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欧洲西部_教学设计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欧洲西部_教学设计(精选6篇)

欧洲西部_教学设计 第1篇

第四节欧洲西部

北票三中 尹明明

教学目标

1、了解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范围。

2、了解欧洲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构成。

3、欧洲西部的气候特征。

4、欧洲西部发达的旅游业。重难点:

1、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

2、欧洲西部的气候特征。

欧洲西部 1 一设情激趣

联系国际时事“波兰总统专机坠毁”引入波兰国家以至欧洲西部,提出问题:相信同学 们最近经常听到波兰这个国家,思考: 波兰属于欧洲西部吗?这个国家地形怎样,气候如何? 二自主探究 1、1 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 位于欧洲的西半部,南部是地中海,0 度经线穿过 1、2 欧洲西部的国家 共有 30 多个,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大国有英法德意等国。为什么? 1、3 欧盟的发展历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 统一的货币→欧元 1、4 欧洲西部的经济 资本主义大国,工农业均很发达 农业:法英荷丹 工业:英法德意 三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内容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并由小组记录员进行总结。四成果展示

由小组中心发言人进行发言,教师点拨 五拓展延伸

欧洲西部有很多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大国,为什么还要将这些大国联合起来组成欧 洲联盟呢?

欧洲西部 2 一设情激趣

为什么欧洲人在饮食方面与我们不同,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 二自主探究 1、1 欧洲西部的地形特征 以平原为主,西欧平原、波德平原东西低南北高 1、2 欧洲西部的气候特征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温差小、降水均匀、气温比同纬度其他气候高受到海洋 的影响较大。地中海沿岸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3 欧洲西部的旅游业 挪威峡湾、瑞士滑雪、西班牙斗牛、千年古都罗马、音乐之都维也纳、艺术之都巴黎意大利 狂欢日、慕尼黑啤酒节。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是欧洲的三大著名的旅游国。三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内容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并由小组记录员进行总结。四成果展示

由小组中心发言人进行发言,教师点拨 五拓展延伸

收集欧洲西部各国的特色产业

欧洲西部_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目标】

1.读图说出欧洲西部的位置,并概括该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2.运用地图找出欧洲西部主要的国家及其首都。

3.了解欧洲西部工业发展,举例说出部分国家的知名产品,利用图文资料说明欧洲西部是“工业文明的摇篮”。

4.举例说出部分国家的旅游景点,了解欧洲西部发达的旅游业。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地图找出欧洲西部主要的国家及其首都。

2.了解欧洲西部工业发展,举例说出部分国家的知名产品,利用图文资料说明欧洲西部是“工业文明的摇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欧洲西部某些国家著名的工业品牌标志图,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品牌来自什么地方吗?你知道欧洲西部在全球中的地理位置吗?

师:欧洲西部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这里的许多工业产品享誉全球,如法国的飞机、瑞士的钟表、德国的汽车,你还知道有哪些吗?

学生交流后并回答:

1.德国西门子、荷兰飞利浦;

/ 4

2.法国皮尔·卡丹; 3.意大利华伦天奴;

4.宝马、大众、雪铁龙、标致; 5.劳斯莱斯、保时捷、奔驰。

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产品来自欧洲西部为学生探究本区经济发达的原因做好铺垫。

(二)工业文明的摇篮:

多媒体展示欧洲西部位置和范围图。(合作探究)

学生观察欧洲西部的位置和范围图并回答问题:海陆位置:欧洲西部北临___,西临___,南临____。

组织讨论:

欧洲西部地区国家大多面积狭小,资源和市场相对有限,这与地大物博的经济大国相比是劣势,在这种情况下,欧洲西部国家应该怎么应对呢?

教师提问:

1.试从地理角度分析欧盟建立的基础。2.欧洲联盟的总部在哪?成员国有几个?

3.你知道多数的欧洲国家使用的统一货币的名称吗?

学生讨论得出:联合起来是欧洲西部国家的最明智的选择。学生看图了解欧盟国家国旗和欧盟标志。

通过讨论欧洲西部在大多面积狭小,资源和市场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应对,了解欧盟成立的前提与巨大作用。

多媒体展示欧洲西部主要工业区分布图。(自主探究)

欧洲西部有“______”之称,早期的工业中心多靠近_______、_______产地,如英国的_______、德国的_______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直是世界上传统的工业大国?

学生总结:

欧洲西部共计30多个国家,绝大部分为发达国家,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方。教师追问: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西部的传统业为什么不断衰落?欧洲西部哪些行业仍居重要地位?生产的哪些产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 4

学生回答:由于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再加上新型工业化的竞争,欧洲西部的传统制造业不断衰落。但是电子、能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端制造和精细加工等行业,仍居重要地位。汽车、飞机、精密仪器、时装、高档家具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通过勾画欧洲西部的发达国家,引导学生了解欧洲西部是工业文明的摇篮。(阅读讨论)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回答问题。

同学们,欧洲西部气候宜人,自然风光秀丽,地中海沿岸碧海沙滩,是享受日光浴的好去处,北欧峡湾海岸曲折幽深,是欣赏极昼极夜的美妙之地,雪山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是登山和滑雪的理想场所。欧洲西部是西方文明的重镇,在这里,既可以参观历史名城、古老建筑,也可以瞻仰名人故居,现在,我们一起去领略那里的自然风光!

