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男子双打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男子双打范文(精选3篇)

男子双打 第1篇

关键词:羽毛球,男子双打,击球技术

前言

中场击球技术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接杀球, 广泛用于单、双打竞赛中;另一类是平抽平挡球。掌握前场击球的各种技巧, 熟练运用, 增强多拍击球能力, 培养击球主动意识, 做好击球技术间的衔接和连贯动作, 取得一个有利的地位, 提高移动的速度, 把握规律, 为下一拍的回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抽取2011年世界羽毛球五星级以上赛事中的6场男子双打冠军决赛, 共6场13局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观察法;列举法;数据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双打拍数段落数

6-12拍的次数有152拍, 占总球数的百分比为30.9%, 这说明男子双打羽毛球比赛中, 6-12拍是分出胜负球最多的一个区间段, 双方处在防御和攻势相互交替转换的阶段, 这就要求运动员在次阶段注意球的变化, 这一阶段会出现攻防技术的多样性和全面性的特点。

2.2 男子羽毛球双打技、战术特点

2.2.1 快速、全面、攻守兼备。

在男子羽毛球双打技术中, 强调要击球要快速, 快中有慢、慢中有快, 突出及时的反应能力, 以慢促快, 快慢相结合的击球特点, 配合全面的击球技巧, 做到进攻的“快、狠、准、活”而且在防守中要适时的调整战略, 以守为攻, 守中能进攻, 力求做到掌握主动权。

2.2.2 提高杀球技术目的性和准确性。

杀球技术是羽毛球运动中普遍运用的技巧之一, 杀球技术的熟练运用能够很好的在比赛中掌握进攻的主动权, 针对杀球技巧, 需要有针对的进行训练, 提高杀球技术的目的性和准确性, 能够灵活运用重杀、轻杀和点杀技巧, 在不同的情况中, 巧妙的运用技巧达到一个进攻的主动性。在进攻路线上需要采用杀直线、杀小对角、杀中路、杀边线和有选择地专攻对方一个人的进攻技术。

2.2.3 灵活运用“杀球”技术。

羽毛球讲求的是灵巧的手法和灵活技巧相互配合, 技巧在平时的羽毛球训练中尤为重要, 一方面要通过采用杀球技术快速得分, 另一方面, 要充分利用杀球这个引线来制造封网的机会, 力争在网前解决最后一拍, 为比赛赢得主动权。

2.3 双打组织进攻打法

2.3.1 前场组织进攻打法。

这是一样强调前半场作用的打法, 可通过控制前半场来组织进攻, 要判断反应快、抢位跟进快, 前半场出手快, 击球点高, 紧封挡压, 落点刁钻。技、战术特点:发球, 接发球和前半场的快打、高打、软打控制组织进攻, 强调前场出球质量和落点。

2.3.2 抽压底线组织进攻打法:

推压底线组织进攻的打法具有硬压的特点, 控制对方的中后场, 组织进攻, 要求前场的击球点高, 击球动作小而有力, 强调推、抽、压技术的运用。

2.3.3 直线或者斜线放网。

当充当封网的选手在距离比较远的情况下运用此方法, 这样能够有效的迫使对手迅速从攻击转换为防守, 而放网的同时, 选手必须时刻注意前封着网前的球, 采用直线或者斜线的方向放网, 放网的队员跟上网是这个战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2.3.4 平抽。

平抽球的目标是将杀过来的球平着抽回去,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进攻性的回球, 这个击球将使对手措手不及, 对手将被限制住, 从而我方掌握进攻的主动权, 当采用该技巧的时候要时刻注意, 球必须穿越对方在网前队员的拦截, 不然效果会适得其反。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世界男子双打选手的发球以1区为主, 其次是4区。

发球落地区域和第三拍的关系影响着运动员能否主动掌握击球的主动权。第三拍起到一个关键性的作用, 决定了运动员的主动权, 主动权掌握在手中, 这样处于一个相对优势的地位, 有利于拉大比分, 占据一个绝对优势的地位。

3.1.2 在羽毛球双打比赛中, 6-12拍是运用击球技术最多的拍数, 而且它占的比例比较大。

这个区间内, 攻守的运用技术转换比较频繁, 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 讲求球的速度和质量上达到一定的水平, 羽毛球运动, 击球速度快。

3.2 建议

3.2.1 在以后的训练中, 我们要时刻关注发球落地区的动态, 及时掌握有效的技巧, 增强击球的稳定性, 提高发球的质量, 从而有效的提高第三拍的主动权。

3.2.2 注重击球技术的过分单一化, 增加技术的训练次数, 使运动员熟悉并完全掌握各项击球技术, 并在以后的训练和比赛中能够熟练的运用, 减少失误的发生, 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1]程勇民.“快、狠、准、活”技术风格对中国羽毛球运动的促进与制约[J].体育学刊, 2010 (2) :99—101.

