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走四方的美文
年少走四方的美文(精选6篇)
年少走四方的美文 第1篇
年少走四方的美文
人不能坐井观天,尤其年少时,一定要走四方。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人生的未来,前面的路上,有什么在等待着我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都等待我们去描绘。
舟楫年代,阡陌上依稀稚小背影,王维的咸阳游侠多少年,行走江湖、风姿勃勃。
天才诗人李白,混搭着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的多重气质,仰天大笑出门去,更是一个人走四方的志向。
人多地少的徽州少年,稚嫩的肩膀,背着行囊,漂泊异乡去经商。那时候,雄鸡尚未打鸣,山还在熟睡,樟树隐在晨雾里。当他坐在山头回望,脚下是一片粉墙黛瓦的村庄。
路上永远是美好的,你出门走四方时,要带上四件东西。一要带自信。切不可怕怕失失,支支吾吾,闪烁其词,心有怯怯。二要有方向感。拿着一张地图,胸中辨不清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不知道下一步自己该往何处去?那可是万万要不得的。三要不耻下问。不论是老者、青年、妇人,还是孩童,只要他站在路边,都有可能知道你所要去的`地方。四要像骆驼一样善良,忍饥挨渴,眸子里映着的始终是前方的路。
年少应当走四方,春鸟在枝头婉转啼鸣。回想起我的第一次出走,那还是18岁,去南京。游中山陵、夫子庙,在秦淮河边转悠,晚上在露天公园的长椅上过了一夜。身上本没有那么多的羁绊,可还是与许多风景错过。那次,在南京的长江边,想起家乡的淮河,倒是想家了。当我们小心翼翼试探着上前问路,谁知江边的人异常热情,不仅让我登上了江船,还招待我吃喝,真是万分惬意。
年少应当走四方,你要去有水、有山、有海的地方,那里有爱的朦胧和寥远,有青春的狂想和勃发。
走的地方多了,有时候,我们为了看风景,而不知此身漂泊何处。有一年,去黄山,滞留在一个小城,等车的间隙,我向夜的深处走去,发现游离于时光之外的另一种舒缓。我想起一个诗人的名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人生中的很多的感觉和幻想,很多美好和成功,都是和年少时的走四方分不开的,所以请你记住,年少切莫守闺中,多邀佳友走四方。
年少走四方的美文 第2篇
那时,天是蓝的,云是白的,你是未成年的,我呀,还是喜欢你的。
我以为,我会遇上很多让我动心的人,看到骑摩托的男孩子从我身边飞过,哇哦他好酷,看到拿着画笔的男生在我面前挥洒笔墨,哇哦他好帅,看到拿吉他的男孩演奏天籁,哇哦他好有才。你没有摩托没有画笔没有吉他,我怎么就瞎了眼喜欢上你。喜欢你一身天蓝干净的纯洁的不问世故的样子,喜欢你《好诗词》上认真的冷静的临危不乱的样子,喜欢你拐角处慵散的懒懒的放荡不羁的样子,喜欢你走路的样子,喜欢你说话的样子,喜欢你高兴地样子,喜欢你生气的样子,总之喜欢你的一切样子。若干年后的今天,当我回想起这件事,没有悲伤,反而多了几分坦然,人啊就是如此,再难忘的记忆终究抵不过岁月的洗刷,我依旧过着一个人的生活,我在自己的世界的某个角落里,藏下了你,不敢去看,我怕我会把你放出来,然后在太阳的照射下你会化为乌有,因为你是我见不得人的小秘密。可能世界上所有的秘密都是见不得光的吧。
