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房炎的中药疗法
奶牛乳房炎的中药疗法(精选5篇)
奶牛乳房炎的中药疗法 第1篇
奶牛乳房炎按其临床症状不同可分为5种类型。
1.1 轻度临床型乳房炎
患病乳区病理变化较轻,触摸乳房时感觉不到异常或只有轻度疼痛、肿胀和发热,产奶量下降,奶变稀,颜色基本正常,奶中有絮片或凝乳块。
1.2 重度临床型乳房炎
患病乳区急性肿胀,皮肤发红,乳房发热、有硬块、疼痛、常拒绝检查。产奶量下降,乳呈淡灰色或灰白色,乳中有凝乳块,体温略高或正常,全身症状不明显。
1.3 急性全身性乳房炎
患病乳区肿胀严重,乳头也随之肿胀,皮肤发红或发紫。触摸时感觉乳房发热、疼痛、整个患病乳区质地特别坚硬,挤不出奶,或仅能挤出一二把黄水或清汤。患病牛持续发烧(40.5~41.5℃),心率及呼吸增加,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不食。
1.4 慢性乳房炎
一般患病乳区临床症状不明显,也不表现全身症状,但产奶量下降,反复发作,可导致乳腺萎缩。
1.5 隐性乳房炎
肉眼看不出乳房和乳汁的异常变化,但患病奶牛产奶量减少,奶的品质下降,乳中细菌数、体细胞数增加(50万个/mL以上),酸碱度及电导率均较正常乳高。
2 治疗
中医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为原则。
方1:
当归30g、川芎20g、红花20g、赤芍30g、连翘30g、大贝25g、天花粉30g、青皮25g、白芷20g、甘草20g。煎水灌服,1剂/d,一般2剂即可。
方2:
芸苔子200~300g,研碎拌饲料内喂服,间隔1剂,3剂为1疗程。
方3:
马蹄壳1个。马蹄风干,磨滑表面,备用。治疗时用火加热马蹄壳(手感热度能耐受)敷烫乳房患部,冷了再加热反复进行。每日早、晚各1次,15min/次左右,连续2d。
方4:
蒲公英150g、金银花60g、白芷30g。共研细末,开水冲调,候温,1次灌服。1剂/d,连用3剂。
方5:
奶牛乳房炎的中西疗法 第2篇
1 病因
泌乳期的母牛久卧湿热之地, 湿热上蒸侵入乳房, 或因挤奶时器械消毒不严、或调试不当而损伤乳头, 毒气乘伤而入, 或乳孔闭塞、乳汁不能流出而蓄积、阻碍血液流通等多种原因导致痈肿。现代兽医学认为, 疾病的发病原因多由机械刺激及物理的损伤, 如运动场窄小、相互顶撞、牛舍场地不平、卧地时的挤压、挤奶过程消毒不严、机械使用不当等, 或微生物侵害, 如结核杆菌、布氏杆菌、溶血性葡萄球菌, 无乳链球菌或大肠杆菌等, 另外, 奶牛停乳期如未及时注意乳房变化情况, 乳汁严重变质, 或应用激素治疗生殖系统疾病时扰乱机体激素平衡等多种原因都能导致不同程度的乳房炎。
2 症状
乳房炎在临床上会出现红、肿、热、痛、泌乳障碍的共有症状。因患病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急性、慢性。
2.1 急性乳房炎
是由各种不同因素致使乳汁滞留和蓄积在乳房而导致乳房不同程度的充血、肿大、发硬、湿热和疼痛, 泌乳减少或停止。乳汁变稀含有絮状物或凝块、脓汁、血乳, 重者精神萎顿, 食欲减少, 体温升高, 乳腺坏死。当皮下组织及腺间结缔组织被侵害时, 则呈现蜂窝织性乳房炎。
2.2 慢性乳房炎
患病畜乳房组织弹性减低、坚实、泌乳减少、挤出的乳汁不同程度发黄, 有时可见凝乳块, 触摸乳房时, 内有不同程度的硬肿块, 体温及全身症状无大变化。
3 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 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的原则, 可选用全身疗法、局部疗法和中药治疗同时进行、内外兼治。对于慢性病例可选用中药治疗效果更好。急性乳房炎无论是急性浆液性、黏液性、纤维素性及出血性炎症, 出现体温升高, 精神萎顿, 可用下列药物:
3.1 全身治疗
3.1.1 青霉素G钠1600万单位、5%葡萄糖1000毫升、0.9%生理盐水1000毫升、苏打针500毫升。静脉输入, 每日一次, 连用3~5天。
3.1.2 乳肿康 (主要成分:蒲公英、紫花地丁等) 注射液每次500毫升肌注, 每日2次。
3.2 局部治疗
3.2.1 乳腺内注射青霉素G钠160万单位, 用10毫升鱼腥草注射液稀释, 每日一次。
3.2.2 增加挤奶次数, 每隔6小时一次, 挤完奶后用硫化钠100克, 食醋250毫升加热水混合后, 热敷乳区。