(三)畜牧业和园艺业。

师:欧洲西部具有世界上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这两种气候类型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引导:

要求:读课件图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图探究一下问题。

1.比较鹿特丹和罗马夏季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说出这对农作物的生长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2.为什么鹿特丹的气候不利于农作物的后期成熟欧洲人的餐桌上常见的食物有牛、火腿、奶酪等乳畜食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鹿特丹的夏季气温低于罗马,但降水量高于罗马。

学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需要阳光,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气温低,日照少不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

培养学生对比分析能力。

(四)繁荣的旅游业。

多媒体展示欧洲西部部分著名旅游景点图。(合作探究)

学生阅读课本活动,然后分组准备导游词,小组派代表介绍旅游景点。学生1: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小王,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欧洲西部的风景名胜,首先 我们到挪威感受“午夜太阳国”,乘船游览海岸曲折幽深的峡湾风光,接着到英国参观牛津、剑桥大学,看夜色中的大笨钟和伦敦,然后到“浪漫之都”法国巴黎参观凯旋门和登埃菲尔铁塔,最后到意大利参观“音乐之都”维也纳,乘船欣赏多瑙河两岸风光,大家听了我的介绍,3 / 4

也心动了吧!那就亲自到这儿看看吧。

组织游戏:

小小导游我最棒咱们山东旅行社为了满足大家的旅游要求,特地设计了两条旅游路线,感受不一样的欧洲风情:

线路一:挪威—英国—法国—意大利 线路二:挪威—荷兰—瑞士—希腊

请同学们做个小导游,介绍这两条路线上的不同景观。教师追问:

通过了解旅行社的这两条路线,我们感受到欧洲西部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欧洲西部国家采取哪些措施发展旅游业?

通过组织游戏我来当导游,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欧洲西部的发达地区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本课首先从本区的某些国家著名的工业品牌标志导入,紧接着引导学生探究了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的国家以及首都,然后通过勾画欧洲西部的发达国家引入本区是工业文明的摇篮,工业区和工业城多而密集的特点,最后介绍欧洲西部的著名旅游景点,美丽宜人的风景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然后组织游戏“我来当导游”,让学生身临其境,模拟体验,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以导游的角色进行描述,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又让学生在生动、丰富、新鲜的活动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从地理图像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用地理的眼光观看事物,发现问题。

符合欧洲标准规程的制动设计 第3篇

一个完整的欧洲铁路系统要求在铁路技术方面协调统一, 这是轨道交通与欧洲其他交通形式竞争中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先决条件。

完全的互换性意味着在欧洲没有技术和运用方面的限制。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欧洲交通高速铁路系统[1]和欧洲传统铁路系统的互换性准则[2], 由欧洲铁路局 (ERA) [3]负责解释和执行。欧洲铁路局的职责在2004年之前由欧洲铁路兼容协会 (AEIF) 承担, 他们对关于结构性子系统以及车辆子系统的技术条件 (TSI) 进行了修订[4]。

到目前为止, 对于客货列车制动机设计的技术条件由UIC的“制动工程委员会” (现为第5研究小组“制动工程和走行装置”) 制订, 并通过UIC规程发布。虽然欧洲的铁路工业界不直接参与UIC规程的制订, 但在制订制动系统规程的过程中与欧洲的制动机行业进行了深入的经验交流。

UIC制动系统规程的特点是:

(1) 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详细的描述;

(2) 计算参数经过大量试验验证;

(3) 计算的规定是实际可用和符合实际的。

在制订关于轨道车辆制动的欧洲规程和欧洲标准时, 有机会对历史演变过程中依据经验对制动系统评价的规定进行再思考, 虽然这些规定从制动的角度看对制动效果的确定是非常方便有效的。

UIC对运行速度在200 km/h以内轨道车辆制动效果的评价不是以技术物理学为基础的。对于制动机的设计可采用UIC专门的评定规程。该规程以经验为基础, 由此, 在确定各种车辆配置的制动质量时并不是普遍适用的。

在新的欧洲规程中, 设想将制动的设计和评价部分改为采用技术物理基础进行计算。在对欧洲规程讨论之前, 以下先就制动的物理过程进行说明, 因为以此为基础才能对规程中的说明进行讨论。

2 制动过程的物理学-数学评价

对轨道车辆滚动的车轮实行制动, 产生了一个速度vT的平移运动和一个速度vR的旋转运动, 它们两者各有不同的量值 (图1) 。由此导致了车轮在轮轨接触面的滑动。作用于车轮踏面圆周的制动力FBr既作用于车辆的平移质量mT, 也作用于旋转惯性质量mR。由此, 车轮旋转的转动惯量J是惯性的一个量值, 并与平移质量mT相对应。平移质量的制动需要一个外力, 轮轨间的粘着力FH。由于制动力的作用, 最终产生了惯性力mTa和惯性力矩Jundefined。

制动力FBr通常是速度v的函数, 由此, 导致了车辆在制动时运动过程的不均匀性。运动不均匀的变化率取决于所采用的制动系统的制动力特性。车辆采用盘形制动的运动均匀性大大优于采用铸铁闸瓦的踏面制动。在制动系统设计中, 普遍适用的计算方法都采用瞬时值。除非在实际中整个制动过程必须保持恒定的瞬时减速度和恒定的旋转角减速度, 否则从制动过程中计算得出的技术数据只能作为近似值。

根据图1, 车辆的瞬时制动减速度为:

undefined

对于车辆平移运动的制动必须有相应的瞬时轮轨粘着力FH (v) erf, 它等于需要的轮轨粘着系数μH (v) erf和轮对支撑力FR之和的乘积。

按照平衡方程式, 由

FH (v) erf=μH (v) erf∑FR (2)

和∑FR=mTg得到在纵向的平衡方程式:

μH (v) erfmTg=mTa (v) (3)

由此得出, 制动过程需要的轮轨瞬时粘着系数是瞬时减速度的函数:

undefined

车辆在满足以下条件就不会发生轮对抱死:

μH (v) erfμH (v) max (5)

为检验轮对的抱死状况, 在规程中给出了粘着系数极限值μH (v) max。

除了制动力FBr (v) 以外, 作用于车辆的还有与速度有关的运行阻力FW (v) =A+Bv+Cv2和线路坡度为i的线路阻力FS=mTgi (图2) 。

上述关于运行阻力FW (v) 多项式中的系数A、B和C, 一般情况对于每类车辆都要根据经验进行计算。

利用上述力最终可以得出车辆制动过程中的瞬时减速度, 瞬时减速度可以说明减速度特征 (车辆的制动性能) :

undefined

列车按一定的间隔距离运行, 绝不允许驶过主信号之前的预告信号距离。通过对车辆进行相应的制动计算, 验证是否满足在规程中规定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停车距离。