风吹过初夏,温柔的拍在人的脸颊,风姿绰约的柳枝沉沦在风的怀抱,我沉沦在你的模糊背影里,突然地一击,像子弹打穿人的心脏,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没有了灵魂,我失去了可以任我自由支配的`心,从此说话都不敢大声唯恐肾上腺素急升引起心脏血液狂流会淹死你,我开始创造各种各样的偶遇,虽然一次没有成功过,摸清你课间空去厕所的时间,我故意挑那个点去,可是一连三天没有遇上你,第四天我要放弃了,你却从背后拍我一下,哎好巧。你看,老天就是喜欢与人的意愿相背而行借此体现它的主宰,就连我们的相遇都是意想不到,都是我费尽心思无法把握。终于到了高二文理科分班,啊哦,终于知道你也选择理科,我知道我们会在一个班,近水楼台先得月肥水不流外人田呀,我想老天保佑呀,我的机会到了,结果结果结果呢,又是一个大反转,分班的前夕你义无反顾的改了意向,去了隔壁的文科班,我心里那个无奈不舍和憋屈呀,但是这一次我理智战胜了情感,我知道我几斤几两,想要和你站在同一高处,理科是我的不二选择。
我一直这样,倔强而又小心翼翼的守护者保卫着珍藏着这份年少的纯洁的见不得光的爱情,即使这是我自己的事,我痴心妄想着,我暗自祈祷者,我孜孜不倦着,我希望甚至肯定会有那么一天,你会被我打动,可是呢,命运给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我亲眼看见你和她亲密无间的无所顾忌的携手游荡在校园,瞬间,我的灵魂像是被抽空一般,只觉得我站在高高的楼层,仍然无法呼吸,我想歇斯底里的大喊大叫,张开嘴,却发不出任何的声音。我拼命的学习,想把自己埋在一沓沓的试卷里,企图忘掉所有。
我马不停蹄的学习,成绩却马不停蹄的后退,第一次,我感到绝望,浑浑噩噩过了45天,我坐在考场,拿着笔,为我的高中生涯画着句号,我甚至在考场里为你祈祷,不管怎么样,你毕竟在我的脑海里住了一个曾经。成绩出来,出乎意料,我比你高了不止一个档次,报志愿的时候,我想方设法打听的你的消息,那是我们三个月的第一次对话,我想,只要你一句话,只要一句话,我会义无反顾跟你走,但是最终,我仅仅听到,祝你好运。但是你知道吗,遇见你已经花光了我所有的运气,以后没有你的路上,我又怎么能好运。
彩色气球带不走年少的梦 第3篇
从眼镜店出来,姚兮兮招手拦下一辆出租车:“师傅,去电视台。”语气里满是喜悦。
她要去参加一档电视节目的试镜,虽然才大三,但学播音主持专业的她从小就在这方面表现出过人的天赋。
成为一个优秀的综艺节目主持人,给大家带去欢乐,一直是姚兮兮的梦想。但由于爸妈都近视,她从小学便戴上了眼镜,为此她经常在镜子前愁容满面。其实姚兮兮的眼睛挺漂亮的,水汪汪的像是装满了诉不尽的心事。为了上镜漂亮,她去配了一副有美瞳效果的隐形眼镜。
最终她凭借丰富的舞台经验获得了那个宝贵的机会。姚兮兮在现场拍了张自拍照传到微博,定位显示是在广电大楼。很快便收到消息提醒,点开一看是小学同学秦洛川的评论——“嘿,四眼妹摘掉眼镜也是美女一枚嘛,这么巧我也在广电大楼呢。”
“我在1号演播室呢,见个面吧。”姚兮兮回复道。
很快秦洛川便举着一盒盒饭出现在了演播室,他依旧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穿着松垮肥大的裤子,豆芽菜挂在饭盒的一角:“嘿,这么巧,你来这儿干吗?”
“哎,洛川,这是你的新搭档,你们认识?”还没等姚兮兮回答,导演已经抢先介绍道。
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什么?我的搭档是他(她)?!”
“秦洛川,你的梦想不是当画家吗?”
“嘿,四眼妹,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执著地坚持着当初的梦想。”
2
“四眼妹”是秦洛川给姚兮兮取的外号。2000年,他们在北方那座小城念五年级,姚兮兮是班上唯一一个戴眼镜的。
秦洛川是有些聒噪调皮的男生,平日里最大的乐趣就是拿姚兮兮开玩笑。
每次她说起自己的梦想是当一个综艺主持人,秦洛川总是要摆出一副笑岔气的样子:“四眼妹,你得了吧,你看电视上哪个女主持有戴你这么厚眼镜片的啊!”
