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计划任务书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计划任务书(精选5篇)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计划任务书 第1篇

项目任务书编号:

密级: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计划任务书

项目批准号:

项 目 名 称 :

研 究 类 型 :

所 在 单 位 :

项目负责人 :

联 系 电 话 :

起 止 年 限:

月 至

自 治 区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规 划 办 公 室 二○

一、项目研究计划 预期成果形式

课题组成员

主要研究内容(100 字以内)

经济/社会 效益分析(100 字以内)

计 划(精确到月)

时 间 成果(阶段性成果)内容

二、项目经费预算

单位:万元 序号

预算科目名称

金额

1 资料费数据采集费交通与差旅费会议费

5 国际合作与交流费设备费

7 专家咨询费

8 劳务费印刷费管理费其他合计

项目负责人承诺:

我承诺遵守《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认真开展项目研究工作,严格按照预算科目开支项目经费,及时报告项目重大变动情况。

项目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见 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 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财务管理部门

(公章)

****年**月**日

(公章)

****年**月**日

自治区社科规划办意见

(公章)

****年**月**日

1、本任务书用于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是项目经费拨付、项目检查、评估和验收的基本依据,经自治区社科规划审核后执行。

2、本任务书一式三份,由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项目负责人各一份。

3、任务书各项内容应用计算机打印,如实填报,纸张规格为 A3 对折,不得

漏填。

4、项目任务书编号由自治区社科规划办统一填写。

5、项目密级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提出建议,自治区社科规划办认定。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计划任务书 第2篇

2018课题指南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8年5月

目 录

申报说明··(3)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10)党史·党建··(11)

哲学··(13)理论经济 应用经济··(14)统计学··(16)政治学··(17)法学··(18)社会学 人口学··(19)民族学··(21)国际问题研究··(22)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考古学 ·(24)宗教学··(25)中国文学 外国文学 语言学··(26)新闻学与传播学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27)体育学··(29)管理学··(29)

申报说明

一、申报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发挥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示范引导作用,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全省工作大局服务,为繁荣发展云南哲学社会科学服务。

二、《云南省社科规划项目2018课题指南》,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研究阐释;省委第十次党代会和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的研究阐释;云南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各学科学术发展和学科的基础性、前沿性问题的跟踪研究,在相关学科中拟定了一批研究参考选题,申请人可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选择申报。

三、申报省社科规划项目,要体现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着力推出体现云南社科研究水准的重要成果。基础研究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前沿和动态,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的学术思想价值;应用研究要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力求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决策 参考价值。

四、课题申请人须具备下列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不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博士学位的,可以申请青年项目,但必须有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青年项目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年龄均不超过39周岁(1979年5月7日后出生)。课题组成员或推荐人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否则视为违规申报。申请人可以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组成课题组申请项目。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不能申请,具备申报条件的在职博士生(博士后)从所在工作单位申请。

五、课题申请单位须符合以下条件: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雄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设有科研工作管理职能部门;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以兼职人员身份从所兼职单位申报省社科规划项目的,兼职单位须审核兼职人员正式聘用关系的真实性,承担项目管理职责并承诺信誉保证。

六、课题申报范围涉及23个学科。因列入《课题指南》的学科条目数有差别,为突出研究重点,对部分学科在序号排列上作了归并,但不表示学科分类的改变。申请人仍然要按照国家社科基金学科代码填写《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跨学科研究课题要以“靠 4近优先”原则,选择一个为主学科申报。教育学、艺术学2个单列学科的申报分别由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省艺术科学规划办另行组织。《课题指南》条目分为具体条目(带*号)和方向性条目两类,以具体条目为主。具体条目的申报,可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方法和侧重点,也可对条目的文字表述作适当修改。方向性条目只规定研究的范围和方向,申请人要据此自行设计具体题目。只要符合《课题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各学科均鼓励申请人根据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申报自选课题(包括重点课题)。自选课题与按《课题指南》申报的选题在评审程序、评审标准、立项指标、资助强度等方面同样对待。无论是按《课题指南》拟定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课题名称的表述应科学、严谨、规范、简明,一般不加副标题。

七、申报课题的资助额度为:重点项目5万元,一般项目3万元,青年项目2万元。申请人自行选择项目类别申报,按照《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和《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云财教〔2017〕412号)的要求,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

八、云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的完成时限,基础研究、综合研究一般为2~3年,应用研究一般为1~2年,以《立项协议书》确定的起始时间为准。获准立项项目的《申请书》和《立项协议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课题负责人在项目研究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时完成项目研究并申请结项。无正当理由逾期未结项的,课题一 5 律作终止处理,已拨剩余经费按原渠道退回,取消申请人3年申报资格,列入科研诚信不良记录;研究成果存在抄袭剽窃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课题一律作撤销处理,已拨全部经费按原渠道退回,取消申请人5年申报资格,列入科研诚信不良记录。