制动距离既可以通过以下速度积分的解得到:

undefined

也可以通过瞬时减速度函数以一定的速度间隔Δv计算得到。对于后一种情况, 可利用下列一个速度间隔内的平均减速度公式计算:

undefined

所对应的速度区段i内的减速制动距离为:

undefined

在紧急制动时不能跳过各步骤, 而要引入制动系统的响应时间t1和制动力的上升时间t2, 可以将其简化归结为空走时间Te (图3) 。最大制动力上升过程是一个近似的斜坡函数。这样, 到停车时的制动距离s等于未产生瞬时制动力作用的分段距离和上升到最大制动力以后的减速度制动产生的距离之和。

s=v0Te+∑Δsi (10)

公式 (10) 的第一项是制动初速度v0和空走时间Te的乘积, 其中:

undefined

通过这些公式可以确切地描述制动列车的运行过程。

3 欧洲高速铁路系统的车辆/制动技术规范

2006年6月, 通过了在2002年制订的车辆互换性技术规范 (TSI) 第一版[5]的复审, 并在公告之后成为欧洲的官方文件。动车组以及所有速度v0≥200 km/h的机车都必须根据本技术规范来设计。该互换性技术规范的第4项是关于高速列车及其部件的功能要求及技术条件。

在关于制动系统的设计方面, 应规定紧急制动和常用制动的最小制动减速度。紧急制动过程的列车最小减速度特性对应于车速分为4级 (图4) , 最小减速度特征不是以相对于速度连续的最小减速度曲线为出发点的。

列车或者车辆必须遵守特定条件下的最小减速度, 在此, 特定条件分为“状况A”和“状况B”。对于紧急制动“状况B”中, 制动装置部分失效以及恶劣环境条件下可能是最不利的工况。

与TSI第一版不同的是, 将列车运行速度由330 km/h提高到了350 km/h。对于高速列车未来的发展, 最小制动减速度的说明必须进一步提高到400 km/h, 因为2007年第一列速度为350 km/h的高速列车AGV (阿尔斯通Grande Vitesse) 已投入生产。

根据TSI给出的在不同速度段的减速度最小限值, 图5给出了列车从300 km/h开始的速度变化曲线。图5中的横坐标以闭塞区间长度1 500 m划分, 这同法国铁路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TVM 430情况是一样的[7]。对于任何闭塞区间, 在司机室的操纵台都有速度显示, 在该闭塞区间的终点不允许超过此速度。列车利用TVM 430所实施的常用制动在正常条件下最晚于危险点之前1 500 m停车。

“状况A”平道和车辆正常载重;采用最不利的紧急制动方式: 关闭不依赖于牵引供电接触网的自给动力制动单元, 或者 关闭所有依赖于牵引供电接触网的制动装置, 或者 关闭一组独立的磁轨制动装置, 该装置不依赖于动力制动。“状况B”在“状况A”的基础上, 另外: 通过控制装置再关闭1个或者2个从动转向架的摩擦制动装置; 降低轮轨粘着力 (见TSI附件P) ; 通过湿度的改变降低闸片摩擦系数 (见TSI附件P) 。

如果列车从300 km/h起按照“状况A”的最小减速度进行常用制动, 列车可以在下一个闭塞区间的终点停车, 这样就全部用足了所提供的1 500 m的安全距离。利用规定的最小减速度进行紧急制动的制动距离, 在“状况A”下要短于“状况B”下的制动距离。

在“状况A”条件下, 制动初速度为300 km/h的紧急制动最大制动距离为3 650 m;在“状况B”条件下则为4 690 m, 最大制动距离较“状况A”延长了28.5%。

在TSI的附件P“在制动装置 (部分) 关闭和不利天气条件下的减速度计算方法”中, 对高速列车最小制动减速度的试验条件做了相关规定。这里的高速列车指的是允许轴重17 t、速度超过250 km/h、最大长度为400 m的列车。

按照附件P营造相符的环境状况需要相当高的试验经费。鉴于轮轨间粘着系数和盘形制动机的摩擦系数由于轨面潮湿而降低, 利用试验技术得出的相关参数, 最终计算出降低的列车制动减速度。此外还安装了诸如控制阀这样的控制装置, 用于关闭1个~2个从动转向架的摩擦制动装置。

欧盟规定, 2001年起将欧洲列车控制系统 (ETCS) 装备在新建线路上。图6给出了制动初速度为350 km/h时, 在该速度区段中根据最小制动减速度得出的制动距离。由此看出, 在“状况A”常用制动的最大制动距离为11 670 m。由ETCS确定的常用制动曲线具有比规定更高的制动减速度, 因此, 不会超过图6中所示“状况A”的常用制动曲线极限值。对于紧急制动, 要求在“状况A”下的制动距离不超过5 360 m;“状况B”下不超过6 820 m (图7) 。

高速列车制动能量的限值根据规定运行线路的最大坡度计算。这些线路符合互换性技术规范“2006基础设施”的规定。在此需要注意, 具有最大坡度的线路长度可能比制动距离短。例如在科隆法兰克福的新建线路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坡道速度应当至少为最高速度的90%。根据该限值计算出最高速度运行的最大坡度限值。

对于依赖粘着状况的制动装置, 在200 km/h以下的最大可用轮轨粘着系数按0.15这个常数给定, 此后按照线性规律降到350 km/h以下时的0.10。在每组轮对装有滑行保护和滚动稳定性控制装置。

在TSI中对涡流制动机 (WB) 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因为磁轨制动机只允许应用的最高速度为280 km/h。TSI的“2006基础设施”中给出了在欧洲线路中应用WB的说明。原则上它只能应用于从v0~50 km/h。ICE 3列车WB的应用范围从制动初速度到50 km/h。由于电磁吸引力的不断提高而选择此切断点。在总括了粘着制动和非粘着制动后, 列车的最大制动减速度总计限制为2.5 m/s2。