秦洛川画画很好,不管是铅笔、钢笔、圆珠笔、蜡笔还是什么笔,几笔便能在白纸上勾勒出好看的图。小学毕业时,秦洛川送给姚兮兮一套以她为原型的Q版涂鸦,都是秦洛川在无聊的自习课上画的,情节简单又有趣。最后一张图上姚兮兮成了万众瞩目的女主持,一旁是秦洛川歪歪扭扭的几个字:“祝你梦想成真”。
秦洛川从没对人说起过自己的梦想,但姚兮兮知道他的梦想是当一个画家。他不会对人说起,因为他看到爷爷奶奶额头、手臂上密密麻麻的皱纹时,就知道这只能是一个奢侈的梦。
上初中后,秦洛川去了城北中学,姚兮兮则去了城南的育才中学。小城不大,但坐公交车也得一个半小时。偶尔遇上了,便匆匆打个招呼。
初三那年姚兮兮陪好友去参加一个绘画比赛的颁奖仪式,见到了秦洛川,彼时他已经长成了眉眼好看的少年,高了也瘦了。秦洛川的油画获得了那次比赛的一等奖,上台领奖时,她认出了他。
“恭喜啊。”姚兮兮冷不丁地出现在秦洛川身旁,他愣了一下,立马用一贯戏谑的语气打招呼:“是你啊,四眼妹。”
其实那时的姚兮兮已经变得高挑漂亮了,粉色连衣裙裹着颀长的腰肢,白净如瓷娃娃的面庞,如果不是鼻梁上架着的那副圆框眼镜,真的不比电视上的女主持差。
“摘掉眼镜你就能上镜了。”临走时秦洛川笑着说。
3
姚兮兮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市重点高中,紧张繁忙的学习之余,爸妈开始给她报形体班、礼仪班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在学校里,姚兮兮也通过主持大大小小的晚会获得了不少宝贵的舞台经验。年少的她渐渐觉得,那个被小心翼翼珍藏在心底的梦,呼之欲出。
高考前姚兮兮去书店买复习资料,结账时发现钱包不见了。就在她急得满头大汗时,收银员一下子叫出了她的名字:“嘿,四眼妹!”抬头发现是秦洛川那张熟悉又欠扁的脸。
“怎么是你?”姚兮兮问。
“中考完我没继续读高中,直接出来打工了。你还梦想着当主持人呢?”秦洛川低头看到她拿的一堆高考复习资料间有一本《教你成为名主持》。
姚兮兮点点头。秦洛川帮她结了账,笑着说:“嘿,四眼妹,等你好消息啊。”
不久后,姚兮兮安然走过高考,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书店找秦洛川。结果书店的经理告诉她,他只是临时过来打工,半月前走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再后来,录取通知书如约而至,亲朋好友忙着为她准备各式各样的庆功宴,兵荒马乱了一阵子,消停下来的时候,她忽然很想念一个人。
那天姚兮兮去火车站买了到北京的车票,她就要离开小城了。走在并不宽敞的马路上,阳光像碎钻一样洒下来,柔顺的长发贴在腰际间,她有些舍不得这里的一草一木。
走之前她没见到秦洛川,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走之前那么想再见他一面。是要让这个青春路上一直嘲笑自己的男生看到自己梦想成真的样子吗?这么多年,他给自己取的那个外号像块怎么也擦不掉的口香糖印记,死死地粘在她并不光彩熠熠的青春期里。她每走一步,少年的奚落就像暗刺扎得她浑身难受,让她怀疑、犹豫,但最终又一腔孤勇地大步向前。此刻她只想站在他面前告诉他:“嗨,我做到了。”
nlc202309090057
那是2008年的夏天,想到这里,她用力踢起一块地上的石子,随着前面“哎呦”一声她抬头,原来打到了迎面走来的一位阿姨,她连忙道歉。
望着阿姨远去的背影,她忽然“咯咯咯”地笑出声来。青春不就是这样一颗莽撞的石子吗?也许声东击西,也许南辕北辙,但正是因为这些不确定,才美妙。
4
在那所最富盛名的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的大学里,随便揪出一个都可能是未来闪耀荧屏的名角。姚兮兮在其中并不算突出,老师一度还劝她转专业,但她就是不肯。她不要隐匿在幕后,她要做一个在荧屏上把快乐传递给大家的精灵。
她之所以在这条并不被人看好的道路上坚持,最主要是为了姥姥。那个快80岁的老人,一生不识字,平时陪伴她的就是那台14寸的电视机。姥姥听力不太好,也看不懂字幕,只有在看那些主持人表情、肢体语言都很夸张的综艺节目时,才会笑得合不拢嘴,连脸上细密的皱纹都舒展开。
因为爸妈工作忙,很小她就被送去姥姥家,在外求学后只能寒暑假去匆匆住上一段时间。每次离开时,她都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在荧幕上出现,给姥姥带去欢乐的同时,以这样一种方式陪伴她。
姚兮兮像只不知疲倦的小兽,练发音、上形体课,在校内外找各种各样的主持机会……
学校附近的大型商场周年庆典,请了许多明星,商家为了赚足噱头,决定找一个在校生来跟原定的主持人搭档,她自告奋勇报了名。同台的女主持有一些名气,趾高气扬,她一时口误报错了重要嘉宾的名字,便把责任推给姚兮兮。
中场休息时,女主持在后台盛气凌人地抱怨:“我主持了这么多节目,从没遇上过这么蠢的搭档,她节奏不对啊,把词给说串了,搞得我为了帮她收场,一心急把嘉宾名字给说错了,真不知道你们是从哪里找的这么个人!”
