椅子通常带有流线型的轮廓。精心雕刻和镀金装饰常见于家具,高靠背的家具常见印花天鹅绒、丝绸和皮革衬,利用泡钉装饰和紧固。海藻纹、藤蔓、天使、花卉等是主要的雕塑装饰图案。法国的巴洛克风格即路易十四风格,这时期的家具风格取自意大利的约瑟夫建筑,家具带有夸张的古典美形式,装饰大于舒适,多采用曲线、直线并且装饰多为矩形、对称的结构、极具都是男性化的阳刚之美。装饰形式包括嵌入式和针饰,也可见“L”形、森林之神的形象、“C”“S”型曲线,海豚、橄榄叶、花、果实、矮棕榈和不规则的荷叶,偶尔可见人类的寓言、古老的武器等。

7洛可可家具

洛可可一词本义是石子和贝壳,特别指流行在18世纪路易十五时期的艺术和建筑风格。特点是薄、轻、华丽的和复杂的装饰,与C形状、S形状和涡卷型曲线和柔和的颜色控制,其影响力在整个18世纪的欧洲遍及各处。自文艺复兴以来,意大利家具设计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在当艺术从巴洛克转化为洛可可时代的欧洲,意大利却仍然秉承巴洛克风格,导致其失去了家具的领先地位。因此,意大利洛可可风格带有强烈的巴洛克色彩。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则与意大利不同,摒弃了巴洛克式的艺术形式,逐渐发展成了一种自由的风格,家具慢慢變得小巧,种类也逐渐增多,从带有阳刚之美的巴洛克风格逐渐变为了带有阴柔之美的洛可可风格样式。

8新古典家具

18世纪之前,巴洛克和洛可可家具很受欢迎,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封建统治者颓废的生活。法国新兴资产阶级逐渐厌倦了无聊的繁缛装饰和无休止的浪费,在18世纪晚期的设计风格发生了变化。设计形式转向清新简洁,不再装饰繁缛,注意把握自由裁量权,古希腊和罗马的装饰主题如月桂叶、柱头饰、天鹅、棕榈叶、装饰绳纹等等又重新被设计师应用于家具上。新古典艺术风格在英国也非常成功,装饰题材也更加带有古典意味。法国路易十六时期的古典家具,更轻便,更女性化,更多地考虑到人体的舒适性,设计上也多采用对称形式,还有直线和几何形式经常可见,柜类家具多为矩形形状,装饰有图案,腿部多为直线条形式,越向下越细,靠背常见椭圆或圆形的雕饰,整体风格优雅而精致,装饰花纹也比较古典,如希腊、罗马建筑中吸取到的科林斯柱式,罗马建筑的屋檐、盾牌和剪刀、橡树叶子和棕榈叶等多种纹样。英国亚当式家具重新把古典主义的特点当作审美标准,装饰图案也到处可见古典题材,如斯芬克斯、月亮女神、维纳斯、丘比特等。细致入微是这时候英国家具的最大特点。参考文献:

[1] 何镇强.中外历代家具风格[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唐开军.家具装饰图案与风格[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现代家具发展史 第10篇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现代家具

(一)曲木家具

托耐特(1796~1871)生于莱茵河畔伯帕特的工匠之家,1842年6月,托耐特的“用化学、机械法弯曲木技术”在维也纳获取了专利。1852年,托耐特经过研究以后发明了加金属带使中性层外移的曲木方法,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些原理现在仍用在很多曲木机上,并将其称为“托耐特法”。从1895年开始生产的14号椅子(也称维也纳椅),是托耐特家具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到1903年已累计生产5000万件,目前仍在继续生产。1860年开始生产的7027号曲木摇椅,生产期年产量达10万件以上。这种椅子打破了千百年来椅子设计原则,将“动”的观念融合到作品中。

(二)手工艺运动

手工艺运动主要是英国的艺术运动,1888年由莫里斯(1834~1896)倡导。这一运动的基本思想在于改革过去的装饰艺术,并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的廉价产品来满足人民的需要,因而它标志着家具从古典装饰走向工业设计的第一步。