九、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确保申请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从严控制项目逾期,提高申报质量,2018云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申请作如下限定:(1)课题负责人同只能申报一个省社科规划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省社科规划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同最多参与两个省社科规划项目申请;在研的各类省级项目的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一个省社科规划项目申请。(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省社科规划各类研究项目未结项的负责人不能申请新的省社科规划项目(结项证书标注日期在2018年5月8日之前的可以申请)。(3)2015年~2018年省社科规划项目被终止或撤销的项目负责人,不能申请本省社科规划项目,其课题组成员也不能作为负责人以内容相同或相近选题申请本省社科规划项目。(4)申请人申请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已获得立项的,所申请的省社科规划项目不再立项。(5)凡在内容上与在研或已结项的各级各类项目有较大关联的申请课题,须在《申请书》中详细说明所申请项目与已承担项目的联系和区别,否则视为重复申请。不得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同一成果申请多 6 个项目结项。(6)凡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省社科规划项目的,须在《申请书》中注明所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申请鉴定结项时,须提交学位论文(出站报告)复核。(7)不得以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请本省社科规划项目。(8)凡以省社科规划项目名义发表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须标注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助”字样。

十、申请人作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被《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要报》采用1篇以上;通过其他渠道报送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或被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1篇以上的,只要符合不以重复选题申报、无省社科规划或同级别及以上在研项目、无省社科规划项目被终止或撤项等限制规定的,申请本项目可直接立项或优先立项。成果采用或领导批示、部门采纳情况须在《申请书》中说明,需提供证明材料并得到认定。

十一、本项目采取网上申报,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省社科规划科研管理系统(kyglpt.ynpopss.gov.cn)下载《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请书》(一式2份)、《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论证活页》(一式7份),按申报系统提示说明填写申报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申报重点项目的《活页》论证字数不超过7000字;申报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的《活页》论证字数不超过5000字。按《活页》中要求列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申请者要如实准确填写申请材料,凡存在弄虚作假、重复申报、抄袭剽窃等严 7 重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经查实将对个人及责任单位予以通报;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取消申请人5年申报资格,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

十二、申报课题全部实行同行专家网上《活页》匿名初评,通过初评的再提交会议评审,结果在云南哲学社会科学网上公示。初评和会议评审前申报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走访、咨询学科组评审专家。凡行贿评审专家者,一经查实将予以通报;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取消申请人5年申报资格。凡在项目评审中发现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一经查实将予以通报,评审人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取消个人5年项目评审资格。

十三、课题最终成果实行匿名通讯鉴定,鉴定等级予以公布。除特殊情况外,最终成果须先鉴定、后出版,擅自出版者视为自行终止资助协议。

十四、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的课题申报,省社科规划办不直接受理个人申报。要加强对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严格审核申报资格、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实性、课题组的研究实力和必备条件等,签署明确意见。适当控制申报数量,提高申报质量,特别是要避免同类选题、低水平选题、已立项选题申报。

十五、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要按规定做好《申请书》《活页》审核及系统上的审核确认工作,并确保提交的《申请书》《活页》的纸质版与上传系统电子版的信息完全一致,以免影响评审结果。

十六、课题申报时间为2018年5月8日至5月29日。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要在5月29日前,将本单位申报项目的《申请书》《活页》《申报清单》纸质版审核盖章后报送至我办。邮寄材料必须在5月27日前以特快专递方式寄出(以邮戳为准)。逾期报送材料不予受理。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过程研究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精神 实质研究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与当代 价值研究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 意义研究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研究 *6.总书记新时代观研究

*7.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研究 *8.总书记改革开放思想研究 *9.总书记文化自信思想研究 *10.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 *11.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演变及其规律研究 *1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研究

*15.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研究 *16.新时代“四个伟大”内在逻辑与重要意义研究 *17.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机制 研究

*18.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研究 *19.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20.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研究

*21.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研究

*22.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23.《共产党宣言》与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研究

*24.《共产党宣言》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2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及历史经验研究 *26.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历程及历史经验研究 *27.新时期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系列思想研究 *28.改革开放40年云南“直过民族”跨越式发展经验研究 29.改革开放40年来云南的发展历程、成就和经验专题研究 30.当前社会思潮传播的新特点和有效引导研究 31.新时代深化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研究 32.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33.国外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 34.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态势研究

党史•党建

*1.习近平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思想研究 *2.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 *3.总书记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思想研究 *4.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思想研究 *5.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6.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

*7.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研究 *8.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研究 *9.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研究 *10.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研究 *11.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研究 *12.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研究

*13.改革开放40年云南党的建设实践经验研究 *14.新时代加强云南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15.“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与经验研究 *16.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党建工作研究 *17.推动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研究 *18.构建新时代云南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研究

*19.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云南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20.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双推进”研究 *21.构建云南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22.创新云南党建文化传播途径研究 *23.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云岭铁军”研究 *24.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图谱研究

*25.中国共产党巩固边疆发展边疆的奋斗历程研究 *26.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云南工作、活动史料收集 整理研究

27.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的云南革命根据地研究 28.中共云南地方党组织的历史文献和当代文献编纂与利用 研究

29.云南红色革命遗址、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建筑、革命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开发利用研究

30.中共云南地方党史专题资料收集整理研究 31.中共云南地方党史重要人物口述史研究

32.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云南革命英烈研究

哲学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研究 *2.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维方法研究 *3.总书记创新思想的哲学研究 *4.总书记文化自信思想的哲学研究 *5.总书记民生观研究

*6.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哲学研究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研究

*8.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哲学研究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研究