因为这个错误,那个大腕嘉宾一直黑着脸,姚兮兮闷头一个人走上台,握着话筒跟大家道歉,承认由于自己经验太少才犯了这么低级的错误。下半场,她状态调整得越来越好,妙语连珠,很快令现场气氛不断升温。活动结束,主办方对她赞不绝口。
活动结束后,她提着高跟鞋赤脚走在回学校的路上,一天下来精疲力竭。就是在这个时候,她再一次遇上秦洛川。他骑着一辆电动车穿梭在街头送快递,撞上了迎面走来的姚兮兮,白色小礼服上立马被轮胎蹭了黑黑的一道印子。她正要发火,对方连连道歉,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喊出了对方的名字。
坐在街角的咖啡店里,姚兮兮请秦洛川吃几块钱一个的那种廉价冰激凌。彼时,她是个一天下来只有200块进账的穷学生,他是刚来北京睡地下室一天打几份工的小北漂。秦洛川依旧贫嘴,生活的艰辛和刁难似乎都能被他眼神里那股坚毅给融化掉。
“四眼妹,继续加油。”
姚兮兮望了一眼窗外,笑着说:“我一定要留下来。”
那是2009年的秋天,姚兮兮刚上大二。北京那么大,如果不是刻意寻找,她不会怀疑下一次两人的遇见一定还是在某个匆忙的场合,打个招呼、吃顿饭,然后继续各自裹挟进生活的急流里。
5
姚兮兮和秦洛川起初的合作并不合拍。姚兮兮毕竟科班出身,舞台灯一打虽然也浑身散发着快乐因子,但那些幽默和欢乐总像是雕琢过的,不够自然。而秦洛川不同,因为没受过什么专业训练,反倒灵气十足,更受观众喜欢。
节目一经播出,便因为精巧的节目形式和秦洛川另类的主持风格而备受关注,收视率直逼综艺类节目前三名。秦洛川也很快俘获观众的芳心,知名度骤升,而姚兮兮对于这档节目的价值,则像个鸡肋,并没有导演预想的出彩。
有时候人生真的很有趣,姚兮兮在这么多年心心念念的这件事上,竟比不上“半路出家”的秦洛川更有天分。
面对网上要求换女主持的呼声,导演开始犹豫。他找秦洛川谈心,委婉表达自己的想法,秦洛川却异常激动起来,他捏紧了拳头捶在桌子上:“我可以走人,姚兮兮不能走!”