(三)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1895年由法国兴起,1905年结束。新艺术运动是以装饰为重点的个人浪漫主义艺术,它以表现自然形态的美作为自己的装饰风格,从而使家具像生物一样也富于活力。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海格尤马特和比利时的饭·德·菲尔德等。他们的作品虽然有些过于罗曼蒂克,而且因不适于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最终被淘汰,但他们使人们懂得应当从对古典的模仿中解放出来,这是欧洲古典主义艺术传统向现代主义运动的过渡阶段。

(四)德意志制造联盟

德意志制造联盟是一个由德国建筑师穆特修斯倡议的,与1907年10月在慕尼黑成立的协会,成员包括艺术家、设计师、评论家和制造厂商等。穆特修斯曾经到过伦敦,因而受到莫里斯公司及“手工艺运动”的深刻影响。他主张“协会的目标在于创造性地把艺术、工艺和工业化结合在一起,并以此来扩大其在工业化生产中的作用”。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实践活动在欧洲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并导致了1910年奥地利工作联盟、1913年瑞士制造联盟和1915年英国工业设计协会的先后成立。德意志制造联盟曾于1937年被纳粹分子关闭,1947年从新恢复活动。

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现代家具

(一)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艺术运动及学派

1、风格派

1917年在荷兰的莱顿组成的一个有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为主要成员的集团,将画家蒙德里安和万杜埃士堡在绘画中创造的具有全新、自由的风格,空间几何构图应用于建筑、室内和家具设计中,并以集团的创始人万杜埃士堡主编的美术理论期刊《风格》作为自己学派的名称。风格派接受了立体主义的新论点,主张采用纯净的立方体、几何形及垂直或水平面来塑造形象,色彩则选用红、黄、蓝等几种原色。1918年里特维尔德加入这一运动,并设计了其代表作——红蓝椅。

2、国际新建筑会议

1928年在瑞士洛桑市附近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新建筑会议(C.I.A.M)。1928~1956年,国际新建筑会议共召开了10次,参加会议的建筑师有柯布西耶、阿尔托、格罗皮乌斯、布劳耶和里特维尔德等。

会议的目标是为反抗学院派势力而斗争,讨论科技对建筑的影响、城市规模及培训青年一代等问题,为现代建筑确定了方向,并发表了宣言。

3、包豪斯

包豪斯是德国一所设计学校的简称,是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它的前身是魏玛艺术学院的魏玛工艺学校,由格罗皮乌斯于1919年改组后成立。该校创造了一整套新的用新技术最经济地解决家具新功能的教学和创作方法。包豪斯的设计特点是注重功能和转向工业化生产,并致力于形式、材料和工艺技术的统一。包豪斯的学派代表作是西斯卡椅、布劳耶椅和S34椅。

(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著名设计师及作品

1、阿尔瓦·阿尔托(1898~1976年,芬兰)

1925年阿尔托从浩二星级赫尔辛基大学建筑系毕业,1923年开办了事务所,1929年设计了他的第一件层积胶合板椅子,不过最初还带有木框的层积弯木椅。1930年他创建了阿泰克公司,专门生产他自己设计的家具、灯具和其它日用品。1940年任美国麻省建筑学院教授。

2、密斯·凡德罗(1886~1969,德国)

密斯15岁就离开了学校当了描图员。1908年他在贝伦斯事务所担任设计师。1926年他被任命为德意志制造联盟副理事,同年设计了悬挑式钢管椅。1929年他受邀设计巴塞罗那博览会中的德国馆,著名的巴塞罗那椅由此诞生。1937年移居美国并于1944年加入美国国籍。

3、格罗皮乌斯(1883~1969,德国)

格罗皮乌斯1919年任包豪斯学院院长,1937年移居美国,任哈弗大学建筑系主任。

4、勒·柯布西耶(1887~1965,瑞士)