3.2.3 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疮、通乳为治则, 方用加公英散:当归50克、川芎50克、乳香50克、没药50克、牛子50克、地丁50克、蒲公英100克、花粉50克、皂刺50克、六六通50克、鱼腥草100克、知母50克、黄柏30克、白芷30克、大黄50克、甘草30克。共为末, 开水冲, 候凉一次灌服。
慢性乳房炎常由急性乳房炎未能及时治疗或未痊愈而停止治疗所致, 因其病程长, 呈现慢性经过, 全身症状及体温变化不大, 乳房无热痛反应, 乳区内个别有小的块状物, 泌乳减少, 在治疗中以散络活血、通乳为主。用加减昆海汤效果为好。
加减昆海汤:昆布50克、海藻50克、双花50克、连召50克、蒲公英100克、知母50克、黄柏50克、荆芥50克、防风50克、牛子50克、六六通50克、皂刺50克、大黄50克、鱼腥草100克、花粉50克。
奶牛乳房炎的中西医疗法 第3篇
奶引起的, 以各种炎症表现为特征的奶牛的乳房疾病, 给乳业牛 (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龙D乳房炎还会造成乳的品质。大大隐性乳省密江OI:降10.1流低, 行特点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房炎朱长艳山市富源乡3969/J.ISS每个年月乳6份月房为份炎发开全病始年高, 皆峰以有期发, 7, 生约8, 。占9全从三的, 畜牧N.1年发病67季节性。的44%, 呈现出明显的中李质站兽医1-60222.1临症状床型乳房炎急性病例西泉密山, 7.2011.的疼痛特, 征乳是汁乳异房常发, 奶红量、肿减胀少、。变体硬温、医15809.升高03绝, 脉搏增速至40℃以, 脱上, 水食, 精神沉郁欲减退或废。疗0) 304亚急性病例, 乳汁呈水样, 含絮法最后乳房片和凝块。萎缩乳房, 轻度发热成“瞎乳头、”肿。胀,
2.2隐牲乳房炎其特征是乳房和乳汁无肉眼可见异常, 然
而乳汁在理化性质、细菌学上发生明显变化, p H值在7以上, 呈偏碱性, 乳内含奶块、絮状物、纤维, 氯化钠含量增加至0.14%以上。体细胞数升高至50万个/m L以上, 细菌数和电导值增加。
3 治疗措施
3.1 局部疗法
乳房冲洗注药。先挤净患乳区乳汁, 经乳头管注入冲洗液 (0.01%利凡诺溶液、3%硼酸溶液、生理盐水等) , 有阻塞和絮状物的乳区应反复进行冲洗, 然后注入药液。
用10%鱼石脂注入乳房内, 每天早晚榨乳后各注1次, 连用5d, 对浆液性乳房炎和卡他性乳房炎效果良好, 可在短时间内消灭患乳区内病原菌, 加速被损伤乳房组织的修复。用青霉素和链霉素溶液150~200m L注入患乳区乳池内, 2次/d, 连用2~3d可治愈临床型乳房炎。
3.2 物理疗法
减少炎性渗出并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 以消炎止痛。急性乳房炎初期用1%~3%的醋酸铅溶液进行冷敷, 对急性乳房炎中后期和慢性乳房炎可进行热敷, 并涂抹鱼石脂软膏, 均有良好效果。用氦氖激光照射患乳区或交巢穴, 对急性乳房炎效果良好。笔者用WS-周林频谱仪治疗乳牛隐性乳房炎, 治愈率78.6%, 有效率达100%。
3.3 全身疗法
对严重的乳房炎病牛应进行全身治疗, 通过药物敏感试验筛选出最佳药物。实践证明, 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通过对大肠杆菌性乳房炎采用静脉注射四环素600万IU、氢化可的松300mg;肌肉注射链霉素、庆大霉素进行治疗, 取得了良好效果, 治愈率达到75.2%。
另外, 发现应用头孢噻呋2g/L, 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乳房炎效果良好。在临床上, 采用0.5%阿莫西林 (200mg) +g拉维酸 (50mg) 合剂溶液治疗临床型乳房炎, 也有较好疗效。
3.4 中西医疗法
较重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用氟苯尼考结合蒲公英注射液5m L/次, 肌肉注射, 治疗48头, 治愈46头, 治愈率为95%。
(1) 急性乳房炎先用艾叶、防风、明矾煎水、去渣并过滤, 用此药液清洗整个乳房。同时用抗生素进行乳房内注射配合治疗, 连用3d。