在TSI中规定了列车最大有效制动力在钢轨纵向的极限值 (例如紧急制动时为360 kN) 。

应用在TSI中规定的其他技术参数就可以进行关于高速列车的制动计算。按照上述要求编写的相关专用欧洲标准目前正在制订中 (见5.1节) 。

4 货车互换性技术规范/传统欧洲铁路系统的制动装置

从2007年2月起, 关于车辆子系统的货车领域的TSI [8]具有强制性, 在其4.2.4节中概括了制动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技术特征。今后对车辆的制动系统能力的评价中, 将如同在高速铁路系统的TSI中规定的那样采用减速度特性, 利用前面介绍的计算模型, 以有待确定数量的速度段对减速度特性进行划分。每一个速度段具有相应的分段平均减速度 (图8) 。也可以设想采用连续的瞬时减速度特性曲线。这里保留引入此方法期限的确定, 可在以后互换性规范的修订工作中进行规定。

在TSI颁布后, 制动系统的设计还将继续采用至今依然采用的UIC方法, 该方法采用与运行速度和轴重相关的制动质量百分率λ和制动质量。

作为对制动减速度物理评价的第一步, 在TSI中通过对平均减速度的确定来评价。平均减速度am由制动力开始形成到制动结束的减速度得出, 其计算方式为:

undefined和Te=2s (12)

TSI对于制动距离s, 以及不同载重情况和根据车重调整制动力的各种情况的制动质量百分率λ, 也进行了规定。

图9和图10引用了UIC 544-1规程中规定的限值曲线中的曲线参数值。限值曲线描述了按车重变化分2级调整制动力的1辆货车和轴重相关的λ值与am值的变化曲线。在这2张图中, 都采用了制动过程的平均值, 因此, 不存在质的差别。对采用K型闸瓦的闸瓦制动机的制动技术, 要求在TSI中作为“状况A” (请勿与高速TSI中的“状况A”混淆) 进行规定, 而铸铁闸瓦在“状况B”中进行规定。在TSI的附件S中给出了对制动质量的计算和采用试验进行检验的说明, 它与UIC 544-1规程中的方法相似。

能量限值对于最高速度运行时实施连续2次的紧急制动非常重要。此外, 对于制动装置热负荷的设计, 应根据在21‰坡道上以80 km/h运行速度持续制动运行46 km的工况确定。

在该TSI中, 如同高速铁路机车车辆的TSI一样, 缺少关于轮轨最大可用粘着系数的说明。对采用铸铁闸瓦或者粉末冶金闸瓦的车辆, 要求的轮轨平均粘着系数>0.12时应采用防滑装置。在采用盘形制动而没有防滑装置的情况下, 轮轨平均粘着系数不允许超过0.11。对运行速度≥160 km/h的货车, 原则上应当配备防滑装置。对安装K型闸瓦的货车, 在TSI中没有说明轮轨粘着系数从多少开始就应配备防滑装置。

根据该TSI中从制动力形成后的平均减速度am, 采用下列公式可以计算出所要求的轮轨平均粘着系数:

undefined

例如, 对选用铸铁闸瓦的货车, 轮轨平均粘着系数不允许超过0.12 (图11) , 规定还将制动初速度限定在

100 km/h。在较低的制动初速度时, 采用铸铁闸瓦制动机的车辆要求较高的平均粘着系数。在制动初速度降低的情况下, 提高了制动力形成后的平均减速度, 因此, 需要更高的平均粘着系数。

如前所述, 根据该TSI, 今后对货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就可以通过分级的平均减速度规定来进行。在应用由制动距离得到的平均制动减速度时, 须另外说明制动过程的初速度。

5 关于铁路制动系统设计的欧洲标准

5.1 DIN EN 14531-1

首先就“DIN EN 14531-1:停车和减速度、制动距离以及制动过程的计算,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进行讨论[9]。关于不同类型的机车车辆 (货车车辆、客车车辆、机车、高速列车、短途列车) 制动系统设计的欧洲标准 (EN) 的6个分标准, 至今只有1个对应的“第一部分:基本要求”。第一部分给出了大量关于制动系统设计的物理-技术基础。为了计算制动过程的瞬时减速度和平均减速度, 提出了关于动态制动系统的制动力平衡方程。对于机械制动系统还没有瞬时制动力的计算方程。因此, 对于机械制动机只能对制动过程进行平均制动减速度、所需轮轨平均粘着系数的计算, 而不需要对制动过程的分段制动距离进行计算。这里应注意欧洲标准中机械制动的摩擦系数取决于多个影响因素。所以必须具有每种制动闸瓦特性方面的经验。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考虑, 按照这些欧洲标准进行计算时采用平均摩擦系数。摩擦系数与制动初速度有关。

关于电力和液力制动机, 诸如磁轨制动机、涡流制动机的瞬时制动力的计算公式在欧洲标准中给出了相关规定。图12利用制动特性曲线举例说明了电力制动机的计算公式。

欧洲标准附带给出了关于动力制动过程中平均制动力的计算公式, 这仅是个近似解决方案, 这里就不深入探讨了。

复合制动方法通过机械制动对动力制动进行补充, 以达到要求的制动力。虽然进行了说明, 但在缺少闸瓦制动和盘形制动的瞬时制动力的情况下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关于列车瞬时运行阻力的计算, 以二次多项式的一般形式给出 (见第2节) 。等效转动质量mR可通过质量惯性矩总和, 或者已知的质量因子κ直接由以下公式计算出:

undefined

在计算等效转动质量时, 除轮对外, 应对车辆所有的旋转部件通过转换因子ü加以考虑, 例如制动盘、轮对传动齿轮、牵引电机转子等。质量因子κ是平移质量mT以及轴重和车轮半径r的函数 (图13) 。

在欧洲标准中标注:“惯性矩可以通过计算或者用经验值进行估算得到”。

在进行估算时可以考虑质量因子的应用, 在此必须注意到车辆具有怎样的结构布置。比估算更重要的是计算车辆的每个转动质量结构的惯性矩。质量因子的应用只能针对一种具体的情况。在欧洲标准中举例说明了货车车辆具体的转动圆直径和轴重条件下的质量因子。