[2]林江利.关于羽毛球双打 (混双) 的专题报告[Z].上海体院2009羽毛球岗位培训班研讨会资料.

男子双打 第2篇

羽毛球在我国堪称“第二国球”, 也是我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纵观当今世界羽毛球, 我国羽毛球整体状况的在各个世界比赛中当之无愧处于领先水平, 自从羽毛球被列为奥运会项目开始, 我国的男子双打便取得了1金1银1铜的好成绩, 后来由于羽毛球赛制的更改, 直到2012年我国选手获得了金牌, 实现了零金牌的突破。但是纵观近几年我国男子双打羽毛球仍然处于劣势, 跟韩国、丹麦、印尼等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 本文对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的前场技术进行分析, 以期我国羽毛球运动员能在奥运会中取得辉煌的成绩。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前场技术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录像统计法

本文通过观看世界羽毛球比赛视频, 选取了世界羽毛球男子双打的22场比赛, 使用豪杰解霸V9慢放功能进行记录相关数据。本文根据世界羽联2013年12月12日排名选择了五队世界顶尖的羽毛球男子双打组合。比赛录像为2013年到2015年期间的重大赛事, 包括世锦赛、公开赛、资格赛等, 具体比赛如表1所示。

2.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乐视影视播放软件和国家体育总局攻关小组的统计数据表 (附件1) , 对20场比赛进行观察和统计, 对所得的数据使用EXCEL2007进行整理、分析并制成表格。

具体指标的计算方法:

前场的技术使用率=某种位置的技术使用频次/某种位置的所有使用频次×100%

某项技术的得分率=某项技术得分次数/所有得分技术之和×100%

某项技术的失分率=某项技术失分次数/所有失分技术之和×100%

3 结果与分析

3.1 前场击球技术使用率统计分析

如表3所示, 可以清楚地看出, 在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前场技术的使用中, 推球技术的使用率最高, 其次是挑球技术、搓放球技术, 而勾球技术的使用率最低, 仅占0.7%。在比赛中, 推球的使用率达43.4%, 羽毛球的球速快, 扣杀球的路线较平。挑球技术的使用率占35.4%, 挑球技术主要在比赛中用于防守, 以退为攻的战术。当自己处于不适合进攻或进攻处于被动状态时, 挑球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 球在空中停留时间增长, 以便于调整自己的场上位置和进攻节奏, 为自己的进攻战术打下基础。控放球技术的使用率占13.4%, 该技术使用比较灵活多变, 能够充分调动对方位置的变化, 为自己的进攻奠定基础。扑球技术的使用率占7.1%, 扑球在比赛中对防守方的进攻威胁最大, 在对方打过来的球贴近并略高于网时, 进攻方以最快的速度跑向网前, 利用手的爆发力强、动作幅度小、速度快的特点, 向下击打球, 一般该技术可以直接得分, 但是在比赛中出现的机会较少, 所以使用的机会相对也少。勾球的使用率占0.7%, 世界优秀的男子双打选手中, 他们的移动速度都是惊人的快, 所以该技术的使用很难直接迫使对方失分。

3.2 前场击球技术得分、失分率统计分析

如表3所示, 前场技术中得分率最高的是扑球技术, 占16.7%, 其次是推球技术, 占3.2%, 同时, 推球也是五种前场技术中失分率最高的技术, 占7.8%, 搓放球的得分率占5.4%, 搓球技术是前场技术中唯一一种能使球体发生旋转的技术, 在大型羽毛球比赛中, 优秀选手经常将球贴近网或使球滚出网, 这样就使对手接球的难度加大, 所以搓放球技术往往是直接得分, 得分率较高。挑球技术的得分率占0.3%, 相反其失分率达到6.9%, 作为一种防守技术, 挑球往往会由于力度较大, 在底线出界。而扑球和勾球技术的失分率较低, 分别占2.3%、1.9%, 勾球的得分率不高, 主要因为运动员的速度都比较快, 对对手难以造成很大的威胁。