柯布西耶1920年创办了《新精神》,早年他在法国的一所艺术学院学习。1929年他同贝里昂·夏洛蒂合作,为秋季沙龙设计了一套公寓的内部陈设,其中包括椅桌和标准化柜类组合家具,1930年入法国国籍。1942~1948年,他完成了著名的模数制研究工作。他设计了钢管沙发。

5、布鲁诺·马特松(1907~1988,瑞典)

马特松1907年出生在瑞典的一个木工家庭,长大后继承父业,成为瑞典有名的家具设计和室内设计师。马特松对家具的工艺结构极感兴趣,经过研究他成功的设计了一批层积木弯曲成型的椅类家具。他的作品在1940~1950年的瑞典家具业中占有明显的主导地位。

6、马塞尔·布劳耶(1902~1981年,匈牙利)

布劳耶1922年进入在魏玛的包豪斯学院学习工业设计和室内设计。1925年成为学院制作车间的主任。他为学院设计家具,此间完成了著名的钢管椅——瓦西里椅。1933年移居美国,1946年起在纽约开办了自己的事务所,开始研究家具。

7、格里特·托马斯·里特维尔德(1888~1964年,荷兰)

里特维尔德是木工出身,建筑和家具设计是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的。1918年他设计并制作了红蓝椅,椅漆成红、黄、蓝、黑几种原色,被认为是运用和阐明风格派理论的代表作。1919年加入风格派,并一直探索设计能大规模生产的廉价家具。1928年他参加了首届国际新建筑会议。1933年设计了板状的Z字形椅。

三、北欧现代家具

北欧四国即丹麦、瑞典、芬兰和挪威,这些国家的生活方式基本相同,其家具敦实而舒适,且对住宅及室内用品设计极为重视。世代相传的手工艺技术和较高的审美水准,使设计师、工匠和家具公司之间有着紧密合作,他们重视整体效果与局部细节,由此产生了风靡全球的北欧设计风格。

(一)丹麦现代家具的发展

丹麦家具设计传统可追溯到450年前。1554年一些家具师创建了哥本哈根家具协会,1777年皇家家具杂志创刊。1770年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创建家具设计学校,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所系统培养家具设计师的学校。

1、凯拉·克林特(1888~1954年)克林特是丹麦家具设计的大师和奠基人。早年学习建筑,年轻时为美术馆制作家具,此后专心从事家具设计。他在家具设计上强调木材的质感,把保持天然美作为一种追求。他认为“将材料的特性发挥到最大限度,是任何完美设计的第一原则”。从人体工学、人的心理和家具的功能这三个方面的角度对家具进行研究,他的设计思想影响了北欧四国家具的发展。1924年他在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系创办了新家具专业课,形成了他的家具设计理论,培养了大批设计人才,形成了克林特学派。

2、阿尔内·雅各布森(1902~1971年)

雅各布森是克林特的学生,1927年毕业于哥本哈根皇家美术学院,是使丹麦家具走向世界的国际家具设计大师。他的家具采用了现代新型材料——发泡聚苯乙烯作壳体,其代表作有蛋形椅、天鹅椅、蚁形椅等。

3、汉斯·J·瓦格纳(1914~1989年)

瓦格纳的家具是丹麦家具走向成熟的标志。17岁学木工,后来进入工艺美校,之后留校任教,1948年自办工厂,成为独立家具设计师。他的动手能力与设计能力同样不俗,材料应用、加工手段和结构造型方面堪称一流高手。在椅子设计上瓦格纳对全人类有着突出的贡献,他的作品连获金奖,并为七个国家博物馆收藏。他对中国明清家具极为欣赏,并以此为原形,设计了不少新的椅子造型。

4、芬恩·尤尔(1919~1989年)

尤尔是克林特的学生。他的设计作品简洁,充满雕塑感,与家具制作师沃登合作,一生获得28次国内外大奖,有些作品成为纽约现代艺术馆的永久展品。

5、博格·莫根森(1914~1972年)