欧洲标准还进一步明确:“在第一次作近似处理时, 如果不考虑惯性矩, 则单辆货车和客车的运行阻力也可以忽略”。

利用欧洲标准给出的经验公式, 对1辆货运敞车Eads和1辆货运棚车Gabss, 在2种装载状况下计算了瞬时运行阻力 (图14) 。另外在图14中还给出了指定货车车辆相应的等效瞬时惯性力。在图15中, 将从前面的数据中得到的瞬时力的差值作为一个变量进行说明。

在欧洲标准中作出的对装有踏面制动和铸铁闸瓦的货车车辆在已装载条件下的力的平衡处理的假设早于对空车的处理。与速度相关的惯性力通过车辆制动力的函数关系来确定。对于采用复合材料制动闸瓦 (K型闸瓦) 的踏面制动货车车辆, 惯性力对速度的依赖性较低。在最不利情况下的瞬时力差值为车辆制动力的6%。对车辆各个结构的力采取简化平衡处理应当在进行任何计算时加以检验, 特别是力与速度的相互关系要给予关注。

欧洲标准最后还给出关于装有踏面制动或盘形制动机的货车车辆制动技术设计的计算例子。这些计算主要是平均制动力的计算, 以及据此进行平均减速度的计算。这里包括考虑和不考虑等效制动力变化时间的情况。所需要的平均轮轨粘着系数可利用制动力产生之后的平均减速度进行计算得到。

在欧洲标准的第一部分没有对装有摩擦制动装置车辆的制动减速度特性进行计算, 而制动减速度特性是今后根据“车辆/货车互换性技术规范”对制动能力进行评价的基础。在欧洲标准的其他五个部分中还给出了补充的应用例证。

5.2 DIN EN 13452-1

“DIN EN 13452-1:短途公共交通车辆的制动系统, 第一部分:关于制动能力的要求”[10], 适用于城市有轨电车、地铁、城市高速铁路和区间列车车辆。在此对不同类型的制动系统根据短途运输的观点进行定义。紧急制动分为4种方式, 并且对每种类型车辆规定了制动能力的要求。例如在表1中给出了对城市高速铁路/区间客运列车车辆所要求的参数限值。

欧洲标准中给出了整个制动过程由制动力的变化产生的平均最小制动减速度, 由此利用等效响应时间 (2 s~2.5 s) , 可以计算出允许的最大制动距离。

在该欧洲标准中找不到关于制动力和车辆运行阻力计算的数据资料, 但是提出了要对最大瞬时减速度和加速度变化率的最大值进行验证, 不得超过在表1中给出的限值。为了进行证明, 必须知道瞬时减速度的变化特性。

该欧洲标准最后指出, 运输企业应做出决定, 是否采用在表1中给出的制动参数限值, 或者将干线铁路的相关要求应用到城市高速铁路/区间交通车辆。

5.3 DIN EN 14478

于2005年6月生效的“DIN EN 14478:制动机、概念、铁道车辆”[11], 有助于对以后相关欧洲标准中制动的定义和术语保持一致性。对于制动的特征存在各种各样的名称说明, 对可能出现的制动类型在该欧洲标准中举例列出了以下相关概念:常用制动、停车制动、稳定 (速度) 制动、最大调速制动 (全制动) 、紧急制动、快速制动、旅客实施紧急制动、危急制动、强迫制动、完全停车制动、停放制动。

ATO列车自动驾驶;ATP列车自动保护。

这些定义都对应了不同的意义、不同的操作或制动性能。人们所期望的是尽可能减少定义的数量, 以及在短途交通列车领域, 制动技术概念能够协调一致。关于区间客运, 例如在卡塞尔利用型号为“Region CITADIS”的车辆进行的运输, 这些车辆必须满足城市有轨电车和铁路运行的相关规定。

6 结论

欧洲规程需要在制动专业方面进一步研究物理-技术基础, 并进行各标准间的相互协调, 尤其是在短途客运标准方面。深入研发的目标是使所有类型车辆的制动系统设计的计算模型, 在基本制造领域达到统一。

瞬时制动减速度 (制动特性) 是适于描述车辆制动性能的有力手段。在目前的TSI中应提出定义最小减速度的合适的计算模型。

在关于高速铁路系统车辆的TSI中, 对于恒定最小减速度将来可以对速度等级进行多种规定。目前已经确定的4个恒定减速度等级对于ETCS没有必要强制执行。

车辆的制动特性在进行制动计算时要采用瞬时参数值。

只有采用瞬时减速度才能确定轮轨粘着系数的利用率。

如果今后传统铁路运输的“车辆/货车TSI”中对制动能力的评价依旧保留“制动质量百分率”的概念, 可以按照EN 14531, 如同在高速铁路和短途客运中实行的办法, 采用最小瞬时减速度, 或者平均分段减速度和制动停车距离进行制动系统的设计。由此, 可以实现所有轨道交通车辆设计基础的统一。

应当放弃采用制动质量百分率的方法进行制动系统的设计。根据UIC关于制动评价的规程, 对“制动质量百分率”进行评价是制动计算的最后一步。对于传统铁路, 从制动计算中得出的制动距离作为制动质量百分率这一评判值的对比值。因此, 运行评价中继续使用制动质量百分率, 但在对于制动系统的计算中, 则采用前面所述基于物理基础的制动参数。

在DIN EN 14531“停车和减速度、制动距离以及制动过程的计算方法”中, 所涉及的计算规定应相互统一协调。其中也应当包括关于机械制动装置瞬时制动力计算模块的规定。

在根据“DIN EN 13452-1:短途公共交通车辆的制动系统, 第一部分:制动性能的要求”进行制动系统设计时, 对制动特性的计算应当采用DIN EN 14531-1中的瞬时制动力方程式。

在所有的制动计算中, 应当采用等效转动质量取代质量因子。等效转动质量由车辆转动部件的惯性矩所决定。在制动计算中不能忽略对转动质量实施制动导致的惯性力和车辆运行阻力。应当进一步对制动技术所有的基本概念的专业术语及其定义进行统一 (DIN EN 14478) 。按照上述规程进行制动系统的设计, 是车辆获得许可认证进行欧盟试验程序的前提。

参考文献

[1]Richtlinie96/48/EG des Europaischen Parlaments vom23.Juli1996ber die Interoperabilitat des transeuropaischen Hochge-schwindigkeitsbahnsystems.Europaisches Amtsblatt L235/6vom17.09.1996, geandert durch2004/50/EG, Europaisches Amtsb-latt L164/114.