没人知道一向嘻嘻哈哈的他那一刻的愤怒来自哪里,但碰巧经过演播室的姚兮兮知道,也许是他记起了五年级那间教室里明媚的阳光,记起了坐在他前排那个姑娘倔强的梦想。
姚兮兮不断接到亲朋好友的电话。甚至,姥姥的电话也打来:“丫头,姥姥现在每周六都守着电视,看你主持的节目!”她心里的小花开了一朵又一朵。
她捏紧了拳头告诉自己,一定要在这档节目里留下来,还有秦洛川,他们要做最默契的搭档。
一有时间她就跟秦洛川探讨节目细节,并向他虚心求教。秦洛川依旧吊儿郎当的样子:“哪有什么经验,我这都是野路子,怎么开心怎么玩儿呗,把自己逗乐的同时观众自然也乐了。”
姚兮兮像是忽然通透了一样,此前虽然在镜头前,她也做到了把积攒的幽默感全部释放,但多少总有端着的感觉,她会在意观众的反应,在意自己哪个角度上镜更好看,在意一句话怎么说会有更好的效果,无形中便有些不自然了。
终于,两人主持效果越来越好,节目播出的第5周,登上了综艺节目排行榜的榜首。
有时录完节目休息时,姚兮兮会望着一旁的阳光大男孩出神。相识这么多年,他们对彼此像是最熟识的老友,也像裹挟进人潮就不见踪迹的陌生人,他们从未刻意寻找过彼此,但上天却让他们一同欢笑。
此时的姚兮兮光脚1米68,踩上高跟鞋跟秦洛川比肩站在一起正好到他的耳朵。 nlc202309090057 前不久,在古城西安的一个演唱会上,记者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克里木先生。62岁的克里木一脸的慈爱和谦逊,乐观而豁达,幽默而风趣。在后台的休息室同大家谈笑风生,尽管他那新疆味道的普通话有时听起来有些费解,但这丝毫没有妨碍大家愉快交谈的气氛。有人问为克里木伴舞的阿依古丽怎么没有来?克里木风趣地说:我打电话让她别来了,因为我看到西安的姑娘比阿依古丽更漂亮。 一提起克里木,人们自然会想起《达板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塔里木河——故乡的河》以及他为电影《阿凡提》自编自唱的《阿凡提之歌》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带有浓郁新疆风情的名曲佳作。 说起来,我与克里木先生还是挺有缘的。我作为一名普通观众,亲眼目睹、亲耳聆听过的国家级著名歌唱家演唱次数最多的还要数克里木了。 第一次是在二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小战士时,我们部队奉命参加著名的“华业演习”,在河北张家口一个部队礼堂,克里木等一批军旅艺术家前来慰问演习部队官兵,一曲《塔里木河》唱得全场官兵热血沸腾,掌声如雷贯耳、经久不绝,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在我们的军营里随处可以听到官兵们在哼唱着这首歌。 当我此次与克里木先生相见,重提当年华北演习盛况时,克里木记忆犹新,脸上浮现出异样的兴奋与神采,他一再说:“那个时候,我们都很年轻呀!热情高涨。”是啊,屈指一算,他那时也正是处于人生的壮年期——四十岁左右,正是艺术家成熟和辉煌的流金岁月。 未曾想到,时隔七、八年后在西安的五四剧院里,我又一次不期然地观看了克里木的精彩演出,那次他是与马玉涛等一批老艺术家前来演出的。 时光如白驹过隙,弹指间二十年韶华飞逝,然而每每听到克里木的歌总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就象是老友重逢般的亲切和惬意。记得著名诗人郭小川曾写过这样的诗句:“抒心的酒啊,千杯不醉;知心的话儿,万言不赘。”每次听过克里木的歌我都会生出这种感受,这也许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和克里木短暂的会晤,未及深谈,但我以为,他的歌声已告诉了我们想要的全部。我以为与艺术家沟通最便捷和最直接的方式便是认真地去感受他的艺术。他的人生、他的追求、他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均化作了艺术,呈现在你我的面前。 