莫根森是克林特的学生,是功能主义设计大师。他注重木材质感,精巧灵活的结构和富于感性的造型,设计与工业机械化紧密结合。

6、汉森公司——丹麦较大规模的家具工厂

汉森公司由弗里茨·汉森创办。丹麦家具设计能享誉全球,应归功于一批热衷于精美设计和擅长使用有才干的设计师的家具制造商,汉森公司的代表性公司之一。早期以木制天花板和钢木轻便椅见长,后来试验用托耐特工艺制弯曲木椅子。1950年小汉森设计出全新结构,汉森椅和安乐椅。

传统创新的精神是丹麦家具设计风格处于领先地位的特征。汉森和瓦格纳一样,一椅子设计扬名天下,但他们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分别代表着“北欧风格”中两种不典型的设计流派。

(二)芬兰现代家具的发展

1、阿尔瓦·阿尔托(1898~1976年)

阿尔托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著名设计师(前文已作介绍),也是芬兰现代建筑和家具设计大师。阿尔托的作品,1928年获帕米欧疗养院设计竞赛一等奖,1930年他公开开在全国设计展展示了他设计的堆叠座椅和可折叠沙发床等。受从层压木制滑雪板的启发,阿尔托对这一技术进行了深入持久的探索。阿尔托把家具看成是“建筑的附件”,他的作品以其强烈的个性影像了芬兰一代设计师。

2、约里欧·库卡波罗(1933年至今)

库卡波罗开创了广泛使用钢、胶合板及合成塑料的新型现代设计。曾获众多的国际国内设计大奖,33岁获龙宁设计奖。1958年毕业于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1959年建立个人设计事务所。1974返回母校任校长,同时任室内设计教授。库卡波罗曾说:“座椅也应当尽量如人体一样柔美,应是人体的反射镜”。

(三)瑞典现代家具的发展

1、卡尔·马尔姆斯滕(1888~1972年)

马尔姆斯滕终身致力于手工艺及民间艺术的开发和研究,集教师、学者、艺术家和哲人于一身,在他的影响下,瑞典形成了注重造型和精湛做工的家具设计路线。马尔姆斯滕被称为瑞典现代家具之父。他极力倡导在瑞典成立手工艺及民间艺术学院,为艺术家和工匠的结合提供了一种创作气氛。

2、古恩纳·阿斯普隆德

古恩纳是一名建筑师,1930年为瑞典生活用品展览会设计了富丽堂皇的钢与玻璃结构的展览大厅,对年轻的设计师产生了强烈影响。他设计的优美家具也誉满瑞典。

3、布鲁诺·马特松(1907~1988年)

马特松出身于木工世家,从未受过正规教育,但非常聪明好学。16岁开始学习家具制作技术,经过10年不懈的努力,成为本领超绝的技师.他利用胶合板弯曲技术,设计了外形柔美、坐着舒适的椅子,成为瑞典乃至北欧家具的经典。他受国际式和功能主义的影响,从研究人体结构和姿势与家具的关系着手,全身心投入到椅子的设计去。他的设计原则是“技术的开发与形式相结合,遵循功能主义的设计原理”。从1968年起,他设计了许多金属家具,20世纪80年代又在铝合金、朔料等材料方面进行的新的探索。

(四)挪威现代家具的发展

奥斯陆国立工艺美术学校,在挪威家具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56年毕业于该校的阿达尔便是当今挪威家具界的权威人士,他为挪威家具奠定了国际地位并保持向上发展的势头。挪威家具业的竞争意识,归功于设计师在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方面的不懈努力,并不断推出新设计,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北欧国家不断有精美的家具涌现,并为全世界所钟爱的产品,并经久不衰,北欧国家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家具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家具

(一)美国现代家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批优秀的欧洲建筑师和设计师来到美国,这无疑对美国的现代设计是一个重大的促进,包豪斯的现代设计思想火花,在美国形成了燎原之势,这对于推动美国现代家具的发展,使美国家具走向世界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克兰布鲁克学院