*10.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弘扬和现代转化研究 *1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问题研究 *12.艾思奇哲学思想学术史研究 *13.新时代加强全民思想道德建设研究 *14.云南各民族文化交融发展的哲学研究 *15云南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16.云南少数民族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17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多元价值研究 *18云南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 19.大数据技术运用的伦理问题研究 20.当代西方哲学的新思潮、新流派研究

理论经济 应用经济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价值研究 *3.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济理论和历史经验研究 *4.改革开放40年云南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研究 *5.新时代云南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研究 *6.建设现代经济新体系的云南方案研究

*7.云南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 *8.新时代云南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点和机制研究 *9.新时代深化云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10.云南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点与机制研究 *11.实现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机制研究

*12.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导向下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 发展研究

*13.云南“传统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迭代产业体系 构建研究

*14.“一带一路”背景下产业链重构与云南制造业升级路径 研究

*15.云南民间投资可持续增长的环境与体制机制研究

*16.发展云南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多元化要素市场研究 *17.发挥投资对云南经济增长关键性作用研究 *18.发挥消费对云南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研究 *19推进云南乡村绿色发展研究 *20.云南乡村振兴的制度经济学研究

*21.云南深度贫困地区基本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22.云南地方金融体系改革与制度建设问题研究 *23.防范化解云南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 *24.云南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研究

*25.全面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云南财源建设研究 *26.云南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 *27.激发云南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研究 *28.云南产业结构调整下的就业问题研究

*29.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新趋势新问题及对策研究 *30.云南劳动力技能短缺与化解路径研究 *31.云南民营企业完善财务与会计制度问题研究 *32.云南企业家精神激发与培育研究

*33.境内外铁路建设对云南产业布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34.云南科技型企业现状与转型升级体制支持研究 *35.云南绿色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36.深化云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37.壮大云南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 *38.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与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 *39.云南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

*40.云南深度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研究

*41.云南乡村污染评估与治理模式研究 *42.培育壮大云南全域旅游市场研究 *43.云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44.云南出入境旅游的经济效应与提升机制研究 *45.推进云南沿边经济带加快发展研究 *46.云南培育对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研究 *47云南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能与激励机制研究 *48.云南企业对外投资安全与效益研究 *49.云南企业融入海外工业园区发展研究 *50.云南融入多边双边经济走廊建设研究 *51.云南房地产业发展的调控机制及效果研究 52.云南共享经济发展研究 53.云南平台经济发展研究 54.云南分享经济发展研究

统计学

*1.云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统计测度研究 *2.新时代云南产业升级的统计监测研究

*3.云南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统计测度及其效应研究 *4.云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统计测度研究 *5.云南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统计评价研究 *6.云南环境治理绩效的统计测度研究

*7.基于大数据的云南周边国家产业结构比较统计研究

*8.基于大数据的云南省中小微企业发展统计研究 *9.云南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统计测度及效应研究

10.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1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延伸模型与应用研究 12.隐形贫困测度与精准扶贫政策研究 13.地方经济发展质量统计测评研究 14.地方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研究

政治学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研究 *2.习近平新时代政治建设思想及其战略和方略研究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研究

*4.保持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制度建设研究 *5.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政治机制研究 *6.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和培育机制研究 *7.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研究 *8.提高民主监督实效性研究 *9.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研究 *10.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机制研究 *11.新时代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研究 *12.增强党的领导干部执政本领的政策和机制研究 *13.云南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研究 *14.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在云南的实践研究 *15.云南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政治责任研究

*16.优化政府管理机制与提升政府公信力研究 *17云南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公共政策研究 *18.中华文化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协调整合机制研究 *19.云南社会治理实践中的正确民族观研究

*20.新时代云南边疆文化安全态势评估及施策体系研究 *21.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研究 22.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跟踪研究 23.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政党政治研究

法学

*1.总书记法治思想研究

*2.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研究 *3.弘扬宪法精神和增强全社会宪法意识研究 *4.推进地方立法的合宪性审查研究

*5.改革开放40年云南法治建设的实践经验研究 *6.新的历史方位与推进云南法治工作创新发展研究 *7.地方监察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8.大数据运用与司法工作创新研究 *9.加强和改进云南地方立法工作研究

*10.云南法治社会建设的落实机制研究 *11.提高云南宗教事务法治化水平研究 *12.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改革立法问题研究

*13.环保督查制度的法治保障研究 *14.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研究

*15.完善云南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研究 *16.加强云南重点领域民生法制保障研究 *17.优化云南法治营商环境研究

*18.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研究 *19.云南旅游业诚信建设的法治化研究 *20.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研究

*21.云南边境地区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研究 *22.防范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问题研究 *23.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4.推进新时代信访工作创新发展研究 *25.化解综合治理执行难问题的对策研究 26.司法改革配套保障制度研究 27.司法改革成效评估研究

28.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研究 29.加强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研究

30.推进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公安、智慧法律服务 建设研究

31.推进“数字边防”建设研究

32.推进分业、分类、分众法治宣传教育研究 33.深化依法治省实践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

社会学 人口学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社会建设思想 研究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社会学研究 *3.云南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研究 *4.云南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研究 *5.新时代云南民族地区社会转型的社会学研究 *6.新时代培育云南乡村发展新动能的社会学研究 *7.云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社会治理研究 *8.新时代云南劳动就业的社会学研究