内服中药采用公英散:蒲公英60g, 金银花、连翘、丝瓜络各45g, 柴胡、生栀子、黄芩、陈皮各30g, 甘草15g, 共研末, 开水冲服, 1剂/d、连服4剂, 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2) 慢性乳房炎采用栝蒌牛蒡汤:牛蒡子30g, 花粉30g, 连翘30g, 金银花30g, 蒲公英30g, 紫花地丁30g, 生栀子30g, 陈皮25g, 青皮25g, 柴胡2g。在泌乳期间加漏芦、王不留行、路路通等以通乳;有肿块者加当归、赤芍以活血化瘀, 调和营血。同时应用抗菌药物进行乳室注射, 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4 小结
鉴于奶牛乳房炎发病广泛, 危害严重, 造成的损失巨大, 建议奶牛养殖场和养殖户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加以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 做好奶牛干奶期的护理是预防该病的关键。平时注意环境卫生和牛体卫生, 保持圈舍及运动场的清洁, 定期消毒;坚持刷拭牛体上的粪便污垢并清洗乳房;围产期内要减少日粮中精饲料的比例, 应增加青绿多汁饲料及青干草的比例。
加强乳头保护, 采取正确的挤乳方法, 避免乳房受外伤。采用乳头封闭可明显降低病原微生物对乳房的感染。
奶牛乳房炎的中药防治 第4篇
1 防治奶牛乳房炎的常用中药
能安全、稳定、有效防治奶牛乳房炎的常用中药包括6大类, 现以分类法介绍如下:
(1) 清热解毒类。金银花、连翘都有清热、抗病毒、抗菌之功效, 紫花地丁能清热抗菌、消痈肿, 大青叶能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蒲公英既清热解毒又消肿散结, 还能利尿通淋。
(2) 利湿类。通草、木通都能清热、清心火、利尿、通乳。
(3) 活血祛瘀类。穿山甲能通经下乳、排脓消肿、搜风通络, 王不留行有行血通络、下乳消肿之功效, 川芎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赤芍能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乳香能排脓消肿、活血止痛, 没药有活血消肿、生肌止痛的作用, 桃仁能破血祛瘀、润肠通便。
(4) 理气类。木香能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陈皮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5) 解表类。麻黄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牛蒡子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的作用, 薄荷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透疹, 柴胡有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提中气的功效。
(6) 补益类。甘草既能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 更有调和诸药的特殊作用。
2 防治各类奶牛乳房炎的常用中药方剂
2.1 急性乳房炎的防治方剂
(1) 金银花汤。金银花60 g, 连翘30 g, 甘草、当归尾、赤芍、乳香、花粉、没药、贝母各15 g, 白芷、防风、陈皮各12 g, 煎汤以酒为引灌服。
(2) 藕节汤。藕节50 g, 瓜蒌250 g, 牛蒡子、黄芩各40 g, 金银花、栀子、陈皮、青皮各20 g, 连翘、花粉各30 g, 大青叶80 g, 枇杷叶、王不留行各50 g, 柴胡15 g, 皂角刺、甘草各10 g, 煎汤灌服。
(3) 外用金黄散。南星、陈皮、苍术各24 g, 厚朴、姜黄、大黄、黄柏、白芷、花粉各30 g, 甘草15 g, 共研末, 天冷时酒调或天热时水调, 涂于患部。适用急性热毒雍盛型初期。
2.2 慢性乳房炎的防治方剂
(1) 公英汤。蒲公英、金银花各100 g, 连翘、花粉各50 g, 赤芍、白芷、皂角刺各45 g, 黄连35 g, 甘草15 g。混拌均匀, 加入2 000 g水浸泡1 h, 加热烧沸后, 再调至文火煎熬40~50 min即成, 再加入250 m L白酒, 分装于瓶中, 灌服, 每12 h灌1次。3次左右基本好转。
(2) 处方。生黄芪、玄参、当归各60 g, 肉桂12 g, 双花、连翘、没药、乳香各30 g, 青皮、生香附24 g。辨证加减:乳房硬肿严重者加穿山甲、皂角刺, 体质虚弱者加党参、山药、白术。煎汤灌服。
(3) 外用冲和膏。炒紫荆皮15 g, 炒赤芍60 g, 石菖蒲45 g, 白芷120 g, 独活90 g。共研末用葱汤调匀, 敷于患处。