当失恋的伤口还没完全愈合,撞见隔壁大肥妞儿拉着一个小鲜肉的手嗲里嗲气地“讨厌”来“讨厌”去的时候,整个人就都不好了。 理发店,金发帅哥好像宰猪一样笑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听见“擦擦擦”手起刀落的声音后,镜子里我齐肩的学生头不幸变成更短的萝卜头,我终于发出杀猪似的号叫。 我想我这辈子大概是再也不会走进这家理发店了。理发师用一种可怜又天真的眼神望着镜子里已经心惊肉跳到泪眼蒙蒙的我那一刻,我努力告诉自己,要心诚,气息沉潜,深呼吸,不然眼皮会抖,杀人会不眨眼,后果必将很难看。 于是,当我顶着一头伸手就可以碰到我的后脑勺的汉子发型走出店门,那感觉就跟修炼成仙的道士出山一样。我用《做头》里关之琳一句台词不断安慰自己:怎么连头都不做,这日子真是过到头了,跟自暴自弃有什么两样?可是当宿舍所有人都以为有人认错宿舍门的时候,她们抬起头,静默两秒后发出一浪高过一浪放荡不羁的笑声。我就恨不得以后出门都蒙个被子,在头上贴上几个大字“不要看我”。本来平时在穿衣搭配颜色协调方面就缺根筋的我,真真正正沦为一枚汉子,配上在开学前为自己量身订做的波波头的变形版发型,我的整个人生像是绕了弯一夜回到小时候假小子的模样,就是稍稍显老了些。 照相的时候,我总是拍摄的那个,在某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只有长发妹子才能拍出那种小清新范,在我这里短发怎么搔首弄姿哪里都会让人忍不住喷饭大笑。陪闺蜜逛街,总有几款裙子是以前心心念念要买的,如今好不容易等到清仓大甩卖,竟然只能对着橱窗里汉子的倒影一笑而过。在人潮人涌的饭堂门口,在部门联谊的咖啡馆里,在新生见面会上,最引人注目不过还是女生们一头乌黑闪亮自然披落下来的秀发,像黑色的锦缎一样光滑柔软,偶尔别上个蝴蝶结,蓬松的刘海儿垂挂在前额上,那是叫太阳的光芒都要妒忌的,男生们的眼神便直接绕过我,落在我的各个舍友身上。有那么一刻,心里头是恨不得把那个该死的理发师碎尸万段,汉子的春天就这么一下子冷成了冬天。 后来,在路上被人惊呼N次:这是肥姐啊!你怎么剪了个这么短的头发!你想不开吗?失恋了吗?类似的感叹句、疑问句无限循环,从里到外,从近到远之后,我把我肥姐的形象在大众的齐刷刷的目光下重新刷新了一遍:嗯!你没看错,这就是我,陈小鱼,我没有失恋,我很好。当然,我肯定不会出卖自己那点可怜的智商,告诉他们其实这些都是因为我口齿不清没和理发师沟通好,因为我近视干脆闭上眼睛把一顶本来不太像样的头发交给了一个审美观严重缺失的理发师。一段时间后,在四面八方的眼神和问候下,我终究练就了一颗强大的心脏,以至于有人再次拿我当乐子的时候,我不会再没出息一副被人抢劫的落魄模样,不知哪里冒出来的自信挤出嫣然一笑: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姐现在特有范儿! 我相信,每个女孩都是上帝派来折磨自己头发的恶魔。她们从不间断光临理发店的脚步,特别是当美团和大众点评成为手机必备的APP之后,某天轻轻一登,便能刷到某某家理发店19.9的洗剪吹或者天天都是“最后一天”大优惠的什么秀发套餐。然后,她们每次都是抱着一种期待又无比忐忑的心情盯着镜子里的自己几个小时,慢慢看自己的头发由多到少,由纯黑到五颜六色。这个过程好比抱着希望熬一锅汤,慢火细熬之后恰到火候的鲜美靓汤总是让人心动不已,而一旦同样的价钱做出来的汤难喝到不行,便觉得所有投入的时间精力成本付诸东流,甚至还有一种情绪,气急攻心,怒火会在胸膛急剧燃烧。可是,又怎么样呢? 我问自己,怎么办?总不能躲在宿舍不出门吧,总不能逢人一幅窦娥冤的表情吧?生活还要继续,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既然很多事情由不得自己掌控,那么就改变自己的心态。这跟你准备了N久的六级别人一次性就飘过,跟你心情很嗨地走在路上突然头上滴落鸟屎,跟你难得出来外拍却发现模特是个大粗腿水桶腰的妹子一样,各种心情巴巴拉拉在心里过了一遍后,OK,做人最后还是要懂得自嘲的。 若你真走不过一个坎,就找一种舒服的方式让自己活得更有劲些。Believe it or not,选择了做一个女汉子,在最难为情的时候给自己找条逃跑的路。 