*9.新时代云南城乡基层社区治理的社会学研究 *10.新时代云南乡村振兴战略与实践的社会学研究 *11.新时代云南农村社会空间变迁研究 *12.云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 *13.新时代云南农村新乡贤文化研究

*14.健康云南建设与新型社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15.云南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研究 *16.云南农村互助养老问题研究

*17.云南加强与周边国家反贫困领域交流合作研究 *18.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19.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20.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机制创新研究 21.农村脱贫人口返贫的阻断机制研究

22.乡村贫困向城市贫困转移的新趋向、新问题及对策研究 23.城镇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24.云南生育变动及趋势研究

*25.云南人口分布变动的新特征与城镇体系空间格局优化研 20 究

*26.云南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社会问题研究 *27.云南农村劳动力状况与变动趋势研究 *28.云南农业转移人口城市适应性研究 *29.云南农村劳动力回迁研究

*30.云南边境地区跨境人口流动问题研究 *31.大数据时代云南流动人口管理研究 32.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对生育决策的影响研究 33.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衔接研究 34.城乡人口流动与城乡人力资本分配重组研究 35.全面两孩政策与妇女发展研究

民族学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民族工作研究 *2.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民族学学理研究 *3.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团结研究 *4.“四个自信”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 *5.改革开放40年云南的民族工作研究 *6.新的历史方位与推进云南民族工作创新研究

*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缩小区域、族别发展差距研究 *8.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与促进云南各民族交往交流 交融研究

*9.推动云南边境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 *10.乡村振兴战略与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研究

*1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云南民族文化振兴发展研究

*12.云南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研究 *13.云南历史文化古籍、民族文化古籍数字化服务研究 *14.农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研究 *15.云南民族工作口述史研究

*16.“边民为本”与云南边民扶持政策研究 *17.云南沿边村寨建设与守土固边研究

*18.鼓励和扶持云南边民抵边居住生产对策研究 *19.西方纳西学研究百年评述

20.云南民族关系史专题研究(分区域、分时段)

21.云南地方戏曲振兴发展研究 22.云南各民族传统音乐研究

23.云南传统民族文化与创意设计、现代时尚、数字技术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4.云南城市民族工作典型经验实证研究

25.云南跨境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保护传承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1.总书记周边外交思想研究

*2.新时期云南周边国家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研究 *3.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中国观”和中国形象研究 *4.构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安全合作机制研究

*5.构建西南地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新开放格局研究

*6.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关系中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问题研究

*7.民族主义对我国在南亚东南亚国家投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8.新世纪以来中印关系热点及应对研究 *9.印度莫迪政府外交战略与中印关系走向研究 *10.印日自由走廊进展及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研究 *11.澜湄合作框架下云南跨境河流水资源合作研究 *12.中国与印度对缅战略的比较研究

*13.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研究

*14.加快推进中缅、中越、中老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15.推进中老泰经济走廊建设的前景与策略研究 *16.新世纪以来的缅甸新政治体制研究 *17.缅甸政治转型以来中缅党际外交研究

*18.“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发展战略 对接研究

*19.中国公民和企业在南亚东南亚的利益安全保障研究 *20.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贸易摩擦风险与对策研究 21.当代南亚东南亚国家民族问题专题研究 22.新世纪南亚东南亚国家区域国别关系研究

23.新世纪南亚东南亚地区热点综合分析研究 24.东南亚区域合作组织的双边多边投资与贸易研究 25.拓展我国在南亚东南亚国家工程承包市场研究 26.全球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考古学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理论基础研究 *2.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 *3.云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区系类型研究 *4.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与中外关系史研究 *5.云南古碑刻整理与研究

*6.云南社会史专题研究(交通史、城市史、移民史、民族社会史等)

*7.云南对外关系史研究(贸易史、文化交流史等)*8.云南妇女史研究(分区域、分民族、分时段)

*9.云南与周边省区关系史研究(经济、文化、交通、区域治理等专题)

*10.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发展史研究(分区域、分民族、分类别)

*11.近代西方国家涉我国西南地区的文献资料整理研究 *12.云南历史名人家族史专题研究

*13.云南历史名人的思想文化资源及当代价值研究 14.云南历史地理专题研究

15.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关系史专题研究

*16.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稻作文化史研究 *17.东盟国家对华关系史研究 *18.当代南亚东南亚史学史研究 *19.东南亚国家云南人社团发展史研究

*20.近代以来云南在东南亚的华侨华人史研究

21.南亚东南亚国家国别史专题研究 22.南亚东南亚国家双边关系史专题研究 *23.云南青铜器时代的考古学研究 *24.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考古学研究 *25.云南古代城镇与社会的考古学研究 *26.云南古代农业的考古学研究

*27.云南少数民族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古墓葬、古遗址、古建筑、壁画、石窟、崖刻等)考古学研究

*28.古代云南与周边地区河流流域沿线考古调查研究 *29.古代云南对内对外交通线路考古调查研究 *30.云南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研究 31.云南文物发掘保护利用研究

32.加强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考古合作研究

宗教学

*1.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发展研究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宗教观研究*3.改革开放40年云南宗教工作实践经验研究

*4.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信仰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5.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口述史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 *6.“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宗教文化对外交流研究

*7.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基督教本土化研究 *8.云南常住外国人宗教活动状况调查研究 *9.“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外宗教问题研究