1923年出生于芬兰的建筑师埃列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 1873~1950年)来到美国,并在底特律市郊创办了克兰布鲁可(Cranbrook)艺术学院,创建了极具包豪斯特点又有美国风格的新艺术设计体系,成为美国现代工业设计的摇篮。一些美国最有才华的青年设计师如伊姆斯、小沙里宁、贝尔托亚等都来自该学院,并成为美国工业设计界的中坚力量。

2、纽约现代艺术馆

成立于1929年,与一些企业联手合作、共同推进现代设计事业,特别是米勒公司和诺尔公司。它们将优秀设计师的作品和新生产技术结合在一起,投入批量生产和销售,创造出许多有影响的家具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伊姆斯和小沙里宁。从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宣传现代设计,收藏现代家具设计经典作品,并举办设计竞赛和各种展览来推动现代设计在美国的发展。如伊姆斯和小沙里宁共同设计的三维成型模压壳体椅就曾获得1940年的大奖。

3、查尔斯·伊姆斯

查尔斯·伊姆斯(Charles Eames,1907~1978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一位天才设计师。设计了层压椅、钢丝椅、DAR壳体椅、金属脚椅的一系列家具,将一流的设计观念运用到材料、技术和创新的造型之中。他受过建筑学教育,精通家具设计、平面设计、电影制作、摄影和教育,多才多艺,充满创造力和灵感

4、埃罗·沙里宁

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1910~1961年,埃列尔·沙里宁之子,又称小沙里宁)系列柱脚椅,将椅脚与坐面形成统一而完美的整体造型。他能出色的完成从大型建筑到细致精巧的家具的各种设计工作,永远保持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注重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而这些都被他称为“新时代的新精神”。

5、诺尔家具公司

汉斯·诺尔(1914~1955年)是美国著名诺尔家具公司的创始人,出生于德国家具制造商之家,与包豪斯学校有密切的来往,制作包豪斯设计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诺尔来到美国,1939年在纽约设立诺尔家具公司,以大规模机械生产的现代经营意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家具制造公司。

诺尔家具公司以优质的设计使顾客产生信任感,并对设计师给予充分信任,支持他们的创造,鼓励创新,不断开拓新产品,使诺尔公司保持了国际一流家具公司的地位。

6、米勒公司

米勒公司是美国与诺尔家具公司齐名的家具公司,成立于加州,公司创始人为米勒先生。米勒公司最初主要生产传统家具,1931年著名设计师罗德加盟米勒公司,开始现代家具的设计和制造。

20世纪40年代开始大批量生产伊姆斯的做作品,将优秀的设计转移到生产,花费了很大精力研究家具设计与制造的前沿技术难题,如胶合板的三维成型、朔料的应用、金属条自动点焊技术等,以设计与技术开发为先导,开拓了广阔的市场。

1964年,著名设计师乔治·尼尔森又加盟米勒公司,成为公司新骨干,生产出一批家具杰作,如著名的椰子椅、药蜀葵大沙发等。1959年,尼尔森研制出组合家具,开创了板式组合家具的先河。

米勒公司不仅大量挖掘设计人才,而且还不惜重金购买优秀设计作品的生存权,如设计师潘顿、诺格什、查德威尔、派尔等的设计作品。

(二)意大利现代家具

意大利现代家具是在20世纪5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大企业、小作坊和设计师密切协作的基础之上的,它将现代科学技术与意大利的优秀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以一流的设计和一流的质量而享誉世界,并形成了以米兰和都灵为首的世界家具设计与制造中心,每年举办的米兰国际家具博览会吸引力全球的家具企业和设计师云集米兰,成为家具业的奥林匹克竞技大会。

1、金圆规奖

为了鼓励扶持优秀的工业设计,米兰著名的拉里纳百货公司决定设立金圆规奖。1945年9月,第一届金圆规奖揭幕,著名设计大师吉奥·庞帝设计的轻体椅获大奖,被誉为意大利现代家具的经典作品。金圆规奖为促进设计师与生产者的结合,工业与艺术的联姻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为意大利现代设计走向世界发挥了重大作用。