[2]Richtlinie2001/16/EG des Europaischen Parlaments vom19.Marz2001ber die Interoperabilitat des konventionellen transeuropaischen Eisenbahnsystems.Europaisches Amtsblatt L110/1, geandert durch2004/50/EG, Europaisches Amtsblatt L164/114vom21.06.2004.

[3]Agenturordnung Nr.881/2004.Europaisches Amtsblatt L164/1der Europaischen Eisenbahnagentur“European Rail way Agency”[ERA].

[4]Grams, H.:Sicherheit an Gleisbaustellen.Eisenbahning.57[2006]10, S.18-22.

“欧洲西部”教学设计(湘教版) 第4篇

本节内容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了解地区”第四节“欧洲西部”,是指除原苏联以外的欧洲西部。本区虽然面积不大,但人口稠密,国家众多。鉴于教材篇幅的限制,也为了避免教材内容前后重复,本节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较多地舍去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方面的内容,重点选取“位置与范围”、“雄厚的经济实力”、“繁荣的旅游业”这三方面内容,突出欧洲西部的人文特色。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分析这三方面内容,必然要涉及一些自然环境方面的知识。如“乘船游览峡湾,观看午夜的太阳”时,就有必要补充:什么是峡湾、峡湾的成因、极昼与极夜的知识等。对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掌握知识的衔接与补充知识的尺度。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欧洲西部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欧洲西部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地图等资料说明欧盟在本区内的作用以及欧洲西部在世界经济的地位及其经济状况;运用图表说出欧洲西部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举例说出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等。让学生感受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掌握该地区工业中心多且分布密集、地区差异明显的高水平农业、发达的对外贸易、繁荣的旅游业等概况,了解形成原因,扩展眼界,增加地理知识,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读图说明欧洲西部地区的范围、位置;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首都,说明本区重要的地理环境特征。学会运用地图、统计图表说明欧盟在本区内的作用以及在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片和资料或课下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欧洲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繁荣的旅游业。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上的差异,说明制造业在欧洲西部工业中的主导地位。读图说明欧洲西部工业特征。分析欧洲传统畜牧业的发展条件,明确独特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对地区农牧业的重要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使学生树立人地协调的发展观。

四、教学重难点与方法

重点:欧洲西部经济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工农业特点;发达的乳畜业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欧洲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难点:自然环境对欧洲西部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方法:读图分析法、发现法、小组活动辩论。

五、教学过程

(教师)展示一组欧洲西部优美风景或著名人文景观的图片。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图片展示的是哪一个地区优美风景或著名人文景观?

(学生)欧洲西部。

板书:第四节 欧洲西部

板书:一、位置与范围

(教师)观察课本P59图8.15欧洲西部国家图,在图中找出欧洲西部著名的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挪威、丹麦、瑞典、西班牙、荷兰、奥地利,并在学案空白处填写。

(学生活动)读图填写。

(练习巩固)展示欧洲西部空白图,教师指国家,学生齐说国家名称及首都。

(教师)同学们,刚才填写了欧洲西部的一些国家,对欧洲西部有了大致的了解。那欧洲西部的位置、范围是怎样的呢?阅读课本,思考回答下列问题:①欧洲西部面积仅500万平方千米,但国家数量怎样?人口怎样?②从填写的国家来看,经济上大多属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众多,稠密,发达国家)。

(教师归纳)欧洲西部地区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一半左右,这里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教师承接)欧洲西部一些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系,形成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欧洲联盟(简称欧盟)。阅读课本P55“欧洲联盟”,自主学习完成下列问题:①欧盟宗旨是什么?②总部设在什么地方?③欧盟使用的统一货币是什么?

(学生回答)①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②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③欧盟现有27个成员国,其中17 个国家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EUR,惯用符号为■)。

(教师过渡)欧洲西部一些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系,形成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联盟——欧盟。欧盟的经济实力大体与美国相当,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欧洲西部经济发展又是怎样的?

板书:二、雄厚的经济实力

(教师)阅读课本,自主学习完成下列问题,完成以后同位交流。欧洲西部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也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早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前列。主要工业大国有哪些?工业特点是什么?

板书:1.发达的工业

(学生活动)完成问题并同位交流。

(教师)欧洲西部工农业非常发达,但不同国家根据自身特点发展其特色产业。阅读课本P56阅读,你能否用最快的速度将欧洲国家与特色产业连接起来?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连得最快。

瑞士 造船业、汽车和机械制造

瑞典 钟表和精密仪器,闻名世界首位“钟表王国”

丹麦 海洋渔业,人均水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

挪威 畜牧业发达,素有“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

荷兰 花卉种植业,郁金香驰誉世界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并抢“连”。

(教师)欧洲西部工业发达,农业在欧洲西部各国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欧洲西部农业有哪些特点?主要农牧业国家有哪些?

板书:2.农业特点及主要国家

(教师承接)人们的生产生活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图片,欧洲西部餐桌上常见牛奶、黄油和乳酪等奶制品。牛奶、黄油和乳酪等奶制品是乳畜业的主要产品,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你能否从自然或社会因素分析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的原因?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完成后推举代表回答。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代表回答:①欧洲西部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较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人们有广泛食用奶制品的习惯,市场广阔。

板书:3. 乳畜业发达

(教师过渡)欧洲西部不仅经济发达,而且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异常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又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板书:三、繁荣的旅游业

(教师)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主要有哪些旅游资源?