*10.防范境外政治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策略研究 *11.互联网背景下宗教传播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12.宗教经典文献整理翻译研究

13.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研究 14.国外宗教极端主义问题研究 15.南亚东南亚国家宗教专题研究

中国文学 外国文学 语言学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研究 *2.云南文学史研究

*3.新时期云南文学发展研究

*4.云南历代作家的年谱、行迹考证研究 *5.云南少数民族史诗学术史资料整理与研究 *6.云南民族民间文学资源整理保护传承研究 *7.云南民族民间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 *8.基于云南民族优秀文化的文学艺术创作研究 *9.文化地理与当代云南诗歌的生长研究 *10.中国文学作品在南亚东南亚的译介研究

*11.近现代云南(籍)翻译家研究

12.多民族文学融合研究

13.民族文学与主流文学关系研究 14.南亚东南亚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15.南亚东南亚国别文学史研究 16.南亚东南亚国家文学研究

17.南亚东南亚国家文学经典作家、作品研究 *18.云南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开发应用研究 *19.云南民族语言文字和经典文献保护传承研究 *20.云南少数民族语言语音声学图谱研究 *21.云南地方方言文化保护传承研究 *22.藏缅语序数词结构的类型及演变研究 23.云南民族语言文字资料库建设研究 24.云南少数民族语言词典编纂和词典学研究 25.新时代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研究 26.网络时代语言特点与语言文明研究 27.南亚东南亚国家国际汉语传播研究

新闻学与传播学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1.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研究 *2.总书记新闻舆论思想研究

*3.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传播话语体系建构研究 *4.提升云南文化国际传播力建设研究

*5.中国传统文化在南亚东南亚的传播和影响研究 *6.媒介融合视域下云南出版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7.融媒体背景下云南媒体机制创新研究 *8.云南广播史研究

*9.云南省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对策研究 *10.新时代网络舆情的大数据应用与研究 *11.网上正能量传播方式和激励机制研究 12.当前社会思潮传播的新特点和引导对策研究 13.网络意识形态新情况及应对策略研究 14.网络社会综合治理研究 15.网络信息安全综合治理研究

*16.改革开放40年来云南图书馆发展研究 *17.开放数据与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 *18.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研究

*19.智慧社会与云南信息环境建设研究 *20.大数据时代云南档案数据管理研究

*21.云南濒危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生存风险评估研究 *22.新技术环境下云南档案资源的大众化传播研究 *23.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研究 *24.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 *25.城市记忆下的云南城市档案资源建设研究 *26.云南少数民族伦理档案文献发掘整理研究 *27.提升云南社科学术期刊质量与影响力研究 *28.信息化背景下云南农村信息贫困治理策略研究 *29.缩小云南城乡数字鸿沟研究

30.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数字人文建设研究

31.公共图书馆用户的信息行为与信息服务研究 32.图书馆服务全民阅读战略的对策与措施研究

体育学

*1.总书记体育思想研究

*2.改革开放40年来云南体育事业发展经验研究 *3.新时代云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4.深化云南公共体育资源优化配置改革研究 *5.加快云南高原特色体育发展研究 *6.云南户外运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7.云南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8.云南体育特色小镇发展模式与分类建设研究 *9.云南农村体育振兴发展研究

*10.云南体育后备人才多种模式培养研究 *11.云南乡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发展研究

*12.云南跨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与传播研究 13.体育大数据开发与产业化研究 14.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研究 15.居民体育消费的实证研究

管理学

*1.创新云南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研究 *2.加快形成云南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的政策体系研究 *3.强化云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支撑研究

*4.强化云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投入保障机制研究 *5.健全完善云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研究

*6.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构建云南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研究 *7.完善云南农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8.构建云南多层次多元化大健康服务体系研究 *9.云南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路径与支持政策研究 *10.基于大数据的云南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11.推进云南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研究 *12.云南完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13.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企业形象建设研究 *14.深化云南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研究 *15.云南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研究 *16.云南精准脱贫项目后续管理研究

*17.云南科技人才培养引进的机制创新研究 *18.“互联网+”与提升云南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19.互联网和大数据对云南企业治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云南六大水系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的协同机制研究 *21.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环境综合治理的协同机制研究 *22.云南退役军人权益保障研究

*23.云南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 *24.云南省短缺药品现状及监测预警机制研究

*25.云南众创空间培育机制及发展策略研究

*26.云南老字号的文化价值及保护发展研究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计划任务书 第3篇

课题指南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全国、省、市两会精神,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推动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保定跨越崛起和复兴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撑。

二、重点研究方向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2.总书记关于河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研究 3.推动保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研究 4.推动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研究 5.保定市推进“双创双服”工作对策研究 6.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7.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对策研究 8.保定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的对策研究 9.保定市意识形态文化安全护城河战略研究 10.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财富管理研究 11.保定市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研究

12.“京津疏解、保定承接;雄安引领、保定支撑;深圳北上、保定落地”的跨区域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13.推动“深圳北上、保定落地”对策研究