2、吉奥·庞帝(1891~1917年)

庞帝不仅是杰出的建筑师、设计师,而且还是教师和作家。他吸收了北欧家具设计的精华,为创立现代意大利设计风格,使意大利进入世界一流设计大国起到了先驱者的作用。1928年他创办的《Domus》杂志是世界上至今为止最好的专业设计杂志之一,为培养现代设计人才和传播现代设计思想起了重要的作用。

庞帝的设计追求真正的形式美,并把功能与形式美结合在一起,在造型上偏重于有动感的线条和不对称的形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体现人类情感的造型形式和哲理精神。

3、卡西纳家具公司

卡西纳家具公司是引导意大利现代家具设计和生产潮流的重要中心。这个公司以“设计引导生产”,有著名设计师负责,如科隆博、曼彻劳蒂、思卡尔帕夫妇、马季斯特雷特、奥伦蒂和博内特等一批当代意大利才华横溢的家具设计师,发展了具有魔力般魅力的“意大利线条”的独特风格的家具设计,引导了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家具设计的潮流,从而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家具中心——米兰家具设计与制造中心。

“不跟随时尚,而是创造时尚”是意大利家具设计的理念。意大利家具的成功经验是因为它开发出了一套融合全部生产环节(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市场、营销和展览)的现代家具工业化系统,并且特别重视设计创新,领导世界家具设计与消费的新潮流,是意大利这个小国家成为全球家具设计与制造的强国。1997年,意大利家具工业总产值达150亿美元,出口额达86亿美元,名列世界第一。

(三)法国现代家具

法国的家具曾有过光辉的历史,法国也曾经一度是欧洲的家具中心,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家具永载史册,对世界家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北欧四国和意大利、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现代工业设计方兴未艾,法国相比之下明显落伍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自20世纪80年代起,法国政府官邸中的古典家具改为现代家具,以示对现代设计的重视和鼓励。同时,扶持现代设计教育,举办设计竞赛。至80年代中期,法国的现代设计已逐渐赶上国际先进行列。

1987年巴黎国际家具展上,展示了法国新一代设计师的家具作品,一批现代家具设计师脱颖而出,如斯塔克、佩里昂、穆尔格、波林等,出现了一批现代世界家具精品设计。

(四)日本现代家具

日本现代工业设计的起步,首先是从学习和借鉴欧美设计开始的。20世纪50年代是日本经济的发展初期,其工业设计从模仿欧美产品着手,进行改良设计,以求打开局面,这个时期的不少作品都有明显的模仿痕迹。自70年代后,日本经济进入繁荣发展阶段,工业设计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模仿到改良,从改良到创造,逐步形成了日本特色,成为世界设计大国之一。日本家具界的一批设计大师,如柳宗理、川上元美、喜多俊之、司朗仓松等,为日本家具走向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创造了一批世界现代家具的经典作品。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际上兴起了一系列新艺术潮流,如“波普艺术”、“欧普艺术”、高技派与高情感派、后现代主义等,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现代设计的特征开始走向多元化。形形色色的设计风格和流派此起彼伏,令人目不暇接,这些因素都促进了设计的多元化达到空前的繁荣。

五、后现代家具

后现代主义创始人勃兰奇在1981年提出“新设计”目标:

1、绝不迷信计划的完整性,专心于整体相联系各部分间的自由间融;

2、寻求一种新的有表现性的形式语言,以此作为解答设计之谜的手段,使其具有一切可能的新意;

3、在我们生活阅历范围内使目前流行的风格全部再循环;

4、恢复作为装饰和色彩的生命力;

5、超越人体工程学的限制,把研究重点放在周围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上。

欧式家具发展史

欧式家具发展史(精选10篇)欧式家具发展史 第1篇欧迪堡家具谈欧式家具的分类和发展史默认分类 2010-11-06 14:50:04 阅读7 评论0字号...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