(学生活动)列举说出。

板书:1. 丰富的旅游资源

(教师总结)欧洲西部有挪威陡峻幽深的峡湾、瑞士冰雪皑皑的山峰、西班牙阳光灿烂的海滩、法国景色如画的田园;“千年古都” 罗马、“音乐之都” 维也纳、“艺术之都” 巴黎;古老的城堡、庄严的教堂、为数众多的博物馆;意大利的狂欢日、德国慕尼黑啤酒节、法国戛纳电影节等,每年接待的国际游客人数和旅游外汇均居世界前列。目前,欧洲西部是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大国(引导阅读“阿尔卑斯山区风光”和“德国慕尼黑啤酒节”)。

(教师)欧洲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假若你要到欧洲西部旅游下列景点,应到哪一个国家去?看谁说得最多!

?誗 乘船游览雄伟的峡湾,观看午夜的太阳

?誗 在“音乐之都”维也纳欣赏音乐

?誗 游“水城” 威尼斯,参观庞贝古城

?誗 去阿尔卑斯山滑雪,参观“世界表都” 伯尔尼

?誗 在罗浮宫欣赏名画“蒙娜丽莎”

?誗 去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墓前献花

(学生活动)结合景观图回答。

(教师)欧洲西部还有许多“袖珍国”,它们面积很小,但都是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结合课本P59表格,你能否在欧洲西部国家图中找出它们?试一试,并分析它们的位置特点。

(学生活动)查找“袖珍国”、分析位置特点。

板书:2.主要旅游大国

教学小结:对于欧洲的自然地理知识在教材前面已经讲授,所以本节是以欧洲西部的位置与范围、欧盟概况、雄厚的经济实力、繁荣的旅游业等人文地理特征为主的。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欧洲自然地理方面知识。教材有很多文字和数据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加以利用,教材和地图册上的图片也是引起学生兴趣的重要一环。

欧洲西部教学设计 第5篇

教学内容:全国高考大纲新编教程 区域地理

第二篇 世界地理

第二章 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 第七节 欧洲西部与德国(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欧洲西部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国家的集中地,其联合组织“欧盟”在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欧洲西部”也是高考的重要内容

高二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欧洲西部的相关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学生的视野还不够宽,对了解外界知识的新鲜感特别强。地理基础不扎实,学习积极性不够高。本课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对直观的地理知识,教师激励学生自助获取,在活动中体会到地理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记住欧洲西部的位置和范围,能准确地在图上识别本区主要半岛、岛屿、内海和海湾。记住本区主要国家名及其相对位置。

②、记住欧洲西部主要地形特点和主要地形区的空间分布。

③、理解本区的气候特点及形成原因,学会运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说明欧洲西部气候自西向东的变化特点。

④、记住本区主要河流,理解其主要特征和航运价值。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阅读地图、从地图上获得地理信息的能力。运用各项图表锻炼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②、根据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③、学会运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欧洲西部气候自西向东变化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欧洲西部的位置和范围,欧洲西部的气候成因。

(二)难点 :欧洲西部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显著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动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法:通过自主讨论和探究的方式,完成任务

情境学习法:根据提供情境,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欧洲西部国家的风景图片,让学生观看。

师:这些风景美不美?美得令人心驰神往,令人有了一种想要旅游的冲动。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欧洲旅游。当然,是虚拟旅游。

【意图】 在视觉上给学生以冲击,吸引学生的眼球。以旅游的情境在上课,让学生亲临其镜,激起学生兴趣。

(二)讲授新课:

1、欧洲西部地理位置和范围

我们要去欧洲西部旅游,应先了解欧洲西部在哪?,请你向他们介绍旅游目的地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提示】地理位置应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描述。

多媒体展示欧洲西部的范围图

【学生活动】学生指出欧洲西部地理位置,并试着加以描述。

2、欧洲西部的地形地貌

(过渡)欧洲西部的自然风光独特,这跟地形有很大的关系。请你向他们介绍旅游目的地的——地形特点:

【提示】地形特征的描述包括:

地形类型(分布)、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意图】提出地形特征描述的一般规律,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兵分两路,一路驾车陆地游,一路乘船沿海游,来考察欧洲的地形。A、驾车陆地游,让游客了解欧洲西部地形和地势

B、乘船沿海游,让游客了解欧洲西部海岸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湾、海峡 【学生活动】

A组:在欧洲西部地形图上指出你要带游客途径的地形区

B组:在欧洲西部地形图上指出你要带游客途径的半岛,岛屿和海湾 引导学生总结出欧洲西部的地形特征:

①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 ②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地表起伏大 ③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和海湾

老师以多媒体配以形象生动的景观图,帮助学生理解“冰川地貌显著”这个特点

欧洲西部由于纬度位置较高,还深受冰川的影响,形成很多冰川地貌 湖泊多——“千湖之国”芬兰 峡湾海岸——挪威沿海

平原呈波状起伏——波德平原

【意图】根据教师提供的景观图和语言直观,理解欧洲西部受冰川作用后的冰川地貌,形象生动,化难为简,学生更易于理解。

3、气候

(过渡)游客们要游览,也得关注天气,所以我们还要了解一些有关旅行过程中的出行前的穿着问题,那就得看天气了——了解欧洲西部的主要气候类型。【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课本19页的世界气候分布图,小组讨论欧洲的气候分布规律及特点。总结归纳欧洲西部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气候的差异 【提示】气候特征的描述,从气候类型(分布)+气温的变化+降水的变化

4、航运发达的河网

我们来到了莱茵河,登上了小船,碧波荡漾。

下面请根据欧洲西部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归纳当地的河湖特征。

【学生活动】学生回忆河流特征的描述方法,描述欧洲西部河流的特征。

师:学习河流的特征,主要要用于河流的开发利用,请说说,欧洲西部的河流有哪些开发利用方向。

追问:莱茵河是世界最繁忙的一条河流,请说说莱茵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5、农业

(过渡)旅客们游览一天了,累了该休息,考虑三餐问题—吃什么? 总结得出欧洲的畜牧业发达。

①平原为主,地形平坦

②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且草场面积广大 ③饮食习惯

除了畜牧业,欧洲西部还有其他的农业,比如: 荷兰的郁金香、法国薰衣草——花卉业 法国葡萄酒——亚热带水果产区 巴黎盆地的小麦——种植业 挪威,北海渔场——渔业发达

6、发展较高的经济

同学们在游览的过程中,应该会看到很多本土的工业产品,说说,有什么?——高度发达的制造业

还有——繁荣的旅游业

7、欧盟

师:介绍欧盟历史和概况。设疑:欧盟的建立对本区人们生活的影响;分析建立的基础是什么?