14.在服务雄安新区中加快实现保定跨越、崛起和复兴的对策研究 15.推动保定与雄安新区统筹发展研究 16.推动保定与雄安新区协同*发展研究 17.推动保定与雄安新区错位发展研究 18.推动保定与雄安新区融合发展研究 19.推动保定与雄安新区一体化发展研究 20.推动雄安新区经济发展相关问题研究 21.推动雄安新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 22.推动雄安新区项目建设研究 23.推动雄安新区城市建设与发展研究 24.推动雄安新区交通发展研究 25.雄安新区三农问题研究

26.保定市加快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对策研究 27.保定市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大开放新格局的对策研究 28.保定市加快国家级文明城市创建研究 29.保定市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对策研究

30.保定市推进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对策研究 31.保定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研究 32.保定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研究 33.保定市农村厕所革命对策研究 34.保定市加快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研究 35.保定市精准扶贫经验与特色研究 36.保定市农民思想教育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37.保定农民信教情况调查、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38.保定市深度优化服务环境、全面优化社会环境研究 39.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保定市改善民生措施研究 40.保定市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研究

41.大力弘扬新时代保定人文精神的对策研究 42.保定市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研究 43.保定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44.保定市综合实力跨越式增长研究 45.保定市创新经济跨越式崛起研究 46.保定市城乡面貌跨越式改善研究 47.保定市环境质量跨越式提升研究 48.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相关问题研究 49.保定市加快推进环境治理相关问题研究 50.保定市宣讲工作问题和对策研究 三、一般课题选题

51.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研究 52.加快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研究

53.保定市争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排头兵的对策研究 54.雄安新区乡村城镇化平衡发展研究

55.雄安新区城市化过程中乡土文化的变迁调查与研究 56.雄安新区乡村农民城市化进程中的心理与态度研究 57.雄安新区周边区域环境与文化建设的多样化与个性化研究 58.保定市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研究

59.雄安新区原产业转型升级中对企业经营者保护与安置研究 60.保定市推动交通领域率先突破的对策研究 61.保定市积极培育创新主体的对策研究 62.保定市做大做实创新平台的对策研究 63.保定市全面打造创新生态的对策研究 64.保定市加强与中关村合作的对策建议 65.推动中关村创新政策向保定延伸的对策建议 66.保定市在破解发展瓶颈中释放发展活力的对策研究 67.保定高端制造宏观布局与规划研究

68.发展保定设计产业、提升保定设计水平的策略研究 69.保定对高端资源的集聚、配置、共享能力的对策研究 70.保定市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对策研究

71.保定市加强社会治理,实施“净源行动”的对策研究 72.保定市化解矛盾隐患,实施“清淤行动”的对策研究 73.保定市建设平安保定,实施“筑坝行动”的对策研究 74.保定市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研究 75.保定市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对策研究 76.保定市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工作模式研究 77.保定市乡村农民家庭养老模式问题与对策 78.保定物联网应用推广对策研究 79.保定市政府集中采购利弊研究 80.保定市着力提升城市带动力的对策研究 81.保定市着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对策研究 82.保定市着力培育新动能的对策研究 83.保定市着力推动统筹发展的对策研究 84.保定市着力推动文化强市的对策研究 85.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保定市城市文化定位研究 86.保定乡村文化振兴发展战略研究

87.保定市构筑市民文化素养、文明素养长效机制研究 88.保定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89.保定市提升对外文化宣传对策研究 90.保定市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秩序研究 91.保定市地方文化繁荣发展研究 92.保定市红色文化发展研究

93.保定市创新旅游文化、推进文化惠民的政策与建议 94.“科技+文化”背景下数字文化保定建设研究 95.保定非遗音乐特色小镇建设与旅游发展研究

96.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保定市旅游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7.“互联网+”时代保定传统农业现代化研究 98.保定市农村土地集约化流转策略研究 99.保定市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体育供需结构研究 100.依托雄安新区的保定市新时代农民培育研究 101.保定市农村党员群体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研究 102.新时代加强和完善保定市基层党建研究 103.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保定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研究 104.保定市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对策研究

105.保定市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员干部反腐败问题研究 10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途径、对策研究 107.提高干部自身修养与领导力研究 108.保定市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对策研究 109.保定市加快完善决策咨询机制研究 110.推进我市哲学社科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111.保定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112.保定市教育均衡化发展对策研究

113.保定高职高校院校科学化管理提升工程研究 114.保定市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115.保定市青少年法制教育机制完善对策研究 116.创建绿色驻保高校,助力我市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对策研究 117.保定市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118.“以人民为中心”在党的思想建设中的实践研究 119.保定市“互联网+”时代的舆情疏导对策研究 120.保定市医患关系与医生职业幸福感关系研究 12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外译研究

四、基础理论和学科建设研究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计划任务书 第4篇

2018课题指南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8年4月

目 录

项目········································(3)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3)党史·党建······································(4)哲学、宗教学·····································(5)理论经济········································(5)应用经济、统计学································(6)政治学··········································(7)法学············································(8)社会学、人口学··································(9)民族问题研究···································(10)国际问题研究···································(10)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10)中国文学、外国文学·····························(11)语言学·········································(11)新闻学与传播学·································(11)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12)体育学·········································(12)管理学·········································(13)教育学·········································(13)艺术学·········································(13)项目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研究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路径研究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研究

4.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研究 5.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研究

6.总书记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思想研究

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研究

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路径研究

9.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研究

10.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成就和经验研究 11.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研究