2.3 化脓性乳房炎的方剂疗法
(1) 瓜蒌散。瓜蒌、当归、黄芪各30 g, 乳香、没药、甘草、赤芍各20 g, 共同研成细末, 开水冲, 灌服, 视病情每日1剂, 连服几剂。
(2) 连翘双花散。双花、土贝母、天花粉各48 g, 连翘、蒲公英各60 g, 夏枯草40 g。共同研成细末, 分两等份, 每日2份, 开水冲, 候温灌服。结合外敷生肌散效果更佳。
(3) 加味八珍汤。黄芪60 g, 党参、伏苓、当归、白芍、白术各30 g, 川芎25 g, 甘草15 g, 以生姜、大枣为引, 共研为末。开水冲, 候温灌服。本方为补益气血, 适用于破溃期 (气虚型) 乳房炎。有补益气血、扶正托毒、促使肉芽生长、创口早日愈合的治疗作用。
(4) 防腐生肌散。枯矾500 g, 熟石膏、没药各400 g, 血竭、乳香各250 g, 陈石灰、黄丹、轻粉、冰片各50 g, 共同研为极细末, 混匀, 装瓶备用。用时撒在创面上或填塞于创腔内。用于破溃多日、脓出清稀、不能收口者, 以求生肌止痛。须连续用药, 直至痊愈。
奶牛乳房炎的中药疗法 第5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中药
金银花、蒲公英、黄芩、紫花地丁、瓜蒌、鱼腥草, 均在齐齐哈尔市汇丰中草药大药房购买。
1.2 主要仪器
中药超微粉碎机 (型号为ZKY-303BS) , 北京中科浩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全自动陶瓷煎药锅 (型号为ZY-2002F) , 潮州市枫溪区臻艺陶瓷公司生产;单孔恒温水浴锅 (型号为HH-S11.6) , 金坛市国旺实验仪器厂生产。
1.3 药物制备
方剂中中药组成:金银花、蒲公英、黄芩、紫花地丁、瓜蒌、鱼腥草按1︰2︰3︰3︰2︰3的比例配制而成。
口服药物:将方剂中中药粉碎成细末, 应用时用热水浸泡成粥状灌服。
乳房涂抹普通软膏剂:将方剂中中药挑选除杂, 捣碎或切成小段, 放入植物油中浸泡后, 中火炸枯, 去渣, 滤过, 将药油炼至滴水成珠, 取红丹加入油内, 搅匀, 收膏, 去火毒, 呈膏状即可。
乳房涂抹中药涂膜剂:将方剂中中药有效成分进行提取、浓缩, 与透皮剂和成膜材料搅拌均匀, 呈粘稠状即可。
1.4 试验奶牛
齐齐哈尔市宏志现代化奶牛养殖场, 选择2~5岁、产犊2~6个月的有临床型乳房炎典型乳房肿胀症状的中国荷斯坦奶牛36头。
1.5 试验设计与方法
将试验牛平均分成4组, 每组9头。Ⅰ组为对照组, 不进行任何治疗;Ⅱ组为中药口服组, 中药口服, 每日两次, 连续7天;Ⅲ组为普通膏药治疗组, 乳房肿胀处涂抹, 每日一次, 连续7天;Ⅳ组为乳房中药涂膜剂治疗组, 乳房肿胀处涂抹, 每日一次, 连续7天。
2 结果
中药不同给药途径奶牛乳房炎治疗情况见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 通过7天不同给药途径的中药治疗, 对照组病牛没有好转;Ⅱ组有6头治愈, 治愈率为66.67%;Ⅲ组有8头治愈, 治愈率为88.89%;Ⅳ组有8头治愈, 治愈率为88.89%。Ⅲ组和Ⅳ组治疗结果相同, 都比口服组提高22.22%。
3 分析与讨论
3.1 奶牛乳房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本试验所选择金银花、蒲公英、黄芩、紫花地丁、瓜蒌、鱼腥草都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 尤其是对引起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抑制作用较强, 最小抑菌浓度较小, 用量少, 减少成本和用药副作用。
3.2 不同的给药途径, 生物利用率不同, 药物发挥的作用不同, 药效不同。药物通过口腔方式服用, 首先在胃酸的作用下, 部分药物被损失, 然后通过肝脏, 肝脏在解毒的同时, 对药物也有解毒作用, 又有部分药物损失, 因此, 其药量减少, 其药效也降低。乳房直接涂抹方式给药, 药物能够直接到达乳房发病部位, 迅速发挥作用。一次用药可使药物长时间以恒定速率进入机体, 起到长效、缓释作用, 可避免重复给药给奶牛带来不良刺激。
3.3 奶牛乳房炎属乳房局部炎症性反应, 主要发病部位在乳房, 用乳房涂抹外部给药方法, 简便易行, 不用对奶牛进行特殊方法保定, 使用方便;普通乳房涂抹膏药涂抹部位, 膏药与乳房皮肤毛接触密切, 处理费事;乳房中药涂膜剂不仅使用便捷, 揭掉药物简单干净, 不需做任何处理即可。
奶牛乳房炎的中药疗法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