学生参课本46页资料及欧盟示意图来了解欧盟在本区所起的作用,或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来说明各国为寻求发展,与强国抗衡而联合。

【意图】加深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把地理与社会、地理与生活联系起来。

(三)课堂小结

小结课堂知识内容,突出重难点。

欧洲西部教学设计 第6篇

(一)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学习欧洲西部地区的位置范围、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布置学生收集资料与设计旅游线路等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与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融入如何选择旅游线路的知识,让学生真正学会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二、教学设计思路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准备通过旅游线路设计、学生互评、小组竞赛等活动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知识、掌握技能。

三、教学重点分析和教学处理

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在教学中准备通过旅游线路的设计这一活动,带着兴趣去查阅地图,找出主要国家。通过画旅游线路图,在活动中加深对主要国家名称和位置的记忆。

发达的工农业──结合旅游线路设计中提到了欧洲西部的主要工业产品,让学生自己总结相关资料,得出欧洲西部制造业发达的特点;通过学生讨论欧洲西部的食物特点,得出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特点。

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学生设计旅游线路了解欧洲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在通过旅游项目竞猜活动,加深对主要旅游资源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

读图法 发现法 小组活动 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引入:以国际航班乘务员的语气,引出学习内容和引起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活动的要求:欧洲西部有众多的国家,而且欧洲西部的国家面积都比较小。现在要给大家一个任务,请大家按照四人小组结合所发的“欧洲西部主要的旅游活动”资料进行准备,每个小组设计一条对欧洲西部的旅游线路,要求每个小组选择5个国家进行

旅游,为自己的旅游线路起个响亮的名字,在课本的地图中画出旅游线路图。然后每组派代表以导游的身份上台为大家介绍自己组的旅游线路,及主要的旅游景点。

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分别设计欧洲西部的旅游线路。学生小组分别介绍所设计的旅游线路。

教师总结:好了,这个组的导游为我介绍的旅游路线非常的精彩!大家觉得怎么样呢?现在请大家对这条旅游线路的设计进行一下评价。

学生评价──各组学生结合旅游线路设计的合理性,旅游景点的点,导游的表现等方面对第一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

老师给予简单小结和评价

(同样的方法,点4、5个组的同学上台为大家做介绍,可以配合一定的表演,再由大家给予一定的评价)

过渡:刚才几个小组的导游们已经给我们做了非常精彩的导游介绍,大家也进行了认真全面的评价。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几个小组介绍的旅游项目中有一些是和欧洲西部的工业有关的,请大家结合所发的“欧洲西部主要的旅游活动”的相关资料,把与工业有关的旅游项目找出来。

(学生查阅资料)

学生回答:资料中与欧洲西部工业有关的旅游项目有:德国的西门子手机总部、法国巴黎的香水、英国的莱斯劳司汽车生产、德国的奔驰轿车生产、瑞士的名表等。

总结学生找到的相关工业产品,同时通过电脑展示一些工业产品的图片。讲授:通过对这些知名工业品牌的认识,大家能感受到欧洲西部的工业有什么特点吗?

(电脑显示:制造业发达)

承接:经过了长时间的旅游,相信大家也饿了,我们找家餐厅解决一下肚子问题吧!不过在用餐之前,大家先来想想我们到餐厅里能吃些什么食物? 学生回答:意大利的比萨饼、西餐、牛排、意大利粉、法国葡萄酒等。

提出问题:大家已经列举了欧洲许多可口的美食,现在不妨让我们走进一家餐厅来品尝几道大餐!(电脑展示几张食物图片:牛排、奶酪、牛奶等)大家看看这几个大餐都是欧洲人经常吃的食物,说明欧洲西部的农业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欧洲西部有发达的畜牧业。(电脑显示:畜牧业发达)提出问题:欧洲西部的畜牧业为什么这么发达吗?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暖湿润,适合植物的生长,使得欧洲西部分布了大量的草原和草场,生长了大量多汁的牧草,为畜牧业的发达提供了充足的自然条件。

竞赛活动:下面让我们来进行一个“旅游项目竞猜活动”。电脑每显示一张图片,各组以抢答的形式说出它是欧洲西部的哪个旅游项目,并说出该旅游项目属于哪个国家,然后上台在挂图上指出该国家的位置。能抢得最快、答得对、指得准的组可以加一分,最后我们看看哪个组的得分最高。

总结,并完成课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

(一)欧洲西部国家众多。

(二)欧洲西部工业:制造业发达。

(三)欧洲西部农业:畜牧业发达。

(四)欧洲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

七、课堂教学总结及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于让学生认识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了解欧洲西部工农业的特点和欧洲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教学设计的思路上,通过开展小组旅游线路的设计和展示、学生互评、小组竞赛等学生活动来组织教学,将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增强了合作和团结精神,既体现了新教材中以学生活动贯穿教学的思路,又符合新课标当中提出的“体现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总的来讲,这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我体会到以下几点:1.初中的地理教学要符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应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在教学中多结合生活,采取情景教学。2.开展学生活动应适当,不要为了活动而搞活动,应该让学生活动成为教学的手段,把教学内容融入活动之中。通过活动来落实相关的知识点。3.课堂活动的设计要切合学生实际,要紧凑有序,利于调控。

欧洲西部_教学设计

欧洲西部_教学设计(精选6篇)欧洲西部_教学设计 第1篇第四节欧洲西部北票三中 尹明明教学目标1、了解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范围。2、了解...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