12.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研究 13.网络意识形态新情况及应对策略研究 14.改革开放四十年社会意识形态治理经验研究 15.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理论和对策研究

16.当前社会思潮传播的新特点和有效引导研究 党史·党建

1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加强 4 党的全面领导思想研究

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和实践路径研究

19.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研究

20.十九大党章修正案的新变化、新特点研究 2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设研究 22.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历程及经验研究 23.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问题研究 24.“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

25.“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研究

26.加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制度研究

27.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研究 28.改革开放专题史研究

29.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史研究 30.中国共产党领导新闻舆论工作史研究 31.黑龙江省基层党组织建设对策研究 32.黑龙江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理论和实践研究

哲学、宗教学

3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研究

34.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维方法研究 35.“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哲学研究 3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研究 3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哲学研究

38.中国哲学专题研究 39.西方哲学专题研究 理论经济

4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

41.新发展理念思想内涵及实践路径研究 42.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

43.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济理论和历史经验研究

44.全面深化改革理论和实践路径研究 45.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4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产业政策对产业升级的有效性研究

47.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

48.网络化社会中的创新激励研究

49.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与经济转型的机遇与挑战研究

50.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应用经济、统计学

51.黑龙江奋力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子对策研究 52.黑龙江省着力构建“六个强省”理论和实践路径研究

53.黑龙江省坚决打好“六大攻坚战”理论和实践路径研究

54.黑龙江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策研究 55.黑龙江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策研究 56.黑龙江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研究 57.黑龙江省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对策研究

58.黑龙江省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对策研究 59.黑龙江省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对策研究 60.黑龙江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61.黑龙江省发展冰雪运动、冰雪产业、冰雪经济对策研究

62.黑龙江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对策研究 63.加快推进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对策研究 64.黑龙江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对策研究 65.黑龙江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策研究 66.黑龙江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与对策研究 67.黑龙江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68.黑龙江省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69.黑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对策研究

70.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和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对 9 策研究 71.黑龙江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转型对策研究 72.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对策研究

73.黑龙江省争当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对策研究

74.黑龙江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对策研究

75.加快推进黑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对策研究 76.创建中国制造2025哈大齐国家示范区对策研究

政治学

77.习近平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思想研究 78.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与新时代中国特 10 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研究

7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研究

80.总书记关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研究

81.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研究 82.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83.十九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问题研究 84.增强党的领导干部执政本领的政策和机制研究

85.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研究

86.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研究

87.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研究

88.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改革研究

89.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机制优化研究 90.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制度建设研究 91.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途径研究

92.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和责任研究

93.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规律研究 94.简政放权与优化黑龙江省发展环境研究 法学

9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研 12 究

96.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研究 97.新时代依宪治国理论和实践研究 98.地方行政权力法治化规范化研究 99.地方立法及地方性法治体系构建研究 100.网络环境民事权利保护研究 101.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制度研究 102.网络直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103.新经济背景下金融风险与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社会学、人口学

104.新时代中国社会政策理论和实践研究 105.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社会学研究 106.精准扶贫与相关社会政策融合研究

107.现代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108.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 109.网络群体的形成与运行机制研究 110.大数据时代流动人口管理研究

111.新时代背景下公众的生活心态及其引导研究

112.农村土地确权和分置对乡村社会变迁的影响研究

113.农村互助养老研究

114.当前民生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状况及对策研究

115.农村精准扶贫可持续性的条件、体制和机制研究

116.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体系建设研究

117.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 118.黑龙江流动老年人口问题研究

119.黑龙江省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和创新路径问题研究

120.黑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121.健康龙江建设与新型社会服务体系研究 民族问题研究

12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民族工作研究

123.改革开放四十年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工作研究

124.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产业发展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12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影响研究

126.“一带一路”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研究

127.黑龙江省深化东北亚经贸产业合作研究 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

1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理论基础研究

129.黑龙江抗日战争史料研究 130.北大荒屯垦开发史研究 131.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融合研究 132.黑龙江外侨史研究 133.中俄交流史研究 中国文学、外国文学

13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研究

135.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研究 136.新时代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研究 137.网络文学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138.少数民族文学对汉文学的影响研究 139.中国文学经典作家作品研究 140.外国文学经典作家作品研究 语言学

141.新时代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研究 14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研究 143.网络时代语言特点与语言文明研究 144.黑龙江省满族语言文化口述史调查与数字 17 化保护研究

新闻学与传播学

145.总书记新闻舆论思想研究 146.总书记新闻出版思想研究 147.十九大后舆论新走势与新格局研究 148.“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构研究

149.融媒体背景下媒体体制与机制研究 150.新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研究 151.新时代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研究

152.龙江形象省际、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153.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情报学学科及事业发展研究

154.创新驱动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知识服务发展机制研究

155.科研人员在线社交网络信息行为及对策研究

156.社交媒体环境下政府应急管理信息的采集与归档标准体系研究

157.新时代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方法研究 158.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管理研究 体育学

159.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强国内涵和建设路径研究 160.互联网+体育旅游研究 161.冰雪体育文化研究

162.黑龙江省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管理学

163.新时代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 164.新时代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165.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166.黑龙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教育学

167.黑龙江科教兴国战略实践路径研究 168.黑龙江人才强国战略实践路径研究 169.黑龙江城乡教育一体化理论与实践路径研究

170.黑龙江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171.黑龙江构建理想信念教育体系对策研究 艺术学