如表4所示, 我们可以发现, 得分率最高的技术是扑球, 其次是推球和搓球, 挑球和勾球的得分最低。而失分率最高的是推球。而优秀的选手往往是在别人得分最低的技术上擅长。如印尼选手的勾球技术得分是五个选手中最高的, 能够灵活地运用技术, 变化较多, 对击球的时机把握较好。但是, 他们的战术比较固定, 不会轻易地给对手进攻机会, 往往利用搓放球技术, 将球置于网前, 使对手不得不将球挑起, 从给给自己创造了更好的进攻机会。而韩国前场技术的组合相对于其他四个国家则更加全面。在前场各个技术中都有得分, 尤其是邱子瀚在往前能够利用搓球, 轻易得分。丹麦选手的推球和挑球技术组合得分较高, 在前场积极拼抢球, 将对方牵引到前场, 等待后场有空档之际, 趁其不备, 扣杀球直接得分。日本选手的防守相对其他四国较好, 所以常常采用“防守反攻”, 挑球到对手的后场, 使对方奔跑不断, 所以, 日本选手的挑球失分率最低。

3.3 前场击球技术落点率统计分析

3.3.1 世界优秀男子双打击球落点示意图

图一所示, 根据羽毛球接发球的规则要求, 将羽毛球的击球落点划分为6个区域。以球网为中心, 前后场地的划分相同。贴近场地中线的的前场为1号区, 后场为3号区;贴近场地边线的前场为2号区, 后场为4号区;1号区和2号区的中间为5号区, 3号区和4号区的中间为6号区。

3.3.2 五对组合前场落点率的对比分析

如表5所示, 我们可以发现, 落点率从高到低分别是:2号区、3号区和1号区。其中, 在5对组合中, 丹麦的选手鲍伊和摩根森在2号区的落点率最高, 占56.9%, 在观看录像和直播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发现, 摩根森拼抢速度快、力量大, 常常会将球有意识地搓放到2号区, 一方面可以使对手在进攻上犹豫不定, 另一方面方便与自己在网前的封杀, 在对手挑球的时候, 队友则可以趁机进行扣杀, 直接得分。日本组合早川贤一和远藤大由在2号区的落点率也较高, 占47.3%, 1号区占24.8%, 3号区占25.2%, 在比赛过程中, 前场技术以挑球为主, 技术也比较全面。中国男子双打组合刘小龙和邱子翰的落点率在3个落点区域相对较平均, 技术变化灵活, 使对手难以判断落点的规律, 增加了对手在赛前战术对对手了解的难度。

4 结论

1.在五对组合中前场技术使用率最高的是推球, 其次是挑球, 使用最少的是勾球。

2.在五对组合中前场技术得失分率中, 得分率最高的技术是扑球, 最低的是勾球;失分率最高的是推球, 失分率最低的是勾球。

3.在五对组合中前场击球落点率最高的是2号区。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观看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比赛的录像, 并对录像上的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了以下结论:1) 在五对组合中前场技术使用率最高的是推球, 其次是挑球, 使用最少的是勾球。2) 在五对组合中前场技术得失分率中, 得分率最高的技术是扑球, 最低的是勾球;失分率最高的是推球, 失分率最低的是勾球。3) 在五对组合中前场击球落点率最高的是2号区。

关键词:男子双打,前场技术,羽毛球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杜, 2000:36-37.

[2]许世云, 朱红军.羽毛球击球技术内涵和要点的分析[J].运动, 2010, (11) :9.

[3]杨宇辰.2013-2015赛季世界顶尖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技战术运用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 2015.

[4]佘曦, 陈滔.羽毛球男双技战术特征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 (2) :86-92.