学校的迎新晚会上,我报名参与了人员选拨,出于对身高、长相各方面的考虑,编排老师让我穿上男生的衣服围着一大堆女生跳NOBODY。我演得很认真,结果整个节目下来同学们齐齐刷屏打听要我的短号。那种被人仰慕的感觉现在想起来还真的有点小激动。有次被女神闺蜜放了飞机后,摄影师瞅了我好久,说,不然我来帮你拍个写真吧,于是,我便成了傍晚灰暗天空下一个孤单落寞的卖火柴的小男孩,据说这组摄影作品最后还拿了奖。估计我本身就有一种搞笑的气质在,女汉子成了我日后孤单寂寞缺爱冷的时候一种骄傲的存在。以前从不敢戴的帽子如今配上这顶短发相得益彰,N久之前压箱底的那些哈伦裤,休闲骷髅衣重见天日,倒也很适合现在的我。一身精心打扮出门后,再也没有那些奇奇怪怪的眼神:肥姐这身打扮不错哦!很帅很赞!…… 然后,我就这样,静静等待着我的头发一根一根慢慢长。 然后,我就这样,静静地按照自己的方式愉快生活,追求梦想。 不卑不亢,不急不躁。 当你以为生活已经开始越发没趣的时候,这正是你应该为现状打吊针注鸡血的时候。世界那么大,只是你缺少一种发现美的眼睛。 再不行,做个女汉子如何?走四方,路迢迢。 待我长发及腰,姐依旧是个有范儿的青年。 编辑/李鹏修 两口子热爱旅游,但不论到哪里旅游,全是“开步走”。比如,去年游北京野三坡百里峡,1400多级台阶,他们登上去又走下来,不坐通往缆车站的电瓶车,更不坐缆车。去天津市蓟县梨木台,人家说,老爷子、老太太,坐电瓶车吧。她说,就是爬山来的,坐车还有什么意思?于是,她跟着他,一路欢歌一路行。他们到哪里玩儿都是如此。五岳之尊的泰山,翁老师已经攀登了3次。3年前,二老再次攀过十八盘,登上玉皇顶。 他们爱去海南岛三亚市。几乎每年都去。翁树梅说:海南三亚气候好,风景美,比美国有些城市还漂亮,我儿子家住在美国,我去那儿住了9个月,觉得没有三亚美。原先她体检时,总是心肌缺血,自从当了“候鸟”,冬天长住三亚,春天再体检,她的心肌再不缺血。她跟医生探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环境改善有利于健康。一些在三亚的“候鸟”老人跟他们有同感,特别是一些患有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到了那里,就病情减轻或不犯病了。 老两口习惯当“候鸟”,与他们“单兵作战”的生活习惯有关系。二位老人各有自己的“小天地”,住在一所老式的居民楼内,一个楼层,一人一个单元间,亦分亦合,一起生活又互不干扰,将“距离产生美”运用得恰到好处。他们每天一起去买菜,在刘善达单元房的厨房里做饭,吃饭就在翁树梅的客厅里。 他们的“小天地”各有特点,翁树梅的单元里挂着自己写的书法和山水画,退休以后,她就在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和绘画。就是去海南,笔墨纸砚她也全带着。刘善达的“小天地”里歌谱多。他爱唱歌,不仅每天在自己的“小天地”唱歌,还“日走三千步,边走边唱”,而且,老两口还在四处旅游的时候,一路欢歌,走到哪儿唱到哪儿。比如,登鼓浪屿,他唱《鼓浪屿之波》,乘船游祖国宝岛基隆港,他唱《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在北戴河月夜的海滩,他唱“小夜曲”…… 二老的勤快令人赞叹,儿女们心疼老爸老妈,很早就想给他们雇个保姆。他们认为,我们自己能劳动,雇保姆伺候,没必要。买菜做饭不必说了,一切家务活儿,凡力所能及的,全是自己干。两个人的四季衣服全是刘善达洗,放着洗衣机不用,就爱用大搓板。他有一个针线包,缝缝补补全行,被褥早上拆了,洗干净,晾干,下午就做好,晚上可以盖上新被褥。 两个人对新鲜事物颇感兴趣,手机、电脑、摄像头一个也不少,走到哪里也忘不了给朋友发短信、上网与朋友视频聊天呢。 他们说,老年人当“候鸟”要有资本:一,是身体要健康;二,是兜儿里要有钱,最重要的是要有乐于当“候鸟”的愿望和信心,乐于走四方,喜欢新鲜和变化。骑着“毛驴”走四方 第4篇
女汉子,走四方 第5篇
高龄“候鸟”走四方 第6篇
年少走四方的美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