172.黑龙江省文化艺术产业化运作路径研究

173.黑龙江省少数民族艺术保护、利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计划任务书 第5篇

项目指南 一、十八大精神专题研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研究 2.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 4.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5.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

6.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关研究 7.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相关研究 8.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研究 9.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关问题研究 10.收入分配改革与国家政治稳定研究 11.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研究 12.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 13.社会管理创新路径与机制研究 14.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与路径研究 15.经济转型国家治理腐败的经验比较研究 16.河南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研究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专题研究 1.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研究 2.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3.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动力机制和实现模式研究 4.中原经济区实施城乡农业生态一体化工程研究 5.中原经济区增强文化软实力研究 6.中原经济区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研究

7.“三化”协调发展背景下河南新型工业化发展动力与对策研究 8.河南职业教育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研究

9.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

10.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现代化互动研究 11.“三化协调”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

12.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与政策研究 13.中原经济区传统农业升级的组织载体与发展路径研究 14.“三化”背景下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与风险控制研究 15.职业教育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协调发展研究 16.河南省农村地区资金供给问题研究 17.农民对现代农业的需求与实现路径研究 18.中原经济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民生问题研究 19.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研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研究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研究 6.党的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研究 7.河南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研究

9.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0.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干部群众思想状况研究 11.新时期河南“三平”精神与传承河南人文精神研究 12.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研究

13.新时期传承和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研究

14.中原文化与华夏文明关系研究 15.河南文化软实力建设保障机制研究

四、党史·党建

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实践与启示研究 2.河南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3.河南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4.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研究 5.河南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党建问题研究 6.村民自治与完善村级党建机制问题研究

7.建立健全纪检监督检查长效机制,服务保障中原经济区建设

健康发展研究

8.加强农村、企业、社区等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9.新乡先进典型群体现象研究 10.廉政文化建设研究

五、哲学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创新研究 2.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研究 3.中国传统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研究 4.社会公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

5.当代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现状与道德建设对策研究 6.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出精品、出人才”的体制机制研究

7.豫商伦理文化研究

8.公民高尚人格的塑造与培育研究 9.培育和谐人际关系研究 10.中原文化名人研究 11.中原哲学与宗教研究

六、经济学

1.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 2.河南新型工业化发展问题研究 3.河南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研究 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5.增强河南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6.河南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7.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问题研究

8.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改善民生关系研究 9.中原经济区与国家其他区域比较研究 10.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11.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12.河南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13.建设郑洛三工业走廊研究 14.品牌战略与河南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15.河南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与技术改造对策研究 16.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土地保障问题研究 17.河南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18.河南优势传统产业升级可能性及路径研究 19.河南民营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20.河南环境资源容量研究

21.河南环境资源面临的形势与对策研究 22.河南高耗能产业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

23.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难点及对策研究 24.河南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策研究 25.河南特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研究 26.提高河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策研究

27.河南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研究 28.河南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问题研究 29.河南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研究 30.加快建设食品工业问题研究 31.河南创意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32.完善粮食生产政策和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33.河南绿色食品全程质量监控研究 34.农村基础设施长效投入和经营机制研究 35.河南创新和发展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研究 36.河南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建设问题研究 37.支持河南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38.规范和支持政府性投融资平台健康发展研究 39.河南民间资本问题研究 40.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研究 41.河南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

42.城乡公共文化事业和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43.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研究 44.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45.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业态融合发展研究 46.河南提高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战略与对策研究 47.河南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研究 48.构建河南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研究

49.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50.河南动漫创意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51.河南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七、政治学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阐释研究 2.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机制研究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政治文化建设机制研究 4.完善公共安全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研究 5.政务公开与公民知情权的保障和实现机制研究 6.转变领导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研究 7.地方政府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问题研究 8.加强网上正面舆论引导研究 9.中原经济区建设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10.河南农村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研究

八、法学

1.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理论问题研究 2.民主政治建设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3.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问题研究 4.农村改革发展中的法律理论问题研究 5.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法治保障问题研究 6.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法律问题研究 7.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法律制度研究

8.传统纠纷解决方式的现代转型机制研究 9.城乡污染转移的法律对策研究 10.重点行业安全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

11.食品加工产业发展与食品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12.河南特色产品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研究 13.河南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14.促进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 15.平安河南建设研究

九、社会学

1.创新信访监督制度研究 2.加快河南社会事业建设问题研究

3.河南重大社会风险评估、预防与处置对策研究

4.城乡统筹视域下的河南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5.社区与社会服务组织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6.河南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问题研究 7.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研究

8.退休制度与养老保障的和谐运行机制研究 9.河南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研究 10.河南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发展研究 11.河南农村社会工作与管理研究 12.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研究

13.社会转型期流动人口中特殊群体的社会服务管理研究

14.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防范与化解机制研究 15.网络时代的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16.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问题研究 17.诚信河南研究

以上九个学科(方向)所列题目为项目申请主要选题依据,申报者即可根据自身研究优势和研究方向需要,在以上九个学科(方向)范围内自选题目。

十、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新闻学与传播学、体育学、艺术学、教育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计划任务书

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计划任务书(精选5篇)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计划任务书 第1篇项目任务书编号:密级: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