男子双打 第3篇

网球运动历史悠久, 是世界上开展十分广泛且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它被称为“世界第二大球类项目”。建国以来, 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相比世界高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回顾我国乒乓球、羽毛球等优势项目的发展历史, 可以看出:理论领先, 以先进的理论正确指导训练比赛实践, 是最为重要的成功经验之一。当今世界网球运动在国际化、职业化、商业化、社会化趋势推动下, 技术战术不断创新, 竞技水平不断提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男子网球双打方面的资料。包括认真研究读了《运动训练学》《乒乓长盛的训练学探讨》等十余部相关书籍与期刊。

1.2 录像观察法

本文以布莱恩兄弟 (1) 、佩斯-达姆 (17) 、洛佩兹-贝达斯科 (121) 、诺尔斯-内斯特沃尔耶特-汉隶 (68) 等世界高手平双打运动员为对象。

比赛录像的分布情况

1.3 数据统计法

对获得的统计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分析, 运用office办公软件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概念

基本单元竞技过程是指在比赛中以发球开始, 以参加比赛的双方运动员某一方击球失误而告结束, 它是构成一局比赛过程和一场比赛过程最基本的过程单位。

2.2 发球战术系统分析

2.2.1 发球技术

由表看出发球是网球双打中十分重要的单项技术,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发球局的胜负。同时规则规定第一次发球失误不失分, 可以进行第二次发球。这使得运动员在比赛中把发球作为开始打跨对方的锐利武器。发球的目的是要求直接得分或得到一次软弱的回球, 使对方处于被动不利局面, 从而使本方掌握发球局的主动。

2.2.2 发球落点的统计

在优秀男子网球双打比赛发球落点的分布中, 内角、中路和外角等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 内角一共出现一百九十一次。作为有效的发球, 双打与单打不同, 双打比赛必须考虑以两个人的协作配合而得分。为缩小同伴的视线范围, 双打的发球目标应以内角和中路为主, 穿插发边线球。同时, 双打发球比单打发球更重视准确性, 特别应努力保证一发的准确性, 因为一旦一发的成功率不高, 那么二发最能给对方造成进攻机会。

2.3 接发球战术系统分析

2.3.1 接球技术情况统计

由于受到对手发球的制约, 接发球直接得分的次数很少。如果一味的进行接发球强攻, 造成的失误会很多, 从而也就失掉了比赛。

2.3.2 接发球路线统计

从接球的线路来看, 多数都是斜线, 直线和中路都不是接发球方第一次击球的首选, 除非发球方的另一名球员提前作出了动作, 这样接发球队员可能会选择变线, 从而为自己争夺主动。

发球战术过程、接发球战术过程和发球落点在竞技过程中各类技术运用的次数, 反映了在制胜规律的制约下, 各种技术在比赛中运用的特点。为确定单项击球技术的训练比率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根据以上数据统计, 我们要想在比赛中取得胜利起码要具备以下发球方的战术原则:

一发成功率在80%以上, 发球要深, 每一分发球前与你的同伴商定发球的落点, 每次发球时力求发球上网。

发球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行动, 不受对方任何干扰, 而对于接发球一方来说, 只有在对方发球之后, 才能知道该用正手还是反手, 带侧旋或是上旋, 或采用其他战术。面对变化难测的发球, 接发球战术方式的选择处于被动地位。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基本单元竞技过程是指一分的比赛过程。它以发球开始, 以参加比赛的双方运动员某一方击球失误而告结束。

3.1.2 优秀男子网球双打基本单元竞技过程分布特征

基本单元竞技过程多拍结构分布形态呈正偏态分布;集中分布区为第一至第二十三拍竞技过程;80%集中分布第一至五拍。

3.1.3 优秀男子网球双打制胜规律

优秀男子网球双打比赛制胜的机制在于双方运动员发球战术系统的得分能力优于接发球战术系统的得分能力。

3.1.4 优秀男子网球双打基本单元竞技过程技术运用特征

发球战术过程与接发球战术过程技术运用均以截击和抽球为主。

双打的发球落点以内角和追身为主。

3.2 建议

3.2.1 加强男双在前五拍回合的对抗, 并由此可衍生出发求战术过程前四拍和接发球战术过程前四拍技术衔接以及战术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3.2.2 对发球与各种站位的关系及其所能演变出来的各种战术, 进行深入的研究, 以巩固发球战术过程的制胜优势。

男子双打范文

男子双打范文(精选3篇)男子双打 第1篇关键词:羽毛球,男子双打,击球技术前言中场击球技术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接杀球, 广泛用于单、双打竞...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